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华歆从会稽还都 全文翻译
作者:本站作者
本文目录一览
1,华歆从会稽还都 全文翻译
华歆从会稽这个地方返回都城的时候,当地的宾客和以前的故人,赠送给他数百两黄金,华歆推辞不过,就暗暗在礼品上做上记号,当到了要走的时候,对那些个给他黄金的人说:“我本来没有拒绝各位的心思,因而接受的钱财就多了。想我现在是一辆车远行,留着这些个金钱将是坏壁其罪,所以才想出了这样的计策。”众人于是各自留下了赠送的钱财。
2,历史朝代歌里华歆分十国中的华歆是什么意思
“华歆分十国”——这个最难理解。华歆是三国魏国人,他怎么可能“分十国”呢。其实,这句话源于《世说新语》里的一个典故——割席分坐。割席分坐讲的是华歆跟管宁的故事,原文如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所以说,“华歆分十国”指的是北方的五代与南方的十国(包括位于北方的北汉)分庭而立的意思~
3,华歆在三国演义中做了哪些事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华歆被描写成一个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政客。
汉献帝与妻子伏皇后欲藉岳父伏完之力诛杀曹操,但事迹败露,华歆率兵入宫搜捕伏皇后,在墙壁夹层中找到伏皇后,并亲自动手揪后头髻拖出,拏见曹操并处死。
数年后,曹操病逝邺郡,群臣还在议论世子曹丕如何继任之时,华歆便急急自许昌赶来,并拿出汉献帝的诏命,确立曹丕继任的法统正当性。华歆之所以能如此神速,原来是因为华歆早料到会有此事,所以自行草诏,并威逼汉献帝追认。华歆也由于此功,成为新王曹丕的亲信。
当曹丕欲篡汉自立的时候,华歆深谙曹丕恐惧顾虑世间的骂名,于是担纲扮演逼宫的黑脸主角,强逼汉献帝禅位给曹丕,成为曹魏开国的大功臣。
4,割席绝交中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
“割席断交”出自《世说新语》,为了说明志不同道不合,便难以成友这个道理。塑造出的华歆是一个好财物,好富贵的人。所以管宁和他割席以表示断绝。 而历史上的华歆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则是未必。然而这个人实际上在陈寿的三国志当中却说他素有清纯德素之名,官拜相国,但“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 所以割席断交,也许只是为了表明交友之道、劝人努力而刻意地去杜撰出的华歆的形象东汉末年有三人并称一条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都是一时俊杰…华歆最有才华,但谄事曹魏,为士大夫所不容…后官至太尉…曹操杀伏皇后,是他亲自带人下的手…曹丕称帝,也是他参与逼迫献帝退位…
5,华歆是怎样的人
华歆(157-232),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士,三国时期魏司徒。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因病去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征歆”,任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表歆为军师”。后任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后,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后改任司徒。魏明帝即位,晋封博平侯。卒谥敬侯。华歆见识过人、清正廉洁、举荐管宁、上《止战疏》、名士高风。管宁完全不慕富贵,有道家出世的风范。 华歆虽然爱慕富贵但也心有善念。 管宁的特点——淡泊名利,性淡气清,爱憎分明 华歆的特点——唯利是图,易受诱惑,用心不专
6,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中至的意思
世人都认为两者的德行高下立判:华歆要比王朗更高尚、更值得钦佩,但我却建议大家多学学王朗。试想,如果我们在能够帮助别人时都不肯轻易助人,举手之劳也要瞻前顾后,那又如何谈得上不辞危难助人到底呢?若提倡大家都勉为其难去学华歆,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那样的境界?其结果可能是大家都找到借口,见善小而不为,虑后患而袖手,什么好事都不去做了。 不要求大家好事都做到仁至义尽,只求大家从简单的好事做起。做了总比没做好——这也是王朗的可贵之处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眼看后面的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华歆和王朗都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华歆和王朗想乘船避难,到船的路途中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俱:一起,都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这里的俱也是一样的意思
7,世说新语中关于华歆的文章
方正第五之三(原文)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陈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尤义行于色。”两则,参考译文理解。德行第一之十二、形骸之外(原文)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腊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译)王朗常常因为见识和气度推崇华歆。华歆腊日那天曾经召集子侄们宴饮,王朗也学着华歆那样做。有人把这事儿说给张华听,张华说:“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外表的东西,所以王朗和华歆的距离就更远了。”德行第一之十三、急不相弃(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译)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德行第一之十、不失雍熙(原文)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译)华歆和晚辈相处很严肃。即使在家中,也仪态庄重,犹如朝见皇帝那样讲求规矩。陈纪兄弟却极随和,两家之间并没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德行第一之十一、割席分座(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译)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又才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德行第一之十二、形骸之外(原文)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腊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译)王朗常常推崇华歆的见识和气度。华歆腊日那天曾召集子侄们宴饮,王朗也学着华歆那样做。有人把这事儿说给张华听,张华说:“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外表的东西,所以王朗和华歆的距离就更远了。”德行第一之十三、急不相弃(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译)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文章TAG:
华歆 华歆从会稽还都 全文翻译 会稽 全文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