寻仙手游找到一块玉龙石在哪里,寻仙穿孔的小石头和发光的矿石在哪儿打玉龙做的是哪种首饰 搜
作者:本站作者
本文目录一览
1,寻仙穿孔的小石头和发光的矿石在哪儿打玉龙做的是哪种首饰 搜

2,西湖的传说
1、西湖历史演变2、明珠西湖3、东坡肉4、一线天5、柳浪和莺姑娘6、钱王射潮7、凤凰山8、打龙王9、苏小小魂断西冷桥10、六和填江11、金牛湖12、油炸桧13、许仙和白娘子14、康熙题匾15、飞来峰16、八卦田17、尉迟恭造寺18、画扇判案19、臭秦桧20、石香炉21、吴山第一泉22、蚕花娘子23、望仙桥24、茶祖宗25、和尚戏乾隆26、石人岭27、 豆腐桥28、小黄龙29、杏婵 30、月桂峰31、梅花碑32、初阳台33、呼猿洞34、乌龙 35、 断桥36、猫儿桥37、华家池38、宋嫂鱼
相传远古时候,天河东边石窑里住着一条玉龙,天河西边树林中住着一只金凤,它们有一次在银河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璞玉,于是一起把璞玉琢磨了许多年,终于使璞玉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这个消息后来传到了天宫,贪心的王母娘娘为了得到这颗宝珠,就派了天兵把明珠偷走。玉龙和金凤发觉明珠不见了,到处寻找。后来得知在王母娘娘手中,于是就赶去天宫向王母索取,王母不肯,死护住明珠不放,玉龙和金凤则上前去抢,于是你争我夺,你拉我扯,明珠由天宫阶沿滚落到人间。为不让明珠跌碎,玉龙和金凤也紧随着明珠往下飞。这颗明珠一落地,立刻变成晶莹碧绿的西湖。玉龙和金凤舍不得离开自己辛勤琢磨成的明珠,就变成两座山来守护它。这两座山,一座是雄伟的玉龙山(今名玉皇山),一座是青翠的金凤山(今名凤凰山)。 从此,它们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杭州人民至今还在传诵着“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的歌谣。
3,丽江在哪里
丽江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高原南端、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云岭山脉过渡的衔接地段,兼有两种以上地形特征。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含高原雪山、河谷、深峡、草甸、平坝相结合的地貌特征及自然景观资源,同时气候变化显著。
丽江历史悠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是我国古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
丽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交通贸易大动脉南方“丝绸之路”和由西藏入境的“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两条古道既是中原至东南亚的南来北往的贸易通道,又是沟通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传送渠道。
丽江是纳西族的家园,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纳西族自治县,同时还居住着白、彝、僳僳、普米族等少数民族。
丽江的文化以开放、大方、兼容并蓄为重要特征。纳西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并延续保持下来的东巴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枝璀璨的奇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主要记载符号“东巴文”,共1400多个单字,被誉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东巴经书、舞谱、绘画、祭祀仪式都充分展示着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神奇异彩。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如画,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城中有水,山中有城,城山相融,山水一体,道路自由,街巷幽深,道旁河畔,垂柳拂水……。
丽江,历史文化遗存众多。较著名的有丽江七大寺即文峰寺、福国寺、普济寺、玉峰寺、指云寺、兴化寺、灵照寺及北岳庙、白沙古建筑群、三圣宫、龙泉寺……。从中可见中原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的结合以及藏族文化的特征影响。
丽江同时荣戴国家级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桂冠。景区内含有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及众多的古建寺观;有海拔5596米雄秀的玉龙雪山;有世界著名的最深最险的虎跳峡;有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湾”的石鼓;高山植被、丹霞地貌奇观为主的老君山、黎明等一带大面积的地质景观……。
此外,丽江还有以纳西族为主体,白、僳僳等十余种少数民族,奇异多采的民族风情和文化。
丽江,还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有“东方瑞士”的誉称。
总之,鲜活运转中的古城、特色鲜明的纳西族东巴文化、众多的历史遗存、雪山、水渠、草甸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所交织而成的这方热土,将受到人类的倍加爱护和永远的关注……。
丽江在云南,距昆明500KM左右,可以选择直飞丽江或从昆明坐火车到丽江!我刚在丽江待一个多月回来!
