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女帝记事全部攻略,女帝的日常开国组是谁
作者:本站作者
本文目录一览
1,女帝的日常开国组是谁
凰重润,凰袭,凰富,_子同,凰每。女帝的日常是一款趣味十足的模拟养成类游戏,采用了古风写实的画风设计,画面精致唯美,不管是CG还是场景,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不同功能的选项和不同人物。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代女帝,真实还原帝王的日常生活,在这里玩家可以处理事物、批阅奏折、任命部门、开放科举也可以去御书房、后宫、御花园等地方活动。玩家可以拓展自己的后宫,经营好自己的国家,还需要制约好自己的后宫,身处宫斗与朝廷争斗的中心,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你需要及时的处理好各种事情。另外,女帝的日常游戏拥有丰富的剧情故事,主要分为日常部分和朝廷部分,日常部分非常轻松,有着各种令人喷饭的剧情,而朝廷部分则拥有更多的策略性,面临选择要慎重。我们的重点还是在于王朝的延续,如果我们没能获得一个优秀的继承人,那么我们的王朝就可能被推翻了,所以我们要在游戏中从不同方途径获得不同的美男子纳入宫廷,然后使用道具获得不同身份的子女,使我们的王朝得以延续。
2,中国从古至今为何只有武则天这一传奇女帝
武则天,山西文水东人,14岁招入宫为才人,唐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登基后,在次从,感业寺,招入宫,封昭仪,进号宸妃,后宫的明争暗斗,因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诋毁。永徽六年(655)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而王皇后则被废除,智计多谋的武昭仪武则天,不久也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害死。之后,因为唐高宗体弱多病,逐渐涉及朝政。上元元年(674),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则称天后。合称为二圣。(683)年,唐高宗病逝,李显继位,武则天临朝称制,(684)年二月,武则天废除李显,从立睿宗李旦,继续她的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废除李旦。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改国号周,成为一位女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晚年称帝,67岁登基,真正在位15年。而她从涉政称制连同在位,横垮半个世纪之久,不愧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女皇帝!??????武则天,山西文水东人,14岁招入宫为才人,唐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登基后,在次从,感业寺,招入宫,封昭仪,进号宸妃,后宫的明争暗斗,因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诋毁。永徽六年(655)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而王皇后则被废除,智计多谋的武昭仪武则天,不久也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害死。之后,因为唐高宗体弱多病,逐渐涉及朝政。上元元年(674),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则称天后。合称为二圣。(683)年,唐高宗病逝,李显继位,武则天临朝称制,(684)年二月,武则天废除李显,从立睿宗李旦,继续她的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废除李旦。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改国号周,成为一位女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晚年称帝,67岁登基,真正在位15年。而她从涉政称制连同在位,横垮半个世纪之久,不愧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女皇帝!??????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陵墓被称为是世界九大奇迹之一,历经千年被无数人惦记都没能将其盗走,原因就是找不到墓道口,冷兵器时代用刀和斧子砍不动,热兵器时代用炮轰同样没效果,但是谁曾想到,四十万人都未能干开的乾陵墓道口却是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并且成功干开了。武则天的陵墓完全可以和秦始皇的陵墓相媲美了,秦始皇陵墓没有被盗的原因是找不着,而武则天的陵墓是人们明知道它在那却愣是干不开,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乾陵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埋葬了两人皇帝,而这两人皇帝还是一男一女,其关系还是夫妻关系,按理说武则天身为唐太宗的老婆,但是却是和唐太宗的儿子李治生了六个儿子,而李治娶了自己老爸的老婆,有道是帝王本是无情家,却也不想这帝王家也够乱的了。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因病逝世,武则天力排众议,安排人员给李治在长安城西北方向的梁山上选择了陵墓,有趣的是武则天一生追逐命令却并没有给自己修建一处陵墓,只是在死后又将李治的陵墓挖开,直接葬了进去,也就形成了中国独有的 夫妻合葬二人还都是皇帝的一座陵墓。死了都不和唐太宗合葬在一起而选择了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也不知道这一家人在九泉之下见了面会不会感到尴尬呢?乾陵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被无数人惦记过,被四十多万人挖掘寻找过,连梁山都干塌了一半却因为找不到墓道口而挖不开,却是在1958年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梁山旁边一条名为西兰的公路需要进行修理,而一般干这种苦力活的都是农民工干,修公路需要大量的石头,刚好附近就是埋葬着武则天的梁山,几个农民就地取材,直接对着梁山就是一通炸。11月27日下午,贺社社和几个同乡按照往常的规章流程在无字碑以北一公里的地方开采石头,刚开始还比较顺利,爆炸产生出来的石头被运走填补公路,当点燃了第三包炸药的时候,炸出来的突然不光是石头了,还有条状的石头,而且数量还不少,这明显不是天然形成的石头,而是人为的。贺社社和几个人先是愣了愣,随即赶紧把石头拿起来查看了起来,果然,这些条状石头上面除了有人为雕刻的痕迹,还有字迹,再一想这梁山正是埋葬武则天的地方,几个农民当即一愣,都惊呼这该不会是瞎猫碰着死耗子炸到武则天的墓穴了吧?几个农民工虽然文化程度不太高,但是也深知帝王陵墓被发现的重要性,于是乎,谁也没敢继续动弹,几个人一合计,直接把工作停下来,跑到了乾县的办公室内和一名姓杨的干部说了这件事。这杨干部一听几个人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的陵墓口来顿时是惊愕无比,一千多年以来多少人打武则天陵墓的注意都没成功,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让几个乡亲给发现了?这事可有点太梦幻了。但是惊讶归惊讶,杨干部也深知此事重大,几番确认之后便是立即给县委书记和县长打了电话,告诉他们几个乡亲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帝王墓来。县长和县委书记一听也是有些胆战心惊,面对如此重大事件他们也不敢怠慢,也害怕几位乡亲文化水平不高是不是炸到了别的东西了,就让这位杨姓干部赶紧跟着乡亲们去看一眼,别到时候自己上报到上级再闹出笑话来。杨干部也是非常敬业,一刻也没停跟着几个乡亲连夜赶到了被炸开的陵墓口查看具体情况。杨干部毕竟是有文化素养的人,拿着条状石头看了一会心里基本上有了个大概,他立即对几名乡亲说:这事对谁也不能说,以后也不能来这里炸石头了。几个乡亲点点头,把工具收拾好就回了家。杨干部赶紧把这件事情告诉县领导,县领导当机立断,让他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就专门抓这一个工作,并且马上去省里进行汇报。1958年12月4日,陕西省文管会派杨正兴、雒仲儒等人进驻乾陵,立即对农民炸石的地方进行勘查。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1960年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1960年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经过挖掘发现: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且其情况大致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相同,所以由此可以断定,被炸开的就是武则天的陵墓。非常值得庆幸的是,专家们在山体周围并没有发现盗洞,甚至连人为工具留下的痕迹都没有找到,所以可以断定武则天陵墓是没有被人盗窃过的。帝王的陵墓大部分都有诸多的陪葬品,而这些陪葬品均是有着极高的考察价值和历史价值,正是因为如此,帝王陵墓才会被盗墓贼盯上。一方面四十多万人从冷兵器的刀砍斧凿到热兵器的大炮炸药都想挖开武则天陵墓都没能够挖开,而另一方面武则天将陵墓修建的如此牢固,墓穴之中的陪葬品到底有多值钱呢?首先乾陵历时二十三年才完全修建完成,其次墓中埋葬了李治和武则天两任皇帝,但是乾陵可不仅仅只有二位皇帝,还有陪葬墓十七座,其中有太子与公主多名,其余的都是王公大臣,随便一位在唐朝时期都是跺一跺脚就能让全国上下抖三抖的人物。鉴于武则天陵墓没有被挖掘,我们也只能是做一个大概的猜测,根据乾陵修建如此恢弘且连陪葬墓的主人身份都非同凡响,有一位文物工作者曾经 推算出墓穴之中的宝藏最少有五百吨左右,而且帝王墓之中的宝藏都是当朝当代最为稀有的物品。最后,鉴于曾经某位摸金校尉著名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不看文学他看上了考古后将万历皇帝的墓穴挖开,导致其中大量文物氧化的原因,武则天陵墓与秦始皇陵墓一样不允许挖掘,等到科技发达之后,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看到乾陵之中唐朝盛世的真正瑰宝。武则天,山西文水东人,14岁招入宫为才人,唐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登基后,在次从,感业寺,招入宫,封昭仪,进号宸妃,后宫的明争暗斗,因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诋毁。永徽六年(655)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而王皇后则被废除,智计多谋的武昭仪武则天,不久也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害死。之后,因为唐高宗体弱多病,逐渐涉及朝政。上元元年(674),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则称天后。合称为二圣。(683)年,唐高宗病逝,李显继位,武则天临朝称制,(684)年二月,武则天废除李显,从立睿宗李旦,继续她的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废除李旦。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改国号周,成为一位女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晚年称帝,67岁登基,真正在位15年。而她从涉政称制连同在位,横垮半个世纪之久,不愧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女皇帝!??????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陵墓被称为是世界九大奇迹之一,历经千年被无数人惦记都没能将其盗走,原因就是找不到墓道口,冷兵器时代用刀和斧子砍不动,热兵器时代用炮轰同样没效果,但是谁曾想到,四十万人都未能干开的乾陵墓道口却是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并且成功干开了。武则天的陵墓完全可以和秦始皇的陵墓相媲美了,秦始皇陵墓没有被盗的原因是找不着,而武则天的陵墓是人们明知道它在那却愣是干不开,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乾陵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埋葬了两人皇帝,而这两人皇帝还是一男一女,其关系还是夫妻关系,按理说武则天身为唐太宗的老婆,但是却是和唐太宗的儿子李治生了六个儿子,而李治娶了自己老爸的老婆,有道是帝王本是无情家,却也不想这帝王家也够乱的了。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因病逝世,武则天力排众议,安排人员给李治在长安城西北方向的梁山上选择了陵墓,有趣的是武则天一生追逐命令却并没有给自己修建一处陵墓,只是在死后又将李治的陵墓挖开,直接葬了进去,也就形成了中国独有的 夫妻合葬二人还都是皇帝的一座陵墓。死了都不和唐太宗合葬在一起而选择了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也不知道这一家人在九泉之下见了面会不会感到尴尬呢?乾陵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被无数人惦记过,被四十多万人挖掘寻找过,连梁山都干塌了一半却因为找不到墓道口而挖不开,却是在1958年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梁山旁边一条名为西兰的公路需要进行修理,而一般干这种苦力活的都是农民工干,修公路需要大量的石头,刚好附近就是埋葬着武则天的梁山,几个农民就地取材,直接对着梁山就是一通炸。11月27日下午,贺社社和几个同乡按照往常的规章流程在无字碑以北一公里的地方开采石头,刚开始还比较顺利,爆炸产生出来的石头被运走填补公路,当点燃了第三包炸药的时候,炸出来的突然不光是石头了,还有条状的石头,而且数量还不少,这明显不是天然形成的石头,而是人为的。贺社社和几个人先是愣了愣,随即赶紧把石头拿起来查看了起来,果然,这些条状石头上面除了有人为雕刻的痕迹,还有字迹,再一想这梁山正是埋葬武则天的地方,几个农民当即一愣,都惊呼这该不会是瞎猫碰着死耗子炸到武则天的墓穴了吧?几个农民工虽然文化程度不太高,但是也深知帝王陵墓被发现的重要性,于是乎,谁也没敢继续动弹,几个人一合计,直接把工作停下来,跑到了乾县的办公室内和一名姓杨的干部说了这件事。这杨干部一听几个人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的陵墓口来顿时是惊愕无比,一千多年以来多少人打武则天陵墓的注意都没成功,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让几个乡亲给发现了?这事可有点太梦幻了。但是惊讶归惊讶,杨干部也深知此事重大,几番确认之后便是立即给县委书记和县长打了电话,告诉他们几个乡亲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帝王墓来。县长和县委书记一听也是有些胆战心惊,面对如此重大事件他们也不敢怠慢,也害怕几位乡亲文化水平不高是不是炸到了别的东西了,就让这位杨姓干部赶紧跟着乡亲们去看一眼,别到时候自己上报到上级再闹出笑话来。杨干部也是非常敬业,一刻也没停跟着几个乡亲连夜赶到了被炸开的陵墓口查看具体情况。杨干部毕竟是有文化素养的人,拿着条状石头看了一会心里基本上有了个大概,他立即对几名乡亲说:这事对谁也不能说,以后也不能来这里炸石头了。几个乡亲点点头,把工具收拾好就回了家。杨干部赶紧把这件事情告诉县领导,县领导当机立断,让他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就专门抓这一个工作,并且马上去省里进行汇报。1958年12月4日,陕西省文管会派杨正兴、雒仲儒等人进驻乾陵,立即对农民炸石的地方进行勘查。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1960年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1960年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经过挖掘发现: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且其情况大致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相同,所以由此可以断定,被炸开的就是武则天的陵墓。