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longbabu,天龙八部2105级永恒钻戒的属性是什么
作者:本站作者
1,天龙八部2105级永恒钻戒的属性是什么
没有内外功,更没属性攻,非宝石玩家才会用永恒钻戒,105级的就没见人用过。90级四星属性:血上限2490,气上限1281,命中245,闪避82,身法13.![tianlongbabu,天龙八部2105级永恒钻戒的属性是什么](http://www.diyiapp.com/d/file/20220630/44f1e011921f05699352e057349dcfba.png)
2,天龙八部的意思是什么
《天龙八部》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从1963年9 月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至1966年5月完成。前后共有三版,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这部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创作背景《天龙八部》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至1966年完成(部分内容曾由倪匡代笔撰写)。故事背景设定在宋哲宗时期。金庸在《天龙八部》书前“释名”部分中说:“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书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杜撰和改造。在创作《天龙八部》时,金庸对民族矛盾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有了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处理方式,即不再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而是升华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考虑,更多的倾向于和平主义和民族的和睦与团结,从而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矛盾,对战争与和平有了崭新的思考。“天龙八部”在书当中用以指八种非人的神怪,包括天、龙、夜叉又、乾达婆、阿修罗、迎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迎。因为以天、龙为首,所以常称之为“天龙八部”,作者在开篇有过解释,它们虽是非人的神怪,却和人一起构成世间的众生,都是佛要渡化的对象。作者以此作书名,是借它喻指世间的也是小说中的众多不同性格、不同经场、不同命运的人物。
![tianlongbabu,天龙八部2105级永恒钻戒的属性是什么](http://www.diyiapp.com/d/file/20220630/02987b9febc24a1391d88e054042719c.png)
3,天龙八部视角调整
首先打开天龙八部客户端文件夹,可以看到BIN文件 打开BIN文件后,找到System.cfg文件,右键选择打开方式为记事本 打开以后在往下拉看到这些数据: # Camera #------------------------------- Camera_MinDistance =6.0 (控制垂直的最小距离) Camera_MaxDistance =25.39 (控制垂直的最大距离) Camera_Pitch =70.5 (控制仰角度数) Camera_FOV =55.0 (控制俯角度数) 其中:仰角/俯角度数是以水平面为基准的,调整了以后你会发现距离远了很多,视野范围很大。然后在使用ALT+END/HOME 这2个功能键配合使用鼠标滚轮就可以调整到你最舒服的游戏视角了。 数字改的越大,你的视角就能看的越远。没爽过的朋友可以去试一下了。![tianlongbabu,天龙八部2105级永恒钻戒的属性是什么](http://www.diyiapp.com/d/file/20220630/c8a48bf35dd71fdb7c01c000415ca066.png)
4,金庸的天龙八部是从西游记的八部天龙得来的吗
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不是八部作品,也不是八样东西,而是八位神。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这是佛教中的观念,而且在中国流传不广。一般看来,就是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各有神通的形象。《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场面最大、想象最奇特的一部。我认为查老先生以此为命,就是借用其“各种各样,各有神通”的寓意。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不是八部作品,也不是八样东西,而是八位神。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这是佛教中的观念,而且在中国流传不广。一般看来,就是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各有神通的形象。《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场面最大、想象最奇特的一部。我认为查老先生以此为命,就是借用其“各种各样,各有神通”的寓意。如果仅从小说来看,我们很难理解什么是“天龙”什么又是“八部”。但是和佛教联系起来就有些道理了,比如说在《西游记》中白龙马最后就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所以说这个“八部天龙”可能就是佛教用语,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他们分别是“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因为前面两个“天”和“龙”比较重要,因此这“八部”被冠为“天龙”这两个字,既然解释了名字的由来,那么金庸为什么用这个名字个小说起名呢?因为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对应这一部。首先是天:天也就是帝释天,帝释天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是众天神之领袖。而在《天龙八部》中只有乔峰能够担当起“天”这个称号。龙:即指龙神,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为龙的只有段誉,因为段誉后来成为了大理国的皇帝,皇帝不就被称为是“真龙天子”吗?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另外夜叉也有敏捷、勇健、轻灵的意思。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得上夜叉的也就是虚竹了,因为虚竹让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诸魔甘心屈居其门下,并且让他们弃恶从善。再加上虚竹修炼的是逍遥派武学。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既然乔峰是帝释天了。那么阿朱就是这个乾达婆。阿修罗:阿修罗王常常率领部和下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食物,帝释天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在《天龙八部》中于乔峰作对的也就是“慕容复”了。在加上慕容复身边总有美女相伴。所以这个阿修罗非慕容复莫属。迦楼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一种巨型神鸟,平时靠捕食龙为食,而且吃的非常多。最后一生所吃的龙的毒素一起发而死。在《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一生醉心于武功绝学,试图将少林七十二绝技融合在一起。差点而死。紧那罗:也被称为歌神、歌乐神、音乐天,有的人说这个是阿紫,也有的人说是暗示书中的游坦之。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所以这个蟒蛇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在小说中应该救属丁春秋了。因为丁春秋武功极高,心狠手辣,善于用毒。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不是八部作品,也不是八样东西,而是八位神。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这是佛教中的观念,而且在中国流传不广。一般看来,就是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各有神通的形象。《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场面最大、想象最奇特的一部。我认为查老先生以此为命,就是借用其“各种各样,各有神通”的寓意。如果仅从小说来看,我们很难理解什么是“天龙”什么又是“八部”。但是和佛教联系起来就有些道理了,比如说在《西游记》中白龙马最后就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所以说这个“八部天龙”可能就是佛教用语,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他们分别是“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因为前面两个“天”和“龙”比较重要,因此这“八部”被冠为“天龙”这两个字,既然解释了名字的由来,那么金庸为什么用这个名字个小说起名呢?因为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对应这一部。首先是天:天也就是帝释天,帝释天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是众天神之领袖。而在《天龙八部》中只有乔峰能够担当起“天”这个称号。龙:即指龙神,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为龙的只有段誉,因为段誉后来成为了大理国的皇帝,皇帝不就被称为是“真龙天子”吗?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另外夜叉也有敏捷、勇健、轻灵的意思。