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三国争锋 三国争锋游戏
作者:本站作者有没有经典的游戏推荐?
Hello,这里是碎碎念君。尽管每个玩家的游戏回忆都不同,但一些精彩的作品,却总是有着超越时空的魅力,在这里,碎碎念君就来介绍几款著名的“经典”游戏吧。《暗黑破坏神2》《暗黑破坏神》系列可谓是暴雪奇迹的开端,而其中《暗黑破坏神2》更是无敌的经典。哪怕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款游戏的诸多设计都是非常超前的。
各具特色和用途的职业以及Build,百花齐放的装备组合和搭配,符文之语以及天梯系统带来的长期游戏性,方便的开房间联网配合,乃至从简单到地狱的磨炼过程,在那个年代,毫无疑问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设计,也正是如此,《暗黑破坏神2》为游戏界留下了“没玩过暗黑,你的游戏生涯就是残缺的”的经典台词。《暗黑破坏神2》当属难以取代的绝对经典。
《空之轨迹》系列在卡卡布三部曲后,《英雄传说》系列迎来了史上最为优秀的《空之轨迹》系列。凭借着细腻的剧情设计,优质的系统以及人设,《空之轨迹》一经发售,就得到了海量的好评。不知道当年那一首哀伤、悠扬却充满希望的《星之所在》,令多少人为之落泪。而像《露娜传说》一样感动了千百万人的《空之轨迹》系列,随着时光变迁,也进入了“经典游戏”的行列。
《轩辕剑》系列《轩辕剑》系列同样是无数玩家们儿时的回忆。意境十足的水墨画风格,以及处处可见国学(例如《山海经》)精华的设定,再加上出彩的剧情,让这一系列成为当年游戏贫瘠的我们难以忘怀的神作。特别是《天之痕》和《云和山的彼端》这两款简约却韵味十足的佳作,想必许多玩家至今仍然记忆如新。顺便说一下,《轩辕剑》系列2D水墨画流质量非常之高,哪怕现在来玩也不会因为画质简单显得不适哦。
刘备错过的最优秀的将领是谁?
刘备错过的最优秀的将领,不是张辽,不是太史慈,也不是庞德,这个人的名字鲜为人知。从“织席贩履”的屌丝到“三分天下”的帝王,刘备的创业路可谓非常艰难,但最终他凭借毅力等到了命中注定的人——诸葛亮,刘备曾用“”如鱼得水”来形容当时的情形。事实上,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曾经错过了很多人才,这里面不乏谋臣武将。
智如徐庶、陈宫、陈登等人,武如田豫、张辽、太史慈、庞德之辈,如果抛开谋士不谈,那么这些人中,刘备错过了哪位优秀将领是最令人遗憾的呢?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刘备错过的优秀将领是谁?说到错过,首先刘备要和此人有所交集。这个人就是田豫,田豫是在刘备投奔公孙瓒时,开始跟随刘备的,但其实当时都属于公孙瓒麾下。公元194年,徐州的陶谦被曹操攻伐,就向青州刺史田楷(公孙瓒部下)求救。
田楷率刘备等人前往救援(关羽、张飞、赵云、田豫跟随刘备去了徐州),结果还没开打,曹操老家就被吕布偷袭,自己退兵了。陶谦担心曹操卷土重来,就将刘备留在了徐州,并表奏他为豫州刺史。刘备当然是乐意留下来的,毕竟他投奔公孙瓒,并没有得到一个好的职位,不过是别部司马、平原县令等职位,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刺史级别,直接和顶头上司田楷平级了,是谁都会愿意留下来吧?但在此时,两个人却突然递交了辞职信,这两个人,分别是赵云和田豫,赵云的理由是大哥死了,要回去办丧事;田豫的理由是母亲年龄大了,行动不便,自己要回去照料。
总之一句话,他们不愿意待在陶谦这里。很显然,赵云和田豫离开刘备的理由都很牵强,不过是借口罢了。这一点,不止酒剑仙看得出来,刘备也看出来了,所以刘备在送走2人之时,都难免痛哭流涕一番,再说上一句:“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下面的三段文字可以佐证:《三国志》: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
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三国志·赵云传》: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云别传》: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注意,刘备和赵云是“捉手而别”,和田豫却是“涕泣与别”,可见2人在刘备心目中的分量。
