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一说军事游戏里入门难的。有些游戏是上手容易——几个按键而已,精通很难——要玩好APM(Action Per Minute,每分钟操作数),多玩玩就能熟练,但是越是拟真度高的军事游戏,越是难入门。模拟重武器的游戏你玩玩《战争雷霆》、《坦克世界》和《战舰世界》之类的游戏,其实操作是很简单的。开飞机就是WASD前后左右加个鼠标转向,鼠标左键开火,最多F舰放下襟翼。开坦克就是WASD前后左右鼠标微调方向或者转动炮塔,鼠标左键开火,shift键开瞄准镜。开军舰就是WASD前后左右,123切换舰炮还是鱼雷,shift键开瞄准镜。其它的,多打打就精通了。但是有些游戏比如《伊尔-2》、《钢铁兵团》和《冰冷水域》不同。首先,敌人是没有标识了,新手很容易在刚接触的时候问三个问题:我怎么玩?我在哪儿?谁在打我?你在《伊尔-2》,至少要看得懂飞机的大部分仪表,记住几十个常用键位,最好会使用游戏飞行摇杆。很多人光学习这些就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有的玩家就此被吓退了。学会了操作之后,这就是开始而已。玩家还要学习瞄准,硬核飞行游戏里时不会提示了提前量的,你只能用飞机本身的瞄准具,自己算提前量去开火。学会了瞄准之后,还要学习各种机动动作,硬核空战游戏里的飞机和真飞机一样,不是经常把速度飞到最高就可以,你要注意不能让飞机出现失速、尾旋之类的异常情况。再比如硬核坦克游戏《钢铁兵团》,你开坦克,需要明白怎么手动换挡,想获得更好的视野,就要只能打开坦克舱盖观察周围环境——这就意味着被敌人打中的几率增加了。而不是简单地调到第三人称视角。坦克的瞄准镜比飞机复杂得多,按照型号和研发国家不同各有特色,需要玩家根据瞄准镜上的不同分划来判定目标的距离,或者通过操纵激光测距仪来测算,而不是直接等“准心”缩圈。如果是《冰冷水域》之类的海战游戏,那么需要懂得看海图,懂得冷战时期美苏主要舰船的参数和性能,懂得作战需要进行的一些计算。所以玩这一类游戏,你如果是现役或者退役的战斗机飞行员、坦克兵或者海军水兵,又或者是军工企业的技术人员,你掌握的武器知识能帮你大忙。希望仅通过游戏时间来掌握如何玩好这类游戏,恐怕并不现实,可能需要玩家多阅读关于二战和冷战重武器的技术文章。硬核向作战指挥游戏世面上流行的策略游戏,靠微操,靠开矿造兵,但是硬核向的作战指挥游戏类似于军校里的模拟对抗软件。地图被划分为四角格或者六角格,地图上的部队符号通常不是游戏公司绘制的那些浅显易懂的图形符号,多半是军队使用的专业符号,如果是北约地图作业符号还好,如果是苏联和二战德国的专业符号,网上是很难寻找到含义的。玩家看到如此陌生的游戏界面,自然就会觉得很难上手。玩家在游戏时,如果遇到的是回合制或者即时回合制这样现在已经不多的游戏方式,会感到不适应。如果遇到的是采用即时制的硬核策略,也会觉得不适应——是不是这个游戏有BUG?指挥是不是不灵,玩家已经习惯了超脱于战场之上,点一下军队就做出反应。而这种游戏多半会忠实地反映各种通讯工具造成的延迟。在战术方面,你什么卡时间造XX兵种,暴某某兵种啊,速推啊,都没有用处。这类游戏真实的数据保证了玩家只有采用当时的战术才能够取胜。所以,玩家可能需要去查阅游戏所对应的战史文章,才能琢磨出正确的战术。当然,因为这两大类游戏的上手非常困难,吓退了很多玩家,所以影响力不大,但是,很多为军队编写训练软件的制作人员也真是在这种游戏里积累经验,收集反馈,助力科技练兵。来说一说军事游戏里入门难的。有些游戏是上手容易——几个按键而已,精通很难——要玩好APM(Action Per Minute,每分钟操作数),多玩玩就能熟练,但是越是拟真度高的军事游戏,越是难入门。模拟重武器的游戏你玩玩《战争雷霆》、《坦克世界》和《战舰世界》之类的游戏,其实操作是很简单的。开飞机就是WASD前后左右加个鼠标转向,鼠标左键开火,最多F舰放下襟翼。开坦克就是WASD前后左右鼠标微调方向或者转动炮塔,鼠标左键开火,shift键开瞄准镜。开军舰就是WASD前后左右,123切换舰炮还是鱼雷,shift键开瞄准镜。其它的,多打打就精通了。但是有些游戏比如《伊尔-2》、《钢铁兵团》和《冰冷水域》不同。首先,敌人是没有标识了,新手很容易在刚接触的时候问三个问题:我怎么玩?我在哪儿?谁在打我?你在《伊尔-2》,至少要看得懂飞机的大部分仪表,记住几十个常用键位,最好会使用游戏飞行摇杆。很多人光学习这些就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有的玩家就此被吓退了。学会了操作之后,这就是开始而已。玩家还要学习瞄准,硬核飞行游戏里时不会提示了提前量的,你只能用飞机本身的瞄准具,自己算提前量去开火。