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得上夜叉的也就是虚竹了,因为虚竹让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诸魔甘心屈居其门下,并且让他们弃恶从善。再加上虚竹修炼的是逍遥派武学。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既然乔峰是帝释天了。那么阿朱就是这个乾达婆。阿修罗:阿修罗王常常率领部和下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食物,帝释天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在《天龙八部》中于乔峰作对的也就是“慕容复”了。在加上慕容复身边总有美女相伴。所以这个阿修罗非慕容复莫属。迦楼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一种巨型神鸟,平时靠捕食龙为食,而且吃的非常多。最后一生所吃的龙的毒素一起发而死。在《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一生醉心于武功绝学,试图将少林七十二绝技融合在一起。差点而死。紧那罗:也被称为歌神、歌乐神、音乐天,有的人说这个是阿紫,也有的人说是暗示书中的游坦之。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所以这个蟒蛇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在小说中应该救属丁春秋了。因为丁春秋武功极高,心狠手辣,善于用毒。《天龙八部》并不是说有1~8部,那天龙八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天龙八部”又称为“龙神八部”、“八部众”,这些名词出于佛经。“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其中包含以下八种道神鬼怪:天众、龙众、阿修罗、乾达婆、摩呼罗迦、紧那罗、迦楼罗、夜叉。 天部,指的是天神。这里的神和咱们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不太一样,神也是有生有死的。如大梵天,帝释天,吉祥天,广目天等。龙还有另一种形态,是没有脚的,也就是龙部,指的是龙神,这个和大家知道的龙的意义差不多,如四海龙王。夜叉可以吃鬼夜叉部,本来是恶鬼,但是这里的夜叉指的是诸天手下的兵将,类似《西游记》中的天兵天将,夜叉大都长相凶狠,面貌狰狞。帝释天的乐师乾达婆部,天神老大帝释的乐师,不吃酒肉,只靠香气活着的神,即是乐神。阿修罗部,这一部比较被大众熟悉,阿修罗好战,与帝释天为敌,有“修罗场”来形容惨境,可见这阿修罗也是深入人心。阿修罗非神非鬼非人,佛经中的阿修罗介于人与牲畜之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阿修罗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迦楼罗部,这个名字说起来是很陌生的,也许说大鹏金翅鸟大家会更熟悉。这种鸟吃龙为生,每天要吃一个龙王以及五百小龙。紧那罗部,歌神,帝释的艺伎,跳舞的神,又叫做人非人,都说是“非人”了,只是像人而已。女性歌声曼妙,可以迷乱人的本性,男的则是马首人身。莫呼洛迦,大蟒神,人的身子蛇的头,恩,让我想起地府的牛头马面,还有海底的龙王,当然像归像,确实不同的部的。以上就是佛教中的八部神袛了。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不是八部作品,也不是八样东西,而是八位神。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这是佛教中的观念,而且在中国流传不广。一般看来,就是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各有神通的形象。《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场面最大、想象最奇特的一部。我认为查老先生以此为命,就是借用其“各种各样,各有神通”的寓意。如果仅从小说来看,我们很难理解什么是“天龙”什么又是“八部”。但是和佛教联系起来就有些道理了,比如说在《西游记》中白龙马最后就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所以说这个“八部天龙”可能就是佛教用语,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他们分别是“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因为前面两个“天”和“龙”比较重要,因此这“八部”被冠为“天龙”这两个字,既然解释了名字的由来,那么金庸为什么用这个名字个小说起名呢?因为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对应这一部。首先是天:天也就是帝释天,帝释天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是众天神之领袖。而在《天龙八部》中只有乔峰能够担当起“天”这个称号。龙:即指龙神,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为龙的只有段誉,因为段誉后来成为了大理国的皇帝,皇帝不就被称为是“真龙天子”吗?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另外夜叉也有敏捷、勇健、轻灵的意思。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得上夜叉的也就是虚竹了,因为虚竹让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诸魔甘心屈居其门下,并且让他们弃恶从善。再加上虚竹修炼的是逍遥派武学。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既然乔峰是帝释天了。那么阿朱就是这个乾达婆。阿修罗:阿修罗王常常率领部和下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食物,帝释天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在《天龙八部》中于乔峰作对的也就是“慕容复”了。在加上慕容复身边总有美女相伴。所以这个阿修罗非慕容复莫属。迦楼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一种巨型神鸟,平时靠捕食龙为食,而且吃的非常多。最后一生所吃的龙的毒素一起发而死。在《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一生醉心于武功绝学,试图将少林七十二绝技融合在一起。差点而死。紧那罗:也被称为歌神、歌乐神、音乐天,有的人说这个是阿紫,也有的人说是暗示书中的游坦之。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所以这个蟒蛇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在小说中应该救属丁春秋了。因为丁春秋武功极高,心狠手辣,善于用毒。《天龙八部》并不是说有1~8部,那天龙八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天龙八部”又称为“龙神八部”、“八部众”,这些名词出于佛经。“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其中包含以下八种道神鬼怪:天众、龙众、阿修罗、乾达婆、摩呼罗迦、紧那罗、迦楼罗、夜叉。 天部,指的是天神。这里的神和咱们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不太一样,神也是有生有死的。如大梵天,帝释天,吉祥天,广目天等。龙还有另一种形态,是没有脚的,也就是龙部,指的是龙神,这个和大家知道的龙的意义差不多,如四海龙王。夜叉可以吃鬼夜叉部,本来是恶鬼,但是这里的夜叉指的是诸天手下的兵将,类似《西游记》中的天兵天将,夜叉大都长相凶狠,面貌狰狞。帝释天的乐师乾达婆部,天神老大帝释的乐师,不吃酒肉,只靠香气活着的神,即是乐神。阿修罗部,这一部比较被大众熟悉,阿修罗好战,与帝释天为敌,有“修罗场”来形容惨境,可见这阿修罗也是深入人心。阿修罗非神非鬼非人,佛经中的阿修罗介于人与牲畜之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阿修罗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迦楼罗部,这个名字说起来是很陌生的,也许说大鹏金翅鸟大家会更熟悉。这种鸟吃龙为生,每天要吃一个龙王以及五百小龙。紧那罗部,歌神,帝释的艺伎,跳舞的神,又叫做人非人,都说是“非人”了,只是像人而已。女性歌声曼妙,可以迷乱人的本性,男的则是马首人身。莫呼洛迦,大蟒神,人的身子蛇的头,恩,让我想起地府的牛头马面,还有海底的龙王,当然像归像,确实不同的部的。以上就是佛教中的八部神袛了。回答《天龙八部》描写多少年的事情,如何欣赏的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l来回答。首先,《天龙八部》描写的时间。《天龙八部》一书的起始终结应该是很清楚的,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绍圣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有的说是宋仁宗末年的事。其次,我们要了解一下《天龙八部》的主旨。天龙八部,是佛教概念,指佛教护法队伍中以天、龙为首的八种神话种族,包含天众、龙众、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八类佛教的护法神。此八种神话种族以“天众”和“龙众”为首,故称“天龙八部”,又称龙神八部、八部鬼神、八部众等。寓意的象征是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萦绕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所以,金庸先生将其作为书名来映衬全书“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主旨。再是,我们如何欣赏《天龙八部》。欣赏天龙八部时,要找准方法。《天龙八部》全文共50章、154万字,可谓武学称冠的作品,事实上《天龙八部》武学称冠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武学体系完备。我们翻遍金庸的书的六部长篇,没有哪部书的武学体系如天龙八部一般成熟。天龙八部的武学线索,是两条主心骨。