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罗马帝国手游战力攻略,罗马帝国时代怎么才能让士兵的战斗力增强

作者:本站作者

1,罗马帝国时代怎么才能让士兵的战斗力增强

最强士兵,铁甲士兵
可以私聊我~

罗马帝国手游战力攻略,罗马帝国时代怎么才能让士兵的战斗力增强

2,罗马帝国手游怎么玩 新手布阵入门攻略

复兴罗马帝国手游怎么玩,好玩吗?复兴罗马帝国武将怎么搭配,神石最高多少级,宝石的搭配方法有哪些?对于刚接触这款游戏的玩家,有很多地方都不太清楚,不知道怎么操作,有很多疑问,本文就是专为萌新提供的新手必看攻略汇总,一起来看看吧。复兴罗马帝国新手常见问题汇总Q:《罗马帝国》30级之前新手如何升级?A:主要通过升级建筑、完成任务或者征战副本获得的经验值升级。Q:游戏中如何获得四大资源?A:在《罗马帝国》中的基本资源分为银币、木材、粮食、铁矿,可通过自身的资源区建筑(民居、木场、农田、矿区)产出,亦可通过游戏内其他相关资源功能和活动获得。Q:武将如何招募?A:通关特定关卡后可以从名册中进行招募。Q:如何出战更多武将?A:在学院研究科技,研究“部队强化II”“部队强化IV”之后就可以出战更多的武将。Q:如何领取礼包?A:点击右上角“礼包”图标可领取固定奖励,或输入礼品码换取奖励。Q:如何查看信件A:点击右上方“信封”图标可进入收发邮件界面。Q:如何显示消费提示框A:点选右上角“充值”按钮,可进入充值/vip界面。Q:游戏中的装备有等级之分吗?如何获得好的装备?A:。装备可随着主将等级的提升而提升品级,装备品阶分为白、绿、蓝、红、紫、橙6个品级。商店刷新次数越多亲密度越高,亲密度高出现高品级装备的概率高。Q:装备分为那些品级,怎么提升?A:随着主将等级的提升开启更好的品级,分为白、绿、蓝、红、紫、橙6个品级。Q:官职如何获得,有什么作用?A:30级后完成“武将移动”任务后,击败皇榜中的NPC或玩家来获得对应官职,官职对玩家自身的资源产量有增益效果,官职越高对自身资源的产出帮助越大,另外越高的官职每天可以领取的银币俸禄也相应增多。Q:游戏中各大资源都有什么用处。A:银币:购买装备、招募武将、升级建筑、收买蛮族、投资任务等木材:升级建筑、升级科技粮食:征兵、副本推图、世界移动、战斗消耗镔铁:升级兵器、兑换宝石Q:游戏中如何免费获得金币?A:玩家等级达到30级,完成任务“通关太守府军团”后,开启每日登陆奖励,可以获得一定量的金币和免费征收次数。Q:为什么我征兵消耗的粮草不一样?A:兵种等级越高,征兵需要的粮草就越多。Q:副本推图升级太慢怎么办?A:副本中有一些隐藏的NPC或副本,攻击他们可以掠夺大量资源或经验。击败之后消耗一定数量的金币重启副本。Q:铁矿在哪里?A:相关资源开启后,在世界地图上的主城附近会出现矿区。Q:为什么战斗中不能选择战法了?A:请查看武将兵力是否补满了,不是满兵状态的武将无法施放战法。Q:选择国家以后还能更改吗?A:不能。Q:国战中占领其他国家的城池有什么好处?A:提升每小时领取的赋税奖励。Q:征兵太慢了怎么办?A:升级兵营区建筑,加快基础征兵速度。使用征兵令或者金币瞬间减少5分钟征兵时间同时获得兵力。犒赏也能快速补充兵力。Q:如何获得征兵令?A:游戏每天赠送一定数量的征兵令,集市中也能买到征兵令,军功宝箱中也能随机获得。Q:如何获得宝物?A:军功宝箱中随机获得。Q:怎么获得有技能的装备?A:商店刷新,品级红色以上的装备可能附带技能。Q:为什么我注资了科技但是没有效果?A:科技要在注资全部完成并且研究结束以后才会生效。复兴罗马帝国资源及宝石商会详解复兴.罗马帝国资源及宝石商会概览,大家可以在后面的插图(图1:宝石商会效果图)看到宝石商会效果图。宝石商会里面,一级宝石商会如果不用金币升级,只是起到简化捡宝石操作的作用,没有其他额外收益。而二到五级宝石商会建成后,可以在相应的国家 任务中获得兑换道具。依图1可以看出一级商会需要“镔铁”兑换宝石,二级商会需要“英雄帖”兑换宝石,三级商会需要“进城令”兑换宝石,四级商会需要“通行帖”兑换宝石,五级商会需要“外族商券”兑换宝石。这些兑换道具,每个售价5000银币(640个进城令可以换取320w银币)所以,在三级宝石商会建成后,每天两轮.攻守城池任务,可以获得30*2*2=120个进城令。 但三级宝石商会兑换每日仅消耗50个进城令,多余的70个进城令折合35w银币,可以极大的缓解铁匠铺和单挑导致的银币缺口。换而言之,当玩家达到115级,建成三级宝石商会后,银币短缺问题将得到解决。接下来是宝石商会的详细分析,请先看(图2:宝石商会数据图)。宝石商会的最低级别要求是111级,照例要求完成主线任务。图纸总计花费30w点券,着实惊人,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一级宝石商会之前,玩家除了宝石副本,宝石征收之外,每天最多以3000镔铁/个的价格兑换200个宝石。(略有浮动,但不影响结论)一级宝石商会建成后,一方面省去了捡宝石的麻烦;另一方面,如果你肯花费1000金币升级,那么每次兑换(6w镔铁兑换20个一级宝石)额外赠送6个一级宝石(所占比例30%)。 效果最差的一级宝石商会,在金币升级后,能够让日常宝石的获取速度提高30%!而二到五级宝石商会更是夸张,国战获得兑换道具,免费兑换宝石。要知道,在宝石商会之前,宝石的获得方式无论是宝石征收,宝石副本,还是镔铁兑换,都是要金币的。对于一个精打细算的中R,1个一级宝石=3000镔铁=1.5金币。而二到五级宝石商会,如果兑换道具充足,即便不金币升级,每天赠送200个一级宝石,折合300金币! 兑换道具如何获得呢,下面就来详细说明下:本帖隐藏的内容每天上午10:00-11:30,下午15:00-16:30,晚上20:00-21:30,有三次国家任务。 其中约有两次为攻守城池任务(每次两个),一次为特殊国战。特殊国战一共有七种(投资任务,比武积分,开疆扩土,坚守边疆,镇压蛮族),随机出现。注:不是每周每个任务出现一次,但七种特殊国战次数大致相当。 四种兑换道具里面,从充足到短缺可以有下面的排序:进城令,通行帖,外族商券,英雄帖。因为如果把一周作为一个周期,假定每个特殊任务恰巧出现一次,对一个参加所有国战的玩家,则有: 进城令获取30*2*2*7=840消耗50*7=350结余840-350=490 通行帖获取60*3*3=540消耗50*7=350结余540-350=190 外族商券获取150*2+40*6=540消耗50*7=350结余540-350=190 (因为外族商券获取任务更少,镇压蛮族在人多的情况下很难拿到6轮奖励,一旦错过损失惨重,所以,外族商券比通行帖短缺得多) 英雄帖获取200+180=380消耗50*7=350结余380-350=30 (最短缺的英雄帖,投资任务固定给200,比武积分要看名次,一般也就是180左右,一旦错过任务,道具必然不能保持每日兑换)其一,国家攻防任务有概率获得全部种类的宝石商会所需道具。在攻守城池国家任务时,完成每个个人任务,会奖励5个兑换道具。这略微改善了宝石商会兑换道具紧张,要求国战在线率高的问题。其二,随时间变化,禁卫军难度调整。以原60级禁卫军为例,现在提升为90,每排镔铁奖励由30提升到6,整点刷新10个。这一方面改善了弱国被强国围城的现状,另一方面在游戏内为时间党免费提供了大量镔铁。每个整点,每个距国都5格的现90级禁卫城市(原80级),提供27600镔铁供大家瓜分!虽然在满兵器后,镔铁只能通过兑换宝石消费(每日消耗60w),但对于没有满宝器的广大普通玩家,影响深远。在时间党能够通过刷禁卫获取大量镔铁后,小R可以考虑放弃镔铁征收,中R也应该更加关注宝石获取。本来就性价比堪忧的铁匠铺,更是受到了严重冲击。个人认为,现在铁匠铺红色升级勉强可以考虑,紫色升级完全可以放弃了。(大R超R,时间少有特殊需求的玩家除外)由此可见宝石商会性价比远高于铁匠铺的结论。宝石商会是如此重要,收益是如此的丰厚,使得大家都竭尽全力尽早修建。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参照旧例,计算一下回本时间(见图3:宝石商会回本时间表)。大家可以看到,宝石商会的基础建筑平均回本时间为十天,金币升级平均回本时间为半个月。对比铁匠铺的基础建筑平均回本时间一个月,金币升级红色回本时间三个月,紫色半年。小编表示:如果你不打算金币升级宝石商会,那么建议你也别消费其他性价比更低的项目,安心做个非R吧。 说到这里,估计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了吧。不过请保持耐心,看看宝石商会离我们有多远。(见图4:110级后升级速度估算表)普通活跃玩家每日经验获取大概在1000w左右,强力活跃玩家可以达到1500w。如果大量消费粮食冲级,日经验获取可达2000w。从110级开始,到119级为止,需要如上图表格所示的时间。这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复兴.罗马帝国有两个体系,分别是经验粮食体系和镔铁宝石体系。经验粮食决定级别,镔铁宝石决定攻防战斗力。而铁匠铺和宝石商会就是这两个体系之间的桥梁。如果说铁匠铺的效果差强人意的话,那么宝石商会的效果则是非常突出。下图(图5:资源对等级换算图)计算了考虑宝石商会损失情况下,精打细算的中R的经验价值。这个经验价值是说,对于精打细算的中R,每晚一天开宝石商会,就会有一天的损失。 如果按照之前的1宝石=3000镔铁=1.5金币计算,晚开一天全部五级宝石商会的损失是600个一级宝石(价值900金币)。那么,如果你每天的经验获取是1000w的话,每1w经验,就意味着0.9金币的宝石获取。 提早开宝石商会,可以免费获得原本必须金币购买的宝石,相当于变相给精打细算的中R升级提供了补贴。在刷城升级的情况下,对4级兵,大概有1粮食=1经验。(只对打NPC守卫有效,打玩家视战斗力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比打NPC的经验少些。遇上强大的超R,1粮食只能获得0.6-0.7经验) 因此,粗略计算,在117级四级宝石商会之前,点券加倍两次买米(1金币=50点券=1.5w米=1.5w经验)都是划算的,建议抓紧冲级。对于有上进心的精打细算的中R,尽快达到119级,金币升级全部宝石商会,是比较合理的选择。祭祀粮食由于价格上限修改为15金币,边际价格较高,并不推荐。

