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月亮,月亮怎么拍
作者:本站作者
1,月亮怎么拍
手机上相机的感光能力不足以拍摄月亮,手机镜头的感光都是COMS的,这种元件的镜头成本相对低廉,且不能调节快门速度和光圈。拍月亮,至少要CCD的感光元件相机才行或用胶片相机,加三角架,用大光圈,低速度。拍月亮一般是长焦600-1200mm焦距的镜头或望远镜,光圈f11,感光度最高,快门争取在1/50以上,由于感光度提高会有噪点,所以需要连拍至少8张,做后期叠片降噪三脚架,快门线,反光板预升![月亮怎么拍](http://www.diyiapp.com/d/file/20221211/8fd735b20a3973a32e3133262227116a.png)
2,怎么拍月亮啊
拍月亮一般是长焦600-1200mm焦距的镜头或望远镜,光圈F11,感光度最高,快门争取在1/50以上,由于感光度提高会有噪点,所以需要连拍至少8张,做后期叠片降噪三脚架,快门线,反光板预升一楼的会过曝了,我们知道月亮的光来自太阳的放射,就像白天阳光下的一块石头一样,只是它要大很多倍而已.没拍过的真敢说话啊! 首先不用三脚架,你镜头也没必要用三脚架,拍月亮要想好,焦长应该用800mm的,你把is0调到400,速度优先,设定为1/500s以上,光圈只要小于最大光圈2档以上就可以,ev必须-3以上,本人建议先试拍,然后用m档拍,曝光必须减,不减肯定过曝!环形山就全没了,整个一个白盘子了.当初我拍的时候减了5档曝光![怎么拍月亮啊](http://www.diyiapp.com/d/file/20221211/b273c1193afc60d2dd7d0ffaf5ebfd8d.png)
3,摄影高手进教我如何拍月亮
首先相机要稳定,再就是选择周围暗的环境,拍的才亮!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你的相机镜头焦段达不到,不可能拍好月亮。如果强制使用数码变焦,结果就是很不清晰。如果硬是要拍,建议在月亮初升,天还没完全暗下来时,人景月全拍进来。如果只要单拍月亮的细节,请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将月亮放在画面正中心,用不同的曝光量多拍几张就行了。只要对焦准确,还是能看清一点点细节的。用卡片机拍月亮效果不是很好,不是你拍不好。是相机本身无法达到要求。s3000的长焦只有100多mm,一般拍月亮的焦距至少要300mm以上。还要对光圈进行调整,而S3000都不具备,所以拍摄时没有太多讲究,选一个好景色,拍月亮和景物结合的照片比较好。拍摄影时最好用三角架来保证稳定。供参考。![摄影高手进教我如何拍月亮](http://www.diyiapp.com/d/file/20221211/e9f1cfa90d04a991398dcd6d190f1fd3.png)
4,如何拍摄月亮
昨天晚上的月亮都好圆好大,正好还拍了几张。数码相机拍摄月亮比使用传统相机更有优势。 1、拍摄时用M档,因为更容易控制曝光。通过拍摄出来的照片,观察月亮是否亮成一片白,如果是的话就不断通过提高快门速度或减小光圈来降低曝光量,直到你可以获得一张放大之后可以观察到月亮环形山的照片。 2、拍摄时用长焦。你的焦距有多长就用多长,因为月亮离我们太远啦!这样的话你才可能获得一张较大的月亮的照片,否则放大都看不清,建议最好有等效焦距在200mm以上的镜头。 3、拍摄时用三角架,因为焦距太长,手持相机只要轻微抖动月亮就成了糊饼啦~所以,一定要用三脚架,保持相机的稳定。 4、如果可以手动对焦,你就调到无穷远,如果自动的话,就对月亮对焦即可,这不是难事。 做到上面4点,你应该可以获得一张边缘没有毛刺的月亮照片了。只要你的数码相机不是太差,呵呵。
5,月亮怎么拍才漂亮
首先从器材上,需要一个焦距比较长的镜头。一般来说,口径越大,焦距越长,拍到的月亮就会更大更清晰。另外还需要有相机,比如单反,手机或者专业的CCD。要拍好月亮大变焦镜头以及高像素的机身是必须的 拍月亮的必备要素有两个。尽量高的像素和尽量长的镜头焦距。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基本也就是单反了。一般要想拍出环形山,一定要有1000万像素以上的相机和超过600mm的焦距。当然600mm的定焦镜头就贵了去了。一般人咱也买不起。一个变通的办法是300mm的镜头加一个两倍增距镜。这样成本不会太高。比如尼康的 300mm/f4配合两倍镜,使用d300 机身,焦段就可以达到900mm,足以拍摄清楚月亮。【香港范-艺术摄影】1. 三脚架。 长焦拍摄特别容易抖动,所以稳定的三脚架是很必要的。最好选择比较沉重的三脚架。越稳当越好,不然大炮会抖动2. 云台 由于拍摄月亮一般使用较长的焦段,在构图时也需要精确,所以最好使用高品质的齿轮微调云台。还要注意云台的承重,否则手动对焦的时候镜头都会抖,很麻烦的。 3. 快门线 拍摄月亮快门线或遥控器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手按快门还是延时自拍都有震动的可能。特别对于一些反光板预升与延时自拍不能同时使用的机型,快门线和遥控器就更加重要。二、拍摄技巧 1. 拍摄地点和时机 拍摄月亮首先要选择空旷一些的场地,最好能选择空气更为通透的郊外,尽可能避开城市的灯光污染和空气污染。没污染的环境确实不好找 另外一定要选择良好的天气进行拍摄这样才能拍到足够清晰的月亮。可别小看这个天气,中间大气层有点雾气一挡,再加点空气污染,你想拍清楚远隔三四十万公里的被摄体,那基本是没戏滴!