田豫为什么选择离开刘备呢?酒剑仙认为至少有两种原因:第一种,价值观相悖。田豫本是“忠孝”之人,刘备公然背叛公孙瓒,转投陶谦名下,是为不忠,田豫无法容忍,但如果田豫离开刘备,也违背了“忠”字,既然“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不如选择“孝”吧。从后面田豫的行为来看,似乎印证了这一点。第二种,心里受委屈了。田豫在跟随刘备时,年龄并不大(豫时年少),且刘备对其非常看重,这势必会引起关羽张飞等人的不满,就跟当初诸葛亮跟随刘备时一样,关羽和张飞非常不满,后来刘备一句“如鱼得水”让关羽和张飞彻底闭嘴。
先主曰:“善!”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三国志诸葛亮传》田豫有多优秀?从刘备开始初见时的“甚奇之”,到最后的“涕泣与别”,似乎都彰示着田豫的不简单。至少在《三国志关羽传》、《三国志张飞传》和《三国志赵云传》中,我们没看到刘备如何的“甚奇之”,可见在刘备看来,田豫比这三人都要厉害。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田豫是非常优秀的,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大局观强。公孙瓒死后,袁绍一跃成为东汉末年的最大诸侯,而此时,田豫却劝接任公孙瓒为太守的鲜于辅趁早投靠曹操,以免百姓遭殃,生灵涂炭。因为他断言,曹操最终会一统天下。第二、军事能力突出。根据史书的记载,田豫的几次作战都堪称经典,绝对是一位超一流的军事统帅。
他善于利用天气变化和地形因素,曾经利用“风”大败周贺的船队,陆逊“火烧夷陵”、关羽“水淹七军”也是此中的佼佼者。田豫还擅长使用阵法。公元218年,曹彰征讨代郡,以田豫为相。军队刚抵达易水北岸,就遭到乌桓的骑兵偷袭,军人乱成一团,不知如何是好。田豫不慌不忙,他根据地形,命士兵用战车围绕成圆形战阵,弓弩手拉满弓守在里面。
胡人攻不进来,便溃散了。大军乘势追击,大破乌桓军。第三、洞察力一流。田豫投靠曹操后,负责镇守北疆。他看出鲜卑内部存在矛盾,就巧妙利用,挑拨离间,使得他们始终无法联合在一起,成为汉室的威胁。同时,他会帮助那些相对善良的部落,惩治凶恶。公元234年,孙权集结10万大军,攻打合肥新城。时任征东将军的满宠准备率大军救援,田豫却认为:“孙权出动大军,绝不是为了争夺小利,他们的目的就是借攻打新城,引诱我大军出战。
此时我们应该任由他们攻城,他们久攻不下,士兵疲惫,锐气大减。我们再行出击,可大获全胜。如果敌人知道我们的计谋,势必会自行退走。”最后孙权果然不战自退。后孙权号十万众攻新城,征东将军满宠欲率诸军救之。豫曰:“贼悉众大举,非徒投射小利,欲质新城以致大军耳。宜听使攻城,挫其锐气,不当与争锋也。城不可拔,众必罢怠;罢怠然后击之,可大克也。
若贼见计,必不攻城,势将自走。若便进兵,适入其计。又大军相向,当使难知,不当使自画也。”豫辄上状,天子从之。贼遁走。——《三国志》第四,个人品行好田豫在任期间,生活俭朴清贫,朝廷给他的赏赐全都分发给部下将士。胡人送来的礼品,他也让人登记好收入官府,从不拿到家里,因此他家中常常贫困。陈寿在评价关羽、张飞等人时,说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暴而无恩”。
却在评价田豫说他“居身清白,规略明练。”陈寿还说“豫位止小州,……,未尽其用也”,表达了对这位优秀将领的惋惜。总结刘备错过的最优秀的将领到底是谁?有人说是张辽,有人说是太史慈,也有人说是庞德。但实际上,那些人投靠刘备的可能性本来就不大,而田豫,原本就是跟随刘备最忠实的优秀将领之一。只是因为刘备的一些举动,让田豫对其心灰意冷,从而离开了刘备。
然而在曹操那里,他的才华并没有得到施展。如果当初刘备没有选择留在陶谦那里,如果关羽、张飞有容人之度,如果田豫没有离开刘备,……。然而历史没有如果,田豫这样一位品行经得起时间考验、才能经得起战争考验的人才,终究还是离开了刘备,仿佛2人从未相识一场。酒剑仙:历史学博士在读,专注历史名人故事和古典名著解读,欢迎关注了解更多趣闻和知识,喜欢的别忘了点赞!。
夷陵之战伤亡没多少,怎么对蜀就伤筋动骨了呢?