4,杭州西湖的传说
西湖的传说
古时候,天河两岸各住着一位仙子,东边的叫玉龙,西边的叫金凤。他们十分要好,天天在一起玩耍。
一天早晨,他们起了个早。玉龙钻进河里,金凤飞向天空,游呀,飞呀,不知不觉来到一个仙岛上。
“玉龙,玉龙!”金凤忽然叫起来,“你看这块石头多漂亮呀!”果真是块光亮夺目的石头!玉龙高兴地说:“金凤,我们发现仙石了,要是能把它磨成一颗圆珠子,我肯定它会变得更加光彩照人。那时,它也许会成为天地间最宝贵的宝物。”
于是,玉龙、金凤立即把仙石打磨成一颗滚圆的珠子。他们又找来天河里的水,把它洗得更亮,使它变成了天地间最美的东西。
这件事被贪心的王母娘娘知道了。她派一个心腹,在一天夜里偷走了那颗宝珠,并把它锁进深宫。一天,王母娘娘做寿。席间,她把宝物拿出来给众仙开眼界,众仙无不称奇。
玉龙、金凤这天没有参加宴会。但是,正在仙岛上对坐垂泪的他们,忽然发现天空中有一道亮光直射过来。他们觉得那道光与宝珠放出的光芒像极了。于是,他们顺着光芒来到仙宫,发现宝珠竟然在王母娘娘手中。他们气极了,冲上去要抢宝珠。王母娘娘哪肯放手,拼命去护。这一来,宝珠竟骨碌碌掉向了人间。
玉龙、金凤急忙去追,可惜晚了,宝珠已触地,霎时间,它变成了晶莹碧透的湖水——西湖。玉龙、金凤舍不得离开它,就变成了西子湖畔两座山峰——玉龙山、凤凰山,日夜守护着嵌在神州大地上的明珠——西湖。
关于杭州西湖的历史和传说
说起西湖的来历,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其实,西湖是一个泻湖。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
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开始于唐朝。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牛湖、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名称。到了宋朝,苏东坡守杭时,他咏诗赞美西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5,什么是三朵节
农历二月八“三朵节”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护神--“三朵神”的盛大节日, 也是纳西族法定的民族节。该节源于白沙玉龙村的北岳庙会,纳西语叫“三朵颂”,就是“祭三朵”。 “三朵”是纳西族的本主神灵和最高保护神,传说是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的战神,常常显圣,保护着纳西人的安全,唐代建祠祭祀,深受纳西人信奉。人们也认为“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 这位天神被人们认为就是“阿溥三朵”,并当作本民族最大最具权威的神来拜祭。纳西族木氏土司还大兴土木,拓修三朵神庙,铸大鼎和大钟详纪三朵种种圣迹,并奏请中央王朝敕封其为“大圣雪石北岳定国安邦景帝”。从此,每年的二月初八日和八月羊日,远近的纳西人云集玉龙山麓的三朵庙,用全羊作牺牲举行称为“三朵颂”的隆重祭拜仪式。人山人海,香烟缭绕,气氛庄严肃穆。届时各家各户也要在家中烹制食品,烧香祭拜。 忽必烈南征大理过丽江时,敕封“三朵”为“大圣雪石定国安邦景帝”。因传说三朵是属羊的,故每年二月八和八月第一个羊日,用全羊牲来祭祀。庙会期间,不仅远近的纳西人蜂拥而至,邻近的其他民族也来进香,甚至远方的藏族也来朝拜。信众之多,香火之旺,皆在丽江所有寺庙之上。 关于“三朵”的传说很多,其中有个传说中说,有个很能干的猎人,天天带着猎犬上玉龙山打猎。有年二月初八恰好属羊,她在雪山看见一块怪异的雪石,那雪石很大,像魁梧的武将,但又非常轻,一只手便能把它托起。猎人十分惊奇,顺便把它背下山来。走到山麓,猎人放下雪石,抽袋烟又背,可是哪里背得动,好像生了根似的,任怎么使力也纹丝不动,人们以为是神的化身,便就地建祠供奉。