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几品许州攻略详解,官居几品怎么在许州娶林沐雪和表妹同时过关的
作者:本站作者
1,官居几品怎么在许州娶林沐雪和表妹同时过关的
白天跟沐风闲聊,晚上刷医术,回家去书房吃表妹做的点心,沐风好感刷满200后要去冰人馆才能娶到,表妹好感满100就不用管了,前提是在永修县买好药材你好!白天去跟她哥哥闲聊,晚上去书房,便可收了。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2,官居几品详细通关攻略汇总
官居几品怎么通关?官居几品详细通关攻略汇总。从秀才一路前进,你最终能官居几品?相信很多玩家还不知道官居几品怎么才能通关,那么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官居几品详细通关攻略汇总吧。 游戏下载 帮助说明 官居几品 游戏类型角色 游戏语言中文 游戏大小122.0 MB 游戏简介一款原创经营养成官斗手游 官居几品详细通关攻略汇总 游戏开始时可以选择是否使用属性优化和妾室福利,使用妾室福利没有刷好感的剧情。攻略仅提供要点提示和步骤参考以供通关,每关在达成通关条件的情况下仍有许多自由时间,可以自行探索游戏内容。 官居几品通关攻略汇总 初期攻略 中秋诗文大会 京城会试 五月诗会 许州知州 通州知府 修城墙步骤 永安侯 顺天府尹 以上就是官居几品详细通关攻略汇总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尽在手心游戏!
3,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多大的官和刺史比如何
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宋代的职官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沿五代旧制。但宋代的官职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分为官、职、差遣。也就是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以此来互相牵制,细化分工。官,也称正官,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的各种官称,如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官,只作为官员的官位和俸禄的依据,又称寄禄官。职,也称职名,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实际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朝廷和地方官员所带的修撰、直阁等较低的“职”,称为贴职。差遣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是没有品级的。“差遣”职务名称前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举、提点、管勾(干)”等字,如判尚书省事、知府等。所以,宋朝的知县、知州、知府是没有品级的,只是掌管一方事物的一份职务。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与其他朝代也有所不同,大致分府州、县两级。在朝廷和府州之间,为了便于管理,设“路”,掌管大区的财政、军事等。在路一级设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和提举常平司(仓司),统称“监司”。府州一级直属于朝廷,单因不同的地区又分府、州、军、监四种不同的命名。政治地位特殊或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设“府”,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等。管理的长官称知府。基本上对应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市长。州,即在天下划定的其他一级地方行政区,州长官即为“知州”。知州基本相当于如今各省的省长,掌管地方政务。“军”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军事重地,故有的直属于路,有的地位与州相同,有的隶属于府州。监为管理矿冶﹑铸钱﹑牧马﹑产盐区等而设﹐兼理民事,地位与“军”类似,有直属于路,也有比较低的。县级政权是宋朝的基层政权,县都属于州、府及州级军、监,朝廷任命的县级长官称“知县”,以“选人”任县长官则称为“县令”。县有大小,知县的官职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市长或是县长。每个朝代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地方职官的设置、称呼、职能等都千差万别,也只能依据职务大致类比了。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宋代的职官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沿五代旧制。但宋代的官职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分为官、职、差遣。也就是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以此来互相牵制,细化分工。官,也称正官,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的各种官称,如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官,只作为官员的官位和俸禄的依据,又称寄禄官。职,也称职名,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实际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朝廷和地方官员所带的修撰、直阁等较低的“职”,称为贴职。差遣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是没有品级的。“差遣”职务名称前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举、提点、管勾(干)”等字,如判尚书省事、知府等。所以,宋朝的知县、知州、知府是没有品级的,只是掌管一方事物的一份职务。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与其他朝代也有所不同,大致分府州、县两级。在朝廷和府州之间,为了便于管理,设“路”,掌管大区的财政、军事等。在路一级设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和提举常平司(仓司),统称“监司”。府州一级直属于朝廷,单因不同的地区又分府、州、军、监四种不同的命名。政治地位特殊或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设“府”,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等。管理的长官称知府。基本上对应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市长。州,即在天下划定的其他一级地方行政区,州长官即为“知州”。知州基本相当于如今各省的省长,掌管地方政务。“军”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军事重地,故有的直属于路,有的地位与州相同,有的隶属于府州。监为管理矿冶﹑铸钱﹑牧马﹑产盐区等而设﹐兼理民事,地位与“军”类似,有直属于路,也有比较低的。县级政权是宋朝的基层政权,县都属于州、府及州级军、监,朝廷任命的县级长官称“知县”,以“选人”任县长官则称为“县令”。县有大小,知县的官职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市长或是县长。每个朝代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地方职官的设置、称呼、职能等都千差万别,也只能依据职务大致类比了。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宋代的职官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沿五代旧制。但宋代的官职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分为官、职、差遣。也就是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以此来互相牵制,细化分工。官,也称正官,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的各种官称,如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官,只作为官员的官位和俸禄的依据,又称寄禄官。职,也称职名,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实际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朝廷和地方官员所带的修撰、直阁等较低的“职”,称为贴职。差遣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是没有品级的。“差遣”职务名称前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举、提点、管勾(干)”等字,如判尚书省事、知府等。所以,宋朝的知县、知州、知府是没有品级的,只是掌管一方事物的一份职务。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与其他朝代也有所不同,大致分府州、县两级。在朝廷和府州之间,为了便于管理,设“路”,掌管大区的财政、军事等。在路一级设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和提举常平司(仓司),统称“监司”。府州一级直属于朝廷,单因不同的地区又分府、州、军、监四种不同的命名。政治地位特殊或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设“府”,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等。管理的长官称知府。基本上对应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市长。州,即在天下划定的其他一级地方行政区,州长官即为“知州”。知州基本相当于如今各省的省长,掌管地方政务。“军”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军事重地,故有的直属于路,有的地位与州相同,有的隶属于府州。监为管理矿冶﹑铸钱﹑牧马﹑产盐区等而设﹐兼理民事,地位与“军”类似,有直属于路,也有比较低的。县级政权是宋朝的基层政权,县都属于州、府及州级军、监,朝廷任命的县级长官称“知县”,以“选人”任县长官则称为“县令”。县有大小,知县的官职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市长或是县长。每个朝代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地方职官的设置、称呼、职能等都千差万别,也只能依据职务大致类比了。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宋代的职官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沿五代旧制。但宋代的官职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分为官、职、差遣。也就是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以此来互相牵制,细化分工。官,也称正官,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的各种官称,如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官,只作为官员的官位和俸禄的依据,又称寄禄官。职,也称职名,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实际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朝廷和地方官员所带的修撰、直阁等较低的“职”,称为贴职。差遣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是没有品级的。“差遣”职务名称前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举、提点、管勾(干)”等字,如判尚书省事、知府等。所以,宋朝的知县、知州、知府是没有品级的,只是掌管一方事物的一份职务。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与其他朝代也有所不同,大致分府州、县两级。在朝廷和府州之间,为了便于管理,设“路”,掌管大区的财政、军事等。在路一级设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和提举常平司(仓司),统称“监司”。府州一级直属于朝廷,单因不同的地区又分府、州、军、监四种不同的命名。政治地位特殊或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设“府”,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等。管理的长官称知府。基本上对应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市长。州,即在天下划定的其他一级地方行政区,州长官即为“知州”。知州基本相当于如今各省的省长,掌管地方政务。“军”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军事重地,故有的直属于路,有的地位与州相同,有的隶属于府州。监为管理矿冶﹑铸钱﹑牧马﹑产盐区等而设﹐兼理民事,地位与“军”类似,有直属于路,也有比较低的。县级政权是宋朝的基层政权,县都属于州、府及州级军、监,朝廷任命的县级长官称“知县”,以“选人”任县长官则称为“县令”。县有大小,知县的官职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市长或是县长。每个朝代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地方职官的设置、称呼、职能等都千差万别,也只能依据职务大致类比了。