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回归正式版攻略,草花手游帝国回归兵符在哪里
作者:本站作者在那个时代,臣道的根本,是从道不从君,国家社稷在先,君主帝王在后。然后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的,父亲归家;兄弟俱在军中的,兄长归家;独子一人的,归家奉养父母。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好身体,同时也祝大家在自媒体行业有一个好的发展,谢谢。
刘邦这人厉害之处在哪里?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讲到刘邦身上有两个大家都明白却很难做到的优点——用人不疑、利不可独。在刘邦的用人方面,大家都是比较了解的。他能够以敏锐的嗅觉选择最合适的人提出的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所以张良才会说刘邦是唯一一个能够听懂他说话的人。刘邦用人不疑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他立即封坛拜将,将韩信从一个险些被砍头的小兵提拔为上将军。
陈平提出用离间计动摇项羽的政治基础只是,刘邦立即给他四万两黄金,让他随意发挥,不管这些钱最终是用在了离间计上还是陈平自己独吞了。另一方面,刘邦深知世上所有关系的根本都是利益关系,所以相比于政治家,刘邦更是一个信奉“利不可独”的商人。韩信最初追随刘邦之时曾经说项羽虽然表面上礼贤下士,但是真到了封赏功臣的时候却犹豫再三,舍不得将握在自己手中的金钱和官职拱手让人。
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差在哪里,为何国富民弱?
北宋军队的战斗力越往后来越差劲儿。金人兵困汴梁时,曾经拥兵百万的堂堂大宋王朝,竟然被区区数万金兵打了个国破家亡。于是二帝被俘北狩,遗民苦苦挣扎。为什么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如此不堪呢?这是三个原因造成的。一、为了避免重蹈唐朝中页和五代时军人做大,武将拥兵自重的覆辙。北宋统治者刻意崇文抑武,使将领与军队分离。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军。于是,便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后果。兵不知将,则将无权威。将不知兵,则无从了解军队。既然不了解自己的军队,那么自然也就无法利用和发挥军队的优势了,更不利于调动士兵的主观能动性。而且,由于军无常将,也使得将领们很难扎下心来培训部队。久之,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会越来越弱了。二、北宋王朝的主力部队是几十万禁军,禁军一半驻守汴京,一半驻守外地。
名义上的北宋军队,由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组成。而实际上厢军(劳役兵)、乡兵(民兵)和蕃兵(任召异族防卫边境)有名无实。厢军不训练,乡兵和蕃兵也不常设。因此,他们自然也就无法承担保家卫国的使命了。其实,最初的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并不算弱。且看,宋太祖和宋太宗能利用这支军队灭南唐,平北汉,甚至还曾在“高梁河”之战中与强大的辽军一争高下,这又怎么能说北宋军队的战斗力脆弱呢?北宋军队之弱在于后来积弊太多,兼之朝廷为防军队长期驻守某一地区,容易造成军队与地方势力产生联系,进而构成不稳定因素,所以便打着“均劳苦”的旗号,不断地(三年左右)将驻守在外地的军队调来调去。
