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命运的扭转,命运的不公你又懂得多少

作者:本站作者

1,命运的不公你又懂得多少

懂得8个字,那就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命运的扭转,命运的不公你又懂得多少

2,英雄联盟CG命运的扭转里面出场的英雄

蛮子,理由一、蛮三刀,砍了盖伦三刀。理由二,被盖伦打中不死。理由三、明显的拖着刀走的姿势。PS:蛮子新皮肤“关羽”,应该是大刀,可游戏里姿势还是拖着大刀走的(不协调)。

命运的扭转,命运的不公你又懂得多少

3,命运的扭转在哪能看

官表示版本纳男爵虚空恐惧游戏看新造型纳

命运的扭转,命运的不公你又懂得多少

4,郭子仪是不是扭转了唐朝的命运他的一生为何如此成功

因为很多人已经不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了。在很多现代人看来,命运只能通过千方百计赚钱来改变,读书学习不但需要花钱,而且大学毕业了也不一定能赚到钱,没有钱文凭再高也是废纸一张。这些人的尊严都寄托在比别人有钱上,只要有钱就能过好日子,就是高人一等,就是成功人士。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是社会的悲哀。你觉得呢?
因为很多人已经不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了。在很多现代人看来,命运只能通过千方百计赚钱来改变,读书学习不但需要花钱,而且大学毕业了也不一定能赚到钱,没有钱文凭再高也是废纸一张。这些人的尊严都寄托在比别人有钱上,只要有钱就能过好日子,就是高人一等,就是成功人士。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是社会的悲哀。你觉得呢?考上了大学,离改变命运还有多远?导语:“在中国,人们告诉你:你必须得上大学。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每年夏天,近千万高考考生经历寒窗苦读、填志愿的前思后想,终于等来录取通知书。对他们来说,这是人生的转折点。他们对未知的大学生活,满怀期待。与此同时,无数大学毕业生手持简历,彳亍在求职市场里,希望总是在用人单位一句“回去等消息”后再次燃起,又在随后几天的音信全无中再次熄灭。中国社科院2017年的报告显示,2016中国高校毕业就业率为86%。也就是说,当年有近200万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他们大多来自二、三本和大专院校,以及语文教育、法律事务以及生物工程等专业。这些学生不仅要面临本身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还要面对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远在天边。越读书,越贫穷?纪录片《出路》讲述的是民办高校招生老师王振祥、农村考生王盼、三本毕业生万超三人关于大学的故事,属于“为什么贫穷”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影片开场,“弘博软件学院”的招生老师王振祥奔波于湖北各个县城高中,在讲台上,他字正腔圆,宣传着“弘博学院”的种种优势。他带着死任务:每场讲座下来,至少要有3个学生注册,交100元的“注册费”。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王振祥必须许下一些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甚至弄虚作假。他用投影仪展示阅览室、实验室等图片,但 “没有一个是我们学校的,全部是百度上找的。”他说学校有三十余名专业教师,其实其中有一半是教务人员;他声称学校与43000家企业建立联系,毕业生至少有十个工作岗位可供选择,而事实上,这样的学生几千个人里只有几十个。而台下的家长大多神色迷茫,他们来自农村和县城,孩子的高考成绩在3、400分上下,上一本二本大学均希望渺茫。这些学生,正是民办 “弘博软件学院”的主要招生对象。这所“会发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校”是弘博集团旗下的教育品牌,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学院”。每年,该校要招生5000人,每人学费12500元,总共收入五千多万元。这个价格,在民办学校里,并不算高。王振祥对着镜头说,“我们是个公司,不是个学校,把学生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就可以了”。可在纪录片另一位主人公王盼的眼里,王振祥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老师。2010年6月末,王盼来到了王振祥的讲座。她来自农村,在镇上念书,刚刚高考结束,只拿了388分。王盼的母亲右手残缺,爸爸先天有些痴呆,夫妻二人在砖厂搬砖为生,搬一块砖赚5厘钱(0.005元),一天要搬上万块砖,收入不到50元。对王盼一家来说,弘博学院3年近5万的学费是天文数字,他们不吃不喝,也得3、4年才能赚回来。王盼并不是个例。在王振祥的招生经验里,曾有农村出来的孩子,全家卖了猪牛卖了房子卖了田地,供他一年的学费,才挤上大学这条船。这些孩子太想继续读书了。初中的时候,老师问王盼,你为什么要上学呢?王盼说,上学是为了脱贫。对“王盼们”来说,上大学或许是眼下最好的出路,为此,他们甚至愿意倾其所有。“如果出去打工,想让爸爸妈妈过得好一点肯定很难,如果我读书出来,想让父母过得好一点,可能就容易一点”。然而,王盼所期待的、大学毕业后的生活其实并不“容易”。故事的第三位主人公万超毕业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作为一名三本大学的应届生,他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人才市场上,这个24岁的男生一次次坐下来介绍自己,衬衫被汗水浸湿。他央求招聘人员不要把自己的简历放在最下面,并表示什么都愿意做。万超说,“刚开始还有很多期待,现在我只是想要在武汉生活下去。”“我要工作。为什么他们不要我?我不是211、985。一定是这样。”好不容易有一家清算公司打算录用他,试用期工资每月1500元。万超算了笔账:一个月光房租和伙食,加起来就是937.5元,工资几乎消耗光。然而那家清算公司在十天之内就把他辞退了,理由是万超的Excel用得不熟练。当时,他已经在单位附近租下了房子,还借了朋友和父母的钱,可工作却突然没了着落。“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出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不仅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更能让我们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高品质的生活。” 王振祥在讲台上神情坚定。但他心里明白,这些话只能用来骗骗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三本大学毕业、求职屡屡碰壁的万超也开始意识到,“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对他来说遥不可及;屏幕前的观众更是心如明镜。可王盼一家人依然相信,相信上大学能换来一个美好未来。他们只有相信。“如果我不读书,我不知道以后我还能做什么。”她对镜头说。穷孩子上大学,春天就来了?为了挤上大学这条船,“王盼们”可能要花费父母4、5年的血汗钱,甚至负债累累。然而,最终,这条承载厚望的船却未必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把这艘昂贵的“希望之舰”送到王盼面前的,是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政策。1990年代起,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减少甚至退出对医疗、住房等公共物品的投入,市场成了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教育行业也不例外。1996年,“包分配”正式取消,大学毕业生被要求自主择业。接下来取消是“免学费”。1985年,高校推出了接受分数偏低自费生的“双轨制”,开始摸索起收费办学的路子来。1998年颁布《高等教育法》规定, 大学正式开始收费。扩招带来的显性收益非常显著。1992年公立高校计划内学生的学费为208元/人(计划内国家负责),而2015年已经达到了5000元/人,较1992年增长24倍。而同时期人均GDP从2334元增长到50251元,增长21.5倍;农村人均年收入从784元增长到10772元,增长13.7倍。——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几乎在同一时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不贬值就要承担出口下滑的经济压力。为遏制1992年下半年经济的四高四热现象,国内采取了紧缩政策。因此,如何扩大内需,让老百姓花钱,成为了当局日思夜想的大事。而彼时,高等教育已成为教育行业首屈一指的“消费品”。1998年底,在亚洲开发银行担任经济学家的汤敏和其妻子左小蕾,向高层提交了一份“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建议。建议提出,我国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4%,远低于别的国家,应当改变这一状况,增加教育机会。此外,彼时一千多万工人在国企改革中下岗,而大学扩招能有效延长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避免其与工人竞争工作岗位。即缓解了就业压力,又能增加下岗员工供孩子读书的家庭责任压力,有效避免社会冲突。更重要的是,高校扩招或许能解燃眉之急。在当时,鼓励大家买车买房买冰箱的经济刺激措施始终难以奏效,而在汤敏看来,唯一有可能起效的就是教育。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所有的家长还是愿意把钱花在教育上,这和现在大家争买学区房是一个道理。因为教育不仅是消费,实际上也是为你的下一代、也是为国家的未来在投资。所以我们就从帮助国家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角度,提出了扩招的建议,不仅是刺激消费,而且是让老百姓把钱花在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这一提议受到了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9年6月,国务院宣布了高校扩招政策。而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普通本科高校资金不足的状况,国家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成立的“独立学院”、各类民办专科、三本大学也就在那时起应运而生,学费大多自主定价,费用在数万元上下。资料来源:高考网从90年代末至今的20年间,中国高校本专科生数量从不足百万增长到600余万,研究生数量也由数万增长到40余万。除了普通公办高校扩大招生,过去10年内,中国民办高校的数量也增加了30倍。中国高等教育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大众化阶段。扩招的收益是显著的,而全国教育学杂费收入(含中小学教育)更从3697亿元飙升到了2015年的43174亿元,增长11.7倍,而同时期国内GDP则从8.5万亿增长到69万亿,才增长8倍。大学扩招的“初心”其实是刺激消费、缓解下岗工人就业压力。然而,在开展过程中却意外地受到了欢迎,短期内广受支持,被寄予了增加教育机会、促进社会流动的厚望。尤其在“王盼”这样的孩子眼里,只要付得起学费,哪怕去不了好大学,“脱贫”的梦想似乎也并不遥远了。不平等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然而,大学看似近在咫尺,流动的可能性却远在天边。扩招没有缓和竞争,只是将其转换了形势。区分始终是资本社会中永恒的游戏。此刻那里人太多了,势必要进行第二次划分。较少的人进了大学,一方面意味着区分的改变,扩招之前考上本科就是优胜,扩招之后要考进一本,乃至考进211才和扩招之前等值。另一方面,较多的人上了大学意味着实质的竞争被推迟到下一轮,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已经不足,要竞争研究生学历了。——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随着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8%飙升到2017年的75%,昔日好学历—好能力—好工作的链条被斩断了。当学生们拿到大学录取书的那一刻,它已经开始贬值。此外,不仅大学学历的贬值,近些年劳动力市场的缩水也加剧了就业的困难。据观察者网报道,2013年,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预计GDP增长率为7.5%,新增就业岗位数为900万个,仅是毕业生人数的1.28倍,为历年的最低值。在扩招与经济震荡背景下,大学生同时面临着学历“膨胀”和工作 “缩水”。僧多粥少,竞赛加剧。从竞争一本大学到竞争211、985学历,从竞争本科到竞争研究生学历,从国内升学到出国留学,甚至到重点中学、重点小学……教育的军备竞赛不断延伸,不断升级。当社会结构日趋固化、而大部分资源又始终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仅靠教育将全社会百分之五十的成员托举到原先百分之十成员的领地,对于改变前者是没有意义的”。南京大学为贫困学生设立的“ 入学绿色通道”,但能走到通道前的寒门子弟已越来越少。图片来源:CFP教育市场化带来的军备竞赛,意味着时间和金钱上的加倍投入。而这一切显然更有利于家境殷实的中上层学子。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绘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中国青年报《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么?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显然,扩招后的教育竞争对学生家庭背景的要求反而更高了。当中上层的父母想方设法,让他们的孩子耳濡目染,协力将家庭的经济、文化资本转化成学习成绩,转化成眼界和见识,最终转化成教育优势时,底层孩子却越来越难通过上大学扭转命运。他们即便有幸上了大学,也大多流入了大专和二三本院校。李春玲比较了扩招前高考(生于1975-1979)和扩招后高考(生于1980-1985)这两个群体,发现相比扩招前,扩招后父亲的户口对是否升读高等教育的影响更大,对升读大学或大专的影响也更大。学者杨东平的研究也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2015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话,真相了穷孩子难进好大学,也就更容易找不到工作。学者李宏彬等人的研究发现,相较非重点大学,重点大学(211)会带来10.7%的工资优势。尽管在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中,不乏底层个体的成功事迹,但对于整个群体来说,向上流动却并不比以往更加容易。占有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中上层家庭,不断复制着“龙生龙,凤生凤”的故事,而穷孩子们的春天却迟迟不来。“弘博学院”的宣传老师王振祥说:“教育产业化这么多年,所有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里面。农村的小孩没有良好的教师团队,进不了大学,他们只能选择我们这种:对你的分数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最终又会发给你一个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院。不上学就没有出路,上了学也未必有出路《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至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然而,在城乡二元对立、农村不断被吸血和吞噬的语境下,除了花钱读书,他们别无他法。没有任何知识和文化的农村青年,他们更普遍的下场在哪里呢?在快手呈现出的精神迷惘和空虚里,在东莞流水线上夜以继日的机械劳作里,在大城市不断冒出的建筑工地里……——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个体命运的转变却陷入停顿。纪录片《出路》的导演陈为军质问道,“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却还是不能改变命运,依然贫穷,那么这样的群体是否就该抬起头来看看,是不是我们所处的系统出了问题?”央视纪录片《高考》中,毛坦厂中学一位班主任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是劝学大学扩招“画了一张没用的大饼”。它看似给更多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让底层学生在获得学历和提高社会地位的预期下进入大学。但事实上,扩招不仅没有改变实质的竞争,反而因为市场主导了教育资源分配,中上层家庭的孩子能够更轻易地占据社会金字塔的高位。穷孩子不仅上大学困难,甚至,他们还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当“上大学改变命运”出现在民办大学空洞的宣传口号里,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满足底层孩子对于读书致富的想象,让他们满怀期待地接受现实,让他们的父母心甘情愿地、不惜血本地花钱。沃尔斯特说,教育扩张是社会上层维护自身优越地位的安全阀。在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大学扩招是给底层的“障眼法”、给上层的“宽心丸”。它看起来满足了增强流动性的社会要求,同时又没有损害中上层的既得利益。打着平等的幌子缓和各阶层间的社会冲突,但并未改变不平等的现实;看起来在弥合不平等,事实上却以这种方式将不平等合理化了。毕竟,像“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种故事,只会存在于1998年的新华字典里。参考资料:郑也夫 《吾国教育病理》沃尔斯特 “增长的界限” 载于哈里楠编 《教育社会学手册》布迪厄 帕斯隆 《继承人》李春玲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叶晓阳 丁延庆 《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南方周末 《你必须上大学,但是……纪录片“出路”中的贫穷》南方周末 《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作者:山谷编辑:沙捞越 凉拌水瓶座美编:黄山
