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之痕手游哪里抓坐骑攻略,明月刀手游攻略大全
作者:本站作者我们先看看西游记中有那些坐骑和它们的主。所以,只能是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三仙当坐骑了。赵公明见了大喜,心想:我此去无坐骑,正好用得着它。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关于《封神榜》的神兽坐骑。三、沦为坐骑比来比去,其实是封神原著中的犼最强大。
《封神榜》中有哪些神兽坐骑?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关于《封神榜》的神兽坐骑。四不象——姜子牙的坐骑原为元始天尊的坐骑,后送于姜子牙,它的犄角像鹿,面部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但整体看上去却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驴非驴,故获得“四不像”的美名。鳞头豹尾体如龙,足踏祥光至九重;四海九州随意遍,叁山五岳刹时逢。姜子牙帮元始天尊在人间跑腿封神,元始天尊自然不能太亏待自己的徒弟,于是送了限量级的坐骑——四不像。
黑虎——赵公明坐骑被赵财神下山时临时捉住,充做脚力,非常凶猛。闻太师前往峨眉山罗浮洞请来赵公明相助。经过一座高山时,见山脚下狂风大作,突然跑出一头黑虎。赵公明见了大喜,心想:我此去无坐骑,正好用得着它。便用丝带套住黑虎的脖子,跨上虎背,降服了他。”扳角青牛——太上老君的坐骑扳角青牛:上古瑞兽"兕",兕这种生物长的很像水牛,但皮毛是青黑色,头顶额心正中长有一根冲天牛角。
奎牛通天——教主的坐骑是一头乌黑色水牛,牛身周围有祥光瑞霭、五彩庆云腾腾而起。两只牛角形如弯月,牛头额间正中有太极八卦图纹。苍灰色,出入水必有风雨,能发出雷鸣之声,并伴以日月般的光芒。九龙沉香辇——元始天尊元始天尊的代步銮舆,乃是鸿钧老祖以乾坤鼎足足炼制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之久的无上宝物。以鸿蒙沉香木为车基。
上采九天五彩神石、下集九幽五气玄金,吸日月星辰之精华、纳天地山河之神秀。阴阳极气流转,五行灵光游曳。七彩祥云——鸿钧老祖鸿钧老祖也叫鸿钧道人,在小说《封神演义》中称为鸿钧道人,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傅。在小说中,鸿钧道人为众仙之祖,也称“鸿元老祖”。鸿元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际的宇宙本始状态。
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是什么来历?
在中国古代神话小说里,牛是一种充满“神”气的动物。以《西游记》来说,里面就描写了多种与牛有关的神魔鬼怪,如野牛精、牛魔王、太上老君的青牛等。其中太上老君的青牛更是令读者印象深刻,它凭借一个小小的钢圈,就将孙悟空和天兵天将耍的团团转。那么,太上老君这只厉害的坐骑到底有什么来历呢?根据《录异记》和《列异经》的记述,秦文公砍伐千年古木——大梓树,梓树被砍断后,突然从巨大的树干中走出一头青牛,很快青牛径直走入丰水中。
后人因为这个典故,而用“青牛文梓”来指代参天古木。以上是关于青牛来历的最早出处,由千年古树化成青牛,这看似没有关联的东西,却出现在古人的思想世界里。这或许反映出的是古人的“崇牛”心态。因为在农耕时代,牛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力,也是极为重要祭祀用品。当然,牛一般是充当耕田犁地的劳动工具,它们缓慢的速度决定了它们不太适合作为骑乘对象,将青牛作为太上老君的坐骑或许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为什么没有神仙把猪八戒抓去当坐骑?
我们先看看西游记中有那些坐骑和它们的主。观音菩萨 金毛犼文殊菩萨 青狮普贤菩萨 白象地藏菩萨 谛听(白犬)南极仙翁 白鹿太上老君 青牛金蝉子 白龙马太乙天尊 九头元圣牛魔王 避水金睛兽有坐骑的神佛,级别都很高。他们讲究法相庄严,给凡人一个好的示现。
上古神话中,犼的战力就连女娲都畏惧,为何后来却沦为坐骑?