非常值得庆幸的是,专家们在山体周围并没有发现盗洞,甚至连人为工具留下的痕迹都没有找到,所以可以断定武则天陵墓是没有被人盗窃过的。帝王的陵墓大部分都有诸多的陪葬品,而这些陪葬品均是有着极高的考察价值和历史价值,正是因为如此,帝王陵墓才会被盗墓贼盯上。一方面四十多万人从冷兵器的刀砍斧凿到热兵器的大炮炸药都想挖开武则天陵墓都没能够挖开,而另一方面武则天将陵墓修建的如此牢固,墓穴之中的陪葬品到底有多值钱呢?首先乾陵历时二十三年才完全修建完成,其次墓中埋葬了李治和武则天两任皇帝,但是乾陵可不仅仅只有二位皇帝,还有陪葬墓十七座,其中有太子与公主多名,其余的都是王公大臣,随便一位在唐朝时期都是跺一跺脚就能让全国上下抖三抖的人物。鉴于武则天陵墓没有被挖掘,我们也只能是做一个大概的猜测,根据乾陵修建如此恢弘且连陪葬墓的主人身份都非同凡响,有一位文物工作者曾经 推算出墓穴之中的宝藏最少有五百吨左右,而且帝王墓之中的宝藏都是当朝当代最为稀有的物品。最后,鉴于曾经某位摸金校尉著名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不看文学他看上了考古后将万历皇帝的墓穴挖开,导致其中大量文物氧化的原因,武则天陵墓与秦始皇陵墓一样不允许挖掘,等到科技发达之后,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看到乾陵之中唐朝盛世的真正瑰宝。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就是武则天,那就是前所未有的付出,骨肉相杀,椎心之痛,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改朝换代,打破旧的观念,男尊女卑,有坚强的政治头脑,经历过生与死的磨难使他变得更加坚强,朝廷里的阿姨我炸,阿姨奉承,经历过九死一生,在武则天看来,要想生存只有权利才能生存下去,没有权利他只能等死,是权利支持他生活下去,他要做一个前所未有的人,为女人争夺权利,那就是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能做到,给他们的儿女们做出了榜样,让天下的人论古到今。武则天,山西文水东人,14岁招入宫为才人,唐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登基后,在次从,感业寺,招入宫,封昭仪,进号宸妃,后宫的明争暗斗,因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诋毁。永徽六年(655)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而王皇后则被废除,智计多谋的武昭仪武则天,不久也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害死。之后,因为唐高宗体弱多病,逐渐涉及朝政。上元元年(674),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则称天后。合称为二圣。(683)年,唐高宗病逝,李显继位,武则天临朝称制,(684)年二月,武则天废除李显,从立睿宗李旦,继续她的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废除李旦。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改国号周,成为一位女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晚年称帝,67岁登基,真正在位15年。而她从涉政称制连同在位,横垮半个世纪之久,不愧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女皇帝!??????武则天,山西文水东人,14岁招入宫为才人,唐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登基后,在次从,感业寺,招入宫,封昭仪,进号宸妃,后宫的明争暗斗,因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诋毁。永徽六年(655)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而王皇后则被废除,智计多谋的武昭仪武则天,不久也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害死。之后,因为唐高宗体弱多病,逐渐涉及朝政。上元元年(674),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则称天后。合称为二圣。(683)年,唐高宗病逝,李显继位,武则天临朝称制,(684)年二月,武则天废除李显,从立睿宗李旦,继续她的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废除李旦。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改国号周,成为一位女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晚年称帝,67岁登基,真正在位15年。而她从涉政称制连同在位,横垮半个世纪之久,不愧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女皇帝!??????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陵墓被称为是世界九大奇迹之一,历经千年被无数人惦记都没能将其盗走,原因就是找不到墓道口,冷兵器时代用刀和斧子砍不动,热兵器时代用炮轰同样没效果,但是谁曾想到,四十万人都未能干开的乾陵墓道口却是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并且成功干开了。武则天的陵墓完全可以和秦始皇的陵墓相媲美了,秦始皇陵墓没有被盗的原因是找不着,而武则天的陵墓是人们明知道它在那却愣是干不开,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乾陵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埋葬了两人皇帝,而这两人皇帝还是一男一女,其关系还是夫妻关系,按理说武则天身为唐太宗的老婆,但是却是和唐太宗的儿子李治生了六个儿子,而李治娶了自己老爸的老婆,有道是帝王本是无情家,却也不想这帝王家也够乱的了。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因病逝世,武则天力排众议,安排人员给李治在长安城西北方向的梁山上选择了陵墓,有趣的是武则天一生追逐命令却并没有给自己修建一处陵墓,只是在死后又将李治的陵墓挖开,直接葬了进去,也就形成了中国独有的 夫妻合葬二人还都是皇帝的一座陵墓。死了都不和唐太宗合葬在一起而选择了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也不知道这一家人在九泉之下见了面会不会感到尴尬呢?乾陵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被无数人惦记过,被四十多万人挖掘寻找过,连梁山都干塌了一半却因为找不到墓道口而挖不开,却是在1958年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梁山旁边一条名为西兰的公路需要进行修理,而一般干这种苦力活的都是农民工干,修公路需要大量的石头,刚好附近就是埋葬着武则天的梁山,几个农民就地取材,直接对着梁山就是一通炸。11月27日下午,贺社社和几个同乡按照往常的规章流程在无字碑以北一公里的地方开采石头,刚开始还比较顺利,爆炸产生出来的石头被运走填补公路,当点燃了第三包炸药的时候,炸出来的突然不光是石头了,还有条状的石头,而且数量还不少,这明显不是天然形成的石头,而是人为的。贺社社和几个人先是愣了愣,随即赶紧把石头拿起来查看了起来,果然,这些条状石头上面除了有人为雕刻的痕迹,还有字迹,再一想这梁山正是埋葬武则天的地方,几个农民当即一愣,都惊呼这该不会是瞎猫碰着死耗子炸到武则天的墓穴了吧?几个农民工虽然文化程度不太高,但是也深知帝王陵墓被发现的重要性,于是乎,谁也没敢继续动弹,几个人一合计,直接把工作停下来,跑到了乾县的办公室内和一名姓杨的干部说了这件事。这杨干部一听几个人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的陵墓口来顿时是惊愕无比,一千多年以来多少人打武则天陵墓的注意都没成功,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让几个乡亲给发现了?这事可有点太梦幻了。但是惊讶归惊讶,杨干部也深知此事重大,几番确认之后便是立即给县委书记和县长打了电话,告诉他们几个乡亲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帝王墓来。县长和县委书记一听也是有些胆战心惊,面对如此重大事件他们也不敢怠慢,也害怕几位乡亲文化水平不高是不是炸到了别的东西了,就让这位杨姓干部赶紧跟着乡亲们去看一眼,别到时候自己上报到上级再闹出笑话来。杨干部也是非常敬业,一刻也没停跟着几个乡亲连夜赶到了被炸开的陵墓口查看具体情况。杨干部毕竟是有文化素养的人,拿着条状石头看了一会心里基本上有了个大概,他立即对几名乡亲说:这事对谁也不能说,以后也不能来这里炸石头了。几个乡亲点点头,把工具收拾好就回了家。杨干部赶紧把这件事情告诉县领导,县领导当机立断,让他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就专门抓这一个工作,并且马上去省里进行汇报。1958年12月4日,陕西省文管会派杨正兴、雒仲儒等人进驻乾陵,立即对农民炸石的地方进行勘查。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1960年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1960年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经过挖掘发现: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且其情况大致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相同,所以由此可以断定,被炸开的就是武则天的陵墓。非常值得庆幸的是,专家们在山体周围并没有发现盗洞,甚至连人为工具留下的痕迹都没有找到,所以可以断定武则天陵墓是没有被人盗窃过的。帝王的陵墓大部分都有诸多的陪葬品,而这些陪葬品均是有着极高的考察价值和历史价值,正是因为如此,帝王陵墓才会被盗墓贼盯上。一方面四十多万人从冷兵器的刀砍斧凿到热兵器的大炮炸药都想挖开武则天陵墓都没能够挖开,而另一方面武则天将陵墓修建的如此牢固,墓穴之中的陪葬品到底有多值钱呢?首先乾陵历时二十三年才完全修建完成,其次墓中埋葬了李治和武则天两任皇帝,但是乾陵可不仅仅只有二位皇帝,还有陪葬墓十七座,其中有太子与公主多名,其余的都是王公大臣,随便一位在唐朝时期都是跺一跺脚就能让全国上下抖三抖的人物。鉴于武则天陵墓没有被挖掘,我们也只能是做一个大概的猜测,根据乾陵修建如此恢弘且连陪葬墓的主人身份都非同凡响,有一位文物工作者曾经 推算出墓穴之中的宝藏最少有五百吨左右,而且帝王墓之中的宝藏都是当朝当代最为稀有的物品。最后,鉴于曾经某位摸金校尉著名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不看文学他看上了考古后将万历皇帝的墓穴挖开,导致其中大量文物氧化的原因,武则天陵墓与秦始皇陵墓一样不允许挖掘,等到科技发达之后,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看到乾陵之中唐朝盛世的真正瑰宝。武则天,山西文水东人,14岁招入宫为才人,唐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登基后,在次从,感业寺,招入宫,封昭仪,进号宸妃,后宫的明争暗斗,因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诋毁。永徽六年(655)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而王皇后则被废除,智计多谋的武昭仪武则天,不久也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害死。之后,因为唐高宗体弱多病,逐渐涉及朝政。上元元年(674),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则称天后。合称为二圣。(683)年,唐高宗病逝,李显继位,武则天临朝称制,(684)年二月,武则天废除李显,从立睿宗李旦,继续她的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废除李旦。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改国号周,成为一位女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晚年称帝,67岁登基,真正在位15年。而她从涉政称制连同在位,横垮半个世纪之久,不愧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女皇帝!??????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陵墓被称为是世界九大奇迹之一,历经千年被无数人惦记都没能将其盗走,原因就是找不到墓道口,冷兵器时代用刀和斧子砍不动,热兵器时代用炮轰同样没效果,但是谁曾想到,四十万人都未能干开的乾陵墓道口却是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并且成功干开了。武则天的陵墓完全可以和秦始皇的陵墓相媲美了,秦始皇陵墓没有被盗的原因是找不着,而武则天的陵墓是人们明知道它在那却愣是干不开,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乾陵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埋葬了两人皇帝,而这两人皇帝还是一男一女,其关系还是夫妻关系,按理说武则天身为唐太宗的老婆,但是却是和唐太宗的儿子李治生了六个儿子,而李治娶了自己老爸的老婆,有道是帝王本是无情家,却也不想这帝王家也够乱的了。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因病逝世,武则天力排众议,安排人员给李治在长安城西北方向的梁山上选择了陵墓,有趣的是武则天一生追逐命令却并没有给自己修建一处陵墓,只是在死后又将李治的陵墓挖开,直接葬了进去,也就形成了中国独有的 夫妻合葬二人还都是皇帝的一座陵墓。死了都不和唐太宗合葬在一起而选择了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也不知道这一家人在九泉之下见了面会不会感到尴尬呢?乾陵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被无数人惦记过,被四十多万人挖掘寻找过,连梁山都干塌了一半却因为找不到墓道口而挖不开,却是在1958年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梁山旁边一条名为西兰的公路需要进行修理,而一般干这种苦力活的都是农民工干,修公路需要大量的石头,刚好附近就是埋葬着武则天的梁山,几个农民就地取材,直接对着梁山就是一通炸。11月27日下午,贺社社和几个同乡按照往常的规章流程在无字碑以北一公里的地方开采石头,刚开始还比较顺利,爆炸产生出来的石头被运走填补公路,当点燃了第三包炸药的时候,炸出来的突然不光是石头了,还有条状的石头,而且数量还不少,这明显不是天然形成的石头,而是人为的。贺社社和几个人先是愣了愣,随即赶紧把石头拿起来查看了起来,果然,这些条状石头上面除了有人为雕刻的痕迹,还有字迹,再一想这梁山正是埋葬武则天的地方,几个农民当即一愣,都惊呼这该不会是瞎猫碰着死耗子炸到武则天的墓穴了吧?几个农民工虽然文化程度不太高,但是也深知帝王陵墓被发现的重要性,于是乎,谁也没敢继续动弹,几个人一合计,直接把工作停下来,跑到了乾县的办公室内和一名姓杨的干部说了这件事。这杨干部一听几个人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的陵墓口来顿时是惊愕无比,一千多年以来多少人打武则天陵墓的注意都没成功,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让几个乡亲给发现了?这事可有点太梦幻了。但是惊讶归惊讶,杨干部也深知此事重大,几番确认之后便是立即给县委书记和县长打了电话,告诉他们几个乡亲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帝王墓来。县长和县委书记一听也是有些胆战心惊,面对如此重大事件他们也不敢怠慢,也害怕几位乡亲文化水平不高是不是炸到了别的东西了,就让这位杨姓干部赶紧跟着乡亲们去看一眼,别到时候自己上报到上级再闹出笑话来。杨干部也是非常敬业,一刻也没停跟着几个乡亲连夜赶到了被炸开的陵墓口查看具体情况。杨干部毕竟是有文化素养的人,拿着条状石头看了一会心里基本上有了个大概,他立即对几名乡亲说:这事对谁也不能说,以后也不能来这里炸石头了。几个乡亲点点头,把工具收拾好就回了家。杨干部赶紧把这件事情告诉县领导,县领导当机立断,让他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就专门抓这一个工作,并且马上去省里进行汇报。1958年12月4日,陕西省文管会派杨正兴、雒仲儒等人进驻乾陵,立即对农民炸石的地方进行勘查。