因为很多人已经不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了。在很多现代人看来,命运只能通过千方百计赚钱来改变,读书学习不但需要花钱,而且大学毕业了也不一定能赚到钱,没有钱文凭再高也是废纸一张。这些人的尊严都寄托在比别人有钱上,只要有钱就能过好日子,就是高人一等,就是成功人士。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是社会的悲哀。你觉得呢?考上了大学,离改变命运还有多远?导语:“在中国,人们告诉你:你必须得上大学。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每年夏天,近千万高考考生经历寒窗苦读、填志愿的前思后想,终于等来录取通知书。对他们来说,这是人生的转折点。他们对未知的大学生活,满怀期待。与此同时,无数大学毕业生手持简历,彳亍在求职市场里,希望总是在用人单位一句“回去等消息”后再次燃起,又在随后几天的音信全无中再次熄灭。中国社科院2017年的报告显示,2016中国高校毕业就业率为86%。也就是说,当年有近200万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他们大多来自二、三本和大专院校,以及语文教育、法律事务以及生物工程等专业。这些学生不仅要面临本身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还要面对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远在天边。越读书,越贫穷?纪录片《出路》讲述的是民办高校招生老师王振祥、农村考生王盼、三本毕业生万超三人关于大学的故事,属于“为什么贫穷”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影片开场,“弘博软件学院”的招生老师王振祥奔波于湖北各个县城高中,在讲台上,他字正腔圆,宣传着“弘博学院”的种种优势。他带着死任务:每场讲座下来,至少要有3个学生注册,交100元的“注册费”。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王振祥必须许下一些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甚至弄虚作假。他用投影仪展示阅览室、实验室等图片,但 “没有一个是我们学校的,全部是百度上找的。”他说学校有三十余名专业教师,其实其中有一半是教务人员;他声称学校与43000家企业建立联系,毕业生至少有十个工作岗位可供选择,而事实上,这样的学生几千个人里只有几十个。而台下的家长大多神色迷茫,他们来自农村和县城,孩子的高考成绩在3、400分上下,上一本二本大学均希望渺茫。这些学生,正是民办 “弘博软件学院”的主要招生对象。这所“会发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校”是弘博集团旗下的教育品牌,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学院”。每年,该校要招生5000人,每人学费12500元,总共收入五千多万元。这个价格,在民办学校里,并不算高。王振祥对着镜头说,“我们是个公司,不是个学校,把学生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就可以了”。可在纪录片另一位主人公王盼的眼里,王振祥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老师。2010年6月末,王盼来到了王振祥的讲座。她来自农村,在镇上念书,刚刚高考结束,只拿了388分。王盼的母亲右手残缺,爸爸先天有些痴呆,夫妻二人在砖厂搬砖为生,搬一块砖赚5厘钱(0.005元),一天要搬上万块砖,收入不到50元。对王盼一家来说,弘博学院3年近5万的学费是天文数字,他们不吃不喝,也得3、4年才能赚回来。王盼并不是个例。在王振祥的招生经验里,曾有农村出来的孩子,全家卖了猪牛卖了房子卖了田地,供他一年的学费,才挤上大学这条船。这些孩子太想继续读书了。初中的时候,老师问王盼,你为什么要上学呢?王盼说,上学是为了脱贫。对“王盼们”来说,上大学或许是眼下最好的出路,为此,他们甚至愿意倾其所有。“如果出去打工,想让爸爸妈妈过得好一点肯定很难,如果我读书出来,想让父母过得好一点,可能就容易一点”。然而,王盼所期待的、大学毕业后的生活其实并不“容易”。故事的第三位主人公万超毕业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作为一名三本大学的应届生,他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人才市场上,这个24岁的男生一次次坐下来介绍自己,衬衫被汗水浸湿。他央求招聘人员不要把自己的简历放在最下面,并表示什么都愿意做。万超说,“刚开始还有很多期待,现在我只是想要在武汉生活下去。”“我要工作。为什么他们不要我?我不是211、985。一定是这样。”好不容易有一家清算公司打算录用他,试用期工资每月1500元。万超算了笔账:一个月光房租和伙食,加起来就是937.5元,工资几乎消耗光。然而那家清算公司在十天之内就把他辞退了,理由是万超的Excel用得不熟练。当时,他已经在单位附近租下了房子,还借了朋友和父母的钱,可工作却突然没了着落。“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出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不仅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更能让我们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高品质的生活。” 王振祥在讲台上神情坚定。但他心里明白,这些话只能用来骗骗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三本大学毕业、求职屡屡碰壁的万超也开始意识到,“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对他来说遥不可及;屏幕前的观众更是心如明镜。可王盼一家人依然相信,相信上大学能换来一个美好未来。他们只有相信。“如果我不读书,我不知道以后我还能做什么。”她对镜头说。穷孩子上大学,春天就来了?为了挤上大学这条船,“王盼们”可能要花费父母4、5年的血汗钱,甚至负债累累。然而,最终,这条承载厚望的船却未必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把这艘昂贵的“希望之舰”送到王盼面前的,是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政策。1990年代起,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减少甚至退出对医疗、住房等公共物品的投入,市场成了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教育行业也不例外。1996年,“包分配”正式取消,大学毕业生被要求自主择业。接下来取消是“免学费”。1985年,高校推出了接受分数偏低自费生的“双轨制”,开始摸索起收费办学的路子来。1998年颁布《高等教育法》规定, 大学正式开始收费。扩招带来的显性收益非常显著。1992年公立高校计划内学生的学费为208元/人(计划内国家负责),而2015年已经达到了5000元/人,较1992年增长24倍。而同时期人均GDP从2334元增长到50251元,增长21.5倍;农村人均年收入从784元增长到10772元,增长13.7倍。——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几乎在同一时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不贬值就要承担出口下滑的经济压力。为遏制1992年下半年经济的四高四热现象,国内采取了紧缩政策。因此,如何扩大内需,让老百姓花钱,成为了当局日思夜想的大事。而彼时,高等教育已成为教育行业首屈一指的“消费品”。1998年底,在亚洲开发银行担任经济学家的汤敏和其妻子左小蕾,向高层提交了一份“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建议。建议提出,我国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4%,远低于别的国家,应当改变这一状况,增加教育机会。此外,彼时一千多万工人在国企改革中下岗,而大学扩招能有效延长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避免其与工人竞争工作岗位。即缓解了就业压力,又能增加下岗员工供孩子读书的家庭责任压力,有效避免社会冲突。更重要的是,高校扩招或许能解燃眉之急。在当时,鼓励大家买车买房买冰箱的经济刺激措施始终难以奏效,而在汤敏看来,唯一有可能起效的就是教育。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所有的家长还是愿意把钱花在教育上,这和现在大家争买学区房是一个道理。因为教育不仅是消费,实际上也是为你的下一代、也是为国家的未来在投资。所以我们就从帮助国家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角度,提出了扩招的建议,不仅是刺激消费,而且是让老百姓把钱花在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这一提议受到了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9年6月,国务院宣布了高校扩招政策。而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普通本科高校资金不足的状况,国家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成立的“独立学院”、各类民办专科、三本大学也就在那时起应运而生,学费大多自主定价,费用在数万元上下。资料来源:高考网从90年代末至今的20年间,中国高校本专科生数量从不足百万增长到600余万,研究生数量也由数万增长到40余万。除了普通公办高校扩大招生,过去10年内,中国民办高校的数量也增加了30倍。中国高等教育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大众化阶段。扩招的收益是显著的,而全国教育学杂费收入(含中小学教育)更从3697亿元飙升到了2015年的43174亿元,增长11.7倍,而同时期国内GDP则从8.5万亿增长到69万亿,才增长8倍。大学扩招的“初心”其实是刺激消费、缓解下岗工人就业压力。然而,在开展过程中却意外地受到了欢迎,短期内广受支持,被寄予了增加教育机会、促进社会流动的厚望。尤其在“王盼”这样的孩子眼里,只要付得起学费,哪怕去不了好大学,“脱贫”的梦想似乎也并不遥远了。不平等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然而,大学看似近在咫尺,流动的可能性却远在天边。扩招没有缓和竞争,只是将其转换了形势。区分始终是资本社会中永恒的游戏。此刻那里人太多了,势必要进行第二次划分。较少的人进了大学,一方面意味着区分的改变,扩招之前考上本科就是优胜,扩招之后要考进一本,乃至考进211才和扩招之前等值。另一方面,较多的人上了大学意味着实质的竞争被推迟到下一轮,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已经不足,要竞争研究生学历了。——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随着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8%飙升到2017年的75%,昔日好学历—好能力—好工作的链条被斩断了。当学生们拿到大学录取书的那一刻,它已经开始贬值。此外,不仅大学学历的贬值,近些年劳动力市场的缩水也加剧了就业的困难。据观察者网报道,2013年,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预计GDP增长率为7.5%,新增就业岗位数为900万个,仅是毕业生人数的1.28倍,为历年的最低值。在扩招与经济震荡背景下,大学生同时面临着学历“膨胀”和工作 “缩水”。僧多粥少,竞赛加剧。从竞争一本大学到竞争211、985学历,从竞争本科到竞争研究生学历,从国内升学到出国留学,甚至到重点中学、重点小学……教育的军备竞赛不断延伸,不断升级。当社会结构日趋固化、而大部分资源又始终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仅靠教育将全社会百分之五十的成员托举到原先百分之十成员的领地,对于改变前者是没有意义的”。南京大学为贫困学生设立的“ 入学绿色通道”,但能走到通道前的寒门子弟已越来越少。图片来源:CFP教育市场化带来的军备竞赛,意味着时间和金钱上的加倍投入。而这一切显然更有利于家境殷实的中上层学子。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绘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中国青年报《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么?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显然,扩招后的教育竞争对学生家庭背景的要求反而更高了。当中上层的父母想方设法,让他们的孩子耳濡目染,协力将家庭的经济、文化资本转化成学习成绩,转化成眼界和见识,最终转化成教育优势时,底层孩子却越来越难通过上大学扭转命运。他们即便有幸上了大学,也大多流入了大专和二三本院校。李春玲比较了扩招前高考(生于1975-1979)和扩招后高考(生于1980-1985)这两个群体,发现相比扩招前,扩招后父亲的户口对是否升读高等教育的影响更大,对升读大学或大专的影响也更大。学者杨东平的研究也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2015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话,真相了穷孩子难进好大学,也就更容易找不到工作。学者李宏彬等人的研究发现,相较非重点大学,重点大学(211)会带来10.7%的工资优势。尽管在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中,不乏底层个体的成功事迹,但对于整个群体来说,向上流动却并不比以往更加容易。占有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中上层家庭,不断复制着“龙生龙,凤生凤”的故事,而穷孩子们的春天却迟迟不来。“弘博学院”的宣传老师王振祥说:“教育产业化这么多年,所有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里面。农村的小孩没有良好的教师团队,进不了大学,他们只能选择我们这种:对你的分数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最终又会发给你一个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院。不上学就没有出路,上了学也未必有出路《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至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然而,在城乡二元对立、农村不断被吸血和吞噬的语境下,除了花钱读书,他们别无他法。没有任何知识和文化的农村青年,他们更普遍的下场在哪里呢?在快手呈现出的精神迷惘和空虚里,在东莞流水线上夜以继日的机械劳作里,在大城市不断冒出的建筑工地里……——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个体命运的转变却陷入停顿。纪录片《出路》的导演陈为军质问道,“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却还是不能改变命运,依然贫穷,那么这样的群体是否就该抬起头来看看,是不是我们所处的系统出了问题?”央视纪录片《高考》中,毛坦厂中学一位班主任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是劝学大学扩招“画了一张没用的大饼”。它看似给更多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让底层学生在获得学历和提高社会地位的预期下进入大学。但事实上,扩招不仅没有改变实质的竞争,反而因为市场主导了教育资源分配,中上层家庭的孩子能够更轻易地占据社会金字塔的高位。穷孩子不仅上大学困难,甚至,他们还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当“上大学改变命运”出现在民办大学空洞的宣传口号里,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满足底层孩子对于读书致富的想象,让他们满怀期待地接受现实,让他们的父母心甘情愿地、不惜血本地花钱。沃尔斯特说,教育扩张是社会上层维护自身优越地位的安全阀。在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大学扩招是给底层的“障眼法”、给上层的“宽心丸”。它看起来满足了增强流动性的社会要求,同时又没有损害中上层的既得利益。打着平等的幌子缓和各阶层间的社会冲突,但并未改变不平等的现实;看起来在弥合不平等,事实上却以这种方式将不平等合理化了。毕竟,像“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种故事,只会存在于1998年的新华字典里。参考资料:郑也夫 《吾国教育病理》沃尔斯特 “增长的界限” 载于哈里楠编 《教育社会学手册》布迪厄 帕斯隆 《继承人》李春玲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叶晓阳 丁延庆 《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南方周末 《你必须上大学,但是……纪录片“出路”中的贫穷》南方周末 《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作者:山谷编辑:沙捞越 凉拌水瓶座美编:黄山农民工扭转自己的命运回家自己创业
