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修改是什么原理,为什么电脑游戏会莫名其妙被修改
作者:本站作者
1,为什么电脑游戏会莫名其妙被修改
1.病毒破坏
2.安装在一个不安全的分区(可能是中毒的分区,或系统分区的(Windows)里面),导致运行的时候数据交换与系统文件的处理数据错乱
建议重新安装
2,网络游戏外挂的原理是什么外挂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么
由于众多玩家参与游戏,随着游戏参与程度的加大,便出现了玩家修改游戏程序的现象,俗称外挂(“hack tools”,又叫“cheating program”)。所谓外挂就是指某些人利用自己的电脑技术专门针对一个或多个网络游戏,通过改变网络游戏软件的部分程序,制作而成的作弊程序。用户利用外挂这种作弊手段可以轻易得到其他正常用户无法得到、或必须通过长期运行程序才能得到的游戏效果。他外挂的表现有很多种,有加速器、封包等,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为使用外挂的游戏者带来不同于正常用户的游戏效果,它能使使用外挂者比正常用户奔跑快、攻击威力加大、获得更多的游戏刀锯等。 应该说早期图形网络游戏(如uo、kok)的外挂说是出于善意的,外挂机器人只是代替线上玩家进行某些重复性动作,以达到长时间在线"练功"的目的,可以使一些忙于工作的人也能够享受到网络游戏的乐趣,网络游戏服务商对此也是争只眼,闭只眼,因为他并没有对网络游戏规则造成太大的冲击,外挂已经不仅仅是重复性机器人而已。如"加速器外挂"可以大幅度修改客户端id的移动速度;"经验外挂"可以在游戏中向服务器发送npc本身xx倍的经验的封包,以达到迅速成长的效果;更有甚者可以对服务器端的id或物品进行属性修改……,网络游戏蒸蒸日上,而网络外挂也是如火如荼,似乎网络外挂与网络游戏的争端从有网络游戏就开始了,越是玩家聚集的游戏其外挂现象就越是严重,游戏外挂软件的多寡已经成为评价一个网络游戏成功与否的标准。甚至有玩家戏称:“没有外挂的游戏是网络垃圾”。当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但外挂软件的确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网络游戏的受众程度。一个网络游戏,玩的人多了,外挂就会紧跟着来。龙族、魔力宝贝、天使、传奇等等无一幸免。奇迹的外挂似乎来得更快,快到点卡还未上市,外挂卡已经开始卖了。外挂软件给部分玩家带来刺激与兴奋之后,也破坏了游戏规则,这类的外挂已经严重影响了游戏的公平性,致使其他玩家无法与使用外挂的玩家进行抗衡,于是越来越多的玩家离开了游戏,网络游戏的运营商也逐步丧失了市场。因此外挂软件损害了玩家的利益也损害了运营商的利益,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破坏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3,游戏修改器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内存变量及对应的地址。游戏里的一切游戏数据都会在内存里驻留,只要预设好规律算法就可以通过这个规律算法去把茫茫无边的内存数据里筛选出你想要的那一个数据捕捉你想要的那个变量数值对应的地址。地址找到了然后改动它达到修改目的。所以这基本上就是筛选跟踪内存数据的方法。当然这只能在单机上使用,而网络游戏,它其实有两个端,一个是客户端也就是你安装的程序本地,还有就是服务器端,那是存在于网络服务器的另一个服务性映像,而本地产生的一切数据都会即时同步到服务器并且相互验证数据包,如果非法修改,服务器端就会识别出来数据不一致。通俗来说你的游戏数据是存在网络服务器并且有各种防护,不能简单的通过修改达到修改网游(这事也不绝对,早期网络游戏防护意识差,有些网游防修改设定不够好,导致给修改留下机会,当年的灵幻游侠就是个例子,竟然可以用金山游侠直接修改游戏速度[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再加上外挂加持,一天满级不是梦想),不过现在都没那么容易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法子,通过截取数据包修改也是有可能的,但那也需要建立在对方防护薄弱上。
4,游戏中的修改版是什么意思
就是和原来正版的不同,经过修改的版本,比如无限元宝,无限游戏币,经验倍数等游戏数据库修改了 百度游戏修改工具 基本可以秒杀一切单机游戏
5,谁能帮我解释外挂是什么以及它的工作原理