夷陵之战,火烧连营,蜀国元气大挫。刘备忧伤过度,病入膏肓。白帝城托孤,结束了刘备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梦想。蜀汉是三国最弱小的。刘备既是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伐吴,又是想趁早从东吴夺取地盘,扩大规模。但刘备与诸葛战略上有分歧。诸葛是和吴拒魏的战略,刘备为关羽复仇的心态又不好劝阻。刘备军事上没有了庞统丶法正的谋士,作战又少了关张万人敌,又犯了骄兵之大忌,孤军深入,中了埋伏,火势凶猛,惨败逃回。
如果地下有知,三国群英中,是谁最该深谢罗贯中的美颜之笔?
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客观的说,三国争锋,各为其主,本无大正大奸的定论角度。可是作为文学小说,为了突出对立矛盾、情节紧凑扣人,作者以蜀汉刘备为正统,本着尊刘抑曹的立场贯穿全文。
凡是蜀汉一方的挂名人物,都得到了程度或多或少的褒写、夸张。如果地下有知,刘备集团真应该在刘备的带领下集体对罗贯中道一声感谢。让他们一干人在后世,从来都是被人们边挑指边津津乐道。关羽的义绝、诸葛亮的智绝、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的神勇。那个不得对老罗说声:谢了。老罗为了作品悦目性、精彩性,进行文学艺术加工,不但无可非议,还要挑赞。
给几百年来人们带来了极丰盛的精神大餐。但艺术是艺术,正史是正史。现代人比古代人知识量有质的飞跃。以评话评书为主要娱乐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更注重人性的分析,个性的逻辑探究。那么从正史的角度,谁该最先感谢罗贯中,恨不得大请老罗三天呢?关羽?老罗的推波助澜,让关羽在清代皇权对他的追封中达到巅峰。不是,因为关羽毕竟忠义,弃贵求贫,重随大哥,确实值得添墨几笔。
加点美肤不足甚。诸葛亮?让世人皆知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几近仙人。不是,因为诸葛亮却有智广的基调,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加工夸张些情节,也无甚。张飞?史料即载万人敌,赵云?长坂护得幼主,小说中也有夸大,但事实的影子在那。也不是。谁最该深谢老罗呢??马超也没错,一众被老罗加工的蜀汉文武,拧出水来最多的就是马超。
马超在老罗的笔下,刻画的太好了。马超于小说第十回出场,随父马腾征讨李傕郭汜,双方对阵,老罗写道: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原来那将即马腾之子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岁,英勇无敌。王方欺他年幼,跃马迎战。战不到数合,早被马超一枪刺于马下。活脱脱一少年锦马超影像令人入脑。
后来马超反西凉,与曹操战于潼关,一度杀的曹操割须弃袍,英勇形象更是与吕布、赵云不让,跻身三国猛将三甲。历世吸粉众多。假设让马超粉,穿越与马超换位,定会应者众多。实则你细读三国各史料,你绝不会想去当一回马超的。马超的一生,真实的他大多在什么状况下度过呢?罗列几个字眼,你就瞳子放大了。逃亡。孤独、失落、绝望、寄人篱下、遭人冷眼,没有亲情,更没有友情,孤寂地走完了一生这些词与老罗笔下的锦马超,反差大不大!马超,实则西凉一割据悍匪也。
其人作战悍勇,没水分,老罗加工他武艺超群,没出格。但真实的马超呢。为了称霸西凉,不顾父亲家族一大家子还在朝中,便与关中老军阀老狐狸韩遂联通反曹。韩遂起先犹豫,马超竟为私欲,对韩遂说出了放弃父亲并让韩遂放弃自己的儿子,把自己当儿子的话。{《三国志·张既传》裴注《典略》:关东人不可复信也。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韩遂与关中的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等人一起起兵反曹操,共聚兵马十万余众,声势浩大,进攻潼关。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西征,与马超等战於河、渭之交,曹操使用离间计,让这十部兵马相互猜忌,以主力进攻马超,马超大败。马超率领残部,逃往凉州。不久,马超整顿军队卷土重来,杀死凉州刺史韦康,占领冀城,自称征西将军。