因为很多人已经不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了。在很多现代人看来,命运只能通过千方百计赚钱来改变,读书学习不但需要花钱,而且大学毕业了也不一定能赚到钱,没有钱文凭再高也是废纸一张。这些人的尊严都寄托在比别人有钱上,只要有钱就能过好日子,就是高人一等,就是成功人士。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是社会的悲哀。你觉得呢?考上了大学,离改变命运还有多远?导语:“在中国,人们告诉你:你必须得上大学。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每年夏天,近千万高考考生经历寒窗苦读、填志愿的前思后想,终于等来录取通知书。对他们来说,这是人生的转折点。他们对未知的大学生活,满怀期待。与此同时,无数大学毕业生手持简历,彳亍在求职市场里,希望总是在用人单位一句“回去等消息”后再次燃起,又在随后几天的音信全无中再次熄灭。中国社科院2017年的报告显示,2016中国高校毕业就业率为86%。也就是说,当年有近200万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他们大多来自二、三本和大专院校,以及语文教育、法律事务以及生物工程等专业。这些学生不仅要面临本身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还要面对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远在天边。越读书,越贫穷?纪录片《出路》讲述的是民办高校招生老师王振祥、农村考生王盼、三本毕业生万超三人关于大学的故事,属于“为什么贫穷”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影片开场,“弘博软件学院”的招生老师王振祥奔波于湖北各个县城高中,在讲台上,他字正腔圆,宣传着“弘博学院”的种种优势。他带着死任务:每场讲座下来,至少要有3个学生注册,交100元的“注册费”。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王振祥必须许下一些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甚至弄虚作假。他用投影仪展示阅览室、实验室等图片,但 “没有一个是我们学校的,全部是百度上找的。”他说学校有三十余名专业教师,其实其中有一半是教务人员;他声称学校与43000家企业建立联系,毕业生至少有十个工作岗位可供选择,而事实上,这样的学生几千个人里只有几十个。而台下的家长大多神色迷茫,他们来自农村和县城,孩子的高考成绩在3、400分上下,上一本二本大学均希望渺茫。这些学生,正是民办 “弘博软件学院”的主要招生对象。这所“会发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校”是弘博集团旗下的教育品牌,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学院”。每年,该校要招生5000人,每人学费12500元,总共收入五千多万元。这个价格,在民办学校里,并不算高。王振祥对着镜头说,“我们是个公司,不是个学校,把学生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就可以了”。可在纪录片另一位主人公王盼的眼里,王振祥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老师。2010年6月末,王盼来到了王振祥的讲座。她来自农村,在镇上念书,刚刚高考结束,只拿了388分。王盼的母亲右手残缺,爸爸先天有些痴呆,夫妻二人在砖厂搬砖为生,搬一块砖赚5厘钱(0.005元),一天要搬上万块砖,收入不到50元。对王盼一家来说,弘博学院3年近5万的学费是天文数字,他们不吃不喝,也得3、4年才能赚回来。王盼并不是个例。在王振祥的招生经验里,曾有农村出来的孩子,全家卖了猪牛卖了房子卖了田地,供他一年的学费,才挤上大学这条船。这些孩子太想继续读书了。初中的时候,老师问王盼,你为什么要上学呢?王盼说,上学是为了脱贫。对“王盼们”来说,上大学或许是眼下最好的出路,为此,他们甚至愿意倾其所有。“如果出去打工,想让爸爸妈妈过得好一点肯定很难,如果我读书出来,想让父母过得好一点,可能就容易一点”。然而,王盼所期待的、大学毕业后的生活其实并不“容易”。故事的第三位主人公万超毕业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作为一名三本大学的应届生,他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人才市场上,这个24岁的男生一次次坐下来介绍自己,衬衫被汗水浸湿。他央求招聘人员不要把自己的简历放在最下面,并表示什么都愿意做。万超说,“刚开始还有很多期待,现在我只是想要在武汉生活下去。”“我要工作。为什么他们不要我?我不是211、985。一定是这样。”好不容易有一家清算公司打算录用他,试用期工资每月1500元。万超算了笔账:一个月光房租和伙食,加起来就是937.5元,工资几乎消耗光。然而那家清算公司在十天之内就把他辞退了,理由是万超的Excel用得不熟练。当时,他已经在单位附近租下了房子,还借了朋友和父母的钱,可工作却突然没了着落。“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出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不仅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更能让我们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高品质的生活。” 王振祥在讲台上神情坚定。但他心里明白,这些话只能用来骗骗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三本大学毕业、求职屡屡碰壁的万超也开始意识到,“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对他来说遥不可及;屏幕前的观众更是心如明镜。可王盼一家人依然相信,相信上大学能换来一个美好未来。他们只有相信。“如果我不读书,我不知道以后我还能做什么。”她对镜头说。穷孩子上大学,春天就来了?为了挤上大学这条船,“王盼们”可能要花费父母4、5年的血汗钱,甚至负债累累。然而,最终,这条承载厚望的船却未必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把这艘昂贵的“希望之舰”送到王盼面前的,是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政策。1990年代起,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减少甚至退出对医疗、住房等公共物品的投入,市场成了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教育行业也不例外。1996年,“包分配”正式取消,大学毕业生被要求自主择业。接下来取消是“免学费”。1985年,高校推出了接受分数偏低自费生的“双轨制”,开始摸索起收费办学的路子来。1998年颁布《高等教育法》规定, 大学正式开始收费。扩招带来的显性收益非常显著。1992年公立高校计划内学生的学费为208元/人(计划内国家负责),而2015年已经达到了5000元/人,较1992年增长24倍。而同时期人均GDP从2334元增长到50251元,增长21.5倍;农村人均年收入从784元增长到10772元,增长13.7倍。——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几乎在同一时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不贬值就要承担出口下滑的经济压力。为遏制1992年下半年经济的四高四热现象,国内采取了紧缩政策。因此,如何扩大内需,让老百姓花钱,成为了当局日思夜想的大事。而彼时,高等教育已成为教育行业首屈一指的“消费品”。1998年底,在亚洲开发银行担任经济学家的汤敏和其妻子左小蕾,向高层提交了一份“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建议。建议提出,我国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4%,远低于别的国家,应当改变这一状况,增加教育机会。此外,彼时一千多万工人在国企改革中下岗,而大学扩招能有效延长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避免其与工人竞争工作岗位。即缓解了就业压力,又能增加下岗员工供孩子读书的家庭责任压力,有效避免社会冲突。更重要的是,高校扩招或许能解燃眉之急。在当时,鼓励大家买车买房买冰箱的经济刺激措施始终难以奏效,而在汤敏看来,唯一有可能起效的就是教育。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所有的家长还是愿意把钱花在教育上,这和现在大家争买学区房是一个道理。因为教育不仅是消费,实际上也是为你的下一代、也是为国家的未来在投资。所以我们就从帮助国家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角度,提出了扩招的建议,不仅是刺激消费,而且是让老百姓把钱花在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这一提议受到了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9年6月,国务院宣布了高校扩招政策。而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普通本科高校资金不足的状况,国家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成立的“独立学院”、各类民办专科、三本大学也就在那时起应运而生,学费大多自主定价,费用在数万元上下。资料来源:高考网从90年代末至今的20年间,中国高校本专科生数量从不足百万增长到600余万,研究生数量也由数万增长到40余万。除了普通公办高校扩大招生,过去10年内,中国民办高校的数量也增加了30倍。中国高等教育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大众化阶段。扩招的收益是显著的,而全国教育学杂费收入(含中小学教育)更从3697亿元飙升到了2015年的43174亿元,增长11.7倍,而同时期国内GDP则从8.5万亿增长到69万亿,才增长8倍。大学扩招的“初心”其实是刺激消费、缓解下岗工人就业压力。然而,在开展过程中却意外地受到了欢迎,短期内广受支持,被寄予了增加教育机会、促进社会流动的厚望。尤其在“王盼”这样的孩子眼里,只要付得起学费,哪怕去不了好大学,“脱贫”的梦想似乎也并不遥远了。不平等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然而,大学看似近在咫尺,流动的可能性却远在天边。扩招没有缓和竞争,只是将其转换了形势。区分始终是资本社会中永恒的游戏。此刻那里人太多了,势必要进行第二次划分。较少的人进了大学,一方面意味着区分的改变,扩招之前考上本科就是优胜,扩招之后要考进一本,乃至考进211才和扩招之前等值。另一方面,较多的人上了大学意味着实质的竞争被推迟到下一轮,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已经不足,要竞争研究生学历了。——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随着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8%飙升到2017年的75%,昔日好学历—好能力—好工作的链条被斩断了。当学生们拿到大学录取书的那一刻,它已经开始贬值。此外,不仅大学学历的贬值,近些年劳动力市场的缩水也加剧了就业的困难。据观察者网报道,2013年,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预计GDP增长率为7.5%,新增就业岗位数为900万个,仅是毕业生人数的1.28倍,为历年的最低值。在扩招与经济震荡背景下,大学生同时面临着学历“膨胀”和工作 “缩水”。僧多粥少,竞赛加剧。从竞争一本大学到竞争211、985学历,从竞争本科到竞争研究生学历,从国内升学到出国留学,甚至到重点中学、重点小学……教育的军备竞赛不断延伸,不断升级。当社会结构日趋固化、而大部分资源又始终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仅靠教育将全社会百分之五十的成员托举到原先百分之十成员的领地,对于改变前者是没有意义的”。南京大学为贫困学生设立的“ 入学绿色通道”,但能走到通道前的寒门子弟已越来越少。图片来源:CFP教育市场化带来的军备竞赛,意味着时间和金钱上的加倍投入。而这一切显然更有利于家境殷实的中上层学子。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绘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中国青年报《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么?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显然,扩招后的教育竞争对学生家庭背景的要求反而更高了。当中上层的父母想方设法,让他们的孩子耳濡目染,协力将家庭的经济、文化资本转化成学习成绩,转化成眼界和见识,最终转化成教育优势时,底层孩子却越来越难通过上大学扭转命运。他们即便有幸上了大学,也大多流入了大专和二三本院校。李春玲比较了扩招前高考(生于1975-1979)和扩招后高考(生于1980-1985)这两个群体,发现相比扩招前,扩招后父亲的户口对是否升读高等教育的影响更大,对升读大学或大专的影响也更大。学者杨东平的研究也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2015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话,真相了穷孩子难进好大学,也就更容易找不到工作。学者李宏彬等人的研究发现,相较非重点大学,重点大学(211)会带来10.7%的工资优势。尽管在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中,不乏底层个体的成功事迹,但对于整个群体来说,向上流动却并不比以往更加容易。占有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中上层家庭,不断复制着“龙生龙,凤生凤”的故事,而穷孩子们的春天却迟迟不来。“弘博学院”的宣传老师王振祥说:“教育产业化这么多年,所有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里面。农村的小孩没有良好的教师团队,进不了大学,他们只能选择我们这种:对你的分数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最终又会发给你一个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院。不上学就没有出路,上了学也未必有出路《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至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然而,在城乡二元对立、农村不断被吸血和吞噬的语境下,除了花钱读书,他们别无他法。没有任何知识和文化的农村青年,他们更普遍的下场在哪里呢?在快手呈现出的精神迷惘和空虚里,在东莞流水线上夜以继日的机械劳作里,在大城市不断冒出的建筑工地里……——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个体命运的转变却陷入停顿。纪录片《出路》的导演陈为军质问道,“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却还是不能改变命运,依然贫穷,那么这样的群体是否就该抬起头来看看,是不是我们所处的系统出了问题?”央视纪录片《高考》中,毛坦厂中学一位班主任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是劝学大学扩招“画了一张没用的大饼”。它看似给更多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让底层学生在获得学历和提高社会地位的预期下进入大学。但事实上,扩招不仅没有改变实质的竞争,反而因为市场主导了教育资源分配,中上层家庭的孩子能够更轻易地占据社会金字塔的高位。