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现在就登基游戏下载,三国杀游戏牌多少钱

作者:本站作者

最早称帝的女性是谁?

最早称帝的女性是谁

历史上为什么武则天可以称帝

谢谢你的问题。历史上最早称帝的女性叫做陈硕贞,李世民去世以后,唐高宗李治上任,对农民的剥削压迫越来越重,阶级矛盾进一步的激化。图:李治剧照公元653年10月,陈硕贞正式领导农民起义,自称“文佳皇帝”,并安排自己的妹夫章叔胤为丞相。但是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年11月,陈硕贞就被唐朝官兵俘虏,惨遭杀害。

历史上为什么武则天可以称帝?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建国称帝

和常人一样,武则天不会吃得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她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自然有多种因素。 聪明的天资和超群的才华,让她独立在高处。武则天出生在官宦人家,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先天的聪明,武则天精通文史,诗文俱佳,从小就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十四岁进宫之后,作为才人,武则天的地位很是地下,但她韬光养晦,用心观察事物人心。

在李世民给李治传授治国经验的时候,武才人也接受了相对系统的治政培训。 高宗李治的高度信任,让她成为大唐决策层的核心人物。我们看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之间的关系,应当说他们之间除了政治上的帝后关系,还很有平常夫妻之间的挚爱和信任。没有李治的高度信任,武则天不可能第二次走进大唐的后宫;没有李治的宠信,武则天也不可能被立为昭仪、立为皇后。

我们发现,武则天和李治有着高度相同的政治见解,因此,武则天才能在李治生病时代行理政,才能出现“二圣临朝”的决策格局。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李治在离开人世的时候遗言,“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这时候的武则天已经是实际上的天下第一人。 消灭李唐宗室的力量,做好人才储备和舆论宣传,武则天当皇帝的环境完全形成。

684年以后,武则天通过改革上层管理机构、建立人才脱颖而出机制、更名东都为神都、拜洛受图、宣扬佛教、铲除李唐宗室力量等手段,不但为当皇帝扫平了障碍,形成了良好的舆论环境,积蓄了力量。可以这样说,684年到690年的六年时间里,没有人能够改变太后临朝的局面,舍我其谁?武则天当皇帝的客观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建国称帝?

历史上为什么武则天可以称帝

曹操是三国最顶级的战略家和政治家。该不该称帝?在什么样的时机称帝?他是有通盘的考虑的。从各种情况来看,不称帝是他最明智的选择。在别人劝进的时候,曹操曾经这样回复,大意是,我做周文王不是很好吗。他的意思就很明确了,文王广纳贤才,积蓄力量,为伐付立周打下了基础。真正建立周朝一统天下任务,由其儿子周武王完成。

曹操自己不称帝。到底哪些条件不成熟?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还是个人的历史包袱。纵观曹操的一生,早年挟天子令诸侯,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打着扶保汉室的旗号、在汉献帝的名义号令下实施的。刘备口称兴复汉室,曹丞相也一样。如果他在晚年废除汉献帝,自立为帝。实际上就将他一生所有的东征西战的旗号和借口,全部自己推翻了。

刘备称帝了吗?刘备全盛时期的地盘有多大?

刘备称帝了,他是在汉献帝禅让退位,曹丕篡汉自立后,假托献帝在许都遇害,为了延续汉朝国祚不得已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刘备在成都称帝之前,关羽镇守荆州(大部),加上原属族兄刘璋的益州,地盘不可谓不大。但是到了他称帝之后地盘反而缩小了就有些让人不解了,其实蜀汉全盛时期并不在刘备登基后至夷陵之战前的那几年,而是在刘备刚进入西川后的建安十九年(214年)。

当初刘备受族兄刘璋之邀受川协助抵御汉中的张鲁,以关羽镇守荆州,仅分兵4万人给关羽。余下兵马全部随同刘备、诸葛亮入川。建安十九年(214年)益州牧刘璋被迫让贤于族弟刘备,刘备成益州之主,加荆州六郡,在当时实力仅次于曹操,比孙权略强(扬州、交州)。这应该是刘备集团实力最为强大、地盘最大的时候(益州、荆州)。