罗马帝国手游战力攻略,罗马帝国时代怎么才能让士兵的战斗力增强

3,在游戏罗马全面战争中你觉得有哪些战斗力强悍的兵种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帝国之间的比较,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1,纵向来看,这几个帝国不是一个时代的,以时间为序:亚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除非文明大倒退,否则时间越晚,胜率越大,所以奥斯曼帝国肯定最强,因为它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2,横向来看,也就是看这几个帝国在当时的文明世界的地位。亚述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左右,与我国的西周时期同时。亚述帝国以武力和残暴著称,其最终征服和毁灭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若单论武力,当世大约无人可比。但周朝和亚述堪称东西两大强国,亚述尚不足以独孤求败。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战国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区――古希腊、两河、古埃及、波斯、印度河,其在历史上犹如流星划过天际。我国的战国七雄武力不一定低于亚历山大帝国,但版图远逊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此时的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期――汉朝、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和帕提亚稍弱,汉朝和罗马堪称当世两极。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632年,几乎与大唐帝国同时崛起,当世的文明世界,大唐与阿拉伯帝国并立于世,其余皆无法与之匹敌。奥斯曼帝国,存在于公元1299年至公元1922年,横跨6个世纪,与我国的元明清同时,但当时的世界尚存在西亚的帖木儿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南亚存在莫卧儿帝国,东欧俄罗斯帝国崛起,西欧在公元1500年之后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因此横向来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当为最弱。单纯看武力,亚述帝国在当时世界的军力应该是最强的,而亚历山大帝国不一定打的过战国七雄,罗马之时有大汉,阿拉伯帝国之时有大唐,二者均非当时世界的最强者。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帝国之间的比较,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1,纵向来看,这几个帝国不是一个时代的,以时间为序:亚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除非文明大倒退,否则时间越晚,胜率越大,所以奥斯曼帝国肯定最强,因为它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2,横向来看,也就是看这几个帝国在当时的文明世界的地位。亚述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左右,与我国的西周时期同时。亚述帝国以武力和残暴著称,其最终征服和毁灭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若单论武力,当世大约无人可比。但周朝和亚述堪称东西两大强国,亚述尚不足以独孤求败。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战国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区――古希腊、两河、古埃及、波斯、印度河,其在历史上犹如流星划过天际。我国的战国七雄武力不一定低于亚历山大帝国,但版图远逊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此时的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期――汉朝、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和帕提亚稍弱,汉朝和罗马堪称当世两极。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632年,几乎与大唐帝国同时崛起,当世的文明世界,大唐与阿拉伯帝国并立于世,其余皆无法与之匹敌。奥斯曼帝国,存在于公元1299年至公元1922年,横跨6个世纪,与我国的元明清同时,但当时的世界尚存在西亚的帖木儿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南亚存在莫卧儿帝国,东欧俄罗斯帝国崛起,西欧在公元1500年之后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因此横向来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当为最弱。单纯看武力,亚述帝国在当时世界的军力应该是最强的,而亚历山大帝国不一定打的过战国七雄,罗马之时有大汉,阿拉伯帝国之时有大唐,二者均非当时世界的最强者。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没几个懂行的,对比汉朝和罗马的强弱,第一步首先要分期。汉朝是一个横跨400多年的朝代,而罗马更是一个国家名,而不是朝代,从建城之日到君士坦丁堡沦陷跨度足足有2000年。这么长的跨度,两国的军事制度、军队构成都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不加以分期处理,是完全无法比较的。因此,首先要把汉朝分为西汉、东汉,而罗马则分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鼎盛期、罗马帝国中后期和拜占庭时期,拜占庭时期完全与汉朝没有交集,可以去掉。因此,我们对比的就是罗马共和国vs西汉,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罗马帝国中后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如果算上蜀汉则更长)。一、罗马共和国vs西汉 西汉胜算大汉帝国的军事革新这一时期汉帝国的军事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中原军队以步兵和原始的战车冲击战术为主,笨重而迟缓。刘邦之所以遭遇白登之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优秀的骑兵,导致在机动性上远逊于匈奴、匈奴的轻骑兵虽然无力正面击败汉军,但可以运用帕提亚战术不断骚扰汉军的后勤,消磨汉军士气。一旦汉军在草原中补给精力消耗殆尽,他们就会发起总攻。(汉朝步兵俑)这时候的汉军面对游牧民族跟以前的波斯帝国一样,都是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一旦游牧民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后者就会无计可施,坐以待毙。正是由于匈奴骑兵这种来去如风的特点,汉武帝才被迫发展大规模的骑兵。(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汉武帝时期,由于朝廷鼓励养马,汉朝的马匹数量大增,到了和匈奴决战的前夕,汉军已经拥有近40万匹战马。除了战马数量,武帝还在提升战马数量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征伐大宛就是为了获得汗血宝马以改良马种。除了战马,汉军的武器也大幅改革,骑兵装备了长约2.8米的长戟和长约1米,适合在马上作战的环首刀。此外,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汉军也研究出了适合骑兵的作战战略,利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穿插成了此时汉军名将的拿手好菜。此时的汉军,虽然骑兵的质量素质未必比得过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的组合,但是在骑兵战略运用上,却远胜于前者。而战绩似乎也说明了一切,决战中,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精兵奔袭草原,其中霍去病部多为骑兵。卫青遭遇匈奴王的8万骑兵,大败后者,斩杀2万人。霍去病则突袭匈奴老营,斩杀俘获8万多人。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再未对汉朝形成大的威胁。虽然汉军骑兵的素质未必是同时代最好的,但是高超的骑兵战略代表了未来的一种主流,从这个角度看,汉武帝对于世界军事的发展,贡献颇多。虽然除了对付匈奴这种特殊的敌人,汉军依然以步兵为主,骑兵并未对步兵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但漠北之战似乎已经以某种方式宣告了骑兵时代即将来临。(汉朝的冲击骑兵完败匈奴轻骑兵)罗马共和国,只有步兵强大的偏科军队在西汉的同时,罗马共和国也在崛起,并依靠其强大的步兵征服了地中海。其战术主要为步兵轮换的三列阵战术和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在与马其顿方阵的对决中,虽然马其顿人正面无敌,但是罗马人通过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利用崎岖地形,绕到马其顿大方阵的侧翼,多面攻击。从而让马其顿人的长枪无法集中,随后,罗马人用重标枪开道,将马其顿方阵打开缺口,之后就是短剑贴身肉搏的大屠杀。(罗马共和国将步兵战术发展到了顶峰)其中需要澄清的两点是,罗马人使短剑并非冶炼技术不过关,罗马骑兵和蛮族都使用长剑,罗马步兵以前也是长剑,使用短剑是从西班牙学的,更利于贴身肉搏,和大盾配合比长剑更方便。总的来说,罗马的冶铁技术虽然低于汉朝,但并没低多少,所谓剑踩直了再使是罗马人嘲笑高卢人的,网上的纯属谣言。至于重标枪,射入敌人而自动弯曲,除了避免再被扔回来,也是为了成为敌人累赘,以逼迫敌人扔掉盾牌。(被罗马人击败的马其顿人)虽然此时的罗马重步兵机动灵活,强大无比,达到了步兵战术的顶峰,但是由于缺乏骑兵,罗马人多次因此而惨败。比如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正是依靠骑兵的强势才对罗马人完成合围,全歼8万罗马军队。罗马在扎马战役中获胜很大程度靠的是临时支援的努米底亚骑兵。还有最出名的卡莱之战,克拉苏由于骑兵质量低劣,缺乏投射手被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击败,这代表了罗马军队的缺陷。(罗马共和国的单一步兵战术被帕提亚的具装骑兵加骑射手击败)因此如果此时的汉军与罗马交战,汉军的多兵种体系胜算会更大。至于数量问题,双方反而差距不大,汉朝此时最多时动员了10万骑兵和50万步兵,罗马共和国末期军队也多达59万,基本相近。二、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 罗马帝国胜算大不进反退的东汉东汉相对于西汉,不仅没有大的进步,反而还退步了不少,此时的汉军,无论是军队数量,战马数量还是将领素质都不如西汉时期。东汉除了击败了衰弱的匈奴和西域小国,几乎在没有突出的战绩。东汉中期后的军队,竟然衰弱到了连羌人都打不过的地步,当时羌人只有木棍,但依然击败了东汉守卫队。之后,羌人聚众造反,东汉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叛乱,而羌人不过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产生飞越、天下无敌的罗马帝国军团反观罗马,则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在保留共和国优良步兵的传统下,罗马人大幅增加了骑兵和投射手的数量。此时的罗马,已经是一个包含多民族的文明型大国,他可以招募境内所有的民族为他服务。此时的帝国的职业军队共33万人,其中公民军团为传统重步兵,有16万,另外16万是外族的辅助军团,多为骑兵、投射手。(很多游牧民族加入了罗马骑兵,图中的罗马骑兵手持龙旗,这是游牧民萨尔玛提亚人的标志)在这一时期,高卢日耳曼骑兵,西亚骑兵、努米底亚骑兵以及游牧民族萨尔玛提雅的骑兵纷纷加入罗马军队。罗马骑兵的数量达到了6万7000人,并且十分精锐。正是因为这些外族骑兵的帮助,罗马人才得以多次击败帕提亚,并五次攻陷其首都。帕提亚也在罗马的打击下逐渐衰落下去。(罗马加大了投射力量)除了骑兵,投射手方面,罗马人大幅加大了弓箭手、投石手和弩炮的数量,罗马每5000人的军团配备55门轻型弩炮,再加上使用复合弓的叙利亚弓箭手和破甲投石手的组合,完全可以在火力上压制敌人。这一时代的罗马军队,没有偏科,天下无敌,虽然其战略仍是步兵为主,但精锐的骑兵投射手的配合足以保证其步兵的安全。另外强大的后勤也使得罗马人可以承受长途的远征。罗马每次深入帕提亚和蛮族领地,出动的职业军队都在10万以上,后勤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反映了帝国强大的财力。(帝国时期的罗马军队装备极为精良)罗马人有了质的飞跃,东汉军队却没有进步,职业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只有10万人左右,恐怕难是罗马人的敌手。三、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时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 平手此时两个帝国都陷入了分裂,国力大损,但是由于长年战争,军事进一步发展。三国时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出了马铠和半具装,步兵和骑兵的装备日趋精良,并且战术更加多变。(三国时的中国军队进一步进化)而罗马的变革则更是巨大,加里恩努斯的改革使得骑兵在罗马军队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龙旗逐渐取代了鹰旗成为帝国的标志。大量游牧的萨尔玛提雅人被招募进罗马骑兵,罗马军队日渐东方化、蛮族化,此时的罗马由于意大利人的堕落,为了扩大兵源,将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帝国全境所有居民,大量的异邦人加入帝国军队。帝国传统的步兵开始衰弱,骑兵大幅增强。在这一时期,东方化的具装骑兵和骑射手陆续加入帝国军队。(罗马军队在3世纪末加入了具装骑兵)罗马军队此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数量急速膨胀,《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中明确记载了3世纪时期帝国军队的数量。以前帝国军队的总数是小而精,33万职业军队足以满足需求。但到了3世纪,由于入侵的蛮族过多,四面出击,部队数量比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军队大量征召农民组成边防军,由于财政吃紧,他们的装备缩水,往往只能守城不能野战。此时的罗马军队总数最多曾达到73万,农民兵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体而言,3世纪罗马的一些精锐部队甚至比以前更强,但是部队的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了。综合来看,能和三国军队打个平手。(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很多人之所以在对比汉朝罗马军事实力时有巨大的错误,全在于大部分国人往往只算主体民族,不算附属民族,因为中国一直是汉族为主体,除了唐朝中后期,军队主力都是汉族为主力。但是罗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意大利人一直是少数,采用异族越往后越是主流。这些异族慢慢罗马化,通过军功提升阶层,甚至到了后期,帝国全靠他们维持,这与唐朝中后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美国的黑人也是美国人,同样可以代表美国参战,罗马境内的游牧民族、蛮族、西亚人也都是帝国子民,他们足以弥补帝国军队的短板,这是罗马军队得以在一时超越汉朝军队的最大原因。在意大利人堕落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异族,几乎已经成了罗马中后期唯一的生存之道。(美国国家篮球队几乎全是黑人,黑人是美国人,罗马境内的异族也是罗马人,尤其在3世纪授予全境公民权后,因此,异族的军队也是罗马军队,很多国人完全忽略这一点,因此才会得出汉朝完虐罗马的结论)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帝国之间的比较,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1,纵向来看,这几个帝国不是一个时代的,以时间为序:亚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除非文明大倒退,否则时间越晚,胜率越大,所以奥斯曼帝国肯定最强,因为它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2,横向来看,也就是看这几个帝国在当时的文明世界的地位。亚述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左右,与我国的西周时期同时。亚述帝国以武力和残暴著称,其最终征服和毁灭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若单论武力,当世大约无人可比。但周朝和亚述堪称东西两大强国,亚述尚不足以独孤求败。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战国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区――古希腊、两河、古埃及、波斯、印度河,其在历史上犹如流星划过天际。我国的战国七雄武力不一定低于亚历山大帝国,但版图远逊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此时的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期――汉朝、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和帕提亚稍弱,汉朝和罗马堪称当世两极。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632年,几乎与大唐帝国同时崛起,当世的文明世界,大唐与阿拉伯帝国并立于世,其余皆无法与之匹敌。奥斯曼帝国,存在于公元1299年至公元1922年,横跨6个世纪,与我国的元明清同时,但当时的世界尚存在西亚的帖木儿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南亚存在莫卧儿帝国,东欧俄罗斯帝国崛起,西欧在公元1500年之后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因此横向来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当为最弱。单纯看武力,亚述帝国在当时世界的军力应该是最强的,而亚历山大帝国不一定打的过战国七雄,罗马之时有大汉,阿拉伯帝国之时有大唐,二者均非当时世界的最强者。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没几个懂行的,对比汉朝和罗马的强弱,第一步首先要分期。汉朝是一个横跨400多年的朝代,而罗马更是一个国家名,而不是朝代,从建城之日到君士坦丁堡沦陷跨度足足有2000年。这么长的跨度,两国的军事制度、军队构成都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不加以分期处理,是完全无法比较的。因此,首先要把汉朝分为西汉、东汉,而罗马则分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鼎盛期、罗马帝国中后期和拜占庭时期,拜占庭时期完全与汉朝没有交集,可以去掉。因此,我们对比的就是罗马共和国vs西汉,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罗马帝国中后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如果算上蜀汉则更长)。一、罗马共和国vs西汉 西汉胜算大汉帝国的军事革新这一时期汉帝国的军事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中原军队以步兵和原始的战车冲击战术为主,笨重而迟缓。刘邦之所以遭遇白登之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优秀的骑兵,导致在机动性上远逊于匈奴、匈奴的轻骑兵虽然无力正面击败汉军,但可以运用帕提亚战术不断骚扰汉军的后勤,消磨汉军士气。一旦汉军在草原中补给精力消耗殆尽,他们就会发起总攻。(汉朝步兵俑)这时候的汉军面对游牧民族跟以前的波斯帝国一样,都是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一旦游牧民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后者就会无计可施,坐以待毙。正是由于匈奴骑兵这种来去如风的特点,汉武帝才被迫发展大规模的骑兵。(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汉武帝时期,由于朝廷鼓励养马,汉朝的马匹数量大增,到了和匈奴决战的前夕,汉军已经拥有近40万匹战马。除了战马数量,武帝还在提升战马数量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征伐大宛就是为了获得汗血宝马以改良马种。除了战马,汉军的武器也大幅改革,骑兵装备了长约2.8米的长戟和长约1米,适合在马上作战的环首刀。此外,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汉军也研究出了适合骑兵的作战战略,利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穿插成了此时汉军名将的拿手好菜。此时的汉军,虽然骑兵的质量素质未必比得过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的组合,但是在骑兵战略运用上,却远胜于前者。而战绩似乎也说明了一切,决战中,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精兵奔袭草原,其中霍去病部多为骑兵。卫青遭遇匈奴王的8万骑兵,大败后者,斩杀2万人。霍去病则突袭匈奴老营,斩杀俘获8万多人。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再未对汉朝形成大的威胁。虽然汉军骑兵的素质未必是同时代最好的,但是高超的骑兵战略代表了未来的一种主流,从这个角度看,汉武帝对于世界军事的发展,贡献颇多。虽然除了对付匈奴这种特殊的敌人,汉军依然以步兵为主,骑兵并未对步兵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但漠北之战似乎已经以某种方式宣告了骑兵时代即将来临。(汉朝的冲击骑兵完败匈奴轻骑兵)罗马共和国,只有步兵强大的偏科军队在西汉的同时,罗马共和国也在崛起,并依靠其强大的步兵征服了地中海。其战术主要为步兵轮换的三列阵战术和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在与马其顿方阵的对决中,虽然马其顿人正面无敌,但是罗马人通过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利用崎岖地形,绕到马其顿大方阵的侧翼,多面攻击。从而让马其顿人的长枪无法集中,随后,罗马人用重标枪开道,将马其顿方阵打开缺口,之后就是短剑贴身肉搏的大屠杀。(罗马共和国将步兵战术发展到了顶峰)其中需要澄清的两点是,罗马人使短剑并非冶炼技术不过关,罗马骑兵和蛮族都使用长剑,罗马步兵以前也是长剑,使用短剑是从西班牙学的,更利于贴身肉搏,和大盾配合比长剑更方便。总的来说,罗马的冶铁技术虽然低于汉朝,但并没低多少,所谓剑踩直了再使是罗马人嘲笑高卢人的,网上的纯属谣言。至于重标枪,射入敌人而自动弯曲,除了避免再被扔回来,也是为了成为敌人累赘,以逼迫敌人扔掉盾牌。(被罗马人击败的马其顿人)虽然此时的罗马重步兵机动灵活,强大无比,达到了步兵战术的顶峰,但是由于缺乏骑兵,罗马人多次因此而惨败。比如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正是依靠骑兵的强势才对罗马人完成合围,全歼8万罗马军队。罗马在扎马战役中获胜很大程度靠的是临时支援的努米底亚骑兵。还有最出名的卡莱之战,克拉苏由于骑兵质量低劣,缺乏投射手被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击败,这代表了罗马军队的缺陷。(罗马共和国的单一步兵战术被帕提亚的具装骑兵加骑射手击败)因此如果此时的汉军与罗马交战,汉军的多兵种体系胜算会更大。至于数量问题,双方反而差距不大,汉朝此时最多时动员了10万骑兵和50万步兵,罗马共和国末期军队也多达59万,基本相近。二、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 罗马帝国胜算大不进反退的东汉东汉相对于西汉,不仅没有大的进步,反而还退步了不少,此时的汉军,无论是军队数量,战马数量还是将领素质都不如西汉时期。东汉除了击败了衰弱的匈奴和西域小国,几乎在没有突出的战绩。东汉中期后的军队,竟然衰弱到了连羌人都打不过的地步,当时羌人只有木棍,但依然击败了东汉守卫队。之后,羌人聚众造反,东汉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叛乱,而羌人不过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产生飞越、天下无敌的罗马帝国军团反观罗马,则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在保留共和国优良步兵的传统下,罗马人大幅增加了骑兵和投射手的数量。此时的罗马,已经是一个包含多民族的文明型大国,他可以招募境内所有的民族为他服务。此时的帝国的职业军队共33万人,其中公民军团为传统重步兵,有16万,另外16万是外族的辅助军团,多为骑兵、投射手。(很多游牧民族加入了罗马骑兵,图中的罗马骑兵手持龙旗,这是游牧民萨尔玛提亚人的标志)在这一时期,高卢日耳曼骑兵,西亚骑兵、努米底亚骑兵以及游牧民族萨尔玛提雅的骑兵纷纷加入罗马军队。罗马骑兵的数量达到了6万7000人,并且十分精锐。正是因为这些外族骑兵的帮助,罗马人才得以多次击败帕提亚,并五次攻陷其首都。帕提亚也在罗马的打击下逐渐衰落下去。(罗马加大了投射力量)除了骑兵,投射手方面,罗马人大幅加大了弓箭手、投石手和弩炮的数量,罗马每5000人的军团配备55门轻型弩炮,再加上使用复合弓的叙利亚弓箭手和破甲投石手的组合,完全可以在火力上压制敌人。这一时代的罗马军队,没有偏科,天下无敌,虽然其战略仍是步兵为主,但精锐的骑兵投射手的配合足以保证其步兵的安全。另外强大的后勤也使得罗马人可以承受长途的远征。罗马每次深入帕提亚和蛮族领地,出动的职业军队都在10万以上,后勤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反映了帝国强大的财力。(帝国时期的罗马军队装备极为精良)罗马人有了质的飞跃,东汉军队却没有进步,职业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只有10万人左右,恐怕难是罗马人的敌手。三、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时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 平手此时两个帝国都陷入了分裂,国力大损,但是由于长年战争,军事进一步发展。三国时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出了马铠和半具装,步兵和骑兵的装备日趋精良,并且战术更加多变。(三国时的中国军队进一步进化)而罗马的变革则更是巨大,加里恩努斯的改革使得骑兵在罗马军队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龙旗逐渐取代了鹰旗成为帝国的标志。大量游牧的萨尔玛提雅人被招募进罗马骑兵,罗马军队日渐东方化、蛮族化,此时的罗马由于意大利人的堕落,为了扩大兵源,将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帝国全境所有居民,大量的异邦人加入帝国军队。帝国传统的步兵开始衰弱,骑兵大幅增强。在这一时期,东方化的具装骑兵和骑射手陆续加入帝国军队。(罗马军队在3世纪末加入了具装骑兵)罗马军队此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数量急速膨胀,《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中明确记载了3世纪时期帝国军队的数量。以前帝国军队的总数是小而精,33万职业军队足以满足需求。但到了3世纪,由于入侵的蛮族过多,四面出击,部队数量比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军队大量征召农民组成边防军,由于财政吃紧,他们的装备缩水,往往只能守城不能野战。此时的罗马军队总数最多曾达到73万,农民兵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体而言,3世纪罗马的一些精锐部队甚至比以前更强,但是部队的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了。综合来看,能和三国军队打个平手。(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很多人之所以在对比汉朝罗马军事实力时有巨大的错误,全在于大部分国人往往只算主体民族,不算附属民族,因为中国一直是汉族为主体,除了唐朝中后期,军队主力都是汉族为主力。但是罗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意大利人一直是少数,采用异族越往后越是主流。这些异族慢慢罗马化,通过军功提升阶层,甚至到了后期,帝国全靠他们维持,这与唐朝中后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美国的黑人也是美国人,同样可以代表美国参战,罗马境内的游牧民族、蛮族、西亚人也都是帝国子民,他们足以弥补帝国军队的短板,这是罗马军队得以在一时超越汉朝军队的最大原因。在意大利人堕落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异族,几乎已经成了罗马中后期唯一的生存之道。(美国国家篮球队几乎全是黑人,黑人是美国人,罗马境内的异族也是罗马人,尤其在3世纪授予全境公民权后,因此,异族的军队也是罗马军队,很多国人完全忽略这一点,因此才会得出汉朝完虐罗马的结论)题主说的应该是即时战略(RTS)类游戏,即游戏中战斗是实时进行的,我来推荐几款在应用商店可以直接找到下载游玩的手游。战就战在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在自己的基地设置兵营,每回合兵营建筑会自动生产战斗单位,不同的战斗单位有不同的技能,玩家需要通过合理的策略和兵种搭配来小灭对手的队伍,最终击杀对手的战神获得胜利。钢铁战队这款游戏结合塔防和RTS的玩法,游戏类似于红警的玩法,但有增加了很多新元素,玩法方面也摆脱了普通塔防一成不变的范畴,让游戏可玩性大大提升,游戏中技能、防御工事、作战单位需要好好搭配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另外这个游戏在安卓端前五章免费,苹果商店卖30。勇猛之路:二战这个游戏是全球联网的,可以和世界各地玩家进行对战,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的二战国家英、美、德等等,不同国家的武器装备是不一样的,武器装备类会出现经典的虎式坦克、喷火战斗机等,作战时需要搭配正确指挥官,选择指挥作战特色,集合多种兵力组成队伍战胜敌人,摧毁敌人的基地。海岛奇兵昆仑游戏出品一款游戏,游戏运营很长时间了,虽然这不算很正宗的即时战略游戏,但是其游戏品质和游戏画面还是很讨喜的,一方面要抢夺资源,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基地,玩家在进攻和防守的同时都要仔细的制定策略,游戏乐趣性还是不错的。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点赞,喜欢的话求点一个关注,谢谢。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帝国之间的比较,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1,纵向来看,这几个帝国不是一个时代的,以时间为序:亚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除非文明大倒退,否则时间越晚,胜率越大,所以奥斯曼帝国肯定最强,因为它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2,横向来看,也就是看这几个帝国在当时的文明世界的地位。亚述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左右,与我国的西周时期同时。亚述帝国以武力和残暴著称,其最终征服和毁灭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若单论武力,当世大约无人可比。但周朝和亚述堪称东西两大强国,亚述尚不足以独孤求败。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战国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区――古希腊、两河、古埃及、波斯、印度河,其在历史上犹如流星划过天际。我国的战国七雄武力不一定低于亚历山大帝国,但版图远逊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此时的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期――汉朝、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和帕提亚稍弱,汉朝和罗马堪称当世两极。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632年,几乎与大唐帝国同时崛起,当世的文明世界,大唐与阿拉伯帝国并立于世,其余皆无法与之匹敌。奥斯曼帝国,存在于公元1299年至公元1922年,横跨6个世纪,与我国的元明清同时,但当时的世界尚存在西亚的帖木儿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南亚存在莫卧儿帝国,东欧俄罗斯帝国崛起,西欧在公元1500年之后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因此横向来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当为最弱。单纯看武力,亚述帝国在当时世界的军力应该是最强的,而亚历山大帝国不一定打的过战国七雄,罗马之时有大汉,阿拉伯帝国之时有大唐,二者均非当时世界的最强者。