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进清出最新攻略,三十天自驾川进青出详细攻略
作者:本站作者
本文目录一览
1,进藏最佳路线
1、川藏南线:风景优美川藏线是指连通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之间汽车通行的第一条公路,川藏南线主要走318国道。川藏南线在过新都桥的分岔路口之后一路向南,经过巴塘—里塘之后到达西藏的芒康,之后又会经过左贡,帮达,八宿,然乌,波密,鲁朗,八一,最后到达拉萨。2、川藏北线:人文景观多一条探索藏区文化的线路;一路藏式官寨、羌寨、民居、寺庙等,是一条极具人文历史景观的自驾线路。代表景点:卓克基官寨、色达、孜珠寺等。3、214唐蕃古道最具历史厚度与自然景观的线路;从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开始,这条线路就成为了当时唐朝与西藏文化交流的要道。代表景点:冬给措纳湖、文成公主庙、孜珠寺等。4、滇藏线:最美进藏路线滇藏公路是入藏公路海拔最低的通道,是风光最美的进藏线路之一,南起云南下关,经剑川、中甸、德钦,北达西藏芒康,全长714公里,到达芒康后再到拉萨一段,则和川藏公路南线重合。滇藏线沿途美景数不胜数,云南文山普者黑、东川红土地、元谋土林、腾冲地热、怒江大峡谷、独龙江、哈巴雪山杜鹃、梅里雪山、西藏芒康古盐田、然乌湖、来古冰川、米堆冰川、巴松措。5、青藏线最适合交通运输、快速出藏的线路;109青藏线穿过可可西里地区,是所有进藏线路中大卡车最多的线路,通常与“318川藏线”组成进出西藏的“川进青出”线路。代表景点:纳木错、可可西里、昆仑山脉等。
2,三十天自驾川进青出详细攻略
您好,我是大东北自驾游俱乐部,我们每年春秋两季都组织进藏自驾游活动,明年春天还去,一起吧?
3,西藏旅游地图合集川进青出仅常规线路阿里大环线才是终极挑战百度知
西藏 旅游 ,美景在路上,而非某个固定的景点,因此自驾游是西藏 旅游 的主要方式。自驾西藏涉及到诸多的 旅游 线路,像318川藏线、109青藏线、214滇藏线都是基础的自驾线路,再深度一点的线路有317川藏北线、丙察察、219新藏线。而最深度的线路,非“阿里大环线”莫属。 川进青出,即“自驾西藏时,由四川进入西藏,再从青海穿出”的线路简称。它主要由318川藏线与109青藏线组成,全程约5000公里,自驾需用时15-18日,其 旅游 景观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四川成都出发,一路自驾9-10日,沿着318川藏线进入西藏拉萨,经过川西 香格里拉地区、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三江并流区域 ,可参观康定 新都桥、甘孜稻城亚丁、西藏林芝 等地的风景,视觉印象包括冰川、雪山、草原、峡谷、湖泊、林海等。 第二个部分:抵达西藏拉萨后,停留2-3天,参观西藏拉萨当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包括 羊卓雍措、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 等景点, 旅游 元素更倾向于拉萨当地的人文风情与生活气息。 第三个部分:从拉萨出发,自驾5-7日,沿109青藏线穿越 昆仑山脉、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青海等地,一路参观 纳木错、茶卡盐湖、青海湖 等景点,景观特点以亘古荒原、风沙肆掠的西北无人区,以及沉静磅礴、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为主。 川藏线是一个广义上的用词,原意指“所有从四川到西藏的线路”,排列组合下来数量甚多。有的线路混杂着乡道、县道、国道,纵横捭阖、盘根错节,而有的线路则一路向前,康庄朗朗。比如318川藏南线、317川藏北线,就是属于典型的后者,方便于驴友们更加简单明了地规划西藏自驾游线路。 318川藏南线与317川藏北线的里程数相差不大,都是2300公里左右,都需要自驾10日左右。 海拔上,317川藏北线略高;路况方面,317川藏北线更加险峻、泥泞;风景上,317川藏北线更偏向于人文寺庙类,而318川藏南线自然风光更加饱满 。