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胜在三国什么水平 三国关胜游戏
作者:本站作者水浒英雄人物中大刀关胜可以秒杀青面兽杨志吗?
大刀关胜要是一刀能秒了青面兽杨志,那他就是神,而不是人。但施大爷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关胜不仅是人,还是一个投降了蟊贼草寇的将军,完全不像义勇武安王的后裔,竟然一被俘就变节,实在有辱乃祖风范。也别说是关胜,就是水浒中任何一个人物,想要秒杀杨志都不可能。除非是他自己一点儿没防备,或者他自己不想活了,主动抹脖子上吊自杀。
梁山之下,雪霁云开之时,杨志曾和林冲有过一场龙虎大战。两个人电光石火雷霆霹雳的一番好斗,直打得星汉无光,江河倒流,三十多合没分胜败,又斗了十多合才有了分际,却被白衣秀士叫停。以林冲八十万禁军都教头的底子和功夫,都一时无奈杨志何,他关某人更不可能力战而胜之。这里不是贬斥关胜抬高林冲,因为施耐庵完全就是按照《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张飞定位的关胜、林冲。
所以,林冲、关胜完全就是关羽、张飞的人设,一般无二。三国中,关张二人同为万人敌,但三爷张飞的个人表现似乎更神勇,更具杀伤力——三爷曾一个人单挑天下第一的吕奉先,大战了一百合也没分胜负,最后还是吕布无心恋战先跑了。要知道,吕温侯那可是天下第一人,什么样的猛将凶神在他面前都无法有效抗拒,经常是不出三合就挑对手于马下,甚至一交手就被杀,仿若天神下凡,纵横天下,无可阻挡。
但这么一个猛人,对三爷却硬是没辙,还先行自我撤出了,这就充分体现了翼德个人傲然不凡的硬实力。全书中,能和吕布抗衡而不吃败仗的,唯有三爷一人而已,再找不出第二个。所以,吕布见了三爷都头疼,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关羽降曹的时候,曾亲口对孟德说过“三弟翼德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唬得曹丞相急忙把张飞的名字书在了衣襟上,吩咐臣下趋避之。
难怪当阳桥上三爷一人当关,曹丞相三十万兵马却逃之夭夭,还吓死了一个夏侯兰,苦胆都吓出来了。关羽虽然也不弱,但他更多的是依仗马快刀疾,有些乘人不备,冷不防的意思。他斩颜良、诛文丑莫不如此。和三爷那般和吕布正面硬刚不是一码事。况且,关羽有吕布的赤兔马助阵,自然凭添威力。而且,纵然是正面刚了颜良文丑,那两个也和吕温侯不在一个档次,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所以,尽管三国有排名说“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把三爷排在了关羽之后,但三爷的实际战力和高光时刻并不比关羽弱,甚至有过之。回到水浒中,关胜林冲既然是遵循了关羽张飞的路径,那就说明实际战力的高低,林冲比关胜更强——事实也是如此,林冲上山以后,大小百十战无一败绩,而且是山寨中斩获最多的猛将,卢俊义都无法与之匹敌,关胜则更要稍逊一筹。
三国时期的黄忠和《水浒传》里的关胜比武谁更厉害?
谢谢马一灿好友的邀请。看到好友的问题,我第一时间想起的是侯宝林和郭全宝的对口相声《关公战秦琼》。关云长和秦叔宝虽说是小说里塑造出的人物,但历史上都是确有其人。尽管如此,大家听过这个相声都觉得荒诞不经,而“关公战秦琼”这个因为侯大师而产生的短句,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俗语,作为荒诞不经的案例之一。黄忠和关胜,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这两个人物,即使有,也是名不见经传,把两个出自不同书籍的虚构的,而且是书中的描写也在不同的时空存在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进行虚拟实战比赛,要怎样才能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又有什么意义呢?好友,我佩服你的想象力,我想,如果以这个问题为主线,写一个小说或者是段子,倒是别出心裁,很吸引人的。
《水浒传》里的关胜和《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有什么区别?