从此后,人们屡见一位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跨白马的神将显圣:打仗时,他带领兵马助战;有火灾,他从云雾里降雪灭火;瘟疫流行,他乘风驱散瘴气;发生水患,他在夜间带着白衣人来疏导……于是把他尊为保护神“阿普三朵”,每年一次祭,求他佑护。 还有一个传说:从西边加宽地迁来三兄弟,长兄阿吴瓦住在玉龙山西坡太子洞,二兄剌开剌胡住拉什坝纳古瓦山上,三朵神是老三,也曾住雪山西坡可索罗悬崖中,后又来到这里。他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跨白马,曾对一个国王说:“你每天供献我三只兽,会享大福。”国王照办,却久不见大福来临,王后埋怨说,家畜都供献完了,福在哪里?三朵出现了,他说:“我打算让一半天下尊你为国王,为什么私下怨我?我要回玉龙山去了,供献的东西加倍还你。”说完,国王供献的家畜、钱币都还来了,还比原来多了十倍,可是这个王国却一天天弱下去了;这同时,三朵又托梦给丽江的麦琮,说:“麦琮,我是三朵,从北方来帮你作战,你是正直的南方人,有使你的王国受福的愿望,切勿三心二意!”说完就化成白麝消逝了。此后,麦琮每上战场,总有一个白色勇将助阵,一打胜伏,就有风雨,又什么都看不见了。平时,三朵也秘密帮助麦琮。麦琮打猎,常见一只白麝在玉龙山时隐时现,却捕捉不到。一天,他的猎犬围着一块白石头,人们把它抬起,石轻如纸,下到半山,又重得抬不动。猎者拿米饭供献,祷告要它变轻,结果又变得很轻,到山下现在盖庙的地方,又抬不动了。农历二月初八,生活在中国云南的纳西族有一别具风格的祭祀性节日,叫「三朵节」。
6,玉龙雪山在哪里
玉龙雪山为云南省丽江市境内雪山群在丽江北面约15千米处。玉龙雪山地层属滇藏地层区。主要是中泥盆纪至中石炭纪的碳酸盐岩,其次是二迭纪的玄武岩夹灰岩,三迭纪灰岩夹砂页岩。山体南段有石炭系、二迭系玄武岩与灰岩互层及其它变质岩。白沙村以南主要为三迭系岩层。二迭系玄武岩及玄武岩变质的绿色片岩和绿岩见于西坡虎跳峡谷及金沙江河谷地区。东坡及山麓可以见到第四系不同冰期的冰积和冰水沉积物。玉龙雪山土壤质地以壤土和壤粘土为主,海拔由低至高,土壤质地由粘土、壤质粘土逐步过渡到砂粘土、砂壤、壤土。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形成了明显的腐殖质层。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将玉龙雪山土壤垂直带谱结构划分为:常湿雏形土(海拔3400~4200米)、湿润铁铝土(海拔 2700~3400米)、湿润雏形土(海拔2500~2700米、湿润铁铝土(海拔2500米以下)玉龙雪山是丽江市的著名景点,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面积广阔,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拥有险、奇、美、秀的景色。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玉龙雪山,但又没具体了解过,对它的位置也是模糊不清,那么玉龙雪山在哪里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01 玉龙雪山是丽江市的著名景点,现已评为我国5A级景区,其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3公里,面积9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596米,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拥有险、奇、美、秀的景色。 02 玉龙雪山是由13座山峰相连的雪山群,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为银色的山岩。其银装素裹,十三座雪峰绵延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 03 玉龙雪山是第四纪中大幅度抬升所形成的断块褶皱山,山体主要由泥盆系和石炭系的碳酸盐岩构成,厚度在3000米以上,部分已变质为大理岩。也因其岩性主要为石灰岩与玄武岩,黑白分明,所以又称为"黑白雪山"。