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1960年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1960年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经过挖掘发现: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且其情况大致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相同,所以由此可以断定,被炸开的就是武则天的陵墓。非常值得庆幸的是,专家们在山体周围并没有发现盗洞,甚至连人为工具留下的痕迹都没有找到,所以可以断定武则天陵墓是没有被人盗窃过的。帝王的陵墓大部分都有诸多的陪葬品,而这些陪葬品均是有着极高的考察价值和历史价值,正是因为如此,帝王陵墓才会被盗墓贼盯上。一方面四十多万人从冷兵器的刀砍斧凿到热兵器的大炮炸药都想挖开武则天陵墓都没能够挖开,而另一方面武则天将陵墓修建的如此牢固,墓穴之中的陪葬品到底有多值钱呢?首先乾陵历时二十三年才完全修建完成,其次墓中埋葬了李治和武则天两任皇帝,但是乾陵可不仅仅只有二位皇帝,还有陪葬墓十七座,其中有太子与公主多名,其余的都是王公大臣,随便一位在唐朝时期都是跺一跺脚就能让全国上下抖三抖的人物。鉴于武则天陵墓没有被挖掘,我们也只能是做一个大概的猜测,根据乾陵修建如此恢弘且连陪葬墓的主人身份都非同凡响,有一位文物工作者曾经 推算出墓穴之中的宝藏最少有五百吨左右,而且帝王墓之中的宝藏都是当朝当代最为稀有的物品。最后,鉴于曾经某位摸金校尉著名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不看文学他看上了考古后将万历皇帝的墓穴挖开,导致其中大量文物氧化的原因,武则天陵墓与秦始皇陵墓一样不允许挖掘,等到科技发达之后,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看到乾陵之中唐朝盛世的真正瑰宝。孝端文皇后哲哲,大清王朝第一位被正式册封的皇后。清朝的时候,一直将“满蒙联姻”奉为基本的国策,通过婚姻关系的缔结,不仅巩固并发展了满洲人与蒙古人之间的联盟关系,更是为大一统的大清王朝建立后,北方地区的安宁与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项国策也在请朝初年的皇太极和顺治时期达到了最高潮。顺治皇帝先后迎娶了两位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皇后,而他本身也是皇太极的蒙古后妃所生;皇太极时期的后宫之中,级别最高、地位最为尊崇的“五宫后妃”更是全部来自于蒙古。在皇太极的这“五宫后妃”中,居首的便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 哲哲。哲哲并不是皇太极的发妻,在他之前,皇太极已经迎娶过两任正室福晋了。皇太极的第一任正室福晋,也就是皇太极的结发妻子钮祜禄氏,她是努尔哈赤时期“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的女儿。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在努尔哈赤的主持下,皇太极迎娶了钮祜禄氏。只是钮祜禄氏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就去世了,去世时年仅二十岁。实际上,皇太极在迎娶钮祜禄氏的同时,努尔哈赤将自己的女儿穆库什嫁给了额亦都,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联谊以确保当时建州女真内部的团结与稳定。这里特别说一下,这位穆库什公主,正是康熙朝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的生母,而在额亦都去世后,穆库什公主由改嫁给了额亦都的儿子图尔格,所以图尔格既是遏必隆的兄长,又是他的“继父”。皇太极的第二任正室大福晋是乌拉那拉氏,在此之前她是皇太极的侧福晋,钮祜禄氏去世后她被扶正成为正室大福晋,史书称之为继福晋。乌拉那拉氏是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的生母,同时也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人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的姑姑,她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嫁给了皇太极。但是在后金天命八年(1623年)的时候,由于在宫中违规乘轿,并且见到贝勒阿济格没有下轿行礼,于是引得了努尔哈赤的不满,进而勒令其与皇太极离婚并且赶出府上。虽然皇太极登基后金大汗后重新将其迎回,但是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得到重新的册封,因而她不仅在后宫中没有任何的存在感,就连史书上都对其没有了记载,以至于她在哪一年去世都不为后人所知。哲哲是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嫁给了皇太极,成为府上的侧福晋,在乌拉那拉氏与皇太极离婚后,成为了皇太极的第三任正室大福晋。可以说,皇太极的三段婚姻都是彻头彻尾的政治联姻。迎娶发妻钮祜禄氏是为了维系建州女真内部的稳定,迎娶乌拉那拉氏是为了巩固建州女真吞并乌拉部的战果,而迎娶哲哲,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建立和发展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关系。在此之前,努尔哈赤曾三次对科尔沁部,皆大败而归,于是努尔哈赤调整了对科尔沁部落的态度,加上此时漠南蒙古的“共主”林丹汗妄图吞并其他诸部完成统一,这也使得当时的建州女真与蒙古科尔沁部结成同盟,共同应对林丹汗。所以不仅仅是皇太极,包括努尔哈赤在内的众多女真贵族都迎娶了来自科尔沁贵族家的女儿。就这样,哲哲正式来到了后金,同时也就此登上了大清王朝的历史舞台。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年初努尔哈赤兵败宁远,随后又拖着病体亲征内喀尔喀五部,并在这一年的八月去世。而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经由“八和硕贝勒”的推选,成为新一任的后金大汗,而哲哲作为皇太极的正室妻子,也就此成为了后金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哲哲毫无争议且实至名归的成为了皇太极的皇太极的中宫皇后。由于在此之前,不管是在建州女真时期还是在后金时期,最高统治者并不是称呼为“皇帝”,而是被尊为“大汗”,因而后宫之主也只是被称为“大妃”或者“大福晋”,所以清朝的“皇后”便是从皇太极改元称帝后才有的,所以哲哲也就此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一姑两侄”,共同书写了清朝后宫的一段传奇往事。皇太极的“五宫后妃”,即中宫皇后哲哲,东宫关雎宫宸妃海兰珠,西宫麟趾宫贵妃娜木钟,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即后来的孝庄太后,皆出自与蒙古部落之中。确切说来,这“五宫后妃”也仅仅出自于两个“家庭”。麟趾宫贵妃和衍庆宫淑妃,在此之前都是林丹汗的妻子,林丹汗败亡青海打草滩之后,她们带领着自己的部众和财产归顺了后金,而皇太极为了更好地控制林丹汗的察哈尔旧部,选择重新迎娶了这二人,并将其纳入到了“五宫后妃”之中。而另外的三宫后妃则都出自于蒙古科尔沁部落,并且她们是亲姑侄的关系,哲哲是海兰珠和布木布泰亲姑姑,而海兰珠和孝庄则是亲姐妹。或者大家就有疑问了,既然是政治联姻,迎娶一个就好了,为什么要从这一家一口气迎娶三个女儿回来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为了诞育一个具有科尔沁血统的继承人。皇太极迎娶哲哲后,一直没有生下儿子,于是在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的时候,在哲哲怀孕期间,皇太极迎娶了哲哲的亲侄女孝庄为侧福晋,实际上,这个时候孝庄只是哲哲的替补而已。可是在这之后,哲哲和孝庄只生下了一众公主,并没有诞育皇子,皇太极这才在天聪八年(1634年)迎娶了时年二十六岁并且已经嫁过人的海兰珠,她是哲哲的亲侄女,也是孝庄的亲姐姐。终于在皇太极改元称帝后的清崇德二年(1637年),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皇太极喜出望外,不仅大赦天下,还将其确立为自己的接班人。皇太极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出于他对于宸妃海兰珠的宠爱,也确实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就想要培养一个具有科尔沁蒙古血统的接班人。只不过天命不假,这个皇子不满周岁便夭折了,就在其死后的第三天,孝庄也为皇太极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于是皇太极为其取名为“福临”,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所以从这一点看,顺治皇帝福临的继位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因为通过皇太极一系列的婚姻安排来看,单从血统出身来说,福临确实是皇太极心中所想的接班人。尽管这“一姑两侄”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地位极其尊崇,但是她们并没有仗势、仗权对皇太极的其他后妃进行排挤和欺凌。特别是皇后哲哲,不仅为人宽和,处事公道,尽心平衡后宫间的关系,协调处理后妃之间的矛盾,为皇太极创造了一个安稳的后宫环境,使其在朝堂及战场上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而哲哲皇后本人也得到了朝中大臣以及后宫妃子们的一直认可与尊崇,拥有极高的声望。哲哲的三个女儿,先后远嫁蒙古,为满蒙联盟关系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当年哲哲远嫁建州女真,为的就是巩固双方之间的同盟关系,哲哲很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同时还为科尔沁蒙古争取到了巨大的政治地位,而这也让哲哲深刻的意识到了政治联姻的重要性。因而,当哲哲的三个女儿先后远嫁蒙古诸王贝勒的时候,她非但没有反对和阻挠,而是加以配合支持,堪称“识大体,顾大局”的典范,而哲哲的女儿们也切实明白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和亲的“任务”。皇太极第二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即马喀塔公主。马喀塔公主的和亲,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崇德元年(1636),年仅12岁的马喀塔公主嫁给了林丹汗的继承人、蒙古察哈尔亲王额哲,此举不仅是对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的极大安抚,同时也显示了皇太极对于额哲及其部众的看重,因而在此之后的数十年,察哈尔部保持了对于清朝的忠诚。后额哲去世,马喀塔公主又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嫁给了额哲的弟弟,即新一任察哈尔亲王阿布鼐为妻 ,直至康熙二年(1663年)去世,终年三十九岁。然而,就在马喀塔公主去世后,察哈尔部就开始了与清朝的对抗。先是马喀塔公主的第二任丈夫阿布鼐僭越行事、复恩失礼,进而被康熙皇帝废黜并处死,而他的两个儿子布尔尼与罗布藏借着“三藩之乱”发动叛乱,给康熙皇帝制造了巨大的麻烦,不过最终叛乱还是被平定。而这也无疑极大的辜负了马喀塔公主为了维系清朝与察哈尔部的和平与团结所做出的了巨大牺牲与努力。皇太极的第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为了巩固清朝与自己最为坚定的盟友蒙古科尔沁部的关系,顺治皇帝皇帝先后迎娶了两位出身于科尔沁部落的皇后,实际上,这两位皇后一位是他的表妹,一位是他的表侄女。出于同样的目的,靖端长公主则是回嫁科尔沁,她的丈夫是科尔沁部台吉索诺木之子奇塔特。奇塔特是孝庄的侄子,哲哲皇后的侄孙,所以按照辈分,靖端长公主还应该是其丈夫奇塔特的长辈,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二人之间的感情。而通过一些列的联姻,科尔沁部始终维系了与大清王朝之间的同盟关系。只是顺治八年(1651年)的时候,奇塔特就去世了。由于此时的清朝已经沿用了明朝的法律,并且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彻底的汉化,因而对于“收继婚”这样一种既违法又违制的行为开始了抵制和排斥,而这也使得靖端长公主并不能像她的姐姐马喀塔公主一样再嫁。于是在经历了三十多年孤苦伶仃的岁月后,靖端长公主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去世,终年五十八岁。皇太极第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端贞长公主同她的姐姐一样,也是回嫁到了蒙古科尔沁部,以巩固联盟关系,她的丈夫是科尔沁部土谢图亲王额驸博尔济吉特氏巴达礼之长子巴雅斯护朗。康熙十一年(1672年),巴雅斯护朗去世,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端贞长公主在度自度过二十年之后去世,终年五十九岁。武则天,山西文水东人,14岁招入宫为才人,唐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登基后,在次从,感业寺,招入宫,封昭仪,进号宸妃,后宫的明争暗斗,因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诋毁。永徽六年(655)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而王皇后则被废除,智计多谋的武昭仪武则天,不久也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害死。之后,因为唐高宗体弱多病,逐渐涉及朝政。上元元年(674),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则称天后。合称为二圣。(683)年,唐高宗病逝,李显继位,武则天临朝称制,(684)年二月,武则天废除李显,从立睿宗李旦,继续她的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废除李旦。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改国号周,成为一位女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晚年称帝,67岁登基,真正在位15年。而她从涉政称制连同在位,横垮半个世纪之久,不愧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女皇帝!??????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陵墓被称为是世界九大奇迹之一,历经千年被无数人惦记都没能将其盗走,原因就是找不到墓道口,冷兵器时代用刀和斧子砍不动,热兵器时代用炮轰同样没效果,但是谁曾想到,四十万人都未能干开的乾陵墓道口却是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并且成功干开了。武则天的陵墓完全可以和秦始皇的陵墓相媲美了,秦始皇陵墓没有被盗的原因是找不着,而武则天的陵墓是人们明知道它在那却愣是干不开,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乾陵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埋葬了两人皇帝,而这两人皇帝还是一男一女,其关系还是夫妻关系,按理说武则天身为唐太宗的老婆,但是却是和唐太宗的儿子李治生了六个儿子,而李治娶了自己老爸的老婆,有道是帝王本是无情家,却也不想这帝王家也够乱的了。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因病逝世,武则天力排众议,安排人员给李治在长安城西北方向的梁山上选择了陵墓,有趣的是武则天一生追逐命令却并没有给自己修建一处陵墓,只是在死后又将李治的陵墓挖开,直接葬了进去,也就形成了中国独有的 夫妻合葬二人还都是皇帝的一座陵墓。死了都不和唐太宗合葬在一起而选择了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也不知道这一家人在九泉之下见了面会不会感到尴尬呢?乾陵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被无数人惦记过,被四十多万人挖掘寻找过,连梁山都干塌了一半却因为找不到墓道口而挖不开,却是在1958年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梁山旁边一条名为西兰的公路需要进行修理,而一般干这种苦力活的都是农民工干,修公路需要大量的石头,刚好附近就是埋葬着武则天的梁山,几个农民就地取材,直接对着梁山就是一通炸。