如此一来,多数驴友首次自驾川藏线时,自然都会选择318川藏南线,人们口中常说的“川藏线”指的便是“318川藏南线”。 两条线路都是云南昆明到西藏拉萨的线路,如果将滇藏线看做是“318川藏南线”,那么丙察察就好比“317川藏北线”。滇藏线在路况、海拔等自驾环境层面,都优于丙察察,但为何丙察察却那么出名呢? 丙察察本是一条无名山路,以连续通过“ 察隅、察瓦龙、丙中洛 ”而渐渐得名,现已被正式立名为“ 滇藏新通道 ”。丙察察的魅力,在于其一路流沙、危崖、沿江路段的险境,以及察隅附近原生态未经开发的阒寂风景。 自驾丙察察,比自驾其他任何一条入藏线路,都更能体验到户外自驾游的紧张刺激感 ,是一条极其富有挑战性的自驾线路。 新藏线的自驾难度并不高,没有悬崖、落石、流沙路段,路面平整扎实。可要想自驾新藏线,却比自驾其他任何一条线路都要难。 新藏线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平均海拔近五千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只有成都的50% 。仅仅只是高原反应,就令许多驴友望而却步,更别说羌塘、阿里无人区地带的大风、高寒、酷暑环境。 但通常,越是难以抵达的地方,风景就越好。新藏线沿途经过的世界级景点,有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 ,世界第一神山 冈仁波齐 ,藏区三大圣湖之一 玛旁雍错 ,消失的神秘部落 古格王朝遗址 等。 人们常说,西藏 旅游 是有瘾的,去了一次,就会再想去第二次。于我而言亦此。走过川藏线、滇藏线、丙察察与新藏线后,就想去进一步地穿越阿里大环线。 阿里大环线的穿越难度不高, 比起自驾川藏线,它需要更强的专业性和更丰富的户外越野经验 。就自驾川藏线而言,途中车坏了,找附近的修车店处理即可,实在不行还可以麻烦路人帮忙。但自驾阿里大环线可不一样,如果遇到这样的意外,只能靠自己,因为周围都是无人区,很难找到帮手。 自驾西藏,一开始不用盯着最顶端的 旅游 线路,一步一步前行更好。先从比较基础一点的“川进青出”开始,慢慢去了解西藏。待到对西藏的风景、人文、感情都更加深入后,再往西藏更深处的地域踏足, 循序渐进,更能体验到一片信仰之地的广袤浩瀚与深沉内在 。余生很长,每年尝试一次新的线路,不要让方向盘与那颗跳动的旅行之心生锈,要让车轮与四季一样转动起来。
4,川藏318 自驾游需要注意什么
川藏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敏感位置(高海拔、长途、西藏),其沿途需要注意的事项,与国内常规旅游线路不同。为了能够不被遣返,顺利完成往返5000公里的旅程,每一个自驾车友应留意以下注意事项。文章图片1一、川藏线必备证件1、如果开车,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此3证为必备物品。川藏线边防站的检查以飞不过一只苍蝇而闻名,进入西藏后的每个检查站,都会严格核实驾驶证与身份证的一致,同时还要检查行驶证。行驶证可以不与身份证一致(可以开朋友的车或者租车自驾)。2、如果不开车,仅需带上身份证即可,如身份证丢失可用临时身份证替代。川藏线上,一定不要把身份证弄丢,否则只能被遣返。文章图片2二、需要办理边防证的旅游点西藏旅游,某些地方需要有边防证才能通行,普通“川进青出”旅游线路,无需准备边防证。因为边防证的检查是考虑到边境安全,并非故意给普通游客增加一轮办证程序。到西藏旅游需要办理边境证的旅游点: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聂拉木县(樟木)、定日县、康马县、亚东县、岗巴县、定结县、吉隆县;山南地区:错那县、隆子县、洛扎县、浪卡子县;林芝地区:米林县、朗县、察隅县、墨脱县;阿里地区:普兰县、扎达县、日土县、噶尔县。文章图片3三、川藏线路况、车况说明1、路况说明:川藏线几乎已经完成90~95%的柏油铺装路面,通常情况下,小轿车、2驱城市SUV等偏舒适性汽车的通行都不成问题。但要注意,如果发生泥石流、塌方等事故,4驱SUV相对普通小轿车的越野脱困能力就会展现出来,此时则不敢保证小轿车的通行度。