穷孩子不仅上大学困难,甚至,他们还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当“上大学改变命运”出现在民办大学空洞的宣传口号里,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满足底层孩子对于读书致富的想象,让他们满怀期待地接受现实,让他们的父母心甘情愿地、不惜血本地花钱。沃尔斯特说,教育扩张是社会上层维护自身优越地位的安全阀。在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大学扩招是给底层的“障眼法”、给上层的“宽心丸”。它看起来满足了增强流动性的社会要求,同时又没有损害中上层的既得利益。打着平等的幌子缓和各阶层间的社会冲突,但并未改变不平等的现实;看起来在弥合不平等,事实上却以这种方式将不平等合理化了。毕竟,像“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种故事,只会存在于1998年的新华字典里。参考资料:郑也夫 《吾国教育病理》沃尔斯特 “增长的界限” 载于哈里楠编 《教育社会学手册》布迪厄 帕斯隆 《继承人》李春玲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叶晓阳 丁延庆 《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南方周末 《你必须上大学,但是……纪录片“出路”中的贫穷》南方周末 《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作者:山谷编辑:沙捞越 凉拌水瓶座美编:黄山农民工扭转自己的命运回家自己创业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一个无所事事,没有作为,好吃懒做的男人,就是一个没责任和担当的男人,这必然会导致女孩不愿意和这样的男人结婚共同生活的。大龄未婚男人要扭转自己的光棍命运应该做的就是,要有责仼和担当,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责任和担当呢?工作要认真负责任,才能有稳定的收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家庭和老婆有爱心,就要建立在有面包的基础上,不一定要有家财万贯,可是生活还是要有保障。这就是说,在事业上做个有责仼和担当的男人,才会干一行爱一行,同样,才能照顾好自己的家庭。有句话说得好,事业上有责任心的人,才能对家庭负责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都做不好,拿什么对家庭负责,所以说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对家庭负责任的前提。总之,不管农村或者城市大龄男人要扭转自己的光棍命运,首先要学会先做人后做事,要学会孝敬父母,因为百善孝为先,一个善良的人,必定是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才能获得家庭和事业的双丰收。所以说,一个人拥有了责任和担当他的生活就会闪光,一个人有了责任和担当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灵魂,一个人有了责任和担当世界才更精彩、更迷人。
因为很多人已经不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了。在很多现代人看来,命运只能通过千方百计赚钱来改变,读书学习不但需要花钱,而且大学毕业了也不一定能赚到钱,没有钱文凭再高也是废纸一张。这些人的尊严都寄托在比别人有钱上,只要有钱就能过好日子,就是高人一等,就是成功人士。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是社会的悲哀。你觉得呢?考上了大学,离改变命运还有多远?导语:“在中国,人们告诉你:你必须得上大学。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每年夏天,近千万高考考生经历寒窗苦读、填志愿的前思后想,终于等来录取通知书。对他们来说,这是人生的转折点。他们对未知的大学生活,满怀期待。与此同时,无数大学毕业生手持简历,彳亍在求职市场里,希望总是在用人单位一句“回去等消息”后再次燃起,又在随后几天的音信全无中再次熄灭。中国社科院2017年的报告显示,2016中国高校毕业就业率为86%。也就是说,当年有近200万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他们大多来自二、三本和大专院校,以及语文教育、法律事务以及生物工程等专业。这些学生不仅要面临本身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还要面对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远在天边。越读书,越贫穷?纪录片《出路》讲述的是民办高校招生老师王振祥、农村考生王盼、三本毕业生万超三人关于大学的故事,属于“为什么贫穷”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影片开场,“弘博软件学院”的招生老师王振祥奔波于湖北各个县城高中,在讲台上,他字正腔圆,宣传着“弘博学院”的种种优势。他带着死任务:每场讲座下来,至少要有3个学生注册,交100元的“注册费”。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王振祥必须许下一些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甚至弄虚作假。他用投影仪展示阅览室、实验室等图片,但 “没有一个是我们学校的,全部是百度上找的。”他说学校有三十余名专业教师,其实其中有一半是教务人员;他声称学校与43000家企业建立联系,毕业生至少有十个工作岗位可供选择,而事实上,这样的学生几千个人里只有几十个。而台下的家长大多神色迷茫,他们来自农村和县城,孩子的高考成绩在3、400分上下,上一本二本大学均希望渺茫。这些学生,正是民办 “弘博软件学院”的主要招生对象。这所“会发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校”是弘博集团旗下的教育品牌,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学院”。每年,该校要招生5000人,每人学费12500元,总共收入五千多万元。这个价格,在民办学校里,并不算高。王振祥对着镜头说,“我们是个公司,不是个学校,把学生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就可以了”。可在纪录片另一位主人公王盼的眼里,王振祥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老师。2010年6月末,王盼来到了王振祥的讲座。她来自农村,在镇上念书,刚刚高考结束,只拿了388分。王盼的母亲右手残缺,爸爸先天有些痴呆,夫妻二人在砖厂搬砖为生,搬一块砖赚5厘钱(0.005元),一天要搬上万块砖,收入不到50元。对王盼一家来说,弘博学院3年近5万的学费是天文数字,他们不吃不喝,也得3、4年才能赚回来。王盼并不是个例。在王振祥的招生经验里,曾有农村出来的孩子,全家卖了猪牛卖了房子卖了田地,供他一年的学费,才挤上大学这条船。这些孩子太想继续读书了。初中的时候,老师问王盼,你为什么要上学呢?王盼说,上学是为了脱贫。对“王盼们”来说,上大学或许是眼下最好的出路,为此,他们甚至愿意倾其所有。“如果出去打工,想让爸爸妈妈过得好一点肯定很难,如果我读书出来,想让父母过得好一点,可能就容易一点”。然而,王盼所期待的、大学毕业后的生活其实并不“容易”。故事的第三位主人公万超毕业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作为一名三本大学的应届生,他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人才市场上,这个24岁的男生一次次坐下来介绍自己,衬衫被汗水浸湿。他央求招聘人员不要把自己的简历放在最下面,并表示什么都愿意做。万超说,“刚开始还有很多期待,现在我只是想要在武汉生活下去。”“我要工作。为什么他们不要我?我不是211、985。一定是这样。”好不容易有一家清算公司打算录用他,试用期工资每月1500元。万超算了笔账:一个月光房租和伙食,加起来就是937.5元,工资几乎消耗光。然而那家清算公司在十天之内就把他辞退了,理由是万超的Excel用得不熟练。当时,他已经在单位附近租下了房子,还借了朋友和父母的钱,可工作却突然没了着落。“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出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不仅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更能让我们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高品质的生活。” 王振祥在讲台上神情坚定。但他心里明白,这些话只能用来骗骗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三本大学毕业、求职屡屡碰壁的万超也开始意识到,“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对他来说遥不可及;屏幕前的观众更是心如明镜。可王盼一家人依然相信,相信上大学能换来一个美好未来。他们只有相信。“如果我不读书,我不知道以后我还能做什么。”她对镜头说。穷孩子上大学,春天就来了?为了挤上大学这条船,“王盼们”可能要花费父母4、5年的血汗钱,甚至负债累累。然而,最终,这条承载厚望的船却未必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把这艘昂贵的“希望之舰”送到王盼面前的,是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政策。1990年代起,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减少甚至退出对医疗、住房等公共物品的投入,市场成了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教育行业也不例外。1996年,“包分配”正式取消,大学毕业生被要求自主择业。接下来取消是“免学费”。1985年,高校推出了接受分数偏低自费生的“双轨制”,开始摸索起收费办学的路子来。1998年颁布《高等教育法》规定, 大学正式开始收费。扩招带来的显性收益非常显著。1992年公立高校计划内学生的学费为208元/人(计划内国家负责),而2015年已经达到了5000元/人,较1992年增长24倍。而同时期人均GDP从2334元增长到50251元,增长21.5倍;农村人均年收入从784元增长到10772元,增长13.7倍。——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几乎在同一时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不贬值就要承担出口下滑的经济压力。为遏制1992年下半年经济的四高四热现象,国内采取了紧缩政策。因此,如何扩大内需,让老百姓花钱,成为了当局日思夜想的大事。而彼时,高等教育已成为教育行业首屈一指的“消费品”。1998年底,在亚洲开发银行担任经济学家的汤敏和其妻子左小蕾,向高层提交了一份“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建议。建议提出,我国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4%,远低于别的国家,应当改变这一状况,增加教育机会。此外,彼时一千多万工人在国企改革中下岗,而大学扩招能有效延长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避免其与工人竞争工作岗位。即缓解了就业压力,又能增加下岗员工供孩子读书的家庭责任压力,有效避免社会冲突。更重要的是,高校扩招或许能解燃眉之急。在当时,鼓励大家买车买房买冰箱的经济刺激措施始终难以奏效,而在汤敏看来,唯一有可能起效的就是教育。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所有的家长还是愿意把钱花在教育上,这和现在大家争买学区房是一个道理。因为教育不仅是消费,实际上也是为你的下一代、也是为国家的未来在投资。所以我们就从帮助国家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角度,提出了扩招的建议,不仅是刺激消费,而且是让老百姓把钱花在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这一提议受到了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9年6月,国务院宣布了高校扩招政策。而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普通本科高校资金不足的状况,国家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成立的“独立学院”、各类民办专科、三本大学也就在那时起应运而生,学费大多自主定价,费用在数万元上下。资料来源:高考网从90年代末至今的20年间,中国高校本专科生数量从不足百万增长到600余万,研究生数量也由数万增长到40余万。除了普通公办高校扩大招生,过去10年内,中国民办高校的数量也增加了30倍。中国高等教育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大众化阶段。扩招的收益是显著的,而全国教育学杂费收入(含中小学教育)更从3697亿元飙升到了2015年的43174亿元,增长11.7倍,而同时期国内GDP则从8.5万亿增长到69万亿,才增长8倍。大学扩招的“初心”其实是刺激消费、缓解下岗工人就业压力。然而,在开展过程中却意外地受到了欢迎,短期内广受支持,被寄予了增加教育机会、促进社会流动的厚望。尤其在“王盼”这样的孩子眼里,只要付得起学费,哪怕去不了好大学,“脱贫”的梦想似乎也并不遥远了。不平等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然而,大学看似近在咫尺,流动的可能性却远在天边。扩招没有缓和竞争,只是将其转换了形势。区分始终是资本社会中永恒的游戏。此刻那里人太多了,势必要进行第二次划分。较少的人进了大学,一方面意味着区分的改变,扩招之前考上本科就是优胜,扩招之后要考进一本,乃至考进211才和扩招之前等值。另一方面,较多的人上了大学意味着实质的竞争被推迟到下一轮,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已经不足,要竞争研究生学历了。——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随着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8%飙升到2017年的75%,昔日好学历—好能力—好工作的链条被斩断了。当学生们拿到大学录取书的那一刻,它已经开始贬值。此外,不仅大学学历的贬值,近些年劳动力市场的缩水也加剧了就业的困难。据观察者网报道,2013年,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预计GDP增长率为7.5%,新增就业岗位数为900万个,仅是毕业生人数的1.28倍,为历年的最低值。在扩招与经济震荡背景下,大学生同时面临着学历“膨胀”和工作 “缩水”。僧多粥少,竞赛加剧。从竞争一本大学到竞争211、985学历,从竞争本科到竞争研究生学历,从国内升学到出国留学,甚至到重点中学、重点小学……教育的军备竞赛不断延伸,不断升级。当社会结构日趋固化、而大部分资源又始终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仅靠教育将全社会百分之五十的成员托举到原先百分之十成员的领地,对于改变前者是没有意义的”。南京大学为贫困学生设立的“ 入学绿色通道”,但能走到通道前的寒门子弟已越来越少。图片来源:CFP教育市场化带来的军备竞赛,意味着时间和金钱上的加倍投入。而这一切显然更有利于家境殷实的中上层学子。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绘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中国青年报《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么?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显然,扩招后的教育竞争对学生家庭背景的要求反而更高了。当中上层的父母想方设法,让他们的孩子耳濡目染,协力将家庭的经济、文化资本转化成学习成绩,转化成眼界和见识,最终转化成教育优势时,底层孩子却越来越难通过上大学扭转命运。他们即便有幸上了大学,也大多流入了大专和二三本院校。李春玲比较了扩招前高考(生于1975-1979)和扩招后高考(生于1980-1985)这两个群体,发现相比扩招前,扩招后父亲的户口对是否升读高等教育的影响更大,对升读大学或大专的影响也更大。学者杨东平的研究也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2015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话,真相了穷孩子难进好大学,也就更容易找不到工作。学者李宏彬等人的研究发现,相较非重点大学,重点大学(211)会带来10.7%的工资优势。尽管在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中,不乏底层个体的成功事迹,但对于整个群体来说,向上流动却并不比以往更加容易。占有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中上层家庭,不断复制着“龙生龙,凤生凤”的故事,而穷孩子们的春天却迟迟不来。“弘博学院”的宣传老师王振祥说:“教育产业化这么多年,所有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里面。