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管体攻略视频,24英寸夜晶电视每小时耗电多少
时间:2022-08-11 09:35:27
作者:本站作者
1,24英寸夜晶电视每小时耗电多少
2,晶体管工作原理
晶体管工作原理动画视频,我们来看一下解说吧
00:00 / 06:41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3,幽灵列车详细攻略
第一图,一堆蛇女,大招群清就好,不过蛇女远程霸体,攻击带浮空的,面前有一堆的话会被一直浮空。 第二图,4个石棺+一堆小怪,小怪没有什么压力,但是对出招有干扰效果,要尽快除掉,然后石棺里总共是四个人形怪。 第一个是大叔,主要是星落打和落凤锤,硬直大但是破绽也大,死后会出现回复精灵,但是精灵周围有电波,需要打掉插在地上的斧头才会消失,没硬直,冲进去吃血也没事。 第二个是气功,会放罩子,会放分身,会金刚碎,分身打不掉,会依次对你发动金刚碎然后消失,罩子也没打掉过,死后会掉落一个觉醒的莲花,会爆,还有一个霸体精灵。 第三个是鬼泣,会冰阵会鬼斩,中途可能会出现怪躺的情况,不过还没死,等一会会再站起来,死后会出现墓碑掉落。 第四个是LOLI,会大范围的吸附攻击,伤害高,死后出现龙卷风。 第三图,前半部分是一堆暗影怪,会瞬移到你身上引发束缚,出血和混乱,出血伤害极高,带好草莓和出血药剂。要点是,多移动,怪不是瞬间附身的,会在瞬移的地点闪两次红点,离开那块就好,怪就会瞬移失败。后半部分是幽灵船长,靠近他会在身体周围出现安全地带,安全地带以外会持续快速掉血,然后船长会进入无敌状态,并找出一个怪,将怪打死后分成3个,全部打死之后分成6个,最后的6个会靠近你进行自爆,跟伊凡一样,用蹲伏或者大跳回避,6个清掉后,BOSS去除无敌,能秒则秒,不能就放心输出,到一定血量之后会再次进入无敌,重复上面步骤,即可打掉,总共两次,不管什么难度都一样。 第四图,一堆南门那样的守卫,血量少,但是防御极高,要点是,从背后攻击,会附加伤害;后半部分是精英怪,会出罩子,会招乌鸦,会隐身,会霸体前冲攻击,不是很难打,不过乌鸦的干扰性还是有的。 最后是BOSS,BOSS主要有几种攻击方式:1手插地,然后地面伸出拳头连续攻击,伤害普通,保持移动即可躲开;2,召唤分身冲刺,两段伤害,伤害极高,血少基本秒,但是发动时地板会有黑影提示,远离即可;3,瞬移到背后撕咬,随机附带强力出血,一定要用药接触,不然基本是死了,这招并不是迅速出现,会出现怪物的位置提示,离开就好;4,全屏吼,跳即可;5,HP降到一定数目即会使用罩子,然后会出现4根石柱,这时候玩家伤害变低,要点是打掉四根石柱即可,具体打完会触发几次是否固定不知道,可能是四次的样子。 PS:70的远古图才是真正体现高强王道的地方。
4,CPU上的几十亿个晶体管是如何被控制发挥出其相应的功能的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闯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晶体管是越做越小。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晶体管是朝着2个方向发展的:信息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小,越做越快。当今的电脑、手机、通信芯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电力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大,越做越快。其代表产品就是IGBT,它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下图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一些普通晶体管(仅展示部分,并非全部)。因为性能、封装的不同,所以它们会有不同的外观。 晶体管的作用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等,它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 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1、晶体管构件没有消耗;电子管会因为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质化。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2、晶体管耗电能极少;晶体管消耗的电能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电子管需要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而晶体管不需要。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需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听半年以上,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难做到。3、晶体管不需要预热;晶体管一开机就可以工作。电子管设备做不到这点,开机后需要等待一会。4、晶体管结实可靠;普通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耐冲击,耐振动,可以说晶体管使电路小型化、集成化、大规模化成为了可能。芯片的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小?芯片上集成了很多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控制了很多电流,如果晶体管的尺寸逐渐变小的话,里面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那个沟道长度L也会相应的缩短,沟道长度变小后,晶体管就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低的控制电压。但进入28nm后再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缩减晶体管尺寸,将会失效。当沟道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芯片里面就会因为量子的隧穿效应,此时晶体管关断。目前业内通过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SOI(在晶体管之间,加入绝缘物质)等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芯片做小后主要会有以下几个好处:1、节能:晶体管大了,走的电路就越多,耗能就越大;晶体管做的越小,电流可以走更多捷径,多节能环保。2、性能提高:晶体管越小,同一块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工作的晶体管更多了,性能就更好。3、减少成本:芯片小了,一个硅片能做成更多的成品芯片,很大程序的降低了成本。4、减少芯片占用空间:芯片做小了,我们的电脑、手机才可能做得更小、更薄。所以芯片的趋势就是越做越小,越做性能越强。有种说法,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能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所以芯片的进化,就是晶体管变小的过程。电力电子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大?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是一种耐高电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集体管(Bipolo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电力晶体管开关特性好,但驱动电路复杂,驱动功率大。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也是三端器件(含栅极、集电极和发射极)。IGBT综合了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管的优点。电力电子晶体管之所以会越做越大,得先看一下它的发展历史:1957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根据肖克利的“勾型”(就是PNPN四层晶闸管结构)晶体管结构研制出第一个300V/25A可控硅SCR(后来叫晶闸管)。可控硅能处理较高的电压电流,开辟了以处理能力为目的的电力电子的新领域。1962年,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600V/200A的GTO(可关断晶闸管),克服了普通可控硅不能门极控制关断的缺点。但GTO在实际应用中容易烧毁。1974年,日本东芝等公司采用NTD单晶片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在GTO研制上取得突破,生产出1200V/2000A的GTO。而越做越大的双极晶体管采用垂直结构、达林顿级联技术以及多元胞集成并联等技术已经做到了500V/200A/50(电流放大倍数hFE),此时已经称作GTR。因MOS集成电路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了飞速发展。1982年,CE公司的美籍印度人B.J.Baliga和Motorola公司几乎独自同时发明了IGBT。1984年GE公司的V.A.K. Temple发明性能更为优越的MCT(H),在1991年商品化生产,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因结构过于复杂成品率低而陷于停滞状态。1972年,日本人西泽润一采用JFET结构研制出了静电感应晶体管及晶闸管SIT、SITH。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三菱公司研制开发的以IGBT为基础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经过十年的改进,也进入了成熟应用。1995年,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非穿通结构(Non Punch Through)的NPT-IGBT,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里程碑。因为,NPT-IGBT技术可以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高温可靠性、安全工作区、超高耐压、低成本、高开关性能等诸多方面同时得到显著提高。采用NPT-IGBT技术及GTO圆片工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6500V/600A的NPT-IGBT。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要大大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tegrated Circuit)主要包括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C)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快,应用范围也较小。当今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可靠、高功率频率积、高集成化、高智能化、低成本化、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方向发展。从上图可见,如果没有电力电子晶体管,在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带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芯片也很难越做越小。晶体管不管是从微观和宏观的发展都改变了这个世界,促进了整个时代的发展。它是建设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基石。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闯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晶体管是越做越小。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晶体管是朝着2个方向发展的:信息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小,越做越快。当今的电脑、手机、通信芯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电力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大,越做越快。其代表产品就是IGBT,它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下图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一些普通晶体管(仅展示部分,并非全部)。因为性能、封装的不同,所以它们会有不同的外观。 晶体管的作用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等,它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 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1、晶体管构件没有消耗;电子管会因为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质化。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2、晶体管耗电能极少;晶体管消耗的电能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电子管需要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而晶体管不需要。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需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听半年以上,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难做到。3、晶体管不需要预热;晶体管一开机就可以工作。电子管设备做不到这点,开机后需要等待一会。4、晶体管结实可靠;普通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耐冲击,耐振动,可以说晶体管使电路小型化、集成化、大规模化成为了可能。芯片的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小?芯片上集成了很多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控制了很多电流,如果晶体管的尺寸逐渐变小的话,里面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那个沟道长度L也会相应的缩短,沟道长度变小后,晶体管就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低的控制电压。但进入28nm后再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缩减晶体管尺寸,将会失效。当沟道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芯片里面就会因为量子的隧穿效应,此时晶体管关断。目前业内通过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SOI(在晶体管之间,加入绝缘物质)等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芯片做小后主要会有以下几个好处:1、节能:晶体管大了,走的电路就越多,耗能就越大;晶体管做的越小,电流可以走更多捷径,多节能环保。2、性能提高:晶体管越小,同一块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工作的晶体管更多了,性能就更好。3、减少成本:芯片小了,一个硅片能做成更多的成品芯片,很大程序的降低了成本。4、减少芯片占用空间:芯片做小了,我们的电脑、手机才可能做得更小、更薄。所以芯片的趋势就是越做越小,越做性能越强。有种说法,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能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所以芯片的进化,就是晶体管变小的过程。电力电子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大?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是一种耐高电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集体管(Bipolo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电力晶体管开关特性好,但驱动电路复杂,驱动功率大。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也是三端器件(含栅极、集电极和发射极)。IGBT综合了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管的优点。电力电子晶体管之所以会越做越大,得先看一下它的发展历史:1957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根据肖克利的“勾型”(就是PNPN四层晶闸管结构)晶体管结构研制出第一个300V/25A可控硅SCR(后来叫晶闸管)。可控硅能处理较高的电压电流,开辟了以处理能力为目的的电力电子的新领域。1962年,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600V/200A的GTO(可关断晶闸管),克服了普通可控硅不能门极控制关断的缺点。但GTO在实际应用中容易烧毁。1974年,日本东芝等公司采用NTD单晶片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在GTO研制上取得突破,生产出1200V/2000A的GTO。而越做越大的双极晶体管采用垂直结构、达林顿级联技术以及多元胞集成并联等技术已经做到了500V/200A/50(电流放大倍数hFE),此时已经称作GTR。因MOS集成电路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了飞速发展。1982年,CE公司的美籍印度人B.J.Baliga和Motorola公司几乎独自同时发明了IGBT。1984年GE公司的V.A.K. Temple发明性能更为优越的MCT(H),在1991年商品化生产,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因结构过于复杂成品率低而陷于停滞状态。1972年,日本人西泽润一采用JFET结构研制出了静电感应晶体管及晶闸管SIT、SITH。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三菱公司研制开发的以IGBT为基础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经过十年的改进,也进入了成熟应用。1995年,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非穿通结构(Non Punch Through)的NPT-IGBT,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里程碑。因为,NPT-IGBT技术可以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高温可靠性、安全工作区、超高耐压、低成本、高开关性能等诸多方面同时得到显著提高。采用NPT-IGBT技术及GTO圆片工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6500V/600A的NPT-IGBT。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要大大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tegrated Circuit)主要包括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C)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快,应用范围也较小。当今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可靠、高功率频率积、高集成化、高智能化、低成本化、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方向发展。从上图可见,如果没有电力电子晶体管,在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带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芯片也很难越做越小。晶体管不管是从微观和宏观的发展都改变了这个世界,促进了整个时代的发展。它是建设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基石。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闯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晶体管是越做越小。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晶体管是朝着2个方向发展的:信息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小,越做越快。当今的电脑、手机、通信芯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电力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大,越做越快。其代表产品就是IGBT,它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下图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一些普通晶体管(仅展示部分,并非全部)。因为性能、封装的不同,所以它们会有不同的外观。 晶体管的作用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等,它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 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1、晶体管构件没有消耗;电子管会因为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质化。