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是什么,人身上有信息素吗
作者:本站作者
本文目录一览
1,人身上有信息素吗
2,什么是信息素
00:00 / 01:12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3,什么是信息素
http://baike.baidu.com/view/518.htm
4,什么是信息素
00:00 / 01:12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5,半条命2第二章第6个武器像卵一样的是什么
密技调出的吧?第二章正常是没有这个东西的。蚁狮信息素,用来控制蚁狮。左键扔出,吸引蚁狮。右键让蚁狮跟着你。
6,信息素是什么意思小说里面
一种在人文学中世界观设定作品中的专有名词时,指人身上所散发出的不同气味。信息素一词是于1959年,由科学家彼得·卡森与马林·路丘共同提出的,用来形容动物利用化学分子传递讯息的沟通方式。1980年代,科学家大卫·白林纳以及其科学团队首次探索人类是否也具有与昆虫及动物相同的神奇沟通能力。人类的信息素存在与否一直存在着争议,迈克林塔克的研究认为其兼具有调节体与社交信息素的性质。人类的信息素具有性别的区分,其中男性信息素是雄二烯酮,女性信息素则是雌四烯醇。人类的信息素尚未经科学界达成最后的共识,缜密的研究数据也相对的不是很丰富,但是雄二烯酮与雌四烯醇是研究数据最丰富,也是最可能的人类的性信息素。
7,为什么住在一起的女生例假会一起来
细心的女生会观察到,同住在一个屋子里的女生每月几乎总在同一段时间来例假。研究者对住校女生做过调查,竟然发现同一宿室的月经同步率达到80%以上,甚至有些宿室的女生的月经完全一致。那么,会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同一宿舍女生经周期趋于一致呢?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表明,人类同昆虫一样,也能释放一种对他人产生影响的化学信号——信息素。这一发现解决了四十年来关于人类是否也产生信息素的争论。美国芝加哥大学科学家发表这一成果说,发现女性身上发出的一种无味的信息素,能影响彼此间的月经周期。??????电脑模型表明,妇女腋汗里至少含有两种物质,一种是延长月经周期的物质,另一种是缩短月经周期的物质。这两种物质结合起来就能导致住在一起的妇女的月经同步现象。这种说法,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同一宿舍女生月经周期趋于一致的现象。
8,信息素是什么意思
信息素也称外激素,是一种化学传讯素,指的是由一个个体分泌到体外,被同物种的其他个体通过嗅觉器官(如副嗅球、犁鼻器)察觉,使后者表现出某种行为、情绪、心理或生理机制改变的物质。它具有通讯功能,几乎所有的动物都证明有信息素的存在。 信息素: 人类的信息素存在与否一直存在着争议,迈克林塔克的研究认为其兼具有调节体与社交信息素的性质。人类的信息素具有性别的区分,其中男性信息素是雄二烯酮,女性信息素则是雌四烯醇。人类的信息素尚未经科学界达成最后的共识,缜密的研究数据也相对的不是很丰富,但是雄二烯酮与雌四烯醇是研究数据最丰富,也是最可能的人类的性信息素。
9,什么是信息素养它对提高一个人的综合文化素养有什么意义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 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百度来的一段话,希望你不介意哦~)
10,信息素是什么
信息素,也称做外激素,指的是由一个个体分泌到体外,被同物种的其他个体通过嗅觉器官(如副嗅球、犁鼻器)察觉,使后者表现出某种行为,情绪,心理或生理机制改变的物质。它具有通讯功能。几乎所有的动物都证明有信息素的存在。1959年发表雌蚕蛾会分泌性信息素,是科学界首次证明了性信息素是存在的。信息素一词源于希腊文的“φ?ρω”(意指“我携带”)与“?ρμ?”(意指“刺激”),合起来意思是“我携带刺激物”的意思。性信息素演变进化过程:来自德国分子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以及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称为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进化出了一种特殊的气味(信息素),能令其不会与其他物种生物进行交配;而且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气味的遗传机制十分简单,就是能令雄性改变其原有气味,随后雌性识别出这种新气味,并由于区分同种和异种。研究人员从中揭示了性信息素的演变进化过程。其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研究人员认为,丽蝇蛹集金小蜂雌蜂在第三种成分进化出来后,并没有做出单独反应,而是通过长期演变,对融入了新成分的气味产生了应答,这是一个性信息素的整体。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性信息素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信息素
