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推出《琅琊榜 琅琊榜游戏
作者:本站作者为什么觉得《琅琊榜》的权斗很幼稚?
因为主角全程都在开挂,一路顺风顺水碾压了所有对手。观众看不到“失控感”,自然会有权斗很幼稚的印象。现如今所有以权谋为主要看点的影视剧,都会设置“聪明人”角色。但优秀权谋剧中的聪明人,也是普通人。做不到全知全能,也有搞不定的事,也会阴沟里翻船,也需要委曲求全。就拿《大明王朝1566》来说。剧中的胡宗宪就是聪明人,他是最早看出改稻为桑是一场死局的人。
他曾经顶着压力,以漂亮手段将毁堤淹田的事情处理得各方称宜,几乎刹住了改稻为桑的步伐。尽力为严嵩父子擦屁股。可在几派势力挤压下,他的下场很悲凉,以至于他后来恨不得战死在抗倭前线拉倒。剧中的赵贞吉也是聪明人,自带官场不粘锅属性。他远居江浙,却能根据圣旨字里行间的信息,推测出朝堂局势。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把自己抬进了大明内阁。
可该翻船时,他也阴沟里翻船了。还有杨金水。作为司礼监派去江浙的织造局总管,在严党搞出毁堤淹田后,漂亮地将织造局从乱局之中剥离出来,将浙江官场的大小官员通通玩弄于股掌之间。但该委曲求全时,他也会装疯卖傻。说到杨金水装疯,很多人不能理解。其实,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能被调查。一旦他被查,织造局干的那些龌龊事就会被揭露。
而皇帝作为织造局作恶的最大受益者,其伟光正的形象就会受损。并且他也不能自杀。如果他死了,坊间也会闲言碎语,认为是上头杀人灭口。如果止不住流言蜚语,最终还是会影响皇帝的伟光正形象。为了保证皇帝和老祖宗的良好形象,杨金水只有装疯卖傻一条路可走。什么叫权斗?这就是权斗。下场参与权斗游戏的每一个人,包括大权独揽的皇帝,都不是全职全能的,都有自己搞不定的事,都有吃瘪的时候。
而正是因为大家都做不到全知全能,都可能会被对手算计。所以,才需要“斗”。如果一方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搞得定。那就不需要“斗”了。直接踩死对手就好了。看看我们的现实社会。人心似水,民动如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整个社会是个复杂混沌的系统。没有任何人,任何团体,能只靠算计就操控住这个复杂系统。哪怕是给中央出谋划策的顶级智囊,也不可能知道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只能是顺势而为,见招拆招,尽可能的化解困难和危机。而《琅琊榜》是个什么情况呢?主角开挂了,且全程都在开挂。梅长苏进京的时候,手里拥有天下最强的谍报组织和富可敌国的“钱袋子”。他的盟友霓凰郡主,手握南境十万铁骑。他的盟友靖王,手里握有十万精锐边军。以他的实力,明明可以直接造反,平推所有对手。包括皇帝。这就好比,我只有一个团的兵力,你有一个军的兵力。
你作为一个思维正常的人,要灭了我,你会怎么操作?很显然,当然是把我包围起来,然后直接平推就好了。这个时候,玩任何战术都属于画蛇添足。但估计是作者和编剧也看到了问题:如果这么简单就完成了复仇,这部电视剧还怎么以权谋为主要卖点?于是,主创在主角一登场,就已经拥有了解决问题的全部要素的背景下,在剧情中又添加了主角要如何“正当化”解决问题的因素。
也就是,梅长苏不仅要杀人,还要诛心。让观众觉得,主角不平推,而是以权斗的方式碾死包括皇帝的所有对手,是合理的。不得不承认,主创的这个设计,很秒。不少人觉得《琅琊榜》的权斗很精彩,就是受了这个设定的影响。可是,主角的优势实在太大了。哪怕主创对梅长苏的复仇做了限定,限制他只能权斗,他也能轻松碾死对手。为了让权斗过程看起来很紧张刺激,体现梅长苏超人的智力。
于是,主创就不得不“套娃”。再一次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就好比武打片中的一挑十场景。明明十个反派一起上,可以捶死主角。但为了让武打好看,导演只能让十个反派,一个一个的上,分别找主角单挑。虽然最终主角可能也会被反派打趴。但这个车轮战的过程,其实不符合逻辑。正常人谁会这么干?不怕有人反水?正常的社会,是一个复杂混沌的系统。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你在计划中间每多设置一个环节,就要多一个参与者,就会多一层风险。中间的环节多了,即便最聪明的精英设计的计划,也存在阴沟里翻船的可能。这就好比你设了一个连环计,想通过刺激王二杀张三,以离间李四五和王五的关系,从而削弱赵六的势力。这个连环计,看似很很巧妙。如果成功,你能一石五鸟,赢疯了。
可现实是,王二、张三、李四、王五,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人不按套路出牌,不配合。你的连环计就失效了。因此,现实中的权谋,没人敢套娃。在没把握取胜的情况下,现实中都是先制定一个大方向,然后见招拆招。在有把握的情况下,都是直接平推。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成功率。然而即便是如此简单,历史上的权谋者,也是屡有翻车的情况。
比如唐朝的甘露寺之变。唐文宗不甘被宦官控制,与大臣李训、郑注策等人招募刀斧手,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当场斩杀。就这么简单的计划,也没人告密。结果计划却失败了。为什么失败?细节。由于遮挡刀斧手的帐幔没压住,被仇士良发现端倪。仇士良第一时间往外跑,劫持了唐文宗。计划由此失败。事后,除唐文宗外,所有组织者,全部被宦官反杀。
真实的权斗,一点也不好玩。一个小小失误就会人头落地,满盘皆输。谁敢像小说主角那样“浪里个浪”?可能有人会说,《琅琊榜》里梅长苏并没有开挂,而是苦心积虑算计十年后才收网。我们只是看到了他收网的时候。但这么说,也有问题。因为以优秀权谋剧的标准,54集的《琅琊榜》,应该拿出至少40集写梅长苏是怎么缔造无所不能的江左盟,写他怎么获得那些资源。
《权力的游戏》和《琅琊榜》在谋略方面有什么异同?
