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 羽弥,鹦鹉有羽虫 老是抓羽毛 有什么办法去羽虫
作者:本站作者
本文目录一览
1,鹦鹉有羽虫 老是抓羽毛 有什么办法去羽虫
你可以给他弄盆水,让他们每天洗洗澡基本上一个礼拜就会没有了你可以用盆接上一盆水,然后连鸟笼子一同放进去只要笼子底部有一点点水就行了他就会自己跳下去洗澡
2,永远的7日之都羽弥攻略介绍
《永远的7日之都》是网易自研的一款都市题材的角色扮演游戏。那么永远的7日之都羽弥好用吗?今天小编将推荐的是永远的7日之都羽弥攻略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永远的7日之都羽弥攻略介绍 羽弥 羽弥是出纯法伤就能当前排的肉盾角色,而且1技能的无缝吸血让其拥有很强的续航能力,在面对单体强力角色和BOSS站时,都能稳稳的站在前排吸收伤害。非常的值得培养,(这可是官方的脸面人物) 羽弥技能介绍 被动技能等级1 每降低1%最大生命值血量,则提高0.3%法术强度。 一技能秒等级1 4秒内对链接的目标每0.5秒造成26(+16)点伤害,同时自身将恢复跟伤害相当的血量。 二技能等级1 消耗自身3%最大生命值血量对周围所有敌人造成14(+8)点伤害,最多蓄力3秒,最多可消耗9%最大生命值血量造成3倍伤害。 三技能等级1 对范围内所有敌方单位造成50(+32)点基础伤害并链接命中敌人,羽弥血量流失的50%将等量分配给所有链接敌人,链接超过100范围将断裂。 羽弥神器技能 女神的血泉:血瓶回复生命值提升1.1/1.2/1.3倍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推荐的永远的7日之都羽弥攻略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精彩请关注。
3,雅和俗区别在哪里
惨烈的衡阳会战于1944年8月落幕,第10军军长方先觉率残部放下武器,该军实际等于全军覆灭了。是年10月,在重庆以逃回来的几千官兵为基干重建第10军,由于方先觉他调青年军系统,军长一度由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兼任,1945年2月,新任军长赵锡田走马上任。(二野名将王近山)这个赵锡田很有些来头,江苏涟水人,黄埔四期毕业生,看籍贯眼熟吧?没错,正是蒋系“八大金刚”之一顾祝同的亲外甥。这还不算,他居然还是顾祝同的连襟,其夫人许文丽是顾祝同内室许文蓉的胞妹,民国时期的辈分咱实在搞不懂,反正听起来挺乱的,划重点,因此赵锡田是嫡系中的嫡系。赵锡田曾经是第10军前身第8军的主力第3师师长,后被娘舅顾祝同调往第三战区担任第63师师长,是“皖南事变”的元凶部队。1944年升任第100军副军长,军长自然是“网红”李天霞。第10军重建后,作为第8军和第3师的老人,赵锡田终于被转正接手军长职务,抗战胜利后,该军改制为整编第3师。1946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斩断敌人运输大动脉陇海铁路,在兰封到徐州之间100华里的宽大正面上发起攻势,一举歼敌5000余人并控制或破袭了150公里的铁路线,让“郑州绥署主任”刘峙焦头烂额。为此,刘峙调回追击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的整编第3、第41、第47师,向开封以东反攻。赵锡田率领整3师一马当先,全力向晋冀鲁豫野战军扑来,此公仗着背景深厚和未尝败绩,狂妄的一塌糊涂。而刘邓首长决心大踏步撤退以便诱敌深入,从而在运动中全歼整3师,兵力部署是以两个团节节阻击且战且退,以四个纵队在两翼待机,赵锡田果然上当,一路狂追过来。刘峙还是比较小心的,询问该师进展情况,赵锡田手持步话机报告:“刘伯承所部已经溃不成军,我用不上两个礼拜,就可以完全占领冀鲁豫,把他们赶上太行山”!刘峙感觉他过于乐观了,再用密语通话,问是否需要出动空军协助整3师侦察和作战。赵锡田已经狂的没边了,竟然用明语回复:“飞机不用了,大炮不用了,我只凭现有轻武器,就可以打败他们”。刘峙大惊,斥责他怎么可以用明语通话,赵锡田更狂了:“没关系,共军没有这东西”。旁边一个随军记者都看不下去了,提醒赵锡田如此孤军深入,极易陷入危险之中。(电视剧《解放》中的赵锡田)赵锡田满不在乎:“我奉总座调遣,前来冀鲁豫作战,整41师和整47师必须配合我的行动”!由于担负“牵牛”任务的王近山六纵两个主力团不断示弱,赵锡田“进展顺利”的电报满天飞,连远在庐山的常凯申都知道了,立即给赵锡田发来嘉奖电,同时要求顾祝同、刘峙亲往劳军,这一搞,连刘峙都信以为真了。原来的作战计划是整3师和整47师会攻开封以东的定陶,刘峙既然认定我军不堪再战,干脆分兵攻击,以整3师进攻荷泽,以整47师攻定陶,如此分散兵力终于将赵锡田所部送进了鬼门关。9月3日凌晨,整3师被诱进大小杨湖我军伏击区域,晋冀鲁豫野战军以4:1的优势兵力发起总攻。(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我王近山和杨勇两个主力纵队的猛烈攻击下,赵锡田如梦初醒,一边组织顽抗一边向刘峙求援,后者接到电报后脱口而出:这下完了。尽管刘峙紧急命令另外三个整编师前往救援,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战至9月7日,拼命突围中的整3师被全歼,赵锡田负伤被俘。我军随即扩大战果,又歼灭整47师大部,定陶战役胜利结束,共消灭敌人四个整编旅17000余人,其中俘敌12000余,成为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第一个大胜仗。常凯申痛骂不已,随即将刘峙及其参谋长赵子立一起撤职,所谓的“福将”成了“霉将”。(定陶战役胜利后的解放军战士)惨烈的衡阳会战于1944年8月落幕,第10军军长方先觉率残部放下武器,该军实际等于全军覆灭了。是年10月,在重庆以逃回来的几千官兵为基干重建第10军,由于方先觉他调青年军系统,军长一度由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兼任,1945年2月,新任军长赵锡田走马上任。(二野名将王近山)这个赵锡田很有些来头,江苏涟水人,黄埔四期毕业生,看籍贯眼熟吧?没错,正是蒋系“八大金刚”之一顾祝同的亲外甥。这还不算,他居然还是顾祝同的连襟,其夫人许文丽是顾祝同内室许文蓉的胞妹,民国时期的辈分咱实在搞不懂,反正听起来挺乱的,划重点,因此赵锡田是嫡系中的嫡系。赵锡田曾经是第10军前身第8军的主力第3师师长,后被娘舅顾祝同调往第三战区担任第63师师长,是“皖南事变”的元凶部队。1944年升任第100军副军长,军长自然是“网红”李天霞。第10军重建后,作为第8军和第3师的老人,赵锡田终于被转正接手军长职务,抗战胜利后,该军改制为整编第3师。1946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斩断敌人运输大动脉陇海铁路,在兰封到徐州之间100华里的宽大正面上发起攻势,一举歼敌5000余人并控制或破袭了150公里的铁路线,让“郑州绥署主任”刘峙焦头烂额。为此,刘峙调回追击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的整编第3、第41、第47师,向开封以东反攻。赵锡田率领整3师一马当先,全力向晋冀鲁豫野战军扑来,此公仗着背景深厚和未尝败绩,狂妄的一塌糊涂。而刘邓首长决心大踏步撤退以便诱敌深入,从而在运动中全歼整3师,兵力部署是以两个团节节阻击且战且退,以四个纵队在两翼待机,赵锡田果然上当,一路狂追过来。刘峙还是比较小心的,询问该师进展情况,赵锡田手持步话机报告:“刘伯承所部已经溃不成军,我用不上两个礼拜,就可以完全占领冀鲁豫,把他们赶上太行山”!刘峙感觉他过于乐观了,再用密语通话,问是否需要出动空军协助整3师侦察和作战。赵锡田已经狂的没边了,竟然用明语回复:“飞机不用了,大炮不用了,我只凭现有轻武器,就可以打败他们”。刘峙大惊,斥责他怎么可以用明语通话,赵锡田更狂了:“没关系,共军没有这东西”。旁边一个随军记者都看不下去了,提醒赵锡田如此孤军深入,极易陷入危险之中。(电视剧《解放》中的赵锡田)赵锡田满不在乎:“我奉总座调遣,前来冀鲁豫作战,整41师和整47师必须配合我的行动”!由于担负“牵牛”任务的王近山六纵两个主力团不断示弱,赵锡田“进展顺利”的电报满天飞,连远在庐山的常凯申都知道了,立即给赵锡田发来嘉奖电,同时要求顾祝同、刘峙亲往劳军,这一搞,连刘峙都信以为真了。原来的作战计划是整3师和整47师会攻开封以东的定陶,刘峙既然认定我军不堪再战,干脆分兵攻击,以整3师进攻荷泽,以整47师攻定陶,如此分散兵力终于将赵锡田所部送进了鬼门关。9月3日凌晨,整3师被诱进大小杨湖我军伏击区域,晋冀鲁豫野战军以4:1的优势兵力发起总攻。(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我王近山和杨勇两个主力纵队的猛烈攻击下,赵锡田如梦初醒,一边组织顽抗一边向刘峙求援,后者接到电报后脱口而出:这下完了。尽管刘峙紧急命令另外三个整编师前往救援,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战至9月7日,拼命突围中的整3师被全歼,赵锡田负伤被俘。我军随即扩大战果,又歼灭整47师大部,定陶战役胜利结束,共消灭敌人四个整编旅17000余人,其中俘敌12000余,成为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第一个大胜仗。常凯申痛骂不已,随即将刘峙及其参谋长赵子立一起撤职,所谓的“福将”成了“霉将”。(定陶战役胜利后的解放军战士)阳春白雪为什么会曲高贺寡?问题中的曲高贺寡应该是曲高和寡。要想了解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原因,必须了解“阳春白雪”的涵义。《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楚国歌曲名,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因为高深难懂,能和唱的人很少。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与“下里巴人”相对。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原文如下: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才华横溢,是继屈原之后鹤立鸡群之人。他又不肯俯仰流俗,常对时弊、世态发表批评意见,因此同僚嫉妒,非议他,以至楚王也对他进行了责问。宋玉回答说:“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是:乐曲的格调越高,能和唱的人就越少。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为自己申辩,而是分别以音乐、动物、圣人为喻,委婉地回答君王的问难。这一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是宋玉讲的第一个比喻。宋玉说,楚人擅楚曲,一人唱曲,有很多人跟着唱和。唱和者的多寡,则因歌曲的雅俗不同而不同。唱通俗歌曲《下里》、《巴人》时,应和的人达数千;唱雅曲《阳春》、《白雪》时,应和的人只有数十而已。曲的格调愈高,应和者愈少,其错不在“曲高”,而只能怪应和者缺乏欣赏能力。所以,“和寡”其实反映了曲调的高雅,难为俗人所理解。宋玉的回答看似无一字为自己辩护,但是,又字字在为自己辩护。而且,他不仅为自己辩护了,还以“阳春白雪”自喻,间接地标榜自己志趣高雅,卓尔不群,并将诽谤者比作“下里巴人”。欣赏高雅的艺术作品,必须有相应的欣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其中蕴涵的艺术之美。伯牙摔琴酬知己。苏轼悲叹“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通城二中 黎文二0二0年元月二十七日惨烈的衡阳会战于1944年8月落幕,第10军军长方先觉率残部放下武器,该军实际等于全军覆灭了。是年10月,在重庆以逃回来的几千官兵为基干重建第10军,由于方先觉他调青年军系统,军长一度由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兼任,1945年2月,新任军长赵锡田走马上任。(二野名将王近山)这个赵锡田很有些来头,江苏涟水人,黄埔四期毕业生,看籍贯眼熟吧?没错,正是蒋系“八大金刚”之一顾祝同的亲外甥。这还不算,他居然还是顾祝同的连襟,其夫人许文丽是顾祝同内室许文蓉的胞妹,民国时期的辈分咱实在搞不懂,反正听起来挺乱的,划重点,因此赵锡田是嫡系中的嫡系。赵锡田曾经是第10军前身第8军的主力第3师师长,后被娘舅顾祝同调往第三战区担任第63师师长,是“皖南事变”的元凶部队。1944年升任第100军副军长,军长自然是“网红”李天霞。第10军重建后,作为第8军和第3师的老人,赵锡田终于被转正接手军长职务,抗战胜利后,该军改制为整编第3师。1946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斩断敌人运输大动脉陇海铁路,在兰封到徐州之间100华里的宽大正面上发起攻势,一举歼敌5000余人并控制或破袭了150公里的铁路线,让“郑州绥署主任”刘峙焦头烂额。为此,刘峙调回追击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的整编第3、第41、第47师,向开封以东反攻。赵锡田率领整3师一马当先,全力向晋冀鲁豫野战军扑来,此公仗着背景深厚和未尝败绩,狂妄的一塌糊涂。而刘邓首长决心大踏步撤退以便诱敌深入,从而在运动中全歼整3师,兵力部署是以两个团节节阻击且战且退,以四个纵队在两翼待机,赵锡田果然上当,一路狂追过来。刘峙还是比较小心的,询问该师进展情况,赵锡田手持步话机报告:“刘伯承所部已经溃不成军,我用不上两个礼拜,就可以完全占领冀鲁豫,把他们赶上太行山”!刘峙感觉他过于乐观了,再用密语通话,问是否需要出动空军协助整3师侦察和作战。赵锡田已经狂的没边了,竟然用明语回复:“飞机不用了,大炮不用了,我只凭现有轻武器,就可以打败他们”。刘峙大惊,斥责他怎么可以用明语通话,赵锡田更狂了:“没关系,共军没有这东西”。旁边一个随军记者都看不下去了,提醒赵锡田如此孤军深入,极易陷入危险之中。(电视剧《解放》中的赵锡田)赵锡田满不在乎:“我奉总座调遣,前来冀鲁豫作战,整41师和整47师必须配合我的行动”!由于担负“牵牛”任务的王近山六纵两个主力团不断示弱,赵锡田“进展顺利”的电报满天飞,连远在庐山的常凯申都知道了,立即给赵锡田发来嘉奖电,同时要求顾祝同、刘峙亲往劳军,这一搞,连刘峙都信以为真了。原来的作战计划是整3师和整47师会攻开封以东的定陶,刘峙既然认定我军不堪再战,干脆分兵攻击,以整3师进攻荷泽,以整47师攻定陶,如此分散兵力终于将赵锡田所部送进了鬼门关。9月3日凌晨,整3师被诱进大小杨湖我军伏击区域,晋冀鲁豫野战军以4:1的优势兵力发起总攻。(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我王近山和杨勇两个主力纵队的猛烈攻击下,赵锡田如梦初醒,一边组织顽抗一边向刘峙求援,后者接到电报后脱口而出:这下完了。