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宋代的职官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沿五代旧制。但宋代的官职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分为官、职、差遣。也就是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以此来互相牵制,细化分工。官,也称正官,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的各种官称,如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官,只作为官员的官位和俸禄的依据,又称寄禄官。职,也称职名,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实际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朝廷和地方官员所带的修撰、直阁等较低的“职”,称为贴职。差遣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是没有品级的。“差遣”职务名称前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举、提点、管勾(干)”等字,如判尚书省事、知府等。所以,宋朝的知县、知州、知府是没有品级的,只是掌管一方事物的一份职务。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与其他朝代也有所不同,大致分府州、县两级。在朝廷和府州之间,为了便于管理,设“路”,掌管大区的财政、军事等。在路一级设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和提举常平司(仓司),统称“监司”。府州一级直属于朝廷,单因不同的地区又分府、州、军、监四种不同的命名。政治地位特殊或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设“府”,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等。管理的长官称知府。基本上对应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市长。州,即在天下划定的其他一级地方行政区,州长官即为“知州”。知州基本相当于如今各省的省长,掌管地方政务。“军”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军事重地,故有的直属于路,有的地位与州相同,有的隶属于府州。监为管理矿冶﹑铸钱﹑牧马﹑产盐区等而设﹐兼理民事,地位与“军”类似,有直属于路,也有比较低的。县级政权是宋朝的基层政权,县都属于州、府及州级军、监,朝廷任命的县级长官称“知县”,以“选人”任县长官则称为“县令”。县有大小,知县的官职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市长或是县长。每个朝代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地方职官的设置、称呼、职能等都千差万别,也只能依据职务大致类比了。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宋代的职官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沿五代旧制。但宋代的官职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分为官、职、差遣。也就是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以此来互相牵制,细化分工。官,也称正官,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的各种官称,如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官,只作为官员的官位和俸禄的依据,又称寄禄官。职,也称职名,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实际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朝廷和地方官员所带的修撰、直阁等较低的“职”,称为贴职。差遣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是没有品级的。“差遣”职务名称前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举、提点、管勾(干)”等字,如判尚书省事、知府等。所以,宋朝的知县、知州、知府是没有品级的,只是掌管一方事物的一份职务。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与其他朝代也有所不同,大致分府州、县两级。在朝廷和府州之间,为了便于管理,设“路”,掌管大区的财政、军事等。在路一级设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和提举常平司(仓司),统称“监司”。府州一级直属于朝廷,单因不同的地区又分府、州、军、监四种不同的命名。政治地位特殊或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设“府”,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等。管理的长官称知府。基本上对应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市长。州,即在天下划定的其他一级地方行政区,州长官即为“知州”。知州基本相当于如今各省的省长,掌管地方政务。“军”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军事重地,故有的直属于路,有的地位与州相同,有的隶属于府州。监为管理矿冶﹑铸钱﹑牧马﹑产盐区等而设﹐兼理民事,地位与“军”类似,有直属于路,也有比较低的。县级政权是宋朝的基层政权,县都属于州、府及州级军、监,朝廷任命的县级长官称“知县”,以“选人”任县长官则称为“县令”。县有大小,知县的官职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市长或是县长。每个朝代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地方职官的设置、称呼、职能等都千差万别,也只能依据职务大致类比了。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清朝实在是太大了,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大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别问我这400万平方公里去哪儿了,我们今天就谈谈清朝这么大,该怎么管理这件事儿。地方太大了,这也不太好管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话、网络,传递消息基本就靠马的四条腿,发了疯似的狂奔。为了方便管辖,清朝便开始实行总督制度。其实这玩意儿明朝就有,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明朝的总督,基本上就是遇到麻烦事儿了,就派个朝中大员到地方上兼任总督一职,等到事情解决了,这哥们就撤了,类似钦差大臣的意思。比如浙直总督胡宗宪,蓟辽总督袁崇焕等。清朝的总督,那可就是常设职位了。他们便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了,主要管辖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般手里有一到三个省的地盘可以管,那权力实在是大得吓人。而且清朝总督,一般是正二品高官,如果还能兼有一个兵部尚书衔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话,那可就成了从一品大员了。如果这位总督除此之外,还兼有大学士衔,那么就要恭喜他了,他可就荣升为正一品高官了,升无可升的情况下,就等着封爵了。一、清朝常设的总督,一般有9个。清朝的这9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直隶总督,坐镇保定。手握直隶境内的军政大权,包括了如今的河北、内蒙部分地区。两江总督,坐镇江宁。手握江苏(包括上海)、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四川总督,坐镇成都。显然,是四川的军政一把手。闽浙总督,坐镇福州。管辖福建、浙江两省的军政大权。云贵总督,坐镇昆明。手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政大权。湖广总督,坐镇武昌。手握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大权。(最近不太热播的电影主人公张之洞,就曾是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坐镇广州。自然是广东、广西的军政一把手了。东三省总督,坐镇奉天。这个比较特别,过去清朝在东北设立盛京将军,到了光绪年间,才改成了东三省总督,手握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军政大权。陕甘总督,坐镇兰州。主要负责陕西、甘肃等地的军政事务。除了这9大总督以外,清朝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比较特殊的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他们俩是干嘛的呢?看名字其实我们就知道了,这两位并不是负责某一个片区的军政事务,而是负责水利运输的官员。其中漕运总督,驻扎在淮安,管理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8个省的漕运。主要负责将这8个省的粮食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河道总督,驻扎在清江浦(也在淮安境内),他们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务。二、直隶总督有1个地方,他是管不到的,那就是顺天府。这9大总督,分别管辖着全国各地的军政事务,对清朝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陕甘总督。陕甘总督大家很熟悉,因为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就是坐镇陕甘地区的陕甘总督,在这儿帮助十四阿哥胤禵运送粮草,顺便以粮草挟制他。两江总督,那可是总督里的热门职位,因为他所管辖的两江地区,是清朝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知道这人有钱就完事儿了。直隶总督,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不太了解,主要是因为直隶这个称呼如今没了。其实直隶就是如今的河北大部分地区外加内蒙的一小部分地区。那我们现在就通透了,直隶总督不就把京城给包裹起来了嘛!还真是这样,所以现在你应该能搞明白一点了,京城是直隶总督绝对管不了的地方。而京城也不可能是皇帝亲自管理治安问题吧?所以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还设立了顺天府,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则是由顺天府尹单独管辖。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员,那么是不是说直隶总督就能管辖顺天府尹了?当然不是!直隶总督看到这儿都懵圈了,什么情况?我一个从一品的高官,怎么就管不了一个正三品的家伙了?对不起,您还真管不了!第一,因为顺天府尹的职位比较敏感,一般都是由朝中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吏兼任。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家就是朝中那个人,顺天府尹只是兼职而已,你说你一个地方总督能管得了嘛!第二,因为顺天府尹是皇帝跟前的父母官。好家伙,人家一言不合就可以直接面圣,你虽然是总督,可想要见皇帝,是不是也得层层申请啊?可人家顺天府尹完全有机会成为天天面圣,这就是区别。第三,因为顺天府相当于直辖市。顺天府尹这个直辖市的市长,自然和省部级高官的级别是一样的了,尽管你还是只能称呼他为府尹,可人家头上并没有巡抚和总督了。由此可见,顺天府尹是不好惹的角色,人家在天子脚下做事,可以直达天庭,哪怕是封疆大吏直隶总督,也得给他几分面子。总结:直隶总督,其实是最尴尬的总督。都说直隶总督是天下11位总督中最牛的一个,其实在我看来,直隶总督是最为尴尬的一个才对。身为封疆大吏,一般的总督,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对不对?可直隶总督不行啊,他的地盘上有他管不了的顺天府尹,还有他管不了的京城内各大高官包括皇帝。管不了就躲远点呗,最要命的是,直隶总督还得在这帮高级官吏眼皮子底下干活。你尝试过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盯着你的那种感觉吗?直隶总督整天胆战心惊地上班,这工作自然是很难办得好。而且想要揩油,也不敢随便找机会,因为他知道,有若干双眼睛正在盯着他。所以说,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军以后,从两江总督任上转任直隶总督,这可把他搞得烦透了,在那儿什么都干不好,最后还是回来做两江总督了。不吹不黑,两江地区做官,那是真相。参考资料:《清史稿》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宋代的职官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沿五代旧制。但宋代的官职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分为官、职、差遣。也就是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以此来互相牵制,细化分工。官,也称正官,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的各种官称,如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官,只作为官员的官位和俸禄的依据,又称寄禄官。