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虎符等你来拿,手游梦三国元神虎符在哪里搞
作者:本站作者虎符一共分为两半,在使用上,古代帝王通常会将左半虎符授予地方官吏或统兵将领,待要即派使臣持右半虎符前往驻地。杜虎符,战国秦,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杜虎符左半符背面这枚杜虎符仅有左半符,另外一半应该没用上,在秦王手里,所以即使有人拿着它穿越回战国晚期的杜地,也没法用半面虎符调动军队。
假如您在古代,手握象征军权的“虎符”,能调动军队吗?
《史记》记载,公元前257年,如日中天的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企图灭亡赵国。经过长平之战的赵国,早已无力抵抗秦国的虎狼之师,就在大家都以为赵国会玩完的时候,历史总会给一些惊喜,赵国的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的妹妹,于是求援于魏,认识到唇亡齿寒的道理的信陵君,说服魏王救援赵国,使老将晋鄙率军10万救援赵国,但慑于秦军兵威,晋鄙驻军观望,徘徊不前。
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谋划,让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并大破秦兵,救了赵国,成就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佳话。我们在感叹信陵君窃符救赵中表现出的勇气智慧外,为何他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就夺了晋鄙的兵权而不需要通过魏王允许?国家的战争机器就那么简单的掌握在一个虎符中?为什么古代统治者要设置这样一个虎符呢?这个虎符可不是像玉玺那样用来盖章的,相反,它不是盖章的,而是一个兵符,掌管全国兵马。
有了兵符很大程度上就等于你拥有了军队的控制权,信陵君就是这样调动了军队。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在皇帝手上,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要用兵时,两半要对合才能调兵,且旁边会有皇帝派来的专人监督。作为最高统治者,必然要有对国家实际的控制权,兵权则是防止帝皇被架空的最有力武器,没有实权的皇帝是最悲哀的,三国时期的汉献帝过的都是什么生活啊!设置虎符从表面上看是作为调兵凭证,更深一层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权力,分化地方将领的军权,防止地方拥兵自重,毕竟地方对抗中央的事不时上演。
帝皇打下天下之后,必然要分兵驻守地方,很多士兵是很难见得到皇帝的,谁知道皇帝长什么样,平常跟士兵接触最多的就是驻地的将领,“山高皇帝远”谁更容易树立威信可想而知了。历史上有不少“只知将不知皇”的军队。明朝的关宁军,在关押袁崇焕的时候,竟然需要袁崇焕的命令关宁军才肯入关保卫北京,从这一点来说袁崇焕被杀倒也不奇怪了。
兵符作为调动军队的直接凭证,代表帝皇行使的权力是军权,作用就类似圣旨和尚方宝剑,见之如见帝皇。秦朝更是调动五十人以上的军队都需要虎符,秦时嫪毐欲发动政变,虽然控制了很多人,但没有虎符无法调动军队而最终失败。虎符对于控制军队、加强皇权的作用不言而喻,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但其实这不是万无一失的。军队名义上是皇帝的,军饷、给养都是朝廷供应,但是打仗是由武将带领,特别是那些建立过战功的武将,一旦有事,就算没有兵符,凭着自己的威信,以清君侧和救驾等理由照样可以调兵。
周勃与陈平等合谋智夺吕禄军权就是一例。但一旦有了反叛之心也是严重的,例如唐朝的“安史之乱”等等内乱。所以自古以来皇帝对拥兵自重的武将都十分忌讳,打压那些战功卓著的将领威信也是帝皇一种控制军权的手段,甚至不惜自掘墙角,将他们杀掉,韩信、岳飞等这些人死得多么可悲,莫须有的罪名不需要证实,宁肯错杀,否则自己不保。
仁慈一点的就是像宋太祖这种的“杯酒释兵权”。所以控制军队不光有虎符制度,还有藩将轮换,安排监军。最明显的是宋朝,北宋的军队将领都是轮换的,兵无常帅,这也是北宋军力孱弱的一个原因。当然,古代军队承认将领的威信的只在少数,多数都是凭虎符调动。因为一支军队的建立都会被灌输听命于虎符,听命于皇上的观念,新兵入伍除了训练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虎符长什么样子,识得虎符。
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赵云夺取南郡,并且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飞袭取了荆州,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调出襄阳守军,乘机由关羽袭取了襄阳。诸葛亮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从容调开而不引起怀疑,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而耗费许多钱粮、兵马的东吴周瑜却一无所获,如何不生气?可见虎符在官兵心中的认知程度有多深。
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虎符作用这么大,如果将领造反,是否拥有了虎符就可以完全控制了军队?上面我们说到,军队从建立之初就被灌输听命于虎符,听命于皇帝的观念,就算有了兵符,也不一定能够调动军队,就算调动了,往往也会军心不稳,因为天子是正统,造反就是逆天而行,很多时候民心都不会向着造反派,不难解释为什么历史上造反的都是失败得多,成功的极少。
从持虎符到猛虎遍地走:古代军队为何抵不过老虎的诱惑?