这样做自然可以割断军队与地方势力的联系,避免出现唐朝藩镇割据或五代军人拥兵自重的弊端,但却也造成了军队的疲劳以及不能安心训练的后果。久之,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也会下降。三、北宋中期之后国家财政窘迫,政府的财政收支相当困难。因此,才会发生宋仁宗时代的范仲淹变法,以及宋神宗时代的王安石变法。尽管这两次变法都以虎头蛇尾而告终,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王朝的财政困难。
变法的要点一是力求减少冗官,二是力求减少冗兵。由于范仲淹变法持续时间较短,所以对王朝的影响力有限,而王安石变法则持续了整个宋神宗统治的时代。为了减少有名无实的冗兵,王安石大力削减军队员额——将虚弱不堪的禁军降为厢军,将不合格的厢军干脆解散。为防军队战斗力下降,王安石便推行了“民兵制”,也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平时务农,农闲时训练,希望以此组织起一支有战斗力的不在编的军队。
王安石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只是不为利益受损的人所容。因此,后来司马光成为宰相后便废除了王安石变法。宋徽宗上台后,奸佞的蔡京成了执政大臣。蔡京为人一惯于两面三刀。他一面以恢复“王安石变法”为旗号排斥异已,一面又偷梁换柱改变“王安石变法”的实质内容。在蔡京的折腾下,北宋的“民兵制″没有恢复,正规军的员额也并不充足。
对此,蔡京非但不以为忧,反而乐得将缺额士兵的饷银聚敛起来供皇帝挥霍。于是,北宋王朝政以贿闻,文恬武嬉,朝廷昏暗不堪,官僚醉生梦死。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一来,北宋王朝军队的战斗力怎么可能不下降呢?所以,甭看北宋禁军内战内行——童贯毕竟剿灭了方腊起义军。但要让他们对付外敌就不行了。且看,宋金达成“海上之盟”后,童贯率领着号称精锐的禁军,但接连两次都被困守幽州的辽军击败了,而当金兵攻打幽州时辽军却望风而降了!因此,北宋末年除了少量与西夏对敌的军队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以外,大多数禁军都已经难堪大用了!也因此,北宋王朝纸面上的"大军"才没有办法保卫首都,也才会发生靖康之耻。
结果,大半河山沦陷于金人之手,昔日的大宋也沦为偏安一隅的南宋小王朝。总之:由于北宋后期国家财政困难,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国富;又由于北宋统治者忽视民众的力量,没有真正落实王安石变法中的“民兵制”,所以北宋的民众即使想不弱也难呐!不过,战争的潜力是老百姓。且看北宋亡国时沦陷区百姓纷纷自发的组织起来对抗侵略者,就知道北宋的民众其实并不是真的弱!。
如果当时大秦帝国扶苏继承帝位,秦朝还会覆灭吗?
看情况!先看史书上对扶苏记载的主要事迹:劝谏秦始皇被贬到边塞监军和接到假诏乖乖自杀!如果按照这个记载推理,则个人认为大秦好景不长!原因如下:秦虽统一六国,原秦国各项政策也逐步推行到全国,各级行政区域也划分完毕,整体管理团队和管理体系也开始有效运转,似乎一切顺利!但同时也有两个重大隐患!一是六国贵族后裔幻想复辟,二是中央朝廷国策顾问团存在守旧势力!上面的两个记载,一则预示扶苏政治敏锐性远远不如他爹!二则表示扶苏缺乏政治魄力!三则表示扶苏对他爹的良苦用心缺乏领悟能力!辜负了他爹长期重点培养的努力!如果碰到危害帝国统一和长久统治的关键时刻,他是否也会弃一手好牌而甘愿服输(扶苏)呢?这是个疑问! 按照史书综合评价记载,扶苏却是另外一个人:扶苏有勇有谋,常年随军征伐,经常身先士卒带军作战,为人正义耿直敢于劝谏,具备政治远见!从这个记载看,扶苏综合素质非常优秀,治理国家应当没有问题!甚至可能创造大秦盛世壮景!那也许现在大家都拥有一个浮想联翩的好听名字:秦人(情人)!小编认为,大秦是否灭亡,只能看扶苏属于哪种情况!谢谢阅读,下个问题见!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大秦帝国之裂变美化商鞅了吗?历史上商鞅真的谋反了吗?
