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游戏也太真实 岛国游戏战级姬
作者:本站作者对于二战,日本的女人有没有战争罪行?
很多事情,即使现实摆在那里,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来看,还是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二战时日本女性到底有没有战争罪行这个问题,就是这样。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二战时期,日本女性都做了哪些事。由于日本传统因素影响,日本女性中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成为士兵前往战场。而他们在整场战争中,主要承担着后方(国内)工作。在日本挑起侵略战争的初期,由于日本国内物资和人员较充足,日本大部分女性还是过着平静而普通的日常生活。
对于早期的这种“悠闲”局面,时任首相东条英机甚至炫耀到:“我们的军人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是因为后方的妻子和母亲们在家中期盼着。”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疯狂,注定打破这份平静。到1943年夏天,由于日本前线人员和物资的吃紧,日本政府一改先前政策,决定:男人到前线去,女人到车间去。虽然事情还是像战争初期日本社会福利部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敌人们招募了女性入伍,但是在日本,出于对传统家庭结构的考虑,我们不会让女性参军。
但在整个日本国内,女性都承担起了原本不属于女性的工作。火车司机、公司职员、售票员、厨师、理发师和售货员,这些原本“男性专属”的岗位,出现了大量女性的身影。而就在政策变更后不久,日本政府又宣布所有年龄在12到39岁之间的未婚女性必须到有关机构登记注册,随时做好工作的准备,以弥补军工厂人力资源的不足。尽管日本政府没有对加入机构做出硬性规定,但妇女们对这项计划非常支持,不参加的未婚女性会被邻里扣上“不爱国”或“好逸恶劳”的帽子。
各地还出现了很多类似的民间组织。到1944年,日本国内已经有超过1400万女性成为全职劳动力,他们每天在恶劣环境下工作12-16小时。虽然工厂规定下班后可以回家,但一般第二天凌晨三点左右又要开始工作,所以很多人选择睡在工厂。除了参与社会劳动,还有一些女性充当着“精神动员者”的角色。当时日本国内组建了一个“国防妇人会”,成员的工作就是在全国各地举办活动,用表演的方式为战士们加油打气。
在全国笼罩于军国主义乌云之下时,很多日本女性鼓励自己的丈夫、父亲、兄弟走上战场。国防妇人会中未婚女性甚至会和即将前往前线的未婚士兵立即结婚,以让他们不留遗憾的奔赴战场。对于大多数为二战做出巨大付出的日本女性而言,他们的行为是值得他们骄傲的,那是他们为他们国家做出的贡献。但是对于深受日本侵略者伤害的国际社会而言,这些女性的作为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势力和侵略热潮,是为虎作伥,为虎添翼。
我要入手一款网易游戏,有什么推荐吗?
网易的游戏,总体来说,质量都还行,但热度都维持不了多久,肝和氪这是行业通病,网易也没法免俗。没错,网易的游戏是又肝又氪。要说推荐的游戏,不太明白你喜欢哪种类型的,球球把网易几个比较火的游戏的优缺点都给你说说,具体选择,就交给你自己了。一梦江湖之前这游戏叫《楚留香》,不过因为腾讯在版权上插了一手,所以没法再叫《楚留香》,改名为了《一梦江湖》。
但是游戏整个大体玩法还是不错的,这也是油鸡认为武侠手游中做的还算不错的游戏。游戏的画面做得很精良,行走其间倒也真的有一种行走江湖的感觉。而因为画面,也吸引了不少风景党,如果你是一个风景党佛系玩家,那么这游戏还是蛮适合你的,没事的时候跑跑剧情,逛逛风景,还是挺能打发时间的。但如果你是喜欢刷副本或者PK的话,这游戏就有些坑了,不仅会让你用大量的时间去做一条龙任务,还得花钱搞各种装备,整个游戏就变得氪金起来。
