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复古传奇皇家大学士在哪里,手游皇家大学士在哪里

作者:本站作者

明朝中后期已确立四殿二阁大学士的定额,即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一般情况下,明代成员的阁殿头衔不外乎五种,华盖殿大学士(嘉靖末年改名中极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嘉靖末年改名建极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顺序高低为从前往后。

清代的皇族是怎样划分等级的?

清代的皇族是怎样划分等级的

清朝的皇族与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朝代都不一样,并不是一个整体,也就是所谓的爱新觉罗家族。而是在整个爱新觉罗家族的基础上,根据血缘亲疏又进行了二次划分,将皇族分为了宗室和觉罗两个部分,即常说的黄带子和红带子。宗室,即所谓黄带子,指的是清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后裔,也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弟弟舒尔哈齐、穆尔哈齐、巴雅喇的后代(雅尔哈齐绝嗣,即便有所谓后代,也是过继其他几位的儿子所生)。

这些人属于皇族里的第一阶层,以金黄色(皇帝为明黄色)腰带加以区分,因此也被称为黄带子。觉罗,即所谓红带子,指的是清景祖觉昌安兄弟六人(也称“六祖”),除了塔克世系(宗室)以外的其他后裔。这些人属于皇族里的第二阶层,以红色腰带加以区分,因此也被称为红带子。实际上,除了“六祖”后裔,爱新觉罗家族还是有一些零散的远支存在的,但是这些人因为血缘过于疏远,并没有被清王朝认可为皇族,而没有被纳入宗室、觉罗的范畴,这些人的地位基本上与旗下的平民无异。

除此之外,清朝中前期又规定:被革除宗室者及其后裔也以红色腰带加以区分,称为革除宗室红带子,待遇参照觉罗,但是姓名附于玉牒宗室卷之后,不列入玉牒觉罗卷。被革除觉罗者及其后裔以紫色腰带加以区分,称为革除觉罗紫带子,待遇比觉罗低一些,但是仍然高于旗下的普通百姓,这些人的姓名附于玉牒觉罗卷之后,仍然被认可为皇族成员。

清朝的宗室拥有诸多特权,俸禄也比其他贵族、官员优厚许多,即便是地位最低、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在乾隆年间起也被赏穿戴四品武职顶带袍服。而且,宗室还享有独立的封爵系统,也就是说这一套爵位只有宗室才能获得,觉罗也无法染指!此外,宗室爵位又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别,所谓入八分指的是享有八项礼仪性待遇,即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不入八分者不能拥有这八项礼仪性待遇。

在封爵的同时,入八分者还会被拨给数量不等的牛录,即所谓的旗份,不入八分者只有爵位、没有旗份。而这些拥有旗份的入八分宗室王公们,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小旗主。入八分者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入八分辅国公)。不入八分者为: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和一至三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以及奉恩将军,没有爵位者称“闲散宗室”。

这其中不入八分辅国公及以上爵位为超品,即在正一品之上。镇国将军为正一品、辅国将军为正二品、奉国将军为正三品、奉恩将军为正四品。可见,即便是爵位最低的奉恩将军,其品级也是正四品,而这个品级在清朝对应道员、略高于从四品的知府,可见宗室的地位和待遇还是相当高的。同样姓爱新觉罗的觉罗们就没有这么优厚的待遇了,他们并没有专门的爵位,和在旗的、不在旗的其他官民一样,必须有卓著的功勋才能被授予爵位,而且授予的并不是宗室爵位,而是另一系统,即所谓的功臣爵位,也就是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那一套,没有卓著的功勋是得不到爵位的。

而且,这些人也没有宗室那样可以直接安排工作的特权,除了有“荫”者,都必须老老实实走科举之类的途径(后来的捐纳也算是一个途径)。当然,毕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自家人,觉罗在政治待遇、司法待遇和生活待遇等方面还是有相当多的特权的,只是要比宗室差一些。至于那些比觉罗血缘更加疏远的爱新觉罗家族成员,就只能跟旗下的普通老百姓一样了……。

微信小程序里有哪些好玩的小游戏?

微信小程序里有哪些好玩的小游戏

谢谢邀请!目前微信小程序可谓是火热,自从跳一跳火爆了,微信小游戏也受到青睐,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7款小游戏,下面给你们介绍下。1.纪念谷2x给自己的成长语录简介:相信很多人都玩过纪念谷吧!这是一款基于经典解谜游戏《纪念碑谷2》制成的小游戏,在这里你会开启一段奇幻唯美的一条道路。 2.欢乐坦克大战简介:这是一款多人休闲竞技游戏,重温坦克经典玩法,融合激烈团队竞技,一炮绝杀。

记得小时候玩的非常嗨!3.星途WeGoing简介:这款游戏的玩法就是在两个圈圈的交界处,点击一下,游戏非常火热4.欢乐斗地主简介:这个应该不用多说,相信没有人不知道--5.大家来找茬简介:找茬游戏,找出不同点,是不是很废话6.保卫萝卜讯玩版简介:策略塔防7.悦动音符简介:一款靠乐感的小游戏, 玩法就是当小球到音符旁边点击一下 8.全民大乐斗简介:这个你们应该在QQ空间玩过,一模一样,技能还是那么牛逼 9.欢乐消消消简介:一款置换式消除游戏。

新版消除体验、趣味关卡10.腾讯中国象棋简介:残局闯关、棋力评测、好友对战、人机对战11.爱消除乐园简介:也是款消除类小游戏,不多介绍12.广东麻将简介:广东式玩法,100张、推倒胡、红中王、鸡平胡13.欢乐麻将简介:就是四川麻将14.天天德州简介:一打开很简洁,就是开始游戏,创建房间15.贵州麻将简介:首款规则抓鸡麻将合集,贵州人的专属牌友圈。

《红楼梦》刘姥姥进的贾府大观园具体在哪里?