职,也称职名,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实际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朝廷和地方官员所带的修撰、直阁等较低的“职”,称为贴职。差遣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是没有品级的。“差遣”职务名称前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举、提点、管勾(干)”等字,如判尚书省事、知府等。所以,宋朝的知县、知州、知府是没有品级的,只是掌管一方事物的一份职务。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与其他朝代也有所不同,大致分府州、县两级。在朝廷和府州之间,为了便于管理,设“路”,掌管大区的财政、军事等。在路一级设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和提举常平司(仓司),统称“监司”。府州一级直属于朝廷,单因不同的地区又分府、州、军、监四种不同的命名。政治地位特殊或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设“府”,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等。管理的长官称知府。基本上对应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市长。州,即在天下划定的其他一级地方行政区,州长官即为“知州”。知州基本相当于如今各省的省长,掌管地方政务。“军”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军事重地,故有的直属于路,有的地位与州相同,有的隶属于府州。监为管理矿冶﹑铸钱﹑牧马﹑产盐区等而设﹐兼理民事,地位与“军”类似,有直属于路,也有比较低的。县级政权是宋朝的基层政权,县都属于州、府及州级军、监,朝廷任命的县级长官称“知县”,以“选人”任县长官则称为“县令”。县有大小,知县的官职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市长或是县长。每个朝代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地方职官的设置、称呼、职能等都千差万别,也只能依据职务大致类比了。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清朝实在是太大了,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大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别问我这400万平方公里去哪儿了,我们今天就谈谈清朝这么大,该怎么管理这件事儿。地方太大了,这也不太好管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话、网络,传递消息基本就靠马的四条腿,发了疯似的狂奔。为了方便管辖,清朝便开始实行总督制度。其实这玩意儿明朝就有,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明朝的总督,基本上就是遇到麻烦事儿了,就派个朝中大员到地方上兼任总督一职,等到事情解决了,这哥们就撤了,类似钦差大臣的意思。比如浙直总督胡宗宪,蓟辽总督袁崇焕等。清朝的总督,那可就是常设职位了。他们便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了,主要管辖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般手里有一到三个省的地盘可以管,那权力实在是大得吓人。而且清朝总督,一般是正二品高官,如果还能兼有一个兵部尚书衔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话,那可就成了从一品大员了。如果这位总督除此之外,还兼有大学士衔,那么就要恭喜他了,他可就荣升为正一品高官了,升无可升的情况下,就等着封爵了。一、清朝常设的总督,一般有9个。清朝的这9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直隶总督,坐镇保定。手握直隶境内的军政大权,包括了如今的河北、内蒙部分地区。两江总督,坐镇江宁。手握江苏(包括上海)、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四川总督,坐镇成都。显然,是四川的军政一把手。闽浙总督,坐镇福州。管辖福建、浙江两省的军政大权。云贵总督,坐镇昆明。手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政大权。湖广总督,坐镇武昌。手握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大权。(最近不太热播的电影主人公张之洞,就曾是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坐镇广州。自然是广东、广西的军政一把手了。东三省总督,坐镇奉天。这个比较特别,过去清朝在东北设立盛京将军,到了光绪年间,才改成了东三省总督,手握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军政大权。陕甘总督,坐镇兰州。主要负责陕西、甘肃等地的军政事务。除了这9大总督以外,清朝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比较特殊的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他们俩是干嘛的呢?看名字其实我们就知道了,这两位并不是负责某一个片区的军政事务,而是负责水利运输的官员。其中漕运总督,驻扎在淮安,管理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8个省的漕运。主要负责将这8个省的粮食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河道总督,驻扎在清江浦(也在淮安境内),他们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务。二、直隶总督有1个地方,他是管不到的,那就是顺天府。这9大总督,分别管辖着全国各地的军政事务,对清朝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陕甘总督。陕甘总督大家很熟悉,因为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就是坐镇陕甘地区的陕甘总督,在这儿帮助十四阿哥胤禵运送粮草,顺便以粮草挟制他。两江总督,那可是总督里的热门职位,因为他所管辖的两江地区,是清朝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知道这人有钱就完事儿了。直隶总督,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不太了解,主要是因为直隶这个称呼如今没了。其实直隶就是如今的河北大部分地区外加内蒙的一小部分地区。那我们现在就通透了,直隶总督不就把京城给包裹起来了嘛!还真是这样,所以现在你应该能搞明白一点了,京城是直隶总督绝对管不了的地方。而京城也不可能是皇帝亲自管理治安问题吧?所以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还设立了顺天府,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则是由顺天府尹单独管辖。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员,那么是不是说直隶总督就能管辖顺天府尹了?当然不是!直隶总督看到这儿都懵圈了,什么情况?我一个从一品的高官,怎么就管不了一个正三品的家伙了?对不起,您还真管不了!第一,因为顺天府尹的职位比较敏感,一般都是由朝中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吏兼任。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家就是朝中那个人,顺天府尹只是兼职而已,你说你一个地方总督能管得了嘛!第二,因为顺天府尹是皇帝跟前的父母官。好家伙,人家一言不合就可以直接面圣,你虽然是总督,可想要见皇帝,是不是也得层层申请啊?可人家顺天府尹完全有机会成为天天面圣,这就是区别。第三,因为顺天府相当于直辖市。顺天府尹这个直辖市的市长,自然和省部级高官的级别是一样的了,尽管你还是只能称呼他为府尹,可人家头上并没有巡抚和总督了。由此可见,顺天府尹是不好惹的角色,人家在天子脚下做事,可以直达天庭,哪怕是封疆大吏直隶总督,也得给他几分面子。总结:直隶总督,其实是最尴尬的总督。都说直隶总督是天下11位总督中最牛的一个,其实在我看来,直隶总督是最为尴尬的一个才对。身为封疆大吏,一般的总督,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对不对?可直隶总督不行啊,他的地盘上有他管不了的顺天府尹,还有他管不了的京城内各大高官包括皇帝。管不了就躲远点呗,最要命的是,直隶总督还得在这帮高级官吏眼皮子底下干活。你尝试过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盯着你的那种感觉吗?直隶总督整天胆战心惊地上班,这工作自然是很难办得好。而且想要揩油,也不敢随便找机会,因为他知道,有若干双眼睛正在盯着他。所以说,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军以后,从两江总督任上转任直隶总督,这可把他搞得烦透了,在那儿什么都干不好,最后还是回来做两江总督了。不吹不黑,两江地区做官,那是真相。参考资料:《清史稿》一品翼国公,和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不要看这个衣品和三品这两个数字,因为这两个职务并不是在同一个体系内。唐朝的时候官职十分奇怪,怎么说呢?它是有自己的一套体系的,唐朝的官职品级虽然少,但是官职的分层却十分多,比如说正二品,从二品……唐朝的官员的官职大概分为九品30阶,也就是官职分成30个等级,大家想想在这其中密密麻麻的等级就被加塞到九个品级里面。而这其中一品和二瓶除了几个特殊的官职以外,大部分都是散官,也就是虽然有那么一个名号,但事实上并没有实权,而真正掌握实权的大致都是要从三品官开始算起。而秦琼所获得的这个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其实属于武将级别里面的佼佼者,唐朝的军队,占据主体的是16卫,当然关于这支特殊的军队我也曾经讲过,这里也就不多做赘述,而这些军队的将军,一个个都是掌握实权的大将军,也就是说一个大唐王朝16个兵团,而秦琼就是这16个兵团里面的一个兵团的兵团长,这个待遇和地位就已经不是那些稀奇古怪的官职所能比的,而且由于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兵变之前是一个二品官,所以唐朝官员的官职基本上超不过良品,秦琼这个官职可以说在大唐王朝的关职场里面可以横着走。至于说秦琼的那个一品翼国公,这不是官职的名称,这是一个爵位,爵位和官职名称实际上是不挂钩的,有的人爵位很高,但是官职很低耶,有的人官职很高,(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但是爵位很低,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像秦琼这种爵位又高官职很高的人士,已经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说起秦琼的这个爵位,实际上秦琼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跟斗打上来的,在大唐王朝开国之初,秦琼就加入到了唐朝的阵营里面,并且一直在李世民的麾下奋勇作战。在李世民麾下的时候吕建勤工,所以秦琼在秦国军队内部的地位很高,也因此得到了一个上柱国的称号,并且在这之后又被加封成为一评议国公。当然在玄武门兵变里面,秦琼并没有站错队,而是选择跟李世民一起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所以李世民对于秦琼那十分感激。在这个时候秦琼的绝味虽然已经一品,但是秦琼的官职仍然还是四瓶,所以李世民帮秦琼升了一下官职掌,他从四平升到了三品,在得到三品左武卫大将军这个职位的时候,他并没有放弃掉他的爵位,也就是说他仍然还是一品翼国公。所以说秦琼不仅没有降职,而且还意外的升职了,并且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当然这个时候的秦琼已经进入到了英雄默念也没有办法再提大唐王朝东征西战,所以秦琼也开始渐渐地淡出了秦国军队体系,将自己的位置留给了更多有才能或者是更加年轻的人。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包拯、海瑞都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廉吏,他们一心为国为民,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一生刚正不阿,因此一个被称为“包青天”,另一个则被称为“海青天”。那作为相隔百年的青天大老爷,包拯与海瑞到底谁担任的官职更大呢?包拯包拯生前官至枢密副使,正二品。枢密副使是枢密院的副长官,协助枢密使执掌宋朝军令,《宋史.职官志》载:“枢密使,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枢密院是北宋最高的军事机构,与中书门下分掌军令与政令,号为“二府”,枢密院为“枢府”。宋太祖赵匡胤置枢密院的目的如宋末历史学家马端临所说“枢密院官虽曰掌兵,亦未尝不兼任宰相之事”,就是为分相权,因此北宋初期枢密院的权力非常大。“佐天子执兵政”,这就是枢密院。《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宋初枢密院下设兵、吏、户、礼等四房,分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同时若得皇帝的批准,枢密院还有调兵之权。当然宋初,枢密院并没有统兵的权力,如禁军,有统兵之权的是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等三衙,而枢密院只有调发禁军的权力,正所谓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简单的说“枢密副使”就是宰相之职,他是宋初全国军令的执掌者之一,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可谓是宋初权势最为显赫的一个官职。