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无色男孩攻略第八关,男孩与泡泡怪第一章最后一关怎么过

作者:本站作者

1,男孩与泡泡怪第一章最后一关怎么过

1、使用物品打开包裹对话框右键点击物品使用该物品。 2、移动在地图上按鼠标左键指挥角色移动位置,按鼠标右键停止角色移动。 3、攻击按鼠标左键点击怪物或者其它角色,指挥角色发起进攻;鼠标放在目标上,按快捷键使用技能也可以向目标发起进。
玩这个乱斗西游限时福利帮派红包大放送分享激活码gvaq1556 gvak7458福利元宝数以千万计领取序列号后,登录《乱斗西游2》

无色男孩攻略第八关,男孩与泡泡怪第一章最后一关怎么过

2,无色男孩第一章第8关通关攻略

无色男孩是近日内上线的治愈系国产良心解谜手游,其独特的画风和优美的BGM让很多玩家爱不释手。那么无色男孩第一章第八关怎么过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无色男孩第一章第8关通关攻略,帮助大家轻松过关。 >>>无色男孩第一章第7关通关攻略 >>>无色男孩第一章第9关通关攻略 无色男孩第一章第8关通关攻略 1.点掉橙色光束向前 2.通过之后在打开橙色光色如图 3.踩下方蓝色踏板如图 4.之后一直往前到达如图位置 5.回到如下图位置。 6.踩红色踏板,并关闭蓝色光束 7.踩蓝色踏板到达如下位置 8.再次踩蓝色踏板如下所示 9.打开蓝色光束到达如下位置后关闭蓝色光束 10.踩红色踏板如下图所示 11.前进通关!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无色男孩第一章第8关通关攻略,希望大家喜欢!

无色男孩攻略第八关,男孩与泡泡怪第一章最后一关怎么过

3,每代人的儿时游戏都有哪些呢

个人觉得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爸爸是决不能缺席的。阳刚之气是男性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坚强、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一个男孩如果久处女人堆中,难免会沾染胭脂之气。故作为男人的父亲必须站出来,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爸爸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要培养孩子担当意识,该出手之需出手;要培养孩子勇敢精神,在哪跌倒要自己爬起来,只要不危及生命,一切困难都要勇敢面对;要培养孩孑顽强意志,不达目标决不罢修;要培养孩子悲天悯人之情怀和感恩戴德之心;要有容错的胸怀和探索、实践、创新的自觉。作为学校方面要培养男孩子的家国情怀,爱国和集体主义意识。要激发竞争意识和培养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要培养孩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等。当然,男孩的阳刚之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需要榜样的引导,正能量的传承,好风尚的熏陶等。
个人觉得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爸爸是决不能缺席的。阳刚之气是男性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坚强、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一个男孩如果久处女人堆中,难免会沾染胭脂之气。故作为男人的父亲必须站出来,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爸爸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要培养孩子担当意识,该出手之需出手;要培养孩子勇敢精神,在哪跌倒要自己爬起来,只要不危及生命,一切困难都要勇敢面对;要培养孩孑顽强意志,不达目标决不罢修;要培养孩子悲天悯人之情怀和感恩戴德之心;要有容错的胸怀和探索、实践、创新的自觉。作为学校方面要培养男孩子的家国情怀,爱国和集体主义意识。要激发竞争意识和培养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要培养孩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等。当然,男孩的阳刚之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需要榜样的引导,正能量的传承,好风尚的熏陶等。汉高帝三年(前204年),汉王刘邦在和楚霸王项羽的交战中收复了重镇成皋(河南荥阳汜水镇),并逼迫项羽订盟,以鸿沟为界,以东属楚,以西属汉,之后项羽引兵东归彭城。在中原局势稍稍安定后,汉王便迁到成皋,住在河南宫成皋台中,指挥对楚军的最后围。当初,刘邦在和六国旧贵族—魏国王族后裔魏王豹的交战中,击败并俘杀了魏王豹,还俘获了魏王豹的诸多后宫姬妾,其中有薄姬、管姬、赵姬等美人。管姬、赵姬先得汉王宠幸,成为宠妾,而薄姬为人忠厚迟钝,久久不得宠爱,只能在织室织布。薄姬、管姬、赵姬在魏王豹后宫时彼此相善,关系很好,曾经约定:“先贵无相忘”(先富贵的人不要忘记其他同伴),于是管姬和赵姬在受到汉王宠爱后,决心帮助薄姬。高帝四年(前203年),汉王无事时在河南宫闲坐,召管姬、赵姬侍候。管姬和赵姬趁机当着汉王的面大声谈笑当初和薄姬的约定,嬉闹不已。刘邦听见宠妾们的谈笑后果然出言询问,于是管姬和赵姬向刘邦说起当年与薄姬约定的“富贵不相忘”诺言。刘邦听完后心里很是怜悯薄姬,当晚便将薄姬召来侍寝,准备帮助她了结心愿。在得遂心愿、侍候汉王的时候,薄姬高兴地对汉王说:“昨夜妾做梦,梦中见有苍龙盘踞于胸口。”刘邦大气地回答:“这是显贵吉兆,让我为你促成这好事吧!”之后,薄姬就有了身孕。不过刘邦对这次宠幸薄姬之事并不是很在意,即使薄姬因此有孕、并于高帝五年(前202年)诞育了刘邦的第四子时,他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一对母子,除了给第四子赐名为“刘恒”、并按照制度妥善安置薄姬母子外,刘邦对刘恒这个儿子再也没有其他特别的关照,刘恒在幼年时,和父亲刘邦都很少见面。高帝五年(前202年)二月,汉王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彻底击败项羽,迫使楚霸王江东自刎。在韩信、彭越、臧荼、吴芮等诸侯王的劝进下,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称帝,定国号为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亲征代地,平定了代相国陈豨的叛乱。当时代地无主,需要册立诸侯王镇守当地,于是高帝将时年八岁的刘恒立为代王,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即刻前赴代地就国。刘恒便在这一年告别母亲薄姬,离开长安,以代王的身份前往晋阳,为大汉王朝镇守代地。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崩于长安长乐宫,刘恒的二哥、皇太子刘盈继位,即孝惠皇帝,朝中大权则被高帝的发妻、皇太后吕雉操控于手中。吕太后为了报复当年高帝在位时,凭借皇帝宠幸几乎夺去刘盈储君之位的高帝宠姬戚夫人、赵王刘如意母子,先将戚夫人残酷迫害致死,又设计毒死了赵王刘如意。高帝庶长子齐王刘肥也几乎被害,最后只得献齐国城阳郡给异母妹妹鲁元公主(吕太后的亲女儿),并奉其为齐国太后,这才使得吕太后放过了他。但刘肥担惊受怕之下,心神受损,于惠帝六年(前189年)早早去世。惠帝七年(前188年),因为母亲吕太后残杀父亲的宠妾戚夫人,又将自己的兄弟赵王刘如意毒死、齐王刘肥恐吓早亡,二十四岁的孝惠皇帝心情郁闷悲苦,屡屡借酒浇愁,渐生宿疾,最终因此抑郁而终。吕太后立孝惠皇帝长子、年幼的刘恭为帝,即前少帝,朝政继续把持在吕太后以及吕氏家族手中。孝惠皇帝驾崩后,吕太后加紧了清除刘氏皇族子弟的行动,高帝第五子赵共王刘恢、第六子赵幽王刘友、第八子燕灵王刘建先后被饿杀、被逼自尽、或病亡后幼子被杀以至绝后。到高后八年(前180年)的时候,高帝刘邦八个儿子中,只有第四子代王刘恒、第七子淮南王刘长在世。刘长是因为自幼母亲受诬告自杀,被吕太后抚养长大,相当于太后养子,所以没有遭受迫害。而刘恒则是母子从小受父亲忽视、疏远,所以得到了当时同样被高帝轻视怠慢的皇后吕氏的同情,簿姬与吕皇后之间同病相怜、关系居然相当亲近。到了高帝驾崩、吕皇后升级为吕太后时,因为儿子的封国偏僻贫瘠,对吕氏没有威胁,同时当年和太后还有一段同病相怜的友情,薄姬出乎意料地没有遭遇其他高帝姬妾及皇子们所受到的迫害,还被吕太后特别关照,派人奉送至代地,到自己的亲儿子刘恒那里荣养,并上尊号为代国太后。对比起下场悲惨的戚夫人、刘如意来说,薄姬和刘恒的待遇岂止强过万倍。孝惠皇帝继位后,吕太后将自己家族中的女子大多嫁给了刘氏皇族子弟:妹妹吕媭的女儿嫁给了营陵侯刘泽(即日后的琅琊王),侄子吕产的女儿嫁给了赵王刘恢,吕禄的女儿嫁给了朱虚侯刘章,赵王刘友的王后也是吕氏女,后少帝刘弘的皇后是吕禄的女儿。在这期间,代王刘恒也册立了元后,虽然没有确实证据证明代王后是吕氏女,但可能性非常大。刘恒和王后感情很好,前后生了四个儿子。惠帝三年(前192年),为了更好地掌控诸侯王们日常的动向,吕太后把自己宫中的亲信宫女挑选了部分机灵聪慧、容貌出色的安排出宫,前往各诸侯王国,名义上是赐给诸侯王们作为后宫妾室,其实这些宫女们暗地里也负有刺探诸侯王动静、随时向太后汇报的秘密任务。其中有一个宫女名叫窦漪房的,也在出宫名单中。窦漪房是清河郡人,清河郡属赵地,为了能够趁这次出宫机会返回故乡,窦漪房私下用厚礼贿赂调配受赐宫女名单的內官,请他把自己的名字安排到去赵国的名单里。但事与愿违,分配名单时,窦漪房偏偏没有如愿前往赵国,而是被安排去了代国!得知消息后的窦漪房痛哭不已,觉得代国山高水远,自己去了恐怕再也没有能够返回的机会。就这样,内心万般无奈的窦漪房只得跟随朝廷的车队,踏上了前往代国的路途。窦漪房等人抵达代国后,按吕太后的诏令入代王宫,成为了代王的姬妾。因为窦漪房微小谨慎、温和平实的性格,所以得到了代王的特别宠爱,窦漪房先后为代王生下两子一女,在代王后宫中的位置仅次于代国太后和代王后。窦漪房少年困苦、父母双亡,幼年时的生活很是悲惨孤寂,所以她对如今的富贵生活十分满足,对代国太后薄氏和代王后(大概率是吕太后的族女)也是恭敬谦卑、尊奉有加,没有丝毫失礼的地方,更没有其他非分之想。这样的谦和态度让代王宫中人等对她称赞、敬佩有加。窦漪房在代国的生活舒心惬意极了,她觉得就这样平淡安宁地在代国过完一生,就是最大的福气。大约在高后末年(约前181年左右),代王后患病去世,代国王后之位空缺。当时代国太后薄氏属意性格平和、行事谨慎的窦漪房为新王后,并准备亲自上书给吕太后请求册立窦漪房为代王继后(薄氏自认为和吕太后有交情、况且窦漪房之前又是吕太后的宫中亲信,如果薄氏上书要求册立窦漪房,吕太后一定应允)。但此事被小心谨慎的代王否决了,没有同意立窦漪房为继后,窦漪房自己也推辞不就(这里推测,代王后很有可能就是吕太后的族女,如果她刚死代王就马上立其他人为新后,那么有可能会被吕太后及吕氏忌恨,从而遭到残酷的打击。代王刘恒的兄弟赵共王刘恢、赵幽王刘友,都是因为得罪了自己的吕氏王后,所以被逼自杀、或者被软禁饿死。代王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不愿、或者不敢册立新后)。话到这里再多说一句:窦漪房能够在代国得到代王的宠爱,并过上舒心惬意的生活,真的要感谢当年那个收钱不办事、把她从去赵国的名单中改到去代国的內官。假如窦漪房真的如愿去了赵国,那么她就会遭遇到前后三任赵王(赵隐王、赵幽王、赵共王)的悲惨命运,很大可能会因株连之罪而早早遭遇不测了。从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被立为代王、至晋阳就国开始,至高后八年(前180年)为止,代王刘恒在代地驻守了十五年,平日里行事微小谨慎、恭俭谦卑,以身作则,上对太后、百官,下对代地官吏百姓都是谦恭有礼,礼法安肃。代王为人也是温和文雅、宽厚仁德,个人的品德口碑朝野称赞、传颂在外。相对其他骄奢、狠戾的诸侯王们,代王温和仁厚的性格实在是太难得了。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在长安病逝。虽然她生前做足了准备,将吕氏家族安插在各个重要位置,以侄子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吕王吕产担任相国,控制长安南北两军以威慑诸臣,期待吕氏家族能够长保富贵。但人算不如天算,吕太后刚刚去世,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开国功臣们联合高帝长孙齐王刘襄、其弟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子弟,以吕氏将要篡位为由,发动“诛吕”,将吕氏一族全部诛杀,彻底推翻了吕氏对朝廷十多年的统治,恢复汉室正统。诛杀诸吕之后,皇帝(后少帝刘弘)就不能继续呆在皇位上了,虽然他也是孝惠帝的儿子,但更是吕太后的亲孙子。如果不更立皇帝,那么日后小皇帝长大,绝对会清算旧账,打击报发动“诛吕”的老臣和刘氏宗族子弟。于是,大臣们决定抹去小皇帝是孝惠帝儿子的这个事实,另选新君。当时,有资格成为新皇帝的人选中,以齐王刘襄(高帝长孙)、代王刘恒(高帝第四子)、淮南王刘长(高帝第七子)三人最有优势,大臣们迎立新帝,主要是从他们之中选择。但在商议迎立新帝的朝会中,老臣们首先对于奉齐王刘襄为新帝就全部表示反对:齐王的舅舅驷均是一个狠毒、严酷的人,一旦刘襄被迎立为新帝,岂不是又来了一个“吕氏外戚”?本来大家诛杀吕氏,就是对外戚专权忍无可忍,不得已先下手以免日后被害,如果立齐王的话,那才叫旧祸刚去,新祸又来!因此齐王万万不可立为新帝。淮南王刘长,这个时候才十六岁,年少冲动、轻佻暴躁,不是为君的最佳人选。同时刘长生母因罪自杀,是被吕太后从小抚养长大,如同亲子,孝惠帝在位及吕太后当权时,刘长就依仗着吕氏的势力骄纵专横、跋扈不法。如果立淮南王为新帝,将来他很有可能会挂念吕太后的养育之情而清算诸功臣,使得元老重臣们重蹈吕氏覆灭的旧辙。为了大家将来身家性命的安全,淮南王也被排除在新帝人选之外。在排除了齐王、淮南王之后,新皇帝的人选就只剩下代王一人了。相对于齐王和淮南王来说,代王宽厚仁德、温和谦逊、恭敬有礼,品行敦实,简直是新君的上佳之选;同时,代王母家薄氏地位微寒,人丁稀少,处事也是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将来绝不会有吕氏专权之祸。对比之下,周勃、陈平等老臣们一致决定迎代王入长安,承继皇位。于是朝廷派出使者前往代地,拜见代王并说明迎代王赴长安即位的来意;代王在短暂地谨慎观望、以待时局发展后,决定立即出发赶赴长安。至灞桥时,长安群臣以参见天子礼拜见代王,代王立即谦虚回礼,不以皇帝自居,老臣们因此欣慰不已,认为没有选错人。入长安后,代王没有立刻进皇宫,而是在代国官邸与诸臣以外藩对朝臣的宾客之礼见面,大臣们奉劝进奏章,并献印玺,请代王继位。代王三辞之后郑重接过国玺,表示愿意继承高皇帝、孝惠皇帝所传下来的皇位,随即诸臣以朝见天子之礼参拜代王。从这一刻起,代王刘恒才真正地成为大汉新一代皇帝,即汉太宗孝文皇帝。孝文皇帝半生微小谨慎,谦恭平和,与世无争,远远地躲到边远封国内,才在残酷而血腥的汉初权力之争中得以保全,并最终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不过即使是孝文皇帝这样谨慎温和的皇帝,在权力、利益和亲情相对立时,同样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他的四个嫡子,都因为权力的斗争和利益的纠葛,在他刚刚成为皇帝之后不久,就莫名其妙地去世夭亡,成为了这场改朝换代“争斗”中的牺牲品。前面说过,刘恒为代王时,曾经和代王后生育了四个儿子(史记记载是三个儿子),而代王后虽然没有确切史学资料记录是吕氏家族的女子,但可能性非常大。在“诛吕”行动之前,代王后就不幸(或者说很幸运)去世了,留下了四个儿子。但诡异的是:在孝文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十月,他与原配代王后所生的四个皇子居然先后因病夭亡,孝文皇帝所有的嫡子就此全部离开了人世。这一事件在整个两汉时期都讳莫如深,没有人敢于去探查背后的真实原因。直到曹魏代汉后,才有史学家得以考据探查其中的原委:孝文皇帝四个嫡子皆由原配王后所生,而代王后很大可能是吕氏之女(虽然史书中没有确切记载),所以这四个皇子自然具有吕氏的血脉。老功臣们诛灭了吕氏全族,迎立代王继位后,为了消除后患,就连孝惠皇帝的儿子们都被全部杀死,以防将来遗祸复发。所以,对于新皇帝这四个有吕氏血统的皇子,老臣们自然是绝不能放过,必须清除(否则将来孝文皇帝驾崩,这四个皇子中的一个继承了皇位,那当年诛灭吕氏的功臣们(或者其后裔家族)岂不是马上就会遭到复仇、同样被诛灭全家)。所以,为了汉室江山的延续、社稷的稳定、刘氏皇室的统治权不动摇,孝文皇帝在两难中只有和功臣们妥协,舍弃了四个儿子,以换取天下的安定和和皇位的稳固。皇权之下、无有亲情的残酷本质,在这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功臣为了自保,要的只是免除祸患、清除有吕氏血统的皇子,对于那些和吕氏没有关系的皇子,诸位大臣还是相当的尊敬和礼遇,他们都得到了应该享有的尊荣和地位。孝文皇帝的其他儿子,全都平安健康成长,安享一生荣华富贵。在四个嫡子夭亡后,孝文皇帝在世的儿子中,以宠姬窦漪房的长子刘启年纪最长。文帝前元年(前179年)正月(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一岁之首,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三个月;另外孝文皇帝在位时两次改元,但没有建立年号,分别称前、后某年),在太常(负责宗庙社稷礼仪的高官)“于诸皇子中择元良,册立为皇太子以定社稷”的奏请下,孝文皇帝将太常所上的奏疏发给群臣朝议,诸臣讨论后回奏文帝:皇长子刘启“淳厚仁德、恭敬有礼”,请立为皇太子,以固国家根本。于是孝文皇帝正式下诏,册立皇长子刘启为皇太子,颁诏天下,以稳定社稷。刘启,就是日后的大汉王朝第六代皇帝——孝景皇帝。在长子被册立为皇太子后,孝文皇帝奉皇太后薄氏“诸侯皆同姓,皇太子已立,自以其母为皇后”的诏令,于文帝前元年(前179年)三月立皇太子生母窦漪房为皇后。就这样,在逆天之运指引下,窦漪房从一个普通宫女成先为代王宠姬、然后是皇帝妾室,最后母以子贵,成为了皇宫中第二尊贵的女人——皇后(仅次于皇太后薄氏)。除了早夭的四个儿子、以及被册立为皇太子、日后又继位为帝的实际上的长子刘启之外,孝文皇帝还有三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刘武、刘参、刘揖;日后这三位皇子都被册立为诸侯王,各自出镇一方,成为汉室的屏藩。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三位皇子。梁孝王刘武:刘武是孝文皇帝次子(实际排行),和皇太子(孝景皇帝)刘启同母,都是窦皇后所出。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武被册立为代王,封国就是孝文皇帝未登基前的封国—代国的一部分。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因为代地贫瘠偏远,在窦皇后的请求下,刘武改封为淮阳王。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最受孝文皇帝喜爱的幼子、刘武的四弟梁王刘揖坠马伤重去世,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淮阳王刘武改封梁王,接受了四弟的封国——梁国。之后刘武多次入朝参拜父亲孝文皇帝以及祖母薄太后、母亲窦皇后,得到赏赐巨万。刘武和同母兄皇太子刘启的关系极好,兄弟俩感情融洽无比。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孝文皇帝驾崩,皇太子刘启继位,即孝景皇帝。梁王刘武因为是皇帝的亲弟(同母),所以在当时的诸侯王中最为得宠,受到重用。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诸侯王举兵作乱,反叛汉室。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联军西进,准备攻打关中,但刘武的梁国处于吴楚联军西进的必经之路,于是吴楚联军首先攻击梁国,克棘壁(今河南永城),杀死梁军数万。刘武退守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拼死抵抗吴楚联军。吴楚军队被梁国军队阻挡,不能越过梁地向西进兵,就这样在梁地和刘武的军队相持了三个多月。之后吴楚联军被太尉周亚夫率军迂回攻击,大败溃散,七国之乱因此被平定。战后统计功劳,梁国军队的斩俘数目几乎和朝廷军队一样多,梁王刘武因此立下大功,被孝景皇帝厚加封赏,扩大封国,据有东方大片肥沃土地,封地北以泰山为界,西达高阳,拥有四十余城,成为天下新一代强藩。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平定七国之乱后被,梁王刘武奉诏入朝,接受朝廷奖赏。当时孝景皇帝还没有册立太子,在一次和刘武的宴饮中,孝景皇帝酒后戏言:“我千秋万岁后,当传位于梁王。”刘武当即谦虚推辞,不过心中暗喜,窦太后得知消息后也很高兴。景帝前七年(前150年)十一月,孝景皇帝废黜了皇太子刘荣,于是窦太后就想让刘武作皇位继承人,并亲自和孝景皇帝关说。大臣窦婴、袁盎等坚决反对,劝阻孝景皇帝不可立梁王为皇储,孝景皇帝心中也是后悔当年的酒后戏言,自然同意窦婴、袁盎的奏疏。窦太后的意见被阻止后,虽然表面上不再提让刘武为皇储之事,但内心深恨窦婴、袁盎,刘武也因此忌恨他们。景帝前八年(前149年)四月,孝景皇帝册立第九子、胶东王刘彻为新皇太子,此事袁盎出力甚多。刘武得知后更加怨恨,就和门客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暗中派人刺杀了袁盎以及其他十多位建议立胶东王的大臣,作为报复。孝景皇帝追究此事,得知是刘武所为,于是非常生气,下诏逮捕梁王门客羊胜、公孙诡,并准备对刘武加罪。在梁相轩丘豹、梁国内史韩安国的进谏下,刘武才命令羊胜、公孙诡自杀,把他们的尸体交给朝廷。此事之后,孝景皇帝逐渐怨恨弟弟,不想原谅他。刘武这才觉得害怕,通过同母姐姐长公主刘嫖向母亲窦太后认罪,请求皇帝兄长宽恕,孝景皇帝看在母亲和姐姐的面子上,勉强原谅了刘武,但自此渐渐和刘武关系疏远冷淡,不再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同乘车辇了。景帝中六年(前144年)冬,梁王刘武再一次入长安参拜皇帝,并像以前一样给孝景皇帝上奏,请求留在长安暂时居住(以便和母亲、姐姐、兄长等亲人多团聚一下),但孝景皇帝冷漠地拒绝了弟弟的请求,让他在规定的朝拜时间到了后就返回梁国去。刘武因此心情十分惶恐,以为兄长会再加罪于自己,于是回封国后一直郁郁寡欢、心神恍惚。为了消除忧愁,刘武到梁地北边的良山去散心,当地人献了一头背上长着脚的牛给刘武,刘武见到这头“异牛”后心里特别厌恶,心情焦躁不安,由此发病。当年六月,刘武得了急症(或许是精神疾病),只捱了六天就去世了。他死后,孝景皇帝赐谥号为“孝”,称“梁孝王”,葬于芒砀山下(今河南永城芒砀山保安山南峰)。刘武去世后,孝景皇帝将庞大的梁国一分为五,分别册立刘武诸子为王,以此消除梁国对汉室朝廷的威胁,其中刘武长子刘买承袭了梁王王爵(刘武次子刘明为济川王;三子刘彭离为济东王;四子刘定为山阳王;五子刘不识为济阴王)。此后刘买的后裔一直承袭着梁王爵位。元始三年(3年),刘武七世孙、第八代梁王(指刘武一系)刘立犯罪被废、自杀;掌握朝廷实权的大司马王莽在两年后立刘武八世孙刘音为梁王,承梁孝王嗣。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篡汉,刘音被降为梁公,次年,刘音再降为平民。更始元年(23年)九月,在天下大乱中,篡位的王莽兵败身死,第八代梁王刘立之子刘永趁机到洛阳拜见自立为帝的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封刘永为梁王,以睢阳(河南商丘)旧地为梁国。刘永借机起兵,招纳山东各割据势力,盘踞于梁地。建武元年(25年)十一月,得到更始政权覆灭于赤眉军、更始帝被杀的消息后,刘永在睢阳自称天子,国号汉;当时光武皇帝刘秀已经在河北称帝,国号也是汉,为了加以区别,刘永所建立的政权在后世被称为“梁汉”。此后刘永和光武皇帝激烈交战,以争夺天下。经过两年的鏖战,建武三年(27年)四月,汉大将军吴汉率军围攻睢阳时,釜底抽薪将城外的麦子全部收割,睢阳城因此断粮,刘永无法坚持,被迫向酂县(河南永城酂城镇)方向突围。汉军穷追不舍,夺取了刘永的辎重粮草,梁汉将领庆吾见大势已去,于是在半路击杀刘永,向汉军投降。梁汉将领苏茂、周建则奉刘永之刘纡为梁王,逃奔至垂惠(安徽蒙城),继续对抗光武皇帝。建武四年(28年)秋,汉军攻克垂惠,刘纡逃奔闽越境内,梁汉灭亡。梁孝王刘武的最后直系血脉,从此消失于中原。代孝王刘参:刘参是孝文皇帝第三子(实际排行),其生母地位低微,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刘参因此远不能和兄弟刘启、刘武、刘揖等相比,较少得到孝文皇帝的宠爱。不过由于他的母亲不是吕氏女,所以刘参没有被元老功臣们猜忌,在父亲登基后,平安健康地成长,从这一点来看,刘参相比诡异夭亡的其他四个兄弟,命运还是要好很多。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参和二哥刘武一起封王,被册立为太原王(也有资料记载刘参是推后一年封王)。孝文皇帝将自己继位前的封国—代国一分为二,分别封给刘武、刘参;其中刘武都晋阳,为代王;刘参都兹氏,为太原王。但刘参的太原王没当多久,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刘参的二哥代王刘武在其生母窦太后的请求下,以“代地贫瘠偏远、地方苦寒”为由,说动孝文皇帝把宝贝儿子刘武改封到南方的淮阳。刘武改封后,孝文皇帝干脆让刘参移驻晋阳,将代国和太原国合二为一,原代国土地都归刘参所有,刘参因此被改封代王(这就看出亲疏了,刘武是皇后亲儿子,所以改封到南方富庶之地,刘参一个庶子,没有背景,就只能在代地继续硬撑。不过孝文皇帝将自己的旧封国全部留给刘参,虽然和东方、南方的大国不能比,不过意义很是重大,也算是补偿刘参这个庶子了)。代王刘参生母身份低微、不受孝文皇帝宠爱,自己又是庶子身份,在宫中的影响力和背景势力微乎其微,所以他一生都没有受到孝文皇帝的重视,不得宠爱。而代地位于偏僻孤寒的北方、实力弱小、没有更大的能力为汉室屏藩北方,在整个汉代诸侯封国中,代国从来都是最默默无闻的国家,没有任何值得叙述的突出事迹。不过这样也好,安安静静、低调平和地生活,也许就是刘参最好的人生历程了(多说一句,孝文皇帝就是从代王的位置上,入长安继位为帝的。假使没有后来的那些事情,那么他必将和儿子刘参的命运一样,默默无闻地在代地做一辈子代王,与世无争、平平安安。从这一点来说,刘参才是那个最像孝文皇帝的儿子。)在当了两年太原王、十五年代王后,刘参于文帝后二年(前162年)在晋阳去世,孝文皇帝给这个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自己命运的儿子赐谥号“孝”,称“代孝王”(和二哥刘武将来的谥号一样),并让刘参的儿子、自己的孙子刘登继承代王王爵,延续着始于自己的代王王号。元鼎三年(前114年),由于汉室开始扩充边塞、出征漠北,代国之地是汉军出塞的必经之路,不宜再封王,于是孝武皇帝刘彻以常山为界,将代孝王的孙子、自己的堂侄、第三代代王刘义改封为清河王,迁到中原富庶之地安置,刘参的后裔终于得以告别苦寒贫瘠的代地,安身于繁华丰沃的中原。地节四年 (前66年),代孝王玄孙、第三代清河王刘年因为犯罪被废除王爵,迁到房陵安置,只给予一百户封邑,三年后,清河国也被除封,刘参的后裔因此失国。虽然在元始二年(2年)的时候,代孝王的五世孙刘如意被掌握朝廷实权的王莽以“推广宗子”的名义册立为广宗王,但这只不过是王莽在篡汉前耍的“符命、谶纬”把戏而已,刘如意被立为广宗王,不过是王莽蒙蔽天下、增加自身权威的手段。始建国元年(9年),在王莽篡夺汉室社稷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刘如意也被废黜广宗王爵位,贬为平民。刘参的后代从此再也没有恢复祖先的地位,融入了普通百姓中。梁孝王刘揖:刘揖是孝文皇帝最小的儿子(实际排行),虽然和三哥刘参一样,刘揖的生母也是代王后宫中不知名的宫女,地位低下,但刘揖生性聪慧、自幼喜爱读书,文学素养很高,因此很得孝文皇帝的喜爱,受宠的程度还要超过二哥刘武,更不要说三哥刘参(和大哥刘启就不要比了)。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孝文皇帝刚刚继位,只立了长子刘启为皇太子,次子刘武、三子刘参都还没有封王,但他就迫不及待地将最喜爱的第四子刘揖册立为王。孝文皇帝立刘揖为梁王,以被诛杀的吕氏梁王吕产的封地作为刘揖的封国,重建了梁国,都睢阳。刘揖因此成为第一个受封诸侯王的孝文皇帝皇子。刘揖封王后便赴睢阳就国,孝文皇帝准许他五年一次入朝参拜,同时赐予他很多珍贵典籍,让他带到梁国研读。刘揖对这些书籍爱不释手,时常诵读,尤其对《诗经》、《尚书》等更是喜爱。为了帮助爱子更好地学习经典书籍,孝文皇帝在文帝前六年(前174年)将著名的大文学家、博士贾谊调任为梁王太傅,专门负责指导、培养刘揖成长。在贾谊的教诲下,刘揖的文学、政治素质大大提高,和贾太傅平日对谈文学、时政等事颇有见地,孝文皇帝得知后,对于刘揖的成长欣慰不已。文帝前十一年(前169年),梁王刘揖按照五年一朝的制度,在太傅贾谊的陪伴下到长安参拜孝文皇帝,在孝文皇帝的面展示了自己不俗的文学才华,使得作为父亲的孝文皇帝既自豪且开心。但乐极生悲,梁王在参拜皇帝完毕、前往上林苑打猎休憩途中,却不慎坠马受伤,医治无效,因伤重而去世。孝文皇帝和贾谊得知噩耗后都悲痛万分,哀伤痛惜了很久,贾谊甚至因为没有看顾好学生,从此自责哀伤,于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在忧郁中去世。刘揖在梁王位十年,他坠马去世后,孝文皇帝赐其谥号“怀”,称“梁怀王”。由于刘揖没有儿子继承王位,于是孝文皇帝将次子刘武由淮阳王改封为梁王,转封到富庶膏腴之地—梁国。以上,就是孝文皇帝继位后,他除了皇太子刘启之外,其他七个儿子的人生历程和最终的结局。其中有莫名夭亡、连名字也没能留下的四个嫡子;有半生风光无限、最后却因为猜忌而郁闷去世的梁王刘武;有默默无闻、平静随和,代替父亲成为代王,命运也大致相同的代王刘参;有年少聪慧、喜好读书,却意外坠马去世的梁王刘揖。这些皇子们的命运或悲伤、或遗憾、或安宁,但最终还是殊途同归,汇入了永不停歇的历史长河之中,后人在研读他们的人生时,也许有唏嘘,也许有欣慰,也许还会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吧。