《红楼梦》刘姥姥进的贾府大观园具体在哪里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但让人信服却很难,须要多角度论证,那就需要长篇大论,本人驾驭不了,只说其中一点吧。第六回交代,刘姥姥距离贾府是千里之外,那么她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步行,最快也要半个月的时间,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祖孙俩天不亮就动身,到达凤姐的小院时才九点(时钟响了八九下),路上只用了四五个小时。她第二次进贾府带了很多新鲜蔬菜,如果相隔千里的话,这些鲜菜送到也就变成干净了。

这些都说明,刘姥姥家距离贾府并不远,也就是三四十里。那为什么又说千里之外呢?其实贾府只是甄府的幻相,正如同通灵玉和剩余石的关系一样,甄府才是真实的贾府。甄家在书中是明确交代在江南金陵的,而贾家则设置住长安,影射北京,站在贾府这个幻相的角度,住金陵郊外的刘姥姥当然是千里之外了。由此可见,大观园和贾府原型实际都在金陵。

朱祁钰明明做过明朝皇帝,为何不能葬进皇家帝陵?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白几个名词:景泰帝、郕王、代宗,这三个称谓都是称呼一个人——朱祁钰。景泰帝朱祁钰在明朝是个非常特别的皇帝,感觉整个大明王朝的皇位传承都是一脉相传,到他这里是横插了一杠,最后这个皇帝位置从哪里来的,还得回到哪里去。其实这是个很悲伤的故事。明英宗朱祁镇登基的时候年纪很小,只有9岁,一直跟他一起玩的就是他的弟弟朱祁钰,这哥俩从小关系就非常的好,虽然不是一个妈生的,但比亲妈生的关系都要好,以至于他们成年后,朱祁镇当着皇帝,而且还是亲政皇帝,按照祖宗规制,弟弟朱祁钰是藩王,应该在成年后就任封地,没有皇帝诏令不得进京的。

可是这哥俩关系是在太好了,特别是当皇帝的哥哥朱祁镇非常舍不得弟弟朱祁钰离开他,就一直拖着没有催促朱祁钰就藩。在当时皇权社会里,兄弟之间的感情能达到这个程度的还是很少的,历来都是兄弟相防,兄弟相残的,毕竟皇帝那个位置实在太有诱惑力了。这哥俩就这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在京城里过着舒坦日子,朱祁镇也不担心他弟弟觊觎他的皇位;朱祁钰更没有那个心思去想着哥哥的那把椅子。

直到那一天,明英宗听信太监王振的谗言,决定御驾亲征蒙古瓦剌。明英宗朱祁镇的御驾亲征到土木堡就戛然而止了,因为蒙古瓦剌给他挖了个大坑,不但坑死了大明的几十万精锐大军,而还把大明朝的最高统治者明英宗朱祁镇给俘虏了。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儿别说明朝没有发生过,就整个中原王朝几千年来,也就宋徽宗父子俩丢过那人。皇帝被俘,精锐别灭,瓦剌就要打进北京城了,此时的朝廷是一片混乱,官有点大的,有点能力的大臣基本都在土木堡暴尸呢,剩下的大臣们基本六神无主,嚷嚷着迁都南京,以避瓦剌的锋芒。

此时兵部侍郎于谦站了出来,稳住了大局,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另立新君,这一招非常高明。我们都当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殉国了,咱们重新立个皇帝,这就完美的解决了最高决策权在敌人手上的尴尬。在太后的主持下,大家一致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史称景泰帝。难道朱祁镇没有儿子吗,为什么一定要立他弟弟为皇帝呢。

瓦剌都要打进北京城了,咱们立个几岁的娃娃能顶个啥用,情况危急,为了保住大明,找个成熟的吧。于是朱祁钰就白捡了皇帝当上了,开始,他说他给哥哥把位置看着。这朱祁钰当了皇帝了,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抗击瓦剌啊,景泰帝朱祁钰非常的称职,也有担当,重用了当时的力挽狂澜之臣——于谦,君臣一心,不但保住了北京城,还把瓦剌打得灰溜溜的逃回了漠北。

瓦剌打跑了,朱祁钰就安心的当起了皇帝了,毕竟他的哥哥此时还在漠北喝羊奶,吹北风呢,能回来的可能性比较小,这人一旦有了权力了,心态就是变化的。朱祁钰就起了变化,他不希望他的哥哥回来了,从此刻起,这哥俩亲密无间的感情就在那龙椅上彻底破裂了。朱祁钰越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偏偏发生了,哥哥朱祁镇居然被放了回来。景泰帝朱祁钰没有办法,让位给哥哥吧,自己舍不得;杀了吧,说不过去。

得了,让他在深宫里呆着吧,于是朱祁镇就入住了"南宫"。没几年,景泰帝病重了,朝中的石亨等人居然在继位不明朗的情况下,私自把软禁在南宫的朱祁镇给放了出来,并发动了政变。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了。这哥哥又东山再起,再次登基当皇帝后,就开始了清算,杀了当时最大的功臣于谦,把已经死了景泰帝废了皇帝号,封为郕王。当时景泰帝刚死,其实是有帝王陵寝的,可是这刚废了帝号,改为亲王爵位了,肯定不能僭越使用皇帝陵啊,于是就在西山的另外一处修了个简易的墓地给安葬了。

“八里桥之战”清军究竟输在哪里?两军伤亡怎么样?