海瑞海瑞生前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记住不是很多题主说的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是正二品,右佥都御史是正四品,右佥都御史位在左、右副都御史,左、右都御史之下),位列正二品。南京右都御史,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职掌与北京都察院一样,但是十三道监察御史人数要少于北京,南京都察院监察御史只有30人,而北京都察院大约有110人。同时南京都察院拥有提督操江之责,领上、下江防之事,这是北京都察院所没有的。都察院,为明朝最高监察机构,“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拥有监察、弹劾百官及建议之权。都御史为都察院最高长官,“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明史.职官志》),他负责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御史。都御史可弹劾奸邪、小人结党、作威福乱政之徒,卑劣贪鄙败坏官纪之徒,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之徒。同时遇到朝觐、考察时,都御史会同吏部尚书确认官员贤能与否,及官员升降。此外,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会审,都御史与刑部、大理寺主官进行三司会审,明确其是否犯罪。简单的说右都御史有点类似于秦汉的御史大夫,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监察百官,看官员有无违法行为,有就弹劾他。同时明朝的右都御史还有一项比较大的特权,那就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都察院虽无执法权,但是凭借着这个权力,在小事上,如知县犯法,御史可以直接先免了他的官。综上所述,包拯的官职其实是明显大于海瑞的,毕竟包拯的“枢密副使”是宰相之职,而海瑞虽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位列右都御史职,也是与包拯的品级一样,是正二品,但他毕竟不是宰相之职,且别忘记海瑞只是南京右都御史,相对于北京的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海瑞的右都御史还是稍微差了点火候,直白的说就是在权利上要比北京低了许多,如此就更比不上包拯的“枢密副使”了。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包拯、海瑞都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廉吏,他们一心为国为民,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一生刚正不阿,因此一个被称为“包青天”,另一个则被称为“海青天”。那作为相隔百年的青天大老爷,包拯与海瑞到底谁担任的官职更大呢?包拯包拯生前官至枢密副使,正二品。枢密副使是枢密院的副长官,协助枢密使执掌宋朝军令,《宋史.职官志》载:“枢密使,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枢密院是北宋最高的军事机构,与中书门下分掌军令与政令,号为“二府”,枢密院为“枢府”。宋太祖赵匡胤置枢密院的目的如宋末历史学家马端临所说“枢密院官虽曰掌兵,亦未尝不兼任宰相之事”,就是为分相权,因此北宋初期枢密院的权力非常大。“佐天子执兵政”,这就是枢密院。《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宋初枢密院下设兵、吏、户、礼等四房,分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同时若得皇帝的批准,枢密院还有调兵之权。当然宋初,枢密院并没有统兵的权力,如禁军,有统兵之权的是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等三衙,而枢密院只有调发禁军的权力,正所谓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简单的说“枢密副使”就是宰相之职,他是宋初全国军令的执掌者之一,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可谓是宋初权势最为显赫的一个官职。海瑞海瑞生前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记住不是很多题主说的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是正二品,右佥都御史是正四品,右佥都御史位在左、右副都御史,左、右都御史之下),位列正二品。南京右都御史,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职掌与北京都察院一样,但是十三道监察御史人数要少于北京,南京都察院监察御史只有30人,而北京都察院大约有110人。同时南京都察院拥有提督操江之责,领上、下江防之事,这是北京都察院所没有的。都察院,为明朝最高监察机构,“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拥有监察、弹劾百官及建议之权。都御史为都察院最高长官,“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明史.职官志》),他负责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御史。都御史可弹劾奸邪、小人结党、作威福乱政之徒,卑劣贪鄙败坏官纪之徒,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之徒。同时遇到朝觐、考察时,都御史会同吏部尚书确认官员贤能与否,及官员升降。此外,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会审,都御史与刑部、大理寺主官进行三司会审,明确其是否犯罪。简单的说右都御史有点类似于秦汉的御史大夫,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监察百官,看官员有无违法行为,有就弹劾他。同时明朝的右都御史还有一项比较大的特权,那就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都察院虽无执法权,但是凭借着这个权力,在小事上,如知县犯法,御史可以直接先免了他的官。综上所述,包拯的官职其实是明显大于海瑞的,毕竟包拯的“枢密副使”是宰相之职,而海瑞虽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位列右都御史职,也是与包拯的品级一样,是正二品,但他毕竟不是宰相之职,且别忘记海瑞只是南京右都御史,相对于北京的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海瑞的右都御史还是稍微差了点火候,直白的说就是在权利上要比北京低了许多,如此就更比不上包拯的“枢密副使”了。一品翼国公,和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不要看这个衣品和三品这两个数字,因为这两个职务并不是在同一个体系内。唐朝的时候官职十分奇怪,怎么说呢?它是有自己的一套体系的,唐朝的官职品级虽然少,但是官职的分层却十分多,比如说正二品,从二品……唐朝的官员的官职大概分为九品30阶,也就是官职分成30个等级,大家想想在这其中密密麻麻的等级就被加塞到九个品级里面。而这其中一品和二瓶除了几个特殊的官职以外,大部分都是散官,也就是虽然有那么一个名号,但事实上并没有实权,而真正掌握实权的大致都是要从三品官开始算起。而秦琼所获得的这个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其实属于武将级别里面的佼佼者,唐朝的军队,占据主体的是16卫,当然关于这支特殊的军队我也曾经讲过,这里也就不多做赘述,而这些军队的将军,一个个都是掌握实权的大将军,也就是说一个大唐王朝16个兵团,而秦琼就是这16个兵团里面的一个兵团的兵团长,这个待遇和地位就已经不是那些稀奇古怪的官职所能比的,而且由于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兵变之前是一个二品官,所以唐朝官员的官职基本上超不过良品,秦琼这个官职可以说在大唐王朝的关职场里面可以横着走。至于说秦琼的那个一品翼国公,这不是官职的名称,这是一个爵位,爵位和官职名称实际上是不挂钩的,有的人爵位很高,但是官职很低耶,有的人官职很高,(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但是爵位很低,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像秦琼这种爵位又高官职很高的人士,已经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说起秦琼的这个爵位,实际上秦琼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跟斗打上来的,在大唐王朝开国之初,秦琼就加入到了唐朝的阵营里面,并且一直在李世民的麾下奋勇作战。在李世民麾下的时候吕建勤工,所以秦琼在秦国军队内部的地位很高,也因此得到了一个上柱国的称号,并且在这之后又被加封成为一评议国公。当然在玄武门兵变里面,秦琼并没有站错队,而是选择跟李世民一起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所以李世民对于秦琼那十分感激。在这个时候秦琼的绝味虽然已经一品,但是秦琼的官职仍然还是四瓶,所以李世民帮秦琼升了一下官职掌,他从四平升到了三品,在得到三品左武卫大将军这个职位的时候,他并没有放弃掉他的爵位,也就是说他仍然还是一品翼国公。所以说秦琼不仅没有降职,而且还意外的升职了,并且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当然这个时候的秦琼已经进入到了英雄默念也没有办法再提大唐王朝东征西战,所以秦琼也开始渐渐地淡出了秦国军队体系,将自己的位置留给了更多有才能或者是更加年轻的人。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包拯、海瑞都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廉吏,他们一心为国为民,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一生刚正不阿,因此一个被称为“包青天”,另一个则被称为“海青天”。那作为相隔百年的青天大老爷,包拯与海瑞到底谁担任的官职更大呢?包拯包拯生前官至枢密副使,正二品。枢密副使是枢密院的副长官,协助枢密使执掌宋朝军令,《宋史.职官志》载:“枢密使,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枢密院是北宋最高的军事机构,与中书门下分掌军令与政令,号为“二府”,枢密院为“枢府”。宋太祖赵匡胤置枢密院的目的如宋末历史学家马端临所说“枢密院官虽曰掌兵,亦未尝不兼任宰相之事”,就是为分相权,因此北宋初期枢密院的权力非常大。“佐天子执兵政”,这就是枢密院。《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宋初枢密院下设兵、吏、户、礼等四房,分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同时若得皇帝的批准,枢密院还有调兵之权。当然宋初,枢密院并没有统兵的权力,如禁军,有统兵之权的是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等三衙,而枢密院只有调发禁军的权力,正所谓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简单的说“枢密副使”就是宰相之职,他是宋初全国军令的执掌者之一,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可谓是宋初权势最为显赫的一个官职。海瑞海瑞生前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记住不是很多题主说的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是正二品,右佥都御史是正四品,右佥都御史位在左、右副都御史,左、右都御史之下),位列正二品。南京右都御史,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职掌与北京都察院一样,但是十三道监察御史人数要少于北京,南京都察院监察御史只有30人,而北京都察院大约有110人。同时南京都察院拥有提督操江之责,领上、下江防之事,这是北京都察院所没有的。都察院,为明朝最高监察机构,“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拥有监察、弹劾百官及建议之权。都御史为都察院最高长官,“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明史.职官志》),他负责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御史。都御史可弹劾奸邪、小人结党、作威福乱政之徒,卑劣贪鄙败坏官纪之徒,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之徒。同时遇到朝觐、考察时,都御史会同吏部尚书确认官员贤能与否,及官员升降。此外,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会审,都御史与刑部、大理寺主官进行三司会审,明确其是否犯罪。简单的说右都御史有点类似于秦汉的御史大夫,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监察百官,看官员有无违法行为,有就弹劾他。同时明朝的右都御史还有一项比较大的特权,那就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都察院虽无执法权,但是凭借着这个权力,在小事上,如知县犯法,御史可以直接先免了他的官。综上所述,包拯的官职其实是明显大于海瑞的,毕竟包拯的“枢密副使”是宰相之职,而海瑞虽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位列右都御史职,也是与包拯的品级一样,是正二品,但他毕竟不是宰相之职,且别忘记海瑞只是南京右都御史,相对于北京的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海瑞的右都御史还是稍微差了点火候,直白的说就是在权利上要比北京低了许多,如此就更比不上包拯的“枢密副使”了。一品翼国公,和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不要看这个衣品和三品这两个数字,因为这两个职务并不是在同一个体系内。