个人觉得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爸爸是决不能缺席的。阳刚之气是男性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坚强、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一个男孩如果久处女人堆中,难免会沾染胭脂之气。故作为男人的父亲必须站出来,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爸爸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要培养孩子担当意识,该出手之需出手;要培养孩子勇敢精神,在哪跌倒要自己爬起来,只要不危及生命,一切困难都要勇敢面对;要培养孩孑顽强意志,不达目标决不罢修;要培养孩子悲天悯人之情怀和感恩戴德之心;要有容错的胸怀和探索、实践、创新的自觉。作为学校方面要培养男孩子的家国情怀,爱国和集体主义意识。要激发竞争意识和培养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要培养孩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等。当然,男孩的阳刚之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需要榜样的引导,正能量的传承,好风尚的熏陶等。汉高帝三年(前204年),汉王刘邦在和楚霸王项羽的交战中收复了重镇成皋(河南荥阳汜水镇),并逼迫项羽订盟,以鸿沟为界,以东属楚,以西属汉,之后项羽引兵东归彭城。在中原局势稍稍安定后,汉王便迁到成皋,住在河南宫成皋台中,指挥对楚军的最后围。当初,刘邦在和六国旧贵族—魏国王族后裔魏王豹的交战中,击败并俘杀了魏王豹,还俘获了魏王豹的诸多后宫姬妾,其中有薄姬、管姬、赵姬等美人。管姬、赵姬先得汉王宠幸,成为宠妾,而薄姬为人忠厚迟钝,久久不得宠爱,只能在织室织布。薄姬、管姬、赵姬在魏王豹后宫时彼此相善,关系很好,曾经约定:“先贵无相忘”(先富贵的人不要忘记其他同伴),于是管姬和赵姬在受到汉王宠爱后,决心帮助薄姬。高帝四年(前203年),汉王无事时在河南宫闲坐,召管姬、赵姬侍候。管姬和赵姬趁机当着汉王的面大声谈笑当初和薄姬的约定,嬉闹不已。刘邦听见宠妾们的谈笑后果然出言询问,于是管姬和赵姬向刘邦说起当年与薄姬约定的“富贵不相忘”诺言。刘邦听完后心里很是怜悯薄姬,当晚便将薄姬召来侍寝,准备帮助她了结心愿。在得遂心愿、侍候汉王的时候,薄姬高兴地对汉王说:“昨夜妾做梦,梦中见有苍龙盘踞于胸口。”刘邦大气地回答:“这是显贵吉兆,让我为你促成这好事吧!”之后,薄姬就有了身孕。不过刘邦对这次宠幸薄姬之事并不是很在意,即使薄姬因此有孕、并于高帝五年(前202年)诞育了刘邦的第四子时,他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一对母子,除了给第四子赐名为“刘恒”、并按照制度妥善安置薄姬母子外,刘邦对刘恒这个儿子再也没有其他特别的关照,刘恒在幼年时,和父亲刘邦都很少见面。高帝五年(前202年)二月,汉王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彻底击败项羽,迫使楚霸王江东自刎。在韩信、彭越、臧荼、吴芮等诸侯王的劝进下,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称帝,定国号为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亲征代地,平定了代相国陈豨的叛乱。当时代地无主,需要册立诸侯王镇守当地,于是高帝将时年八岁的刘恒立为代王,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即刻前赴代地就国。刘恒便在这一年告别母亲薄姬,离开长安,以代王的身份前往晋阳,为大汉王朝镇守代地。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崩于长安长乐宫,刘恒的二哥、皇太子刘盈继位,即孝惠皇帝,朝中大权则被高帝的发妻、皇太后吕雉操控于手中。吕太后为了报复当年高帝在位时,凭借皇帝宠幸几乎夺去刘盈储君之位的高帝宠姬戚夫人、赵王刘如意母子,先将戚夫人残酷迫害致死,又设计毒死了赵王刘如意。高帝庶长子齐王刘肥也几乎被害,最后只得献齐国城阳郡给异母妹妹鲁元公主(吕太后的亲女儿),并奉其为齐国太后,这才使得吕太后放过了他。但刘肥担惊受怕之下,心神受损,于惠帝六年(前189年)早早去世。惠帝七年(前188年),因为母亲吕太后残杀父亲的宠妾戚夫人,又将自己的兄弟赵王刘如意毒死、齐王刘肥恐吓早亡,二十四岁的孝惠皇帝心情郁闷悲苦,屡屡借酒浇愁,渐生宿疾,最终因此抑郁而终。吕太后立孝惠皇帝长子、年幼的刘恭为帝,即前少帝,朝政继续把持在吕太后以及吕氏家族手中。孝惠皇帝驾崩后,吕太后加紧了清除刘氏皇族子弟的行动,高帝第五子赵共王刘恢、第六子赵幽王刘友、第八子燕灵王刘建先后被饿杀、被逼自尽、或病亡后幼子被杀以至绝后。到高后八年(前180年)的时候,高帝刘邦八个儿子中,只有第四子代王刘恒、第七子淮南王刘长在世。刘长是因为自幼母亲受诬告自杀,被吕太后抚养长大,相当于太后养子,所以没有遭受迫害。而刘恒则是母子从小受父亲忽视、疏远,所以得到了当时同样被高帝轻视怠慢的皇后吕氏的同情,簿姬与吕皇后之间同病相怜、关系居然相当亲近。到了高帝驾崩、吕皇后升级为吕太后时,因为儿子的封国偏僻贫瘠,对吕氏没有威胁,同时当年和太后还有一段同病相怜的友情,薄姬出乎意料地没有遭遇其他高帝姬妾及皇子们所受到的迫害,还被吕太后特别关照,派人奉送至代地,到自己的亲儿子刘恒那里荣养,并上尊号为代国太后。对比起下场悲惨的戚夫人、刘如意来说,薄姬和刘恒的待遇岂止强过万倍。孝惠皇帝继位后,吕太后将自己家族中的女子大多嫁给了刘氏皇族子弟:妹妹吕媭的女儿嫁给了营陵侯刘泽(即日后的琅琊王),侄子吕产的女儿嫁给了赵王刘恢,吕禄的女儿嫁给了朱虚侯刘章,赵王刘友的王后也是吕氏女,后少帝刘弘的皇后是吕禄的女儿。在这期间,代王刘恒也册立了元后,虽然没有确实证据证明代王后是吕氏女,但可能性非常大。刘恒和王后感情很好,前后生了四个儿子。惠帝三年(前192年),为了更好地掌控诸侯王们日常的动向,吕太后把自己宫中的亲信宫女挑选了部分机灵聪慧、容貌出色的安排出宫,前往各诸侯王国,名义上是赐给诸侯王们作为后宫妾室,其实这些宫女们暗地里也负有刺探诸侯王动静、随时向太后汇报的秘密任务。其中有一个宫女名叫窦漪房的,也在出宫名单中。窦漪房是清河郡人,清河郡属赵地,为了能够趁这次出宫机会返回故乡,窦漪房私下用厚礼贿赂调配受赐宫女名单的內官,请他把自己的名字安排到去赵国的名单里。但事与愿违,分配名单时,窦漪房偏偏没有如愿前往赵国,而是被安排去了代国!得知消息后的窦漪房痛哭不已,觉得代国山高水远,自己去了恐怕再也没有能够返回的机会。就这样,内心万般无奈的窦漪房只得跟随朝廷的车队,踏上了前往代国的路途。窦漪房等人抵达代国后,按吕太后的诏令入代王宫,成为了代王的姬妾。因为窦漪房微小谨慎、温和平实的性格,所以得到了代王的特别宠爱,窦漪房先后为代王生下两子一女,在代王后宫中的位置仅次于代国太后和代王后。窦漪房少年困苦、父母双亡,幼年时的生活很是悲惨孤寂,所以她对如今的富贵生活十分满足,对代国太后薄氏和代王后(大概率是吕太后的族女)也是恭敬谦卑、尊奉有加,没有丝毫失礼的地方,更没有其他非分之想。这样的谦和态度让代王宫中人等对她称赞、敬佩有加。窦漪房在代国的生活舒心惬意极了,她觉得就这样平淡安宁地在代国过完一生,就是最大的福气。大约在高后末年(约前181年左右),代王后患病去世,代国王后之位空缺。当时代国太后薄氏属意性格平和、行事谨慎的窦漪房为新王后,并准备亲自上书给吕太后请求册立窦漪房为代王继后(薄氏自认为和吕太后有交情、况且窦漪房之前又是吕太后的宫中亲信,如果薄氏上书要求册立窦漪房,吕太后一定应允)。但此事被小心谨慎的代王否决了,没有同意立窦漪房为继后,窦漪房自己也推辞不就(这里推测,代王后很有可能就是吕太后的族女,如果她刚死代王就马上立其他人为新后,那么有可能会被吕太后及吕氏忌恨,从而遭到残酷的打击。代王刘恒的兄弟赵共王刘恢、赵幽王刘友,都是因为得罪了自己的吕氏王后,所以被逼自杀、或者被软禁饿死。代王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不愿、或者不敢册立新后)。话到这里再多说一句:窦漪房能够在代国得到代王的宠爱,并过上舒心惬意的生活,真的要感谢当年那个收钱不办事、把她从去赵国的名单中改到去代国的內官。假如窦漪房真的如愿去了赵国,那么她就会遭遇到前后三任赵王(赵隐王、赵幽王、赵共王)的悲惨命运,很大可能会因株连之罪而早早遭遇不测了。从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被立为代王、至晋阳就国开始,至高后八年(前180年)为止,代王刘恒在代地驻守了十五年,平日里行事微小谨慎、恭俭谦卑,以身作则,上对太后、百官,下对代地官吏百姓都是谦恭有礼,礼法安肃。代王为人也是温和文雅、宽厚仁德,个人的品德口碑朝野称赞、传颂在外。相对其他骄奢、狠戾的诸侯王们,代王温和仁厚的性格实在是太难得了。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在长安病逝。虽然她生前做足了准备,将吕氏家族安插在各个重要位置,以侄子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吕王吕产担任相国,控制长安南北两军以威慑诸臣,期待吕氏家族能够长保富贵。但人算不如天算,吕太后刚刚去世,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开国功臣们联合高帝长孙齐王刘襄、其弟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子弟,以吕氏将要篡位为由,发动“诛吕”,将吕氏一族全部诛杀,彻底推翻了吕氏对朝廷十多年的统治,恢复汉室正统。诛杀诸吕之后,皇帝(后少帝刘弘)就不能继续呆在皇位上了,虽然他也是孝惠帝的儿子,但更是吕太后的亲孙子。如果不更立皇帝,那么日后小皇帝长大,绝对会清算旧账,打击报发动“诛吕”的老臣和刘氏宗族子弟。于是,大臣们决定抹去小皇帝是孝惠帝儿子的这个事实,另选新君。当时,有资格成为新皇帝的人选中,以齐王刘襄(高帝长孙)、代王刘恒(高帝第四子)、淮南王刘长(高帝第七子)三人最有优势,大臣们迎立新帝,主要是从他们之中选择。但在商议迎立新帝的朝会中,老臣们首先对于奉齐王刘襄为新帝就全部表示反对:齐王的舅舅驷均是一个狠毒、严酷的人,一旦刘襄被迎立为新帝,岂不是又来了一个“吕氏外戚”?本来大家诛杀吕氏,就是对外戚专权忍无可忍,不得已先下手以免日后被害,如果立齐王的话,那才叫旧祸刚去,新祸又来!因此齐王万万不可立为新帝。淮南王刘长,这个时候才十六岁,年少冲动、轻佻暴躁,不是为君的最佳人选。同时刘长生母因罪自杀,是被吕太后从小抚养长大,如同亲子,孝惠帝在位及吕太后当权时,刘长就依仗着吕氏的势力骄纵专横、跋扈不法。如果立淮南王为新帝,将来他很有可能会挂念吕太后的养育之情而清算诸功臣,使得元老重臣们重蹈吕氏覆灭的旧辙。为了大家将来身家性命的安全,淮南王也被排除在新帝人选之外。在排除了齐王、淮南王之后,新皇帝的人选就只剩下代王一人了。相对于齐王和淮南王来说,代王宽厚仁德、温和谦逊、恭敬有礼,品行敦实,简直是新君的上佳之选;同时,代王母家薄氏地位微寒,人丁稀少,处事也是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将来绝不会有吕氏专权之祸。对比之下,周勃、陈平等老臣们一致决定迎代王入长安,承继皇位。于是朝廷派出使者前往代地,拜见代王并说明迎代王赴长安即位的来意;代王在短暂地谨慎观望、以待时局发展后,决定立即出发赶赴长安。至灞桥时,长安群臣以参见天子礼拜见代王,代王立即谦虚回礼,不以皇帝自居,老臣们因此欣慰不已,认为没有选错人。入长安后,代王没有立刻进皇宫,而是在代国官邸与诸臣以外藩对朝臣的宾客之礼见面,大臣们奉劝进奏章,并献印玺,请代王继位。代王三辞之后郑重接过国玺,表示愿意继承高皇帝、孝惠皇帝所传下来的皇位,随即诸臣以朝见天子之礼参拜代王。从这一刻起,代王刘恒才真正地成为大汉新一代皇帝,即汉太宗孝文皇帝。孝文皇帝半生微小谨慎,谦恭平和,与世无争,远远地躲到边远封国内,才在残酷而血腥的汉初权力之争中得以保全,并最终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不过即使是孝文皇帝这样谨慎温和的皇帝,在权力、利益和亲情相对立时,同样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他的四个嫡子,都因为权力的斗争和利益的纠葛,在他刚刚成为皇帝之后不久,就莫名其妙地去世夭亡,成为了这场改朝换代“争斗”中的牺牲品。前面说过,刘恒为代王时,曾经和代王后生育了四个儿子(史记记载是三个儿子),而代王后虽然没有确切史学资料记录是吕氏家族的女子,但可能性非常大。在“诛吕”行动之前,代王后就不幸(或者说很幸运)去世了,留下了四个儿子。但诡异的是:在孝文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十月,他与原配代王后所生的四个皇子居然先后因病夭亡,孝文皇帝所有的嫡子就此全部离开了人世。这一事件在整个两汉时期都讳莫如深,没有人敢于去探查背后的真实原因。直到曹魏代汉后,才有史学家得以考据探查其中的原委:孝文皇帝四个嫡子皆由原配王后所生,而代王后很大可能是吕氏之女(虽然史书中没有确切记载),所以这四个皇子自然具有吕氏的血脉。老功臣们诛灭了吕氏全族,迎立代王继位后,为了消除后患,就连孝惠皇帝的儿子们都被全部杀死,以防将来遗祸复发。所以,对于新皇帝这四个有吕氏血统的皇子,老臣们自然是绝不能放过,必须清除(否则将来孝文皇帝驾崩,这四个皇子中的一个继承了皇位,那当年诛灭吕氏的功臣们(或者其后裔家族)岂不是马上就会遭到复仇、同样被诛灭全家)。所以,为了汉室江山的延续、社稷的稳定、刘氏皇室的统治权不动摇,孝文皇帝在两难中只有和功臣们妥协,舍弃了四个儿子,以换取天下的安定和和皇位的稳固。皇权之下、无有亲情的残酷本质,在这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功臣为了自保,要的只是免除祸患、清除有吕氏血统的皇子,对于那些和吕氏没有关系的皇子,诸位大臣还是相当的尊敬和礼遇,他们都得到了应该享有的尊荣和地位。孝文皇帝的其他儿子,全都平安健康成长,安享一生荣华富贵。在四个嫡子夭亡后,孝文皇帝在世的儿子中,以宠姬窦漪房的长子刘启年纪最长。文帝前元年(前179年)正月(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一岁之首,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三个月;另外孝文皇帝在位时两次改元,但没有建立年号,分别称前、后某年),在太常(负责宗庙社稷礼仪的高官)“于诸皇子中择元良,册立为皇太子以定社稷”的奏请下,孝文皇帝将太常所上的奏疏发给群臣朝议,诸臣讨论后回奏文帝:皇长子刘启“淳厚仁德、恭敬有礼”,请立为皇太子,以固国家根本。于是孝文皇帝正式下诏,册立皇长子刘启为皇太子,颁诏天下,以稳定社稷。刘启,就是日后的大汉王朝第六代皇帝——孝景皇帝。在长子被册立为皇太子后,孝文皇帝奉皇太后薄氏“诸侯皆同姓,皇太子已立,自以其母为皇后”的诏令,于文帝前元年(前179年)三月立皇太子生母窦漪房为皇后。就这样,在逆天之运指引下,窦漪房从一个普通宫女成先为代王宠姬、然后是皇帝妾室,最后母以子贵,成为了皇宫中第二尊贵的女人——皇后(仅次于皇太后薄氏)。除了早夭的四个儿子、以及被册立为皇太子、日后又继位为帝的实际上的长子刘启之外,孝文皇帝还有三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刘武、刘参、刘揖;日后这三位皇子都被册立为诸侯王,各自出镇一方,成为汉室的屏藩。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三位皇子。梁孝王刘武:刘武是孝文皇帝次子(实际排行),和皇太子(孝景皇帝)刘启同母,都是窦皇后所出。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武被册立为代王,封国就是孝文皇帝未登基前的封国—代国的一部分。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因为代地贫瘠偏远,在窦皇后的请求下,刘武改封为淮阳王。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最受孝文皇帝喜爱的幼子、刘武的四弟梁王刘揖坠马伤重去世,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淮阳王刘武改封梁王,接受了四弟的封国——梁国。之后刘武多次入朝参拜父亲孝文皇帝以及祖母薄太后、母亲窦皇后,得到赏赐巨万。刘武和同母兄皇太子刘启的关系极好,兄弟俩感情融洽无比。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孝文皇帝驾崩,皇太子刘启继位,即孝景皇帝。梁王刘武因为是皇帝的亲弟(同母),所以在当时的诸侯王中最为得宠,受到重用。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诸侯王举兵作乱,反叛汉室。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联军西进,准备攻打关中,但刘武的梁国处于吴楚联军西进的必经之路,于是吴楚联军首先攻击梁国,克棘壁(今河南永城),杀死梁军数万。刘武退守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拼死抵抗吴楚联军。吴楚军队被梁国军队阻挡,不能越过梁地向西进兵,就这样在梁地和刘武的军队相持了三个多月。之后吴楚联军被太尉周亚夫率军迂回攻击,大败溃散,七国之乱因此被平定。战后统计功劳,梁国军队的斩俘数目几乎和朝廷军队一样多,梁王刘武因此立下大功,被孝景皇帝厚加封赏,扩大封国,据有东方大片肥沃土地,封地北以泰山为界,西达高阳,拥有四十余城,成为天下新一代强藩。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平定七国之乱后被,梁王刘武奉诏入朝,接受朝廷奖赏。当时孝景皇帝还没有册立太子,在一次和刘武的宴饮中,孝景皇帝酒后戏言:“我千秋万岁后,当传位于梁王。”刘武当即谦虚推辞,不过心中暗喜,窦太后得知消息后也很高兴。景帝前七年(前150年)十一月,孝景皇帝废黜了皇太子刘荣,于是窦太后就想让刘武作皇位继承人,并亲自和孝景皇帝关说。大臣窦婴、袁盎等坚决反对,劝阻孝景皇帝不可立梁王为皇储,孝景皇帝心中也是后悔当年的酒后戏言,自然同意窦婴、袁盎的奏疏。窦太后的意见被阻止后,虽然表面上不再提让刘武为皇储之事,但内心深恨窦婴、袁盎,刘武也因此忌恨他们。景帝前八年(前149年)四月,孝景皇帝册立第九子、胶东王刘彻为新皇太子,此事袁盎出力甚多。刘武得知后更加怨恨,就和门客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暗中派人刺杀了袁盎以及其他十多位建议立胶东王的大臣,作为报复。孝景皇帝追究此事,得知是刘武所为,于是非常生气,下诏逮捕梁王门客羊胜、公孙诡,并准备对刘武加罪。在梁相轩丘豹、梁国内史韩安国的进谏下,刘武才命令羊胜、公孙诡自杀,把他们的尸体交给朝廷。此事之后,孝景皇帝逐渐怨恨弟弟,不想原谅他。刘武这才觉得害怕,通过同母姐姐长公主刘嫖向母亲窦太后认罪,请求皇帝兄长宽恕,孝景皇帝看在母亲和姐姐的面子上,勉强原谅了刘武,但自此渐渐和刘武关系疏远冷淡,不再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同乘车辇了。景帝中六年(前144年)冬,梁王刘武再一次入长安参拜皇帝,并像以前一样给孝景皇帝上奏,请求留在长安暂时居住(以便和母亲、姐姐、兄长等亲人多团聚一下),但孝景皇帝冷漠地拒绝了弟弟的请求,让他在规定的朝拜时间到了后就返回梁国去。刘武因此心情十分惶恐,以为兄长会再加罪于自己,于是回封国后一直郁郁寡欢、心神恍惚。为了消除忧愁,刘武到梁地北边的良山去散心,当地人献了一头背上长着脚的牛给刘武,刘武见到这头“异牛”后心里特别厌恶,心情焦躁不安,由此发病。当年六月,刘武得了急症(或许是精神疾病),只捱了六天就去世了。他死后,孝景皇帝赐谥号为“孝”,称“梁孝王”,葬于芒砀山下(今河南永城芒砀山保安山南峰)。刘武去世后,孝景皇帝将庞大的梁国一分为五,分别册立刘武诸子为王,以此消除梁国对汉室朝廷的威胁,其中刘武长子刘买承袭了梁王王爵(刘武次子刘明为济川王;三子刘彭离为济东王;四子刘定为山阳王;五子刘不识为济阴王)。此后刘买的后裔一直承袭着梁王爵位。元始三年(3年),刘武七世孙、第八代梁王(指刘武一系)刘立犯罪被废、自杀;掌握朝廷实权的大司马王莽在两年后立刘武八世孙刘音为梁王,承梁孝王嗣。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篡汉,刘音被降为梁公,次年,刘音再降为平民。更始元年(23年)九月,在天下大乱中,篡位的王莽兵败身死,第八代梁王刘立之子刘永趁机到洛阳拜见自立为帝的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封刘永为梁王,以睢阳(河南商丘)旧地为梁国。刘永借机起兵,招纳山东各割据势力,盘踞于梁地。建武元年(25年)十一月,得到更始政权覆灭于赤眉军、更始帝被杀的消息后,刘永在睢阳自称天子,国号汉;当时光武皇帝刘秀已经在河北称帝,国号也是汉,为了加以区别,刘永所建立的政权在后世被称为“梁汉”。此后刘永和光武皇帝激烈交战,以争夺天下。经过两年的鏖战,建武三年(27年)四月,汉大将军吴汉率军围攻睢阳时,釜底抽薪将城外的麦子全部收割,睢阳城因此断粮,刘永无法坚持,被迫向酂县(河南永城酂城镇)方向突围。汉军穷追不舍,夺取了刘永的辎重粮草,梁汉将领庆吾见大势已去,于是在半路击杀刘永,向汉军投降。梁汉将领苏茂、周建则奉刘永之刘纡为梁王,逃奔至垂惠(安徽蒙城),继续对抗光武皇帝。建武四年(28年)秋,汉军攻克垂惠,刘纡逃奔闽越境内,梁汉灭亡。梁孝王刘武的最后直系血脉,从此消失于中原。代孝王刘参:刘参是孝文皇帝第三子(实际排行),其生母地位低微,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刘参因此远不能和兄弟刘启、刘武、刘揖等相比,较少得到孝文皇帝的宠爱。不过由于他的母亲不是吕氏女,所以刘参没有被元老功臣们猜忌,在父亲登基后,平安健康地成长,从这一点来看,刘参相比诡异夭亡的其他四个兄弟,命运还是要好很多。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参和二哥刘武一起封王,被册立为太原王(也有资料记载刘参是推后一年封王)。孝文皇帝将自己继位前的封国—代国一分为二,分别封给刘武、刘参;其中刘武都晋阳,为代王;刘参都兹氏,为太原王。但刘参的太原王没当多久,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刘参的二哥代王刘武在其生母窦太后的请求下,以“代地贫瘠偏远、地方苦寒”为由,说动孝文皇帝把宝贝儿子刘武改封到南方的淮阳。