11月27日下午,贺社社和几个同乡按照往常的规章流程在无字碑以北一公里的地方开采石头,刚开始还比较顺利,爆炸产生出来的石头被运走填补公路,当点燃了第三包炸药的时候,炸出来的突然不光是石头了,还有条状的石头,而且数量还不少,这明显不是天然形成的石头,而是人为的。贺社社和几个人先是愣了愣,随即赶紧把石头拿起来查看了起来,果然,这些条状石头上面除了有人为雕刻的痕迹,还有字迹,再一想这梁山正是埋葬武则天的地方,几个农民当即一愣,都惊呼这该不会是瞎猫碰着死耗子炸到武则天的墓穴了吧?几个农民工虽然文化程度不太高,但是也深知帝王陵墓被发现的重要性,于是乎,谁也没敢继续动弹,几个人一合计,直接把工作停下来,跑到了乾县的办公室内和一名姓杨的干部说了这件事。这杨干部一听几个人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的陵墓口来顿时是惊愕无比,一千多年以来多少人打武则天陵墓的注意都没成功,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让几个乡亲给发现了?这事可有点太梦幻了。但是惊讶归惊讶,杨干部也深知此事重大,几番确认之后便是立即给县委书记和县长打了电话,告诉他们几个乡亲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帝王墓来。县长和县委书记一听也是有些胆战心惊,面对如此重大事件他们也不敢怠慢,也害怕几位乡亲文化水平不高是不是炸到了别的东西了,就让这位杨姓干部赶紧跟着乡亲们去看一眼,别到时候自己上报到上级再闹出笑话来。杨干部也是非常敬业,一刻也没停跟着几个乡亲连夜赶到了被炸开的陵墓口查看具体情况。杨干部毕竟是有文化素养的人,拿着条状石头看了一会心里基本上有了个大概,他立即对几名乡亲说:这事对谁也不能说,以后也不能来这里炸石头了。几个乡亲点点头,把工具收拾好就回了家。杨干部赶紧把这件事情告诉县领导,县领导当机立断,让他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就专门抓这一个工作,并且马上去省里进行汇报。1958年12月4日,陕西省文管会派杨正兴、雒仲儒等人进驻乾陵,立即对农民炸石的地方进行勘查。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1960年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1960年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经过挖掘发现: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且其情况大致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相同,所以由此可以断定,被炸开的就是武则天的陵墓。非常值得庆幸的是,专家们在山体周围并没有发现盗洞,甚至连人为工具留下的痕迹都没有找到,所以可以断定武则天陵墓是没有被人盗窃过的。帝王的陵墓大部分都有诸多的陪葬品,而这些陪葬品均是有着极高的考察价值和历史价值,正是因为如此,帝王陵墓才会被盗墓贼盯上。一方面四十多万人从冷兵器的刀砍斧凿到热兵器的大炮炸药都想挖开武则天陵墓都没能够挖开,而另一方面武则天将陵墓修建的如此牢固,墓穴之中的陪葬品到底有多值钱呢?首先乾陵历时二十三年才完全修建完成,其次墓中埋葬了李治和武则天两任皇帝,但是乾陵可不仅仅只有二位皇帝,还有陪葬墓十七座,其中有太子与公主多名,其余的都是王公大臣,随便一位在唐朝时期都是跺一跺脚就能让全国上下抖三抖的人物。鉴于武则天陵墓没有被挖掘,我们也只能是做一个大概的猜测,根据乾陵修建如此恢弘且连陪葬墓的主人身份都非同凡响,有一位文物工作者曾经 推算出墓穴之中的宝藏最少有五百吨左右,而且帝王墓之中的宝藏都是当朝当代最为稀有的物品。最后,鉴于曾经某位摸金校尉著名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不看文学他看上了考古后将万历皇帝的墓穴挖开,导致其中大量文物氧化的原因,武则天陵墓与秦始皇陵墓一样不允许挖掘,等到科技发达之后,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看到乾陵之中唐朝盛世的真正瑰宝。孝端文皇后哲哲,大清王朝第一位被正式册封的皇后。清朝的时候,一直将“满蒙联姻”奉为基本的国策,通过婚姻关系的缔结,不仅巩固并发展了满洲人与蒙古人之间的联盟关系,更是为大一统的大清王朝建立后,北方地区的安宁与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项国策也在请朝初年的皇太极和顺治时期达到了最高潮。顺治皇帝先后迎娶了两位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皇后,而他本身也是皇太极的蒙古后妃所生;皇太极时期的后宫之中,级别最高、地位最为尊崇的“五宫后妃”更是全部来自于蒙古。在皇太极的这“五宫后妃”中,居首的便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 哲哲。哲哲并不是皇太极的发妻,在他之前,皇太极已经迎娶过两任正室福晋了。皇太极的第一任正室福晋,也就是皇太极的结发妻子钮祜禄氏,她是努尔哈赤时期“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的女儿。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在努尔哈赤的主持下,皇太极迎娶了钮祜禄氏。只是钮祜禄氏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就去世了,去世时年仅二十岁。实际上,皇太极在迎娶钮祜禄氏的同时,努尔哈赤将自己的女儿穆库什嫁给了额亦都,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联谊以确保当时建州女真内部的团结与稳定。这里特别说一下,这位穆库什公主,正是康熙朝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的生母,而在额亦都去世后,穆库什公主由改嫁给了额亦都的儿子图尔格,所以图尔格既是遏必隆的兄长,又是他的“继父”。皇太极的第二任正室大福晋是乌拉那拉氏,在此之前她是皇太极的侧福晋,钮祜禄氏去世后她被扶正成为正室大福晋,史书称之为继福晋。乌拉那拉氏是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的生母,同时也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人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的姑姑,她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嫁给了皇太极。但是在后金天命八年(1623年)的时候,由于在宫中违规乘轿,并且见到贝勒阿济格没有下轿行礼,于是引得了努尔哈赤的不满,进而勒令其与皇太极离婚并且赶出府上。虽然皇太极登基后金大汗后重新将其迎回,但是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得到重新的册封,因而她不仅在后宫中没有任何的存在感,就连史书上都对其没有了记载,以至于她在哪一年去世都不为后人所知。哲哲是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嫁给了皇太极,成为府上的侧福晋,在乌拉那拉氏与皇太极离婚后,成为了皇太极的第三任正室大福晋。可以说,皇太极的三段婚姻都是彻头彻尾的政治联姻。迎娶发妻钮祜禄氏是为了维系建州女真内部的稳定,迎娶乌拉那拉氏是为了巩固建州女真吞并乌拉部的战果,而迎娶哲哲,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建立和发展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关系。在此之前,努尔哈赤曾三次对科尔沁部,皆大败而归,于是努尔哈赤调整了对科尔沁部落的态度,加上此时漠南蒙古的“共主”林丹汗妄图吞并其他诸部完成统一,这也使得当时的建州女真与蒙古科尔沁部结成同盟,共同应对林丹汗。所以不仅仅是皇太极,包括努尔哈赤在内的众多女真贵族都迎娶了来自科尔沁贵族家的女儿。就这样,哲哲正式来到了后金,同时也就此登上了大清王朝的历史舞台。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年初努尔哈赤兵败宁远,随后又拖着病体亲征内喀尔喀五部,并在这一年的八月去世。而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经由“八和硕贝勒”的推选,成为新一任的后金大汗,而哲哲作为皇太极的正室妻子,也就此成为了后金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哲哲毫无争议且实至名归的成为了皇太极的皇太极的中宫皇后。由于在此之前,不管是在建州女真时期还是在后金时期,最高统治者并不是称呼为“皇帝”,而是被尊为“大汗”,因而后宫之主也只是被称为“大妃”或者“大福晋”,所以清朝的“皇后”便是从皇太极改元称帝后才有的,所以哲哲也就此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一姑两侄”,共同书写了清朝后宫的一段传奇往事。皇太极的“五宫后妃”,即中宫皇后哲哲,东宫关雎宫宸妃海兰珠,西宫麟趾宫贵妃娜木钟,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即后来的孝庄太后,皆出自与蒙古部落之中。确切说来,这“五宫后妃”也仅仅出自于两个“家庭”。麟趾宫贵妃和衍庆宫淑妃,在此之前都是林丹汗的妻子,林丹汗败亡青海打草滩之后,她们带领着自己的部众和财产归顺了后金,而皇太极为了更好地控制林丹汗的察哈尔旧部,选择重新迎娶了这二人,并将其纳入到了“五宫后妃”之中。而另外的三宫后妃则都出自于蒙古科尔沁部落,并且她们是亲姑侄的关系,哲哲是海兰珠和布木布泰亲姑姑,而海兰珠和孝庄则是亲姐妹。或者大家就有疑问了,既然是政治联姻,迎娶一个就好了,为什么要从这一家一口气迎娶三个女儿回来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为了诞育一个具有科尔沁血统的继承人。皇太极迎娶哲哲后,一直没有生下儿子,于是在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的时候,在哲哲怀孕期间,皇太极迎娶了哲哲的亲侄女孝庄为侧福晋,实际上,这个时候孝庄只是哲哲的替补而已。可是在这之后,哲哲和孝庄只生下了一众公主,并没有诞育皇子,皇太极这才在天聪八年(1634年)迎娶了时年二十六岁并且已经嫁过人的海兰珠,她是哲哲的亲侄女,也是孝庄的亲姐姐。终于在皇太极改元称帝后的清崇德二年(1637年),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皇太极喜出望外,不仅大赦天下,还将其确立为自己的接班人。皇太极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出于他对于宸妃海兰珠的宠爱,也确实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就想要培养一个具有科尔沁蒙古血统的接班人。只不过天命不假,这个皇子不满周岁便夭折了,就在其死后的第三天,孝庄也为皇太极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于是皇太极为其取名为“福临”,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所以从这一点看,顺治皇帝福临的继位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因为通过皇太极一系列的婚姻安排来看,单从血统出身来说,福临确实是皇太极心中所想的接班人。尽管这“一姑两侄”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地位极其尊崇,但是她们并没有仗势、仗权对皇太极的其他后妃进行排挤和欺凌。特别是皇后哲哲,不仅为人宽和,处事公道,尽心平衡后宫间的关系,协调处理后妃之间的矛盾,为皇太极创造了一个安稳的后宫环境,使其在朝堂及战场上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而哲哲皇后本人也得到了朝中大臣以及后宫妃子们的一直认可与尊崇,拥有极高的声望。哲哲的三个女儿,先后远嫁蒙古,为满蒙联盟关系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当年哲哲远嫁建州女真,为的就是巩固双方之间的同盟关系,哲哲很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同时还为科尔沁蒙古争取到了巨大的政治地位,而这也让哲哲深刻的意识到了政治联姻的重要性。因而,当哲哲的三个女儿先后远嫁蒙古诸王贝勒的时候,她非但没有反对和阻挠,而是加以配合支持,堪称“识大体,顾大局”的典范,而哲哲的女儿们也切实明白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和亲的“任务”。皇太极第二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即马喀塔公主。马喀塔公主的和亲,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崇德元年(1636),年仅12岁的马喀塔公主嫁给了林丹汗的继承人、蒙古察哈尔亲王额哲,此举不仅是对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的极大安抚,同时也显示了皇太极对于额哲及其部众的看重,因而在此之后的数十年,察哈尔部保持了对于清朝的忠诚。后额哲去世,马喀塔公主又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嫁给了额哲的弟弟,即新一任察哈尔亲王阿布鼐为妻 ,直至康熙二年(1663年)去世,终年三十九岁。然而,就在马喀塔公主去世后,察哈尔部就开始了与清朝的对抗。先是马喀塔公主的第二任丈夫阿布鼐僭越行事、复恩失礼,进而被康熙皇帝废黜并处死,而他的两个儿子布尔尼与罗布藏借着“三藩之乱”发动叛乱,给康熙皇帝制造了巨大的麻烦,不过最终叛乱还是被平定。而这也无疑极大的辜负了马喀塔公主为了维系清朝与察哈尔部的和平与团结所做出的了巨大牺牲与努力。皇太极的第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为了巩固清朝与自己最为坚定的盟友蒙古科尔沁部的关系,顺治皇帝皇帝先后迎娶了两位出身于科尔沁部落的皇后,实际上,这两位皇后一位是他的表妹,一位是他的表侄女。出于同样的目的,靖端长公主则是回嫁科尔沁,她的丈夫是科尔沁部台吉索诺木之子奇塔特。奇塔特是孝庄的侄子,哲哲皇后的侄孙,所以按照辈分,靖端长公主还应该是其丈夫奇塔特的长辈,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二人之间的感情。而通过一些列的联姻,科尔沁部始终维系了与大清王朝之间的同盟关系。只是顺治八年(1651年)的时候,奇塔特就去世了。由于此时的清朝已经沿用了明朝的法律,并且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彻底的汉化,因而对于“收继婚”这样一种既违法又违制的行为开始了抵制和排斥,而这也使得靖端长公主并不能像她的姐姐马喀塔公主一样再嫁。于是在经历了三十多年孤苦伶仃的岁月后,靖端长公主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去世,终年五十八岁。皇太极第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端贞长公主同她的姐姐一样,也是回嫁到了蒙古科尔沁部,以巩固联盟关系,她的丈夫是科尔沁部土谢图亲王额驸博尔济吉特氏巴达礼之长子巴雅斯护朗。康熙十一年(1672年),巴雅斯护朗去世,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端贞长公主在度自度过二十年之后去世,终年五十九岁。张柬之在历史上的名气不是特别大,如果不是特别熟悉历史的人或许并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是他在历史上终结了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人物的政治生涯,这个人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这个名字估计中国人不知道的就非常少了,武则天的政治生涯中罕遇敌手,即便如长孙无忌这样的唐朝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又是皇亲国戚,也一样败在武则天的手中。而张柬之又如何能够终结武则天对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控制和统治呢?之后他的命运如何呢?神龙政变的背景从公元660年和丈夫唐高宗一起临朝处理政务开始,到公元690年正式称帝,改唐为周,再到神龙政变前夕,武则天已经控制或统治中国将近半个世纪。随着她的年老,皇位继承问题也已经或明或暗的成为了当时政坛的最大焦点。