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没几个懂行的,对比汉朝和罗马的强弱,第一步首先要分期。汉朝是一个横跨400多年的朝代,而罗马更是一个国家名,而不是朝代,从建城之日到君士坦丁堡沦陷跨度足足有2000年。这么长的跨度,两国的军事制度、军队构成都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不加以分期处理,是完全无法比较的。因此,首先要把汉朝分为西汉、东汉,而罗马则分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鼎盛期、罗马帝国中后期和拜占庭时期,拜占庭时期完全与汉朝没有交集,可以去掉。因此,我们对比的就是罗马共和国vs西汉,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罗马帝国中后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如果算上蜀汉则更长)。一、罗马共和国vs西汉 西汉胜算大汉帝国的军事革新这一时期汉帝国的军事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中原军队以步兵和原始的战车冲击战术为主,笨重而迟缓。刘邦之所以遭遇白登之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优秀的骑兵,导致在机动性上远逊于匈奴、匈奴的轻骑兵虽然无力正面击败汉军,但可以运用帕提亚战术不断骚扰汉军的后勤,消磨汉军士气。一旦汉军在草原中补给精力消耗殆尽,他们就会发起总攻。(汉朝步兵俑)这时候的汉军面对游牧民族跟以前的波斯帝国一样,都是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一旦游牧民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后者就会无计可施,坐以待毙。正是由于匈奴骑兵这种来去如风的特点,汉武帝才被迫发展大规模的骑兵。(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汉武帝时期,由于朝廷鼓励养马,汉朝的马匹数量大增,到了和匈奴决战的前夕,汉军已经拥有近40万匹战马。除了战马数量,武帝还在提升战马数量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征伐大宛就是为了获得汗血宝马以改良马种。除了战马,汉军的武器也大幅改革,骑兵装备了长约2.8米的长戟和长约1米,适合在马上作战的环首刀。此外,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汉军也研究出了适合骑兵的作战战略,利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穿插成了此时汉军名将的拿手好菜。此时的汉军,虽然骑兵的质量素质未必比得过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的组合,但是在骑兵战略运用上,却远胜于前者。而战绩似乎也说明了一切,决战中,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精兵奔袭草原,其中霍去病部多为骑兵。卫青遭遇匈奴王的8万骑兵,大败后者,斩杀2万人。霍去病则突袭匈奴老营,斩杀俘获8万多人。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再未对汉朝形成大的威胁。虽然汉军骑兵的素质未必是同时代最好的,但是高超的骑兵战略代表了未来的一种主流,从这个角度看,汉武帝对于世界军事的发展,贡献颇多。虽然除了对付匈奴这种特殊的敌人,汉军依然以步兵为主,骑兵并未对步兵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但漠北之战似乎已经以某种方式宣告了骑兵时代即将来临。(汉朝的冲击骑兵完败匈奴轻骑兵)罗马共和国,只有步兵强大的偏科军队在西汉的同时,罗马共和国也在崛起,并依靠其强大的步兵征服了地中海。其战术主要为步兵轮换的三列阵战术和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在与马其顿方阵的对决中,虽然马其顿人正面无敌,但是罗马人通过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利用崎岖地形,绕到马其顿大方阵的侧翼,多面攻击。从而让马其顿人的长枪无法集中,随后,罗马人用重标枪开道,将马其顿方阵打开缺口,之后就是短剑贴身肉搏的大屠杀。(罗马共和国将步兵战术发展到了顶峰)其中需要澄清的两点是,罗马人使短剑并非冶炼技术不过关,罗马骑兵和蛮族都使用长剑,罗马步兵以前也是长剑,使用短剑是从西班牙学的,更利于贴身肉搏,和大盾配合比长剑更方便。总的来说,罗马的冶铁技术虽然低于汉朝,但并没低多少,所谓剑踩直了再使是罗马人嘲笑高卢人的,网上的纯属谣言。至于重标枪,射入敌人而自动弯曲,除了避免再被扔回来,也是为了成为敌人累赘,以逼迫敌人扔掉盾牌。(被罗马人击败的马其顿人)虽然此时的罗马重步兵机动灵活,强大无比,达到了步兵战术的顶峰,但是由于缺乏骑兵,罗马人多次因此而惨败。比如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正是依靠骑兵的强势才对罗马人完成合围,全歼8万罗马军队。罗马在扎马战役中获胜很大程度靠的是临时支援的努米底亚骑兵。还有最出名的卡莱之战,克拉苏由于骑兵质量低劣,缺乏投射手被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击败,这代表了罗马军队的缺陷。(罗马共和国的单一步兵战术被帕提亚的具装骑兵加骑射手击败)因此如果此时的汉军与罗马交战,汉军的多兵种体系胜算会更大。至于数量问题,双方反而差距不大,汉朝此时最多时动员了10万骑兵和50万步兵,罗马共和国末期军队也多达59万,基本相近。二、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 罗马帝国胜算大不进反退的东汉东汉相对于西汉,不仅没有大的进步,反而还退步了不少,此时的汉军,无论是军队数量,战马数量还是将领素质都不如西汉时期。东汉除了击败了衰弱的匈奴和西域小国,几乎在没有突出的战绩。东汉中期后的军队,竟然衰弱到了连羌人都打不过的地步,当时羌人只有木棍,但依然击败了东汉守卫队。之后,羌人聚众造反,东汉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叛乱,而羌人不过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产生飞越、天下无敌的罗马帝国军团反观罗马,则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在保留共和国优良步兵的传统下,罗马人大幅增加了骑兵和投射手的数量。此时的罗马,已经是一个包含多民族的文明型大国,他可以招募境内所有的民族为他服务。此时的帝国的职业军队共33万人,其中公民军团为传统重步兵,有16万,另外16万是外族的辅助军团,多为骑兵、投射手。(很多游牧民族加入了罗马骑兵,图中的罗马骑兵手持龙旗,这是游牧民萨尔玛提亚人的标志)在这一时期,高卢日耳曼骑兵,西亚骑兵、努米底亚骑兵以及游牧民族萨尔玛提雅的骑兵纷纷加入罗马军队。罗马骑兵的数量达到了6万7000人,并且十分精锐。正是因为这些外族骑兵的帮助,罗马人才得以多次击败帕提亚,并五次攻陷其首都。帕提亚也在罗马的打击下逐渐衰落下去。(罗马加大了投射力量)除了骑兵,投射手方面,罗马人大幅加大了弓箭手、投石手和弩炮的数量,罗马每5000人的军团配备55门轻型弩炮,再加上使用复合弓的叙利亚弓箭手和破甲投石手的组合,完全可以在火力上压制敌人。这一时代的罗马军队,没有偏科,天下无敌,虽然其战略仍是步兵为主,但精锐的骑兵投射手的配合足以保证其步兵的安全。另外强大的后勤也使得罗马人可以承受长途的远征。罗马每次深入帕提亚和蛮族领地,出动的职业军队都在10万以上,后勤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反映了帝国强大的财力。(帝国时期的罗马军队装备极为精良)罗马人有了质的飞跃,东汉军队却没有进步,职业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只有10万人左右,恐怕难是罗马人的敌手。三、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时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 平手此时两个帝国都陷入了分裂,国力大损,但是由于长年战争,军事进一步发展。三国时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出了马铠和半具装,步兵和骑兵的装备日趋精良,并且战术更加多变。(三国时的中国军队进一步进化)而罗马的变革则更是巨大,加里恩努斯的改革使得骑兵在罗马军队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龙旗逐渐取代了鹰旗成为帝国的标志。大量游牧的萨尔玛提雅人被招募进罗马骑兵,罗马军队日渐东方化、蛮族化,此时的罗马由于意大利人的堕落,为了扩大兵源,将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帝国全境所有居民,大量的异邦人加入帝国军队。帝国传统的步兵开始衰弱,骑兵大幅增强。在这一时期,东方化的具装骑兵和骑射手陆续加入帝国军队。(罗马军队在3世纪末加入了具装骑兵)罗马军队此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数量急速膨胀,《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中明确记载了3世纪时期帝国军队的数量。以前帝国军队的总数是小而精,33万职业军队足以满足需求。但到了3世纪,由于入侵的蛮族过多,四面出击,部队数量比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军队大量征召农民组成边防军,由于财政吃紧,他们的装备缩水,往往只能守城不能野战。此时的罗马军队总数最多曾达到73万,农民兵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体而言,3世纪罗马的一些精锐部队甚至比以前更强,但是部队的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了。综合来看,能和三国军队打个平手。(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很多人之所以在对比汉朝罗马军事实力时有巨大的错误,全在于大部分国人往往只算主体民族,不算附属民族,因为中国一直是汉族为主体,除了唐朝中后期,军队主力都是汉族为主力。但是罗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意大利人一直是少数,采用异族越往后越是主流。这些异族慢慢罗马化,通过军功提升阶层,甚至到了后期,帝国全靠他们维持,这与唐朝中后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美国的黑人也是美国人,同样可以代表美国参战,罗马境内的游牧民族、蛮族、西亚人也都是帝国子民,他们足以弥补帝国军队的短板,这是罗马军队得以在一时超越汉朝军队的最大原因。在意大利人堕落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异族,几乎已经成了罗马中后期唯一的生存之道。(美国国家篮球队几乎全是黑人,黑人是美国人,罗马境内的异族也是罗马人,尤其在3世纪授予全境公民权后,因此,异族的军队也是罗马军队,很多国人完全忽略这一点,因此才会得出汉朝完虐罗马的结论)题主说的应该是即时战略(RTS)类游戏,即游戏中战斗是实时进行的,我来推荐几款在应用商店可以直接找到下载游玩的手游。战就战在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在自己的基地设置兵营,每回合兵营建筑会自动生产战斗单位,不同的战斗单位有不同的技能,玩家需要通过合理的策略和兵种搭配来小灭对手的队伍,最终击杀对手的战神获得胜利。钢铁战队这款游戏结合塔防和RTS的玩法,游戏类似于红警的玩法,但有增加了很多新元素,玩法方面也摆脱了普通塔防一成不变的范畴,让游戏可玩性大大提升,游戏中技能、防御工事、作战单位需要好好搭配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另外这个游戏在安卓端前五章免费,苹果商店卖30。勇猛之路:二战这个游戏是全球联网的,可以和世界各地玩家进行对战,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的二战国家英、美、德等等,不同国家的武器装备是不一样的,武器装备类会出现经典的虎式坦克、喷火战斗机等,作战时需要搭配正确指挥官,选择指挥作战特色,集合多种兵力组成队伍战胜敌人,摧毁敌人的基地。海岛奇兵昆仑游戏出品一款游戏,游戏运营很长时间了,虽然这不算很正宗的即时战略游戏,但是其游戏品质和游戏画面还是很讨喜的,一方面要抢夺资源,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基地,玩家在进攻和防守的同时都要仔细的制定策略,游戏乐趣性还是不错的。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点赞,喜欢的话求点一个关注,谢谢。以史为镜,换个角度看历史,我是小潘看历史。在各自最强盛的时期,大秦帝国强于罗马帝国。首先,制度方面:秦朝采取郡县制,并且国家处于封建地主阶段,而罗马帝国强盛时,还是奴隶社会。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奴隶社会起于商、终于秦。奴隶社会一个特点就是“最残暴”。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孰强孰弱不好评价,但是封建社会有了国与家的观念。可以说,如果秦朝与罗马帝国经济,军事力量完全一模一样,罗马帝国绝对打不过秦朝,这便是这种制度相较于奴隶制带来的“战争潜力”。其次,军事方面:秦朝人口数量2500万到3000万,领土340万平方公里。罗马帝国人口6500万,领土500万平方公里。从数据上看,秦国是不如罗马帝国的,但是从大规模战役上来看,秦国的兵力是远大于罗马帝国的。除此之外,秦国时期打战的兵法已经很完善的,武器装备也比罗马帝国要先进。最后,时间方面: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我们正处于大汉王朝,你拿一个一百多年后的帝国和秦朝比,一百年多啊,秦朝多吃亏啊。即便如此,在我心里,我还是觉得大秦帝国比罗马帝国要强,哪怕早了一百多年,依然强。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帝国之间的比较,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1,纵向来看,这几个帝国不是一个时代的,以时间为序:亚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除非文明大倒退,否则时间越晚,胜率越大,所以奥斯曼帝国肯定最强,因为它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2,横向来看,也就是看这几个帝国在当时的文明世界的地位。亚述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左右,与我国的西周时期同时。亚述帝国以武力和残暴著称,其最终征服和毁灭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若单论武力,当世大约无人可比。但周朝和亚述堪称东西两大强国,亚述尚不足以独孤求败。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战国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区――古希腊、两河、古埃及、波斯、印度河,其在历史上犹如流星划过天际。我国的战国七雄武力不一定低于亚历山大帝国,但版图远逊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此时的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期――汉朝、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和帕提亚稍弱,汉朝和罗马堪称当世两极。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632年,几乎与大唐帝国同时崛起,当世的文明世界,大唐与阿拉伯帝国并立于世,其余皆无法与之匹敌。奥斯曼帝国,存在于公元1299年至公元1922年,横跨6个世纪,与我国的元明清同时,但当时的世界尚存在西亚的帖木儿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南亚存在莫卧儿帝国,东欧俄罗斯帝国崛起,西欧在公元1500年之后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因此横向来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当为最弱。单纯看武力,亚述帝国在当时世界的军力应该是最强的,而亚历山大帝国不一定打的过战国七雄,罗马之时有大汉,阿拉伯帝国之时有大唐,二者均非当时世界的最强者。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没几个懂行的,对比汉朝和罗马的强弱,第一步首先要分期。汉朝是一个横跨400多年的朝代,而罗马更是一个国家名,而不是朝代,从建城之日到君士坦丁堡沦陷跨度足足有2000年。这么长的跨度,两国的军事制度、军队构成都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不加以分期处理,是完全无法比较的。因此,首先要把汉朝分为西汉、东汉,而罗马则分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鼎盛期、罗马帝国中后期和拜占庭时期,拜占庭时期完全与汉朝没有交集,可以去掉。因此,我们对比的就是罗马共和国vs西汉,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罗马帝国中后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如果算上蜀汉则更长)。一、罗马共和国vs西汉 西汉胜算大汉帝国的军事革新这一时期汉帝国的军事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中原军队以步兵和原始的战车冲击战术为主,笨重而迟缓。刘邦之所以遭遇白登之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优秀的骑兵,导致在机动性上远逊于匈奴、匈奴的轻骑兵虽然无力正面击败汉军,但可以运用帕提亚战术不断骚扰汉军的后勤,消磨汉军士气。一旦汉军在草原中补给精力消耗殆尽,他们就会发起总攻。(汉朝步兵俑)这时候的汉军面对游牧民族跟以前的波斯帝国一样,都是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一旦游牧民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后者就会无计可施,坐以待毙。正是由于匈奴骑兵这种来去如风的特点,汉武帝才被迫发展大规模的骑兵。(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汉武帝时期,由于朝廷鼓励养马,汉朝的马匹数量大增,到了和匈奴决战的前夕,汉军已经拥有近40万匹战马。除了战马数量,武帝还在提升战马数量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征伐大宛就是为了获得汗血宝马以改良马种。除了战马,汉军的武器也大幅改革,骑兵装备了长约2.8米的长戟和长约1米,适合在马上作战的环首刀。此外,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汉军也研究出了适合骑兵的作战战略,利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穿插成了此时汉军名将的拿手好菜。此时的汉军,虽然骑兵的质量素质未必比得过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的组合,但是在骑兵战略运用上,却远胜于前者。而战绩似乎也说明了一切,决战中,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精兵奔袭草原,其中霍去病部多为骑兵。卫青遭遇匈奴王的8万骑兵,大败后者,斩杀2万人。霍去病则突袭匈奴老营,斩杀俘获8万多人。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再未对汉朝形成大的威胁。虽然汉军骑兵的素质未必是同时代最好的,但是高超的骑兵战略代表了未来的一种主流,从这个角度看,汉武帝对于世界军事的发展,贡献颇多。虽然除了对付匈奴这种特殊的敌人,汉军依然以步兵为主,骑兵并未对步兵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但漠北之战似乎已经以某种方式宣告了骑兵时代即将来临。(汉朝的冲击骑兵完败匈奴轻骑兵)罗马共和国,只有步兵强大的偏科军队在西汉的同时,罗马共和国也在崛起,并依靠其强大的步兵征服了地中海。其战术主要为步兵轮换的三列阵战术和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在与马其顿方阵的对决中,虽然马其顿人正面无敌,但是罗马人通过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利用崎岖地形,绕到马其顿大方阵的侧翼,多面攻击。从而让马其顿人的长枪无法集中,随后,罗马人用重标枪开道,将马其顿方阵打开缺口,之后就是短剑贴身肉搏的大屠杀。(罗马共和国将步兵战术发展到了顶峰)其中需要澄清的两点是,罗马人使短剑并非冶炼技术不过关,罗马骑兵和蛮族都使用长剑,罗马步兵以前也是长剑,使用短剑是从西班牙学的,更利于贴身肉搏,和大盾配合比长剑更方便。总的来说,罗马的冶铁技术虽然低于汉朝,但并没低多少,所谓剑踩直了再使是罗马人嘲笑高卢人的,网上的纯属谣言。至于重标枪,射入敌人而自动弯曲,除了避免再被扔回来,也是为了成为敌人累赘,以逼迫敌人扔掉盾牌。(被罗马人击败的马其顿人)虽然此时的罗马重步兵机动灵活,强大无比,达到了步兵战术的顶峰,但是由于缺乏骑兵,罗马人多次因此而惨败。比如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正是依靠骑兵的强势才对罗马人完成合围,全歼8万罗马军队。罗马在扎马战役中获胜很大程度靠的是临时支援的努米底亚骑兵。还有最出名的卡莱之战,克拉苏由于骑兵质量低劣,缺乏投射手被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击败,这代表了罗马军队的缺陷。(罗马共和国的单一步兵战术被帕提亚的具装骑兵加骑射手击败)因此如果此时的汉军与罗马交战,汉军的多兵种体系胜算会更大。至于数量问题,双方反而差距不大,汉朝此时最多时动员了10万骑兵和50万步兵,罗马共和国末期军队也多达59万,基本相近。二、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 罗马帝国胜算大不进反退的东汉东汉相对于西汉,不仅没有大的进步,反而还退步了不少,此时的汉军,无论是军队数量,战马数量还是将领素质都不如西汉时期。东汉除了击败了衰弱的匈奴和西域小国,几乎在没有突出的战绩。东汉中期后的军队,竟然衰弱到了连羌人都打不过的地步,当时羌人只有木棍,但依然击败了东汉守卫队。之后,羌人聚众造反,东汉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叛乱,而羌人不过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产生飞越、天下无敌的罗马帝国军团反观罗马,则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在保留共和国优良步兵的传统下,罗马人大幅增加了骑兵和投射手的数量。此时的罗马,已经是一个包含多民族的文明型大国,他可以招募境内所有的民族为他服务。此时的帝国的职业军队共33万人,其中公民军团为传统重步兵,有16万,另外16万是外族的辅助军团,多为骑兵、投射手。(很多游牧民族加入了罗马骑兵,图中的罗马骑兵手持龙旗,这是游牧民萨尔玛提亚人的标志)在这一时期,高卢日耳曼骑兵,西亚骑兵、努米底亚骑兵以及游牧民族萨尔玛提雅的骑兵纷纷加入罗马军队。罗马骑兵的数量达到了6万7000人,并且十分精锐。正是因为这些外族骑兵的帮助,罗马人才得以多次击败帕提亚,并五次攻陷其首都。帕提亚也在罗马的打击下逐渐衰落下去。(罗马加大了投射力量)除了骑兵,投射手方面,罗马人大幅加大了弓箭手、投石手和弩炮的数量,罗马每5000人的军团配备55门轻型弩炮,再加上使用复合弓的叙利亚弓箭手和破甲投石手的组合,完全可以在火力上压制敌人。这一时代的罗马军队,没有偏科,天下无敌,虽然其战略仍是步兵为主,但精锐的骑兵投射手的配合足以保证其步兵的安全。另外强大的后勤也使得罗马人可以承受长途的远征。罗马每次深入帕提亚和蛮族领地,出动的职业军队都在10万以上,后勤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反映了帝国强大的财力。(帝国时期的罗马军队装备极为精良)罗马人有了质的飞跃,东汉军队却没有进步,职业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只有10万人左右,恐怕难是罗马人的敌手。三、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时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 平手此时两个帝国都陷入了分裂,国力大损,但是由于长年战争,军事进一步发展。三国时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出了马铠和半具装,步兵和骑兵的装备日趋精良,并且战术更加多变。(三国时的中国军队进一步进化)而罗马的变革则更是巨大,加里恩努斯的改革使得骑兵在罗马军队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龙旗逐渐取代了鹰旗成为帝国的标志。大量游牧的萨尔玛提雅人被招募进罗马骑兵,罗马军队日渐东方化、蛮族化,此时的罗马由于意大利人的堕落,为了扩大兵源,将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帝国全境所有居民,大量的异邦人加入帝国军队。帝国传统的步兵开始衰弱,骑兵大幅增强。在这一时期,东方化的具装骑兵和骑射手陆续加入帝国军队。(罗马军队在3世纪末加入了具装骑兵)罗马军队此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数量急速膨胀,《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中明确记载了3世纪时期帝国军队的数量。以前帝国军队的总数是小而精,33万职业军队足以满足需求。但到了3世纪,由于入侵的蛮族过多,四面出击,部队数量比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军队大量征召农民组成边防军,由于财政吃紧,他们的装备缩水,往往只能守城不能野战。此时的罗马军队总数最多曾达到73万,农民兵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体而言,3世纪罗马的一些精锐部队甚至比以前更强,但是部队的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了。综合来看,能和三国军队打个平手。(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很多人之所以在对比汉朝罗马军事实力时有巨大的错误,全在于大部分国人往往只算主体民族,不算附属民族,因为中国一直是汉族为主体,除了唐朝中后期,军队主力都是汉族为主力。但是罗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意大利人一直是少数,采用异族越往后越是主流。这些异族慢慢罗马化,通过军功提升阶层,甚至到了后期,帝国全靠他们维持,这与唐朝中后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美国的黑人也是美国人,同样可以代表美国参战,罗马境内的游牧民族、蛮族、西亚人也都是帝国子民,他们足以弥补帝国军队的短板,这是罗马军队得以在一时超越汉朝军队的最大原因。在意大利人堕落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异族,几乎已经成了罗马中后期唯一的生存之道。(美国国家篮球队几乎全是黑人,黑人是美国人,罗马境内的异族也是罗马人,尤其在3世纪授予全境公民权后,因此,异族的军队也是罗马军队,很多国人完全忽略这一点,因此才会得出汉朝完虐罗马的结论)题主说的应该是即时战略(RTS)类游戏,即游戏中战斗是实时进行的,我来推荐几款在应用商店可以直接找到下载游玩的手游。战就战在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在自己的基地设置兵营,每回合兵营建筑会自动生产战斗单位,不同的战斗单位有不同的技能,玩家需要通过合理的策略和兵种搭配来小灭对手的队伍,最终击杀对手的战神获得胜利。钢铁战队这款游戏结合塔防和RTS的玩法,游戏类似于红警的玩法,但有增加了很多新元素,玩法方面也摆脱了普通塔防一成不变的范畴,让游戏可玩性大大提升,游戏中技能、防御工事、作战单位需要好好搭配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另外这个游戏在安卓端前五章免费,苹果商店卖30。勇猛之路:二战这个游戏是全球联网的,可以和世界各地玩家进行对战,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的二战国家英、美、德等等,不同国家的武器装备是不一样的,武器装备类会出现经典的虎式坦克、喷火战斗机等,作战时需要搭配正确指挥官,选择指挥作战特色,集合多种兵力组成队伍战胜敌人,摧毁敌人的基地。海岛奇兵昆仑游戏出品一款游戏,游戏运营很长时间了,虽然这不算很正宗的即时战略游戏,但是其游戏品质和游戏画面还是很讨喜的,一方面要抢夺资源,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基地,玩家在进攻和防守的同时都要仔细的制定策略,游戏乐趣性还是不错的。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点赞,喜欢的话求点一个关注,谢谢。以史为镜,换个角度看历史,我是小潘看历史。在各自最强盛的时期,大秦帝国强于罗马帝国。首先,制度方面:秦朝采取郡县制,并且国家处于封建地主阶段,而罗马帝国强盛时,还是奴隶社会。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奴隶社会起于商、终于秦。奴隶社会一个特点就是“最残暴”。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孰强孰弱不好评价,但是封建社会有了国与家的观念。可以说,如果秦朝与罗马帝国经济,军事力量完全一模一样,罗马帝国绝对打不过秦朝,这便是这种制度相较于奴隶制带来的“战争潜力”。其次,军事方面:秦朝人口数量2500万到3000万,领土340万平方公里。罗马帝国人口6500万,领土500万平方公里。从数据上看,秦国是不如罗马帝国的,但是从大规模战役上来看,秦国的兵力是远大于罗马帝国的。除此之外,秦国时期打战的兵法已经很完善的,武器装备也比罗马帝国要先进。最后,时间方面: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我们正处于大汉王朝,你拿一个一百多年后的帝国和秦朝比,一百年多啊,秦朝多吃亏啊。即便如此,在我心里,我还是觉得大秦帝国比罗马帝国要强,哪怕早了一百多年,依然强。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按军功给予爵位和田宅。通过变法秦国国力强大,军力强盛,特种兵铁鹰锐士横空出世。 《荀子》中曾对秦国军事实力有过高度评价:“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铁鹰锐士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秦国第一名将司马错。 司马错是秦国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史学家司马迁的八世祖,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当时,秦军中最小战术单位为伍,由五个士兵组成。 十个伍组成一个屯,由五十名士兵组成。两个屯组成一个将,由一百名士兵组成。五个将组成一个主,由五百名士兵组成。两个主组成一个大将,由一千名士兵组成。军队在作战时,伍、屯、将、主、大将等战术组织联系紧密,配合默契。 为帮助秦王统一天下,司马错创立了一支特种部队铁鹰锐士。铁鹰锐士武艺高超,剑术超凡,马战步战样样精通。铁鹰锐士的选拔非常严格,奴隶、平民、贵族均可入选,但是要先过负重关,体格要健壮。 《荀子·议兵》记载了秦武卒的装备和能力:秦武卒手执一支长矛、腰挂短剑,身背50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携带3天军粮,连续疾行100里,能立即投入激战。司马错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负重约在八十余斤。 达到这个要求,才能进入步战、骑战等实战训练,会使用各种兵器,排列布阵,样样精通。据说,“十万秦卒出三千锐士”,秦国新军二十万,其中的铁鹰锐士只有一千六百人。秦国依靠其強大的军事实力,最后横扫六国,完成了中国一统。西方有一句谚语:“光荣的希腊,伟大的罗马”。又说:“罗马无敌”。如果细看历史,会明白对于罗马,这两句话都不是过誉。自共和时代开始,罗马军队在地中海世界进行了数不清的战斗,罗马从第伯河畔小小的城邦,发展成西方世界无以伦比的巨大帝国,立国九百年以上。罗马帝国最盛时,其面积达173万平方英里,人口达6000万-7000万,均居世界第一位。这些都是罗马军队一点一点打出来的。 罗马的军事威力的传奇性,表现在罗马对它的敌人,实在没有什么“天然的优势”可言。就天时而论,罗马诞生的时候,它身边的邻居跟它处在差不多的社会条件下(意大利诸民族在跟罗马作战时是常常获得胜利的);当它向外扩张的时候,南方的迦太基早已繁荣富强了;当它向东方进军的时候,马其顿还强盛(马第顿方阵在最初曾使罗马军队感到棘手);当它向北进发时,日尔曼人又南下了。就地利而论,罗马的地形谈不上任何优势,靴子样的亚平宁半岛上布满了民族,四周又便于海军的攻击(罗马曾严重受到海盗的困扰),不是能够远离是非的地方;罗马人本身个子不高(尤其跟日尔曼人相比更是矮小),意大利又不盛产马,没法大力发展骑兵,也没有其它特产,甚至没有足够的银矿。论人和,罗马常常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境中。罗马对它的敌人,可以说从来没有决定性的优势。在它最初崛起的时候,它的邻居们的实力跟它差距不大;在布匿战争时,迦太基的人口相当于罗马的一半、最初经济力超过罗马;在东征马其顿时,面对的是强大的马其顿军;在马略迎击条顿人和森布里人、凯撒北上进攻高卢的时候,他们所带的罗马军队跟敌人相比,是没有数量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少得令人吃惊的;在跟日尔曼人作战时,对方的身高成了罗马人心中巨大的阴影;而当以步兵为主体的罗马军队出现在东方的时候,帕提亚飘忽不定的骑射手给他们以完全陌生的战争体验。可是罗马战胜了!而且不是短时间,而是在长达700年的时间里,罗马军队始终能够击败它的敌人,保持并且扩大罗马的土地。二者相比较,有着东方血性的秦国勇士比罗马兵士应更胜一筹;从用兵、调拨、谋略等方面秦国比罗马要强些。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帝国之间的比较,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1,纵向来看,这几个帝国不是一个时代的,以时间为序:亚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除非文明大倒退,否则时间越晚,胜率越大,所以奥斯曼帝国肯定最强,因为它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2,横向来看,也就是看这几个帝国在当时的文明世界的地位。