刘武改封后,孝文皇帝干脆让刘参移驻晋阳,将代国和太原国合二为一,原代国土地都归刘参所有,刘参因此被改封代王(这就看出亲疏了,刘武是皇后亲儿子,所以改封到南方富庶之地,刘参一个庶子,没有背景,就只能在代地继续硬撑。不过孝文皇帝将自己的旧封国全部留给刘参,虽然和东方、南方的大国不能比,不过意义很是重大,也算是补偿刘参这个庶子了)。代王刘参生母身份低微、不受孝文皇帝宠爱,自己又是庶子身份,在宫中的影响力和背景势力微乎其微,所以他一生都没有受到孝文皇帝的重视,不得宠爱。而代地位于偏僻孤寒的北方、实力弱小、没有更大的能力为汉室屏藩北方,在整个汉代诸侯封国中,代国从来都是最默默无闻的国家,没有任何值得叙述的突出事迹。不过这样也好,安安静静、低调平和地生活,也许就是刘参最好的人生历程了(多说一句,孝文皇帝就是从代王的位置上,入长安继位为帝的。假使没有后来的那些事情,那么他必将和儿子刘参的命运一样,默默无闻地在代地做一辈子代王,与世无争、平平安安。从这一点来说,刘参才是那个最像孝文皇帝的儿子。)在当了两年太原王、十五年代王后,刘参于文帝后二年(前162年)在晋阳去世,孝文皇帝给这个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自己命运的儿子赐谥号“孝”,称“代孝王”(和二哥刘武将来的谥号一样),并让刘参的儿子、自己的孙子刘登继承代王王爵,延续着始于自己的代王王号。元鼎三年(前114年),由于汉室开始扩充边塞、出征漠北,代国之地是汉军出塞的必经之路,不宜再封王,于是孝武皇帝刘彻以常山为界,将代孝王的孙子、自己的堂侄、第三代代王刘义改封为清河王,迁到中原富庶之地安置,刘参的后裔终于得以告别苦寒贫瘠的代地,安身于繁华丰沃的中原。地节四年 (前66年),代孝王玄孙、第三代清河王刘年因为犯罪被废除王爵,迁到房陵安置,只给予一百户封邑,三年后,清河国也被除封,刘参的后裔因此失国。虽然在元始二年(2年)的时候,代孝王的五世孙刘如意被掌握朝廷实权的王莽以“推广宗子”的名义册立为广宗王,但这只不过是王莽在篡汉前耍的“符命、谶纬”把戏而已,刘如意被立为广宗王,不过是王莽蒙蔽天下、增加自身权威的手段。始建国元年(9年),在王莽篡夺汉室社稷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刘如意也被废黜广宗王爵位,贬为平民。刘参的后代从此再也没有恢复祖先的地位,融入了普通百姓中。梁孝王刘揖:刘揖是孝文皇帝最小的儿子(实际排行),虽然和三哥刘参一样,刘揖的生母也是代王后宫中不知名的宫女,地位低下,但刘揖生性聪慧、自幼喜爱读书,文学素养很高,因此很得孝文皇帝的喜爱,受宠的程度还要超过二哥刘武,更不要说三哥刘参(和大哥刘启就不要比了)。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孝文皇帝刚刚继位,只立了长子刘启为皇太子,次子刘武、三子刘参都还没有封王,但他就迫不及待地将最喜爱的第四子刘揖册立为王。孝文皇帝立刘揖为梁王,以被诛杀的吕氏梁王吕产的封地作为刘揖的封国,重建了梁国,都睢阳。刘揖因此成为第一个受封诸侯王的孝文皇帝皇子。刘揖封王后便赴睢阳就国,孝文皇帝准许他五年一次入朝参拜,同时赐予他很多珍贵典籍,让他带到梁国研读。刘揖对这些书籍爱不释手,时常诵读,尤其对《诗经》、《尚书》等更是喜爱。为了帮助爱子更好地学习经典书籍,孝文皇帝在文帝前六年(前174年)将著名的大文学家、博士贾谊调任为梁王太傅,专门负责指导、培养刘揖成长。在贾谊的教诲下,刘揖的文学、政治素质大大提高,和贾太傅平日对谈文学、时政等事颇有见地,孝文皇帝得知后,对于刘揖的成长欣慰不已。文帝前十一年(前169年),梁王刘揖按照五年一朝的制度,在太傅贾谊的陪伴下到长安参拜孝文皇帝,在孝文皇帝的面展示了自己不俗的文学才华,使得作为父亲的孝文皇帝既自豪且开心。但乐极生悲,梁王在参拜皇帝完毕、前往上林苑打猎休憩途中,却不慎坠马受伤,医治无效,因伤重而去世。孝文皇帝和贾谊得知噩耗后都悲痛万分,哀伤痛惜了很久,贾谊甚至因为没有看顾好学生,从此自责哀伤,于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在忧郁中去世。刘揖在梁王位十年,他坠马去世后,孝文皇帝赐其谥号“怀”,称“梁怀王”。由于刘揖没有儿子继承王位,于是孝文皇帝将次子刘武由淮阳王改封为梁王,转封到富庶膏腴之地—梁国。以上,就是孝文皇帝继位后,他除了皇太子刘启之外,其他七个儿子的人生历程和最终的结局。其中有莫名夭亡、连名字也没能留下的四个嫡子;有半生风光无限、最后却因为猜忌而郁闷去世的梁王刘武;有默默无闻、平静随和,代替父亲成为代王,命运也大致相同的代王刘参;有年少聪慧、喜好读书,却意外坠马去世的梁王刘揖。这些皇子们的命运或悲伤、或遗憾、或安宁,但最终还是殊途同归,汇入了永不停歇的历史长河之中,后人在研读他们的人生时,也许有唏嘘,也许有欣慰,也许还会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吧。告诉他:1.受欺负时不要哭,越哭别人越欺负你,如果你有能力,打疼欺负你的人,一次就够。2.不要背后说他人坏话,尤其别人诱导你说时。3.安全比什么都重要。4.家人比其他人都要重要。5.闹着玩时不能急。6.什么事儿觉得不开心,害怕了,告诉老师,告诉家长不丢人。7.不要借钱给别人,也不要借别人钱8.无功不受禄,没有白吃的午餐,白给的东西不能要。9.别跟女孩子较劲,要哄她们开心。10.说女孩好看、年轻都不如说她瘦了。11.老师说的不见得是对的,爸爸妈妈说的也不见得是对的,如果发生矛盾,那就听爸爸妈妈的。12.别人不去做,却鼓动你去的事,不要去做。13.朋友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随时可以换新的。14.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爱好,消遣不算。15.想跨阶层社交,你需要一个足够长的特长。16.回顾过去,越觉得以前傻,那说明你成长了17.拿别人东西时,一定要说一声,要保留界限感。18.永远不要觉得别人是傻子。19.对于你应得的东西,一定要敢要。20.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个人觉得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爸爸是决不能缺席的。阳刚之气是男性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坚强、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一个男孩如果久处女人堆中,难免会沾染胭脂之气。故作为男人的父亲必须站出来,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爸爸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要培养孩子担当意识,该出手之需出手;要培养孩子勇敢精神,在哪跌倒要自己爬起来,只要不危及生命,一切困难都要勇敢面对;要培养孩孑顽强意志,不达目标决不罢修;要培养孩子悲天悯人之情怀和感恩戴德之心;要有容错的胸怀和探索、实践、创新的自觉。作为学校方面要培养男孩子的家国情怀,爱国和集体主义意识。要激发竞争意识和培养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要培养孩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等。当然,男孩的阳刚之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需要榜样的引导,正能量的传承,好风尚的熏陶等。
个人觉得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爸爸是决不能缺席的。阳刚之气是男性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坚强、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一个男孩如果久处女人堆中,难免会沾染胭脂之气。故作为男人的父亲必须站出来,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爸爸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要培养孩子担当意识,该出手之需出手;要培养孩子勇敢精神,在哪跌倒要自己爬起来,只要不危及生命,一切困难都要勇敢面对;要培养孩孑顽强意志,不达目标决不罢修;要培养孩子悲天悯人之情怀和感恩戴德之心;要有容错的胸怀和探索、实践、创新的自觉。作为学校方面要培养男孩子的家国情怀,爱国和集体主义意识。要激发竞争意识和培养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要培养孩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等。当然,男孩的阳刚之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需要榜样的引导,正能量的传承,好风尚的熏陶等。汉高帝三年(前204年),汉王刘邦在和楚霸王项羽的交战中收复了重镇成皋(河南荥阳汜水镇),并逼迫项羽订盟,以鸿沟为界,以东属楚,以西属汉,之后项羽引兵东归彭城。在中原局势稍稍安定后,汉王便迁到成皋,住在河南宫成皋台中,指挥对楚军的最后围。当初,刘邦在和六国旧贵族—魏国王族后裔魏王豹的交战中,击败并俘杀了魏王豹,还俘获了魏王豹的诸多后宫姬妾,其中有薄姬、管姬、赵姬等美人。管姬、赵姬先得汉王宠幸,成为宠妾,而薄姬为人忠厚迟钝,久久不得宠爱,只能在织室织布。薄姬、管姬、赵姬在魏王豹后宫时彼此相善,关系很好,曾经约定:“先贵无相忘”(先富贵的人不要忘记其他同伴),于是管姬和赵姬在受到汉王宠爱后,决心帮助薄姬。高帝四年(前203年),汉王无事时在河南宫闲坐,召管姬、赵姬侍候。管姬和赵姬趁机当着汉王的面大声谈笑当初和薄姬的约定,嬉闹不已。刘邦听见宠妾们的谈笑后果然出言询问,于是管姬和赵姬向刘邦说起当年与薄姬约定的“富贵不相忘”诺言。刘邦听完后心里很是怜悯薄姬,当晚便将薄姬召来侍寝,准备帮助她了结心愿。在得遂心愿、侍候汉王的时候,薄姬高兴地对汉王说:“昨夜妾做梦,梦中见有苍龙盘踞于胸口。”刘邦大气地回答:“这是显贵吉兆,让我为你促成这好事吧!”之后,薄姬就有了身孕。不过刘邦对这次宠幸薄姬之事并不是很在意,即使薄姬因此有孕、并于高帝五年(前202年)诞育了刘邦的第四子时,他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一对母子,除了给第四子赐名为“刘恒”、并按照制度妥善安置薄姬母子外,刘邦对刘恒这个儿子再也没有其他特别的关照,刘恒在幼年时,和父亲刘邦都很少见面。高帝五年(前202年)二月,汉王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彻底击败项羽,迫使楚霸王江东自刎。在韩信、彭越、臧荼、吴芮等诸侯王的劝进下,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称帝,定国号为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亲征代地,平定了代相国陈豨的叛乱。当时代地无主,需要册立诸侯王镇守当地,于是高帝将时年八岁的刘恒立为代王,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即刻前赴代地就国。刘恒便在这一年告别母亲薄姬,离开长安,以代王的身份前往晋阳,为大汉王朝镇守代地。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崩于长安长乐宫,刘恒的二哥、皇太子刘盈继位,即孝惠皇帝,朝中大权则被高帝的发妻、皇太后吕雉操控于手中。吕太后为了报复当年高帝在位时,凭借皇帝宠幸几乎夺去刘盈储君之位的高帝宠姬戚夫人、赵王刘如意母子,先将戚夫人残酷迫害致死,又设计毒死了赵王刘如意。高帝庶长子齐王刘肥也几乎被害,最后只得献齐国城阳郡给异母妹妹鲁元公主(吕太后的亲女儿),并奉其为齐国太后,这才使得吕太后放过了他。但刘肥担惊受怕之下,心神受损,于惠帝六年(前189年)早早去世。惠帝七年(前188年),因为母亲吕太后残杀父亲的宠妾戚夫人,又将自己的兄弟赵王刘如意毒死、齐王刘肥恐吓早亡,二十四岁的孝惠皇帝心情郁闷悲苦,屡屡借酒浇愁,渐生宿疾,最终因此抑郁而终。吕太后立孝惠皇帝长子、年幼的刘恭为帝,即前少帝,朝政继续把持在吕太后以及吕氏家族手中。孝惠皇帝驾崩后,吕太后加紧了清除刘氏皇族子弟的行动,高帝第五子赵共王刘恢、第六子赵幽王刘友、第八子燕灵王刘建先后被饿杀、被逼自尽、或病亡后幼子被杀以至绝后。到高后八年(前180年)的时候,高帝刘邦八个儿子中,只有第四子代王刘恒、第七子淮南王刘长在世。刘长是因为自幼母亲受诬告自杀,被吕太后抚养长大,相当于太后养子,所以没有遭受迫害。而刘恒则是母子从小受父亲忽视、疏远,所以得到了当时同样被高帝轻视怠慢的皇后吕氏的同情,簿姬与吕皇后之间同病相怜、关系居然相当亲近。到了高帝驾崩、吕皇后升级为吕太后时,因为儿子的封国偏僻贫瘠,对吕氏没有威胁,同时当年和太后还有一段同病相怜的友情,薄姬出乎意料地没有遭遇其他高帝姬妾及皇子们所受到的迫害,还被吕太后特别关照,派人奉送至代地,到自己的亲儿子刘恒那里荣养,并上尊号为代国太后。对比起下场悲惨的戚夫人、刘如意来说,薄姬和刘恒的待遇岂止强过万倍。孝惠皇帝继位后,吕太后将自己家族中的女子大多嫁给了刘氏皇族子弟:妹妹吕媭的女儿嫁给了营陵侯刘泽(即日后的琅琊王),侄子吕产的女儿嫁给了赵王刘恢,吕禄的女儿嫁给了朱虚侯刘章,赵王刘友的王后也是吕氏女,后少帝刘弘的皇后是吕禄的女儿。在这期间,代王刘恒也册立了元后,虽然没有确实证据证明代王后是吕氏女,但可能性非常大。刘恒和王后感情很好,前后生了四个儿子。惠帝三年(前192年),为了更好地掌控诸侯王们日常的动向,吕太后把自己宫中的亲信宫女挑选了部分机灵聪慧、容貌出色的安排出宫,前往各诸侯王国,名义上是赐给诸侯王们作为后宫妾室,其实这些宫女们暗地里也负有刺探诸侯王动静、随时向太后汇报的秘密任务。其中有一个宫女名叫窦漪房的,也在出宫名单中。窦漪房是清河郡人,清河郡属赵地,为了能够趁这次出宫机会返回故乡,窦漪房私下用厚礼贿赂调配受赐宫女名单的內官,请他把自己的名字安排到去赵国的名单里。但事与愿违,分配名单时,窦漪房偏偏没有如愿前往赵国,而是被安排去了代国!得知消息后的窦漪房痛哭不已,觉得代国山高水远,自己去了恐怕再也没有能够返回的机会。就这样,内心万般无奈的窦漪房只得跟随朝廷的车队,踏上了前往代国的路途。窦漪房等人抵达代国后,按吕太后的诏令入代王宫,成为了代王的姬妾。因为窦漪房微小谨慎、温和平实的性格,所以得到了代王的特别宠爱,窦漪房先后为代王生下两子一女,在代王后宫中的位置仅次于代国太后和代王后。窦漪房少年困苦、父母双亡,幼年时的生活很是悲惨孤寂,所以她对如今的富贵生活十分满足,对代国太后薄氏和代王后(大概率是吕太后的族女)也是恭敬谦卑、尊奉有加,没有丝毫失礼的地方,更没有其他非分之想。这样的谦和态度让代王宫中人等对她称赞、敬佩有加。窦漪房在代国的生活舒心惬意极了,她觉得就这样平淡安宁地在代国过完一生,就是最大的福气。大约在高后末年(约前181年左右),代王后患病去世,代国王后之位空缺。当时代国太后薄氏属意性格平和、行事谨慎的窦漪房为新王后,并准备亲自上书给吕太后请求册立窦漪房为代王继后(薄氏自认为和吕太后有交情、况且窦漪房之前又是吕太后的宫中亲信,如果薄氏上书要求册立窦漪房,吕太后一定应允)。但此事被小心谨慎的代王否决了,没有同意立窦漪房为继后,窦漪房自己也推辞不就(这里推测,代王后很有可能就是吕太后的族女,如果她刚死代王就马上立其他人为新后,那么有可能会被吕太后及吕氏忌恨,从而遭到残酷的打击。代王刘恒的兄弟赵共王刘恢、赵幽王刘友,都是因为得罪了自己的吕氏王后,所以被逼自杀、或者被软禁饿死。代王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不愿、或者不敢册立新后)。话到这里再多说一句:窦漪房能够在代国得到代王的宠爱,并过上舒心惬意的生活,真的要感谢当年那个收钱不办事、把她从去赵国的名单中改到去代国的內官。假如窦漪房真的如愿去了赵国,那么她就会遭遇到前后三任赵王(赵隐王、赵幽王、赵共王)的悲惨命运,很大可能会因株连之罪而早早遭遇不测了。从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被立为代王、至晋阳就国开始,至高后八年(前180年)为止,代王刘恒在代地驻守了十五年,平日里行事微小谨慎、恭俭谦卑,以身作则,上对太后、百官,下对代地官吏百姓都是谦恭有礼,礼法安肃。代王为人也是温和文雅、宽厚仁德,个人的品德口碑朝野称赞、传颂在外。相对其他骄奢、狠戾的诸侯王们,代王温和仁厚的性格实在是太难得了。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在长安病逝。虽然她生前做足了准备,将吕氏家族安插在各个重要位置,以侄子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吕王吕产担任相国,控制长安南北两军以威慑诸臣,期待吕氏家族能够长保富贵。但人算不如天算,吕太后刚刚去世,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开国功臣们联合高帝长孙齐王刘襄、其弟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子弟,以吕氏将要篡位为由,发动“诛吕”,将吕氏一族全部诛杀,彻底推翻了吕氏对朝廷十多年的统治,恢复汉室正统。诛杀诸吕之后,皇帝(后少帝刘弘)就不能继续呆在皇位上了,虽然他也是孝惠帝的儿子,但更是吕太后的亲孙子。如果不更立皇帝,那么日后小皇帝长大,绝对会清算旧账,打击报发动“诛吕”的老臣和刘氏宗族子弟。于是,大臣们决定抹去小皇帝是孝惠帝儿子的这个事实,另选新君。当时,有资格成为新皇帝的人选中,以齐王刘襄(高帝长孙)、代王刘恒(高帝第四子)、淮南王刘长(高帝第七子)三人最有优势,大臣们迎立新帝,主要是从他们之中选择。但在商议迎立新帝的朝会中,老臣们首先对于奉齐王刘襄为新帝就全部表示反对:齐王的舅舅驷均是一个狠毒、严酷的人,一旦刘襄被迎立为新帝,岂不是又来了一个“吕氏外戚”?本来大家诛杀吕氏,就是对外戚专权忍无可忍,不得已先下手以免日后被害,如果立齐王的话,那才叫旧祸刚去,新祸又来!因此齐王万万不可立为新帝。淮南王刘长,这个时候才十六岁,年少冲动、轻佻暴躁,不是为君的最佳人选。同时刘长生母因罪自杀,是被吕太后从小抚养长大,如同亲子,孝惠帝在位及吕太后当权时,刘长就依仗着吕氏的势力骄纵专横、跋扈不法。如果立淮南王为新帝,将来他很有可能会挂念吕太后的养育之情而清算诸功臣,使得元老重臣们重蹈吕氏覆灭的旧辙。为了大家将来身家性命的安全,淮南王也被排除在新帝人选之外。在排除了齐王、淮南王之后,新皇帝的人选就只剩下代王一人了。相对于齐王和淮南王来说,代王宽厚仁德、温和谦逊、恭敬有礼,品行敦实,简直是新君的上佳之选;同时,代王母家薄氏地位微寒,人丁稀少,处事也是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将来绝不会有吕氏专权之祸。对比之下,周勃、陈平等老臣们一致决定迎代王入长安,承继皇位。于是朝廷派出使者前往代地,拜见代王并说明迎代王赴长安即位的来意;代王在短暂地谨慎观望、以待时局发展后,决定立即出发赶赴长安。至灞桥时,长安群臣以参见天子礼拜见代王,代王立即谦虚回礼,不以皇帝自居,老臣们因此欣慰不已,认为没有选错人。入长安后,代王没有立刻进皇宫,而是在代国官邸与诸臣以外藩对朝臣的宾客之礼见面,大臣们奉劝进奏章,并献印玺,请代王继位。代王三辞之后郑重接过国玺,表示愿意继承高皇帝、孝惠皇帝所传下来的皇位,随即诸臣以朝见天子之礼参拜代王。从这一刻起,代王刘恒才真正地成为大汉新一代皇帝,即汉太宗孝文皇帝。孝文皇帝半生微小谨慎,谦恭平和,与世无争,远远地躲到边远封国内,才在残酷而血腥的汉初权力之争中得以保全,并最终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不过即使是孝文皇帝这样谨慎温和的皇帝,在权力、利益和亲情相对立时,同样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他的四个嫡子,都因为权力的斗争和利益的纠葛,在他刚刚成为皇帝之后不久,就莫名其妙地去世夭亡,成为了这场改朝换代“争斗”中的牺牲品。前面说过,刘恒为代王时,曾经和代王后生育了四个儿子(史记记载是三个儿子),而代王后虽然没有确切史学资料记录是吕氏家族的女子,但可能性非常大。在“诛吕”行动之前,代王后就不幸(或者说很幸运)去世了,留下了四个儿子。但诡异的是:在孝文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十月,他与原配代王后所生的四个皇子居然先后因病夭亡,孝文皇帝所有的嫡子就此全部离开了人世。这一事件在整个两汉时期都讳莫如深,没有人敢于去探查背后的真实原因。直到曹魏代汉后,才有史学家得以考据探查其中的原委:孝文皇帝四个嫡子皆由原配王后所生,而代王后很大可能是吕氏之女(虽然史书中没有确切记载),所以这四个皇子自然具有吕氏的血脉。老功臣们诛灭了吕氏全族,迎立代王继位后,为了消除后患,就连孝惠皇帝的儿子们都被全部杀死,以防将来遗祸复发。所以,对于新皇帝这四个有吕氏血统的皇子,老臣们自然是绝不能放过,必须清除(否则将来孝文皇帝驾崩,这四个皇子中的一个继承了皇位,那当年诛灭吕氏的功臣们(或者其后裔家族)岂不是马上就会遭到复仇、同样被诛灭全家)。所以,为了汉室江山的延续、社稷的稳定、刘氏皇室的统治权不动摇,孝文皇帝在两难中只有和功臣们妥协,舍弃了四个儿子,以换取天下的安定和和皇位的稳固。皇权之下、无有亲情的残酷本质,在这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功臣为了自保,要的只是免除祸患、清除有吕氏血统的皇子,对于那些和吕氏没有关系的皇子,诸位大臣还是相当的尊敬和礼遇,他们都得到了应该享有的尊荣和地位。孝文皇帝的其他儿子,全都平安健康成长,安享一生荣华富贵。在四个嫡子夭亡后,孝文皇帝在世的儿子中,以宠姬窦漪房的长子刘启年纪最长。文帝前元年(前179年)正月(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一岁之首,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三个月;另外孝文皇帝在位时两次改元,但没有建立年号,分别称前、后某年),在太常(负责宗庙社稷礼仪的高官)“于诸皇子中择元良,册立为皇太子以定社稷”的奏请下,孝文皇帝将太常所上的奏疏发给群臣朝议,诸臣讨论后回奏文帝:皇长子刘启“淳厚仁德、恭敬有礼”,请立为皇太子,以固国家根本。于是孝文皇帝正式下诏,册立皇长子刘启为皇太子,颁诏天下,以稳定社稷。刘启,就是日后的大汉王朝第六代皇帝——孝景皇帝。在长子被册立为皇太子后,孝文皇帝奉皇太后薄氏“诸侯皆同姓,皇太子已立,自以其母为皇后”的诏令,于文帝前元年(前179年)三月立皇太子生母窦漪房为皇后。就这样,在逆天之运指引下,窦漪房从一个普通宫女成先为代王宠姬、然后是皇帝妾室,最后母以子贵,成为了皇宫中第二尊贵的女人——皇后(仅次于皇太后薄氏)。除了早夭的四个儿子、以及被册立为皇太子、日后又继位为帝的实际上的长子刘启之外,孝文皇帝还有三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刘武、刘参、刘揖;日后这三位皇子都被册立为诸侯王,各自出镇一方,成为汉室的屏藩。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三位皇子。梁孝王刘武:刘武是孝文皇帝次子(实际排行),和皇太子(孝景皇帝)刘启同母,都是窦皇后所出。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武被册立为代王,封国就是孝文皇帝未登基前的封国—代国的一部分。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因为代地贫瘠偏远,在窦皇后的请求下,刘武改封为淮阳王。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最受孝文皇帝喜爱的幼子、刘武的四弟梁王刘揖坠马伤重去世,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淮阳王刘武改封梁王,接受了四弟的封国——梁国。之后刘武多次入朝参拜父亲孝文皇帝以及祖母薄太后、母亲窦皇后,得到赏赐巨万。刘武和同母兄皇太子刘启的关系极好,兄弟俩感情融洽无比。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孝文皇帝驾崩,皇太子刘启继位,即孝景皇帝。梁王刘武因为是皇帝的亲弟(同母),所以在当时的诸侯王中最为得宠,受到重用。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诸侯王举兵作乱,反叛汉室。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联军西进,准备攻打关中,但刘武的梁国处于吴楚联军西进的必经之路,于是吴楚联军首先攻击梁国,克棘壁(今河南永城),杀死梁军数万。刘武退守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拼死抵抗吴楚联军。吴楚军队被梁国军队阻挡,不能越过梁地向西进兵,就这样在梁地和刘武的军队相持了三个多月。之后吴楚联军被太尉周亚夫率军迂回攻击,大败溃散,七国之乱因此被平定。战后统计功劳,梁国军队的斩俘数目几乎和朝廷军队一样多,梁王刘武因此立下大功,被孝景皇帝厚加封赏,扩大封国,据有东方大片肥沃土地,封地北以泰山为界,西达高阳,拥有四十余城,成为天下新一代强藩。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平定七国之乱后被,梁王刘武奉诏入朝,接受朝廷奖赏。当时孝景皇帝还没有册立太子,在一次和刘武的宴饮中,孝景皇帝酒后戏言:“我千秋万岁后,当传位于梁王。”刘武当即谦虚推辞,不过心中暗喜,窦太后得知消息后也很高兴。景帝前七年(前150年)十一月,孝景皇帝废黜了皇太子刘荣,于是窦太后就想让刘武作皇位继承人,并亲自和孝景皇帝关说。大臣窦婴、袁盎等坚决反对,劝阻孝景皇帝不可立梁王为皇储,孝景皇帝心中也是后悔当年的酒后戏言,自然同意窦婴、袁盎的奏疏。窦太后的意见被阻止后,虽然表面上不再提让刘武为皇储之事,但内心深恨窦婴、袁盎,刘武也因此忌恨他们。景帝前八年(前149年)四月,孝景皇帝册立第九子、胶东王刘彻为新皇太子,此事袁盎出力甚多。刘武得知后更加怨恨,就和门客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暗中派人刺杀了袁盎以及其他十多位建议立胶东王的大臣,作为报复。孝景皇帝追究此事,得知是刘武所为,于是非常生气,下诏逮捕梁王门客羊胜、公孙诡,并准备对刘武加罪。在梁相轩丘豹、梁国内史韩安国的进谏下,刘武才命令羊胜、公孙诡自杀,把他们的尸体交给朝廷。此事之后,孝景皇帝逐渐怨恨弟弟,不想原谅他。刘武这才觉得害怕,通过同母姐姐长公主刘嫖向母亲窦太后认罪,请求皇帝兄长宽恕,孝景皇帝看在母亲和姐姐的面子上,勉强原谅了刘武,但自此渐渐和刘武关系疏远冷淡,不再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同乘车辇了。