我是秋草独寻,有幸回答此问题。八里桥之战清军是全方位的输,还不能说只是输在哪里的问题,所以从伤亡对比上看就会显得那么悬殊。一、战争的结果就是水平的差距最直观的体现在这个伤亡数据上估计是没有异议的。八里桥之战,3万清兵对阵8000英法兵;清军伤亡1200人;英军死2人,伤29人(其中包括印度兵1死18伤);法军死3人,伤18人。

双方伤亡23:1。从战果上说,实在是一种降维打击。二、指导思想错误:以强攻对敌。先说一点题外话,其实通过前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战大沽口之战,按道理清廷应当明白会有这么个结局。但是却只知此而不知彼,在弱势情况下还采取了强攻的策略,并没有选择有利地形进行防守,再适时出击的策略,虽然不能改变结局,但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

因第三次大沽口之战中,法军士兵15人阵亡,129人负伤;军官2人阵亡,11人负伤。140名伤员已全部送进设在新河当铺的战时医院。英军伤亡人数和法军差不多,17人阵亡,162人负伤,其中军官22名。( 李桑.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三次大沽之战述评. 《 军事历史研究 》)英法军伤亡人数是大大超过八里桥战役的。

说明如果当时构筑好防御工事,坚守并侍机出机的话,战况将会好得多。实际上这种进攻战术就是克里米亚战争的翻版。萨瑟兰高地战,当时的俄军骑兵就在法军的步枪阵中伤亡殆尽,俄军阵亡就达8000人。克里米亚,第93萨瑟兰高地,法国步兵击败俄骑兵所以,这里秋草认为此战的指导思想就存在较大的问题。三、在强攻战中,此战是典型的两个时代的军队较量,输那么惨是正常的,而输少一点却算是本事了。

1、装备差距 1)步枪对鸟枪抬枪, 英法线膛枪取代滑膛枪当时的英法已经装备了有膛线的米尼步枪(枪管内设有旋转的膛线)。法国人研制了米尼步枪、米尼铅弹。米尼锥形铅弹头的直径略小于枪膛直径,这样装弹就很方便。弹头的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一个软木塞堵住洞底,发射时燃气骤压可以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弹底膨胀(铅金属比铁质容易变形),刚好紧贴枪管的膛线,封闭住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火药爆炸造成的燃气推进力足,密闭性好,又可以使弹头在枪管内旋转膛线引导下高速旋转。

米尼子弹小于枪管,射击时膨胀,气密性好线膛步枪的子弹旋转出去后,子弹的速度与穿透力均大大强于之前的步枪子弹。且受空气风力影响较小,射击准确度也大幅提升。当时,米尼步枪比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滑膛枪的最大优势在于射程和精度。滑膛枪的有效射程只有130多米,并且精准度很低。而米尼步枪有效射程达到500米,可以在更远程打击敌人。

2)清军的最好的步兵火器是抬枪,有效距离还达不到50米而且,因为需要两人合作,性能又差,后座力极大,开枪后,射击者往往枪的后座力震到摔倒在地,而且子弹的装填速度慢,至少二分钟才能装一次。所以在进攻战中还很难使用。 2、火炮的严重落后:1)当时英军装备的最新式阿姆斯特朗炮,4门,64毫米后膛线膛炮,竖形螺栓。

射程可达到4公里。装有开花弹和实心弹,为攻城之利器。英国阿姆斯特朗炮栓由于产量不高,膛压控制不稳定,没有大规模装备,所以英军其余火炮的配备为前膛炮。2)此外,英军还配有康格里夫火箭炮300门。专用攻击陆军及固定阵地的。康格里夫火箭3)法军火炮:法军装备1853年型拿破仑12磅前装滑膛野战炮.法军制式野战炮。

炮身全重 626 kg,行进全重 1200 kg,炮管长1.91米,能发射1.4 kg(法制12磅)实心球炮弹。口径121毫米,炮口初速439 m/s,在炮身仰角为 5度 把炮弹打到1480米远的地方,如果调整仰角和发射药配重能打得更远。可以发射球形实心弹、带延迟印信的爆破弹(开花弹)、榴霰弹。法军拿破仑炮采用的是青铜铸造的炮膛清军火炮,仍然是土炮镇压太平军时还比较管点用,有效射程最多1公里,没有膛线,更没有射击调整,没有开发弹,打出去的是铁球。

而且命中率极低。 如八里桥之战,清军在战役中,打一整天没有一发炮弹命中联军,发射的炮弹都打到树顶上去了。战斗结束了,联军缴获了27门铜炮,大量信管火枪、大刀、长矛以及其他武器。另外还有数千个装得满满的箭袋,这些箭此后一连好几天都被充作联军营地篝火的燃料。湘军炮队清军红衣大炮3、近战武器差距更大另外联军在近战格斗中配备有左轮手枪,当时的手枪还不能连发。

但有利于格斗,在大沽口炮台争夺战中,英军士兵就用左轮枪打死了直隶提督乐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军左轮手枪样图清军近战武器主要是弓箭与弯刀,鸟枪当时的鸟枪是射程才20多米,而且以散弹为主,换装不方便。而弯刀在骑兵格斗中又没有刺刀的长度与锋利性。英法军的刺刀通常长度在1.8米-2米之间。换装便利,直接接在步枪上即可使用。