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2、晶体管耗电能极少;晶体管消耗的电能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电子管需要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而晶体管不需要。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需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听半年以上,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难做到。3、晶体管不需要预热;晶体管一开机就可以工作。电子管设备做不到这点,开机后需要等待一会。4、晶体管结实可靠;普通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耐冲击,耐振动,可以说晶体管使电路小型化、集成化、大规模化成为了可能。芯片的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小?芯片上集成了很多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控制了很多电流,如果晶体管的尺寸逐渐变小的话,里面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那个沟道长度L也会相应的缩短,沟道长度变小后,晶体管就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低的控制电压。但进入28nm后再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缩减晶体管尺寸,将会失效。当沟道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芯片里面就会因为量子的隧穿效应,此时晶体管关断。目前业内通过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SOI(在晶体管之间,加入绝缘物质)等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芯片做小后主要会有以下几个好处:1、节能:晶体管大了,走的电路就越多,耗能就越大;晶体管做的越小,电流可以走更多捷径,多节能环保。2、性能提高:晶体管越小,同一块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工作的晶体管更多了,性能就更好。3、减少成本:芯片小了,一个硅片能做成更多的成品芯片,很大程序的降低了成本。4、减少芯片占用空间:芯片做小了,我们的电脑、手机才可能做得更小、更薄。所以芯片的趋势就是越做越小,越做性能越强。有种说法,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能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所以芯片的进化,就是晶体管变小的过程。电力电子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大?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是一种耐高电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集体管(Bipolo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电力晶体管开关特性好,但驱动电路复杂,驱动功率大。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也是三端器件(含栅极、集电极和发射极)。IGBT综合了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管的优点。电力电子晶体管之所以会越做越大,得先看一下它的发展历史:1957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根据肖克利的“勾型”(就是PNPN四层晶闸管结构)晶体管结构研制出第一个300V/25A可控硅SCR(后来叫晶闸管)。可控硅能处理较高的电压电流,开辟了以处理能力为目的的电力电子的新领域。1962年,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600V/200A的GTO(可关断晶闸管),克服了普通可控硅不能门极控制关断的缺点。但GTO在实际应用中容易烧毁。1974年,日本东芝等公司采用NTD单晶片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在GTO研制上取得突破,生产出1200V/2000A的GTO。而越做越大的双极晶体管采用垂直结构、达林顿级联技术以及多元胞集成并联等技术已经做到了500V/200A/50(电流放大倍数hFE),此时已经称作GTR。因MOS集成电路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了飞速发展。1982年,CE公司的美籍印度人B.J.Baliga和Motorola公司几乎独自同时发明了IGBT。1984年GE公司的V.A.K. Temple发明性能更为优越的MCT(H),在1991年商品化生产,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因结构过于复杂成品率低而陷于停滞状态。1972年,日本人西泽润一采用JFET结构研制出了静电感应晶体管及晶闸管SIT、SITH。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三菱公司研制开发的以IGBT为基础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经过十年的改进,也进入了成熟应用。1995年,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非穿通结构(Non Punch Through)的NPT-IGBT,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里程碑。因为,NPT-IGBT技术可以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高温可靠性、安全工作区、超高耐压、低成本、高开关性能等诸多方面同时得到显著提高。采用NPT-IGBT技术及GTO圆片工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6500V/600A的NPT-IGBT。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要大大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tegrated Circuit)主要包括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C)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快,应用范围也较小。当今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可靠、高功率频率积、高集成化、高智能化、低成本化、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方向发展。从上图可见,如果没有电力电子晶体管,在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带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芯片也很难越做越小。晶体管不管是从微观和宏观的发展都改变了这个世界,促进了整个时代的发展。它是建设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基石。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苹果的A14芯片在85平方毫米的面积内塞入了125亿~150亿颗晶体管,这就意味着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密度可望达到1.76亿。如果等比例放大,可比北、上、广、深任何一座城市的规模复杂得多得多。不要试图用传统的办法一颗一颗的焊接这些相当于头发丝直径10万分之一大小的晶体管,因为根本不可能,用镊子夹一颗晶体管跟夹空气没有任何区别,更别说用烙铁将晶体管准确的焊接在已纳米计算的位置上。目前普通人手工能操作的最小尺度应该是在一粒宽约1毫米、长约3毫米的米上刻字。当然借助超高精度的机床操作,精度可以达到0.01~0.001微米,这种极限精度对于操纵一颗晶体管还远远不够。晶体管其实并不是焊上去的,而是通过光刻出来的没错就是用光来做刻刀,原理就像我们在沙滩上晒太阳,暴晒一段时间后,阳光能照射到的皮肤呈现深色,而经过遮挡的皮肤阳光无法照射呈现浅色,这样一幅具象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首先需要一块纯度99.999999999999%(小数点后面12个9)的高纯度晶圆做地基。这样晶体管和铜导线才能夯实得各归其位。光源是直接决定单位面积内能容纳多少晶体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芯片想要做得越小、在单位面积内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使用更短波长的光源是最直接的手段。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是以10~14纳米的极紫外光作为光源。设计好的芯片图纸会被制作成一层一层的光罩,一般一块芯片是由几十层电路组成,而每一层电路都需要一个光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晶圆加热表面形成氧化膜后,让光透过光罩射到涂了光刻胶的晶圆上。被光罩上的电路图挡住光的部分留下,而被光照到的光刻胶遇光就会起反应,容易会被化学腐蚀反应分解出去,或者用等离子体轰击晶圆表面的方式去除没有被光覆盖的位置,一层电路就这样刻在晶圆上了。不需要的光刻胶除去之后,在露出的晶片内注入使晶体管能高效工作的杂质物质,从而制作出半导体元器件。注入后的半导体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加热就可以恢复晶体的结构,消除缺陷从而激活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重复以上的步骤就可以形成多层电子回路。多层电子回路之间是通过气相沉积、电镀的方式形成绝缘层和金属连线,而电镀用于生长铜连线金属层。已经制作好的晶圆在经过化学腐蚀、机械研磨相结合的方式对晶圆表面进行磨抛,实现表面平坦化。然后再进行切片、封装、检测就做成了一块完整的芯片。芯片制造的原理看似简单,但每一步都属于挑战极限从沙子转变成可以制作芯片99.999999999999%的高纯度晶圆,难度可想而知,就连如今使用的极紫外光光源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所突破,而光刻胶就有几千种。这些都还不是极限难度,极限难度在于如何将电路一层一层的刻画到晶圆上,同时又保持晶体管和电路的泾渭分明,在纳米尺度上保持多层光刻电路对齐。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能组装光刻机的凤毛麟角,AMSL更是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其中能造7nm以下工艺的极紫外光刻机EUV重达180吨,拥有超过10万个零部件,90%的关键设备来自外国而非荷兰本国,ASML作为整机公司,实质上只负责光刻机设计与集成各模块,需要全而精的上游产业链作坚实支撑。通俗一些讲:就算给你EUV完整的图纸和配件,也很难调试出光刻芯片的精度。芯片制造这件事,需要一整个完善的产业链来支撑。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任重而道远,对于国外的封锁,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它法。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闯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晶体管是越做越小。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晶体管是朝着2个方向发展的:信息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小,越做越快。当今的电脑、手机、通信芯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电力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大,越做越快。其代表产品就是IGBT,它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下图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一些普通晶体管(仅展示部分,并非全部)。因为性能、封装的不同,所以它们会有不同的外观。 晶体管的作用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等,它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 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1、晶体管构件没有消耗;电子管会因为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质化。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2、晶体管耗电能极少;晶体管消耗的电能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电子管需要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而晶体管不需要。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需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听半年以上,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难做到。3、晶体管不需要预热;晶体管一开机就可以工作。电子管设备做不到这点,开机后需要等待一会。4、晶体管结实可靠;普通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耐冲击,耐振动,可以说晶体管使电路小型化、集成化、大规模化成为了可能。芯片的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小?芯片上集成了很多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控制了很多电流,如果晶体管的尺寸逐渐变小的话,里面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那个沟道长度L也会相应的缩短,沟道长度变小后,晶体管就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低的控制电压。但进入28nm后再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缩减晶体管尺寸,将会失效。当沟道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芯片里面就会因为量子的隧穿效应,此时晶体管关断。目前业内通过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SOI(在晶体管之间,加入绝缘物质)等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芯片做小后主要会有以下几个好处:1、节能:晶体管大了,走的电路就越多,耗能就越大;晶体管做的越小,电流可以走更多捷径,多节能环保。2、性能提高:晶体管越小,同一块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工作的晶体管更多了,性能就更好。3、减少成本:芯片小了,一个硅片能做成更多的成品芯片,很大程序的降低了成本。4、减少芯片占用空间:芯片做小了,我们的电脑、手机才可能做得更小、更薄。所以芯片的趋势就是越做越小,越做性能越强。有种说法,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能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所以芯片的进化,就是晶体管变小的过程。电力电子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大?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是一种耐高电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集体管(Bipolo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电力晶体管开关特性好,但驱动电路复杂,驱动功率大。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也是三端器件(含栅极、集电极和发射极)。IGBT综合了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管的优点。电力电子晶体管之所以会越做越大,得先看一下它的发展历史:1957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根据肖克利的“勾型”(就是PNPN四层晶闸管结构)晶体管结构研制出第一个300V/25A可控硅SCR(后来叫晶闸管)。可控硅能处理较高的电压电流,开辟了以处理能力为目的的电力电子的新领域。1962年,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600V/200A的GTO(可关断晶闸管),克服了普通可控硅不能门极控制关断的缺点。但GTO在实际应用中容易烧毁。1974年,日本东芝等公司采用NTD单晶片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在GTO研制上取得突破,生产出1200V/2000A的GTO。而越做越大的双极晶体管采用垂直结构、达林顿级联技术以及多元胞集成并联等技术已经做到了500V/200A/50(电流放大倍数hFE),此时已经称作GTR。因MOS集成电路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了飞速发展。1982年,CE公司的美籍印度人B.J.Baliga和Motorola公司几乎独自同时发明了IGBT。1984年GE公司的V.A.K. Temple发明性能更为优越的MCT(H),在1991年商品化生产,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因结构过于复杂成品率低而陷于停滞状态。1972年,日本人西泽润一采用JFET结构研制出了静电感应晶体管及晶闸管SIT、SITH。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三菱公司研制开发的以IGBT为基础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经过十年的改进,也进入了成熟应用。1995年,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非穿通结构(Non Punch Through)的NPT-IGBT,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里程碑。因为,NPT-IGBT技术可以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高温可靠性、安全工作区、超高耐压、低成本、高开关性能等诸多方面同时得到显著提高。采用NPT-IGBT技术及GTO圆片工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6500V/600A的NPT-IGBT。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要大大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tegrated Circuit)主要包括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C)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快,应用范围也较小。当今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可靠、高功率频率积、高集成化、高智能化、低成本化、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方向发展。从上图可见,如果没有电力电子晶体管,在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带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芯片也很难越做越小。晶体管不管是从微观和宏观的发展都改变了这个世界,促进了整个时代的发展。它是建设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基石。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苹果的A14芯片在85平方毫米的面积内塞入了125亿~150亿颗晶体管,这就意味着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密度可望达到1.76亿。如果等比例放大,可比北、上、广、深任何一座城市的规模复杂得多得多。不要试图用传统的办法一颗一颗的焊接这些相当于头发丝直径10万分之一大小的晶体管,因为根本不可能,用镊子夹一颗晶体管跟夹空气没有任何区别,更别说用烙铁将晶体管准确的焊接在已纳米计算的位置上。目前普通人手工能操作的最小尺度应该是在一粒宽约1毫米、长约3毫米的米上刻字。当然借助超高精度的机床操作,精度可以达到0.01~0.001微米,这种极限精度对于操纵一颗晶体管还远远不够。晶体管其实并不是焊上去的,而是通过光刻出来的没错就是用光来做刻刀,原理就像我们在沙滩上晒太阳,暴晒一段时间后,阳光能照射到的皮肤呈现深色,而经过遮挡的皮肤阳光无法照射呈现浅色,这样一幅具象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首先需要一块纯度99.999999999999%(小数点后面12个9)的高纯度晶圆做地基。这样晶体管和铜导线才能夯实得各归其位。光源是直接决定单位面积内能容纳多少晶体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芯片想要做得越小、在单位面积内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使用更短波长的光源是最直接的手段。