亚述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左右,与我国的西周时期同时。亚述帝国以武力和残暴著称,其最终征服和毁灭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若单论武力,当世大约无人可比。但周朝和亚述堪称东西两大强国,亚述尚不足以独孤求败。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战国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区――古希腊、两河、古埃及、波斯、印度河,其在历史上犹如流星划过天际。我国的战国七雄武力不一定低于亚历山大帝国,但版图远逊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此时的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期――汉朝、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和帕提亚稍弱,汉朝和罗马堪称当世两极。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632年,几乎与大唐帝国同时崛起,当世的文明世界,大唐与阿拉伯帝国并立于世,其余皆无法与之匹敌。奥斯曼帝国,存在于公元1299年至公元1922年,横跨6个世纪,与我国的元明清同时,但当时的世界尚存在西亚的帖木儿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南亚存在莫卧儿帝国,东欧俄罗斯帝国崛起,西欧在公元1500年之后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因此横向来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当为最弱。单纯看武力,亚述帝国在当时世界的军力应该是最强的,而亚历山大帝国不一定打的过战国七雄,罗马之时有大汉,阿拉伯帝国之时有大唐,二者均非当时世界的最强者。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没几个懂行的,对比汉朝和罗马的强弱,第一步首先要分期。汉朝是一个横跨400多年的朝代,而罗马更是一个国家名,而不是朝代,从建城之日到君士坦丁堡沦陷跨度足足有2000年。这么长的跨度,两国的军事制度、军队构成都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不加以分期处理,是完全无法比较的。因此,首先要把汉朝分为西汉、东汉,而罗马则分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鼎盛期、罗马帝国中后期和拜占庭时期,拜占庭时期完全与汉朝没有交集,可以去掉。因此,我们对比的就是罗马共和国vs西汉,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罗马帝国中后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如果算上蜀汉则更长)。一、罗马共和国vs西汉 西汉胜算大汉帝国的军事革新这一时期汉帝国的军事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中原军队以步兵和原始的战车冲击战术为主,笨重而迟缓。刘邦之所以遭遇白登之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优秀的骑兵,导致在机动性上远逊于匈奴、匈奴的轻骑兵虽然无力正面击败汉军,但可以运用帕提亚战术不断骚扰汉军的后勤,消磨汉军士气。一旦汉军在草原中补给精力消耗殆尽,他们就会发起总攻。(汉朝步兵俑)这时候的汉军面对游牧民族跟以前的波斯帝国一样,都是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一旦游牧民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后者就会无计可施,坐以待毙。正是由于匈奴骑兵这种来去如风的特点,汉武帝才被迫发展大规模的骑兵。(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汉武帝时期,由于朝廷鼓励养马,汉朝的马匹数量大增,到了和匈奴决战的前夕,汉军已经拥有近40万匹战马。除了战马数量,武帝还在提升战马数量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征伐大宛就是为了获得汗血宝马以改良马种。除了战马,汉军的武器也大幅改革,骑兵装备了长约2.8米的长戟和长约1米,适合在马上作战的环首刀。此外,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汉军也研究出了适合骑兵的作战战略,利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穿插成了此时汉军名将的拿手好菜。此时的汉军,虽然骑兵的质量素质未必比得过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的组合,但是在骑兵战略运用上,却远胜于前者。而战绩似乎也说明了一切,决战中,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精兵奔袭草原,其中霍去病部多为骑兵。卫青遭遇匈奴王的8万骑兵,大败后者,斩杀2万人。霍去病则突袭匈奴老营,斩杀俘获8万多人。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再未对汉朝形成大的威胁。虽然汉军骑兵的素质未必是同时代最好的,但是高超的骑兵战略代表了未来的一种主流,从这个角度看,汉武帝对于世界军事的发展,贡献颇多。虽然除了对付匈奴这种特殊的敌人,汉军依然以步兵为主,骑兵并未对步兵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但漠北之战似乎已经以某种方式宣告了骑兵时代即将来临。(汉朝的冲击骑兵完败匈奴轻骑兵)罗马共和国,只有步兵强大的偏科军队在西汉的同时,罗马共和国也在崛起,并依靠其强大的步兵征服了地中海。其战术主要为步兵轮换的三列阵战术和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在与马其顿方阵的对决中,虽然马其顿人正面无敌,但是罗马人通过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利用崎岖地形,绕到马其顿大方阵的侧翼,多面攻击。从而让马其顿人的长枪无法集中,随后,罗马人用重标枪开道,将马其顿方阵打开缺口,之后就是短剑贴身肉搏的大屠杀。(罗马共和国将步兵战术发展到了顶峰)其中需要澄清的两点是,罗马人使短剑并非冶炼技术不过关,罗马骑兵和蛮族都使用长剑,罗马步兵以前也是长剑,使用短剑是从西班牙学的,更利于贴身肉搏,和大盾配合比长剑更方便。总的来说,罗马的冶铁技术虽然低于汉朝,但并没低多少,所谓剑踩直了再使是罗马人嘲笑高卢人的,网上的纯属谣言。至于重标枪,射入敌人而自动弯曲,除了避免再被扔回来,也是为了成为敌人累赘,以逼迫敌人扔掉盾牌。(被罗马人击败的马其顿人)虽然此时的罗马重步兵机动灵活,强大无比,达到了步兵战术的顶峰,但是由于缺乏骑兵,罗马人多次因此而惨败。比如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正是依靠骑兵的强势才对罗马人完成合围,全歼8万罗马军队。罗马在扎马战役中获胜很大程度靠的是临时支援的努米底亚骑兵。还有最出名的卡莱之战,克拉苏由于骑兵质量低劣,缺乏投射手被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击败,这代表了罗马军队的缺陷。(罗马共和国的单一步兵战术被帕提亚的具装骑兵加骑射手击败)因此如果此时的汉军与罗马交战,汉军的多兵种体系胜算会更大。至于数量问题,双方反而差距不大,汉朝此时最多时动员了10万骑兵和50万步兵,罗马共和国末期军队也多达59万,基本相近。二、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 罗马帝国胜算大不进反退的东汉东汉相对于西汉,不仅没有大的进步,反而还退步了不少,此时的汉军,无论是军队数量,战马数量还是将领素质都不如西汉时期。东汉除了击败了衰弱的匈奴和西域小国,几乎在没有突出的战绩。东汉中期后的军队,竟然衰弱到了连羌人都打不过的地步,当时羌人只有木棍,但依然击败了东汉守卫队。之后,羌人聚众造反,东汉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叛乱,而羌人不过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产生飞越、天下无敌的罗马帝国军团反观罗马,则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在保留共和国优良步兵的传统下,罗马人大幅增加了骑兵和投射手的数量。此时的罗马,已经是一个包含多民族的文明型大国,他可以招募境内所有的民族为他服务。此时的帝国的职业军队共33万人,其中公民军团为传统重步兵,有16万,另外16万是外族的辅助军团,多为骑兵、投射手。(很多游牧民族加入了罗马骑兵,图中的罗马骑兵手持龙旗,这是游牧民萨尔玛提亚人的标志)在这一时期,高卢日耳曼骑兵,西亚骑兵、努米底亚骑兵以及游牧民族萨尔玛提雅的骑兵纷纷加入罗马军队。罗马骑兵的数量达到了6万7000人,并且十分精锐。正是因为这些外族骑兵的帮助,罗马人才得以多次击败帕提亚,并五次攻陷其首都。帕提亚也在罗马的打击下逐渐衰落下去。(罗马加大了投射力量)除了骑兵,投射手方面,罗马人大幅加大了弓箭手、投石手和弩炮的数量,罗马每5000人的军团配备55门轻型弩炮,再加上使用复合弓的叙利亚弓箭手和破甲投石手的组合,完全可以在火力上压制敌人。这一时代的罗马军队,没有偏科,天下无敌,虽然其战略仍是步兵为主,但精锐的骑兵投射手的配合足以保证其步兵的安全。另外强大的后勤也使得罗马人可以承受长途的远征。罗马每次深入帕提亚和蛮族领地,出动的职业军队都在10万以上,后勤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反映了帝国强大的财力。(帝国时期的罗马军队装备极为精良)罗马人有了质的飞跃,东汉军队却没有进步,职业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只有10万人左右,恐怕难是罗马人的敌手。三、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时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 平手此时两个帝国都陷入了分裂,国力大损,但是由于长年战争,军事进一步发展。三国时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出了马铠和半具装,步兵和骑兵的装备日趋精良,并且战术更加多变。(三国时的中国军队进一步进化)而罗马的变革则更是巨大,加里恩努斯的改革使得骑兵在罗马军队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龙旗逐渐取代了鹰旗成为帝国的标志。大量游牧的萨尔玛提雅人被招募进罗马骑兵,罗马军队日渐东方化、蛮族化,此时的罗马由于意大利人的堕落,为了扩大兵源,将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帝国全境所有居民,大量的异邦人加入帝国军队。帝国传统的步兵开始衰弱,骑兵大幅增强。在这一时期,东方化的具装骑兵和骑射手陆续加入帝国军队。(罗马军队在3世纪末加入了具装骑兵)罗马军队此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数量急速膨胀,《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中明确记载了3世纪时期帝国军队的数量。以前帝国军队的总数是小而精,33万职业军队足以满足需求。但到了3世纪,由于入侵的蛮族过多,四面出击,部队数量比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军队大量征召农民组成边防军,由于财政吃紧,他们的装备缩水,往往只能守城不能野战。此时的罗马军队总数最多曾达到73万,农民兵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体而言,3世纪罗马的一些精锐部队甚至比以前更强,但是部队的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了。综合来看,能和三国军队打个平手。(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很多人之所以在对比汉朝罗马军事实力时有巨大的错误,全在于大部分国人往往只算主体民族,不算附属民族,因为中国一直是汉族为主体,除了唐朝中后期,军队主力都是汉族为主力。但是罗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意大利人一直是少数,采用异族越往后越是主流。这些异族慢慢罗马化,通过军功提升阶层,甚至到了后期,帝国全靠他们维持,这与唐朝中后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美国的黑人也是美国人,同样可以代表美国参战,罗马境内的游牧民族、蛮族、西亚人也都是帝国子民,他们足以弥补帝国军队的短板,这是罗马军队得以在一时超越汉朝军队的最大原因。在意大利人堕落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异族,几乎已经成了罗马中后期唯一的生存之道。(美国国家篮球队几乎全是黑人,黑人是美国人,罗马境内的异族也是罗马人,尤其在3世纪授予全境公民权后,因此,异族的军队也是罗马军队,很多国人完全忽略这一点,因此才会得出汉朝完虐罗马的结论)题主说的应该是即时战略(RTS)类游戏,即游戏中战斗是实时进行的,我来推荐几款在应用商店可以直接找到下载游玩的手游。战就战在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在自己的基地设置兵营,每回合兵营建筑会自动生产战斗单位,不同的战斗单位有不同的技能,玩家需要通过合理的策略和兵种搭配来小灭对手的队伍,最终击杀对手的战神获得胜利。钢铁战队这款游戏结合塔防和RTS的玩法,游戏类似于红警的玩法,但有增加了很多新元素,玩法方面也摆脱了普通塔防一成不变的范畴,让游戏可玩性大大提升,游戏中技能、防御工事、作战单位需要好好搭配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另外这个游戏在安卓端前五章免费,苹果商店卖30。勇猛之路:二战这个游戏是全球联网的,可以和世界各地玩家进行对战,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的二战国家英、美、德等等,不同国家的武器装备是不一样的,武器装备类会出现经典的虎式坦克、喷火战斗机等,作战时需要搭配正确指挥官,选择指挥作战特色,集合多种兵力组成队伍战胜敌人,摧毁敌人的基地。海岛奇兵昆仑游戏出品一款游戏,游戏运营很长时间了,虽然这不算很正宗的即时战略游戏,但是其游戏品质和游戏画面还是很讨喜的,一方面要抢夺资源,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基地,玩家在进攻和防守的同时都要仔细的制定策略,游戏乐趣性还是不错的。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点赞,喜欢的话求点一个关注,谢谢。以史为镜,换个角度看历史,我是小潘看历史。在各自最强盛的时期,大秦帝国强于罗马帝国。首先,制度方面:秦朝采取郡县制,并且国家处于封建地主阶段,而罗马帝国强盛时,还是奴隶社会。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奴隶社会起于商、终于秦。奴隶社会一个特点就是“最残暴”。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孰强孰弱不好评价,但是封建社会有了国与家的观念。可以说,如果秦朝与罗马帝国经济,军事力量完全一模一样,罗马帝国绝对打不过秦朝,这便是这种制度相较于奴隶制带来的“战争潜力”。其次,军事方面:秦朝人口数量2500万到3000万,领土340万平方公里。罗马帝国人口6500万,领土500万平方公里。从数据上看,秦国是不如罗马帝国的,但是从大规模战役上来看,秦国的兵力是远大于罗马帝国的。除此之外,秦国时期打战的兵法已经很完善的,武器装备也比罗马帝国要先进。最后,时间方面: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我们正处于大汉王朝,你拿一个一百多年后的帝国和秦朝比,一百年多啊,秦朝多吃亏啊。即便如此,在我心里,我还是觉得大秦帝国比罗马帝国要强,哪怕早了一百多年,依然强。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按军功给予爵位和田宅。通过变法秦国国力强大,军力强盛,特种兵铁鹰锐士横空出世。 《荀子》中曾对秦国军事实力有过高度评价:“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铁鹰锐士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秦国第一名将司马错。 司马错是秦国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史学家司马迁的八世祖,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当时,秦军中最小战术单位为伍,由五个士兵组成。 十个伍组成一个屯,由五十名士兵组成。两个屯组成一个将,由一百名士兵组成。五个将组成一个主,由五百名士兵组成。两个主组成一个大将,由一千名士兵组成。军队在作战时,伍、屯、将、主、大将等战术组织联系紧密,配合默契。 为帮助秦王统一天下,司马错创立了一支特种部队铁鹰锐士。铁鹰锐士武艺高超,剑术超凡,马战步战样样精通。铁鹰锐士的选拔非常严格,奴隶、平民、贵族均可入选,但是要先过负重关,体格要健壮。 《荀子·议兵》记载了秦武卒的装备和能力:秦武卒手执一支长矛、腰挂短剑,身背50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携带3天军粮,连续疾行100里,能立即投入激战。司马错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负重约在八十余斤。 达到这个要求,才能进入步战、骑战等实战训练,会使用各种兵器,排列布阵,样样精通。据说,“十万秦卒出三千锐士”,秦国新军二十万,其中的铁鹰锐士只有一千六百人。秦国依靠其強大的军事实力,最后横扫六国,完成了中国一统。西方有一句谚语:“光荣的希腊,伟大的罗马”。又说:“罗马无敌”。如果细看历史,会明白对于罗马,这两句话都不是过誉。自共和时代开始,罗马军队在地中海世界进行了数不清的战斗,罗马从第伯河畔小小的城邦,发展成西方世界无以伦比的巨大帝国,立国九百年以上。罗马帝国最盛时,其面积达173万平方英里,人口达6000万-7000万,均居世界第一位。这些都是罗马军队一点一点打出来的。 罗马的军事威力的传奇性,表现在罗马对它的敌人,实在没有什么“天然的优势”可言。就天时而论,罗马诞生的时候,它身边的邻居跟它处在差不多的社会条件下(意大利诸民族在跟罗马作战时是常常获得胜利的);当它向外扩张的时候,南方的迦太基早已繁荣富强了;当它向东方进军的时候,马其顿还强盛(马第顿方阵在最初曾使罗马军队感到棘手);当它向北进发时,日尔曼人又南下了。就地利而论,罗马的地形谈不上任何优势,靴子样的亚平宁半岛上布满了民族,四周又便于海军的攻击(罗马曾严重受到海盗的困扰),不是能够远离是非的地方;罗马人本身个子不高(尤其跟日尔曼人相比更是矮小),意大利又不盛产马,没法大力发展骑兵,也没有其它特产,甚至没有足够的银矿。论人和,罗马常常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境中。罗马对它的敌人,可以说从来没有决定性的优势。在它最初崛起的时候,它的邻居们的实力跟它差距不大;在布匿战争时,迦太基的人口相当于罗马的一半、最初经济力超过罗马;在东征马其顿时,面对的是强大的马其顿军;在马略迎击条顿人和森布里人、凯撒北上进攻高卢的时候,他们所带的罗马军队跟敌人相比,是没有数量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少得令人吃惊的;在跟日尔曼人作战时,对方的身高成了罗马人心中巨大的阴影;而当以步兵为主体的罗马军队出现在东方的时候,帕提亚飘忽不定的骑射手给他们以完全陌生的战争体验。可是罗马战胜了!而且不是短时间,而是在长达700年的时间里,罗马军队始终能够击败它的敌人,保持并且扩大罗马的土地。二者相比较,有着东方血性的秦国勇士比罗马兵士应更胜一筹;从用兵、调拨、谋略等方面秦国比罗马要强些。谢悟空邀请!罗马帝国是怎样被基督教征服的?其实真正的转折点就一个,就是君士坦丁决定支持基督教,而且其实这个事跟之前几百年中国发生的一件事是很类似的,也就是汉武帝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简而言之就是基督教当时有利于罗马统治阶层的统治,所以得到了作为皇帝的君士坦丁以及后续皇帝们的支持,在政府的支持下征服了罗马。君士坦丁之前的基督教基督教是发源于当时罗马统治下的中东地区,而且其实最早的基督教可以说本身不是一个宗教,而只是犹太人犹太教社会背景下的一个教团。所以从一开始,基督教的组织性就非常强。后来基督教被犹太教视为异端,在犹太人地区被排斥之后,开始向罗马帝国其它地区发展。(早期罗马帝国境内代表基督教徒身份的鱼形标志)而当时的罗马帝国,其实在信仰方面跟中国古代的情况有些像,就是对各种信仰都不排斥,谁爱信什么就信什么,信仰自由其实也是罗马帝国的一种国策。当然这对于疆域辽阔,境内民族无数,信仰种类也无数的罗马帝国来说,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其实基督教后来在罗马其它地区的传播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当然这样说恐怕就会跟一些教会的说法很不一样了,因为一些教会会说基督教早期在罗马倍受罗马官方的迫害。但当时的这种迫害是非常间歇性甚至是零星的,其实跟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灭佛”比较像,一般就是在某个不长的历史时期内,某个当政的皇帝因为什么原因不喜欢某种宗教,发动了一场或者几场针对这种宗教的敌对行动。但这种运动一般持续的时间都不长,因为在罗马帝国时代,除了像凯尔特人的德鲁伊等存在人殉等明显反人类作法的信仰,信仰自由始终是其基本国策,通常各种宗教的传播都是比较自由的。(罗马皇帝尼禄因为曾经杀死一些基督教徒而被后世基督教会塑造成昏君暴帝的形象,但其实尼禄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杀的是基督教徒)比如在后世被认为罗马皇帝迫害基督教徒的典型案例,也就是罗马大火案之后尼禄皇帝处决基督教徒,导致基督教早期领袖保罗和彼得被杀事件,其实在现代也有很多史学家认为当时的罗马皇帝只是把这些基督教徒当成犹太人处决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基督教徒已经不再自视为犹太人,所以只是发生损失惨重的大火之后,随便找个弱势群体当替罪羊而已,并不是针对基督教专门的迫害。所以在后来的几百年时间里,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大多数时间都还是自由传播的,而因为其组织性极强的特点,到君士坦丁时代之前,大约有10%左右的罗马帝国臣民成为了基督教徒。君士坦丁和他的时代而君士坦丁本人则可以说是对基督教最终征服罗马起到了核心作用的人。他出身于罗马帝国一个官员家庭,他的母亲海伦娜是一名基督教徒,所以其实君士坦丁在幼年就深受基督教的熏陶。而除了君士坦丁个人的背景之外,当时罗马帝国所面临的危机也在另一方面促成了基督教对罗马的征服。从公元235年到284年,也就是君士坦丁上台之前30年左右,罗马帝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先后出现了外敌入侵,内战乃至分裂以及经济崩溃等情况。在当时,首先是罗马针对日耳曼人的侵扰反击失利,之后又频繁发生政变,50年换了26个皇帝。罗马中央政局的混乱导致东西两部先后发生分裂,西部的高卢帝国和东部的帕米拉帝国在公元260年和270年先后独立。而战乱和分裂又导致罗马帝国的经济崩溃,可以说整个社会体系都出现了很大问题,原有的社会经济秩序没法维持,特别是原来罗马帝国比较核心的信仰,即基于希腊神话形成的多神教信仰体系受到很大冲击,包括拜火教、拜日教、明教和基督教在内的具有一神宗教特点的宗教开始兴起。(帮助罗马帝国走出3世纪危机的戴克里先晚年曾主动退位,退隐田园,但后来却被宣布为罪犯)而在公元285年,戴克里先成为罗马皇帝之后,通过将帝国一分为四,四帝共治的方式缓解了危机。同时戴克里先也对包括基督教在内的新兴宗教给予了严酷打击。但戴克里先晚年退位之后被指责为罪犯,罗马帝国重新陷入内战。而君士坦丁就是这场内战的主要参与者。当时基督教徒虽然人数不算特别多,但因为前文提到过的组织性极强,所以能很快地组建起比较大的军队,在君士坦丁夺取罗马帝国皇位的过程中,基督教徒的支持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君士坦丁在登基之后,立即发布了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米兰敕令》,抛弃了戴克里先打击基督教等新兴宗教的作法,开始公开扶植基督教。而君士坦丁在公开支持基督教之时,也和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一样,散布了一个祥瑞事件,说在内战期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前夜,他在天上看到了一个十字架和预示他即将胜利的文字。当然现代西方世俗史学界也不可能认为这是真的,但因为照顾到西方一些人的宗教信仰,所以现代常见的说法是当时可能发生过一场流星雨,君士坦丁可能在流星雨的场面里产生了幻觉。(因为在罗马帝国乃至欧洲基督教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因此君士坦丁和他的母亲海伦娜后世都被教会视为圣人)而和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一样,君士坦丁统治罗马帝国的时间也比较长,如果从他开始统治罗马一部算起,也有30多年,所以他长期支持基督教的政策也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一样,在几十年间深入罗马帝国的方方面面。同时基督教本身严密的组织也在这种支持之下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让基督教很快在罗马占据了统治地位,使罗马在不到一百年时间里就转变成了一个基督教国家。但和儒家在中国起到了巩固帝王统治作用不同的是,基督教毕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组织体系,所以罗马帝国转变成基督教国家之后,这个国家也就无法再维持了,因为在基督教的体系里,处于最高位置的只能是教会,而不能是皇帝,所以罗马人在信仰基督教之后,不但没有重新振兴罗马,反而使罗马加速衰落,最终在100多年之后西罗马帝国就灭亡了,而灭亡罗马的则是信仰基督教的蛮族,教会则在此后成为了西欧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说罗马灭亡于基督教也是不过分的。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没几个懂行的,对比汉朝和罗马的强弱,第一步首先要分期。汉朝是一个横跨400多年的朝代,而罗马更是一个国家名,而不是朝代,从建城之日到君士坦丁堡沦陷跨度足足有2000年。这么长的跨度,两国的军事制度、军队构成都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不加以分期处理,是完全无法比较的。因此,首先要把汉朝分为西汉、东汉,而罗马则分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鼎盛期、罗马帝国中后期和拜占庭时期,拜占庭时期完全与汉朝没有交集,可以去掉。因此,我们对比的就是罗马共和国vs西汉,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罗马帝国中后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如果算上蜀汉则更长)。一、罗马共和国vs西汉 西汉胜算大汉帝国的军事革新这一时期汉帝国的军事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中原军队以步兵和原始的战车冲击战术为主,笨重而迟缓。刘邦之所以遭遇白登之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优秀的骑兵,导致在机动性上远逊于匈奴、匈奴的轻骑兵虽然无力正面击败汉军,但可以运用帕提亚战术不断骚扰汉军的后勤,消磨汉军士气。一旦汉军在草原中补给精力消耗殆尽,他们就会发起总攻。(汉朝步兵俑)这时候的汉军面对游牧民族跟以前的波斯帝国一样,都是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一旦游牧民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后者就会无计可施,坐以待毙。正是由于匈奴骑兵这种来去如风的特点,汉武帝才被迫发展大规模的骑兵。(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汉武帝时期,由于朝廷鼓励养马,汉朝的马匹数量大增,到了和匈奴决战的前夕,汉军已经拥有近40万匹战马。除了战马数量,武帝还在提升战马数量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征伐大宛就是为了获得汗血宝马以改良马种。除了战马,汉军的武器也大幅改革,骑兵装备了长约2.8米的长戟和长约1米,适合在马上作战的环首刀。此外,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汉军也研究出了适合骑兵的作战战略,利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穿插成了此时汉军名将的拿手好菜。此时的汉军,虽然骑兵的质量素质未必比得过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的组合,但是在骑兵战略运用上,却远胜于前者。而战绩似乎也说明了一切,决战中,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精兵奔袭草原,其中霍去病部多为骑兵。卫青遭遇匈奴王的8万骑兵,大败后者,斩杀2万人。霍去病则突袭匈奴老营,斩杀俘获8万多人。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再未对汉朝形成大的威胁。虽然汉军骑兵的素质未必是同时代最好的,但是高超的骑兵战略代表了未来的一种主流,从这个角度看,汉武帝对于世界军事的发展,贡献颇多。虽然除了对付匈奴这种特殊的敌人,汉军依然以步兵为主,骑兵并未对步兵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但漠北之战似乎已经以某种方式宣告了骑兵时代即将来临。(汉朝的冲击骑兵完败匈奴轻骑兵)罗马共和国,只有步兵强大的偏科军队在西汉的同时,罗马共和国也在崛起,并依靠其强大的步兵征服了地中海。其战术主要为步兵轮换的三列阵战术和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在与马其顿方阵的对决中,虽然马其顿人正面无敌,但是罗马人通过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利用崎岖地形,绕到马其顿大方阵的侧翼,多面攻击。从而让马其顿人的长枪无法集中,随后,罗马人用重标枪开道,将马其顿方阵打开缺口,之后就是短剑贴身肉搏的大屠杀。(罗马共和国将步兵战术发展到了顶峰)其中需要澄清的两点是,罗马人使短剑并非冶炼技术不过关,罗马骑兵和蛮族都使用长剑,罗马步兵以前也是长剑,使用短剑是从西班牙学的,更利于贴身肉搏,和大盾配合比长剑更方便。总的来说,罗马的冶铁技术虽然低于汉朝,但并没低多少,所谓剑踩直了再使是罗马人嘲笑高卢人的,网上的纯属谣言。至于重标枪,射入敌人而自动弯曲,除了避免再被扔回来,也是为了成为敌人累赘,以逼迫敌人扔掉盾牌。(被罗马人击败的马其顿人)虽然此时的罗马重步兵机动灵活,强大无比,达到了步兵战术的顶峰,但是由于缺乏骑兵,罗马人多次因此而惨败。比如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正是依靠骑兵的强势才对罗马人完成合围,全歼8万罗马军队。罗马在扎马战役中获胜很大程度靠的是临时支援的努米底亚骑兵。还有最出名的卡莱之战,克拉苏由于骑兵质量低劣,缺乏投射手被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击败,这代表了罗马军队的缺陷。(罗马共和国的单一步兵战术被帕提亚的具装骑兵加骑射手击败)因此如果此时的汉军与罗马交战,汉军的多兵种体系胜算会更大。至于数量问题,双方反而差距不大,汉朝此时最多时动员了10万骑兵和50万步兵,罗马共和国末期军队也多达59万,基本相近。二、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 罗马帝国胜算大不进反退的东汉东汉相对于西汉,不仅没有大的进步,反而还退步了不少,此时的汉军,无论是军队数量,战马数量还是将领素质都不如西汉时期。东汉除了击败了衰弱的匈奴和西域小国,几乎在没有突出的战绩。东汉中期后的军队,竟然衰弱到了连羌人都打不过的地步,当时羌人只有木棍,但依然击败了东汉守卫队。之后,羌人聚众造反,东汉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叛乱,而羌人不过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产生飞越、天下无敌的罗马帝国军团反观罗马,则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在保留共和国优良步兵的传统下,罗马人大幅增加了骑兵和投射手的数量。此时的罗马,已经是一个包含多民族的文明型大国,他可以招募境内所有的民族为他服务。此时的帝国的职业军队共33万人,其中公民军团为传统重步兵,有16万,另外16万是外族的辅助军团,多为骑兵、投射手。(很多游牧民族加入了罗马骑兵,图中的罗马骑兵手持龙旗,这是游牧民萨尔玛提亚人的标志)在这一时期,高卢日耳曼骑兵,西亚骑兵、努米底亚骑兵以及游牧民族萨尔玛提雅的骑兵纷纷加入罗马军队。罗马骑兵的数量达到了6万7000人,并且十分精锐。正是因为这些外族骑兵的帮助,罗马人才得以多次击败帕提亚,并五次攻陷其首都。帕提亚也在罗马的打击下逐渐衰落下去。(罗马加大了投射力量)除了骑兵,投射手方面,罗马人大幅加大了弓箭手、投石手和弩炮的数量,罗马每5000人的军团配备55门轻型弩炮,再加上使用复合弓的叙利亚弓箭手和破甲投石手的组合,完全可以在火力上压制敌人。这一时代的罗马军队,没有偏科,天下无敌,虽然其战略仍是步兵为主,但精锐的骑兵投射手的配合足以保证其步兵的安全。另外强大的后勤也使得罗马人可以承受长途的远征。罗马每次深入帕提亚和蛮族领地,出动的职业军队都在10万以上,后勤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反映了帝国强大的财力。(帝国时期的罗马军队装备极为精良)罗马人有了质的飞跃,东汉军队却没有进步,职业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只有10万人左右,恐怕难是罗马人的敌手。三、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时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 平手此时两个帝国都陷入了分裂,国力大损,但是由于长年战争,军事进一步发展。