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子,小麦的种子是什么样子
作者:本站作者
1,小麦的种子是什么样子
小麦种子就是科学培植的高产种子,从小麦的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2,小麦种子多钱一斤
分雨前种子和雨后种子。雨前1.8左右。雨后1.5左右。小麦的品种不同。价格不同。一般从1.8-3元的都有。
3,小麦种子是生物吗为什么
您好!小麦种子不是生物,它是组成小麦的一部分。小麦是植物体,它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这六部分都是小麦的器官。所以小麦种子只是小麦的器官,不属于生物。
4,小麦种子金麦88产品介绍
有个品种叫金麦8号,但是金麦88审定公告上没有这个品种,如果你在市场上见了估计是个别小公司自己起的名字,打擦边球就是这样。甲组加入斐林试剂后没有水浴加热,2号试管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因此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不相同,a错误;b、4号试管加入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发芽的小麦种子中淀粉水解形成了麦芽糖,麦芽糖是还原糖,因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后4号出现砖红色。
5,小麦有种子么
一般需要种子繁殖,但高科技也可通过小麦的叶子等细胞培养来繁殖,这个成本高当然有,麦粒就是。小麦,和水稻,玉米这类谷类,属于单子叶植物,它们的种子和果实由于长得太接近,所以就分不出来,不像苹果,桃子之类的双子叶植物,果实里面着种子,不是非常靠近。
6,小麦种子哪个好
春小麦区。春小麦喜冷凉气候,比较耐寒,适应性强,分布广,日平均气温 0℃左右;即“顶凌”可播种,4-5℃时种了即可发芽出苗,苗期可耐-6℃左右低温。因早、中、晚熟品种不同,全生长期需要≥ 0℃,积温在1600-2100℃之间,生长期为85天- 105天。而北部、西北部干冷以及西南高寒的民族地区均可满足春小麦的生长条件。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临夏、甘南自治州、河西走廊、新疆、青海、西藏从海拔2500米以上河谷坡地到4500米左右的湖宾平原,从湿润、半湿润地区到半干旱、干旱地区均有种植。近十几年业,民族地区的春小麦种植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培育了一批抗逆性强,适应面广,丰产性高的春小麦良种,并已在各地得到推广。如内蒙古地处阴山丘陵的察右中旗、卓资县、固阳县等地春小麦曾突破千斤关,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农场创造了亩产1585斤世界最高纪录。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近年来春小麦有由北向南扩展的趋势。 冬小麦区。在民族地区主要有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区(省)。这些区(省)大多以水稻为主,冬小麦作为冬种作物在旱地种植,种植面积虽少,但它的种植可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量。由于这些地区的群众以稻谷为主粮,小麦商品率较高。冬小麦在种植地域上已跨上新高度,在海拔4100米的青藏高原上试种成功,在高原3000-3800米地带,可获得高产,也不易发生锈病。1959年培育了“肥麦”良种,197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很快就成为西藏第二大栽培作物,超过了春小麦,仅次于青稞。“肥麦”适应强、耐水肥,具有分蘖力强、有效分蘖率高、抗逆性好、茎杆粗壮坚韧和抗倒伏的特点。1979年在拉萨彭波农场的11.6亩试验地曾生产出亩产1339斤的高纪录。
7,小麦种子怎么种
(一)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播前准备
种子处理:
1、精细选种:选用无病虫、无杂质、籽粒大而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
2、晒种:播前晒种1-2天,提高发芽势。
3、药剂拌种:每公斤种子用15%粉锈宁2克+15%多效唑1克进行药剂拌种,能促进分蘖,预防病虫。
精耕细整,开好沟厢:
1、整地:整地应达到“深、透、实、平、足”的标准,即深耕,水田在15-20cm,旱田在20-25cm;耕透,不漏耕留埂,耕碎土垡;土层上虚下实,上不板,下不空;耕深一致,沟直厢平;留足底墒,利于出苗。
2、沟厢:要求四沟配套,沟沟相通,利于灌排;作厢时,一般厢宽2.7m,沟宽0.3m,沟深 0.3-0.5m,并且围沟深于腰沟,腰沟深于厢沟。
配方施肥:
把握“控氮、增磷、补钾”的原则,做到平衡施肥;在肥料运筹上要前重、中轻、后补。氮肥一般70%作底肥,20%做拔节肥,10%作平衡肥。
1、施肥用量:一般亩施农家肥30-40担,碳铵40-5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8-10公斤作底肥。
2、施肥方法:揭板深耕前施足农家肥,翻压入底;播前耕地时施化肥,施入中层;播前少量施种肥,作上层肥。
二、播种和苗期管理:
适时早播,实现“五苗”(早、匀、全、齐、壮):
1、适时播种:一般播种时间在10月10日-10月30日,冬性品种偏早,春性品种偏迟。