明则少林,暗则逍遥派。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射雕》《笑傲》无线索,主角打到哪是哪。《神雕》半条线索:独孤三剑境,全书过半才出现。《倚天》半条线索:九阳神功,全书过半即消失。只有天龙八部是两条完整的线索,有如长江大河,贯穿始终。天龙八部的武学层次,就是建立在这两条主心骨之上的。另外,在欣赏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整个120多万字的《天龙八部》中体现的内容有这么几个特点:包罗万象,没有完人,也没有绝对的对错,更没有绝对的善恶;天龙中多是“求不得”之感情;层层递进充满了因果循环,因为佛家讲因果,讲循环;爱恨情仇贯穿全篇;放下是通篇告诫人们的道理,尽管天龙里讲了太多的恩怨情仇,家国武林,各色人物最后或生或死,或解脱或受苦,都在于“放下”二字。我们只要弄明白了这些内容,其实欣赏起来就不会感觉到复杂了。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满意否。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不是八部作品,也不是八样东西,而是八位神。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这是佛教中的观念,而且在中国流传不广。一般看来,就是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各有神通的形象。《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场面最大、想象最奇特的一部。我认为查老先生以此为命,就是借用其“各种各样,各有神通”的寓意。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不是八部作品,也不是八样东西,而是八位神。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这是佛教中的观念,而且在中国流传不广。一般看来,就是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各有神通的形象。《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场面最大、想象最奇特的一部。我认为查老先生以此为命,就是借用其“各种各样,各有神通”的寓意。如果仅从小说来看,我们很难理解什么是“天龙”什么又是“八部”。但是和佛教联系起来就有些道理了,比如说在《西游记》中白龙马最后就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所以说这个“八部天龙”可能就是佛教用语,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他们分别是“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因为前面两个“天”和“龙”比较重要,因此这“八部”被冠为“天龙”这两个字,既然解释了名字的由来,那么金庸为什么用这个名字个小说起名呢?因为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对应这一部。首先是天:天也就是帝释天,帝释天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是众天神之领袖。而在《天龙八部》中只有乔峰能够担当起“天”这个称号。龙:即指龙神,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为龙的只有段誉,因为段誉后来成为了大理国的皇帝,皇帝不就被称为是“真龙天子”吗?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另外夜叉也有敏捷、勇健、轻灵的意思。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得上夜叉的也就是虚竹了,因为虚竹让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诸魔甘心屈居其门下,并且让他们弃恶从善。再加上虚竹修炼的是逍遥派武学。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既然乔峰是帝释天了。那么阿朱就是这个乾达婆。阿修罗:阿修罗王常常率领部和下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食物,帝释天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在《天龙八部》中于乔峰作对的也就是“慕容复”了。在加上慕容复身边总有美女相伴。所以这个阿修罗非慕容复莫属。迦楼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一种巨型神鸟,平时靠捕食龙为食,而且吃的非常多。最后一生所吃的龙的毒素一起发而死。在《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一生醉心于武功绝学,试图将少林七十二绝技融合在一起。差点而死。紧那罗:也被称为歌神、歌乐神、音乐天,有的人说这个是阿紫,也有的人说是暗示书中的游坦之。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所以这个蟒蛇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在小说中应该救属丁春秋了。因为丁春秋武功极高,心狠手辣,善于用毒。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不是八部作品,也不是八样东西,而是八位神。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这是佛教中的观念,而且在中国流传不广。一般看来,就是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各有神通的形象。《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场面最大、想象最奇特的一部。我认为查老先生以此为命,就是借用其“各种各样,各有神通”的寓意。如果仅从小说来看,我们很难理解什么是“天龙”什么又是“八部”。但是和佛教联系起来就有些道理了,比如说在《西游记》中白龙马最后就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所以说这个“八部天龙”可能就是佛教用语,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他们分别是“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因为前面两个“天”和“龙”比较重要,因此这“八部”被冠为“天龙”这两个字,既然解释了名字的由来,那么金庸为什么用这个名字个小说起名呢?因为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对应这一部。首先是天:天也就是帝释天,帝释天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是众天神之领袖。而在《天龙八部》中只有乔峰能够担当起“天”这个称号。龙:即指龙神,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为龙的只有段誉,因为段誉后来成为了大理国的皇帝,皇帝不就被称为是“真龙天子”吗?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另外夜叉也有敏捷、勇健、轻灵的意思。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得上夜叉的也就是虚竹了,因为虚竹让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诸魔甘心屈居其门下,并且让他们弃恶从善。再加上虚竹修炼的是逍遥派武学。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既然乔峰是帝释天了。那么阿朱就是这个乾达婆。阿修罗:阿修罗王常常率领部和下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食物,帝释天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在《天龙八部》中于乔峰作对的也就是“慕容复”了。在加上慕容复身边总有美女相伴。所以这个阿修罗非慕容复莫属。迦楼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一种巨型神鸟,平时靠捕食龙为食,而且吃的非常多。最后一生所吃的龙的毒素一起发而死。在《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一生醉心于武功绝学,试图将少林七十二绝技融合在一起。差点而死。紧那罗:也被称为歌神、歌乐神、音乐天,有的人说这个是阿紫,也有的人说是暗示书中的游坦之。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所以这个蟒蛇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在小说中应该救属丁春秋了。因为丁春秋武功极高,心狠手辣,善于用毒。《天龙八部》并不是说有1~8部,那天龙八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天龙八部”又称为“龙神八部”、“八部众”,这些名词出于佛经。“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其中包含以下八种道神鬼怪:天众、龙众、阿修罗、乾达婆、摩呼罗迦、紧那罗、迦楼罗、夜叉。 天部,指的是天神。这里的神和咱们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不太一样,神也是有生有死的。如大梵天,帝释天,吉祥天,广目天等。龙还有另一种形态,是没有脚的,也就是龙部,指的是龙神,这个和大家知道的龙的意义差不多,如四海龙王。夜叉可以吃鬼夜叉部,本来是恶鬼,但是这里的夜叉指的是诸天手下的兵将,类似《西游记》中的天兵天将,夜叉大都长相凶狠,面貌狰狞。帝释天的乐师乾达婆部,天神老大帝释的乐师,不吃酒肉,只靠香气活着的神,即是乐神。阿修罗部,这一部比较被大众熟悉,阿修罗好战,与帝释天为敌,有“修罗场”来形容惨境,可见这阿修罗也是深入人心。阿修罗非神非鬼非人,佛经中的阿修罗介于人与牲畜之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阿修罗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迦楼罗部,这个名字说起来是很陌生的,也许说大鹏金翅鸟大家会更熟悉。