唐朝的时候官职十分奇怪,怎么说呢?它是有自己的一套体系的,唐朝的官职品级虽然少,但是官职的分层却十分多,比如说正二品,从二品……唐朝的官员的官职大概分为九品30阶,也就是官职分成30个等级,大家想想在这其中密密麻麻的等级就被加塞到九个品级里面。而这其中一品和二瓶除了几个特殊的官职以外,大部分都是散官,也就是虽然有那么一个名号,但事实上并没有实权,而真正掌握实权的大致都是要从三品官开始算起。而秦琼所获得的这个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其实属于武将级别里面的佼佼者,唐朝的军队,占据主体的是16卫,当然关于这支特殊的军队我也曾经讲过,这里也就不多做赘述,而这些军队的将军,一个个都是掌握实权的大将军,也就是说一个大唐王朝16个兵团,而秦琼就是这16个兵团里面的一个兵团的兵团长,这个待遇和地位就已经不是那些稀奇古怪的官职所能比的,而且由于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兵变之前是一个二品官,所以唐朝官员的官职基本上超不过良品,秦琼这个官职可以说在大唐王朝的关职场里面可以横着走。至于说秦琼的那个一品翼国公,这不是官职的名称,这是一个爵位,爵位和官职名称实际上是不挂钩的,有的人爵位很高,但是官职很低耶,有的人官职很高,(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但是爵位很低,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像秦琼这种爵位又高官职很高的人士,已经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说起秦琼的这个爵位,实际上秦琼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跟斗打上来的,在大唐王朝开国之初,秦琼就加入到了唐朝的阵营里面,并且一直在李世民的麾下奋勇作战。在李世民麾下的时候吕建勤工,所以秦琼在秦国军队内部的地位很高,也因此得到了一个上柱国的称号,并且在这之后又被加封成为一评议国公。当然在玄武门兵变里面,秦琼并没有站错队,而是选择跟李世民一起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所以李世民对于秦琼那十分感激。在这个时候秦琼的绝味虽然已经一品,但是秦琼的官职仍然还是四瓶,所以李世民帮秦琼升了一下官职掌,他从四平升到了三品,在得到三品左武卫大将军这个职位的时候,他并没有放弃掉他的爵位,也就是说他仍然还是一品翼国公。所以说秦琼不仅没有降职,而且还意外的升职了,并且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当然这个时候的秦琼已经进入到了英雄默念也没有办法再提大唐王朝东征西战,所以秦琼也开始渐渐地淡出了秦国军队体系,将自己的位置留给了更多有才能或者是更加年轻的人。清朝实在是太大了,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大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别问我这400万平方公里去哪儿了,我们今天就谈谈清朝这么大,该怎么管理这件事儿。地方太大了,这也不太好管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话、网络,传递消息基本就靠马的四条腿,发了疯似的狂奔。为了方便管辖,清朝便开始实行总督制度。其实这玩意儿明朝就有,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明朝的总督,基本上就是遇到麻烦事儿了,就派个朝中大员到地方上兼任总督一职,等到事情解决了,这哥们就撤了,类似钦差大臣的意思。比如浙直总督胡宗宪,蓟辽总督袁崇焕等。清朝的总督,那可就是常设职位了。他们便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了,主要管辖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般手里有一到三个省的地盘可以管,那权力实在是大得吓人。而且清朝总督,一般是正二品高官,如果还能兼有一个兵部尚书衔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话,那可就成了从一品大员了。如果这位总督除此之外,还兼有大学士衔,那么就要恭喜他了,他可就荣升为正一品高官了,升无可升的情况下,就等着封爵了。一、清朝常设的总督,一般有9个。清朝的这9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直隶总督,坐镇保定。手握直隶境内的军政大权,包括了如今的河北、内蒙部分地区。两江总督,坐镇江宁。手握江苏(包括上海)、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四川总督,坐镇成都。显然,是四川的军政一把手。闽浙总督,坐镇福州。管辖福建、浙江两省的军政大权。云贵总督,坐镇昆明。手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政大权。湖广总督,坐镇武昌。手握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大权。(最近不太热播的电影主人公张之洞,就曾是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坐镇广州。自然是广东、广西的军政一把手了。东三省总督,坐镇奉天。这个比较特别,过去清朝在东北设立盛京将军,到了光绪年间,才改成了东三省总督,手握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军政大权。陕甘总督,坐镇兰州。主要负责陕西、甘肃等地的军政事务。除了这9大总督以外,清朝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比较特殊的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他们俩是干嘛的呢?看名字其实我们就知道了,这两位并不是负责某一个片区的军政事务,而是负责水利运输的官员。其中漕运总督,驻扎在淮安,管理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8个省的漕运。主要负责将这8个省的粮食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河道总督,驻扎在清江浦(也在淮安境内),他们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务。二、直隶总督有1个地方,他是管不到的,那就是顺天府。这9大总督,分别管辖着全国各地的军政事务,对清朝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陕甘总督。陕甘总督大家很熟悉,因为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就是坐镇陕甘地区的陕甘总督,在这儿帮助十四阿哥胤禵运送粮草,顺便以粮草挟制他。两江总督,那可是总督里的热门职位,因为他所管辖的两江地区,是清朝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知道这人有钱就完事儿了。直隶总督,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不太了解,主要是因为直隶这个称呼如今没了。其实直隶就是如今的河北大部分地区外加内蒙的一小部分地区。那我们现在就通透了,直隶总督不就把京城给包裹起来了嘛!还真是这样,所以现在你应该能搞明白一点了,京城是直隶总督绝对管不了的地方。而京城也不可能是皇帝亲自管理治安问题吧?所以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还设立了顺天府,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则是由顺天府尹单独管辖。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员,那么是不是说直隶总督就能管辖顺天府尹了?当然不是!直隶总督看到这儿都懵圈了,什么情况?我一个从一品的高官,怎么就管不了一个正三品的家伙了?对不起,您还真管不了!第一,因为顺天府尹的职位比较敏感,一般都是由朝中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吏兼任。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家就是朝中那个人,顺天府尹只是兼职而已,你说你一个地方总督能管得了嘛!第二,因为顺天府尹是皇帝跟前的父母官。好家伙,人家一言不合就可以直接面圣,你虽然是总督,可想要见皇帝,是不是也得层层申请啊?可人家顺天府尹完全有机会成为天天面圣,这就是区别。第三,因为顺天府相当于直辖市。顺天府尹这个直辖市的市长,自然和省部级高官的级别是一样的了,尽管你还是只能称呼他为府尹,可人家头上并没有巡抚和总督了。由此可见,顺天府尹是不好惹的角色,人家在天子脚下做事,可以直达天庭,哪怕是封疆大吏直隶总督,也得给他几分面子。总结:直隶总督,其实是最尴尬的总督。都说直隶总督是天下11位总督中最牛的一个,其实在我看来,直隶总督是最为尴尬的一个才对。身为封疆大吏,一般的总督,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对不对?可直隶总督不行啊,他的地盘上有他管不了的顺天府尹,还有他管不了的京城内各大高官包括皇帝。管不了就躲远点呗,最要命的是,直隶总督还得在这帮高级官吏眼皮子底下干活。你尝试过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盯着你的那种感觉吗?直隶总督整天胆战心惊地上班,这工作自然是很难办得好。而且想要揩油,也不敢随便找机会,因为他知道,有若干双眼睛正在盯着他。所以说,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军以后,从两江总督任上转任直隶总督,这可把他搞得烦透了,在那儿什么都干不好,最后还是回来做两江总督了。不吹不黑,两江地区做官,那是真相。参考资料:《清史稿》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包拯、海瑞都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廉吏,他们一心为国为民,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一生刚正不阿,因此一个被称为“包青天”,另一个则被称为“海青天”。那作为相隔百年的青天大老爷,包拯与海瑞到底谁担任的官职更大呢?包拯包拯生前官至枢密副使,正二品。枢密副使是枢密院的副长官,协助枢密使执掌宋朝军令,《宋史.职官志》载:“枢密使,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枢密院是北宋最高的军事机构,与中书门下分掌军令与政令,号为“二府”,枢密院为“枢府”。宋太祖赵匡胤置枢密院的目的如宋末历史学家马端临所说“枢密院官虽曰掌兵,亦未尝不兼任宰相之事”,就是为分相权,因此北宋初期枢密院的权力非常大。“佐天子执兵政”,这就是枢密院。《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宋初枢密院下设兵、吏、户、礼等四房,分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同时若得皇帝的批准,枢密院还有调兵之权。当然宋初,枢密院并没有统兵的权力,如禁军,有统兵之权的是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等三衙,而枢密院只有调发禁军的权力,正所谓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简单的说“枢密副使”就是宰相之职,他是宋初全国军令的执掌者之一,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可谓是宋初权势最为显赫的一个官职。海瑞海瑞生前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记住不是很多题主说的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是正二品,右佥都御史是正四品,右佥都御史位在左、右副都御史,左、右都御史之下),位列正二品。南京右都御史,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职掌与北京都察院一样,但是十三道监察御史人数要少于北京,南京都察院监察御史只有30人,而北京都察院大约有110人。同时南京都察院拥有提督操江之责,领上、下江防之事,这是北京都察院所没有的。都察院,为明朝最高监察机构,“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拥有监察、弹劾百官及建议之权。都御史为都察院最高长官,“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明史.职官志》),他负责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御史。都御史可弹劾奸邪、小人结党、作威福乱政之徒,卑劣贪鄙败坏官纪之徒,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之徒。同时遇到朝觐、考察时,都御史会同吏部尚书确认官员贤能与否,及官员升降。此外,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会审,都御史与刑部、大理寺主官进行三司会审,明确其是否犯罪。简单的说右都御史有点类似于秦汉的御史大夫,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监察百官,看官员有无违法行为,有就弹劾他。同时明朝的右都御史还有一项比较大的特权,那就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都察院虽无执法权,但是凭借着这个权力,在小事上,如知县犯法,御史可以直接先免了他的官。综上所述,包拯的官职其实是明显大于海瑞的,毕竟包拯的“枢密副使”是宰相之职,而海瑞虽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位列右都御史职,也是与包拯的品级一样,是正二品,但他毕竟不是宰相之职,且别忘记海瑞只是南京右都御史,相对于北京的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海瑞的右都御史还是稍微差了点火候,直白的说就是在权利上要比北京低了许多,如此就更比不上包拯的“枢密副使”了。一品翼国公,和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不要看这个衣品和三品这两个数字,因为这两个职务并不是在同一个体系内。