农村的小孩没有良好的教师团队,进不了大学,他们只能选择我们这种:对你的分数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最终又会发给你一个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院。不上学就没有出路,上了学也未必有出路《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至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然而,在城乡二元对立、农村不断被吸血和吞噬的语境下,除了花钱读书,他们别无他法。没有任何知识和文化的农村青年,他们更普遍的下场在哪里呢?在快手呈现出的精神迷惘和空虚里,在东莞流水线上夜以继日的机械劳作里,在大城市不断冒出的建筑工地里……——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个体命运的转变却陷入停顿。纪录片《出路》的导演陈为军质问道,“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却还是不能改变命运,依然贫穷,那么这样的群体是否就该抬起头来看看,是不是我们所处的系统出了问题?”央视纪录片《高考》中,毛坦厂中学一位班主任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是劝学大学扩招“画了一张没用的大饼”。它看似给更多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让底层学生在获得学历和提高社会地位的预期下进入大学。但事实上,扩招不仅没有改变实质的竞争,反而因为市场主导了教育资源分配,中上层家庭的孩子能够更轻易地占据社会金字塔的高位。穷孩子不仅上大学困难,甚至,他们还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当“上大学改变命运”出现在民办大学空洞的宣传口号里,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满足底层孩子对于读书致富的想象,让他们满怀期待地接受现实,让他们的父母心甘情愿地、不惜血本地花钱。沃尔斯特说,教育扩张是社会上层维护自身优越地位的安全阀。在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大学扩招是给底层的“障眼法”、给上层的“宽心丸”。它看起来满足了增强流动性的社会要求,同时又没有损害中上层的既得利益。打着平等的幌子缓和各阶层间的社会冲突,但并未改变不平等的现实;看起来在弥合不平等,事实上却以这种方式将不平等合理化了。毕竟,像“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种故事,只会存在于1998年的新华字典里。参考资料:郑也夫 《吾国教育病理》沃尔斯特 “增长的界限” 载于哈里楠编 《教育社会学手册》布迪厄 帕斯隆 《继承人》李春玲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叶晓阳 丁延庆 《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南方周末 《你必须上大学,但是……纪录片“出路”中的贫穷》南方周末 《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作者:山谷编辑:沙捞越 凉拌水瓶座美编:黄山农民工扭转自己的命运回家自己创业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一个无所事事,没有作为,好吃懒做的男人,就是一个没责任和担当的男人,这必然会导致女孩不愿意和这样的男人结婚共同生活的。大龄未婚男人要扭转自己的光棍命运应该做的就是,要有责仼和担当,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责任和担当呢?工作要认真负责任,才能有稳定的收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家庭和老婆有爱心,就要建立在有面包的基础上,不一定要有家财万贯,可是生活还是要有保障。这就是说,在事业上做个有责仼和担当的男人,才会干一行爱一行,同样,才能照顾好自己的家庭。有句话说得好,事业上有责任心的人,才能对家庭负责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都做不好,拿什么对家庭负责,所以说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对家庭负责任的前提。总之,不管农村或者城市大龄男人要扭转自己的光棍命运,首先要学会先做人后做事,要学会孝敬父母,因为百善孝为先,一个善良的人,必定是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才能获得家庭和事业的双丰收。所以说,一个人拥有了责任和担当他的生活就会闪光,一个人有了责任和担当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灵魂,一个人有了责任和担当世界才更精彩、更迷人。实力不对等呀,虽然东汉分为三国,但是三国的实力是严重不对等的。吴国和蜀国完全是凭借地理上的优势才能阻止曹魏的进攻。你要是玩过光荣的三国志系列就会明白这个问题,比如吴国虽然占领整个南方,但是然并卵,南方当时根本没有开发出来,人口很少,经济不发达,还是靠着长江和曹魏抗衡。曹魏虽然占据的地盘面积不太大,但是那些都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实力是蜀国和吴国不能比的。你以为的三国是这样,看着面积都差不多。其实是这样,十三个州中曹魏占领了9个,蜀国1个,吴国3个。所以你可以看到,为什么诸葛亮要一直进攻曹魏,因为和平发展下去,肯定是输的。所以姜维北伐就算胜利,也应很难扭转局势,除非是曹魏作死,集中大部分兵力和蜀国决一死战,不然只要曹魏好好防守,基本上等粮食完了,蜀国的兵自然就退回去了,输几场无关紧要的战争根本没什么关系。
因为很多人已经不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了。在很多现代人看来,命运只能通过千方百计赚钱来改变,读书学习不但需要花钱,而且大学毕业了也不一定能赚到钱,没有钱文凭再高也是废纸一张。这些人的尊严都寄托在比别人有钱上,只要有钱就能过好日子,就是高人一等,就是成功人士。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是社会的悲哀。你觉得呢?考上了大学,离改变命运还有多远?导语:“在中国,人们告诉你:你必须得上大学。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每年夏天,近千万高考考生经历寒窗苦读、填志愿的前思后想,终于等来录取通知书。对他们来说,这是人生的转折点。他们对未知的大学生活,满怀期待。与此同时,无数大学毕业生手持简历,彳亍在求职市场里,希望总是在用人单位一句“回去等消息”后再次燃起,又在随后几天的音信全无中再次熄灭。中国社科院2017年的报告显示,2016中国高校毕业就业率为86%。也就是说,当年有近200万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他们大多来自二、三本和大专院校,以及语文教育、法律事务以及生物工程等专业。这些学生不仅要面临本身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还要面对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远在天边。越读书,越贫穷?纪录片《出路》讲述的是民办高校招生老师王振祥、农村考生王盼、三本毕业生万超三人关于大学的故事,属于“为什么贫穷”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影片开场,“弘博软件学院”的招生老师王振祥奔波于湖北各个县城高中,在讲台上,他字正腔圆,宣传着“弘博学院”的种种优势。他带着死任务:每场讲座下来,至少要有3个学生注册,交100元的“注册费”。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王振祥必须许下一些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甚至弄虚作假。他用投影仪展示阅览室、实验室等图片,但 “没有一个是我们学校的,全部是百度上找的。”他说学校有三十余名专业教师,其实其中有一半是教务人员;他声称学校与43000家企业建立联系,毕业生至少有十个工作岗位可供选择,而事实上,这样的学生几千个人里只有几十个。而台下的家长大多神色迷茫,他们来自农村和县城,孩子的高考成绩在3、400分上下,上一本二本大学均希望渺茫。这些学生,正是民办 “弘博软件学院”的主要招生对象。这所“会发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校”是弘博集团旗下的教育品牌,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学院”。每年,该校要招生5000人,每人学费12500元,总共收入五千多万元。这个价格,在民办学校里,并不算高。王振祥对着镜头说,“我们是个公司,不是个学校,把学生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就可以了”。可在纪录片另一位主人公王盼的眼里,王振祥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老师。2010年6月末,王盼来到了王振祥的讲座。她来自农村,在镇上念书,刚刚高考结束,只拿了388分。王盼的母亲右手残缺,爸爸先天有些痴呆,夫妻二人在砖厂搬砖为生,搬一块砖赚5厘钱(0.005元),一天要搬上万块砖,收入不到50元。对王盼一家来说,弘博学院3年近5万的学费是天文数字,他们不吃不喝,也得3、4年才能赚回来。王盼并不是个例。在王振祥的招生经验里,曾有农村出来的孩子,全家卖了猪牛卖了房子卖了田地,供他一年的学费,才挤上大学这条船。这些孩子太想继续读书了。初中的时候,老师问王盼,你为什么要上学呢?王盼说,上学是为了脱贫。对“王盼们”来说,上大学或许是眼下最好的出路,为此,他们甚至愿意倾其所有。“如果出去打工,想让爸爸妈妈过得好一点肯定很难,如果我读书出来,想让父母过得好一点,可能就容易一点”。然而,王盼所期待的、大学毕业后的生活其实并不“容易”。故事的第三位主人公万超毕业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作为一名三本大学的应届生,他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人才市场上,这个24岁的男生一次次坐下来介绍自己,衬衫被汗水浸湿。他央求招聘人员不要把自己的简历放在最下面,并表示什么都愿意做。万超说,“刚开始还有很多期待,现在我只是想要在武汉生活下去。”“我要工作。为什么他们不要我?我不是211、985。一定是这样。”好不容易有一家清算公司打算录用他,试用期工资每月1500元。万超算了笔账:一个月光房租和伙食,加起来就是937.5元,工资几乎消耗光。然而那家清算公司在十天之内就把他辞退了,理由是万超的Excel用得不熟练。当时,他已经在单位附近租下了房子,还借了朋友和父母的钱,可工作却突然没了着落。“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出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不仅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更能让我们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高品质的生活。” 王振祥在讲台上神情坚定。但他心里明白,这些话只能用来骗骗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三本大学毕业、求职屡屡碰壁的万超也开始意识到,“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对他来说遥不可及;屏幕前的观众更是心如明镜。可王盼一家人依然相信,相信上大学能换来一个美好未来。他们只有相信。“如果我不读书,我不知道以后我还能做什么。”她对镜头说。穷孩子上大学,春天就来了?为了挤上大学这条船,“王盼们”可能要花费父母4、5年的血汗钱,甚至负债累累。然而,最终,这条承载厚望的船却未必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把这艘昂贵的“希望之舰”送到王盼面前的,是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政策。1990年代起,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减少甚至退出对医疗、住房等公共物品的投入,市场成了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教育行业也不例外。1996年,“包分配”正式取消,大学毕业生被要求自主择业。接下来取消是“免学费”。1985年,高校推出了接受分数偏低自费生的“双轨制”,开始摸索起收费办学的路子来。1998年颁布《高等教育法》规定, 大学正式开始收费。扩招带来的显性收益非常显著。1992年公立高校计划内学生的学费为208元/人(计划内国家负责),而2015年已经达到了5000元/人,较1992年增长24倍。而同时期人均GDP从2334元增长到50251元,增长21.5倍;农村人均年收入从784元增长到10772元,增长13.7倍。——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几乎在同一时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不贬值就要承担出口下滑的经济压力。为遏制1992年下半年经济的四高四热现象,国内采取了紧缩政策。因此,如何扩大内需,让老百姓花钱,成为了当局日思夜想的大事。而彼时,高等教育已成为教育行业首屈一指的“消费品”。1998年底,在亚洲开发银行担任经济学家的汤敏和其妻子左小蕾,向高层提交了一份“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建议。建议提出,我国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4%,远低于别的国家,应当改变这一状况,增加教育机会。此外,彼时一千多万工人在国企改革中下岗,而大学扩招能有效延长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避免其与工人竞争工作岗位。即缓解了就业压力,又能增加下岗员工供孩子读书的家庭责任压力,有效避免社会冲突。更重要的是,高校扩招或许能解燃眉之急。在当时,鼓励大家买车买房买冰箱的经济刺激措施始终难以奏效,而在汤敏看来,唯一有可能起效的就是教育。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所有的家长还是愿意把钱花在教育上,这和现在大家争买学区房是一个道理。因为教育不仅是消费,实际上也是为你的下一代、也是为国家的未来在投资。所以我们就从帮助国家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角度,提出了扩招的建议,不仅是刺激消费,而且是让老百姓把钱花在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这一提议受到了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9年6月,国务院宣布了高校扩招政策。而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普通本科高校资金不足的状况,国家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成立的“独立学院”、各类民办专科、三本大学也就在那时起应运而生,学费大多自主定价,费用在数万元上下。资料来源:高考网从90年代末至今的20年间,中国高校本专科生数量从不足百万增长到600余万,研究生数量也由数万增长到40余万。除了普通公办高校扩大招生,过去10年内,中国民办高校的数量也增加了30倍。中国高等教育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大众化阶段。扩招的收益是显著的,而全国教育学杂费收入(含中小学教育)更从3697亿元飙升到了2015年的43174亿元,增长11.7倍,而同时期国内GDP则从8.5万亿增长到69万亿,才增长8倍。大学扩招的“初心”其实是刺激消费、缓解下岗工人就业压力。然而,在开展过程中却意外地受到了欢迎,短期内广受支持,被寄予了增加教育机会、促进社会流动的厚望。尤其在“王盼”这样的孩子眼里,只要付得起学费,哪怕去不了好大学,“脱贫”的梦想似乎也并不遥远了。不平等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然而,大学看似近在咫尺,流动的可能性却远在天边。扩招没有缓和竞争,只是将其转换了形势。区分始终是资本社会中永恒的游戏。此刻那里人太多了,势必要进行第二次划分。较少的人进了大学,一方面意味着区分的改变,扩招之前考上本科就是优胜,扩招之后要考进一本,乃至考进211才和扩招之前等值。另一方面,较多的人上了大学意味着实质的竞争被推迟到下一轮,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已经不足,要竞争研究生学历了。——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随着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8%飙升到2017年的75%,昔日好学历—好能力—好工作的链条被斩断了。当学生们拿到大学录取书的那一刻,它已经开始贬值。此外,不仅大学学历的贬值,近些年劳动力市场的缩水也加剧了就业的困难。据观察者网报道,2013年,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预计GDP增长率为7.5%,新增就业岗位数为900万个,仅是毕业生人数的1.28倍,为历年的最低值。在扩招与经济震荡背景下,大学生同时面临着学历“膨胀”和工作 “缩水”。僧多粥少,竞赛加剧。从竞争一本大学到竞争211、985学历,从竞争本科到竞争研究生学历,从国内升学到出国留学,甚至到重点中学、重点小学……教育的军备竞赛不断延伸,不断升级。