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是以10~14纳米的极紫外光作为光源。设计好的芯片图纸会被制作成一层一层的光罩,一般一块芯片是由几十层电路组成,而每一层电路都需要一个光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晶圆加热表面形成氧化膜后,让光透过光罩射到涂了光刻胶的晶圆上。被光罩上的电路图挡住光的部分留下,而被光照到的光刻胶遇光就会起反应,容易会被化学腐蚀反应分解出去,或者用等离子体轰击晶圆表面的方式去除没有被光覆盖的位置,一层电路就这样刻在晶圆上了。不需要的光刻胶除去之后,在露出的晶片内注入使晶体管能高效工作的杂质物质,从而制作出半导体元器件。注入后的半导体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加热就可以恢复晶体的结构,消除缺陷从而激活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重复以上的步骤就可以形成多层电子回路。多层电子回路之间是通过气相沉积、电镀的方式形成绝缘层和金属连线,而电镀用于生长铜连线金属层。已经制作好的晶圆在经过化学腐蚀、机械研磨相结合的方式对晶圆表面进行磨抛,实现表面平坦化。然后再进行切片、封装、检测就做成了一块完整的芯片。芯片制造的原理看似简单,但每一步都属于挑战极限从沙子转变成可以制作芯片99.999999999999%的高纯度晶圆,难度可想而知,就连如今使用的极紫外光光源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所突破,而光刻胶就有几千种。这些都还不是极限难度,极限难度在于如何将电路一层一层的刻画到晶圆上,同时又保持晶体管和电路的泾渭分明,在纳米尺度上保持多层光刻电路对齐。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能组装光刻机的凤毛麟角,AMSL更是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其中能造7nm以下工艺的极紫外光刻机EUV重达180吨,拥有超过10万个零部件,90%的关键设备来自外国而非荷兰本国,ASML作为整机公司,实质上只负责光刻机设计与集成各模块,需要全而精的上游产业链作坚实支撑。通俗一些讲:就算给你EUV完整的图纸和配件,也很难调试出光刻芯片的精度。芯片制造这件事,需要一整个完善的产业链来支撑。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任重而道远,对于国外的封锁,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它法。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主要分为双极性晶体管和单极性晶体管,三极管是双极性晶体管的典型代表;而MOSFET则是单极性集体管的典型代表。以双极性晶体管三极管和单极性晶体管MOSFET为例,介绍CPU如何控制晶体管。CPU如何控制双极性晶体管-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流控型器件,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通过基极微小的电流可以驱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较大的电流,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主要由PN节构成,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电路符号和电极如下图所示。以NPN三极管为例,介绍如何控制。典型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接有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和开关接至电压VCC,如果让发光二极管点亮,需要PN节正偏,当开关被按下时实现NPN三极管的导通。CPU如何控制单极性晶体管-MOSFETMOSFET是场效应管,是一种压控型半导体器件,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漏极、源极和栅极,有NMOS和PMOS之分。其电路符号如下图所示。对于NMOS,需要Vgs>Vth时才可以导通;对于PMOS,需要Vgs<Vth时才可以导通。以NMOS为例,如下图所示。上图中,开关按下后,栅极是高电平,Vgs>Vth,NMOS的漏极和源极导通,LED发光。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留言、评论、转发。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号:玩转嵌入式。感谢大家。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闯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晶体管是越做越小。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晶体管是朝着2个方向发展的:信息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小,越做越快。当今的电脑、手机、通信芯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电力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大,越做越快。其代表产品就是IGBT,它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下图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一些普通晶体管(仅展示部分,并非全部)。因为性能、封装的不同,所以它们会有不同的外观。 晶体管的作用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等,它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 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1、晶体管构件没有消耗;电子管会因为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质化。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2、晶体管耗电能极少;晶体管消耗的电能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电子管需要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而晶体管不需要。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需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听半年以上,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难做到。3、晶体管不需要预热;晶体管一开机就可以工作。电子管设备做不到这点,开机后需要等待一会。4、晶体管结实可靠;普通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耐冲击,耐振动,可以说晶体管使电路小型化、集成化、大规模化成为了可能。芯片的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小?芯片上集成了很多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控制了很多电流,如果晶体管的尺寸逐渐变小的话,里面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那个沟道长度L也会相应的缩短,沟道长度变小后,晶体管就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低的控制电压。但进入28nm后再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缩减晶体管尺寸,将会失效。当沟道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芯片里面就会因为量子的隧穿效应,此时晶体管关断。目前业内通过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SOI(在晶体管之间,加入绝缘物质)等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芯片做小后主要会有以下几个好处:1、节能:晶体管大了,走的电路就越多,耗能就越大;晶体管做的越小,电流可以走更多捷径,多节能环保。2、性能提高:晶体管越小,同一块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工作的晶体管更多了,性能就更好。3、减少成本:芯片小了,一个硅片能做成更多的成品芯片,很大程序的降低了成本。4、减少芯片占用空间:芯片做小了,我们的电脑、手机才可能做得更小、更薄。所以芯片的趋势就是越做越小,越做性能越强。有种说法,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能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所以芯片的进化,就是晶体管变小的过程。电力电子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大?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是一种耐高电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集体管(Bipolo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电力晶体管开关特性好,但驱动电路复杂,驱动功率大。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也是三端器件(含栅极、集电极和发射极)。IGBT综合了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管的优点。电力电子晶体管之所以会越做越大,得先看一下它的发展历史:1957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根据肖克利的“勾型”(就是PNPN四层晶闸管结构)晶体管结构研制出第一个300V/25A可控硅SCR(后来叫晶闸管)。可控硅能处理较高的电压电流,开辟了以处理能力为目的的电力电子的新领域。1962年,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600V/200A的GTO(可关断晶闸管),克服了普通可控硅不能门极控制关断的缺点。但GTO在实际应用中容易烧毁。1974年,日本东芝等公司采用NTD单晶片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在GTO研制上取得突破,生产出1200V/2000A的GTO。而越做越大的双极晶体管采用垂直结构、达林顿级联技术以及多元胞集成并联等技术已经做到了500V/200A/50(电流放大倍数hFE),此时已经称作GTR。因MOS集成电路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了飞速发展。1982年,CE公司的美籍印度人B.J.Baliga和Motorola公司几乎独自同时发明了IGBT。1984年GE公司的V.A.K. Temple发明性能更为优越的MCT(H),在1991年商品化生产,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因结构过于复杂成品率低而陷于停滞状态。1972年,日本人西泽润一采用JFET结构研制出了静电感应晶体管及晶闸管SIT、SITH。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三菱公司研制开发的以IGBT为基础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经过十年的改进,也进入了成熟应用。1995年,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非穿通结构(Non Punch Through)的NPT-IGBT,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里程碑。因为,NPT-IGBT技术可以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高温可靠性、安全工作区、超高耐压、低成本、高开关性能等诸多方面同时得到显著提高。采用NPT-IGBT技术及GTO圆片工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6500V/600A的NPT-IGBT。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要大大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tegrated Circuit)主要包括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C)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快,应用范围也较小。当今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可靠、高功率频率积、高集成化、高智能化、低成本化、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方向发展。从上图可见,如果没有电力电子晶体管,在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带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芯片也很难越做越小。晶体管不管是从微观和宏观的发展都改变了这个世界,促进了整个时代的发展。它是建设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基石。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苹果的A14芯片在85平方毫米的面积内塞入了125亿~150亿颗晶体管,这就意味着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密度可望达到1.76亿。如果等比例放大,可比北、上、广、深任何一座城市的规模复杂得多得多。不要试图用传统的办法一颗一颗的焊接这些相当于头发丝直径10万分之一大小的晶体管,因为根本不可能,用镊子夹一颗晶体管跟夹空气没有任何区别,更别说用烙铁将晶体管准确的焊接在已纳米计算的位置上。目前普通人手工能操作的最小尺度应该是在一粒宽约1毫米、长约3毫米的米上刻字。当然借助超高精度的机床操作,精度可以达到0.01~0.001微米,这种极限精度对于操纵一颗晶体管还远远不够。晶体管其实并不是焊上去的,而是通过光刻出来的没错就是用光来做刻刀,原理就像我们在沙滩上晒太阳,暴晒一段时间后,阳光能照射到的皮肤呈现深色,而经过遮挡的皮肤阳光无法照射呈现浅色,这样一幅具象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首先需要一块纯度99.999999999999%(小数点后面12个9)的高纯度晶圆做地基。这样晶体管和铜导线才能夯实得各归其位。光源是直接决定单位面积内能容纳多少晶体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芯片想要做得越小、在单位面积内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使用更短波长的光源是最直接的手段。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是以10~14纳米的极紫外光作为光源。设计好的芯片图纸会被制作成一层一层的光罩,一般一块芯片是由几十层电路组成,而每一层电路都需要一个光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晶圆加热表面形成氧化膜后,让光透过光罩射到涂了光刻胶的晶圆上。被光罩上的电路图挡住光的部分留下,而被光照到的光刻胶遇光就会起反应,容易会被化学腐蚀反应分解出去,或者用等离子体轰击晶圆表面的方式去除没有被光覆盖的位置,一层电路就这样刻在晶圆上了。不需要的光刻胶除去之后,在露出的晶片内注入使晶体管能高效工作的杂质物质,从而制作出半导体元器件。注入后的半导体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加热就可以恢复晶体的结构,消除缺陷从而激活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重复以上的步骤就可以形成多层电子回路。多层电子回路之间是通过气相沉积、电镀的方式形成绝缘层和金属连线,而电镀用于生长铜连线金属层。已经制作好的晶圆在经过化学腐蚀、机械研磨相结合的方式对晶圆表面进行磨抛,实现表面平坦化。然后再进行切片、封装、检测就做成了一块完整的芯片。芯片制造的原理看似简单,但每一步都属于挑战极限从沙子转变成可以制作芯片99.999999999999%的高纯度晶圆,难度可想而知,就连如今使用的极紫外光光源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所突破,而光刻胶就有几千种。这些都还不是极限难度,极限难度在于如何将电路一层一层的刻画到晶圆上,同时又保持晶体管和电路的泾渭分明,在纳米尺度上保持多层光刻电路对齐。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能组装光刻机的凤毛麟角,AMSL更是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其中能造7nm以下工艺的极紫外光刻机EUV重达180吨,拥有超过10万个零部件,90%的关键设备来自外国而非荷兰本国,ASML作为整机公司,实质上只负责光刻机设计与集成各模块,需要全而精的上游产业链作坚实支撑。通俗一些讲:就算给你EUV完整的图纸和配件,也很难调试出光刻芯片的精度。芯片制造这件事,需要一整个完善的产业链来支撑。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任重而道远,对于国外的封锁,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它法。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主要分为双极性晶体管和单极性晶体管,三极管是双极性晶体管的典型代表;而MOSFET则是单极性集体管的典型代表。以双极性晶体管三极管和单极性晶体管MOSFET为例,介绍CPU如何控制晶体管。CPU如何控制双极性晶体管-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流控型器件,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通过基极微小的电流可以驱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较大的电流,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主要由PN节构成,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电路符号和电极如下图所示。以NPN三极管为例,介绍如何控制。典型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接有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和开关接至电压VCC,如果让发光二极管点亮,需要PN节正偏,当开关被按下时实现NPN三极管的导通。CPU如何控制单极性晶体管-MOSFETMOSFET是场效应管,是一种压控型半导体器件,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漏极、源极和栅极,有NMOS和PMOS之分。其电路符号如下图所示。对于NMOS,需要Vgs>Vth时才可以导通;对于PMOS,需要Vgs<Vth时才可以导通。以NMOS为例,如下图所示。上图中,开关按下后,栅极是高电平,Vgs>Vth,NMOS的漏极和源极导通,LED发光。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留言、评论、转发。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号:玩转嵌入式。感谢大家。这个问题需要循序渐进,才能回答清楚,为便于理解,需要多上图片。一颗高性能CPU,其内部的复杂程度堪比一座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如果说城市的基础建筑材料是砖头,和钢筋、水泥配合,建成高楼大厦,那么CPU也有基础构成元件,它就是晶体管。当然,上图中的晶体管个子太大,CPU内的晶体管都是纳米级别,模样大不相同(运行原理完全一样),看起来像纱网格子(见下图):晶体管需要搭配电容、电阻等其它元件,才能完成“开”、“关”动作,对应计算机语言的“0”和“1”,这也是计算机只能读懂“0”和“1”的原因(现在的编程语言被称为高级语言,运行时都需要芯片中的编译器翻译成机器能读懂的0和1组成的语言),实际上所有的运算过程都是数以亿计的晶体管在不断重复“开”、“关”动作。所有的运算结果,不管是游戏的画面、电影特效还是计算器算买菜钱,都是晶体管不同开关动作组合的结果。晶体管如何和电容搭配?我举DRAM(俗称电脑内存)为例,一个DRAM单元可以存储1比特数据,它由1个晶体管和两个电容组成。见下图。CPU的内部结构要复杂一些,和DRAM的差别在于,DRAM的基本单元(DRAM CELL)结构都是一样的,这也是DRAM拼制造的原因;而CPU内的基本单元的结构并不一样,这样才能组成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译码器、缓存等部件,最终组成一个CPU内核,由于内部线路复杂,所以CPU既拼制造,也拼设计,比DRAM难度上了一个大台阶。现代CPU基本都是多核打天下,如下图的至强处理器有10个内核。总之,不管CPU多么复杂,它其实都是晶体管和电容、电阻等纳米级的元件,经过复杂的设计组合,得到不同的部件(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等),再由部件组成CPU内核,多个CPU内核再组成CPU,封装后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见下图:原创回答,搬运必究。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闯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晶体管是越做越小。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晶体管是朝着2个方向发展的:信息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小,越做越快。当今的电脑、手机、通信芯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电力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大,越做越快。