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入手解读《红楼梦》,寻仙手游湘云觅芳踪在哪里
作者:本站作者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小说里,不在现实中。即令明成祖疑而求之,亦必在国内踪迹之;建文帝如在海外,一鄙夫耳,何用“耗废不赀”以缉之。四合院在中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些问题在潇湘馆统统不存在。读过一两遍就能明白大意,与友人在黄鹤楼送别,友人说趁阳春三月要下扬州远游,望着友人的孤船慢慢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长江水在向天际奔流。
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
张真人活了多少岁,是一个很蛋疼的问题。 要是按照历史上那些野史记载,张三丰至少活过了五百岁大关。可是按吉尼斯记录的记载,历史上最长寿的女人是法国的詹妮·路易·卡(Jeanne Louise Calment),生于1875年2月21日,死于1997年8月4日,享年122岁164天。历史上最长寿的男人是日本人的泉重千代,生于1864年6月29日,死于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岁237天。
这两位有记录的最长寿者也仅活了120多岁,与张三丰的寿命相差很远。按照民间另外一些记载,从南明活到民国的李清云才是真正的长寿者,他生于1677年,死于1933年,活了256岁。据说193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都报道过。 现在史学界和武术界对张三丰的出生年代分歧不大,一般都认为他生于南宋淳佑七年(1247年),出生地有两种说法,有说是福建的,也有说是辽宁的。
张三丰原名张通,字君宝,是武当派开山祖师。传说他无论寒暑,只穿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能预测过去未来。从元朝开始,很多皇帝都派人四处寻访这位老道士,但你越找就越找不到。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可以肯定的是,明朝几个皇帝都加封过这位神奇的张真人,从明英宗的"通微显化真人",到宪宗"韬光尚志真仙",再到迷信道教的明世宗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根据《道藏辑要》上的记载,元惠宗至正初年,也就是1341年左右,张三丰曾经回乡扫墓,这时他已近百岁,但鹤发童颜,这时他以前的朋友都死光了。 明洪武二十五年,张三丰去过云南,据说还遇上了修南京城的大富商沈万三。多年前张三丰见过沈万三,还曾预测过将来在西南仍有一面之缘,果然被说中。此时的张三丰有一百五十多岁了。
永乐十四年,明成祖朱棣通过种种努力,终于见到了张三丰,此时张三丰已一百六十七岁。张三丰最后一次出现是在雍正初年,当时有个叫汪梦九的人见到了快五百岁的张三丰,还向张真人请教过道教的问题。 这些记载如果属实,那张三丰必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人,没有之一。 在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记载是假的之间,我们无权随便推翻这些古书上的记载,只能分析一下到底存在哪一种可能。
我个人认为,张三丰横跨五百年历史的唯一可能,就是张三丰不是一个人。“张三丰”只是一个称号。生于南宋的那个张君宝,应该是第一代“张三丰”,他收了七个弟子,就是金庸先生提到的“武当七侠”,这七个人都是真的,除了殷梨亭真名殷利亨之外。 七人之中,多有作品传世,其中《张松溪传》中明确提到,张松溪的师傅叫“张三丰(峰)”,是南宋人。
《名山藏》中提到的明朝的张三丰,应该是第二代“张三丰”,据说他与元代名臣刘秉忠是朋友,但刘秉忠留下来的著作中没有提到此事。如果这个“张三丰”真是第一代,那到元朝的时候,已过百岁,与秉忠为友,可能性不大。所以应该是第二代。 明朝的张三丰应该是第三、第四或者第五代“张三丰”,这些“张三丰”的共同点都是精通道教教义,兼有武艺,年龄也比较大,但应该不会有三四百岁的年龄。
至于清朝出现的那个五百岁的“张三丰”,记载很模糊,作风和之前的张三丰也有很多不同,应该是个江湖骗子假冒的。 每一代“张三丰”,都是长寿者,基本都能活到一百岁以上。这符合后来的这些记载。 以上是我个人推理,因为我不相信一个人能活到四五百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是某个人能打破的。传说《黄帝内经》是医道同源的修真典籍,修炼有成,可以延年益寿。
”红楼梦”中女人们缠足吗?