6,如何拍月亮
很多初学者会把月亮拍成白饼 拍摄月亮第一要注意的就是曝光。如果使用相机的平均测光,绝大多数会曝光过度。这是因为整体光线亮度不够,测光系统提高了曝光系数造成的。为了达到准确的曝光,我们可以使用这几种办法: 第一是设定正确的光圈。拍摄月亮不能使用很多相机默认的最大光圈(F2.8或者F2.0),一般情况下应该使用F5.6或者更小的光圈。 第二是使用点测光,对着月亮最亮的部分测光。这样可以尽量得到正确的曝光系数。使用点测光 第三是调节EV值。拍摄月亮通常需要减少EV,一般应该减少1或者2,这个具体数字就要根据你拍摄时的情况而定了。按照不同的光圈和EV值拍摄,马上回放,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再进行拍摄。这些在DC上都很容易实现,使得拍摄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其次,就要考虑快门速度。如果快门放在F5.6左右,快门速度一般应该放在1/125S或者更快一点。除了防止曝光过度,使用高速快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月亮作为一个天体,它是在不断运动的。如果使用的快门速度太慢,会很容易拍糊。(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也有人用比较低速的快门拍到比较清晰的月亮。这都是和当时的天气和所使用的器材相关的。) 最后是ISO感光值和变焦的选择。拍摄月亮一般选择最小的感光值,ISO50或者ISO100都可以。ISO过高除了会使曝光过度也会使画面变得粗糙。 变焦则是选择越大越好。这个道理很简单,越大变焦拍到的月亮就越大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变焦越大,越容易发生因手抖而拍糊的情况。所以拍摄月亮最好使用三角架。很多天文爱好者为了更好的拍摄月亮,自己DIY了很多天文望远镜安装在DC上使用,拍出的PP也是很不错的。(但同样使用高倍数变焦也有缺点,就是越大的变焦色散情况就越严重。尤其是改装的价格便宜的高倍数望远镜拍摄。)使用望远镜大变焦拍月亮 以上的这些技巧都是针对全手动的相机来说的,那些没有快门、光圈调节的傻瓜机如果想拍月亮恐怕就要有些困难了。这时候通过打开闪光灯的方式来提高快门速度,也算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方法了。同时,降低EV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快门速度。开闪光灯前开闪光灯后 最后要说的是,拍摄月亮一般都要选择天气晴朗的晚上进行,最好天空上没有浮云。在这样的高能见度的情况下,拍出的月亮自然也会清楚一些。我们使用的普通家用DC对于拍摄月亮这样的题材,说实话只能算是玩一玩。
7,怎样拍好月亮
拍好照片的8个笨方法 一、多拍精选 “多拍”,从宏观上来讲就是多实践,多积累经验。从具体来说就是不妨多试试镜头,以多为胜,多中选优,或者在探索出最优方案后重新精心拍摄某一场景。这是一个笨招,可确实是充分发挥数码相机优势的绝招,光学摄影友是没法学的。你看,光学相机摄影要用胶卷,当场没法知道拍得满意不满意,要洗出来才知道。以多为胜吧,必然要浪费大量胶卷,成本太高,所以光学摄影友往往是惜“镜”如金,轻易不按一下快门的,及至精思细量地抓住镜头拍上一张,回去冲洗后才能知道结果,如果不够满意那就难了,时过境迁想补救已来不及了,所以老友们常常感叹光学摄影是门充满遗憾的艺术。 数码摄影则不同了,影像现时储存在机内的磁性载体上,又可以现时回放观察,不满意消去重来就是了,这就是数码摄影的一大优势。所以我现在往往是先确定一个专题,围绕专题选定若个场景,每个场景先围着它转几圈,拟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逆光、顺光、测光、补光等)下的拍摄方案,然后就毫不吝惜地猛拍一气,有时同一角度同一方案也重复拍上好几张,然后就停下来回放,不满意的镜头当场就删,往往十去七八,只留下两三张做初选成果。然后再拍摄下一个场景,依此泡制,直至完成一个专题。一般来讲,拍上二三百甚至四五百个镜头也不过就留七八十张回来。回来完后存入硬盘,再用acdsee 放大回放,又删去一部分。然后用acdsee的编辑功能回放做初步图像处理,一般一是纠正偏斜,二是必要时加以裁切以完善构图,三是用“自动级别”功能纠正弥补个别相片曝光上的不足。经过这道工序以后的相片就可以认为是初步成品了,再拿回到acdsee上放大回放一遍,过于平庸的再删除一次,这样每个专题也就不过剩下二三十张甚至十几张了。 