另一方面,318川藏线属于国道,沿途弯多路险、山高路远,有数不清的悬崖、落石、流沙、塌方路段,新手司机自驾川藏线请三思而后行。2、车况说明:由于没有红绿灯,摄像头少,很多川牌、藏牌的车辆在川藏线上行驶起来,一会突然变道,一会逆向超车,一会弯道超车,看起来非常之狂野、无比的嚣张,令外地自驾车友避之不及。各位自驾车友一定要护住方向盘,稳扎稳打驾驶。文章图片4四、自驾小技巧提前下载离线地图:走过川藏线的朋友都清楚,川藏线上高于4000米海拔的垭口、以及一些四面环山的峡谷,联通、电信、移动的卡都难有信号。没有网络信号后,手机将不能支持在线导航功能,此时就需要普通地图软件自带的“离线导航”功能。司机需提前下载四川、西藏、青海等地的离线地图,在川藏线的行驶过程中,即使手机没有信号,也能依靠离线地图进行离线导航。很多往返于川藏线的旅游车十年老司机,都已经早早地下载好了离线地图。文章图片5五、川藏线加油攻略川藏线已经不是大家心目中那个偏远、落后、泥泞的自驾天路,其间加油站分布饱和、齐全,不会存在满油箱烧完都加不到油的情况。沿途平均每200公里处,就会存在一个加油站。川藏线上的加油站与普通城市加油站几乎没什么区别,就是油价会贵出最高20%左右,92号油、95号油、各大型号柴油一应俱全。注意:由于川藏线比城市更容易出现停水、断电的情况,因此可能会存在某个别加油站因停电而无法加油的尴尬。建议司机在油箱里的油量储备还有一半时,便把油箱加满。文章图片6六、常规必带物品1、防寒保暖:川藏线平均海拔4000米,即使7月,高海拔垭口也可能大雪纷飞,因此防寒衣物必带。加之高原地区早晚温差大,夏季旅游时,既要带上短袖,也要带上薄羽绒服或者冲锋衣。2、防紫外线:西藏是全世界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其阳光之毒,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一次川藏线堵车,我坐在副驾驶位置被太阳直晒,仅仅半小时,我就感觉自己已经被晒死了。防紫外线物品是女生的强项,防晒霜、头罩、手套、太阳伞等,都是神器。文章图片73、防高原反应:川藏线氧气比平原地区更为稀薄,很多来川藏线旅游的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提前半月开始连续服用红景天,路上带好高原安、芬必得、氧气瓶等物品,有助于应对高反。如果有条件,最好叫上一个向导同行,因为他们应对高原反应经验丰富,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处理办法,紧急情况下更知道最近的医务室在什么地方。4、防干燥物品:高原地区不仅氧气稀薄,其空气也异常干燥。每次去川藏线旅游,尽管带了唇膏,我的嘴唇也是一直处于皲裂状态。每次睡觉起来,鼻子里有干涸的鼻血,嘴唇一说话就开裂流血。应对高原空气干燥的措施是:带上保温杯,多喝热水;带上唇膏,经常涂抹。5、防堵车:川藏线一旦堵车,即有可能长达24小时。被困在车上,吃喝拉撒都是问题。因此,随车配备一点高热量干粮及饮品,如饼干、巧克力、红牛等,同时准备一把雨伞,以便长时间堵车方便时遮羞。
5,记录自驾318川进青出那些事儿
时隔两年,川进青出那段回忆仍让我历历在目,难以忘怀,一路上春夏秋冬,高山雨林、雪地湖泊,都能一一经历。川进险峻,青出开阔,或者会对你的人生有另外一种理解; 所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为下次出发做准备,同时也分享给想出发的朋友,可以减少很多麻烦,都是个人经历,欢迎朋友们提问,知无不答。可能也有些谬论,望各位帮忙改正。 1、 时间 :2019.5.1-2019.5.17; 2、 路程 :郑州荥阳市-成都-理塘-亚丁-巴塘-拉萨-纳木错-格尔木-茶卡盐湖-西宁-郑州荥阳市,全程7200公里,用时17天整;(成都-拉萨-西宁-成都,全程5770公里) 3、 座驾 :吉普指南者两驱家享版,油耗8L/百公里; 4、 人员 汽车 组成 :指南者、现代、长安共11人,其余两辆车共8人(贴吧约队)均为小轿车底盘不高,均可通行,2019年5月就出川边界30公里左右修路很颠簸,容易刮底盘,心疼车的慎重,其余路面均为正常柏油路、水泥路) 5、 携带物品(个人建议) :身份证、备胎、车载充气泵、发烧药、感冒药、高反止头疼片、氧气瓶、防滑链、拖车绳、衣物(春夏秋冬都得带) 