英法军刺刀二、战术落后——遭遇T字形局面,却不自知。当英法军部署好了阵地,清军以纵队骑兵的方式发起冲锋,一般以300-500名骑兵为一股,依次发起冲锋。1、被形成了T字形攻击的火力弱势。强占T字横头阵位的一方可以充分发扬火力,而相反的一方火力受到极大抑制。3万清军全部部署,呈现出大弧圈的半包围阵势,整个骑兵排成正面长达5公里的阵线。

后面是清军炮兵和步兵。在远距离上就被联军的重炮给轰一遍,清军不顾死伤依旧前冲,联军在左右两侧架起大炮,侧竖向轰击。 被形成了T字形打法,联军相当于那一横,可以全面发挥火力,而清军相当于那一竖,只有前面的部队才能攻击,而且造成部队层叠,造成大伤亡。 联军火炮一发可以打倒一线阵列。在火力不如的情况下,战术上的劣势更使清军伤亡惨重。

2、没有以长矛骑兵冲击步兵方阵以弯刀、鸟枪的骑兵即使冲入联军阵营造成的威胁也不大,冲击前膛枪阵,至少需要用长矛的长兵器进行较远距离的刺杀这是传统对阵的方法。 僧格林沁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然他也没有见识过欧洲的步兵方阵。三、军事素质完全不同,不能说清军不英勇,但近代的军事素养与古代战争的代差实在巨大。

骑兵不利于攻击线膛枪方阵,死伤巨大。1、骑兵素养差,近战武器与技战术代差明显。由于清军人数众多,虽然伤亡惨重,但仍然许多清军冲至法军阵前仅30米处,这样可能对法军造成较大伤亡。 联军左路英军格兰特将军立刻下令炮兵射击,减轻法军的压力。联军几个炮兵队发射的炮弹因紧贴地面飞行,打进清军马群中对马匹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英军骑兵旅锡克骑兵骑着高大的阿拉伯战马,平持长矛,以标准的欧洲式的枪骑兵队列冲击清军。同时装备着左轮手枪,马枪和马刀的英国胸甲骑兵也发动了冲锋,面对马刀和鸟枪的蒙古骑兵,联军骑兵很快就击败了蒙古骑兵。此处冲击,甚至无一阵亡。2、双方的纪律性与勇敢性相差较大。燧发式手枪通过欧洲战争尤其是克里米亚战争的考验。

联军展现出了极高的纪律性和勇敢精神,在蒙古大队骑兵冲击到50米距离上,大声喊叫着,舞动着马刀,俯身策马。但联军还保持着整齐的队形和清醒的头脑。进行冷静的换弹与射击,始终没有一点慌乱。联军骑兵在训练,组织和纪律上有明显优势,在武器上左轮手枪,长矛和马刀打近战也比蒙古骑兵的短火枪,弱弓和马刀有优势。在近距离战斗中,蒙古骑兵无法抵挡英国骑兵的左轮手枪和锡克骑兵的长矛。

3、最后的刺刀冲锋——实际上在冲锋失败后,最大的伤亡来自于刺刀冲锋。 冲锋失败后,清军还有大约上万练勇和绿营。装备的还是刀矛弓箭,这人数众多。 因为法军指挥官蒙托邦认为同清军对射是浪费时间、火药和生命。干脆发起刺刀冲锋。 最后的战局:联军步兵排成刺刀阵开始向前推进,联军骑兵在大炮掩护下排列成骑兵列队开始突击,清军守军根本无法抵抗1个骑兵旅进行的标准的欧洲式骑兵列队长矛冲击,清军崩溃了,变成屠杀。

联军的米尼步枪,装弹便利,带有膛线八里桥口的清军皇家禁卫军以白刃战阻挡联军。但是经过近代化严格训练下的步兵,在进行刺刀白刃战时,其战斗力绝对不低于任何古代白刃战部队。 知道欧洲近代战法的朋友应知道,欧洲步兵连都习惯了在50米距离站成2大排排队相互枪毙,对于白刃战更是毫不犹豫。而清军从来没有阵列式白刃战的经验。

特别是法军在欧洲出名的白刃战无敌。法军全部上刺刀,向八里桥做最后的冲锋。法军用刺刀夺取了桥头的10门清军大炮。如清军胜保将军也在桥头争夺战的肉搏战中,多处负伤。结局:僧格林沁拒绝再战!联军都称赞中国兵特别是蒙古兵很勇猛,但是正如现在还有人以为的勇敢似是乎胜利的最大要素。勇敢到了愚昧大势的程度,不知彼此差距,那就无非是莽夫之勇,于国家毫无益处。

战役的结果,用僧格林沁的行动就可以知道,之前僧王一力主战,不顾郭嵩涛(副使)反对,叫嚣最狂,此战之后,清廷咸丰朝廷还准备再战,派军。但很快就被从八里桥回来的僧格林沁拒绝了。僧王知道,再调蒙古兵过来也没有用处,这巨大的全方位差距不是靠天生比较有勇气敢打架就可以简单填补的,从此之后僧王再不言主战之事,开始主动学习军事,直到1865年战死。

清朝的大学士是几品官?保和殿、武英殿、文渊阁有什么区别?