三国时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出了马铠和半具装,步兵和骑兵的装备日趋精良,并且战术更加多变。(三国时的中国军队进一步进化)而罗马的变革则更是巨大,加里恩努斯的改革使得骑兵在罗马军队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龙旗逐渐取代了鹰旗成为帝国的标志。大量游牧的萨尔玛提雅人被招募进罗马骑兵,罗马军队日渐东方化、蛮族化,此时的罗马由于意大利人的堕落,为了扩大兵源,将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帝国全境所有居民,大量的异邦人加入帝国军队。帝国传统的步兵开始衰弱,骑兵大幅增强。在这一时期,东方化的具装骑兵和骑射手陆续加入帝国军队。(罗马军队在3世纪末加入了具装骑兵)罗马军队此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数量急速膨胀,《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中明确记载了3世纪时期帝国军队的数量。以前帝国军队的总数是小而精,33万职业军队足以满足需求。但到了3世纪,由于入侵的蛮族过多,四面出击,部队数量比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军队大量征召农民组成边防军,由于财政吃紧,他们的装备缩水,往往只能守城不能野战。此时的罗马军队总数最多曾达到73万,农民兵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体而言,3世纪罗马的一些精锐部队甚至比以前更强,但是部队的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了。综合来看,能和三国军队打个平手。(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很多人之所以在对比汉朝罗马军事实力时有巨大的错误,全在于大部分国人往往只算主体民族,不算附属民族,因为中国一直是汉族为主体,除了唐朝中后期,军队主力都是汉族为主力。但是罗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意大利人一直是少数,采用异族越往后越是主流。这些异族慢慢罗马化,通过军功提升阶层,甚至到了后期,帝国全靠他们维持,这与唐朝中后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美国的黑人也是美国人,同样可以代表美国参战,罗马境内的游牧民族、蛮族、西亚人也都是帝国子民,他们足以弥补帝国军队的短板,这是罗马军队得以在一时超越汉朝军队的最大原因。在意大利人堕落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异族,几乎已经成了罗马中后期唯一的生存之道。(美国国家篮球队几乎全是黑人,黑人是美国人,罗马境内的异族也是罗马人,尤其在3世纪授予全境公民权后,因此,异族的军队也是罗马军队,很多国人完全忽略这一点,因此才会得出汉朝完虐罗马的结论)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没几个懂行的,对比汉朝和罗马的强弱,第一步首先要分期。汉朝是一个横跨400多年的朝代,而罗马更是一个国家名,而不是朝代,从建城之日到君士坦丁堡沦陷跨度足足有2000年。这么长的跨度,两国的军事制度、军队构成都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不加以分期处理,是完全无法比较的。因此,首先要把汉朝分为西汉、东汉,而罗马则分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鼎盛期、罗马帝国中后期和拜占庭时期,拜占庭时期完全与汉朝没有交集,可以去掉。因此,我们对比的就是罗马共和国vs西汉,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罗马帝国中后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如果算上蜀汉则更长)。一、罗马共和国vs西汉 西汉胜算大汉帝国的军事革新这一时期汉帝国的军事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中原军队以步兵和原始的战车冲击战术为主,笨重而迟缓。刘邦之所以遭遇白登之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优秀的骑兵,导致在机动性上远逊于匈奴、匈奴的轻骑兵虽然无力正面击败汉军,但可以运用帕提亚战术不断骚扰汉军的后勤,消磨汉军士气。一旦汉军在草原中补给精力消耗殆尽,他们就会发起总攻。(汉朝步兵俑)这时候的汉军面对游牧民族跟以前的波斯帝国一样,都是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一旦游牧民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后者就会无计可施,坐以待毙。正是由于匈奴骑兵这种来去如风的特点,汉武帝才被迫发展大规模的骑兵。(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汉武帝时期,由于朝廷鼓励养马,汉朝的马匹数量大增,到了和匈奴决战的前夕,汉军已经拥有近40万匹战马。除了战马数量,武帝还在提升战马数量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征伐大宛就是为了获得汗血宝马以改良马种。除了战马,汉军的武器也大幅改革,骑兵装备了长约2.8米的长戟和长约1米,适合在马上作战的环首刀。此外,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汉军也研究出了适合骑兵的作战战略,利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穿插成了此时汉军名将的拿手好菜。此时的汉军,虽然骑兵的质量素质未必比得过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的组合,但是在骑兵战略运用上,却远胜于前者。而战绩似乎也说明了一切,决战中,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精兵奔袭草原,其中霍去病部多为骑兵。卫青遭遇匈奴王的8万骑兵,大败后者,斩杀2万人。霍去病则突袭匈奴老营,斩杀俘获8万多人。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再未对汉朝形成大的威胁。虽然汉军骑兵的素质未必是同时代最好的,但是高超的骑兵战略代表了未来的一种主流,从这个角度看,汉武帝对于世界军事的发展,贡献颇多。虽然除了对付匈奴这种特殊的敌人,汉军依然以步兵为主,骑兵并未对步兵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但漠北之战似乎已经以某种方式宣告了骑兵时代即将来临。(汉朝的冲击骑兵完败匈奴轻骑兵)罗马共和国,只有步兵强大的偏科军队在西汉的同时,罗马共和国也在崛起,并依靠其强大的步兵征服了地中海。其战术主要为步兵轮换的三列阵战术和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在与马其顿方阵的对决中,虽然马其顿人正面无敌,但是罗马人通过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利用崎岖地形,绕到马其顿大方阵的侧翼,多面攻击。从而让马其顿人的长枪无法集中,随后,罗马人用重标枪开道,将马其顿方阵打开缺口,之后就是短剑贴身肉搏的大屠杀。(罗马共和国将步兵战术发展到了顶峰)其中需要澄清的两点是,罗马人使短剑并非冶炼技术不过关,罗马骑兵和蛮族都使用长剑,罗马步兵以前也是长剑,使用短剑是从西班牙学的,更利于贴身肉搏,和大盾配合比长剑更方便。总的来说,罗马的冶铁技术虽然低于汉朝,但并没低多少,所谓剑踩直了再使是罗马人嘲笑高卢人的,网上的纯属谣言。至于重标枪,射入敌人而自动弯曲,除了避免再被扔回来,也是为了成为敌人累赘,以逼迫敌人扔掉盾牌。(被罗马人击败的马其顿人)虽然此时的罗马重步兵机动灵活,强大无比,达到了步兵战术的顶峰,但是由于缺乏骑兵,罗马人多次因此而惨败。比如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正是依靠骑兵的强势才对罗马人完成合围,全歼8万罗马军队。罗马在扎马战役中获胜很大程度靠的是临时支援的努米底亚骑兵。还有最出名的卡莱之战,克拉苏由于骑兵质量低劣,缺乏投射手被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击败,这代表了罗马军队的缺陷。(罗马共和国的单一步兵战术被帕提亚的具装骑兵加骑射手击败)因此如果此时的汉军与罗马交战,汉军的多兵种体系胜算会更大。至于数量问题,双方反而差距不大,汉朝此时最多时动员了10万骑兵和50万步兵,罗马共和国末期军队也多达59万,基本相近。二、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 罗马帝国胜算大不进反退的东汉东汉相对于西汉,不仅没有大的进步,反而还退步了不少,此时的汉军,无论是军队数量,战马数量还是将领素质都不如西汉时期。东汉除了击败了衰弱的匈奴和西域小国,几乎在没有突出的战绩。东汉中期后的军队,竟然衰弱到了连羌人都打不过的地步,当时羌人只有木棍,但依然击败了东汉守卫队。之后,羌人聚众造反,东汉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叛乱,而羌人不过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产生飞越、天下无敌的罗马帝国军团反观罗马,则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在保留共和国优良步兵的传统下,罗马人大幅增加了骑兵和投射手的数量。此时的罗马,已经是一个包含多民族的文明型大国,他可以招募境内所有的民族为他服务。此时的帝国的职业军队共33万人,其中公民军团为传统重步兵,有16万,另外16万是外族的辅助军团,多为骑兵、投射手。(很多游牧民族加入了罗马骑兵,图中的罗马骑兵手持龙旗,这是游牧民萨尔玛提亚人的标志)在这一时期,高卢日耳曼骑兵,西亚骑兵、努米底亚骑兵以及游牧民族萨尔玛提雅的骑兵纷纷加入罗马军队。罗马骑兵的数量达到了6万7000人,并且十分精锐。正是因为这些外族骑兵的帮助,罗马人才得以多次击败帕提亚,并五次攻陷其首都。帕提亚也在罗马的打击下逐渐衰落下去。(罗马加大了投射力量)除了骑兵,投射手方面,罗马人大幅加大了弓箭手、投石手和弩炮的数量,罗马每5000人的军团配备55门轻型弩炮,再加上使用复合弓的叙利亚弓箭手和破甲投石手的组合,完全可以在火力上压制敌人。这一时代的罗马军队,没有偏科,天下无敌,虽然其战略仍是步兵为主,但精锐的骑兵投射手的配合足以保证其步兵的安全。另外强大的后勤也使得罗马人可以承受长途的远征。罗马每次深入帕提亚和蛮族领地,出动的职业军队都在10万以上,后勤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反映了帝国强大的财力。(帝国时期的罗马军队装备极为精良)罗马人有了质的飞跃,东汉军队却没有进步,职业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只有10万人左右,恐怕难是罗马人的敌手。三、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时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 平手此时两个帝国都陷入了分裂,国力大损,但是由于长年战争,军事进一步发展。三国时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出了马铠和半具装,步兵和骑兵的装备日趋精良,并且战术更加多变。(三国时的中国军队进一步进化)而罗马的变革则更是巨大,加里恩努斯的改革使得骑兵在罗马军队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龙旗逐渐取代了鹰旗成为帝国的标志。大量游牧的萨尔玛提雅人被招募进罗马骑兵,罗马军队日渐东方化、蛮族化,此时的罗马由于意大利人的堕落,为了扩大兵源,将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帝国全境所有居民,大量的异邦人加入帝国军队。帝国传统的步兵开始衰弱,骑兵大幅增强。在这一时期,东方化的具装骑兵和骑射手陆续加入帝国军队。(罗马军队在3世纪末加入了具装骑兵)罗马军队此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数量急速膨胀,《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中明确记载了3世纪时期帝国军队的数量。以前帝国军队的总数是小而精,33万职业军队足以满足需求。但到了3世纪,由于入侵的蛮族过多,四面出击,部队数量比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军队大量征召农民组成边防军,由于财政吃紧,他们的装备缩水,往往只能守城不能野战。此时的罗马军队总数最多曾达到73万,农民兵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体而言,3世纪罗马的一些精锐部队甚至比以前更强,但是部队的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了。综合来看,能和三国军队打个平手。(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很多人之所以在对比汉朝罗马军事实力时有巨大的错误,全在于大部分国人往往只算主体民族,不算附属民族,因为中国一直是汉族为主体,除了唐朝中后期,军队主力都是汉族为主力。但是罗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意大利人一直是少数,采用异族越往后越是主流。这些异族慢慢罗马化,通过军功提升阶层,甚至到了后期,帝国全靠他们维持,这与唐朝中后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美国的黑人也是美国人,同样可以代表美国参战,罗马境内的游牧民族、蛮族、西亚人也都是帝国子民,他们足以弥补帝国军队的短板,这是罗马军队得以在一时超越汉朝军队的最大原因。在意大利人堕落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异族,几乎已经成了罗马中后期唯一的生存之道。(美国国家篮球队几乎全是黑人,黑人是美国人,罗马境内的异族也是罗马人,尤其在3世纪授予全境公民权后,因此,异族的军队也是罗马军队,很多国人完全忽略这一点,因此才会得出汉朝完虐罗马的结论)帝国之间的比较,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1,纵向来看,这几个帝国不是一个时代的,以时间为序:亚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除非文明大倒退,否则时间越晚,胜率越大,所以奥斯曼帝国肯定最强,因为它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2,横向来看,也就是看这几个帝国在当时的文明世界的地位。亚述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左右,与我国的西周时期同时。亚述帝国以武力和残暴著称,其最终征服和毁灭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若单论武力,当世大约无人可比。但周朝和亚述堪称东西两大强国,亚述尚不足以独孤求败。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战国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区――古希腊、两河、古埃及、波斯、印度河,其在历史上犹如流星划过天际。我国的战国七雄武力不一定低于亚历山大帝国,但版图远逊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此时的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期――汉朝、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和帕提亚稍弱,汉朝和罗马堪称当世两极。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632年,几乎与大唐帝国同时崛起,当世的文明世界,大唐与阿拉伯帝国并立于世,其余皆无法与之匹敌。奥斯曼帝国,存在于公元1299年至公元1922年,横跨6个世纪,与我国的元明清同时,但当时的世界尚存在西亚的帖木儿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南亚存在莫卧儿帝国,东欧俄罗斯帝国崛起,西欧在公元1500年之后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因此横向来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当为最弱。单纯看武力,亚述帝国在当时世界的军力应该是最强的,而亚历山大帝国不一定打的过战国七雄,罗马之时有大汉,阿拉伯帝国之时有大唐,二者均非当时世界的最强者。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没几个懂行的,对比汉朝和罗马的强弱,第一步首先要分期。汉朝是一个横跨400多年的朝代,而罗马更是一个国家名,而不是朝代,从建城之日到君士坦丁堡沦陷跨度足足有2000年。这么长的跨度,两国的军事制度、军队构成都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不加以分期处理,是完全无法比较的。因此,首先要把汉朝分为西汉、东汉,而罗马则分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鼎盛期、罗马帝国中后期和拜占庭时期,拜占庭时期完全与汉朝没有交集,可以去掉。因此,我们对比的就是罗马共和国vs西汉,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罗马帝国中后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如果算上蜀汉则更长)。一、罗马共和国vs西汉 西汉胜算大汉帝国的军事革新这一时期汉帝国的军事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中原军队以步兵和原始的战车冲击战术为主,笨重而迟缓。刘邦之所以遭遇白登之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优秀的骑兵,导致在机动性上远逊于匈奴、匈奴的轻骑兵虽然无力正面击败汉军,但可以运用帕提亚战术不断骚扰汉军的后勤,消磨汉军士气。一旦汉军在草原中补给精力消耗殆尽,他们就会发起总攻。(汉朝步兵俑)这时候的汉军面对游牧民族跟以前的波斯帝国一样,都是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一旦游牧民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后者就会无计可施,坐以待毙。正是由于匈奴骑兵这种来去如风的特点,汉武帝才被迫发展大规模的骑兵。(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汉武帝时期,由于朝廷鼓励养马,汉朝的马匹数量大增,到了和匈奴决战的前夕,汉军已经拥有近40万匹战马。除了战马数量,武帝还在提升战马数量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征伐大宛就是为了获得汗血宝马以改良马种。除了战马,汉军的武器也大幅改革,骑兵装备了长约2.8米的长戟和长约1米,适合在马上作战的环首刀。此外,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汉军也研究出了适合骑兵的作战战略,利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穿插成了此时汉军名将的拿手好菜。此时的汉军,虽然骑兵的质量素质未必比得过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的组合,但是在骑兵战略运用上,却远胜于前者。而战绩似乎也说明了一切,决战中,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精兵奔袭草原,其中霍去病部多为骑兵。卫青遭遇匈奴王的8万骑兵,大败后者,斩杀2万人。霍去病则突袭匈奴老营,斩杀俘获8万多人。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再未对汉朝形成大的威胁。虽然汉军骑兵的素质未必是同时代最好的,但是高超的骑兵战略代表了未来的一种主流,从这个角度看,汉武帝对于世界军事的发展,贡献颇多。虽然除了对付匈奴这种特殊的敌人,汉军依然以步兵为主,骑兵并未对步兵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但漠北之战似乎已经以某种方式宣告了骑兵时代即将来临。(汉朝的冲击骑兵完败匈奴轻骑兵)罗马共和国,只有步兵强大的偏科军队在西汉的同时,罗马共和国也在崛起,并依靠其强大的步兵征服了地中海。其战术主要为步兵轮换的三列阵战术和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在与马其顿方阵的对决中,虽然马其顿人正面无敌,但是罗马人通过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利用崎岖地形,绕到马其顿大方阵的侧翼,多面攻击。从而让马其顿人的长枪无法集中,随后,罗马人用重标枪开道,将马其顿方阵打开缺口,之后就是短剑贴身肉搏的大屠杀。(罗马共和国将步兵战术发展到了顶峰)其中需要澄清的两点是,罗马人使短剑并非冶炼技术不过关,罗马骑兵和蛮族都使用长剑,罗马步兵以前也是长剑,使用短剑是从西班牙学的,更利于贴身肉搏,和大盾配合比长剑更方便。总的来说,罗马的冶铁技术虽然低于汉朝,但并没低多少,所谓剑踩直了再使是罗马人嘲笑高卢人的,网上的纯属谣言。至于重标枪,射入敌人而自动弯曲,除了避免再被扔回来,也是为了成为敌人累赘,以逼迫敌人扔掉盾牌。(被罗马人击败的马其顿人)虽然此时的罗马重步兵机动灵活,强大无比,达到了步兵战术的顶峰,但是由于缺乏骑兵,罗马人多次因此而惨败。比如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正是依靠骑兵的强势才对罗马人完成合围,全歼8万罗马军队。罗马在扎马战役中获胜很大程度靠的是临时支援的努米底亚骑兵。还有最出名的卡莱之战,克拉苏由于骑兵质量低劣,缺乏投射手被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击败,这代表了罗马军队的缺陷。(罗马共和国的单一步兵战术被帕提亚的具装骑兵加骑射手击败)因此如果此时的汉军与罗马交战,汉军的多兵种体系胜算会更大。至于数量问题,双方反而差距不大,汉朝此时最多时动员了10万骑兵和50万步兵,罗马共和国末期军队也多达59万,基本相近。二、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 罗马帝国胜算大不进反退的东汉东汉相对于西汉,不仅没有大的进步,反而还退步了不少,此时的汉军,无论是军队数量,战马数量还是将领素质都不如西汉时期。东汉除了击败了衰弱的匈奴和西域小国,几乎在没有突出的战绩。东汉中期后的军队,竟然衰弱到了连羌人都打不过的地步,当时羌人只有木棍,但依然击败了东汉守卫队。之后,羌人聚众造反,东汉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叛乱,而羌人不过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产生飞越、天下无敌的罗马帝国军团反观罗马,则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在保留共和国优良步兵的传统下,罗马人大幅增加了骑兵和投射手的数量。此时的罗马,已经是一个包含多民族的文明型大国,他可以招募境内所有的民族为他服务。此时的帝国的职业军队共33万人,其中公民军团为传统重步兵,有16万,另外16万是外族的辅助军团,多为骑兵、投射手。(很多游牧民族加入了罗马骑兵,图中的罗马骑兵手持龙旗,这是游牧民萨尔玛提亚人的标志)在这一时期,高卢日耳曼骑兵,西亚骑兵、努米底亚骑兵以及游牧民族萨尔玛提雅的骑兵纷纷加入罗马军队。罗马骑兵的数量达到了6万7000人,并且十分精锐。正是因为这些外族骑兵的帮助,罗马人才得以多次击败帕提亚,并五次攻陷其首都。帕提亚也在罗马的打击下逐渐衰落下去。(罗马加大了投射力量)除了骑兵,投射手方面,罗马人大幅加大了弓箭手、投石手和弩炮的数量,罗马每5000人的军团配备55门轻型弩炮,再加上使用复合弓的叙利亚弓箭手和破甲投石手的组合,完全可以在火力上压制敌人。这一时代的罗马军队,没有偏科,天下无敌,虽然其战略仍是步兵为主,但精锐的骑兵投射手的配合足以保证其步兵的安全。另外强大的后勤也使得罗马人可以承受长途的远征。罗马每次深入帕提亚和蛮族领地,出动的职业军队都在10万以上,后勤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反映了帝国强大的财力。(帝国时期的罗马军队装备极为精良)罗马人有了质的飞跃,东汉军队却没有进步,职业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只有10万人左右,恐怕难是罗马人的敌手。三、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时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 平手此时两个帝国都陷入了分裂,国力大损,但是由于长年战争,军事进一步发展。三国时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出了马铠和半具装,步兵和骑兵的装备日趋精良,并且战术更加多变。(三国时的中国军队进一步进化)而罗马的变革则更是巨大,加里恩努斯的改革使得骑兵在罗马军队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龙旗逐渐取代了鹰旗成为帝国的标志。大量游牧的萨尔玛提雅人被招募进罗马骑兵,罗马军队日渐东方化、蛮族化,此时的罗马由于意大利人的堕落,为了扩大兵源,将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帝国全境所有居民,大量的异邦人加入帝国军队。帝国传统的步兵开始衰弱,骑兵大幅增强。在这一时期,东方化的具装骑兵和骑射手陆续加入帝国军队。(罗马军队在3世纪末加入了具装骑兵)罗马军队此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数量急速膨胀,《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中明确记载了3世纪时期帝国军队的数量。以前帝国军队的总数是小而精,33万职业军队足以满足需求。但到了3世纪,由于入侵的蛮族过多,四面出击,部队数量比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军队大量征召农民组成边防军,由于财政吃紧,他们的装备缩水,往往只能守城不能野战。此时的罗马军队总数最多曾达到73万,农民兵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体而言,3世纪罗马的一些精锐部队甚至比以前更强,但是部队的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了。综合来看,能和三国军队打个平手。(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很多人之所以在对比汉朝罗马军事实力时有巨大的错误,全在于大部分国人往往只算主体民族,不算附属民族,因为中国一直是汉族为主体,除了唐朝中后期,军队主力都是汉族为主力。但是罗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意大利人一直是少数,采用异族越往后越是主流。这些异族慢慢罗马化,通过军功提升阶层,甚至到了后期,帝国全靠他们维持,这与唐朝中后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美国的黑人也是美国人,同样可以代表美国参战,罗马境内的游牧民族、蛮族、西亚人也都是帝国子民,他们足以弥补帝国军队的短板,这是罗马军队得以在一时超越汉朝军队的最大原因。在意大利人堕落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异族,几乎已经成了罗马中后期唯一的生存之道。(美国国家篮球队几乎全是黑人,黑人是美国人,罗马境内的异族也是罗马人,尤其在3世纪授予全境公民权后,因此,异族的军队也是罗马军队,很多国人完全忽略这一点,因此才会得出汉朝完虐罗马的结论)帝国之间的比较,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1,纵向来看,这几个帝国不是一个时代的,以时间为序:亚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除非文明大倒退,否则时间越晚,胜率越大,所以奥斯曼帝国肯定最强,因为它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2,横向来看,也就是看这几个帝国在当时的文明世界的地位。亚述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左右,与我国的西周时期同时。亚述帝国以武力和残暴著称,其最终征服和毁灭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若单论武力,当世大约无人可比。但周朝和亚述堪称东西两大强国,亚述尚不足以独孤求败。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战国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区――古希腊、两河、古埃及、波斯、印度河,其在历史上犹如流星划过天际。我国的战国七雄武力不一定低于亚历山大帝国,但版图远逊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此时的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期――汉朝、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和帕提亚稍弱,汉朝和罗马堪称当世两极。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632年,几乎与大唐帝国同时崛起,当世的文明世界,大唐与阿拉伯帝国并立于世,其余皆无法与之匹敌。奥斯曼帝国,存在于公元1299年至公元1922年,横跨6个世纪,与我国的元明清同时,但当时的世界尚存在西亚的帖木儿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南亚存在莫卧儿帝国,东欧俄罗斯帝国崛起,西欧在公元1500年之后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因此横向来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当为最弱。单纯看武力,亚述帝国在当时世界的军力应该是最强的,而亚历山大帝国不一定打的过战国七雄,罗马之时有大汉,阿拉伯帝国之时有大唐,二者均非当时世界的最强者。以史为镜,换个角度看历史,我是小潘看历史。在各自最强盛的时期,大秦帝国强于罗马帝国。首先,制度方面:秦朝采取郡县制,并且国家处于封建地主阶段,而罗马帝国强盛时,还是奴隶社会。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奴隶社会起于商、终于秦。奴隶社会一个特点就是“最残暴”。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孰强孰弱不好评价,但是封建社会有了国与家的观念。可以说,如果秦朝与罗马帝国经济,军事力量完全一模一样,罗马帝国绝对打不过秦朝,这便是这种制度相较于奴隶制带来的“战争潜力”。其次,军事方面:秦朝人口数量2500万到3000万,领土340万平方公里。罗马帝国人口6500万,领土500万平方公里。从数据上看,秦国是不如罗马帝国的,但是从大规模战役上来看,秦国的兵力是远大于罗马帝国的。除此之外,秦国时期打战的兵法已经很完善的,武器装备也比罗马帝国要先进。最后,时间方面: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我们正处于大汉王朝,你拿一个一百多年后的帝国和秦朝比,一百年多啊,秦朝多吃亏啊。即便如此,在我心里,我还是觉得大秦帝国比罗马帝国要强,哪怕早了一百多年,依然强。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没几个懂行的,对比汉朝和罗马的强弱,第一步首先要分期。汉朝是一个横跨400多年的朝代,而罗马更是一个国家名,而不是朝代,从建城之日到君士坦丁堡沦陷跨度足足有2000年。这么长的跨度,两国的军事制度、军队构成都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不加以分期处理,是完全无法比较的。因此,首先要把汉朝分为西汉、东汉,而罗马则分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鼎盛期、罗马帝国中后期和拜占庭时期,拜占庭时期完全与汉朝没有交集,可以去掉。因此,我们对比的就是罗马共和国vs西汉,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罗马帝国中后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如果算上蜀汉则更长)。一、罗马共和国vs西汉 西汉胜算大汉帝国的军事革新这一时期汉帝国的军事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中原军队以步兵和原始的战车冲击战术为主,笨重而迟缓。刘邦之所以遭遇白登之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优秀的骑兵,导致在机动性上远逊于匈奴、匈奴的轻骑兵虽然无力正面击败汉军,但可以运用帕提亚战术不断骚扰汉军的后勤,消磨汉军士气。一旦汉军在草原中补给精力消耗殆尽,他们就会发起总攻。(汉朝步兵俑)这时候的汉军面对游牧民族跟以前的波斯帝国一样,都是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一旦游牧民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后者就会无计可施,坐以待毙。正是由于匈奴骑兵这种来去如风的特点,汉武帝才被迫发展大规模的骑兵。(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汉武帝时期,由于朝廷鼓励养马,汉朝的马匹数量大增,到了和匈奴决战的前夕,汉军已经拥有近40万匹战马。除了战马数量,武帝还在提升战马数量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征伐大宛就是为了获得汗血宝马以改良马种。除了战马,汉军的武器也大幅改革,骑兵装备了长约2.8米的长戟和长约1米,适合在马上作战的环首刀。此外,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汉军也研究出了适合骑兵的作战战略,利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穿插成了此时汉军名将的拿手好菜。此时的汉军,虽然骑兵的质量素质未必比得过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的组合,但是在骑兵战略运用上,却远胜于前者。而战绩似乎也说明了一切,决战中,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精兵奔袭草原,其中霍去病部多为骑兵。