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家游戏属于什么课程形态,教师让幼儿观察刚刚摘下的玉米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
作者:本站作者
本文目录一览
1,教师让幼儿观察刚刚摘下的玉米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
属于实践课;让孩子直观地认识玉米的形状,大小及用途,教育孩子不要浪费粮食。![教师让幼儿观察刚刚摘下的玉米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http://www.diyiapp.com/d/file/20220929/826fc32bafb94a00eb0073a71f9a1fa6.png)
2,教师在娃娃家区门上贴小脚丫 这提现了幼儿园环境什么特点 问
幼儿园环境特点有,1、教育适用性:幼儿园环境创设担负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其具体内容应该符合孩子发展阶段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老师要了解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以及与这些特点相结合的环境创设应该如何呈现。2、生活观赏性,3、参与互动性4.安全、环保性选教育性适用性。![教师在娃娃家区门上贴小脚丫 这提现了幼儿园环境什么特点 问](http://www.diyiapp.com/d/file/20220929/ac07bb6d629c3c6375958a6e820b856f.png)
3,大班幼儿角色扮演区中老师需要适时介入吗
需要的。好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因为区域活动的氛围是轻松愉快,毫无压抑的。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使幼儿获得了充分的活动机会。但由于幼儿年龄小,角色意识很弱,再加上他们注意力易分散,活动时常常会忘了自己的角色而犯一些小小的错误。如“娃娃家”的玩具总是扔满地;有的小朋友无所事事地在区域间跑来跑去捣乱;还有的小朋友经常在游戏中相互争抢玩具,哭闹、或争相告状等。幼儿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在活动中常常会因忘记规则而影响了自己人或别人的操作活动。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语言和行为提醒法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如当幼儿由于不理解规则而干扰了其他幼儿的活动时,教师可以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你觉得这样好吗?”“应该怎么做更好?”“我们……好吗?”“请你……好吗?”当幼儿由于不懂规则而无法活动时,如在角色区中,教师看到娃娃被“妈妈”扔在地上,就走过去抱起娃娃说:“呀,娃娃怎么发烧了?一定是睡地板着凉了,妈妈,快抱娃娃上医院吧。”这种“介入式”的行为提醒,既纠正了“妈妈”扔娃娃的现象,又丰富了游戏情节。又如“娃娃家”里的“爸爸”、“妈妈”正忙着招待客人,烧饭、洗菜、做菜,不一会儿功夫,只见桌子上就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大家正要准备吃的时候,有一位客人说:“我们喝点饮料吧!”经他这么一说,大家也一致认为想喝点饮料。这可难住了“主人”,桌子上只有酒杯,没有饮料呀,眼看因没有饮料而使家中招待客人的热闹气氛要不欢而散了,这时,教师以推销员的身份和这家“主人”共同想办法,找了两只保龄球代替可乐瓶,使游戏又回到了原来热闹的气氛。此游戏中,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幼儿用积木代替饮料瓶,不但使幼儿能够继续游戏的探索过程,让幼儿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而且,还能点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小班幼儿受到启发后就会在以后游戏中寻找到其他的替代物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这以后,我班幼儿在游戏中确实学会了寻找替代物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树立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大班幼儿角色扮演区中老师需要适时介入吗](http://www.diyiapp.com/d/file/20220929/20ed76a82c004887053b1a1944dd32d9.png)