清代大学士,主要承袭明代内阁制度,也叫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正一品。某殿某阁其实是的涉及到他们的排名。(朱元璋初设四殿二阁大学士,朱棣正式确定内阁制度)明朝朱元璋最初设殿阁大学士,分文华殿、华盖殿、谨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他们只是作为自己的秘书班子,做一些辅助工作,官阶仅有正五品,到了朱棣继位后,正式派亲信官员入值文渊阁,就有了内阁之名。

然后这些内阁官员纷纷兼任各殿阁大学士排名在六部尚书之上,而这些大学士的权力逐步变大,后来纷纷身兼六部尚书,他们负责处理政务、起草诏书,官员任免等几乎所有的国家事务,以致嘉靖、万历这样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时,国家也可以正常运作(当然皇帝还是掌握最好决策权,可以处置、任免这些内阁大学士)。内阁大学士们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权。

(乾隆改四殿二阁大学士为三殿三阁大学士)到了清朝,顺治入关后,沿用明朝内阁制度,也任命官员担任大学士。明朝中后期已确立四殿二阁大学士的定额,即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清代改中极殿为中和殿,建极殿为保和殿,四殿二阁大学士排名不变。

品级上,四殿二阁大学士都是正一品,但排名分先后。不过权力上,清代的内阁大学士却不是最高的。清朝前期,国家军政大权被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康熙年间亲自在南书房决策,南书房大臣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了雍正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又成了皇帝身边的决策班子。因此,内阁大学士更多算是论资排辈的荣誉官职,以嘉奖那些劳苦功高的老臣。

当然,在南书房、军机处的重臣们往往也会获得排位较高的内阁大学士官职。(傅恒为裁撤中和殿大学士后唯一被封的保和殿大学士)乾隆年间,裁撤中和殿大学士,改设体仁阁大学士。从此四殿二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大学士,排名为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自乾隆裁撤中和殿大学士后,保和殿大学士成为文官之首,但是裁撤中和殿大学士后,保和殿大学士仅授予傅恒一人,再不授予其他人,以体现对其荣宠。

明代的内阁成员都要叫以宫中殿阁为名的大学士,具体如何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明代成员的阁殿头衔不外乎五种,华盖殿大学士(嘉靖末年改名中极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嘉靖末年改名建极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顺序高低为从前往后。明代内阁成员按先来后到排序,所以头衔也是有先有后,后来的肯定比先来的排序要靠后,比如万历二年三月殿试,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吕调阳……等人充读卷官,张居正在吕调阳之前入阁,所以张居正的头衔要比吕调阳的排序靠前。

与此同时,首辅、次辅以及其余阁臣所带的头衔未必有明确的规定,比如硬要说首辅带中极殿大学士的,那是不一定的。比如万历二十二年二月辛未,“以玉牒成,王锡爵加少傅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进建极殿大学士、荫一子中书舍人……”此时王锡爵已是首辅,然而一直到此时在进升建极殿大学士。再比如,隆庆四年六月乙巳,“以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李春芳一品六年考满,遣中使至春芳第,赐银币、羊酒如例。

吏部请加恩。得旨,春芳简任首辅,茂著忠诚,其进少师兼支大学士俸给,与诰命,荫其子茂德为中书舍人。春芳辞,上复降旨褒谕,不允。”作为首辅的李春芳依然只是建极殿大学士,而不是更高的中极殿大学士。甚至还有这样的情况,嘉靖四十四年三月辛亥殿试,“以廷试,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徐阶,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袁炜……充读卷官”,首辅和次辅的大学士头衔一模一样。

我把阁殿的情况补充一下。华盖殿(中极殿),谨身殿(建极殿)是三大殿中的后两个殿,排名第一的奉天殿(皇极殿)没排大学士。至于武英殿,开始是专门用于皇帝斋戒的居所,后来是召对也有,讲读也有,性质比较复杂。文渊阁开始是翰林院所在地,后来完全属于内阁(因为翰林院搬出去了)。东阁开始是皇帝召见亲信大臣的地方,到了嘉靖年间,变成内阁,六部九卿,寺监大臣们集中讨论重大事务的地方。

雍正为什么要下旨让大学士尹泰给小妾下跪磕头?具体是怎么回事?

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下了一道非常幽默的圣旨,这道圣旨是奖赏大学士尹泰的圣旨,但一般大臣接圣旨之后都要先跪谢皇恩,不过雍正却特意在圣旨中明确交代让尹泰先向侍妾徐氏跪谢再跪谢圣旨,让一家之主向侍妾下跪,这在注重封建礼法的古代是非常难堪的事情,但雍正圣旨一下,尹泰也只能照办,而尹泰跪谢侍妾反而让他的儿子对雍正感恩戴德,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雍正如何会下这么一道幽默整人的圣旨。

这件事还要从康熙六十年(1721年)说起,当时康熙命还是皇子的雍正代替自己去盛京祭祖,恰好祭祀当天赶上暴雨,雍正被当时的盛京奉天府尹章佳·尹泰邀请到家中避雨,在尹泰家中雍正一边避雨一边就与尹泰闲聊起来。雍正就随口问了一下尹泰的儿子可有在朝为官,尹泰就回答说自己的第五子尹继善即将参考明年科举。雍正叮嘱尹泰如果明年尹继善赴京科举一定要去他的府上拜会一下,这意思就是有提拔尹泰的儿子尹继善的想法。

后来第二年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康熙出殡之后,朝廷再度开启科举,尹继善参加了这一年的科举,并且考中了进了御前殿试,尹继善曾听父亲尹泰说过自己考中之后可以去拜访雍正,这回不用拜访了,直接御前殿试就能看到已经登基的雍正皇帝了。于是御前殿试上尹继善就向雍正说明了自己是盛京尹泰之子,并说父亲尹泰曾与雍正有约定,届时他若赴京科举定要拜会雍正,现在这不就直接见到了日理万机的皇上了。