现在的网络游戏多是基于Internet上客户/服务器模式,服务端程序运行在游戏服务器上,游戏的设计者在其中创造一个庞大的游戏空间,各地的玩家可以通过运行客户端程序同时登录到游戏中。简单地说,网络游戏实际上就是由游戏开发商提供一个游戏环境,而玩家们就是在这个环境中相对自由和开放地进行游戏操作。那么既然在网络游戏中有了服务器这个概念,我们以前传统的修改游戏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记得我们在单机版的游戏中,随心所欲地通过内存搜索来修改角色的各种属性,这在网络游戏中就没有任何用处了。因为我们在网络游戏中所扮演角色的各种属性及各种重要资料都存放在服务器上,在我们自己机器上(客户端)只是显示角色的状态,所以通过修改客户端内存里有关角色的各种属性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是否我们就没有办法在网络游戏中达到我们修改的目的?回答是"否"。我们知道Internet客户/服务器模式的通讯一般采用TCP/IP通信协议,数据交换是通过IP数据包的传输来实现的,一般来说我们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某些请求,比如移动、战斗等指令都是通过封包的形式和服务器交换数据。那么我们把本地发出消息称为SEND,意思就是发送数据,服务器收到我们SEND的消息后,会按照既定的程序把有关的信息反馈给客户端,比如,移动的坐标,战斗的类型。那么我们把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有关消息称为RECV。知道了这个道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析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往来的数据(也就是封包),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取到对我们有用的数据进行修改,然后模拟服务器发给客户端,或者模拟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这样就可以实现我们修改游戏的目的了。 目前除了修改游戏封包来实现修改游戏的目的,我们也可以修改客户端的有关程序来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知道目前各个服务器的运算能力是有限的,特别在游戏中,游戏服务器要计算游戏中所有玩家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一些运算还是要依靠我们客户端来完成,这样又给了我们修改游戏提供了一些便利。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将客户端程序脱壳来发现一些程序的判断分支,通过跟踪调试我们可以把一些对我们不利的判断去掉,以此来满足我们修改游戏的需求。
6,什么是WPE
WPE(Winsock Packet Editor)
它的中文名称是:网络封包编辑器,wpe是个一封包截取软件,它能截取网络上的数据封包。
在大多数的变成工具中winsock已经封装成一个控件,成为网络变成的控件,是非常方便的,利用这个控件,变成工具就可以编写外挂工具,例如使用VB就可以非常容易地编写出很出色的外挂。
现在,WPE有两个版本,分别是:WPE1.3和WPE pro0.7 前者是使用与win98操作平台,后者适用与win200和winXP操作系统 WPE可以用来修改网络游戏,http://www.51ku.net/down.asp?id=3416&no= 这是下载地址 WPE(Winsock Packet Editor)
它的中文名称是:网络封包编辑器
在大多数的编程工具中winsock已经封装成一个控件,成为网络编程的控件,是非常方便的,利用这个控件,编程工具就可以编写外挂工具.
Wpe工作原理和可行性分析
Client/server模式网络游戏,我们的信息全在服务器上面,想从服务器上修改我们的个人用户信息,可能性为微乎其微,客户端安装在你的机器上, 玩游戏的时候,你发出指令,其实就是向服务器发送封包,服务器接收到封包后进行分析,然后返回结果,结果也是以封包的形式发送到你的机器上,你的机器接收到後就可以看到结果了。
wpe所要改的,不是[游戏里面的数值],而是[伪造信息封包]。 什么意思咧??就是我们用wpe所要改的,并不是"生命力由100变成10000"之类的东西, 这种东西无法用wpe改, 我们要改的可能是把"我卖了一个500元的东西" 改成"我卖了一个50000元的东西"或把"我得了10的exp"改成"我得了10000的exp"之类 的,或者是明明身上没东西还一直卖"500元的东西"或没怪物还"一直打10的exp"。
也就是说WPE可以截取网络上的信息...(你又想坏想法了)拿封包把起来分析.改里面的值...如果是坏人用到的话.后过不可想像...更可怕的是用它来截取网络密码等一些信息....
