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长坂坡之战,赵云投向刘备后多久是长坂坡之战

作者:本站作者

本文目录一览

1,赵云投向刘备后多久是长坂坡之战

建安五年时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归附刘备。长坂坡之战发生在建安十四年,相隔九年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长坂坡之战,麋芳身带重伤,误认为赵云投魏,将其告诉刘备。

赵云投向刘备后多久是长坂坡之战

2,长坂坡之战是什么时候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地点在今宜昌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和曹操。曹操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追击刘备军。刘备军被曹操军击溃,仅有数十骑逃走。[2]刘备因张飞据水断桥赢得逃亡时间,而甘夫人和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战后,刘备放弃转往江陵的计划,转为前往江夏和刘表长子刘琦会合。

长坂坡之战是什么时候

3,曹操传长坂坡之战如何捉住赵云

等出现赵云回村找糜夫人抱阿斗的情节后 让夏侯恩跟赵云单挑 在赵云过桥之前把赵云OVER掉就有放阿斗的情节了
要是老是打不到的话就选级低的人,让刘军整个等级就下降
2个条件第一 在赵云过桥前将其击退第二 夏侯恩必须先和赵云单挑战亡,这时候击退赵云会出现是否放阿斗
买点加敏的装备

曹操传长坂坡之战如何捉住赵云

4,长坂坡之战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地点在荆州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和曹操。刘备被曹操击溃,携民众逃走。此战,刘备辎重军队损失惨重,两个女儿被曹纯俘虏,刘备因张飞据水断桥赢得逃亡时间,而甘夫人和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战后刘备放弃转往江陵的计划,转为前往江夏和刘表长子刘琦会合。

5,赵云长坂坡之战的时候 他多大

赵云的生年任何史料都未清楚记载。既然正史上无迹可寻,那我们就在演义里面找找吧。当然我们要明白一点,《三国演义》非史书,所以即使我们能得出答案也未必为真实情况。好吧,我们就来推算一下赵云在《三国演义》里的年龄:长坂坡大战是发生在公元208年,赵云是死于公元229年,但演义没有写明赵死亡时的年龄。演义上说赵云跟随诸葛亮参加了第一次北伐,并于凤鸣山力斩西凉大将韩德父子五人,让随军的邓芝佩服得五体投地,“芝贺曰: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昨。今日阵前力斩四将,世所罕有!”。 由此可知,赵云此时的年龄至少70岁,那么就算他70岁死亡。如此:赵云在公元208年的年龄就是49岁(比刘备还大一岁)。此外还须提起的是:演义上还描述了关羽说的一句话: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如果这句话成立的话,那么赵云的年龄应小于关羽,也就是说赵云不可能活到70岁,更不用说70岁还在参加北伐,那么可以推测赵的死亡年龄应在63--67岁之间,那么赵云在公元208年的年龄应在42--46岁之间。不管怎么说吧,反正赵云那时候的年纪肯定并非我们想像中的年轻潇洒。《三国演义》里面人物的年龄以及地理方面的说法,具有很多的漏洞。但是毕竟它只是一部小说,我们无须深究其咎!
据三国志记载,赵云约出生于公元158年左右,那么长坂之战应该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所以如果他没过生日的话就是实龄50,需龄51 ,确实老了。不过那些故事都是《三国演义》杜撰出来的,无史可考,不可相信。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氏,白袍银甲,白马银枪。赵云的枪法学自三国时期武术名家童渊。童渊本来只收徒两人,一人是“宛城侯”张绣,另一人是西川的大都督张任。两人均学了他的“百鸟朝凰枪”,并且闯下了极高的名望。童渊晚年隐居深山,后经赵云求拜,收了赵云为关门弟子。谁也不知道,赵云艺成下山后,自创了一套“七探蛇盘枪”。初战成名于公孙赞与袁绍的战役,当大将文丑追杀公孙赞时,赵云单人独骑杀败文丑,枪挑鞠义,保护公孙赞,并助其反败为胜。此后赵云除了在新野枪挑曹洪的头盔,便没有再杀敌的机会,直到长坂坡当阳道,赵云在曹操百万军中杀了个三进三出,才真正一战威震天下。
赵云出生年月史书虽无记载,但有迹可寻。三国演义是小说,不可尽信,说50多岁的回家早点洗洗睡吧(你无非根据演义说赵云70多岁勇杀曹军5将推出来的,但历史记载根本没这回事),长坂坡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刘备公元161年,时年47岁,而赵云比刘备少约10岁上下(百家讲坛赵云传某某教授说的),固此长坂坡时约37岁上下。
据三国志 推算应该是 49左右 他的武器就是一把普通的白缨枪(红缨枪变白了而已 呵呵~~~~) 后来抢了曹将一把剑 青钢剑坐骑 是一匹白色战马 其实那些所谓的名字都是后代小说或者评书 游戏改变的 历史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名字~~~~或许 有也是赵云本身知道