其代表产品就是IGBT,它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下图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一些普通晶体管(仅展示部分,并非全部)。因为性能、封装的不同,所以它们会有不同的外观。 晶体管的作用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等,它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 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1、晶体管构件没有消耗;电子管会因为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质化。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2、晶体管耗电能极少;晶体管消耗的电能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电子管需要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而晶体管不需要。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需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听半年以上,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难做到。3、晶体管不需要预热;晶体管一开机就可以工作。电子管设备做不到这点,开机后需要等待一会。4、晶体管结实可靠;普通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耐冲击,耐振动,可以说晶体管使电路小型化、集成化、大规模化成为了可能。芯片的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小?芯片上集成了很多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控制了很多电流,如果晶体管的尺寸逐渐变小的话,里面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那个沟道长度L也会相应的缩短,沟道长度变小后,晶体管就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低的控制电压。但进入28nm后再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缩减晶体管尺寸,将会失效。当沟道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芯片里面就会因为量子的隧穿效应,此时晶体管关断。目前业内通过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SOI(在晶体管之间,加入绝缘物质)等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芯片做小后主要会有以下几个好处:1、节能:晶体管大了,走的电路就越多,耗能就越大;晶体管做的越小,电流可以走更多捷径,多节能环保。2、性能提高:晶体管越小,同一块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工作的晶体管更多了,性能就更好。3、减少成本:芯片小了,一个硅片能做成更多的成品芯片,很大程序的降低了成本。4、减少芯片占用空间:芯片做小了,我们的电脑、手机才可能做得更小、更薄。所以芯片的趋势就是越做越小,越做性能越强。有种说法,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能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所以芯片的进化,就是晶体管变小的过程。电力电子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大?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是一种耐高电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集体管(Bipolo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电力晶体管开关特性好,但驱动电路复杂,驱动功率大。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也是三端器件(含栅极、集电极和发射极)。IGBT综合了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管的优点。电力电子晶体管之所以会越做越大,得先看一下它的发展历史:1957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根据肖克利的“勾型”(就是PNPN四层晶闸管结构)晶体管结构研制出第一个300V/25A可控硅SCR(后来叫晶闸管)。可控硅能处理较高的电压电流,开辟了以处理能力为目的的电力电子的新领域。1962年,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600V/200A的GTO(可关断晶闸管),克服了普通可控硅不能门极控制关断的缺点。但GTO在实际应用中容易烧毁。1974年,日本东芝等公司采用NTD单晶片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在GTO研制上取得突破,生产出1200V/2000A的GTO。而越做越大的双极晶体管采用垂直结构、达林顿级联技术以及多元胞集成并联等技术已经做到了500V/200A/50(电流放大倍数hFE),此时已经称作GTR。因MOS集成电路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了飞速发展。1982年,CE公司的美籍印度人B.J.Baliga和Motorola公司几乎独自同时发明了IGBT。1984年GE公司的V.A.K. Temple发明性能更为优越的MCT(H),在1991年商品化生产,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因结构过于复杂成品率低而陷于停滞状态。1972年,日本人西泽润一采用JFET结构研制出了静电感应晶体管及晶闸管SIT、SITH。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三菱公司研制开发的以IGBT为基础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经过十年的改进,也进入了成熟应用。1995年,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非穿通结构(Non Punch Through)的NPT-IGBT,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里程碑。因为,NPT-IGBT技术可以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高温可靠性、安全工作区、超高耐压、低成本、高开关性能等诸多方面同时得到显著提高。采用NPT-IGBT技术及GTO圆片工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6500V/600A的NPT-IGBT。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要大大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tegrated Circuit)主要包括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C)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快,应用范围也较小。当今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可靠、高功率频率积、高集成化、高智能化、低成本化、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方向发展。从上图可见,如果没有电力电子晶体管,在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带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芯片也很难越做越小。晶体管不管是从微观和宏观的发展都改变了这个世界,促进了整个时代的发展。它是建设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基石。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苹果的A14芯片在85平方毫米的面积内塞入了125亿~150亿颗晶体管,这就意味着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密度可望达到1.76亿。如果等比例放大,可比北、上、广、深任何一座城市的规模复杂得多得多。不要试图用传统的办法一颗一颗的焊接这些相当于头发丝直径10万分之一大小的晶体管,因为根本不可能,用镊子夹一颗晶体管跟夹空气没有任何区别,更别说用烙铁将晶体管准确的焊接在已纳米计算的位置上。目前普通人手工能操作的最小尺度应该是在一粒宽约1毫米、长约3毫米的米上刻字。当然借助超高精度的机床操作,精度可以达到0.01~0.001微米,这种极限精度对于操纵一颗晶体管还远远不够。晶体管其实并不是焊上去的,而是通过光刻出来的没错就是用光来做刻刀,原理就像我们在沙滩上晒太阳,暴晒一段时间后,阳光能照射到的皮肤呈现深色,而经过遮挡的皮肤阳光无法照射呈现浅色,这样一幅具象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首先需要一块纯度99.999999999999%(小数点后面12个9)的高纯度晶圆做地基。这样晶体管和铜导线才能夯实得各归其位。光源是直接决定单位面积内能容纳多少晶体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芯片想要做得越小、在单位面积内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使用更短波长的光源是最直接的手段。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是以10~14纳米的极紫外光作为光源。设计好的芯片图纸会被制作成一层一层的光罩,一般一块芯片是由几十层电路组成,而每一层电路都需要一个光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晶圆加热表面形成氧化膜后,让光透过光罩射到涂了光刻胶的晶圆上。被光罩上的电路图挡住光的部分留下,而被光照到的光刻胶遇光就会起反应,容易会被化学腐蚀反应分解出去,或者用等离子体轰击晶圆表面的方式去除没有被光覆盖的位置,一层电路就这样刻在晶圆上了。不需要的光刻胶除去之后,在露出的晶片内注入使晶体管能高效工作的杂质物质,从而制作出半导体元器件。注入后的半导体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加热就可以恢复晶体的结构,消除缺陷从而激活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重复以上的步骤就可以形成多层电子回路。多层电子回路之间是通过气相沉积、电镀的方式形成绝缘层和金属连线,而电镀用于生长铜连线金属层。已经制作好的晶圆在经过化学腐蚀、机械研磨相结合的方式对晶圆表面进行磨抛,实现表面平坦化。然后再进行切片、封装、检测就做成了一块完整的芯片。芯片制造的原理看似简单,但每一步都属于挑战极限从沙子转变成可以制作芯片99.999999999999%的高纯度晶圆,难度可想而知,就连如今使用的极紫外光光源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所突破,而光刻胶就有几千种。这些都还不是极限难度,极限难度在于如何将电路一层一层的刻画到晶圆上,同时又保持晶体管和电路的泾渭分明,在纳米尺度上保持多层光刻电路对齐。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能组装光刻机的凤毛麟角,AMSL更是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其中能造7nm以下工艺的极紫外光刻机EUV重达180吨,拥有超过10万个零部件,90%的关键设备来自外国而非荷兰本国,ASML作为整机公司,实质上只负责光刻机设计与集成各模块,需要全而精的上游产业链作坚实支撑。通俗一些讲:就算给你EUV完整的图纸和配件,也很难调试出光刻芯片的精度。芯片制造这件事,需要一整个完善的产业链来支撑。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任重而道远,对于国外的封锁,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它法。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主要分为双极性晶体管和单极性晶体管,三极管是双极性晶体管的典型代表;而MOSFET则是单极性集体管的典型代表。以双极性晶体管三极管和单极性晶体管MOSFET为例,介绍CPU如何控制晶体管。CPU如何控制双极性晶体管-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流控型器件,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通过基极微小的电流可以驱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较大的电流,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主要由PN节构成,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电路符号和电极如下图所示。以NPN三极管为例,介绍如何控制。典型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接有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和开关接至电压VCC,如果让发光二极管点亮,需要PN节正偏,当开关被按下时实现NPN三极管的导通。CPU如何控制单极性晶体管-MOSFETMOSFET是场效应管,是一种压控型半导体器件,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漏极、源极和栅极,有NMOS和PMOS之分。其电路符号如下图所示。对于NMOS,需要Vgs>Vth时才可以导通;对于PMOS,需要Vgs<Vth时才可以导通。以NMOS为例,如下图所示。上图中,开关按下后,栅极是高电平,Vgs>Vth,NMOS的漏极和源极导通,LED发光。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留言、评论、转发。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号:玩转嵌入式。感谢大家。这个问题需要循序渐进,才能回答清楚,为便于理解,需要多上图片。一颗高性能CPU,其内部的复杂程度堪比一座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如果说城市的基础建筑材料是砖头,和钢筋、水泥配合,建成高楼大厦,那么CPU也有基础构成元件,它就是晶体管。当然,上图中的晶体管个子太大,CPU内的晶体管都是纳米级别,模样大不相同(运行原理完全一样),看起来像纱网格子(见下图):晶体管需要搭配电容、电阻等其它元件,才能完成“开”、“关”动作,对应计算机语言的“0”和“1”,这也是计算机只能读懂“0”和“1”的原因(现在的编程语言被称为高级语言,运行时都需要芯片中的编译器翻译成机器能读懂的0和1组成的语言),实际上所有的运算过程都是数以亿计的晶体管在不断重复“开”、“关”动作。所有的运算结果,不管是游戏的画面、电影特效还是计算器算买菜钱,都是晶体管不同开关动作组合的结果。晶体管如何和电容搭配?我举DRAM(俗称电脑内存)为例,一个DRAM单元可以存储1比特数据,它由1个晶体管和两个电容组成。见下图。CPU的内部结构要复杂一些,和DRAM的差别在于,DRAM的基本单元(DRAM CELL)结构都是一样的,这也是DRAM拼制造的原因;而CPU内的基本单元的结构并不一样,这样才能组成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译码器、缓存等部件,最终组成一个CPU内核,由于内部线路复杂,所以CPU既拼制造,也拼设计,比DRAM难度上了一个大台阶。现代CPU基本都是多核打天下,如下图的至强处理器有10个内核。总之,不管CPU多么复杂,它其实都是晶体管和电容、电阻等纳米级的元件,经过复杂的设计组合,得到不同的部件(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等),再由部件组成CPU内核,多个CPU内核再组成CPU,封装后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见下图:原创回答,搬运必究。设计师对每个晶体管都心里有数?在集成电路发展的早期,是这样的。早期的CPU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微处理器,Intel 于1971年推出的 4004,仅包含2250个晶体管。这时的CPU可以完全由设计师绘制,设计师当然也清楚每个晶体管都是做什么的。早期的其他CPU也是类似情况,比如1974年出品的 Intel 8080,共包含4500个晶体管;1975年出品的6502,仅3510个晶体管。当然,CPU这种数字逻辑芯片设计的基本单元其实不是晶体管,而是逻辑门,或者更大一点的触发器。当然,每个逻辑门和触发器所包含的晶体管都是固定的,也就可以认为,清楚知道每个逻辑门和触发器的分工和作用,就能清楚的知道每个晶体管的分工了。以上,是CPU设计的手工时代,设计师了解,也必须了解每个晶体管的分工和作用。现代的CPU由于现代芯片规模巨大,通常都利用EDA工具来生成和验证门级网表。逻辑设计师们通常工作在RTL(寄存器传输级)级。同时,由于IP核的大量使用,设计师已经很难清楚每个逻辑门,或者每个晶体管的分工了。类似软件开发我们可以用软件开发类比:以前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直接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工程师也清楚每条机器指令的作用现代的软件开发,工程师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如C++,Java,Go,Python),还会使用很多外来程序库(如Pytorch),这样,工程师已经难以清楚每条机器指令的作用了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闯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晶体管是越做越小。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晶体管是朝着2个方向发展的:信息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小,越做越快。当今的电脑、手机、通信芯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电力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大,越做越快。其代表产品就是IGBT,它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下图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一些普通晶体管(仅展示部分,并非全部)。因为性能、封装的不同,所以它们会有不同的外观。 晶体管的作用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等,它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 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1、晶体管构件没有消耗;电子管会因为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质化。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2、晶体管耗电能极少;晶体管消耗的电能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电子管需要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而晶体管不需要。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需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听半年以上,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难做到。3、晶体管不需要预热;晶体管一开机就可以工作。电子管设备做不到这点,开机后需要等待一会。4、晶体管结实可靠;普通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耐冲击,耐振动,可以说晶体管使电路小型化、集成化、大规模化成为了可能。芯片的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小?芯片上集成了很多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控制了很多电流,如果晶体管的尺寸逐渐变小的话,里面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那个沟道长度L也会相应的缩短,沟道长度变小后,晶体管就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低的控制电压。但进入28nm后再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缩减晶体管尺寸,将会失效。当沟道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芯片里面就会因为量子的隧穿效应,此时晶体管关断。目前业内通过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SOI(在晶体管之间,加入绝缘物质)等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芯片做小后主要会有以下几个好处:1、节能:晶体管大了,走的电路就越多,耗能就越大;晶体管做的越小,电流可以走更多捷径,多节能环保。2、性能提高:晶体管越小,同一块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工作的晶体管更多了,性能就更好。3、减少成本:芯片小了,一个硅片能做成更多的成品芯片,很大程序的降低了成本。4、减少芯片占用空间:芯片做小了,我们的电脑、手机才可能做得更小、更薄。所以芯片的趋势就是越做越小,越做性能越强。有种说法,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能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所以芯片的进化,就是晶体管变小的过程。