、食物水源; 6、 住宿饮食消费情况 :全程aa,本车3人平摊,全程酒店宾馆两人间住宿,平价餐馆吃饭,住宿50-70元/人/天,吃饭50-100元/人/天,油费不等看跑的路程,预估50-100元/人/天,按平均值大概200元/天,景区门票、个人消费纪念品除外; 7、 个人游玩景点 :17天有点紧,所以大多数都是选择性游玩,看自己时间安排; ①川进青出第一站新都桥:泸定桥就横跨在这里,两岸青山绿水,大渡河面很宽阔,水流湍急,革命先烈飞夺泸定桥想想真的是很不容易,致敬缅怀; ②川进青出第二站理塘,这里是入住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海拔四千多米,空气很稀薄,缺氧感很严重,最好不要在高海拔洗澡,尝试了当地的血肠等 美食 就早早睡了,觉得很新鲜刺激; ③川进青出第三站稻城亚丁:这地属于来了后悔,不来也后悔的地方,一行11人只有包含我3人爬上山顶,于是就有了我的头像牛奶湖经典一跳,一上一下得五六个小时,建议先在亚丁住一晚第二天早上早点进景区; ④川进青出第四站业拉山:海拔4658米,72道拐就在这里,老司机的技术就要体现出来了,一路蓝天白云别提心情多舒畅了; ⑤川进青出第五站然乌湖:很纯净的湖面,雪山就在湖对面,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这里牦牛都是上公路的,就在你车旁边行走,你可别吓唬他,不要你就坐火车回去了[捂脸],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前去来古冰川,下次川进青出一定不会漏掉; ⑥川进青出第六站布达拉宫:这个海拔上布达拉宫很累,里面不好玩,去的就是为了拍照留下足迹吧,相反没有路上的绝美自然风光吸引人; ⑦川进青出第七站纳木错:纳木错和羊卓雍措算的上很应该去的地方,因为羊卓雍措时间紧就只去了纳木错,能被藏族人民称为圣湖的地方不去一趟算白来了,美不胜收,风大一定要多穿衣服哦; ⑧川进青出第八站茶卡盐湖:这应该是很多人想前往的地方,但别期望那么高哦,不然落差很大很大,当成一个普通的盐湖去欣赏应该心里会好受的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茶卡盐湖收费口应该是这几年接触到的第一个只收现金的高速口,好多人堵在那周转现金,太厉害了,然后一路到西宁经过青海湖,大到像海一样,辽阔壮观,值得一看。 小建议:①尽量夏季4-9月份之内去,安全很重要; ②出发前建议全车检查,刹车什么的很重要,因为我自己刚买几个月的新车,全程走下来就胎压报警了一下,而同行的他们刮了底盘,玻璃还被小落石砸了; ③在青出的路上,因大雪路面结冰被困在雪地好几个小时,然后车子路上打滑硬生生没安装防滑链就开过去了,所以食物、棉袄和防滑链一定要备好,小心谨慎一些,路过加油站就把油加满; ④高反因人而异,好多人说提前喝红景天什么的,我没在意,平时也是疏于锻炼,都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所以我觉得高反就是去适应它,适应了基本全程无忧。 只有经历,才有经验,想去就勇敢出发吧。
6,西藏自驾游到底是川进青出好还是青进川出好
自驾西藏,川进青出也好,青进川出也罢,不存在走哪条线更好,因为全国各地首次自驾西藏者,八条进藏线路,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都会首选并完成川西藏东+青藏高原这个大循环,只是进藏方向顺时针(川进青出)还是反时针(青进川出)的选择问题。 而 首次自驾西藏者,百分之八九十的也都会选择川进青出 。 自驾西藏,川藏线318国道。勒克儿 摄 为啥呢? 这是忌惮众所周知的高原高反所致。 某人到了海拔3000米及其以上会不会有高反,何时出现高反,至今都是令全世界现代 科技 扼腕的难题。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在实地体验,而体验地,最佳的地方就是川藏公路的第一板块:川西高原。 川西高原海拔3900+米剪子湾山观景点。勒克儿 摄 川西高原地势处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由第一台阶向第二台阶过渡。