唐朝的时候官职十分奇怪,怎么说呢?它是有自己的一套体系的,唐朝的官职品级虽然少,但是官职的分层却十分多,比如说正二品,从二品……唐朝的官员的官职大概分为九品30阶,也就是官职分成30个等级,大家想想在这其中密密麻麻的等级就被加塞到九个品级里面。而这其中一品和二瓶除了几个特殊的官职以外,大部分都是散官,也就是虽然有那么一个名号,但事实上并没有实权,而真正掌握实权的大致都是要从三品官开始算起。而秦琼所获得的这个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其实属于武将级别里面的佼佼者,唐朝的军队,占据主体的是16卫,当然关于这支特殊的军队我也曾经讲过,这里也就不多做赘述,而这些军队的将军,一个个都是掌握实权的大将军,也就是说一个大唐王朝16个兵团,而秦琼就是这16个兵团里面的一个兵团的兵团长,这个待遇和地位就已经不是那些稀奇古怪的官职所能比的,而且由于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兵变之前是一个二品官,所以唐朝官员的官职基本上超不过良品,秦琼这个官职可以说在大唐王朝的关职场里面可以横着走。至于说秦琼的那个一品翼国公,这不是官职的名称,这是一个爵位,爵位和官职名称实际上是不挂钩的,有的人爵位很高,但是官职很低耶,有的人官职很高,(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但是爵位很低,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像秦琼这种爵位又高官职很高的人士,已经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说起秦琼的这个爵位,实际上秦琼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跟斗打上来的,在大唐王朝开国之初,秦琼就加入到了唐朝的阵营里面,并且一直在李世民的麾下奋勇作战。在李世民麾下的时候吕建勤工,所以秦琼在秦国军队内部的地位很高,也因此得到了一个上柱国的称号,并且在这之后又被加封成为一评议国公。当然在玄武门兵变里面,秦琼并没有站错队,而是选择跟李世民一起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所以李世民对于秦琼那十分感激。在这个时候秦琼的绝味虽然已经一品,但是秦琼的官职仍然还是四瓶,所以李世民帮秦琼升了一下官职掌,他从四平升到了三品,在得到三品左武卫大将军这个职位的时候,他并没有放弃掉他的爵位,也就是说他仍然还是一品翼国公。所以说秦琼不仅没有降职,而且还意外的升职了,并且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当然这个时候的秦琼已经进入到了英雄默念也没有办法再提大唐王朝东征西战,所以秦琼也开始渐渐地淡出了秦国军队体系,将自己的位置留给了更多有才能或者是更加年轻的人。清朝实在是太大了,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大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别问我这400万平方公里去哪儿了,我们今天就谈谈清朝这么大,该怎么管理这件事儿。地方太大了,这也不太好管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话、网络,传递消息基本就靠马的四条腿,发了疯似的狂奔。为了方便管辖,清朝便开始实行总督制度。其实这玩意儿明朝就有,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明朝的总督,基本上就是遇到麻烦事儿了,就派个朝中大员到地方上兼任总督一职,等到事情解决了,这哥们就撤了,类似钦差大臣的意思。比如浙直总督胡宗宪,蓟辽总督袁崇焕等。清朝的总督,那可就是常设职位了。他们便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了,主要管辖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般手里有一到三个省的地盘可以管,那权力实在是大得吓人。而且清朝总督,一般是正二品高官,如果还能兼有一个兵部尚书衔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话,那可就成了从一品大员了。如果这位总督除此之外,还兼有大学士衔,那么就要恭喜他了,他可就荣升为正一品高官了,升无可升的情况下,就等着封爵了。一、清朝常设的总督,一般有9个。清朝的这9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直隶总督,坐镇保定。手握直隶境内的军政大权,包括了如今的河北、内蒙部分地区。两江总督,坐镇江宁。手握江苏(包括上海)、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四川总督,坐镇成都。显然,是四川的军政一把手。闽浙总督,坐镇福州。管辖福建、浙江两省的军政大权。云贵总督,坐镇昆明。手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政大权。湖广总督,坐镇武昌。手握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大权。(最近不太热播的电影主人公张之洞,就曾是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坐镇广州。自然是广东、广西的军政一把手了。东三省总督,坐镇奉天。这个比较特别,过去清朝在东北设立盛京将军,到了光绪年间,才改成了东三省总督,手握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军政大权。陕甘总督,坐镇兰州。主要负责陕西、甘肃等地的军政事务。除了这9大总督以外,清朝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比较特殊的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他们俩是干嘛的呢?看名字其实我们就知道了,这两位并不是负责某一个片区的军政事务,而是负责水利运输的官员。其中漕运总督,驻扎在淮安,管理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8个省的漕运。主要负责将这8个省的粮食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河道总督,驻扎在清江浦(也在淮安境内),他们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务。二、直隶总督有1个地方,他是管不到的,那就是顺天府。这9大总督,分别管辖着全国各地的军政事务,对清朝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陕甘总督。陕甘总督大家很熟悉,因为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就是坐镇陕甘地区的陕甘总督,在这儿帮助十四阿哥胤禵运送粮草,顺便以粮草挟制他。两江总督,那可是总督里的热门职位,因为他所管辖的两江地区,是清朝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知道这人有钱就完事儿了。直隶总督,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不太了解,主要是因为直隶这个称呼如今没了。其实直隶就是如今的河北大部分地区外加内蒙的一小部分地区。那我们现在就通透了,直隶总督不就把京城给包裹起来了嘛!还真是这样,所以现在你应该能搞明白一点了,京城是直隶总督绝对管不了的地方。而京城也不可能是皇帝亲自管理治安问题吧?所以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还设立了顺天府,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则是由顺天府尹单独管辖。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员,那么是不是说直隶总督就能管辖顺天府尹了?当然不是!直隶总督看到这儿都懵圈了,什么情况?我一个从一品的高官,怎么就管不了一个正三品的家伙了?对不起,您还真管不了!第一,因为顺天府尹的职位比较敏感,一般都是由朝中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吏兼任。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家就是朝中那个人,顺天府尹只是兼职而已,你说你一个地方总督能管得了嘛!第二,因为顺天府尹是皇帝跟前的父母官。好家伙,人家一言不合就可以直接面圣,你虽然是总督,可想要见皇帝,是不是也得层层申请啊?可人家顺天府尹完全有机会成为天天面圣,这就是区别。第三,因为顺天府相当于直辖市。顺天府尹这个直辖市的市长,自然和省部级高官的级别是一样的了,尽管你还是只能称呼他为府尹,可人家头上并没有巡抚和总督了。由此可见,顺天府尹是不好惹的角色,人家在天子脚下做事,可以直达天庭,哪怕是封疆大吏直隶总督,也得给他几分面子。总结:直隶总督,其实是最尴尬的总督。都说直隶总督是天下11位总督中最牛的一个,其实在我看来,直隶总督是最为尴尬的一个才对。身为封疆大吏,一般的总督,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对不对?可直隶总督不行啊,他的地盘上有他管不了的顺天府尹,还有他管不了的京城内各大高官包括皇帝。管不了就躲远点呗,最要命的是,直隶总督还得在这帮高级官吏眼皮子底下干活。你尝试过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盯着你的那种感觉吗?直隶总督整天胆战心惊地上班,这工作自然是很难办得好。而且想要揩油,也不敢随便找机会,因为他知道,有若干双眼睛正在盯着他。所以说,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军以后,从两江总督任上转任直隶总督,这可把他搞得烦透了,在那儿什么都干不好,最后还是回来做两江总督了。不吹不黑,两江地区做官,那是真相。参考资料:《清史稿》宋代的职官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沿五代旧制。但宋代的官职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分为官、职、差遣。也就是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以此来互相牵制,细化分工。官,也称正官,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的各种官称,如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官,只作为官员的官位和俸禄的依据,又称寄禄官。职,也称职名,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实际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朝廷和地方官员所带的修撰、直阁等较低的“职”,称为贴职。差遣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是没有品级的。“差遣”职务名称前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举、提点、管勾(干)”等字,如判尚书省事、知府等。所以,宋朝的知县、知州、知府是没有品级的,只是掌管一方事物的一份职务。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与其他朝代也有所不同,大致分府州、县两级。在朝廷和府州之间,为了便于管理,设“路”,掌管大区的财政、军事等。在路一级设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和提举常平司(仓司),统称“监司”。府州一级直属于朝廷,单因不同的地区又分府、州、军、监四种不同的命名。政治地位特殊或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设“府”,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等。管理的长官称知府。基本上对应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市长。州,即在天下划定的其他一级地方行政区,州长官即为“知州”。知州基本相当于如今各省的省长,掌管地方政务。“军”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军事重地,故有的直属于路,有的地位与州相同,有的隶属于府州。监为管理矿冶﹑铸钱﹑牧马﹑产盐区等而设﹐兼理民事,地位与“军”类似,有直属于路,也有比较低的。县级政权是宋朝的基层政权,县都属于州、府及州级军、监,朝廷任命的县级长官称“知县”,以“选人”任县长官则称为“县令”。县有大小,知县的官职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市长或是县长。每个朝代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地方职官的设置、称呼、职能等都千差万别,也只能依据职务大致类比了。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包拯、海瑞都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廉吏,他们一心为国为民,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一生刚正不阿,因此一个被称为“包青天”,另一个则被称为“海青天”。那作为相隔百年的青天大老爷,包拯与海瑞到底谁担任的官职更大呢?包拯包拯生前官至枢密副使,正二品。枢密副使是枢密院的副长官,协助枢密使执掌宋朝军令,《宋史.职官志》载:“枢密使,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枢密院是北宋最高的军事机构,与中书门下分掌军令与政令,号为“二府”,枢密院为“枢府”。宋太祖赵匡胤置枢密院的目的如宋末历史学家马端临所说“枢密院官虽曰掌兵,亦未尝不兼任宰相之事”,就是为分相权,因此北宋初期枢密院的权力非常大。“佐天子执兵政”,这就是枢密院。《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宋初枢密院下设兵、吏、户、礼等四房,分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同时若得皇帝的批准,枢密院还有调兵之权。