11,荷尔蒙是什么
荷尔蒙(hormone)源于希腊文,就是激素,意思是“激活”。荷尔蒙的化学成分大体上分为5类:蛋白质、多肽、糖蛋白、类固醇及氨基酸。不同种类的荷尔蒙,其成分不同,其功能也各不相同。人体产生的各种内分泌荷尔蒙的数量是极小的,如生长荷尔蒙在100毫升血液中不到1个微克,但对人体却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人体缺乏生长荷尔蒙,个子就长不高,成为侏儒症,到成人时身高还不足130厘米。 美国反老化医学院院长朗诺.克兹博士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人类在21-22岁是青春的颠峰时期,也是分泌系统功能最顶峰的时期,之后荷尔蒙分泌以每10年下降15%的速度逐年减少。荷尔蒙的减少影响到其它系统的运作,使身体所有器官的功能下降。 30岁之前,人体内分泌系统可以自动调节,荷尔蒙的微量减少不足以影响到其它生理机能,但到30岁左右时,体内荷尔蒙的分泌量只有颠峰期的85%,缺失 15%的荷尔蒙分泌量引起其它器官功能衰退,人体各器官组织开始老化萎缩,皮肤明显暗淡、精神不佳,生理机能的缺失会引起容颜上的衰老及心理失落。50岁时,已经大约有 40%的功能丧失了。到60岁时,荷尔蒙分泌量只有年轻人的1/4左右,到80岁时,只余下1/5不到了。女性荷尔蒙浓度决定女性的青春。血中女性荷尔蒙浓度高的女性比荷尔蒙浓度低的同龄女性可以年轻8岁之多。 我觉得这些就足以说明荷尔蒙是什么了。荷尔蒙(hormone)源于希腊文,就是激素,意思是“激活”。荷尔蒙的化学成分大体上分为5类:蛋白质、多肽、糖蛋白、类固醇及氨基酸。不同种类的荷尔蒙,其成分不同,其功能也各不相同。人体产生的各种内分泌荷尔蒙的数量是极小的,如生长荷尔蒙在100毫升血液中不到1个微克,但对人体却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人体缺乏生长荷尔蒙,个子就长不高,成为侏儒症,到成人时身高还不足130厘米。 美国反老化医学院院长朗诺.克兹博士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人类在21-22岁是青春的颠峰时期,也是分泌系统功能最顶峰的时期,之后荷尔蒙分泌以每10年下降15%的速度逐年减少。荷尔蒙的减少影响到其它系统的运作,使身体所有器官的功能下降。 30岁之前,人体内分泌系统可以自动调节,荷尔蒙的微量减少不足以影响到其它生理机能,但到30岁左右时,体内荷尔蒙的分泌量只有颠峰期的85%,缺失 15%的荷尔蒙分泌量引起其它器官功能衰退,人体各器官组织开始老化萎缩,皮肤明显暗淡、精神不佳,生理机能的缺失会引起容颜上的衰老及心理失落。50岁时,已经大约有 40%的功能丧失了。到60岁时,荷尔蒙分泌量只有年轻人的1/4左右,到80岁时,只余下1/5不到了。女性荷尔蒙浓度决定女性的青春。血中女性荷尔蒙浓度高的女性比荷尔蒙浓度低的同龄女性可以年轻8岁之多。 激素(Hormone)音译为荷尔蒙。希腊文原意为“奋起活动”,它对肌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和性活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就是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 现在把凡是通过血液循环或组织液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物质,都称为激素。激素的分泌均极微量,为毫微克(十亿分之一克)水平,但其调节作用均极明显。激素作用甚广,但不参加具体的代谢过程,只对特定的代谢和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调节代谢及生理过程的进行速度和方向,从而使机体的活动更适应于内外环境的变化。激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的专一性受体蛋白结合而将信息传入细胞,引起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相应的连锁变化,最后表达出激素的生理效应。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蛋白质、糖和脂肪等物质的代谢与水盐代谢,维持代谢的平衡,为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确保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及成熟,并影响衰老过程;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活动;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成熟,调节生殖过程;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使机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研究激素不仅可了解某些激素对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的影响及致病的机理,还可利用测定激素来诊断疾病。