电力电子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大?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是一种耐高电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集体管(Bipolo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电力晶体管开关特性好,但驱动电路复杂,驱动功率大。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也是三端器件(含栅极、集电极和发射极)。IGBT综合了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管的优点。电力电子晶体管之所以会越做越大,得先看一下它的发展历史:1957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根据肖克利的“勾型”(就是PNPN四层晶闸管结构)晶体管结构研制出第一个300V/25A可控硅SCR(后来叫晶闸管)。可控硅能处理较高的电压电流,开辟了以处理能力为目的的电力电子的新领域。1962年,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600V/200A的GTO(可关断晶闸管),克服了普通可控硅不能门极控制关断的缺点。但GTO在实际应用中容易烧毁。1974年,日本东芝等公司采用NTD单晶片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在GTO研制上取得突破,生产出1200V/2000A的GTO。而越做越大的双极晶体管采用垂直结构、达林顿级联技术以及多元胞集成并联等技术已经做到了500V/200A/50(电流放大倍数hFE),此时已经称作GTR。因MOS集成电路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了飞速发展。1982年,CE公司的美籍印度人B.J.Baliga和Motorola公司几乎独自同时发明了IGBT。1984年GE公司的V.A.K. Temple发明性能更为优越的MCT(H),在1991年商品化生产,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因结构过于复杂成品率低而陷于停滞状态。1972年,日本人西泽润一采用JFET结构研制出了静电感应晶体管及晶闸管SIT、SITH。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三菱公司研制开发的以IGBT为基础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经过十年的改进,也进入了成熟应用。1995年,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非穿通结构(Non Punch Through)的NPT-IGBT,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里程碑。因为,NPT-IGBT技术可以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高温可靠性、安全工作区、超高耐压、低成本、高开关性能等诸多方面同时得到显著提高。采用NPT-IGBT技术及GTO圆片工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6500V/600A的NPT-IGBT。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要大大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tegrated Circuit)主要包括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C)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快,应用范围也较小。当今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可靠、高功率频率积、高集成化、高智能化、低成本化、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方向发展。从上图可见,如果没有电力电子晶体管,在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带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芯片也很难越做越小。晶体管不管是从微观和宏观的发展都改变了这个世界,促进了整个时代的发展。它是建设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基石。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闯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晶体管是越做越小。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晶体管是朝着2个方向发展的:信息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小,越做越快。当今的电脑、手机、通信芯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电力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大,越做越快。其代表产品就是IGBT,它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下图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一些普通晶体管(仅展示部分,并非全部)。因为性能、封装的不同,所以它们会有不同的外观。 晶体管的作用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等,它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 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1、晶体管构件没有消耗;电子管会因为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质化。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2、晶体管耗电能极少;晶体管消耗的电能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电子管需要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而晶体管不需要。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需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听半年以上,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难做到。3、晶体管不需要预热;晶体管一开机就可以工作。电子管设备做不到这点,开机后需要等待一会。4、晶体管结实可靠;普通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耐冲击,耐振动,可以说晶体管使电路小型化、集成化、大规模化成为了可能。芯片的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小?芯片上集成了很多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控制了很多电流,如果晶体管的尺寸逐渐变小的话,里面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那个沟道长度L也会相应的缩短,沟道长度变小后,晶体管就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低的控制电压。但进入28nm后再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缩减晶体管尺寸,将会失效。当沟道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芯片里面就会因为量子的隧穿效应,此时晶体管关断。目前业内通过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SOI(在晶体管之间,加入绝缘物质)等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芯片做小后主要会有以下几个好处:1、节能:晶体管大了,走的电路就越多,耗能就越大;晶体管做的越小,电流可以走更多捷径,多节能环保。2、性能提高:晶体管越小,同一块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工作的晶体管更多了,性能就更好。3、减少成本:芯片小了,一个硅片能做成更多的成品芯片,很大程序的降低了成本。4、减少芯片占用空间:芯片做小了,我们的电脑、手机才可能做得更小、更薄。所以芯片的趋势就是越做越小,越做性能越强。有种说法,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能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所以芯片的进化,就是晶体管变小的过程。电力电子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大?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是一种耐高电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集体管(Bipolo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电力晶体管开关特性好,但驱动电路复杂,驱动功率大。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也是三端器件(含栅极、集电极和发射极)。IGBT综合了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管的优点。电力电子晶体管之所以会越做越大,得先看一下它的发展历史:1957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根据肖克利的“勾型”(就是PNPN四层晶闸管结构)晶体管结构研制出第一个300V/25A可控硅SCR(后来叫晶闸管)。可控硅能处理较高的电压电流,开辟了以处理能力为目的的电力电子的新领域。1962年,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600V/200A的GTO(可关断晶闸管),克服了普通可控硅不能门极控制关断的缺点。但GTO在实际应用中容易烧毁。1974年,日本东芝等公司采用NTD单晶片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在GTO研制上取得突破,生产出1200V/2000A的GTO。而越做越大的双极晶体管采用垂直结构、达林顿级联技术以及多元胞集成并联等技术已经做到了500V/200A/50(电流放大倍数hFE),此时已经称作GTR。因MOS集成电路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了飞速发展。1982年,CE公司的美籍印度人B.J.Baliga和Motorola公司几乎独自同时发明了IGBT。1984年GE公司的V.A.K. Temple发明性能更为优越的MCT(H),在1991年商品化生产,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因结构过于复杂成品率低而陷于停滞状态。1972年,日本人西泽润一采用JFET结构研制出了静电感应晶体管及晶闸管SIT、SITH。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三菱公司研制开发的以IGBT为基础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经过十年的改进,也进入了成熟应用。1995年,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非穿通结构(Non Punch Through)的NPT-IGBT,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里程碑。因为,NPT-IGBT技术可以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高温可靠性、安全工作区、超高耐压、低成本、高开关性能等诸多方面同时得到显著提高。采用NPT-IGBT技术及GTO圆片工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6500V/600A的NPT-IGBT。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要大大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tegrated Circuit)主要包括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C)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快,应用范围也较小。当今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可靠、高功率频率积、高集成化、高智能化、低成本化、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方向发展。从上图可见,如果没有电力电子晶体管,在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带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芯片也很难越做越小。晶体管不管是从微观和宏观的发展都改变了这个世界,促进了整个时代的发展。它是建设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基石。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苹果的A14芯片在85平方毫米的面积内塞入了125亿~150亿颗晶体管,这就意味着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密度可望达到1.76亿。如果等比例放大,可比北、上、广、深任何一座城市的规模复杂得多得多。不要试图用传统的办法一颗一颗的焊接这些相当于头发丝直径10万分之一大小的晶体管,因为根本不可能,用镊子夹一颗晶体管跟夹空气没有任何区别,更别说用烙铁将晶体管准确的焊接在已纳米计算的位置上。目前普通人手工能操作的最小尺度应该是在一粒宽约1毫米、长约3毫米的米上刻字。当然借助超高精度的机床操作,精度可以达到0.01~0.001微米,这种极限精度对于操纵一颗晶体管还远远不够。晶体管其实并不是焊上去的,而是通过光刻出来的没错就是用光来做刻刀,原理就像我们在沙滩上晒太阳,暴晒一段时间后,阳光能照射到的皮肤呈现深色,而经过遮挡的皮肤阳光无法照射呈现浅色,这样一幅具象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首先需要一块纯度99.999999999999%(小数点后面12个9)的高纯度晶圆做地基。这样晶体管和铜导线才能夯实得各归其位。光源是直接决定单位面积内能容纳多少晶体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芯片想要做得越小、在单位面积内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使用更短波长的光源是最直接的手段。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是以10~14纳米的极紫外光作为光源。设计好的芯片图纸会被制作成一层一层的光罩,一般一块芯片是由几十层电路组成,而每一层电路都需要一个光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晶圆加热表面形成氧化膜后,让光透过光罩射到涂了光刻胶的晶圆上。被光罩上的电路图挡住光的部分留下,而被光照到的光刻胶遇光就会起反应,容易会被化学腐蚀反应分解出去,或者用等离子体轰击晶圆表面的方式去除没有被光覆盖的位置,一层电路就这样刻在晶圆上了。不需要的光刻胶除去之后,在露出的晶片内注入使晶体管能高效工作的杂质物质,从而制作出半导体元器件。注入后的半导体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加热就可以恢复晶体的结构,消除缺陷从而激活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重复以上的步骤就可以形成多层电子回路。多层电子回路之间是通过气相沉积、电镀的方式形成绝缘层和金属连线,而电镀用于生长铜连线金属层。已经制作好的晶圆在经过化学腐蚀、机械研磨相结合的方式对晶圆表面进行磨抛,实现表面平坦化。然后再进行切片、封装、检测就做成了一块完整的芯片。芯片制造的原理看似简单,但每一步都属于挑战极限从沙子转变成可以制作芯片99.999999999999%的高纯度晶圆,难度可想而知,就连如今使用的极紫外光光源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所突破,而光刻胶就有几千种。这些都还不是极限难度,极限难度在于如何将电路一层一层的刻画到晶圆上,同时又保持晶体管和电路的泾渭分明,在纳米尺度上保持多层光刻电路对齐。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能组装光刻机的凤毛麟角,AMSL更是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其中能造7nm以下工艺的极紫外光刻机EUV重达180吨,拥有超过10万个零部件,90%的关键设备来自外国而非荷兰本国,ASML作为整机公司,实质上只负责光刻机设计与集成各模块,需要全而精的上游产业链作坚实支撑。通俗一些讲:就算给你EUV完整的图纸和配件,也很难调试出光刻芯片的精度。芯片制造这件事,需要一整个完善的产业链来支撑。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任重而道远,对于国外的封锁,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它法。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闯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晶体管是越做越小。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晶体管是朝着2个方向发展的:信息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小,越做越快。当今的电脑、手机、通信芯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电力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大,越做越快。其代表产品就是IGBT,它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下图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一些普通晶体管(仅展示部分,并非全部)。因为性能、封装的不同,所以它们会有不同的外观。 晶体管的作用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等,它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 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1、晶体管构件没有消耗;电子管会因为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质化。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2、晶体管耗电能极少;晶体管消耗的电能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电子管需要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而晶体管不需要。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需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听半年以上,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难做到。3、晶体管不需要预热;晶体管一开机就可以工作。电子管设备做不到这点,开机后需要等待一会。4、晶体管结实可靠;普通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耐冲击,耐振动,可以说晶体管使电路小型化、集成化、大规模化成为了可能。芯片的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小?芯片上集成了很多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控制了很多电流,如果晶体管的尺寸逐渐变小的话,里面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那个沟道长度L也会相应的缩短,沟道长度变小后,晶体管就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低的控制电压。但进入28nm后再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缩减晶体管尺寸,将会失效。当沟道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芯片里面就会因为量子的隧穿效应,此时晶体管关断。目前业内通过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SOI(在晶体管之间,加入绝缘物质)等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芯片做小后主要会有以下几个好处:1、节能:晶体管大了,走的电路就越多,耗能就越大;晶体管做的越小,电流可以走更多捷径,多节能环保。2、性能提高:晶体管越小,同一块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工作的晶体管更多了,性能就更好。3、减少成本:芯片小了,一个硅片能做成更多的成品芯片,很大程序的降低了成本。4、减少芯片占用空间:芯片做小了,我们的电脑、手机才可能做得更小、更薄。所以芯片的趋势就是越做越小,越做性能越强。有种说法,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能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所以芯片的进化,就是晶体管变小的过程。