韦康手下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密谋反叛马超,杨阜、姜叙在卤城举兵,马超率兵攻击,打了很久没能攻破城池,于是领兵返回。但是梁宽、赵衢已经掌控了冀城,不给他开城门,当时军粮已经耗尽,军士大量逃跑。马超走投无路,逃亡汉中投奔张鲁。实则马超虽勇,却少谋。潼关之战时,也却有过机会出奇兵拿下曹操,但曹操幸得爱将许褚保护,驾船逃离。
惊了曹操一身汗。后来马超举兵复仇夺凉州,曹操都没用亲自出马,马超便被夏侯渊、凉州刺史韦康的手下杨阜、姜叙等,赶出了凉州。马超到了张鲁那里,很不受待见。遂又投刘备。恰逢刘备围取益州不下,马超虚设旌旗,益州见多出一路豪雄来战,军民防守崩溃,开城投降。马超归蜀后,心情并不好。此前,因为他的抗曹,曹操已把马超族人(包括父亲马腾,二弟马休,马铁等),计三族人,全部斩杀。
有一年过年,马超妾董氏的弟弟董种来向马超恭贺新年,马超捶胸吐血而说:“家门百口余人,全部被杀害,如今我们两个还有什么好相庆祝的?”由此可见,马超一直活在郁闷、忧伤之中。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曾派马超、张飞为一路,以为犄角之势,可是这路人马,被曹操军中名不显之将曹休击败。幸亏,刘备倾全川之力最终拿下了汉中。
此前刘备取成都后,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刘备称帝后,又升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然而,马超虽然官越做越大,日子却不那么好过。临沮、凉州都距离成都好几千里,实质上是虚职。没有军权,没有部队。一个将军除了心郁,还能干什么。在蜀的这些日子,马超只能敛性收心,自保安身。其间还出卖了他不多的好友之一彭漾。
彭漾与诸葛亮不和,被贬官,曾跑到马超那里说了几句牢骚、违逆的话,马超上奏刘备,彭漾被收监,丢了性命。由此可见,马超在刘备辖下,活的是小心翼翼、畏首畏尾。47岁那年,马超孤寂地走完了他的一生。或许这对半生郁闷、失落的马超也是一种过早的解脱。倘使真的人能地下有知,马超看到自己悲郁的半生,结果在罗贯中那里确是绚丽的、正能的开放,而且被后人奉为锦衣武生般神勇,能不拱手,对老罗说一声谢谢吗?我是爱看古书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赐教。
谁来介绍一下司马懿,为什么三国前期不见他,后来却那么牛逼?
司马懿前期不见他,后期为何那么牛逼?对于这个问题,原因如下: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1]),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首先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在三国前期,军事才能太一般了,没有那么大的光芒,司马懿出身名门世家,一开始被曹操带在身边,却没有重用这是为什么?因为曹操身边的人才太多,所以没有司马懿什么事情,司马懿在前期只为曹操出过一个计谋,是在曹操被关羽打的准备迁都时,司马懿提出联盟东吴,偷袭关羽,让刘备失去荆州和关羽,后期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就没什么表现的地方。
在曹操及手下的谋士都开始一一离世,东吴一批老谋士也开始离世,而蜀国,也只有诸葛亮一人,这是时候司马懿开始显露出来了。因为在魏国,没人能斗得过司马懿,所以魏国不得不重用司马懿。然而在三国后期人才凋零,能与司马懿斗的老臣只剩下诸葛亮了,司马懿才开始慢慢露出来。司马懿一战成为名的战争是千里灭孟达,这一战让司马懿彻底出现在人们眼中,也充分肯定了司马懿军事才能,但是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决也让后代军事家否定了其出色的军事才能,有争议,其中李世民最为代表。
司马懿与诸葛亮一共对决三次,三次结果如何呢:第一次正面对决:建兴九年,诸葛亮再次进攻祁山,并用木牛来运粮食。当时的曹军主帅已经不是曹真,而是司马懿了,这是一个实力更强劲的对手,并且曹睿把当时的魏国名将张颌、郭淮、费曜都配给司马懿用来抵御诸葛亮。十月,司马懿留下四千精兵守上邽,亲率其他所以士兵救援祁山。