细看《红楼梦》的读者, 不知道有没有注意这样的细节:“林姑娘来了。话犹未完,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宝玉刚过了沁芳亭,忽见岫烟‘颤颤巍巍’的迎面走来……”年轻姑娘走路不是应该轻轻巧巧的吗?为什么会摇摇摆摆?且说凤姐花了一番工夫,将尤二姐从贾琏置的外宅哄进了荣国府,带着尤二姐去见贾母,有一段细节很令人玩味。
贾母上下瞧了一遍,因又笑问:“你姓什么?今年十几了?”凤姐忙又笑说:“老祖宗且别问,只说比我俊不俊。”贾母又戴了眼镜,命鸳鸯琥珀:“把那孩子拉过来,我瞧瞧肉皮儿。”众人都抿嘴儿笑着,只得推他上去。贾母细瞧了一遍,又命琥珀:“拿出手来我瞧瞧。”鸳鸯又揭起裙子来。贾母瞧毕,摘下眼镜来,笑说道:“更是个齐全孩子,我看比你俊些。
”从头看到脚,看脸看手还不算,鸳鸯又掀了尤二姐的裙子,究竟是为什么?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掀探春的裙子挨了探春狠狠的一巴掌,鸳鸯掀尤二姐的裙子,为什么就没有反应?《红楼梦》里关于贾家究竟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一直争论不休。大观园里的那些贵族小姐们究竟是天足还是缠足,也没有定论。南人缠足,北人不缠足。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南方人,一个来自姑苏,一个来自金陵,按理说应该缠足。
可是,我们似乎很难去想象林妹妹是缠着一双小脚的三寸金莲。作者似乎想要表达的这里面的人都是北方人,却又时不时地提醒我们,他们又是南方人。有着与南方牵扯不断的关系。或许,作者打心底里也是反对缠足这样的残忍的事的吧,可是总又在有意无意地提醒我们当时的现实。鸳鸯掀起尤二姐的裙子来,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说看什么,但是,如果你懂,你就会明白,除了看脚,还能看什么?这里是在隐写尤二姐应该是三寸金莲,缠足,所以贾母才要特地看一看,三寸金链到底有多小。
其实,在第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尤二姐思嫁柳三郎”,作者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尤二姐和尤三姐是缠足的了。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檀口点丹砂。一对金莲或翘或并,太形象了。
尤三姐如此,尤二姐焉能不如此?这是书中唯一一次直接写到姑娘们缠足。是的,在通部《红楼梦》里,缠足是偶尔提到的话题,或隐写,或一笔带过,让人看不分明,疑惑重重,是作者有意要模糊时代概念,模糊地域概念。再加之第一回就说过林黛玉乃绛珠仙子下凡为人,如果这样的女子竟然要蒙受缠足之苦,大约也是作者所不乐意的。作者以宝玉的口吻,一向对那些姐姐妹妹们充满疼爱之情,想必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也亲眼见证了女子缠足之苦痛,怎可忍心让自己笔下的主角去遭受缠足之苦?所以,不写才是大爱。
换在如今,我们可能很难明白你看一个人,看面貌身材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掀裙子。而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可能就是这个。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肯定特别纠结,一方面为了躲避文字狱,他故意模糊地域、民族、时代的差异,另一方面,他又时不时在提到这样的差异的存在。他编故事,把都中说成是长安,把唐朝、汉代的官名拿来混用,另一方面,他又时不时地想要提醒我们,那个时代人们身上的显著特征。
书中除了直接提到尤二姐尤三姐缠足之外,还隐隐约约提到晴雯也是缠足的。有一个情节提到晴雯穿着红鞋子睡觉。三寸金莲不能示人,所以连睡觉也都要穿着鞋子睡,我们大概不能想象挺着一双天足,大脚穿着鞋子上床睡觉的样子。“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说到芳官“脚上穿虎头盘云五彩小战靴,或散着裤腿,只用净袜厚底镶鞋。”芳官的“虎头盘云五彩小战靴”应该也是三寸金莲小鞋子,我曾经在南京民俗博物馆和老门东的一家民俗展览馆里见过那种绣花鞋,绣着虎头云朵的。
可见作者当时真正是用心了。如果说尤二姐、尤三姐、晴雯、芳官等坐实了是小脚,那么按此推理,黛玉、妙玉、香菱、岫烟甚至更多有姑娘都应该是小脚。回到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黛玉走路“摇摇摆摆”,邢岫烟走路“颤颤巍巍”,青春年少的女孩子,尤其是贵族的女孩子,走路不应该是轻轻巧巧、纤纤作细步态?怎么会是摇摇摆摆和颤颤巍巍的模样呢?正是因为她们是小脚,走路不稳,走起路来才是如此的摇曳生姿。
明代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吗?
