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简述什么是游戏,学前教育游戏论
作者:本站作者
1,学前教育游戏论
顺应,应该指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包括行为方式和心理反应的特点)及幼儿所处的实际环境。
角色认知:应该指幼儿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来认识角色的身份、特点等。
2,什么是幼儿游戏
第一,游戏是适合于学前儿童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通过游戏,儿童体验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道德面貌,同时,也就理解和体验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游戏的主题和内容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都是跟儿童周围的生活条件密切联系的,都是社会性的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就像活动、工作和服务对成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样。但是,游戏又跟劳动、学习这些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活动不完全一样。首先,游戏跟劳动不同,劳动要生产物质财富,而游戏并不生产什么。其次,游戏也跟学习不同,学习虽然也不创造什么财富,它却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社会义务,例如,要回答课题或完成作业,而游戏则不是一种强制性的义务。因此,游戏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一方面,它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活动;另一方面,它又像劳动和学习活动那样是一种社会义务。在某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游戏是在假想或想象中完成的一种现实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形式。学前儿童由于身心发展的情况,由于心理发展上的特殊矛盾,即一方面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经验能力又差,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以游戏作为主导活动,而不能以劳动或学习作为主导活动。这也就是说,游戏是适合于学前儿童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第二,游戏是促使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游戏不但是适合学前儿童特点的活动形式,而且是促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在正确组织的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首先,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儿童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的任务,必须努力去完成,他的动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积极性,而身体的运动器官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其次,在游戏中,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个性品质也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研究表明:社会游戏与角色游戏之间有密切相关。假装游戏有助于提高儿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社会扮演(角色)游戏的频率与各种承担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不管什么年龄、性别、智商和活动性水平的幼儿,经常与同伴进行假装游戏的,比其他幼儿更易与同伴相处,更受同伴欢迎,社会技能更强。必须指出: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决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而是跟成人特别是教师的正确组织和指导分不开的。成人一方面要关心、组织、指导儿童的游戏,同时,也不要流于包办代替,更不要随意打断儿童的游戏。教师更应该根据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有计划地把游戏作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3,学前教育学论述幼儿园教师应该怎样指导角色游戏
学前教育学论述幼儿园老师应该怎么知道角色游戏?这个指导幼儿园的角色游戏要跟小朋友的兴趣而关系。只要培养他们的兴趣,才会开发他们的大脑,才会进行游戏。
4,什么是幼儿游戏创编名词解释
幼儿游戏创编解释: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每天都要组织指导各种各样的幼儿游戏活动,每个幼儿园以及每个班所组织的幼儿游戏活动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游戏进行改编或者创编,而幼儿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幼儿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游戏创编和游戏的设计。
5,学前游戏论名词解释
一、“学前游戏论”的名词解释:就是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体会生活、得出结论、受到教育或明白某种道理。二、“学前游戏论”内容:1、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2、机能性角色:这是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有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动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 3、游戏内容: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 4、游戏形式: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5、娃娃游戏:在游戏的研究领域,有人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娃娃游戏”(doll-play)的研究式样。一般的模式是给幼儿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如家庭环境。然后让被试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研究人员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对儿童所讲述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与儿童的谈话中,可以记录到大量的人格方面的因素,如攻击性、深层的情绪障碍问题等 6、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教具主要是训练知觉,进行感官教育和发展智力。如嵌插圆柱(大小高矮不同),比较各种木条(宽窄、厚薄、长短不同)和立方体(大小不同),各种几何图形嵌板(三角板、圆板、五边形板、梯形板等),粗滑、重量不同的材料,发声盒、铃和音乐教具,写字及计数材料,等等。蒙台梭利教具构成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 7、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扮演什么角色),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环境;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帮助幼儿扩展游戏情节;在游戏结束时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8、剩余精力说: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席勒(F.Schiller)和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H.Spencer)。生物体都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生物体进化得越高级,这种能力就越强。儿童除了一般生活活动(吃饭、洗手等)外,不需谋生,所以除了维护正常的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同样高等动物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须消耗的精力之外,也还有剩余精力。儿童和高等动物的剩余精力必须要找到出路消耗、发散出去,否则就像不透气的蒸汽锅,要发生爆炸,于是就用自然的无目的的活动方式——游戏以获得快乐,这样就产生了游戏。游戏就是儿童和高等动物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的的消耗。而低等动物的精力只能用于保存自己,无剩余精力,所以不存在游戏。 9、生活预备说: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格鲁斯(K.Gross)。格鲁斯以自然选择理论为基础,认为人和动物有一种与环境斗争的生存本能,新生儿或幼儿动物在遗传上继承了一些不够完善的本能,这些不完善的本能最初不能适应复杂的、充满竞争的生活,而游戏则是对这种本能的无意识的训练和准备,帮助儿童加强日后所需的本能。 10、同化和顺应:所谓同化,是指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而顺应是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 11、内部动机:动机作为推动人去活动的心理力量,指向于解释个体活动的原因。我们可以把活动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活动本身来自于活动主体自身的需要。 