软件版本
现在,WPE有两个版本,分别是:WPE1.3和WPE pro0.7 前者是使用与win98操作平台,后者适用与win200和winXP操作系统。都有中文版。
.wpe 文件
OpenCanvas (绘图软件)的事件记录文档。
此软件的最大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对创作进行录像,使用方法就是"事件-保存过程"和"事件-打开过程". 有很多想学手绘CG的菜鸟(偶也是一个啦)苦于无法找到好的创作过程教程. 但这软件就是可以记录高手的创作过程的每一笔每一画,可以回放.
7,什么叫外挂和bug啊
一个游戏辅助工具
外挂这个词并非天生就是破坏和作弊的代名词,任何游戏都有繁琐,无聊的一面,只要分寸把握得当,外挂也能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同时还能帮大家节省一些时间的网费和点卡费。
而外挂就是建立在网络游戏服务器与各个玩家的客户端程序之间的自动控制和修改传输数据的程序,它一般有以下四种模块:
1。自动化管理,外挂挂机的主要功能。
2。减小(增大)游戏指令与指令之间的间隔时间,例如:快速战斗,快速劳动等(非变速齿轮的直接加快游戏速度的效果)。
3。执行一些因为玩家个人游戏信息的问题而在客户端无法直接执行的命令,但这个命令在客户端却是允许的(例如等级1就执行等级99级才能执行的指令)。
3。修改客户端正常的指令发送至服务器达到一定的特殊效果,这种指令是一般客户端不能编译发送的,但服务器却可正常接收执行,如:发送GM的系统消息。又如:把一个在游戏中价值10的物品卖成100000,简单的举子,例如这个物品代号为a,原本应发送
a。10
这个数据,但通过外挂把这个数据改为
a。100000
这样就把10的东西卖到100000。
制作外挂就是大量收集正常数据指令并观察其规律,之后通过修改并集中这些数据指令制作出外挂的各模块,之后编成一个软件。
以下是对4个模块的原理分析以及和网络游戏的“处分”的关系。
1。自动化模块是用一个智能程序(懂高级语言的朋友应该都明白这里用了大量的选择结构)来控制收发数据达到自动化。这些都属于与正常客户端的数据,智能挂机程序就相当于一个人在执行游戏,所以服务器无法区别正常的客户端与外挂。所以此模块100%安全。
2。对于每种游戏的指令的间隔时间在正常的客户端中是固定,但在服务器却是有一个最长时间和一个最短时间,当超过最长时间或最短时间时就会被服务器断开连接(所谓的被踢出),有些朋友这时会问,为什么服务器要这样设置呢?这也是玩网络游戏掉线的原因,是因为客户端与服务器双方的网络延迟所设置的,可能是玩家的客户端网速不佳,也可能是服务器超负荷,以至于造成数据等待。所从外挂正好利用这一点,以服务器最短(或最长)时间收发数据来提高游戏的效率。一些反对外挂的人就利用外挂的这一点来批评外挂,说外挂的数据造成服务器超负荷,影响了其它玩家(俗称“卡”)不能正常游戏。按公平的角度来说,外挂是有影响,但微乎其微,主要是因为服务器设备以及维护本身就很差,网络游戏公司不肯花钱去调整,如果能直正达到当前在线人数不超过设备所容纳人数。那应该是没问题的。如果超了。不用外挂本身就很“卡”。这个模块也是100%安全。
3。这种就是把自已不满条件的指令“偷”来再发送。但服务器可能对这个管理比较严,不一定所有的指令“偷”来都能被服务器执行,但这个决对是100%安全的,因为这些数据不论在客户端还是服务器都是合法的,如果专门设置一个程序来查这方面的外挂会误伤到很多玩家。所以服务器只能来限制当数据不达到条件时不予执行。
4。此模块应该算网络游戏的BUG而作文章的,但这便是被“处分”的主要原因,它虽然能达到很强的效果,但是严重影响了游戏规则,当发送这种数据会自动被服务器记录,因为太明显。这个模块好比一个糖衣炮弹,吃不好就会“死”,它的安全系数为0。
由于众多玩家参与游戏,随着游戏参与程度的加大,便出现了玩家修改游戏程序的现象,俗称外挂(“hack tools”,又叫“cheating program”)。所谓外挂就是指某些人利用自己的电脑技术专门针对一个或多个网络游戏,通过改变网络游戏软件的部分程序,制作而成的作弊程序。用户利用外挂这种作弊手段可以轻易得到其他正常用户无法得到、或必须通过长期运行程序才能得到的游戏效果。他外挂的表现有很多种,有加速器、封包等,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为使用外挂的游戏者带来不同于正常用户的游戏效果,它能使使用外挂者比正常用户奔跑快、攻击威力加大、获得更多的游戏刀锯等。