从公元698年开始,武则天着手解决继承人问题,当时武则天在立儿子(李显、李旦)还是立侄子(当时是姑侄的叫法,即武承嗣、武三思)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但是以狄仁杰为代表的朝臣、以张易之、张昌宗为首的男宠都纷纷劝说武则天立子不立侄,再加上这一年突厥寇边,武则天下令募兵抗敌,结果一个月也没有募满千人,后来听说是太子挂帅,很快就有超过五万人前来应征,这件事也让武则天深刻的认识到民心思唐,于是武则天断绝了让武氏子弟接班的念头,基本明确立儿子李显为继承人。此后武则天开始着手弥补李、武两家关系的裂痕,尽管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她自己造成的。公元699年武则天安排李、武两家子弟盟誓。她希望自己死后李、武两家能和睦相处,共享富贵。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夫妇和武三思等李、武两家的代表都配合了武则天的这一安排。但是效果估计武则天自己都不见得相信。安排好继承人的问题后,武则天开始对朝政变得懈怠起来,可能也是身体日益衰老,她开始躲在深宫中修养,平日里只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厮混。这也导致了武则天统治晚期的最大政治危机的来临。神龙政变的经过公元699年,李武两家盟誓之后,武周朝廷的继承人问题看似已经明确,李、武两家也暂时平静了下来。失去皇位继承权的武家在当时虽然不敢公开挑战武则天的安排,但是对于促成李显复位的一些政敌是显然要打击报复的。比如劝说张易之兄弟拥护李显复位的宰相吉顼就在公元700年被陷害遭到贬谪。而李、武两家的平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武周朝廷突然冒出的新势力——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张氏兄弟因为年轻英俊成为武则天的男宠,从697年开始成为武则天最喜爱的男人,也使张氏兄弟成为武则天统治晚期最有权势的人,甚至连自己的子女和武氏家族都不能相比。公元700年,狄仁杰病逝,张氏兄弟在朝廷内更加权势滔天;公元701年,太子李显的儿子、女儿、女婿议论了张氏兄弟,被武则天怒斥,迫使李显下令儿子、女儿、女婿自缢谢罪;公元702年,李显携弟弟李旦和太平公主共同上书请求为张氏兄弟封王;公元703年,张氏兄弟诬陷朝臣代表魏元忠,使其被贬。短短几年时间,张氏兄弟从名不见经传到权倾天下,连太子李显的儿子、女儿(同样也是武则天的孙子、孙女)都要被迫自杀谢罪,而且李显和李唐皇室的成员还要上书请求为他们封王。可想而知李唐皇室的成员对张氏兄弟有多恨。同样的李显的女婿还是武承嗣的儿子,也一样被要求自杀,而且武三思等人也不得不阿谀奉承讨好年纪轻轻的张氏兄弟。这样看武氏家族也对张氏兄弟没有什么好感。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李、武两家开始联合,朝廷大臣也展开了针对张氏兄弟的攻击。武周朝堂上除张氏兄弟之外最有势力的团体或者家族就这样默契的联合了起来,张氏兄弟的末日也就不远了。公元704年,李武两家的策划下,朝臣们开始攻击张氏兄弟的贪腐问题,企图迫使武则天疏远和打击张氏兄弟,结果虽然证据确凿,但是武则天为了心爱的“小鲜肉”直接包庇赦免了张氏兄弟,并为他们安排了替罪羊。同年年底,朝臣们再次抓到了张氏兄弟的把柄,又一次证据确凿的定罪,结果武则天依旧包庇张氏兄弟。这几次朝堂上的政治攻击都被女皇武则天蛮横的化解了,看来护起短来的女人是让这些大臣们毫无办法的。但是这时年逾八旬的张柬之登场了,他在这一年九月被拜为宰相。历史的车轮终于来到了公元705年,也就是神龙元年,当时老迈的武则天已经生病长期静养,朝廷里的大臣很难见到她,身边的事务和国家的朝政都由张氏兄弟把持。眼见可能发生变故的李、武两家和朝廷大臣们开始酝酿逼宫。而这个逼宫的主谋在历史上记载就是刚刚出任宰相不久的张柬之。但是我们从历史记载的分析,李、武两家显然是支持了这一逼宫行为的,至少是默许的。否则仅凭刚刚拜相不久而且年逾八旬的张柬之和区区五百名士兵就搞定了叱咤风云半个世纪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个人认为不可能!事变的实际经过其实非常简单,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等人率领五百士兵从玄武门入宫,直接杀掉张氏兄弟然后报告女皇武则天(其实就是逼宫)。武则天当面质问了参与政变的张柬之等人然后呵斥躲在他们身后的太子李显。但是年迈的武则天显然也已经不愿和他们争斗什么了,很快她接受了政变的结果,两天后,她下诏传位李显。和玄武门事变一样,三天时间整个政变就结束了。神龙政变之后张柬之等人的地位和唐朝的政治格局705年正月的神龙革命,不仅仅使李显重新登上皇位,而且使武周政权又变回了李唐政权。张柬之等人也因此加官进爵。其中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因为是主要的策划和实施者都被封为公爵,同时也在中宗李显的朝廷担任要职,成为当时朝堂官员中的领袖人物。但是很快新的政治博弈开始了。中宗登基后,权力很快被韦后把持,本来中宗李显就性格懦弱,韦后性格强势,在他们夫妻流放受罪之时,李显又对妻子心怀愧疚,所以复位后任由韦后把持朝政。而权力欲望很强的韦后和野心很大的女儿安乐公主也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势力集团。她们都想效仿武则天控制朝政甚至登基称帝。而韦后母女的行为很快被武氏家族的领袖武三思发觉,他开始积极联合韦后母女,甚至有传闻他本人也是韦后的情人,他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安乐公主,从而使的韦武两家迅速结成了政治联盟。与有野心但是政治经验和能力有欠缺的韦后母女相比,武三思的政治斗争能力显然高出不少。他成为这个集团在朝堂上的重要官员,同时还吸纳了上官婉儿这样的优秀女官成为韦后母女在后宫干预政治的重要帮手。韦武集团登场后,第一个目标就是当时中宗的太子李重茂,因为太子的存在就是韦后登上女皇宝座的最大障碍,是安乐公主成为皇太女的最大障碍,当然也是武三思借由韦后母女重新掌控朝政并伺机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最大障碍。但是打击太子李重茂首先必须打压控制朝廷中的文官集团,毕竟这些人肯定会从礼法制度的角度维护太子李重茂的地位,如果没有打压控制住文官集团,韦武集团的政治企图就无法实现,而当时文官集团的领袖正是以张柬之为首的神龙革命的五位功臣。于是武三思开始着手谋划打击张柬之等人,老谋深算的武三思很清楚当时朝堂上的势力分布,一是以韦后和他为首的韦武集团,二是以李旦和太平公主为首的李唐皇室的其他成员,三是张柬之为首的文官集团。武三思首先通过韦后和中宗将张柬之等五人进封为王爵,从而剥夺他们的实际政府权力,典型的“明升暗降”的手段。而正因为此次加封王爵,张柬之等五人也被称为“神龙五王”。随后不久,武三思等人又罗织罪名诬陷张柬之等“五王”,使得唐中宗李显将张柬之等“神龙五王”都贬谪边疆,张柬之到了贬谪之地后忧愤而死,其他“五王”成员也都死于非命。在针对“神龙五王”和太子李重茂的打击过程中,武三思通过中宗不断增加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封地和权益,换取这两位当时在政坛非常有影响力的皇室成员的默认和中立。但是他们的逼迫使得太子铤而走险,武力抗争,虽然兵败身死,但是武三思一家却被李重茂杀掉,直接导致武氏家族开始衰落,也使得韦武集团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领导人物,也为后来韦武集团的彻底覆灭埋下了伏笔。终上所述:张柬之在神龙革命前一年出任宰相,在武则天专宠包庇张氏兄弟的恶劣政治形势下,果断采取措施,联合联络争取李、武两家的支持,在这些政治势力的支持下,领兵发动政变,逼迫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又迎立李显复位,恢复大唐国号。李显复位后,张柬之也因功被封为天官尚书,汉阳郡公;随后被政敌武三思算计,先是被进封为汉阳郡王,爵位虽然高了,但是却失去政府权力。再后来被诬陷诽谤非议韦后,被中宗李显贬回老家襄阳养老,不久又流放泷州,随即忧愤而死,可谓下场凄惨。公元710年,韦后势力倒台,李旦登基张柬之随即和其他五王一起被平反,被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文贞。唐玄宗开元六年,配享中宗庙庭。唐德宗建中年间又追赠他为司徒。武则天,山西文水东人,14岁招入宫为才人,唐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登基后,在次从,感业寺,招入宫,封昭仪,进号宸妃,后宫的明争暗斗,因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诋毁。永徽六年(655)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而王皇后则被废除,智计多谋的武昭仪武则天,不久也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害死。之后,因为唐高宗体弱多病,逐渐涉及朝政。上元元年(674),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则称天后。合称为二圣。(683)年,唐高宗病逝,李显继位,武则天临朝称制,(684)年二月,武则天废除李显,从立睿宗李旦,继续她的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废除李旦。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改国号周,成为一位女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晚年称帝,67岁登基,真正在位15年。而她从涉政称制连同在位,横垮半个世纪之久,不愧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女皇帝!??????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陵墓被称为是世界九大奇迹之一,历经千年被无数人惦记都没能将其盗走,原因就是找不到墓道口,冷兵器时代用刀和斧子砍不动,热兵器时代用炮轰同样没效果,但是谁曾想到,四十万人都未能干开的乾陵墓道口却是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并且成功干开了。武则天的陵墓完全可以和秦始皇的陵墓相媲美了,秦始皇陵墓没有被盗的原因是找不着,而武则天的陵墓是人们明知道它在那却愣是干不开,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乾陵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埋葬了两人皇帝,而这两人皇帝还是一男一女,其关系还是夫妻关系,按理说武则天身为唐太宗的老婆,但是却是和唐太宗的儿子李治生了六个儿子,而李治娶了自己老爸的老婆,有道是帝王本是无情家,却也不想这帝王家也够乱的了。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因病逝世,武则天力排众议,安排人员给李治在长安城西北方向的梁山上选择了陵墓,有趣的是武则天一生追逐命令却并没有给自己修建一处陵墓,只是在死后又将李治的陵墓挖开,直接葬了进去,也就形成了中国独有的 夫妻合葬二人还都是皇帝的一座陵墓。死了都不和唐太宗合葬在一起而选择了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也不知道这一家人在九泉之下见了面会不会感到尴尬呢?乾陵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被无数人惦记过,被四十多万人挖掘寻找过,连梁山都干塌了一半却因为找不到墓道口而挖不开,却是在1958年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梁山旁边一条名为西兰的公路需要进行修理,而一般干这种苦力活的都是农民工干,修公路需要大量的石头,刚好附近就是埋葬着武则天的梁山,几个农民就地取材,直接对着梁山就是一通炸。11月27日下午,贺社社和几个同乡按照往常的规章流程在无字碑以北一公里的地方开采石头,刚开始还比较顺利,爆炸产生出来的石头被运走填补公路,当点燃了第三包炸药的时候,炸出来的突然不光是石头了,还有条状的石头,而且数量还不少,这明显不是天然形成的石头,而是人为的。贺社社和几个人先是愣了愣,随即赶紧把石头拿起来查看了起来,果然,这些条状石头上面除了有人为雕刻的痕迹,还有字迹,再一想这梁山正是埋葬武则天的地方,几个农民当即一愣,都惊呼这该不会是瞎猫碰着死耗子炸到武则天的墓穴了吧?几个农民工虽然文化程度不太高,但是也深知帝王陵墓被发现的重要性,于是乎,谁也没敢继续动弹,几个人一合计,直接把工作停下来,跑到了乾县的办公室内和一名姓杨的干部说了这件事。这杨干部一听几个人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的陵墓口来顿时是惊愕无比,一千多年以来多少人打武则天陵墓的注意都没成功,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让几个乡亲给发现了?这事可有点太梦幻了。但是惊讶归惊讶,杨干部也深知此事重大,几番确认之后便是立即给县委书记和县长打了电话,告诉他们几个乡亲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帝王墓来。县长和县委书记一听也是有些胆战心惊,面对如此重大事件他们也不敢怠慢,也害怕几位乡亲文化水平不高是不是炸到了别的东西了,就让这位杨姓干部赶紧跟着乡亲们去看一眼,别到时候自己上报到上级再闹出笑话来。杨干部也是非常敬业,一刻也没停跟着几个乡亲连夜赶到了被炸开的陵墓口查看具体情况。杨干部毕竟是有文化素养的人,拿着条状石头看了一会心里基本上有了个大概,他立即对几名乡亲说:这事对谁也不能说,以后也不能来这里炸石头了。几个乡亲点点头,把工具收拾好就回了家。杨干部赶紧把这件事情告诉县领导,县领导当机立断,让他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就专门抓这一个工作,并且马上去省里进行汇报。1958年12月4日,陕西省文管会派杨正兴、雒仲儒等人进驻乾陵,立即对农民炸石的地方进行勘查。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1960年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1960年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经过挖掘发现: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且其情况大致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相同,所以由此可以断定,被炸开的就是武则天的陵墓。非常值得庆幸的是,专家们在山体周围并没有发现盗洞,甚至连人为工具留下的痕迹都没有找到,所以可以断定武则天陵墓是没有被人盗窃过的。帝王的陵墓大部分都有诸多的陪葬品,而这些陪葬品均是有着极高的考察价值和历史价值,正是因为如此,帝王陵墓才会被盗墓贼盯上。一方面四十多万人从冷兵器的刀砍斧凿到热兵器的大炮炸药都想挖开武则天陵墓都没能够挖开,而另一方面武则天将陵墓修建的如此牢固,墓穴之中的陪葬品到底有多值钱呢?首先乾陵历时二十三年才完全修建完成,其次墓中埋葬了李治和武则天两任皇帝,但是乾陵可不仅仅只有二位皇帝,还有陪葬墓十七座,其中有太子与公主多名,其余的都是王公大臣,随便一位在唐朝时期都是跺一跺脚就能让全国上下抖三抖的人物。鉴于武则天陵墓没有被挖掘,我们也只能是做一个大概的猜测,根据乾陵修建如此恢弘且连陪葬墓的主人身份都非同凡响,有一位文物工作者曾经 推算出墓穴之中的宝藏最少有五百吨左右,而且帝王墓之中的宝藏都是当朝当代最为稀有的物品。最后,鉴于曾经某位摸金校尉著名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不看文学他看上了考古后将万历皇帝的墓穴挖开,导致其中大量文物氧化的原因,武则天陵墓与秦始皇陵墓一样不允许挖掘,等到科技发达之后,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看到乾陵之中唐朝盛世的真正瑰宝。孝端文皇后哲哲,大清王朝第一位被正式册封的皇后。清朝的时候,一直将“满蒙联姻”奉为基本的国策,通过婚姻关系的缔结,不仅巩固并发展了满洲人与蒙古人之间的联盟关系,更是为大一统的大清王朝建立后,北方地区的安宁与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项国策也在请朝初年的皇太极和顺治时期达到了最高潮。顺治皇帝先后迎娶了两位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皇后,而他本身也是皇太极的蒙古后妃所生;皇太极时期的后宫之中,级别最高、地位最为尊崇的“五宫后妃”更是全部来自于蒙古。在皇太极的这“五宫后妃”中,居首的便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 哲哲。哲哲并不是皇太极的发妻,在他之前,皇太极已经迎娶过两任正室福晋了。皇太极的第一任正室福晋,也就是皇太极的结发妻子钮祜禄氏,她是努尔哈赤时期“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的女儿。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在努尔哈赤的主持下,皇太极迎娶了钮祜禄氏。只是钮祜禄氏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就去世了,去世时年仅二十岁。