4,幼儿园主题墙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1、幼儿园的互动环境包括主题环境、区域环境和生活环境三部分每一部分互动环境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主题环境即主题活动的互动环境,包涵隐性的互动环境和显性的互动环境。隐性的互动环境一般是指主题墙饰中幼儿参与制作的部分,大多是以美劳方式体现的。例如:在小班主题活动“高高兴兴来幼儿园”的主题墙饰中,教师可以请幼儿画一些小花、小草、小动物或者用手工粘贴的方法制作一些作品放在上面。到了中、大班,一般是要求幼儿把对主题活动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呈现于下墙,以体现主题的轨迹。而显性的互动环境是指真正能够让幼儿操作的环境。例如:在小班主题活动“春天”中,教师把主题墙布置成春天的景象,有花、有草、有树、有池塘。其中,树的叶子可以让幼儿用夹子夹来练习点数,树干是用磁铁做成的,可以请幼儿把背后粘有磁铁的小动物送回家;池塘里的鱼是用撕拉粘扣做成的;池塘里有各种小鱼的影子,可以供幼儿玩找影子的游戏。在这个主题墙饰中,到处都是幼儿可以直接操作的内容。在中、大班也可以有这些互动环境,但表现形式不太一样。例如:大班“我要上学了”的主题墙饰中有一个“学习真有趣”的板块,在这个板块中,教师为每个小朋友制作了一个小盒子,还制作了许多不同类别的小旗子,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每天的表现插上不同的小旗子,这也是一种互动环境,但相比于小班,这的互动环境会少一些。◆区域环境多体现的是区域的一些规则、活动流程提示及幼儿的活动作品。例如:在大班的美工区,教师可以张贴一些陶泥制作、绘画过程的流程图,还可以设置一面作品展示墙,展示幼儿在区域中制作的作品。除此之外,中班的区域环境也可以包括一些竞赛内容和竞赛评比结果的展示。例如:把飞行棋布置在区域环境中,幼儿就可以直接在墙壁上与小朋友进行游戏;在建筑区和“娃娃家”,教师还可以投放一些材料如积木、娃娃的餐具和衣服等,让幼儿直接与环境进行互动。◆生活环境是整体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培养幼儿的常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创设生活环境时,教师也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小班的生活环境中,除了张贴一些照片和流程图作为提示外,还可以有一些拟人化的布置。例如把幼儿擦嘴时用的镜子装饰成小猫、小熊等各种小动物的脸,这样幼儿在照镜于擦嘴的时候就好像在为小动物擦嘴一样,非常有情趣,无形中也激发了幼儿对这一环节的兴趣。再比如,针对小班幼儿还不会主动饮水以及许多幼儿不喜欢喝白水的情况,教师可以把饮水桶布置成奶牛或者水果榨汁机等,用这种方式鼓励幼儿多喝水。而中班幼儿的生活环境可多以照片形式出现,教师把需要提示的重要部分拍成照片制作成流程图,布置在环境中给幼儿进行提示。到了大班,生活环境则是让幼儿把需要提示的重要内容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或者以点带面用某个小朋友的好经验带动全体幼儿进行学习。2、墙饰主要包括欣赏类墙饰,动手操作类墙饰及思维参与类墙饰每一类墙饰的具体内容包括:◆欣赏类墙饰多体现在美工区域中,教师会提供一些画家的作品、教师自己的作品或者小朋友的作品来装饰环境供幼儿欣赏。◆动手操作类墙饰是指幼儿可以直接操作的环境,如小班墙面上的磁铁游戏“小动物找家”、“走迷宫”等。◆思维参与类墙饰多体现在幼儿视线以上的墙饰和主题环境中,如大班幼儿制订的一日计划、学习计划等。幼儿园主题墙可以选用可移动的亿尔多隔断墙,将内容布置在其上面,优点是可以移动。可以选用彩绘或者广告整体喷印再粘贴,并配合剪纸等进行布置。大体的板块一般有:办学宗旨,才艺展示,家长寄语,教育小知识等。
5,角色游戏中教师的困惑知多少
昨天让老师们把自己在开展角色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困惑记录下来,有许多老师还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现出来,把自己对角色游戏最大的疑惑提出来,经过整理现汇总如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幼儿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的问题1、如何增强幼儿游戏角色扮演意识?让幼儿明确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陈玲丽、颜晓娟、周蜜、万丽娟、陆妹英、王秋华、徐珊珊)案例一:游戏开始了,对于新的游戏,孩子们总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新游戏“云朵照相馆”有不少孩子参与。但是,大家都忙着做相框、画照片,“娃娃家” 的妈妈王雨婷带着宝宝来照相,等了半天也没人招呼她,她只好走了。2、对于小班幼儿不符合生活逻辑,像以下所说随意摆放游戏材料的问题,该如何指导?(陈丽娟、龚紫倩)案例二:今天娇娇选择了做甜甜家的妈妈,家里的人都出门了,娇娇一个人在“厨房”里走来走去,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时候凯文、小杰他们走到了英英家门口,假装敲了敲门,娇娇忙打开门招呼他们坐到了椅子上,问他们要吃什么,客人们说了一些东西,娇娇就拿了一大堆的东西上来,把所有的小碗里装的满满的,这时凯文又说要吃水果,拿着4个西瓜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所有的小碗都被她放到桌子上了,于是她就直接把4个西瓜摆到了桌子上让客人吃,教师见状,立刻走过去问:“你就把吃的东西放桌上,这样卫生吗?