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金山游戏官方论坛 西北望游戏

作者:本站作者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诗人写郁孤台,为何辛弃疾词流传最广?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诗人写郁孤台,为何辛弃疾词流传最广

己亥春节期间,本人有幸到赣州古城游玩了一趟,因此对古城和郁孤台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当看到题主的问题,也就想聊上几句。先看一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再来看题主提的问题:为何辛弃疾写郁孤台的词流传最广?这一提问我认为也对也不对。

辛弃疾的一首名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内容首句就是"郁孤台下清江水",这一名句让郁孤台名扬天下,所以写与郁孤台相关的诗词中,辛这首《菩萨蛮》词流传最广。《菩萨蛮》因有郁孤台而更加流传广泛,郁孤台因《菩萨蛮》而更加出名,更加闻名于世。一、对于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首名词究竟是写于造口还是作于赣州?据说目前还有许多争论。

特别是造口壁所在地现为吉安市万安县,郁孤台所在地为赣州。一方说是词人路过造口壁时有感而发,当场书作,一方说是词人在赣州任职之时所作。这一看似乎都没问题,但其双方本意还是有所不同。这与各地当前重文化,以名人来推动一方知名度有很大关系。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首词究竟是写郁孤台的词还是写造口壁的词?我认为这首词既有写郁孤台,也有写赣江,既有写当时的故都汴京,也有写曾经的国破家亡下的逃难之人。

如果光说是写郁孤台,那肯定不全面。词的核心是写造口壁所曾经发生过的事,并由此借景物比兴词人的壮志未酬和无奈无力改变命运的思想情感、爱国情怀。三、为何辛弃疾的《菩萨蛮》在有关郁孤台诗词中更出名、流传最广?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和名人大家登过郁孤台,如李渤、苏东坡、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王阳明、郭沫若等历代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诗词。

特别是辛弃疾的名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一句"郁孤台下清江水"让郁孤台更出名,也让《菩萨蛮》一举成名。我想原因有三:(一)辛弃疾的《菩萨蛮》之词确实好。我们常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都是高手过招,一比就明了。纵观历史上众多名家描写有关郁孤台的诗文,辛弃疾的《菩萨蛮》文字朴实无华,吟诵朗朗上口,词景大开大合,立意高大深远,词中深藏着重大的历史事件,词中饱含着对乱世之中普通百姓的怜悯之心,词中更寄托着词人的爱国情怀和无力回天的哀叹。

这一条滚滚逝去的清江,这一串串滚烫的热泪,都是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呐喊。晚江的鹧鸪声正是词人的愁怨与无奈。(二)《菩萨蛮》中有千古名句。对这首名词为何能流传千古?个人觉得除了句句经典之外,最有名的就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和"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四句。我觉得重点是要把第一二句的意思理解透。

一是词人起笔"郁孤台"三个字,不管词人当时在何地所慨,如果词人是站在郁孤台再起笔用这三字,这就一点也不奇怪,但词人在造口壁,为何起笔不用"造口壁"而用"郁孤台"?我想虽然词人有感造口壁是46年隆裕太后转危为安的地方,但造口壁连一个村庄都不是,名气大小,而郁孤台就完全不一样了,它可是名台,李渤、苏东坡等名家都留有诗篇。

另外郁孤台中的"郁"字既有葱郁、茂盛之意,也有抑郁、郁闷之说;而"孤"字也有孤独寂寞和孤峰孤特的双重含义。郁孤台建在赣州市区北部的贺兰山顶,始建于唐代,因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得名(海拔131米,还是印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啊)。郁孤之意与当时词人复杂、矛盾的内心应该不谋而合,也更符合词人的心境。二是郁孤台下的"清江水"又是指哪里?从地理概念上来说应该指的是赣江的支流"章水河",此河与不远处的贡水两条支流汇聚于八境台再往北即是赣江,赣字就是由章和贡字合成。

从赣州至造口璧这段河流才是赣江段。从词的意境来说,应该统指南方的河流。由此,对后面的"中间多少行人泪"就更好理解了。(三)历代学者专家和文人墨客对这首词评价都很高,称之为“横绝六合,扫空万古”之作。这与大词人辛弃疾最了解当时此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有紧密关联。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时年35岁的辛弃疾来到了赣州,当了两年的江西提点刑狱(掌管司法狱讼的官),官署便设在赣州。

两年的时间里,他对郁孤台、赣江至造口壁沿线景色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非常了解,《菩萨蛮》词,就是在这段时间填的。而苏轼等大诗人或是看图作诗,或是途径此地登台揽胜有感而发。这样的有感而发也许是表象的。加上名篇名诗还有神来之笔的说法,过了这个时间、心境也许感觉就没了。辛弃疾的《菩萨蛮》就是这种神来之笔。总之,词人借郁孤台抒情而没写郁孤台,全词所借之景、人、物都是由郁孤台展开,以郁孤台为基点进行写景、写人并抒发情感。

文章TAG:金山游戏官方论坛  西北望游戏  金山  金山游戏  游戏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