当然宋初,枢密院并没有统兵的权力,如禁军,有统兵之权的是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等三衙,而枢密院只有调发禁军的权力,正所谓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简单的说“枢密副使”就是宰相之职,他是宋初全国军令的执掌者之一,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可谓是宋初权势最为显赫的一个官职。海瑞海瑞生前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记住不是很多题主说的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是正二品,右佥都御史是正四品,右佥都御史位在左、右副都御史,左、右都御史之下),位列正二品。南京右都御史,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职掌与北京都察院一样,但是十三道监察御史人数要少于北京,南京都察院监察御史只有30人,而北京都察院大约有110人。同时南京都察院拥有提督操江之责,领上、下江防之事,这是北京都察院所没有的。都察院,为明朝最高监察机构,“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拥有监察、弹劾百官及建议之权。都御史为都察院最高长官,“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明史.职官志》),他负责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御史。都御史可弹劾奸邪、小人结党、作威福乱政之徒,卑劣贪鄙败坏官纪之徒,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之徒。同时遇到朝觐、考察时,都御史会同吏部尚书确认官员贤能与否,及官员升降。此外,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会审,都御史与刑部、大理寺主官进行三司会审,明确其是否犯罪。简单的说右都御史有点类似于秦汉的御史大夫,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监察百官,看官员有无违法行为,有就弹劾他。同时明朝的右都御史还有一项比较大的特权,那就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都察院虽无执法权,但是凭借着这个权力,在小事上,如知县犯法,御史可以直接先免了他的官。综上所述,包拯的官职其实是明显大于海瑞的,毕竟包拯的“枢密副使”是宰相之职,而海瑞虽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位列右都御史职,也是与包拯的品级一样,是正二品,但他毕竟不是宰相之职,且别忘记海瑞只是南京右都御史,相对于北京的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海瑞的右都御史还是稍微差了点火候,直白的说就是在权利上要比北京低了许多,如此就更比不上包拯的“枢密副使”了。一品翼国公,和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不要看这个衣品和三品这两个数字,因为这两个职务并不是在同一个体系内。唐朝的时候官职十分奇怪,怎么说呢?它是有自己的一套体系的,唐朝的官职品级虽然少,但是官职的分层却十分多,比如说正二品,从二品……唐朝的官员的官职大概分为九品30阶,也就是官职分成30个等级,大家想想在这其中密密麻麻的等级就被加塞到九个品级里面。而这其中一品和二瓶除了几个特殊的官职以外,大部分都是散官,也就是虽然有那么一个名号,但事实上并没有实权,而真正掌握实权的大致都是要从三品官开始算起。而秦琼所获得的这个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其实属于武将级别里面的佼佼者,唐朝的军队,占据主体的是16卫,当然关于这支特殊的军队我也曾经讲过,这里也就不多做赘述,而这些军队的将军,一个个都是掌握实权的大将军,也就是说一个大唐王朝16个兵团,而秦琼就是这16个兵团里面的一个兵团的兵团长,这个待遇和地位就已经不是那些稀奇古怪的官职所能比的,而且由于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兵变之前是一个二品官,所以唐朝官员的官职基本上超不过良品,秦琼这个官职可以说在大唐王朝的关职场里面可以横着走。至于说秦琼的那个一品翼国公,这不是官职的名称,这是一个爵位,爵位和官职名称实际上是不挂钩的,有的人爵位很高,但是官职很低耶,有的人官职很高,(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但是爵位很低,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像秦琼这种爵位又高官职很高的人士,已经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说起秦琼的这个爵位,实际上秦琼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跟斗打上来的,在大唐王朝开国之初,秦琼就加入到了唐朝的阵营里面,并且一直在李世民的麾下奋勇作战。在李世民麾下的时候吕建勤工,所以秦琼在秦国军队内部的地位很高,也因此得到了一个上柱国的称号,并且在这之后又被加封成为一评议国公。当然在玄武门兵变里面,秦琼并没有站错队,而是选择跟李世民一起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所以李世民对于秦琼那十分感激。在这个时候秦琼的绝味虽然已经一品,但是秦琼的官职仍然还是四瓶,所以李世民帮秦琼升了一下官职掌,他从四平升到了三品,在得到三品左武卫大将军这个职位的时候,他并没有放弃掉他的爵位,也就是说他仍然还是一品翼国公。所以说秦琼不仅没有降职,而且还意外的升职了,并且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当然这个时候的秦琼已经进入到了英雄默念也没有办法再提大唐王朝东征西战,所以秦琼也开始渐渐地淡出了秦国军队体系,将自己的位置留给了更多有才能或者是更加年轻的人。清朝实在是太大了,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大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别问我这400万平方公里去哪儿了,我们今天就谈谈清朝这么大,该怎么管理这件事儿。地方太大了,这也不太好管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话、网络,传递消息基本就靠马的四条腿,发了疯似的狂奔。为了方便管辖,清朝便开始实行总督制度。其实这玩意儿明朝就有,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明朝的总督,基本上就是遇到麻烦事儿了,就派个朝中大员到地方上兼任总督一职,等到事情解决了,这哥们就撤了,类似钦差大臣的意思。比如浙直总督胡宗宪,蓟辽总督袁崇焕等。清朝的总督,那可就是常设职位了。他们便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了,主要管辖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般手里有一到三个省的地盘可以管,那权力实在是大得吓人。而且清朝总督,一般是正二品高官,如果还能兼有一个兵部尚书衔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话,那可就成了从一品大员了。如果这位总督除此之外,还兼有大学士衔,那么就要恭喜他了,他可就荣升为正一品高官了,升无可升的情况下,就等着封爵了。一、清朝常设的总督,一般有9个。清朝的这9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直隶总督,坐镇保定。手握直隶境内的军政大权,包括了如今的河北、内蒙部分地区。两江总督,坐镇江宁。手握江苏(包括上海)、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四川总督,坐镇成都。显然,是四川的军政一把手。闽浙总督,坐镇福州。管辖福建、浙江两省的军政大权。云贵总督,坐镇昆明。手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政大权。湖广总督,坐镇武昌。手握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大权。(最近不太热播的电影主人公张之洞,就曾是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坐镇广州。自然是广东、广西的军政一把手了。东三省总督,坐镇奉天。这个比较特别,过去清朝在东北设立盛京将军,到了光绪年间,才改成了东三省总督,手握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军政大权。陕甘总督,坐镇兰州。主要负责陕西、甘肃等地的军政事务。除了这9大总督以外,清朝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比较特殊的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他们俩是干嘛的呢?看名字其实我们就知道了,这两位并不是负责某一个片区的军政事务,而是负责水利运输的官员。其中漕运总督,驻扎在淮安,管理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8个省的漕运。主要负责将这8个省的粮食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河道总督,驻扎在清江浦(也在淮安境内),他们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务。二、直隶总督有1个地方,他是管不到的,那就是顺天府。这9大总督,分别管辖着全国各地的军政事务,对清朝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陕甘总督。陕甘总督大家很熟悉,因为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就是坐镇陕甘地区的陕甘总督,在这儿帮助十四阿哥胤禵运送粮草,顺便以粮草挟制他。两江总督,那可是总督里的热门职位,因为他所管辖的两江地区,是清朝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知道这人有钱就完事儿了。直隶总督,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不太了解,主要是因为直隶这个称呼如今没了。其实直隶就是如今的河北大部分地区外加内蒙的一小部分地区。那我们现在就通透了,直隶总督不就把京城给包裹起来了嘛!还真是这样,所以现在你应该能搞明白一点了,京城是直隶总督绝对管不了的地方。而京城也不可能是皇帝亲自管理治安问题吧?所以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还设立了顺天府,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则是由顺天府尹单独管辖。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员,那么是不是说直隶总督就能管辖顺天府尹了?当然不是!直隶总督看到这儿都懵圈了,什么情况?我一个从一品的高官,怎么就管不了一个正三品的家伙了?对不起,您还真管不了!第一,因为顺天府尹的职位比较敏感,一般都是由朝中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吏兼任。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家就是朝中那个人,顺天府尹只是兼职而已,你说你一个地方总督能管得了嘛!第二,因为顺天府尹是皇帝跟前的父母官。好家伙,人家一言不合就可以直接面圣,你虽然是总督,可想要见皇帝,是不是也得层层申请啊?可人家顺天府尹完全有机会成为天天面圣,这就是区别。第三,因为顺天府相当于直辖市。顺天府尹这个直辖市的市长,自然和省部级高官的级别是一样的了,尽管你还是只能称呼他为府尹,可人家头上并没有巡抚和总督了。由此可见,顺天府尹是不好惹的角色,人家在天子脚下做事,可以直达天庭,哪怕是封疆大吏直隶总督,也得给他几分面子。总结:直隶总督,其实是最尴尬的总督。都说直隶总督是天下11位总督中最牛的一个,其实在我看来,直隶总督是最为尴尬的一个才对。身为封疆大吏,一般的总督,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对不对?可直隶总督不行啊,他的地盘上有他管不了的顺天府尹,还有他管不了的京城内各大高官包括皇帝。管不了就躲远点呗,最要命的是,直隶总督还得在这帮高级官吏眼皮子底下干活。你尝试过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盯着你的那种感觉吗?直隶总督整天胆战心惊地上班,这工作自然是很难办得好。而且想要揩油,也不敢随便找机会,因为他知道,有若干双眼睛正在盯着他。所以说,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军以后,从两江总督任上转任直隶总督,这可把他搞得烦透了,在那儿什么都干不好,最后还是回来做两江总督了。不吹不黑,两江地区做官,那是真相。参考资料:《清史稿》宋代的职官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沿五代旧制。但宋代的官职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分为官、职、差遣。也就是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以此来互相牵制,细化分工。官,也称正官,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的各种官称,如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官,只作为官员的官位和俸禄的依据,又称寄禄官。职,也称职名,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实际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朝廷和地方官员所带的修撰、直阁等较低的“职”,称为贴职。差遣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是没有品级的。“差遣”职务名称前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举、提点、管勾(干)”等字,如判尚书省事、知府等。所以,宋朝的知县、知州、知府是没有品级的,只是掌管一方事物的一份职务。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与其他朝代也有所不同,大致分府州、县两级。