阴阳师网易的痒痒鼠曾经爆火过,成为现象级手游,但时过境迁,《阴阳师》这款手游也没了过去那么火热的情景。不过这个火热也是相对而言,目前《阴阳师》的热度仍然不低,和《FGO》,《碧蓝航线》,《明日方舟》这类主流二次元游戏相比较甚至还有些优势。《阴阳师》立绘做得不错,玩法上套路也比较多,氪金向上也不算太氪,总的来说,这款游戏算得上网易不错的游戏了。
明日之后伪沙盒游戏,这游戏球球玩过蛮长一段时间,从十亿阴兵排队开始,一直玩到把房子修到4级房,不过最后还是弃坑了。游戏逼氪向很严重,外面带的物资运回家都得花钱,而且越到后期,与土豪的差距越大,球球我还氪了不少,但是打起来仍然毫无还手之力,高级的图纸一个接一个,钱包不断被掏空,这个游戏,球球是不建议玩的。
逆水寒你每一次呼吸,都在抽干你的钱包。逆水寒其实最开始游戏质量不错,玩家期待也高,球球最开始玩对里面的剧情也是相当喜欢。然而很快玩家就摸清了《逆水寒》的套路,感情这游戏打着点卡游戏的特色,走得确是收费游戏的套路。无论是感情上还是实际玩法上,《逆水寒》都经历了一次口碑极大的下滑,而后期更是因为鬼才运营的操作,导致PDD退出游戏,整个游戏也就变得有些鸡肋了。
但有一说一,《逆水寒》刚刚出来那阵子还是能赚钱的,点卡费赚回来没问题,甚至还能赚更多,但现在已经很难了。荒野行动荒野暖暖其实游戏性还好,氪金也不影响平衡,但就是搞得花里胡哨让人玩起来不舒服,球球之前玩的时候还遇到了不少的外挂,不知道如今还有没有,已经好久没上线了。但如果喜欢吃鸡的,也可以考虑一下,目前不论《荒野行动》还是《和平精英》,氪金都还没法修改游戏属性。
第五人格第五人格最开始出来之前闹过版权风波,不过好在处理的比较及时。这游戏目前还是有着不少玩家在玩,游戏的玩法其实也挺不错,非对称竞技,算得上比较独具一格的玩法了。以上就是网易目前还算拿得出手的游戏,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总体来说网易的游戏质量都还不错,但就是在运营上不论是肝度还是氪度都比较让人难受,所以入坑还需谨慎。
二战日本女学生组织的“姬百合”是什么样的组织?
姬百合来历其实所谓的“姬百合”并非一种花,它是鬼子乱起外号的产物。咱们都知道鬼子有着漫长的中二期,即使军队也不会好好的叫第一师团、第二师团之类的正经名字,非得取个什么玉师团、勇师团之类的花名。那期间他们的学校也是这个德行,所谓的“姬”其实就是冲绳县立第一女子高中,它的花名是“乙姬”;而所谓“百合”其实是冲绳县女子师范学校,它的花名是“白百合”。
这两个学校因为校长和教师都是兼职,故此多被视为一个学校,才有了“姬百合”这个不伦不类的花名。1945年3月23日,美军即将发动冲绳战役的时候,鬼子在这两个学校里抽调了222名学生和18名老师,去冲绳陆军医院担任看护人员,这些15-18岁的孩子就被称为“姬百合学生队”。地狱中的工作1945年4月1日冲绳战役正式打响,美军海军陆战2师虚晃一枪后,由陆军77步兵师发起了登陆进攻,双方在登陆点展开了惨烈的争夺。
不择手段的鬼子开始驱使平民进行自杀式攻击,但依然无法阻挡美军火焰和钢铁组成的风暴。姬百合的女孩在医院收治的伤兵越来越多,妥善的治疗已经不可能,而且伴随美军疯狂的轰炸,她们只能放弃医院,把大部分伤员转移进冲绳岛南部的地下坑道。坑道里没有足够的光线、没有足够的饮水。整个转移过程中无法行动的伤员均被放弃,大量平民被驱使向美军,意图拖慢他们的进攻速度。
而姬百合们也在开始面对一些绝望日军士兵的兽性,部分人员失踪或者被交战双方士兵杀死。绝望的灭亡1945年6月17日,美军一枚大号炸弹集中了坑道入口,又一部分在吃饭的姬百合学生队员被炸死。次日鉴于美国陆军已经接近坑道,日军命令姬百合解散,这次解散并非为了保护她们,而是讲这些人驱逐出坑道,作为炮灰使用。随后的资料显示,在6月19日姬百合就出现了重大伤亡,鬼子自己都不好意思直接写她们的下场,种种迹象表明日军、美军和她们自己完成了对这支队伍的歼灭工作。
最终这支240人的组织幸存16人。战后鬼子在坑道不远处立了一个慰灵塔,还把部分姬百合人员迁进了靖国神厕,那几个幸存的学生回忆时也颇感当初没有自杀,引为平生憾事。当然也又真诚觉得战争将人类变成野兽,呼吁保持和平的人。总结起来所谓“姬百合”就是一个临时征召的学生看护团,在冲绳战役中并不鲜见,比她们更知名的其实是白梅学生队。