原著党答一波。注意,这个原著是指的《封神》而非《西游》,原因就是《西游》中女娲从来没有出场过。当然,也要用到一些别的典籍。先要强调的是,犼的战力的确强大,不过在女娲面前就是个渣;而又正因为它太强大,因此被高手收为坐骑乃是必然。一、上古神话的真面目最早记载犼的应该是南北朝时的《玉篇》,只有区区四字:音吼,似犬;其次是北宋时期的《集韵》,照样简略异常:犼,北方兽名,似犬,食人。
通过这两则记载可以发现两点:1、犼并非出自上古神话。首先,真正的神话母本《山海经》中并无犼的记载;其次,《玉篇》和《集韵》中在解释时,并无一个字涉及到远古之时。这说明犼实在和上古时代没有什么关系。2、其战力其实相当呵呵。犼也不过就是“似犬”且“食人”而已,长得像狗,能吃人。这与《聊斋》中吃人的野狗子很相似,但它们吃的是战场上战死的普通士兵,且只敢在夜里出动。
它们是凶恶的,甚至也是恐怖的,但要说战力强大无边,甚至连女娲也畏惧,那也是搞笑的、不自量力的。袁枚在《续子不语·卷三》中也写到犼:佛所骑之狮、象,人所知也;佛所骑之犼,人所不知,犼乃僵尸所变。为什么呢?袁枚跟着又作出了解释:或曰: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犼有神通,口吐烟火,能与龙斗,故佛骑以镇压之。意思是说,人死后的尸体因为某些特别的机缘(比如风水、阴阳、气场等)变为旱魃,旱魃又因为特别的机缘进化,即是犼。
犼神通广大,与龙有一拼之力,所以观音菩萨以之为坐骑,以佛法镇压它的凶性。到了东轩主人所辑的《述异记》(非祖冲之、任昉之作,是清时仿书)中,着重写了犼与龙争斗的情节:东海有兽名犼,能食龙脑,腾空上下,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胜。康熙二十五年夏间,平阳县有犼从海中逐龙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见三蛟二龙,合斗一犼,杀一龙二蛟,犼亦随毙,俱堕山谷。
其中一物,长一二丈,形类马,有鳞鬣,死后,鳞鬣中犹焰起火光丈余,盖即犼也。这应该就是“一犼可斗二龙三蛟”的原始出处了。袁枚与东轩主人都是清朝时人,他们的记载采自时人传说,可能确实也受到了《封神》的影响,但与上古神话是无论如何不沾边的。二、战力《聊斋》中的野狗,吸食人脑,袁枚还有一本《子不语》中写到一种叫“山和尚”的妖怪,也是吸食人脑:有李姓者客中州,遇大水,登山避之。
水势骤涨,其人更上山顶。时已暮,见矮草屋,乃山民耕在夜巡者所居,内悉借以草,旁置一竹梆,其人宿焉。中夜,闻踏水声,视之,见一黑短胖和尚游水面将至。其人大呼,此怪稍却,少顷又前。其人窘急,取梆大击。山民都集,怪遂去,终夜不复至。次日水退,询山人,云:“山和尚也,斯人孤弱,便食人脑。”大约写的是同一种怪物。
内在的故事逻辑还可能有某种传承关系。袁枚生于蒲松龄之后,而东轩主人又比袁枚晚了100来年。袁枚一代大豪、见多识广,他的两本书未必是受了《聊斋》的影响,但东轩主人一定是受了袁枚的影响。蒲松龄死于1715年,第二年袁枚出生,两人完全有可能听过同一个传说,然后分别写出了野狗子和山和尚的故事。根据以上几个故事,我们大体能还原清朝传说中犼的战力:犼是僵尸所化,修成大神通,能够与龙争斗,其战力大于一龙二蛟而小于二龙三蛟。