尽管刘峙紧急命令另外三个整编师前往救援,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战至9月7日,拼命突围中的整3师被全歼,赵锡田负伤被俘。我军随即扩大战果,又歼灭整47师大部,定陶战役胜利结束,共消灭敌人四个整编旅17000余人,其中俘敌12000余,成为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第一个大胜仗。常凯申痛骂不已,随即将刘峙及其参谋长赵子立一起撤职,所谓的“福将”成了“霉将”。(定陶战役胜利后的解放军战士)阳春白雪为什么会曲高贺寡?问题中的曲高贺寡应该是曲高和寡。要想了解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原因,必须了解“阳春白雪”的涵义。《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楚国歌曲名,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因为高深难懂,能和唱的人很少。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与“下里巴人”相对。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原文如下: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才华横溢,是继屈原之后鹤立鸡群之人。他又不肯俯仰流俗,常对时弊、世态发表批评意见,因此同僚嫉妒,非议他,以至楚王也对他进行了责问。宋玉回答说:“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是:乐曲的格调越高,能和唱的人就越少。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为自己申辩,而是分别以音乐、动物、圣人为喻,委婉地回答君王的问难。这一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是宋玉讲的第一个比喻。宋玉说,楚人擅楚曲,一人唱曲,有很多人跟着唱和。唱和者的多寡,则因歌曲的雅俗不同而不同。唱通俗歌曲《下里》、《巴人》时,应和的人达数千;唱雅曲《阳春》、《白雪》时,应和的人只有数十而已。曲的格调愈高,应和者愈少,其错不在“曲高”,而只能怪应和者缺乏欣赏能力。所以,“和寡”其实反映了曲调的高雅,难为俗人所理解。宋玉的回答看似无一字为自己辩护,但是,又字字在为自己辩护。而且,他不仅为自己辩护了,还以“阳春白雪”自喻,间接地标榜自己志趣高雅,卓尔不群,并将诽谤者比作“下里巴人”。欣赏高雅的艺术作品,必须有相应的欣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其中蕴涵的艺术之美。伯牙摔琴酬知己。苏轼悲叹“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通城二中 黎文二0二0年元月二十七日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开始算起,一直到孙权病死为止。他在二十九的时间里面,先后熬死了曹丕、诸葛亮、蒋琬、司马懿等与他同辈的当世之英杰,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孙渊这些比他晚一辈的人。说他是三国时期第一能熬,实质名归。但是在这二十九年中。孙权却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这与他早期的锐意进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很难理解。这里就对孙权在曹操和刘备死后,他的所做所为,以及他的心里想法做一个陈述总结。说说孙权晚年的那点事。公元219年,孙权干了一件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大事——偷袭荆州。这是他一辈子干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也是他一辈子干的最失败的一件事。说他成功,是因为孙权在多次谋求淮南合肥失利后,他的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曹魏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东吴不应该跟曹魏死磕了,而是拿下荆州,徐图自保。于是,在此之后,他派兵偷袭荆州,重锤了刘备的上升势头。并且他不再以谋求曹魏的土地为自己的第一诉求,而是以劫掠人口、财货为主要目标,力图缩小自己与曹操的差距。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孙权很成功。因为东吴的地盘和人口都扩大了一倍,而刘备对东吴的压力也锐减。但是,让孙权没想到的是。曹魏方面对刘备根本看不上。之前关羽在荆州时,魏国还派重兵防着关羽。等于关羽替孙权分担了一部分的压力。然而当关羽被孙权杀死后,魏国的压力就全部压倒东吴身上了。夷陵大战之后,曹丕以孙权对自己不恭敬为借口,迅速调集了曹仁、张辽、张郃、曹真和曹休等一干曹魏大将征讨东吴。这一战下来,曹魏和东吴都是精锐尽出,动用的总兵力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要多。双方大战六个月,最终以曹魏退兵收场。这一战,曹魏用事实证明了一件事:虽然是三足鼎立,但是魏国对蜀汉没兴趣。曹丕的眼里只有孙权这一个对手。如果蜀汉忍着不出兵,孙权只能自己单挑曹魏。孙权瞬间傻眼了……因此在公元223年,也就是刘备病死白帝城的那一年。孙权在打退曹魏的入侵后,他迅速与蜀汉复通了关系。双方缔结同盟,关系恢复到了吕蒙偷袭荆州之前。在此之后,一直到蜀汉灭亡前夕,孙权都没有再动过蜀汉的心思。也就是说,不是他没想过灭蜀,而是他不敢灭蜀。他怕自己灭蜀时,曹丕会揍他。既然攻蜀已经不可能了,孙权就只能把目光投在曹魏的身上。但是孙权打不赢曹丕,他之前已经吃过几次大亏。如果没有刘备帮他分担压力,他根本不敢挑衅魏国。所以,孙权也就只能放弃扩张的想法。专心处理东吴的内部问题。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两方面。第一,孙权自己的名分问题;第二,东吴内部的叛乱势力;所谓名分,就是孙权当时对自己的定位。曹丕和刘禅都是皇帝,只有他是吴王。而他的吴王还是曹丕封的,也就是说,东吴名义上是曹魏的藩属国。但是公元222年时,东吴已经与曹魏翻脸,这个藩属地位已经名存实亡了。所以孙权需要自己给自己找名分。也就是像刘备那样,自己给自己编一个称帝的理由。否则他就天然的比魏、蜀矮三分。而东吴的不安定因素,指得是东吴内部的士族问题和反对孙权的叛乱分子。这些人的力量太强大,孙权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他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占领的荆州和交州,也需要时间缓和自己与士族的关系,更需要时间去消灭江东的山越人。于是这么一拖,孙权也就有五年时间没有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扩张。到了公元228年,孙权见时机成熟,便来了一把大的。他授意周鲂诈降,引诱魏军进入他在石亭设好的伏击圈。这一战,即历史上的石亭之战,也叫“周鲂断发赚曹休”。当时的魏国扬州都督曹休中计,率兵深入吴国境内。吴军九万,魏军十万,结果魏军被东吴打的屁滚尿流,连曹休的老命都差点丢了。所幸是后来魏军的增援赶到,魏军才没有被吴军全歼。诸葛亮在听说孙权主动出击后,也迅速调了三万蜀军,以强行军的速度,在一月之内北上陈仓,攻打陈仓关,减轻孙权的压力(第二次北伐)。然而东吴接下来的行为却让诸葛亮失望了。孙权见魏军增援后,立即下令退兵。让诸葛亮空欢喜了一场。一年后,孙权凭借石亭大战的威望,在建业称帝。(这是他发动石亭大战的原因)在此之后,东吴与曹魏又有四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一直到公元233年,诸葛亮决定第五次北伐魏国时(也是最后一次),孙权才再次出兵。这一次是诸葛亮挑的头,孙权认为诸葛亮的建议可行,便积极响应了蜀汉的行动。结果,诸葛亮在渭水河畔被司马懿熬死。孙权在前期风风火火了一把,后期见战局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他就赶紧退兵了。而他这次退兵,他把脸都丢光了。当时,魏明帝曹叡对大臣说:这次蜀吴来犯我大魏,诸葛亮才是胜败的关键,渭水一战只许胜,不许败!我不管司马懿怎么打,哪怕是丢人现眼也无所谓,只要能打退诸葛亮即可。否则大魏的西部危矣。而孙权那个鼠辈,只要我亲自带兵去讨伐,孙权胆小鬼肯定要跑路。因为我已经看穿他的尿性了。然而,曹叡居然还是高看了孙权。他本以为自己到前线后,孙权就会跑。结果,魏军主力离前线还有数百里时,孙权听说曹叡亲征,连照面都不敢打,直接就望风跑路了。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三国志·魏明帝本纪》这就是孙权的德性,也难怪曹叡会笑他胆小如鼠。可能有人会问,孙权与曹丕同辈,他被曹叡这个晚辈小儿这么欺负,他就能甘心?答案是:孙权他不忍气吞声能怎么办?自己造的孽,只能自己还。三足鼎立的局势早已稳定,蜀汉不能打,魏国又不打蜀汉。东吴就那么大,他的实力只有魏国的一半。实力悬殊太大,他确实是打不赢。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派卫温和诸葛直带一万士兵去台湾抢人口,可带回来的蛮夷还没有损失的人多,气得孙权把卫温、诸葛直给砍了。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向辽东霸主公孙渊暗送秋波,派了一万士兵去辽东帮助公孙渊。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一万兵也被缴械。差点把孙权气疯了,急得他要千里奔海去征讨辽东。扩充不了实力,孙权也没有办法。先前他与曹操打过多次,也与张辽、满宠这些魏国的大将打过多次。每一次他都打不赢,失败的教训太多了。他只能忍。后来,诸葛亮病死。蜀汉方面的新任总经理蒋琬联络孙权,希望联合北伐。结果孙权还瞧不上蒋琬,不愿意搭理他。对合作北伐的提议一拖再拖。再后来,辽东霸主公孙渊被司马懿斩杀,东吴彻底失去了从东北购买战马的可能。也失去了一个盟友。此时的孙权,只剩蜀汉这一个独苗伙伴了。他瞧不起蜀汉,又没有任何的盟友,只能就这么忍气吞声,不再对曹魏动武了。外事诸多不利,家里又祸事连连。孙权六十岁时,太子孙登去世。孙权立了新太子孙和,但他又宠爱鲁王孙霸,导致东吴内部二宫之争。没过多久,亲密战友诸葛瑾也去世了。孙权脑神经抽疯,开始与天斗与地斗,与吴国全国斗!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士族擅权,孙权在太子孙登病死三年后,派人去骂陆逊,骂的陆逊最后忧愤而死。又过了五年,孙权脑子又开始抽疯。他先是废了太子孙和,接着又赐死鲁王孙霸。改立年仅七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到他六十九岁时,他把巨能熬的司马懿也熬死了,成为汉末三国的那批群雄中,仅剩的一个独苗。但是这时孙权也已经中风,离咽气也不远了。公元252年,孙权七十岁。驾崩。纵观孙权这一生,他的辉煌是偷袭荆州,他的上升转折点也是偷袭荆州。当刘备被他砍掉左膀右臂之后,蜀汉就残废了。没有蜀汉的从旁牵制,光靠孙权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撼动不了曹魏的霸主地位。一个连合肥都打不下来的人,还能对他抱有过多的期望么?不过,东吴的外战不利,也不能都赖到孙权一个人的头上。当时是士族社会,是一个需要九品中正制的时代。蜀汉和东吴却都不搞这一套。这就导致了吴蜀两国很严重的国内矛盾。很多的蜀人和吴人,成天都在散布亡国论,盼望“魏国鬼子”来“解放”自己。这三天两头的有人造谣,搞得人心惶惶,仗还怎么打?后来的人就对当时东吴军队有过评价:吴军不是没有战斗力,但就是没有凝聚力。东吴的豪族对开疆扩土的积极性不高,不想陪孙权去伐魏,削弱自己的力量。这个问题反过来想,也证明吴军是一支守土责任感很强的军队,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够坚决的抵御侵犯之敌。也就是说,东吴军队在保家卫国这方面表现的很出色。但是开疆扩土时,就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孙权他在位时,凭借他的威望,还能处理好东吴的三大派系的关系(淮泗将领、流亡北士和江东士族)。让东吴政权在曹魏的压力下,苟延残喘。但是,东吴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弥合的矛盾。这样,也就不可能给孙权有作为的条件和空间了。所以,为什么孙权在刘备和曹操去世后,毫无作为呢?归根到底来说,就是当时的东吴政权不支持孙权的锐意进取。英雄人物,并不是能改变历史轨迹的人,因为历史的大方向,不是一个人无法改变的。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孙权一个人,同样也适用在刘备和曹操身上。并且,孙权也算不上是一个能打仗的人。不说跟曹操和刘备比,他跟同辈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有差距。孙权他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在确立天下三分后,他对开疆扩土也保留了很大的克制性。惨烈的衡阳会战于1944年8月落幕,第10军军长方先觉率残部放下武器,该军实际等于全军覆灭了。是年10月,在重庆以逃回来的几千官兵为基干重建第10军,由于方先觉他调青年军系统,军长一度由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兼任,1945年2月,新任军长赵锡田走马上任。(二野名将王近山)这个赵锡田很有些来头,江苏涟水人,黄埔四期毕业生,看籍贯眼熟吧?没错,正是蒋系“八大金刚”之一顾祝同的亲外甥。这还不算,他居然还是顾祝同的连襟,其夫人许文丽是顾祝同内室许文蓉的胞妹,民国时期的辈分咱实在搞不懂,反正听起来挺乱的,划重点,因此赵锡田是嫡系中的嫡系。赵锡田曾经是第10军前身第8军的主力第3师师长,后被娘舅顾祝同调往第三战区担任第63师师长,是“皖南事变”的元凶部队。1944年升任第100军副军长,军长自然是“网红”李天霞。第10军重建后,作为第8军和第3师的老人,赵锡田终于被转正接手军长职务,抗战胜利后,该军改制为整编第3师。1946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斩断敌人运输大动脉陇海铁路,在兰封到徐州之间100华里的宽大正面上发起攻势,一举歼敌5000余人并控制或破袭了150公里的铁路线,让“郑州绥署主任”刘峙焦头烂额。