但好景不长,孙权见刘备久不还荆州,有耍赖之意。于是又于建安二十年(215年)谴诸葛亮的堂兄诸葛瑾为使入蜀要荆州,刘备拒还,诸葛瑾无功而回,此事引起孙权集团的极大不满,加上力主孙刘联合的鲁肃病逝,孙权集团内部主张武力讨回荆州的呼声越来越高。5月关羽驱逐孙权派出的南三郡长史,孙刘两家矛盾激化。而恰在此时,曹操率领大军讨伐割据汉中的张鲁,兵锋直逼益州边界。

6月吕蒙率两万军士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至7月又加兵至4万数路大军并进,关羽引兵相拒、两军胶着于益阳。此时益州情况危怠,张鲁投降曹操,汉中尽为曹操所有并进逼益州,刘备俱曹军盛,又恐两线作战于已不利,遂与孙权议和,将荆州一分为二,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的长沙、桂阳、江夏三郡归孙权所有。这是221年刘备称帝后的蜀汉疆域,少了荆州六郡(吕蒙雪夜偷袭荆州,关羽父子兵败被杀,孙权收回荆州),多了一块汉中,面积大大缩小,此后蜀汉便一直是三国当中实力最弱的一国。

曹丕称帝后,孙权和刘备为什么要跟着称帝呢?

谢邀。曹丕在曹操死后先是继位为魏王,之后又迅速迫使汉献帝,通过禅让程序,禅位给他,以魏代汉。在这个过程中,群臣最主要的说辞是引用谶纬和天象,也就是当时的太史令许芝及一大群以通春秋著称的宿儒名臣为主的大臣。实际上,早在曹操生前,就已经开始进行以魏代汉的准备了。先是进封魏公,然后又进封魏王,受九锡,建宗庙,夫人称王后,世子称魏王太子。

按照一般的封爵做法,封公爵也就是一个郡的封地,但曹操让汉献帝的朝廷给魏郡大量增加属县,作为自己的封地。凡此种种,都是在为代汉做准备。打个比方说,就好比父亲栽树,浇水,施肥,等到秋天果实快成熟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儿子继位,于是不费什么力气,就轻而易举的获得丰收的果实。曹丕就是这个摘果子的儿子,曹操已经把什么都做好了,他只要水到渠成、顺水推舟就可以完成这个过程。

这也就是王司徒和诸葛丞相阵前嬉戏时所说的,“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汉献帝禅位给曹丕,更是审时度势、顺天应人“法尧禅舜”的盛事。所以,从曹丕一方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不存在篡位的问题。但是从刘备一方的角度说,就不是这样了,这就是赤裸裸的篡位。为什么呢?汉为君,魏为臣,曹操挟持汉献帝多年,压根不把天子放在眼里,早就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君臣名分大义所在,是不能乱的。而且,一开始还有传言说,曹丕篡位后鸠杀了汉献帝,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因此,在曹丕篡汉的消息传到益州之后,在刘备一方的角度看,曹丕是篡位逆贼,是肯定不能承认其合法性的。而汉献帝又没有进一步的准确消息,所以,就成了诸葛亮等人劝进时所说的“无君”的状态。进而言之,就是所谓的“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汉室的法统不能断绝,必须继承。

刘备是汉室宗亲,虽然从血缘关系上说,离刘秀的东汉帝系血脉已经比较疏远了,但毕竟还是汉室皇家血脉。而这时候汉室宗亲中,剩下的还有实力继承汉朝大统的,也就只有刘备了。所以,刘备有这个权利也有这个义务来继承皇位,延续汉祚。刘备继位以后,就是汉朝正统传人自居的。这也是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北伐中原,还于旧都”的意思,汉朝的旧都指的就是长安和洛阳,意思就是要消灭篡汉的曹魏,复兴汉室。

为什么呢?因为,汉朝的宗庙陵寝都在长安和洛阳,这才是都城,现在的成都只是临时都城,是作为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根据地的蜀汉的临时首都,并不是永久性的。所以,蜀汉存在的理由就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是必须要北伐的。孙权称帝则是另一个逻辑。孙坚是以汉室忠臣自居的,在董卓之乱时,诸侯联军讨伐董卓,真正比较积极的实际上只有孙坚。

