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源于中国哪个教派,敦煌艺术源于中国哪个教派
作者:本站作者
1,敦煌艺术源于中国哪个教派
敦煌莫高窟源于佛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2,敦煌艺术源于中国哪个教派
敦煌莫高窟源于佛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3,敦煌艺术源于中国哪个教派
敦煌是世界佛教艺术宝库,其内容主要以佛教为主,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当然还包括一些佛教传入中国前的中国先秦时代人文文化。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
4,敦煌艺术起源那个教派
敦煌艺术的内容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三者结合为统一的整体,窟的形制有禅窟与中心柱、方形佛殿式的覆斗式。塑像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主体,除了几尊高达数十米的石胎泥塑外,都是彩绘泥塑。壁画大致可分为佛像、神怪、故事、肖像、经变、佛教史迹、装饰图案画等七大类。
5,古代敦煌艺术源于中国哪个教派
敦煌艺术亦称为敦煌佛教石窟艺术、敦煌石窟艺术,它包括壁画、彩塑、建筑、乐舞、书法艺术等。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其文物价值,可说是无法比拟。整个千佛洞地区是个艺术宝库,至少累积了1400多年的带有历代艺术风采的壁画、雕刻、经卷等等。背景题材虽以佛教文化为主,但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是人类文化的宝藏和精神财富。
6,古代敦煌艺术源于中国哪个教派
佛教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还被称为千佛洞。也是我国四大古窟之一,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7,敦煌艺术源于中国哪种教派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早在1944年国民政府就在此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更名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敦煌是艺术的殿堂。--引自百度百科敦煌文化艺术具有独特风格,具有多元文化属性,以佛教艺术为主,刻画了很多生动形象的人物,背后蕴藏着多个神话故事,用图像代替语言,诉说着用千年的秘密,至今为止已经成为。中国文献宝库和文化基地,很难想象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是如何完成这样的文化巨大宝库,这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这是中国艺术上一个巅峰,不仅仅需要高超的艺术修为,而且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只有盛世光景才能完成这么伟大的工程,这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敦煌莫高窟内部还藏有大量佛学典籍,超过十种以上的语言翻译了经典佛教典籍,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研究佛学的重要参考文献,而且还有大量的佛家用具。铜佛、法器、幡、幢、绢纸画等等。敦煌莫高窟内部的实物遗存已经成为了研究,古代佛学和文学重要的一手资料,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历史依据,打开了一个世界新的大门,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8,墩煌艺术源于中国的哪个教派
敦煌石窟
石窟寺源于印度,随佛教东传经阿富汗、新疆至敦煌,后又传入中原,
出现麦积、炳灵、云冈、龙门、大足等石窟。一般人们以敦煌、云冈、龙门为中国之三大石窟。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玉门昌马石窟。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玉门市境内。因其各石窟的艺术风格同属一脉,主要石窟莫高窟位于古敦煌郡,且古代敦煌又为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统称敦煌石窟。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时间最早(另有始建于西晋末年及东晋永和九年等说),后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庸、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时代连续修凿,历时千年,延续时间最长;现存石窟700余个,规模最大;雕塑3000余身,壁画4500余平方米,内容最丰富。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立体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百科全书。