如此战力,倘在封神中,相当于什么水平呢?封神中,龙王三太子敖丙在哪吒手下连一合也没走上,被混天绫一裹,就滚下逼水兽;复被乾坤圈一圈,元身就被打出,随即被哪吒抽了龙筋。整个过程中,敖丙可以说毫无还手之力。敖丙死后,其父敖光上天庭告状,不料却在南天门外又被哪吒一顿暴揍。哪吒仗着隐身符,偷袭龙王,扑倒了用脚踏住,在他左胁下连抓数把,抓下四、五十片鳞甲,鲜血淋漓,痛伤骨髓。
敖光贵为东海龙王,身躯可大可小,号称“要大便撑天柱地,要小便芥子藏身”,虽然是被哪吒偷袭,但是一被踏住就再也翻不了身,则其战力即使在全盛时期、两人当面堂堂正正对垒,也只有被哪吒碾压的份儿。敖丙是龙宫太子,敖光是东海龙王,两人怎么着也被“二龙三蛟”这种普通龙族加起来强一些。犼虽强,却是经过三日三夜苦战才杀了一龙二蛟,既然战力弱于二龙三蛟,那也势必弱于一个龙王。
而龙王是不如哪吒的。哪吒的战力又是什么水平呢?他是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真人之徒,那么当然弱于太乙真人。而太乙真人与女娲之间还差着一个境界。封神中的实力划分,大略可以分为:普能修士→真仙→金仙→准圣→圣人→鸿钧级圣人。哪吒是真仙境界,女娲的境界有争议,但都公认为她的境界至少应该是圣人。圣人之下皆蝼蚁,女娲之下,准圣是蝼蚁,太乙真人这种金仙也是蝼蚁,哪吒更是蝼蚁中的蝼蚁了。
所以,清朝笔记中的犼永远都不具备让女娲害怕的能力。三、沦为坐骑比来比去,其实还是封神原著中的犼最强大。封神第83回,万仙阵中,通天随侍弟子之一的金光仙看守分阵四象阵,在虬首仙、灵牙仙两位师兄皆已现了原形,成为阐教坐骑的情况下,慨然而出,大呼邀战。作歌曰:妙法广无边,身心合汞铅。今领四象阵,道术岂多言。
二指降龙虎,双眸运大玄。谁人来会我,方是大罗仙。 铅汞是内丹术语,铅为命,汞为性,为性命之根源。合汞铅就是性、命调和,已臻至道。张三丰《参禅歌》有云:有人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仙。金光仙歌中云“方是大罗仙”,意思是谁打得过他才算真正的大罗金仙,这证明他自己也是大罗金仙。大罗即大罗天,在诸天之上,金仙的全称就是大罗金仙,是仙人之首。
慈航道人也不过是金仙境界,两人堂堂正正一战,鹿死谁手实未可知。不料在进阵之前,元始将自己的圣人之宝三宝玉如意赐给了慈航道人。圣人之下皆蝼蚁的定律再一次发挥了作用,金光仙干脆利落的被擒。南极仙翁奉老子之命,令他速现原形。于是金光仙就地一滚,现了原形,乃是一只金毛犼。无始分付在他颈上挂一牌,书其名讳,赐与慈航为坐骑。
紧跟着参与了三大士围攻金灵圣母之战。在封神中,金毛犼的战力是无可置疑的金仙,与十二金人并列。但要说令女娲恐惧,也仍然是痴人说梦。综上,结论如下:1、犼并非出自上古神话,而是最早出自南北朝笔记《玉篇》的一种犬类,后成为观音菩萨的坐骑;2、《玉篇》和《集韵》中的犼其实相当平庸;在明朝神魔小说和清人笔记中,犼的战力才获得了根本性的提升;3、无论如何,犼的实力不可能超过女娲娘娘;4、《封神》中,犼沦为菩萨坐骑,是遇到了他惹不起的高手,只能接受命运。
如果唐僧的三个徒弟是悟空、杨戬、哪吒,坐骑是牛魔王,会怎样?
