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游戏角色那么丑,CF新角色为什么那么丑
作者:本站作者
本文目录一览
1,王者荣耀人物为什么都长的那么丑
游戏里的设定。这个都是美工的作品,不同人的审美不同,感觉也会不一样。个人觉得还可以。可能是不符合你的审美吧。

2,CF新角色为什么那么丑

3,消逝的光芒2女主为什么这么丑
《消逝的光芒2》女主这么丑是建模师的建模水平不高。《消逝的光芒2》女主这么丑建模质量不高是主要原因,她最新演过星战阿索卡就不难看,但游戏里建模太糙了。消逝的光芒2正式上线,由于游戏女主长得丑,歪果玩家竟然呼吁不玩了。作为一款末日题材的动作游戏,他的剧情和游戏体验不可不谓之爽快。消逝的光芒2女主角的真人模特消逝的光芒2女主角的真人模特是好莱坞著名才女罗莎里奥·道森,她刚出道就表现出了才华横溢的演绎天赋,她塑造的角色都有一种独特的刚毅野性柔美,她的气质是如此独特,被好莱坞誉为哈利贝瑞之后最性感的女星,她曾在2009年评选的世界最美丽的女姓中排第19名。

4,为什么英雄联盟的英雄长得那么丑也有人玩
因为显得真实。女生我就很喜欢玩巨魔。其中之一就是厄加特这个英雄,我个人感觉在厄加特重做后和重做前是基本无大变化的。虽然能力有所提升,但远远的改变不了的就是,厄加特的颜值根本没有任何的提升,而且在厄加特的原画中,邋遢的形象,显着都是非常的脏兮兮的。我感觉厄加特就是全英雄联盟最丑的英雄。找到玩家的唾弃并不是没有原因。还有辛吉德这个英雄,这个英雄是个十分恶心的英雄,自己光头的形象,而且衣衫不整,半戴口罩都能看出来辛洁德拥有着非常可怕的五官,而且这个英雄玩的就是毒,让人倍感的恶心。所以也经常招到玩家的唾弃的。也没有办法,都是设计师的锅。巨魔之王这个英雄大家都知道,而且巨魔之王这个英雄在游戏中一样是不经常见到的。巨魔之王的外观上看就非常的难看,大大的鼻子,走起路来又是一瘸一拐,身上感觉就是非常的脏的,而且活生生的感觉像个“乞丐”的形象,所以这个英雄找到唾弃还是非常的正常的。河流之王塔姆这个英雄在联盟中一样是非常丑的,河流之王塔姆长着一张奇特的大嘴,而且嘴里面不时的就能流出很恶心的唾液,而且还有长长的大舌头,让人看了都是非常的恶心的,看到这样的河流之王我也感到非常的恶心的。所以这个英雄也会经常招到别人唾弃的。
5,游戏角色丑是原画还是建模的锅建模我完全是对着原画做的
相信玩过含有抽卡系统的手游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体验,每次新英雄或者新皮肤上线之前,官方都会提前公布原画先圈一波粉,看到如此精美华丽的原画,相信再铁石心肠的玩家也会被打动,纷纷准备好小钱钱氪爆。然而,原画就像快餐店门前的新品海报,看着赏心悦目,但你永远不知道下单后厨房里端出来的会是个什么鬼,同样的, 游戏 新角色究竟好不好,原画只占50%功劳,另外50%,得看建模哥心情好不好,正因如此, 游戏 公司的原画和建模之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便是腾讯网易的大厂,也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拿《王者荣耀》来说吧,推出快5年了,英雄数量超过100个,皮肤数量更是250个起跳,作为国内赚钱最多的MOBA手游,自然是不缺原画和建模高手的,但《王者荣耀》每个新英雄,每款新皮肤都能做到完美无缺吗?那倒未必!拿曾经备受期待的西施为例吧,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根据之前三位美女的高颜值来推断,这位压轴登场的美女之首肯定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事实上,西施的原画确实非常漂亮,一席蓝衣搭配柔亮的黑发,手捧莲花,超凡脱俗的气质跃然画面上,就连我身边从来不氪金的朋友,都忍不住喊了一句:我老婆,买她!