为此,刘峙调回追击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的整编第3、第41、第47师,向开封以东反攻。赵锡田率领整3师一马当先,全力向晋冀鲁豫野战军扑来,此公仗着背景深厚和未尝败绩,狂妄的一塌糊涂。而刘邓首长决心大踏步撤退以便诱敌深入,从而在运动中全歼整3师,兵力部署是以两个团节节阻击且战且退,以四个纵队在两翼待机,赵锡田果然上当,一路狂追过来。刘峙还是比较小心的,询问该师进展情况,赵锡田手持步话机报告:“刘伯承所部已经溃不成军,我用不上两个礼拜,就可以完全占领冀鲁豫,把他们赶上太行山”!刘峙感觉他过于乐观了,再用密语通话,问是否需要出动空军协助整3师侦察和作战。赵锡田已经狂的没边了,竟然用明语回复:“飞机不用了,大炮不用了,我只凭现有轻武器,就可以打败他们”。刘峙大惊,斥责他怎么可以用明语通话,赵锡田更狂了:“没关系,共军没有这东西”。旁边一个随军记者都看不下去了,提醒赵锡田如此孤军深入,极易陷入危险之中。(电视剧《解放》中的赵锡田)赵锡田满不在乎:“我奉总座调遣,前来冀鲁豫作战,整41师和整47师必须配合我的行动”!由于担负“牵牛”任务的王近山六纵两个主力团不断示弱,赵锡田“进展顺利”的电报满天飞,连远在庐山的常凯申都知道了,立即给赵锡田发来嘉奖电,同时要求顾祝同、刘峙亲往劳军,这一搞,连刘峙都信以为真了。原来的作战计划是整3师和整47师会攻开封以东的定陶,刘峙既然认定我军不堪再战,干脆分兵攻击,以整3师进攻荷泽,以整47师攻定陶,如此分散兵力终于将赵锡田所部送进了鬼门关。9月3日凌晨,整3师被诱进大小杨湖我军伏击区域,晋冀鲁豫野战军以4:1的优势兵力发起总攻。(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我王近山和杨勇两个主力纵队的猛烈攻击下,赵锡田如梦初醒,一边组织顽抗一边向刘峙求援,后者接到电报后脱口而出:这下完了。尽管刘峙紧急命令另外三个整编师前往救援,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战至9月7日,拼命突围中的整3师被全歼,赵锡田负伤被俘。我军随即扩大战果,又歼灭整47师大部,定陶战役胜利结束,共消灭敌人四个整编旅17000余人,其中俘敌12000余,成为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第一个大胜仗。常凯申痛骂不已,随即将刘峙及其参谋长赵子立一起撤职,所谓的“福将”成了“霉将”。(定陶战役胜利后的解放军战士)阳春白雪为什么会曲高贺寡?问题中的曲高贺寡应该是曲高和寡。要想了解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原因,必须了解“阳春白雪”的涵义。《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楚国歌曲名,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因为高深难懂,能和唱的人很少。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与“下里巴人”相对。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原文如下: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才华横溢,是继屈原之后鹤立鸡群之人。他又不肯俯仰流俗,常对时弊、世态发表批评意见,因此同僚嫉妒,非议他,以至楚王也对他进行了责问。宋玉回答说:“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是:乐曲的格调越高,能和唱的人就越少。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为自己申辩,而是分别以音乐、动物、圣人为喻,委婉地回答君王的问难。这一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是宋玉讲的第一个比喻。宋玉说,楚人擅楚曲,一人唱曲,有很多人跟着唱和。唱和者的多寡,则因歌曲的雅俗不同而不同。唱通俗歌曲《下里》、《巴人》时,应和的人达数千;唱雅曲《阳春》、《白雪》时,应和的人只有数十而已。曲的格调愈高,应和者愈少,其错不在“曲高”,而只能怪应和者缺乏欣赏能力。所以,“和寡”其实反映了曲调的高雅,难为俗人所理解。宋玉的回答看似无一字为自己辩护,但是,又字字在为自己辩护。而且,他不仅为自己辩护了,还以“阳春白雪”自喻,间接地标榜自己志趣高雅,卓尔不群,并将诽谤者比作“下里巴人”。欣赏高雅的艺术作品,必须有相应的欣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其中蕴涵的艺术之美。伯牙摔琴酬知己。苏轼悲叹“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通城二中 黎文二0二0年元月二十七日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开始算起,一直到孙权病死为止。他在二十九的时间里面,先后熬死了曹丕、诸葛亮、蒋琬、司马懿等与他同辈的当世之英杰,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孙渊这些比他晚一辈的人。说他是三国时期第一能熬,实质名归。但是在这二十九年中。孙权却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这与他早期的锐意进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很难理解。这里就对孙权在曹操和刘备死后,他的所做所为,以及他的心里想法做一个陈述总结。说说孙权晚年的那点事。公元219年,孙权干了一件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大事——偷袭荆州。这是他一辈子干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也是他一辈子干的最失败的一件事。说他成功,是因为孙权在多次谋求淮南合肥失利后,他的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曹魏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东吴不应该跟曹魏死磕了,而是拿下荆州,徐图自保。于是,在此之后,他派兵偷袭荆州,重锤了刘备的上升势头。并且他不再以谋求曹魏的土地为自己的第一诉求,而是以劫掠人口、财货为主要目标,力图缩小自己与曹操的差距。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孙权很成功。因为东吴的地盘和人口都扩大了一倍,而刘备对东吴的压力也锐减。但是,让孙权没想到的是。曹魏方面对刘备根本看不上。之前关羽在荆州时,魏国还派重兵防着关羽。等于关羽替孙权分担了一部分的压力。然而当关羽被孙权杀死后,魏国的压力就全部压倒东吴身上了。夷陵大战之后,曹丕以孙权对自己不恭敬为借口,迅速调集了曹仁、张辽、张郃、曹真和曹休等一干曹魏大将征讨东吴。这一战下来,曹魏和东吴都是精锐尽出,动用的总兵力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要多。双方大战六个月,最终以曹魏退兵收场。这一战,曹魏用事实证明了一件事:虽然是三足鼎立,但是魏国对蜀汉没兴趣。曹丕的眼里只有孙权这一个对手。如果蜀汉忍着不出兵,孙权只能自己单挑曹魏。孙权瞬间傻眼了……因此在公元223年,也就是刘备病死白帝城的那一年。孙权在打退曹魏的入侵后,他迅速与蜀汉复通了关系。双方缔结同盟,关系恢复到了吕蒙偷袭荆州之前。在此之后,一直到蜀汉灭亡前夕,孙权都没有再动过蜀汉的心思。也就是说,不是他没想过灭蜀,而是他不敢灭蜀。他怕自己灭蜀时,曹丕会揍他。既然攻蜀已经不可能了,孙权就只能把目光投在曹魏的身上。但是孙权打不赢曹丕,他之前已经吃过几次大亏。如果没有刘备帮他分担压力,他根本不敢挑衅魏国。所以,孙权也就只能放弃扩张的想法。专心处理东吴的内部问题。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两方面。第一,孙权自己的名分问题;第二,东吴内部的叛乱势力;所谓名分,就是孙权当时对自己的定位。曹丕和刘禅都是皇帝,只有他是吴王。而他的吴王还是曹丕封的,也就是说,东吴名义上是曹魏的藩属国。但是公元222年时,东吴已经与曹魏翻脸,这个藩属地位已经名存实亡了。所以孙权需要自己给自己找名分。也就是像刘备那样,自己给自己编一个称帝的理由。否则他就天然的比魏、蜀矮三分。而东吴的不安定因素,指得是东吴内部的士族问题和反对孙权的叛乱分子。这些人的力量太强大,孙权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他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占领的荆州和交州,也需要时间缓和自己与士族的关系,更需要时间去消灭江东的山越人。于是这么一拖,孙权也就有五年时间没有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扩张。到了公元228年,孙权见时机成熟,便来了一把大的。他授意周鲂诈降,引诱魏军进入他在石亭设好的伏击圈。这一战,即历史上的石亭之战,也叫“周鲂断发赚曹休”。当时的魏国扬州都督曹休中计,率兵深入吴国境内。吴军九万,魏军十万,结果魏军被东吴打的屁滚尿流,连曹休的老命都差点丢了。所幸是后来魏军的增援赶到,魏军才没有被吴军全歼。诸葛亮在听说孙权主动出击后,也迅速调了三万蜀军,以强行军的速度,在一月之内北上陈仓,攻打陈仓关,减轻孙权的压力(第二次北伐)。然而东吴接下来的行为却让诸葛亮失望了。孙权见魏军增援后,立即下令退兵。让诸葛亮空欢喜了一场。一年后,孙权凭借石亭大战的威望,在建业称帝。(这是他发动石亭大战的原因)在此之后,东吴与曹魏又有四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一直到公元233年,诸葛亮决定第五次北伐魏国时(也是最后一次),孙权才再次出兵。这一次是诸葛亮挑的头,孙权认为诸葛亮的建议可行,便积极响应了蜀汉的行动。结果,诸葛亮在渭水河畔被司马懿熬死。孙权在前期风风火火了一把,后期见战局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他就赶紧退兵了。而他这次退兵,他把脸都丢光了。当时,魏明帝曹叡对大臣说:这次蜀吴来犯我大魏,诸葛亮才是胜败的关键,渭水一战只许胜,不许败!我不管司马懿怎么打,哪怕是丢人现眼也无所谓,只要能打退诸葛亮即可。否则大魏的西部危矣。而孙权那个鼠辈,只要我亲自带兵去讨伐,孙权胆小鬼肯定要跑路。因为我已经看穿他的尿性了。然而,曹叡居然还是高看了孙权。他本以为自己到前线后,孙权就会跑。结果,魏军主力离前线还有数百里时,孙权听说曹叡亲征,连照面都不敢打,直接就望风跑路了。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三国志·魏明帝本纪》这就是孙权的德性,也难怪曹叡会笑他胆小如鼠。可能有人会问,孙权与曹丕同辈,他被曹叡这个晚辈小儿这么欺负,他就能甘心?答案是:孙权他不忍气吞声能怎么办?自己造的孽,只能自己还。三足鼎立的局势早已稳定,蜀汉不能打,魏国又不打蜀汉。东吴就那么大,他的实力只有魏国的一半。实力悬殊太大,他确实是打不赢。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派卫温和诸葛直带一万士兵去台湾抢人口,可带回来的蛮夷还没有损失的人多,气得孙权把卫温、诸葛直给砍了。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向辽东霸主公孙渊暗送秋波,派了一万士兵去辽东帮助公孙渊。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一万兵也被缴械。差点把孙权气疯了,急得他要千里奔海去征讨辽东。扩充不了实力,孙权也没有办法。先前他与曹操打过多次,也与张辽、满宠这些魏国的大将打过多次。每一次他都打不赢,失败的教训太多了。他只能忍。后来,诸葛亮病死。蜀汉方面的新任总经理蒋琬联络孙权,希望联合北伐。结果孙权还瞧不上蒋琬,不愿意搭理他。对合作北伐的提议一拖再拖。再后来,辽东霸主公孙渊被司马懿斩杀,东吴彻底失去了从东北购买战马的可能。也失去了一个盟友。此时的孙权,只剩蜀汉这一个独苗伙伴了。他瞧不起蜀汉,又没有任何的盟友,只能就这么忍气吞声,不再对曹魏动武了。外事诸多不利,家里又祸事连连。孙权六十岁时,太子孙登去世。孙权立了新太子孙和,但他又宠爱鲁王孙霸,导致东吴内部二宫之争。没过多久,亲密战友诸葛瑾也去世了。孙权脑神经抽疯,开始与天斗与地斗,与吴国全国斗!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士族擅权,孙权在太子孙登病死三年后,派人去骂陆逊,骂的陆逊最后忧愤而死。又过了五年,孙权脑子又开始抽疯。他先是废了太子孙和,接着又赐死鲁王孙霸。改立年仅七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到他六十九岁时,他把巨能熬的司马懿也熬死了,成为汉末三国的那批群雄中,仅剩的一个独苗。但是这时孙权也已经中风,离咽气也不远了。公元252年,孙权七十岁。驾崩。纵观孙权这一生,他的辉煌是偷袭荆州,他的上升转折点也是偷袭荆州。当刘备被他砍掉左膀右臂之后,蜀汉就残废了。没有蜀汉的从旁牵制,光靠孙权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撼动不了曹魏的霸主地位。一个连合肥都打不下来的人,还能对他抱有过多的期望么?不过,东吴的外战不利,也不能都赖到孙权一个人的头上。当时是士族社会,是一个需要九品中正制的时代。蜀汉和东吴却都不搞这一套。这就导致了吴蜀两国很严重的国内矛盾。很多的蜀人和吴人,成天都在散布亡国论,盼望“魏国鬼子”来“解放”自己。这三天两头的有人造谣,搞得人心惶惶,仗还怎么打?后来的人就对当时东吴军队有过评价:吴军不是没有战斗力,但就是没有凝聚力。东吴的豪族对开疆扩土的积极性不高,不想陪孙权去伐魏,削弱自己的力量。这个问题反过来想,也证明吴军是一支守土责任感很强的军队,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够坚决的抵御侵犯之敌。也就是说,东吴军队在保家卫国这方面表现的很出色。但是开疆扩土时,就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孙权他在位时,凭借他的威望,还能处理好东吴的三大派系的关系(淮泗将领、流亡北士和江东士族)。让东吴政权在曹魏的压力下,苟延残喘。但是,东吴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弥合的矛盾。这样,也就不可能给孙权有作为的条件和空间了。所以,为什么孙权在刘备和曹操去世后,毫无作为呢?归根到底来说,就是当时的东吴政权不支持孙权的锐意进取。英雄人物,并不是能改变历史轨迹的人,因为历史的大方向,不是一个人无法改变的。