早年玩过的哪些游戏成为你一生的牵挂,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在九十年代末,曾经火爆多年的街机游戏渐渐走向了没落,稍微年长一点的都离开了街机厅,而此时的电脑游戏慢慢进入了玩家们的视线。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诞生了大量始祖级的经典游戏。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游戏就是那么的深入人心,玩家无论玩到哪款游戏,只要上手就会被深深的吸引,而这些曾经玩过的游戏在多年后仍然让玩家牵肠挂肚。
后期的3D游戏虽然是最新技术的呈现,但对于早年的玩家来说,最初的那些像素画质的游戏才是最深入人心的。每次我们看到这些经典游戏的画面,都能产生一种怀念的感觉,那就是我们最美好的年代啊!那么,在电脑刚刚流行的年代,大家都玩过哪些经典的游戏呢?《逆玉王》在DOS系统时代,曾经诞生了大量经典游戏。此时的画质虽然并不是很高,但是看上去非常有感觉。
即使见惯了现在的各种高清画质的游戏,再来回味这些游戏的时候才会发现,还是早年的游戏更加有爱啊!逆玉王各位绅士都是比较了解的,这在当年可是人生的一项重要经历啊!在我们情窦初开的年龄中,适时的遇到了这款游戏,那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同年代的类似作品有很多,DOS系统时期就曾经爆发过黑之断章《风云2七武器》在熟悉风云剧情之前就已经先玩过这款游戏了。
可以说这款游戏的玩法极具创意。玩家想要打出各种招式,需要使用头、手、身、脚的按键配合,就可以打出各种逆天的必杀「连续武技」。记得当年第一次玩,不知道还能组合技能,结果在BOSS处死了很多次。看了攻略才知道技能是怎么打出来的。后期玩家随着点击次数的增加,可以打出不同的技能,非常过瘾。最终BOSS是帝释天,那时候就知道他是秦始皇时期活下来的人物,比较震惊。
《天地劫》说实话,该系列也堪称是国产RPG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游戏。但是在那个年代玩过正版的玩家或许并不是很多,很多人玩的盗版甚至连过场动画和结局都看不到,游戏体验大打折扣啊!而该系列的寰神结和幽城幻剑录堪称RPG史上让玩家最痛苦的游戏,不过正版附带攻略玩起来没有那么恼火《炎龙骑士团2黄金城之迷》看到这熟悉的画面,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非常怀念。
这还是DOS时代的游戏,或许玩过这款游戏的玩家都是40左右了吧!当然了,在后期windows系统中也是可以玩到的。那时候的画面看上去真的非常有感觉!《幻世录》如果说这款游戏是国产战棋类玩法的巅峰,相信没有玩家会反对吧!游戏的剧情堪称是颠覆性的,整个过程都处于在纷乱的世界中。直到结局都没有办法改变这一现状。
游戏虽然有几个结局,但几乎都是让人牵肠挂肚的悲剧。游戏几乎每一场战斗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消磨,玩家需要统筹面对敌兵的攻击方式,稍微错一步就被处处被牵制。另外,游戏中也拥有很多的隐藏元素:隐藏道具、隐藏支线、隐藏商人、隐藏转职《金庸群侠传》DOS时代玩到的才是原汁原味,后期在WINDOWS上面玩到的多多少少有些改动。
这款游戏可以说是巅峰了玩家以往的玩法了,整个过程都是在寻找十四本书。虽然游戏很早期,却加入了穿越的设定,主角经常都会说一些当时比较流行的语言,比较搞笑。而游戏剧情也是环环相扣,玩家想要完成任务,要么看看攻略,要么就是对每一本书的章节都比较了解,要不然不大可能通关的。《轩辕剑3》当年小编最初接触到的《轩辕剑》系列就是《云和山的彼端》,这款游戏当时被认为是最经典的作品。
之后的《天之痕》更是不在《云和山的彼端》。无论是剧情还是玩法都堪称完美。是2D时代最值得回味的游戏。不过在《轩辕剑4》之后开始走3D路线,也是在此时小编没有继续在深入下去了当然了,还有很多小编没有提到的,欢迎大家补充,小编会在之后继续整理。喜欢街机时代的文章请点击关注,粉丝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查看最新内容。
航母早已问世的年代,日本为何还要建造“大和级”战列舰?