2、精量播种: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播量在每亩10-15公斤,肥力差的田块则可适量增加播量。
苗期管理:
1、清理田沟:播后及时清理四沟,做到涝能排,渍能滤。
2、查苗补缺:出苗后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种补苗。
3、疏稠补稀:对田间块苗、窝苗和稠苗及早疏理,移植到稀苗。
4、早追苗肥:麦苗三叶后,早追分蘖肥,一般每亩追5公斤尿素。
5、控旺促弱:对旺长苗,年前镇压,控制长势;对弱势苗,及早追施速效肥促进转化升级。
6、中耕除草:出苗后及时进行化除,以单子叶杂草为主的,每亩用6.9%骠马乳油50ml兑水50kg喷雾;以双子叶杂草为主的,每亩用75%巨星干悬浮剂1-1.5g,兑水50kg喷雾;单双子叶混生的,则两种药剂结合使用。
7、防治病虫:注意观测病虫发生动态,苗期注意防治纹枯病和麦圆蜘蛛,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用药。
三、分蘖期田间管理:
1、施好腊肥,促根壮蘖:小麦越冬开始前后施用的肥料,称为腊肥,农谚有“冬施金,春施银,春肥冬施银变金”的说法,即要早施腊肥,一般在冬至到小寒前后(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施腊肥应因苗制宜,不宜过量。长势弱的田块,应多施农家肥;必要时配施少量速效氮肥;长势健壮的田块则可少施或不施。
2、中耕除草:麦田除草可结合中耕进行人工除草,也可进行化学除草,化学除草药剂选用巨星(双子叶)和骠马(单子叶),也可两种药剂配用。
3、防御冻害:防御冻害要做到一是选用耐寒品种,二是要深耕、足肥、早播、细管培育壮苗。若麦苗已受冻,分蘖节未冻死的,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恢复生长。
四、拔节孕穗期的管理:
1、施好拔节肥,促壮秆大穗。
小麦拔节时需肥量大,应追一次拔节肥。一般田块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和少量的磷、钾肥,对长势弱的田块则应酌量多施,每亩用8-10公斤尿素。
2、抗旱防渍。
小麦拔节后对水分需求增加,若遇春旱,则应及时灌水抗旱;同时若遇长期阴雨天气,则极易发生渍害,因此要及时清理沟厢,疏通四沟,防止渍害。
3、防治病虫害。
小麦拔节孕穗期,气温回升较快,麦苗生长茂密,麦田常有不同程度的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麦圆蜘蛛为害,要密切关注其发生动态,及时用药防治。
五、抽穗结实期田间管理:
1、防旱、防渍:长江中下游小麦成熟季节常伴随梅雨天气,少数年份出现旱灾。因此在小麦抽穗结实期,要及时疏通围沟和田沟,及时排水,防止渍涝灾害。若遇干旱,则应浇水抗旱。
2、叶面喷肥:小麦抽穗、开花、灌浆后进行叶面喷肥是增加粒重的有效途径。一般在乳熟期前,每亩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每隔7天喷一次。对少量脱肥田块可加1-2kg尿素溶解后喷雾。
3、防治病虫:小麦生育后期是锈病、白粉病的高发期,破坏叶片、籽粒等正常生长灌浆,影响产量和品质,应及时用粉锈宁进行防治。
六、小麦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锈病:
锈病分秆锈、叶锈和条锈三种。其中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最大的是条锈病,在症状区分上概括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条锈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茎秆,叶鞘和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防治应把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一是要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二是麦收后及时翻耕灭茬,清理田埂,减少菌源;三是药剂拌种进行预防,每50公斤种子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100克进行拌种;四是一旦发病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兼治白粉病。
纹枯病:
在小麦生育的不同阶段均可受害,且病状不同,主要发病部位在茎秆基部和叶鞘上,主要危害时期在小麦
分蘖至拔节期,后期也可能扩展至剑叶,形成穿项,在发病时,茎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边缘棕褐色的云形斑,呈水渍状,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整株枯死。在防治上一是要选用耐抗病品种;二是要合理施肥,配方施肥,控施氮肥,以免小麦过分旺长;三是控制播量,合理密植;四是化学药剂防治,一般每亩用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二)冬小麦应该如何施肥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中冬小麦占小麦播种面积80%以上。冬小麦需肥较多,每生产50公斤小麦,需吸收氮素1.4~1.6公斤,磷素0.5~0.75公斤,钾素1.5~2公斤,氮、磷、钾的比例大约是1∶0.33∶1,根据栽培的品种、土壤、气候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据小麦植株分析,亩产412公斤冬小麦,从出苗、分蘖到冬后起身拔节吸收的氮素约占全生育期总量的40%,磷素、钾素各占总量的20%,从拔节到扬花期约吸收氮素总量的48%,磷素总量的67%,钾素总量的65%。根据冬小麦的栽培特点,需肥特性和农业生产实际,在科学施肥方面要把握几点:
一、抓好三个环节
首先是施好底肥。农谚说“麦收胎里富”,苗期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磷钾肥,使麦苗早生快发,冬前有一定数量的健康分蘖,并为春后生长成穗、增粒、增重打下基础。底肥用量占施肥总量的60%~70%左右,一般亩施农家肥1~1.5吨,尿素10公斤或碳铵2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5~7.5公斤,磷肥和有机肥混合施用,还可以提高肥效。如果是盐碱地上种小麦就不宜施用氯化钾,需改施用硫酸钾或硝酸钾。如果是施用复合肥,就按肥料所含氮磷、氮钾或氮磷钾数量计算施用。在肥力很高或者施用优质农家肥作底肥麦田,底肥可不施氮肥,氮肥可全部作追肥。而对于种麦季节较晚的晚茬麦或者底肥不足麦田,播麦时每亩可用5公斤硫铵或2.5公斤尿素作种肥,但碳铵容易挥发烧种,不宜用作种肥。
其次是巧施追肥,有利于增蘖、增穗。北方冬麦区春天麦苗返青后,根据苗情追肥,对旺苗麦田(叶形看上去像猪耳朵)每亩追过磷酸钙15公斤,钾肥10公斤,而不追施氮肥,防止氮多麦苗徒长,造成后期倒伏减产;对弱苗麦田(叶形看上去像马耳朵)应抓紧早追肥,每亩施碳铵15~20公斤或尿素5~7公斤,最好开沟深施盖土,不宜撒施,以防挥发损失。对长势较弱的麦田,小麦拔节时还要施肥,每亩可用尿素3~4公斤,沟施或穴施,有条件时并配合浇水;对于壮苗麦田(小麦叶形看上去像驴耳朵),拔节期要控制肥水管理,预防倒伏。南方冬麦区,由于雨水多,光照少,麦苗容易旺长,一般少施或不施返青拔节肥,而是看苗酌情施用拔节孕穗肥。小麦孕穗期某些田块可能出现后期脱肥的情况,此时需要偏施肥,应每亩施用5~10公斤硫铵或3~5公斤尿素作孕穗肥。
最后是小麦生长后期进行叶面施肥。这时北方麦区常受干热风危害造成减产。如果用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每亩喷50公斤肥液,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左右)在抽穗扬花期喷1~2次,两次间隔时间为10天半月,可以促进小麦灌浆结实,并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二、提高肥料增产效益
当作物缺肥时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施肥量增产不明显,施用每公斤肥料得来的增产效益反而下降,甚至造成减产。科学的施肥量可以使作物产量增加多、效益高、肥料利用好,而盲目施肥容易造成浪费。目前部分小麦高产田存在过量施肥,带来增产效益降低,造成部分肥料浪费。按科学施肥量施肥会提高增产效益。
1、氮磷钾合理配比。南方冬麦区配施氮钾肥或氮磷钾肥,北方冬麦区配施氮磷化肥,沙壤土上种麦也应注意配施氮磷钾。在一些高产田应注意控氮、稳磷、补钾。
2、讲究施用方法。氮肥施入土壤后作用较快,一般在播种前和拔节期分期施用,最好深施盖土。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差,肥效较氮肥来的缓,很多是在播种前作底肥施用;钾肥在北方由于气候干燥,也可以作底肥施用,而在多雨潮湿的南方麦区,最好分次施用。沙性土壤施肥,宜于分次施用。
(三)小麦安全越冬四招鲜
覆盖秸秆(草)。冬前在旱地小麦行间,每亩撒施300~400公斤麦糠、碎麦秸或其它植物性废弃物,既保墒,又防冻,腐败后还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旱地小麦抗旱、防冻、增产的有效措施。据测定,免耕麦覆盖草比未盖草的中午十二时土壤温度有所下降,夜间二十四时和早晨八时的土壤温度均高于未盖草田,表现为散热速度慢,保温时间长,昼夜温差小,对越冬麦苗抗寒防冻起一定作用。
盖粪。在小麦进入越冬期后,顺垄撒施一层粪肥(群众称之为“暖沟粪”),可以避风保墒,增温防冻,并为麦苗返青生长补充养分。盖粪的厚度以3~4厘米为宜;粪肥不足时,晚茬麦田、浅播麦田、沙地麦田以及播种弱冬性品种的麦田要优先盖。
壅土围根。在越冬前、麦苗即将停止生长时,结合划锄,壅土围根,可以有效地防止小麦越冬期受冻;冻害严重的年份,效果尤为明显,一般可增产5%~10%。
喷施矮壮素。在小麦越冬期发生冻害时,用0.3%~0.5%矮壮素溶液喷洒麦苗,可抑制植株生长,抗御或减轻冻害发生。
小麦种子的种植方法很多种,今天主要说一下最常用的方法--田地耕种
小麦种子种植前需要选择优质的小麦种子
选择小麦种子后要对小麦种子进行拌种
田地需要整理、深耕
播种下选好的优质小麦种子
田间管理
以上五步快速搞定小麦种子的种植
2014年值得推荐的小麦种子品种--百农矮抗58的特征以及特性:
百农矮抗58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匍匐,冬季叶色淡绿,分蘖多,抗冻性强,春季生长稳健,蘖多秆壮,叶色浓绿。株高70cm左右,高抗倒伏,饱满度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亩成穗45万左右,穗粒数38-40粒,千粒重42-45g。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叶枯病,中抗纹枯病,根系活力强,成熟落黄好。一般亩产500-550kg,最高可达700kg。1笆地2撒化肥,3离地,4笆地,弄点地害清撒进地里,5降种子,
文章TAG:
小麦种子 小麦的种子是什么样子 小麦 种子 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