实际上,皇太极在迎娶钮祜禄氏的同时,努尔哈赤将自己的女儿穆库什嫁给了额亦都,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联谊以确保当时建州女真内部的团结与稳定。这里特别说一下,这位穆库什公主,正是康熙朝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的生母,而在额亦都去世后,穆库什公主由改嫁给了额亦都的儿子图尔格,所以图尔格既是遏必隆的兄长,又是他的“继父”。皇太极的第二任正室大福晋是乌拉那拉氏,在此之前她是皇太极的侧福晋,钮祜禄氏去世后她被扶正成为正室大福晋,史书称之为继福晋。乌拉那拉氏是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的生母,同时也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人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的姑姑,她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嫁给了皇太极。但是在后金天命八年(1623年)的时候,由于在宫中违规乘轿,并且见到贝勒阿济格没有下轿行礼,于是引得了努尔哈赤的不满,进而勒令其与皇太极离婚并且赶出府上。虽然皇太极登基后金大汗后重新将其迎回,但是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得到重新的册封,因而她不仅在后宫中没有任何的存在感,就连史书上都对其没有了记载,以至于她在哪一年去世都不为后人所知。哲哲是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嫁给了皇太极,成为府上的侧福晋,在乌拉那拉氏与皇太极离婚后,成为了皇太极的第三任正室大福晋。可以说,皇太极的三段婚姻都是彻头彻尾的政治联姻。迎娶发妻钮祜禄氏是为了维系建州女真内部的稳定,迎娶乌拉那拉氏是为了巩固建州女真吞并乌拉部的战果,而迎娶哲哲,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建立和发展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关系。在此之前,努尔哈赤曾三次对科尔沁部,皆大败而归,于是努尔哈赤调整了对科尔沁部落的态度,加上此时漠南蒙古的“共主”林丹汗妄图吞并其他诸部完成统一,这也使得当时的建州女真与蒙古科尔沁部结成同盟,共同应对林丹汗。所以不仅仅是皇太极,包括努尔哈赤在内的众多女真贵族都迎娶了来自科尔沁贵族家的女儿。就这样,哲哲正式来到了后金,同时也就此登上了大清王朝的历史舞台。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年初努尔哈赤兵败宁远,随后又拖着病体亲征内喀尔喀五部,并在这一年的八月去世。而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经由“八和硕贝勒”的推选,成为新一任的后金大汗,而哲哲作为皇太极的正室妻子,也就此成为了后金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哲哲毫无争议且实至名归的成为了皇太极的皇太极的中宫皇后。由于在此之前,不管是在建州女真时期还是在后金时期,最高统治者并不是称呼为“皇帝”,而是被尊为“大汗”,因而后宫之主也只是被称为“大妃”或者“大福晋”,所以清朝的“皇后”便是从皇太极改元称帝后才有的,所以哲哲也就此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一姑两侄”,共同书写了清朝后宫的一段传奇往事。皇太极的“五宫后妃”,即中宫皇后哲哲,东宫关雎宫宸妃海兰珠,西宫麟趾宫贵妃娜木钟,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即后来的孝庄太后,皆出自与蒙古部落之中。确切说来,这“五宫后妃”也仅仅出自于两个“家庭”。麟趾宫贵妃和衍庆宫淑妃,在此之前都是林丹汗的妻子,林丹汗败亡青海打草滩之后,她们带领着自己的部众和财产归顺了后金,而皇太极为了更好地控制林丹汗的察哈尔旧部,选择重新迎娶了这二人,并将其纳入到了“五宫后妃”之中。而另外的三宫后妃则都出自于蒙古科尔沁部落,并且她们是亲姑侄的关系,哲哲是海兰珠和布木布泰亲姑姑,而海兰珠和孝庄则是亲姐妹。或者大家就有疑问了,既然是政治联姻,迎娶一个就好了,为什么要从这一家一口气迎娶三个女儿回来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为了诞育一个具有科尔沁血统的继承人。皇太极迎娶哲哲后,一直没有生下儿子,于是在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的时候,在哲哲怀孕期间,皇太极迎娶了哲哲的亲侄女孝庄为侧福晋,实际上,这个时候孝庄只是哲哲的替补而已。可是在这之后,哲哲和孝庄只生下了一众公主,并没有诞育皇子,皇太极这才在天聪八年(1634年)迎娶了时年二十六岁并且已经嫁过人的海兰珠,她是哲哲的亲侄女,也是孝庄的亲姐姐。终于在皇太极改元称帝后的清崇德二年(1637年),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皇太极喜出望外,不仅大赦天下,还将其确立为自己的接班人。皇太极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出于他对于宸妃海兰珠的宠爱,也确实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就想要培养一个具有科尔沁蒙古血统的接班人。只不过天命不假,这个皇子不满周岁便夭折了,就在其死后的第三天,孝庄也为皇太极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于是皇太极为其取名为“福临”,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所以从这一点看,顺治皇帝福临的继位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因为通过皇太极一系列的婚姻安排来看,单从血统出身来说,福临确实是皇太极心中所想的接班人。尽管这“一姑两侄”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地位极其尊崇,但是她们并没有仗势、仗权对皇太极的其他后妃进行排挤和欺凌。特别是皇后哲哲,不仅为人宽和,处事公道,尽心平衡后宫间的关系,协调处理后妃之间的矛盾,为皇太极创造了一个安稳的后宫环境,使其在朝堂及战场上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而哲哲皇后本人也得到了朝中大臣以及后宫妃子们的一直认可与尊崇,拥有极高的声望。哲哲的三个女儿,先后远嫁蒙古,为满蒙联盟关系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当年哲哲远嫁建州女真,为的就是巩固双方之间的同盟关系,哲哲很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同时还为科尔沁蒙古争取到了巨大的政治地位,而这也让哲哲深刻的意识到了政治联姻的重要性。因而,当哲哲的三个女儿先后远嫁蒙古诸王贝勒的时候,她非但没有反对和阻挠,而是加以配合支持,堪称“识大体,顾大局”的典范,而哲哲的女儿们也切实明白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和亲的“任务”。皇太极第二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即马喀塔公主。马喀塔公主的和亲,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崇德元年(1636),年仅12岁的马喀塔公主嫁给了林丹汗的继承人、蒙古察哈尔亲王额哲,此举不仅是对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的极大安抚,同时也显示了皇太极对于额哲及其部众的看重,因而在此之后的数十年,察哈尔部保持了对于清朝的忠诚。后额哲去世,马喀塔公主又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嫁给了额哲的弟弟,即新一任察哈尔亲王阿布鼐为妻 ,直至康熙二年(1663年)去世,终年三十九岁。然而,就在马喀塔公主去世后,察哈尔部就开始了与清朝的对抗。先是马喀塔公主的第二任丈夫阿布鼐僭越行事、复恩失礼,进而被康熙皇帝废黜并处死,而他的两个儿子布尔尼与罗布藏借着“三藩之乱”发动叛乱,给康熙皇帝制造了巨大的麻烦,不过最终叛乱还是被平定。而这也无疑极大的辜负了马喀塔公主为了维系清朝与察哈尔部的和平与团结所做出的了巨大牺牲与努力。皇太极的第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为了巩固清朝与自己最为坚定的盟友蒙古科尔沁部的关系,顺治皇帝皇帝先后迎娶了两位出身于科尔沁部落的皇后,实际上,这两位皇后一位是他的表妹,一位是他的表侄女。出于同样的目的,靖端长公主则是回嫁科尔沁,她的丈夫是科尔沁部台吉索诺木之子奇塔特。奇塔特是孝庄的侄子,哲哲皇后的侄孙,所以按照辈分,靖端长公主还应该是其丈夫奇塔特的长辈,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二人之间的感情。而通过一些列的联姻,科尔沁部始终维系了与大清王朝之间的同盟关系。只是顺治八年(1651年)的时候,奇塔特就去世了。由于此时的清朝已经沿用了明朝的法律,并且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彻底的汉化,因而对于“收继婚”这样一种既违法又违制的行为开始了抵制和排斥,而这也使得靖端长公主并不能像她的姐姐马喀塔公主一样再嫁。于是在经历了三十多年孤苦伶仃的岁月后,靖端长公主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去世,终年五十八岁。皇太极第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端贞长公主同她的姐姐一样,也是回嫁到了蒙古科尔沁部,以巩固联盟关系,她的丈夫是科尔沁部土谢图亲王额驸博尔济吉特氏巴达礼之长子巴雅斯护朗。康熙十一年(1672年),巴雅斯护朗去世,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端贞长公主在度自度过二十年之后去世,终年五十九岁。张柬之在历史上的名气不是特别大,如果不是特别熟悉历史的人或许并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是他在历史上终结了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人物的政治生涯,这个人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这个名字估计中国人不知道的就非常少了,武则天的政治生涯中罕遇敌手,即便如长孙无忌这样的唐朝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又是皇亲国戚,也一样败在武则天的手中。而张柬之又如何能够终结武则天对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控制和统治呢?之后他的命运如何呢?神龙政变的背景从公元660年和丈夫唐高宗一起临朝处理政务开始,到公元690年正式称帝,改唐为周,再到神龙政变前夕,武则天已经控制或统治中国将近半个世纪。随着她的年老,皇位继承问题也已经或明或暗的成为了当时政坛的最大焦点。从公元698年开始,武则天着手解决继承人问题,当时武则天在立儿子(李显、李旦)还是立侄子(当时是姑侄的叫法,即武承嗣、武三思)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但是以狄仁杰为代表的朝臣、以张易之、张昌宗为首的男宠都纷纷劝说武则天立子不立侄,再加上这一年突厥寇边,武则天下令募兵抗敌,结果一个月也没有募满千人,后来听说是太子挂帅,很快就有超过五万人前来应征,这件事也让武则天深刻的认识到民心思唐,于是武则天断绝了让武氏子弟接班的念头,基本明确立儿子李显为继承人。此后武则天开始着手弥补李、武两家关系的裂痕,尽管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她自己造成的。公元699年武则天安排李、武两家子弟盟誓。她希望自己死后李、武两家能和睦相处,共享富贵。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夫妇和武三思等李、武两家的代表都配合了武则天的这一安排。但是效果估计武则天自己都不见得相信。安排好继承人的问题后,武则天开始对朝政变得懈怠起来,可能也是身体日益衰老,她开始躲在深宫中修养,平日里只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厮混。这也导致了武则天统治晚期的最大政治危机的来临。神龙政变的经过公元699年,李武两家盟誓之后,武周朝廷的继承人问题看似已经明确,李、武两家也暂时平静了下来。失去皇位继承权的武家在当时虽然不敢公开挑战武则天的安排,但是对于促成李显复位的一些政敌是显然要打击报复的。比如劝说张易之兄弟拥护李显复位的宰相吉顼就在公元700年被陷害遭到贬谪。而李、武两家的平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武周朝廷突然冒出的新势力——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张氏兄弟因为年轻英俊成为武则天的男宠,从697年开始成为武则天最喜爱的男人,也使张氏兄弟成为武则天统治晚期最有权势的人,甚至连自己的子女和武氏家族都不能相比。公元700年,狄仁杰病逝,张氏兄弟在朝廷内更加权势滔天;公元701年,太子李显的儿子、女儿、女婿议论了张氏兄弟,被武则天怒斥,迫使李显下令儿子、女儿、女婿自缢谢罪;公元702年,李显携弟弟李旦和太平公主共同上书请求为张氏兄弟封王;公元703年,张氏兄弟诬陷朝臣代表魏元忠,使其被贬。短短几年时间,张氏兄弟从名不见经传到权倾天下,连太子李显的儿子、女儿(同样也是武则天的孙子、孙女)都要被迫自杀谢罪,而且李显和李唐皇室的成员还要上书请求为他们封王。可想而知李唐皇室的成员对张氏兄弟有多恨。同样的李显的女婿还是武承嗣的儿子,也一样被要求自杀,而且武三思等人也不得不阿谀奉承讨好年纪轻轻的张氏兄弟。这样看武氏家族也对张氏兄弟没有什么好感。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李、武两家开始联合,朝廷大臣也展开了针对张氏兄弟的攻击。武周朝堂上除张氏兄弟之外最有势力的团体或者家族就这样默契的联合了起来,张氏兄弟的末日也就不远了。公元704年,李武两家的策划下,朝臣们开始攻击张氏兄弟的贪腐问题,企图迫使武则天疏远和打击张氏兄弟,结果虽然证据确凿,但是武则天为了心爱的“小鲜肉”直接包庇赦免了张氏兄弟,并为他们安排了替罪羊。同年年底,朝臣们再次抓到了张氏兄弟的把柄,又一次证据确凿的定罪,结果武则天依旧包庇张氏兄弟。这几次朝堂上的政治攻击都被女皇武则天蛮横的化解了,看来护起短来的女人是让这些大臣们毫无办法的。但是这时年逾八旬的张柬之登场了,他在这一年九月被拜为宰相。历史的车轮终于来到了公元705年,也就是神龙元年,当时老迈的武则天已经生病长期静养,朝廷里的大臣很难见到她,身边的事务和国家的朝政都由张氏兄弟把持。眼见可能发生变故的李、武两家和朝廷大臣们开始酝酿逼宫。而这个逼宫的主谋在历史上记载就是刚刚出任宰相不久的张柬之。但是我们从历史记载的分析,李、武两家显然是支持了这一逼宫行为的,至少是默许的。否则仅凭刚刚拜相不久而且年逾八旬的张柬之和区区五百名士兵就搞定了叱咤风云半个世纪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个人认为不可能!事变的实际经过其实非常简单,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等人率领五百士兵从玄武门入宫,直接杀掉张氏兄弟然后报告女皇武则天(其实就是逼宫)。武则天当面质问了参与政变的张柬之等人然后呵斥躲在他们身后的太子李显。但是年迈的武则天显然也已经不愿和他们争斗什么了,很快她接受了政变的结果,两天后,她下诏传位李显。和玄武门事变一样,三天时间整个政变就结束了。神龙政变之后张柬之等人的地位和唐朝的政治格局705年正月的神龙革命,不仅仅使李显重新登上皇位,而且使武周政权又变回了李唐政权。张柬之等人也因此加官进爵。其中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因为是主要的策划和实施者都被封为公爵,同时也在中宗李显的朝廷担任要职,成为当时朝堂官员中的领袖人物。但是很快新的政治博弈开始了。中宗登基后,权力很快被韦后把持,本来中宗李显就性格懦弱,韦后性格强势,在他们夫妻流放受罪之时,李显又对妻子心怀愧疚,所以复位后任由韦后把持朝政。而权力欲望很强的韦后和野心很大的女儿安乐公主也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势力集团。她们都想效仿武则天控制朝政甚至登基称帝。而韦后母女的行为很快被武氏家族的领袖武三思发觉,他开始积极联合韦后母女,甚至有传闻他本人也是韦后的情人,他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安乐公主,从而使的韦武两家迅速结成了政治联盟。与有野心但是政治经验和能力有欠缺的韦后母女相比,武三思的政治斗争能力显然高出不少。他成为这个集团在朝堂上的重要官员,同时还吸纳了上官婉儿这样的优秀女官成为韦后母女在后宫干预政治的重要帮手。