景帝中六年(前144年)冬,梁王刘武再一次入长安参拜皇帝,并像以前一样给孝景皇帝上奏,请求留在长安暂时居住(以便和母亲、姐姐、兄长等亲人多团聚一下),但孝景皇帝冷漠地拒绝了弟弟的请求,让他在规定的朝拜时间到了后就返回梁国去。刘武因此心情十分惶恐,以为兄长会再加罪于自己,于是回封国后一直郁郁寡欢、心神恍惚。为了消除忧愁,刘武到梁地北边的良山去散心,当地人献了一头背上长着脚的牛给刘武,刘武见到这头“异牛”后心里特别厌恶,心情焦躁不安,由此发病。当年六月,刘武得了急症(或许是精神疾病),只捱了六天就去世了。他死后,孝景皇帝赐谥号为“孝”,称“梁孝王”,葬于芒砀山下(今河南永城芒砀山保安山南峰)。刘武去世后,孝景皇帝将庞大的梁国一分为五,分别册立刘武诸子为王,以此消除梁国对汉室朝廷的威胁,其中刘武长子刘买承袭了梁王王爵(刘武次子刘明为济川王;三子刘彭离为济东王;四子刘定为山阳王;五子刘不识为济阴王)。此后刘买的后裔一直承袭着梁王爵位。元始三年(3年),刘武七世孙、第八代梁王(指刘武一系)刘立犯罪被废、自杀;掌握朝廷实权的大司马王莽在两年后立刘武八世孙刘音为梁王,承梁孝王嗣。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篡汉,刘音被降为梁公,次年,刘音再降为平民。更始元年(23年)九月,在天下大乱中,篡位的王莽兵败身死,第八代梁王刘立之子刘永趁机到洛阳拜见自立为帝的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封刘永为梁王,以睢阳(河南商丘)旧地为梁国。刘永借机起兵,招纳山东各割据势力,盘踞于梁地。建武元年(25年)十一月,得到更始政权覆灭于赤眉军、更始帝被杀的消息后,刘永在睢阳自称天子,国号汉;当时光武皇帝刘秀已经在河北称帝,国号也是汉,为了加以区别,刘永所建立的政权在后世被称为“梁汉”。此后刘永和光武皇帝激烈交战,以争夺天下。经过两年的鏖战,建武三年(27年)四月,汉大将军吴汉率军围攻睢阳时,釜底抽薪将城外的麦子全部收割,睢阳城因此断粮,刘永无法坚持,被迫向酂县(河南永城酂城镇)方向突围。汉军穷追不舍,夺取了刘永的辎重粮草,梁汉将领庆吾见大势已去,于是在半路击杀刘永,向汉军投降。梁汉将领苏茂、周建则奉刘永之刘纡为梁王,逃奔至垂惠(安徽蒙城),继续对抗光武皇帝。建武四年(28年)秋,汉军攻克垂惠,刘纡逃奔闽越境内,梁汉灭亡。梁孝王刘武的最后直系血脉,从此消失于中原。代孝王刘参:刘参是孝文皇帝第三子(实际排行),其生母地位低微,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刘参因此远不能和兄弟刘启、刘武、刘揖等相比,较少得到孝文皇帝的宠爱。不过由于他的母亲不是吕氏女,所以刘参没有被元老功臣们猜忌,在父亲登基后,平安健康地成长,从这一点来看,刘参相比诡异夭亡的其他四个兄弟,命运还是要好很多。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参和二哥刘武一起封王,被册立为太原王(也有资料记载刘参是推后一年封王)。孝文皇帝将自己继位前的封国—代国一分为二,分别封给刘武、刘参;其中刘武都晋阳,为代王;刘参都兹氏,为太原王。但刘参的太原王没当多久,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刘参的二哥代王刘武在其生母窦太后的请求下,以“代地贫瘠偏远、地方苦寒”为由,说动孝文皇帝把宝贝儿子刘武改封到南方的淮阳。刘武改封后,孝文皇帝干脆让刘参移驻晋阳,将代国和太原国合二为一,原代国土地都归刘参所有,刘参因此被改封代王(这就看出亲疏了,刘武是皇后亲儿子,所以改封到南方富庶之地,刘参一个庶子,没有背景,就只能在代地继续硬撑。不过孝文皇帝将自己的旧封国全部留给刘参,虽然和东方、南方的大国不能比,不过意义很是重大,也算是补偿刘参这个庶子了)。代王刘参生母身份低微、不受孝文皇帝宠爱,自己又是庶子身份,在宫中的影响力和背景势力微乎其微,所以他一生都没有受到孝文皇帝的重视,不得宠爱。而代地位于偏僻孤寒的北方、实力弱小、没有更大的能力为汉室屏藩北方,在整个汉代诸侯封国中,代国从来都是最默默无闻的国家,没有任何值得叙述的突出事迹。不过这样也好,安安静静、低调平和地生活,也许就是刘参最好的人生历程了(多说一句,孝文皇帝就是从代王的位置上,入长安继位为帝的。假使没有后来的那些事情,那么他必将和儿子刘参的命运一样,默默无闻地在代地做一辈子代王,与世无争、平平安安。从这一点来说,刘参才是那个最像孝文皇帝的儿子。)在当了两年太原王、十五年代王后,刘参于文帝后二年(前162年)在晋阳去世,孝文皇帝给这个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自己命运的儿子赐谥号“孝”,称“代孝王”(和二哥刘武将来的谥号一样),并让刘参的儿子、自己的孙子刘登继承代王王爵,延续着始于自己的代王王号。元鼎三年(前114年),由于汉室开始扩充边塞、出征漠北,代国之地是汉军出塞的必经之路,不宜再封王,于是孝武皇帝刘彻以常山为界,将代孝王的孙子、自己的堂侄、第三代代王刘义改封为清河王,迁到中原富庶之地安置,刘参的后裔终于得以告别苦寒贫瘠的代地,安身于繁华丰沃的中原。地节四年 (前66年),代孝王玄孙、第三代清河王刘年因为犯罪被废除王爵,迁到房陵安置,只给予一百户封邑,三年后,清河国也被除封,刘参的后裔因此失国。虽然在元始二年(2年)的时候,代孝王的五世孙刘如意被掌握朝廷实权的王莽以“推广宗子”的名义册立为广宗王,但这只不过是王莽在篡汉前耍的“符命、谶纬”把戏而已,刘如意被立为广宗王,不过是王莽蒙蔽天下、增加自身权威的手段。始建国元年(9年),在王莽篡夺汉室社稷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刘如意也被废黜广宗王爵位,贬为平民。刘参的后代从此再也没有恢复祖先的地位,融入了普通百姓中。梁孝王刘揖:刘揖是孝文皇帝最小的儿子(实际排行),虽然和三哥刘参一样,刘揖的生母也是代王后宫中不知名的宫女,地位低下,但刘揖生性聪慧、自幼喜爱读书,文学素养很高,因此很得孝文皇帝的喜爱,受宠的程度还要超过二哥刘武,更不要说三哥刘参(和大哥刘启就不要比了)。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孝文皇帝刚刚继位,只立了长子刘启为皇太子,次子刘武、三子刘参都还没有封王,但他就迫不及待地将最喜爱的第四子刘揖册立为王。孝文皇帝立刘揖为梁王,以被诛杀的吕氏梁王吕产的封地作为刘揖的封国,重建了梁国,都睢阳。刘揖因此成为第一个受封诸侯王的孝文皇帝皇子。刘揖封王后便赴睢阳就国,孝文皇帝准许他五年一次入朝参拜,同时赐予他很多珍贵典籍,让他带到梁国研读。刘揖对这些书籍爱不释手,时常诵读,尤其对《诗经》、《尚书》等更是喜爱。为了帮助爱子更好地学习经典书籍,孝文皇帝在文帝前六年(前174年)将著名的大文学家、博士贾谊调任为梁王太傅,专门负责指导、培养刘揖成长。在贾谊的教诲下,刘揖的文学、政治素质大大提高,和贾太傅平日对谈文学、时政等事颇有见地,孝文皇帝得知后,对于刘揖的成长欣慰不已。文帝前十一年(前169年),梁王刘揖按照五年一朝的制度,在太傅贾谊的陪伴下到长安参拜孝文皇帝,在孝文皇帝的面展示了自己不俗的文学才华,使得作为父亲的孝文皇帝既自豪且开心。但乐极生悲,梁王在参拜皇帝完毕、前往上林苑打猎休憩途中,却不慎坠马受伤,医治无效,因伤重而去世。孝文皇帝和贾谊得知噩耗后都悲痛万分,哀伤痛惜了很久,贾谊甚至因为没有看顾好学生,从此自责哀伤,于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在忧郁中去世。刘揖在梁王位十年,他坠马去世后,孝文皇帝赐其谥号“怀”,称“梁怀王”。由于刘揖没有儿子继承王位,于是孝文皇帝将次子刘武由淮阳王改封为梁王,转封到富庶膏腴之地—梁国。以上,就是孝文皇帝继位后,他除了皇太子刘启之外,其他七个儿子的人生历程和最终的结局。其中有莫名夭亡、连名字也没能留下的四个嫡子;有半生风光无限、最后却因为猜忌而郁闷去世的梁王刘武;有默默无闻、平静随和,代替父亲成为代王,命运也大致相同的代王刘参;有年少聪慧、喜好读书,却意外坠马去世的梁王刘揖。这些皇子们的命运或悲伤、或遗憾、或安宁,但最终还是殊途同归,汇入了永不停歇的历史长河之中,后人在研读他们的人生时,也许有唏嘘,也许有欣慰,也许还会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吧。
个人觉得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爸爸是决不能缺席的。阳刚之气是男性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坚强、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一个男孩如果久处女人堆中,难免会沾染胭脂之气。故作为男人的父亲必须站出来,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爸爸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要培养孩子担当意识,该出手之需出手;要培养孩子勇敢精神,在哪跌倒要自己爬起来,只要不危及生命,一切困难都要勇敢面对;要培养孩孑顽强意志,不达目标决不罢修;要培养孩子悲天悯人之情怀和感恩戴德之心;要有容错的胸怀和探索、实践、创新的自觉。作为学校方面要培养男孩子的家国情怀,爱国和集体主义意识。要激发竞争意识和培养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要培养孩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等。当然,男孩的阳刚之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需要榜样的引导,正能量的传承,好风尚的熏陶等。汉高帝三年(前204年),汉王刘邦在和楚霸王项羽的交战中收复了重镇成皋(河南荥阳汜水镇),并逼迫项羽订盟,以鸿沟为界,以东属楚,以西属汉,之后项羽引兵东归彭城。在中原局势稍稍安定后,汉王便迁到成皋,住在河南宫成皋台中,指挥对楚军的最后围。当初,刘邦在和六国旧贵族—魏国王族后裔魏王豹的交战中,击败并俘杀了魏王豹,还俘获了魏王豹的诸多后宫姬妾,其中有薄姬、管姬、赵姬等美人。管姬、赵姬先得汉王宠幸,成为宠妾,而薄姬为人忠厚迟钝,久久不得宠爱,只能在织室织布。薄姬、管姬、赵姬在魏王豹后宫时彼此相善,关系很好,曾经约定:“先贵无相忘”(先富贵的人不要忘记其他同伴),于是管姬和赵姬在受到汉王宠爱后,决心帮助薄姬。高帝四年(前203年),汉王无事时在河南宫闲坐,召管姬、赵姬侍候。管姬和赵姬趁机当着汉王的面大声谈笑当初和薄姬的约定,嬉闹不已。刘邦听见宠妾们的谈笑后果然出言询问,于是管姬和赵姬向刘邦说起当年与薄姬约定的“富贵不相忘”诺言。刘邦听完后心里很是怜悯薄姬,当晚便将薄姬召来侍寝,准备帮助她了结心愿。在得遂心愿、侍候汉王的时候,薄姬高兴地对汉王说:“昨夜妾做梦,梦中见有苍龙盘踞于胸口。”刘邦大气地回答:“这是显贵吉兆,让我为你促成这好事吧!”之后,薄姬就有了身孕。不过刘邦对这次宠幸薄姬之事并不是很在意,即使薄姬因此有孕、并于高帝五年(前202年)诞育了刘邦的第四子时,他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一对母子,除了给第四子赐名为“刘恒”、并按照制度妥善安置薄姬母子外,刘邦对刘恒这个儿子再也没有其他特别的关照,刘恒在幼年时,和父亲刘邦都很少见面。高帝五年(前202年)二月,汉王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彻底击败项羽,迫使楚霸王江东自刎。在韩信、彭越、臧荼、吴芮等诸侯王的劝进下,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称帝,定国号为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亲征代地,平定了代相国陈豨的叛乱。当时代地无主,需要册立诸侯王镇守当地,于是高帝将时年八岁的刘恒立为代王,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即刻前赴代地就国。刘恒便在这一年告别母亲薄姬,离开长安,以代王的身份前往晋阳,为大汉王朝镇守代地。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崩于长安长乐宫,刘恒的二哥、皇太子刘盈继位,即孝惠皇帝,朝中大权则被高帝的发妻、皇太后吕雉操控于手中。吕太后为了报复当年高帝在位时,凭借皇帝宠幸几乎夺去刘盈储君之位的高帝宠姬戚夫人、赵王刘如意母子,先将戚夫人残酷迫害致死,又设计毒死了赵王刘如意。高帝庶长子齐王刘肥也几乎被害,最后只得献齐国城阳郡给异母妹妹鲁元公主(吕太后的亲女儿),并奉其为齐国太后,这才使得吕太后放过了他。但刘肥担惊受怕之下,心神受损,于惠帝六年(前189年)早早去世。惠帝七年(前188年),因为母亲吕太后残杀父亲的宠妾戚夫人,又将自己的兄弟赵王刘如意毒死、齐王刘肥恐吓早亡,二十四岁的孝惠皇帝心情郁闷悲苦,屡屡借酒浇愁,渐生宿疾,最终因此抑郁而终。吕太后立孝惠皇帝长子、年幼的刘恭为帝,即前少帝,朝政继续把持在吕太后以及吕氏家族手中。孝惠皇帝驾崩后,吕太后加紧了清除刘氏皇族子弟的行动,高帝第五子赵共王刘恢、第六子赵幽王刘友、第八子燕灵王刘建先后被饿杀、被逼自尽、或病亡后幼子被杀以至绝后。到高后八年(前180年)的时候,高帝刘邦八个儿子中,只有第四子代王刘恒、第七子淮南王刘长在世。刘长是因为自幼母亲受诬告自杀,被吕太后抚养长大,相当于太后养子,所以没有遭受迫害。而刘恒则是母子从小受父亲忽视、疏远,所以得到了当时同样被高帝轻视怠慢的皇后吕氏的同情,簿姬与吕皇后之间同病相怜、关系居然相当亲近。到了高帝驾崩、吕皇后升级为吕太后时,因为儿子的封国偏僻贫瘠,对吕氏没有威胁,同时当年和太后还有一段同病相怜的友情,薄姬出乎意料地没有遭遇其他高帝姬妾及皇子们所受到的迫害,还被吕太后特别关照,派人奉送至代地,到自己的亲儿子刘恒那里荣养,并上尊号为代国太后。对比起下场悲惨的戚夫人、刘如意来说,薄姬和刘恒的待遇岂止强过万倍。孝惠皇帝继位后,吕太后将自己家族中的女子大多嫁给了刘氏皇族子弟:妹妹吕媭的女儿嫁给了营陵侯刘泽(即日后的琅琊王),侄子吕产的女儿嫁给了赵王刘恢,吕禄的女儿嫁给了朱虚侯刘章,赵王刘友的王后也是吕氏女,后少帝刘弘的皇后是吕禄的女儿。在这期间,代王刘恒也册立了元后,虽然没有确实证据证明代王后是吕氏女,但可能性非常大。刘恒和王后感情很好,前后生了四个儿子。惠帝三年(前192年),为了更好地掌控诸侯王们日常的动向,吕太后把自己宫中的亲信宫女挑选了部分机灵聪慧、容貌出色的安排出宫,前往各诸侯王国,名义上是赐给诸侯王们作为后宫妾室,其实这些宫女们暗地里也负有刺探诸侯王动静、随时向太后汇报的秘密任务。其中有一个宫女名叫窦漪房的,也在出宫名单中。窦漪房是清河郡人,清河郡属赵地,为了能够趁这次出宫机会返回故乡,窦漪房私下用厚礼贿赂调配受赐宫女名单的內官,请他把自己的名字安排到去赵国的名单里。但事与愿违,分配名单时,窦漪房偏偏没有如愿前往赵国,而是被安排去了代国!得知消息后的窦漪房痛哭不已,觉得代国山高水远,自己去了恐怕再也没有能够返回的机会。就这样,内心万般无奈的窦漪房只得跟随朝廷的车队,踏上了前往代国的路途。窦漪房等人抵达代国后,按吕太后的诏令入代王宫,成为了代王的姬妾。因为窦漪房微小谨慎、温和平实的性格,所以得到了代王的特别宠爱,窦漪房先后为代王生下两子一女,在代王后宫中的位置仅次于代国太后和代王后。窦漪房少年困苦、父母双亡,幼年时的生活很是悲惨孤寂,所以她对如今的富贵生活十分满足,对代国太后薄氏和代王后(大概率是吕太后的族女)也是恭敬谦卑、尊奉有加,没有丝毫失礼的地方,更没有其他非分之想。这样的谦和态度让代王宫中人等对她称赞、敬佩有加。窦漪房在代国的生活舒心惬意极了,她觉得就这样平淡安宁地在代国过完一生,就是最大的福气。大约在高后末年(约前181年左右),代王后患病去世,代国王后之位空缺。当时代国太后薄氏属意性格平和、行事谨慎的窦漪房为新王后,并准备亲自上书给吕太后请求册立窦漪房为代王继后(薄氏自认为和吕太后有交情、况且窦漪房之前又是吕太后的宫中亲信,如果薄氏上书要求册立窦漪房,吕太后一定应允)。但此事被小心谨慎的代王否决了,没有同意立窦漪房为继后,窦漪房自己也推辞不就(这里推测,代王后很有可能就是吕太后的族女,如果她刚死代王就马上立其他人为新后,那么有可能会被吕太后及吕氏忌恨,从而遭到残酷的打击。代王刘恒的兄弟赵共王刘恢、赵幽王刘友,都是因为得罪了自己的吕氏王后,所以被逼自杀、或者被软禁饿死。代王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不愿、或者不敢册立新后)。话到这里再多说一句:窦漪房能够在代国得到代王的宠爱,并过上舒心惬意的生活,真的要感谢当年那个收钱不办事、把她从去赵国的名单中改到去代国的內官。假如窦漪房真的如愿去了赵国,那么她就会遭遇到前后三任赵王(赵隐王、赵幽王、赵共王)的悲惨命运,很大可能会因株连之罪而早早遭遇不测了。从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被立为代王、至晋阳就国开始,至高后八年(前180年)为止,代王刘恒在代地驻守了十五年,平日里行事微小谨慎、恭俭谦卑,以身作则,上对太后、百官,下对代地官吏百姓都是谦恭有礼,礼法安肃。代王为人也是温和文雅、宽厚仁德,个人的品德口碑朝野称赞、传颂在外。相对其他骄奢、狠戾的诸侯王们,代王温和仁厚的性格实在是太难得了。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在长安病逝。虽然她生前做足了准备,将吕氏家族安插在各个重要位置,以侄子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吕王吕产担任相国,控制长安南北两军以威慑诸臣,期待吕氏家族能够长保富贵。但人算不如天算,吕太后刚刚去世,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开国功臣们联合高帝长孙齐王刘襄、其弟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子弟,以吕氏将要篡位为由,发动“诛吕”,将吕氏一族全部诛杀,彻底推翻了吕氏对朝廷十多年的统治,恢复汉室正统。诛杀诸吕之后,皇帝(后少帝刘弘)就不能继续呆在皇位上了,虽然他也是孝惠帝的儿子,但更是吕太后的亲孙子。如果不更立皇帝,那么日后小皇帝长大,绝对会清算旧账,打击报发动“诛吕”的老臣和刘氏宗族子弟。于是,大臣们决定抹去小皇帝是孝惠帝儿子的这个事实,另选新君。当时,有资格成为新皇帝的人选中,以齐王刘襄(高帝长孙)、代王刘恒(高帝第四子)、淮南王刘长(高帝第七子)三人最有优势,大臣们迎立新帝,主要是从他们之中选择。但在商议迎立新帝的朝会中,老臣们首先对于奉齐王刘襄为新帝就全部表示反对:齐王的舅舅驷均是一个狠毒、严酷的人,一旦刘襄被迎立为新帝,岂不是又来了一个“吕氏外戚”?本来大家诛杀吕氏,就是对外戚专权忍无可忍,不得已先下手以免日后被害,如果立齐王的话,那才叫旧祸刚去,新祸又来!因此齐王万万不可立为新帝。淮南王刘长,这个时候才十六岁,年少冲动、轻佻暴躁,不是为君的最佳人选。同时刘长生母因罪自杀,是被吕太后从小抚养长大,如同亲子,孝惠帝在位及吕太后当权时,刘长就依仗着吕氏的势力骄纵专横、跋扈不法。如果立淮南王为新帝,将来他很有可能会挂念吕太后的养育之情而清算诸功臣,使得元老重臣们重蹈吕氏覆灭的旧辙。为了大家将来身家性命的安全,淮南王也被排除在新帝人选之外。在排除了齐王、淮南王之后,新皇帝的人选就只剩下代王一人了。相对于齐王和淮南王来说,代王宽厚仁德、温和谦逊、恭敬有礼,品行敦实,简直是新君的上佳之选;同时,代王母家薄氏地位微寒,人丁稀少,处事也是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将来绝不会有吕氏专权之祸。对比之下,周勃、陈平等老臣们一致决定迎代王入长安,承继皇位。于是朝廷派出使者前往代地,拜见代王并说明迎代王赴长安即位的来意;代王在短暂地谨慎观望、以待时局发展后,决定立即出发赶赴长安。至灞桥时,长安群臣以参见天子礼拜见代王,代王立即谦虚回礼,不以皇帝自居,老臣们因此欣慰不已,认为没有选错人。入长安后,代王没有立刻进皇宫,而是在代国官邸与诸臣以外藩对朝臣的宾客之礼见面,大臣们奉劝进奏章,并献印玺,请代王继位。代王三辞之后郑重接过国玺,表示愿意继承高皇帝、孝惠皇帝所传下来的皇位,随即诸臣以朝见天子之礼参拜代王。从这一刻起,代王刘恒才真正地成为大汉新一代皇帝,即汉太宗孝文皇帝。孝文皇帝半生微小谨慎,谦恭平和,与世无争,远远地躲到边远封国内,才在残酷而血腥的汉初权力之争中得以保全,并最终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不过即使是孝文皇帝这样谨慎温和的皇帝,在权力、利益和亲情相对立时,同样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他的四个嫡子,都因为权力的斗争和利益的纠葛,在他刚刚成为皇帝之后不久,就莫名其妙地去世夭亡,成为了这场改朝换代“争斗”中的牺牲品。前面说过,刘恒为代王时,曾经和代王后生育了四个儿子(史记记载是三个儿子),而代王后虽然没有确切史学资料记录是吕氏家族的女子,但可能性非常大。在“诛吕”行动之前,代王后就不幸(或者说很幸运)去世了,留下了四个儿子。但诡异的是:在孝文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十月,他与原配代王后所生的四个皇子居然先后因病夭亡,孝文皇帝所有的嫡子就此全部离开了人世。这一事件在整个两汉时期都讳莫如深,没有人敢于去探查背后的真实原因。直到曹魏代汉后,才有史学家得以考据探查其中的原委:孝文皇帝四个嫡子皆由原配王后所生,而代王后很大可能是吕氏之女(虽然史书中没有确切记载),所以这四个皇子自然具有吕氏的血脉。老功臣们诛灭了吕氏全族,迎立代王继位后,为了消除后患,就连孝惠皇帝的儿子们都被全部杀死,以防将来遗祸复发。所以,对于新皇帝这四个有吕氏血统的皇子,老臣们自然是绝不能放过,必须清除(否则将来孝文皇帝驾崩,这四个皇子中的一个继承了皇位,那当年诛灭吕氏的功臣们(或者其后裔家族)岂不是马上就会遭到复仇、同样被诛灭全家)。所以,为了汉室江山的延续、社稷的稳定、刘氏皇室的统治权不动摇,孝文皇帝在两难中只有和功臣们妥协,舍弃了四个儿子,以换取天下的安定和和皇位的稳固。皇权之下、无有亲情的残酷本质,在这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功臣为了自保,要的只是免除祸患、清除有吕氏血统的皇子,对于那些和吕氏没有关系的皇子,诸位大臣还是相当的尊敬和礼遇,他们都得到了应该享有的尊荣和地位。孝文皇帝的其他儿子,全都平安健康成长,安享一生荣华富贵。在四个嫡子夭亡后,孝文皇帝在世的儿子中,以宠姬窦漪房的长子刘启年纪最长。文帝前元年(前179年)正月(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一岁之首,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三个月;另外孝文皇帝在位时两次改元,但没有建立年号,分别称前、后某年),在太常(负责宗庙社稷礼仪的高官)“于诸皇子中择元良,册立为皇太子以定社稷”的奏请下,孝文皇帝将太常所上的奏疏发给群臣朝议,诸臣讨论后回奏文帝:皇长子刘启“淳厚仁德、恭敬有礼”,请立为皇太子,以固国家根本。于是孝文皇帝正式下诏,册立皇长子刘启为皇太子,颁诏天下,以稳定社稷。刘启,就是日后的大汉王朝第六代皇帝——孝景皇帝。在长子被册立为皇太子后,孝文皇帝奉皇太后薄氏“诸侯皆同姓,皇太子已立,自以其母为皇后”的诏令,于文帝前元年(前179年)三月立皇太子生母窦漪房为皇后。就这样,在逆天之运指引下,窦漪房从一个普通宫女成先为代王宠姬、然后是皇帝妾室,最后母以子贵,成为了皇宫中第二尊贵的女人——皇后(仅次于皇太后薄氏)。除了早夭的四个儿子、以及被册立为皇太子、日后又继位为帝的实际上的长子刘启之外,孝文皇帝还有三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刘武、刘参、刘揖;日后这三位皇子都被册立为诸侯王,各自出镇一方,成为汉室的屏藩。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三位皇子。梁孝王刘武:刘武是孝文皇帝次子(实际排行),和皇太子(孝景皇帝)刘启同母,都是窦皇后所出。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武被册立为代王,封国就是孝文皇帝未登基前的封国—代国的一部分。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因为代地贫瘠偏远,在窦皇后的请求下,刘武改封为淮阳王。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最受孝文皇帝喜爱的幼子、刘武的四弟梁王刘揖坠马伤重去世,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淮阳王刘武改封梁王,接受了四弟的封国——梁国。之后刘武多次入朝参拜父亲孝文皇帝以及祖母薄太后、母亲窦皇后,得到赏赐巨万。刘武和同母兄皇太子刘启的关系极好,兄弟俩感情融洽无比。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孝文皇帝驾崩,皇太子刘启继位,即孝景皇帝。梁王刘武因为是皇帝的亲弟(同母),所以在当时的诸侯王中最为得宠,受到重用。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诸侯王举兵作乱,反叛汉室。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联军西进,准备攻打关中,但刘武的梁国处于吴楚联军西进的必经之路,于是吴楚联军首先攻击梁国,克棘壁(今河南永城),杀死梁军数万。刘武退守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拼死抵抗吴楚联军。吴楚军队被梁国军队阻挡,不能越过梁地向西进兵,就这样在梁地和刘武的军队相持了三个多月。之后吴楚联军被太尉周亚夫率军迂回攻击,大败溃散,七国之乱因此被平定。战后统计功劳,梁国军队的斩俘数目几乎和朝廷军队一样多,梁王刘武因此立下大功,被孝景皇帝厚加封赏,扩大封国,据有东方大片肥沃土地,封地北以泰山为界,西达高阳,拥有四十余城,成为天下新一代强藩。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平定七国之乱后被,梁王刘武奉诏入朝,接受朝廷奖赏。当时孝景皇帝还没有册立太子,在一次和刘武的宴饮中,孝景皇帝酒后戏言:“我千秋万岁后,当传位于梁王。”刘武当即谦虚推辞,不过心中暗喜,窦太后得知消息后也很高兴。景帝前七年(前150年)十一月,孝景皇帝废黜了皇太子刘荣,于是窦太后就想让刘武作皇位继承人,并亲自和孝景皇帝关说。大臣窦婴、袁盎等坚决反对,劝阻孝景皇帝不可立梁王为皇储,孝景皇帝心中也是后悔当年的酒后戏言,自然同意窦婴、袁盎的奏疏。窦太后的意见被阻止后,虽然表面上不再提让刘武为皇储之事,但内心深恨窦婴、袁盎,刘武也因此忌恨他们。景帝前八年(前149年)四月,孝景皇帝册立第九子、胶东王刘彻为新皇太子,此事袁盎出力甚多。刘武得知后更加怨恨,就和门客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暗中派人刺杀了袁盎以及其他十多位建议立胶东王的大臣,作为报复。