是啊,航母早已问世的年代,日本为何还要拼死拼活的制造“大和级”,还硬是憋出了“大和”、“武藏”、以及半拉子“信浓”呢?这是因为,航母在二战开始并不是什么主流武器,它的地位远没有今天这么高。二战是航母的成名之地,二战以前航母都以各国改造的实验性船只为主,20世纪20年代初,哪怕最早制造出专用航母“凤翔”的日本,以及制造出“竞技神”的英国,最开始也只是将之作为战列舰“海上航空实验平台”。
当时不少人的思维都走了岔路,他们认为航母不过是“舰队航空、侦查的支持力量”,所以没必要搞要命的甲板着舰,反而应该发展“水上飞机母舰”,让航母带着一堆水上飞机,打仗时把它们放飞,任务完毕从水上捞回来。而且这种思维还颇有些市场,毕竟那会儿谁都不认为航母是“主战兵器”,那是个大炮巨舰主义者的时代。他们提出的理由很充分:航母那点小飞机能做啥事儿?能像战列舰那样狂轰滥炸吗?它们能准确投弹吗?它们能突破防空炮吗?它们连自己的降落安全都把握不好吧!早期航母确实远没有后来那么厉害,舰载机的性能很成问题,连阻拦索都是靠密集的绳网加上两头吊挂的沙包工作,飞行员也严重缺乏着舰经验,导致飞机坠毁率奇高,以至于许多人认为航母根本不靠谱。
各国不是没有看到航母的作用,但在大炮巨舰为主流的年代,航母的功效被低估了,战舰派们宁愿在大学里为个“雷击战列舰”研究上十年,也不愿意以发展的眼光看航母。日本当年甚至都不管航母叫“空母”,而是称之为“特务舰”,可见其定义只是艘辅助船舶。真正的变化来自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和后来《伦敦海军条约》的商订,这场被称为“海军假日时代”的装备裁军影响了许多炮舰的发展,许多已经被建造出来,或者建造了一半的重巡、战巡、战列都被迫中止和拆毁。
但航母是个新生事物,1922年时真正意义上的航母下水还没多久,《条约》并不熟悉这个东西。所以,尽管也对航母有很大的限制(避免各国以造航母的名义造战舰船身,避免大舰军备竞赛),这反倒促进了航母的发展,毕竟航母怎么也少个火炮口径限制,还能多留下点船。按照《条约》,各国在主力舰和航母发生意外损失时,可以立即建造替换船只;主力舰和航母不得进行重建和大规模改装,但“以防御潜艇和飞机攻击进行的改装例外”。
各国挖空心思壮大自己,又为了那些刚造出来的新船不被白白扔掉,便采取了用航母这种新产物“钻空子”的做法,将它们改装成了航母。比如日本的“赤城”、“加贺”等等,都是炮舰改装的航母。到这里,需要结合一点历史背景讲述了。20世纪的历史进入30年代后,日本的历史发生了新一轮的改变,军国主义的时代到来。1931年918事变,日本关东军以下犯上的形式悍然发动侵华战争,软弱的国民政府在“不抵抗”政策下丢弃了东北,事后竟也不敢反击,只谋求“国联”干预,这巨大的成功令日本军国主义空前膨胀。
膨胀到什么程度呢?主张“蚕食”中国的孙中山故交,日本首相犬养毅,因为政策被认为“过于软弱”,在1932年竟让一帮少壮派海军官兵杀入府邸,将其毙于刀枪之下,事后凶手居然还被万民上书,要求“轻罚”。这件事被认为是日本举国军国主义化的开始,从这个时候,日本从爬在中国身上吸血的蚂蟥,变成了要疯狂盘绕吞吃中国的毒蛇,军备发展当然成为日本一等一的大事(36年又发生了二二六事件)。