电力电子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大?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是一种耐高电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集体管(Bipolo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电力晶体管开关特性好,但驱动电路复杂,驱动功率大。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也是三端器件(含栅极、集电极和发射极)。IGBT综合了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管的优点。电力电子晶体管之所以会越做越大,得先看一下它的发展历史:1957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根据肖克利的“勾型”(就是PNPN四层晶闸管结构)晶体管结构研制出第一个300V/25A可控硅SCR(后来叫晶闸管)。可控硅能处理较高的电压电流,开辟了以处理能力为目的的电力电子的新领域。1962年,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600V/200A的GTO(可关断晶闸管),克服了普通可控硅不能门极控制关断的缺点。但GTO在实际应用中容易烧毁。1974年,日本东芝等公司采用NTD单晶片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在GTO研制上取得突破,生产出1200V/2000A的GTO。而越做越大的双极晶体管采用垂直结构、达林顿级联技术以及多元胞集成并联等技术已经做到了500V/200A/50(电流放大倍数hFE),此时已经称作GTR。因MOS集成电路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了飞速发展。1982年,CE公司的美籍印度人B.J.Baliga和Motorola公司几乎独自同时发明了IGBT。1984年GE公司的V.A.K. Temple发明性能更为优越的MCT(H),在1991年商品化生产,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因结构过于复杂成品率低而陷于停滞状态。1972年,日本人西泽润一采用JFET结构研制出了静电感应晶体管及晶闸管SIT、SITH。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三菱公司研制开发的以IGBT为基础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经过十年的改进,也进入了成熟应用。1995年,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非穿通结构(Non Punch Through)的NPT-IGBT,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里程碑。因为,NPT-IGBT技术可以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高温可靠性、安全工作区、超高耐压、低成本、高开关性能等诸多方面同时得到显著提高。采用NPT-IGBT技术及GTO圆片工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6500V/600A的NPT-IGBT。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要大大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tegrated Circuit)主要包括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C)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快,应用范围也较小。当今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可靠、高功率频率积、高集成化、高智能化、低成本化、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方向发展。从上图可见,如果没有电力电子晶体管,在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带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芯片也很难越做越小。晶体管不管是从微观和宏观的发展都改变了这个世界,促进了整个时代的发展。它是建设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基石。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苹果的A14芯片在85平方毫米的面积内塞入了125亿~150亿颗晶体管,这就意味着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密度可望达到1.76亿。如果等比例放大,可比北、上、广、深任何一座城市的规模复杂得多得多。不要试图用传统的办法一颗一颗的焊接这些相当于头发丝直径10万分之一大小的晶体管,因为根本不可能,用镊子夹一颗晶体管跟夹空气没有任何区别,更别说用烙铁将晶体管准确的焊接在已纳米计算的位置上。目前普通人手工能操作的最小尺度应该是在一粒宽约1毫米、长约3毫米的米上刻字。当然借助超高精度的机床操作,精度可以达到0.01~0.001微米,这种极限精度对于操纵一颗晶体管还远远不够。晶体管其实并不是焊上去的,而是通过光刻出来的没错就是用光来做刻刀,原理就像我们在沙滩上晒太阳,暴晒一段时间后,阳光能照射到的皮肤呈现深色,而经过遮挡的皮肤阳光无法照射呈现浅色,这样一幅具象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首先需要一块纯度99.999999999999%(小数点后面12个9)的高纯度晶圆做地基。这样晶体管和铜导线才能夯实得各归其位。光源是直接决定单位面积内能容纳多少晶体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芯片想要做得越小、在单位面积内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使用更短波长的光源是最直接的手段。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是以10~14纳米的极紫外光作为光源。设计好的芯片图纸会被制作成一层一层的光罩,一般一块芯片是由几十层电路组成,而每一层电路都需要一个光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晶圆加热表面形成氧化膜后,让光透过光罩射到涂了光刻胶的晶圆上。被光罩上的电路图挡住光的部分留下,而被光照到的光刻胶遇光就会起反应,容易会被化学腐蚀反应分解出去,或者用等离子体轰击晶圆表面的方式去除没有被光覆盖的位置,一层电路就这样刻在晶圆上了。不需要的光刻胶除去之后,在露出的晶片内注入使晶体管能高效工作的杂质物质,从而制作出半导体元器件。注入后的半导体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加热就可以恢复晶体的结构,消除缺陷从而激活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重复以上的步骤就可以形成多层电子回路。多层电子回路之间是通过气相沉积、电镀的方式形成绝缘层和金属连线,而电镀用于生长铜连线金属层。已经制作好的晶圆在经过化学腐蚀、机械研磨相结合的方式对晶圆表面进行磨抛,实现表面平坦化。然后再进行切片、封装、检测就做成了一块完整的芯片。芯片制造的原理看似简单,但每一步都属于挑战极限从沙子转变成可以制作芯片99.999999999999%的高纯度晶圆,难度可想而知,就连如今使用的极紫外光光源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所突破,而光刻胶就有几千种。这些都还不是极限难度,极限难度在于如何将电路一层一层的刻画到晶圆上,同时又保持晶体管和电路的泾渭分明,在纳米尺度上保持多层光刻电路对齐。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能组装光刻机的凤毛麟角,AMSL更是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其中能造7nm以下工艺的极紫外光刻机EUV重达180吨,拥有超过10万个零部件,90%的关键设备来自外国而非荷兰本国,ASML作为整机公司,实质上只负责光刻机设计与集成各模块,需要全而精的上游产业链作坚实支撑。通俗一些讲:就算给你EUV完整的图纸和配件,也很难调试出光刻芯片的精度。芯片制造这件事,需要一整个完善的产业链来支撑。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任重而道远,对于国外的封锁,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它法。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闯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晶体管是越做越小。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晶体管是朝着2个方向发展的:信息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小,越做越快。当今的电脑、手机、通信芯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电力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大,越做越快。其代表产品就是IGBT,它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下图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一些普通晶体管(仅展示部分,并非全部)。因为性能、封装的不同,所以它们会有不同的外观。 晶体管的作用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等,它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 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1、晶体管构件没有消耗;电子管会因为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质化。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2、晶体管耗电能极少;晶体管消耗的电能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电子管需要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而晶体管不需要。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需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听半年以上,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难做到。3、晶体管不需要预热;晶体管一开机就可以工作。电子管设备做不到这点,开机后需要等待一会。4、晶体管结实可靠;普通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耐冲击,耐振动,可以说晶体管使电路小型化、集成化、大规模化成为了可能。芯片的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小?芯片上集成了很多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控制了很多电流,如果晶体管的尺寸逐渐变小的话,里面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那个沟道长度L也会相应的缩短,沟道长度变小后,晶体管就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低的控制电压。但进入28nm后再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缩减晶体管尺寸,将会失效。当沟道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芯片里面就会因为量子的隧穿效应,此时晶体管关断。目前业内通过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SOI(在晶体管之间,加入绝缘物质)等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芯片做小后主要会有以下几个好处:1、节能:晶体管大了,走的电路就越多,耗能就越大;晶体管做的越小,电流可以走更多捷径,多节能环保。2、性能提高:晶体管越小,同一块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工作的晶体管更多了,性能就更好。3、减少成本:芯片小了,一个硅片能做成更多的成品芯片,很大程序的降低了成本。4、减少芯片占用空间:芯片做小了,我们的电脑、手机才可能做得更小、更薄。所以芯片的趋势就是越做越小,越做性能越强。有种说法,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能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所以芯片的进化,就是晶体管变小的过程。电力电子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大?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是一种耐高电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集体管(Bipolo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电力晶体管开关特性好,但驱动电路复杂,驱动功率大。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也是三端器件(含栅极、集电极和发射极)。IGBT综合了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管的优点。电力电子晶体管之所以会越做越大,得先看一下它的发展历史:1957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根据肖克利的“勾型”(就是PNPN四层晶闸管结构)晶体管结构研制出第一个300V/25A可控硅SCR(后来叫晶闸管)。可控硅能处理较高的电压电流,开辟了以处理能力为目的的电力电子的新领域。1962年,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600V/200A的GTO(可关断晶闸管),克服了普通可控硅不能门极控制关断的缺点。但GTO在实际应用中容易烧毁。1974年,日本东芝等公司采用NTD单晶片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在GTO研制上取得突破,生产出1200V/2000A的GTO。而越做越大的双极晶体管采用垂直结构、达林顿级联技术以及多元胞集成并联等技术已经做到了500V/200A/50(电流放大倍数hFE),此时已经称作GTR。因MOS集成电路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了飞速发展。1982年,CE公司的美籍印度人B.J.Baliga和Motorola公司几乎独自同时发明了IGBT。1984年GE公司的V.A.K. Temple发明性能更为优越的MCT(H),在1991年商品化生产,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因结构过于复杂成品率低而陷于停滞状态。1972年,日本人西泽润一采用JFET结构研制出了静电感应晶体管及晶闸管SIT、SITH。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三菱公司研制开发的以IGBT为基础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经过十年的改进,也进入了成熟应用。1995年,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非穿通结构(Non Punch Through)的NPT-IGBT,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里程碑。因为,NPT-IGBT技术可以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高温可靠性、安全工作区、超高耐压、低成本、高开关性能等诸多方面同时得到显著提高。采用NPT-IGBT技术及GTO圆片工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6500V/600A的NPT-IGBT。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要大大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tegrated Circuit)主要包括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C)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快,应用范围也较小。当今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可靠、高功率频率积、高集成化、高智能化、低成本化、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方向发展。从上图可见,如果没有电力电子晶体管,在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带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芯片也很难越做越小。晶体管不管是从微观和宏观的发展都改变了这个世界,促进了整个时代的发展。它是建设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基石。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苹果的A14芯片在85平方毫米的面积内塞入了125亿~150亿颗晶体管,这就意味着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密度可望达到1.76亿。如果等比例放大,可比北、上、广、深任何一座城市的规模复杂得多得多。不要试图用传统的办法一颗一颗的焊接这些相当于头发丝直径10万分之一大小的晶体管,因为根本不可能,用镊子夹一颗晶体管跟夹空气没有任何区别,更别说用烙铁将晶体管准确的焊接在已纳米计算的位置上。目前普通人手工能操作的最小尺度应该是在一粒宽约1毫米、长约3毫米的米上刻字。当然借助超高精度的机床操作,精度可以达到0.01~0.001微米,这种极限精度对于操纵一颗晶体管还远远不够。晶体管其实并不是焊上去的,而是通过光刻出来的没错就是用光来做刻刀,原理就像我们在沙滩上晒太阳,暴晒一段时间后,阳光能照射到的皮肤呈现深色,而经过遮挡的皮肤阳光无法照射呈现浅色,这样一幅具象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首先需要一块纯度99.999999999999%(小数点后面12个9)的高纯度晶圆做地基。这样晶体管和铜导线才能夯实得各归其位。光源是直接决定单位面积内能容纳多少晶体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芯片想要做得越小、在单位面积内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使用更短波长的光源是最直接的手段。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是以10~14纳米的极紫外光作为光源。设计好的芯片图纸会被制作成一层一层的光罩,一般一块芯片是由几十层电路组成,而每一层电路都需要一个光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晶圆加热表面形成氧化膜后,让光透过光罩射到涂了光刻胶的晶圆上。被光罩上的电路图挡住光的部分留下,而被光照到的光刻胶遇光就会起反应,容易会被化学腐蚀反应分解出去,或者用等离子体轰击晶圆表面的方式去除没有被光覆盖的位置,一层电路就这样刻在晶圆上了。不需要的光刻胶除去之后,在露出的晶片内注入使晶体管能高效工作的杂质物质,从而制作出半导体元器件。注入后的半导体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加热就可以恢复晶体的结构,消除缺陷从而激活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重复以上的步骤就可以形成多层电子回路。多层电子回路之间是通过气相沉积、电镀的方式形成绝缘层和金属连线,而电镀用于生长铜连线金属层。已经制作好的晶圆在经过化学腐蚀、机械研磨相结合的方式对晶圆表面进行磨抛,实现表面平坦化。然后再进行切片、封装、检测就做成了一块完整的芯片。芯片制造的原理看似简单,但每一步都属于挑战极限从沙子转变成可以制作芯片99.999999999999%的高纯度晶圆,难度可想而知,就连如今使用的极紫外光光源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所突破,而光刻胶就有几千种。这些都还不是极限难度,极限难度在于如何将电路一层一层的刻画到晶圆上,同时又保持晶体管和电路的泾渭分明,在纳米尺度上保持多层光刻电路对齐。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能组装光刻机的凤毛麟角,AMSL更是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其中能造7nm以下工艺的极紫外光刻机EUV重达180吨,拥有超过10万个零部件,90%的关键设备来自外国而非荷兰本国,ASML作为整机公司,实质上只负责光刻机设计与集成各模块,需要全而精的上游产业链作坚实支撑。通俗一些讲:就算给你EUV完整的图纸和配件,也很难调试出光刻芯片的精度。芯片制造这件事,需要一整个完善的产业链来支撑。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任重而道远,对于国外的封锁,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它法。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主要分为双极性晶体管和单极性晶体管,三极管是双极性晶体管的典型代表;而MOSFET则是单极性集体管的典型代表。以双极性晶体管三极管和单极性晶体管MOSFET为例,介绍CPU如何控制晶体管。