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孙权一个人,同样也适用在刘备和曹操身上。并且,孙权也算不上是一个能打仗的人。不说跟曹操和刘备比,他跟同辈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有差距。孙权他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在确立天下三分后,他对开疆扩土也保留了很大的克制性。谢请!对于雅俗耒讲有两种层面:一是雅的耒由是周代诗经包括的三种乐所写的词,即风,雅,颂。古时是诗乐音律有密切联糸的,而其雅是贵族文人专为宫庭写的乐词,又分其大,小雅。意思是专门文人的作品,又发展到文人作品和文人自身行为,動作的外溢了。拿今话说,文章能登大雅之堂,而夲人又有文化人的作派。也称雅或儒雅。而旧时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都有格律,文章均是文言,还发展为难度大的八股文。另外俗呢,原与雅相对,来自于民间中的劳動人民。他们的作品由于来自劳動生活之中,容易为广大人民理解接受,也就不需要很专业的才学而达到普遍能懂。例如旧体诗讲格律,而打油诗就讲顺口,这就是雅与俗的差别。而在另一层面,也就从现实客观耒说,社会的发展,是文化艺朮耍为劳動人民服务而达教育与享受目的,要广大人民能懂和接受的,所以文章发展成白话文,诗也有了现代诗,但中华文化传承中,也有优美的精华需保留和发展,例如,诗,词等,另方面,民间教育也在提高,就象旧文化废掉艰涩难懂的八股文一样,市井文化也拗弃了俗中含下流与粗口的糟粕,很多文化表达都能共赏了,如评书,相声,民乐,快板书,二人转等多种民间和地方的艺朮与戏剧,音乐会一样都能鼓動人心,嗨起耒,也就所谓的雅俗共赏了。其实质是,广大人民文化欣赏水平提高,市场己将古今中外的文艺融合到为人民服务的百花齐放的现代中国文化中耒了,如相声也有对联一样,成为我中有你的一派繁荣景象。以上是我对雅俗的认识。惨烈的衡阳会战于1944年8月落幕,第10军军长方先觉率残部放下武器,该军实际等于全军覆灭了。是年10月,在重庆以逃回来的几千官兵为基干重建第10军,由于方先觉他调青年军系统,军长一度由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兼任,1945年2月,新任军长赵锡田走马上任。(二野名将王近山)这个赵锡田很有些来头,江苏涟水人,黄埔四期毕业生,看籍贯眼熟吧?没错,正是蒋系“八大金刚”之一顾祝同的亲外甥。这还不算,他居然还是顾祝同的连襟,其夫人许文丽是顾祝同内室许文蓉的胞妹,民国时期的辈分咱实在搞不懂,反正听起来挺乱的,划重点,因此赵锡田是嫡系中的嫡系。赵锡田曾经是第10军前身第8军的主力第3师师长,后被娘舅顾祝同调往第三战区担任第63师师长,是“皖南事变”的元凶部队。1944年升任第100军副军长,军长自然是“网红”李天霞。第10军重建后,作为第8军和第3师的老人,赵锡田终于被转正接手军长职务,抗战胜利后,该军改制为整编第3师。1946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斩断敌人运输大动脉陇海铁路,在兰封到徐州之间100华里的宽大正面上发起攻势,一举歼敌5000余人并控制或破袭了150公里的铁路线,让“郑州绥署主任”刘峙焦头烂额。为此,刘峙调回追击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的整编第3、第41、第47师,向开封以东反攻。赵锡田率领整3师一马当先,全力向晋冀鲁豫野战军扑来,此公仗着背景深厚和未尝败绩,狂妄的一塌糊涂。而刘邓首长决心大踏步撤退以便诱敌深入,从而在运动中全歼整3师,兵力部署是以两个团节节阻击且战且退,以四个纵队在两翼待机,赵锡田果然上当,一路狂追过来。刘峙还是比较小心的,询问该师进展情况,赵锡田手持步话机报告:“刘伯承所部已经溃不成军,我用不上两个礼拜,就可以完全占领冀鲁豫,把他们赶上太行山”!刘峙感觉他过于乐观了,再用密语通话,问是否需要出动空军协助整3师侦察和作战。赵锡田已经狂的没边了,竟然用明语回复:“飞机不用了,大炮不用了,我只凭现有轻武器,就可以打败他们”。刘峙大惊,斥责他怎么可以用明语通话,赵锡田更狂了:“没关系,共军没有这东西”。旁边一个随军记者都看不下去了,提醒赵锡田如此孤军深入,极易陷入危险之中。(电视剧《解放》中的赵锡田)赵锡田满不在乎:“我奉总座调遣,前来冀鲁豫作战,整41师和整47师必须配合我的行动”!由于担负“牵牛”任务的王近山六纵两个主力团不断示弱,赵锡田“进展顺利”的电报满天飞,连远在庐山的常凯申都知道了,立即给赵锡田发来嘉奖电,同时要求顾祝同、刘峙亲往劳军,这一搞,连刘峙都信以为真了。原来的作战计划是整3师和整47师会攻开封以东的定陶,刘峙既然认定我军不堪再战,干脆分兵攻击,以整3师进攻荷泽,以整47师攻定陶,如此分散兵力终于将赵锡田所部送进了鬼门关。9月3日凌晨,整3师被诱进大小杨湖我军伏击区域,晋冀鲁豫野战军以4:1的优势兵力发起总攻。(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我王近山和杨勇两个主力纵队的猛烈攻击下,赵锡田如梦初醒,一边组织顽抗一边向刘峙求援,后者接到电报后脱口而出:这下完了。尽管刘峙紧急命令另外三个整编师前往救援,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战至9月7日,拼命突围中的整3师被全歼,赵锡田负伤被俘。我军随即扩大战果,又歼灭整47师大部,定陶战役胜利结束,共消灭敌人四个整编旅17000余人,其中俘敌12000余,成为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第一个大胜仗。常凯申痛骂不已,随即将刘峙及其参谋长赵子立一起撤职,所谓的“福将”成了“霉将”。(定陶战役胜利后的解放军战士)阳春白雪为什么会曲高贺寡?问题中的曲高贺寡应该是曲高和寡。要想了解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原因,必须了解“阳春白雪”的涵义。《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楚国歌曲名,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因为高深难懂,能和唱的人很少。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与“下里巴人”相对。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原文如下: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才华横溢,是继屈原之后鹤立鸡群之人。他又不肯俯仰流俗,常对时弊、世态发表批评意见,因此同僚嫉妒,非议他,以至楚王也对他进行了责问。宋玉回答说:“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是:乐曲的格调越高,能和唱的人就越少。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为自己申辩,而是分别以音乐、动物、圣人为喻,委婉地回答君王的问难。这一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是宋玉讲的第一个比喻。宋玉说,楚人擅楚曲,一人唱曲,有很多人跟着唱和。唱和者的多寡,则因歌曲的雅俗不同而不同。唱通俗歌曲《下里》、《巴人》时,应和的人达数千;唱雅曲《阳春》、《白雪》时,应和的人只有数十而已。曲的格调愈高,应和者愈少,其错不在“曲高”,而只能怪应和者缺乏欣赏能力。所以,“和寡”其实反映了曲调的高雅,难为俗人所理解。宋玉的回答看似无一字为自己辩护,但是,又字字在为自己辩护。而且,他不仅为自己辩护了,还以“阳春白雪”自喻,间接地标榜自己志趣高雅,卓尔不群,并将诽谤者比作“下里巴人”。欣赏高雅的艺术作品,必须有相应的欣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其中蕴涵的艺术之美。伯牙摔琴酬知己。苏轼悲叹“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通城二中 黎文二0二0年元月二十七日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开始算起,一直到孙权病死为止。他在二十九的时间里面,先后熬死了曹丕、诸葛亮、蒋琬、司马懿等与他同辈的当世之英杰,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孙渊这些比他晚一辈的人。说他是三国时期第一能熬,实质名归。但是在这二十九年中。孙权却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这与他早期的锐意进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很难理解。这里就对孙权在曹操和刘备死后,他的所做所为,以及他的心里想法做一个陈述总结。说说孙权晚年的那点事。公元219年,孙权干了一件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大事——偷袭荆州。这是他一辈子干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也是他一辈子干的最失败的一件事。说他成功,是因为孙权在多次谋求淮南合肥失利后,他的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曹魏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东吴不应该跟曹魏死磕了,而是拿下荆州,徐图自保。于是,在此之后,他派兵偷袭荆州,重锤了刘备的上升势头。并且他不再以谋求曹魏的土地为自己的第一诉求,而是以劫掠人口、财货为主要目标,力图缩小自己与曹操的差距。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孙权很成功。因为东吴的地盘和人口都扩大了一倍,而刘备对东吴的压力也锐减。但是,让孙权没想到的是。曹魏方面对刘备根本看不上。之前关羽在荆州时,魏国还派重兵防着关羽。等于关羽替孙权分担了一部分的压力。然而当关羽被孙权杀死后,魏国的压力就全部压倒东吴身上了。夷陵大战之后,曹丕以孙权对自己不恭敬为借口,迅速调集了曹仁、张辽、张郃、曹真和曹休等一干曹魏大将征讨东吴。这一战下来,曹魏和东吴都是精锐尽出,动用的总兵力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要多。双方大战六个月,最终以曹魏退兵收场。这一战,曹魏用事实证明了一件事:虽然是三足鼎立,但是魏国对蜀汉没兴趣。曹丕的眼里只有孙权这一个对手。如果蜀汉忍着不出兵,孙权只能自己单挑曹魏。孙权瞬间傻眼了……因此在公元223年,也就是刘备病死白帝城的那一年。孙权在打退曹魏的入侵后,他迅速与蜀汉复通了关系。双方缔结同盟,关系恢复到了吕蒙偷袭荆州之前。在此之后,一直到蜀汉灭亡前夕,孙权都没有再动过蜀汉的心思。也就是说,不是他没想过灭蜀,而是他不敢灭蜀。他怕自己灭蜀时,曹丕会揍他。既然攻蜀已经不可能了,孙权就只能把目光投在曹魏的身上。但是孙权打不赢曹丕,他之前已经吃过几次大亏。如果没有刘备帮他分担压力,他根本不敢挑衅魏国。所以,孙权也就只能放弃扩张的想法。专心处理东吴的内部问题。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两方面。第一,孙权自己的名分问题;第二,东吴内部的叛乱势力;所谓名分,就是孙权当时对自己的定位。曹丕和刘禅都是皇帝,只有他是吴王。而他的吴王还是曹丕封的,也就是说,东吴名义上是曹魏的藩属国。但是公元222年时,东吴已经与曹魏翻脸,这个藩属地位已经名存实亡了。所以孙权需要自己给自己找名分。也就是像刘备那样,自己给自己编一个称帝的理由。否则他就天然的比魏、蜀矮三分。而东吴的不安定因素,指得是东吴内部的士族问题和反对孙权的叛乱分子。这些人的力量太强大,孙权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他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占领的荆州和交州,也需要时间缓和自己与士族的关系,更需要时间去消灭江东的山越人。于是这么一拖,孙权也就有五年时间没有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扩张。到了公元228年,孙权见时机成熟,便来了一把大的。他授意周鲂诈降,引诱魏军进入他在石亭设好的伏击圈。这一战,即历史上的石亭之战,也叫“周鲂断发赚曹休”。当时的魏国扬州都督曹休中计,率兵深入吴国境内。吴军九万,魏军十万,结果魏军被东吴打的屁滚尿流,连曹休的老命都差点丢了。所幸是后来魏军的增援赶到,魏军才没有被吴军全歼。诸葛亮在听说孙权主动出击后,也迅速调了三万蜀军,以强行军的速度,在一月之内北上陈仓,攻打陈仓关,减轻孙权的压力(第二次北伐)。然而东吴接下来的行为却让诸葛亮失望了。孙权见魏军增援后,立即下令退兵。让诸葛亮空欢喜了一场。一年后,孙权凭借石亭大战的威望,在建业称帝。(这是他发动石亭大战的原因)在此之后,东吴与曹魏又有四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一直到公元233年,诸葛亮决定第五次北伐魏国时(也是最后一次),孙权才再次出兵。这一次是诸葛亮挑的头,孙权认为诸葛亮的建议可行,便积极响应了蜀汉的行动。结果,诸葛亮在渭水河畔被司马懿熬死。孙权在前期风风火火了一把,后期见战局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他就赶紧退兵了。而他这次退兵,他把脸都丢光了。当时,魏明帝曹叡对大臣说:这次蜀吴来犯我大魏,诸葛亮才是胜败的关键,渭水一战只许胜,不许败!我不管司马懿怎么打,哪怕是丢人现眼也无所谓,只要能打退诸葛亮即可。否则大魏的西部危矣。而孙权那个鼠辈,只要我亲自带兵去讨伐,孙权胆小鬼肯定要跑路。因为我已经看穿他的尿性了。然而,曹叡居然还是高看了孙权。他本以为自己到前线后,孙权就会跑。结果,魏军主力离前线还有数百里时,孙权听说曹叡亲征,连照面都不敢打,直接就望风跑路了。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三国志·魏明帝本纪》这就是孙权的德性,也难怪曹叡会笑他胆小如鼠。可能有人会问,孙权与曹丕同辈,他被曹叡这个晚辈小儿这么欺负,他就能甘心?答案是:孙权他不忍气吞声能怎么办?自己造的孽,只能自己还。三足鼎立的局势早已稳定,蜀汉不能打,魏国又不打蜀汉。东吴就那么大,他的实力只有魏国的一半。实力悬殊太大,他确实是打不赢。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派卫温和诸葛直带一万士兵去台湾抢人口,可带回来的蛮夷还没有损失的人多,气得孙权把卫温、诸葛直给砍了。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向辽东霸主公孙渊暗送秋波,派了一万士兵去辽东帮助公孙渊。