应该说早期图形网络游戏(如uo、kok)的外挂说是出于善意的,外挂机器人只是代替线上玩家进行某些重复性动作,以达到长时间在线"练功"的目的,可以使一些忙于工作的人也能够享受到网络游戏的乐趣,网络游戏服务商对此也是争只眼,闭只眼,因为他并没有对网络游戏规则造成太大的冲击,外挂已经不仅仅是重复性机器人而已。如"加速器外挂"可以大幅度修改客户端id的移动速度;"经验外挂"可以在游戏中向服务器发送npc本身xx倍的经验的封包,以达到迅速成长的效果;更有甚者可以对服务器端的id或物品进行属性修改……,网络游戏蒸蒸日上,而网络外挂也是如火如荼,似乎网络外挂与网络游戏的争端从有网络游戏就开始了,越是玩家聚集的游戏其外挂现象就越是严重,游戏外挂软件的多寡已经成为评价一个网络游戏成功与否的标准。甚至有玩家戏称:“没有外挂的游戏是网络垃圾”。当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但外挂软件的确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网络游戏的受众程度。一个网络游戏,玩的人多了,外挂就会紧跟着来。龙族、魔力宝贝、天使、传奇等等无一幸免。奇迹的外挂似乎来得更快,快到点卡还未上市,外挂卡已经开始卖了。外挂软件给部分玩家带来刺激与兴奋之后,也破坏了游戏规则,这类的外挂已经严重影响了游戏的公平性,致使其他玩家无法与使用外挂的玩家进行抗衡,于是越来越多的玩家离开了游戏,网络游戏的运营商也逐步丧失了市场。因此外挂软件损害了玩家的利益也损害了运营商的利益,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破坏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有的时候玩游戏对方的身体不动,可是其实他在你身边动,但是你看不见,这叫卡机,英文lag
恶意挂机,就是开着某个程序不动增加在线时间,浪费网络资源
“BUG”的由来:
Bug一词的原意是“臭虫”或“虫子”。但是现在,在电脑系统或程序中,如果隐藏着的一些未被发现的缺陷或问题,人们也叫它“Bug”,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第一代的计算机是由许多庞大且昂贵的真空管组成,并利用大量的电力来使真空管发光。可能正是由于计算机运行产生的光和热,引得一只小虫子Bug钻进了一支真空管内,导致整个计算机无法工作。研究人员费了半天时间,总算发现原因所在,把这只小虫子从真空管中取出后,计算机又恢复正常。后来,Bug这个名词就沿用下来,表示电脑系统或程序中隐藏的错误、缺陷或问题。
与Bug相对应,人们将发现Bug并加以纠正的过程叫做“Debug”,意即“捉虫子”或“杀虫子”。遗憾的是,在中文里面,至今仍没有与“Bug”准确对应的词汇,于是只能直接引用“Bug”一词。虽然也有人使用“臭虫”一词替代“Bug”,但容易产生歧义,所以推广不开。
所谓“(Bug)”,是指电脑系统的硬件、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出错。硬件的出错有两个原因,一是设计错误,一是硬件部件老化失效等。软件的错误全是厂家设计错误。那种说用户执行了非法操作的提示,是软件厂商不负责的胡说八道。用户可能会执行不正确的操作,比如本来是做加法但按了减法键。这样用户会得到一个不正确的结果,但不会引起bug发作。软件厂商在设计产品时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不允许用户做非法的操作。只要允许用户做的,都是合法的。用户根本就没有办法知道厂家心里是怎么想的,哪些操作序列是非法的。
从电脑诞生之日起,就有了电脑BUG。第一个有记载的bug是美国海军的编程员,编译器的发明者格蕾斯·哈珀(GraceHopper)发现的。哈珀后来成了美国海军的一个将军,领导了著名计算机语言Cobol的开发。