在纳西族人心中是一座神山,也是传说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 04 整个雪山集亚热带、温带及寒带的各种自然景观于一身,构成了“阳春白雪”的独特景观。雨雪新晴之后,雪格外的白,松格外的绿,掩映生态,移步换形,像是白雪和绿松在捉迷藏。所以也有“绿雪奇峰”之称,雪不白而绿,蔚为奇观。 05 雪山气势磅礴,玲珑秀丽,随着时节的变化,在不同高度依次开放的杜鹃花组成了雪山最美的风景。其内主要有杉坪、白水河、甘海子、蓝月谷、冰塔林等景点,甘海子还会有《印象·丽江》的大型实景演出。喜欢旅游的朋友们一定不能错过哦!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西部。玉龙雪山为云岭山脉中最高的一列山地,由13座山峰组成,海拔均在5000米以上,南北长35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群峰南北纵列,山顶终年积雪,山腰常有云雾,远远望去,宛如一条玉龙腾空,玉龙雪山因而得名。玉龙雪山景区包括整个玉龙雪山及其东侧的部分区域,以高山冰雪风光、高原草甸风光、原始森林风光、雪山水域风光使世人惊叹。玉龙雪山玉龙雪山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的一座有现代冰川分布的极高山(极高山,是指海拔5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500米,有着永久雪线和雪峰的大山),在地质历史上曾有近4亿年的时间为海洋环境。直到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晚期,发生了印支运动,玉龙雪山地区才从海底升起。又经过多年地壳运动,到了距今70万~60万年的中更新世早期,才形成高山、深谷、草甸相间的地貌形态。加上全球性气候多次明显变冷,从而发生了多次冰期。冰期时,巨大的冰川从玉龙山上远远地伸向山麓和山谷,从而留下了大量的冰川侵蚀地形与不同时期的各种冰川堆积物。玉龙雪山地质史上又经受过丽江冰期和大理冰期的直接影响,古冰川遗迹甚多,在冰川学上有特殊意义。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在一马平川的丽江坝子北端拔地而起,山脊呈扇面展开,像一尊身着银盔玉甲、容貌英武刚强的勇士昂首云天。它与丽江古城仅隔15千米,高差却达3200米。山上万年冰封,山腰森林密布,山下四季如春,构成世界上稀有的“阳春白雪”景观。由于主峰山势陡峻,雄伟异常,迄今仍是无人登顶的“处女峰”。在扇子陡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间,分布着19条冰川,还有冰塔林和“绿雪奇观”。冰川类型为悬崖冰川和冰斗冰川。冰斗之间的角峰和梳状刃脊,似一把把利剑插向云端,这些由玄武岩组成的高峰,被切蚀成巨大的金字塔状,无比雄壮。玉龙雪山东麓,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干海子、云杉坪、牦牛坪等高山草甸,因海拔差异,加上周围森林花卉的映衬,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牧场风光。干海子长4000米左右,宽约1500米,海拔2900米。干海子原为高山冰蚀湖泊,后来积水减少以至干涸,于是人称“干海子”。这里空间开阔,松林密布,草地如茵,是观赏玉龙雪山主峰的最佳位置。这里还残存大片冰碛石,为研究古代海洋沉积提供了便利条件。云杉坪是玉龙雪山东面的一块林间草地,约500平方千米,海拔3000米左右。云杉坪郁郁葱葱。在其周围的密林中,树木参天,枯枝倒挂,长满青苔。玉龙雪山东麓每当冰雪消融,一股股水流便沿崖壁飞泻,像一匹匹白练飘落山涧。由于河床底石呈黑白两色,形成“白水”、“黑水”两条激流,穿林而过,轰然有声。白水河在干海子至云杉坪之间,因河床、台地都由沉积岩类的石灰石碎块组成,呈灰白色,清泉从石上流过,亦呈白色,于是人称“白水河”。它与北边相距4000米的黑水河走向大体一致,但地质构造却迥然不同。黑水河的河床多属岩浆岩类的玄武岩,呈青黑色。