当社会结构日趋固化、而大部分资源又始终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仅靠教育将全社会百分之五十的成员托举到原先百分之十成员的领地,对于改变前者是没有意义的”。南京大学为贫困学生设立的“ 入学绿色通道”,但能走到通道前的寒门子弟已越来越少。图片来源:CFP教育市场化带来的军备竞赛,意味着时间和金钱上的加倍投入。而这一切显然更有利于家境殷实的中上层学子。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绘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中国青年报《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么?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显然,扩招后的教育竞争对学生家庭背景的要求反而更高了。当中上层的父母想方设法,让他们的孩子耳濡目染,协力将家庭的经济、文化资本转化成学习成绩,转化成眼界和见识,最终转化成教育优势时,底层孩子却越来越难通过上大学扭转命运。他们即便有幸上了大学,也大多流入了大专和二三本院校。李春玲比较了扩招前高考(生于1975-1979)和扩招后高考(生于1980-1985)这两个群体,发现相比扩招前,扩招后父亲的户口对是否升读高等教育的影响更大,对升读大学或大专的影响也更大。学者杨东平的研究也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2015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话,真相了穷孩子难进好大学,也就更容易找不到工作。学者李宏彬等人的研究发现,相较非重点大学,重点大学(211)会带来10.7%的工资优势。尽管在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中,不乏底层个体的成功事迹,但对于整个群体来说,向上流动却并不比以往更加容易。占有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中上层家庭,不断复制着“龙生龙,凤生凤”的故事,而穷孩子们的春天却迟迟不来。“弘博学院”的宣传老师王振祥说:“教育产业化这么多年,所有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里面。农村的小孩没有良好的教师团队,进不了大学,他们只能选择我们这种:对你的分数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最终又会发给你一个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院。不上学就没有出路,上了学也未必有出路《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至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然而,在城乡二元对立、农村不断被吸血和吞噬的语境下,除了花钱读书,他们别无他法。没有任何知识和文化的农村青年,他们更普遍的下场在哪里呢?在快手呈现出的精神迷惘和空虚里,在东莞流水线上夜以继日的机械劳作里,在大城市不断冒出的建筑工地里……——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个体命运的转变却陷入停顿。纪录片《出路》的导演陈为军质问道,“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却还是不能改变命运,依然贫穷,那么这样的群体是否就该抬起头来看看,是不是我们所处的系统出了问题?”央视纪录片《高考》中,毛坦厂中学一位班主任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是劝学大学扩招“画了一张没用的大饼”。它看似给更多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让底层学生在获得学历和提高社会地位的预期下进入大学。但事实上,扩招不仅没有改变实质的竞争,反而因为市场主导了教育资源分配,中上层家庭的孩子能够更轻易地占据社会金字塔的高位。穷孩子不仅上大学困难,甚至,他们还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当“上大学改变命运”出现在民办大学空洞的宣传口号里,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满足底层孩子对于读书致富的想象,让他们满怀期待地接受现实,让他们的父母心甘情愿地、不惜血本地花钱。沃尔斯特说,教育扩张是社会上层维护自身优越地位的安全阀。在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大学扩招是给底层的“障眼法”、给上层的“宽心丸”。它看起来满足了增强流动性的社会要求,同时又没有损害中上层的既得利益。打着平等的幌子缓和各阶层间的社会冲突,但并未改变不平等的现实;看起来在弥合不平等,事实上却以这种方式将不平等合理化了。毕竟,像“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种故事,只会存在于1998年的新华字典里。参考资料:郑也夫 《吾国教育病理》沃尔斯特 “增长的界限” 载于哈里楠编 《教育社会学手册》布迪厄 帕斯隆 《继承人》李春玲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叶晓阳 丁延庆 《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南方周末 《你必须上大学,但是……纪录片“出路”中的贫穷》南方周末 《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作者:山谷编辑:沙捞越 凉拌水瓶座美编:黄山农民工扭转自己的命运回家自己创业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一个无所事事,没有作为,好吃懒做的男人,就是一个没责任和担当的男人,这必然会导致女孩不愿意和这样的男人结婚共同生活的。大龄未婚男人要扭转自己的光棍命运应该做的就是,要有责仼和担当,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责任和担当呢?工作要认真负责任,才能有稳定的收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家庭和老婆有爱心,就要建立在有面包的基础上,不一定要有家财万贯,可是生活还是要有保障。这就是说,在事业上做个有责仼和担当的男人,才会干一行爱一行,同样,才能照顾好自己的家庭。有句话说得好,事业上有责任心的人,才能对家庭负责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都做不好,拿什么对家庭负责,所以说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对家庭负责任的前提。总之,不管农村或者城市大龄男人要扭转自己的光棍命运,首先要学会先做人后做事,要学会孝敬父母,因为百善孝为先,一个善良的人,必定是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才能获得家庭和事业的双丰收。所以说,一个人拥有了责任和担当他的生活就会闪光,一个人有了责任和担当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灵魂,一个人有了责任和担当世界才更精彩、更迷人。实力不对等呀,虽然东汉分为三国,但是三国的实力是严重不对等的。吴国和蜀国完全是凭借地理上的优势才能阻止曹魏的进攻。你要是玩过光荣的三国志系列就会明白这个问题,比如吴国虽然占领整个南方,但是然并卵,南方当时根本没有开发出来,人口很少,经济不发达,还是靠着长江和曹魏抗衡。曹魏虽然占据的地盘面积不太大,但是那些都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实力是蜀国和吴国不能比的。你以为的三国是这样,看着面积都差不多。其实是这样,十三个州中曹魏占领了9个,蜀国1个,吴国3个。所以你可以看到,为什么诸葛亮要一直进攻曹魏,因为和平发展下去,肯定是输的。所以姜维北伐就算胜利,也应很难扭转局势,除非是曹魏作死,集中大部分兵力和蜀国决一死战,不然只要曹魏好好防守,基本上等粮食完了,蜀国的兵自然就退回去了,输几场无关紧要的战争根本没什么关系。因为有的人悔悟得早!付出百倍努力还能弥补出荒废的时光!有的人本身各方面的修养底子就相当不错!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甚至从命悬一瞬的生死关头闯过来后!大彻大悟!以致于从开悟的那一刻起!就不折不扣的拼命努力上进!并永不放弃的付出努力!当然!这也必须有后天的悟性了!这也就成了!有的人可以扭转自己的命运!有的人却不行!
因为很多人已经不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了。在很多现代人看来,命运只能通过千方百计赚钱来改变,读书学习不但需要花钱,而且大学毕业了也不一定能赚到钱,没有钱文凭再高也是废纸一张。这些人的尊严都寄托在比别人有钱上,只要有钱就能过好日子,就是高人一等,就是成功人士。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是社会的悲哀。你觉得呢?考上了大学,离改变命运还有多远?导语:“在中国,人们告诉你:你必须得上大学。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每年夏天,近千万高考考生经历寒窗苦读、填志愿的前思后想,终于等来录取通知书。对他们来说,这是人生的转折点。他们对未知的大学生活,满怀期待。与此同时,无数大学毕业生手持简历,彳亍在求职市场里,希望总是在用人单位一句“回去等消息”后再次燃起,又在随后几天的音信全无中再次熄灭。中国社科院2017年的报告显示,2016中国高校毕业就业率为86%。也就是说,当年有近200万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他们大多来自二、三本和大专院校,以及语文教育、法律事务以及生物工程等专业。这些学生不仅要面临本身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还要面对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远在天边。越读书,越贫穷?纪录片《出路》讲述的是民办高校招生老师王振祥、农村考生王盼、三本毕业生万超三人关于大学的故事,属于“为什么贫穷”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影片开场,“弘博软件学院”的招生老师王振祥奔波于湖北各个县城高中,在讲台上,他字正腔圆,宣传着“弘博学院”的种种优势。他带着死任务:每场讲座下来,至少要有3个学生注册,交100元的“注册费”。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王振祥必须许下一些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甚至弄虚作假。他用投影仪展示阅览室、实验室等图片,但 “没有一个是我们学校的,全部是百度上找的。”他说学校有三十余名专业教师,其实其中有一半是教务人员;他声称学校与43000家企业建立联系,毕业生至少有十个工作岗位可供选择,而事实上,这样的学生几千个人里只有几十个。而台下的家长大多神色迷茫,他们来自农村和县城,孩子的高考成绩在3、400分上下,上一本二本大学均希望渺茫。这些学生,正是民办 “弘博软件学院”的主要招生对象。这所“会发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校”是弘博集团旗下的教育品牌,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学院”。每年,该校要招生5000人,每人学费12500元,总共收入五千多万元。这个价格,在民办学校里,并不算高。王振祥对着镜头说,“我们是个公司,不是个学校,把学生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就可以了”。可在纪录片另一位主人公王盼的眼里,王振祥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老师。2010年6月末,王盼来到了王振祥的讲座。她来自农村,在镇上念书,刚刚高考结束,只拿了388分。王盼的母亲右手残缺,爸爸先天有些痴呆,夫妻二人在砖厂搬砖为生,搬一块砖赚5厘钱(0.005元),一天要搬上万块砖,收入不到50元。对王盼一家来说,弘博学院3年近5万的学费是天文数字,他们不吃不喝,也得3、4年才能赚回来。王盼并不是个例。在王振祥的招生经验里,曾有农村出来的孩子,全家卖了猪牛卖了房子卖了田地,供他一年的学费,才挤上大学这条船。这些孩子太想继续读书了。初中的时候,老师问王盼,你为什么要上学呢?王盼说,上学是为了脱贫。对“王盼们”来说,上大学或许是眼下最好的出路,为此,他们甚至愿意倾其所有。“如果出去打工,想让爸爸妈妈过得好一点肯定很难,如果我读书出来,想让父母过得好一点,可能就容易一点”。然而,王盼所期待的、大学毕业后的生活其实并不“容易”。故事的第三位主人公万超毕业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作为一名三本大学的应届生,他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人才市场上,这个24岁的男生一次次坐下来介绍自己,衬衫被汗水浸湿。他央求招聘人员不要把自己的简历放在最下面,并表示什么都愿意做。万超说,“刚开始还有很多期待,现在我只是想要在武汉生活下去。”“我要工作。为什么他们不要我?我不是211、985。一定是这样。”好不容易有一家清算公司打算录用他,试用期工资每月1500元。万超算了笔账:一个月光房租和伙食,加起来就是937.5元,工资几乎消耗光。然而那家清算公司在十天之内就把他辞退了,理由是万超的Excel用得不熟练。当时,他已经在单位附近租下了房子,还借了朋友和父母的钱,可工作却突然没了着落。“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出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不仅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更能让我们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高品质的生活。” 王振祥在讲台上神情坚定。但他心里明白,这些话只能用来骗骗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三本大学毕业、求职屡屡碰壁的万超也开始意识到,“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对他来说遥不可及;屏幕前的观众更是心如明镜。可王盼一家人依然相信,相信上大学能换来一个美好未来。他们只有相信。“如果我不读书,我不知道以后我还能做什么。”她对镜头说。穷孩子上大学,春天就来了?为了挤上大学这条船,“王盼们”可能要花费父母4、5年的血汗钱,甚至负债累累。然而,最终,这条承载厚望的船却未必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把这艘昂贵的“希望之舰”送到王盼面前的,是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政策。1990年代起,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减少甚至退出对医疗、住房等公共物品的投入,市场成了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教育行业也不例外。1996年,“包分配”正式取消,大学毕业生被要求自主择业。接下来取消是“免学费”。1985年,高校推出了接受分数偏低自费生的“双轨制”,开始摸索起收费办学的路子来。1998年颁布《高等教育法》规定, 大学正式开始收费。扩招带来的显性收益非常显著。1992年公立高校计划内学生的学费为208元/人(计划内国家负责),而2015年已经达到了5000元/人,较1992年增长24倍。而同时期人均GDP从2334元增长到50251元,增长21.5倍;农村人均年收入从784元增长到10772元,增长13.7倍。——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几乎在同一时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不贬值就要承担出口下滑的经济压力。为遏制1992年下半年经济的四高四热现象,国内采取了紧缩政策。因此,如何扩大内需,让老百姓花钱,成为了当局日思夜想的大事。而彼时,高等教育已成为教育行业首屈一指的“消费品”。1998年底,在亚洲开发银行担任经济学家的汤敏和其妻子左小蕾,向高层提交了一份“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建议。建议提出,我国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4%,远低于别的国家,应当改变这一状况,增加教育机会。此外,彼时一千多万工人在国企改革中下岗,而大学扩招能有效延长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避免其与工人竞争工作岗位。即缓解了就业压力,又能增加下岗员工供孩子读书的家庭责任压力,有效避免社会冲突。更重要的是,高校扩招或许能解燃眉之急。在当时,鼓励大家买车买房买冰箱的经济刺激措施始终难以奏效,而在汤敏看来,唯一有可能起效的就是教育。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所有的家长还是愿意把钱花在教育上,这和现在大家争买学区房是一个道理。因为教育不仅是消费,实际上也是为你的下一代、也是为国家的未来在投资。