卤城之战从此拉开序幕,诸葛亮也留下一部分继续打打祁山,自己率领其他士兵跟司马懿大战,大破司马懿【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司马懿还没出家门口立刻就被打了回去,郭淮费曜前来支援,又被诸葛亮击败【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并在魏国家门口把麦子都给割了【因大芟刈其麦】,回军时,又在上邽之东遇见司马懿,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厉害了就不敢在打了,就敛兵依险。
诸葛亮一看,你不跟我打,饶了一圈就走了,司马懿又在后头偷偷摸摸是跟着,司马懿也真是老将,追到卤城就不打了,登山掘营观望诸葛亮行动,然而被贾诩和魏平嘲笑了,毫不留面子的说【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马懿大怒,让张颌进攻王平,自己亲自来与诸葛亮决战,诸葛亮指挥魏延等人与司马懿大战,把司马懿打的大败,退回去守营【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获得了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斩杀人数不下万人,这是诸葛亮北伐取得的最大胜利。几个月后,诸葛亮粮尽,便退兵,司马懿派关中二把手追击诸葛亮结果诸葛亮早有准备,提前埋伏好了,此战斩杀张颌【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第二次侧面对决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北伐,驻扎五丈原,解决粮食不济的问题,而司马懿只敢看着,不敢出兵。曹睿怕司马懿不是对手,又派两万中军来支援司马懿。有了援军,司马懿胆子大起来了,趁着武功水涨的时候带领万人进攻驻扎在武功水东的孟琰,诸葛亮亲自驰援,一阵箭雨过后,司马懿仓皇而逃【臣先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长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
】这下子司马懿是真怕了,送女人衣服都不管用了【侯数挑战,懿不出,因遣以巾帼妇女之饰以激怒之】。司马懿又耍千里请战的把戏被诸葛亮识破,还派吴朝去诈降【司马宣王使二千余人就军营东南角,大声称万岁。亮使问之,答曰:“吴朝有使至,请降。”亮谓曰:“计吴朝必无降法。卿是六十老翁,何烦诡诳如此!”】,没想到又被诸葛亮识破。
第三次死亡对决: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退兵时姜维等人又吓跑前来追击的司马懿,人曰: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最后司马懿去观看诸葛亮营寨的时候缓缓吐出四个字【天下奇才】。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袁术之所以无法在三国争锋,是因为手下没有出色的谋臣和武将吗?
袁术作为袁氏家族的嫡子,所拥有的军政资本理应当在庶出的袁绍之上,然后在整个三国争霸中,袁术却始终处于被动局面,给人感觉就是在打酱油,为什么会这样呢?显然不是因为他手下没有出色的谋臣和武将,事实上,袁术账下当时也是人才济济,比如孙坚、孙策父子,他们就是袁术的小弟。其实,袁术之所以始终打不开局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最开始的战略出现大问题。
大家知道,在天下大乱时,从普遍意义上,边角的地方是非常好占据、好巩固的,因为这些地方,不会面临四面受敌的的情形,并且容易拥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权,这样就比较好容易发展自己的势力。所以,在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后,各大诸侯开始抢占自己的地盘,公孙瓒占据东北的幽州,于是很快打开局面;刘璋占据西南的益州,所以直接晋级。