两河长流清泉,是现代冰川的融化潜流形成的。河谷两岸,植被繁茂,在雪山的映衬下更加苍翠秀美。玉龙雪山从山脚河谷到峰顶具有中亚热带、温带至寒带的垂直带自然景观。尤其东坡地势相对平缓,植物带状分布特别明显:海拔2400~2900米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带;海拔2700~3200米为硬叶常绿阔叶林带;海拔3100~4200米为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带,云杉、红杉、冷杉分带明显;海拔3700~4300米为高山杜鹊灌木丛草甸带;海拔4300~5000米为高山荒漠植物带,在石缝中零星生长着雪莲花、绿绒蒿等植物;海拔5000米以上为无植物生长的山顶现代冰川积雪带。这种完整的山地垂直带系列是一般地区所不具备的,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云豹在玉龙雪山的原始森林群落中,有丽江铁杉、长苞冷杉、云南榧木、红豆杉等20余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林中拥有杜鹃花50多种、报春花60多种、兰花70多种,是云南省著名的园艺类观赏植物的主要产地。山中还有天麻、乌头、虫草、贝母、三尖杉等800多种药材;有滇金丝猴、云豹、藏马鸡等59种珍稀动物;蝴蝶种类珍奇繁多,既有古北区和东洋区的蝴蝶资源,也有高山珍奇蝶类。玉龙雪山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丽江市区北面15公里外。玉龙雪山在云南省丽江市附近,从丽江市里坐旅游大巴很方便玉龙雪山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丽江市区北面15公里外。
7,关于庐山瀑布的资料
庐山瀑布 古人云:“泰岱青松,华岳摩岭,黄山云海,匡庐瀑布,并称山川绝胜”。庐山之美,素享“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而庐山之美,瀑布居首。 庐山瀑布群的主要瀑布有: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 三叠泉瀑布 “五老峰北磋峨巅,龙泉三迭来自天。”这里所指的便是庐山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三叠泉瀑布了。三叠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缓慢流淌一段后,再过五老峰背,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盘石之上,又飞泻到第二级大盘石,再稍作停息,便又一次喷洒到第三级大盘石上,形成三叠,故得名三叠泉瀑布。三叠泉瀑布素称“庐山第一奇观”,故有“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游览三叠泉,还可观赏九叠屏。九叠屏又名屏风叠,因山如屏风,九叠而成得其名,又因铁色壁立,似裂云制锦,故称之为屏风叠尽。当年李白曾隐居于此,如他所云的那样:“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的确,“匡山云锦九叠之胜神所栖,界天绝壁云为梯”。 距三叠泉瀑布数里,有一涧名“相思涧”,相传汉武帝下长江,登匡庐,曾临涧筑“羽章馆”。此后,唐朝宰相李林甫之女李女贞来此修道,大诗人李白在宋女贞来庐山修道时,曾感慨赋诗曰:“羡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秋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策玉鞭。”后来,李女贞在相思涧傍的咏真洞中,修炼成仙,便骑鹤而去,至今仍流传着关于咏真洞天的神话,游人还可在深涧的一块大石头上看到“咏真洞天”四个大字。 从三叠泉瀑布的观瀑亭处,绕道下行,可寻觅观音洞,洞旁镌有邓旭所书“竹影疑踪”四字。相传此处是仙人洞内的竹林寺后门。