可是,当英雄建模曝光之际,期待变成了失望,这莫得感情的脸面,造作的动作,沙雕的表情,和“落雁”的典故完全扯不上边,就算落得了雁,也是被吓死的。一时间,网络上各种表情包疯狂冒起。和其他三位美女一对比,颜值差距更是大得吓人,不禁让人觉得是不是《王者荣耀》原画在设计西施这名英雄前,得罪了负责建模组的大大,导致制造时偷工减料。当然,西施不是第一个被做崩的英雄,同样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像孙膑的【逆流之时】皮肤,也是把一个笑容天真无邪的小正太做成了表情呆滞的铁憨憨。孙尚香大小姐原画里的双马尾+俏皮形象,一进入建模大大的法眼中,突然就变成了两坨生硬的塑料,而且这目无表情的脸,真的不是蔡明老师吗?(封面)还有项羽的泳装皮肤也是崩得厉害,根本是卖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有一说一,假如没有率先曝光的是右方建模,你们猜猜还有人会买不?说完腾讯的《王者荣耀》,也该拿网易的《阴阳师》来说说了。《阴阳师》主打二次元玩家人群,最讲究就是人物角色的颜值和华丽度,因此该 游戏 的原画水准一直都是公认的上乘,可是屡遭玩家诟病的,却是它的建模水平。《阴阳师》在问世以来,多次被吐槽人物建模和原画差太远,这些负面言论,甚至导致官方多位画师抵受不住舆论压力,最终选择离开 游戏 美术组。比如SSR大天狗的原画刚出来时,其独特的画风气质深受玩家好评,但人物建模一经亮相后,那些吹爆大天狗的粉丝却突然一反常态,甚至在画师的微博下恶言相向,逼得画师不堪重负,只能宣布停止所有与《阴阳师》有关的官方工作。这种情况到底是原画的错,还是建模的锅,多年来没有一个定论。根据我一位在 游戏 公司上班的朋友透露,其实原画师和建模师彼此之间是有一条鄙视链的——原画师觉得建模师只是对着图画照葫芦画瓢而已,做得好是理所当然的;建模师则觉得我每一个模组都是根据原画来制造的,如果玩家觉得丑,原画师才是该反省的那个。厂商能够做出99个100分的角色还好,但只要你敢做出1个只能得7、80分的角色,那之前好不容易积累的口碑也会大打折扣。归根结底,还是现今玩家的口味被各种高质量美工养得太刁了,把画面看得太重,遥想重视玩法的80、90年代,没有人会对《超级马里奥》《绿色兵团》《赤色要塞》《塞尔达传说》的画面嗤之以鼻,毕竟玩法好,才是 游戏 的核心价值啊!最近我在TapTap上看到一款主打收集类玩法的手游《不思议迷宫》,它的画风非常特立独行,可以说完全与主流手游背道而驰, 游戏 里存在着名为“冈布奥”的球状生物,冈布奥种类多达200种,每种看似长得一样,却都有着独特的造型和能力,而在众多冈布奥中,我发现了很多熟悉的造型,这些梗恐怕只有电影迷、资深玩家和老二次元才能GET到。显然《不思议迷宫》不是靠颜值吃饭的 游戏 ,所以它的乐趣更多投入到了玩法本身,从小小的炼金坊,到迷宫冒险,再到天空 探索 ,最终走向星域,在这个过程中,玩家会邂逅到各种不同冈布奥,它们有很多只需要完成任务或成就即可获得,对于零充玩家而言,这一点是非常良心的。和《阴阳师》一样,《不思议迷宫》除了养成和刷图以外,也有PVP元素,相比其他 游戏 讲求战力和装备强度的PK系统,《不思议迷宫》将在4月30日推出的吃鸡玩法“竞速迷宫”则主打 娱乐 至上,每次对局共12名玩家同时参与,玩家必须在倒计时归0之前爬到30层并击杀BOSS,不仅是对手速的究极考验,同时还得考虑到 探索 出路的最优路线,可谓紧张感十足!在迷宫吃鸡过程中,你还可以利用各种道具干扰其他玩家前进,这么赖皮的套路,让我想起了当年在《古惑狼赛车》中和小伙伴互相陷害的美好回忆!总的而言,《不思议迷宫》是一款主打悠闲的角色收集类 游戏 ,但它在养成上比较轻度,因为升级材料极易获得,因此不会给人很肝的感觉,而且战术套路非常丰富,适合那些重视玩法而非一味讲求画面的玩家。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认为比《王者荣耀》和《阴阳师》做得更好,毕竟前文也说了, 游戏 最重要,始终还是 游戏 性,难怪《不思议迷宫》有些玩家入坑一玩就是2、3年。