1945年9月9日,下午三点。哈珀中尉正领着她的小组构造一个称为“马克二型”的计算机。这还不是一个完全的电子计算机,它使用了大量的继电器,一种电子机械装置。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哈珀的小组日以继夜地工作。机房是一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建造的老建筑。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房间没有空调,所有窗户都敞开散热。
突然,马克二型死机了。技术人员试了很多办法,最后定位到第70号继电器出错。哈珀观察这个出错的继电器,发现一只飞蛾躺在中间,已经被继电器打死。她小心地用摄子将蛾子夹出来,用透明胶布帖到“事件记录本”中,并注明“第一个发现虫子的实例。”[1]
从此以后,人们将计算机错误戏称为虫子(bug),而把找寻错误的工作称为(debug)。
外挂:
现在的网络游戏多是基于Internet上客户/服务器模式,服务端程序运行在游戏服务器上,游戏的设计者在其中创造一个庞大的游戏空间,各地的玩家可以通过运行客户端程序同时登录到游戏中。简单地说,网络游戏实际上就是由游戏开发商提供一个游戏环境,而玩家们就是在这个环境中相对自由和开放地进行游戏操作。那么既然在网络游戏中有了服务器这个概念,我们以前传统的修改游戏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记得我们在单机版的游戏中,随心所欲地通过内存搜索来修改角色的各种属性,这在网络游戏中就没有任何用处了。因为我们在网络游戏中所扮演角色的各种属性及各种重要资料都存放在服务器上,在我们自己机器上(客户端)只是显示角色的状态,所以通过修改客户端内存里有关角色的各种属性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是否我们就没有办法在网络游戏中达到我们修改的目的?回答是"否"。
我们知道Internet客户/服务器模式的通讯一般采用TCP/IP通信协议,数据交换是通过IP数据包的传输来实现的,一般来说我们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某些请求,比如移动、战斗等指令都是通过封包的形式和服务器交换数据。那么我们把本地发出消息称为SEND,意思就是发送数据,服务器收到我们SEND的消息后,会按照既定的程序把有关的信息反馈给客户端,比如,移动的坐标,战斗的类型。那么我们把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有关消息称为RECV。知道了这个道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析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往来的数据(也就是封包),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取到对我们有用的数据进行修改,然后模拟服务器发给客户端,或者模拟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这样就可以实现我们修改游戏的目的了。
目前除了修改游戏封包来实现修改游戏的目的,我们也可以修改客户端的有关程序来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知道目前各个服务器的运算能力是有限的,特别在游戏中,游戏服务器要计算游戏中所有玩家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一些运算还是要依靠我们客户端来完成,这样又给了我们修改游戏提供了一些便利。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将客户端程序脱壳来发现一些程序的判断分支,通过跟踪调试我们可以把一些对我们不利的判断去掉,以此来满足我们修改游戏的需求外挂是指 利用程序的漏洞 进行非正常的活动或调试
BUG是指漏洞和缺陷
文章TAG:
网络游戏修改是什么原理 为什么电脑游戏会莫名其妙被修改 网络 网络游戏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