9,敦煌艺术源于哪个教派
敦煌艺术是佛教艺术。公元111年,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敦煌就此成为佛教和佛教艺术自西域东传的第一站。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敦煌以其原有深厚的汉文化基础,融入西域传入的佛教和佛教艺术,造就了辉煌的敦煌石窟艺术。敦煌石窟艺术乃指由建筑、雕塑及壁画三者紧密结合而成的综合艺术。 石窟的兴建是为了配合宗教需要,先后开凿敦煌市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县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县五个庙等规模大小不同的石窟群,并设置宗教雕塑和壁画的神殿。洞窟的主体是佛的塑像,两侧都陪衬有弟子、菩萨的塑像,共同成为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对象。壁画是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石窟寺中主要的作用是用具体的图像向佛教徒宣传、阐述佛教义理,绘画技巧高超,人物造型优美,特别是图画中线条运用得非常成功,利用铁线描、游丝描、摺鲁描、蓝艳描等表现人物的面孔、肉体、衣裙和衣褶,栩栩如生,唯妙唯肖。洞窟中壁画与塑像紧密结合,营造完整、独立的宗教世界来感染信众,使人们走进洞窟犹如走进佛国,「人佛交接、两得相见」,利用艺术美感来潜移默化,诱导人们信仰宗教。除了展现佛教世界外,古代社会生活的点滴也一一呈现在洞窟内壁画中。值得一提的是,洞窟中的菩萨塑像相当具有特色,猛一看是女性,体型丰满,动态优美,头发微微倾斜,斜肩柳腰,还有个小肚肚,中轴呈现S形,所以说「敦煌菩萨三道弯儿」。若透过镜头以动态展现各种菩萨的姿态,简直就像是在跳舞呢!仔细再看,敦煌的菩萨从脸到身体虽是女性的特徵,但是还保留了男性的特徵——胡子,胸部饱满像男性,腰是女人的腰,因此又有一说「敦煌菩萨是男人的胸、女人的腰和肚」。至於菩萨的性别——是中性的。 对於这列名世界文化遗产的佛教艺术宝库,过去由於时空阻隔,身处台湾的中国人无缘得见。本馆於4月29日推出的「沙漠中的明珠——敦煌石窟」特展是敦煌研究院历年在国内外举办过多次敦煌展览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希望将敦煌石窟艺术引进,让台湾地区的民众藉此机会认识中华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众所周知石窟内的文物均不能搬动,故此次参展展品的主题是洞窟模型、壁画和彩塑的摹本,它们既是敦煌石窟艺术精华的代表,更凝聚了敦煌研究院艺术家们的心血。他们长期在幽暗阴冷的洞窟里从事临摹的工作,观察、揣摩、研究敦煌艺术的特点与神韵,以其娴熟的摹绘技术,精确、忠实地再现原作的精神。展出作品中不乏著名的画家和敦煌学者,如常书鸿、董希文、段文杰、史苇湘、李其琼等人的心仪之作。
10,中国敦煌的石窟之类的是哪朝哪代哪国哪族给整的
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时间最早创于公元366年(另有始建于西晋末年及东晋永和九年等说),后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时代连续修凿,历时千年,延续时间最长;现存石窟700余个,规模最大;雕塑3000余身,壁画4500余平方米,内容最丰富。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立体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百科全书。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
11,古代敦煌艺术源于中国哪个教派