明成祖遣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明史》称“成祖疑惠帝(建文)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是清人迂腐之见。此处简述一下有关建文帝的史实。朱元璋于七十一岁高龄病逝,由他年已二十二的皇太孙继位,即建文帝(1399—1402在位),史称其“天资仁厚”。人人都希望恐怖时期快点过去,不料建文帝即位仅年余,即有“靖难之变”。
按明太祖为了巩固朱家天下而尽封二十四子为藩王,藩王各拥兵三千到一万九千不等,一切仪仗仅“下天子一等”,地方长官自然俯伏听命。尤其封在边境的藩王,更是手握重兵,边将亦归其“节制”。其中封于燕京(原元之大都)的四子燕王朱棣,因居要冲,地位特殊,太祖临崩前一个月,尚命都督杨文、武定侯郭英,“俱听燕王节制”。
据说太子朱标病死后(1392),太祖即有立燕王为太子之意,后仍立朱标之次子、年十六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在藩第时即对他的老师黄子澄谈到藩王拥重兵、骄纵不法之事。即帝位后,他立刻实行削藩的计划。他最顾忌的是燕王,所以决定先对燕王的同母弟,封在开封的周王下手。建文帝即位之初即遣将李景隆领兵,道经开封,“猝围王宫”,执周王,将之废为庶人,锢之于南京。
废周王是建文帝剪除燕王羽翼的第一步,他连接再废四个位居要冲的藩王。燕王朱棣深知自己是最后被废的目标,于是早作准备。建文元年(1399)夏,朱棣以“清君侧”为口号反。此后连续战争三年,1402年,燕兵入南京,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终”,后得其尸于火中。民间因怀念建文帝的“仁厚”,盛传他化装为僧人,自地道中逃出。
建文帝已于城破之日焚死,已有定论。即令明成祖疑而求之,亦必在国内踪迹之;建文帝如在海外,一鄙夫耳,何用“耗废不赀”以缉之。建文帝位居大统,有谋臣猛将锐卒而不能守,成祖英挺盖世,大位已若磐石,何至于六次遣人到海外寻一“疑”或未死之鄙夫,事之不近情理有逾此者乎?孟森叹修《明史》之清代史家挟有成见,成见之外,亦见其陋不可及。
另有一批人认为明成祖通使西洋的原因在于为宫廷寻求珍宝。按史籍从无成祖奢侈贪佞之记载,且称他“恭行节俭”。他在军中之日多,常“蔬食”,有方士进“金丹”,帝曰:“此妖人也,令自饵之。”一位终日以绝漠远征为职旨的君主,不可能嗜好奇珍异宝。郑和从海外带回来一些“无名宝物”是事实,“无名”是罕见之意,因稀奇之故,乃曰“宝物”耳!成祖不是追求这类什物而屡次大规模遣使,至为明显。
成祖遣郑和下西洋,负有极重大的政治与军事的使命。明太祖朱元璋的伐日计划明太祖光复中华后,蒙古的声威仍然照耀四裔,所以他要遣使到四处,昭告海外各国元已覆亡,新政府愿与各国“相安于事,以共享太平之福”。太祖二年(1369),明廷寄与占城国王玺书,告以“朕主中国,天下方安,恐四夷未知,故遣使以报诸国”,希望各国“安于生业,王亦永保禄位”。
但亦有不遵太祖诏谕者,如太祖十三年(1380)爪哇“诱(明)使者而杀害之”,占城亦曾诈夺真腊贡明的贡品,类似事件不断发生,明太祖除了遣使谴责,希其勿“干怒中国”,否则“悔将无及而已”之外,实际上并无办法。此为明成祖通使西洋的首要动机。其次是日本,太祖留给子孙的《皇明祖训》中说日本“明朝(贡)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图谋不轨”。