如果是悟空、杨戬、哪吒、牛魔王这样的组合的话,显然其战斗力要提升一大截。因为无论是猪八戒、沙僧还是小白龙比起哪吒、杨戬和牛魔王来实力差得太远了。很有意思的是悟空、杨戬和牛魔王实力非常接近,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跟杨戬大打出手,俩人斗智斗勇斗法几乎战了个平手,要不是太上老君用金刚镯将孙悟空打了一跤,杨戬也很难抓住他。
在取经路过火焰山的时候孙悟空也曾跟牛魔王交过手,俩人也是难分上下。更有意思的是孙悟空、杨戬、牛魔王都有七十二变的绝技,相比较而言哪吒反而成了这个团队中除了唐僧以外最弱的一位。不过哪吒实力不行法宝来凑,哪吒可是拥有法宝最多的一位,像什么火尖枪、混天绫、乾坤圈、风火轮在对付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的时候非常奏效,因此哪吒的法宝可以弥补其自身实力的不足。
有这四大护法保护唐僧取经基本上可以做到遇神杀神遇佛啥佛的境界,除非九头狮子精或者金翅大鹏极个别的妖怪能给这几位造成些麻烦,其他妖怪只有望风而逃的份儿。那么真要由孙悟空、哪吒、杨戬、牛魔王护送唐僧取经就真的可以一路畅通成功取得真经了呢?唐僧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从硬实力上来说或者从牌面实力上来看确实如此,但是这支队伍其实是存在着巨大的隐患的,那就是团队凝聚力和内部团结问题。
孙悟空、哪吒、杨戬、牛魔王都是本事大脾气也大的主儿,个性非常强。他们可不像猪八戒那样贪吃贪睡,也不像沙僧那样任劳任怨无欲无求。哪吒、杨戬、牛魔王都是不甘平庸想要建功立业的。这样以来就出现了谁主谁次,谁是红花谁当绿叶,谁挑行李谁牵马的问题。当初猪八戒、沙僧、白龙马跟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的时候,孙悟空实力碾压其他三位是当仁不让的降妖除怪的主打,是大哥大,八戒们只是助手小弟和陪衬而已,争光露脸的事儿都是孙悟空的。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无论是哪吒还是杨戬或者是牛魔王,能耐都不比孙悟空小凭什么让孙悟空当男一号,他们哥几个凭什么就得当配角?就拿牛魔王来说他心里是最不平衡的。都是动物,凭什么自己就要被唐僧骑,唐僧为啥就不能骑着猴子?牛魔王第一个就不服孙悟空。因此摆在唐僧面前的最大难题并不是妖魔鬼怪,而是如何协调徒弟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取经任务。
如果唐僧没有能力让徒弟们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话,他们这支取经队伍很可能在半路上就会发生内讧,从内部瓦解队伍的凝聚力从而自相残杀最终共同毁灭。结语:纸面上的战斗力是不可靠的,就像是一支豪华的足球队一样每个位置都星光璀璨,但是不代表这样的队伍就能赢球,因为这种大牌队伍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隐患那就是勾心斗角。如果唐僧这个主教练不能很好的将队伍表面的实力转化为真正的战斗力那么等待他的注定会是失败!。
《封神演义》里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成为坐骑后为什么没有反抗?
在太上老君和原始天尊等人破掉通天教主摆下的诛仙剑阵后,通天教主再次整合门下弟子,截教有教无类,法力神通、修为甚高者比比皆是,又称“万仙来朝”,这一次通天教主集结其门下所有弟子,摆出了一个超级大阵——万仙阵。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面对此阵,也无十足破阵的把握,所以力邀西方准提道人、接引道人二圣共同御敌破阵。
四圣集齐,一定会携带自身的看家法宝,四圣的法宝非平常金仙、散仙可比,全部是可攻可防的先天至宝。如:扁拐、蒲团、盘古幡、太极符印、三宝玉如意、七宝妙树、十二品金莲等先天至宝等等。虬首仙、乌云仙把守太极阵的被盘古幡所破,盘古幡的攻击力二仙实难招架。灵牙仙把守两仪阵被太极符印所破。金光仙把首的四象阵被三宝玉如意所破。
乌云仙被西方二圣用六根清净竹擒拿到西方世界。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三仙被南极仙翁打回了原形,又被原始天尊吩咐南极仙翁给三仙佩戴了符牌,三仙已被圣人制服,法力肯定会受到压制,肯定没有反抗的能力了。再说此时的通天教主眼见大势已去,本想去师父鸿钧老祖那里告状,却没想到师父不但不帮他,还批评他妄动无名,造成了无尽杀虐,师父又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位圣人吞下了损圣丹,严禁他们私下再次争头。
《封神演义》里为什么截教随侍七仙有三个成了坐骑,而梅山七怪都没有?