所以我们就从帮助国家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角度,提出了扩招的建议,不仅是刺激消费,而且是让老百姓把钱花在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这一提议受到了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9年6月,国务院宣布了高校扩招政策。而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普通本科高校资金不足的状况,国家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成立的“独立学院”、各类民办专科、三本大学也就在那时起应运而生,学费大多自主定价,费用在数万元上下。资料来源:高考网从90年代末至今的20年间,中国高校本专科生数量从不足百万增长到600余万,研究生数量也由数万增长到40余万。除了普通公办高校扩大招生,过去10年内,中国民办高校的数量也增加了30倍。中国高等教育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大众化阶段。扩招的收益是显著的,而全国教育学杂费收入(含中小学教育)更从3697亿元飙升到了2015年的43174亿元,增长11.7倍,而同时期国内GDP则从8.5万亿增长到69万亿,才增长8倍。大学扩招的“初心”其实是刺激消费、缓解下岗工人就业压力。然而,在开展过程中却意外地受到了欢迎,短期内广受支持,被寄予了增加教育机会、促进社会流动的厚望。尤其在“王盼”这样的孩子眼里,只要付得起学费,哪怕去不了好大学,“脱贫”的梦想似乎也并不遥远了。不平等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然而,大学看似近在咫尺,流动的可能性却远在天边。扩招没有缓和竞争,只是将其转换了形势。区分始终是资本社会中永恒的游戏。此刻那里人太多了,势必要进行第二次划分。较少的人进了大学,一方面意味着区分的改变,扩招之前考上本科就是优胜,扩招之后要考进一本,乃至考进211才和扩招之前等值。另一方面,较多的人上了大学意味着实质的竞争被推迟到下一轮,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已经不足,要竞争研究生学历了。——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随着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8%飙升到2017年的75%,昔日好学历—好能力—好工作的链条被斩断了。当学生们拿到大学录取书的那一刻,它已经开始贬值。此外,不仅大学学历的贬值,近些年劳动力市场的缩水也加剧了就业的困难。据观察者网报道,2013年,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预计GDP增长率为7.5%,新增就业岗位数为900万个,仅是毕业生人数的1.28倍,为历年的最低值。在扩招与经济震荡背景下,大学生同时面临着学历“膨胀”和工作 “缩水”。僧多粥少,竞赛加剧。从竞争一本大学到竞争211、985学历,从竞争本科到竞争研究生学历,从国内升学到出国留学,甚至到重点中学、重点小学……教育的军备竞赛不断延伸,不断升级。当社会结构日趋固化、而大部分资源又始终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仅靠教育将全社会百分之五十的成员托举到原先百分之十成员的领地,对于改变前者是没有意义的”。南京大学为贫困学生设立的“ 入学绿色通道”,但能走到通道前的寒门子弟已越来越少。图片来源:CFP教育市场化带来的军备竞赛,意味着时间和金钱上的加倍投入。而这一切显然更有利于家境殷实的中上层学子。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绘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中国青年报《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么?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显然,扩招后的教育竞争对学生家庭背景的要求反而更高了。当中上层的父母想方设法,让他们的孩子耳濡目染,协力将家庭的经济、文化资本转化成学习成绩,转化成眼界和见识,最终转化成教育优势时,底层孩子却越来越难通过上大学扭转命运。他们即便有幸上了大学,也大多流入了大专和二三本院校。李春玲比较了扩招前高考(生于1975-1979)和扩招后高考(生于1980-1985)这两个群体,发现相比扩招前,扩招后父亲的户口对是否升读高等教育的影响更大,对升读大学或大专的影响也更大。学者杨东平的研究也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2015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话,真相了穷孩子难进好大学,也就更容易找不到工作。学者李宏彬等人的研究发现,相较非重点大学,重点大学(211)会带来10.7%的工资优势。尽管在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扩招中,不乏底层个体的成功事迹,但对于整个群体来说,向上流动却并不比以往更加容易。占有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中上层家庭,不断复制着“龙生龙,凤生凤”的故事,而穷孩子们的春天却迟迟不来。“弘博学院”的宣传老师王振祥说:“教育产业化这么多年,所有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里面。农村的小孩没有良好的教师团队,进不了大学,他们只能选择我们这种:对你的分数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最终又会发给你一个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院。不上学就没有出路,上了学也未必有出路《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至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然而,在城乡二元对立、农村不断被吸血和吞噬的语境下,除了花钱读书,他们别无他法。没有任何知识和文化的农村青年,他们更普遍的下场在哪里呢?在快手呈现出的精神迷惘和空虚里,在东莞流水线上夜以继日的机械劳作里,在大城市不断冒出的建筑工地里……——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个体命运的转变却陷入停顿。纪录片《出路》的导演陈为军质问道,“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却还是不能改变命运,依然贫穷,那么这样的群体是否就该抬起头来看看,是不是我们所处的系统出了问题?”央视纪录片《高考》中,毛坦厂中学一位班主任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是劝学大学扩招“画了一张没用的大饼”。它看似给更多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让底层学生在获得学历和提高社会地位的预期下进入大学。但事实上,扩招不仅没有改变实质的竞争,反而因为市场主导了教育资源分配,中上层家庭的孩子能够更轻易地占据社会金字塔的高位。穷孩子不仅上大学困难,甚至,他们还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当“上大学改变命运”出现在民办大学空洞的宣传口号里,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满足底层孩子对于读书致富的想象,让他们满怀期待地接受现实,让他们的父母心甘情愿地、不惜血本地花钱。沃尔斯特说,教育扩张是社会上层维护自身优越地位的安全阀。在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大学扩招是给底层的“障眼法”、给上层的“宽心丸”。它看起来满足了增强流动性的社会要求,同时又没有损害中上层的既得利益。打着平等的幌子缓和各阶层间的社会冲突,但并未改变不平等的现实;看起来在弥合不平等,事实上却以这种方式将不平等合理化了。毕竟,像“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种故事,只会存在于1998年的新华字典里。参考资料:郑也夫 《吾国教育病理》沃尔斯特 “增长的界限” 载于哈里楠编 《教育社会学手册》布迪厄 帕斯隆 《继承人》李春玲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叶晓阳 丁延庆 《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南方周末 《你必须上大学,但是……纪录片“出路”中的贫穷》南方周末 《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智库专栏《“高考扩招之父”汤敏:大学扩招真的扩错了吗?》FT中文网 《嘲笑毛坦厂的傲慢与冷漠》饭统戴老板《高考门前是非多》作者:山谷编辑:沙捞越 凉拌水瓶座美编:黄山农民工扭转自己的命运回家自己创业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一个无所事事,没有作为,好吃懒做的男人,就是一个没责任和担当的男人,这必然会导致女孩不愿意和这样的男人结婚共同生活的。大龄未婚男人要扭转自己的光棍命运应该做的就是,要有责仼和担当,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责任和担当呢?工作要认真负责任,才能有稳定的收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家庭和老婆有爱心,就要建立在有面包的基础上,不一定要有家财万贯,可是生活还是要有保障。这就是说,在事业上做个有责仼和担当的男人,才会干一行爱一行,同样,才能照顾好自己的家庭。有句话说得好,事业上有责任心的人,才能对家庭负责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都做不好,拿什么对家庭负责,所以说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对家庭负责任的前提。总之,不管农村或者城市大龄男人要扭转自己的光棍命运,首先要学会先做人后做事,要学会孝敬父母,因为百善孝为先,一个善良的人,必定是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才能获得家庭和事业的双丰收。所以说,一个人拥有了责任和担当他的生活就会闪光,一个人有了责任和担当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灵魂,一个人有了责任和担当世界才更精彩、更迷人。实力不对等呀,虽然东汉分为三国,但是三国的实力是严重不对等的。吴国和蜀国完全是凭借地理上的优势才能阻止曹魏的进攻。你要是玩过光荣的三国志系列就会明白这个问题,比如吴国虽然占领整个南方,但是然并卵,南方当时根本没有开发出来,人口很少,经济不发达,还是靠着长江和曹魏抗衡。曹魏虽然占据的地盘面积不太大,但是那些都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实力是蜀国和吴国不能比的。你以为的三国是这样,看着面积都差不多。其实是这样,十三个州中曹魏占领了9个,蜀国1个,吴国3个。所以你可以看到,为什么诸葛亮要一直进攻曹魏,因为和平发展下去,肯定是输的。所以姜维北伐就算胜利,也应很难扭转局势,除非是曹魏作死,集中大部分兵力和蜀国决一死战,不然只要曹魏好好防守,基本上等粮食完了,蜀国的兵自然就退回去了,输几场无关紧要的战争根本没什么关系。因为有的人悔悟得早!付出百倍努力还能弥补出荒废的时光!有的人本身各方面的修养底子就相当不错!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甚至从命悬一瞬的生死关头闯过来后!大彻大悟!以致于从开悟的那一刻起!就不折不扣的拼命努力上进!并永不放弃的付出努力!当然!这也必须有后天的悟性了!这也就成了!有的人可以扭转自己的命运!有的人却不行!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在中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安史之乱爆发后,若无郭子仪的力挽狂澜,恐唐朝再难复苏了。这其实是传奇小说带给人们的影响,有些夸大了郭子仪的历史功绩。但也不可否认,郭子仪确实是唐朝抗叛的第一功臣。郭子仪的名与字是一样的,都叫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他是标准的军人,通过武举考试而步入军界。他统兵有方,作战有功,不时升迁,到天宝末安史之乱爆发,已任朔方(驻地灵武,今宁夏灵武西)节度使。一、肃宗时期的郭子仪他转战河东(今山西)一带,攻城略地,在官军纷纷败退之际,独自撑起了一片天地。然后,他和他所推荐的李光弼合作,兵进常山(今河北正定),通过九门之战,大破叛军史思明部,掀起了河北抗叛的大浪潮。为减轻镇守潼关的哥舒翰的压力,郭子仪提出北取范阳,直捣叛军老巢,打烂叛军的根本。然未待唐玄宗做出批示,潼关已经陷落,朝廷向巴蜀流亡。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灵武是朔方军的治所,由此他将屡战屡胜的郭子仪视为了他的长城。他急调郭子仪回灵武,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宰相,仍领朔方节度使。在另一宰相房琯率军和叛军相战大败后,朔方军更成了唐肃宗身边惟一能倚重的军队。郭子仪根据唐肃宗急欲收复二京的政治规划,将河东作为首要的战略要地来考虑。因其东征可图洛阳,西行可取长安,占得此地,等于洞开了二京的门户,他先在河东设下内应,然后,自己率军拿下冯翊(今陕西大荔),隔黄河威胁河东。河东内应奋起,大杀叛军,叛军守将崔乾祐弃城而走。郭子仪渡河追击乘胜取得了河东。随之,他击败叛军安守忠部,夺得永丰仓,打通了关中与陕地。外围扫清,郭子仪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会合其他部队以及回纥等军,先西进攻克长安,再东征夺回洛阳,为唐朝收复了二京。在迎接郭子仪的仪式上,唐肃宗感激地对他说:“这虽是我的家国,但实由卿再造!”郭子仪对唐朝有再造之功,由此获得了殊荣,但也由此功高震主,使唐肃宗对他有了提防之心。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唐肃宗调集各路大军围讨镇守邺城(今河南安阳)的安庆绪。参加会战的将领中有九个节度使,其中以郭子仪与李光弼名望最高。然唐肃宗出于对他们的防范,却不设主帅,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负责整个战局。在唐军的猛攻下,邺城危在旦夕,然终因缺乏统一指挥,而功亏一篑。次年,唐各路联军再与史思明大战。大战之间,忽起大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以致难辨敌我,由此双方均遭惨重损失。郭子仪率部向河阳(今河南孟县)撤退,以确保洛阳安全。为推卸战败的责任,鱼朝恩竟向唐肃宗汇报,说是郭子仪作战不力。唐肃宗不辨曲直,召郭子仪回京,免了他的军职,让他在家赋闲。然时属多事之秋,党项等羌人在长安以西地区不断挑出事端,京师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不敢用郭子仪的唐肃宗,却想出了个法子,让威震天下的郭子仪空顶那地区邠宁、鄜坊二节度使的名头,以震慑党项,但人仍留在长安。直到朔方军发生以拥护郭子仪为名义的兵变,唐肃宗不得已,才封了郭子仪汾阳王的爵位,让他以副元帅的身份,进驻发生兵变的绛州(今山西新绛)。郭子仪秉公处置了组织兵变的将领,同时解决了激发兵变的事由——军饷问题。二、代宗时期的郭子仪唐代宗登位,郭子仪再一次遭到了猜忌,被解除兵权,调回长安。不久、安史之乱结束了,而吐蕃却以强劲之势,一路向长安攻来。此时,唐代宗才不得不重新起用郭子仪。然为时已晚,几乎没有什么装备和军队的郭子仪,难以抵挡二十万吐蕃大军的进攻,眼看长安陷落。可久经沙场的郭子仪却沉着应对,组织散兵游勇,用疑兵之计击退吐蕃,收复了长安。这是郭子仪第二次收复长安,回到长安的唐代宗,惭愧地对他说:“用卿不早,以致落入这般地步。”郭子仪年事渐高,然在仆固怀恩联结吐蕃、回纥侵犯唐朝时,他还是显示了宝刀不老的威力。仆固怀恩是员名将,在安史之乱中曾有大功于朝廷。渔阳战火熄灭后,他统朔方兵驻扎在汾州(今山西汾阳)。时朝廷衰弱,很是忌惮有大功者。仆固怀恩看得心寒,由此渐渐拥兵自重,暗与回纥联络,以为后盾。这本是仆固怀恩自保后路的做法,但事实上却产生了与朝廷二心的后果。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向唐代宗上了一道密本,说他勾结回纥有谋反的企图。得知消息的仆固怀恩,从此再也不敢入京。无论仆固怀恩是否真的想反,起码唐代宗容不得他这一系列的行径,由此朝廷展开了对付他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仆固怀恩是郭子仪的旧部,若让郭子仪前去接管朔方军,仆固怀恩便将无所作为。郭子仪奉命上路。然未等郭子仪到达,为摆脱绝境的仆固怀恩彻底亮出了反旗,发兵进攻太原。可他不仅没拿下太原,反遭到惨败,率残部逃往灵州(今宁夏灵武)。他干脆联结吐蕃、回纥、党项、羌浑、奴刺等三十万众,大举向长安杀来。尽管唐代宗已布置了阻击防线,然因实力对比过于悬殊,长安仍危在旦夕。在汾州妥善处置了朔方军的郭子仪,远程赶来。他借着自已巨大的威望,孤身进入回纥阵营,晓以大义,喻以利害,离间了回纥和吐蕃的关系。随后,反化回纥为盟军,又趁仆固怀恩暴病而死之机,大破吐蕃兵,粉碎了联军的进攻,成功地保卫了长安。郭子仪的结局是圆满的,满门封王封侯,贵同皇室,以八十五岁的高龄,在唐德宗朝寿终正寝。郭子仪与许多功臣一样,曾多次遭到君主的猜忌、冷落、摈弃,可他始终不为所动,随遇而安,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而当国家、民族朝廷需要他时,他会不存任何芥蒂地出来效力。由此,化释了君主的疑心、同僚的嫉妒,成了历史上罕见的能保善局的大功臣。(正文完)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5,一个人的命运大部分真的是天注定的吗