CPU如何控制双极性晶体管-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流控型器件,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通过基极微小的电流可以驱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较大的电流,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主要由PN节构成,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电路符号和电极如下图所示。以NPN三极管为例,介绍如何控制。典型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接有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和开关接至电压VCC,如果让发光二极管点亮,需要PN节正偏,当开关被按下时实现NPN三极管的导通。CPU如何控制单极性晶体管-MOSFETMOSFET是场效应管,是一种压控型半导体器件,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漏极、源极和栅极,有NMOS和PMOS之分。其电路符号如下图所示。对于NMOS,需要Vgs>Vth时才可以导通;对于PMOS,需要Vgs<Vth时才可以导通。以NMOS为例,如下图所示。上图中,开关按下后,栅极是高电平,Vgs>Vth,NMOS的漏极和源极导通,LED发光。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留言、评论、转发。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号:玩转嵌入式。感谢大家。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闯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晶体管是越做越小。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晶体管是朝着2个方向发展的:信息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小,越做越快。当今的电脑、手机、通信芯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电力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大,越做越快。其代表产品就是IGBT,它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下图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一些普通晶体管(仅展示部分,并非全部)。因为性能、封装的不同,所以它们会有不同的外观。 晶体管的作用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等,它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 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1、晶体管构件没有消耗;电子管会因为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质化。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2、晶体管耗电能极少;晶体管消耗的电能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电子管需要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而晶体管不需要。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需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听半年以上,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难做到。3、晶体管不需要预热;晶体管一开机就可以工作。电子管设备做不到这点,开机后需要等待一会。4、晶体管结实可靠;普通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耐冲击,耐振动,可以说晶体管使电路小型化、集成化、大规模化成为了可能。芯片的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小?芯片上集成了很多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控制了很多电流,如果晶体管的尺寸逐渐变小的话,里面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那个沟道长度L也会相应的缩短,沟道长度变小后,晶体管就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低的控制电压。但进入28nm后再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缩减晶体管尺寸,将会失效。当沟道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芯片里面就会因为量子的隧穿效应,此时晶体管关断。目前业内通过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SOI(在晶体管之间,加入绝缘物质)等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芯片做小后主要会有以下几个好处:1、节能:晶体管大了,走的电路就越多,耗能就越大;晶体管做的越小,电流可以走更多捷径,多节能环保。2、性能提高:晶体管越小,同一块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工作的晶体管更多了,性能就更好。3、减少成本:芯片小了,一个硅片能做成更多的成品芯片,很大程序的降低了成本。4、减少芯片占用空间:芯片做小了,我们的电脑、手机才可能做得更小、更薄。所以芯片的趋势就是越做越小,越做性能越强。有种说法,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能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所以芯片的进化,就是晶体管变小的过程。电力电子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大?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是一种耐高电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集体管(Bipolo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电力晶体管开关特性好,但驱动电路复杂,驱动功率大。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也是三端器件(含栅极、集电极和发射极)。IGBT综合了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管的优点。电力电子晶体管之所以会越做越大,得先看一下它的发展历史:1957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根据肖克利的“勾型”(就是PNPN四层晶闸管结构)晶体管结构研制出第一个300V/25A可控硅SCR(后来叫晶闸管)。可控硅能处理较高的电压电流,开辟了以处理能力为目的的电力电子的新领域。1962年,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600V/200A的GTO(可关断晶闸管),克服了普通可控硅不能门极控制关断的缺点。但GTO在实际应用中容易烧毁。1974年,日本东芝等公司采用NTD单晶片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在GTO研制上取得突破,生产出1200V/2000A的GTO。而越做越大的双极晶体管采用垂直结构、达林顿级联技术以及多元胞集成并联等技术已经做到了500V/200A/50(电流放大倍数hFE),此时已经称作GTR。因MOS集成电路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了飞速发展。1982年,CE公司的美籍印度人B.J.Baliga和Motorola公司几乎独自同时发明了IGBT。1984年GE公司的V.A.K. Temple发明性能更为优越的MCT(H),在1991年商品化生产,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因结构过于复杂成品率低而陷于停滞状态。1972年,日本人西泽润一采用JFET结构研制出了静电感应晶体管及晶闸管SIT、SITH。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三菱公司研制开发的以IGBT为基础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经过十年的改进,也进入了成熟应用。1995年,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非穿通结构(Non Punch Through)的NPT-IGBT,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里程碑。因为,NPT-IGBT技术可以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高温可靠性、安全工作区、超高耐压、低成本、高开关性能等诸多方面同时得到显著提高。采用NPT-IGBT技术及GTO圆片工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6500V/600A的NPT-IGBT。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要大大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tegrated Circuit)主要包括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C)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快,应用范围也较小。当今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可靠、高功率频率积、高集成化、高智能化、低成本化、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方向发展。从上图可见,如果没有电力电子晶体管,在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带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芯片也很难越做越小。晶体管不管是从微观和宏观的发展都改变了这个世界,促进了整个时代的发展。它是建设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基石。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苹果的A14芯片在85平方毫米的面积内塞入了125亿~150亿颗晶体管,这就意味着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密度可望达到1.76亿。如果等比例放大,可比北、上、广、深任何一座城市的规模复杂得多得多。不要试图用传统的办法一颗一颗的焊接这些相当于头发丝直径10万分之一大小的晶体管,因为根本不可能,用镊子夹一颗晶体管跟夹空气没有任何区别,更别说用烙铁将晶体管准确的焊接在已纳米计算的位置上。目前普通人手工能操作的最小尺度应该是在一粒宽约1毫米、长约3毫米的米上刻字。当然借助超高精度的机床操作,精度可以达到0.01~0.001微米,这种极限精度对于操纵一颗晶体管还远远不够。晶体管其实并不是焊上去的,而是通过光刻出来的没错就是用光来做刻刀,原理就像我们在沙滩上晒太阳,暴晒一段时间后,阳光能照射到的皮肤呈现深色,而经过遮挡的皮肤阳光无法照射呈现浅色,这样一幅具象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首先需要一块纯度99.999999999999%(小数点后面12个9)的高纯度晶圆做地基。这样晶体管和铜导线才能夯实得各归其位。光源是直接决定单位面积内能容纳多少晶体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芯片想要做得越小、在单位面积内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使用更短波长的光源是最直接的手段。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是以10~14纳米的极紫外光作为光源。设计好的芯片图纸会被制作成一层一层的光罩,一般一块芯片是由几十层电路组成,而每一层电路都需要一个光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晶圆加热表面形成氧化膜后,让光透过光罩射到涂了光刻胶的晶圆上。被光罩上的电路图挡住光的部分留下,而被光照到的光刻胶遇光就会起反应,容易会被化学腐蚀反应分解出去,或者用等离子体轰击晶圆表面的方式去除没有被光覆盖的位置,一层电路就这样刻在晶圆上了。不需要的光刻胶除去之后,在露出的晶片内注入使晶体管能高效工作的杂质物质,从而制作出半导体元器件。注入后的半导体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加热就可以恢复晶体的结构,消除缺陷从而激活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重复以上的步骤就可以形成多层电子回路。多层电子回路之间是通过气相沉积、电镀的方式形成绝缘层和金属连线,而电镀用于生长铜连线金属层。已经制作好的晶圆在经过化学腐蚀、机械研磨相结合的方式对晶圆表面进行磨抛,实现表面平坦化。然后再进行切片、封装、检测就做成了一块完整的芯片。芯片制造的原理看似简单,但每一步都属于挑战极限从沙子转变成可以制作芯片99.999999999999%的高纯度晶圆,难度可想而知,就连如今使用的极紫外光光源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所突破,而光刻胶就有几千种。这些都还不是极限难度,极限难度在于如何将电路一层一层的刻画到晶圆上,同时又保持晶体管和电路的泾渭分明,在纳米尺度上保持多层光刻电路对齐。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能组装光刻机的凤毛麟角,AMSL更是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其中能造7nm以下工艺的极紫外光刻机EUV重达180吨,拥有超过10万个零部件,90%的关键设备来自外国而非荷兰本国,ASML作为整机公司,实质上只负责光刻机设计与集成各模块,需要全而精的上游产业链作坚实支撑。通俗一些讲:就算给你EUV完整的图纸和配件,也很难调试出光刻芯片的精度。芯片制造这件事,需要一整个完善的产业链来支撑。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任重而道远,对于国外的封锁,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它法。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主要分为双极性晶体管和单极性晶体管,三极管是双极性晶体管的典型代表;而MOSFET则是单极性集体管的典型代表。以双极性晶体管三极管和单极性晶体管MOSFET为例,介绍CPU如何控制晶体管。CPU如何控制双极性晶体管-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流控型器件,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通过基极微小的电流可以驱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较大的电流,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主要由PN节构成,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电路符号和电极如下图所示。以NPN三极管为例,介绍如何控制。典型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接有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和开关接至电压VCC,如果让发光二极管点亮,需要PN节正偏,当开关被按下时实现NPN三极管的导通。CPU如何控制单极性晶体管-MOSFETMOSFET是场效应管,是一种压控型半导体器件,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漏极、源极和栅极,有NMOS和PMOS之分。其电路符号如下图所示。对于NMOS,需要Vgs>Vth时才可以导通;对于PMOS,需要Vgs<Vth时才可以导通。以NMOS为例,如下图所示。上图中,开关按下后,栅极是高电平,Vgs>Vth,NMOS的漏极和源极导通,LED发光。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留言、评论、转发。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号:玩转嵌入式。感谢大家。这个问题需要循序渐进,才能回答清楚,为便于理解,需要多上图片。一颗高性能CPU,其内部的复杂程度堪比一座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如果说城市的基础建筑材料是砖头,和钢筋、水泥配合,建成高楼大厦,那么CPU也有基础构成元件,它就是晶体管。当然,上图中的晶体管个子太大,CPU内的晶体管都是纳米级别,模样大不相同(运行原理完全一样),看起来像纱网格子(见下图):晶体管需要搭配电容、电阻等其它元件,才能完成“开”、“关”动作,对应计算机语言的“0”和“1”,这也是计算机只能读懂“0”和“1”的原因(现在的编程语言被称为高级语言,运行时都需要芯片中的编译器翻译成机器能读懂的0和1组成的语言),实际上所有的运算过程都是数以亿计的晶体管在不断重复“开”、“关”动作。所有的运算结果,不管是游戏的画面、电影特效还是计算器算买菜钱,都是晶体管不同开关动作组合的结果。晶体管如何和电容搭配?我举DRAM(俗称电脑内存)为例,一个DRAM单元可以存储1比特数据,它由1个晶体管和两个电容组成。见下图。CPU的内部结构要复杂一些,和DRAM的差别在于,DRAM的基本单元(DRAM CELL)结构都是一样的,这也是DRAM拼制造的原因;而CPU内的基本单元的结构并不一样,这样才能组成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译码器、缓存等部件,最终组成一个CPU内核,由于内部线路复杂,所以CPU既拼制造,也拼设计,比DRAM难度上了一个大台阶。现代CPU基本都是多核打天下,如下图的至强处理器有10个内核。总之,不管CPU多么复杂,它其实都是晶体管和电容、电阻等纳米级的元件,经过复杂的设计组合,得到不同的部件(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等),再由部件组成CPU内核,多个CPU内核再组成CPU,封装后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见下图:原创回答,搬运必究。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两大流程,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说回芯片设计流程。芯片设计两大流程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和魅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闯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晶体管是越做越小。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晶体管是朝着2个方向发展的:信息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小,越做越快。当今的电脑、手机、通信芯片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电力电子方向:将晶体管越做越大,越做越快。其代表产品就是IGBT,它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下图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一些普通晶体管(仅展示部分,并非全部)。因为性能、封装的不同,所以它们会有不同的外观。 晶体管的作用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等,它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 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更多的优越性:1、晶体管构件没有消耗;电子管会因为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质化。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2、晶体管耗电能极少;晶体管消耗的电能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电子管需要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而晶体管不需要。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需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听半年以上,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难做到。3、晶体管不需要预热;晶体管一开机就可以工作。电子管设备做不到这点,开机后需要等待一会。4、晶体管结实可靠;普通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耐冲击,耐振动,可以说晶体管使电路小型化、集成化、大规模化成为了可能。芯片的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小?芯片上集成了很多的晶体管,这些晶体管控制了很多电流,如果晶体管的尺寸逐渐变小的话,里面源极和漏极之间的那个沟道长度L也会相应的缩短,沟道长度变小后,晶体管就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低的控制电压。但进入28nm后再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缩减晶体管尺寸,将会失效。当沟道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芯片里面就会因为量子的隧穿效应,此时晶体管关断。