1932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他们派出了大批军队,以海军舰船打头阵,悍然进犯上海,史称“一二八事变”,也称“一二八淞沪抗战”。日本在这次战役中刷出了不少航母使用经验,在战役之前,改装的准飞机母舰“能登吕”号就已经用飞机对中国沿海进行过侦查。此后,“凤翔”、“加贺”两艘航母与“能登吕”先后奔赴上海,堂而皇之的停泊在吴淞下游一带。
这是日军航母的首次作战,也是世界航母最早的几场大战,日军深刻感受到航母带来的革新——飞机太多了,一下子就能带来近百架战机的队伍,而当时的国民政府搜肠刮肚也只有60多架战机。有航母参战的战场显然与战列舰是大不一样的,“一二八”事变发生后,日军稍遇阻击便能得到航空兵的帮忙。仅在次日,日本海军的舰载机就连续出动高达25架次,完全是以狂轰滥炸给地面开路,所到之处,国军防线给撕得一塌糊涂,上海市内火海四蹿,火车站、汽车站、仓库、军火库、装甲车、大炮纷纷被摧毁。
日本航母的舰载机当时嚣张到什么程度呢?1月31日英、美驻上海领事调停,日机轰炸国际电台。2月1日双方意向停战,日机轰炸中国军队。2月2日,国民政府对日本抗议,日军2月3日报复性轰炸吴淞要塞。2月4日,国民政府对日本进行外交照会,日本继续轰炸。这段时间内,日本轰炸的战机几乎全是从航母上起飞的,他们经历了海上侦查、对陆支援,以及4月5日开始的与中国空军的空战,甚至还击杀了看不过眼插手参战的波音试飞员罗伯特·肖特,积攒了满满的航母作战经验。
也正是通过淞沪抗战,日本航母派开始占得了一席之地,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谁能像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鬼子那样,对航母拥有最直观的、清晰的使用经验。日本人发现,乖乖!航母实在是个了不得的东西,合着大家都是捏着寿司当馊饭团子啊,那么,当然要快快的发展,决战兵器的干活!一方面是烧得爆热的全民军国主义情绪,一方面是开始穷兵黩武的日本军队,日本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们在1934年退出了《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议事机制,《伦敦海军条约》在1936年也随即终止。日本海军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们不光航母要造,战列舰也要造,任何一条壮大的方法他们都不会放过,否则如何与陆军马鹿们争食吃呢?穷兵黩武的日本军国主义海军,自1934年一退出《条约》,立马就开始设计“大和级”战列舰,毕竟当时的日本航母派还没有真正的崛起,他们仍然认为需要一种单舰实力极为强大的“超级战列舰”来对抗美英海军的数量优势。
1936年,日本终于想明白了,因为吞噬中国和不断的对东南亚的渗透,他们迟早会与美英列强在海上发生矛盾,因此他们在国防对策上明确表达了:“海上截击,岛链阻击,迅猛消灭美国舰队,围歼美国援兵,夺取美军关键基地,决战小笠原群岛”的战略方针。后来山本五十六贯彻的也基本就是这个大战略,只不过败在麦克阿瑟的蛙跳和尼米兹的舰海反扑上了。