这种鸟吃龙为生,每天要吃一个龙王以及五百小龙。紧那罗部,歌神,帝释的艺伎,跳舞的神,又叫做人非人,都说是“非人”了,只是像人而已。女性歌声曼妙,可以迷乱人的本性,男的则是马首人身。莫呼洛迦,大蟒神,人的身子蛇的头,恩,让我想起地府的牛头马面,还有海底的龙王,当然像归像,确实不同的部的。以上就是佛教中的八部神袛了。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不是八部作品,也不是八样东西,而是八位神。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这是佛教中的观念,而且在中国流传不广。一般看来,就是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各有神通的形象。《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场面最大、想象最奇特的一部。我认为查老先生以此为命,就是借用其“各种各样,各有神通”的寓意。如果仅从小说来看,我们很难理解什么是“天龙”什么又是“八部”。但是和佛教联系起来就有些道理了,比如说在《西游记》中白龙马最后就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所以说这个“八部天龙”可能就是佛教用语,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他们分别是“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因为前面两个“天”和“龙”比较重要,因此这“八部”被冠为“天龙”这两个字,既然解释了名字的由来,那么金庸为什么用这个名字个小说起名呢?因为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对应这一部。首先是天:天也就是帝释天,帝释天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是众天神之领袖。而在《天龙八部》中只有乔峰能够担当起“天”这个称号。龙:即指龙神,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为龙的只有段誉,因为段誉后来成为了大理国的皇帝,皇帝不就被称为是“真龙天子”吗?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另外夜叉也有敏捷、勇健、轻灵的意思。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得上夜叉的也就是虚竹了,因为虚竹让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诸魔甘心屈居其门下,并且让他们弃恶从善。再加上虚竹修炼的是逍遥派武学。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既然乔峰是帝释天了。那么阿朱就是这个乾达婆。阿修罗:阿修罗王常常率领部和下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食物,帝释天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在《天龙八部》中于乔峰作对的也就是“慕容复”了。在加上慕容复身边总有美女相伴。所以这个阿修罗非慕容复莫属。迦楼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一种巨型神鸟,平时靠捕食龙为食,而且吃的非常多。最后一生所吃的龙的毒素一起发而死。在《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一生醉心于武功绝学,试图将少林七十二绝技融合在一起。差点而死。紧那罗:也被称为歌神、歌乐神、音乐天,有的人说这个是阿紫,也有的人说是暗示书中的游坦之。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所以这个蟒蛇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在小说中应该救属丁春秋了。因为丁春秋武功极高,心狠手辣,善于用毒。《天龙八部》并不是说有1~8部,那天龙八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天龙八部”又称为“龙神八部”、“八部众”,这些名词出于佛经。“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其中包含以下八种道神鬼怪:天众、龙众、阿修罗、乾达婆、摩呼罗迦、紧那罗、迦楼罗、夜叉。 天部,指的是天神。这里的神和咱们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不太一样,神也是有生有死的。如大梵天,帝释天,吉祥天,广目天等。龙还有另一种形态,是没有脚的,也就是龙部,指的是龙神,这个和大家知道的龙的意义差不多,如四海龙王。夜叉可以吃鬼夜叉部,本来是恶鬼,但是这里的夜叉指的是诸天手下的兵将,类似《西游记》中的天兵天将,夜叉大都长相凶狠,面貌狰狞。帝释天的乐师乾达婆部,天神老大帝释的乐师,不吃酒肉,只靠香气活着的神,即是乐神。阿修罗部,这一部比较被大众熟悉,阿修罗好战,与帝释天为敌,有“修罗场”来形容惨境,可见这阿修罗也是深入人心。阿修罗非神非鬼非人,佛经中的阿修罗介于人与牲畜之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阿修罗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迦楼罗部,这个名字说起来是很陌生的,也许说大鹏金翅鸟大家会更熟悉。这种鸟吃龙为生,每天要吃一个龙王以及五百小龙。紧那罗部,歌神,帝释的艺伎,跳舞的神,又叫做人非人,都说是“非人”了,只是像人而已。女性歌声曼妙,可以迷乱人的本性,男的则是马首人身。莫呼洛迦,大蟒神,人的身子蛇的头,恩,让我想起地府的牛头马面,还有海底的龙王,当然像归像,确实不同的部的。以上就是佛教中的八部神袛了。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名称,并不是来自于《西游记》的“八部天龙”,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佛教中的“天龙八部”。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一书中说过:“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分别为: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天,指的是天神。佛教中的天神,也是六道众生之一,虽然他们的地位很高,神通很大,寿数很长,但他们不过是比凡人享受更多的福报而已。等福报享尽,天神也会死去,进入六道轮回。龙,和中国的龙不一样,是一种生在水中的生物,像眼镜蛇,力气很大,有时大蟒蛇也称为龙。古印度人认为,龙从大海中取水而洒下人间,便是降雨。中国的“龙王”,其实就是源自佛教。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虽然我们今天说夜叉,指的是恶鬼,但是佛经中很多夜叉是好的,是护法神。乾达婆,是帝释天的乐神之一。乾达婆不吃酒肉,只以香气作为滋养,身上也能发出浓冽的香气。阿修罗,是欲界天的大力神,又被称为“非天”,意思是他们有类似于天神的果报,但却不是天神。阿修罗也信奉佛法,易怒好斗,骁勇善战,常常和帝释天为首领的提婆神群战斗。迦楼罗,就是俗称的“金翅大鹏”,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大瘤,是如意珠。迦楼罗以龙为食,能以翅膀扇开海水,攫取海中的龙。迦楼罗体内继续了龙的毒素,命终之时,毒发自焚,只剩一颗青琉璃色的心。紧那罗,是“人非人”的意思。他长得像人,但头上生了一只角,所以叫“人非人”。紧那罗善于歌舞,也是帝释天的乐神。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蛇头。摩呼罗迦较为愚笨,但是一心向佛,所以从腹行类变为了神祇。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金庸用天龙八部来比喻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以将小说命名为“天龙八部”。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不是八部作品,也不是八样东西,而是八位神。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这是佛教中的观念,而且在中国流传不广。一般看来,就是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各有神通的形象。《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场面最大、想象最奇特的一部。我认为查老先生以此为命,就是借用其“各种各样,各有神通”的寓意。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不是八部作品,也不是八样东西,而是八位神。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这是佛教中的观念,而且在中国流传不广。一般看来,就是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各有神通的形象。《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场面最大、想象最奇特的一部。我认为查老先生以此为命,就是借用其“各种各样,各有神通”的寓意。如果仅从小说来看,我们很难理解什么是“天龙”什么又是“八部”。但是和佛教联系起来就有些道理了,比如说在《西游记》中白龙马最后就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所以说这个“八部天龙”可能就是佛教用语,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他们分别是“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因为前面两个“天”和“龙”比较重要,因此这“八部”被冠为“天龙”这两个字,既然解释了名字的由来,那么金庸为什么用这个名字个小说起名呢?因为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对应这一部。首先是天:天也就是帝释天,帝释天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是众天神之领袖。而在《天龙八部》中只有乔峰能够担当起“天”这个称号。龙:即指龙神,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为龙的只有段誉,因为段誉后来成为了大理国的皇帝,皇帝不就被称为是“真龙天子”吗?