马超父子占据西北地区,也很快脱颖而出;袁绍则跑到渤海郡,因为渤海郡东靠大海,也相当于是个边,所以很快也站稳脚跟。而此时,袁术却选择去南阳发展,一方面因为南阳是天下第一大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坐镇南阳,可以制衡天下。因为,坐镇南阳,向北可以染指豫州,进而可以制约兖州;向西可以染指司州,进一步可以制约关中;而向东可以制约扬州;向南可以制约荆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袁术明显有些高估自己的实力,当然也低估了局势的混乱,因为南阳这种地方,往好的说,只要你影响力、实力足够,就可以号令四方、制衡天下。但往坏的说,那就是传说中的四战之地;因为你可以在这里染指四方;四方的敌人也可以随时进攻你。尤其是当四周的大佬,都逐渐变大变强后,这种可以制衡天下的地方,就更变成了标准的四战之地。
事实上,以袁绍当时的实力,如果他肯保守一点选择,直接到东南角的扬州发展,显然可以很迅速的整合扬州。但是,袁术对当时形势判断显然比较乐观,所以,他认为打败董卓并不是什么难事,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你退到东南角,就等于放弃角逐天下优先权,最终的结果最多就只能是偏安一隅,所以他没有跑到东南角的扬州发展。本来,袁术以为坐镇南阳,就可以制衡天下。
结果却是,他向南无法兼并刘表,反而面对刘表的制约,那是一步也无法南下;他向北无法兼并曹操,反而面对曹操、袁绍的联手打击,只能进退失据;向西无法在中原打开局面,更不用说趁势进入关中。等到天下第一轮海选快结束时,公孙瓒已经占据幽州、袁绍占据冀州、陶谦占据徐州、刘表占据荆州、曹操占据兖州、刘璋占据益州。而袁术呢?作为天下最重要的实力派之一,却是一个州也没有真正占据。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袁术自然知道,如果自己继续在南阳发展,肯定会输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决定选择南下扬州发展;虽然袁术后来也占据了扬州。但是,经过这一番折腾,袁术错过了最佳的创业机会。因为扬州地区的地头蛇们已经坐大坐强,袁术在这种背景下进入扬州,与地头蛇们博弈时,难度自然比较大。后来,在扬州发展时,袁术在战略上又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让孙策独自平定扬州南部(也就是江东),他自己则坐镇扬州北部以谋取徐州。
袁术之所以这样做,自然是是因为他低估了孙策的能力,袁术认为孙策无法迅速称霸江东,只要孙策无法迅速称霸江东,孙策就无法摆脱对袁术的依赖。另一方面,袁绍也低估了兼并徐州的难度,在袁术看来,他应该能很快兼并徐州,只要自己能兼并徐州,以自己在扬州的影响力,再依靠徐州的资源,就算孙策称霸了江东,也依然无法跳出自己的五指山。
但是,很不幸,袁术折腾了半天,却发现徐州这块骨头太难啃了,啃到最后,连牙也扳掉了好几颗。这样一来,袁术不但没有把手伸进徐州,反而在此过程中损兵折将。关键是,孙策在平定江东的过程中,表现实在太出色太牛逼,他在周瑜的帮助下,直接在江东称霸;在这种背景下,袁术自然失去了驾驭孙策的能力。其实,袁术本来是有机会完全控制扬州,但关键时候他还是想着要谋划天下,所以在入主扬州后,他依然把战略重心放到北方,于是自己坐镇扬州北部谋划徐州,却派遣孙策南下平定江东,结果折腾来折腾去,他还是没能控制住扬州,反而让孙策占据了江东。
刘备在徐州时有多位得力大将,为何感觉陈宫、陈登、陈群“三陈“没什么作为?
徐州是刘备早年最大的痛,因为帮助陶谦抵御曹操,刘备在陶谦病逝后,在徐州士族豪强的支持下,接管了徐州,成为徐州牧,这对于颠沛流离的刘备来说,无疑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对于从小有志想乘羽葆盖车的刘备来说,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支持刘备接管徐州的当地士族豪强有糜竺和糜芳兄弟,有陈登和陈圭父子,再加上刘备自己两个万人敌兄弟关羽和张飞,刘备可谓是有文有武,再加上被曹操击败的吕布、陈宫等人前来投靠刘备,刘备也算是实力超强。
刘备原本以为刘备实力加强,再加上自身战斗力超强,怎么也会在徐州发展壮大,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自从吕布来了之后,没过多久刘备就丢了徐州,还是被刘备所收留的吕布所夺走的,为什么刘备会如此轻易地丢了徐州呢?因为这是一场阴谋,是陈宫联合袁术以及吕布手下将领郝萌共同策划的一场阴谋,目的是由陈宫夺取徐州,注意不是吕布,而是陈宫。