太祖对与中国有往来的三十六国中,唯独“怒日本特甚”。蒙古两征日本失败,太祖对此“图谋不轨”的邻国实深具戒心。他在位时已蓄意兴建海军,不然成祖即位不过三年,如何能立即建立如此强大的舰队?航海人员必须有专业的航海知识,包括天文地理知识在内,两三年内如何能训练完成?建造大型海船的工厂,岂能一蹴而及?胡惟庸案发生于太祖十三年,到郑和首次出使已二十五年,大致胡案发生之后,太祖即有伐日之动机,即开始准备发展海军,成祖只是转变了使用的方向。
从伐日到对付帖木儿帝国靖难之变持续四年余,明廷同室操戈的消息立即受到蒙古人的重视,以印度为基地的帖木儿闻讯,认为此时是攻明的良机,于是整军经武,纠合大军数十万,准备伐明。帖木儿适于此际病死(1405),成祖对这件事的警觉性很高。他一生以蒙古为大敌,经常驻跸燕京,远征到贝加尔湖的主因在此。帖木儿声势浩大,远非分崩离析的北元可比,他必须未雨绸缪,了解帖木儿帝国后方的情况,最好是能在其后方寻求到与国,断其左臂,所以遣郑和下西洋,这与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的鹄的是同工异曲。
张骞也带回一些“无名”之物,但那并不是他的主要任务。成祖将其父亲所擘画的海军用于通西洋的主要原因已如上述,次要的原因是日本的气焰已不似明太祖时代那样嚣张。按明初方国珍、张士诚之余党,“往往纠岛(倭)人入寇山东滨海县州”,太祖遣使责令停止,“不则修兵自固”,日本怀良亲王不奉命,“复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旁海民,遂寇福州沿海郡”。
以后日本“来贡”,并无“表”,只是贸易而已,并未称臣。太祖十四年(1381),怀良致书太祖,书辞倨傲,自称“小邦亦有御敌之图”。太祖虽“愠甚”,但鉴于蒙古之败,“不加兵也”,只是一面在东南沿海严加戒备,一面蓄备海军而已。成祖即位,日本将军足利义满(《明史》称源道义)为求通商顺利,受封为“日本国王”,并受明封其富士山为“寿安镇国之山”。
大诗人李白的诗为什么感觉非常好懂?
李白的诗确实非常好懂,他的诗很实在,造词组句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读他的诗大多不用诠释与赏析,就能体会出整首诗的含意。是什么原因他的诗这么好懂呢?其一,李白的诗句里没有古词。李白的诗采用的都是现代词,没有古词。什么是古词?比如,家乡古词~桑梓、音乐古词~丝竹、运气古词~华盖、田野古词~阡陌、低头古词~摧眉……,如果李白的诗用这些古词造句,也就难懂了。
记得小时候读他的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读过一两遍就能明白大意,与友人在黄鹤楼送别,友人说趁阳春三月要下扬州远游,望着友人的孤船慢慢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长江水在向天际奔流。其二,李白有些诗句没有对平仄。很多人肯定会说,做为诗仙的李白,作诗不应该不对平仄,事实确实如此,李白的《静夜思》就是没有对平仄。
床前明月光(平平平仄平),疑是地上霜(平仄仄仄平)。举头望明月(仄平仄平仄),低头思故乡(平平平仄平)。是不是有点乱?是的,但其实李白采用的是古体五言的句式来写的,不需要对平仄,只要押韵就行了。这与现代诗相吻合,对韵律好懂,平仄有时真的像紧箍咒,所以,小编邀对从不写平仄,大家自由发挥。你们说如此甚好?总结:李白的诗千古广为传颂,他的诗看似平常却不寻常,诗仙名副其实,流芳千古。
3大于5,林黛玉住的3间小房,为何能胜过薛宝钗的5间上房?