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另外夜叉也有敏捷、勇健、轻灵的意思。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得上夜叉的也就是虚竹了,因为虚竹让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诸魔甘心屈居其门下,并且让他们弃恶从善。再加上虚竹修炼的是逍遥派武学。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既然乔峰是帝释天了。那么阿朱就是这个乾达婆。阿修罗:阿修罗王常常率领部和下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食物,帝释天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在《天龙八部》中于乔峰作对的也就是“慕容复”了。在加上慕容复身边总有美女相伴。所以这个阿修罗非慕容复莫属。迦楼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一种巨型神鸟,平时靠捕食龙为食,而且吃的非常多。最后一生所吃的龙的毒素一起发而死。在《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一生醉心于武功绝学,试图将少林七十二绝技融合在一起。差点而死。紧那罗:也被称为歌神、歌乐神、音乐天,有的人说这个是阿紫,也有的人说是暗示书中的游坦之。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所以这个蟒蛇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在小说中应该救属丁春秋了。因为丁春秋武功极高,心狠手辣,善于用毒。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不是八部作品,也不是八样东西,而是八位神。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这是佛教中的观念,而且在中国流传不广。一般看来,就是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各有神通的形象。《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场面最大、想象最奇特的一部。我认为查老先生以此为命,就是借用其“各种各样,各有神通”的寓意。如果仅从小说来看,我们很难理解什么是“天龙”什么又是“八部”。但是和佛教联系起来就有些道理了,比如说在《西游记》中白龙马最后就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所以说这个“八部天龙”可能就是佛教用语,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他们分别是“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因为前面两个“天”和“龙”比较重要,因此这“八部”被冠为“天龙”这两个字,既然解释了名字的由来,那么金庸为什么用这个名字个小说起名呢?因为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对应这一部。首先是天:天也就是帝释天,帝释天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是众天神之领袖。而在《天龙八部》中只有乔峰能够担当起“天”这个称号。龙:即指龙神,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为龙的只有段誉,因为段誉后来成为了大理国的皇帝,皇帝不就被称为是“真龙天子”吗?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另外夜叉也有敏捷、勇健、轻灵的意思。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得上夜叉的也就是虚竹了,因为虚竹让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诸魔甘心屈居其门下,并且让他们弃恶从善。再加上虚竹修炼的是逍遥派武学。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既然乔峰是帝释天了。那么阿朱就是这个乾达婆。阿修罗:阿修罗王常常率领部和下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食物,帝释天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在《天龙八部》中于乔峰作对的也就是“慕容复”了。在加上慕容复身边总有美女相伴。所以这个阿修罗非慕容复莫属。迦楼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一种巨型神鸟,平时靠捕食龙为食,而且吃的非常多。最后一生所吃的龙的毒素一起发而死。在《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一生醉心于武功绝学,试图将少林七十二绝技融合在一起。差点而死。紧那罗:也被称为歌神、歌乐神、音乐天,有的人说这个是阿紫,也有的人说是暗示书中的游坦之。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所以这个蟒蛇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在小说中应该救属丁春秋了。因为丁春秋武功极高,心狠手辣,善于用毒。《天龙八部》并不是说有1~8部,那天龙八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天龙八部”又称为“龙神八部”、“八部众”,这些名词出于佛经。“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其中包含以下八种道神鬼怪:天众、龙众、阿修罗、乾达婆、摩呼罗迦、紧那罗、迦楼罗、夜叉。 天部,指的是天神。这里的神和咱们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不太一样,神也是有生有死的。如大梵天,帝释天,吉祥天,广目天等。龙还有另一种形态,是没有脚的,也就是龙部,指的是龙神,这个和大家知道的龙的意义差不多,如四海龙王。夜叉可以吃鬼夜叉部,本来是恶鬼,但是这里的夜叉指的是诸天手下的兵将,类似《西游记》中的天兵天将,夜叉大都长相凶狠,面貌狰狞。帝释天的乐师乾达婆部,天神老大帝释的乐师,不吃酒肉,只靠香气活着的神,即是乐神。阿修罗部,这一部比较被大众熟悉,阿修罗好战,与帝释天为敌,有“修罗场”来形容惨境,可见这阿修罗也是深入人心。阿修罗非神非鬼非人,佛经中的阿修罗介于人与牲畜之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阿修罗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迦楼罗部,这个名字说起来是很陌生的,也许说大鹏金翅鸟大家会更熟悉。这种鸟吃龙为生,每天要吃一个龙王以及五百小龙。紧那罗部,歌神,帝释的艺伎,跳舞的神,又叫做人非人,都说是“非人”了,只是像人而已。女性歌声曼妙,可以迷乱人的本性,男的则是马首人身。莫呼洛迦,大蟒神,人的身子蛇的头,恩,让我想起地府的牛头马面,还有海底的龙王,当然像归像,确实不同的部的。以上就是佛教中的八部神袛了。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以天部和龙部为首的八个部派的佛教护法神灵。因为金庸的同名武侠小说而为普罗大众熟悉,但金庸只是取一个象征而已,小说的内容和天龙八部没太大关系。八部分别为: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原始佛教并不推崇信仰神灵,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应该算是个无神论者,他不否定神是存在的,但他认为神灵的能力是有限的,信仰神灵得不到救赎、毫无意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崇拜神灵。然而后世佛教徒发现崇拜神灵虽然违背了佛祖的教诲和原始佛教的精神,却有助于传教。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智慧能够理解佛教那些深奥的哲理,光谈论哲学只会令大众敬而远之,人们更习惯于崇拜偶像,所以树立一些神灵,更能讨民众的欢心。【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伴随大乘佛教的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造神运动也展开了。除了创制佛教自己的一些神灵以外,大乘佛教也积极的吸收了当时流传在印度各个宗教以及民间的神灵。因为围绕着这些传统神灵已经积累起了一大帮信徒,将这些神灵请进佛教中来,就可能争取到这批信徒的信赖。天部天部,也就是天神,共计二十个。最为重要的一部,展开来细讲。为了方便讲解,以下未按照佛经记载的顺序来排列。1-2.大梵天即创造之神婆罗摩、大自在天为毁灭之神湿婆,他们是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神,与毗湿奴三者并列为印度的三大主神。【大梵天】3.帝释天,因陀罗,众神之王和雷神。因陀罗也是普贤菩萨的原型,和文殊菩萨(大梵天)一起作为佛祖的左右胁侍。4-7.四大天王,分别负责守护四大部洲的神灵。8.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配偶。9.辩才天,掌管智慧和雄辩的女神,婆罗摩的妻子(一说女儿)。10.韦驮天,塞健陀,战神,湿婆的长子.11.阎摩罗王为冥界之王和正法之神。12.摩利支天,摩鲁特,风暴之神,在印度神话中本为男性,到了佛教中却变成女性。13.日宫天子,苏利耶,太阳神。14.月宫天子,苏摩,月亮神。15.坚牢地神,普丽提维,大地女神,是雅利安人的古老神祗,原本是天神帝奥斯的妻子,后来被传为毗湿奴的妻子。16.鬼子母,又叫诃梨帝母,来自印度民间传说。相传有五百个孩子的女鬼,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却喜欢吃别人的小孩,后来被佛祖度化。【鬼子母】17.散脂大将,也似来自民间传说。在佛教中作为北方多闻天王底下的夜叉八大将之一。18.金刚密迹天,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19. 娑竭龙王,佛教八大龙王之一,在印度神话中没有对应的神,可能是佛教创造出来的。20.菩提树神,佛教自我创制神灵,原型即佛祖在树下悟道时的那棵菩提树。