尹继善这番口气非常自信,大有不进殿试绝不见雍正的意思,这让雍正十分欣赏,雍正称尹继善乃大器之才,于是尹继善也就考中了进士。雍正非常喜欢尹继善,雍正将他留在身边出任日讲起居注官之职务,其实就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官职虽然不高,却能整日伴随皇帝左右,这样的职位非常容易升迁。雍正在历史上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皇帝,他是一个喜怒形于辞色,爱憎分明的皇帝,而且雍正用人不拘一格,一旦这个官员被雍正认准所赏识,往往都会获得破格提升,就比如雍正三大股肱之臣李卫、鄂尔泰、田文镜,这三人在康熙时期都不过是四五品的中层干部,尤其鄂尔泰当时已经快年近五旬,田文镜则已年过六旬,但是他们都被雍正所赏识,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被破格提升为巡抚,成为一省的封疆大吏。

反之雍正对于厌恶的人不喜欢的人则是斥辱责罚不留余地。尹继善虽然是满人,但他受父亲尹泰影响,对汉学儒家文化非常喜爱,尹继善非常酷爱读书,几乎做到无书不读的地步,因此他在雍正身边负责文字文案工作,表现出来了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锋芒,写的文案很让雍正喜爱,再加上尹继善颇有儒学士人的翩翩风度,所以雍正对他非常赏识。

雍正赏识尹继善并没有立刻升他的官,而是破格提拔了他的父亲尹泰,雍正直接将尹泰从正三品的盛京府尹提拔为从一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到了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才开始真正的重用尹继善,这一年雍正将当时只是从五品的户部郎中提升为正二品的户部侍郎兼江苏巡抚,这一年尹继善不过32岁,才步入仕途六年的他就从皇帝的秘书破格提升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

尹继善也算是那个时代第二年轻的巡抚了,此前最年轻的巡抚是被康熙破格提拔的年羹尧,当初年仅30岁步入仕途九年的年羹尧被康熙破格提拔为四川巡抚,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巡抚,而尹继善出任巡抚时虽然年龄比当时的年羹尧大,但别忘了当时尹继善只步入仕途六年,而年羹尧出任巡抚时应步入仕途九年多了,因此相比之下尹继善的升迁速度比年羹尧还要快得多。

很快尹继善就打破了年羹尧的仕途记录,尹继善在江苏巡抚任上勤勉任事,清廉公正,最关键还能大力推行雍正新政,因此很快雍正又把他升官了,到了雍正九年(1731年)的时候,雍正的宠臣浙江总督李卫因丧母回家丁忧,此前李卫被雍正任命为闽浙总督管辖浙江和福建两省,后来两江总督范时绎因为缉捕天地会不利,被雍正撤职,雍正为了更好地在江南地区推行新政,因此把两江三省即江苏、江西、安徽并入到了李卫辖区之内,李卫也由此成为浙江总督,实际他这个总督是两个总督的职权范围,统辖负责江南五省事务。

李卫丁忧之后,雍正就又把李卫的位置拆分成了闽浙总督和两江总督,因此雍正在这一年直接让尹继善由江苏巡抚升任两江总督,此时步入仕途八年,年仅35岁的尹继善直接成为了总督,他也是当时最年轻的总督。尹继善的升迁速度在清朝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事情,算是清朝政坛的一大奇迹,后来乾隆都曾感叹“八年至总督,异数谁能遇”。

尹继善得到雍正赏识坐着火箭在官场升迁,连他老爹尹泰都跟着沾光,雍正七年(1729年)尹继善那年逾八旬的老爹尹泰被雍正晋升为东阁大学士兼署兵部尚书,在不设宰相的清朝,当官到大学士这个位置就基本相当于宰相了,可以说尹泰已经做到官场的最高官职了,不过这一切皆因沾了儿子尹继善的光。尹泰其人才能平庸,在官场上没有多大成绩,雍正之所以启用他一个在于他对雍正忠心耿耿,再一个就是他的儿子尹继善才华横溢,深受雍正赏识,尹泰因儿子被提升为大学士这在后来雍正的圣旨中曾明确提到过,雍正也毫不讳言的告诉他是沾了他儿子的光。

在尹继善出任江苏巡抚第二年,他向雍正上报修筑堤坝帮助江苏百姓抵御水患的方案就得到了雍正高度嘉奖,雍正在回复尹继善的奏折中就曾明言:朕嘉悦之怀笔难批谕,汝父积何德生汝如此之子也!朕实为汝君父庆幸焉,勉之!从雍正的这句话中就能看出雍正真的是因为赏识尹继善的才能才提拔他的父亲尹泰。雍正十年(1732年)冬,尹继善由两江总督调任云贵总督,总督调任都是要回京城先向皇帝述职才能再从京城出发赴任,于是尹继善正好回京城连述职带探望老父尹泰。

尹继善向雍正御前述职之后,雍正就问尹继善的母亲是否接受过诰封。一般做到总督这个级别的人他们母亲也都会接受朝廷诰封,况且尹继善之父尹泰还是大学士,更是可以享受诰封夫人的待遇。这里就要说一说尹继善的出身了,尹继善并非尹泰嫡子,当初尹泰曾经相上了家中的一个丫环徐氏,一夜风流之后就有了尹继善,尹泰也就纳徐氏做了侍妾,因此尹继善其实是侍妾之子。