卫青遭遇匈奴王的8万骑兵,大败后者,斩杀2万人。霍去病则突袭匈奴老营,斩杀俘获8万多人。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再未对汉朝形成大的威胁。虽然汉军骑兵的素质未必是同时代最好的,但是高超的骑兵战略代表了未来的一种主流,从这个角度看,汉武帝对于世界军事的发展,贡献颇多。虽然除了对付匈奴这种特殊的敌人,汉军依然以步兵为主,骑兵并未对步兵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但漠北之战似乎已经以某种方式宣告了骑兵时代即将来临。(汉朝的冲击骑兵完败匈奴轻骑兵)罗马共和国,只有步兵强大的偏科军队在西汉的同时,罗马共和国也在崛起,并依靠其强大的步兵征服了地中海。其战术主要为步兵轮换的三列阵战术和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在与马其顿方阵的对决中,虽然马其顿人正面无敌,但是罗马人通过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利用崎岖地形,绕到马其顿大方阵的侧翼,多面攻击。从而让马其顿人的长枪无法集中,随后,罗马人用重标枪开道,将马其顿方阵打开缺口,之后就是短剑贴身肉搏的大屠杀。(罗马共和国将步兵战术发展到了顶峰)其中需要澄清的两点是,罗马人使短剑并非冶炼技术不过关,罗马骑兵和蛮族都使用长剑,罗马步兵以前也是长剑,使用短剑是从西班牙学的,更利于贴身肉搏,和大盾配合比长剑更方便。总的来说,罗马的冶铁技术虽然低于汉朝,但并没低多少,所谓剑踩直了再使是罗马人嘲笑高卢人的,网上的纯属谣言。至于重标枪,射入敌人而自动弯曲,除了避免再被扔回来,也是为了成为敌人累赘,以逼迫敌人扔掉盾牌。(被罗马人击败的马其顿人)虽然此时的罗马重步兵机动灵活,强大无比,达到了步兵战术的顶峰,但是由于缺乏骑兵,罗马人多次因此而惨败。比如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正是依靠骑兵的强势才对罗马人完成合围,全歼8万罗马军队。罗马在扎马战役中获胜很大程度靠的是临时支援的努米底亚骑兵。还有最出名的卡莱之战,克拉苏由于骑兵质量低劣,缺乏投射手被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击败,这代表了罗马军队的缺陷。(罗马共和国的单一步兵战术被帕提亚的具装骑兵加骑射手击败)因此如果此时的汉军与罗马交战,汉军的多兵种体系胜算会更大。至于数量问题,双方反而差距不大,汉朝此时最多时动员了10万骑兵和50万步兵,罗马共和国末期军队也多达59万,基本相近。二、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 罗马帝国胜算大不进反退的东汉东汉相对于西汉,不仅没有大的进步,反而还退步了不少,此时的汉军,无论是军队数量,战马数量还是将领素质都不如西汉时期。东汉除了击败了衰弱的匈奴和西域小国,几乎在没有突出的战绩。东汉中期后的军队,竟然衰弱到了连羌人都打不过的地步,当时羌人只有木棍,但依然击败了东汉守卫队。之后,羌人聚众造反,东汉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叛乱,而羌人不过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产生飞越、天下无敌的罗马帝国军团反观罗马,则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在保留共和国优良步兵的传统下,罗马人大幅增加了骑兵和投射手的数量。此时的罗马,已经是一个包含多民族的文明型大国,他可以招募境内所有的民族为他服务。此时的帝国的职业军队共33万人,其中公民军团为传统重步兵,有16万,另外16万是外族的辅助军团,多为骑兵、投射手。(很多游牧民族加入了罗马骑兵,图中的罗马骑兵手持龙旗,这是游牧民萨尔玛提亚人的标志)在这一时期,高卢日耳曼骑兵,西亚骑兵、努米底亚骑兵以及游牧民族萨尔玛提雅的骑兵纷纷加入罗马军队。罗马骑兵的数量达到了6万7000人,并且十分精锐。正是因为这些外族骑兵的帮助,罗马人才得以多次击败帕提亚,并五次攻陷其首都。帕提亚也在罗马的打击下逐渐衰落下去。(罗马加大了投射力量)除了骑兵,投射手方面,罗马人大幅加大了弓箭手、投石手和弩炮的数量,罗马每5000人的军团配备55门轻型弩炮,再加上使用复合弓的叙利亚弓箭手和破甲投石手的组合,完全可以在火力上压制敌人。这一时代的罗马军队,没有偏科,天下无敌,虽然其战略仍是步兵为主,但精锐的骑兵投射手的配合足以保证其步兵的安全。另外强大的后勤也使得罗马人可以承受长途的远征。罗马每次深入帕提亚和蛮族领地,出动的职业军队都在10万以上,后勤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反映了帝国强大的财力。(帝国时期的罗马军队装备极为精良)罗马人有了质的飞跃,东汉军队却没有进步,职业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只有10万人左右,恐怕难是罗马人的敌手。三、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时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 平手此时两个帝国都陷入了分裂,国力大损,但是由于长年战争,军事进一步发展。三国时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出了马铠和半具装,步兵和骑兵的装备日趋精良,并且战术更加多变。(三国时的中国军队进一步进化)而罗马的变革则更是巨大,加里恩努斯的改革使得骑兵在罗马军队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龙旗逐渐取代了鹰旗成为帝国的标志。大量游牧的萨尔玛提雅人被招募进罗马骑兵,罗马军队日渐东方化、蛮族化,此时的罗马由于意大利人的堕落,为了扩大兵源,将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帝国全境所有居民,大量的异邦人加入帝国军队。帝国传统的步兵开始衰弱,骑兵大幅增强。在这一时期,东方化的具装骑兵和骑射手陆续加入帝国军队。(罗马军队在3世纪末加入了具装骑兵)罗马军队此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数量急速膨胀,《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中明确记载了3世纪时期帝国军队的数量。以前帝国军队的总数是小而精,33万职业军队足以满足需求。但到了3世纪,由于入侵的蛮族过多,四面出击,部队数量比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军队大量征召农民组成边防军,由于财政吃紧,他们的装备缩水,往往只能守城不能野战。此时的罗马军队总数最多曾达到73万,农民兵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体而言,3世纪罗马的一些精锐部队甚至比以前更强,但是部队的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了。综合来看,能和三国军队打个平手。(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很多人之所以在对比汉朝罗马军事实力时有巨大的错误,全在于大部分国人往往只算主体民族,不算附属民族,因为中国一直是汉族为主体,除了唐朝中后期,军队主力都是汉族为主力。但是罗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意大利人一直是少数,采用异族越往后越是主流。这些异族慢慢罗马化,通过军功提升阶层,甚至到了后期,帝国全靠他们维持,这与唐朝中后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美国的黑人也是美国人,同样可以代表美国参战,罗马境内的游牧民族、蛮族、西亚人也都是帝国子民,他们足以弥补帝国军队的短板,这是罗马军队得以在一时超越汉朝军队的最大原因。在意大利人堕落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异族,几乎已经成了罗马中后期唯一的生存之道。(美国国家篮球队几乎全是黑人,黑人是美国人,罗马境内的异族也是罗马人,尤其在3世纪授予全境公民权后,因此,异族的军队也是罗马军队,很多国人完全忽略这一点,因此才会得出汉朝完虐罗马的结论)帝国之间的比较,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1,纵向来看,这几个帝国不是一个时代的,以时间为序:亚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除非文明大倒退,否则时间越晚,胜率越大,所以奥斯曼帝国肯定最强,因为它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2,横向来看,也就是看这几个帝国在当时的文明世界的地位。亚述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左右,与我国的西周时期同时。亚述帝国以武力和残暴著称,其最终征服和毁灭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若单论武力,当世大约无人可比。但周朝和亚述堪称东西两大强国,亚述尚不足以独孤求败。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战国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区――古希腊、两河、古埃及、波斯、印度河,其在历史上犹如流星划过天际。我国的战国七雄武力不一定低于亚历山大帝国,但版图远逊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此时的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期――汉朝、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和帕提亚稍弱,汉朝和罗马堪称当世两极。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632年,几乎与大唐帝国同时崛起,当世的文明世界,大唐与阿拉伯帝国并立于世,其余皆无法与之匹敌。奥斯曼帝国,存在于公元1299年至公元1922年,横跨6个世纪,与我国的元明清同时,但当时的世界尚存在西亚的帖木儿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南亚存在莫卧儿帝国,东欧俄罗斯帝国崛起,西欧在公元1500年之后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因此横向来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当为最弱。单纯看武力,亚述帝国在当时世界的军力应该是最强的,而亚历山大帝国不一定打的过战国七雄,罗马之时有大汉,阿拉伯帝国之时有大唐,二者均非当时世界的最强者。以史为镜,换个角度看历史,我是小潘看历史。在各自最强盛的时期,大秦帝国强于罗马帝国。首先,制度方面:秦朝采取郡县制,并且国家处于封建地主阶段,而罗马帝国强盛时,还是奴隶社会。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奴隶社会起于商、终于秦。奴隶社会一个特点就是“最残暴”。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孰强孰弱不好评价,但是封建社会有了国与家的观念。可以说,如果秦朝与罗马帝国经济,军事力量完全一模一样,罗马帝国绝对打不过秦朝,这便是这种制度相较于奴隶制带来的“战争潜力”。其次,军事方面:秦朝人口数量2500万到3000万,领土340万平方公里。罗马帝国人口6500万,领土500万平方公里。从数据上看,秦国是不如罗马帝国的,但是从大规模战役上来看,秦国的兵力是远大于罗马帝国的。除此之外,秦国时期打战的兵法已经很完善的,武器装备也比罗马帝国要先进。最后,时间方面: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我们正处于大汉王朝,你拿一个一百多年后的帝国和秦朝比,一百年多啊,秦朝多吃亏啊。即便如此,在我心里,我还是觉得大秦帝国比罗马帝国要强,哪怕早了一百多年,依然强。谢悟空邀请!罗马帝国是怎样被基督教征服的?其实真正的转折点就一个,就是君士坦丁决定支持基督教,而且其实这个事跟之前几百年中国发生的一件事是很类似的,也就是汉武帝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简而言之就是基督教当时有利于罗马统治阶层的统治,所以得到了作为皇帝的君士坦丁以及后续皇帝们的支持,在政府的支持下征服了罗马。君士坦丁之前的基督教基督教是发源于当时罗马统治下的中东地区,而且其实最早的基督教可以说本身不是一个宗教,而只是犹太人犹太教社会背景下的一个教团。所以从一开始,基督教的组织性就非常强。后来基督教被犹太教视为异端,在犹太人地区被排斥之后,开始向罗马帝国其它地区发展。(早期罗马帝国境内代表基督教徒身份的鱼形标志)而当时的罗马帝国,其实在信仰方面跟中国古代的情况有些像,就是对各种信仰都不排斥,谁爱信什么就信什么,信仰自由其实也是罗马帝国的一种国策。当然这对于疆域辽阔,境内民族无数,信仰种类也无数的罗马帝国来说,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其实基督教后来在罗马其它地区的传播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当然这样说恐怕就会跟一些教会的说法很不一样了,因为一些教会会说基督教早期在罗马倍受罗马官方的迫害。但当时的这种迫害是非常间歇性甚至是零星的,其实跟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灭佛”比较像,一般就是在某个不长的历史时期内,某个当政的皇帝因为什么原因不喜欢某种宗教,发动了一场或者几场针对这种宗教的敌对行动。但这种运动一般持续的时间都不长,因为在罗马帝国时代,除了像凯尔特人的德鲁伊等存在人殉等明显反人类作法的信仰,信仰自由始终是其基本国策,通常各种宗教的传播都是比较自由的。(罗马皇帝尼禄因为曾经杀死一些基督教徒而被后世基督教会塑造成昏君暴帝的形象,但其实尼禄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杀的是基督教徒)比如在后世被认为罗马皇帝迫害基督教徒的典型案例,也就是罗马大火案之后尼禄皇帝处决基督教徒,导致基督教早期领袖保罗和彼得被杀事件,其实在现代也有很多史学家认为当时的罗马皇帝只是把这些基督教徒当成犹太人处决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基督教徒已经不再自视为犹太人,所以只是发生损失惨重的大火之后,随便找个弱势群体当替罪羊而已,并不是针对基督教专门的迫害。所以在后来的几百年时间里,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大多数时间都还是自由传播的,而因为其组织性极强的特点,到君士坦丁时代之前,大约有10%左右的罗马帝国臣民成为了基督教徒。君士坦丁和他的时代而君士坦丁本人则可以说是对基督教最终征服罗马起到了核心作用的人。他出身于罗马帝国一个官员家庭,他的母亲海伦娜是一名基督教徒,所以其实君士坦丁在幼年就深受基督教的熏陶。而除了君士坦丁个人的背景之外,当时罗马帝国所面临的危机也在另一方面促成了基督教对罗马的征服。从公元235年到284年,也就是君士坦丁上台之前30年左右,罗马帝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先后出现了外敌入侵,内战乃至分裂以及经济崩溃等情况。在当时,首先是罗马针对日耳曼人的侵扰反击失利,之后又频繁发生政变,50年换了26个皇帝。罗马中央政局的混乱导致东西两部先后发生分裂,西部的高卢帝国和东部的帕米拉帝国在公元260年和270年先后独立。而战乱和分裂又导致罗马帝国的经济崩溃,可以说整个社会体系都出现了很大问题,原有的社会经济秩序没法维持,特别是原来罗马帝国比较核心的信仰,即基于希腊神话形成的多神教信仰体系受到很大冲击,包括拜火教、拜日教、明教和基督教在内的具有一神宗教特点的宗教开始兴起。(帮助罗马帝国走出3世纪危机的戴克里先晚年曾主动退位,退隐田园,但后来却被宣布为罪犯)而在公元285年,戴克里先成为罗马皇帝之后,通过将帝国一分为四,四帝共治的方式缓解了危机。同时戴克里先也对包括基督教在内的新兴宗教给予了严酷打击。但戴克里先晚年退位之后被指责为罪犯,罗马帝国重新陷入内战。而君士坦丁就是这场内战的主要参与者。当时基督教徒虽然人数不算特别多,但因为前文提到过的组织性极强,所以能很快地组建起比较大的军队,在君士坦丁夺取罗马帝国皇位的过程中,基督教徒的支持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君士坦丁在登基之后,立即发布了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米兰敕令》,抛弃了戴克里先打击基督教等新兴宗教的作法,开始公开扶植基督教。而君士坦丁在公开支持基督教之时,也和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一样,散布了一个祥瑞事件,说在内战期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前夜,他在天上看到了一个十字架和预示他即将胜利的文字。当然现代西方世俗史学界也不可能认为这是真的,但因为照顾到西方一些人的宗教信仰,所以现代常见的说法是当时可能发生过一场流星雨,君士坦丁可能在流星雨的场面里产生了幻觉。(因为在罗马帝国乃至欧洲基督教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因此君士坦丁和他的母亲海伦娜后世都被教会视为圣人)而和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一样,君士坦丁统治罗马帝国的时间也比较长,如果从他开始统治罗马一部算起,也有30多年,所以他长期支持基督教的政策也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一样,在几十年间深入罗马帝国的方方面面。同时基督教本身严密的组织也在这种支持之下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让基督教很快在罗马占据了统治地位,使罗马在不到一百年时间里就转变成了一个基督教国家。但和儒家在中国起到了巩固帝王统治作用不同的是,基督教毕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组织体系,所以罗马帝国转变成基督教国家之后,这个国家也就无法再维持了,因为在基督教的体系里,处于最高位置的只能是教会,而不能是皇帝,所以罗马人在信仰基督教之后,不但没有重新振兴罗马,反而使罗马加速衰落,最终在100多年之后西罗马帝国就灭亡了,而灭亡罗马的则是信仰基督教的蛮族,教会则在此后成为了西欧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说罗马灭亡于基督教也是不过分的。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没几个懂行的,对比汉朝和罗马的强弱,第一步首先要分期。汉朝是一个横跨400多年的朝代,而罗马更是一个国家名,而不是朝代,从建城之日到君士坦丁堡沦陷跨度足足有2000年。这么长的跨度,两国的军事制度、军队构成都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不加以分期处理,是完全无法比较的。因此,首先要把汉朝分为西汉、东汉,而罗马则分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鼎盛期、罗马帝国中后期和拜占庭时期,拜占庭时期完全与汉朝没有交集,可以去掉。因此,我们对比的就是罗马共和国vs西汉,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罗马帝国中后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如果算上蜀汉则更长)。一、罗马共和国vs西汉 西汉胜算大汉帝国的军事革新这一时期汉帝国的军事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中原军队以步兵和原始的战车冲击战术为主,笨重而迟缓。刘邦之所以遭遇白登之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优秀的骑兵,导致在机动性上远逊于匈奴、匈奴的轻骑兵虽然无力正面击败汉军,但可以运用帕提亚战术不断骚扰汉军的后勤,消磨汉军士气。一旦汉军在草原中补给精力消耗殆尽,他们就会发起总攻。(汉朝步兵俑)这时候的汉军面对游牧民族跟以前的波斯帝国一样,都是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一旦游牧民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后者就会无计可施,坐以待毙。正是由于匈奴骑兵这种来去如风的特点,汉武帝才被迫发展大规模的骑兵。(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汉武帝时期,由于朝廷鼓励养马,汉朝的马匹数量大增,到了和匈奴决战的前夕,汉军已经拥有近40万匹战马。除了战马数量,武帝还在提升战马数量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征伐大宛就是为了获得汗血宝马以改良马种。除了战马,汉军的武器也大幅改革,骑兵装备了长约2.8米的长戟和长约1米,适合在马上作战的环首刀。此外,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汉军也研究出了适合骑兵的作战战略,利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穿插成了此时汉军名将的拿手好菜。此时的汉军,虽然骑兵的质量素质未必比得过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的组合,但是在骑兵战略运用上,却远胜于前者。而战绩似乎也说明了一切,决战中,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精兵奔袭草原,其中霍去病部多为骑兵。卫青遭遇匈奴王的8万骑兵,大败后者,斩杀2万人。霍去病则突袭匈奴老营,斩杀俘获8万多人。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再未对汉朝形成大的威胁。虽然汉军骑兵的素质未必是同时代最好的,但是高超的骑兵战略代表了未来的一种主流,从这个角度看,汉武帝对于世界军事的发展,贡献颇多。虽然除了对付匈奴这种特殊的敌人,汉军依然以步兵为主,骑兵并未对步兵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但漠北之战似乎已经以某种方式宣告了骑兵时代即将来临。(汉朝的冲击骑兵完败匈奴轻骑兵)罗马共和国,只有步兵强大的偏科军队在西汉的同时,罗马共和国也在崛起,并依靠其强大的步兵征服了地中海。其战术主要为步兵轮换的三列阵战术和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在与马其顿方阵的对决中,虽然马其顿人正面无敌,但是罗马人通过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利用崎岖地形,绕到马其顿大方阵的侧翼,多面攻击。从而让马其顿人的长枪无法集中,随后,罗马人用重标枪开道,将马其顿方阵打开缺口,之后就是短剑贴身肉搏的大屠杀。(罗马共和国将步兵战术发展到了顶峰)其中需要澄清的两点是,罗马人使短剑并非冶炼技术不过关,罗马骑兵和蛮族都使用长剑,罗马步兵以前也是长剑,使用短剑是从西班牙学的,更利于贴身肉搏,和大盾配合比长剑更方便。总的来说,罗马的冶铁技术虽然低于汉朝,但并没低多少,所谓剑踩直了再使是罗马人嘲笑高卢人的,网上的纯属谣言。至于重标枪,射入敌人而自动弯曲,除了避免再被扔回来,也是为了成为敌人累赘,以逼迫敌人扔掉盾牌。(被罗马人击败的马其顿人)虽然此时的罗马重步兵机动灵活,强大无比,达到了步兵战术的顶峰,但是由于缺乏骑兵,罗马人多次因此而惨败。比如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正是依靠骑兵的强势才对罗马人完成合围,全歼8万罗马军队。罗马在扎马战役中获胜很大程度靠的是临时支援的努米底亚骑兵。还有最出名的卡莱之战,克拉苏由于骑兵质量低劣,缺乏投射手被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击败,这代表了罗马军队的缺陷。(罗马共和国的单一步兵战术被帕提亚的具装骑兵加骑射手击败)因此如果此时的汉军与罗马交战,汉军的多兵种体系胜算会更大。至于数量问题,双方反而差距不大,汉朝此时最多时动员了10万骑兵和50万步兵,罗马共和国末期军队也多达59万,基本相近。二、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 罗马帝国胜算大不进反退的东汉东汉相对于西汉,不仅没有大的进步,反而还退步了不少,此时的汉军,无论是军队数量,战马数量还是将领素质都不如西汉时期。东汉除了击败了衰弱的匈奴和西域小国,几乎在没有突出的战绩。东汉中期后的军队,竟然衰弱到了连羌人都打不过的地步,当时羌人只有木棍,但依然击败了东汉守卫队。之后,羌人聚众造反,东汉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叛乱,而羌人不过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产生飞越、天下无敌的罗马帝国军团反观罗马,则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在保留共和国优良步兵的传统下,罗马人大幅增加了骑兵和投射手的数量。此时的罗马,已经是一个包含多民族的文明型大国,他可以招募境内所有的民族为他服务。此时的帝国的职业军队共33万人,其中公民军团为传统重步兵,有16万,另外16万是外族的辅助军团,多为骑兵、投射手。(很多游牧民族加入了罗马骑兵,图中的罗马骑兵手持龙旗,这是游牧民萨尔玛提亚人的标志)在这一时期,高卢日耳曼骑兵,西亚骑兵、努米底亚骑兵以及游牧民族萨尔玛提雅的骑兵纷纷加入罗马军队。罗马骑兵的数量达到了6万7000人,并且十分精锐。正是因为这些外族骑兵的帮助,罗马人才得以多次击败帕提亚,并五次攻陷其首都。帕提亚也在罗马的打击下逐渐衰落下去。(罗马加大了投射力量)除了骑兵,投射手方面,罗马人大幅加大了弓箭手、投石手和弩炮的数量,罗马每5000人的军团配备55门轻型弩炮,再加上使用复合弓的叙利亚弓箭手和破甲投石手的组合,完全可以在火力上压制敌人。这一时代的罗马军队,没有偏科,天下无敌,虽然其战略仍是步兵为主,但精锐的骑兵投射手的配合足以保证其步兵的安全。另外强大的后勤也使得罗马人可以承受长途的远征。罗马每次深入帕提亚和蛮族领地,出动的职业军队都在10万以上,后勤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反映了帝国强大的财力。(帝国时期的罗马军队装备极为精良)罗马人有了质的飞跃,东汉军队却没有进步,职业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只有10万人左右,恐怕难是罗马人的敌手。三、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时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 平手此时两个帝国都陷入了分裂,国力大损,但是由于长年战争,军事进一步发展。三国时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出了马铠和半具装,步兵和骑兵的装备日趋精良,并且战术更加多变。(三国时的中国军队进一步进化)而罗马的变革则更是巨大,加里恩努斯的改革使得骑兵在罗马军队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龙旗逐渐取代了鹰旗成为帝国的标志。大量游牧的萨尔玛提雅人被招募进罗马骑兵,罗马军队日渐东方化、蛮族化,此时的罗马由于意大利人的堕落,为了扩大兵源,将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帝国全境所有居民,大量的异邦人加入帝国军队。帝国传统的步兵开始衰弱,骑兵大幅增强。在这一时期,东方化的具装骑兵和骑射手陆续加入帝国军队。(罗马军队在3世纪末加入了具装骑兵)罗马军队此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数量急速膨胀,《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中明确记载了3世纪时期帝国军队的数量。以前帝国军队的总数是小而精,33万职业军队足以满足需求。但到了3世纪,由于入侵的蛮族过多,四面出击,部队数量比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军队大量征召农民组成边防军,由于财政吃紧,他们的装备缩水,往往只能守城不能野战。此时的罗马军队总数最多曾达到73万,农民兵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体而言,3世纪罗马的一些精锐部队甚至比以前更强,但是部队的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了。综合来看,能和三国军队打个平手。(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很多人之所以在对比汉朝罗马军事实力时有巨大的错误,全在于大部分国人往往只算主体民族,不算附属民族,因为中国一直是汉族为主体,除了唐朝中后期,军队主力都是汉族为主力。但是罗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意大利人一直是少数,采用异族越往后越是主流。这些异族慢慢罗马化,通过军功提升阶层,甚至到了后期,帝国全靠他们维持,这与唐朝中后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美国的黑人也是美国人,同样可以代表美国参战,罗马境内的游牧民族、蛮族、西亚人也都是帝国子民,他们足以弥补帝国军队的短板,这是罗马军队得以在一时超越汉朝军队的最大原因。在意大利人堕落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异族,几乎已经成了罗马中后期唯一的生存之道。(美国国家篮球队几乎全是黑人,黑人是美国人,罗马境内的异族也是罗马人,尤其在3世纪授予全境公民权后,因此,异族的军队也是罗马军队,很多国人完全忽略这一点,因此才会得出汉朝完虐罗马的结论)帝国之间的比较,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1,纵向来看,这几个帝国不是一个时代的,以时间为序:亚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除非文明大倒退,否则时间越晚,胜率越大,所以奥斯曼帝国肯定最强,因为它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2,横向来看,也就是看这几个帝国在当时的文明世界的地位。亚述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左右,与我国的西周时期同时。亚述帝国以武力和残暴著称,其最终征服和毁灭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若单论武力,当世大约无人可比。但周朝和亚述堪称东西两大强国,亚述尚不足以独孤求败。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战国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区――古希腊、两河、古埃及、波斯、印度河,其在历史上犹如流星划过天际。我国的战国七雄武力不一定低于亚历山大帝国,但版图远逊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此时的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期――汉朝、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和帕提亚稍弱,汉朝和罗马堪称当世两极。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632年,几乎与大唐帝国同时崛起,当世的文明世界,大唐与阿拉伯帝国并立于世,其余皆无法与之匹敌。奥斯曼帝国,存在于公元1299年至公元1922年,横跨6个世纪,与我国的元明清同时,但当时的世界尚存在西亚的帖木儿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南亚存在莫卧儿帝国,东欧俄罗斯帝国崛起,西欧在公元1500年之后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因此横向来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当为最弱。单纯看武力,亚述帝国在当时世界的军力应该是最强的,而亚历山大帝国不一定打的过战国七雄,罗马之时有大汉,阿拉伯帝国之时有大唐,二者均非当时世界的最强者。以史为镜,换个角度看历史,我是小潘看历史。在各自最强盛的时期,大秦帝国强于罗马帝国。首先,制度方面:秦朝采取郡县制,并且国家处于封建地主阶段,而罗马帝国强盛时,还是奴隶社会。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奴隶社会起于商、终于秦。奴隶社会一个特点就是“最残暴”。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孰强孰弱不好评价,但是封建社会有了国与家的观念。可以说,如果秦朝与罗马帝国经济,军事力量完全一模一样,罗马帝国绝对打不过秦朝,这便是这种制度相较于奴隶制带来的“战争潜力”。其次,军事方面:秦朝人口数量2500万到3000万,领土340万平方公里。罗马帝国人口6500万,领土500万平方公里。从数据上看,秦国是不如罗马帝国的,但是从大规模战役上来看,秦国的兵力是远大于罗马帝国的。除此之外,秦国时期打战的兵法已经很完善的,武器装备也比罗马帝国要先进。最后,时间方面: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我们正处于大汉王朝,你拿一个一百多年后的帝国和秦朝比,一百年多啊,秦朝多吃亏啊。即便如此,在我心里,我还是觉得大秦帝国比罗马帝国要强,哪怕早了一百多年,依然强。谢悟空邀请!罗马帝国是怎样被基督教征服的?其实真正的转折点就一个,就是君士坦丁决定支持基督教,而且其实这个事跟之前几百年中国发生的一件事是很类似的,也就是汉武帝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简而言之就是基督教当时有利于罗马统治阶层的统治,所以得到了作为皇帝的君士坦丁以及后续皇帝们的支持,在政府的支持下征服了罗马。君士坦丁之前的基督教基督教是发源于当时罗马统治下的中东地区,而且其实最早的基督教可以说本身不是一个宗教,而只是犹太人犹太教社会背景下的一个教团。所以从一开始,基督教的组织性就非常强。后来基督教被犹太教视为异端,在犹太人地区被排斥之后,开始向罗马帝国其它地区发展。(早期罗马帝国境内代表基督教徒身份的鱼形标志)而当时的罗马帝国,其实在信仰方面跟中国古代的情况有些像,就是对各种信仰都不排斥,谁爱信什么就信什么,信仰自由其实也是罗马帝国的一种国策。当然这对于疆域辽阔,境内民族无数,信仰种类也无数的罗马帝国来说,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其实基督教后来在罗马其它地区的传播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当然这样说恐怕就会跟一些教会的说法很不一样了,因为一些教会会说基督教早期在罗马倍受罗马官方的迫害。但当时的这种迫害是非常间歇性甚至是零星的,其实跟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灭佛”比较像,一般就是在某个不长的历史时期内,某个当政的皇帝因为什么原因不喜欢某种宗教,发动了一场或者几场针对这种宗教的敌对行动。