这一地带地形地貌变化剧烈,海拔五六千米的山峰与海拔两三千米的峡谷犬牙交错,自驾其间,如果折叠时空,起起伏伏貌似坐过山车,正是因为这一特性,可以“测试”人们是否有高反,当然,青藏线更是可以严重“测试”高反,但前者一旦“测试”有高反,可以迅速从高海拔的山峰垭口撤离到较低海拔的峡谷地带“以观后效”,后者就不行,因为过了纳赤台直到拉萨,海拔都是四五千米,一样一样的,往哪儿撤?只能挺住!万一挺不住,咋办? 青藏线109国道格尔木-拉萨是中国离天最近的公路中,路况最好的一条。沿途圣洁的雪山、清澈的湖泊、辽阔高原虔诚寺庙......看看青藏公路的沿途风景,仿佛看见了全世界!勒克儿 摄 要知道,一旦高反严重,撤离高海拔地方不及时或救治迟缓,是会危及生命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谈高反而色变,战略上重视它,战术上藐视它,首次自驾进藏走川藏线,就是战术应用的结果——一般说来,在平原地区的人们到高原地区,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高原反应,只是程度的不同,都有一个适应过程,适应的时间因人而异。首次自驾进藏走川藏线就是一个适应过程。比如,成都—康定,海拔逐渐升高到2600米,在这个高度,绝大多数人都没丢丢问题的,如有问题,那劝你趁早打消进藏念头。 川藏线318国道“康巴第一关”——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垭口。勒克儿 摄 如没问题,继续前进翻越康巴第一关: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初次进藏者在这儿一般都有高反的,只是程度的轻重而已,有情况,撤回康定或继续前行海拔3600+米的新都桥观察都行,继续前行,又有海拔4400+高尔寺山(隧道)考验,尔后到海拔2500+米雅江住宿,视同车乘员高反情况,休整(适应高反)一两天,确保进藏高反无忧后,则继续前进。 海拔2600+米、溜溜的康定城。勒克儿 摄 其实,318国道川西藏东段,高山峡谷段海拔起伏剧烈度基本和前述差不多,你这样走走停停,到拉萨至少也得一周,高反啥的,基本都适应了。然后,从拉萨走青藏线返回,虽然1000+公里平均海拔4400米,但你身体已经适应了前面一大段高反测验和适应,归途完全可以“烫着火锅唱着歌”一路嘚瑟着回家。 青藏线海拔4700米的羌塘大草原和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勒克儿 摄 关于自驾去西藏走川藏进青藏出还是青藏进川藏出,我有自驾房车三次进藏经理,我个人认为还是选择川藏进青藏出,原因以下几点。 1川藏进海拔是持续升高有高有低,自己下载一个海拔图,每天住宿尽量选择在海拔低的地方住宿,川藏进走的是靠山体的右侧通行,这样的更为安全。川藏线被定为最美公路,景色宜人。 2青藏线海拔高。景色单一基本从拉萨到格尔木需要两天的时间,因为海拔都几乎都在4千米以上,让人身体极度不舒服,一般这样走下来需要20天左右,一般人也都想家了,也无心浏览路上的景色了,这样的也能快速到家。 这个我可以回答你:本人16年7月份单车三人组从开封出发.走青藏线进.川藏线出!共计17天.没去大本营和纳木错.先说这个行程的优点-可以先看到青海湖-塔尔寺-盐湖等知名景点.路途风光不如川藏线美.整体比较荒凉.因为一路海拔比川藏线要高!这样可以循序渐进风光越来越美的感觉!缺点-就是对身体的需求.因为青藏线海拔比较偏高.还有制高点-唐古拉山口.所以比较容易高反.虽然我们提前做了准备工作-停止跑步等剧烈运动.并喝了半月的红景天茶.但是到了坨坨河和那曲.还是出现了一些头疼症状.所以.建议身体较差的人可以川藏进青藏出.这样可以先适应高原反应!但这样不好的一点就是.从拉萨回去的青藏路上你会发现景色不如川藏线.视觉疲乏! 本人是开的智跑2.0两驱.完全够用了.只要不去太烂的路完全没问题.但是车辆长期行驶在高原.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的车就出现了刹车偏软的情况.刹车距离和效果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青藏线路段.长期上下坡.