龙部和迦楼罗部龙部,所谓的“龙”与咱们中国传说中的龙并不是同一种生物,它指的其实是蛇类,在梵语中叫做“娜迦”,传入中国后被误译为“龙”。迦楼罗指的则是一种巨鸟,传入中国后和《庄子》中的大鹏鸟混同。【娜迦】娜迦族和迦楼罗都是仙人迦叶波的孩子,它们的母亲分别是迦德纳和毗纳多。迦德纳曾经许愿要一千个孩子,所以她生出了一千条蛇;毗纳多许愿只要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要胜过迦德纳的一千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就是最初的迦楼罗。迦德纳在和毗纳多的一次比赛中,与儿子们一起作弊,赢过了毗纳多,根据事先的约定毗纳多要当迦德纳的奴婢。迦楼罗出生以后,想要帮母亲摆脱做奴婢的命运,于是请娜迦族解除其母亲的誓言。作为交换,娜迦族要迦楼罗去盗取天神的不死药。迦楼罗取来了不死药,解放了母亲,但没有把不死药给娜迦族,而是还给了众神之王因陀罗。为了嘉奖迦楼罗,因陀罗让娜迦族永远成为迦楼罗族的食物。这就是佛经上说一只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的由来。【迦楼罗】阿修罗部阿修罗是迦叶波和两个妻子底提和檀奴生育的后代,他们首先成为了宇宙的统治者。但是后来迦叶波仙人的另一个妻子阿底提生下的修罗族打败了阿修罗族,夺取了宇宙的统治权。修罗族的首领就是因陀罗。后来,众神在搅拌乳海时请阿修罗族帮忙,但事后却独占了从乳海中得到的长生不死药,这一事件更加深了两族的仇恨。阿修罗族的男性天生极丑,而女性皆奇美无比。因陀罗曾经想要强娶一位阿修罗王的妹妹,还引得两族又打了一场大战。据说两族彼此仇恨的根源在于修罗族嫉妒阿修罗族有美女,而阿修罗族嫉妒修罗族有美食(包括长生不死药)。光看这两个族的名字“修罗”(Sura)和“阿修罗”(Asura)就知道这两个族势不两立了。“修罗”在梵语中代表端正、正统的意思,“阿修罗”则代表它的反义。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中描绘的因陀罗和阿修罗的斗争正是化用自印度神话。【阿修罗像】夜叉部夜叉,又作“药叉”,也是迦叶波的后代。它们是一群居住在森林中的精灵,守护着财宝,后来被传为财神具比罗的随从。紧那罗部迦叶波的后代,众神的歌者和乐师,他们的外形是人头马身或人身马头,身体的末端呈现鸟形。也有的说他们和夜叉一样属于具比罗的随从。乾闼婆部乾闼婆(Gandharva),在梵语中的意思为香气。《梨俱吠陀》说它们是医生,但后来也被传为众神的舞者。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鸟身,面孔也接近鸟类,两腿似马。性情好色,喜欢追求人类女子。摩侯罗伽部摩侯罗伽,大蟒神,同时也是乐神,长着一副人身蛇首的模样,没有腿,只能像蛇一样用腹部爬行。《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它们的身份最神秘,在印度神话中找不到对应的种族。天龙八部,八部天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八部神怪护法,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一、“天”影射萧峰。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 二、“龙”影射段誉。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 三、“夜叉”影射虚竹。虚竹“夜叉”“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四、“阿修罗”影射王语嫣。“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五、“乾达婆”影射的人是两人的结合,是阿朱和阿碧。“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矣。 六、“紧那罗”影射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七、“伽楼罗”影射鸠摩智。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 八、“摩呼罗伽”影射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无论有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你都一定听说过“天龙八部”。其实,除了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之外,中国古代的很多小说中都提到过“天龙八部”。比如,《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最后就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那么,天龙八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天龙八部”这个词语源自佛经,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注意,是八种,不是八个哦!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1. 诸天。诸天是天龙八部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群神,包括三界的天神。他们身体洁净,生命不息,智慧自在,是佛教中的护法。2. 龙。龙的职能和地位与中国的龙差不多,是掌管织云布雷、刮风下雨的神,同时护卫佛法,也属于天龙八部中的上层。但是,其形象却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在印度佛经中,龙其实是一种蛇神,他的形象应该与眼镜蛇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眼镜蛇多几个头,你能想象吗?3. 夜叉。夜叉一词本身就是梵文的音译,是一种勇猛、灵活的低级神,最爱吃鬼。要注意啦,这里的夜叉可不是《哪吒传奇》里面的巡海夜叉,而是为佛寺守护山门的夜叉。4. 乾闼婆。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神,他不吃东西,只用吸食香气就能饱,精通乐器,是香神和乐神,代表着欢乐和吉庆。他的形象一般是体态丰腴的少女,凌空舞乐,极其优雅。不过,他可是男性哦。5. 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易怒好斗的神,骁勇善战,动不动就跟别的神族干一仗。据佛经记载,阿修罗有个很怪异的特点,即男神一般都相当丑陋,而女神却都美丽端庄。是不是很有趣?6. 迦楼罗。这是一种居住在四大部洲(人间)的神鸟。这种神鸟可不得了,它有两只三百多万公里长的金色大翅膀,想象一下,它挥一挥翅膀将会是何等境况!这倒是让人联想到《逍遥游》里的大鹏鸟呢,他们俩是不是兄弟?不过,在佛教造像中,他的形象一般是萌萌的,比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就有只很可爱的小铜迦楼罗。7. 紧那罗。在梵语中,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是一种人面马身或者人身马面的神,掌管音乐,声音十分美妙,是佛教中的音乐之神。8. 摩睺罗伽。又称大蟒神,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头顶几条蛇的人形模样。摩睺罗伽喜欢享受人间酒肉,所以经常破戒,在天龙八部中算是比较纵欲的一种神。在这八种神仙里,因为“天”和“龙”的地位最高,所以这群护法被统称为“天龙八部”。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他们都很沉迷于学习,在佛祖向菩萨、比丘们说法时,它们常常在一旁听法,日积月累,也就都修成了受人香火的神仙。参考文献:亦明:《“八部天龙”是啥意思?》,《语文之友》,2005年第5期。王光静:《何谓“天龙八部”》,《语文知识》,2006年第4期。天龙八部,是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种神道怪物,天众,又叫提婆,与天神首领地位一致龙众,四灵之一,有四种,即,天龙,海龙,藏龙,雨龙,夜叉,又叫捷疾鬼,又名暴恶鬼,有善恶之分,爱吃人的是恶夜叉,护持佛法的是善夜叉,乾达婆,香神,主要负责为寻香,嗅香,食香,不吃肉,以香气为滋养。阿修罗,有男女之分,女的端庄,男的丑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重,迦楼罗,又叫金翅大鹏鸟,最喜欢吃龙紧那罗,头生一角,是帝释天的奏乐神,善歌舞摩呼罗伽,大莽蛇神,人形蛇首的样子,此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不是八部作品,也不是八样东西,而是八位神。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这是佛教中的观念,而且在中国流传不广。一般看来,就是说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各有神通的形象。《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场面最大、想象最奇特的一部。我认为查老先生以此为命,就是借用其“各种各样,各有神通”的寓意。如果仅从小说来看,我们很难理解什么是“天龙”什么又是“八部”。但是和佛教联系起来就有些道理了,比如说在《西游记》中白龙马最后就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所以说这个“八部天龙”可能就是佛教用语,代表佛教的八种护法神。他们分别是“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因为前面两个“天”和“龙”比较重要,因此这“八部”被冠为“天龙”这两个字,既然解释了名字的由来,那么金庸为什么用这个名字个小说起名呢?因为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对应这一部。首先是天:天也就是帝释天,帝释天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是众天神之领袖。而在《天龙八部》中只有乔峰能够担当起“天”这个称号。龙:即指龙神,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为龙的只有段誉,因为段誉后来成为了大理国的皇帝,皇帝不就被称为是“真龙天子”吗?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另外夜叉也有敏捷、勇健、轻灵的意思。