两剧都涉及到王权与臣权,以下克上,忠诚、复仇。谋略方面,琅琊榜更重视卧薪尝胆的隐忍精神,发挥了传统文化中所有的运筹权术和兵法纵横,作为主角的梅长苏也有主角光环,略显不真实。《权游》中的谋略虽也布满了纵横倾轧之风,但契约精神和荣耀感(牺牲精神)似乎更突出一些。谋略差异的背后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关乎王权的合法性和忠诚的限度问题。
我觉得《琅琊榜》整个剧的世界观正,但是梅长苏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正,我是不是有病?
《琅琊榜》是我看过把谋略体现比较好的电视剧之一。《琅琊榜》的世界观,其实要从当是的背景以及不同角度去看,角度不同,世界观自然各异。但整体和你的感受一样,是非常正的。首先,我们站在梅长苏朋友的角度,也是感情因素来看。看过《琅琊榜》的都知道,梅长苏的真实身份是大帅府的少帅林殊,是皇帝的亲外甥,自小皇宫长大。
与靖王萧景琰、沐王府霓凰郡主等,一起追随皇长子祁王长大,感情自然不必多说。十二年后,林殊从地狱之门拾回残命,历经至亲尽失、削骨易容之痛,化身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盟主梅长苏。这些昔日挚友得知十二年前的滔天冤情,自然是对林殊倍加疼惜。得知冤情之前,他们内心虽然相信林殊,但并不坚定,只是一份执念在坚持。当得知整个赤焰军冤情,心里的对赤焰军的共情,对多年挚友的感情一齐迸发,这份执念有了结果,使得他们之间的感情弥足珍贵!加上皇帝年迈昏庸,朝冈治理昏乱。
太子与誉王只知党争,不顾民生。这和他们至小受祁王一心只为朝廷、为百姓的治国理念全然不同。所以他们才团结在苏长梅身边,支持他扶持靖王上位。从这个角度来讲,梅长苏的世界观没有错!其次,我们从梁帝的角度来看。在封建社会,是皇权至上的,凌驾在任何权利之上。不是有句话:“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你有罪没罪,皇帝说了算。
皇帝说你有罪,你没罪也有罪。梁帝后面知道他冤枉了赤焰军、林帅吗?显然是知道的,但他不会承认,不会公开承认。皇帝会犯错吗?会的,但他不会承认,也不会承认。这和封建统治宣传不合,皇帝是天子,受命与天。天子不会,也不能犯错。汉武帝逼死太子刘剧就是例子,当他醒悟时,他会找借口,诛灭之前垢陷太子的人全族,也不会承认他错了。
他后悔了,建立“思子宫”也不会认错,皇帝的身份不允许他认错。但梅长苏等人硬是逼迫梁帝让他活着的时候为林府,及赤陷军平反,这对梁帝是何其残忍。而且最让梁帝无法接受的是,他这道平反诏书一下,他与皇帝也就无缘了!最后他让梅长苏不得出现在庙堂之上,也是对皇位、皇权还抱最后一点希望吧!从君权来说,梅长苏是残忍无情的,他欺君罔上!最后,我们从梅长苏的角度来看。
梅长苏是林殊,却不等同与林殊。林殊是梁帝的臣,是梁帝的外甥!但梅长苏不是,经历过地获之门的梅长苏是使命的化身,七万赤焰军和林府蒙尘能否沉冤得雪的使命,全系他一人之身。他殚精竭虑也是为赤焰军平反,化身梅长苏使用的手段或许算不上光明。但他为七万忠魂平冤召雪有错吗?也没有!也许他可以接受梁帝最后的提议,在他死后,让继承皇位的靖王萧景琰为林府,为赤焰军平反。
但这样他的目的就达不到,梅长苏的使命也没有完成。电视剧里讲的很明白,如果是萧景琰为赤焰军平反,天下人只会讲,萧景琰感念情谊才会平反,而不等同于承认赤焰军无罪。梅长苏要的就是赤焰军无罪,而且梅长苏在最后毫不犹豫的答应梁帝,他不会再进庙堂,他对权力的游戏讨厌到了极至。从这个角度来说,梅长苏的世界观也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