高原等原因造成.再去的车友一定要注意!17天的时间我们三个比较奢侈.但最后下来人均也就7000左右!没有刻意提前定好住宿.都是走哪住哪.这点车友们无需担心.一路上到处是住宿.还有个小插曲.因为大堵车.单边放行.堵了大概6小时.造成了 汽车 油表亮起警灯(离加油站还有30公里)-最后不得已在山中路边小店高价200元买了10升油.所以车友们完全不用担心住宿加油等情况!饭价不高.也没挨过宰.7月份已经是藏区雨季.有些危险了.开始到处塌方掉石头.建议车友们更早些去!川藏线的林芝地区我建议车友们一定要在哪里对待上几天.不愧是中国的瑞士小镇-鲁朗!其他倒没啥注意的.没有想的那么复杂.没去的车友尽快去吧.很多天险路段已经取消.甚至拉萨到林芝的高速已经开通.我们去时还没正式开通.我们试走了一段!总之-西藏是人生一定要去的地方.也是能去而不厌的地方.车友们有啥需要咨询可以留言! 自驾西藏,最经典也最简单的行程,便是川藏线和青藏线的组合。这两条环线将四川、西藏、青海三省区联合,不用走回头路,可以一路领略平原、山地、高原、戈壁、沙漠之美。 那么,对于第一次去西藏旅行的人而言,川藏线与青藏线,到底先走哪一条线路好呢? 一、从海拔高度讲 在4000米海拔的高原,其空气中的含氧量仅有普通平原的60%,容易使人产生高原反应。综合川藏线与青藏线的海拔特点,川藏线更不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川藏线平均海拔4000米,供人休息住宿的地方几乎都在3000米以下。从成都出发,海拔高度落差的变化较为循序渐进,不易引起高原反应,适合普通游客前去 旅游 。 青藏线平均海拔4500米,供人休息住宿的地方几乎都在4000米以上,海拔变化更为突然,几乎是突然就从平原到了4000米的高原,长期生活在平原的人更易产生高原反应。 二、从路况讲 318川藏线与109青藏线,几乎都已实现全路段柏油路铺装,普通小轿车都能行驶。综合比较,各有各的优缺点,川藏线险,青藏线颠,都需要注意。 川藏线的路况特点,主要是弯多路急,盘山路、悬崖路段、落石路段较多,看起来山势险峻,只要驾驶技术过硬,行驶起来便没有问题。 青藏线与川藏线不同,几乎不存在盘山路、悬崖、落石路段,一路沿着山势较为平坦的原野前行。看起来很好走,但其实由于其海拔高的原因,全程存在很多暗冰,以及数不清的沉降路基,整个行程非常颠簸。 三、从日程上讲 川藏线与青藏线的玩法不同,川藏线2100公里,一般需用时8天,日均行车不到300公里。但青藏线2000公里往往3天时间就赶完了,平均日行700公里。相对而言,川藏线更适合 旅游 。 川藏线的景色与青藏线更为旖旎多姿,通常都是边走边玩。平均每天仅行驶300公里,行程不累,适合第一次前往西藏 旅游 的人,先有个适合高原环境的过程。 青藏线一片荒漠,几乎少有可以需要停下来驻足游玩的景点,因此都是长驱直进,通常日行700公里。本身海拔高,日程远,不太适合初入高原的人。 综合以上要点,从海拔、日程、景色来讲,川藏线更适合游人,所以建议大家选择“川进青出”更好,等身体适应了高原环境,再去挑战青藏线。如果已经熟悉了高原环境,走“青进川出”也不妨。 2017年7月中旬去的,一辆轿车,夫妻加两个孩子,川进青出,雨季未到,进藏的游客,特别是学生还没有大规模的出发,人多但不拥挤,一路畅通,吃喝玩乐住一切方便,只不过比平原的价格稍贵一点儿,可接受。川进青出是传统和经典的走法,有三个优点,一是能比较好的适应高反,所经路线如同过山车,海拔一会儿不到2000,一会儿接近5000甚至超过5000,不过能保证晚上睡在海拔相对比较低的地方,让身体休 养生 息逐渐适应,不像青藏线一马平川都是高海拔,身体一旦报警只能去医院。二是能够首先一睹如天堂般的美景,初入川西就给人震撼,如稻城亚丁,高耸如云的大雪山矗立在你面前,那份激动和震撼无语言表,直到拉萨,一路美景美不胜收。当然,如鲁朗石锅鸡等 美食 也是名副其实的,虽然贵我建议一定要吃点,至今难忘。三是便于人员休息补给和车辆维护,与青藏线比起来,川藏线的后勤保障要好很多,基本上一两百公里都有较大乡镇和县城,旅馆住宿餐厅吃饭车辆检修都很方便。不像青藏线一路荒芜渺无人烟,车辆抛锚半道是比较恐怖的。总之,只要做好了充分准备,走那条线都是可以的,最好2到3车同行,相互有个照应。切记车况要好,不去特偏僻的地方,一般家用轿车可以应付。方便咨询。 自驾进藏,川进青出还是青进川出? 