学会了瞄准之后,还要学习各种机动动作,硬核空战游戏里的飞机和真飞机一样,不是经常把速度飞到最高就可以,你要注意不能让飞机出现失速、尾旋之类的异常情况。再比如硬核坦克游戏《钢铁兵团》,你开坦克,需要明白怎么手动换挡,想获得更好的视野,就要只能打开坦克舱盖观察周围环境——这就意味着被敌人打中的几率增加了。而不是简单地调到第三人称视角。坦克的瞄准镜比飞机复杂得多,按照型号和研发国家不同各有特色,需要玩家根据瞄准镜上的不同分划来判定目标的距离,或者通过操纵激光测距仪来测算,而不是直接等“准心”缩圈。如果是《冰冷水域》之类的海战游戏,那么需要懂得看海图,懂得冷战时期美苏主要舰船的参数和性能,懂得作战需要进行的一些计算。所以玩这一类游戏,你如果是现役或者退役的战斗机飞行员、坦克兵或者海军水兵,又或者是军工企业的技术人员,你掌握的武器知识能帮你大忙。希望仅通过游戏时间来掌握如何玩好这类游戏,恐怕并不现实,可能需要玩家多阅读关于二战和冷战重武器的技术文章。硬核向作战指挥游戏世面上流行的策略游戏,靠微操,靠开矿造兵,但是硬核向的作战指挥游戏类似于军校里的模拟对抗软件。地图被划分为四角格或者六角格,地图上的部队符号通常不是游戏公司绘制的那些浅显易懂的图形符号,多半是军队使用的专业符号,如果是北约地图作业符号还好,如果是苏联和二战德国的专业符号,网上是很难寻找到含义的。玩家看到如此陌生的游戏界面,自然就会觉得很难上手。玩家在游戏时,如果遇到的是回合制或者即时回合制这样现在已经不多的游戏方式,会感到不适应。如果遇到的是采用即时制的硬核策略,也会觉得不适应——是不是这个游戏有BUG?指挥是不是不灵,玩家已经习惯了超脱于战场之上,点一下军队就做出反应。而这种游戏多半会忠实地反映各种通讯工具造成的延迟。在战术方面,你什么卡时间造XX兵种,暴某某兵种啊,速推啊,都没有用处。这类游戏真实的数据保证了玩家只有采用当时的战术才能够取胜。所以,玩家可能需要去查阅游戏所对应的战史文章,才能琢磨出正确的战术。当然,因为这两大类游戏的上手非常困难,吓退了很多玩家,所以影响力不大,但是,很多为军队编写训练软件的制作人员也真是在这种游戏里积累经验,收集反馈,助力科技练兵。
《星战前夜无烬星河》开局的种族差别其实并不多,只影响出生位置、人物外形和新手船。新手可以选艾玛船体,虽然伤害一般但是足够肉容错率高。氪金玩家选米玛塔尔就好,伤害和机动性是天花板级别,只需要多注意一下技能方面的加点上限极高。《星战前夜无烬星河》种族选择什么好2021年8月4日,由冰岛Crowd Control Productions(简称CCP)正式授权,网易游戏和CCP合作开发的EVE官方合作手游《EVE星战前夜:无烬星河》开启预下载,游戏于8月5日正式上线。首先,游戏中四个种族分别是艾玛(A)、盖伦特(G)、加达里(C)、米玛塔尔(M)。种族的不同,只是决定了你的出生地,对你后续学习的技能和开的舰船种类毫无影响。各族之间的优缺点如下:艾玛:激光炮、无人机、重甲船。优点为【皮糙肉厚,电容多,速度快,普通弹药无消耗】,激光炮属于电热伤害是护盾船的爸爸。缺点为伤害比较单一,很容易被针对堆抗性克制,且舰船灵活性不加,消耗电。盖伦特:速度和装甲比较均衡,80%G船都选择甲抗,武器是磁轨炮无人机,拥有仅次于艾玛的低槽槽位数量。优点为【对无人机加成最高的种族,PVE很强】,缺点为【火力最强的炮射程太近,容易被放风筝,远程跑伤害又太低。】加达里:盾抗船,武器为磁轨炮和导弹,导弹为全伤,既电热动爆伤。优点为【导弹伤害类型多火力输出稳定,部分船只的混合炮能远距离狙击,拥有更多的中槽安装盾抗】。缺点为【装甲量虽然不多,但灵活性像重甲船一样慢,一些电子装备“反跳”、“网子”都派不上用场。】米玛塔尔:盾抗船,导弹和射弹炮都是四种伤害。优点【灵活性极高可速战速决,大口径炮弹可远距离火力输出,能瞬间将敌人秒杀】。缺点【最脆皮的船体,可玩性高的同时,对技能要求也高,可谓是偷工减料的船体。】选择推荐:1、开局的种族差别其实并不多,新手开局的选项只影响出生位置、人物外形和新手船。2、这些差别基本上在游戏开始后的第一时间就能慢慢弥补,所以我们还是根据喜好进行选择即可。3、EVE手游这样设计是为了保证我们有一定选择自由度的同时,减少开局的难度,4、如果一定要选最好的话,创建人物,建议选择加达里,用的导弹,射程比较远。总而言之,新手推荐就选艾玛船体,虽然伤害一般但是足够肉容错率高。氪金玩家选米玛塔尔就好,伤害和机动性是天花板级别,只需要多注意一下技能方面的加点上限极高。单玩推荐就选艾玛或盖伦特,两者都十分适合新手,对于新手玩家来说较好掌握,而后者在pve方面也更是十分强力,十分适合单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