古人建房子一般都是四合院,也称四合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结构。四合院在中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一般四合院都是按几进几出的格局建立,三面房屋环绕,一面大门两旁加屋舍构成封闭式结构,院落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如下图)。院落的大小与房主的社会地位和财力都有关系。
但是曹雪芹没有让这些女孩子住在等级明显的四合院,而是单独给她们设立了一个无阶级差别的,如张爱玲说得儿童乐园“大观园”。在大观园里,每个人的住所不是依据其家庭地位亲疏来分配的,而是暗合了各个屋主人的脾气秉性以及命运走向。《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提到了大观园分房,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
林黛玉的院落我们借着贾政的眼光来看下林黛玉的潇湘馆。众人还未入内,只看到外面的景色便都道,这是一个好所在。入门后是游廊,地上则是用石子铺就的小路直通房内。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间房内有个小门通往后院,还有两间小小退步。注意这里“小小退步”,是指供临时休息的附属房屋,就像现在的楼盘,二房要写成2 1房,其中这小1房算是个附属房屋,你当卧室也行,当书房杂房花房阳台都可以,不太适合长期居住。
宝玉取名“有凤来仪”,后贾元春赐名为潇湘馆所以黛玉的房间,准确来说有二室一厅,外加2个休息房,还有一个后院,这算是建筑结构。再看潇湘馆的地理环境,我们现在买房也很讲究,不能靠马路边,不能买2楼和顶层,4层要写成3A,周边要么配套成熟,要么要有公园绿地,最好有学位,反正房子不好买,关键什么房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贵。
这些问题在潇湘馆统统不存在。潇湘馆的优点就是静动结合,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我们知道树的作用是很大的,防止水土流失,也有降噪的功能。所以黛玉说,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水在中国文化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君子之德如水般纯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居住的环境最好是依山傍水。黛玉所住,小小院落,墙下一隙,一股清泉从后院流至前院,绕着翠竹而出。
这样的院落多有诗意,多么清幽,多么灵动。但是潇湘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悲。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小说里,不在现实中。它的存在是为了更加形象的衬托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揭示她的悲剧命运。潇湘馆配翠竹,引入了湘妃竹,娥皇女英哭丈夫舜的典故。林黛玉的诗号又是“潇湘妃子”,一位美妃眼泪如清泉从潇湘馆静静的流出,直至消失在看不见的岁月里。
多么令人惋惜悲凉的爱情故事。薛宝钗的院落我们再借贾政的眼光看下薛宝钗的居所蘅芜苑。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贾政在此处先说了一句话,“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然后才入内。院内只见环石林立,竟无一株花木,异草倒是不少,特别是那清香的是杜若蘅芜。宝玉取名“蘅芷清芬”,后由贾无春赐名蘅芜苑。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
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蘅芜苑一共有5间房,山石多,异草多。环境相对枯燥单一,无甚情趣。山石都是无情物,且是固化物,不宜移动,耐静。这些都暗合了薛宝钗的人物性格特点,在宝玉的生日会上,她抽到的一支花名签为“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个字,还写有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
贾政从外观看对此处并不感兴趣,入内看后,改变了看法,院内景色清雅,又令贾政直呼“有趣”。这也暗示了贾府最后选定了薛宝钗新一代的掌门人。她符合封建礼教下女人的标准,对外要客观冷静,对内则要庄重素雅。其他人对这两处的评价首先贾宝玉是对这两处的第一评价人。他和林黛玉的心性相近,自然都觉潇湘馆清幽,关键他更看重潇湘馆离怡红院近,他过来看林黛玉也方便。
潇湘馆在他的心中是一处特别的所在,黛玉在时,那是他心向往的地方,黛玉去了,那是他魂常逛的地方。相比之下,蘅芜苑与大观园里其它姐妹住得地方无二,没有什么特别的情感。其次,刘姥姥也是逛过大观园的人。她说潇湘馆,“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越看越舍不得离开了。在她的眼中,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给人亲近的感觉。
而对于蘅芜苑,刘姥姥来的时候,曹雪芹亲自做了评价。雪洞一般,这倒是有多冷的房间,可与雪洞一比。薛宝钗吃得是冷香丸,住得是雪洞,就算居住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没有她冷。一个女子理性冷静到如此无法撼动的地步,实数罕见,这世上再找不出第二个薛宝钗。所以,这两处房舍,从理性角度上说,非蘅芜苑莫属。从人性的角度上说,潇湘馆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