在《天龙八部》中能够称得上夜叉的也就是虚竹了,因为虚竹让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诸魔甘心屈居其门下,并且让他们弃恶从善。再加上虚竹修炼的是逍遥派武学。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既然乔峰是帝释天了。那么阿朱就是这个乾达婆。阿修罗:阿修罗王常常率领部和下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食物,帝释天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在《天龙八部》中于乔峰作对的也就是“慕容复”了。在加上慕容复身边总有美女相伴。所以这个阿修罗非慕容复莫属。迦楼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一种巨型神鸟,平时靠捕食龙为食,而且吃的非常多。最后一生所吃的龙的毒素一起发而死。在《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一生醉心于武功绝学,试图将少林七十二绝技融合在一起。差点而死。紧那罗:也被称为歌神、歌乐神、音乐天,有的人说这个是阿紫,也有的人说是暗示书中的游坦之。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所以这个蟒蛇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在小说中应该救属丁春秋了。因为丁春秋武功极高,心狠手辣,善于用毒。《天龙八部》并不是说有1~8部,那天龙八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天龙八部”又称为“龙神八部”、“八部众”,这些名词出于佛经。“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其中包含以下八种道神鬼怪:天众、龙众、阿修罗、乾达婆、摩呼罗迦、紧那罗、迦楼罗、夜叉。 天部,指的是天神。这里的神和咱们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不太一样,神也是有生有死的。如大梵天,帝释天,吉祥天,广目天等。龙还有另一种形态,是没有脚的,也就是龙部,指的是龙神,这个和大家知道的龙的意义差不多,如四海龙王。夜叉可以吃鬼夜叉部,本来是恶鬼,但是这里的夜叉指的是诸天手下的兵将,类似《西游记》中的天兵天将,夜叉大都长相凶狠,面貌狰狞。帝释天的乐师乾达婆部,天神老大帝释的乐师,不吃酒肉,只靠香气活着的神,即是乐神。阿修罗部,这一部比较被大众熟悉,阿修罗好战,与帝释天为敌,有“修罗场”来形容惨境,可见这阿修罗也是深入人心。阿修罗非神非鬼非人,佛经中的阿修罗介于人与牲畜之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阿修罗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迦楼罗部,这个名字说起来是很陌生的,也许说大鹏金翅鸟大家会更熟悉。这种鸟吃龙为生,每天要吃一个龙王以及五百小龙。紧那罗部,歌神,帝释的艺伎,跳舞的神,又叫做人非人,都说是“非人”了,只是像人而已。女性歌声曼妙,可以迷乱人的本性,男的则是马首人身。莫呼洛迦,大蟒神,人的身子蛇的头,恩,让我想起地府的牛头马面,还有海底的龙王,当然像归像,确实不同的部的。以上就是佛教中的八部神袛了。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名称,并不是来自于《西游记》的“八部天龙”,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佛教中的“天龙八部”。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一书中说过:“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分别为: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天,指的是天神。佛教中的天神,也是六道众生之一,虽然他们的地位很高,神通很大,寿数很长,但他们不过是比凡人享受更多的福报而已。等福报享尽,天神也会死去,进入六道轮回。龙,和中国的龙不一样,是一种生在水中的生物,像眼镜蛇,力气很大,有时大蟒蛇也称为龙。古印度人认为,龙从大海中取水而洒下人间,便是降雨。中国的“龙王”,其实就是源自佛教。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虽然我们今天说夜叉,指的是恶鬼,但是佛经中很多夜叉是好的,是护法神。乾达婆,是帝释天的乐神之一。乾达婆不吃酒肉,只以香气作为滋养,身上也能发出浓冽的香气。阿修罗,是欲界天的大力神,又被称为“非天”,意思是他们有类似于天神的果报,但却不是天神。阿修罗也信奉佛法,易怒好斗,骁勇善战,常常和帝释天为首领的提婆神群战斗。迦楼罗,就是俗称的“金翅大鹏”,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大瘤,是如意珠。迦楼罗以龙为食,能以翅膀扇开海水,攫取海中的龙。迦楼罗体内继续了龙的毒素,命终之时,毒发自焚,只剩一颗青琉璃色的心。紧那罗,是“人非人”的意思。他长得像人,但头上生了一只角,所以叫“人非人”。紧那罗善于歌舞,也是帝释天的乐神。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蛇头。摩呼罗迦较为愚笨,但是一心向佛,所以从腹行类变为了神祇。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金庸用天龙八部来比喻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以将小说命名为“天龙八部”。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
5,天龙八部虚竹最后结局是什么
2021版《天龙八部》虚竹最后结局是看破红尘,抛下了梦姑,也抛下了身上一切的身份,再次做起了他的小和尚,成为苦行僧,四处游历。不过小说原著里并没有交代虚竹的去向,所以对于虚竹的结局也有了许多猜测。《天龙八部》是由于荣光执导,杨祐宁、白澍、张天阳、文咏珊、苏青、何泓姗领衔主演的电视剧。于2021年8月14日在CCTV-8、腾讯视频播出。在这版《天龙八部》中,对于虚竹的大结局进行了大刀阔斧改编。虚竹竟然成为了苦行僧,开始游历修行,显然想要向达摩师祖靠齐。电视剧结尾通过虚竹的自白来得出了结论,虚竹通过游坦之、阿紫、萧峰、段誉以及自己身上看到了一种世事无常,因为每一个人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正所谓求而不得,这在该剧中被虚竹经常提到。虚竹最终舍弃了一切,开始接受无常的人生,既然看破了红尘,一切皆为修行,那么为何不能顺从内心真实想法,与西夏公主在一起呢,在与僧人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与梦姑分开,继续当和尚。
6,天龙八部是哪八部
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1、“天众”,佛教宇宙观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之说,欲界有六重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2、“龙众”中的“龙”,跟我国传说中的“龙王”或“龙”不同,主要生活在水中,实为那伽。我国“龙”的历史已经被推到8000年前,就时间来说,应该是我国的龙文化被印度吸收,佛经中有五龙王、七龙王、八龙王等等名称,古印度人对龙非常尊敬。3、“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其中首领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维摩经”注:“什曰: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空虚,三、天夜叉也。4、“乾达婆”又称为“香神”,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天的专管奏乐演唱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有“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达婆”,海市蜃楼叫做“乾达婆城”。香气和音乐都是隐约缥缈,难以捉摸。5、“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总是打得天翻地覆。大战的结果,阿修罗往往战败,上天下地无处可逃,于是化身潜入藕的丝孔之中。6、“迦楼罗”指“金翅鸟神”。这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颗凸起的如意珠,此鸟鸣声悲苦,以龙为食,每天要吃一条龙及五百条小龙。到命终时,体内积聚诸毒,无法再吃,于是上下翻飞七次,飞到金刚轮山顶上命终。7、“紧那罗”是歌神,是专门演奏法乐的音乐家。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所以称为“人非人”,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8、“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摩呼罗迦是与天龙相对应的地龙,原本是腹行类,但“由痴恚而感此身”,由于“聋呆无知”,反而能“故乐脱伦、修慈修慧”,最终挽回前因,摆脱腹行类,脱胎换骨。拓展资料:天龙八部,佛教术语,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天龙八部
7,天龙八部段誉娶了几个
3个段誉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娶了三位妃子,分别是“贵妃”木婉清、“贤妃”钟灵和“淑妃”晓蕾。而段誉和王语嫣,最后并没能走到一起。段誉,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男主角之一,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的世子(实为段延庆和刀白凤所生),“南帝”段智兴的祖父,历史原型为段正严。段誉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娶了三位妃子,具体如下:1、木婉清木婉清,其容貌可谓绝色,犹如“新月清晖,花树堆雪”,在大理无量山上被李青萝手下追赶时,脸蒙黑纱,表现得极为泼辣。因屡次得段誉相助,渐渐地被感动。又因在危急时刻被段誉看到绝美容颜,所以与段誉定下白首之约。后随段誉进入大理皇宫,不经意间表现出极为天真可爱的本性。2、钟灵:初时即与段誉在无量山聚会相遇,而后曾一度卷入生死关卡中,喜欢段誉,后成为大理国贤妃。3、晓蕾:西夏银川公主李清露的侍女,身形苗条,举止娴雅,面貌秀美。后来银川公主将她荐于段誉为妃,成为大理国淑妃。