说《大秦帝国之裂变》美化商鞅的,对商鞅的认知,大多来源于《史记》。就关于孝公死后商鞅的记载:离秦去魏,魏国不收,然后回封地造反,造反失败被抓车裂。诸位细细品其中疑点:疑点一:商鞅逃离秦国,去魏国不成,魏国不收。以魏惠王之心胸,杀商鞅的心都有,那会收留商鞅,商鞅如此精明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若是去齐、楚我倒是相信,如果商鞅这点都想不明白,那商鞅也就那水平了。
就算魏国有心收留商鞅,也会迫于秦国的压力交出商鞅,去魏死路一条,商鞅会看不出来?疑点二:商鞅回封地起兵造反。首先:纵观春秋战国,以贵族窃得国家神器(造反)的只有四家,一是齐之田代姜,二是三家分晋,皆需历时几代人之功。商鞅即便再有人望,也不可能敢造反,其一民众之心在王室,赢氏统治秦地已几百年之久岂是商鞅二十多年之功可比?其二:卫鞅实封商地,只有经济之权,却无兵权,退一万步封地之民听从商鞅跟随他造反,商鞅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一只强大的军队,手中无领兵大将,如何对抗秦国新军?诸位见过有几个朝堂重臣临时想起要造反,那个造反的不准备好几年?认为商鞅回封地造反的,是商鞅智商不够,还是自以为造反如小孩过家家?其三:商鞅统领国政,不管兵权,手中无兵符,根本不可能调动得了军队,即便有虎符,在孝公死后新君继位之际,朝堂政局不稳,试问有几个大将敢如此走险,更何况是经历深刻变法的秦国?其四:商鞅是战国初期有名的士子,那个年代的士子重名重功业,根本不可能把自己二十多年的努力付之一炬。
如果商鞅是如此之人,雄才大略的孝公岂会举国交与商鞅力行变法?何况在国势濒危之时。因此无论是人心、军队、自我诉求,商鞅根本不会造反。《史记》如此记载,无非要把商鞅塑造成一个卑鄙、弱智的小人。疑点三:史书记载,魏国丞相公叔痤有识人之能,对卫鞅评价极高。卫鞅在公叔痤幕府三年之久,真如《史记》如此记载商鞅,恐怕公叔痤根本不会留卫鞅在幕府三年,也不会将卫鞅如此推荐给魏惠王。
那个年代士子有才很重要,有节操更重要,不然国君敢将国家交给一个素昧平生的士子?这里就公叔痤识人之能,和关于商鞅死前的记载就明显前后矛盾。相比来说,我觉得《大秦帝国》这部小说对商鞅后期的艺术加工,如果抛开爱情部分,更符合现实。读史、研史,是好事,切不可能尽信史书。研究历史,不以当时历史背景为基础,基本会被史书带偏,毕竟史书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汉武帝杀死生命中最后的女人,就能保证汉帝国不出问题了吗?
汉武帝临终杀了勾弋夫人,无法保证汉帝国不出问题。因为辅佐刘弗陵的大臣是否忠心他不敢保证,辅政大臣能不能齐心协力辅佐刘弗陵他也不清楚。汉武帝临终让刘弗陵继位,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共同辅佐。后来金日磾病故,上官桀和桑弘羊合谋要推燕王刘旦上位,于是以燕王刘旦的名义上书汉昭帝,说霍光借检阅部队之机调兵,准备自立为帝。
上官桀将假奏疏递给了刘弗陵,结果刘弗陵把奏疏留中了。霍光听说燕王有奏疏弹劾他,第二天没上朝。汉昭帝问,霍光怎么没到,上官桀说,燕王告发他,他不敢来了。汉昭帝派人把霍光叫来,对他说,那封信是假的,你检阅部队,调动兵力时间才十天,燕王远在燕京(今北京)知道信,然后再上书,十天时间根本不可能。上官桀和桑弘羊除掉霍光,拥立燕王的事泡汤了。
刘弗陵很聪明,当时才十四岁。如果这事提前几年发生,刘弗陵的智力达不到,没识破假信,上官桀和桑弘羊除掉了霍光,发动政变,拥立刘旦登基,那就是另一番境况,乱不乱不好说。刘弗陵驾崩,无子嗣,霍光专权,选昌邑王刘贺当皇帝,霍光发现刘贺揽权,于是把刘贺废了,另选了刘洵当皇帝。刘洵是个有智慧的人,他夹着尾巴做皇帝,只为把霍光熬死。
要是刘洵也急于要回皇权,君臣相斗,结果也很难说。霍光专权,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他的儿子女婿很多亲戚在朝中担任要职,最后霍家势力盘根错节,完全具备了颠覆大汉王朝的实力。要不是刘洵能力强,那大汉江山就成霍家的了。大臣功高震主,被皇帝杀掉者比比皆是。皇帝年幼,老皇帝安排辅政大臣,实际上必然培养出功高盖主的大臣。