笔者二次自驾进藏,2014年为川进青出8000公里,2018年为滇进新出14000公里,川西甘南自驾也各有几次。 通常大家知道的进藏路线有八条,川藏、青藏、新藏、丙察察,唐蕃古道、317、滇藏等,自驾进藏最好的选择首先是由低海拔到高海拔,这样身体对高反更容易的适应,笔者进藏群里曾经发生过:6辆车14人左右组团进藏,由于进藏速度太快忙着赶路,人员集体高反,到拉萨后大部分人坐飞机撤离,连六辆车的司机都凑不齐,最后在群里发公告,找司机往出开车,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每年进藏都有发生,走到一半返程的,就是因为进藏路线选择出现了错误! 那么如何选择进藏路线呢? 1、自驾进藏很多人时间有限,就天天着急赶路。而高原反应对于每个人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在说,我上次去就没事,我去了多少次都没事,你没事,不等于别人没事,你这次没事,不等于下次没事。关键在于人车都放慢速度,更好的体会高原风景,速度慢了,身体对于高海拔,也能更快的适应!关键词:慢! 2.初次进藏,应该选择从低海拔往高海拔走,这样走首选是川进或滇进,所谓青出只是最节约时间的一条路,现在青藏线路也没有前几年好了,坑坑洼洼!走一次,感觉一下就行了! 3.西藏新疆不是去一次就能转玩,不同的路线,不同的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景,慢慢走,静下来! 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随时私信我!谢谢 川藏线进藏相对而言要好一些,其原因是川藏线植被茂盛氧气会充裕,高原反应就不会很强烈。选择青藏线出藏由高到低不会有高反。 冬季尽量不要开车进藏,川藏线暗冰较多,青藏线昆仑山,唐古拉山时有积雪,行车安全第一,切勿侥幸而为之。 不用问,川进青出好 本人于2007年和老伴自驾普桑轿车,青进川出,事前为应付高反,携带钢礶瓶装氧气,出格尔木过昆仑山、五道梁,沱沱河加油,再过雁石坪,爬上唐古拉山口留影。一路行进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原,直至唐古拉山5020米。本人体会是,在海拔4000米至5000米以下有高反,主要是面部有僵皱的感觉,头部微涨,但可承受,不影响正常驾驶车辆,唯一的麻烦是车辆在沱沱河加油后发动困难,后来打开机器盖勉强发动了,以后直至那曲驻地停车不熄火。上唐古垃山5020标志点拍照留念,胃部不适,有恶心的感觉,立即上车随着海拔逐渐降至5000以下,胃部不适逐渐消退。为安全起见,当日下午四点住宿那曲,夜晚头涨微痛,稍微吸氧后睡眠良好。第二天咨询其它司机车辆发动问题,他们说把空气滤淸器拿掉,拿下后有所好转,但还是不太好发动,主要是氧气比例不得当。还是用停车少熄火的办法。至于高反从那曲经纳不措湖景点到拉萨已荡然无存,到拉萨后洗澡逛街完全正常。在拉萨停留三天,出川藏南线至成都,一路经各个高山垭口完全不存在高反问题,美景尽情欣赏,最壮观的还数欣赏南迦巴瓦雪峰震撼。 我来说说这两条线的不同的地方,以及怎么选择。 (1)川藏线318,其特点是行驶在河谷中间,翻越一座座高海拔的山峰。所以从这条线路进藏,不容易出现高反。 (2)青藏线海拔逐渐升高,过了西大滩(西藏方向是过了那曲)一直行驶在高海拔。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海拔状态,就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3)关于是川进青出,还是青进川出的选择,可以这样来决定:(a)如果车上的人都是第一次上高原,整个行程中间有计划要去珠峰大本营或者阿里地区,就选青进!让全体成员提前出现高反,在这个过程中间筛选出不能长时间在高原上的人,避免在后续的行程中,由于一个人的意外情况,整个团队取消行程。(b)如果不是前一种情况,就建议川进青出,这种情况能把出现高山反应的情况降到最低,能最大限度地领略美丽风光。
文章TAG:
川进清出最新攻略 三十天自驾川进青出详细攻略 最新 攻略 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