孝景皇帝追究此事,得知是刘武所为,于是非常生气,下诏逮捕梁王门客羊胜、公孙诡,并准备对刘武加罪。在梁相轩丘豹、梁国内史韩安国的进谏下,刘武才命令羊胜、公孙诡自杀,把他们的尸体交给朝廷。此事之后,孝景皇帝逐渐怨恨弟弟,不想原谅他。刘武这才觉得害怕,通过同母姐姐长公主刘嫖向母亲窦太后认罪,请求皇帝兄长宽恕,孝景皇帝看在母亲和姐姐的面子上,勉强原谅了刘武,但自此渐渐和刘武关系疏远冷淡,不再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同乘车辇了。景帝中六年(前144年)冬,梁王刘武再一次入长安参拜皇帝,并像以前一样给孝景皇帝上奏,请求留在长安暂时居住(以便和母亲、姐姐、兄长等亲人多团聚一下),但孝景皇帝冷漠地拒绝了弟弟的请求,让他在规定的朝拜时间到了后就返回梁国去。刘武因此心情十分惶恐,以为兄长会再加罪于自己,于是回封国后一直郁郁寡欢、心神恍惚。为了消除忧愁,刘武到梁地北边的良山去散心,当地人献了一头背上长着脚的牛给刘武,刘武见到这头“异牛”后心里特别厌恶,心情焦躁不安,由此发病。当年六月,刘武得了急症(或许是精神疾病),只捱了六天就去世了。他死后,孝景皇帝赐谥号为“孝”,称“梁孝王”,葬于芒砀山下(今河南永城芒砀山保安山南峰)。刘武去世后,孝景皇帝将庞大的梁国一分为五,分别册立刘武诸子为王,以此消除梁国对汉室朝廷的威胁,其中刘武长子刘买承袭了梁王王爵(刘武次子刘明为济川王;三子刘彭离为济东王;四子刘定为山阳王;五子刘不识为济阴王)。此后刘买的后裔一直承袭着梁王爵位。元始三年(3年),刘武七世孙、第八代梁王(指刘武一系)刘立犯罪被废、自杀;掌握朝廷实权的大司马王莽在两年后立刘武八世孙刘音为梁王,承梁孝王嗣。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篡汉,刘音被降为梁公,次年,刘音再降为平民。更始元年(23年)九月,在天下大乱中,篡位的王莽兵败身死,第八代梁王刘立之子刘永趁机到洛阳拜见自立为帝的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封刘永为梁王,以睢阳(河南商丘)旧地为梁国。刘永借机起兵,招纳山东各割据势力,盘踞于梁地。建武元年(25年)十一月,得到更始政权覆灭于赤眉军、更始帝被杀的消息后,刘永在睢阳自称天子,国号汉;当时光武皇帝刘秀已经在河北称帝,国号也是汉,为了加以区别,刘永所建立的政权在后世被称为“梁汉”。此后刘永和光武皇帝激烈交战,以争夺天下。经过两年的鏖战,建武三年(27年)四月,汉大将军吴汉率军围攻睢阳时,釜底抽薪将城外的麦子全部收割,睢阳城因此断粮,刘永无法坚持,被迫向酂县(河南永城酂城镇)方向突围。汉军穷追不舍,夺取了刘永的辎重粮草,梁汉将领庆吾见大势已去,于是在半路击杀刘永,向汉军投降。梁汉将领苏茂、周建则奉刘永之刘纡为梁王,逃奔至垂惠(安徽蒙城),继续对抗光武皇帝。建武四年(28年)秋,汉军攻克垂惠,刘纡逃奔闽越境内,梁汉灭亡。梁孝王刘武的最后直系血脉,从此消失于中原。代孝王刘参:刘参是孝文皇帝第三子(实际排行),其生母地位低微,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刘参因此远不能和兄弟刘启、刘武、刘揖等相比,较少得到孝文皇帝的宠爱。不过由于他的母亲不是吕氏女,所以刘参没有被元老功臣们猜忌,在父亲登基后,平安健康地成长,从这一点来看,刘参相比诡异夭亡的其他四个兄弟,命运还是要好很多。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参和二哥刘武一起封王,被册立为太原王(也有资料记载刘参是推后一年封王)。孝文皇帝将自己继位前的封国—代国一分为二,分别封给刘武、刘参;其中刘武都晋阳,为代王;刘参都兹氏,为太原王。但刘参的太原王没当多久,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刘参的二哥代王刘武在其生母窦太后的请求下,以“代地贫瘠偏远、地方苦寒”为由,说动孝文皇帝把宝贝儿子刘武改封到南方的淮阳。刘武改封后,孝文皇帝干脆让刘参移驻晋阳,将代国和太原国合二为一,原代国土地都归刘参所有,刘参因此被改封代王(这就看出亲疏了,刘武是皇后亲儿子,所以改封到南方富庶之地,刘参一个庶子,没有背景,就只能在代地继续硬撑。不过孝文皇帝将自己的旧封国全部留给刘参,虽然和东方、南方的大国不能比,不过意义很是重大,也算是补偿刘参这个庶子了)。代王刘参生母身份低微、不受孝文皇帝宠爱,自己又是庶子身份,在宫中的影响力和背景势力微乎其微,所以他一生都没有受到孝文皇帝的重视,不得宠爱。而代地位于偏僻孤寒的北方、实力弱小、没有更大的能力为汉室屏藩北方,在整个汉代诸侯封国中,代国从来都是最默默无闻的国家,没有任何值得叙述的突出事迹。不过这样也好,安安静静、低调平和地生活,也许就是刘参最好的人生历程了(多说一句,孝文皇帝就是从代王的位置上,入长安继位为帝的。假使没有后来的那些事情,那么他必将和儿子刘参的命运一样,默默无闻地在代地做一辈子代王,与世无争、平平安安。从这一点来说,刘参才是那个最像孝文皇帝的儿子。)在当了两年太原王、十五年代王后,刘参于文帝后二年(前162年)在晋阳去世,孝文皇帝给这个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自己命运的儿子赐谥号“孝”,称“代孝王”(和二哥刘武将来的谥号一样),并让刘参的儿子、自己的孙子刘登继承代王王爵,延续着始于自己的代王王号。元鼎三年(前114年),由于汉室开始扩充边塞、出征漠北,代国之地是汉军出塞的必经之路,不宜再封王,于是孝武皇帝刘彻以常山为界,将代孝王的孙子、自己的堂侄、第三代代王刘义改封为清河王,迁到中原富庶之地安置,刘参的后裔终于得以告别苦寒贫瘠的代地,安身于繁华丰沃的中原。地节四年 (前66年),代孝王玄孙、第三代清河王刘年因为犯罪被废除王爵,迁到房陵安置,只给予一百户封邑,三年后,清河国也被除封,刘参的后裔因此失国。虽然在元始二年(2年)的时候,代孝王的五世孙刘如意被掌握朝廷实权的王莽以“推广宗子”的名义册立为广宗王,但这只不过是王莽在篡汉前耍的“符命、谶纬”把戏而已,刘如意被立为广宗王,不过是王莽蒙蔽天下、增加自身权威的手段。始建国元年(9年),在王莽篡夺汉室社稷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刘如意也被废黜广宗王爵位,贬为平民。刘参的后代从此再也没有恢复祖先的地位,融入了普通百姓中。梁孝王刘揖:刘揖是孝文皇帝最小的儿子(实际排行),虽然和三哥刘参一样,刘揖的生母也是代王后宫中不知名的宫女,地位低下,但刘揖生性聪慧、自幼喜爱读书,文学素养很高,因此很得孝文皇帝的喜爱,受宠的程度还要超过二哥刘武,更不要说三哥刘参(和大哥刘启就不要比了)。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孝文皇帝刚刚继位,只立了长子刘启为皇太子,次子刘武、三子刘参都还没有封王,但他就迫不及待地将最喜爱的第四子刘揖册立为王。孝文皇帝立刘揖为梁王,以被诛杀的吕氏梁王吕产的封地作为刘揖的封国,重建了梁国,都睢阳。刘揖因此成为第一个受封诸侯王的孝文皇帝皇子。刘揖封王后便赴睢阳就国,孝文皇帝准许他五年一次入朝参拜,同时赐予他很多珍贵典籍,让他带到梁国研读。刘揖对这些书籍爱不释手,时常诵读,尤其对《诗经》、《尚书》等更是喜爱。为了帮助爱子更好地学习经典书籍,孝文皇帝在文帝前六年(前174年)将著名的大文学家、博士贾谊调任为梁王太傅,专门负责指导、培养刘揖成长。在贾谊的教诲下,刘揖的文学、政治素质大大提高,和贾太傅平日对谈文学、时政等事颇有见地,孝文皇帝得知后,对于刘揖的成长欣慰不已。文帝前十一年(前169年),梁王刘揖按照五年一朝的制度,在太傅贾谊的陪伴下到长安参拜孝文皇帝,在孝文皇帝的面展示了自己不俗的文学才华,使得作为父亲的孝文皇帝既自豪且开心。但乐极生悲,梁王在参拜皇帝完毕、前往上林苑打猎休憩途中,却不慎坠马受伤,医治无效,因伤重而去世。孝文皇帝和贾谊得知噩耗后都悲痛万分,哀伤痛惜了很久,贾谊甚至因为没有看顾好学生,从此自责哀伤,于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在忧郁中去世。刘揖在梁王位十年,他坠马去世后,孝文皇帝赐其谥号“怀”,称“梁怀王”。由于刘揖没有儿子继承王位,于是孝文皇帝将次子刘武由淮阳王改封为梁王,转封到富庶膏腴之地—梁国。以上,就是孝文皇帝继位后,他除了皇太子刘启之外,其他七个儿子的人生历程和最终的结局。其中有莫名夭亡、连名字也没能留下的四个嫡子;有半生风光无限、最后却因为猜忌而郁闷去世的梁王刘武;有默默无闻、平静随和,代替父亲成为代王,命运也大致相同的代王刘参;有年少聪慧、喜好读书,却意外坠马去世的梁王刘揖。这些皇子们的命运或悲伤、或遗憾、或安宁,但最终还是殊途同归,汇入了永不停歇的历史长河之中,后人在研读他们的人生时,也许有唏嘘,也许有欣慰,也许还会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吧。告诉他:1.受欺负时不要哭,越哭别人越欺负你,如果你有能力,打疼欺负你的人,一次就够。2.不要背后说他人坏话,尤其别人诱导你说时。3.安全比什么都重要。4.家人比其他人都要重要。5.闹着玩时不能急。6.什么事儿觉得不开心,害怕了,告诉老师,告诉家长不丢人。7.不要借钱给别人,也不要借别人钱8.无功不受禄,没有白吃的午餐,白给的东西不能要。9.别跟女孩子较劲,要哄她们开心。10.说女孩好看、年轻都不如说她瘦了。11.老师说的不见得是对的,爸爸妈妈说的也不见得是对的,如果发生矛盾,那就听爸爸妈妈的。12.别人不去做,却鼓动你去的事,不要去做。13.朋友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随时可以换新的。14.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爱好,消遣不算。15.想跨阶层社交,你需要一个足够长的特长。16.回顾过去,越觉得以前傻,那说明你成长了17.拿别人东西时,一定要说一声,要保留界限感。18.永远不要觉得别人是傻子。19.对于你应得的东西,一定要敢要。20.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个人觉得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爸爸是决不能缺席的。阳刚之气是男性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坚强、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一个男孩如果久处女人堆中,难免会沾染胭脂之气。故作为男人的父亲必须站出来,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爸爸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要培养孩子担当意识,该出手之需出手;要培养孩子勇敢精神,在哪跌倒要自己爬起来,只要不危及生命,一切困难都要勇敢面对;要培养孩孑顽强意志,不达目标决不罢修;要培养孩子悲天悯人之情怀和感恩戴德之心;要有容错的胸怀和探索、实践、创新的自觉。作为学校方面要培养男孩子的家国情怀,爱国和集体主义意识。要激发竞争意识和培养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要培养孩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等。当然,男孩的阳刚之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需要榜样的引导,正能量的传承,好风尚的熏陶等。汉高帝三年(前204年),汉王刘邦在和楚霸王项羽的交战中收复了重镇成皋(河南荥阳汜水镇),并逼迫项羽订盟,以鸿沟为界,以东属楚,以西属汉,之后项羽引兵东归彭城。在中原局势稍稍安定后,汉王便迁到成皋,住在河南宫成皋台中,指挥对楚军的最后围。当初,刘邦在和六国旧贵族—魏国王族后裔魏王豹的交战中,击败并俘杀了魏王豹,还俘获了魏王豹的诸多后宫姬妾,其中有薄姬、管姬、赵姬等美人。管姬、赵姬先得汉王宠幸,成为宠妾,而薄姬为人忠厚迟钝,久久不得宠爱,只能在织室织布。薄姬、管姬、赵姬在魏王豹后宫时彼此相善,关系很好,曾经约定:“先贵无相忘”(先富贵的人不要忘记其他同伴),于是管姬和赵姬在受到汉王宠爱后,决心帮助薄姬。高帝四年(前203年),汉王无事时在河南宫闲坐,召管姬、赵姬侍候。管姬和赵姬趁机当着汉王的面大声谈笑当初和薄姬的约定,嬉闹不已。刘邦听见宠妾们的谈笑后果然出言询问,于是管姬和赵姬向刘邦说起当年与薄姬约定的“富贵不相忘”诺言。刘邦听完后心里很是怜悯薄姬,当晚便将薄姬召来侍寝,准备帮助她了结心愿。在得遂心愿、侍候汉王的时候,薄姬高兴地对汉王说:“昨夜妾做梦,梦中见有苍龙盘踞于胸口。”刘邦大气地回答:“这是显贵吉兆,让我为你促成这好事吧!”之后,薄姬就有了身孕。不过刘邦对这次宠幸薄姬之事并不是很在意,即使薄姬因此有孕、并于高帝五年(前202年)诞育了刘邦的第四子时,他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一对母子,除了给第四子赐名为“刘恒”、并按照制度妥善安置薄姬母子外,刘邦对刘恒这个儿子再也没有其他特别的关照,刘恒在幼年时,和父亲刘邦都很少见面。高帝五年(前202年)二月,汉王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彻底击败项羽,迫使楚霸王江东自刎。在韩信、彭越、臧荼、吴芮等诸侯王的劝进下,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称帝,定国号为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亲征代地,平定了代相国陈豨的叛乱。当时代地无主,需要册立诸侯王镇守当地,于是高帝将时年八岁的刘恒立为代王,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即刻前赴代地就国。刘恒便在这一年告别母亲薄姬,离开长安,以代王的身份前往晋阳,为大汉王朝镇守代地。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崩于长安长乐宫,刘恒的二哥、皇太子刘盈继位,即孝惠皇帝,朝中大权则被高帝的发妻、皇太后吕雉操控于手中。吕太后为了报复当年高帝在位时,凭借皇帝宠幸几乎夺去刘盈储君之位的高帝宠姬戚夫人、赵王刘如意母子,先将戚夫人残酷迫害致死,又设计毒死了赵王刘如意。高帝庶长子齐王刘肥也几乎被害,最后只得献齐国城阳郡给异母妹妹鲁元公主(吕太后的亲女儿),并奉其为齐国太后,这才使得吕太后放过了他。但刘肥担惊受怕之下,心神受损,于惠帝六年(前189年)早早去世。惠帝七年(前188年),因为母亲吕太后残杀父亲的宠妾戚夫人,又将自己的兄弟赵王刘如意毒死、齐王刘肥恐吓早亡,二十四岁的孝惠皇帝心情郁闷悲苦,屡屡借酒浇愁,渐生宿疾,最终因此抑郁而终。吕太后立孝惠皇帝长子、年幼的刘恭为帝,即前少帝,朝政继续把持在吕太后以及吕氏家族手中。孝惠皇帝驾崩后,吕太后加紧了清除刘氏皇族子弟的行动,高帝第五子赵共王刘恢、第六子赵幽王刘友、第八子燕灵王刘建先后被饿杀、被逼自尽、或病亡后幼子被杀以至绝后。到高后八年(前180年)的时候,高帝刘邦八个儿子中,只有第四子代王刘恒、第七子淮南王刘长在世。刘长是因为自幼母亲受诬告自杀,被吕太后抚养长大,相当于太后养子,所以没有遭受迫害。而刘恒则是母子从小受父亲忽视、疏远,所以得到了当时同样被高帝轻视怠慢的皇后吕氏的同情,簿姬与吕皇后之间同病相怜、关系居然相当亲近。到了高帝驾崩、吕皇后升级为吕太后时,因为儿子的封国偏僻贫瘠,对吕氏没有威胁,同时当年和太后还有一段同病相怜的友情,薄姬出乎意料地没有遭遇其他高帝姬妾及皇子们所受到的迫害,还被吕太后特别关照,派人奉送至代地,到自己的亲儿子刘恒那里荣养,并上尊号为代国太后。对比起下场悲惨的戚夫人、刘如意来说,薄姬和刘恒的待遇岂止强过万倍。孝惠皇帝继位后,吕太后将自己家族中的女子大多嫁给了刘氏皇族子弟:妹妹吕媭的女儿嫁给了营陵侯刘泽(即日后的琅琊王),侄子吕产的女儿嫁给了赵王刘恢,吕禄的女儿嫁给了朱虚侯刘章,赵王刘友的王后也是吕氏女,后少帝刘弘的皇后是吕禄的女儿。在这期间,代王刘恒也册立了元后,虽然没有确实证据证明代王后是吕氏女,但可能性非常大。刘恒和王后感情很好,前后生了四个儿子。惠帝三年(前192年),为了更好地掌控诸侯王们日常的动向,吕太后把自己宫中的亲信宫女挑选了部分机灵聪慧、容貌出色的安排出宫,前往各诸侯王国,名义上是赐给诸侯王们作为后宫妾室,其实这些宫女们暗地里也负有刺探诸侯王动静、随时向太后汇报的秘密任务。其中有一个宫女名叫窦漪房的,也在出宫名单中。窦漪房是清河郡人,清河郡属赵地,为了能够趁这次出宫机会返回故乡,窦漪房私下用厚礼贿赂调配受赐宫女名单的內官,请他把自己的名字安排到去赵国的名单里。但事与愿违,分配名单时,窦漪房偏偏没有如愿前往赵国,而是被安排去了代国!得知消息后的窦漪房痛哭不已,觉得代国山高水远,自己去了恐怕再也没有能够返回的机会。就这样,内心万般无奈的窦漪房只得跟随朝廷的车队,踏上了前往代国的路途。窦漪房等人抵达代国后,按吕太后的诏令入代王宫,成为了代王的姬妾。因为窦漪房微小谨慎、温和平实的性格,所以得到了代王的特别宠爱,窦漪房先后为代王生下两子一女,在代王后宫中的位置仅次于代国太后和代王后。窦漪房少年困苦、父母双亡,幼年时的生活很是悲惨孤寂,所以她对如今的富贵生活十分满足,对代国太后薄氏和代王后(大概率是吕太后的族女)也是恭敬谦卑、尊奉有加,没有丝毫失礼的地方,更没有其他非分之想。这样的谦和态度让代王宫中人等对她称赞、敬佩有加。窦漪房在代国的生活舒心惬意极了,她觉得就这样平淡安宁地在代国过完一生,就是最大的福气。大约在高后末年(约前181年左右),代王后患病去世,代国王后之位空缺。当时代国太后薄氏属意性格平和、行事谨慎的窦漪房为新王后,并准备亲自上书给吕太后请求册立窦漪房为代王继后(薄氏自认为和吕太后有交情、况且窦漪房之前又是吕太后的宫中亲信,如果薄氏上书要求册立窦漪房,吕太后一定应允)。但此事被小心谨慎的代王否决了,没有同意立窦漪房为继后,窦漪房自己也推辞不就(这里推测,代王后很有可能就是吕太后的族女,如果她刚死代王就马上立其他人为新后,那么有可能会被吕太后及吕氏忌恨,从而遭到残酷的打击。代王刘恒的兄弟赵共王刘恢、赵幽王刘友,都是因为得罪了自己的吕氏王后,所以被逼自杀、或者被软禁饿死。代王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不愿、或者不敢册立新后)。话到这里再多说一句:窦漪房能够在代国得到代王的宠爱,并过上舒心惬意的生活,真的要感谢当年那个收钱不办事、把她从去赵国的名单中改到去代国的內官。假如窦漪房真的如愿去了赵国,那么她就会遭遇到前后三任赵王(赵隐王、赵幽王、赵共王)的悲惨命运,很大可能会因株连之罪而早早遭遇不测了。从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被立为代王、至晋阳就国开始,至高后八年(前180年)为止,代王刘恒在代地驻守了十五年,平日里行事微小谨慎、恭俭谦卑,以身作则,上对太后、百官,下对代地官吏百姓都是谦恭有礼,礼法安肃。代王为人也是温和文雅、宽厚仁德,个人的品德口碑朝野称赞、传颂在外。相对其他骄奢、狠戾的诸侯王们,代王温和仁厚的性格实在是太难得了。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在长安病逝。虽然她生前做足了准备,将吕氏家族安插在各个重要位置,以侄子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吕王吕产担任相国,控制长安南北两军以威慑诸臣,期待吕氏家族能够长保富贵。但人算不如天算,吕太后刚刚去世,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开国功臣们联合高帝长孙齐王刘襄、其弟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子弟,以吕氏将要篡位为由,发动“诛吕”,将吕氏一族全部诛杀,彻底推翻了吕氏对朝廷十多年的统治,恢复汉室正统。诛杀诸吕之后,皇帝(后少帝刘弘)就不能继续呆在皇位上了,虽然他也是孝惠帝的儿子,但更是吕太后的亲孙子。如果不更立皇帝,那么日后小皇帝长大,绝对会清算旧账,打击报发动“诛吕”的老臣和刘氏宗族子弟。于是,大臣们决定抹去小皇帝是孝惠帝儿子的这个事实,另选新君。当时,有资格成为新皇帝的人选中,以齐王刘襄(高帝长孙)、代王刘恒(高帝第四子)、淮南王刘长(高帝第七子)三人最有优势,大臣们迎立新帝,主要是从他们之中选择。但在商议迎立新帝的朝会中,老臣们首先对于奉齐王刘襄为新帝就全部表示反对:齐王的舅舅驷均是一个狠毒、严酷的人,一旦刘襄被迎立为新帝,岂不是又来了一个“吕氏外戚”?本来大家诛杀吕氏,就是对外戚专权忍无可忍,不得已先下手以免日后被害,如果立齐王的话,那才叫旧祸刚去,新祸又来!因此齐王万万不可立为新帝。淮南王刘长,这个时候才十六岁,年少冲动、轻佻暴躁,不是为君的最佳人选。同时刘长生母因罪自杀,是被吕太后从小抚养长大,如同亲子,孝惠帝在位及吕太后当权时,刘长就依仗着吕氏的势力骄纵专横、跋扈不法。如果立淮南王为新帝,将来他很有可能会挂念吕太后的养育之情而清算诸功臣,使得元老重臣们重蹈吕氏覆灭的旧辙。为了大家将来身家性命的安全,淮南王也被排除在新帝人选之外。在排除了齐王、淮南王之后,新皇帝的人选就只剩下代王一人了。相对于齐王和淮南王来说,代王宽厚仁德、温和谦逊、恭敬有礼,品行敦实,简直是新君的上佳之选;同时,代王母家薄氏地位微寒,人丁稀少,处事也是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将来绝不会有吕氏专权之祸。对比之下,周勃、陈平等老臣们一致决定迎代王入长安,承继皇位。于是朝廷派出使者前往代地,拜见代王并说明迎代王赴长安即位的来意;代王在短暂地谨慎观望、以待时局发展后,决定立即出发赶赴长安。至灞桥时,长安群臣以参见天子礼拜见代王,代王立即谦虚回礼,不以皇帝自居,老臣们因此欣慰不已,认为没有选错人。入长安后,代王没有立刻进皇宫,而是在代国官邸与诸臣以外藩对朝臣的宾客之礼见面,大臣们奉劝进奏章,并献印玺,请代王继位。代王三辞之后郑重接过国玺,表示愿意继承高皇帝、孝惠皇帝所传下来的皇位,随即诸臣以朝见天子之礼参拜代王。从这一刻起,代王刘恒才真正地成为大汉新一代皇帝,即汉太宗孝文皇帝。孝文皇帝半生微小谨慎,谦恭平和,与世无争,远远地躲到边远封国内,才在残酷而血腥的汉初权力之争中得以保全,并最终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不过即使是孝文皇帝这样谨慎温和的皇帝,在权力、利益和亲情相对立时,同样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他的四个嫡子,都因为权力的斗争和利益的纠葛,在他刚刚成为皇帝之后不久,就莫名其妙地去世夭亡,成为了这场改朝换代“争斗”中的牺牲品。前面说过,刘恒为代王时,曾经和代王后生育了四个儿子(史记记载是三个儿子),而代王后虽然没有确切史学资料记录是吕氏家族的女子,但可能性非常大。在“诛吕”行动之前,代王后就不幸(或者说很幸运)去世了,留下了四个儿子。但诡异的是:在孝文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十月,他与原配代王后所生的四个皇子居然先后因病夭亡,孝文皇帝所有的嫡子就此全部离开了人世。这一事件在整个两汉时期都讳莫如深,没有人敢于去探查背后的真实原因。直到曹魏代汉后,才有史学家得以考据探查其中的原委:孝文皇帝四个嫡子皆由原配王后所生,而代王后很大可能是吕氏之女(虽然史书中没有确切记载),所以这四个皇子自然具有吕氏的血脉。老功臣们诛灭了吕氏全族,迎立代王继位后,为了消除后患,就连孝惠皇帝的儿子们都被全部杀死,以防将来遗祸复发。所以,对于新皇帝这四个有吕氏血统的皇子,老臣们自然是绝不能放过,必须清除(否则将来孝文皇帝驾崩,这四个皇子中的一个继承了皇位,那当年诛灭吕氏的功臣们(或者其后裔家族)岂不是马上就会遭到复仇、同样被诛灭全家)。所以,为了汉室江山的延续、社稷的稳定、刘氏皇室的统治权不动摇,孝文皇帝在两难中只有和功臣们妥协,舍弃了四个儿子,以换取天下的安定和和皇位的稳固。皇权之下、无有亲情的残酷本质,在这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功臣为了自保,要的只是免除祸患、清除有吕氏血统的皇子,对于那些和吕氏没有关系的皇子,诸位大臣还是相当的尊敬和礼遇,他们都得到了应该享有的尊荣和地位。孝文皇帝的其他儿子,全都平安健康成长,安享一生荣华富贵。在四个嫡子夭亡后,孝文皇帝在世的儿子中,以宠姬窦漪房的长子刘启年纪最长。文帝前元年(前179年)正月(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一岁之首,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三个月;另外孝文皇帝在位时两次改元,但没有建立年号,分别称前、后某年),在太常(负责宗庙社稷礼仪的高官)“于诸皇子中择元良,册立为皇太子以定社稷”的奏请下,孝文皇帝将太常所上的奏疏发给群臣朝议,诸臣讨论后回奏文帝:皇长子刘启“淳厚仁德、恭敬有礼”,请立为皇太子,以固国家根本。于是孝文皇帝正式下诏,册立皇长子刘启为皇太子,颁诏天下,以稳定社稷。刘启,就是日后的大汉王朝第六代皇帝——孝景皇帝。在长子被册立为皇太子后,孝文皇帝奉皇太后薄氏“诸侯皆同姓,皇太子已立,自以其母为皇后”的诏令,于文帝前元年(前179年)三月立皇太子生母窦漪房为皇后。就这样,在逆天之运指引下,窦漪房从一个普通宫女成先为代王宠姬、然后是皇帝妾室,最后母以子贵,成为了皇宫中第二尊贵的女人——皇后(仅次于皇太后薄氏)。除了早夭的四个儿子、以及被册立为皇太子、日后又继位为帝的实际上的长子刘启之外,孝文皇帝还有三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刘武、刘参、刘揖;日后这三位皇子都被册立为诸侯王,各自出镇一方,成为汉室的屏藩。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三位皇子。梁孝王刘武:刘武是孝文皇帝次子(实际排行),和皇太子(孝景皇帝)刘启同母,都是窦皇后所出。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武被册立为代王,封国就是孝文皇帝未登基前的封国—代国的一部分。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因为代地贫瘠偏远,在窦皇后的请求下,刘武改封为淮阳王。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最受孝文皇帝喜爱的幼子、刘武的四弟梁王刘揖坠马伤重去世,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淮阳王刘武改封梁王,接受了四弟的封国——梁国。之后刘武多次入朝参拜父亲孝文皇帝以及祖母薄太后、母亲窦皇后,得到赏赐巨万。刘武和同母兄皇太子刘启的关系极好,兄弟俩感情融洽无比。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孝文皇帝驾崩,皇太子刘启继位,即孝景皇帝。