这种危险是显而易见的,汉武帝不可能想不到。大臣祸乱朝政,和后宫祸乱朝政又有多大区别呢!不少人推崇汉武帝立子杀母,说他虽然残酷,但为国家长远考虑,很伟大,而且还有不少人效仿,北魏时效仿的最厉害。其实,立子杀母除了残忍毫无伟大之处。后宫并非必然乱政,历史上后宫帮助皇帝治国理政的例子也很多。勾弋夫人就一定乱政吗?历史上的勾弋夫人文静好学,不见得就会乱政。
信陵君为什么为了情义擅夺兵符,杀死祖国的大将,而不尽忠呢?
这个问题犯了一个我们研究历史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典型的以后世的价值观去评判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忠君”在信陵君那个时代,还没有占据社会道义伦理价值表的最高点。因此,在信陵君这样的人眼里,“忠君”并不是第一位的,他信奉的人生信条是“从道而不从君”。信陵君为何“窃符救赵”?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打了一场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四十万大军投降后白起坑杀。
长平之战后,秦军乘胜派大军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团团围住,赵国的命运危在旦夕。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是当时赵孝成王的叔父,也是赵国丞相。而平原君的夫人,正是魏国信陵君无忌的姐姐,魏安釐王的妹妹。平原君为了赵国的生死存亡费尽心机,不但亲自前往楚国求救,还让夫人不断派遣使者前往魏国求援。魏国不但是平原君夫人的娘家,赵国与魏国同出于晋,本是一脉相连,当时又同样面对“虎狼之秦”的侵攻蚕食,可谓还唇齿相依、命运与共。
于是乎,魏安釐王马上派遣大将晋鄙领军十万去救赵国,魏军抵达邯郸南部的邺城后,在漳水前与秦军对峙。秦昭王看到魏军去救赵国,就派遣使者警告魏王:“我秦国灭赵国势在必行,各诸侯国胆敢有救援赵国者,待我灭赵以后,下一个就是你。”魏安釐王这人胆识不足,一听秦国的恐吓,马上就吓尿了,立即派人前往前线,命令晋鄙停驻邺城,按兵不动以观望秦赵间战事形势的发展。
邯郸城被秦军围困将近九个月,赵国君臣上下一心抗秦。面对魏军停止不前,平原君对此催促进兵,信陵君也多次向魏王觐见,可魏王就是不为所动。眼看亲姐无助哭泣、赵国将要绝援灭亡,魏国将陷入唇亡齿寒的境地,信陵君度量魏王最终不会接受自己的请求,悲愤感慨之下,豪情之中,不愿苟且偷生,决定以个人的可能之力,领门下宾客,发车骑百余乘,誓死奔赴邯郸,与赵国同死共亡。
后来,经候赢献计,先帮助魏王宠妃如姬手刃仇人,如姬感恩信陵君,不惜冒死为信陵君窃取了魏王的兵符。拿到兵符后,信陵君伪造了魏王文书前往前线,手下门客朱亥击杀了晋鄙后,宣布了“王命”和晋鄙的罪状。然后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的,父亲归家;兄弟俱在军中的,兄长归家;独子一人的,归家奉养父母。”选得精兵八万人,誓师进军抗击秦军以救赵国。
以上,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起因经过。信陵君为何这样做?于私,魏国平原夫人是信陵君的亲姐姐,而且姐夫信陵君与平原君也十分交好,眼看亲友受难而见死不救,实属不义。于公,经过“长平之战”后,赵军主力被秦国消灭,天下已经没有可与秦国抗衡的国家了。当时邯郸被秦军围困,赵国岌岌可危。在当时形势下,赵国又是阻止秦国吞并六国的最重要屏障,一旦赵国倒下了,魏国、韩国和燕国也就失去了重要的后援和屏障,亡国也就指日可待了。