二、不要轻视对焦和测光设定这些基本作 对焦是摄影的最基本作,可说是没人不会的,可是当我自检某些相片拍得不好的原因时,有时问题偏偏就出现在对焦这个环节上。如果你用的是全自动摄影方式,请一定做好半距锁焦,否则就可能因失焦而树题模糊。 如果你用的是程序控制方式(program normal,半自动摄影方式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光圈和曝光时间是相机自动选定的,而测光方式、对焦方式和白平衡条件则是可以手动选定的),情况就又不同了。这个数码摄影特有的方式和功能,光学相机是没有的,如果你不善于利用它的特点,还像全自动摄影那样对待它,就有可能弄巧成拙,反而被它拖累了。 程序控制方式下的对焦方式通常有区域对焦、重点对焦、远景对焦、近景微距对焦等好几种,重点对焦时有的还可以将聚焦点改变至偏离中心的某个特定位置(相机不同会有不同的功能),所以你不能再以一成不变的简单方式来对待复杂的功能,而要善于根据不同情况应用不同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对焦的默认方式是重点对焦,年前我去花市拍花卉,因为跳舞兰很小就凑得很近,但怎么拍都不够清晰,甚至出现失焦现象,后来才悟出是因为没有将对焦从默认方式改为近距方式所致。又譬如拍树荫下的人物,你就一定要注意采用重点测光和重(单)点对焦,还要注意拍摄主题的半距锁焦,否则你也很难拍出满意的作品来。 三、曝光时力求保持相机的稳定 对于新手和老年影友来讲,有时相片影像模糊并不是由于对焦不准,而是因为相机把持得不稳。一般情况下,对于新手来说,地光速度低于1/60秒时己有可能影响成像的清晰。对于老手,如果曝光时间长于1/30秒而无依无靠时,一样也有可能出问题。要保持相机稳定,一是要持机姿态和力洱确,二是要按快门键的力度适当。要练出这个基本功看来似乎很简单,却非一之功可得,人老了更可能怎么也练不出来了。那怎么办呢?我有几招笨办法:其一最简单,就是给身体或手找个依靠;其二,把相机皮带挂在脖子上,把相机向前抻至皮带拉紧,就形成了3点支撑,持相机的稳定度就大大提高了,我用这个办法在曝光速度长至1/8秒时还拍出过不少相当清晰的相片,你也不妨试试;第三个办法就是脚架加快门线(线控快门触发器),不过有的相机不具备快门线接口,快门线也相当贵,相应的有效替代办法就是利用延时功能。 如果你的相机有2秒延时功能就最好了,“脚架+2秒延时”就是最稳当而方便的办法。没有2秒延时功能也不要紧,就好用10秒延时,浪费点时间就是了,效果一样好。 说到角架,我的教训是一定要买个好点的。为了不舍得在这方面多花钱,我先后买过两个较便宜的脚架,结果第一个脚管太单薄,一碰就颤,还容易回缩;另一个则是用久了就水平转动不灵活。没办法只好又去买了第三个,最后花的钱加起来足够买一个顶级名牌的还有余,真是可笑。 四、不用和善用闪光灯 有的文章介绍说,美国的摄影记者无论什么时候都用闪光灯,似乎闪光灯是不可缺少的,是拍好相片不可缺少的条件,可是我照猫画虎却屡屡失爽。仔细想想可能我是囫囵吞枣了,人家可能用的是外置大功率辅助闪光灯吧?! 以内置闪光灯而言,功率那么有限,光照距离和范围那么小,要想把较大范围内的景物都照到且光照均衡是不可能的,所以只宜于在需要突出特定主题时使用,这是我的第一点体会。第二,拿闪光灯在室内拍人物,往往影像平板,缺乏层次,或者因为光源单一而反差生硬,有时还会拍出红眼来,对于戴眼镜的朋友那就更难办了,往往拍得他两眼“银光闪闪”,漠无表情,而令我和他都懊恼不已。 所以我自承无能,从光学摄影时代起就尽量迥避使用内置闪光灯,室内光线不足宁可使用夜景功能来提高感光功能。现在用上了400万像素级的数码像机,感光性能获得了极大提高,一般光线条件下都能拍出好相片来,更是变本加厉,把“强制不闪光”优先作为室内外摄影的一种基本手段了。但是这并不说明闪光灯就没有用了(光线太差时你当然还是非用它不可),当然,我非摄影大师,更非使用闪光灯高手,在这方面也可能矫枉过了正,如有不妥之处,请影友不吝指教。从设备方面说,镜头焦距越长越好,机身像素越高越有利于裁剪,这些都能保证你的放大效果,放大才有细节,如果只拍了一个小光圈,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细节的。从技术上说,小光圈、低iso,上脚架稳定。曝光一定不要过,一过曝就拍成一团白光了,什么细节都没有了,可以适当的欠曝一些。
文章TAG:
拍月亮 月亮怎么拍 月亮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