梁王刘武因为是皇帝的亲弟(同母),所以在当时的诸侯王中最为得宠,受到重用。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诸侯王举兵作乱,反叛汉室。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联军西进,准备攻打关中,但刘武的梁国处于吴楚联军西进的必经之路,于是吴楚联军首先攻击梁国,克棘壁(今河南永城),杀死梁军数万。刘武退守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拼死抵抗吴楚联军。吴楚军队被梁国军队阻挡,不能越过梁地向西进兵,就这样在梁地和刘武的军队相持了三个多月。之后吴楚联军被太尉周亚夫率军迂回攻击,大败溃散,七国之乱因此被平定。战后统计功劳,梁国军队的斩俘数目几乎和朝廷军队一样多,梁王刘武因此立下大功,被孝景皇帝厚加封赏,扩大封国,据有东方大片肥沃土地,封地北以泰山为界,西达高阳,拥有四十余城,成为天下新一代强藩。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平定七国之乱后被,梁王刘武奉诏入朝,接受朝廷奖赏。当时孝景皇帝还没有册立太子,在一次和刘武的宴饮中,孝景皇帝酒后戏言:“我千秋万岁后,当传位于梁王。”刘武当即谦虚推辞,不过心中暗喜,窦太后得知消息后也很高兴。景帝前七年(前150年)十一月,孝景皇帝废黜了皇太子刘荣,于是窦太后就想让刘武作皇位继承人,并亲自和孝景皇帝关说。大臣窦婴、袁盎等坚决反对,劝阻孝景皇帝不可立梁王为皇储,孝景皇帝心中也是后悔当年的酒后戏言,自然同意窦婴、袁盎的奏疏。窦太后的意见被阻止后,虽然表面上不再提让刘武为皇储之事,但内心深恨窦婴、袁盎,刘武也因此忌恨他们。景帝前八年(前149年)四月,孝景皇帝册立第九子、胶东王刘彻为新皇太子,此事袁盎出力甚多。刘武得知后更加怨恨,就和门客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暗中派人刺杀了袁盎以及其他十多位建议立胶东王的大臣,作为报复。孝景皇帝追究此事,得知是刘武所为,于是非常生气,下诏逮捕梁王门客羊胜、公孙诡,并准备对刘武加罪。在梁相轩丘豹、梁国内史韩安国的进谏下,刘武才命令羊胜、公孙诡自杀,把他们的尸体交给朝廷。此事之后,孝景皇帝逐渐怨恨弟弟,不想原谅他。刘武这才觉得害怕,通过同母姐姐长公主刘嫖向母亲窦太后认罪,请求皇帝兄长宽恕,孝景皇帝看在母亲和姐姐的面子上,勉强原谅了刘武,但自此渐渐和刘武关系疏远冷淡,不再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同乘车辇了。景帝中六年(前144年)冬,梁王刘武再一次入长安参拜皇帝,并像以前一样给孝景皇帝上奏,请求留在长安暂时居住(以便和母亲、姐姐、兄长等亲人多团聚一下),但孝景皇帝冷漠地拒绝了弟弟的请求,让他在规定的朝拜时间到了后就返回梁国去。刘武因此心情十分惶恐,以为兄长会再加罪于自己,于是回封国后一直郁郁寡欢、心神恍惚。为了消除忧愁,刘武到梁地北边的良山去散心,当地人献了一头背上长着脚的牛给刘武,刘武见到这头“异牛”后心里特别厌恶,心情焦躁不安,由此发病。当年六月,刘武得了急症(或许是精神疾病),只捱了六天就去世了。他死后,孝景皇帝赐谥号为“孝”,称“梁孝王”,葬于芒砀山下(今河南永城芒砀山保安山南峰)。刘武去世后,孝景皇帝将庞大的梁国一分为五,分别册立刘武诸子为王,以此消除梁国对汉室朝廷的威胁,其中刘武长子刘买承袭了梁王王爵(刘武次子刘明为济川王;三子刘彭离为济东王;四子刘定为山阳王;五子刘不识为济阴王)。此后刘买的后裔一直承袭着梁王爵位。元始三年(3年),刘武七世孙、第八代梁王(指刘武一系)刘立犯罪被废、自杀;掌握朝廷实权的大司马王莽在两年后立刘武八世孙刘音为梁王,承梁孝王嗣。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篡汉,刘音被降为梁公,次年,刘音再降为平民。更始元年(23年)九月,在天下大乱中,篡位的王莽兵败身死,第八代梁王刘立之子刘永趁机到洛阳拜见自立为帝的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封刘永为梁王,以睢阳(河南商丘)旧地为梁国。刘永借机起兵,招纳山东各割据势力,盘踞于梁地。建武元年(25年)十一月,得到更始政权覆灭于赤眉军、更始帝被杀的消息后,刘永在睢阳自称天子,国号汉;当时光武皇帝刘秀已经在河北称帝,国号也是汉,为了加以区别,刘永所建立的政权在后世被称为“梁汉”。此后刘永和光武皇帝激烈交战,以争夺天下。经过两年的鏖战,建武三年(27年)四月,汉大将军吴汉率军围攻睢阳时,釜底抽薪将城外的麦子全部收割,睢阳城因此断粮,刘永无法坚持,被迫向酂县(河南永城酂城镇)方向突围。汉军穷追不舍,夺取了刘永的辎重粮草,梁汉将领庆吾见大势已去,于是在半路击杀刘永,向汉军投降。梁汉将领苏茂、周建则奉刘永之刘纡为梁王,逃奔至垂惠(安徽蒙城),继续对抗光武皇帝。建武四年(28年)秋,汉军攻克垂惠,刘纡逃奔闽越境内,梁汉灭亡。梁孝王刘武的最后直系血脉,从此消失于中原。代孝王刘参:刘参是孝文皇帝第三子(实际排行),其生母地位低微,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刘参因此远不能和兄弟刘启、刘武、刘揖等相比,较少得到孝文皇帝的宠爱。不过由于他的母亲不是吕氏女,所以刘参没有被元老功臣们猜忌,在父亲登基后,平安健康地成长,从这一点来看,刘参相比诡异夭亡的其他四个兄弟,命运还是要好很多。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参和二哥刘武一起封王,被册立为太原王(也有资料记载刘参是推后一年封王)。孝文皇帝将自己继位前的封国—代国一分为二,分别封给刘武、刘参;其中刘武都晋阳,为代王;刘参都兹氏,为太原王。但刘参的太原王没当多久,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刘参的二哥代王刘武在其生母窦太后的请求下,以“代地贫瘠偏远、地方苦寒”为由,说动孝文皇帝把宝贝儿子刘武改封到南方的淮阳。刘武改封后,孝文皇帝干脆让刘参移驻晋阳,将代国和太原国合二为一,原代国土地都归刘参所有,刘参因此被改封代王(这就看出亲疏了,刘武是皇后亲儿子,所以改封到南方富庶之地,刘参一个庶子,没有背景,就只能在代地继续硬撑。不过孝文皇帝将自己的旧封国全部留给刘参,虽然和东方、南方的大国不能比,不过意义很是重大,也算是补偿刘参这个庶子了)。代王刘参生母身份低微、不受孝文皇帝宠爱,自己又是庶子身份,在宫中的影响力和背景势力微乎其微,所以他一生都没有受到孝文皇帝的重视,不得宠爱。而代地位于偏僻孤寒的北方、实力弱小、没有更大的能力为汉室屏藩北方,在整个汉代诸侯封国中,代国从来都是最默默无闻的国家,没有任何值得叙述的突出事迹。不过这样也好,安安静静、低调平和地生活,也许就是刘参最好的人生历程了(多说一句,孝文皇帝就是从代王的位置上,入长安继位为帝的。假使没有后来的那些事情,那么他必将和儿子刘参的命运一样,默默无闻地在代地做一辈子代王,与世无争、平平安安。从这一点来说,刘参才是那个最像孝文皇帝的儿子。)在当了两年太原王、十五年代王后,刘参于文帝后二年(前162年)在晋阳去世,孝文皇帝给这个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自己命运的儿子赐谥号“孝”,称“代孝王”(和二哥刘武将来的谥号一样),并让刘参的儿子、自己的孙子刘登继承代王王爵,延续着始于自己的代王王号。元鼎三年(前114年),由于汉室开始扩充边塞、出征漠北,代国之地是汉军出塞的必经之路,不宜再封王,于是孝武皇帝刘彻以常山为界,将代孝王的孙子、自己的堂侄、第三代代王刘义改封为清河王,迁到中原富庶之地安置,刘参的后裔终于得以告别苦寒贫瘠的代地,安身于繁华丰沃的中原。地节四年 (前66年),代孝王玄孙、第三代清河王刘年因为犯罪被废除王爵,迁到房陵安置,只给予一百户封邑,三年后,清河国也被除封,刘参的后裔因此失国。虽然在元始二年(2年)的时候,代孝王的五世孙刘如意被掌握朝廷实权的王莽以“推广宗子”的名义册立为广宗王,但这只不过是王莽在篡汉前耍的“符命、谶纬”把戏而已,刘如意被立为广宗王,不过是王莽蒙蔽天下、增加自身权威的手段。始建国元年(9年),在王莽篡夺汉室社稷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刘如意也被废黜广宗王爵位,贬为平民。刘参的后代从此再也没有恢复祖先的地位,融入了普通百姓中。梁孝王刘揖:刘揖是孝文皇帝最小的儿子(实际排行),虽然和三哥刘参一样,刘揖的生母也是代王后宫中不知名的宫女,地位低下,但刘揖生性聪慧、自幼喜爱读书,文学素养很高,因此很得孝文皇帝的喜爱,受宠的程度还要超过二哥刘武,更不要说三哥刘参(和大哥刘启就不要比了)。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孝文皇帝刚刚继位,只立了长子刘启为皇太子,次子刘武、三子刘参都还没有封王,但他就迫不及待地将最喜爱的第四子刘揖册立为王。孝文皇帝立刘揖为梁王,以被诛杀的吕氏梁王吕产的封地作为刘揖的封国,重建了梁国,都睢阳。刘揖因此成为第一个受封诸侯王的孝文皇帝皇子。刘揖封王后便赴睢阳就国,孝文皇帝准许他五年一次入朝参拜,同时赐予他很多珍贵典籍,让他带到梁国研读。刘揖对这些书籍爱不释手,时常诵读,尤其对《诗经》、《尚书》等更是喜爱。为了帮助爱子更好地学习经典书籍,孝文皇帝在文帝前六年(前174年)将著名的大文学家、博士贾谊调任为梁王太傅,专门负责指导、培养刘揖成长。在贾谊的教诲下,刘揖的文学、政治素质大大提高,和贾太傅平日对谈文学、时政等事颇有见地,孝文皇帝得知后,对于刘揖的成长欣慰不已。文帝前十一年(前169年),梁王刘揖按照五年一朝的制度,在太傅贾谊的陪伴下到长安参拜孝文皇帝,在孝文皇帝的面展示了自己不俗的文学才华,使得作为父亲的孝文皇帝既自豪且开心。但乐极生悲,梁王在参拜皇帝完毕、前往上林苑打猎休憩途中,却不慎坠马受伤,医治无效,因伤重而去世。孝文皇帝和贾谊得知噩耗后都悲痛万分,哀伤痛惜了很久,贾谊甚至因为没有看顾好学生,从此自责哀伤,于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在忧郁中去世。刘揖在梁王位十年,他坠马去世后,孝文皇帝赐其谥号“怀”,称“梁怀王”。由于刘揖没有儿子继承王位,于是孝文皇帝将次子刘武由淮阳王改封为梁王,转封到富庶膏腴之地—梁国。以上,就是孝文皇帝继位后,他除了皇太子刘启之外,其他七个儿子的人生历程和最终的结局。其中有莫名夭亡、连名字也没能留下的四个嫡子;有半生风光无限、最后却因为猜忌而郁闷去世的梁王刘武;有默默无闻、平静随和,代替父亲成为代王,命运也大致相同的代王刘参;有年少聪慧、喜好读书,却意外坠马去世的梁王刘揖。这些皇子们的命运或悲伤、或遗憾、或安宁,但最终还是殊途同归,汇入了永不停歇的历史长河之中,后人在研读他们的人生时,也许有唏嘘,也许有欣慰,也许还会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吧。告诉他:1.受欺负时不要哭,越哭别人越欺负你,如果你有能力,打疼欺负你的人,一次就够。2.不要背后说他人坏话,尤其别人诱导你说时。3.安全比什么都重要。4.家人比其他人都要重要。5.闹着玩时不能急。6.什么事儿觉得不开心,害怕了,告诉老师,告诉家长不丢人。7.不要借钱给别人,也不要借别人钱8.无功不受禄,没有白吃的午餐,白给的东西不能要。9.别跟女孩子较劲,要哄她们开心。10.说女孩好看、年轻都不如说她瘦了。11.老师说的不见得是对的,爸爸妈妈说的也不见得是对的,如果发生矛盾,那就听爸爸妈妈的。12.别人不去做,却鼓动你去的事,不要去做。13.朋友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随时可以换新的。14.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爱好,消遣不算。15.想跨阶层社交,你需要一个足够长的特长。16.回顾过去,越觉得以前傻,那说明你成长了17.拿别人东西时,一定要说一声,要保留界限感。18.永远不要觉得别人是傻子。19.对于你应得的东西,一定要敢要。20.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那个年代,小时候就是捉迷藏,跳绳子,踢踺子等,虽说社会不发达,但我们必有个快乐的童年!现在社会发展快速,孩子们的童年更丰富多彩!谢谢!
个人觉得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爸爸是决不能缺席的。阳刚之气是男性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坚强、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一个男孩如果久处女人堆中,难免会沾染胭脂之气。故作为男人的父亲必须站出来,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爸爸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要培养孩子担当意识,该出手之需出手;要培养孩子勇敢精神,在哪跌倒要自己爬起来,只要不危及生命,一切困难都要勇敢面对;要培养孩孑顽强意志,不达目标决不罢修;要培养孩子悲天悯人之情怀和感恩戴德之心;要有容错的胸怀和探索、实践、创新的自觉。作为学校方面要培养男孩子的家国情怀,爱国和集体主义意识。要激发竞争意识和培养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要培养孩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等。当然,男孩的阳刚之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需要榜样的引导,正能量的传承,好风尚的熏陶等。汉高帝三年(前204年),汉王刘邦在和楚霸王项羽的交战中收复了重镇成皋(河南荥阳汜水镇),并逼迫项羽订盟,以鸿沟为界,以东属楚,以西属汉,之后项羽引兵东归彭城。在中原局势稍稍安定后,汉王便迁到成皋,住在河南宫成皋台中,指挥对楚军的最后围。当初,刘邦在和六国旧贵族—魏国王族后裔魏王豹的交战中,击败并俘杀了魏王豹,还俘获了魏王豹的诸多后宫姬妾,其中有薄姬、管姬、赵姬等美人。管姬、赵姬先得汉王宠幸,成为宠妾,而薄姬为人忠厚迟钝,久久不得宠爱,只能在织室织布。薄姬、管姬、赵姬在魏王豹后宫时彼此相善,关系很好,曾经约定:“先贵无相忘”(先富贵的人不要忘记其他同伴),于是管姬和赵姬在受到汉王宠爱后,决心帮助薄姬。高帝四年(前203年),汉王无事时在河南宫闲坐,召管姬、赵姬侍候。管姬和赵姬趁机当着汉王的面大声谈笑当初和薄姬的约定,嬉闹不已。刘邦听见宠妾们的谈笑后果然出言询问,于是管姬和赵姬向刘邦说起当年与薄姬约定的“富贵不相忘”诺言。刘邦听完后心里很是怜悯薄姬,当晚便将薄姬召来侍寝,准备帮助她了结心愿。在得遂心愿、侍候汉王的时候,薄姬高兴地对汉王说:“昨夜妾做梦,梦中见有苍龙盘踞于胸口。”刘邦大气地回答:“这是显贵吉兆,让我为你促成这好事吧!”之后,薄姬就有了身孕。不过刘邦对这次宠幸薄姬之事并不是很在意,即使薄姬因此有孕、并于高帝五年(前202年)诞育了刘邦的第四子时,他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一对母子,除了给第四子赐名为“刘恒”、并按照制度妥善安置薄姬母子外,刘邦对刘恒这个儿子再也没有其他特别的关照,刘恒在幼年时,和父亲刘邦都很少见面。高帝五年(前202年)二月,汉王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彻底击败项羽,迫使楚霸王江东自刎。在韩信、彭越、臧荼、吴芮等诸侯王的劝进下,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称帝,定国号为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亲征代地,平定了代相国陈豨的叛乱。当时代地无主,需要册立诸侯王镇守当地,于是高帝将时年八岁的刘恒立为代王,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即刻前赴代地就国。刘恒便在这一年告别母亲薄姬,离开长安,以代王的身份前往晋阳,为大汉王朝镇守代地。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崩于长安长乐宫,刘恒的二哥、皇太子刘盈继位,即孝惠皇帝,朝中大权则被高帝的发妻、皇太后吕雉操控于手中。吕太后为了报复当年高帝在位时,凭借皇帝宠幸几乎夺去刘盈储君之位的高帝宠姬戚夫人、赵王刘如意母子,先将戚夫人残酷迫害致死,又设计毒死了赵王刘如意。高帝庶长子齐王刘肥也几乎被害,最后只得献齐国城阳郡给异母妹妹鲁元公主(吕太后的亲女儿),并奉其为齐国太后,这才使得吕太后放过了他。但刘肥担惊受怕之下,心神受损,于惠帝六年(前189年)早早去世。惠帝七年(前188年),因为母亲吕太后残杀父亲的宠妾戚夫人,又将自己的兄弟赵王刘如意毒死、齐王刘肥恐吓早亡,二十四岁的孝惠皇帝心情郁闷悲苦,屡屡借酒浇愁,渐生宿疾,最终因此抑郁而终。吕太后立孝惠皇帝长子、年幼的刘恭为帝,即前少帝,朝政继续把持在吕太后以及吕氏家族手中。孝惠皇帝驾崩后,吕太后加紧了清除刘氏皇族子弟的行动,高帝第五子赵共王刘恢、第六子赵幽王刘友、第八子燕灵王刘建先后被饿杀、被逼自尽、或病亡后幼子被杀以至绝后。到高后八年(前180年)的时候,高帝刘邦八个儿子中,只有第四子代王刘恒、第七子淮南王刘长在世。刘长是因为自幼母亲受诬告自杀,被吕太后抚养长大,相当于太后养子,所以没有遭受迫害。而刘恒则是母子从小受父亲忽视、疏远,所以得到了当时同样被高帝轻视怠慢的皇后吕氏的同情,簿姬与吕皇后之间同病相怜、关系居然相当亲近。到了高帝驾崩、吕皇后升级为吕太后时,因为儿子的封国偏僻贫瘠,对吕氏没有威胁,同时当年和太后还有一段同病相怜的友情,薄姬出乎意料地没有遭遇其他高帝姬妾及皇子们所受到的迫害,还被吕太后特别关照,派人奉送至代地,到自己的亲儿子刘恒那里荣养,并上尊号为代国太后。对比起下场悲惨的戚夫人、刘如意来说,薄姬和刘恒的待遇岂止强过万倍。孝惠皇帝继位后,吕太后将自己家族中的女子大多嫁给了刘氏皇族子弟:妹妹吕媭的女儿嫁给了营陵侯刘泽(即日后的琅琊王),侄子吕产的女儿嫁给了赵王刘恢,吕禄的女儿嫁给了朱虚侯刘章,赵王刘友的王后也是吕氏女,后少帝刘弘的皇后是吕禄的女儿。在这期间,代王刘恒也册立了元后,虽然没有确实证据证明代王后是吕氏女,但可能性非常大。刘恒和王后感情很好,前后生了四个儿子。惠帝三年(前192年),为了更好地掌控诸侯王们日常的动向,吕太后把自己宫中的亲信宫女挑选了部分机灵聪慧、容貌出色的安排出宫,前往各诸侯王国,名义上是赐给诸侯王们作为后宫妾室,其实这些宫女们暗地里也负有刺探诸侯王动静、随时向太后汇报的秘密任务。其中有一个宫女名叫窦漪房的,也在出宫名单中。窦漪房是清河郡人,清河郡属赵地,为了能够趁这次出宫机会返回故乡,窦漪房私下用厚礼贿赂调配受赐宫女名单的內官,请他把自己的名字安排到去赵国的名单里。但事与愿违,分配名单时,窦漪房偏偏没有如愿前往赵国,而是被安排去了代国!得知消息后的窦漪房痛哭不已,觉得代国山高水远,自己去了恐怕再也没有能够返回的机会。就这样,内心万般无奈的窦漪房只得跟随朝廷的车队,踏上了前往代国的路途。窦漪房等人抵达代国后,按吕太后的诏令入代王宫,成为了代王的姬妾。因为窦漪房微小谨慎、温和平实的性格,所以得到了代王的特别宠爱,窦漪房先后为代王生下两子一女,在代王后宫中的位置仅次于代国太后和代王后。窦漪房少年困苦、父母双亡,幼年时的生活很是悲惨孤寂,所以她对如今的富贵生活十分满足,对代国太后薄氏和代王后(大概率是吕太后的族女)也是恭敬谦卑、尊奉有加,没有丝毫失礼的地方,更没有其他非分之想。这样的谦和态度让代王宫中人等对她称赞、敬佩有加。窦漪房在代国的生活舒心惬意极了,她觉得就这样平淡安宁地在代国过完一生,就是最大的福气。大约在高后末年(约前181年左右),代王后患病去世,代国王后之位空缺。当时代国太后薄氏属意性格平和、行事谨慎的窦漪房为新王后,并准备亲自上书给吕太后请求册立窦漪房为代王继后(薄氏自认为和吕太后有交情、况且窦漪房之前又是吕太后的宫中亲信,如果薄氏上书要求册立窦漪房,吕太后一定应允)。但此事被小心谨慎的代王否决了,没有同意立窦漪房为继后,窦漪房自己也推辞不就(这里推测,代王后很有可能就是吕太后的族女,如果她刚死代王就马上立其他人为新后,那么有可能会被吕太后及吕氏忌恨,从而遭到残酷的打击。代王刘恒的兄弟赵共王刘恢、赵幽王刘友,都是因为得罪了自己的吕氏王后,所以被逼自杀、或者被软禁饿死。代王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不愿、或者不敢册立新后)。话到这里再多说一句:窦漪房能够在代国得到代王的宠爱,并过上舒心惬意的生活,真的要感谢当年那个收钱不办事、把她从去赵国的名单中改到去代国的內官。假如窦漪房真的如愿去了赵国,那么她就会遭遇到前后三任赵王(赵隐王、赵幽王、赵共王)的悲惨命运,很大可能会因株连之罪而早早遭遇不测了。从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被立为代王、至晋阳就国开始,至高后八年(前180年)为止,代王刘恒在代地驻守了十五年,平日里行事微小谨慎、恭俭谦卑,以身作则,上对太后、百官,下对代地官吏百姓都是谦恭有礼,礼法安肃。代王为人也是温和文雅、宽厚仁德,个人的品德口碑朝野称赞、传颂在外。相对其他骄奢、狠戾的诸侯王们,代王温和仁厚的性格实在是太难得了。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在长安病逝。虽然她生前做足了准备,将吕氏家族安插在各个重要位置,以侄子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吕王吕产担任相国,控制长安南北两军以威慑诸臣,期待吕氏家族能够长保富贵。但人算不如天算,吕太后刚刚去世,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开国功臣们联合高帝长孙齐王刘襄、其弟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子弟,以吕氏将要篡位为由,发动“诛吕”,将吕氏一族全部诛杀,彻底推翻了吕氏对朝廷十多年的统治,恢复汉室正统。诛杀诸吕之后,皇帝(后少帝刘弘)就不能继续呆在皇位上了,虽然他也是孝惠帝的儿子,但更是吕太后的亲孙子。如果不更立皇帝,那么日后小皇帝长大,绝对会清算旧账,打击报发动“诛吕”的老臣和刘氏宗族子弟。于是,大臣们决定抹去小皇帝是孝惠帝儿子的这个事实,另选新君。当时,有资格成为新皇帝的人选中,以齐王刘襄(高帝长孙)、代王刘恒(高帝第四子)、淮南王刘长(高帝第七子)三人最有优势,大臣们迎立新帝,主要是从他们之中选择。但在商议迎立新帝的朝会中,老臣们首先对于奉齐王刘襄为新帝就全部表示反对:齐王的舅舅驷均是一个狠毒、严酷的人,一旦刘襄被迎立为新帝,岂不是又来了一个“吕氏外戚”?本来大家诛杀吕氏,就是对外戚专权忍无可忍,不得已先下手以免日后被害,如果立齐王的话,那才叫旧祸刚去,新祸又来!因此齐王万万不可立为新帝。淮南王刘长,这个时候才十六岁,年少冲动、轻佻暴躁,不是为君的最佳人选。同时刘长生母因罪自杀,是被吕太后从小抚养长大,如同亲子,孝惠帝在位及吕太后当权时,刘长就依仗着吕氏的势力骄纵专横、跋扈不法。如果立淮南王为新帝,将来他很有可能会挂念吕太后的养育之情而清算诸功臣,使得元老重臣们重蹈吕氏覆灭的旧辙。为了大家将来身家性命的安全,淮南王也被排除在新帝人选之外。在排除了齐王、淮南王之后,新皇帝的人选就只剩下代王一人了。相对于齐王和淮南王来说,代王宽厚仁德、温和谦逊、恭敬有礼,品行敦实,简直是新君的上佳之选;同时,代王母家薄氏地位微寒,人丁稀少,处事也是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将来绝不会有吕氏专权之祸。对比之下,周勃、陈平等老臣们一致决定迎代王入长安,承继皇位。于是朝廷派出使者前往代地,拜见代王并说明迎代王赴长安即位的来意;代王在短暂地谨慎观望、以待时局发展后,决定立即出发赶赴长安。至灞桥时,长安群臣以参见天子礼拜见代王,代王立即谦虚回礼,不以皇帝自居,老臣们因此欣慰不已,认为没有选错人。入长安后,代王没有立刻进皇宫,而是在代国官邸与诸臣以外藩对朝臣的宾客之礼见面,大臣们奉劝进奏章,并献印玺,请代王继位。代王三辞之后郑重接过国玺,表示愿意继承高皇帝、孝惠皇帝所传下来的皇位,随即诸臣以朝见天子之礼参拜代王。从这一刻起,代王刘恒才真正地成为大汉新一代皇帝,即汉太宗孝文皇帝。孝文皇帝半生微小谨慎,谦恭平和,与世无争,远远地躲到边远封国内,才在残酷而血腥的汉初权力之争中得以保全,并最终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不过即使是孝文皇帝这样谨慎温和的皇帝,在权力、利益和亲情相对立时,同样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他的四个嫡子,都因为权力的斗争和利益的纠葛,在他刚刚成为皇帝之后不久,就莫名其妙地去世夭亡,成为了这场改朝换代“争斗”中的牺牲品。前面说过,刘恒为代王时,曾经和代王后生育了四个儿子(史记记载是三个儿子),而代王后虽然没有确切史学资料记录是吕氏家族的女子,但可能性非常大。在“诛吕”行动之前,代王后就不幸(或者说很幸运)去世了,留下了四个儿子。但诡异的是:在孝文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十月,他与原配代王后所生的四个皇子居然先后因病夭亡,孝文皇帝所有的嫡子就此全部离开了人世。这一事件在整个两汉时期都讳莫如深,没有人敢于去探查背后的真实原因。直到曹魏代汉后,才有史学家得以考据探查其中的原委:孝文皇帝四个嫡子皆由原配王后所生,而代王后很大可能是吕氏之女(虽然史书中没有确切记载),所以这四个皇子自然具有吕氏的血脉。老功臣们诛灭了吕氏全族,迎立代王继位后,为了消除后患,就连孝惠皇帝的儿子们都被全部杀死,以防将来遗祸复发。所以,对于新皇帝这四个有吕氏血统的皇子,老臣们自然是绝不能放过,必须清除(否则将来孝文皇帝驾崩,这四个皇子中的一个继承了皇位,那当年诛灭吕氏的功臣们(或者其后裔家族)岂不是马上就会遭到复仇、同样被诛灭全家)。所以,为了汉室江山的延续、社稷的稳定、刘氏皇室的统治权不动摇,孝文皇帝在两难中只有和功臣们妥协,舍弃了四个儿子,以换取天下的安定和和皇位的稳固。皇权之下、无有亲情的残酷本质,在这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功臣为了自保,要的只是免除祸患、清除有吕氏血统的皇子,对于那些和吕氏没有关系的皇子,诸位大臣还是相当的尊敬和礼遇,他们都得到了应该享有的尊荣和地位。孝文皇帝的其他儿子,全都平安健康成长,安享一生荣华富贵。在四个嫡子夭亡后,孝文皇帝在世的儿子中,以宠姬窦漪房的长子刘启年纪最长。文帝前元年(前179年)正月(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一岁之首,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三个月;另外孝文皇帝在位时两次改元,但没有建立年号,分别称前、后某年),在太常(负责宗庙社稷礼仪的高官)“于诸皇子中择元良,册立为皇太子以定社稷”的奏请下,孝文皇帝将太常所上的奏疏发给群臣朝议,诸臣讨论后回奏文帝:皇长子刘启“淳厚仁德、恭敬有礼”,请立为皇太子,以固国家根本。