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一万兵也被缴械。差点把孙权气疯了,急得他要千里奔海去征讨辽东。扩充不了实力,孙权也没有办法。先前他与曹操打过多次,也与张辽、满宠这些魏国的大将打过多次。每一次他都打不赢,失败的教训太多了。他只能忍。后来,诸葛亮病死。蜀汉方面的新任总经理蒋琬联络孙权,希望联合北伐。结果孙权还瞧不上蒋琬,不愿意搭理他。对合作北伐的提议一拖再拖。再后来,辽东霸主公孙渊被司马懿斩杀,东吴彻底失去了从东北购买战马的可能。也失去了一个盟友。此时的孙权,只剩蜀汉这一个独苗伙伴了。他瞧不起蜀汉,又没有任何的盟友,只能就这么忍气吞声,不再对曹魏动武了。外事诸多不利,家里又祸事连连。孙权六十岁时,太子孙登去世。孙权立了新太子孙和,但他又宠爱鲁王孙霸,导致东吴内部二宫之争。没过多久,亲密战友诸葛瑾也去世了。孙权脑神经抽疯,开始与天斗与地斗,与吴国全国斗!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士族擅权,孙权在太子孙登病死三年后,派人去骂陆逊,骂的陆逊最后忧愤而死。又过了五年,孙权脑子又开始抽疯。他先是废了太子孙和,接着又赐死鲁王孙霸。改立年仅七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到他六十九岁时,他把巨能熬的司马懿也熬死了,成为汉末三国的那批群雄中,仅剩的一个独苗。但是这时孙权也已经中风,离咽气也不远了。公元252年,孙权七十岁。驾崩。纵观孙权这一生,他的辉煌是偷袭荆州,他的上升转折点也是偷袭荆州。当刘备被他砍掉左膀右臂之后,蜀汉就残废了。没有蜀汉的从旁牵制,光靠孙权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撼动不了曹魏的霸主地位。一个连合肥都打不下来的人,还能对他抱有过多的期望么?不过,东吴的外战不利,也不能都赖到孙权一个人的头上。当时是士族社会,是一个需要九品中正制的时代。蜀汉和东吴却都不搞这一套。这就导致了吴蜀两国很严重的国内矛盾。很多的蜀人和吴人,成天都在散布亡国论,盼望“魏国鬼子”来“解放”自己。这三天两头的有人造谣,搞得人心惶惶,仗还怎么打?后来的人就对当时东吴军队有过评价:吴军不是没有战斗力,但就是没有凝聚力。东吴的豪族对开疆扩土的积极性不高,不想陪孙权去伐魏,削弱自己的力量。这个问题反过来想,也证明吴军是一支守土责任感很强的军队,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够坚决的抵御侵犯之敌。也就是说,东吴军队在保家卫国这方面表现的很出色。但是开疆扩土时,就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孙权他在位时,凭借他的威望,还能处理好东吴的三大派系的关系(淮泗将领、流亡北士和江东士族)。让东吴政权在曹魏的压力下,苟延残喘。但是,东吴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弥合的矛盾。这样,也就不可能给孙权有作为的条件和空间了。所以,为什么孙权在刘备和曹操去世后,毫无作为呢?归根到底来说,就是当时的东吴政权不支持孙权的锐意进取。英雄人物,并不是能改变历史轨迹的人,因为历史的大方向,不是一个人无法改变的。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孙权一个人,同样也适用在刘备和曹操身上。并且,孙权也算不上是一个能打仗的人。不说跟曹操和刘备比,他跟同辈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有差距。孙权他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在确立天下三分后,他对开疆扩土也保留了很大的克制性。谢请!对于雅俗耒讲有两种层面:一是雅的耒由是周代诗经包括的三种乐所写的词,即风,雅,颂。古时是诗乐音律有密切联糸的,而其雅是贵族文人专为宫庭写的乐词,又分其大,小雅。意思是专门文人的作品,又发展到文人作品和文人自身行为,動作的外溢了。拿今话说,文章能登大雅之堂,而夲人又有文化人的作派。也称雅或儒雅。而旧时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都有格律,文章均是文言,还发展为难度大的八股文。另外俗呢,原与雅相对,来自于民间中的劳動人民。他们的作品由于来自劳動生活之中,容易为广大人民理解接受,也就不需要很专业的才学而达到普遍能懂。例如旧体诗讲格律,而打油诗就讲顺口,这就是雅与俗的差别。而在另一层面,也就从现实客观耒说,社会的发展,是文化艺朮耍为劳動人民服务而达教育与享受目的,要广大人民能懂和接受的,所以文章发展成白话文,诗也有了现代诗,但中华文化传承中,也有优美的精华需保留和发展,例如,诗,词等,另方面,民间教育也在提高,就象旧文化废掉艰涩难懂的八股文一样,市井文化也拗弃了俗中含下流与粗口的糟粕,很多文化表达都能共赏了,如评书,相声,民乐,快板书,二人转等多种民间和地方的艺朮与戏剧,音乐会一样都能鼓動人心,嗨起耒,也就所谓的雅俗共赏了。其实质是,广大人民文化欣赏水平提高,市场己将古今中外的文艺融合到为人民服务的百花齐放的现代中国文化中耒了,如相声也有对联一样,成为我中有你的一派繁荣景象。以上是我对雅俗的认识。说起陆小曼,有三个男人是不得不提的:王庚,徐志摩、翁瑞午。陆小曼与这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恨纠葛,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我们不是当事人,无法得知其中曲折缘由。陆小曼与王庚王庚是陆小曼的第一任丈夫。陆小曼是民国有名的才女,会画画,会写文章,会唱曲儿,可谓多才多艺。而且陆小曼的家世不凡,其父陆定是当时有名的巨贾。王庚,民国时期的青年才俊,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喝过洋墨水,在北洋政府中颇受重视,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1922年,年仅19岁陆小曼嫁给了王庚。这不是爱情,而是政治联姻。王庚并不是一个好丈夫,他太执着于自己事业,以至于完全忽略了陆小曼。陆小曼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个能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但是王庚给不了。更重要的是,王庚是个相当大男子主义的人,陆小曼嫁给他会,便不能出去工作,因为王庚觉得这很丢人。而且,王庚曾在公众场合骂过陆小曼。这个时候,徐志摩出现在了陆小曼的生命中!陆小曼与徐志摩徐志摩是陆小曼第二丈夫,也是陆小曼爱了一辈子的男人。徐志摩在感情上,确实是风流的。徐志摩有原配妻子,张幼仪,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志摩并不喜欢他。徐志摩在英国留学,张幼仪为了照顾自己丈夫,不远万里从中国跑到了英国,但是此时徐志摩爱上了民国另一个才女林徽因。不得不说的是,徐志摩在追求林徽因的时候,却让张幼仪怀了孕。但徐志摩似乎并不想负这个责任,他选择了和张幼仪离婚。徐志摩不仅和张幼仪离婚,还有在全国的报纸上发表公告,告诉全天下的人我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了,而这无异于在张幼仪的心脏狠狠的割了一刀。但是最终,林徽因也没有选择徐志摩。感情受挫的徐志摩遇见了感情同样受挫的陆小曼。王庚是徐志摩的好友,因为忙于工作,便老是拜托徐志摩去陪陆小曼。也是多亏了王庚的撮合,陆小曼和徐志摩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从后面的表现来看,两人之间是真爱。于是,陆小曼打掉了她和王庚的孩子,不顾一切和徐志摩在了一起。1926年,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这是一段被世俗所唾弃的婚姻,徐陆两家都与徐志摩和陆小曼断绝关系,更不用说经济上的支持。然而,陆小曼从小就是富贵人家,花费很大。为了维持陆小曼巨大的花费,徐志摩不得不兼任多份工作,北京上海两地飞。真可谓是民国的“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悲剧还是发生了,在1931年的一个雨夜,徐志摩坐飞机前往听林徽因的演讲(看来徐志摩对林徽因还是恋恋不忘),飞机坠毁了,徐志摩也从此告别了这个人世。陆小曼与翁瑞午徐志摩没了,陆小曼的日子总还得过,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翁瑞午。翁瑞午也是民国时期的才子,尤其有一手推拿绝活。陆小曼身体不好(据说与当年打胎有关),徐志摩便请翁瑞午给陆小曼作按摩。说来特巧,翁瑞午的推拿确实让陆小曼的身体好了很多,因此翁瑞午和徐志摩夫妇的交流就多了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翁瑞午教会了陆小曼吸食鸦片,当然本意是为了治病。所谓推拿推拿,难免会有一些肌肤上的接触,两人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异样的情愫。徐志摩死后,翁瑞午承担起了照顾陆小曼的工作,1938年,两人正式同居,一直到翁瑞午1961年去世。两人虽无夫妻之名,却有夫妻之实。陆小曼说自己对翁瑞午不是爱情,而是感情。只是,爱情最终不都是会变成感情吗?陆小曼的晚年生活在徐志摩死后,陆小曼花了很长时间整理徐志摩的书稿,工作自然是没有的,徐家也是不可能给他资助的。所以陆小曼的经济来源便是翁瑞午。翁瑞午的身家还算不错,还能支持得起陆小曼的衣食住行,包括鸦片。但翁瑞午也不容易,虽然他和陆小曼同居,翁瑞午并没有和自己的原配妻子离婚,家里还是有老婆和孩子的。所以翁瑞午相当于要照顾两个家庭,时不时的需要拿一些古董去卖才行。等到新中国成立后,翁瑞午身体不好,得了肺病,自己都没了经济来源,全靠女儿资助一点,可以想象陆小曼也是过的极其潦倒的。直到1955年,陆小曼担任上海文史馆馆员,有了固定的工资,生活才有了起色。到了1958年,陆小曼成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1959年,又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还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1965年,陆小曼离开人世。惨烈的衡阳会战于1944年8月落幕,第10军军长方先觉率残部放下武器,该军实际等于全军覆灭了。是年10月,在重庆以逃回来的几千官兵为基干重建第10军,由于方先觉他调青年军系统,军长一度由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兼任,1945年2月,新任军长赵锡田走马上任。(二野名将王近山)这个赵锡田很有些来头,江苏涟水人,黄埔四期毕业生,看籍贯眼熟吧?没错,正是蒋系“八大金刚”之一顾祝同的亲外甥。这还不算,他居然还是顾祝同的连襟,其夫人许文丽是顾祝同内室许文蓉的胞妹,民国时期的辈分咱实在搞不懂,反正听起来挺乱的,划重点,因此赵锡田是嫡系中的嫡系。赵锡田曾经是第10军前身第8军的主力第3师师长,后被娘舅顾祝同调往第三战区担任第63师师长,是“皖南事变”的元凶部队。1944年升任第100军副军长,军长自然是“网红”李天霞。第10军重建后,作为第8军和第3师的老人,赵锡田终于被转正接手军长职务,抗战胜利后,该军改制为整编第3师。1946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斩断敌人运输大动脉陇海铁路,在兰封到徐州之间100华里的宽大正面上发起攻势,一举歼敌5000余人并控制或破袭了150公里的铁路线,让“郑州绥署主任”刘峙焦头烂额。为此,刘峙调回追击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的整编第3、第41、第47师,向开封以东反攻。赵锡田率领整3师一马当先,全力向晋冀鲁豫野战军扑来,此公仗着背景深厚和未尝败绩,狂妄的一塌糊涂。而刘邓首长决心大踏步撤退以便诱敌深入,从而在运动中全歼整3师,兵力部署是以两个团节节阻击且战且退,以四个纵队在两翼待机,赵锡田果然上当,一路狂追过来。刘峙还是比较小心的,询问该师进展情况,赵锡田手持步话机报告:“刘伯承所部已经溃不成军,我用不上两个礼拜,就可以完全占领冀鲁豫,把他们赶上太行山”!刘峙感觉他过于乐观了,再用密语通话,问是否需要出动空军协助整3师侦察和作战。赵锡田已经狂的没边了,竟然用明语回复:“飞机不用了,大炮不用了,我只凭现有轻武器,就可以打败他们”。刘峙大惊,斥责他怎么可以用明语通话,赵锡田更狂了:“没关系,共军没有这东西”。旁边一个随军记者都看不下去了,提醒赵锡田如此孤军深入,极易陷入危险之中。(电视剧《解放》中的赵锡田)赵锡田满不在乎:“我奉总座调遣,前来冀鲁豫作战,整41师和整47师必须配合我的行动”!由于担负“牵牛”任务的王近山六纵两个主力团不断示弱,赵锡田“进展顺利”的电报满天飞,连远在庐山的常凯申都知道了,立即给赵锡田发来嘉奖电,同时要求顾祝同、刘峙亲往劳军,这一搞,连刘峙都信以为真了。原来的作战计划是整3师和整47师会攻开封以东的定陶,刘峙既然认定我军不堪再战,干脆分兵攻击,以整3师进攻荷泽,以整47师攻定陶,如此分散兵力终于将赵锡田所部送进了鬼门关。9月3日凌晨,整3师被诱进大小杨湖我军伏击区域,晋冀鲁豫野战军以4:1的优势兵力发起总攻。(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我王近山和杨勇两个主力纵队的猛烈攻击下,赵锡田如梦初醒,一边组织顽抗一边向刘峙求援,后者接到电报后脱口而出:这下完了。尽管刘峙紧急命令另外三个整编师前往救援,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战至9月7日,拼命突围中的整3师被全歼,赵锡田负伤被俘。我军随即扩大战果,又歼灭整47师大部,定陶战役胜利结束,共消灭敌人四个整编旅17000余人,其中俘敌12000余,成为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第一个大胜仗。常凯申痛骂不已,随即将刘峙及其参谋长赵子立一起撤职,所谓的“福将”成了“霉将”。(定陶战役胜利后的解放军战士)惨烈的衡阳会战于1944年8月落幕,第10军军长方先觉率残部放下武器,该军实际等于全军覆灭了。是年10月,在重庆以逃回来的几千官兵为基干重建第10军,由于方先觉他调青年军系统,军长一度由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兼任,1945年2月,新任军长赵锡田走马上任。(二野名将王近山)这个赵锡田很有些来头,江苏涟水人,黄埔四期毕业生,看籍贯眼熟吧?没错,正是蒋系“八大金刚”之一顾祝同的亲外甥。这还不算,他居然还是顾祝同的连襟,其夫人许文丽是顾祝同内室许文蓉的胞妹,民国时期的辈分咱实在搞不懂,反正听起来挺乱的,划重点,因此赵锡田是嫡系中的嫡系。