许多激素制剂及其人工合成的产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及农业生产。利用遗传工程的方法使细菌生产某些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已经成为现实,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广义是指引起液体相互关联的物质,但狭义即现在一般是把动物体内的固定部位(一般在内分泌腺内)产生的而不经导管直接分泌到体液中,并输送到体内各处使某些特定组织活动发生一定变化的化学物质,总称激素。W.M.Bayliss和E.H.St- arling(1902年)根据他们发现的物质肠促胰液肽(secretin),而对具有这种作用的物质首先赋予了“激素”的这一名称和定义。即使极微量的激素也表现出其应有的作用,但它并不构成代谢底物,而是起调节物质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在甾类激素,经过激素和细胞质内受体的复合体与染色质结合,引起转录的活化,开始合成新的mRNA,进而合成酶蛋白、结构蛋白或调节蛋白。结果认为在细胞中出现了激素的这种作用。在肽类激素,认为与细胞膜直接反应,在细胞内通过cAMP发挥激素作用。如把脊椎动物的激素进行化学的分类,则可分成蛋白质、多肽系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脑下垂体的各种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酚衍生物系统(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甾类化合物系统(生殖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昆虫前胸腺激素的蜕皮素属甾类化合物系统,而咽侧体的保幼激素是链状碳氢化合物。此外,从海星的放射神经中抽出的海星生殖巢刺激物质是核苷酸。不论来源是细胞、组织或腺体,凡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内分泌物,全部都称为(广义的)激素,不论是由细胞分泌的植物激素,或由不固定的非腺性组织分泌的创伤激素,在一切组织中普遍产生的副激素,个体分泌到体外可在个体之间发挥作用的信息素等,都可以归入激素和其他范畴。另一方面,特定的神经细胞形成和分泌的神经性脑下垂体激素等神经分泌物质,则可归入狭义的激素中,而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化学传递物质通常不归入狭义的激素中。最近由于控制论的应用等,把激素作为个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物质的想法也增强了。
12,生活中的无声的语言
看看动物的通讯吧:(呵呵,有点多) 声音是动物通讯中最常见的形式,一只雀形目的新鸟独立生活后会站在某个具体的树枝上不停地鸣叫,以此来告诉同伴自己有了自己的“领地”并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尊重。生活在我国云南的长臂猿有时会整群此起彼伏发出呼唤,一是保持群体之间的联系,另外还可让另外的同类群体得知它们在本地区活动并不希望被骚扰和入侵。鲸在海洋深处也能发出一种频率很低的声音,主要用来保持群体间的联系。许多昆虫的声音则比较简单,一般是在繁殖季节发出呼唤,类似的还有青蛙。许多食肉目的动物在警告对方时会发出一种较低的呼呼声,如猫在进食时如果受到干扰它就会发出这种声音,此时它会变成一种危险的家伙。研究表明以声音为手段的通讯一般有这么几个特点: 1.音频、音量、音色、音长均可作为变量,每个变量中可提供特定的信息,根据组合的原则因此声音较其它的通讯方式效率要高得多,信息量也大得多。 2.发声时身体许多部位仍动作自如。 3.在受到外部环境作用时声音可立即停止。 4.接受信号者可不面向信号源。 5.次声波和超声波形式较少见。 6.发声动物一般都有信号接收系统,如耳。视觉形象也是通讯的一种手段,通常这方面是指身体上的标志、颜色、结构、动作、姿态等。在灵长目动物那里一般会用某种表情来配合声音。狼在愤怒时会将上牙床和上齿完全暴露在外,用以警告不友好的同伴或其它入侵者。牧蚜蚁通常会用膝状触角轻轻拍打蚜虫的屁股以刺激对方排泄蜜露。萤火虫则以闪光来告诉同伴自己的位置、现在是否有交配的要求等。见过早上刚放出笼的鸡的朋友一定见过这样一幕,公鸡会跑到母鸡身边一边发出有节奏的低声的咯咯声,一边将一侧的翅膀伸出向下,脚则不停地痉挛,如果母鸡有下蹲的姿势则立即会完成一次交配,如果母鸡趾高气扬地走着,公鸡会转向其它母鸡重复这个风情万种的动作。一般地说视觉信号比较好定位,但也有着一些缺陷,如必须在对方的视线内,还会受到光线的影响,在让同伴或伙伴接受到信号的同时可能也会引起敌害的注意。为弥补可能遇到敌害的缺陷,一些动物会出现一些拟态,如蝴蝶翅上有眼斑,类似的还有一些海洋中的鱼类。 