于是孝文皇帝正式下诏,册立皇长子刘启为皇太子,颁诏天下,以稳定社稷。刘启,就是日后的大汉王朝第六代皇帝——孝景皇帝。在长子被册立为皇太子后,孝文皇帝奉皇太后薄氏“诸侯皆同姓,皇太子已立,自以其母为皇后”的诏令,于文帝前元年(前179年)三月立皇太子生母窦漪房为皇后。就这样,在逆天之运指引下,窦漪房从一个普通宫女成先为代王宠姬、然后是皇帝妾室,最后母以子贵,成为了皇宫中第二尊贵的女人——皇后(仅次于皇太后薄氏)。除了早夭的四个儿子、以及被册立为皇太子、日后又继位为帝的实际上的长子刘启之外,孝文皇帝还有三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刘武、刘参、刘揖;日后这三位皇子都被册立为诸侯王,各自出镇一方,成为汉室的屏藩。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三位皇子。梁孝王刘武:刘武是孝文皇帝次子(实际排行),和皇太子(孝景皇帝)刘启同母,都是窦皇后所出。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武被册立为代王,封国就是孝文皇帝未登基前的封国—代国的一部分。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因为代地贫瘠偏远,在窦皇后的请求下,刘武改封为淮阳王。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最受孝文皇帝喜爱的幼子、刘武的四弟梁王刘揖坠马伤重去世,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淮阳王刘武改封梁王,接受了四弟的封国——梁国。之后刘武多次入朝参拜父亲孝文皇帝以及祖母薄太后、母亲窦皇后,得到赏赐巨万。刘武和同母兄皇太子刘启的关系极好,兄弟俩感情融洽无比。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孝文皇帝驾崩,皇太子刘启继位,即孝景皇帝。梁王刘武因为是皇帝的亲弟(同母),所以在当时的诸侯王中最为得宠,受到重用。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诸侯王举兵作乱,反叛汉室。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联军西进,准备攻打关中,但刘武的梁国处于吴楚联军西进的必经之路,于是吴楚联军首先攻击梁国,克棘壁(今河南永城),杀死梁军数万。刘武退守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拼死抵抗吴楚联军。吴楚军队被梁国军队阻挡,不能越过梁地向西进兵,就这样在梁地和刘武的军队相持了三个多月。之后吴楚联军被太尉周亚夫率军迂回攻击,大败溃散,七国之乱因此被平定。战后统计功劳,梁国军队的斩俘数目几乎和朝廷军队一样多,梁王刘武因此立下大功,被孝景皇帝厚加封赏,扩大封国,据有东方大片肥沃土地,封地北以泰山为界,西达高阳,拥有四十余城,成为天下新一代强藩。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平定七国之乱后被,梁王刘武奉诏入朝,接受朝廷奖赏。当时孝景皇帝还没有册立太子,在一次和刘武的宴饮中,孝景皇帝酒后戏言:“我千秋万岁后,当传位于梁王。”刘武当即谦虚推辞,不过心中暗喜,窦太后得知消息后也很高兴。景帝前七年(前150年)十一月,孝景皇帝废黜了皇太子刘荣,于是窦太后就想让刘武作皇位继承人,并亲自和孝景皇帝关说。大臣窦婴、袁盎等坚决反对,劝阻孝景皇帝不可立梁王为皇储,孝景皇帝心中也是后悔当年的酒后戏言,自然同意窦婴、袁盎的奏疏。窦太后的意见被阻止后,虽然表面上不再提让刘武为皇储之事,但内心深恨窦婴、袁盎,刘武也因此忌恨他们。景帝前八年(前149年)四月,孝景皇帝册立第九子、胶东王刘彻为新皇太子,此事袁盎出力甚多。刘武得知后更加怨恨,就和门客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暗中派人刺杀了袁盎以及其他十多位建议立胶东王的大臣,作为报复。孝景皇帝追究此事,得知是刘武所为,于是非常生气,下诏逮捕梁王门客羊胜、公孙诡,并准备对刘武加罪。在梁相轩丘豹、梁国内史韩安国的进谏下,刘武才命令羊胜、公孙诡自杀,把他们的尸体交给朝廷。此事之后,孝景皇帝逐渐怨恨弟弟,不想原谅他。刘武这才觉得害怕,通过同母姐姐长公主刘嫖向母亲窦太后认罪,请求皇帝兄长宽恕,孝景皇帝看在母亲和姐姐的面子上,勉强原谅了刘武,但自此渐渐和刘武关系疏远冷淡,不再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同乘车辇了。景帝中六年(前144年)冬,梁王刘武再一次入长安参拜皇帝,并像以前一样给孝景皇帝上奏,请求留在长安暂时居住(以便和母亲、姐姐、兄长等亲人多团聚一下),但孝景皇帝冷漠地拒绝了弟弟的请求,让他在规定的朝拜时间到了后就返回梁国去。刘武因此心情十分惶恐,以为兄长会再加罪于自己,于是回封国后一直郁郁寡欢、心神恍惚。为了消除忧愁,刘武到梁地北边的良山去散心,当地人献了一头背上长着脚的牛给刘武,刘武见到这头“异牛”后心里特别厌恶,心情焦躁不安,由此发病。当年六月,刘武得了急症(或许是精神疾病),只捱了六天就去世了。他死后,孝景皇帝赐谥号为“孝”,称“梁孝王”,葬于芒砀山下(今河南永城芒砀山保安山南峰)。刘武去世后,孝景皇帝将庞大的梁国一分为五,分别册立刘武诸子为王,以此消除梁国对汉室朝廷的威胁,其中刘武长子刘买承袭了梁王王爵(刘武次子刘明为济川王;三子刘彭离为济东王;四子刘定为山阳王;五子刘不识为济阴王)。此后刘买的后裔一直承袭着梁王爵位。元始三年(3年),刘武七世孙、第八代梁王(指刘武一系)刘立犯罪被废、自杀;掌握朝廷实权的大司马王莽在两年后立刘武八世孙刘音为梁王,承梁孝王嗣。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篡汉,刘音被降为梁公,次年,刘音再降为平民。更始元年(23年)九月,在天下大乱中,篡位的王莽兵败身死,第八代梁王刘立之子刘永趁机到洛阳拜见自立为帝的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封刘永为梁王,以睢阳(河南商丘)旧地为梁国。刘永借机起兵,招纳山东各割据势力,盘踞于梁地。建武元年(25年)十一月,得到更始政权覆灭于赤眉军、更始帝被杀的消息后,刘永在睢阳自称天子,国号汉;当时光武皇帝刘秀已经在河北称帝,国号也是汉,为了加以区别,刘永所建立的政权在后世被称为“梁汉”。此后刘永和光武皇帝激烈交战,以争夺天下。经过两年的鏖战,建武三年(27年)四月,汉大将军吴汉率军围攻睢阳时,釜底抽薪将城外的麦子全部收割,睢阳城因此断粮,刘永无法坚持,被迫向酂县(河南永城酂城镇)方向突围。汉军穷追不舍,夺取了刘永的辎重粮草,梁汉将领庆吾见大势已去,于是在半路击杀刘永,向汉军投降。梁汉将领苏茂、周建则奉刘永之刘纡为梁王,逃奔至垂惠(安徽蒙城),继续对抗光武皇帝。建武四年(28年)秋,汉军攻克垂惠,刘纡逃奔闽越境内,梁汉灭亡。梁孝王刘武的最后直系血脉,从此消失于中原。代孝王刘参:刘参是孝文皇帝第三子(实际排行),其生母地位低微,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刘参因此远不能和兄弟刘启、刘武、刘揖等相比,较少得到孝文皇帝的宠爱。不过由于他的母亲不是吕氏女,所以刘参没有被元老功臣们猜忌,在父亲登基后,平安健康地成长,从这一点来看,刘参相比诡异夭亡的其他四个兄弟,命运还是要好很多。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参和二哥刘武一起封王,被册立为太原王(也有资料记载刘参是推后一年封王)。孝文皇帝将自己继位前的封国—代国一分为二,分别封给刘武、刘参;其中刘武都晋阳,为代王;刘参都兹氏,为太原王。但刘参的太原王没当多久,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刘参的二哥代王刘武在其生母窦太后的请求下,以“代地贫瘠偏远、地方苦寒”为由,说动孝文皇帝把宝贝儿子刘武改封到南方的淮阳。刘武改封后,孝文皇帝干脆让刘参移驻晋阳,将代国和太原国合二为一,原代国土地都归刘参所有,刘参因此被改封代王(这就看出亲疏了,刘武是皇后亲儿子,所以改封到南方富庶之地,刘参一个庶子,没有背景,就只能在代地继续硬撑。不过孝文皇帝将自己的旧封国全部留给刘参,虽然和东方、南方的大国不能比,不过意义很是重大,也算是补偿刘参这个庶子了)。代王刘参生母身份低微、不受孝文皇帝宠爱,自己又是庶子身份,在宫中的影响力和背景势力微乎其微,所以他一生都没有受到孝文皇帝的重视,不得宠爱。而代地位于偏僻孤寒的北方、实力弱小、没有更大的能力为汉室屏藩北方,在整个汉代诸侯封国中,代国从来都是最默默无闻的国家,没有任何值得叙述的突出事迹。不过这样也好,安安静静、低调平和地生活,也许就是刘参最好的人生历程了(多说一句,孝文皇帝就是从代王的位置上,入长安继位为帝的。假使没有后来的那些事情,那么他必将和儿子刘参的命运一样,默默无闻地在代地做一辈子代王,与世无争、平平安安。从这一点来说,刘参才是那个最像孝文皇帝的儿子。)在当了两年太原王、十五年代王后,刘参于文帝后二年(前162年)在晋阳去世,孝文皇帝给这个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自己命运的儿子赐谥号“孝”,称“代孝王”(和二哥刘武将来的谥号一样),并让刘参的儿子、自己的孙子刘登继承代王王爵,延续着始于自己的代王王号。元鼎三年(前114年),由于汉室开始扩充边塞、出征漠北,代国之地是汉军出塞的必经之路,不宜再封王,于是孝武皇帝刘彻以常山为界,将代孝王的孙子、自己的堂侄、第三代代王刘义改封为清河王,迁到中原富庶之地安置,刘参的后裔终于得以告别苦寒贫瘠的代地,安身于繁华丰沃的中原。地节四年 (前66年),代孝王玄孙、第三代清河王刘年因为犯罪被废除王爵,迁到房陵安置,只给予一百户封邑,三年后,清河国也被除封,刘参的后裔因此失国。虽然在元始二年(2年)的时候,代孝王的五世孙刘如意被掌握朝廷实权的王莽以“推广宗子”的名义册立为广宗王,但这只不过是王莽在篡汉前耍的“符命、谶纬”把戏而已,刘如意被立为广宗王,不过是王莽蒙蔽天下、增加自身权威的手段。始建国元年(9年),在王莽篡夺汉室社稷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刘如意也被废黜广宗王爵位,贬为平民。刘参的后代从此再也没有恢复祖先的地位,融入了普通百姓中。梁孝王刘揖:刘揖是孝文皇帝最小的儿子(实际排行),虽然和三哥刘参一样,刘揖的生母也是代王后宫中不知名的宫女,地位低下,但刘揖生性聪慧、自幼喜爱读书,文学素养很高,因此很得孝文皇帝的喜爱,受宠的程度还要超过二哥刘武,更不要说三哥刘参(和大哥刘启就不要比了)。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孝文皇帝刚刚继位,只立了长子刘启为皇太子,次子刘武、三子刘参都还没有封王,但他就迫不及待地将最喜爱的第四子刘揖册立为王。孝文皇帝立刘揖为梁王,以被诛杀的吕氏梁王吕产的封地作为刘揖的封国,重建了梁国,都睢阳。刘揖因此成为第一个受封诸侯王的孝文皇帝皇子。刘揖封王后便赴睢阳就国,孝文皇帝准许他五年一次入朝参拜,同时赐予他很多珍贵典籍,让他带到梁国研读。刘揖对这些书籍爱不释手,时常诵读,尤其对《诗经》、《尚书》等更是喜爱。为了帮助爱子更好地学习经典书籍,孝文皇帝在文帝前六年(前174年)将著名的大文学家、博士贾谊调任为梁王太傅,专门负责指导、培养刘揖成长。在贾谊的教诲下,刘揖的文学、政治素质大大提高,和贾太傅平日对谈文学、时政等事颇有见地,孝文皇帝得知后,对于刘揖的成长欣慰不已。文帝前十一年(前169年),梁王刘揖按照五年一朝的制度,在太傅贾谊的陪伴下到长安参拜孝文皇帝,在孝文皇帝的面展示了自己不俗的文学才华,使得作为父亲的孝文皇帝既自豪且开心。但乐极生悲,梁王在参拜皇帝完毕、前往上林苑打猎休憩途中,却不慎坠马受伤,医治无效,因伤重而去世。孝文皇帝和贾谊得知噩耗后都悲痛万分,哀伤痛惜了很久,贾谊甚至因为没有看顾好学生,从此自责哀伤,于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在忧郁中去世。刘揖在梁王位十年,他坠马去世后,孝文皇帝赐其谥号“怀”,称“梁怀王”。由于刘揖没有儿子继承王位,于是孝文皇帝将次子刘武由淮阳王改封为梁王,转封到富庶膏腴之地—梁国。以上,就是孝文皇帝继位后,他除了皇太子刘启之外,其他七个儿子的人生历程和最终的结局。其中有莫名夭亡、连名字也没能留下的四个嫡子;有半生风光无限、最后却因为猜忌而郁闷去世的梁王刘武;有默默无闻、平静随和,代替父亲成为代王,命运也大致相同的代王刘参;有年少聪慧、喜好读书,却意外坠马去世的梁王刘揖。这些皇子们的命运或悲伤、或遗憾、或安宁,但最终还是殊途同归,汇入了永不停歇的历史长河之中,后人在研读他们的人生时,也许有唏嘘,也许有欣慰,也许还会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吧。告诉他:1.受欺负时不要哭,越哭别人越欺负你,如果你有能力,打疼欺负你的人,一次就够。2.不要背后说他人坏话,尤其别人诱导你说时。3.安全比什么都重要。4.家人比其他人都要重要。5.闹着玩时不能急。6.什么事儿觉得不开心,害怕了,告诉老师,告诉家长不丢人。7.不要借钱给别人,也不要借别人钱8.无功不受禄,没有白吃的午餐,白给的东西不能要。9.别跟女孩子较劲,要哄她们开心。10.说女孩好看、年轻都不如说她瘦了。11.老师说的不见得是对的,爸爸妈妈说的也不见得是对的,如果发生矛盾,那就听爸爸妈妈的。12.别人不去做,却鼓动你去的事,不要去做。13.朋友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随时可以换新的。14.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爱好,消遣不算。15.想跨阶层社交,你需要一个足够长的特长。16.回顾过去,越觉得以前傻,那说明你成长了17.拿别人东西时,一定要说一声,要保留界限感。18.永远不要觉得别人是傻子。19.对于你应得的东西,一定要敢要。20.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那个年代,小时候就是捉迷藏,跳绳子,踢踺子等,虽说社会不发达,但我们必有个快乐的童年!现在社会发展快速,孩子们的童年更丰富多彩!谢谢!全世界放弃他,你也不能放弃。两个真实的案例,你参考。两个孩子都是被同学带到游戏厅,从此沉迷游戏,不能自拔。一个孩子高三,一个孩子高一。高三的母亲天天利用送饭的时间,监督他,利用他较好的寝室同学报信,甚至找到老师让老师帮忙做工作。但是这都没能阻止孩子继续打游戏。于是一天晚上,母亲找儿子彻夜聊天,痛哭着表达对儿子的痛心,把责任都怪在自己的头上,诉说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家里的各种困难,告诉他母亲没有能力帮他找工作他要靠自己,告诉他他以前有多乖。那天晚上儿子也哭了,他第一次看到母亲这么痛哭,内心受到了触动。他真的改了,以不是太高的分考上了大学。这个高一的孩子,沉迷游戏,不去上课,父亲打孩子管孩子,母亲溺爱孩子偷偷给他钱。后来孩子所有人的话都不听了,不让在家打游戏就去游戏厅打游戏,最后休学了。父亲让孩子参加了高考,条件是花钱送他去民办大学学习了计算机,孩子毕业后回到了父亲的单位,当起了临时工,父亲教孩子火焊手艺,亲自做孩子的师傅,单位经常出差,到偏远的地方,一去几个月没法上网,父亲给孩子找了个对象,孩子突然长大了,知道要赚钱养家了,跟着父亲好好的学手艺。父亲给他买了房子,他现在也成为了一个年轻的父亲,终于懂得了作为一个父亲的不易。孩子小时候会犯错,你是唯一能把他从深渊里捞起来的人,任何时候不要放弃,也不能放弃。尤其是男孩子,打骂只能起反作用。尽可能改变他,引导他,陪伴他,希望您能跟他一起度过他最黑暗的人生时刻。必要时可以找网瘾专家给孩子做心理辅导。
个人觉得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爸爸是决不能缺席的。阳刚之气是男性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坚强、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一个男孩如果久处女人堆中,难免会沾染胭脂之气。故作为男人的父亲必须站出来,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爸爸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要培养孩子担当意识,该出手之需出手;要培养孩子勇敢精神,在哪跌倒要自己爬起来,只要不危及生命,一切困难都要勇敢面对;要培养孩孑顽强意志,不达目标决不罢修;要培养孩子悲天悯人之情怀和感恩戴德之心;要有容错的胸怀和探索、实践、创新的自觉。作为学校方面要培养男孩子的家国情怀,爱国和集体主义意识。要激发竞争意识和培养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要培养孩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等。当然,男孩的阳刚之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需要榜样的引导,正能量的传承,好风尚的熏陶等。汉高帝三年(前204年),汉王刘邦在和楚霸王项羽的交战中收复了重镇成皋(河南荥阳汜水镇),并逼迫项羽订盟,以鸿沟为界,以东属楚,以西属汉,之后项羽引兵东归彭城。在中原局势稍稍安定后,汉王便迁到成皋,住在河南宫成皋台中,指挥对楚军的最后围。当初,刘邦在和六国旧贵族—魏国王族后裔魏王豹的交战中,击败并俘杀了魏王豹,还俘获了魏王豹的诸多后宫姬妾,其中有薄姬、管姬、赵姬等美人。管姬、赵姬先得汉王宠幸,成为宠妾,而薄姬为人忠厚迟钝,久久不得宠爱,只能在织室织布。薄姬、管姬、赵姬在魏王豹后宫时彼此相善,关系很好,曾经约定:“先贵无相忘”(先富贵的人不要忘记其他同伴),于是管姬和赵姬在受到汉王宠爱后,决心帮助薄姬。高帝四年(前203年),汉王无事时在河南宫闲坐,召管姬、赵姬侍候。管姬和赵姬趁机当着汉王的面大声谈笑当初和薄姬的约定,嬉闹不已。刘邦听见宠妾们的谈笑后果然出言询问,于是管姬和赵姬向刘邦说起当年与薄姬约定的“富贵不相忘”诺言。刘邦听完后心里很是怜悯薄姬,当晚便将薄姬召来侍寝,准备帮助她了结心愿。在得遂心愿、侍候汉王的时候,薄姬高兴地对汉王说:“昨夜妾做梦,梦中见有苍龙盘踞于胸口。”刘邦大气地回答:“这是显贵吉兆,让我为你促成这好事吧!”之后,薄姬就有了身孕。不过刘邦对这次宠幸薄姬之事并不是很在意,即使薄姬因此有孕、并于高帝五年(前202年)诞育了刘邦的第四子时,他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一对母子,除了给第四子赐名为“刘恒”、并按照制度妥善安置薄姬母子外,刘邦对刘恒这个儿子再也没有其他特别的关照,刘恒在幼年时,和父亲刘邦都很少见面。高帝五年(前202年)二月,汉王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彻底击败项羽,迫使楚霸王江东自刎。在韩信、彭越、臧荼、吴芮等诸侯王的劝进下,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称帝,定国号为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亲征代地,平定了代相国陈豨的叛乱。当时代地无主,需要册立诸侯王镇守当地,于是高帝将时年八岁的刘恒立为代王,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即刻前赴代地就国。刘恒便在这一年告别母亲薄姬,离开长安,以代王的身份前往晋阳,为大汉王朝镇守代地。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崩于长安长乐宫,刘恒的二哥、皇太子刘盈继位,即孝惠皇帝,朝中大权则被高帝的发妻、皇太后吕雉操控于手中。吕太后为了报复当年高帝在位时,凭借皇帝宠幸几乎夺去刘盈储君之位的高帝宠姬戚夫人、赵王刘如意母子,先将戚夫人残酷迫害致死,又设计毒死了赵王刘如意。高帝庶长子齐王刘肥也几乎被害,最后只得献齐国城阳郡给异母妹妹鲁元公主(吕太后的亲女儿),并奉其为齐国太后,这才使得吕太后放过了他。但刘肥担惊受怕之下,心神受损,于惠帝六年(前189年)早早去世。惠帝七年(前188年),因为母亲吕太后残杀父亲的宠妾戚夫人,又将自己的兄弟赵王刘如意毒死、齐王刘肥恐吓早亡,二十四岁的孝惠皇帝心情郁闷悲苦,屡屡借酒浇愁,渐生宿疾,最终因此抑郁而终。吕太后立孝惠皇帝长子、年幼的刘恭为帝,即前少帝,朝政继续把持在吕太后以及吕氏家族手中。孝惠皇帝驾崩后,吕太后加紧了清除刘氏皇族子弟的行动,高帝第五子赵共王刘恢、第六子赵幽王刘友、第八子燕灵王刘建先后被饿杀、被逼自尽、或病亡后幼子被杀以至绝后。到高后八年(前180年)的时候,高帝刘邦八个儿子中,只有第四子代王刘恒、第七子淮南王刘长在世。刘长是因为自幼母亲受诬告自杀,被吕太后抚养长大,相当于太后养子,所以没有遭受迫害。而刘恒则是母子从小受父亲忽视、疏远,所以得到了当时同样被高帝轻视怠慢的皇后吕氏的同情,簿姬与吕皇后之间同病相怜、关系居然相当亲近。到了高帝驾崩、吕皇后升级为吕太后时,因为儿子的封国偏僻贫瘠,对吕氏没有威胁,同时当年和太后还有一段同病相怜的友情,薄姬出乎意料地没有遭遇其他高帝姬妾及皇子们所受到的迫害,还被吕太后特别关照,派人奉送至代地,到自己的亲儿子刘恒那里荣养,并上尊号为代国太后。对比起下场悲惨的戚夫人、刘如意来说,薄姬和刘恒的待遇岂止强过万倍。孝惠皇帝继位后,吕太后将自己家族中的女子大多嫁给了刘氏皇族子弟:妹妹吕媭的女儿嫁给了营陵侯刘泽(即日后的琅琊王),侄子吕产的女儿嫁给了赵王刘恢,吕禄的女儿嫁给了朱虚侯刘章,赵王刘友的王后也是吕氏女,后少帝刘弘的皇后是吕禄的女儿。在这期间,代王刘恒也册立了元后,虽然没有确实证据证明代王后是吕氏女,但可能性非常大。刘恒和王后感情很好,前后生了四个儿子。惠帝三年(前192年),为了更好地掌控诸侯王们日常的动向,吕太后把自己宫中的亲信宫女挑选了部分机灵聪慧、容貌出色的安排出宫,前往各诸侯王国,名义上是赐给诸侯王们作为后宫妾室,其实这些宫女们暗地里也负有刺探诸侯王动静、随时向太后汇报的秘密任务。其中有一个宫女名叫窦漪房的,也在出宫名单中。窦漪房是清河郡人,清河郡属赵地,为了能够趁这次出宫机会返回故乡,窦漪房私下用厚礼贿赂调配受赐宫女名单的內官,请他把自己的名字安排到去赵国的名单里。但事与愿违,分配名单时,窦漪房偏偏没有如愿前往赵国,而是被安排去了代国!得知消息后的窦漪房痛哭不已,觉得代国山高水远,自己去了恐怕再也没有能够返回的机会。就这样,内心万般无奈的窦漪房只得跟随朝廷的车队,踏上了前往代国的路途。窦漪房等人抵达代国后,按吕太后的诏令入代王宫,成为了代王的姬妾。因为窦漪房微小谨慎、温和平实的性格,所以得到了代王的特别宠爱,窦漪房先后为代王生下两子一女,在代王后宫中的位置仅次于代国太后和代王后。窦漪房少年困苦、父母双亡,幼年时的生活很是悲惨孤寂,所以她对如今的富贵生活十分满足,对代国太后薄氏和代王后(大概率是吕太后的族女)也是恭敬谦卑、尊奉有加,没有丝毫失礼的地方,更没有其他非分之想。这样的谦和态度让代王宫中人等对她称赞、敬佩有加。窦漪房在代国的生活舒心惬意极了,她觉得就这样平淡安宁地在代国过完一生,就是最大的福气。大约在高后末年(约前181年左右),代王后患病去世,代国王后之位空缺。当时代国太后薄氏属意性格平和、行事谨慎的窦漪房为新王后,并准备亲自上书给吕太后请求册立窦漪房为代王继后(薄氏自认为和吕太后有交情、况且窦漪房之前又是吕太后的宫中亲信,如果薄氏上书要求册立窦漪房,吕太后一定应允)。但此事被小心谨慎的代王否决了,没有同意立窦漪房为继后,窦漪房自己也推辞不就(这里推测,代王后很有可能就是吕太后的族女,如果她刚死代王就马上立其他人为新后,那么有可能会被吕太后及吕氏忌恨,从而遭到残酷的打击。代王刘恒的兄弟赵共王刘恢、赵幽王刘友,都是因为得罪了自己的吕氏王后,所以被逼自杀、或者被软禁饿死。代王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不愿、或者不敢册立新后)。话到这里再多说一句:窦漪房能够在代国得到代王的宠爱,并过上舒心惬意的生活,真的要感谢当年那个收钱不办事、把她从去赵国的名单中改到去代国的內官。假如窦漪房真的如愿去了赵国,那么她就会遭遇到前后三任赵王(赵隐王、赵幽王、赵共王)的悲惨命运,很大可能会因株连之罪而早早遭遇不测了。从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被立为代王、至晋阳就国开始,至高后八年(前180年)为止,代王刘恒在代地驻守了十五年,平日里行事微小谨慎、恭俭谦卑,以身作则,上对太后、百官,下对代地官吏百姓都是谦恭有礼,礼法安肃。代王为人也是温和文雅、宽厚仁德,个人的品德口碑朝野称赞、传颂在外。相对其他骄奢、狠戾的诸侯王们,代王温和仁厚的性格实在是太难得了。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在长安病逝。虽然她生前做足了准备,将吕氏家族安插在各个重要位置,以侄子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吕王吕产担任相国,控制长安南北两军以威慑诸臣,期待吕氏家族能够长保富贵。但人算不如天算,吕太后刚刚去世,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开国功臣们联合高帝长孙齐王刘襄、其弟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子弟,以吕氏将要篡位为由,发动“诛吕”,将吕氏一族全部诛杀,彻底推翻了吕氏对朝廷十多年的统治,恢复汉室正统。诛杀诸吕之后,皇帝(后少帝刘弘)就不能继续呆在皇位上了,虽然他也是孝惠帝的儿子,但更是吕太后的亲孙子。如果不更立皇帝,那么日后小皇帝长大,绝对会清算旧账,打击报发动“诛吕”的老臣和刘氏宗族子弟。于是,大臣们决定抹去小皇帝是孝惠帝儿子的这个事实,另选新君。当时,有资格成为新皇帝的人选中,以齐王刘襄(高帝长孙)、代王刘恒(高帝第四子)、淮南王刘长(高帝第七子)三人最有优势,大臣们迎立新帝,主要是从他们之中选择。但在商议迎立新帝的朝会中,老臣们首先对于奉齐王刘襄为新帝就全部表示反对:齐王的舅舅驷均是一个狠毒、严酷的人,一旦刘襄被迎立为新帝,岂不是又来了一个“吕氏外戚”?本来大家诛杀吕氏,就是对外戚专权忍无可忍,不得已先下手以免日后被害,如果立齐王的话,那才叫旧祸刚去,新祸又来!因此齐王万万不可立为新帝。淮南王刘长,这个时候才十六岁,年少冲动、轻佻暴躁,不是为君的最佳人选。同时刘长生母因罪自杀,是被吕太后从小抚养长大,如同亲子,孝惠帝在位及吕太后当权时,刘长就依仗着吕氏的势力骄纵专横、跋扈不法。如果立淮南王为新帝,将来他很有可能会挂念吕太后的养育之情而清算诸功臣,使得元老重臣们重蹈吕氏覆灭的旧辙。为了大家将来身家性命的安全,淮南王也被排除在新帝人选之外。在排除了齐王、淮南王之后,新皇帝的人选就只剩下代王一人了。相对于齐王和淮南王来说,代王宽厚仁德、温和谦逊、恭敬有礼,品行敦实,简直是新君的上佳之选;同时,代王母家薄氏地位微寒,人丁稀少,处事也是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将来绝不会有吕氏专权之祸。