客人会生气的。” 娇娇有点不知所措的看着教师说:“老师,我们的碟子用完了。”3、、怎样才能加强小班中班幼儿的角色意识,在游戏中角色扮演的坚持性呢?(万丽娟、周蜜)案例三:自主性游戏的活动时间又到了,李馨担任的是理发店的理发师,有一个顾客来到了理发店,李馨开始为他理发,只见她一只手拿着梳子,一只手拿着小推子,有模有样地为顾客理着发,理完了,顾客照了照镜子,高兴地走了。李馨看见顾客走了,又没有新的顾客来,就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摆弄着理发店里的物品。摆弄了一会,李馨看看还是没有顾客来,就起身离开了。李馨来到点心店,对服务员说:“我要吃饺子。”他接过服务员给的饺子就吃了起来,听到旁边的小朋友说豆腐串很好吃,就又跑到服务员面前,大声地喊着:“豆腐串”,她接过豆腐串一边吃一边说真好吃、真好吃。。。。。。好长时间过去了,在老师的提醒下她才放下了手里的豆腐串,离开了点心店,回到了理发店继续当理发师,等待顾客上门。 四、关于游戏中教师指导方面的问题1、新的游戏主题出现时,教师该不该教?(朱麟)2、在指导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介入的尺度以多少为准?(邵秋怡)3、当游戏中发生争夺行为或者其他违规行为时,教师如何巧妙的处理和引导?(周蜜、邹晓俊、曾丽安、金月珍)案例:记得开学的第二个星期,我和孩子们如期进行自主游戏,当游戏过半,我发现“建筑工地”特别吵闹,孙涵和罗高宇甚至爬到柜子上,于是我走过去问:“你们在做什么呀?怎么不在造房子?”罗高宇说:“老师,你看,我们都造好了,没有积木了,我们就在玩了。”4、活动对有的孩子具有一定的难度,产生了畏难情绪时,教师怎样让那些能力较差的幼儿也能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做到既让全体幼儿参与游戏,又能让个别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高红戟) 五、关于游戏主题与教学主题相互融合的问题1、渗透式领域课程中,如何将游戏和主题活动有机的融合,开设一些既是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又能把主题教学中的内容渗透在游戏中。大班主题:丰收的季节、特别的我、我的祖国、你我他;中班主题:我长大了、美丽的秋天、我的朋友、走进冬天;小班主题:我上幼儿园、秋天的水果、幼儿园里真快乐、新年好(孙雪琴、俞玉婷、李红) 幼:今天我玩的是娃娃家的游戏,我当了娃娃的妈妈,今天娃娃生病了,我带它去看医生了,但是医生很忙,我没看到,下次还要去呢。听了这样的游戏后介绍,我觉得这名幼儿在游戏中能自己创设游戏情节来丰富游戏内容,是一次非常不错的游戏活动。正当我要表扬这名幼儿时,旁边的孩子说:老师,今天她在娃娃家里跑来跑去,没有抱娃娃。 七、关于游戏中角色的分配问题1、角色分配时,教师如果是完全自主的让幼儿选择游戏角色的话, 只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那就是:弱者只能是当配角,强者则会老是当主角。而且往往也会出现比较混乱的现象,大家争着去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到底老师在分配时能否轮流的安排一下幼儿进行选择呢?(比如说按小组分配,几个小组在室外游戏区,几个小组在室内进行区域游戏,一个星期轮换着玩)?(徐菁)2、在每次的游戏中,犹豫人数关系,基本是一半小朋友玩自主性游戏,一半小朋友就留在活动室参与桌面游戏,但是发现很多小朋友外面挂不到牌子的,也不愿意做小客人参与游戏,而是情愿选择活动室的活动,这样自主性游戏参与的幼儿就少,大大减少了幼儿间的交往活动。(何育旻)其他问题:1、虽然个别游戏区有了丰富的游戏材料,幼儿对游戏也非常熟悉,但是就是多数幼儿对此游戏的兴趣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该如何引导以促进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及参与度。(王路)案例:理发店里生意很冷清。我鼓励两个老板热情的招呼客人,理发店的老板主动去问娃娃家的妈妈要不要要理发,可是妈妈还是拒绝了,说:我不需要理发。虽然理发店的老板很主动了,可是来理发洗头的客人仍旧很少。教师困惑理发店的材料很丰富,除了那些基本的工具外,有假发、有头花、有图册、有烫发机。孩子们对理发的过程、步骤也很熟练,服务周到。不知道在哪里出了问题,理发店的生意就是不如超市、点心店。2、小舞台游戏表演开展起来了,但是缺乏自主性,如何让大班孩子能自主的开展小舞台游戏?演员持续表演时间很长不休息会很累,如果让他们休息就会很吵闹,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张月珍)3、如何来更好地引导幼儿使用百宝箱内的物品进行替代、联想和串联游戏情节?(夏皎、李红) 有困惑就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进步!
文章TAG:
娃娃家游戏属于什么课程形态 教师让幼儿观察刚刚摘下的玉米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 娃娃 游戏 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