关胜是关羽的嫡系孙孙,这就是关胜和关羽的最大区别(联系)。问题已答,快乐开车,已上车小伙伴请系好安全带。话说最近水泊梁山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向前辈致敬”的cosplay秀,经过前期激烈的角逐,海选出前五名,分别是吕方cosplay吕布,宋江cosplay刘备,关胜/朱仝cosplay关羽,李逵cosplay张飞,吴用cosplay诸葛亮。
梁山好汉邀请刘、关、张、孔明和吕布等前辈成立评审团,选出第一届梁山cosplay的荣耀王者。评审团吕布老师对于吕方的评语:画虎不成反类犬!想我吕布可一人独战旁边的三个,哦不,四个渣渣,你在山上能够单挑得过几个人?还学我用方天画戟,难道不知道那是我独家代言的武器,真是丢人,哈哈哈哈哈!吕方羞愧难当、泪流满面:感谢吕老师的点评,我会继续努力的。
评审团众人相视一笑:不知道吕布有精神洁癖吗,他最恨的就是别人模仿他。遂认定吕方排名垫底。评审团孔明老师对于吴用的评语:东施效颦!亮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玄德公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亮于草庐之中,咨亮以当世之事······(此处省略三百字)哈哈哈哈哈!吴用五体投地:愿为先生一书童,掌灯磨墨侍奉先生左右。
评审团众人相视一笑:孺子可教也。遂认定吴用位列第二。吃瓜群众茫然,有胆大者喧哗:第四,第三都没有,怎么就出来第二了?评审团张飞老师和宋江确认了一下眼神:第四李逵,第三宋江,谁有意见?哈哈哈哈哈!宋江:长辈抬举,愧不敢当。李逵:我听公明哥哥的。评审团众人相视一笑:算是个知趣的人,难怪能够当上带头大哥。评审团关羽老师:下面掌声有请我刘备大哥宣布此次cosplay的荣耀王者。
评审团刘备老师:美髯公朱仝(tong,二声),身长八尺,须髯飘飘,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仗义疏财,武艺超群,甚至使用的九龙朝阳刀也和青龙偃月刀神似。在此我宣布,第一届梁山cosplay的荣耀王者就是——大刀关胜!掌声有请关羽老师为关胜同学颁奖。哈哈哈哈哈哈!吃瓜群众几乎全部雷懵,仅剩数人使劲拉住持刀准备拼命的朱仝,颁奖仪式无疾而终。
除了三国类游戏,你还想看到以哪段中国历史为背景的游戏?
谢邀,在中国的历史题材游戏上,实际有很多都可以被拿来打造产品,但除了三国,估计更多人想玩的就是水浒传了。在以前的网游里,三国是用的最多的一个题材,水浒次之。毕竟在众多男孩子心目中,除了三国英雄,最能津津乐道的就是梁山好汉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你问一些人三国里的角色,会经常提起五虎将,五子良将一类,喜欢蜀国的玩家会很轻松说出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但枫叔相信很多人提到水浒,也一样可以说出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
可以说,从英雄素材上来说,它有一定市场基础。但是,为什么没人用水浒传开发大型游戏呢?比如全面战争水浒?实际这就是历史题材的特殊性了,大家熟悉的水浒,只是当时宋朝动荡时期其中的一只势力,所以好汉也就是梁山好汉而已,其实当时还有田虎、方腊等势力,其手下也不乏勇武之人,梁山在剿灭这几个势力时可谓损失惨重,如果做游戏,敌对势力做的能力高低,玩家认可度不高。
关胜身为关公的后人,为何他的青龙偃月刀比关公的轻了一斤?
九九八十一,“九九归一”,这就是关王刀在《水浒传》中少了一斤的奥妙所在。怎么讲?青龙偃月刀未必就是关王刀《三国志通俗演义》的青龙偃月刀是关羽的兵器,重八十二斤。因为关胜是关羽的嫡派子孙,梁山好汉大刀关胜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很自然地就被想象成关羽的遗物,也是八十二斤重的大刀。但是,“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这回书中,花和尚在铁匠铺定制禅杖时却说,关王刀只有八十一斤。
这样写,说的是关羽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就少了一斤。关胜出场时,宣赞介绍道:此人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姓关名胜,生的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为大刀关胜。因为有“关王刀”在前,所以,关胜这杆青龙偃月刀也就短斤少两,变成了八十一斤。关胜的青龙偃月刀未必就是关羽当年的遗物,假如是,那么,也就应了一句调侃的话:经历了几百年,这把刀就磨损了一斤。
而施耐庵之所以没有在书中交代青龙偃月刀的重量,以“关王刀”八十一斤,是暗藏了“九九八十一”这个算式口诀。“九九”,就是两个“九”重叠在一起,其中所隐藏的意思,早就在“洪太尉误走妖魔”这回书中了。洪太尉在伏魔大殿前,见到大门上“交叉上面贴着十数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迭迭使着朱印”。洪太尉不解,便问住持真人,为何大门被封锁了。
住持真人告诉洪太尉,大殿之中是大唐洞玄国师镇锁的妖魔,每经过一代张天师,就要往上面贴一道封皮,防止妖魔走脱:“今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如此,“重八”、“重九”就出现了。“重九”就是“九九”,赵匡胤有两个小名,分别是香孩儿、赵九重。香孩儿已经在“引首”中出现,就是赵匡胤出世时的“异香经宿不散”。赵九重,却隐伏在了伏魔大殿的大门上,又出现在“九九八十一”斤重的“关王刀”这道符码中。