航母?战列舰?日本当时自己也吵吵嚷嚷说不出个所以然,一派人认为依靠航空兵完全可以发动“奇兵”,打对方个措手不及。一派则认为日本没有过硬的大炮巨舰怎么“截击”呢?敌人只要组成大舰队压过来靠飞机能打仗吗?1937年,77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略中国,这也加快了其国内的武器制造,“大和级”的方案很快就在同年11月4日得到批复,准予建造。
这会儿日本已经谈不上什么资源、金钱、能效比了,况且战列舰是当时的超级武器谁都没有异议,航母已经有那么多了,再造个两三艘超级战舰不算什么吧。为了“大和级”,日本算是熬尽了心血,他们从德国花费巨资购买了一系列相关工业机械,从水压机到平炉一个没少,连吴港的工厂船坞都重新挖深一米,1941年12月7日,南云忠一率领航母编队偷袭珍珠港,炸烂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已经下水并调试好主炮的“大和”专门进行了炮击测试,宣布试航期结束,巨大的声响震撼了吴港的所有人。
大和最终在12月16日被吴镇守府海军接收,进入了联合舰队服役。但尴尬的是,一切都如航母派所说的那样印证了,被视为“廉价解决方案”的航母牛得不行,耗尽菁华的战列舰却怂的没门儿。日本的航母部队大发神威,先是在珍珠港干掉了大半美太平洋舰队,后又在东南亚打得英、美、荷等国海陆军屁滚尿流,英国连续组织了两次成规模的“Z舰队”救场,却连续两次被日本航母打得覆灭,一直到中途岛战役前,日本航母们都压着美英狂抽。
这其中压根就没有各大战列舰们啥事儿,它们不是漂着打瞌睡,就是毫无用处的四处晃荡,尤其是“大和”,这艘本被赋予“主战扛把子”地位的超级战舰,很长时间都没有仗打。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本来就是个航母派,当年就挺反对建造大和这种“废铁砣”,虽然他的旗舰从长门改成了大和估计心里也美得很,但他最终还是没拿大和当干粮,航母们各种血战冲杀,大和在后面像度假一样茫然,美其名曰“军国重器,不得擅用擅毁”。
说清楚了就是:“您是大爷,咱不敢屈尊,让您老去耕田,要是挖了脚闪了腰我可负不起责任,不如您找个僻静地儿,喝喝茶,看看报纸就成!”整个中途岛战役,大和基本就划了个水,从柱岛出发,又返归柱岛,那些知名航母加贺、赤城什么的全沉了,它连个战场都没入,隔着300海里呢。再后面打所罗门群岛,“男人的大和”还是在划水,从柱岛出发,到特鲁克群岛,然后趴港里不动了,越明年,复返柱岛,接着又跑回了吴港搞保养,首保后基本都在干运兵、送货的活计,还在1943年12月20和25日连挨美军潜艇两雷,差点被击沉。
1944年打菲律宾战役,“大和”带着兄弟“武藏”参战,结果武藏被击沉,大和一路都在惊恐的挨各种炸。1945年打冲绳岛战役,日本海军可能觉得再这么下去留着大和也没啥用了,倒不如莽一把,所以在联合舰队的极力反对下,仍然派大和执行“天一号特攻作战”。几天后,大和号让美军的航母舰载机发现,一口气被砸中24发航弹,10发鱼雷,弹药库殉爆,死的可比德国那个“俾斯麦”惨烈多了。
这时候日本的航母呢?其实能咬牙凑出“大和”出航的那点燃油,就已经是日本海军的极限了,“葛城”等航母都压着空荡荡的肚子,飘在港中挨炸呢。而大和三号舰,那艘实在憋不出战列,最后被改装成航母的“信浓”,既没有成熟的飞行员,又没有性能良好的舰载机,船身还粗制滥造,空挂了个“世界最大航母”的记录,出港20小时就给潜艇轻松击沉了。
二战时期日本的特务机关:特高课、梅机关、竹机关、菊机关等,有什么区别?