12、以人代人是指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13、角色行为:角色行为是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它既是角色扮演的最基本的成分,也是最早出现的成分。最早发生的不成熟的角色行为表现为角色的动作。这种角色的动作最早在婴儿阶段发生,但往往是一种自我模仿。 14、以物代物:以物代物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 15、情景转变:情景转变是使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 16、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17、活动区的相容性:所谓相容性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18、自制玩具:自制玩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原料制作自己喜爱的玩具;二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有目的地制作玩教具,以补充现成玩教具的不足或缺陷。19、教学游戏:以教学方式来组织儿童的游戏,是教学游戏的组织形式。这种游戏实施的组织,实质上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实施教学,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即教学的游戏化。 20、角色意识:指能够分辨现实中的我与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是在假装别人也能够在游戏中辨别真假。
6,在幼儿教育学中如何回答简述参与游戏的策略这道解答题
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的策略”吗?如果是,那又分为区域游戏、角色游戏、自主性游戏······而不同。在一篇论文《浅谈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中看到首先、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的环境,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其次、给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已保证幼儿能够尽情的玩游戏。第三、教给幼儿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以保证幼儿的游戏能够顺利地进行。第四、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游戏的方法,对幼儿游戏进行适当的引导。第五、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考虑到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第六、对不同的游戏活动,给予不同的指导方式,保证幼儿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游戏的快乐。搜一下:在幼儿教育学中,如何回答简述参与游戏的策略这道解答题?
7,游戏这个词是怎么个概念
就是,耍你的东西,游戏总会把人蒙蔽,更加束缚人的心灵,甚至,扭曲人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不管怎么说。游戏作为一项娱乐方式,是为了放松身心,让心情高兴的。 游戏就是娱乐,娱乐不全是游戏。 那反问楼主,赌博是一种游戏?还是一种娱乐?游戏可使人高兴,使人悲伤,使人愤怒,甚至导致身体伤害,严重者死亡。 通常都有这些例子,几个人在一起玩游戏,开始都挺高兴的,一会儿有人伤心,其他的人则乐呼呼的开着玩笑继续玩游戏,有的人不适合开玩笑,一会儿就愤怒了,愤怒之下很容易做出一些不正常的事情。导致我刚才说的那些,受伤甚至死亡。
娱乐,, 娱乐不全是游戏,游戏是个概括词,那娱乐就比游戏还概括。
通常跟朋友,跟同事开个玩笑,可叫做娱乐,跟朋友去KTV唱个歌,跳个舞,也可叫做娱乐。
所以呢,,游戏对于我来说。好的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坏的方面能尽量不接触就尽量做到。
8,学前教育学作业
一、简答题1.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1)纯真美好 (2)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3)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 (4)多重角色于一身,生活中当妈妈,学习中当老师,游戏中当伙伴2、现代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2)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显著变化; (3)教育的内涵扩大; (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 (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二、论述题1、试述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 (一)原因: (1)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2)师资力量薄弱 (3)办学条件差 (二)危害 (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 (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2、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1)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2) 游戏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 游戏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游戏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9,你对游戏这个概念是怎么定义的
定义说明了游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 1、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 2、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 其它定义 体育运动的一类。有智力游戏和活动性游戏之分。前者如下棋、积木、打牌等。后者如追逐、接力及利用球、棒、绳等器材进行的活动,多为集体活动,并有情节和规则,具有竞赛性。 一部分电子游戏程序,没有在游戏机中模拟之前,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如体育类游戏、赛车类游戏和益智类游戏。象是足球、篮球或是其它什么球,还有赛车,抛去电子游戏成份,再暂把现代体育精神也放到一边,不就是一种游戏吗?电子游戏程序只不过起到了在保留其规则的前提下,用电子方式模拟了一遍的作用。 还有不少益智玩具、游戏也是这样的,象棋、军棋、围棋、麻将、华容道、九连环、俄罗斯方块、黑白棋……这些游戏,在“移植”为电子游戏程序时,有的原封不动的保留了其规则,有的做了一些改变或升级。从俄罗斯方块的变种,我们不难看出电子游戏程序的灵活性和随意性。 在英语Game与Play中,都含有竞赛的意思,而游戏本身的乐趣也就在于竞赛。从体育项目与棋类,无不的如此。 体育:无论是绿茵场上各国球员们的奋力角逐,还是田径场上的拼搏,即使没有奥零匹克,也同样存在着竞争的乐趣。可以说,体育没有了竞争也就不存在体育了。 棋类:同样如此,抛去胜利后的精神与物质奖励,与对手面对面的智力角逐,就是棋本身的乐趣,这就是没有人经常自己与自己对弈的原因。 把这些游戏规则模拟到了电子游戏程序中后,除了保留人与人的竞争外,电子游戏程序的设计者们还为喜欢单玩的人们设计了单人游戏,也就是与电脑本身的竞争。于是AI的概念的诞生了,所谓AI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就是人工智能,用电子程序来模拟类似于人的一系列思考与判断。它经常被用在各类电子游戏程序中,但电脑毕竟是电脑,它所能做的,仅仅是“判断:如果…………后,然后采用…………措施;如果…………不成立,则采用…………措施。”这些在程序编程中也就是If与Else的简单组合。
10,最新学前教育学理论观念有哪些
我是学前教育的本科生,以下是我们老师在学前教育概论课上讲的:科学儿童观的内涵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独立个体2、儿童是完整的个体3、儿童是不断发展的个体4、儿童是稚嫩的个体5、儿童是天生具有性别属性的个体6、儿童期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学前教育价值观变化:“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注重身体的安全健康注重智能的开发注重个性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环境观影响人发展的环境:一类是自然的、物质环境另一类是社会的、人际环境。当前学前教育观的主要论点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属基础教育幼儿教育要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幼儿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的影响活动幼儿教育是一项社会事业,要各方协调幼儿教育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当前教师观的主要论点幼儿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幼儿教师是一份专门的职业幼儿教师是幼儿健康的保护者;幼儿发展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儿童的研究者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幼儿教师是一项需要童心、爱心、责任心的工作,关系到幼儿未来和社会未来希望这些能对你有帮助啊!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b )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2.