但这种运动一般持续的时间都不长,因为在罗马帝国时代,除了像凯尔特人的德鲁伊等存在人殉等明显反人类作法的信仰,信仰自由始终是其基本国策,通常各种宗教的传播都是比较自由的。(罗马皇帝尼禄因为曾经杀死一些基督教徒而被后世基督教会塑造成昏君暴帝的形象,但其实尼禄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杀的是基督教徒)比如在后世被认为罗马皇帝迫害基督教徒的典型案例,也就是罗马大火案之后尼禄皇帝处决基督教徒,导致基督教早期领袖保罗和彼得被杀事件,其实在现代也有很多史学家认为当时的罗马皇帝只是把这些基督教徒当成犹太人处决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基督教徒已经不再自视为犹太人,所以只是发生损失惨重的大火之后,随便找个弱势群体当替罪羊而已,并不是针对基督教专门的迫害。所以在后来的几百年时间里,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大多数时间都还是自由传播的,而因为其组织性极强的特点,到君士坦丁时代之前,大约有10%左右的罗马帝国臣民成为了基督教徒。君士坦丁和他的时代而君士坦丁本人则可以说是对基督教最终征服罗马起到了核心作用的人。他出身于罗马帝国一个官员家庭,他的母亲海伦娜是一名基督教徒,所以其实君士坦丁在幼年就深受基督教的熏陶。而除了君士坦丁个人的背景之外,当时罗马帝国所面临的危机也在另一方面促成了基督教对罗马的征服。从公元235年到284年,也就是君士坦丁上台之前30年左右,罗马帝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先后出现了外敌入侵,内战乃至分裂以及经济崩溃等情况。在当时,首先是罗马针对日耳曼人的侵扰反击失利,之后又频繁发生政变,50年换了26个皇帝。罗马中央政局的混乱导致东西两部先后发生分裂,西部的高卢帝国和东部的帕米拉帝国在公元260年和270年先后独立。而战乱和分裂又导致罗马帝国的经济崩溃,可以说整个社会体系都出现了很大问题,原有的社会经济秩序没法维持,特别是原来罗马帝国比较核心的信仰,即基于希腊神话形成的多神教信仰体系受到很大冲击,包括拜火教、拜日教、明教和基督教在内的具有一神宗教特点的宗教开始兴起。(帮助罗马帝国走出3世纪危机的戴克里先晚年曾主动退位,退隐田园,但后来却被宣布为罪犯)而在公元285年,戴克里先成为罗马皇帝之后,通过将帝国一分为四,四帝共治的方式缓解了危机。同时戴克里先也对包括基督教在内的新兴宗教给予了严酷打击。但戴克里先晚年退位之后被指责为罪犯,罗马帝国重新陷入内战。而君士坦丁就是这场内战的主要参与者。当时基督教徒虽然人数不算特别多,但因为前文提到过的组织性极强,所以能很快地组建起比较大的军队,在君士坦丁夺取罗马帝国皇位的过程中,基督教徒的支持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君士坦丁在登基之后,立即发布了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米兰敕令》,抛弃了戴克里先打击基督教等新兴宗教的作法,开始公开扶植基督教。而君士坦丁在公开支持基督教之时,也和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一样,散布了一个祥瑞事件,说在内战期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前夜,他在天上看到了一个十字架和预示他即将胜利的文字。当然现代西方世俗史学界也不可能认为这是真的,但因为照顾到西方一些人的宗教信仰,所以现代常见的说法是当时可能发生过一场流星雨,君士坦丁可能在流星雨的场面里产生了幻觉。(因为在罗马帝国乃至欧洲基督教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因此君士坦丁和他的母亲海伦娜后世都被教会视为圣人)而和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一样,君士坦丁统治罗马帝国的时间也比较长,如果从他开始统治罗马一部算起,也有30多年,所以他长期支持基督教的政策也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一样,在几十年间深入罗马帝国的方方面面。同时基督教本身严密的组织也在这种支持之下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让基督教很快在罗马占据了统治地位,使罗马在不到一百年时间里就转变成了一个基督教国家。但和儒家在中国起到了巩固帝王统治作用不同的是,基督教毕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组织体系,所以罗马帝国转变成基督教国家之后,这个国家也就无法再维持了,因为在基督教的体系里,处于最高位置的只能是教会,而不能是皇帝,所以罗马人在信仰基督教之后,不但没有重新振兴罗马,反而使罗马加速衰落,最终在100多年之后西罗马帝国就灭亡了,而灭亡罗马的则是信仰基督教的蛮族,教会则在此后成为了西欧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说罗马灭亡于基督教也是不过分的。罗马之于西方,犹如汉朝之于华夏。在西方有一种说法,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比较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哪个更强大,我们可以这么说,罗马共和国是以武力征服世界,而罗马帝国是以宗教和法律征服世界。古罗马分为三个阶段: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前509年)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前27年)帝国时期(公元前27-公元476年)1,与我们一般想象的不同,罗马对环地中海的征服主要是在共和国时期完成的其一,从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初,完成对意大利半岛的统一其二,从公元前264-前146年,通过三次布匿战争征服迦太基(包括西班牙),成为西地中海霸主其三,从公元前214-前146年,通过四次马其顿战争征服古希腊地区其四,公元前58-前49年,凯撒用了九年的时间征服了高卢(法国)其五,公元前30年,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征服古埃及至此,地中海已经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内湖,所以单以军力而言,罗马共和国其实要强于罗马帝国。2,罗马帝国的巨大影响力在于基督教和罗马法随着君士坦丁大帝的皈依基督教,整个欧洲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之后随着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欧洲分成了天主教的西欧和东正教的东欧,并影响至今。罗马法,至《查士丁尼法典》而集大成,它是近代法律的先驱,也是当今大陆法系的基础,包括我国的法律也受罗马法影响。综上,地域上的征服是一时的,而对后世信仰和法律的影响显然更为深刻。而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只不过是古罗马的两个阶段,以公元前27年为界也是人为划分,其国名一直都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PQR)。比较而言,罗马共和国的军事成就更大,罗马帝国在宗教、法律方面的影响力更为深远。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如果题主说的是“秦帝国与同时期的古罗马,谁更厉害”,将会是一个很有讨论性的话题。可现在的主角不是秦,是东汉;不是古罗马,是罗马帝国。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太多悬念。答案是:东汉未必能战胜罗马帝国。从宏观上看,东汉是汉王朝的下坡,罗马帝国是古罗马的巅峰。当时的罗马帝国,行省众多,又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将亚历山大帝国三个继承者之一的塞琉古打的仅剩叙利亚一隅。而后世的“三世纪危机”还没有到来,完全看不出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就连最难驾驭的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也俯首称臣。古罗马帝国不管那支军队,总会遇到啃硬骨头的,纵横夭下的古罗马也不例外。古罗马可谓是世界最早讲民主国,一但发生战事,公民都有服兵役义务,不服兵役的,都会受到帝国严惩,或被卖为奴隶。17岁一46公民都有义务应征入伍,不服野战军兵役的,义务招罗马城守备部队,是古罗马称霸西方的重要原因。西方部队,注重骑士精神,入军营发誓效忠自巳国家,战场上长官丧生看着一身耻辱,从军都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士气。古罗马帝国军团满偏6000人辅以120骑兵和60座发石车,12支分队,一分队720人其余480人,一小队80人,军团旗帜为鹫。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没几个懂行的,对比汉朝和罗马的强弱,第一步首先要分期。汉朝是一个横跨400多年的朝代,而罗马更是一个国家名,而不是朝代,从建城之日到君士坦丁堡沦陷跨度足足有2000年。这么长的跨度,两国的军事制度、军队构成都发生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不加以分期处理,是完全无法比较的。因此,首先要把汉朝分为西汉、东汉,而罗马则分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鼎盛期、罗马帝国中后期和拜占庭时期,拜占庭时期完全与汉朝没有交集,可以去掉。因此,我们对比的就是罗马共和国vs西汉,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罗马帝国中后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如果算上蜀汉则更长)。一、罗马共和国vs西汉 西汉胜算大汉帝国的军事革新这一时期汉帝国的军事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中原军队以步兵和原始的战车冲击战术为主,笨重而迟缓。刘邦之所以遭遇白登之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优秀的骑兵,导致在机动性上远逊于匈奴、匈奴的轻骑兵虽然无力正面击败汉军,但可以运用帕提亚战术不断骚扰汉军的后勤,消磨汉军士气。一旦汉军在草原中补给精力消耗殆尽,他们就会发起总攻。(汉朝步兵俑)这时候的汉军面对游牧民族跟以前的波斯帝国一样,都是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一旦游牧民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后者就会无计可施,坐以待毙。正是由于匈奴骑兵这种来去如风的特点,汉武帝才被迫发展大规模的骑兵。(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汉武帝时期,由于朝廷鼓励养马,汉朝的马匹数量大增,到了和匈奴决战的前夕,汉军已经拥有近40万匹战马。除了战马数量,武帝还在提升战马数量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征伐大宛就是为了获得汗血宝马以改良马种。除了战马,汉军的武器也大幅改革,骑兵装备了长约2.8米的长戟和长约1米,适合在马上作战的环首刀。此外,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汉军也研究出了适合骑兵的作战战略,利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穿插成了此时汉军名将的拿手好菜。此时的汉军,虽然骑兵的质量素质未必比得过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的组合,但是在骑兵战略运用上,却远胜于前者。而战绩似乎也说明了一切,决战中,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精兵奔袭草原,其中霍去病部多为骑兵。卫青遭遇匈奴王的8万骑兵,大败后者,斩杀2万人。霍去病则突袭匈奴老营,斩杀俘获8万多人。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再未对汉朝形成大的威胁。虽然汉军骑兵的素质未必是同时代最好的,但是高超的骑兵战略代表了未来的一种主流,从这个角度看,汉武帝对于世界军事的发展,贡献颇多。虽然除了对付匈奴这种特殊的敌人,汉军依然以步兵为主,骑兵并未对步兵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但漠北之战似乎已经以某种方式宣告了骑兵时代即将来临。(汉朝的冲击骑兵完败匈奴轻骑兵)罗马共和国,只有步兵强大的偏科军队在西汉的同时,罗马共和国也在崛起,并依靠其强大的步兵征服了地中海。其战术主要为步兵轮换的三列阵战术和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在与马其顿方阵的对决中,虽然马其顿人正面无敌,但是罗马人通过灵活机动的中队战术,利用崎岖地形,绕到马其顿大方阵的侧翼,多面攻击。从而让马其顿人的长枪无法集中,随后,罗马人用重标枪开道,将马其顿方阵打开缺口,之后就是短剑贴身肉搏的大屠杀。(罗马共和国将步兵战术发展到了顶峰)其中需要澄清的两点是,罗马人使短剑并非冶炼技术不过关,罗马骑兵和蛮族都使用长剑,罗马步兵以前也是长剑,使用短剑是从西班牙学的,更利于贴身肉搏,和大盾配合比长剑更方便。总的来说,罗马的冶铁技术虽然低于汉朝,但并没低多少,所谓剑踩直了再使是罗马人嘲笑高卢人的,网上的纯属谣言。至于重标枪,射入敌人而自动弯曲,除了避免再被扔回来,也是为了成为敌人累赘,以逼迫敌人扔掉盾牌。(被罗马人击败的马其顿人)虽然此时的罗马重步兵机动灵活,强大无比,达到了步兵战术的顶峰,但是由于缺乏骑兵,罗马人多次因此而惨败。比如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正是依靠骑兵的强势才对罗马人完成合围,全歼8万罗马军队。罗马在扎马战役中获胜很大程度靠的是临时支援的努米底亚骑兵。还有最出名的卡莱之战,克拉苏由于骑兵质量低劣,缺乏投射手被帕提亚的具装加骑射手击败,这代表了罗马军队的缺陷。(罗马共和国的单一步兵战术被帕提亚的具装骑兵加骑射手击败)因此如果此时的汉军与罗马交战,汉军的多兵种体系胜算会更大。至于数量问题,双方反而差距不大,汉朝此时最多时动员了10万骑兵和50万步兵,罗马共和国末期军队也多达59万,基本相近。二、罗马帝国鼎盛期vs东汉 罗马帝国胜算大不进反退的东汉东汉相对于西汉,不仅没有大的进步,反而还退步了不少,此时的汉军,无论是军队数量,战马数量还是将领素质都不如西汉时期。东汉除了击败了衰弱的匈奴和西域小国,几乎在没有突出的战绩。东汉中期后的军队,竟然衰弱到了连羌人都打不过的地步,当时羌人只有木棍,但依然击败了东汉守卫队。之后,羌人聚众造反,东汉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叛乱,而羌人不过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产生飞越、天下无敌的罗马帝国军团反观罗马,则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在保留共和国优良步兵的传统下,罗马人大幅增加了骑兵和投射手的数量。此时的罗马,已经是一个包含多民族的文明型大国,他可以招募境内所有的民族为他服务。此时的帝国的职业军队共33万人,其中公民军团为传统重步兵,有16万,另外16万是外族的辅助军团,多为骑兵、投射手。(很多游牧民族加入了罗马骑兵,图中的罗马骑兵手持龙旗,这是游牧民萨尔玛提亚人的标志)在这一时期,高卢日耳曼骑兵,西亚骑兵、努米底亚骑兵以及游牧民族萨尔玛提雅的骑兵纷纷加入罗马军队。罗马骑兵的数量达到了6万7000人,并且十分精锐。正是因为这些外族骑兵的帮助,罗马人才得以多次击败帕提亚,并五次攻陷其首都。帕提亚也在罗马的打击下逐渐衰落下去。(罗马加大了投射力量)除了骑兵,投射手方面,罗马人大幅加大了弓箭手、投石手和弩炮的数量,罗马每5000人的军团配备55门轻型弩炮,再加上使用复合弓的叙利亚弓箭手和破甲投石手的组合,完全可以在火力上压制敌人。这一时代的罗马军队,没有偏科,天下无敌,虽然其战略仍是步兵为主,但精锐的骑兵投射手的配合足以保证其步兵的安全。另外强大的后勤也使得罗马人可以承受长途的远征。罗马每次深入帕提亚和蛮族领地,出动的职业军队都在10万以上,后勤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反映了帝国强大的财力。(帝国时期的罗马军队装备极为精良)罗马人有了质的飞跃,东汉军队却没有进步,职业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只有10万人左右,恐怕难是罗马人的敌手。三、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时期vs三国(曹丕称帝前) 平手此时两个帝国都陷入了分裂,国力大损,但是由于长年战争,军事进一步发展。三国时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出了马铠和半具装,步兵和骑兵的装备日趋精良,并且战术更加多变。(三国时的中国军队进一步进化)而罗马的变革则更是巨大,加里恩努斯的改革使得骑兵在罗马军队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龙旗逐渐取代了鹰旗成为帝国的标志。大量游牧的萨尔玛提雅人被招募进罗马骑兵,罗马军队日渐东方化、蛮族化,此时的罗马由于意大利人的堕落,为了扩大兵源,将罗马公民权授予了帝国全境所有居民,大量的异邦人加入帝国军队。帝国传统的步兵开始衰弱,骑兵大幅增强。在这一时期,东方化的具装骑兵和骑射手陆续加入帝国军队。(罗马军队在3世纪末加入了具装骑兵)罗马军队此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数量急速膨胀,《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中明确记载了3世纪时期帝国军队的数量。以前帝国军队的总数是小而精,33万职业军队足以满足需求。但到了3世纪,由于入侵的蛮族过多,四面出击,部队数量比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军队大量征召农民组成边防军,由于财政吃紧,他们的装备缩水,往往只能守城不能野战。此时的罗马军队总数最多曾达到73万,农民兵的比例越来越高。总体而言,3世纪罗马的一些精锐部队甚至比以前更强,但是部队的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了。综合来看,能和三国军队打个平手。(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很多人之所以在对比汉朝罗马军事实力时有巨大的错误,全在于大部分国人往往只算主体民族,不算附属民族,因为中国一直是汉族为主体,除了唐朝中后期,军队主力都是汉族为主力。但是罗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意大利人一直是少数,采用异族越往后越是主流。这些异族慢慢罗马化,通过军功提升阶层,甚至到了后期,帝国全靠他们维持,这与唐朝中后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美国的黑人也是美国人,同样可以代表美国参战,罗马境内的游牧民族、蛮族、西亚人也都是帝国子民,他们足以弥补帝国军队的短板,这是罗马军队得以在一时超越汉朝军队的最大原因。在意大利人堕落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异族,几乎已经成了罗马中后期唯一的生存之道。(美国国家篮球队几乎全是黑人,黑人是美国人,罗马境内的异族也是罗马人,尤其在3世纪授予全境公民权后,因此,异族的军队也是罗马军队,很多国人完全忽略这一点,因此才会得出汉朝完虐罗马的结论)帝国之间的比较,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1,纵向来看,这几个帝国不是一个时代的,以时间为序:亚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除非文明大倒退,否则时间越晚,胜率越大,所以奥斯曼帝国肯定最强,因为它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2,横向来看,也就是看这几个帝国在当时的文明世界的地位。亚述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左右,与我国的西周时期同时。亚述帝国以武力和残暴著称,其最终征服和毁灭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若单论武力,当世大约无人可比。但周朝和亚述堪称东西两大强国,亚述尚不足以独孤求败。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战国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区――古希腊、两河、古埃及、波斯、印度河,其在历史上犹如流星划过天际。我国的战国七雄武力不一定低于亚历山大帝国,但版图远逊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此时的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期――汉朝、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和帕提亚稍弱,汉朝和罗马堪称当世两极。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632年,几乎与大唐帝国同时崛起,当世的文明世界,大唐与阿拉伯帝国并立于世,其余皆无法与之匹敌。奥斯曼帝国,存在于公元1299年至公元1922年,横跨6个世纪,与我国的元明清同时,但当时的世界尚存在西亚的帖木儿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南亚存在莫卧儿帝国,东欧俄罗斯帝国崛起,西欧在公元1500年之后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因此横向来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当为最弱。单纯看武力,亚述帝国在当时世界的军力应该是最强的,而亚历山大帝国不一定打的过战国七雄,罗马之时有大汉,阿拉伯帝国之时有大唐,二者均非当时世界的最强者。以史为镜,换个角度看历史,我是小潘看历史。在各自最强盛的时期,大秦帝国强于罗马帝国。首先,制度方面:秦朝采取郡县制,并且国家处于封建地主阶段,而罗马帝国强盛时,还是奴隶社会。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奴隶社会起于商、终于秦。奴隶社会一个特点就是“最残暴”。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孰强孰弱不好评价,但是封建社会有了国与家的观念。可以说,如果秦朝与罗马帝国经济,军事力量完全一模一样,罗马帝国绝对打不过秦朝,这便是这种制度相较于奴隶制带来的“战争潜力”。其次,军事方面:秦朝人口数量2500万到3000万,领土340万平方公里。罗马帝国人口6500万,领土500万平方公里。从数据上看,秦国是不如罗马帝国的,但是从大规模战役上来看,秦国的兵力是远大于罗马帝国的。除此之外,秦国时期打战的兵法已经很完善的,武器装备也比罗马帝国要先进。最后,时间方面: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我们正处于大汉王朝,你拿一个一百多年后的帝国和秦朝比,一百年多啊,秦朝多吃亏啊。即便如此,在我心里,我还是觉得大秦帝国比罗马帝国要强,哪怕早了一百多年,依然强。谢悟空邀请!罗马帝国是怎样被基督教征服的?其实真正的转折点就一个,就是君士坦丁决定支持基督教,而且其实这个事跟之前几百年中国发生的一件事是很类似的,也就是汉武帝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简而言之就是基督教当时有利于罗马统治阶层的统治,所以得到了作为皇帝的君士坦丁以及后续皇帝们的支持,在政府的支持下征服了罗马。君士坦丁之前的基督教基督教是发源于当时罗马统治下的中东地区,而且其实最早的基督教可以说本身不是一个宗教,而只是犹太人犹太教社会背景下的一个教团。所以从一开始,基督教的组织性就非常强。后来基督教被犹太教视为异端,在犹太人地区被排斥之后,开始向罗马帝国其它地区发展。(早期罗马帝国境内代表基督教徒身份的鱼形标志)而当时的罗马帝国,其实在信仰方面跟中国古代的情况有些像,就是对各种信仰都不排斥,谁爱信什么就信什么,信仰自由其实也是罗马帝国的一种国策。当然这对于疆域辽阔,境内民族无数,信仰种类也无数的罗马帝国来说,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其实基督教后来在罗马其它地区的传播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当然这样说恐怕就会跟一些教会的说法很不一样了,因为一些教会会说基督教早期在罗马倍受罗马官方的迫害。但当时的这种迫害是非常间歇性甚至是零星的,其实跟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灭佛”比较像,一般就是在某个不长的历史时期内,某个当政的皇帝因为什么原因不喜欢某种宗教,发动了一场或者几场针对这种宗教的敌对行动。但这种运动一般持续的时间都不长,因为在罗马帝国时代,除了像凯尔特人的德鲁伊等存在人殉等明显反人类作法的信仰,信仰自由始终是其基本国策,通常各种宗教的传播都是比较自由的。(罗马皇帝尼禄因为曾经杀死一些基督教徒而被后世基督教会塑造成昏君暴帝的形象,但其实尼禄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杀的是基督教徒)比如在后世被认为罗马皇帝迫害基督教徒的典型案例,也就是罗马大火案之后尼禄皇帝处决基督教徒,导致基督教早期领袖保罗和彼得被杀事件,其实在现代也有很多史学家认为当时的罗马皇帝只是把这些基督教徒当成犹太人处决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基督教徒已经不再自视为犹太人,所以只是发生损失惨重的大火之后,随便找个弱势群体当替罪羊而已,并不是针对基督教专门的迫害。所以在后来的几百年时间里,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大多数时间都还是自由传播的,而因为其组织性极强的特点,到君士坦丁时代之前,大约有10%左右的罗马帝国臣民成为了基督教徒。君士坦丁和他的时代而君士坦丁本人则可以说是对基督教最终征服罗马起到了核心作用的人。他出身于罗马帝国一个官员家庭,他的母亲海伦娜是一名基督教徒,所以其实君士坦丁在幼年就深受基督教的熏陶。而除了君士坦丁个人的背景之外,当时罗马帝国所面临的危机也在另一方面促成了基督教对罗马的征服。从公元235年到284年,也就是君士坦丁上台之前30年左右,罗马帝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先后出现了外敌入侵,内战乃至分裂以及经济崩溃等情况。在当时,首先是罗马针对日耳曼人的侵扰反击失利,之后又频繁发生政变,50年换了26个皇帝。罗马中央政局的混乱导致东西两部先后发生分裂,西部的高卢帝国和东部的帕米拉帝国在公元260年和270年先后独立。而战乱和分裂又导致罗马帝国的经济崩溃,可以说整个社会体系都出现了很大问题,原有的社会经济秩序没法维持,特别是原来罗马帝国比较核心的信仰,即基于希腊神话形成的多神教信仰体系受到很大冲击,包括拜火教、拜日教、明教和基督教在内的具有一神宗教特点的宗教开始兴起。(帮助罗马帝国走出3世纪危机的戴克里先晚年曾主动退位,退隐田园,但后来却被宣布为罪犯)而在公元285年,戴克里先成为罗马皇帝之后,通过将帝国一分为四,四帝共治的方式缓解了危机。同时戴克里先也对包括基督教在内的新兴宗教给予了严酷打击。但戴克里先晚年退位之后被指责为罪犯,罗马帝国重新陷入内战。而君士坦丁就是这场内战的主要参与者。当时基督教徒虽然人数不算特别多,但因为前文提到过的组织性极强,所以能很快地组建起比较大的军队,在君士坦丁夺取罗马帝国皇位的过程中,基督教徒的支持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君士坦丁在登基之后,立即发布了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米兰敕令》,抛弃了戴克里先打击基督教等新兴宗教的作法,开始公开扶植基督教。而君士坦丁在公开支持基督教之时,也和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一样,散布了一个祥瑞事件,说在内战期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前夜,他在天上看到了一个十字架和预示他即将胜利的文字。当然现代西方世俗史学界也不可能认为这是真的,但因为照顾到西方一些人的宗教信仰,所以现代常见的说法是当时可能发生过一场流星雨,君士坦丁可能在流星雨的场面里产生了幻觉。(因为在罗马帝国乃至欧洲基督教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因此君士坦丁和他的母亲海伦娜后世都被教会视为圣人)而和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一样,君士坦丁统治罗马帝国的时间也比较长,如果从他开始统治罗马一部算起,也有30多年,所以他长期支持基督教的政策也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一样,在几十年间深入罗马帝国的方方面面。同时基督教本身严密的组织也在这种支持之下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让基督教很快在罗马占据了统治地位,使罗马在不到一百年时间里就转变成了一个基督教国家。但和儒家在中国起到了巩固帝王统治作用不同的是,基督教毕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组织体系,所以罗马帝国转变成基督教国家之后,这个国家也就无法再维持了,因为在基督教的体系里,处于最高位置的只能是教会,而不能是皇帝,所以罗马人在信仰基督教之后,不但没有重新振兴罗马,反而使罗马加速衰落,最终在100多年之后西罗马帝国就灭亡了,而灭亡罗马的则是信仰基督教的蛮族,教会则在此后成为了西欧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说罗马灭亡于基督教也是不过分的。罗马之于西方,犹如汉朝之于华夏。在西方有一种说法,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比较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哪个更强大,我们可以这么说,罗马共和国是以武力征服世界,而罗马帝国是以宗教和法律征服世界。古罗马分为三个阶段: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前509年)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前27年)帝国时期(公元前27-公元476年)1,与我们一般想象的不同,罗马对环地中海的征服主要是在共和国时期完成的其一,从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初,完成对意大利半岛的统一其二,从公元前264-前146年,通过三次布匿战争征服迦太基(包括西班牙),成为西地中海霸主其三,从公元前214-前146年,通过四次马其顿战争征服古希腊地区其四,公元前58-前49年,凯撒用了九年的时间征服了高卢(法国)其五,公元前30年,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征服古埃及至此,地中海已经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内湖,所以单以军力而言,罗马共和国其实要强于罗马帝国。2,罗马帝国的巨大影响力在于基督教和罗马法随着君士坦丁大帝的皈依基督教,整个欧洲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之后随着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欧洲分成了天主教的西欧和东正教的东欧,并影响至今。罗马法,至《查士丁尼法典》而集大成,它是近代法律的先驱,也是当今大陆法系的基础,包括我国的法律也受罗马法影响。综上,地域上的征服是一时的,而对后世信仰和法律的影响显然更为深刻。而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只不过是古罗马的两个阶段,以公元前27年为界也是人为划分,其国名一直都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PQR)。比较而言,罗马共和国的军事成就更大,罗马帝国在宗教、法律方面的影响力更为深远。大家好,欢迎乘坐游戏探索机!《罗马:全面战争》是英格兰Creative Assembly制作的全面战争系列的第三部,游戏继承了以往系列大规模即时战斗的特色,并更为加强,此作称之为神作,一点都不过分。全面战争系列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你可以直观的看到,成千上万的军队在战场厮杀,作为男人,这种热血残酷的战争场面才是男人的浪漫。今天我们就从一个方面来说一下罗马全面战争,让我们在游戏旅程中能得到更好的体验。罗马全面战争当中存在着诸多兵种,也可以进行各种搭配,以便应对各种不同的战争需求,普通玩家习惯于各种近战,远战,骑兵全方位搭配,作为一种可以应对各种敌人类型的万金油军队,但是,其实理论上,由于游戏机制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某种类型军队的单一组成形式,其操作简便,但是作战效果依然十分强大,下面,我们就着重说几个。1.骑兵军团, 全军团以各种近战轻骑兵组成,优势在于,在战略画面与战场中都有强大的机动力,并且,满编骑兵军团完全有能力在一次大规模冲锋后迅速击溃对手,敌人前排步兵在经受骑兵冲击那一刻将受到巨大损失,并且动摇军心,游戏机制中,如果有三支或者以上部队被同时击溃,那么整支军队会有全军军心崩溃撤退的风险。骑兵军团仅有的缺点就是面对桥梁突击战斗,以及对阵长枪兵部队会遭受严重伤害,但是,游戏机制又存在自动计算功能,就比如,假如骑兵军团在战场自己操作进攻马其顿长枪阵兵团,会死的连个渣都不剩,但是如果自动战斗,游戏机制默认骑兵对步兵有优势,大部分都会判定胜利,所以说,全骑兵军团,可以说是bug般的存在。2.弓骑军团,弓骑拥有远程攻击能力,并且骑马,具有强大的机动性,虽然近战要弱于其他骑兵,但是更多时候它还未放完箭矢,战斗就已经结束了。弓骑是所有单一兵团中最省操作的部队,你完全可以进入战场后就沏杯茶,好好的休息一下,他们会解决后面的问题,而且,他们的损失会很低,十分强大而又有效的兵团,唯一的缺点是补充起来有点麻烦,不如普通骑兵那样容易招募。3.长枪阵兵团,代表势力为希腊,马其顿, 斯巴达,他们都有着极为优秀的长枪阵部队,相比于骑兵团那种进攻型,长枪阵兵团属于防御型,你可以简简单单的摆成个圆阵,就足以对抗大部分的战斗了,守城战中更是可以一敌百,无往而不利,即便如希腊民兵这个等级的战士,作战能力都不能小觑。假如你的敌人在战场与你的长枪兵团相遇,射光他们的箭,迅速撤退是最好的选择,进攻是不明智的,除非,他们也是长枪阵兵团。    游戏中还有隐藏兵种,也可以作为娱乐性质的兵团, 就比如,猛犸象,这种隐藏兵种,如果你能有满编猛犸象,那你就会看到满屏幕飞起的敌人身体,重重的摔在地上,然后又没事似的站起来,随后再飞。小伙伴们,你们在罗马全战中一般都是使用什么样的阵容搭配呢,可以说出来交流一下。我是游戏探索机,喜欢游戏的朋友们点点关注!