击败华雄和吕布的,都是孙坚。而且,在迫使董卓迁都长安之后,孙坚曾经短期占领洛阳,他进城后的一件事就是修复汉朝历代皇帝的宗庙和陵寝,以表示自己是为了复兴汉室,而不是军阀。孙策渡江平定江东的时候,实际上是以袁术部下的名义出兵的,他所进攻的王朗、华歆、刘繇等人反而是由汉朝任命的刺史、太守,是天子命官。这也是孙策进攻会稽时,王朗不肯不战而降的理由:我是天子命官,你一个军阀部将,我不能向你投降,不然丢的是皇帝的脸。

但孙策在平定江东后,尤其是在袁术称帝而亡之后,就立刻表奏天子,贡献方物,表示自己仍然是汉朝的臣子。在袁术称帝的时候,孙策也曾和曹操结盟,表示要讨伐叛逆。也就是说,直到已经完全占领了江东,成为一方霸主,孙策仍然以汉朝臣子自居。孙权继位后,仍然以汉室臣子自居,而且在联合刘备共抗曹操的时候,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曹操挟持天子,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我们现在抵抗曹操而且要消灭曹操,就是为了讨除汉贼,复兴汉室。

在刘备占领汉中而孙权围攻合肥未能成功之后,孙权想趁关羽北伐荆州空虚的机会,偷袭夺回荆州,便和曹操结盟,实际上也是降汉不降曹。但在曹丕继位之后,很快刘备就发动了伐吴之战,在夷陵之战前,孙权是没有什么把握的,担心曹丕会趁火打劫。当时曹丕已经篡汉,所以孙权又在战略形势的逼迫下,向曹丕称臣,并由曹丕封孙权为吴王。

但孙权在夷陵之战中击败了刘备,形势又发生了变化,孙权就开始拒绝曹丕遣送质子的要求,不再恭顺了,以至于曹丕对孙权发动了战争。所以,公元221年六月,孙权刚击败刘备,十月份就开始了和曹丕的战争,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四月,双方都未能取得胜利,曹丕主动退兵。因此,从孙权的角度说,如果曹丕不篡汉,刘备不主动进攻孙权,孙权是不愿意称帝的。

但在曹丕篡汉之后,孙氏所标榜的忠诚对象已经不存在了,他就可以称帝了。虽然从刘备的角度说,刘备是以汉朝正统继承人自居的,但在夷陵之战后,和孙权交往的过程中,都是平等相待的,并没有要求孙权称臣。但另一个障碍是,孙权又向曹丕称过臣,虽然也发生了战争,但毕竟是有这个不光彩的历史。所以,一直到曹丕死后,孙权才公开称帝。

三国时期,为什么曹操不敢称帝,而是曹丕称帝?

曹操并非不敢称帝,事实上自赤壁之战后,曹操一直在加紧称帝的准备。政治上曹操有以下作为:公元208年六月,曹操废三公,自称丞相。公元212年,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公元213年,曹操受封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建都邺城,设百官。公元216年,曹操进爵魏王,行天子仪仗,次年立曹丕为魏国太子。军事上曹操有以下作为:公元211年,曹操西征马超、韩遂,平定西凉。

公元213年,东线合肥征孙权,未果。公元215年,曹操征张鲁,得汉中。公元217年,东线合肥再征孙权,孙权称臣。公元219年,曹操与刘备争汉中,曹操败,将汉中人口内迁后,曹操撤军,刘备得汉中。公元220年,曹操病逝,终年66岁。曹操并不是不敢称帝,称帝并非是你我想的那么简单,有一套非常繁锁的程序,曹操可谓摸着石头过河。

称帝首先要解决的是正统问题,也就是合法性问题,即从名义解决如何继承帝位,想当年高祖刘邦也编了个斩白蛇起义,所以曹操首先解决合法性问题。其次曹操从政治上解决称帝问题,曹操的地位由丞相一步一步升至魏王,离皇帝只差一个名号,再多给曹操几年,他必称帝。再次曹操从军事上解决称帝问题。要知道曹操所有的功劳都来自军功,以军事手段解决不臣服的势力,但在219年与刘备的战争中,先是失了汉中,后又在关羽襄樊之战前期节节败退,军事上暂时的失利让曹操失去称帝的机会,而襄樊之战结束的次年,曹操就去世了。