人定胜天,你的命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不管是人、鬼、神、天都说了不算
不是大部分,而是全部。

6,如何扭转自己的命运

自卑的女孩,情感三番五次受挫,如何扭转自己的命运? 00:00 / 02:28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7,人的命运是否就像古人说的落地那一刹那就注定了吗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努力是无限的!为了明天……,今天须努力!
是的,听天由命吧!人的命,天注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8,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谈谈怎样看待英雄与命运

《英雄交响曲》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命运交响曲》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
英雄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欢乐颂(合唱):第九交响曲貌似没有恋爱交响曲……

9,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之后导致另外一个人的命运被扭转

人逃脱不了自己的命运,当你觉得自己的命运被改变,而这那也是这命运的一部分,改变的不是你的命运,是你的环境,你的状态,你的拥有和不拥有。同理,别人的命运若和你有着关联,那你也是别人命运的一部分。改变是自然的,遵守命运规律的。
那你该看看薛定谔的猫,研究透了,你也就悟了
你这个问题和“究竟是环境改变人,还是人改变环境”差不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兼而有之,不能一概而论。说命运改变人,就是人的机遇、处境、职业、人际关系、个人能力不同,会使人变得懦弱,自卑,胆小,自私;说人改变命运,就是人知难而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自己的毅力、智慧、勤劳、去拼搏,去抗争,去获得成功,改变自己受苦受穷的命运。你能说哪种有,哪种没有吗?都有是吗?
怎麽会
最好是做到相互谁也不伤害才好,帮一个人如果会伤害到另外一个人,那还是不要做得好,要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除非是人渣才会那样做;我想您一定心地善良,不会那样做的,希望能帮到您。

10,我该怎么扭转自己的命运

我感觉你一直就是在自欺欺人?看到你这些话,我感觉你挺可笑的“究和没文化,那这四年你努力了吗?复仇,你跟谁有那么大的仇啊。人有时候是要学着去改变的,你感觉你做的很对,一直就是在给自已找理由,我说的都是实话,其实,心态真的可以决定一切的,给自己一个好好思索自己的时间,理清自己那凌乱的思绪,再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最重要的,那社会为什么不接受你,只能说明你偏离了社会的主流,不断的去调整人生的坐标,也许未来的一天你就可以成功了?”这你就你一直给自己找的理由吗?你一直觉得你得努力
呵呵......其实是你自己想的太多了.你越在乎别人的看法你就越难受.....你是你干嘛要跟别人去比较,人比人会气死人的!!!! 没文化怎么了,自己觉得好就行了.没钱可以赚嘛......凡事往好了想,那样活着就不会那么累了......人活着要学会去适应社会,社会不可能牵就你吧...祝你好运吧!
没关系,我们交个朋友吧,有什么烦恼都可以跟我倾诉qq 552121031
呵呵~~~很有感触...你很内向吧????? 我有点象你一样..不过没你严重....没用的...教你一种方发//心里完全不准有消极的想法...一想到就马上转移...多听一些振奋人心的音乐...好象DJ那种....最主要是心里要想这世界是多么美好.....什么什么的..而且要天天面带微笑...不笑也要笑...一个星期见效哦..... 你再这样没用的...就算你死了...别人也只会说死在这吓人啊...死远点....没人理你的...没人会帮你...不如自己站起来....我都试过了...你行的!!!我今年也是20岁哦 ......
这个社会总要有一部分人在光明,一部分人在黑暗才能平衡. 堕落吧,也许会成为艺术家...
别人也只会越来越讨厌你,象你的目标努力,远离你,更加不理解你...要想让生活变的更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这个世界有很多可能性,加油,也许付出了200%的努力,也不过是让生活好过了一点点.不过即使是这一点点,不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吗?!如果你还想和现在一样,让人讨厌,不受人尊重,那就继续自暴自弃吧.,或许永远也到达不了,但你会离他越来越进伤害别人又怎样?到头来自己的日子还不是越过越糟?

11,生辰八字五行盈缺命格如何

八字是:壬辰 辛亥 庚子 辛巳五行是:水土 金水 金水 金火此八字五行缺木。木是忌神,不可补。取名字宜用五行属性为土、金的字。
八字是 壬辰年 辛亥月 庚子日 壬午时 五行是 水土 金水 金水 水火 五行属性金命、 五行缺木 壬水透出,壬水为庚金的食神,为食神格。
人生下来有个命,这是前世的善恶决定的和这一世的善恶无关,这一世的善恶改变的是运,所以才能改变命运,但命运不是那么好改的,必须积功累德到一定程度才能扭转,所以会有的人不是坏人,却不幸福,却短命,那是因为他做的还不够,没能有力的突破先天的命运。 所以一心向善莫问前程,命运分命和运,命不能选,运可以改变和创造,所以这个命运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改造,因为掌握运气就可以改变命运,《了凡四训》---告诉我们命运是什么,告诉我们怎样改变自己来改变运气,从而改变命运。《了凡四训》一本应该传给子孙后代的书,经典,书电影版和电视剧版都有,网上皆可搜到 运气是可以创造的,运气一直好或一直坏的话就会改变命运,运气的好坏就看人是否善,善运气就会变好,不善运气就会变坏,一直善,运气就一直好,许多该发生的坏事也会不发生或者伤害小点,这样人的命运就改变了,不善也一样,关键要持之以恒,命运就会改变.当然每做一件事都会有改变,因为都有善恶,平常人做事往往善恶参半,相互抵消了,要想改变命运,就要付出努力,多行善,命运才会向一个方向发展,才会改变的多。 当然善一定要心真的善,不是阿Q。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将软弱的人认为就是善人,其实这倒未必,有的人受了欺负,嘴上不敢反抗,心里可能已经把对方千刀万剐,这不叫善,真正的善是心量大的善,所谓量大福大就是这个意思,真正的善一定是正的,充满正气,这种正气就可以破邪气,能镇的住邪魔外道,千万不要做那种别人说什么都说好的人,这样的人没有那种气,就压不住邪气,所以这样的人也往往被坏人欺负,和好人在一起也谈不来。当然有的人要质疑,社会上那么多坏人还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那是因为各人命运是不同的,有的福多有的福少,福多的因为基数大,命运的惯性就大,经得起消耗,但总是在减少的。记得以前我们村两个人一起打死了一条蛇,其中一个人没几天就得病死了,而另一个则又活了好多年,所以说各人福气是不同的,有的能顶得住,有的则顶不住,当然能顶得住的也是要折寿的。要转运要健康长寿最好最快的方法戒杀护生,吃素,放生 ,当然一定要心诚。因为杀生吃肉是有杀气的,杀气会破坏运气,而吃素护生的话则会减少这种杀气,从而改善运气。 求姻缘求子女可以求观世音菩萨,当然一定要恭敬诚心,而恭敬诚心在哪里体现呢,当然拜菩萨的时候一定要恭敬(不要一边拜着,一边念着,心里却在想着,这灵吗,那多半不会灵,因为您的心不对)。还有就是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上,真正弃恶向善了,这叫真的恭敬诚心。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只是一味的拜菩萨,烧香捐钱,却不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不到真正的恭敬,所以就不怎么灵了。有的觉得灵了,也很多是自己命运中本来有的,而不是求到的
乾造:2012年12月5日上午9点55分出生壬辛庚辛辰亥子巳分析:此造金水结党成势,意在制时上的巳火七杀,命局不错,41岁后行官杀大运,仕途得意。但水多金沉,易有牢狱之灾。取名宜用木通关,泄水生火。
一个人能否成功,和天分、努力、机遇是分不开的。对于个人来说,他所能左右的就是第二因素,努力。努力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能力的积累,一个是情商的调整。能力是你成功的基础,是内在的根据。情商则能让你眼界更高,运势更旺,是可以影响外部条件的。能力和情商两者缺一不可。有句话,我感觉非常好,“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高度”,这句话主要说了情商的作用。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高人,能够看清楚命运的,能够预见未来的。如果你找到了这个高人,让他给你解命,如果他确实看清了命运,把命告诉你,而你相应的调整自己的行为,那么命运就不准了,那么“命运就不能称之为命运了”,那他和你就是逆天而行。如果他告诉你,你做了调整,那也是命里注定让他告诉你的,你调整后,一定会符合命运的安排了。所以说,他是否给你解命,那一定是命运的安排,换句话说,你不找到他,命运不会发生,你找到了,他给你解命了,你照做了,命运就发生了。
文章TAG:命运的扭转  命运的不公你又懂得多少  命运  扭转  不公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