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a )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巩固深化 d.情境表演 3.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 c ) 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4.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b )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6.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 c ) 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7.对待3岁前婴儿“口吃”现象( a ) 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c.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 d.应进行心理治疗 8.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 d ) a.幼儿园创收 b.补偿教育 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服务社会 9.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 b ) 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 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 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 10.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 ) a.出生的第一年 b.3—4岁 c.5—6岁 d.6—10岁 11.“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 c)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和教育 d.生理成熟 12.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 a ) a.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 c.提出了“白板说” 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13.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 c ) a.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 14.“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 b ) a.蒙台梭利 b.杜威 c.维果斯基 d.加德纳 15.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 b ) (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1776年奥贝尔林创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a.裴斯泰洛齐 b.福禄培尔 c.卢梭 d.洛克 16.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 a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17.我国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称为( b ) a.教师 b.保育员 c.阿姨 d.保姆 18.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 d ) a.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 c.社区教育形式多样 d.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儿童 1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于( b ) a.儿童平均发展 b.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c.创造力的培养 d.儿童智力的开发 20.幼儿的完整学习的概念是建立在( d )基础上的。 a.蒙台梭利教学法 b.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 c.戈尔曼的情感智力理论 d.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 21.个体社会化是( c ) a.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 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c.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d.在社会而不是家庭中进行的 22.有关教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动物界中诸如老猫教幼仔捉老鼠,老鸭教小鸭游水等也是教育 b.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c.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较,具有可控性强等特点 d.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23.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 b ) a.美学的知识 b.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技能 d.审美动机 *24.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是( b ) a.上课 b.游戏 c.作业 d.户外活动 *25.《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c ) a.1小时 b.2小时 (普通幼儿园不得少于2小时 ) c.3小时 d.3.5小时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二十五分)1、直观形象法1.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的方法。2、最近发展区2.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概念,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3、儿童观3.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4、创造性游戏是儿童主动地,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5、综合性原则是学前教育原则之一,旨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科学的发展三、简答(每小题7分,共28分)1、简述家庭中如何创设属于儿童的天地1.(1)放置基本设备 (2)放置儿童玩具 (3)由儿童自己布置,自己管理 (4)儿童天地中的物品与儿童活动连接 2、简述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则2.(1)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 (2)注重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3)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3、简述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3.(1)纯真美好 (2)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3)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 (4)幼儿教师具备多重角色 4、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4.(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2)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显著变化; (3)教育的内涵扩大; (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 (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四、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1、试述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1.原因: (1)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2)师资力量薄弱 (3)办学条件差 危害: (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 (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结合实例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2.(1)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2)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3)游戏有利于儿童情绪的发展; (4)游戏有助于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
文章TAG:
学前教育学简述什么是游戏 学前教育游戏论 学前教育 教育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