古代"敦煌艺术"源于中国佛教附敦煌艺术的价值一、佛教价值 庄严宏大的佛教东传历史,影响了中、日、韩等国家。从敦煌壁画中的边边角角可发现其中有丰富的反映,许多作品是佛教东传历史的一个具体图象的记录。在中国,佛教哲理融合了中华传统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使印度风情的佛教艺术转化成为地道的中国佛教艺术。因此敦煌艺术潜含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图象,在壁画中有所表现。当然,敦煌壁画是以具像的图形来表现佛教思想、经典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对佛陀生平的描绘,佛教精神的宣扬占据了敦煌艺术的核心。壁画中有许多美丽的印度民间故事、传说等,而这些内容都是以中华审美观表现的,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另外,密宗、密教传入中国,对中国佛教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了汉密和藏密之分,从藏密传入后,汉密逐渐衰落,而藏密的传教方式的独特性,使得这方面的资料遗存很少,而在密教(以汉密为主)盛行时,在敦煌壁画中有一定的表现,因而,敦煌画中还得存了珍贵的汉密资料。 二、社会价值 敦煌艺术在社会价值方面也有充分体现。首先,壁画中以描写人物为主,因此,其中有大量的服饰及纺织物的图形,不但历史风格各异,而且有许多少数民族和国外的服饰纹样。这充分体现敦煌这颗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昔日的辉煌,这对我们现在研究古代服饰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在敦煌壁画中,还表现了历代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如: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商贸;军事和体育方面的珍贵画面和史料;也是中国古代生活的写照;中国古代科技史的记录等等。另外,敦煌也可以说是一座民俗史博物馆。1000年间的中国古代民俗概貌活现于壁画之上,不仅包括现今已看不到的事象,还包括流传到今天的民俗民风。由于纸绢绘画作品不易保存,宋代以前的民俗画真迹已绝无仅有,敦煌壁画堪称珍贵记录。 三、艺术价值 □ 从心灵深处所产生的任何东西都有其价值。 □ 敦煌艺术是历代画家们创意性的杰作。在壁画当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即使是描绘同样经变内容的艺术作品,画家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了完全不同的作品。 □ 敦煌的艺术作品保存到了今天还显得栩栩如生,是因为画家们是用心、用灵魂来创造的。 □ 飞天大概是人类自古的梦想,中国的飞天与欧洲的天使,是这古老梦想驱动下的美好的艺术表现。敦煌的飞天不靠羽翼,以衣带飘举、祥云来烘托其轻盈风姿,成为敦煌重要的艺术形象,飞天虽也是佛教神祗,但多而美,值得单独欣赏。 □ 真正的艺术品,即使经历千百年,仍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是因为这些作品有着很强烈的生命力。 □ 唐宋以来,山水画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类型,使中国艺术树立了特色,获得世界地位。敦煌壁画在宗教艺术的空间中,,山水画仍有出色的表现,并且因敦煌石窟延续时间长,由人大于山的风格到成熟的青绿山水,均有保存,大大有助于中国山水画史的探索。 □ 从北凉(397--439年)到元朝(1271--1368年),经历了千百年的营造,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文化为背景,所以不同时代的壁画就反映出其不同的特色。这也是敦煌壁画的价值所在。 □ 敦煌石窟是建筑、绘画、塑像一体的,要充分体会敦煌的艺术,不能不留意敦煌的石窟建筑,更何况窟前的木檐斗拱等,有存留甚少的唐宋遗构。至于壁画上的建筑物更是包罗万象,包括西域房屋。 □ 纵向有千余年的岁月,横向有印度、西藏、西域诸国、中原等广阔的空间。从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这一点上,即使从佛教艺术史的角度来看,敦煌艺术也有着非常高的文化价值。 □ 敦煌的动物画被中国美学家称之为有神魔性,奇禽异兽的泼辣表现,透进了生命的原始境界。敦煌北朝动物画的想象和满壁流动感,的确另人眼界大开,而唐代的则与今见唐画摹本精神相通,而件件均为珍品,是中国绘画史的重要一笔。 □ 煌艺术的表现对象,是佛、菩萨、佛教经变的内容,这些作品,与捕捉自然风景和人性美的艺术作品相比,可以称作是对于直接的永久性的东西的敬畏和祈求中产生出来的艺术。 □ 人物画在中国绘画中有重要位置,而敦煌的人物画极丰富,光是供养人像已有8000余身,经变画中的人物更不计其数,具见健陀罗艺术的传入与中国有人物画合流的多彩面目。 □ 画家们的创造的佛、菩萨艺术具有威严感,充满慈爱、温和。