如果魏、韩、燕三国归秦,楚国和齐国将面临秦军的战略包围,战不能胜,守不能保,最后六国都会走上被消灭的命运。这时候,救赵国就等于解救天下,相当于天下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信陵君的手里了。咦,这时候你会觉得好像有点儿不妥。所谓君为臣纲,魏无忌违抗君王的命令而擅自行动,这是伦臣贼子的行为啊?从君还是从道?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是如何转变的?是啊,如果将信陵君换作是宋明的大儒,他敢违抗君命还“窃符救赵”?这样忤逆君主的事情,别说做了,他们想都不敢想。
那么问题来了,“窃符救赵”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信陵君不仅敢想,还付诸实践了?原因在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大部分还处于西周分封制下的政治模式,是一种将政治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之上的共同体模式。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天子、诸侯跟卿大夫,既是亲戚,也是君臣,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大家庭。因此,在西周社会秩序中周天子具有双重身份:从宗法制的角度讲,他是大家庭的族长;从国家的层面讲,他又是天下的共主。
这样的秩序中,家族统治与君权统治其实是混为一体的。所以,周天子无法成为一个独裁者,充其量只能说他是个仲裁者。因为,周天子的中央权力往往比诸侯还弱,更多的情况是象征性的。相比于周天子,地方上的各路诸侯和他们的卿大夫常常会有非常大的权力,以致于他们对自己的封地拥有独立的自主权,不接受天子的支配。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都开始称王,并且为了独裁统治都进行了变法。
然而,除了秦国的商鞅变法比较成功,并开始在秦国实行郡县官僚政治外,其他诸侯国依然保持着分封制体系下的宗法结构。宗法社会中,自上至下逐级行使权力,自下至上逐层恪尽义务,正所谓“主子的主子不是我的主子,仆人的仆人不是我的仆人”。诸侯管不了贵族、大夫手下养的门客,以致于君臣之间的关系比较独立,才会出现人才在各个诸侯国之间不断“跳槽”的戏码。
信陵君作为有名的战国四君子,动不动就“门客三千”,你想,他得有多少封土,有多大的势力啊。因此,信陵君敢做出“窃符救赵”这样的事情,有“从道不从君”的想法就不足为奇了。那么,“忠君”在什么时候又跟“报国”混为一体,甚至成为了“报国”的前提呢?在周代这样的一种宗法制社会组织结构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是相当微弱的。
如果诸侯不听周天子的征调,周天子往往是无可奈何的;大夫如果不服诸侯国君的命令,诸侯国君往往也是无能为力。维护宗法社会的秩序,需要所有人都有的共同的自觉,如果有不自觉的人称王称霸,他又没有及时受到惩治,那么其他人就会有样学样,称王的人自然就会多了起来。这就是春秋战国时代所谓的“礼崩乐坏”。归根结底,"礼崩乐坏"是因为西周的封建制度到了春秋战国年代无法维持了,为了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秦国灭掉六国后推行了自己的“郡县制”官僚制度,从此,中国开启了中央集权政治。
我们前面提到过,西周之所以能维持封建大一统,靠的是血缘关系。周天子的家族统治与君权统治是一体的。但是,血缘关系再亲也熬不过时间啊,俗话说得好“一代亲,二代旁,三代就拉倒”,随着时间推移,诸侯国之间的血缘关系早就淡如水了。这时候,作为家族族长的周天子,君权也就不稳固了。当君权控制不住分封的诸侯,血缘关系也就罩不住地缘关系了。
于是,出现了春秋诸侯争霸,诸侯间相互吞并,最后形成了几个大诸侯国。这时候,不但是诸侯不听周天子的,就连诸侯国有实力的卿大夫都想自己当国君(三家分晋),最后诸侯又开始称王,天下就彻底乱了。在经过春秋战国的500多年乱世之后,有谁想要再次实现天下的大一统,就必须要换一种社会组织方式。这就是所谓的“周秦之变”:各国的思想家纷纷出来建议君主改革,采用新的土地制度、管理制度来统治国家。