6,为什么游戏人物都设计的那么丑
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问题。我想许多人真正纠结的是:为什么我们和欧美人喜欢一样的好莱坞女星,却在女性游戏角色的审美上南辕北撤。东亚人和欧美人的审美到底一样不一样?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看一下本世代游戏里的女性较之前有何变化。备注:如未特别注明,均采用实际游戏截图,并非宣传绘图。角色:劳拉游戏:古墓丽影:地下世界(2008)开发:Crystal Dynamics(美国,加利福尼亚)游戏:古墓丽影之崛起(2015)开发:Crystal Dynamics(美国,加利福尼亚)角色:伊莲娜游戏:神秘海域:德雷克的宝藏(2007)开发:Naughty Dog(美国,加利福尼亚)游戏:神秘海域4:贼途末路(2016)开发:Naughty Dog(美国,加利福尼亚)角色:莫丽甘游戏:龙之纪元:起源(2009)开发:Bioware(加拿大,阿尔伯塔)游戏:龙之纪元:审判(2014)开发:Bioware(加拿大,阿尔伯塔)角色:蕾莉安娜游戏:龙之纪元:起源(2009)开发:Bioware(加拿大,阿尔伯塔)游戏:龙之纪元:审判(2014)开发:Bioware(加拿大,阿尔伯塔)角色:猫女游戏:蝙蝠侠:阿克汉姆城(2011)开发:Rocksteady(英国,伦敦)游戏:蝙蝠侠:阿克汉姆骑士(2015)开发:Rocksteady(英国,伦敦)角色:小丑女游戏:蝙蝠侠:阿克汉姆城(2011)开发:Rocksteady(英国,伦敦)游戏:蝙蝠侠:阿克汉姆骑士(2015)开发:Rocksteady(英国,伦敦)角色:特莉斯游戏:巫师2:国王刺客(2011)开发:CD Projekt RED(波兰,华沙)游戏:巫师3:狂猎(2015)开发:CD Projekt RED(波兰,华沙)从这些截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趋势。第一,随着游戏主机性能的提升,角色显得更加写实了;第二,女性角色更符合东亚人的审美口味了。在 《世说新语》里有记载:“康僧渊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之”,意思是西域人康僧渊高鼻梁、深眼眶,因此老是被王丞相调侃。可见这种相貌在当时并不受待见。 直到这百年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强势侵入,我们才逐渐认为这样的长相是美的。现代东亚人对高加索人种的审美,是依附于欧美人的,并不独立,其中也会糅合 一些传统的东亚审美观念,但也不太显著。简单的说,游戏角色越写实,我们的审美和欧美人就越趋同。游戏角色越抽象(卡通),我们的审美和欧美人就越分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西方对好莱坞女星的审美是几乎一致的。然而长时间以来,游戏机的性能无法表现出写实的角色,因此制作者必须抽象出一些特征,也由此导致了审美的分歧。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女性角色常见的厚嘴唇、高颧骨、硬朗的面部轮廓,其实和许多美漫(这里特指普通国人心目中的美漫,因为美式风格也相当多样,比如迪士尼的风格就很受亚洲人欢迎)如出一辙,这就是西方制作者抽象角色的方向。