罗马帝国手游战力攻略,罗马帝国时代怎么才能让士兵的战斗力增强

4,帝国警戒手游势力怎么提升

、主线剧情副本征战天下是罗马帝国手游的主线剧情,有众多关卡。每通过一关都会开启下一关。ps,每关的难度也不同,通关副本后可以获得经验,还有小几率获得技能书
一、主线剧情副本征战天下是罗马帝国手游的主线剧情,有众多关卡,每关的难度也不同,通关副本后可以获得经验,还有小几率获得技能书。每通过一关都会开启下一关。ps:军衔达到要求。关卡难度不同所以通过后的奖励也不同。

5,罗马帝国的荣耀怎样使用秘籍

英文名:Glory of the Roman Empire游戏中直接输入以下秘籍,回车确认注:不需要输入框,直接输入以下秘籍就是了。秘籍 作用 ShowMeTheMoney 无限金钱 AlmsForThePoor 50金币 ResourcesNeeded 加50所有资源 HornOfPlenty 无限资源 MakeLove 快乐的市民们 FireFighter 不会发生火灾 NoGravediggers 不会发生瘟疫 Peacemaker 不会发生暴动 HeroMode 无敌士兵 Unbreakable 无敌建筑 MagicBuild 建造立刻无成 HardWork 生产加倍 FireItOut 所有的建筑物着火 DeadManWalking 发生瘟疫 YouAreSissy 将其他部族设为敌对 HereKittyKitty 将其他部族设为友善

6,罗马全面战争攻略

如果是新手的话建议选双中等难度,选择罗马家族的派系,个人感觉绿色罗马比较好,第一回合就完成元老院的任务,攻占希腊半岛上的叛军城市。先与马其顿结盟,全力驱除希腊半岛上的希腊派系。然后回过头来灭掉马其顿,这之后你会发现你的钱多的用不完。那块地盘太富有了。建设方面,个人认为罗马人前期先建出城镇军营就够了,青年军战斗力挺强悍的啦,其他全力发展经济,注意治安,治安好的成就出战神庙,不好的就统治神庙,战神庙加经验很爽。打长枪方阵建议一队在他面前投标枪,一队从侧面冲锋,长枪机动力差,你可以不管大部分人,他们也只能走来走去。灭了希腊马其顿,就随便打啦!原创,纯手打。
首先发展人口,人口多了才可以升级城市,一般先建造增加人口增长的建筑,然后发展经济,必要的话可以输入秘籍:在游戏中按~键,然后在页面输入add_moneyx注:x是你想要的,最多为40000,然后招兵攻城,不断发展。

7,哥特骑士战斗力怎么样

哥特骑士属于重骑兵,但重骑兵的作用单一,而且无法灵活转弯,唯一的荣誉仅仅在冲锋那一瞬间,之后必须立刻掉头回去,再次冲锋,肉搏完全不行,因为全身都是铠甲,视线被完全遮蔽了,不能掌握视野距离,而且后来的火枪发明使得骑士完全被士兵比下去了,骑士本身就造价很贵,而且作用仅仅是冲锋而已~
强!哥特好像是日耳曼的分支,日耳曼有多强就不用说了,罗马也被哥特打败过。估计后代是现在西班牙
哥特人也译作哥德人,是东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分支部族,从2世纪开始定居在斯基泰、达其亚和潘若尼亚。5到6世纪时,分裂为东哥德人和西哥德人。 哥特人今天生活在德国的区域里,是日耳曼的一个部落。第聂伯河划分了他们,河东的叫东哥特人,河西的叫西哥特人。他们也是今天德国人的祖先之一。 他们曾南下西班牙甚至北非,替代罗马人,统治西班牙和北非。东哥特人于5世纪末在意大利建立东哥德王国。西哥特人于法国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西哥特王国。
比不上匈奴人,哥特人本来生活在中欧东欧,是匈奴人西迁,哥特人没办法抵抗,于是侵入古罗马,并灭亡了西罗马建立西哥特王国在伊比利亚半岛(后被阿拉伯帝国灭)和东哥特王国在亚平宁半岛(被东罗马灭),哥特军还是西欧的顾庸军.
文章TAG:罗马帝国手游战力攻略  罗马帝国时代怎么才能让士兵的战斗力增强  罗马  罗马帝国  手游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