目前业内通过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SOI(在晶体管之间,加入绝缘物质)等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芯片做小后主要会有以下几个好处:1、节能:晶体管大了,走的电路就越多,耗能就越大;晶体管做的越小,电流可以走更多捷径,多节能环保。2、性能提高:晶体管越小,同一块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工作的晶体管更多了,性能就更好。3、减少成本:芯片小了,一个硅片能做成更多的成品芯片,很大程序的降低了成本。4、减少芯片占用空间:芯片做小了,我们的电脑、手机才可能做得更小、更薄。所以芯片的趋势就是越做越小,越做性能越强。有种说法,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能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所以芯片的进化,就是晶体管变小的过程。电力电子晶体管为什么越做越大?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是一种耐高电压、大电流的双极结型集体管(Bipolo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电力晶体管开关特性好,但驱动电路复杂,驱动功率大。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也是三端器件(含栅极、集电极和发射极)。IGBT综合了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管的优点。电力电子晶体管之所以会越做越大,得先看一下它的发展历史:1957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根据肖克利的“勾型”(就是PNPN四层晶闸管结构)晶体管结构研制出第一个300V/25A可控硅SCR(后来叫晶闸管)。可控硅能处理较高的电压电流,开辟了以处理能力为目的的电力电子的新领域。1962年,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600V/200A的GTO(可关断晶闸管),克服了普通可控硅不能门极控制关断的缺点。但GTO在实际应用中容易烧毁。1974年,日本东芝等公司采用NTD单晶片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在GTO研制上取得突破,生产出1200V/2000A的GTO。而越做越大的双极晶体管采用垂直结构、达林顿级联技术以及多元胞集成并联等技术已经做到了500V/200A/50(电流放大倍数hFE),此时已经称作GTR。因MOS集成电路在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了飞速发展。1982年,CE公司的美籍印度人B.J.Baliga和Motorola公司几乎独自同时发明了IGBT。1984年GE公司的V.A.K. Temple发明性能更为优越的MCT(H),在1991年商品化生产,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因结构过于复杂成品率低而陷于停滞状态。1972年,日本人西泽润一采用JFET结构研制出了静电感应晶体管及晶闸管SIT、SITH。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三菱公司研制开发的以IGBT为基础的智能功率模块(IPM)经过十年的改进,也进入了成熟应用。1995年,西门子公司首次推出了非穿通结构(Non Punch Through)的NPT-IGBT,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里程碑。因为,NPT-IGBT技术可以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高温可靠性、安全工作区、超高耐压、低成本、高开关性能等诸多方面同时得到显著提高。采用NPT-IGBT技术及GTO圆片工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6500V/600A的NPT-IGBT。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要大大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tegrated Circuit)主要包括高压集成电路HVIC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C)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快,应用范围也较小。当今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高可靠、高功率频率积、高集成化、高智能化、低成本化、高允许工作温度的方向发展。从上图可见,如果没有电力电子晶体管,在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带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芯片也很难越做越小。晶体管不管是从微观和宏观的发展都改变了这个世界,促进了整个时代的发展。它是建设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基石。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苹果的A14芯片在85平方毫米的面积内塞入了125亿~150亿颗晶体管,这就意味着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密度可望达到1.76亿。如果等比例放大,可比北、上、广、深任何一座城市的规模复杂得多得多。不要试图用传统的办法一颗一颗的焊接这些相当于头发丝直径10万分之一大小的晶体管,因为根本不可能,用镊子夹一颗晶体管跟夹空气没有任何区别,更别说用烙铁将晶体管准确的焊接在已纳米计算的位置上。目前普通人手工能操作的最小尺度应该是在一粒宽约1毫米、长约3毫米的米上刻字。当然借助超高精度的机床操作,精度可以达到0.01~0.001微米,这种极限精度对于操纵一颗晶体管还远远不够。晶体管其实并不是焊上去的,而是通过光刻出来的没错就是用光来做刻刀,原理就像我们在沙滩上晒太阳,暴晒一段时间后,阳光能照射到的皮肤呈现深色,而经过遮挡的皮肤阳光无法照射呈现浅色,这样一幅具象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首先需要一块纯度99.999999999999%(小数点后面12个9)的高纯度晶圆做地基。这样晶体管和铜导线才能夯实得各归其位。光源是直接决定单位面积内能容纳多少晶体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芯片想要做得越小、在单位面积内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使用更短波长的光源是最直接的手段。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是以10~14纳米的极紫外光作为光源。设计好的芯片图纸会被制作成一层一层的光罩,一般一块芯片是由几十层电路组成,而每一层电路都需要一个光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晶圆加热表面形成氧化膜后,让光透过光罩射到涂了光刻胶的晶圆上。被光罩上的电路图挡住光的部分留下,而被光照到的光刻胶遇光就会起反应,容易会被化学腐蚀反应分解出去,或者用等离子体轰击晶圆表面的方式去除没有被光覆盖的位置,一层电路就这样刻在晶圆上了。不需要的光刻胶除去之后,在露出的晶片内注入使晶体管能高效工作的杂质物质,从而制作出半导体元器件。注入后的半导体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加热就可以恢复晶体的结构,消除缺陷从而激活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重复以上的步骤就可以形成多层电子回路。多层电子回路之间是通过气相沉积、电镀的方式形成绝缘层和金属连线,而电镀用于生长铜连线金属层。已经制作好的晶圆在经过化学腐蚀、机械研磨相结合的方式对晶圆表面进行磨抛,实现表面平坦化。然后再进行切片、封装、检测就做成了一块完整的芯片。芯片制造的原理看似简单,但每一步都属于挑战极限从沙子转变成可以制作芯片99.999999999999%的高纯度晶圆,难度可想而知,就连如今使用的极紫外光光源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所突破,而光刻胶就有几千种。这些都还不是极限难度,极限难度在于如何将电路一层一层的刻画到晶圆上,同时又保持晶体管和电路的泾渭分明,在纳米尺度上保持多层光刻电路对齐。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能组装光刻机的凤毛麟角,AMSL更是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其中能造7nm以下工艺的极紫外光刻机EUV重达180吨,拥有超过10万个零部件,90%的关键设备来自外国而非荷兰本国,ASML作为整机公司,实质上只负责光刻机设计与集成各模块,需要全而精的上游产业链作坚实支撑。通俗一些讲:就算给你EUV完整的图纸和配件,也很难调试出光刻芯片的精度。芯片制造这件事,需要一整个完善的产业链来支撑。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任重而道远,对于国外的封锁,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它法。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主要分为双极性晶体管和单极性晶体管,三极管是双极性晶体管的典型代表;而MOSFET则是单极性集体管的典型代表。以双极性晶体管三极管和单极性晶体管MOSFET为例,介绍CPU如何控制晶体管。CPU如何控制双极性晶体管-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流控型器件,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通过基极微小的电流可以驱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较大的电流,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主要由PN节构成,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电路符号和电极如下图所示。以NPN三极管为例,介绍如何控制。典型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接有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和开关接至电压VCC,如果让发光二极管点亮,需要PN节正偏,当开关被按下时实现NPN三极管的导通。CPU如何控制单极性晶体管-MOSFETMOSFET是场效应管,是一种压控型半导体器件,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漏极、源极和栅极,有NMOS和PMOS之分。其电路符号如下图所示。对于NMOS,需要Vgs>Vth时才可以导通;对于PMOS,需要Vgs<Vth时才可以导通。以NMOS为例,如下图所示。上图中,开关按下后,栅极是高电平,Vgs>Vth,NMOS的漏极和源极导通,LED发光。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留言、评论、转发。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号:玩转嵌入式。感谢大家。这个问题需要循序渐进,才能回答清楚,为便于理解,需要多上图片。一颗高性能CPU,其内部的复杂程度堪比一座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如果说城市的基础建筑材料是砖头,和钢筋、水泥配合,建成高楼大厦,那么CPU也有基础构成元件,它就是晶体管。当然,上图中的晶体管个子太大,CPU内的晶体管都是纳米级别,模样大不相同(运行原理完全一样),看起来像纱网格子(见下图):晶体管需要搭配电容、电阻等其它元件,才能完成“开”、“关”动作,对应计算机语言的“0”和“1”,这也是计算机只能读懂“0”和“1”的原因(现在的编程语言被称为高级语言,运行时都需要芯片中的编译器翻译成机器能读懂的0和1组成的语言),实际上所有的运算过程都是数以亿计的晶体管在不断重复“开”、“关”动作。所有的运算结果,不管是游戏的画面、电影特效还是计算器算买菜钱,都是晶体管不同开关动作组合的结果。晶体管如何和电容搭配?我举DRAM(俗称电脑内存)为例,一个DRAM单元可以存储1比特数据,它由1个晶体管和两个电容组成。见下图。CPU的内部结构要复杂一些,和DRAM的差别在于,DRAM的基本单元(DRAM CELL)结构都是一样的,这也是DRAM拼制造的原因;而CPU内的基本单元的结构并不一样,这样才能组成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译码器、缓存等部件,最终组成一个CPU内核,由于内部线路复杂,所以CPU既拼制造,也拼设计,比DRAM难度上了一个大台阶。现代CPU基本都是多核打天下,如下图的至强处理器有10个内核。总之,不管CPU多么复杂,它其实都是晶体管和电容、电阻等纳米级的元件,经过复杂的设计组合,得到不同的部件(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等),再由部件组成CPU内核,多个CPU内核再组成CPU,封装后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见下图:原创回答,搬运必究。设计师对每个晶体管都心里有数?在集成电路发展的早期,是这样的。早期的CPU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微处理器,Intel 于1971年推出的 4004,仅包含2250个晶体管。这时的CPU可以完全由设计师绘制,设计师当然也清楚每个晶体管都是做什么的。早期的其他CPU也是类似情况,比如1974年出品的 Intel 8080,共包含4500个晶体管;1975年出品的6502,仅3510个晶体管。当然,CPU这种数字逻辑芯片设计的基本单元其实不是晶体管,而是逻辑门,或者更大一点的触发器。当然,每个逻辑门和触发器所包含的晶体管都是固定的,也就可以认为,清楚知道每个逻辑门和触发器的分工和作用,就能清楚的知道每个晶体管的分工了。以上,是CPU设计的手工时代,设计师了解,也必须了解每个晶体管的分工和作用。现代的CPU由于现代芯片规模巨大,通常都利用EDA工具来生成和验证门级网表。逻辑设计师们通常工作在RTL(寄存器传输级)级。同时,由于IP核的大量使用,设计师已经很难清楚每个逻辑门,或者每个晶体管的分工了。类似软件开发我们可以用软件开发类比:以前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直接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工程师也清楚每条机器指令的作用现代的软件开发,工程师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如C++,Java,Go,Python),还会使用很多外来程序库(如Pytorch),这样,工程师已经难以清楚每条机器指令的作用了
5,谁有台达plc晶体管详细的接线视频
晶体管和继电器一样接线NPN接线方式输出Y0接电磁阀负接,COM端接N24,电磁阀正接P24
6,谁知道CPU中的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本视频演示了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的工作,实际应用包括晶体管作为放大器,以及开关。视频内容包括:硅原子的结构、掺杂、N型掺杂、P型掺杂、二极管的工作原理、NPN晶体管的工作和双级放大等。
00:00 / 07:03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7,MF47机械万用表上的三极管检测孔的使用方法及原理详细一点
四个小插孔有如下两排标识:c b e Ne b c P是NPN型的三极管就按第一排所示的c、b、e各脚插进去。是PNP型的三极管就按第二排所示的e、b、c各脚插进去。原理很简单,看看图纸就明白了。是给三极管加一个偏置,然后是根据ce极之间的阻值大小来换算成放大倍数的。 搜一下:MF-47机械万用表上的三极管检测孔的使用方法及原理,详细一点!
8,平板夜晶电视哪种牌子最好
合资首选索尼,不过价格偏高;东芝性价比较高,42C3000C是个不错的选择。
国产创维,海信都不错。建议不要考虑海尔,服务好是因为质量不好;也不要考虑LG,外观好看,技术不行。 呵呵! 国产的就创维的好 进口的有三星 日立的比较好一点 国内品牌可以选择长虹,量子芯技术,定制A级屏。合资品牌夏普最好,屏的分辨率高,但售后不及国内品牌
9,夜晶电视与普通电视的区别是什么
普通电视是采用阴极射线管通过电子束扫描成像,而液晶电视则是利用液晶加以一定电压会成像的原理显像,液晶电视有不闪烁,辐射小,功耗小等优点 led显示屏是由发光二极管排列组成的一显示器件。它采用低电压扫描驱动,具有:耗电少、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亮度高、故障少、视角大、可视距离远等特点。 led显示器与lcd显示器相比,led在亮度、功耗、可视角度和刷新速率等方面,都更具优势。led与lcd的功耗比大约为10:1,而且更高的刷新速率使得led在视频方面有更好的性能表现,能提供宽达160°的视角,可以显示各种文字、数字、彩色图像及动画信息,也可以播放电视、录像、vcd、dvd等彩色视频信号,多幅显示屏还可以进行联网播出。有机led显示屏的单个元素反应速度是lcd液晶屏的1000倍,在强光下也可以照看不误,并且适应零下40度的低温。利用led技术,可以制造出比lcd更薄、更亮、更清晰的显示器,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lcd是液晶显示屏的全称:它包括了tft,ufb,tfd,stn等类型的液晶显示屏。 笔记本液晶屏常用的是tft。tft屏幕是薄膜晶体管,英文全称(thinfilmtransistor),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在其背部设置特殊光管,可以主动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像素进行控制,这也是所谓的主动矩阵tft的来历,这样可以大的提高么应时间,约为80毫秒,而stn的为200毫秒!也改善了stn闪烁(水波纹)模糊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播放动态画面的能力,和stn相比,tft有出色的色彩饱和度,还原能力和更高的对比度,太阳下依然看的非常清楚,但是缺点是比较耗电,而且成本也较高。 简单地说,lcd与led是两种不同的显示技术,lcd是由液态晶体组成的显示屏,而led则是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显示屏。led显示器与lcd显示器相比,led在亮度、功耗、可视角度和刷新速率等方面,都更具优势。
10,赛尔号全boss攻略 有视频最好
现在有几十只BOSS,你最好打哪一只时单独问,否则别人怎么回答,几十只BOSS的攻略得写大半天。 蘑菇怪:虽然蘑菇怪只有10级,但是boss,也有20级布布草的实力。用14级烈火猴、火炎贝即可打败它,也可用19级的伊优用克制打败它钢牙鲨:虽然钢牙鲨是水系boss,但是它只会普通系的猛击和冰系的冰之牙,不建议用草系(布布草之类),草系等级练高点也可以打(很吃力),用火系打也麻烦,最好用电系(罗奇、天雷鼠之类)。黑能石可以到动力室换取黑武士装。布布草30级即可打败,最好带着“后援团”,用疾风刃。或30级天雷鼠,用电火花,一下打120多,2下便能击败。里奥斯:布布花40级以上用地震,尤里安31级以上用克制,巴拉龟36级可打败,39级烈焰猩猩再加5-6瓶高级体力药水即可打败,水晶鸭37可打败。波克尔用同生共死,巴鲁斯用泡沫光线、潮汐加3-4瓶高级体力药水可打败,巴拉龟36级用水之尾,加一高级补血药也可打败。纳多雷:先草系寄生、再(波克尔只剩一滴血)同生。然后随便出一个杀雷纳多:用一只巴鲁斯用漩涡,它害怕和冻伤。用一只会同生共死的比波(弄到1滴血),先用同生共死,再用比波用电光火石。雷伊:先减雷伊双防、再上地面系出大招。阿克希亚:80级火系可以单挑。或者速度过150波克尔出同生共死尤纳斯:先布鲁\小鳍鱼\魔牙鲨出贯穿水枪、然后把尤纳斯打得只剩一滴血(推荐秒杀技能)。然后里奥斯幻影解决。或者黑毛毛镇魂歌魔狮迪露:1、猩猩绝命火焰秒杀。 2、阿克希亚极度冰点秒杀。 3、黑毛毛镇魂歌 4、寄生+冻伤+烧伤哈默雷特:先出水系技能、然后魔焰猩猩绝命火焰秒杀。或者先耗招、然后按水火草的顺序屠龙。奈尼芬多:先布鲁海洋之心、或沙顿魑魅。然后群殴就可以 加259539278 那里都有 、不过盖亚 谱尼 易能王这些就没有了QQ614176051
11,努比亚使用技巧视频
1. 努比亚手机的使用技巧有很多,例如:
(1)可以在拨号键盘输入*#406#进行屏幕校准,
(2)可以在设置—辅助功能,打开单手模式,实现单手操作,
(3)可下拉通知栏,打开分屏模式,进行一机多玩,
(4)可打开手机的触摸手势功能,实现双击亮屏以及手掌息屏等,
2. 更多努比亚手机的使用技巧,可以登录努比亚官方论坛学习查看。 努比亚Z5 Min——
你不知道的那些使用技巧
Q1、小牛双清方法(恢复出厂设置,如刷机前或屏幕锁忘记了可以用以下方法清除屏锁)
A:1、第一步使手机关机;
2、在关机状态下,按住音量上键不放手,然后按电源键开机,手机会进入recovery模式;
3、此时可以使用音量上、下键移动光标,将光标移到wipe
data/factory reset行,然后按电源键选中;
4、使用音量的上、下键来移动光标,将光标移到Yes--delete all user
data行,然后按电源键选中;
5、手机会执行恢复出厂设置操作,然后手机会回到主菜单,同样使用音量的上、下键来移动光标,将光标移到wipe cache
partition行,然后按电源键选中;
6、使用电源键选中 reset system
now行,手机自动重启,双清完毕。
说明:1、双清后会清除手机设置及保存在手机里的信息,请您提前备份个人数据。
2、如果手机停留在“个性,是一种生活态度”界面上没有反应,请耐心等待,第一次开机时间比较长。 Hi!
Q1、小牛双清方法(恢复出厂设置,如刷机前或屏幕锁忘记了可以用以下方法清除屏锁)
A:1、第一步使手机关机;
2、在关机状态下,按住音量上键不放手,然后按电源键开机,手机会进入recovery模式;
3、此时可以使用音量上、下键移动光标,将光标移到wipe
data/factory reset行,然后按电源键选中;
4、使用音量的上、下键来移动光标,将光标移到Yes--delete all user
data行,然后按电源键选中;
5、手机会执行恢复出厂设置操作,然后手机会回到主菜单,同样使用音量的上、下键来移动光标,将光标移到wipe cache
partition行,然后按电源键选中;
6、使用电源键选中 reset system
now行,手机自动重启,双清完毕。
说明:1、双清后会清除手机设置及保存在手机里的信息,请您提前备份个人数据。
2、如果手机停留在“个性,是一种生活态度”界面上没有反应,请耐心等待,第一次开机时间比较长。
感谢您对努比亚产品的关注与支持,祝您生活愉快,谢谢
文章TAG:
晶管体攻略视频 24英寸夜晶电视每小时耗电多少 攻略 视频 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