从令山中麋鹿尽无声的猛虎,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虎帐”,虎之形象出现两极反差。在民间,虎常以凶兽面貌出现,让百姓谈虎色变。然而在金戈铁马的沙场上,虎则是威武与勇猛之象征,瑞兽属性远高于其凶兽属性,无论是一名统帅还是一支部队,无不以被称作猛虎为荣。所以在战争史上,虎也成了千年不易的军武图腾,不仅贯穿古今,且纵横四海。
虎符:兵权的象征虎在军事史上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无论是古籍文献还是出土文物,都清楚地告诉后人,早在先秦时代,虎就与军队牢牢绑定。象征着兵权的兵符就以虎之形态铸造,称“虎符”。现存的虎符多是以青铜、玉、黄金等材质做成,但史籍中最初的兵符是用竹节制作,形制不明。按照《史记正义》的说法,早在传说时代,“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远古时期就有了兵符。
若不算过于缥缈的神话,那至少在西周时期兵符就已登上历史舞台。从最早的兵符实物来看,战国时代兵符以采用青铜制作并以老虎为外观。197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郊区的杜地虎符是现存年代最久远的虎符。它是战国晚期秦国杜地的兵符,青铜材质,虎身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虎造型为昂首、塌腰、垂尾,作欲走势。
这枚青铜虎符的虎身上还有错金铭文九行,共40字:“兵甲之符,右才君,左才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明确了虎符使用方式,即右半符由国君掌握,左半符在杜地的将领手中。但凡需要调动的甲士超过50人,就必须有君王的右符与杜地左符相合,组成一只完整的虎才能行动。
不过铭文也说了,若遇烽火报警等紧急情况,则不必等右符也可调兵应对。杜虎符,战国秦,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杜虎符左半符背面这枚杜虎符仅有左半符,另外一半应该没用上,还在秦王手里,所以即使有人拿着它穿越回战国晚期的杜地,也没法用半面虎符调动军队。相对来说,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秦代阳陵虎符则是一枚完整的兵符——这枚虎符长8.9厘米,宽2.1厘米,高3.4厘米。
与杜虎符欲走势的老虎不同,阳陵虎符的姿态为卧虎状,虎之颈背有12字错金篆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可知是秦始皇颁发给阳陵守将使用的兵符。这枚虎符也可以中分为二,两边铭文相同,但由于年代久远,阳陵虎符的对合处已经锈死,不能分开。从其左右完整形态来看,当时可能已发挥作用,或是秦亡时子婴集齐后献给刘邦。
阳陵虎符,秦代,青铜材质,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通信不发达的时代,虎符成为统治者调兵遣将的重要凭证,为了限制将领滥用兵权,设计了合二为一方能调动兵马的规则。那么问题来了。虎符如此重要,会不会被别有用心者仿制来夺取兵权?从客观因素上看,虎符流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以当时条件要仿制并不容易。更重要的原因是,每一个虎符都只能调动相应地区的兵马,并非拿着一个老虎兵符就能包打天下。
而仿制的最大难点在于,从先秦到两汉时期的这些兵符都只有一个共同点——外形为老虎。除此之外,这些老虎形态各异,我们可以看看出土文物,战国杜虎符是一只正准备行走的老虎;阳陵虎符是一只卧虎;现藏济南市博物馆的战国玉虎符虽也是一只卧虎,却是扁平形态。也就是说虎符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刻铭、形状、等级皆不相同,外人很难仿制。
当然,要利用虎符来擅自调兵也并非不可行,只要能把国君手里的另一半兵符偷来就行。《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就记载了一则信陵君窃虎符调兵的故事——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赵国在与秦国战争中节节败退,都城邯郸被秦军将领王陵率军重重围困,灭亡只在旦夕之间。魏王接到赵国的救援请求后,虽派遣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但出兵后又驻于邺城,名为救赵,实则作壁上观。
危急之际,一心想调兵救援赵国的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决定铤而走险,在门客帮助下,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君王手中的另一半虎符。取得魏王虎符后,信陵君带着力士朱亥一同来到将军晋鄙帐中,诈称魏王令其交出兵权,晋鄙生疑之际,朱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击杀,又缴获了晋鄙手中那一半虎符,两块虎符合而为一,取得兵权的信陵君选精兵8万人对秦军发起进击,邯郸之围遂解。