最后还有个问题就是许昌小朝廷内部的人是否支持曹操称帝,世家大族是否支持曹操称帝?当然曹操也做了许多工作,如逼死了反对称帝的荀彧和崔琰,但时间对曹操来说己经不够了。曹操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可惜身体不饶人,220年曹操去世,于是曹丕即位,为什么曹丕敢称帝?因为曹操把准备工作都做了,只欠是时间不够,曹丕只需和世族门阀妥协换取支持,就能称帝了。

曹丕、孙权称帝后,都追封父亲为帝,为何刘备没有这样做?

曹丕之父曹操,在世时巳是汉之丞相,并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威振天下。在世时虽未称帝,但把江山留给了曹丕,曹丕立国后追封其父为先帝,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孙权之父孙坚,原为长沙太守,曾奉矫诏出兵讨伐董卓。私藏玉玺说明他久有称帝之心,后虎距江东六郡,独霸一方。后英年早逝,虽未称帝,但为子孙挣得了基业。孙权立国后追封他为先帝,也在情理之中。

唯刘备,虽是汉中山靖王之后,还得往上攀七代才能证明他属于皇脉分支。何况到他祖上,早已家道中落,其父刘弘虽举过考廉,但乃一白丁。到了他手上,只落得织席贩履为生。后来他虽然也自称为帝,但其父无功无名,他靠什么去封,怎样去封?再者,他的蜀汉江山还是靠夺同宗兄弟的地盘得来的,若尊自己的先父为帝,岂不让天下人笑话!刘备乃世之枭雄,不会这么傻。

为什么说唐肃宗李亨是篡位登基?唐肃宗到底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李亨绝对是篡位登基的皇帝!李亨是“先斩后奏”式地登基称帝的!是将“生米煮成熟饭”式的宣布为皇的!公元756年的七月十二日,大唐帝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帝国的皇太子李亨在咱今天的宁夏灵武南城门楼突然昭告天下,宣布“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荣升”为大唐帝国的皇帝。尽管登基仪式有点过分简陋,尽管李亨的登基有点“过份”,但李亨终于“君临天下”。

几天后,正在成都“西巡”的父皇李隆基突然接到“宝贝儿子”李亨的“《关于尊称帝国前皇帝李隆基为太上皇帝的报告》”,看完后,李隆基有点目瞪口呆,更是震惊万分,简直恼羞成怒。李隆基思前想后,纵观天下大势,无可奈何之下,忍痛割爱,宣布接受“太上皇帝”之位,给李亨发去“祝贺”之类的诏书,承认李亨登基的“既成事实”。

李亨的皇帝之位,最终合法。李亨是这样登上皇帝之位的!李亨的皇帝之位,离不开帝国皇帝李隆基的贪图享乐,也离不开一个叫杨国忠的宰相贪婪作死,更离不开一个叫安禄山的帝国守边大将军的“推波助澜”。公元755年12月16日,久享太平的大唐帝国,突然爆发了一场震惊帝国的大叛乱——“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不是小文的重点,故不展开来讲,几句话带过。

“安史之乱”主要是由于“大唐帝国的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令大唐帝国由盛及衰并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毫无悬念地发生了。安享太平已久且毫无作战经验的大唐帝国军队,被安禄山打得满地找牙。安禄山的叛军一路南下,占领中原、攻占东京洛阳、攻破潼关、攻陷西京长安。

惊慌失措的帝国皇帝李隆基带着几个宝贝的皇子、若干个宠爱的皇妃、几十个重要的文武大臣,在几千个卫士的保护下,仓惶出逃。马嵬坡是皇太子李亨的命运转折点。在这里,义愤填膺的皇帝卫士们,终于忍无可忍发动了兵变。借此机会,皇太子李亨终于在一个叫李辅国的小太监及几个心腹的建议下,战战兢兢地向父皇李隆基提出要分兵西北,到朔方去开辟“抗安”根据地。

