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的估计困难我是ATI9600 带起来只是勉强能玩分辨率800*600 细节都没敢调最高楼主还是放弃吧QUOTE(A-dog @ 2004年11月23日 13:46)32MB DirectX 9.0c compatible video card (Geforce2 or higher) using a [right][snapback]1282959[/snapback][/right]楼主的OK 的哦我的事gf3ti200,玩的很好的!没有停顿的感觉!非常的流畅!我的cpu是p42.4的!MINIMUM SYSTEM REQUIREMENTS===========================Windows 98, 98 Second Edition, ME, 2000 Professional, XP Professional, or XP Home operating systemIntel Pentium III (or equivalent) CPU running at 933MHz or higher32MB DirectX 9.0c compatible video card (Geforce2 or higher) using a supported chipset (see below)256 MB RAMDirectX compatible sound card2 GB of HD space8X CD-ROM官方要求显卡支持DX 9..........楼主的卡,,,,,,,还是不要玩了吧.呵呵gf2可以调1024没问题只是很多特效自动关闭的,开不了我们班有个在玩
11,哪些功能UDP有IP没有
简单点吧!UDP主要是和tcp做比较的,和IP协议一般不做比较,因为他们是两个方面,tcp在传输时候有校验和严格的控制,udp在传输的时候是没有校验的!所以udp的传输速度要比tcp快!一般用于媒体流的传输!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 ISO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UDP 协议基本上是 IP 协议与上层协议的接口。 UDP 协议适用端口分辨运行在同一台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
由于大多数网络应用程序都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计算机上必须能够确保目的地机器上的软件程序能从源地址机器处获得数据包,以及源计算机能收到正确的回复。这是通过使用 UDP 的“端口号”完成的。例如,如果一个工作站希望在工作站 128.1.123.1 上使用域名服务系统,它就会给数据包一个目的地址 128.1.123.1 ,并在 UDP 头插入目标端口号 53 。源端口号标识了请求域名服务的本地机的应用程序,同时需要将所有由目的站生成的响应包都指定到源主机的这个端口上。 UDP 端口的详细介绍可以参照相关文章。
与 TCP 不同, UDP 并不提供对 IP 协议的可靠机制、流控制以及错误恢复功能等。由于 UDP 比较简单, UDP 头包含很少的字节,比 TCP 负载消耗少。
UDP 适用于不需要 TCP 可靠机制的情形,比如,当高层协议或应用程序提供错误和流控制功能的时候。 UDP 是传输层协议,服务于很多知名应用层协议,包括网络文件系统(NF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域名系统(DNS)以及简单文件传输系统(TFTP)。
协议结构
16 32bit
Source port Destination port
Length Checksum
Data
Source Port — 16位。源端口是可选字段。当使用时,它表示发送程序的端口,同时它还被认为是没有其它信息的情况下需要被寻址的答复端口。如果不使用,设置值为0。
Destination Port — 16位。目标端口在特殊因特网目标地址的情况下具有意义。
Length — 16位。该用户数据报的八位长度,包括协议头和数据。长度最小值为8。
Checksum — 16位。IP 协议头、UDP 协议头和数据位,最后用0填补的信息假协议头总和。如果必要的话,可以由两个八位复合而成。
Data — 包含上层数据信息。
相关协议 IP、TCP、ICMP、SNMP、DNS、TFTP、NFS
组织来源 UDP 由 IETF( http://www.ietf.org)定义在 RFC 768中。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 ISO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UDP 协议基本上是 IP 协议与上层协议的接口。 UDP 协议适用端口分辨运行在同一台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
由于大多数网络应用程序都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计算机上必须能够确保目的地机器上的软件程序能从源地址机器处获得数据包,以及源计算机能收到正确的回复。这是通过使用 UDP 的“端口号”完成的。例如,如果一个工作站希望在工作站 128.1.123.1 上使用域名服务系统,它就会给数据包一个目的地址 128.1.123.1 ,并在 UDP 头插入目标端口号 53 。源端口号标识了请求域名服务的本地机的应用程序,同时需要将所有由目的站生成的响应包都指定到源主机的这个端口上。 UDP 端口的详细介绍可以参照相关文章。
与 TCP 不同, UDP 并不提供对 IP 协议的可靠机制、流控制以及错误恢复功能等。由于 UDP 比较简单, UDP 头包含很少的字节,比 TCP 负载消耗少。
UDP 适用于不需要 TCP 可靠机制的情形,比如,当高层协议或应用程序提供错误和流控制功能的时候。 UDP 是传输层协议,服务于很多知名应用层协议,包括网络文件系统(NF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域名系统(DNS)以及简单文件传输系统(TFTP)。
协议结构
16 32bit
Source port Destination port
Length Checksum
Data
Source Port — 16位。源端口是可选字段。当使用时,它表示发送程序的端口,同时它还被认为是没有其它信息的情况下需要被寻址的答复端口。如果不使用,设置值为0。
Destination Port — 16位。目标端口在特殊因特网目标地址的情况下具有意义。
Length — 16位。该用户数据报的八位长度,包括协议头和数据。长度最小值为8。
Checksum — 16位。IP 协议头、UDP 协议头和数据位,最后用0填补的信息假协议头总和。如果必要的话,可以由两个八位复合而成。
Data — 包含上层数据信息。
相关协议 IP、TCP、ICMP、SNMP、DNS、TFTP、NFS
组织来源 UDP 由 IETF( http://www.ietf.org)定义在 RFC 768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