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说,周秦变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打破一个个之前宗法社会下的封建土围子,编户齐民,实行郡县制,打造由中央直接任命的地方官员的中央集权式官僚体系,权力一竿子插到底,这样就能有效地组织和动员基层社会,重新实现统一。而提倡进行如此改革的,就是法家。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周秦之变的改革之后,深入到基层的行政组织取代了地方宗族势力,官僚制则逐渐取代了之前家族世袭的制度。
秦国推行的郡县制,两千多年来基本没有变化。正所谓,“两千年来,皆秦制也”。制度的改变,导致权力向中央、皇权集中,中国古代历史的君臣关系也就开始了大转向,由共治模式转向主从模式。当然,这种大的变革推行起来不能太快,毕竟八百年的传统不是说变就能变的,步子迈大了容易造成强烈的社会反弹。更何况,各地的制度风俗均不一样,应该让变革在时间中慢慢沉淀。
秦朝就是没考虑这些,结果二世而亡。汉朝的统治者吸收了秦朝的教训后,知道自己手中的牌不足以完全控制整个帝国,所以没有急于求成,实施了郡国双轨制。因此,汉初的君臣关系还保留些周代的底色。但是,从汉武帝开始,君臣关系就彻底逆转了。从汉代董仲舒为汉武帝献上了“天人三策”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生们开始彻底向皇权投降。
“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纲常伦理,成为了主导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此,“忠”的地位直线上升,成为了伦常之首。儒生教导众生以“忠君”为大节,把它像草标一样插在头顶上,却忘了孔子的仁,孟子的义。从此,只知唯唯诺诺地侍奉其主,不再去分辨是非善恶。“信陵君”们的历史宿命关于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迹,明朝大学者唐顺之曾经在《信陵君救赵论》中有过论述:“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以兵临赵,赵必亡。
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他先是从六国救亡的角度,肯定了信陵君“窃符救赵”有功而无罪。赵魏两国唇齿相依,援救赵国,其实就是保卫魏国,也就是保卫六国。
如果以历史最终的结果而论,信陵君“窃符救赵”,使得秦国吞并六国的时间推迟了将近四十年,让魏安釐王免于在活着的时候沦为阶下囚,让大梁不至于早成废墟。然而,《信陵君救赵论》中唐顺之又笔锋一转,以君臣论的角度,指责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行为专重人际间恩信,而无视君主的权力威望,是人臣植党,背公卖恩。“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
”我们都知道,明代开始,中国的政治走向了君主高度极权化,这就是犯了文章开头所说的错误:用后世的价值观去衡量战国纷争时代的君臣关系。如果非要对此事做出评论,应该多听听信陵君同时代人的评价。与信陵君的同时代的荀子在他的《臣道》中称,信陵君是国君之宝,是社稷之臣,是明君之所尊厚的拂臣。荀子说,君主不是圣贤,会谋错事,做错事,在危及到国家社稷的时候,能够救亡存危,解救国难的人只有四种人,谏、争、辅、拂四臣:所谓谏臣,就是劝谏君主之臣。