自从竹林寺隐去后,多少人只见其影而不见其门。其中有一个砍樵人,无意中发现了一片竹叶沿山泉逆流而上,感到非常惊奇,于是便追踪溯源而上,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刻有“竹影疑踪”四字的洞中。进入洞中,他看完和尚走了一盘棋,出洞后,便再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家,方知“洞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了。 开先瀑布 古人云:“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秀峰,座落在庐山南麓的星子县境内,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景色十分迷人。秀峰之美,在于瀑秀、潭秀、峡秀、水秀,诸秀汇聚,各施其妍。所谓秀峰,实际上是香炉、双剑、文殊、鹤鸣、狮子、龟背、姊妹诸峰的总称。 著名的庐山开先瀑布就在鹤鸣、龟背二峰之间,它是同源异流的东西两瀑。东瀑自鹤鸣、龟背两峰之间奔流而出,由于受到两崖窄隘迫束,瀑布跌落过程中,水流散开,形若马尾。故名马尾瀑。西瀑自黄岩山巅倾泻下来,跌落在双剑峰顶的大龙潭中,再绕出双剑峰东,缘崖悬挂数百丈,名黄岩瀑,渐与马尾瀑合流经青玉峡狂奔至龙潭中。气势宏伟的开先两瀑中,西瀑黄岩瀑更为壮观。黄岩瀑,又名瀑布水,它在枯水季节成为涓涓细流,形如一线从崖顶垂落下来;而到洪水季节,雨水充沛,溪水水流大增,那瀑布水便如玉龙天降,银汉倒悬,奔腾而下。在阳光里,瀑布水面泛着银光点点,蔚为壮观。 开先瀑布之上端,是秀峰簇簇,各具特色。有“日照香炉生紫烟”的香炉峰,有形如仰鹤的鹤鸣峰,至于姊妹峰,则娟娟并坐,美丽动人。开先瀑布的下面,有一峡一潭,峡名青玉峡,潭曰龙潭。龙潭之水,为开先东西两瀑跌落汇流而成,故有“劈开青玉峡,飞出双白龙”之说。青玉峡景色奇秀,其间依山临涧的漱玉亭,是游客观瀑听泉的最佳处。 青玉峡丛林中,原有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秀峰寺。始建于南唐,相传南唐中主李璟曾筑台在此读书,当时秀峰寺成为开先寺,开先瀑布之名有此而得。若从秀峰寺沿西北方向的山径向上攀登5华里左右,便可抵达黄岩山。这里山深谷幽,游人罕至,景色特别美妙。登上文殊峰顶再举目环望,秀丽群峰,尽入眼底,鄱阳湖水,烟波浩淼。 石门涧瀑布 石门涧瀑布,位于天池山与铁船峰之间,它是庐山瀑布群中最早被录入史册的古泉。游人从山麓之文殊寺旧址处,便可抬头望见一幅雄奇图画:一边铁船峰,叠壁千仞;一边天池山,削崖万丈,两峰并峙如门,石门涧瀑布如深涧中一匹白马,奔腾破门二处,声震数里之外。然而要沿涧谷走到石门涧瀑布,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从涧谷上攀,山势渐险,一路多巨石挡道,时上时下,时走时爬,没有一定的体力,大概是难以通过。尤其是到石门坎时,那两崖之间仅存一条细细的缝隙,游客侧身方能通过。 石门涧瀑布的奇壮景观,吸引了无数诗人来赋诗歌咏。唐朝大诗人李白曾用“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来形容石门涧瀑布。袁枚则在观瀑后,写下了“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费笙匏”、“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等诗句,来赞美石门涧瀑布。 由于石门涧瀑布发现较早,有些人认为它可算是庐山的第一瀑,并赞之为庐山瀑布群中的最佳者。 黄龙潭瀑布和乌龙潭瀑布 在庐山三宝树风景区,有着匡庐瀑布群中以秀美纤柔为其特色的两个瀑布——黄龙潭瀑布和乌龙潭瀑布。从三宝树到黄龙潭瀑布,只有很短的距离。 黄龙潭瀑布以秀、幽见长,大概不是正午时分,黄龙潭瀑布是不太会受到阳光照射的,因此,潭边瀑下之石块崖壁上,青苔遍布,把小涧打扮得一片绿色,衬托着飞流而下的雪白透明的瀑布,更使黄龙潭显得格外幽静、深秀和清凉。另外,黄龙潭瀑布旁边还有一些石刻。