化学通讯在低等动物那里比较常见,尽管从原生动物到高等哺乳动物都会利用这种通讯方式。通常这是由动物在体内产生一些化学物质然后分泌到体外,我们将这些称为信息素或外激素。有的雌性天蛾散发的信息素能传到十几公里以外,这保证了它们能够等到及时的交配。蚂蚁在这方面是个典型,当一只蚂蚁找到食物且自己无法独自完成搬运回家的工作时,它会急速地回巢通知伙伴,在回家的路上它会在地方留外激素,回巢后它会分泌一定量的外激素以便告知同伴去多少只比较合适。 戴胜是一种美丽的鸟,但其臭无比,因为它们的尾部能分泌一种极臭的物质,这样可以将它们的巢穴弄得臭气熏天,一般蛇鼠和其它肉食性鸟类及盗蛋的鸟都不愿光顾。哺乳动物中香猫和麝比较有名,它们的通讯产物被人类用来做成香料。而同样以此为道的臭鼬除了让狐狸和狼讨厌外,人类也是无法忍受的,不过人们用它们分泌的化学物质制成了对付歹徒的武器,可让那些坏蛋如色狼等痛苦不堪。化学通讯为手段其作用大致上有报警、进攻、集合、驱散等。 触觉信号是一种在近距离多用于定位的信号,有时就是身体的直接接触。黾蝽在池塘里生活,它们快速地在水面活动,这样会在水面上产生极细的涟漪,如果它们在水面上有用它们自己才懂得的节奏有意地制造一些波纹,这样就能和同伴进行交流。如果你抓到一只小虫,你可以小心地放在蛛网上去,网的振动会让蜘蛛觉得有情况,为了核实蜘蛛会用前足拉动网,除了判断是否为食物外,当然能判断是否有入侵者或求爱者。膜翅目的昆虫多会用触角进行交流,只要你注意地上两只相遇的蚂蚁你就能看到这种通讯行为,当然如果你再耐心一点也许会知道它们刚才交谈了什么。从前人们喜欢一种斗蟋蟀的活动,两只蟋蟀放在一起时它们在触角接触的那一瞬间就知道了对方的性别,是战是爱当然也就很快能做出反应了,当然这里面也会有化学信号的作用。一些哺乳动物相互理毛其实也是一种交流,有的还会将尾搅在一起表示爱慕或友好。不同类的动物之间也能进行交流,这方面也可以用共生和共栖来表述。响蜜鴷发现蜜源后由于危险性大并不能获得蜂蜜,于是它们会去找到一只獾,然后发出特定的声音,獾便做出反应跟在鸟儿的后面径直来到蜂巢处并将蜂巢捣毁,然后它们会友好地共享美餐。非洲的黑犀牛身上会生长一些讨厌的扁虱和其它寄生虫,而小犀牛鸟非常喜欢这种食物,它们通常停在犀牛的身上到处找这些寄生虫吃,犀牛感到非常惬意,当然这是有回报的,当有大型猛兽出现时,犀牛鸟会发出一种很小的警告声音,犀牛便会警惕起来并及早做好反击或逃跑的准备。生活在海洋中的清道夫鱼身上有着特殊的条纹,它们专门吃一些嵌在大鱼嘴里的残渣,这些残渣会让大鱼们感到非常不舒服,当清道夫鱼出现在大鱼面前时会翻滚身体示意自己的身份,大鱼包括一些非常凶猛的食肉鱼类会顺从地张开大嘴,然后清道夫鱼穿到大鱼的嘴里开始饱餐,由于在漫长的时间内形成的默契,清道夫鱼会很安全。在动物中也存在利用错误信息误导对方的行为,我们一般将这个叫做欺骗。如一只幼猴为了独占食物,它会发出危害警告,当同类处于高度警惕状态时它便会从容不迫地独自享受食物。研究表明在成猴那里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这表明同一群体内对幼兽的一些不好的行为是能被原谅的。异种动物间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我曾经观察到过这样一幕,地上有学生抛弃的一块食物,灰喜鹊和八哥都发现了它,突然我听到了一声很粗厉的“呀”声,这是灰喜鹊发了警告的声音,但这声音是从八哥那儿发出的,八哥是效鸣的高手,灰喜鹊认为是同类的声音便处于警备状态,三只八哥便得到了它们想得到的食物。需要说明的是,一般通讯都是某种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通常只对本物种有作用。当鼠在被蛇袭击濒死时发出的危险信号并不能为在旁边的刺猬所理解,刺猬会继续它自己的活动。鸟类中的情况比较复杂一些,当一只灰喜鹊发出警告时,它附近的八哥和白头鹎也会紧张起来,这个可能与后天习得性行为有关。另外动物也存在方言的问题,我曾经将两只红嘴相思鸟(来源于本地)分开分别与来自外地的同种鸟放在一起,对于天性的鸣叫彼此都能理解,而由于我那两鸟长期和文鸟相处有时是争斗而在后天获得的特定鸣叫声在那两只外地鸟听来就不能懂得。有人曾将美国的海鸥和法国的海鸥放在一起(同种),它们之间几乎完全无法交流。另外,动物的通讯多半有着遗传基础,但动物越是高级,后天获得性的通讯手段就会越多越复杂。 动物通讯的功能通常可分为如下一些: 1.种的辩认。如不同巢穴的蚂蚁相遇后会迅即脱离接触。 2.性引诱和性别判断。如雌猫在发情期会散发一种只有雄猫才能懂得的气味,这气味对考虑来说毫无意义。又如外形上几乎无法分辨的两只椋鸟,婉转鸣叫的那只应该是雄的,而雌的一般不太吭气。 3.求偶和交配。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孔雀。 4.哺养后代。乌鸫在哺养幼鸟阶段雌鸟会一直守在雏鸟身边,雄鸟则四处觅食,除自己享用外,还得养活雌鸟和幼鸟,但在这一过程中雄鸟有时会守在幼鸟身边一段时间,以便让雌鸟去水浴,这其中就有一个交流信息的过程。 5.社群合作。在社会性动物那里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充分。
文章TAG:
信息素是什么 人身上有信息素吗 信息 信息素 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