而古代诰封夫人通常只会诰封正室嫡妻,所以尹泰的嫡妻获得了诰封,而尹继善的生母徐氏并未获得诰封。其实徐氏不仅没有获得诰封,她在尹泰家中地位还非常低下,尹泰虽然是满人,但却十分尊奉汉族的儒家礼教,他是一个迂腐的儒家礼法拥护者,他在家中处处为嫡妻撑腰,而老实本分的徐氏则受尽尹泰和嫡妻的使唤。在尹泰家中吃饭,尹泰和嫡妻坐在饭桌上吃饭,徐氏必须要站在两人旁边伺候,只有尹泰夫妻吃完饭,徐氏才能有资格吃口剩饭,徐氏还要操劳尹泰家中方方面面的各种劳动工作,可以说她虽然是侍妾,实际地位并没有比家中的丫环高哪去。

因此尹继善从小就受到正房白眼欺凌,即便他现在身居两江总督的高位,母亲徐氏依然在家中毫无地位可言,尹继善一听雍正询问母亲接受没接受诰封的事,他就想到了母亲在家中毫无地位受人欺凌,他默然片刻,眼中一酸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雍正这个皇帝和别的皇帝不大一样,他比较愿意听臣子的家事,所以他也早就知道尹继善是侍妾所生之子,这时雍正一看尹继善默然不语还一副要哭的样子,雍正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于是雍正就许诺尹继善不日就将诰封他的母亲徐氏,尹继善一听此话感动的痛哭流涕,当场就给雍正跪了。

尹继善回家之后就把雍正要诰封母亲徐氏的事和父亲尹泰一讲,尹泰当场大怒,尹泰认为尹继善想提高生母家庭地位,就拿皇帝来压他,于是年纪老迈还怒不可遏的尹泰拿着拐棍就劈头盖脸把尹继善打了一顿,尹继善的官帽都被尹泰给打飞了,吓得尹继善生母徐氏赶紧跪下哭求尹泰别打儿子了,自己不接受诰封就罢了。大学士老爹把两江总督的儿子胖揍一顿,还把官帽都打飞了,这事第二天就在北京城传开了,成为了当时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满北京都在传这件事,那自然这件事也逃不过雍正的耳朵,雍正很快就知道了尹泰殴打儿子尹继善的事,于是雍正就想替尹继善和徐氏母子出口气,他立刻就下了诰封徐氏的圣旨。于是礼部官员就拿着雍正的诰封圣旨来到尹泰家中传旨,尹泰到此时还以侍妾不能见客为由想把宣旨官员推脱出去,但是很快礼部官员就说了,这圣旨就是封赏徐氏的,除了她别人没资格接旨。

尹泰见此只得把徐氏叫了出来,于是礼部官员当场宣读雍正圣旨:大学士尹泰非籍其子继善之贤,不得入阁,非侧室徐氏,继善何由生?著敕封徐氏为一品夫人,尹泰先肃谢夫人,再如诏行礼。圣旨的意思就是让尹泰先跪谢徐氏,再接圣旨,这可是雍正钦赐的圣旨,尹泰哪敢违背雍正的意愿,于是他只能无奈地请徐氏坐在上方,自己向她下跪行礼。

当时四名宫女扶着徐氏坐在椅子上,徐氏向来被丈夫和嫡妻欺负惯了,突然见丈夫给自己下跪行礼,徐氏反而吓了一跳,就欲起身,结果被四名宫女老老实实按在了椅子上接受了尹泰一跪拜。后来雍正又让尹泰当天和徐氏重新举行婚礼,并给指派了梨园班子去尹泰家中助兴。从此之后徐氏在尹泰家中地位与嫡妻并行,再加上雍正如此重用和赏识尹继善,从此尹泰家中无人再敢欺负徐氏,而徐氏的家庭地位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这件事是记载于《清稗类钞》之中,是民国时期记载清朝掌故逸闻的汇编,看起来非常具有戏剧性,但其实这倒非常符合雍正的为人及其性格。掺乎大臣的家务事是雍正执政期间的一大特点,雍正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把家务事处理好了,如何能治理好国家,所以早在雍正三年(1725年)的时候,雍正就曾发现很多朝臣都惧内,而凶悍之妻大多不贤,妻子不贤,丈夫身居高位就很有可能走上歪路,以权谋私、贪腐受贿皆因其妻不贤而已,因此雍正曾对大臣们明确说过:苟有畏惧掣肘不得已之处,令密奏朕,朕代诸大臣处分,朕虽日理万机,而于大臣之家事尚能办理。

雍正这意思就是告诉这些惧内的大臣们,如果家有悍妻没事,秘密告诉我,我替你们撑腰收拾她。所以看雍正如此能操心大臣家务事,而尹继善做为雍正的宠臣,重点栽培的人才,他肯定不会眼看尹继善和徐氏母子在家中受正房欺凌而不管,因此这件事虽然并非正史所记载说起来也很戏剧性,但可信度很高,这很符合雍正独特的帝王个性。而从现今保存的雍正朱批尹继善奏折也能看出雍正对尹继善的喜爱和因其贤能而提拔其父的意思,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件事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尹继善有才能,不止雍正对他非常赏识,连雍正最喜爱的弟弟当时雍正朝第二把手怡亲王胤祥也非常赏识尹继善,胤祥在尹继善赴任江苏巡抚之前特意送给了他一套贵重的礼服,胤祥一再叮嘱尹继善处处以民为本,而后来尹继善做官也确实不负雍正和胤祥之期望,他真的是以民为本,处处以爱民为前提。清代中期诗人赵翼曾经评价尹继善爱民为先,深得民心。