对比之下,周勃、陈平等老臣们一致决定迎代王入长安,承继皇位。于是朝廷派出使者前往代地,拜见代王并说明迎代王赴长安即位的来意;代王在短暂地谨慎观望、以待时局发展后,决定立即出发赶赴长安。至灞桥时,长安群臣以参见天子礼拜见代王,代王立即谦虚回礼,不以皇帝自居,老臣们因此欣慰不已,认为没有选错人。入长安后,代王没有立刻进皇宫,而是在代国官邸与诸臣以外藩对朝臣的宾客之礼见面,大臣们奉劝进奏章,并献印玺,请代王继位。代王三辞之后郑重接过国玺,表示愿意继承高皇帝、孝惠皇帝所传下来的皇位,随即诸臣以朝见天子之礼参拜代王。从这一刻起,代王刘恒才真正地成为大汉新一代皇帝,即汉太宗孝文皇帝。孝文皇帝半生微小谨慎,谦恭平和,与世无争,远远地躲到边远封国内,才在残酷而血腥的汉初权力之争中得以保全,并最终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不过即使是孝文皇帝这样谨慎温和的皇帝,在权力、利益和亲情相对立时,同样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他的四个嫡子,都因为权力的斗争和利益的纠葛,在他刚刚成为皇帝之后不久,就莫名其妙地去世夭亡,成为了这场改朝换代“争斗”中的牺牲品。前面说过,刘恒为代王时,曾经和代王后生育了四个儿子(史记记载是三个儿子),而代王后虽然没有确切史学资料记录是吕氏家族的女子,但可能性非常大。在“诛吕”行动之前,代王后就不幸(或者说很幸运)去世了,留下了四个儿子。但诡异的是:在孝文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十月,他与原配代王后所生的四个皇子居然先后因病夭亡,孝文皇帝所有的嫡子就此全部离开了人世。这一事件在整个两汉时期都讳莫如深,没有人敢于去探查背后的真实原因。直到曹魏代汉后,才有史学家得以考据探查其中的原委:孝文皇帝四个嫡子皆由原配王后所生,而代王后很大可能是吕氏之女(虽然史书中没有确切记载),所以这四个皇子自然具有吕氏的血脉。老功臣们诛灭了吕氏全族,迎立代王继位后,为了消除后患,就连孝惠皇帝的儿子们都被全部杀死,以防将来遗祸复发。所以,对于新皇帝这四个有吕氏血统的皇子,老臣们自然是绝不能放过,必须清除(否则将来孝文皇帝驾崩,这四个皇子中的一个继承了皇位,那当年诛灭吕氏的功臣们(或者其后裔家族)岂不是马上就会遭到复仇、同样被诛灭全家)。所以,为了汉室江山的延续、社稷的稳定、刘氏皇室的统治权不动摇,孝文皇帝在两难中只有和功臣们妥协,舍弃了四个儿子,以换取天下的安定和和皇位的稳固。皇权之下、无有亲情的残酷本质,在这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功臣为了自保,要的只是免除祸患、清除有吕氏血统的皇子,对于那些和吕氏没有关系的皇子,诸位大臣还是相当的尊敬和礼遇,他们都得到了应该享有的尊荣和地位。孝文皇帝的其他儿子,全都平安健康成长,安享一生荣华富贵。在四个嫡子夭亡后,孝文皇帝在世的儿子中,以宠姬窦漪房的长子刘启年纪最长。文帝前元年(前179年)正月(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一岁之首,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三个月;另外孝文皇帝在位时两次改元,但没有建立年号,分别称前、后某年),在太常(负责宗庙社稷礼仪的高官)“于诸皇子中择元良,册立为皇太子以定社稷”的奏请下,孝文皇帝将太常所上的奏疏发给群臣朝议,诸臣讨论后回奏文帝:皇长子刘启“淳厚仁德、恭敬有礼”,请立为皇太子,以固国家根本。于是孝文皇帝正式下诏,册立皇长子刘启为皇太子,颁诏天下,以稳定社稷。刘启,就是日后的大汉王朝第六代皇帝——孝景皇帝。在长子被册立为皇太子后,孝文皇帝奉皇太后薄氏“诸侯皆同姓,皇太子已立,自以其母为皇后”的诏令,于文帝前元年(前179年)三月立皇太子生母窦漪房为皇后。就这样,在逆天之运指引下,窦漪房从一个普通宫女成先为代王宠姬、然后是皇帝妾室,最后母以子贵,成为了皇宫中第二尊贵的女人——皇后(仅次于皇太后薄氏)。除了早夭的四个儿子、以及被册立为皇太子、日后又继位为帝的实际上的长子刘启之外,孝文皇帝还有三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刘武、刘参、刘揖;日后这三位皇子都被册立为诸侯王,各自出镇一方,成为汉室的屏藩。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三位皇子。梁孝王刘武:刘武是孝文皇帝次子(实际排行),和皇太子(孝景皇帝)刘启同母,都是窦皇后所出。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武被册立为代王,封国就是孝文皇帝未登基前的封国—代国的一部分。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因为代地贫瘠偏远,在窦皇后的请求下,刘武改封为淮阳王。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最受孝文皇帝喜爱的幼子、刘武的四弟梁王刘揖坠马伤重去世,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淮阳王刘武改封梁王,接受了四弟的封国——梁国。之后刘武多次入朝参拜父亲孝文皇帝以及祖母薄太后、母亲窦皇后,得到赏赐巨万。刘武和同母兄皇太子刘启的关系极好,兄弟俩感情融洽无比。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孝文皇帝驾崩,皇太子刘启继位,即孝景皇帝。梁王刘武因为是皇帝的亲弟(同母),所以在当时的诸侯王中最为得宠,受到重用。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诸侯王举兵作乱,反叛汉室。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联军西进,准备攻打关中,但刘武的梁国处于吴楚联军西进的必经之路,于是吴楚联军首先攻击梁国,克棘壁(今河南永城),杀死梁军数万。刘武退守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拼死抵抗吴楚联军。吴楚军队被梁国军队阻挡,不能越过梁地向西进兵,就这样在梁地和刘武的军队相持了三个多月。之后吴楚联军被太尉周亚夫率军迂回攻击,大败溃散,七国之乱因此被平定。战后统计功劳,梁国军队的斩俘数目几乎和朝廷军队一样多,梁王刘武因此立下大功,被孝景皇帝厚加封赏,扩大封国,据有东方大片肥沃土地,封地北以泰山为界,西达高阳,拥有四十余城,成为天下新一代强藩。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平定七国之乱后被,梁王刘武奉诏入朝,接受朝廷奖赏。当时孝景皇帝还没有册立太子,在一次和刘武的宴饮中,孝景皇帝酒后戏言:“我千秋万岁后,当传位于梁王。”刘武当即谦虚推辞,不过心中暗喜,窦太后得知消息后也很高兴。景帝前七年(前150年)十一月,孝景皇帝废黜了皇太子刘荣,于是窦太后就想让刘武作皇位继承人,并亲自和孝景皇帝关说。大臣窦婴、袁盎等坚决反对,劝阻孝景皇帝不可立梁王为皇储,孝景皇帝心中也是后悔当年的酒后戏言,自然同意窦婴、袁盎的奏疏。窦太后的意见被阻止后,虽然表面上不再提让刘武为皇储之事,但内心深恨窦婴、袁盎,刘武也因此忌恨他们。景帝前八年(前149年)四月,孝景皇帝册立第九子、胶东王刘彻为新皇太子,此事袁盎出力甚多。刘武得知后更加怨恨,就和门客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暗中派人刺杀了袁盎以及其他十多位建议立胶东王的大臣,作为报复。孝景皇帝追究此事,得知是刘武所为,于是非常生气,下诏逮捕梁王门客羊胜、公孙诡,并准备对刘武加罪。在梁相轩丘豹、梁国内史韩安国的进谏下,刘武才命令羊胜、公孙诡自杀,把他们的尸体交给朝廷。此事之后,孝景皇帝逐渐怨恨弟弟,不想原谅他。刘武这才觉得害怕,通过同母姐姐长公主刘嫖向母亲窦太后认罪,请求皇帝兄长宽恕,孝景皇帝看在母亲和姐姐的面子上,勉强原谅了刘武,但自此渐渐和刘武关系疏远冷淡,不再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同乘车辇了。景帝中六年(前144年)冬,梁王刘武再一次入长安参拜皇帝,并像以前一样给孝景皇帝上奏,请求留在长安暂时居住(以便和母亲、姐姐、兄长等亲人多团聚一下),但孝景皇帝冷漠地拒绝了弟弟的请求,让他在规定的朝拜时间到了后就返回梁国去。刘武因此心情十分惶恐,以为兄长会再加罪于自己,于是回封国后一直郁郁寡欢、心神恍惚。为了消除忧愁,刘武到梁地北边的良山去散心,当地人献了一头背上长着脚的牛给刘武,刘武见到这头“异牛”后心里特别厌恶,心情焦躁不安,由此发病。当年六月,刘武得了急症(或许是精神疾病),只捱了六天就去世了。他死后,孝景皇帝赐谥号为“孝”,称“梁孝王”,葬于芒砀山下(今河南永城芒砀山保安山南峰)。刘武去世后,孝景皇帝将庞大的梁国一分为五,分别册立刘武诸子为王,以此消除梁国对汉室朝廷的威胁,其中刘武长子刘买承袭了梁王王爵(刘武次子刘明为济川王;三子刘彭离为济东王;四子刘定为山阳王;五子刘不识为济阴王)。此后刘买的后裔一直承袭着梁王爵位。元始三年(3年),刘武七世孙、第八代梁王(指刘武一系)刘立犯罪被废、自杀;掌握朝廷实权的大司马王莽在两年后立刘武八世孙刘音为梁王,承梁孝王嗣。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篡汉,刘音被降为梁公,次年,刘音再降为平民。更始元年(23年)九月,在天下大乱中,篡位的王莽兵败身死,第八代梁王刘立之子刘永趁机到洛阳拜见自立为帝的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封刘永为梁王,以睢阳(河南商丘)旧地为梁国。刘永借机起兵,招纳山东各割据势力,盘踞于梁地。建武元年(25年)十一月,得到更始政权覆灭于赤眉军、更始帝被杀的消息后,刘永在睢阳自称天子,国号汉;当时光武皇帝刘秀已经在河北称帝,国号也是汉,为了加以区别,刘永所建立的政权在后世被称为“梁汉”。此后刘永和光武皇帝激烈交战,以争夺天下。经过两年的鏖战,建武三年(27年)四月,汉大将军吴汉率军围攻睢阳时,釜底抽薪将城外的麦子全部收割,睢阳城因此断粮,刘永无法坚持,被迫向酂县(河南永城酂城镇)方向突围。汉军穷追不舍,夺取了刘永的辎重粮草,梁汉将领庆吾见大势已去,于是在半路击杀刘永,向汉军投降。梁汉将领苏茂、周建则奉刘永之刘纡为梁王,逃奔至垂惠(安徽蒙城),继续对抗光武皇帝。建武四年(28年)秋,汉军攻克垂惠,刘纡逃奔闽越境内,梁汉灭亡。梁孝王刘武的最后直系血脉,从此消失于中原。代孝王刘参:刘参是孝文皇帝第三子(实际排行),其生母地位低微,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刘参因此远不能和兄弟刘启、刘武、刘揖等相比,较少得到孝文皇帝的宠爱。不过由于他的母亲不是吕氏女,所以刘参没有被元老功臣们猜忌,在父亲登基后,平安健康地成长,从这一点来看,刘参相比诡异夭亡的其他四个兄弟,命运还是要好很多。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刘参和二哥刘武一起封王,被册立为太原王(也有资料记载刘参是推后一年封王)。孝文皇帝将自己继位前的封国—代国一分为二,分别封给刘武、刘参;其中刘武都晋阳,为代王;刘参都兹氏,为太原王。但刘参的太原王没当多久,文帝前四年(前176年),刘参的二哥代王刘武在其生母窦太后的请求下,以“代地贫瘠偏远、地方苦寒”为由,说动孝文皇帝把宝贝儿子刘武改封到南方的淮阳。刘武改封后,孝文皇帝干脆让刘参移驻晋阳,将代国和太原国合二为一,原代国土地都归刘参所有,刘参因此被改封代王(这就看出亲疏了,刘武是皇后亲儿子,所以改封到南方富庶之地,刘参一个庶子,没有背景,就只能在代地继续硬撑。不过孝文皇帝将自己的旧封国全部留给刘参,虽然和东方、南方的大国不能比,不过意义很是重大,也算是补偿刘参这个庶子了)。代王刘参生母身份低微、不受孝文皇帝宠爱,自己又是庶子身份,在宫中的影响力和背景势力微乎其微,所以他一生都没有受到孝文皇帝的重视,不得宠爱。而代地位于偏僻孤寒的北方、实力弱小、没有更大的能力为汉室屏藩北方,在整个汉代诸侯封国中,代国从来都是最默默无闻的国家,没有任何值得叙述的突出事迹。不过这样也好,安安静静、低调平和地生活,也许就是刘参最好的人生历程了(多说一句,孝文皇帝就是从代王的位置上,入长安继位为帝的。假使没有后来的那些事情,那么他必将和儿子刘参的命运一样,默默无闻地在代地做一辈子代王,与世无争、平平安安。从这一点来说,刘参才是那个最像孝文皇帝的儿子。)在当了两年太原王、十五年代王后,刘参于文帝后二年(前162年)在晋阳去世,孝文皇帝给这个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自己命运的儿子赐谥号“孝”,称“代孝王”(和二哥刘武将来的谥号一样),并让刘参的儿子、自己的孙子刘登继承代王王爵,延续着始于自己的代王王号。元鼎三年(前114年),由于汉室开始扩充边塞、出征漠北,代国之地是汉军出塞的必经之路,不宜再封王,于是孝武皇帝刘彻以常山为界,将代孝王的孙子、自己的堂侄、第三代代王刘义改封为清河王,迁到中原富庶之地安置,刘参的后裔终于得以告别苦寒贫瘠的代地,安身于繁华丰沃的中原。地节四年 (前66年),代孝王玄孙、第三代清河王刘年因为犯罪被废除王爵,迁到房陵安置,只给予一百户封邑,三年后,清河国也被除封,刘参的后裔因此失国。虽然在元始二年(2年)的时候,代孝王的五世孙刘如意被掌握朝廷实权的王莽以“推广宗子”的名义册立为广宗王,但这只不过是王莽在篡汉前耍的“符命、谶纬”把戏而已,刘如意被立为广宗王,不过是王莽蒙蔽天下、增加自身权威的手段。始建国元年(9年),在王莽篡夺汉室社稷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刘如意也被废黜广宗王爵位,贬为平民。刘参的后代从此再也没有恢复祖先的地位,融入了普通百姓中。梁孝王刘揖:刘揖是孝文皇帝最小的儿子(实际排行),虽然和三哥刘参一样,刘揖的生母也是代王后宫中不知名的宫女,地位低下,但刘揖生性聪慧、自幼喜爱读书,文学素养很高,因此很得孝文皇帝的喜爱,受宠的程度还要超过二哥刘武,更不要说三哥刘参(和大哥刘启就不要比了)。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孝文皇帝刚刚继位,只立了长子刘启为皇太子,次子刘武、三子刘参都还没有封王,但他就迫不及待地将最喜爱的第四子刘揖册立为王。孝文皇帝立刘揖为梁王,以被诛杀的吕氏梁王吕产的封地作为刘揖的封国,重建了梁国,都睢阳。刘揖因此成为第一个受封诸侯王的孝文皇帝皇子。刘揖封王后便赴睢阳就国,孝文皇帝准许他五年一次入朝参拜,同时赐予他很多珍贵典籍,让他带到梁国研读。刘揖对这些书籍爱不释手,时常诵读,尤其对《诗经》、《尚书》等更是喜爱。为了帮助爱子更好地学习经典书籍,孝文皇帝在文帝前六年(前174年)将著名的大文学家、博士贾谊调任为梁王太傅,专门负责指导、培养刘揖成长。在贾谊的教诲下,刘揖的文学、政治素质大大提高,和贾太傅平日对谈文学、时政等事颇有见地,孝文皇帝得知后,对于刘揖的成长欣慰不已。文帝前十一年(前169年),梁王刘揖按照五年一朝的制度,在太傅贾谊的陪伴下到长安参拜孝文皇帝,在孝文皇帝的面展示了自己不俗的文学才华,使得作为父亲的孝文皇帝既自豪且开心。但乐极生悲,梁王在参拜皇帝完毕、前往上林苑打猎休憩途中,却不慎坠马受伤,医治无效,因伤重而去世。孝文皇帝和贾谊得知噩耗后都悲痛万分,哀伤痛惜了很久,贾谊甚至因为没有看顾好学生,从此自责哀伤,于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在忧郁中去世。刘揖在梁王位十年,他坠马去世后,孝文皇帝赐其谥号“怀”,称“梁怀王”。由于刘揖没有儿子继承王位,于是孝文皇帝将次子刘武由淮阳王改封为梁王,转封到富庶膏腴之地—梁国。以上,就是孝文皇帝继位后,他除了皇太子刘启之外,其他七个儿子的人生历程和最终的结局。其中有莫名夭亡、连名字也没能留下的四个嫡子;有半生风光无限、最后却因为猜忌而郁闷去世的梁王刘武;有默默无闻、平静随和,代替父亲成为代王,命运也大致相同的代王刘参;有年少聪慧、喜好读书,却意外坠马去世的梁王刘揖。这些皇子们的命运或悲伤、或遗憾、或安宁,但最终还是殊途同归,汇入了永不停歇的历史长河之中,后人在研读他们的人生时,也许有唏嘘,也许有欣慰,也许还会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吧。告诉他:1.受欺负时不要哭,越哭别人越欺负你,如果你有能力,打疼欺负你的人,一次就够。2.不要背后说他人坏话,尤其别人诱导你说时。3.安全比什么都重要。4.家人比其他人都要重要。5.闹着玩时不能急。6.什么事儿觉得不开心,害怕了,告诉老师,告诉家长不丢人。7.不要借钱给别人,也不要借别人钱8.无功不受禄,没有白吃的午餐,白给的东西不能要。9.别跟女孩子较劲,要哄她们开心。10.说女孩好看、年轻都不如说她瘦了。11.老师说的不见得是对的,爸爸妈妈说的也不见得是对的,如果发生矛盾,那就听爸爸妈妈的。12.别人不去做,却鼓动你去的事,不要去做。13.朋友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随时可以换新的。14.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爱好,消遣不算。15.想跨阶层社交,你需要一个足够长的特长。16.回顾过去,越觉得以前傻,那说明你成长了17.拿别人东西时,一定要说一声,要保留界限感。18.永远不要觉得别人是傻子。19.对于你应得的东西,一定要敢要。20.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那个年代,小时候就是捉迷藏,跳绳子,踢踺子等,虽说社会不发达,但我们必有个快乐的童年!现在社会发展快速,孩子们的童年更丰富多彩!谢谢!全世界放弃他,你也不能放弃。两个真实的案例,你参考。两个孩子都是被同学带到游戏厅,从此沉迷游戏,不能自拔。一个孩子高三,一个孩子高一。高三的母亲天天利用送饭的时间,监督他,利用他较好的寝室同学报信,甚至找到老师让老师帮忙做工作。但是这都没能阻止孩子继续打游戏。于是一天晚上,母亲找儿子彻夜聊天,痛哭着表达对儿子的痛心,把责任都怪在自己的头上,诉说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家里的各种困难,告诉他母亲没有能力帮他找工作他要靠自己,告诉他他以前有多乖。那天晚上儿子也哭了,他第一次看到母亲这么痛哭,内心受到了触动。他真的改了,以不是太高的分考上了大学。这个高一的孩子,沉迷游戏,不去上课,父亲打孩子管孩子,母亲溺爱孩子偷偷给他钱。后来孩子所有人的话都不听了,不让在家打游戏就去游戏厅打游戏,最后休学了。父亲让孩子参加了高考,条件是花钱送他去民办大学学习了计算机,孩子毕业后回到了父亲的单位,当起了临时工,父亲教孩子火焊手艺,亲自做孩子的师傅,单位经常出差,到偏远的地方,一去几个月没法上网,父亲给孩子找了个对象,孩子突然长大了,知道要赚钱养家了,跟着父亲好好的学手艺。父亲给他买了房子,他现在也成为了一个年轻的父亲,终于懂得了作为一个父亲的不易。孩子小时候会犯错,你是唯一能把他从深渊里捞起来的人,任何时候不要放弃,也不能放弃。尤其是男孩子,打骂只能起反作用。尽可能改变他,引导他,陪伴他,希望您能跟他一起度过他最黑暗的人生时刻。必要时可以找网瘾专家给孩子做心理辅导。囧王者,报道。对于囧王者来说,儿时的游戏回忆好多,也很精彩,我就捡一些,精彩的说说吧。曾经我哥哥家有一台 FC,在当年那个物资极其匮乏而且GDP(都喜欢用这三个字母,我也用) 极低的情况下,他买了一台,可以说是如此的拉轰啊。 坦克!以前一直不是很喜欢这个游戏,后来在PC用模拟器耍才发现,这个游戏如此经典啊。超级马里奥,此游戏任何语言都不能表达我对它的赞扬。当时耍这个游戏还有一个秘诀,我们称之为踩皇冠,其实就是在一个夹角处踩乌龟,最后可以一直奖娃娃!!然后显示的娃娃数量已经不是数字了 是一个皇冠俄罗斯方块,巴适啊!每次过关之后还有小人出来跳舞。后来这个游戏居然还有电影版,但是看了预告片之后我佩服这个导演能把预告片都整的那么难看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最喜欢哼这个调子!包括现在,魂斗罗的音乐的流传度都相当高,从未老过。 双截龙2~最爱的一款动作类过关游戏,刺激,出了刺激还是刺激。和热血高校有一拼。不过我更喜欢双截龙2松鼠大战!诙谐轻快的音乐,搞笑的画面,独特的游戏过程和人物设计,简直就是一款全年龄杀手,适合各个年龄的玩家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太多太多好的FC游戏伴随着我的成长,可以说游戏机里面 我耍FC是耍得最久的一直都到了上大学都会在PC上用模拟器玩一玩。和大学同学一起玩儿魂斗罗也是一大快事!暗黑破坏神图为:暗黑破坏神游戏截图暗黑破坏神是一款RPG游戏,事实上,你只要玩过暗黑破坏神,你就能发现当下2D MMORPG网游有严重的抄袭色彩,而他抄袭的对象,当然就是《暗黑破坏神》。仙剑奇侠传系列仙剑奇侠传系列是由中国台湾大宇资讯集团以中国古代仙魔传说为背景题材,原创制作的著名中文RPG游戏。图为:仙剑95(DOS版)从最初的DOS版到现在,对于一款在PC上动荡了十四年之久的游戏来说,仙剑奇侠传,无疑是我国RPG游戏系列的一个里程碑。星际争霸(Star Craft)图为:星际争霸游戏截图由暴雪公司(Blizzard Entertainment)于1998年正式发行的一款即时战略类游戏。一款开创了竞技游戏的新纪元的游戏作品,是1998年最畅销的电脑游戏。反恐精英(Counter-Strike)图为:CS游戏截图1998年之前,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几乎没有人知道的游戏开发小组。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写了这么多,也是蛮累的,这些都是囧王者,儿时的游戏。那个时候,有了这些游戏,感觉童年都是金色的。呵呵。不说了。慢慢回忆吧。

无色男孩攻略第八关,男孩与泡泡怪第一章最后一关怎么过

4,五年级下学期第8课课后思考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1)费奥多罗夫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①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②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2)费奥多罗夫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①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②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3)费奥多罗夫是一个幽默的孩子。①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举例说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5,prison break第八关怎么过

来到房间后,走到床旁边然后,取走右边的抹布返回房间,接着取走床边的铁桶,然后来到房间的桌子这边,取走桌子上面的刀子后,返回房间,接着点击床上的箱子。然后用刚才的刀子拆开箱子,再把箱子里的摆件和旁边的瓶子拿走,接着返回房间,返回房间后点击壁柜,接着把壁柜中的四个摆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摆放,然后就出现了下方的火柴,把火柴取走后返回房间,返回房间后点击椅子上红色的锅,接着把锅放在炉子上面,接着把瓶子里的水倒进锅里,最后用火柴把炉子点着,点着炉子后用抹布把锅取下来,然后返回房间。返回房间后来到刚才的桌子,接着点击桌子上面的黑色杯子。,、然后把锅里的热水倒进被子里面,就出现了2771这四个数字,记住这几个数字之后返回房间,接着点击桌子上的木盒,然后输入刚才那个密码后就能打开盒子,取走钥匙后开门就过关啦!!!!

6,奥特曼格斗进化重生的第八关怎么过

先把电脑难易度调成最低。打EX1时开始边防御边接近他,然后只用蓄力攻击,这是最保险的方法,因为你一直蓄力攻击之后他就不会动了!最后建议放方块绝招,因为能量打EX2还能用。接着他进化EX2此时会复活3次,一开始就先对他用三角绝招,那他的第一条命也差不多了。注意:需要依次用方块、三角、圆圈三个绝招各杀掉他一次。第3次复活时就会出现太阳升起的剧情这时第4次他复活时随便用哪个绝招杀掉他就完成了。打EX2时建议你也只用蓄力攻击或者只用投技,这2种方法最快:)
有技巧的http://tieba.baidu.com/p/4131687235
第8关:奥特警备队向西前进 背景介绍:超级机器人金古乔出现在了神户港。大量的船只和港内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奥特警备队正在加紧研制对付金古乔的武器R30导弹。赛文,你能否力挽狂澜呢?登场人物:赛文,金古乔胜利条件:击败金古乔失败条件:1神户港内所有建筑和船只被毁。2时间到。3赛文被击败隐藏条件:1R30导弹命中金古乔,使其金刚之身被破2金古桥举船攻击S级条件:1体力残留80%以上。2时间残留1分30秒以上。3满足隐藏条件攻略要点:这管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躲开金古乔,先让它拿起船,然后和他兜圈子,尽量避开它。因为船一打到你HP几乎就在80%以下了,而且距离也不能靠得太近,它会把船扔出去-_-|||,记住发飞镖1分钟后,奥特警备队赶来助阵,在岸边架起了R30导弹。这时赛文要向着金古乔跑过去,用冲刺超重击踢倒它在它起来后在导弹射程内抱住它(按住X键),使其中弹(不用冲刺超重击的话很难抱住它),从而破坏其金刚不死之身。之后一定要快速靠近金古乔。不然很难在1分30秒内胜它,可以按下+前向前翻滚,很快就可以靠近金古乔。金古乔中弹再起后,战斗再开。一顿老拳使金古乔眩晕槽上涨,超重击放L字光线,一击必杀!切记:导弹命中金古乔后一定要快速K它,只有1分30秒内胜它才是S级。猛烈进攻时注意别被反击,毕竟机器人也不是吃素的。体力80%以下就拿不到S级了。
打倒泰兰特EX 1之后,它进化为EX 2,此时它的血量就只有一条红的,打倒它以后,会复活,这样再打倒,它一共会复活3次,第三次复活以后会有CG动画剧情,意思是它无法再复活了,之后第四次打倒它以后,此关就过了。
把难度设置为最简单的 游戏开始先f1保存 以免输了重来浪费时间 打死改造泰兰特后 就会出现亡灵泰兰特 然后再保存一下 这里需要把握时间 因为需要在三分钟里使用三个不同技能打败亡灵泰兰特 先用奥特手镯干死一次 然后光线 最后奥特炸弹 用完三次之后就会出现太阳 再把亡灵泰兰特打败就赢了 每打死一次保存一下 以免死了前功尽弃
文章TAG:无色男孩攻略第八关  男孩与泡泡怪第一章最后一关怎么过  无色  男孩  攻略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