赵锡田曾经是第10军前身第8军的主力第3师师长,后被娘舅顾祝同调往第三战区担任第63师师长,是“皖南事变”的元凶部队。1944年升任第100军副军长,军长自然是“网红”李天霞。第10军重建后,作为第8军和第3师的老人,赵锡田终于被转正接手军长职务,抗战胜利后,该军改制为整编第3师。1946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斩断敌人运输大动脉陇海铁路,在兰封到徐州之间100华里的宽大正面上发起攻势,一举歼敌5000余人并控制或破袭了150公里的铁路线,让“郑州绥署主任”刘峙焦头烂额。为此,刘峙调回追击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的整编第3、第41、第47师,向开封以东反攻。赵锡田率领整3师一马当先,全力向晋冀鲁豫野战军扑来,此公仗着背景深厚和未尝败绩,狂妄的一塌糊涂。而刘邓首长决心大踏步撤退以便诱敌深入,从而在运动中全歼整3师,兵力部署是以两个团节节阻击且战且退,以四个纵队在两翼待机,赵锡田果然上当,一路狂追过来。刘峙还是比较小心的,询问该师进展情况,赵锡田手持步话机报告:“刘伯承所部已经溃不成军,我用不上两个礼拜,就可以完全占领冀鲁豫,把他们赶上太行山”!刘峙感觉他过于乐观了,再用密语通话,问是否需要出动空军协助整3师侦察和作战。赵锡田已经狂的没边了,竟然用明语回复:“飞机不用了,大炮不用了,我只凭现有轻武器,就可以打败他们”。刘峙大惊,斥责他怎么可以用明语通话,赵锡田更狂了:“没关系,共军没有这东西”。旁边一个随军记者都看不下去了,提醒赵锡田如此孤军深入,极易陷入危险之中。(电视剧《解放》中的赵锡田)赵锡田满不在乎:“我奉总座调遣,前来冀鲁豫作战,整41师和整47师必须配合我的行动”!由于担负“牵牛”任务的王近山六纵两个主力团不断示弱,赵锡田“进展顺利”的电报满天飞,连远在庐山的常凯申都知道了,立即给赵锡田发来嘉奖电,同时要求顾祝同、刘峙亲往劳军,这一搞,连刘峙都信以为真了。原来的作战计划是整3师和整47师会攻开封以东的定陶,刘峙既然认定我军不堪再战,干脆分兵攻击,以整3师进攻荷泽,以整47师攻定陶,如此分散兵力终于将赵锡田所部送进了鬼门关。9月3日凌晨,整3师被诱进大小杨湖我军伏击区域,晋冀鲁豫野战军以4:1的优势兵力发起总攻。(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我王近山和杨勇两个主力纵队的猛烈攻击下,赵锡田如梦初醒,一边组织顽抗一边向刘峙求援,后者接到电报后脱口而出:这下完了。尽管刘峙紧急命令另外三个整编师前往救援,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战至9月7日,拼命突围中的整3师被全歼,赵锡田负伤被俘。我军随即扩大战果,又歼灭整47师大部,定陶战役胜利结束,共消灭敌人四个整编旅17000余人,其中俘敌12000余,成为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第一个大胜仗。常凯申痛骂不已,随即将刘峙及其参谋长赵子立一起撤职,所谓的“福将”成了“霉将”。(定陶战役胜利后的解放军战士)阳春白雪为什么会曲高贺寡?问题中的曲高贺寡应该是曲高和寡。要想了解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原因,必须了解“阳春白雪”的涵义。《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楚国歌曲名,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因为高深难懂,能和唱的人很少。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与“下里巴人”相对。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原文如下: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才华横溢,是继屈原之后鹤立鸡群之人。他又不肯俯仰流俗,常对时弊、世态发表批评意见,因此同僚嫉妒,非议他,以至楚王也对他进行了责问。宋玉回答说:“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是:乐曲的格调越高,能和唱的人就越少。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为自己申辩,而是分别以音乐、动物、圣人为喻,委婉地回答君王的问难。这一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是宋玉讲的第一个比喻。宋玉说,楚人擅楚曲,一人唱曲,有很多人跟着唱和。唱和者的多寡,则因歌曲的雅俗不同而不同。唱通俗歌曲《下里》、《巴人》时,应和的人达数千;唱雅曲《阳春》、《白雪》时,应和的人只有数十而已。曲的格调愈高,应和者愈少,其错不在“曲高”,而只能怪应和者缺乏欣赏能力。所以,“和寡”其实反映了曲调的高雅,难为俗人所理解。宋玉的回答看似无一字为自己辩护,但是,又字字在为自己辩护。而且,他不仅为自己辩护了,还以“阳春白雪”自喻,间接地标榜自己志趣高雅,卓尔不群,并将诽谤者比作“下里巴人”。欣赏高雅的艺术作品,必须有相应的欣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其中蕴涵的艺术之美。伯牙摔琴酬知己。苏轼悲叹“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通城二中 黎文二0二0年元月二十七日惨烈的衡阳会战于1944年8月落幕,第10军军长方先觉率残部放下武器,该军实际等于全军覆灭了。是年10月,在重庆以逃回来的几千官兵为基干重建第10军,由于方先觉他调青年军系统,军长一度由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兼任,1945年2月,新任军长赵锡田走马上任。(二野名将王近山)这个赵锡田很有些来头,江苏涟水人,黄埔四期毕业生,看籍贯眼熟吧?没错,正是蒋系“八大金刚”之一顾祝同的亲外甥。这还不算,他居然还是顾祝同的连襟,其夫人许文丽是顾祝同内室许文蓉的胞妹,民国时期的辈分咱实在搞不懂,反正听起来挺乱的,划重点,因此赵锡田是嫡系中的嫡系。赵锡田曾经是第10军前身第8军的主力第3师师长,后被娘舅顾祝同调往第三战区担任第63师师长,是“皖南事变”的元凶部队。1944年升任第100军副军长,军长自然是“网红”李天霞。第10军重建后,作为第8军和第3师的老人,赵锡田终于被转正接手军长职务,抗战胜利后,该军改制为整编第3师。1946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斩断敌人运输大动脉陇海铁路,在兰封到徐州之间100华里的宽大正面上发起攻势,一举歼敌5000余人并控制或破袭了150公里的铁路线,让“郑州绥署主任”刘峙焦头烂额。为此,刘峙调回追击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的整编第3、第41、第47师,向开封以东反攻。赵锡田率领整3师一马当先,全力向晋冀鲁豫野战军扑来,此公仗着背景深厚和未尝败绩,狂妄的一塌糊涂。而刘邓首长决心大踏步撤退以便诱敌深入,从而在运动中全歼整3师,兵力部署是以两个团节节阻击且战且退,以四个纵队在两翼待机,赵锡田果然上当,一路狂追过来。刘峙还是比较小心的,询问该师进展情况,赵锡田手持步话机报告:“刘伯承所部已经溃不成军,我用不上两个礼拜,就可以完全占领冀鲁豫,把他们赶上太行山”!刘峙感觉他过于乐观了,再用密语通话,问是否需要出动空军协助整3师侦察和作战。赵锡田已经狂的没边了,竟然用明语回复:“飞机不用了,大炮不用了,我只凭现有轻武器,就可以打败他们”。刘峙大惊,斥责他怎么可以用明语通话,赵锡田更狂了:“没关系,共军没有这东西”。旁边一个随军记者都看不下去了,提醒赵锡田如此孤军深入,极易陷入危险之中。(电视剧《解放》中的赵锡田)赵锡田满不在乎:“我奉总座调遣,前来冀鲁豫作战,整41师和整47师必须配合我的行动”!由于担负“牵牛”任务的王近山六纵两个主力团不断示弱,赵锡田“进展顺利”的电报满天飞,连远在庐山的常凯申都知道了,立即给赵锡田发来嘉奖电,同时要求顾祝同、刘峙亲往劳军,这一搞,连刘峙都信以为真了。原来的作战计划是整3师和整47师会攻开封以东的定陶,刘峙既然认定我军不堪再战,干脆分兵攻击,以整3师进攻荷泽,以整47师攻定陶,如此分散兵力终于将赵锡田所部送进了鬼门关。9月3日凌晨,整3师被诱进大小杨湖我军伏击区域,晋冀鲁豫野战军以4:1的优势兵力发起总攻。(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我王近山和杨勇两个主力纵队的猛烈攻击下,赵锡田如梦初醒,一边组织顽抗一边向刘峙求援,后者接到电报后脱口而出:这下完了。尽管刘峙紧急命令另外三个整编师前往救援,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战至9月7日,拼命突围中的整3师被全歼,赵锡田负伤被俘。我军随即扩大战果,又歼灭整47师大部,定陶战役胜利结束,共消灭敌人四个整编旅17000余人,其中俘敌12000余,成为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第一个大胜仗。常凯申痛骂不已,随即将刘峙及其参谋长赵子立一起撤职,所谓的“福将”成了“霉将”。(定陶战役胜利后的解放军战士)阳春白雪为什么会曲高贺寡?问题中的曲高贺寡应该是曲高和寡。要想了解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原因,必须了解“阳春白雪”的涵义。《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楚国歌曲名,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因为高深难懂,能和唱的人很少。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与“下里巴人”相对。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原文如下: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才华横溢,是继屈原之后鹤立鸡群之人。他又不肯俯仰流俗,常对时弊、世态发表批评意见,因此同僚嫉妒,非议他,以至楚王也对他进行了责问。宋玉回答说:“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是:乐曲的格调越高,能和唱的人就越少。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为自己申辩,而是分别以音乐、动物、圣人为喻,委婉地回答君王的问难。这一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是宋玉讲的第一个比喻。宋玉说,楚人擅楚曲,一人唱曲,有很多人跟着唱和。唱和者的多寡,则因歌曲的雅俗不同而不同。唱通俗歌曲《下里》、《巴人》时,应和的人达数千;唱雅曲《阳春》、《白雪》时,应和的人只有数十而已。曲的格调愈高,应和者愈少,其错不在“曲高”,而只能怪应和者缺乏欣赏能力。所以,“和寡”其实反映了曲调的高雅,难为俗人所理解。宋玉的回答看似无一字为自己辩护,但是,又字字在为自己辩护。而且,他不仅为自己辩护了,还以“阳春白雪”自喻,间接地标榜自己志趣高雅,卓尔不群,并将诽谤者比作“下里巴人”。欣赏高雅的艺术作品,必须有相应的欣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其中蕴涵的艺术之美。伯牙摔琴酬知己。苏轼悲叹“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通城二中 黎文二0二0年元月二十七日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开始算起,一直到孙权病死为止。他在二十九的时间里面,先后熬死了曹丕、诸葛亮、蒋琬、司马懿等与他同辈的当世之英杰,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孙渊这些比他晚一辈的人。说他是三国时期第一能熬,实质名归。但是在这二十九年中。孙权却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这与他早期的锐意进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很难理解。这里就对孙权在曹操和刘备死后,他的所做所为,以及他的心里想法做一个陈述总结。说说孙权晚年的那点事。公元219年,孙权干了一件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大事——偷袭荆州。这是他一辈子干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也是他一辈子干的最失败的一件事。说他成功,是因为孙权在多次谋求淮南合肥失利后,他的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曹魏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东吴不应该跟曹魏死磕了,而是拿下荆州,徐图自保。于是,在此之后,他派兵偷袭荆州,重锤了刘备的上升势头。并且他不再以谋求曹魏的土地为自己的第一诉求,而是以劫掠人口、财货为主要目标,力图缩小自己与曹操的差距。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孙权很成功。因为东吴的地盘和人口都扩大了一倍,而刘备对东吴的压力也锐减。但是,让孙权没想到的是。曹魏方面对刘备根本看不上。之前关羽在荆州时,魏国还派重兵防着关羽。等于关羽替孙权分担了一部分的压力。然而当关羽被孙权杀死后,魏国的压力就全部压倒东吴身上了。夷陵大战之后,曹丕以孙权对自己不恭敬为借口,迅速调集了曹仁、张辽、张郃、曹真和曹休等一干曹魏大将征讨东吴。这一战下来,曹魏和东吴都是精锐尽出,动用的总兵力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要多。双方大战六个月,最终以曹魏退兵收场。这一战,曹魏用事实证明了一件事:虽然是三足鼎立,但是魏国对蜀汉没兴趣。曹丕的眼里只有孙权这一个对手。如果蜀汉忍着不出兵,孙权只能自己单挑曹魏。孙权瞬间傻眼了……因此在公元223年,也就是刘备病死白帝城的那一年。孙权在打退曹魏的入侵后,他迅速与蜀汉复通了关系。双方缔结同盟,关系恢复到了吕蒙偷袭荆州之前。在此之后,一直到蜀汉灭亡前夕,孙权都没有再动过蜀汉的心思。也就是说,不是他没想过灭蜀,而是他不敢灭蜀。他怕自己灭蜀时,曹丕会揍他。既然攻蜀已经不可能了,孙权就只能把目光投在曹魏的身上。但是孙权打不赢曹丕,他之前已经吃过几次大亏。如果没有刘备帮他分担压力,他根本不敢挑衅魏国。所以,孙权也就只能放弃扩张的想法。专心处理东吴的内部问题。