乾隆也评价尹继善为八旗读书人的表率。尹继善为官还是比较公正无私,他从不趋炎附势,田文镜、李卫和鄂尔泰都是雍正的宠臣,尤其李卫还曾是尹继善上级总督,但尹继善并不畏惧他们,李卫治河无方,尹继善第一个就弹劾了上级李卫,回京述职时路过河南,发现田文镜为官苛刻,虽是清官但却不恤百姓,于是回京述职期间尹继善又顺道弹劾了田文镜,转任云贵总督后,前任总督鄂尔泰给尹继善留了一堆烂摊子,于是尹继善再度弹劾已经调入中央成为大学士的鄂尔泰。

可以说尹继善一个人把雍正时期三大宠臣挨个弹劾了一遍,不过尹继善并非一味弹劾三人,他在给雍正上奏折时也表扬过三人优点也很多,足够自己学习终身,自己应该采三人之所长,弃三人之所短,也正是尹继善始终抱着这种谦虚的心理,所以他才能越来越受雍正赏识和栽培,雍正为了培养像尹继善这样能成为将来的治国重臣可谓是煞费苦心,在这方面他老爹康熙和儿子乾隆均不及雍正这般有培养人才的魄力和毅力。

后来尹继善在乾隆时期进入内阁成为了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院士,也算是终于拜相,不过乾隆却并不是很喜欢尹继善,因此尹继善在乾隆朝止步于大学士,始终没有进入军机处,参与国家最高决策。乾隆虽然并不是很喜欢尹继善,却和他结成了儿女亲家,他让皇八子永璇娶了尹继善之女为嫡福晋,而且在尹继善去世后倒反而更加赏识他,死后对他赞誉良多。

尹继善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病逝,死后被乾隆追谥为“文端”,乾隆还写了很多首诗来怀念他。尹继善的儿子庆桂也深得其父真传,文学造诣极高,才华横溢,在乾隆朝中后期也官至大学士并且还兼任了军机大臣,一时之间尹泰、尹继善、庆桂祖孙三代皆为宰相成为清朝的一段佳话。不过尹继善为官清廉,生性不爱金钱,而且交际出手十分阔绰,还经常资助贫苦的读书人,因此尹继善死后家无余财,他的十个儿子根本没分到太多的遗产,而他的儿子庆桂也和他的风格一样,不爱钱财,虽然官至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但仅能自足。

古代上朝时间那么早,那些上朝的是住在哪里?上完朝又在哪里工作?

不同的朝代里面,上朝时间不一样,上朝的方式也不一样。朝代众多,拿唐朝举例。Δ早朝模拟图(来源于网络)早朝时间一般在五点到七点,离皇宫近一点的可以晚点出门,远一点的凌晨一两点就要整装待发了。不要看着他们起的早,他们睡得更早,因为古代没有电,一般在七点就已经休息了。就算三点赶去上朝,都已经休息了八小时了。

上完朝一般会比较累,所以这个时候大都回家休息了,有个说法叫『回笼觉』,据说由此而来的。有资格上朝的人,都是大官,不用再去做值班之类的小事。一般有需要处理的事务,在家也可以处理,当然不排除敬业的上完朝就去上班。每个朝代都有这个朝代的特点,但是一般都是前紧后松。在朝代的前期,所有人都是干劲十足,恨不得一天24小时开会。

所以一般这个时期,除了遇到重大的丧葬、节日之外,每天都要有早朝。到了后期,就比较松散了,有的是三六九早朝,有的干脆几十年不上朝,无怪乎国家走向灭亡。Δ皇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上朝的时候,官员们大多数都是住在自己的家里。唐朝就已经实行了“宵禁”政策,太阳下山后,所有的集市,店铺,居民全部都要闭户,就连皇城大门也是关着的。

一直到了第二天五更天的时候(凌晨三点左右),皇宫城门楼上会敲鼓释放信号,这个时候才允许打开大门。所以官员就算是起的再早,身为皇城一员,就要以身作则,恪守皇城规矩,不到点出不了自家大门。所以古代官员都是算好了时间起床,然后去赶早朝。上朝时间是规定死的,只可以早到,不可以迟到。一旦迟到,轻则挨骂罚款,重则判刑入狱。

早朝开始之前,文武百官必须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全部在大明宫前站好队。一般太监会在旁边打着灯笼,或是举着火把。倘若运气不好,遇到了阴雨天气,没有办法只能硬熬着。唯有宰相等德高望重之人,才被允许到宫门外地方避避雨。Δ皇宫(图片来源于网络)退朝一般是叫做“放仗”,也就是撤除仪仗的意思。皇帝还要和宰相继续讨论朝政,一般是退到后面规格比较小,却很舒服的地方。

其他下朝的官员,都可以在朝堂廊下吃一顿皇家提供的早餐,一般被称作是“廊下食”。在这之后,没有特殊安排的人,都可以回家休息或者去上班,但是下午就休息了,只上半天班。有一点要特别强调的,虽然下午与晚上不上班,但是有人一直在值守。Δ长安(图片来源于网络)到了朝代的后期,朝廷官员虽然不用每天都要上朝,但是每天早起是必须的。

文章TAG:大学士  皇家  手游  复古  传奇  复古传奇皇家大学士在哪里  手游皇家大学士在哪里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