从黄龙潭瀑布向下走上几百米,然后再向西北方向溯另一小溪上行,不一会儿就可到达乌龙潭瀑布。瀑布从几块巨石中夺路冲出,分成三股,只有数米高,然而姿态十分优美,跌落乌龙潭中,潭水清澈透明。至此,不禁会体会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含意。 王家坡双瀑 游人从九江驱车上庐山,行至山北公路小天池旁,向南俯视,可见一“U”型平坦大谷地,这便是莲花谷。莲花谷之南侧便是王家坡双瀑的位置所在。王家坡双瀑不像匡庐之三叠泉瀑布、石门涧瀑布那么雄壮威风,气势磅礴,而像两只比翼双飞的恋鸟,双双跳跃在山涧之中,倾泻在碧龙潭里。碧龙潭水,晶莹洁净,环潭四周,竹影婆娑,绿树扶疏,怪石嶙峋,奇峰耸立,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天然游泳池。潭中横卧一块巨石,名太平石,石上镌刻由“碧龙潭”三字,石面平整,可容坐数十人,游人仰卧在太平石上,可饱览四周风光。 玉帘泉瀑布 驱车从庐山南麓栗里出发东行约5公里,抵达归宗寺遗址,抬头望见金轮峰,直插云天,石镜峰拔地而起,其上的悬崖间,便是那“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玉帘泉瀑布。 “玉帘铺水半天垂”,玉帘泉瀑布高达数百丈,阔有八、九丈,远远望去,真如一幕玉珠水晶串成的垂帘。玉帘泉与庐山瀑布群中的其他瀑布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并不像石门涧瀑布那样水势汹涌,声响吓人,亦不像乌龙潭瀑布那样玲珑妩媚,婉转流淌,而是属于那种数尺之上尚是水,数尺之下全是烟的瀑布,相比之下,玉帘泉瀑布别有一番妩媚柔姿。 相传在玉帘泉发源的石镜峰顶上,有枚锃亮明净的圆石,石面平滑如镜,可照见游人须发,这块圆石,便是玉真仙子用来梳妆打扮的宝鉴变来的。有一天,玉真仙子将宝鉴悬挂在石镜峰顶上对镜梳妆,那知镜中竟映出山南群峰迭嶂,清溪泉瀑,玉真仙子喜出望外,便迅速唤来其他众仙子共观赏镜中之美景,可那知一瞬间功夫,宝鉴不复存在,变成了一块圆石嵌在山崖之上。当地群众因此将这座嵌有宝鉴的山峰,取名为石镜峰。开先瀑布 古人云:“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秀峰,座落在庐山南麓的星子县境内,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景色十分迷人。秀峰之美,在于瀑秀、潭秀、峡秀、水秀,诸秀汇聚,各施其妍。所谓秀峰,实际上是香炉、双剑、文殊、鹤鸣、狮子、龟背、姊妹诸峰的总称。 著名的庐山开先瀑布就在鹤鸣、龟背二峰之间,它是同源异流的东西两瀑。东瀑自鹤鸣、龟背两峰之间奔流而出,由于受到两崖窄隘迫束,瀑布跌落过程中,水流散开,形若马尾。故名马尾瀑。西瀑自黄岩山巅倾泻下来,跌落在双剑峰顶的大龙潭中,再绕出双剑峰东,缘崖悬挂数百丈,名黄岩瀑,渐与马尾瀑合流经青玉峡狂奔至龙潭中。气势宏伟的开先两瀑中,西瀑黄岩瀑更为壮观。黄岩瀑,又名瀑布水,它在枯水季节成为涓涓细流,形如一线从崖顶垂落下来;而到洪水季节,雨水充沛,溪水水流大增,那瀑布水便如玉龙天降,银汉倒悬,奔腾而下。在阳光里,瀑布水面泛着银光点点,蔚为壮观。 开先瀑布之上端,是秀峰簇簇,各具特色。有“日照香炉生紫烟”的香炉峰,有形如仰鹤的鹤鸣峰,至于姊妹峰,则娟娟并坐,美丽动人。开先瀑布的下面,有一峡一潭,峡名青玉峡,潭曰龙潭。龙潭之水,为开先东西两瀑跌落汇流而成,故有“劈开青玉峡,飞出双白龙”之说。青玉峡景色奇秀,其间依山临涧的漱玉亭,是游客观瀑听泉的最佳处。 青玉峡丛林中,原有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秀峰寺。始建于南唐,相传南唐中主李璟曾筑台在此读书,当时秀峰寺成为开先寺,开先瀑布之名有此而得。若从秀峰寺沿西北方向的山径向上攀登5华里左右,便可抵达黄岩山。这里山深谷幽,游人罕至,景色特别美妙。登上文殊峰顶再举目环望,秀丽群峰,尽入眼底,鄱阳湖水,烟波浩淼。
文章TAG:
寻仙 手游 找到 一块 寻仙手游找到一块玉龙石在哪里 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