在朝廷和府州之间,为了便于管理,设“路”,掌管大区的财政、军事等。在路一级设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和提举常平司(仓司),统称“监司”。府州一级直属于朝廷,单因不同的地区又分府、州、军、监四种不同的命名。政治地位特殊或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设“府”,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等。管理的长官称知府。基本上对应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市长。州,即在天下划定的其他一级地方行政区,州长官即为“知州”。知州基本相当于如今各省的省长,掌管地方政务。“军”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军事重地,故有的直属于路,有的地位与州相同,有的隶属于府州。监为管理矿冶﹑铸钱﹑牧马﹑产盐区等而设﹐兼理民事,地位与“军”类似,有直属于路,也有比较低的。县级政权是宋朝的基层政权,县都属于州、府及州级军、监,朝廷任命的县级长官称“知县”,以“选人”任县长官则称为“县令”。县有大小,知县的官职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市长或是县长。每个朝代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地方职官的设置、称呼、职能等都千差万别,也只能依据职务大致类比了。“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武周时期的官衔,狄仁杰曾在武则天时期担任过此官职。《新唐书.百官志》载:“光宅元年,改中书省曰凤阁”、“垂拱元年改门下省曰鸾台”,也就是说“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其实就是唐初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到底是什么官职呢?唐初,唐随隋制,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全国最高的国家机关,总揽全国军民事务。三省最高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就为“宰相”之职,《新唐书.百官志》载:“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尚书省掌“典领百官”,负责政令的执行;中书省掌“佐天子执大政”,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掌“出纳帝命”,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并有封驳之权(退回诏令)。而在当时,为了方便三省“宰相”的议事,唐皇就在门下省机构下设置了一个“政事堂”(后唐中宗时迁于中书省),用于方便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因唐太宗曾担任过“尚书令”,遂后世臣子都不敢居其职,于是尚书左右仆射就成了尚书省实际的长官)在此综理全国政事。随后“政事堂”也就成为了协助皇帝处理朝政的最高议事机构,能进“政事堂”参预国事者皆为唐朝实际的“宰相”。当然历代帝王都不会让相权完全的凌驾于皇权之上,也不会让几个人去垄断全国的朝政大权,皇帝势必会想尽办法让人去分他们的权。唐太宗时期,李世民除了让三省长官进入“政事堂”综理国事外,还让时任吏部尚书杜淹、秘书监魏征前往“政事堂”参预国事。当然以他们本来担任的官职,他们是没有资格进入“政事堂”的,所以为了让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政事堂”参预国事,太宗并赐予了他们“参豫朝政”的临时官衔,而这个头衔就是后来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雏形。到了贞观八年,尚书右仆射李靖因病辞官,但太宗不忍他就此离开官场,于是并下诏:“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意思就是可以让他辞官,但他需每隔几天去一下中书门下省指导官员处理政务,“平章事”之名盖起于此。也就是说“平章事”的原意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国务院参事”,他没有正式的官职,却拥有参预国事的权力。再之后到了贞观十七年,太子詹事李绩以“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官衔入“政事堂”参预国事,“同三品”之名也盖起于此。因当时三省长官侍中、中书令皆为三品,所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之意简而易概的说就是拥有与侍中、中书令一样的待遇和权力,也就是说他虽然没有做到三省长官的位置,但是以“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名头,他依然可以名正言顺的入“政事堂”参预国事。后到了高宗年间,除了三公、三师、中书令入政事堂不用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临时官衔,其余的要想入“政事堂”参预国事的官员都需加衔“同中书门下三品”。 当然“同中书门下三品”只是加衔给本官品级达三品以上的,然后入“政事堂”参预国事的官员。而对于本官品级四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员要入“政事堂”参预国事的,自高宗永淳元年,就会被赋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临时官衔,位在“同中书门下三品”之下。不过自唐肃宗乾元元年,“同中书门下三品”就被废除,之后无论是几品官,只要是入“政事堂”参预国事的就都只会被赋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衔。当然说了这么多,简单的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唐朝的“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这个“他名”就包含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所以作为改名而来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自然也就是武周时期的宰相之职,他负责协助皇帝统治全国,并与三省长官一起协商处理全国军政事务。说到这里,我想不用多说了,作为宰相之职,“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不论是在权力,还是地位都显然要高于只是一州的最高军政长官的“刺史”的。虽然刺史品级最高可达从三品(《新唐书.百官志》载“上州。刺史一人,从三品,职同牧尹。”),而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官员可能本官的品级只有正四品。但无论如何作为实际上的“宰相”之职,负责执掌全国政务的他,地位和权力显然是一定高于只是执掌一州政务的刺史的。
4,单机版三国志10里刘备从桃园结义之后全攻略
三国10 是三国系列里面 难度比较高的一款 他的难度不在于游戏本身 而是 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所以你说的全攻略 基本上是没有的 不过 我个人建议 你如果想当君主的话 就多占几个空城
然后任命关羽为太守 多派几个好武将跟着他 你基本上就不用打了 看他自己给你攻城略地就可以了
不过你任命的城 最好 内政全满 而且有增筑 否则被人打掉 就麻烦了
5,赤壁游戏的官阶从二品是怎么升的
正三品之后 升职官员不在用文勋武勋 而是在新开辟的地图 子午谷和七星湖里完成 做子午谷和七星湖的任务 你可以得到名望 一个月一计算 当你上月名望的增量排在排行榜的第一位 你就得到正一品 第二位得到从一品 以此类推 但是你所得到的官品只能用1个月 因为下个月排行变了 官位就又变了 最后祝你游戏愉快如果一楼是对的话,谢谢了!因为我以前不知道这么回事。。。
6,官居几品许州解决瘟疫没学医术怎么办
“官居几品”没学到医术是不能过关的!要么送鲜花取得医术,一朵鲜花是一块钱,不买鲜花可以重头再来,继续过关。“官居几品”瘟疫过关方法1 .学会医术,前面没学会医术的都读档回去。要不然后果就只有一个,就是便当。2.民心大于80活着军队人数大于5万,建议民心>80 ,就是提高治安拉。3.药材>10万,前面店铺多的话钱不愁的话,完全没问题。温馨提示:记得取钱。4 .医术熟练度>80 ,去刷难民区。5. 成功解决瘟疫,以上达到了就去等待瘟疫到来!不要把药材用掉了!6. 完美解决瘟疫。
7,仙之侠道2五章弈剑攻略
前期必做救桃小小任务,记的和空宴任务一起领了做,然后做打海怪任务,再做失落的地图任务,还有解封任务。前期装备能搞到武器:+5或+9剑、朱雀剑、C级剑,甲:C级甲,就是玄武甲、白骨恺、最好是红叶或者幻彩衣(就这两件衣服前期有升级的必要),装备最好有个死寂玉(记的有死寂玉不要和吸血装备一起用),其他随便配点高级的、或者撑血的装备就行。幻彩衣打三眼熊怪掉的衣服升级,红叶做迷荒洞任务的,多做几次,顺便升级到35。武器有朱雀剑就省事了,没有就升级自己武器,记的有石头先升级武器,升到+9就可以不用升了,奕剑前期输出还是很可观的;死寂玉做桃小小任务、打海怪任务得(这也是做这两个任务的原因),或者打牛风谷牢笼旁边那个大牛boss得。中期主要是打翅膀,给自己打,给主力打,打翅膀中间去陵墓刷燕王套,能刷到中期也就奔放了;从中期开始,奕剑就的靠主力给打装备了,有高级剑就奔放了,没有就自己升级剑到+12吧。中后期武器:A1、A2、S级剑,A2级剑最好是拿暗影留光剑,打炎谷BOSS掉,A1剑打冰谷BOSS,S级剑打天晶洞BOSS、轮回、蛇魔掉,甲:+6红叶,不要妖化,浪费石头,幻彩衣,当然最好是A级甲,有燕王甲就去集燕王套,有蓬莱甲就去集蓬莱套,燕王甲陵墓BOSS掉、冰谷BOSS都掉,蓬莱甲只有冰谷BOSS掉,有比这四种甲更好的那最好了,比如九龙、龙炎、轮回,前两个甲炎谷BOSS掉,所以你能打过炎谷boss时就要多多去照顾他,有甲有武器,轮回甲轮回掉,这三个甲都值得用妖石升级,其他的A级甲升到+6就算了。装备:地府翅膀,或者全面翼,就是SL积分换,竹贤挂饰(竹翁鱼笼、竹翁护符、竹翁斗笠、竹翁指环和)记的有这两种东西先供主力,有他们的才能给你打更好的装备,要不然你们几个只能在那干耗着了,竹翁斗笠和指环比较难弄,打的话就是打三眼熊怪和天晶洞小BOSS掉,所以天晶洞小BOSS也要经常去照顾,他掉的妖核盾也挺好,S级装备里这个竹贤挂饰算是最好的了,这两个装备是可以刷出来的,其他装备就看人品了,哪个好带那个,最好是带个妖盾和仙盾,增加点成活率,也可以刷四像斗篷和玉,然后和两仪,不过两仪也是先给主力。其他的高级装备就不是奕剑想打就能打的了,毕竟生存能力差,不过你给主力供上翅膀、竹贤、两仪等,高级装备有的是,然后你也就能去刷高级装备了,比如刷炎谷、轮回、天晶、血海大BOSS等等。最后如果能搞到Z级剑、青门套、最后一格放Z级翅膀或者竹贤、冰心挂饰、龙王护额、灭世护手、冰鼎(这个你也可以去给主力刷冰川核心打,先给主力用)甚至三界命由也是有可能的。楼主估计自己完的多,和别人玩的少,所以很多好装备都不知道怎么来的,因为好点的东西一般奕剑很难打的过的,以后多到浩方仙道专区和别人玩下就知道怎么打了,或者来我们仙之侠道贴吧,让会的带你玩下就知道了。说又如何能够说的清楚啊,要不我带你玩下就知道了,qq:346000638
8,古剑奇谭欧阳少恭怎么打
除狐狸晴雪外每人一个凤凰金翎,建议你至少平均等级在55级以上再去打,带上40来个火符和冰符,就是打血为2250那个,狐狸带一个加运60和加气60得首饰,屠苏带加上加敏60的,除屠苏大叔外全部洗出水系终极大法,其他星蕴按 敏 运 攻的顺序加(加敏的优先,没有加敏的加运,在没有加攻,再没有就随便)屠苏只要出个火系第一招就行了,大叔出土系第一招,其他都别出。换上终极装备(废话),晴雪的也买上,到时候系统会自动换上只是没显出来罢了。带足叫花鸡和一品豆腐,保命的东西。战前准备就这么多,下面说战斗方法。BOSS战一共三场,首发红玉 屠苏 狐狸,屠苏平砍,看行动顺序,红玉和狐狸谁在BOSS前一位就让谁放水系大招,如果是屠苏就酌情给BOSS降敏或给自己提敏,保证BOSS的回合我方全体处于无敌状态,注意自己的法,还有就是第一回合结束全体的气都是满的,第一场就可以了。第二场,BOSS会陷入自言自语的状态,开局BOSS前4回合之内如果你没打他20%的血就直接被秒的全体阵亡了。不要换人,狐狸用千狐,气用完了就扔符,别让狐狸下,红玉先给BOSS扔龙须沟降敏,然后扔符,屠苏平砍,看自己的战意值快满的时候就让红玉给BOSS降防,给屠苏加攻加运,战意值满了以后屠苏就用空明幻虚剑,大概能打2万多的血。本场结束条件:1 BOSS醒来,2 BOSS血掉到50%以下。BOSS沉睡大概有7回合,只要不是运气特背就绝对能在他醒时打掉他50%的血,我都快砍死BOSS的说。实在点背就用第一场的打法吧,磨到50%以下触发第三场。对了,再BOSS沉睡阶段攻击是不增加气的,一定要注意!第三场,不管第二场BOSS血掉多少都是50%的血开局。首发不变,还是老办法,水系终极大法,不过可以考虑把红玉换成晴雪,给BOSS降敏降攻。这一局BOSS会随机削去其中一人的所有好的状态,所以注意回血,复活要快,狐狸 红玉(晴雪)扔符,屠苏平砍,BOSS血快没的时候回放大法秒杀所有人,所以一定要保证有一个人处于无敌状态,注意点就可以了,打死了以后就看剧情吧,我就不剧透了。就这么多了,麻烦给个最佳。首先把狐狸的星蕴属性改成水系,木系对付少恭不大有效 这样的话 狐狸,兰生,晴雪就都是水系,就可以用水系大招,攻击免伤害,而且还直接加血 对付第一形态时,用大叔,屠苏和狐狸 大叔用技能也可以,只刀砍也可以,屠苏用组合技(玄天炽炎)能伤得多,而且也不太费气,狐狸的敏高,有时可以出招两次 第一次,可以用大地红,这着可以提高大量战意,战意高时就用屠苏的终结技,第二次看到下一个就是少恭出战时就用水系大招 不久就能打败少恭 第二形态,如果屠苏他们三个没死就继续打,如果死了,就换上了其他 第二形态时即使用了水系防御少恭也能打到,不过不要紧,只要灵活些用一些减攻减敏的,基本和第一形态一样。只要注意用养心丹补神就可以,养心丹我大概也就用了5,6颗的样子 也就这样了~~~ 古剑剧情真是很感人呢~~~~确保每次少恭行动前每个人都处于水系无敌状态,这样还打不死那我真无语了……我当年全部是用菜刀砍的还是装备问题,装备好了物理输出真的很高,还有恢复品最好是叫花鸡 应该我也是打着打不过去,不过我给你个建议,我打过第一次第二次苏苏换出来一点血那焚伤秒没用,不过若是你拿狐狸丢火符一下丢四千五,是别人丢的俩倍,至于狐狸加点我也是加的水洗打发出来,活下加尾巴那块和头,尾巴最下面的加木敏10的,加完丢火符加倍,天狐千幻又是多了秒7800,5600,要是霉运了,就成一千俩千,要么干脆几十,注意加运就好
文章TAG:
官居几品许州攻略详解 官居几品怎么在许州娶林沐雪和表妹同时过关的 许州 攻略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