一方面牵制叛军,一方面“掩护”父皇李隆基“西巡”成都。刚刚经历失去爱妃杨玉环的李隆基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李亨终于得以摆脱父皇的控制,可以放开手脚去“指点江山”了。事实上,倘若不发生“安史之乱”,李亨的皇太子地位有可能不保。权臣杨国忠早就不鸟李亨了,经常在李隆基面前“逼逼叨叨”,不厌其烦地打着“小报告”。

李亨的地位岌岌可危,朝不保夕。李亨的二哥李瑛,虽也贵为皇太子,不也是被李林甫等小人的“小报告”弄得被“冤杀”。面对残酷无情激烈的“储君”之争,倘若不是皇帝李隆基的“好朋友兼忠奴”高力士,提醒玄宗“推长而立,谁敢复争”的建议,根本就没有李亨的什么事,哪有他的皇太子之位?即便是李亨“幸运”地当上皇太子,但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倘若不是“安史之乱”,李亨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废太子,很有可能步入废太子李瑛的后尘。坎坷且有惊有险的太子人生,让李亨稍微有点政治势力,就迫不及待地接受了朔方地方实力派的“拥戴”,敢冒父皇李隆基之大不韪,宣布登基称帝。但实事是,李亨的登基,一点也没“冒天下之大不韪”。面对安禄山的烧杀抢掠式的叛乱,帝国皇帝李隆基扔下百姓及帝国的河山,心惊胆战地,狼狈西逃到富庶的成都,并改成都为“南京”,就已经丧失了人心。

李亨“逃到”朔方,虽说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但李亨敢于竖起“平叛”大旗,一时仁人志士蜂蛹而至,朔方将士极力拥戴。文章结束时,俺再附上李白的诗,各位看官可细细品味。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唐 · 李白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这组诗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帝国著名诗人李白对大唐帝国“南京”——成都的赞美,可以说是全方位展示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名胜古迹。

但却隐含了诗人李对唐玄宗李隆基的深刻讽刺。历史就这样选择了李亨,无情地抛弃了李隆基!《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很简单:就这么个理!那么李亨何许人也?后人给予的评价是:“总的来说,肃宗是位乱世天子,他继承了天宝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时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并为身后的帝国打下了一定基础。

离地球2240光年外的超高级外星文明是否可录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称帝景象?

离地球2240光年外的超高级外星文明是否可录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称帝景象?从理论上看没有任何毛病,因为今年刚好是2019年,加上公元前221年的秦始皇登基的时间,刚好是2240年!从2240光年外观测地球,秦始皇登基的光线刚刚到达,如果一直在开始观测的话,很明显能看到整个过程!一、光速假如没有干预的话,最快的速度是光速应该是不会有错的,我们现在通行的理论认为,有静止质量的物质无法加速到光速,当然这是基于牛顿第三定律为基础的速度限制!假如我们未来打算超光速的话,那肯定与牛顿无缘啦!用公里来表示光走过的距离是在不方便阅读,因此我们用光年来表达,即光走一个儒略年的距离为一光年,我们距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的距离约为:4.22光年!因此在公元前221年前的光子经过2240年的时间到达2240光年外的宇宙,也许有可能被那个超级文明所截获!大约在红圈区域内二、超级文明要用多大的望远镜才能看到秦始皇?从理论上看再远的地方都能看到,但事实上没有足够的口径支持,再强大的理论都是没有用!因此咱还是说点实在的,否则虚无缥缈的镜花水月是没有意义的!听说秦始皇高达威猛,假设他1.9M,那么望远镜的口径为:秦始皇身高/距离=1.22×波长/望远镜口径那么算出来的口径是多少呢?一般波长我们取值可见光的550nm那么口径大约需要:7899920183KM即:79亿千米!可能大家对这个口径没多少概念,但天王星的轨道距离太阳是19AU,即大约30亿千米不到一点,它的轨道直径只有60亿千米,海王星的轨道是30天文单位,轨道直径约为90亿千米,79亿千米刚好在天王星和海王星轨道中间!不知道哪个文明能制造如此庞大的反射镜面,如果是折射镜那肯定不可能完成了!各种超级望远镜的口径比例,但即使是42M口径的也尚未完工,因此我们看不到2240外的星球上人家的秦始皇登基,但也许并不代表人家看不到我们的!。

文章TAG:现在就登基游戏下载  三国杀游戏牌多少钱  现在  登基  游戏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