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两方面。第一,孙权自己的名分问题;第二,东吴内部的叛乱势力;所谓名分,就是孙权当时对自己的定位。曹丕和刘禅都是皇帝,只有他是吴王。而他的吴王还是曹丕封的,也就是说,东吴名义上是曹魏的藩属国。但是公元222年时,东吴已经与曹魏翻脸,这个藩属地位已经名存实亡了。所以孙权需要自己给自己找名分。也就是像刘备那样,自己给自己编一个称帝的理由。否则他就天然的比魏、蜀矮三分。而东吴的不安定因素,指得是东吴内部的士族问题和反对孙权的叛乱分子。这些人的力量太强大,孙权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他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占领的荆州和交州,也需要时间缓和自己与士族的关系,更需要时间去消灭江东的山越人。于是这么一拖,孙权也就有五年时间没有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扩张。到了公元228年,孙权见时机成熟,便来了一把大的。他授意周鲂诈降,引诱魏军进入他在石亭设好的伏击圈。这一战,即历史上的石亭之战,也叫“周鲂断发赚曹休”。当时的魏国扬州都督曹休中计,率兵深入吴国境内。吴军九万,魏军十万,结果魏军被东吴打的屁滚尿流,连曹休的老命都差点丢了。所幸是后来魏军的增援赶到,魏军才没有被吴军全歼。诸葛亮在听说孙权主动出击后,也迅速调了三万蜀军,以强行军的速度,在一月之内北上陈仓,攻打陈仓关,减轻孙权的压力(第二次北伐)。然而东吴接下来的行为却让诸葛亮失望了。孙权见魏军增援后,立即下令退兵。让诸葛亮空欢喜了一场。一年后,孙权凭借石亭大战的威望,在建业称帝。(这是他发动石亭大战的原因)在此之后,东吴与曹魏又有四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一直到公元233年,诸葛亮决定第五次北伐魏国时(也是最后一次),孙权才再次出兵。这一次是诸葛亮挑的头,孙权认为诸葛亮的建议可行,便积极响应了蜀汉的行动。结果,诸葛亮在渭水河畔被司马懿熬死。孙权在前期风风火火了一把,后期见战局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他就赶紧退兵了。而他这次退兵,他把脸都丢光了。当时,魏明帝曹叡对大臣说:这次蜀吴来犯我大魏,诸葛亮才是胜败的关键,渭水一战只许胜,不许败!我不管司马懿怎么打,哪怕是丢人现眼也无所谓,只要能打退诸葛亮即可。否则大魏的西部危矣。而孙权那个鼠辈,只要我亲自带兵去讨伐,孙权胆小鬼肯定要跑路。因为我已经看穿他的尿性了。然而,曹叡居然还是高看了孙权。他本以为自己到前线后,孙权就会跑。结果,魏军主力离前线还有数百里时,孙权听说曹叡亲征,连照面都不敢打,直接就望风跑路了。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三国志·魏明帝本纪》这就是孙权的德性,也难怪曹叡会笑他胆小如鼠。可能有人会问,孙权与曹丕同辈,他被曹叡这个晚辈小儿这么欺负,他就能甘心?答案是:孙权他不忍气吞声能怎么办?自己造的孽,只能自己还。三足鼎立的局势早已稳定,蜀汉不能打,魏国又不打蜀汉。东吴就那么大,他的实力只有魏国的一半。实力悬殊太大,他确实是打不赢。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派卫温和诸葛直带一万士兵去台湾抢人口,可带回来的蛮夷还没有损失的人多,气得孙权把卫温、诸葛直给砍了。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向辽东霸主公孙渊暗送秋波,派了一万士兵去辽东帮助公孙渊。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一万兵也被缴械。差点把孙权气疯了,急得他要千里奔海去征讨辽东。扩充不了实力,孙权也没有办法。先前他与曹操打过多次,也与张辽、满宠这些魏国的大将打过多次。每一次他都打不赢,失败的教训太多了。他只能忍。后来,诸葛亮病死。蜀汉方面的新任总经理蒋琬联络孙权,希望联合北伐。结果孙权还瞧不上蒋琬,不愿意搭理他。对合作北伐的提议一拖再拖。再后来,辽东霸主公孙渊被司马懿斩杀,东吴彻底失去了从东北购买战马的可能。也失去了一个盟友。此时的孙权,只剩蜀汉这一个独苗伙伴了。他瞧不起蜀汉,又没有任何的盟友,只能就这么忍气吞声,不再对曹魏动武了。外事诸多不利,家里又祸事连连。孙权六十岁时,太子孙登去世。孙权立了新太子孙和,但他又宠爱鲁王孙霸,导致东吴内部二宫之争。没过多久,亲密战友诸葛瑾也去世了。孙权脑神经抽疯,开始与天斗与地斗,与吴国全国斗!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士族擅权,孙权在太子孙登病死三年后,派人去骂陆逊,骂的陆逊最后忧愤而死。又过了五年,孙权脑子又开始抽疯。他先是废了太子孙和,接着又赐死鲁王孙霸。改立年仅七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到他六十九岁时,他把巨能熬的司马懿也熬死了,成为汉末三国的那批群雄中,仅剩的一个独苗。但是这时孙权也已经中风,离咽气也不远了。公元252年,孙权七十岁。驾崩。纵观孙权这一生,他的辉煌是偷袭荆州,他的上升转折点也是偷袭荆州。当刘备被他砍掉左膀右臂之后,蜀汉就残废了。没有蜀汉的从旁牵制,光靠孙权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撼动不了曹魏的霸主地位。一个连合肥都打不下来的人,还能对他抱有过多的期望么?不过,东吴的外战不利,也不能都赖到孙权一个人的头上。当时是士族社会,是一个需要九品中正制的时代。蜀汉和东吴却都不搞这一套。这就导致了吴蜀两国很严重的国内矛盾。很多的蜀人和吴人,成天都在散布亡国论,盼望“魏国鬼子”来“解放”自己。这三天两头的有人造谣,搞得人心惶惶,仗还怎么打?后来的人就对当时东吴军队有过评价:吴军不是没有战斗力,但就是没有凝聚力。东吴的豪族对开疆扩土的积极性不高,不想陪孙权去伐魏,削弱自己的力量。这个问题反过来想,也证明吴军是一支守土责任感很强的军队,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够坚决的抵御侵犯之敌。也就是说,东吴军队在保家卫国这方面表现的很出色。但是开疆扩土时,就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孙权他在位时,凭借他的威望,还能处理好东吴的三大派系的关系(淮泗将领、流亡北士和江东士族)。让东吴政权在曹魏的压力下,苟延残喘。但是,东吴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弥合的矛盾。这样,也就不可能给孙权有作为的条件和空间了。所以,为什么孙权在刘备和曹操去世后,毫无作为呢?归根到底来说,就是当时的东吴政权不支持孙权的锐意进取。英雄人物,并不是能改变历史轨迹的人,因为历史的大方向,不是一个人无法改变的。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孙权一个人,同样也适用在刘备和曹操身上。并且,孙权也算不上是一个能打仗的人。不说跟曹操和刘备比,他跟同辈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有差距。孙权他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在确立天下三分后,他对开疆扩土也保留了很大的克制性。惨烈的衡阳会战于1944年8月落幕,第10军军长方先觉率残部放下武器,该军实际等于全军覆灭了。是年10月,在重庆以逃回来的几千官兵为基干重建第10军,由于方先觉他调青年军系统,军长一度由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兼任,1945年2月,新任军长赵锡田走马上任。(二野名将王近山)这个赵锡田很有些来头,江苏涟水人,黄埔四期毕业生,看籍贯眼熟吧?没错,正是蒋系“八大金刚”之一顾祝同的亲外甥。这还不算,他居然还是顾祝同的连襟,其夫人许文丽是顾祝同内室许文蓉的胞妹,民国时期的辈分咱实在搞不懂,反正听起来挺乱的,划重点,因此赵锡田是嫡系中的嫡系。赵锡田曾经是第10军前身第8军的主力第3师师长,后被娘舅顾祝同调往第三战区担任第63师师长,是“皖南事变”的元凶部队。1944年升任第100军副军长,军长自然是“网红”李天霞。第10军重建后,作为第8军和第3师的老人,赵锡田终于被转正接手军长职务,抗战胜利后,该军改制为整编第3师。1946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斩断敌人运输大动脉陇海铁路,在兰封到徐州之间100华里的宽大正面上发起攻势,一举歼敌5000余人并控制或破袭了150公里的铁路线,让“郑州绥署主任”刘峙焦头烂额。为此,刘峙调回追击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的整编第3、第41、第47师,向开封以东反攻。赵锡田率领整3师一马当先,全力向晋冀鲁豫野战军扑来,此公仗着背景深厚和未尝败绩,狂妄的一塌糊涂。而刘邓首长决心大踏步撤退以便诱敌深入,从而在运动中全歼整3师,兵力部署是以两个团节节阻击且战且退,以四个纵队在两翼待机,赵锡田果然上当,一路狂追过来。刘峙还是比较小心的,询问该师进展情况,赵锡田手持步话机报告:“刘伯承所部已经溃不成军,我用不上两个礼拜,就可以完全占领冀鲁豫,把他们赶上太行山”!刘峙感觉他过于乐观了,再用密语通话,问是否需要出动空军协助整3师侦察和作战。赵锡田已经狂的没边了,竟然用明语回复:“飞机不用了,大炮不用了,我只凭现有轻武器,就可以打败他们”。刘峙大惊,斥责他怎么可以用明语通话,赵锡田更狂了:“没关系,共军没有这东西”。旁边一个随军记者都看不下去了,提醒赵锡田如此孤军深入,极易陷入危险之中。(电视剧《解放》中的赵锡田)赵锡田满不在乎:“我奉总座调遣,前来冀鲁豫作战,整41师和整47师必须配合我的行动”!由于担负“牵牛”任务的王近山六纵两个主力团不断示弱,赵锡田“进展顺利”的电报满天飞,连远在庐山的常凯申都知道了,立即给赵锡田发来嘉奖电,同时要求顾祝同、刘峙亲往劳军,这一搞,连刘峙都信以为真了。原来的作战计划是整3师和整47师会攻开封以东的定陶,刘峙既然认定我军不堪再战,干脆分兵攻击,以整3师进攻荷泽,以整47师攻定陶,如此分散兵力终于将赵锡田所部送进了鬼门关。9月3日凌晨,整3师被诱进大小杨湖我军伏击区域,晋冀鲁豫野战军以4:1的优势兵力发起总攻。(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我王近山和杨勇两个主力纵队的猛烈攻击下,赵锡田如梦初醒,一边组织顽抗一边向刘峙求援,后者接到电报后脱口而出:这下完了。尽管刘峙紧急命令另外三个整编师前往救援,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战至9月7日,拼命突围中的整3师被全歼,赵锡田负伤被俘。我军随即扩大战果,又歼灭整47师大部,定陶战役胜利结束,共消灭敌人四个整编旅17000余人,其中俘敌12000余,成为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第一个大胜仗。常凯申痛骂不已,随即将刘峙及其参谋长赵子立一起撤职,所谓的“福将”成了“霉将”。(定陶战役胜利后的解放军战士)阳春白雪为什么会曲高贺寡?问题中的曲高贺寡应该是曲高和寡。要想了解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原因,必须了解“阳春白雪”的涵义。《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楚国歌曲名,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因为高深难懂,能和唱的人很少。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与“下里巴人”相对。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原文如下: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才华横溢,是继屈原之后鹤立鸡群之人。他又不肯俯仰流俗,常对时弊、世态发表批评意见,因此同僚嫉妒,非议他,以至楚王也对他进行了责问。宋玉回答说:“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是:乐曲的格调越高,能和唱的人就越少。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为自己申辩,而是分别以音乐、动物、圣人为喻,委婉地回答君王的问难。这一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是宋玉讲的第一个比喻。宋玉说,楚人擅楚曲,一人唱曲,有很多人跟着唱和。唱和者的多寡,则因歌曲的雅俗不同而不同。唱通俗歌曲《下里》、《巴人》时,应和的人达数千;唱雅曲《阳春》、《白雪》时,应和的人只有数十而已。曲的格调愈高,应和者愈少,其错不在“曲高”,而只能怪应和者缺乏欣赏能力。所以,“和寡”其实反映了曲调的高雅,难为俗人所理解。宋玉的回答看似无一字为自己辩护,但是,又字字在为自己辩护。而且,他不仅为自己辩护了,还以“阳春白雪”自喻,间接地标榜自己志趣高雅,卓尔不群,并将诽谤者比作“下里巴人”。欣赏高雅的艺术作品,必须有相应的欣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其中蕴涵的艺术之美。伯牙摔琴酬知己。苏轼悲叹“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通城二中 黎文二0二0年元月二十七日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开始算起,一直到孙权病死为止。他在二十九的时间里面,先后熬死了曹丕、诸葛亮、蒋琬、司马懿等与他同辈的当世之英杰,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孙渊这些比他晚一辈的人。说他是三国时期第一能熬,实质名归。但是在这二十九年中。孙权却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这与他早期的锐意进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很难理解。这里就对孙权在曹操和刘备死后,他的所做所为,以及他的心里想法做一个陈述总结。说说孙权晚年的那点事。公元219年,孙权干了一件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大事——偷袭荆州。这是他一辈子干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也是他一辈子干的最失败的一件事。