6,当阳长坂坡一战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描写的

刘备在火烧新野后,虽挫曹军锐气,但实力过于悬殊,随全军整体后撤,因随军百姓过于庞大,前军后军脱节,刘备与两位夫人及刘备唯一幼子失散,故赵云七进七出,怀抱幼主,冲出曹营,在当阳桥前张飞前来接应,猛张飞虽一粗人,此时形势所逼,用马尾帮草绳在小树林做疑兵,曹操来到桥下未敢先动,张飞声如震天,气若斗牛“吾来燕人张翼德也,谁敢来也”顿时河水倒流,曹营前锋夏侯婴肝胆剧烈,一口鲜血,坠马身亡。刘备败退途中因百姓追随,不忍抛弃,行军过于缓慢,致使一败再败,退至夏口。不得已凭诸葛孔明舌战群儒联合孙权,这才有了千古一战——火烧赤壁,三分天下个归其位,鼎足而立。
公元208年,发生了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在战役开始阶段,是曹操统领大军南下征讨占据荆州一带的刘表集团。由于刘表突然病死,接替其位置的小儿子刘琮在身边诸大臣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结果演变成了曹军对依附于刘表的刘备军的追击。 好象叫当阳长坂坡之战有些不妥,因为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不过暂且这样叫吧。 在这场追击战当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进行讨论: 1、 刘备为什么走的这样慢? 2、 刘备带领的有多少人马? 3、 关羽的水军在干什么? 4、 长坂坡之战是否可以避免? 第一个问题:刘备为什么走的这样慢? 好象已经有了很明确的答案: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资治通鉴汉记五十七》则引用了以上记载。 其实不然。虽然刘备比较爱民,但是如果危及其自身安全,是会毫不犹豫的抛弃的。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在危机时刻刘备是一个连妻子、儿女、将领、士兵全都抛弃,只顾自己逃命的人。这样说恐怕喜欢刘备的朋友不乐意。不过这是事实,包括这一次在内。 所以,刘备之所以愿意装出不忍抛下大众的样子,主要是他认为曹操还距离很远,等曹军追上来时,他已经带领大众到达江陵了,这才是刘备走的慢的真正原因。 我们下面来计算一下当时的路程和速度,就可以明白刘备为何会如此认为了: 时间表:208年7月曹操从邺开始南下征讨刘表(资治通鉴汉记五十七),9月到新野。刘琮派人在新野向曹操递交投降书。曹操得知刘备南走,遂放弃辎重,加快进军速度向襄阳前进。刘备是在曹操刚到达宛的时候开始南撤的,渡过汉水,越过襄阳,向当阳和江陵前进。 根据当时的兵法和行军基本要求,大军行军每日约30里,这样可以使部队不致于很疲惫。同时大军行动,必定会有很多的粮草、辎重需要运输,而当时的主要运输工具为牛车,日行30里(由于战乱不断,马匹非常紧缺,仅有的马匹都用来供人骑乘了)。加上古代的道路普遍很差且狭窄,士兵的盔甲、兵器又较笨重。所以大军行动正常的行军速度为每日30里左右。另外,大约每行军3~4天,需休息1天,用于修理车辆等工作。 计算曹操的进军时间:从邺到宛的路程是1300里左右,行军的时间1300÷30=43天,休息时间10天,共计53天左右。(以下详细的时间表均为大致推算的) 而曹操7月出发,9月到新野,用了2个月左右,是比较符合的。(宛到新野还有150里) 计算曹操从宛到当阳的时间: 在宛估计休息2天,因为宛乃曹魏南方的重镇,还有许多驻军,需要曹操安排部署; 从宛行军到新野:距离150里,正常行军5天; 在新野停留2天,需要接受刘琮的投降并根据新的局势部署下一步作战行动; 从新野到襄阳:距离170里,由于得到刘备已经南下的情报,曹操留下辎重,率领全军轻装前进,但是包括步兵在内,所以行军速度增加1倍,用时3天加上渡汉水1天合计4天时间; 在襄阳停留2天:因需要接见刘琮、安抚大批投降的将领、大臣,还等文聘从外地赶来投降; 从襄阳到当阳1天:率骑兵1昼夜追击300多里,赶上刘备的大队。 共计用时16天左右。 计算刘备的撤退时间:从襄阳到当阳310里。由于刘备的队伍并不是一开始就有10万人,而是一路上不断有人加入,所以其行军速度是逐渐减慢的,大致如下: 渡汉水1天; 前5天以正常行军速度前进,行军路程30×5=150里; 中间5天以20里/日速度前进,行军路程20×5=100里; 后4天以15里/日速度前进,行军路程15×4=60里; 合计用时16天,行程310里正好到达当阳一带,被曹军追上。 根据以上数据,不难发现,刘备之所以认为曹军追不上来,是因为他按正常行军速度推测曹军的追击行动。当时,刘备领先曹军近300里的路程,按正常速度,曹军需要走10天才能到当阳,而刘备此时距离目的地江陵还有170里,只要走11天(曹军还要再走5天),所以刘备以为能够先于曹军到达江陵。
在刘备溃不成军的情况下,而且赵云和刘备走失,为保刘禅的情况下发生的
文章TAG:长坂坡之战  赵云投向刘备后多久是长坂坡之战  赵云  投向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