8,天龙八部杀死马大元的是谁
《天龙八部》中,丐帮的副帮主马大元是被其妻康敏和白世镜合谋所害死。康敏偷看了汪帮主的遗书后,知道了乔峰是契丹人,于是要马大元揭发乔峰,但马大元坚决不干,还打了康敏,于是招来横祸。《天龙八部》杀死马大元的是谁?马大元,《天龙八部》中的角色,丐帮的副帮主,被康敏和白世镜合谋所害死。原因是因为康敏要他揭发乔峰,但马大元不肯,最后被康敏陷害而死。马大元为人正直谦逊,在丐帮深得信任。汪剑通临死前把一封遗书交给马大元,遗书中揭露了乔峰是契丹人的真相,马大元为此严加收藏,直至他突遭横死。康敏是个很有野心的女人,她偷看了汪帮主的遗书,知道乔峰是契丹人,就想让马大元揭发反乔(也因为乔峰之前没看自诩貌美如花的康一眼),她想报复同时满足自己的虚荣,但马出于兄弟义气,坚决不干,还打了康,于是招来横祸。马大元在小说中虽然戏分不多,但却是一个关键人物。马大元虽然没有乔峰那么武功盖世、义薄云天,但为人正直谦逊,在丐帮深得众兄弟信任。他一生最大的不幸,就在于没有识破其妻康敏的真面目,最终使自己命丧黄泉。他的死,引出了一段尘封了30年的血案真相,乔峰被迫离开了丐帮。
9,天龙八部指哪八个人
天龙八部四个字是佛教用语,包含八种神道怪物,在书中指萧峰、段誉、虚竹、阿朱、慕容复、鸠摩智、游坦之、丁春秋。在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中,《天龙八部》可谓金书之最,小说以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的武林争斗和各种矛盾铺陈开来,写就一幅跌宕起伏的史诗巨著。而金庸以《天龙八部》为书名,旨在象征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一、天--萧峰天众在佛教中指天神,其中的首领即为帝释天。帝释天有“征服者、王者、最强者”的意思,司职雷电与战斗。《天龙八部》中的主角萧峰恰好与帝释天相契合,萧峰被读者称为“战神”,一生从无败绩,降龙十八掌征服武林,无人不慑其威。他既是丐帮帮主,又是辽国南院大王,位高权重,是众人的首领。萧峰也是“侠之大者”,心系天下黎明,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天下几十年的和平。天人有五衰,帝释天也无法避免,是以萧峰虽英雄侠义、气概非凡,终于还是逝去雁门关前。二、龙--段誉印度佛经中的龙并非中华传统意义上的龙,严格来说,它指的是多头眼镜蛇,佛经中的龙神即为蛇神。佛教传入中国,为了契合中国本土文化,扩大佛教的影响力,于是将印度蛇神“那伽”翻译成了龙神,佛教用语“龙象”其实也是“蛇象”。“那伽”在印度神话中如中国的龙一样,住宫殿,能腾飞,也能行云布雨。段誉出身皇族,住宫殿,掌握着皇室权力,有行云布雨、惠泽一方百姓之能,故与“那伽”十分契合。蛇性淫,故段誉命撞桃花,与钟灵、木婉清、王语嫣等美人纠缠不清。三、夜叉--虚竹据《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记载,夜叉是鬼的名字,译为轻灵迅捷,同时又代表着痛苦和丑陋。虚竹身世孤苦,本来在少林寺做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和尚,倒也相安无事。可惜厄运降临,他下山遭遇一系列令他恐惧不安的事情,他获得了逍遥派的力量,拥有轻灵迅捷的武功身法,他屡破佛教的戒律,最终成一个令自己惶恐不安的人。虚竹生得丑陋,身世也凄惨,他本是孤儿,却在一天之内与父母相逢,眼看着父母双双死于自己眼前,他又成了孤儿。佛经中夜叉得佛陀度化成了佛教护法神灵,而虚竹最终也遇上挚爱,脱离苦海走向幸福彼端。四、乾达婆--阿朱乾达婆从属于帝释天,是香神和乐神。乾达婆以香气为食,能散发浓烈的香气,能迷惑人,有“变幻莫测”的意思,在佛教神话中大都被描述为少女形象。小说中与乾达婆契合的是萧峰的爱侣阿朱,萧峰为帝释天,他的爱侣即为乾达婆。阿朱擅长易容变化之术,身具女子幽香,很符合乾达婆的描述。五、阿修罗--慕容复阿修罗易怒好斗,据佛教传说它与帝释天是死对头,欲谋夺其帝位,经常大战,但它一直处于下风。慕容复是一位狂热的复国者,为了夺回祖上的皇位辛苦奔波,他易怒好妒,与萧峰齐名欲踩着萧峰上位,却一直被萧峰压在下风。神话传说中的六道轮回有一阿修罗道,据说转生到阿修罗道者,过去生虽无大恶行,但是轻慢心很重,非常骄傲,不是瞧不起别人,就是忌妒别人比自己优秀。慕容复倒是十分符合这一特征。六、迦楼罗--鸠摩智迦楼罗在印度神话中是一种大鸟,体型庞大,据说是印度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坐骑。迦楼罗体型庞大,以“那伽”为食,有种庄严宝相,金身,头生如意珠,鸣声悲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般被称为金翅鸟。小说中与迦楼罗契合的人物是大轮明王鸠摩智,鸠摩智身为吐蕃国师,宝相庄严,口诵佛法,一派普度众生的模样。传说迦楼罗以“那伽”为食,最终却因吞食太多,最终毒发自焚。鸠摩智恰好与此吻合,他贪图武学,不仅强练少林七十二绝技、易筋经等,又觊觎段誉(那伽)的六脉神剑,最终走火入魔,反而成全了段誉。七、紧那罗--游坦之传说紧那罗长有马头,头上生角,似人非人,似天非天,令人惊疑不定。小说中游坦之人不人,鬼不鬼,被阿紫戴了一个铁头,倒是像极了紧那罗长角的马头。游坦之曾夺到丐帮帮主之位,继任萧峰,得到一部分丐帮人的支持,倒是蛮符合“似天非天,令人惊疑不定”的描述。八、摩呼罗迦--丁春秋摩呼罗迦译为大蟒神,蛇头人身。传说人们常以酒肉供奉它,并以它为尊,常侍奉其左右,听其传法以求度化己身。星宿老怪丁春秋与摩呼罗迦较为吻合,他聚拢一帮门人弟子,让弟子们供奉他,随侍他左右。且摩呼罗迦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戒缓堕鬼神,多嗔虫入其身而唼食之。这些特征与丁春秋颇为相符。
10,天龙八部众各自的地位是什么
天龙八部,又叫龙神八部、八部众,佛教的八类护法神,即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 天众即护持佛法的大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大功德天、韦驮天、阎魔王等。详见二十四诸天条。 龙众传说中管兴云降雨之神。《华严经》中载无量诸大龙王,如毗楼博叉龙王、娑竭罗龙王等,兴云布雨,能令众生热恼消灭。 夜叉梵文Yaksa的音译,意即:“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等。又作“阅叉”、“药叉”、“夜乞叉”等。《一切经音义》卷三称:“此译云能啖鬼谓食人也。又云伤者,谓能伤害人也。”《法华玄赞》:卷二云:“夜叉,此云勇健,飞腾空中,摄地行,类诸罗刹也。”夜叉的种类,《注维摩经》卷一说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夜叉本是印度神话中一种半人半神的小神灵,以“捷疾”著称,并非地道的恶魔,后来被佛教吸纳为一类护法神。比如北方毗沙门天王就率领着八大夜叉将,以护众生界。《陀罗尼集经》卷三还有十六大药叉(夜叉)将的说法,每位手下又各领七个小夜叉。地狱信仰流行以后,夜叉又以阴间小鬼的身份,充当各地狱中施行刑法的鬼卒。 乾闼婆是香神或乐神。古印度典籍《阿闼婆吠陀》说乾闼婆有六千三百三十三个,据称是奉侍帝释天而司奏伎乐之神。《大智度论》卷十称乾闼婆王“至佛所弹琴赞佛,三千世界皆为震动”。这是一大群专为佛陀赞咒的乐神。乾闼婆也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就是中国化的乾闼婆。飞天均为少女形象,体态丰满,飘带扬起,身姿凌空飘荡,极为优美。 阿修罗又作阿须伦、阿素罗等。其含意有三:一为非天,是说阿修罗有天人之福而无天人之德。二为无端正,是说阿修罗容貌丑陋无比,但佛经上又说,虽然阿修罗丑陋,而阿修罗女却相貌端丽。三为无酒,是说阿修罗不饮酒。在佛教中,阿修罗既是六道之一,又是八部众之一。据说阿修罗生性猜疑好怒,争强好胜,常与诸天战,是凶狠好战之神。众生若犯瞋疑等,死后就会堕入阿修罗道。但阿修罗又曾作过不少布施功德之事,所以也有不少福德,并成为佛教的护法神。据《长阿含经》等说,有阿修罗王名叫罗呵,住在须弥山北的大海底,因见诸天神从其头上经过,于是怒斥诸天神无礼,并发兵大战以帝释天为首的诸天。他们之间的酣战,互有胜负,后帝释得到佛的帮助,才大败阿修罗。阿修罗最后归依了佛法。在八部护法中,阿修罗的地位也很重要,佛经中常讲到佛说法时,有众多阿修罗齐聚周围。佛教石窟艺术中,常出现阿修罗的形象,一般安置于石窟的门两侧,或窟顶上,以示护卫佛法之意。阿修罗的形象多为三头六臂,或八臂之相。两手分别持日月,以示其勇猛和力量。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中的阿修罗像为三面四臂,两臂上举,手中持宝剑,另两臂手指相交于腹前。头上毛发上竖有如火焰,肢体上筋肉凸现,显示了无穷的力量。 迦楼罗汉译意为金翅鸟、妙翅鸟,又称为大鹏金翅鸟。据佛经讲,迦楼罗本是一种凶恶的鸟,体极大,两翼伸展有三百三十六万里,居于须弥山北方。它专以龙为食,据说它抓龙时,先以巨大的翅膀拨动海水,使海水分开,现出海底龙宫,它便在龙宫抓食龙族。海底诸龙不堪忍受其掠食,于是去佛处求救,佛便以袈裟护住诸龙族,使诸龙免遭迦楼罗鸟啄食。迦楼罗得不到食物便来佛处论理,宣称你以慈悲救龙,却要我饿死,你难道见死不救吗?这时佛对他说,如果你能归依佛法,守持戒律,不再杀生,那么我会令弟子们在供佛受食时,以米或粥布施给你以及其他鬼神,使你们免遭饥饿。于是迦楼罗就归依了佛法,成了佛的护卫神鸟。一般佛教石窟造像中,将迦楼罗塑成鸟形,如云冈石窟第九、第十窟外室上层室形龛上的鸟即是。也有把迦楼罗塑成鸟嘴人形的。 紧那罗又作真陀罗,据说他似人而有一角,故曰“人非人”,是印度神话中的音乐天,后为奏佛教法乐的乐神。据说他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以歌,女则端正能舞。女相的紧罗多与乾闼婆天(天龙八部之香神)为妻室。买礼物还是网上买吧。我在网购经验比较多,网上的东西真的便宜很多,选购也很方便,我收集了很多热卖好评的商品和店铺,并做了统计排行,很多都是专家通过比较店铺信誉和销售记录以及网友的评价,做出的排行榜,当然也有很多是我通过购买和网友的交流统计出来的,都是热卖好评的,网购这么多年了,现在才知道,原来这样统计下,真的方便很多,现在分享给大家,当然主要是希望大家给我空间加加人气,还有采纳我的答案,让我赚赚分^_^,网址: ydbai点com (把“点”改成“.”复制到地址栏访问),那里有我的超级经验分享,有我总结的详细购物步骤和购物心得,肯定对你购物有很大帮助!快去看看吧,登陆的人比较多,打不开,请多刷新几次。o(∩_∩)o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采纳我哦~
文章TAG:
tianlongbabu 天龙八部2105级永恒钻戒的属性是什么 天龙 天龙八部 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