这种手法占了绝对优势,在净土中,尽他们所有的想象力描绘出了非常豪华、庄严和有气派的作品,敦煌艺术也说是从这种想象力中产生出来的,由画家们完成的理想性的存在和场所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供养者的形象也有非常逼真的、写实性的刻画,这作为了解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服饰以及生活状况的资料来说,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这种用想象与写实、虚化的世界与现实的生活表现手法,而且二者合而为一,充满着人情味的艺术,这是敦煌艺术的一大特色。 □ 敦煌艺术的创作源泉应该说是宗教,大多数画家是信仰者,或者心存信仰,如果心中不相信佛教,绝对创作不出像敦煌壁画这样辉煌的作品。 □ 敦煌的艺术家们生来就具有艺术才华或造型天赋,他们出于对佛教的信仰,从心灵深处挖掘创造的源泉,从事创造活动,因此,这些艺术作品能保持永恒的生命力是必然的。
12,敦幌莫高空壁画描绘的决大部分是哪一教派的宗教
当然是佛教,莫高窟另一个名字就是“千佛洞”啊。。。。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 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代百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组像同前。唐出现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13,敦煌艺术源于哪个教派
敦煌艺术是佛教艺术。公元111年,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敦煌就此成为佛教和佛教艺术自西域东传的第一站。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敦煌以其原有深厚的汉文化基础,融入西域传入的佛教和佛教艺术,造就了辉煌的敦煌石窟艺术。敦煌石窟艺术乃指由建筑、雕塑及壁画三者紧密结合而成的综合艺术。 石窟的兴建是为了配合宗教需要,先后开凿敦煌市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县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县五个庙等规模大小不同的石窟群,并设置宗教雕塑和壁画的神殿。洞窟的主体是佛的塑像,两侧都陪衬有弟子、菩萨的塑像,共同成为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对象。壁画是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石窟寺中主要的作用是用具体的图像向佛教徒宣传、阐述佛教义理,绘画技巧高超,人物造型优美,特别是图画中线条运用得非常成功,利用铁线描、游丝描、摺鲁描、蓝艳描等表现人物的面孔、肉体、衣裙和衣褶,栩栩如生,唯妙唯肖。洞窟中壁画与塑像紧密结合,营造完整、独立的宗教世界来感染信众,使人们走进洞窟犹如走进佛国,「人佛交接、两得相见」,利用艺术美感来潜移默化,诱导人们信仰宗教。除了展现佛教世界外,古代社会生活的点滴也一一呈现在洞窟内壁画中。值得一提的是,洞窟中的菩萨塑像相当具有特色,猛一看是女性,体型丰满,动态优美,头发微微倾斜,斜肩柳腰,还有个小肚肚,中轴呈现S形,所以说「敦煌菩萨三道弯儿」。若透过镜头以动态展现各种菩萨的姿态,简直就像是在跳舞呢!仔细再看,敦煌的菩萨从脸到身体虽是女性的特徵,但是还保留了男性的特徵——胡子,胸部饱满像男性,腰是女人的腰,因此又有一说「敦煌菩萨是男人的胸、女人的腰和肚」。至於菩萨的性别——是中性的。 对於这列名世界文化遗产的佛教艺术宝库,过去由於时空阻隔,身处台湾的中国人无缘得见。本馆於4月29日推出的「沙漠中的明珠——敦煌石窟」特展是敦煌研究院历年在国内外举办过多次敦煌展览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希望将敦煌石窟艺术引进,让台湾地区的民众藉此机会认识中华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众所周知石窟内的文物均不能搬动,故此次参展展品的主题是洞窟模型、壁画和彩塑的摹本,它们既是敦煌石窟艺术精华的代表,更凝聚了敦煌研究院艺术家们的心血。他们长期在幽暗阴冷的洞窟里从事临摹的工作,观察、揣摩、研究敦煌艺术的特点与神韵,以其娴熟的摹绘技术,精确、忠实地再现原作的精神。展出作品中不乏著名的画家和敦煌学者,如常书鸿、董希文、段文杰、史苇湘、李其琼等人的心仪之作。佛教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是一个世代对佛教尊崇的家族,他们没有派别,就每日每夜地画,练就了他们超凡的技术!,敦煌的壁画是很多层的,上一辈画完后,下一辈的人涂上灰继续再画,同时他们还抄写经书,就这样一辈辈把佛教文化传下去
文章TAG:
敦煌艺术源于中国哪个教派 敦煌 敦煌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