以《复仇者联盟》里的黑寡妇为例,斯嘉丽·约翰逊扮演的真人角色让中西方人都觉得美:但按照日本漫画的风格抽象化,角色的相貌是这样的:而按照美式漫画的风格简化,则很难符合东亚人的喜好:造成这种抽象化角色审美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更多是历史和社会方面的原因,并不是自然和生理可以解释的,这里不过多展开。比如 Betty Boop 被普遍誉为历史上最早的性感动画女神,我想现代观众恐怕很难理解。我个人的观点是:一方面,美漫对欧美游戏的抽象化选择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劳拉作为欧美游戏史上最成功的女性角色,后世游戏多有借鉴。图片:Betty Boop许多人将欧美游戏女性角色的“丑陋”归咎于塑造角色个性所需,这恐怕并不准确。本世代游戏的女性角色普遍比上时代更美,难道说在一夜之间,欧美团队集体放弃了对塑造有个性女主角的诉求了么?或者说他们突然不在意花瓶化女性的社会舆论了么?恐怕不可能。又或者说,会不会主机性能的提升,必然会造成女性角色面部轮廓、五官和气质的变化呢?日本厂商告诉我们,他们完全可以数十年如一日。角色:尤娜游戏:最终幻想 X(2001)开发:Square Enix(日本,东京) 角色:莎拉游戏:最终幻想 XIII-2(2011)开发:Square Enix(日本,东京) 角色:露娜游戏:最终幻想 XV(2016)开发:Square Enix(日本,东京) 可以看到,日本厂商在一致性方面做得非常好。尽管上述游戏角色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人,并不是同一个角色换了发型,但是在五官、面部轮廓上有惊人的一致性。游戏机性能的提升,带来的是头发、皮肤质感的提升,并没有改变角色的面部特征。整体来看,欧美团队同样倾向于制作美丽的女性角色。为了追求美而损失角色个性固然是不对的,但认为追求形象美就是层次低,则不免有失公允。同样还是以本世代游戏为例:游戏:《刺客信条:大革命》游戏:《巫师3:狂猎》游戏:《地平线》游戏:《战地4》游戏:《教团1886》游戏:《巫师3》游戏:《罗马之子》游戏:《刺客信条:枭雄》游戏:《龙之纪元:审判》游戏:《杀戮地带:暗影坠落》游戏:《孤岛惊魂4》游戏:《罗马之子》游戏:《无名英雄:破晓》游戏:《福尔摩斯:罪与罚》尽管这些角色种族不同,肤色各异,但多数可以归为美丽或是有魅力的一类。除了《罗马之子》的反派角色之外,其他角色至少也有中人之姿。而且这种美无损于他们的性格,我们依然能从相貌中感受出他们各自的特色。如果有人认为长相漂亮等于没有内涵,在现实中恐怕也会遭到抨击吧。有不少人提到《镜之边缘》的女主角形象之争,说游戏上市不久,有韩国玩家修改了女主角费斯的造型的事。游戏制作人 Tom Farrer 回应表示失望,声明制作组致力于制作独特而真实的人物。 图片:左为《镜之边缘》的女主角费斯,右为韩国玩家修改后的形象。这一回应,仅就论点和文字来看,确实颇有见地。但具体到《镜之边缘》这个案例上,说服力就要大打折扣。我们想象一下,一群瑞典人打算制作不熟悉的亚裔角色,随手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中国”、“超模”,最容易看到的就是当时声名鹊起的超模吕燕,可吕燕长什么样呢?图片:左为《镜之边缘》的女主角费斯,右为吕燕。所以说,费斯的形象完全就是欧美人心目中的亚裔美女,和回应中的“我们希望她有魅力,但不想把她打造成超模”完全不是一回事,本质上只是两种审美观的对撞而已。我之前提到欧美人和东亚人对高加索人的审美趋近一致,但对东亚人的审美就只能见仁见智了。欧美人对于亚裔人种一直有相对刻板的印象。一般来说,如果有人把亚裔男性做成眯缝眼、八字胡的傅满洲形象,我们管这叫种族歧视,不叫有个性。