韦武集团登场后,第一个目标就是当时中宗的太子李重茂,因为太子的存在就是韦后登上女皇宝座的最大障碍,是安乐公主成为皇太女的最大障碍,当然也是武三思借由韦后母女重新掌控朝政并伺机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最大障碍。但是打击太子李重茂首先必须打压控制朝廷中的文官集团,毕竟这些人肯定会从礼法制度的角度维护太子李重茂的地位,如果没有打压控制住文官集团,韦武集团的政治企图就无法实现,而当时文官集团的领袖正是以张柬之为首的神龙革命的五位功臣。于是武三思开始着手谋划打击张柬之等人,老谋深算的武三思很清楚当时朝堂上的势力分布,一是以韦后和他为首的韦武集团,二是以李旦和太平公主为首的李唐皇室的其他成员,三是张柬之为首的文官集团。武三思首先通过韦后和中宗将张柬之等五人进封为王爵,从而剥夺他们的实际政府权力,典型的“明升暗降”的手段。而正因为此次加封王爵,张柬之等五人也被称为“神龙五王”。随后不久,武三思等人又罗织罪名诬陷张柬之等“五王”,使得唐中宗李显将张柬之等“神龙五王”都贬谪边疆,张柬之到了贬谪之地后忧愤而死,其他“五王”成员也都死于非命。在针对“神龙五王”和太子李重茂的打击过程中,武三思通过中宗不断增加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封地和权益,换取这两位当时在政坛非常有影响力的皇室成员的默认和中立。但是他们的逼迫使得太子铤而走险,武力抗争,虽然兵败身死,但是武三思一家却被李重茂杀掉,直接导致武氏家族开始衰落,也使得韦武集团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领导人物,也为后来韦武集团的彻底覆灭埋下了伏笔。终上所述:张柬之在神龙革命前一年出任宰相,在武则天专宠包庇张氏兄弟的恶劣政治形势下,果断采取措施,联合联络争取李、武两家的支持,在这些政治势力的支持下,领兵发动政变,逼迫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又迎立李显复位,恢复大唐国号。李显复位后,张柬之也因功被封为天官尚书,汉阳郡公;随后被政敌武三思算计,先是被进封为汉阳郡王,爵位虽然高了,但是却失去政府权力。再后来被诬陷诽谤非议韦后,被中宗李显贬回老家襄阳养老,不久又流放泷州,随即忧愤而死,可谓下场凄惨。公元710年,韦后势力倒台,李旦登基张柬之随即和其他五王一起被平反,被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文贞。唐玄宗开元六年,配享中宗庙庭。唐德宗建中年间又追赠他为司徒。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就是武则天,那就是前所未有的付出,骨肉相杀,椎心之痛,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改朝换代,打破旧的观念,男尊女卑,有坚强的政治头脑,经历过生与死的磨难使他变得更加坚强,朝廷里的阿姨我炸,阿姨奉承,经历过九死一生,在武则天看来,要想生存只有权利才能生存下去,没有权利他只能等死,是权利支持他生活下去,他要做一个前所未有的人,为女人争夺权利,那就是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能做到,给他们的儿女们做出了榜样,让天下的人论古到今。武则天,山西文水东人,14岁招入宫为才人,唐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登基后,在次从,感业寺,招入宫,封昭仪,进号宸妃,后宫的明争暗斗,因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诋毁。永徽六年(655)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而王皇后则被废除,智计多谋的武昭仪武则天,不久也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害死。之后,因为唐高宗体弱多病,逐渐涉及朝政。上元元年(674),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则称天后。合称为二圣。(683)年,唐高宗病逝,李显继位,武则天临朝称制,(684)年二月,武则天废除李显,从立睿宗李旦,继续她的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废除李旦。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改国号周,成为一位女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晚年称帝,67岁登基,真正在位15年。而她从涉政称制连同在位,横垮半个世纪之久,不愧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女皇帝!??????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陵墓被称为是世界九大奇迹之一,历经千年被无数人惦记都没能将其盗走,原因就是找不到墓道口,冷兵器时代用刀和斧子砍不动,热兵器时代用炮轰同样没效果,但是谁曾想到,四十万人都未能干开的乾陵墓道口却是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并且成功干开了。武则天的陵墓完全可以和秦始皇的陵墓相媲美了,秦始皇陵墓没有被盗的原因是找不着,而武则天的陵墓是人们明知道它在那却愣是干不开,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乾陵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埋葬了两人皇帝,而这两人皇帝还是一男一女,其关系还是夫妻关系,按理说武则天身为唐太宗的老婆,但是却是和唐太宗的儿子李治生了六个儿子,而李治娶了自己老爸的老婆,有道是帝王本是无情家,却也不想这帝王家也够乱的了。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因病逝世,武则天力排众议,安排人员给李治在长安城西北方向的梁山上选择了陵墓,有趣的是武则天一生追逐命令却并没有给自己修建一处陵墓,只是在死后又将李治的陵墓挖开,直接葬了进去,也就形成了中国独有的 夫妻合葬二人还都是皇帝的一座陵墓。死了都不和唐太宗合葬在一起而选择了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也不知道这一家人在九泉之下见了面会不会感到尴尬呢?乾陵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被无数人惦记过,被四十多万人挖掘寻找过,连梁山都干塌了一半却因为找不到墓道口而挖不开,却是在1958年被几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梁山旁边一条名为西兰的公路需要进行修理,而一般干这种苦力活的都是农民工干,修公路需要大量的石头,刚好附近就是埋葬着武则天的梁山,几个农民就地取材,直接对着梁山就是一通炸。11月27日下午,贺社社和几个同乡按照往常的规章流程在无字碑以北一公里的地方开采石头,刚开始还比较顺利,爆炸产生出来的石头被运走填补公路,当点燃了第三包炸药的时候,炸出来的突然不光是石头了,还有条状的石头,而且数量还不少,这明显不是天然形成的石头,而是人为的。贺社社和几个人先是愣了愣,随即赶紧把石头拿起来查看了起来,果然,这些条状石头上面除了有人为雕刻的痕迹,还有字迹,再一想这梁山正是埋葬武则天的地方,几个农民当即一愣,都惊呼这该不会是瞎猫碰着死耗子炸到武则天的墓穴了吧?几个农民工虽然文化程度不太高,但是也深知帝王陵墓被发现的重要性,于是乎,谁也没敢继续动弹,几个人一合计,直接把工作停下来,跑到了乾县的办公室内和一名姓杨的干部说了这件事。这杨干部一听几个人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的陵墓口来顿时是惊愕无比,一千多年以来多少人打武则天陵墓的注意都没成功,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让几个乡亲给发现了?这事可有点太梦幻了。但是惊讶归惊讶,杨干部也深知此事重大,几番确认之后便是立即给县委书记和县长打了电话,告诉他们几个乡亲修路修出一条武则天帝王墓来。县长和县委书记一听也是有些胆战心惊,面对如此重大事件他们也不敢怠慢,也害怕几位乡亲文化水平不高是不是炸到了别的东西了,就让这位杨姓干部赶紧跟着乡亲们去看一眼,别到时候自己上报到上级再闹出笑话来。杨干部也是非常敬业,一刻也没停跟着几个乡亲连夜赶到了被炸开的陵墓口查看具体情况。杨干部毕竟是有文化素养的人,拿着条状石头看了一会心里基本上有了个大概,他立即对几名乡亲说:这事对谁也不能说,以后也不能来这里炸石头了。几个乡亲点点头,把工具收拾好就回了家。杨干部赶紧把这件事情告诉县领导,县领导当机立断,让他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就专门抓这一个工作,并且马上去省里进行汇报。1958年12月4日,陕西省文管会派杨正兴、雒仲儒等人进驻乾陵,立即对农民炸石的地方进行勘查。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1960年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1960年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经过挖掘发现: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且其情况大致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相同,所以由此可以断定,被炸开的就是武则天的陵墓。非常值得庆幸的是,专家们在山体周围并没有发现盗洞,甚至连人为工具留下的痕迹都没有找到,所以可以断定武则天陵墓是没有被人盗窃过的。帝王的陵墓大部分都有诸多的陪葬品,而这些陪葬品均是有着极高的考察价值和历史价值,正是因为如此,帝王陵墓才会被盗墓贼盯上。一方面四十多万人从冷兵器的刀砍斧凿到热兵器的大炮炸药都想挖开武则天陵墓都没能够挖开,而另一方面武则天将陵墓修建的如此牢固,墓穴之中的陪葬品到底有多值钱呢?首先乾陵历时二十三年才完全修建完成,其次墓中埋葬了李治和武则天两任皇帝,但是乾陵可不仅仅只有二位皇帝,还有陪葬墓十七座,其中有太子与公主多名,其余的都是王公大臣,随便一位在唐朝时期都是跺一跺脚就能让全国上下抖三抖的人物。鉴于武则天陵墓没有被挖掘,我们也只能是做一个大概的猜测,根据乾陵修建如此恢弘且连陪葬墓的主人身份都非同凡响,有一位文物工作者曾经 推算出墓穴之中的宝藏最少有五百吨左右,而且帝王墓之中的宝藏都是当朝当代最为稀有的物品。最后,鉴于曾经某位摸金校尉著名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不看文学他看上了考古后将万历皇帝的墓穴挖开,导致其中大量文物氧化的原因,武则天陵墓与秦始皇陵墓一样不允许挖掘,等到科技发达之后,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看到乾陵之中唐朝盛世的真正瑰宝。孝端文皇后哲哲,大清王朝第一位被正式册封的皇后。清朝的时候,一直将“满蒙联姻”奉为基本的国策,通过婚姻关系的缔结,不仅巩固并发展了满洲人与蒙古人之间的联盟关系,更是为大一统的大清王朝建立后,北方地区的安宁与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项国策也在请朝初年的皇太极和顺治时期达到了最高潮。顺治皇帝先后迎娶了两位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皇后,而他本身也是皇太极的蒙古后妃所生;皇太极时期的后宫之中,级别最高、地位最为尊崇的“五宫后妃”更是全部来自于蒙古。在皇太极的这“五宫后妃”中,居首的便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 哲哲。哲哲并不是皇太极的发妻,在他之前,皇太极已经迎娶过两任正室福晋了。皇太极的第一任正室福晋,也就是皇太极的结发妻子钮祜禄氏,她是努尔哈赤时期“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的女儿。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在努尔哈赤的主持下,皇太极迎娶了钮祜禄氏。只是钮祜禄氏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就去世了,去世时年仅二十岁。实际上,皇太极在迎娶钮祜禄氏的同时,努尔哈赤将自己的女儿穆库什嫁给了额亦都,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联谊以确保当时建州女真内部的团结与稳定。这里特别说一下,这位穆库什公主,正是康熙朝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的生母,而在额亦都去世后,穆库什公主由改嫁给了额亦都的儿子图尔格,所以图尔格既是遏必隆的兄长,又是他的“继父”。皇太极的第二任正室大福晋是乌拉那拉氏,在此之前她是皇太极的侧福晋,钮祜禄氏去世后她被扶正成为正室大福晋,史书称之为继福晋。乌拉那拉氏是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的生母,同时也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人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的姑姑,她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嫁给了皇太极。但是在后金天命八年(1623年)的时候,由于在宫中违规乘轿,并且见到贝勒阿济格没有下轿行礼,于是引得了努尔哈赤的不满,进而勒令其与皇太极离婚并且赶出府上。虽然皇太极登基后金大汗后重新将其迎回,但是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得到重新的册封,因而她不仅在后宫中没有任何的存在感,就连史书上都对其没有了记载,以至于她在哪一年去世都不为后人所知。哲哲是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嫁给了皇太极,成为府上的侧福晋,在乌拉那拉氏与皇太极离婚后,成为了皇太极的第三任正室大福晋。可以说,皇太极的三段婚姻都是彻头彻尾的政治联姻。迎娶发妻钮祜禄氏是为了维系建州女真内部的稳定,迎娶乌拉那拉氏是为了巩固建州女真吞并乌拉部的战果,而迎娶哲哲,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建立和发展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关系。在此之前,努尔哈赤曾三次对科尔沁部,皆大败而归,于是努尔哈赤调整了对科尔沁部落的态度,加上此时漠南蒙古的“共主”林丹汗妄图吞并其他诸部完成统一,这也使得当时的建州女真与蒙古科尔沁部结成同盟,共同应对林丹汗。所以不仅仅是皇太极,包括努尔哈赤在内的众多女真贵族都迎娶了来自科尔沁贵族家的女儿。就这样,哲哲正式来到了后金,同时也就此登上了大清王朝的历史舞台。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年初努尔哈赤兵败宁远,随后又拖着病体亲征内喀尔喀五部,并在这一年的八月去世。而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经由“八和硕贝勒”的推选,成为新一任的后金大汗,而哲哲作为皇太极的正室妻子,也就此成为了后金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哲哲毫无争议且实至名归的成为了皇太极的皇太极的中宫皇后。由于在此之前,不管是在建州女真时期还是在后金时期,最高统治者并不是称呼为“皇帝”,而是被尊为“大汗”,因而后宫之主也只是被称为“大妃”或者“大福晋”,所以清朝的“皇后”便是从皇太极改元称帝后才有的,所以哲哲也就此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一姑两侄”,共同书写了清朝后宫的一段传奇往事。皇太极的“五宫后妃”,即中宫皇后哲哲,东宫关雎宫宸妃海兰珠,西宫麟趾宫贵妃娜木钟,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即后来的孝庄太后,皆出自与蒙古部落之中。确切说来,这“五宫后妃”也仅仅出自于两个“家庭”。麟趾宫贵妃和衍庆宫淑妃,在此之前都是林丹汗的妻子,林丹汗败亡青海打草滩之后,她们带领着自己的部众和财产归顺了后金,而皇太极为了更好地控制林丹汗的察哈尔旧部,选择重新迎娶了这二人,并将其纳入到了“五宫后妃”之中。而另外的三宫后妃则都出自于蒙古科尔沁部落,并且她们是亲姑侄的关系,哲哲是海兰珠和布木布泰亲姑姑,而海兰珠和孝庄则是亲姐妹。或者大家就有疑问了,既然是政治联姻,迎娶一个就好了,为什么要从这一家一口气迎娶三个女儿回来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为了诞育一个具有科尔沁血统的继承人。皇太极迎娶哲哲后,一直没有生下儿子,于是在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的时候,在哲哲怀孕期间,皇太极迎娶了哲哲的亲侄女孝庄为侧福晋,实际上,这个时候孝庄只是哲哲的替补而已。可是在这之后,哲哲和孝庄只生下了一众公主,并没有诞育皇子,皇太极这才在天聪八年(1634年)迎娶了时年二十六岁并且已经嫁过人的海兰珠,她是哲哲的亲侄女,也是孝庄的亲姐姐。