汪伪特工组织“76号”的头目李士群,原来是特工总部的二把手,搞倒主任丁默邨后飞扬跋扈,就是因为背后有日本特务机构“梅机关”机关长影佐祯昭少将的支持,1943年影佐一旦被调离上海,李士群就成了没有主人保护的狗,被汪伪周佛海和日本驻上海宪兵队冈村中佐联合毒杀。这是因为“梅机关”直属日本陆军的参谋本部,是“中国派遣军”及所属陆军宪兵的顶头上司,日军各部不敢不给面子。
全面抗战爆发后,1938年7月26日,日本陆军省、海军省和外务省三个重要单位,在上海成立了间谍谋略机关“对华特别委员会”,专门处理除了作战以外的所有对华重大谋略,以及建立汉奸政权的执行机关。负责人由三个单位分别派出,即陆军的土肥原贤二中将、海军的金田芝中将,外务省的坂西利八郎顾问。由于日本陆军在华势力最大,土肥原又是特务元老,因此该机构又称“土肥原机关”,直接对日本内阁的五相会议负责,权力极大。
为了分化中国内部,配合日军进攻,该机关又以梅、竹、兰、菊等花卉名称,在各地分头组建了任务不同、策反对象不同的特务机关。(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梅机关“梅机关”为了扶植、监视和控制汪精卫集团专门组建的特务机构,1939年8月22日成立于上海,因为办公地点在虹口日租界的小楼“梅花堂”里,故代号为“梅机关”。
它有权协调日本驻军、宪兵队、其他特务机构对汪伪政权予以各方面的支持,也是汪伪特工总部的创建者和实际控制者,76号内一直驻有日军一个宪兵分队。鉴于日本比较特殊的陆海军军事体制,梅机关以陆军为主,但也有海军省、外务省、兴亚院(特务组织)的代表,以影佐为机关长;汪精卫伪政权成立后,影佐又兼任汪伪政府“最高军事顾问”,梅机关则对外称“最高军事顾问团”,其实就是汪伪政权的后台老板。
(大汉奸汪精卫)竹机关“竹机关”在武汉会战结束后设于汉口,机关长是柴山间四郎中将。此人1928年乃是张学良的顾问助理,有名的中国通,中心任务是配合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对中国军队的分化工作,对象从北洋军阀吴佩孚等元老到第五战区的川军部分将领,基本没什么成效;1943年接替影佐祯昭成为汪伪最高军事顾问。兰机关“兰机关”也设在上海,机关长是和知鹰二中将,重点工作对象是地方实力派新桂系军事集团,日军认为桂系是国民党内最具势力的反蒋集团,因此在桂南会战后,和知鹰二兼任了华南日军第21军的“司令部附”,以军事压力和政治诱降的方式,企图造成两广地区脱离蒋介石重庆政府的局面,与第五师团长今村均共同派出代表赴桂林游说白崇禧,但白健生抗日大节不失,把日军代表崩了回去。
菊机关“菊机关”设于福建,主要策反对象是国民党“闽粤边防军”总指挥黄大炜中将,1939年11月,黄大炜率部叛变投敌,被改编为伪“和平建国军第一集团军”成为汉奸,1940年改称汪伪“闽粤边区绥靖总司令部”,以黄大炜为总司令,1944年5月,黄大炜在上海被军统特工暗杀身亡。上述四个特务机关都有日本军方背景,并且是临时性特务机构,由日本陆军主导为执行特定任务而设,基本是挖掘汉奸之用,从使用机关代号可以看出,他们的工作任务是秘密的。
(汪伪76号丁默邨和李士群)特高课“特高课”是日本政府在抗战爆发前就成立的正式特务机关,隶属于内务省,全称是“特别高等警察课”,是政府工作人员、是政治警察、是公开的机构;日寇入侵我国和东南亚地区后,日本军方的宪兵队成立了军警联合特高课,一般下属于日军各宪兵司令部和各级宪兵队。可以说,哪里有日本宪兵队,哪里就有特高课的身影,他们的任务就是监控反日思想、镇压反日志士,还有在日本国内镇压日本共产党和其他反战人士的任务,笔者曾将其与“盖世太保、军统局、克格勃”并称为二战时期的四大特务组织,因为它们从事的,并非仅仅是军事情报和谍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