这种情况目前依然很严重,比如电影和游戏里亚裔女性普遍会有一丝亮色的挑染。Tom Farrer 在回应中还抨击韩国玩家修改的版本是“长着大咪咪的12岁俏娇娃”。其实这些鬼佬压根不明白 24 岁的女主角费斯应该长什么样。因为我们这儿的 12 岁少女长这样:28 岁的再婚少妇长这样:对于鬼佬来说,根本看不出两者区别(事实上我也看不出……),他们觉得每一个亚洲女青年都是幼女。总体来说,丑≠个性,最重要的是在玩家心中建立对角色形象和性格的认同。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欧美人和东亚人在审美上,总体是趋近的。随着本世代游戏里的角色越发写实,那些让我们觉得“丑陋”的角色也会越来越少。但这只是其中一种原因,另一种原因更简单:因为欧美团队对女性角色的重视程度确实低于日本、韩国团队。如果你认识在外包公司工作的人,他们会告诉你,日本游戏公司对角色模型的要求,要远远严于欧美团队。这里面也有许多历史原因,比如日本游戏以 RPG、ACT 为主,女性角色往往肩负着和玩家建立情感连接的重任。而欧美游戏以 FPS 为主,只要做好敌人和场景就可以了。比如之前提到的《镜之边缘》,女主角长什么样完全不重要,你在游戏根本看不到几回。而欧美早期的 ACT 游戏又以大量动物为主角,不重视女性角色情有可原。以《GTA V》和《如龙0》为例。在场景和光影方面,《GTA V》要稍胜一筹:但在人物模型的细腻程度上,《如龙0》显然更高一点:至于像 Bethesda 这样的公司,纯粹就是重视程度不够,美术设计水准不足。许多人的理由是《上古卷轴5》的故事发生在天霜行省,所以人物做的难看是为了符合故事背景。我明确地回复这些人,这种话骗骗自己就够了。这是孤独城里艳名远播的女游吟诗人 Lisette,有欧美玩家认为她是游戏中最美的女性:这是穷乡僻壤的农妇:如果不考虑光照效果的不同,两者的相似程度就更高了。任何一个会悉心考虑角色背景和形象关系的公司,都不会让美艳的吟游诗人和农妇看起来差不多吧?再看看人家《巫师3》里美艳的吟游诗人长什么样。你是顾客,你愿意听谁唱歌?虽然《上古卷轴5》里的角色看起来不怎么样,但比起此前的《辐射3》要还是要好多了。所以别拿什么故事背景说事儿。就算《上古卷轴6》发生在更偏僻的地方,角色也绝对不会比5丑。这不《辐射4》的角色就好看多了?这就是用心与否和投入与否的问题。至于像 Bioware 这样的,其实角色模型还是比较不错。只是为了让游戏电影化,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来制作面部动画,人手和经验都不足,就会让尚可的模型被奇怪的表情拖累。总体来说,基本没有公司会刻意把女性角色做得很丑,只是投入精力不足而已。这当然是一种商业上的取舍,让公司把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从结果上来看也是成功的。但如果非要把这种不用心吹捧成特色,进而讽刺角色做得好的公司不用心,这就有些过分了。之前说过,美≠没特色,但这更不意味美只有一种。现在我国的审美就有单一化的趋势。在现实中,各路嫩模的照片放在一起完全分不出来。在游戏里,国产游戏的审美也相当趋同,如果把各路知名国产单机和网游的女性角色放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嗯,你国审美已完。最后总结一下论点:1、欧美团队也倾向于制作美丽的女性角色。2、在卡通角色的审美上,中西方有所差异。在写实角色的审美上,中西方差异不大。3、相比之下,欧美团队对角色的重视程度不及日本、韩国团队。4、我们的审美有时候太单一了。
文章TAG:
为什么游戏角色那么丑 CF新角色为什么那么丑 为什么 什么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