刘备是如何被夺了徐州的?是袁术率军攻打徐州,于是刘备也亲自率军迎战,两军在徐州南边的盱眙、淮阴等地对峙,然后吕布就率军从小沛发兵直接攻打徐州治所下邳城,张飞镇守的下邳措手不及,然后吕布趁机夺取了整个徐州,原来支持刘备的陈登、陈圭父子转投吕布,刘备因为后方失守,军心不稳定,又被袁术击败,前线士卒溃散,后在糜竺、糜芳兄弟拿出重金的支持下,收拢残余势力,投靠了吕布,被吕布安排在小沛驻守。
陶谦让徐州刘备丢徐州的过程,来得非常突然,刘备收留吕布前,就很清楚吕布的为人,吕布先后杀死了自己的两任主公,为了活命不断地投靠,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张扬,后被陈宫迎立到兖州,与曹操打了两年的兖州之战,按说刘备非常清楚吕布,虽然安排吕布驻守小沛,但应该对吕布有所防备,但是丢徐州却如此不堪一击。吕布占领了徐州后,很快就得到部分当地豪强的支持,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陈登、陈圭父子,这父子俩是徐州当地的士族,原来归属陶谦,刘备来了就投靠刘备,吕布夺了下邳就投靠吕布,后来这对父子还投靠了曹操,算起来他们是毫无忠诚可言的,只是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而已。
刘备、关羽、张飞吕布占领徐州后没多久,很快又发生了一件事,就是陈宫联合吕布手下将领郝萌发动叛乱,目的是杀死吕布,幸亏吕布机灵,逃到高顺那里,然后高顺与郝萌手下曹性一起平定了叛乱,之后曹性供出了陈宫是郝萌叛乱的同党,同时郝萌叛乱也与袁术有关。于是一条线索浮出水面,郝萌只是吕布手下一名低级武将,与陈宫合谋,又受到袁术的怂恿,因此这事基本上就能理解为陈宫、郝萌与袁术的同谋,再联合到刘备丢徐州,郝萌叛吕布,似乎这都是同一件事的延伸,因为这事是发生陈宫和吕布身边,当年陈宫拥立吕布到兖州时,就曾经对张邈说过,把吕布迎来是暂时的,只是为了对抗曹操,因此基本可以断定陈宫才是整件事背后的主谋。
陈宫原本图谋的是兖州,可是被曹操打败了,无立足之地,而且陈宫手下还有一大帮的兖州人,虽然暂时与吕布是同盟,但陈宫看不起吕布,总是认为吕布是有勇无谋之人,于是陈宫勾结郝萌与袁术,让袁术在前线率军攻打刘备,然后陈宫让吕布率军攻打下邳,出其不意,才轻易拿下张飞镇守的下邳城,否则以下邳城的牢固,吕布是不可能轻易拿下的。
吕布与陈宫吕布终究不过是陈宫利用的工具,当吕布拿下徐州后,陈宫就联合郝萌对吕布下死手,可惜让吕布逃走并平定了叛乱,才让陈宫的计谋失策了,而整件事中,刘备是第一个冤大头,吕布是第二个冤大头,两人都是被陈宫利用了。刘备为何这么轻易就丢了徐州,对吕布没一点防备呢?事实上刘备没有更多选择,袁术率军攻打徐州,刘备只有两个选项:一,迎战袁术。
二,避而不战。吕布辕门射戟刘备才在众人的支持下统帅徐州,这个时候敌人来犯,如果刘备不出击,不是让支持他的手下人失望吗?那些徐州本地人之所以支持刘备,不是因为刘备仁义,而是因为他们认为刘备能打,能保护他们在徐州的利益不受损,如果刘备不出战,这些人估计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刘备没有选择,只得硬着头皮迎战袁术。
刘备肯定早就交待好张飞要严防死守下邳城,但是刘备手下有些并不愿意顺从刘备的人,背叛了刘备,把张飞与曹豹不知的消息透露出吕布,再加上镇守下邳的丹阳兵背叛了张飞,并且开城向吕布投诚,张飞才输给了吕布,另外,曹豹还是吕布的岳父,因为与刘备不和,所以索性投靠了吕布,最终让刘备失掉了下邳城,如果吕布正常与张飞交战的话,下邳城没有这么容易会被攻破的,正是因为城内有内奸,才让吕布轻易拿下邳城,这也是刘备的失算。
刘备刘备需要承担失徐州的主要责任,为何会让曹豹与张飞守下邳?为何会让不服从自己的军队镇守后方?为何没有通过政治手段收复这些丹阳兵,为自己真正所用,反而让丹阳兵投靠了吕布,这些都是刘备需要承担的责任。刘备失徐州,归根到底还是政治能力与手腕不够,缺乏你荀彧、诸葛亮这样能治理内政并且精于战略的人才,不能准确地处理集团内部矛盾,从而让内部矛盾扩大化,成为压倒刘备失徐州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