谏臣以礼劝谏君主,用则留,不用则去;争臣,就是死争之臣。争臣以生死强谏君主,用则生,不用则死;辅臣,就是辅弼之臣。辅臣能够与人合谋同力,并率领群臣强力匡正国君,国君虽然不会高兴,却不能不接受,国家的祸患因此会得以解除,最终得到君尊国安的结果;拂臣,顾名思义,就是拂弼之臣。拂臣抗拒君王的命令,窃取君王的权力,纠正君王的错误,安定国家于危难之时,解除君王于失政之辱,最终大利于国家社稷。
信陵君“窃符救赵”时,赵魏唇亡齿寒,六国势微的大局已经非常明朗,魏王虽然派出晋鄙率十万大军抵达赵国境内,中途却畏惧狐疑,导致魏军鼠首两端,时局陷于非常危险之境地。常规办法已经无法挽回,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人用非常手段行非常之事,问题才能解决。因此,信陵君在这紧要关头选择当了拂臣,窃符救赵。虽然他拂逆了魏王的权力和意志,却解救可六国的危难,安定了国家社稷。
在那个时代,臣道的根本,是从道不从君,国家社稷在先,君主帝王在后。信陵君先谏争,无效后选择拂行,违逆君意然后立功。功成之后,他知道回魏国会遭到魏王的问罪,在手握魏国精锐的情况下,本可回国取魏王而代之。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选择遣军归还给魏王,自己则客居赵国政治流亡。信陵君的行为,是不顾个人生死,对国家忠诚无畏,至于大公无私,可谓通于臣道之极致,臻于四臣之峰巅。
拂臣之行,已经抵达了臣道的极限,用拂弼的方式虽然能挽救国家社稷于危难,但它却动摇了君王统治的根基,也断绝了继续为人臣的后路。信陵君身处战国乱世,得门客之助,高游侠之行,明智地选择了客居赵国的流亡生活,既是高风亮节,也是拂臣的善终。然而,纵观战国之后的中国历史,想做拂臣就实在太难了。在集权政治体系下,拂臣的结局肯定是险恶的。
历史上没有哪一个皇帝能够容忍拂臣,拂臣出现之日,就是君王危殆之时。试想一下,当年于谦在北京城上,喊出那一句“社稷为重,君为轻”,拒绝英宗进城是多么令人震撼;再回忆抗战时期,张学良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多么血气方刚?然而,拂臣以君臣俱伤的非常手段,拯救国家社稷于万难之中,不论事后成败与否,都失去了在同一君王下共生的天地。
在项羽哪里默默无闻的韩信,为什么刘邦那就有“萧何月下追韩信”?
很荣幸能够看到这个问题,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与想法,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个人认为有以下原因:1、项羽自己的原因。
项羽出身贵族,是看不起韩信这样的底层人士。而且项羽非常自负,但他不能放手任用贤才,从他起兵到自杀所用的人基本上都是以江东人为主。从历史上可以看出,项羽舍不得给属下官位。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就是妇人之仁。
2、韩信的原因。韩信极善隐忍,在项羽看来是懦弱,所以项羽看不起韩信。项羽出身贵族不喜欢使用阴谋诡计,而韩信恰好就推崇兵不厌诈的思想,于是他提出来的意见即便是对的,也不会被项羽采用。因为身为贵族的项羽根本就不屑于做这种“下三滥”的勾当。于是一直以来,项羽都非常瞧不起韩信,以至于即便知道韩信有才,更是用一个执戟郎中的官职来嘲弄他。
3、刘邦为什么敢用韩信。刘邦的出身不比韩信好多少,刘邦就是一地痞流氓出身。手底下也没什么像样的可以领兵作战的。当他知道韩信的才能得时候就像是赌徒一样放手一搏,从他封韩信为大元帅时却不想给兵符就可以看出来。有韩信的汉军和没韩信的汉军是不一样的,前期的汉军可以说是经常吃败仗的,有了韩信就像开了挂一样。关于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都是我个人的想法与观点,在这里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好身体,同时也祝大家在自媒体行业有一个好的发展,谢谢。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