《水浒传》以梁山好汉故事为线索,文本的第一层隐喻,就是北宋王朝,乃至南宋王朝的灭亡。所以,《水浒传》中的“关王刀”未必就是关胜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关王刀”与九纹龙史进关胜才是青龙偃月刀的继承人,“关王刀”与史进有什么关系呢?史进的绰号是“九纹龙”,什么意思呢?“九纹龙”所隐藏的就是北宋、南宋各九代皇帝,两宋皇帝数也是“九九”。
八十一颠倒过来,就是一十八,两宋总共是一十八代君王。洪太尉在伏魔大殿门前“见到”了赵重九,打开伏魔之殿地穴时,又是“半夜军中一声雷”,震塌了大殿的半个殿角,天罡地煞于是逃出地穴。梁山大聚义时,天空又是一声巨响,西北乾方出现了一只大金盘。这只大金盘化作一团火块,“竟钻入正南地下去了”。这是两段前后照应的故事,霹雳大仙赵匡胤放出了妖魔,导致自家社稷葬送半壁江山。
天罡地煞“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大聚义时,霹雳大仙化作大金盘,再次出现了。而这只大金盘又“化作一团火焰”,钻进了他原来出现的地方——正南地穴。龙虎山就是在正南,霹雳大仙带着他的江山社稷钻到南方地穴,就是南宋建立的暗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九九归一。大金盘是赵匡胤的自喻: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
赵匡胤自比初升的太阳,这颗太阳被形象地比喻为大金盘,《大宋宣和遗事》中说:后来以为应大金破汴梁之谶。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又把大金盘化作一团火块,因为赵匡胤明确宣称,大宋王朝是“火德王”运。北宋实亡于宋徽宗之手,宋徽宗最先是以端王身份在《水浒传》中出场的。端王原本是宋神宗第十一子,以第三顺位基础人做了皇帝,在《大宋宣和遗事》中,宋徽宗初见李师师时,自称“赵八郎”。
但是,施耐庵却把端王叫做“九大王”。如此,也是暗藏了南宋亡于“九大王”的真实历史。查阅关羽不断被封神的历史,最先让关云长“称王”的人,就是宋徽宗。大观二年(1107年),宋徽宗奉关羽为“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又加封“义勇武安王”。“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隐藏的是宋徽宗下革佛诏革佛,这一年是宣和元年(1119年)。
所以,施耐庵写得十分准确,关羽此时依然只是“关王”而不是“关帝”。关王刀少了一斤,变成八十一斤,寓意就在于“九九八十一”,隐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暗语。问题是,施耐庵是明朝人,写北宋王朝灭亡,为何要用隐语呢?青龙偃月刀暗藏明朝灭亡预言上文提到过,洪太尉在伏魔大殿前见到了“赵九重”,同时,又见到了“朱重八”。
而且,以“重重迭迭使着朱印”,重点写的是朱重八。这就是“关王刀”的更深层次隐喻,也是由“关王刀”转而写关胜“青龙偃月刀”的主要原因。“开篇引首”中,明写“香孩儿”实则隐藏的是朱洪武。《明实录·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中,朱重八也是因为他母亲吞下了一粒香药丸而出世,出世之时也是“红光满天”。“朱重八”这三个字在书中反复隐藏,《水浒传》实写的是明朝的事,真正要隐藏的是:大明如北宋那样灭亡。
朱元璋同样认为自家王朝是“火德王”运,所以,梁山上那只化作火块的大金盘,也是朱洪武。朱重八在南京立国,正是书中的“正南地下”,也就是龙虎山伏魔之殿的地穴。施耐庵暗藏的寓意便是皇帝与他们的王朝才是真正的妖魔——《水浒传》反皇帝的主题,因此而昭然若揭。那只大金盘不仅赶散了残星,还赶散了“明月”。太阳升起,明月就将落下——这就是“青龙偃月刀”。
偃月,就是遮掩明月,明月落下的意思。青龙,说的就是皇帝。青龙在东方属木,就是大明王朝“木字辈”的皇帝。朱洪武为了“应天承命”,便以五行给后辈们确定了辈分。朱重八的儿子是“木字辈”,那他就应当是“金字辈”,如此,“大金盘”也是说的朱重八。朱重八隐藏在“赵九重”的身后,“九九八十一”,万事归一,大明王朝的运气也将如“赵重九”他们家那样,为“金”所灭。
明月落下,是“青龙”所为。施耐庵身后二百多年,“木字辈”的皇帝吊死于景山——青龙偃月“刀”。这就是《水浒传》中“关王刀”九九八十一斤,“九九归一”,“重九”的江山亡了。青龙偃月刀,大明王朝熄火了。因而,关王刀、青龙偃月刀是两把刀,两个王朝灭亡的隐语。关王刀、青龙偃月刀又是一把刀,大明如北宋那样灭亡。。
在中国历史当中,为何有人说三国名将知名度最高,被改编成游戏最多?
应该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功劳。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才子书的《三国演义》,写活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场面,忠奸善恶,是非曲直,演绎地淋漓尽致,深入人心。这就是文学的功能,文学有震撼心灵的力量,文学有教化社会的功用,文学有塑造人类灵魂妙用,文学揭示的是真善美和假丑恶,产生出来伟大的人格力量,正是这种不可喻言的妙用,才使得三国热经久不衰。
有人说文学不是历史,只是作者的观点,真实的历史是《三国志》。其实《三国志》拥曹抑刘的观点就客观公正吗?正是这种观点才引起后来历代学者的不满,修正《三国志》倾向的书籍才层出不穷。罗贯中的拥刘抑曹正统观点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决不是他个人的杜撰。从裴注,《汉晋春秋》《后汉书》等民间传说及历代名人的题咏中即可找到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