说他成功,是因为孙权在多次谋求淮南合肥失利后,他的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曹魏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东吴不应该跟曹魏死磕了,而是拿下荆州,徐图自保。于是,在此之后,他派兵偷袭荆州,重锤了刘备的上升势头。并且他不再以谋求曹魏的土地为自己的第一诉求,而是以劫掠人口、财货为主要目标,力图缩小自己与曹操的差距。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孙权很成功。因为东吴的地盘和人口都扩大了一倍,而刘备对东吴的压力也锐减。但是,让孙权没想到的是。曹魏方面对刘备根本看不上。之前关羽在荆州时,魏国还派重兵防着关羽。等于关羽替孙权分担了一部分的压力。然而当关羽被孙权杀死后,魏国的压力就全部压倒东吴身上了。夷陵大战之后,曹丕以孙权对自己不恭敬为借口,迅速调集了曹仁、张辽、张郃、曹真和曹休等一干曹魏大将征讨东吴。这一战下来,曹魏和东吴都是精锐尽出,动用的总兵力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要多。双方大战六个月,最终以曹魏退兵收场。这一战,曹魏用事实证明了一件事:虽然是三足鼎立,但是魏国对蜀汉没兴趣。曹丕的眼里只有孙权这一个对手。如果蜀汉忍着不出兵,孙权只能自己单挑曹魏。孙权瞬间傻眼了……因此在公元223年,也就是刘备病死白帝城的那一年。孙权在打退曹魏的入侵后,他迅速与蜀汉复通了关系。双方缔结同盟,关系恢复到了吕蒙偷袭荆州之前。在此之后,一直到蜀汉灭亡前夕,孙权都没有再动过蜀汉的心思。也就是说,不是他没想过灭蜀,而是他不敢灭蜀。他怕自己灭蜀时,曹丕会揍他。既然攻蜀已经不可能了,孙权就只能把目光投在曹魏的身上。但是孙权打不赢曹丕,他之前已经吃过几次大亏。如果没有刘备帮他分担压力,他根本不敢挑衅魏国。所以,孙权也就只能放弃扩张的想法。专心处理东吴的内部问题。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两方面。第一,孙权自己的名分问题;第二,东吴内部的叛乱势力;所谓名分,就是孙权当时对自己的定位。曹丕和刘禅都是皇帝,只有他是吴王。而他的吴王还是曹丕封的,也就是说,东吴名义上是曹魏的藩属国。但是公元222年时,东吴已经与曹魏翻脸,这个藩属地位已经名存实亡了。所以孙权需要自己给自己找名分。也就是像刘备那样,自己给自己编一个称帝的理由。否则他就天然的比魏、蜀矮三分。而东吴的不安定因素,指得是东吴内部的士族问题和反对孙权的叛乱分子。这些人的力量太强大,孙权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他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占领的荆州和交州,也需要时间缓和自己与士族的关系,更需要时间去消灭江东的山越人。于是这么一拖,孙权也就有五年时间没有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扩张。到了公元228年,孙权见时机成熟,便来了一把大的。他授意周鲂诈降,引诱魏军进入他在石亭设好的伏击圈。这一战,即历史上的石亭之战,也叫“周鲂断发赚曹休”。当时的魏国扬州都督曹休中计,率兵深入吴国境内。吴军九万,魏军十万,结果魏军被东吴打的屁滚尿流,连曹休的老命都差点丢了。所幸是后来魏军的增援赶到,魏军才没有被吴军全歼。诸葛亮在听说孙权主动出击后,也迅速调了三万蜀军,以强行军的速度,在一月之内北上陈仓,攻打陈仓关,减轻孙权的压力(第二次北伐)。然而东吴接下来的行为却让诸葛亮失望了。孙权见魏军增援后,立即下令退兵。让诸葛亮空欢喜了一场。一年后,孙权凭借石亭大战的威望,在建业称帝。(这是他发动石亭大战的原因)在此之后,东吴与曹魏又有四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一直到公元233年,诸葛亮决定第五次北伐魏国时(也是最后一次),孙权才再次出兵。这一次是诸葛亮挑的头,孙权认为诸葛亮的建议可行,便积极响应了蜀汉的行动。结果,诸葛亮在渭水河畔被司马懿熬死。孙权在前期风风火火了一把,后期见战局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他就赶紧退兵了。而他这次退兵,他把脸都丢光了。当时,魏明帝曹叡对大臣说:这次蜀吴来犯我大魏,诸葛亮才是胜败的关键,渭水一战只许胜,不许败!我不管司马懿怎么打,哪怕是丢人现眼也无所谓,只要能打退诸葛亮即可。否则大魏的西部危矣。而孙权那个鼠辈,只要我亲自带兵去讨伐,孙权胆小鬼肯定要跑路。因为我已经看穿他的尿性了。然而,曹叡居然还是高看了孙权。他本以为自己到前线后,孙权就会跑。结果,魏军主力离前线还有数百里时,孙权听说曹叡亲征,连照面都不敢打,直接就望风跑路了。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三国志·魏明帝本纪》这就是孙权的德性,也难怪曹叡会笑他胆小如鼠。可能有人会问,孙权与曹丕同辈,他被曹叡这个晚辈小儿这么欺负,他就能甘心?答案是:孙权他不忍气吞声能怎么办?自己造的孽,只能自己还。三足鼎立的局势早已稳定,蜀汉不能打,魏国又不打蜀汉。东吴就那么大,他的实力只有魏国的一半。实力悬殊太大,他确实是打不赢。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派卫温和诸葛直带一万士兵去台湾抢人口,可带回来的蛮夷还没有损失的人多,气得孙权把卫温、诸葛直给砍了。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向辽东霸主公孙渊暗送秋波,派了一万士兵去辽东帮助公孙渊。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一万兵也被缴械。差点把孙权气疯了,急得他要千里奔海去征讨辽东。扩充不了实力,孙权也没有办法。先前他与曹操打过多次,也与张辽、满宠这些魏国的大将打过多次。每一次他都打不赢,失败的教训太多了。他只能忍。后来,诸葛亮病死。蜀汉方面的新任总经理蒋琬联络孙权,希望联合北伐。结果孙权还瞧不上蒋琬,不愿意搭理他。对合作北伐的提议一拖再拖。再后来,辽东霸主公孙渊被司马懿斩杀,东吴彻底失去了从东北购买战马的可能。也失去了一个盟友。此时的孙权,只剩蜀汉这一个独苗伙伴了。他瞧不起蜀汉,又没有任何的盟友,只能就这么忍气吞声,不再对曹魏动武了。外事诸多不利,家里又祸事连连。孙权六十岁时,太子孙登去世。孙权立了新太子孙和,但他又宠爱鲁王孙霸,导致东吴内部二宫之争。没过多久,亲密战友诸葛瑾也去世了。孙权脑神经抽疯,开始与天斗与地斗,与吴国全国斗!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士族擅权,孙权在太子孙登病死三年后,派人去骂陆逊,骂的陆逊最后忧愤而死。又过了五年,孙权脑子又开始抽疯。他先是废了太子孙和,接着又赐死鲁王孙霸。改立年仅七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到他六十九岁时,他把巨能熬的司马懿也熬死了,成为汉末三国的那批群雄中,仅剩的一个独苗。但是这时孙权也已经中风,离咽气也不远了。公元252年,孙权七十岁。驾崩。纵观孙权这一生,他的辉煌是偷袭荆州,他的上升转折点也是偷袭荆州。当刘备被他砍掉左膀右臂之后,蜀汉就残废了。没有蜀汉的从旁牵制,光靠孙权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撼动不了曹魏的霸主地位。一个连合肥都打不下来的人,还能对他抱有过多的期望么?不过,东吴的外战不利,也不能都赖到孙权一个人的头上。当时是士族社会,是一个需要九品中正制的时代。蜀汉和东吴却都不搞这一套。这就导致了吴蜀两国很严重的国内矛盾。很多的蜀人和吴人,成天都在散布亡国论,盼望“魏国鬼子”来“解放”自己。这三天两头的有人造谣,搞得人心惶惶,仗还怎么打?后来的人就对当时东吴军队有过评价:吴军不是没有战斗力,但就是没有凝聚力。东吴的豪族对开疆扩土的积极性不高,不想陪孙权去伐魏,削弱自己的力量。这个问题反过来想,也证明吴军是一支守土责任感很强的军队,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够坚决的抵御侵犯之敌。也就是说,东吴军队在保家卫国这方面表现的很出色。但是开疆扩土时,就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孙权他在位时,凭借他的威望,还能处理好东吴的三大派系的关系(淮泗将领、流亡北士和江东士族)。让东吴政权在曹魏的压力下,苟延残喘。但是,东吴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弥合的矛盾。这样,也就不可能给孙权有作为的条件和空间了。所以,为什么孙权在刘备和曹操去世后,毫无作为呢?归根到底来说,就是当时的东吴政权不支持孙权的锐意进取。英雄人物,并不是能改变历史轨迹的人,因为历史的大方向,不是一个人无法改变的。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孙权一个人,同样也适用在刘备和曹操身上。并且,孙权也算不上是一个能打仗的人。不说跟曹操和刘备比,他跟同辈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有差距。孙权他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在确立天下三分后,他对开疆扩土也保留了很大的克制性。谢请!对于雅俗耒讲有两种层面:一是雅的耒由是周代诗经包括的三种乐所写的词,即风,雅,颂。古时是诗乐音律有密切联糸的,而其雅是贵族文人专为宫庭写的乐词,又分其大,小雅。意思是专门文人的作品,又发展到文人作品和文人自身行为,動作的外溢了。拿今话说,文章能登大雅之堂,而夲人又有文化人的作派。也称雅或儒雅。而旧时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都有格律,文章均是文言,还发展为难度大的八股文。另外俗呢,原与雅相对,来自于民间中的劳動人民。他们的作品由于来自劳動生活之中,容易为广大人民理解接受,也就不需要很专业的才学而达到普遍能懂。例如旧体诗讲格律,而打油诗就讲顺口,这就是雅与俗的差别。而在另一层面,也就从现实客观耒说,社会的发展,是文化艺朮耍为劳動人民服务而达教育与享受目的,要广大人民能懂和接受的,所以文章发展成白话文,诗也有了现代诗,但中华文化传承中,也有优美的精华需保留和发展,例如,诗,词等,另方面,民间教育也在提高,就象旧文化废掉艰涩难懂的八股文一样,市井文化也拗弃了俗中含下流与粗口的糟粕,很多文化表达都能共赏了,如评书,相声,民乐,快板书,二人转等多种民间和地方的艺朮与戏剧,音乐会一样都能鼓動人心,嗨起耒,也就所谓的雅俗共赏了。其实质是,广大人民文化欣赏水平提高,市场己将古今中外的文艺融合到为人民服务的百花齐放的现代中国文化中耒了,如相声也有对联一样,成为我中有你的一派繁荣景象。以上是我对雅俗的认识。
4,永远的7日之都羽弥加点攻略 羽弥神器怎么加点
神器效果技能描述血瓶恢复生命值提升1.1倍。下一级提升等级2血瓶恢复生命值提升到1.2倍。升级条件神器升级至20级时神器技能将提升至等级2。神器加点羽弥的神器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推荐主要加法术攻击力,收益比较不错。也可以选择加一些生命值。
5,羽弥要什么装备才能打出伤害
羽弥一般是当坦克用吧,除非是资质考试否则可以不出伤害,让队友打伤害。其实羽弥的存在比较鸡肋,后期走希罗线基本都不带,推图的话中央庭三人组足够了,建设上也可以替代,辅助能力还不如赛斯。这个练练就行了,不推荐精练,个人感觉A级到顶就够了,不用上S级。
6,永远的7日之都羽弥支线攻略 羽弥支线怎么完成
羽弥技能介绍1、首先被动技能:被动技能效果是降低自身最大血量时会按比例来增加自己的法强 3级这个技能每当你降低1%最大生命值就会提升0.5%的法术强度 我对这个技能一般理解为血量一半时法强加25% 这个技能与血色虹吸搭配可以做到无限续航 2、第一个技能血色虹吸:我认为这个技能应该是羽弥这个肉盾角色的核心技能 效果是对指定一个目标进行连线4秒每秒造成伤害并把伤害值回复自己的生命 受法强加成升到2级会在4秒结束后附加一次额外的高伤
7,口袋妖怪漆黑的魅影50攻略羽毛
完成一周目(打败米利可成为联盟冠军),去魅影摩天楼与门口的米利可对话并且完成N的剧情(成为冠军后N会来挑战你,打败他就可以了),之后主角醒来(二周目),阿克罗玛博士会告诉你小遥在古辰镇上方冲浪过河的【变化洞窟】里面,打败小遥就可以获得三日月之羽了,月食之羽在橙华森林里面的【森之洋馆】里,打败小光,返回上一个场景,会有一条新的道路,顺着走就可以得到月食之羽了。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继续问我喔!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8ebacdf0c2b95e49f65cd5ac.html详细的说明。告诉你魅影羽毛在哪
8,永远的7日之都羽弥搭配什么影装好 羽弥影装搭配攻略
永远的7日之都羽弥影装怎么搭配?羽弥作为坦克自然是要选择生命值和闪避技能的影装比较好!当然羽弥坦克的肉属性,所以上反弹属性的影装也有不错的收货哟以下是影装的属性分类:格挡 受到伤害有几率减免伤害穿透 造成伤害有几率无视防御神佑 受到治疗或护盾有几率效果+100%重伤 造成伤害是有几率使对方受到治疗降低50%连斩 普攻有几率造成一次额外普攻伤害闪避 被普攻时有几率不受伤害暴击 造成伤害时有几率提升50%伤害时滞 受到伤害有几率将一半伤害变为5s内持续伤害连发 仅8秒CD内的技能,有几率重置冷却法障 3s内连续受同一技能伤害,则该伤害减少对应的百分比值反弹 受到伤害有几率反弹伤害吸血 造成伤害时吸收所造成伤害百分比值的生命值
9,永远的7日之都羽弥主线怎么通关 羽弥主线通关攻略
羽弥主线结局分别是:纯白的救济、漆黑的终音、折翼残响结局。羽弥主线前提:第三周目及以上方可触发。必须在新周目开启之前已经获得神器使【羽弥】。注意事项:第6天结束前要推到【研究所】,不需要解放,只需触发前置的自动剧情即可。白羽线需推图至【港湾区】,黑翼线需推图至【旧城区】在完成最后一次100%状态时的主线巡查后,白羽&黑翼的百分比不需要再管,下降了也无所谓。结局分歧:白羽线→剧情选择白色药剂,达成100%白羽状态。黑翼线→剧情选择黑色药剂,达成100%黑翼状态。残响线→最终剧情战失败。(尚未测试其他达成途径)新篇章·护佑与毁灭的羽翼 从海底研究所的深处传来少女的哭泣声……在一切变得不可挽回之前,去与她相见吧。新的剧情篇章开启,羽弥身上的秘密,海底研究所与希罗的关系,还有隐藏在背后的新一股势力,正在逐渐露出水面。将两人的誓言铭刻在心中,告诉自己无论去到哪里都不会是孤身一人。【1】纯白的救济结局纯白的救济前提:剧情选择白色药剂,达成100%白羽状态。倒数第一天之前要推完港湾区也就是推完全图推图加的是黑色,巡查加白色------剧情攻略流程:建议:30神器使 建造力大于30第七天 解放学院 6行动学院 建造地下研究所- 图书馆 2行动中央厅 建造黑门检测站 1行动解放东方古街 3行动
文章TAG:
攻略 羽弥 鹦鹉有羽虫 老是抓羽毛 有什么办法去羽虫 鹦鹉 羽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