在《封神演义》里,三教共议封神榜时,曾明确提出凡是参与封神大战的,无论:人、神、妖魔鬼怪,皆根据其道行深浅和机缘造化来决定其是否封神上榜。那又为什么截教随侍七仙有三个成了坐骑,而梅山七怪没有呢?且看下文小院带大家逐一分析。一、为什么截教随侍七仙有三个成了坐骑呢?截教随侍七仙有: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乌云仙、毗卢仙、长耳定光仙、金箍仙等七仙,七仙均是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神通广大,不管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怎么嫌弃他们,也改变不了他们是鸿钧一脉的事实,也改变不了他们是自己师侄的事实。
其中,在万仙阵中除了金箍仙逃脱后下落不明外,乌云仙、毗卢仙和长耳定光仙均被西方教收走成了释门中人。 另外三仙:虬首仙原形是青毛狮子,被文殊广法天尊收服,元始天尊命南极仙翁将其打回原形,并保留其仙籍,送给文殊当坐骑;灵牙仙原形是黄牙白象,被普贤真人收服,太上老君命南极仙翁将其打回原形,并保留其仙籍,送给普贤当坐骑;金光仙原形是金毛犼,被慈航道人收服,太上老君命南极仙翁将其打回原形,并保留其仙籍,送给慈航当坐骑。
为什么是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三个当了坐骑?(1)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三仙原形形象高大、威武,比较适合当坐骑,并且三仙也是法力高强之辈,符合文殊、普贤和慈航的身份。(2)乌云仙、毗卢仙、长耳定光仙、金箍仙四仙中,其中毗卢仙和金箍仙应该是人修道成仙的,原书中并没有交代,根据小院推测通天教主不太可能安排七个异兽珍禽做随侍七仙的,应该会安排两个人随侍左右,故此二人不能当坐骑。
而乌云仙原形是只金须鳌鱼,长耳定光仙原形是兔爷,此二仙虽然也神通广大,但其原形形象矮小不够威风,有失主人身份也不适合当坐骑,并且金箍仙逃跑后下落不明,乌云仙、毗卢仙、长耳定光仙被西方教收走入了释门。所以,只能是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三仙当坐骑了。又因,三仙是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也或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也不舍得三仙上封神榜的缘故,故将三仙送与门人当坐骑,这其中有对通天教主的羞辱之意,但是同时保留了三仙的仙籍也算是看在同门师兄弟的份上给通天教主留下了一丝的尊严。
二、梅山七怪为什么没有成为坐骑?(1)梅山七怪是七种修炼成精的动物,白猿(袁洪)、水牛(金大升)、狗(戴礼)、野猪(朱子真)、蜈蚣(吴龙)、白蛇(常昊)和山羊(杨显)。这七怪都是些生性残忍,吃人吃荤的主,身上难免没有血腥味,且修的都是些旁门左道之术,如果拿他们这些妖怪当坐骑,不但会被别的道友笑话,也有失正统仙家的身份,所以自然不会被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看在眼里。
《西游记》原著里,文殊和普贤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他俩总是一起出场?连坐骑也在一起?