终于在皇太极改元称帝后的清崇德二年(1637年),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皇太极喜出望外,不仅大赦天下,还将其确立为自己的接班人。皇太极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出于他对于宸妃海兰珠的宠爱,也确实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就想要培养一个具有科尔沁蒙古血统的接班人。只不过天命不假,这个皇子不满周岁便夭折了,就在其死后的第三天,孝庄也为皇太极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于是皇太极为其取名为“福临”,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所以从这一点看,顺治皇帝福临的继位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因为通过皇太极一系列的婚姻安排来看,单从血统出身来说,福临确实是皇太极心中所想的接班人。尽管这“一姑两侄”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地位极其尊崇,但是她们并没有仗势、仗权对皇太极的其他后妃进行排挤和欺凌。特别是皇后哲哲,不仅为人宽和,处事公道,尽心平衡后宫间的关系,协调处理后妃之间的矛盾,为皇太极创造了一个安稳的后宫环境,使其在朝堂及战场上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而哲哲皇后本人也得到了朝中大臣以及后宫妃子们的一直认可与尊崇,拥有极高的声望。哲哲的三个女儿,先后远嫁蒙古,为满蒙联盟关系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当年哲哲远嫁建州女真,为的就是巩固双方之间的同盟关系,哲哲很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同时还为科尔沁蒙古争取到了巨大的政治地位,而这也让哲哲深刻的意识到了政治联姻的重要性。因而,当哲哲的三个女儿先后远嫁蒙古诸王贝勒的时候,她非但没有反对和阻挠,而是加以配合支持,堪称“识大体,顾大局”的典范,而哲哲的女儿们也切实明白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和亲的“任务”。皇太极第二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即马喀塔公主。马喀塔公主的和亲,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崇德元年(1636),年仅12岁的马喀塔公主嫁给了林丹汗的继承人、蒙古察哈尔亲王额哲,此举不仅是对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的极大安抚,同时也显示了皇太极对于额哲及其部众的看重,因而在此之后的数十年,察哈尔部保持了对于清朝的忠诚。后额哲去世,马喀塔公主又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嫁给了额哲的弟弟,即新一任察哈尔亲王阿布鼐为妻 ,直至康熙二年(1663年)去世,终年三十九岁。然而,就在马喀塔公主去世后,察哈尔部就开始了与清朝的对抗。先是马喀塔公主的第二任丈夫阿布鼐僭越行事、复恩失礼,进而被康熙皇帝废黜并处死,而他的两个儿子布尔尼与罗布藏借着“三藩之乱”发动叛乱,给康熙皇帝制造了巨大的麻烦,不过最终叛乱还是被平定。而这也无疑极大的辜负了马喀塔公主为了维系清朝与察哈尔部的和平与团结所做出的了巨大牺牲与努力。皇太极的第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为了巩固清朝与自己最为坚定的盟友蒙古科尔沁部的关系,顺治皇帝皇帝先后迎娶了两位出身于科尔沁部落的皇后,实际上,这两位皇后一位是他的表妹,一位是他的表侄女。出于同样的目的,靖端长公主则是回嫁科尔沁,她的丈夫是科尔沁部台吉索诺木之子奇塔特。奇塔特是孝庄的侄子,哲哲皇后的侄孙,所以按照辈分,靖端长公主还应该是其丈夫奇塔特的长辈,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二人之间的感情。而通过一些列的联姻,科尔沁部始终维系了与大清王朝之间的同盟关系。只是顺治八年(1651年)的时候,奇塔特就去世了。由于此时的清朝已经沿用了明朝的法律,并且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彻底的汉化,因而对于“收继婚”这样一种既违法又违制的行为开始了抵制和排斥,而这也使得靖端长公主并不能像她的姐姐马喀塔公主一样再嫁。于是在经历了三十多年孤苦伶仃的岁月后,靖端长公主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去世,终年五十八岁。皇太极第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端贞长公主同她的姐姐一样,也是回嫁到了蒙古科尔沁部,以巩固联盟关系,她的丈夫是科尔沁部土谢图亲王额驸博尔济吉特氏巴达礼之长子巴雅斯护朗。康熙十一年(1672年),巴雅斯护朗去世,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端贞长公主在度自度过二十年之后去世,终年五十九岁。张柬之在历史上的名气不是特别大,如果不是特别熟悉历史的人或许并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是他在历史上终结了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人物的政治生涯,这个人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这个名字估计中国人不知道的就非常少了,武则天的政治生涯中罕遇敌手,即便如长孙无忌这样的唐朝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又是皇亲国戚,也一样败在武则天的手中。而张柬之又如何能够终结武则天对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控制和统治呢?之后他的命运如何呢?神龙政变的背景从公元660年和丈夫唐高宗一起临朝处理政务开始,到公元690年正式称帝,改唐为周,再到神龙政变前夕,武则天已经控制或统治中国将近半个世纪。随着她的年老,皇位继承问题也已经或明或暗的成为了当时政坛的最大焦点。从公元698年开始,武则天着手解决继承人问题,当时武则天在立儿子(李显、李旦)还是立侄子(当时是姑侄的叫法,即武承嗣、武三思)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但是以狄仁杰为代表的朝臣、以张易之、张昌宗为首的男宠都纷纷劝说武则天立子不立侄,再加上这一年突厥寇边,武则天下令募兵抗敌,结果一个月也没有募满千人,后来听说是太子挂帅,很快就有超过五万人前来应征,这件事也让武则天深刻的认识到民心思唐,于是武则天断绝了让武氏子弟接班的念头,基本明确立儿子李显为继承人。此后武则天开始着手弥补李、武两家关系的裂痕,尽管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她自己造成的。公元699年武则天安排李、武两家子弟盟誓。她希望自己死后李、武两家能和睦相处,共享富贵。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夫妇和武三思等李、武两家的代表都配合了武则天的这一安排。但是效果估计武则天自己都不见得相信。安排好继承人的问题后,武则天开始对朝政变得懈怠起来,可能也是身体日益衰老,她开始躲在深宫中修养,平日里只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厮混。这也导致了武则天统治晚期的最大政治危机的来临。神龙政变的经过公元699年,李武两家盟誓之后,武周朝廷的继承人问题看似已经明确,李、武两家也暂时平静了下来。失去皇位继承权的武家在当时虽然不敢公开挑战武则天的安排,但是对于促成李显复位的一些政敌是显然要打击报复的。比如劝说张易之兄弟拥护李显复位的宰相吉顼就在公元700年被陷害遭到贬谪。而李、武两家的平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武周朝廷突然冒出的新势力——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张氏兄弟因为年轻英俊成为武则天的男宠,从697年开始成为武则天最喜爱的男人,也使张氏兄弟成为武则天统治晚期最有权势的人,甚至连自己的子女和武氏家族都不能相比。公元700年,狄仁杰病逝,张氏兄弟在朝廷内更加权势滔天;公元701年,太子李显的儿子、女儿、女婿议论了张氏兄弟,被武则天怒斥,迫使李显下令儿子、女儿、女婿自缢谢罪;公元702年,李显携弟弟李旦和太平公主共同上书请求为张氏兄弟封王;公元703年,张氏兄弟诬陷朝臣代表魏元忠,使其被贬。短短几年时间,张氏兄弟从名不见经传到权倾天下,连太子李显的儿子、女儿(同样也是武则天的孙子、孙女)都要被迫自杀谢罪,而且李显和李唐皇室的成员还要上书请求为他们封王。可想而知李唐皇室的成员对张氏兄弟有多恨。同样的李显的女婿还是武承嗣的儿子,也一样被要求自杀,而且武三思等人也不得不阿谀奉承讨好年纪轻轻的张氏兄弟。这样看武氏家族也对张氏兄弟没有什么好感。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李、武两家开始联合,朝廷大臣也展开了针对张氏兄弟的攻击。武周朝堂上除张氏兄弟之外最有势力的团体或者家族就这样默契的联合了起来,张氏兄弟的末日也就不远了。公元704年,李武两家的策划下,朝臣们开始攻击张氏兄弟的贪腐问题,企图迫使武则天疏远和打击张氏兄弟,结果虽然证据确凿,但是武则天为了心爱的“小鲜肉”直接包庇赦免了张氏兄弟,并为他们安排了替罪羊。同年年底,朝臣们再次抓到了张氏兄弟的把柄,又一次证据确凿的定罪,结果武则天依旧包庇张氏兄弟。这几次朝堂上的政治攻击都被女皇武则天蛮横的化解了,看来护起短来的女人是让这些大臣们毫无办法的。但是这时年逾八旬的张柬之登场了,他在这一年九月被拜为宰相。历史的车轮终于来到了公元705年,也就是神龙元年,当时老迈的武则天已经生病长期静养,朝廷里的大臣很难见到她,身边的事务和国家的朝政都由张氏兄弟把持。眼见可能发生变故的李、武两家和朝廷大臣们开始酝酿逼宫。而这个逼宫的主谋在历史上记载就是刚刚出任宰相不久的张柬之。但是我们从历史记载的分析,李、武两家显然是支持了这一逼宫行为的,至少是默许的。否则仅凭刚刚拜相不久而且年逾八旬的张柬之和区区五百名士兵就搞定了叱咤风云半个世纪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个人认为不可能!事变的实际经过其实非常简单,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等人率领五百士兵从玄武门入宫,直接杀掉张氏兄弟然后报告女皇武则天(其实就是逼宫)。武则天当面质问了参与政变的张柬之等人然后呵斥躲在他们身后的太子李显。但是年迈的武则天显然也已经不愿和他们争斗什么了,很快她接受了政变的结果,两天后,她下诏传位李显。和玄武门事变一样,三天时间整个政变就结束了。神龙政变之后张柬之等人的地位和唐朝的政治格局705年正月的神龙革命,不仅仅使李显重新登上皇位,而且使武周政权又变回了李唐政权。张柬之等人也因此加官进爵。其中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因为是主要的策划和实施者都被封为公爵,同时也在中宗李显的朝廷担任要职,成为当时朝堂官员中的领袖人物。但是很快新的政治博弈开始了。中宗登基后,权力很快被韦后把持,本来中宗李显就性格懦弱,韦后性格强势,在他们夫妻流放受罪之时,李显又对妻子心怀愧疚,所以复位后任由韦后把持朝政。而权力欲望很强的韦后和野心很大的女儿安乐公主也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势力集团。她们都想效仿武则天控制朝政甚至登基称帝。而韦后母女的行为很快被武氏家族的领袖武三思发觉,他开始积极联合韦后母女,甚至有传闻他本人也是韦后的情人,他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安乐公主,从而使的韦武两家迅速结成了政治联盟。与有野心但是政治经验和能力有欠缺的韦后母女相比,武三思的政治斗争能力显然高出不少。他成为这个集团在朝堂上的重要官员,同时还吸纳了上官婉儿这样的优秀女官成为韦后母女在后宫干预政治的重要帮手。韦武集团登场后,第一个目标就是当时中宗的太子李重茂,因为太子的存在就是韦后登上女皇宝座的最大障碍,是安乐公主成为皇太女的最大障碍,当然也是武三思借由韦后母女重新掌控朝政并伺机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最大障碍。但是打击太子李重茂首先必须打压控制朝廷中的文官集团,毕竟这些人肯定会从礼法制度的角度维护太子李重茂的地位,如果没有打压控制住文官集团,韦武集团的政治企图就无法实现,而当时文官集团的领袖正是以张柬之为首的神龙革命的五位功臣。于是武三思开始着手谋划打击张柬之等人,老谋深算的武三思很清楚当时朝堂上的势力分布,一是以韦后和他为首的韦武集团,二是以李旦和太平公主为首的李唐皇室的其他成员,三是张柬之为首的文官集团。武三思首先通过韦后和中宗将张柬之等五人进封为王爵,从而剥夺他们的实际政府权力,典型的“明升暗降”的手段。而正因为此次加封王爵,张柬之等五人也被称为“神龙五王”。随后不久,武三思等人又罗织罪名诬陷张柬之等“五王”,使得唐中宗李显将张柬之等“神龙五王”都贬谪边疆,张柬之到了贬谪之地后忧愤而死,其他“五王”成员也都死于非命。在针对“神龙五王”和太子李重茂的打击过程中,武三思通过中宗不断增加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封地和权益,换取这两位当时在政坛非常有影响力的皇室成员的默认和中立。但是他们的逼迫使得太子铤而走险,武力抗争,虽然兵败身死,但是武三思一家却被李重茂杀掉,直接导致武氏家族开始衰落,也使得韦武集团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领导人物,也为后来韦武集团的彻底覆灭埋下了伏笔。终上所述:张柬之在神龙革命前一年出任宰相,在武则天专宠包庇张氏兄弟的恶劣政治形势下,果断采取措施,联合联络争取李、武两家的支持,在这些政治势力的支持下,领兵发动政变,逼迫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又迎立李显复位,恢复大唐国号。李显复位后,张柬之也因功被封为天官尚书,汉阳郡公;随后被政敌武三思算计,先是被进封为汉阳郡王,爵位虽然高了,但是却失去政府权力。再后来被诬陷诽谤非议韦后,被中宗李显贬回老家襄阳养老,不久又流放泷州,随即忧愤而死,可谓下场凄惨。公元710年,韦后势力倒台,李旦登基张柬之随即和其他五王一起被平反,被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文贞。唐玄宗开元六年,配享中宗庙庭。唐德宗建中年间又追赠他为司徒。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就是武则天,那就是前所未有的付出,骨肉相杀,椎心之痛,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改朝换代,打破旧的观念,男尊女卑,有坚强的政治头脑,经历过生与死的磨难使他变得更加坚强,朝廷里的阿姨我炸,阿姨奉承,经历过九死一生,在武则天看来,要想生存只有权利才能生存下去,没有权利他只能等死,是权利支持他生活下去,他要做一个前所未有的人,为女人争夺权利,那就是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能做到,给他们的儿女们做出了榜样,让天下的人论古到今。武媚娘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从初入宫闱的清纯少女,成为老年皇帝唐太宗的五品才人;到“天书”预言的“女主武氏”带来的危机甘降级做御前待女,再到小皇子的知心人;后因先皇驾崩被发配到感业寺为尼姑;与新皇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后以皇后宫女的身份再次入宫,封为二品昭仪;之后,设计“废王立武”封皇后;再后来,泰山封禅,二圣临朝垂政;唐高宗驾崩后,以皇太后称制摄政,谋夺李唐社稷,翦除唐朝宗室,加尊号“圣母神皇”;载初元年(690年)九月,九月九日女皇称帝,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建明堂万国来朝武则天广涉文史,颇有诗才,《全唐诗》收录有其诗《如意娘》等46首;除精通史籍诗文之外,她还精于书法尤其精于飞白书和行、草书,历代书法爱好者都视《升仙太子碑》为书法艺术珍品。此碑书体极草,多用侧锋,尚存一定古雅之气。武则天的书法造诣于此可见一斑。武则天酷爱诗歌乐舞,称帝后,她御撰了大量雅乐作品,如《唐明堂乐章》《唐大飨拜洛乐章》等,典籍中记载唐历代帝王御制坐、立部伎作品共十四部,其中由武则天创作的占有四首,即《天授乐》《长寿乐》《鸟歌万岁乐》《圣寿乐》等,其数量乃诸位帝王之最。武则天的一生经历传奇,阅历丰富,履历辉煌,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还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女皇。
文章TAG:
开国女帝记事全部攻略 女帝的日常开国组是谁 开国 女帝 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