在小说《西游记》中,出现了多个神仙组合,例如福禄寿三星、七仙女、梅山七兄弟等等,这些神仙组合由于地位相当、工作内容相近或者兴趣爱好相同,往往会集体行动,甚至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组合,他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过密的交集,擅长的领域和修炼的场所也差着十万八千里,但却总是同时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整部《西游记》中,他们曾经多次同时现身,甚至连他们的坐骑也是结伴下界为妖。
那么,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到底有何渊源?为何总是同时出现呢?接下来,我们结合小说《西游记》来分析一下原因。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另外三大菩萨分别是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四大菩萨均有多次出场记录。此外,又与毗卢遮那佛、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文殊菩萨以智慧、正德闻名,道场位于山西的五台山。
在小说中,文殊菩萨拥有两位坐骑,一位是狮猁王,另一位是青狮精,分别在乌鸡国和狮驼岭为妖。此外,文殊菩萨还拥有智慧神剑和照妖镜等法宝,实力非常强大。佛教中,文殊菩萨通常是持剑骑狮的形象,象征以智慧之剑斩断烦恼,以狮王怒吼来威慑妖魔。普贤菩萨也是四大菩萨之一和华严三圣之一,与文殊菩萨有诸多交集。普贤菩萨以理德、行德著称,道场位于四川的峨眉山。
《西游记》中,普贤菩萨的坐骑为白象精,曾与青狮精一起在狮驼岭为妖,给唐僧师徒制造了非常大的麻烦,甚至一度让孙悟空感觉束手无策以至于痛哭流涕。由此可见,普贤菩萨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传统佛教中,普贤菩萨的形象通常是身骑大白象,手持如意棒,象征着事事如意,物物通达,甘愿像白象一样为苍生背负重担,充分体现出普贤菩萨的慈悲和怜悯。
两位菩萨亲近的表现根据统计,在《西游记》中,文殊菩萨共出场六次,其中有五次与普贤菩萨共同出场。唯一一次单独出场是在乌鸡国收伏狮猁王。而普贤菩萨共出场五次,均与文殊同时出现。两位菩萨共同出现的五次中,三次间接共同出场,两次直接共同出场。间接共同出场第一次间接共同出场在小说第二十一回,黄风怪与孙悟空打斗过程中,由于体力不支渐渐处于下风,于是使出杀手锏——黄风来对付孙悟空。
原著中通过一首诗来形容这股黄风的厉害,其中有两句为“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第二次发生在小雷音寺,唐僧为了说服孙悟空允许自己进入寺中拜佛,给他讲了一通大道理,其中有两句为“普贤在峨眉,文殊在五台”,旨在说天下诸佛均不在一方。最后一次出现在小说最后一回,唐僧师徒顺利完成取经任务修成正果,受封完毕后,诸佛合掌皈依,都念“……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两位菩萨的法号第三次同时出现。直接共同出场第一次直接出场为四圣试禅心。当时,取经团队刚刚组建完毕,黎山老母却在无意中发现队伍中有人凡心未改。于是,她召集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友情出演,对取经团队进行了一次忠诚度测试。其中,文殊菩萨扮演了二女儿爱爱,普贤菩萨扮演了三女儿怜怜。第一次直接出场为狮驼岭降魔。
两位菩萨的坐骑青狮和白象趁主人不备来到狮驼岭一带为妖。孙悟空想尽办法均不能降伏,于是直接到如来佛祖那里请求援兵。佛祖了解情况之后,派人将文殊和普贤召集过来,共同前往狮驼岭降妖。通过以上列举,我们发现,无论是在非正式场合的聊天对话中,还是在正式的受封仪式上,两位菩萨都会同时出现。而同为四大菩萨的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多数情况都是单独行动,这是为什么呢?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经常同时出现,与他们相同的工作内容,相近的修炼道场和相似的工作状态有很大关系。
相同的工作内容在佛教题材和绘画或者雕塑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形象:佛祖高坐莲台在中间讲经说法,两边有两位菩萨侍立,起协助作用,这两位就是胁侍菩萨。胁侍菩萨在所有菩萨中修为最高。而文殊和普贤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负责协助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由于工作内容相同,因而与其他菩萨相比,文殊和普贤同时出现的概率更高。
相近的修炼道场四大菩萨中,文殊菩萨的道场位于五台山,普贤菩萨的道场位于峨眉山,观音菩萨的道场位于珞珈山,而地藏菩萨的道场位于九华山。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灵山位于西方,五台山与峨眉山相距灵山更近,两位菩萨无论是前往灵山上班,还是听讲,都非常顺路。而珞珈山位于茫茫南海,九华山位置更偏东方,想要拜访二位菩萨需要绕远路,相对来说不是很方便,因此与他们交集比较少。
相似的工作状态在四大菩萨中,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相对而言空闲时间比较多,工作时间也比较一致。而观音菩萨由于一直在为西天取经操心,动不动就会有人找上门来请求帮忙,因此鲜有空闲时间。地藏菩萨秉持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理念,常年住在地府幽冥界,超度六道众生,更是没有什么时间。因此,文殊和普贤结伴而行的机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