虽然虎符并不能完全与兵权画等号,但毕竟是调兵遣将的重要凭证,也是古代军事文化中虎崇拜的重要依据。因为从先秦时代开始,无论是东周列国,还是后来的秦汉帝国,尽管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统治者也不同,但兵符外观设计上却出奇一致——都采用了百兽之王老虎。当然虎符并不是军队崇虎文化的唯一案例,从纷乱的先秦到尚武的两汉,无论是调兵遣将的兵符,还是朝廷给武将封的官职名称,又或是一支部队的番号,无处不见虎之身影。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铭刻石牌,曹操高陵出土。曹操墓曾被报复式盗毁,刻有“魏武王常所用”的石牌都被从中折断。“挌”同格,有打斗、击杀之意。但史书中并无曹操击杀老虎的记载,石牌上的“挌虎”应为汉末至魏晋时期的流行词,是一种引申义 讳虎的时代从虎军、虎士、虎侯、虎将、虎臣到射虎、搏虎、挌虎,汉末三国时代的虎文化无处不在。
的确,越是乱世,老虎这种阳刚猛兽就越受群雄的青睐,若天下为鹿,逐鹿中原的军阀们又何尝不是一群猎食的猛虎?不过这种起于先秦,兴盛于三国的以虎为尊的军事文化在唐代却遭遇重大挑战,因为这是一个“讳虎”的时代。唐代讳虎的原因其实和老虎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因为南北朝时期一个叫李虎的人。这位李虎也是位乱世名将,后来还成为西魏“八柱国”之一,病逝于西魏大统十七年(551)。
李虎去世时连隋朝都没建立,更遑论大唐,可是他偏偏有个了不得的孙子,名叫李渊。李虎虽然身前没有当皇帝,但他的孙子李渊于武德元年(618)建立李唐王朝后,追封他为皇帝,谥号景,庙号太祖。为什么李渊庙号不是太祖而是高祖,因为他把太祖的庙号给了自己的爷爷。李虎成了唐太祖,“虎”字自然也成避讳,这种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唐人从古籍中找到依据,又开始把老虎叫作“大虫”。当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军事方面,毕竟经历了虎文化昌盛的三国时代后,虎于军中无处不在,可现在统统都得换掉。首先诸如虎贲、虎豹骑这类的部队番号是肯定不可能在唐朝出现了。其次是一直沿革下来的职衔名称也需要改,例如汉代创立的虎牙将军,发展到南北朝时虽然已成为安置勋戚的虚衔,但“虎牙”之名尚在,入唐后因讳虎而改为“武牙将军”;从汉末三国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虎威将军也被改为“武威将军”。
第三种则是军事用途的虎形器物也受到影响,例如调兵遣将的兵符以虎为形已有千年历史,虽然到隋朝时出现过麒麟状的兵符,但虎符仍是主流。可入唐后因为讳虎,老虎在兵符界连一席之地都没有了,兵符外形被改为鱼,武周时期又以龟代替,后又以鱼和兔子为形。所以在唐朝,兵符也不叫“虎符”,而叫鱼符、兔符或龟符。当然,无论统治者再怎么折腾,纵然将朝廷中各种带“虎”的正式职衔通通撤换,却始终无法抹掉千年来军事文化中无处不在的“虎”。
诗人皎然在《相和歌辞·从军行》中描写大军出征的场景时仍道“誓师张虎落,选将擐犀渠”。“虎落”一词早在汉代就出现,代指遮护城邑或营寨的竹篱,到了唐代诗人笔下,同样毫不避讳的使用。李白形容秦始皇统一六国之霸气亦言“虎视何雄哉”。还有本文开篇两首《猛虎行》,唐代文人笔下之“虎”不计其数。统治者讳虎是统治者自己的事,纵使能在庙堂之上禁虎,处于江湖之远的文人墨客们该虎还是照样虎。
等到改朝换代,赵宋治天下之时,老虎也终于咸鱼翻身。这个时代不仅诞生了李公麟这样擅长画虎的画家,绘制出《百虎图》《猛虎下山图》等佳作。庙堂之上,虎兵虎将也得以重见天日。首先是兵符恢复成老虎形态,断绝几百年的虎符又回来了。可是到了宋时,一方面由于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另一方面兵制发展到此时也经过多次变革和进步,虎符的作用早已不再像先秦两汉时期那般重要,只是还具有象征意义。
正是由于象征性大于实用性,而虎符的制造又颇为麻烦,所以到了宋末元初时就被简化为一块带老虎图纹的铜牌,王国维在《元铜虎符跋》考证云“元之虎符俗云虎头牌”,所指的就是这种铜牌。“神虎第一指挥第三都朱记”铜印,北宋时期,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虎军也再度复兴,成为朝廷部队的番号。北宋时出现过“神虎军”,南宋孝宗时期,辛弃疾鉴于当时南方盗贼频繁,戍军不堪用,于是上奏请求编练一支能够镇压贼寇,保境安民的部队,这支部队名曰“飞虎军”。
辛弃疾认为“创置飞虎一军,免致缓急调发大兵”,即能够解决当时调拨大军平盗耗损过多的问题。得到朝廷批准后,辛弃疾的飞虎军正式组建,初期“隶步军司。遇盗贼窃发,专听帅臣节制”,性质与清代湘淮军等地方团练颇为相似。不过在孝宗后,飞虎军逐渐由地方武力转变为国家武力,直到蒙古灭宋战争时,广西仍有飞虎军参与布防,直到宋朝灭亡。
猛虎遍地走的明清军营 对于军人而言,虎是勇猛和刚劲的象征,无论统治者因“讳虎”如何折腾,依旧改变不了数千年来军事、武备文化中以虎为尊的传统。在古兵器上的纹样、装饰以及命名上,无处不体现了虎之地位——我国巴蜀地区出土的古代冷兵器中,有相当数量的先秦铜戈、铜钺之上都铭有虎纹,很可能与古巴蜀武人的虎崇拜相关;明清时期的小说、评书中,也动辄就给武将配上一把“虎头錾金枪”;热兵器出现后,明朝人也没有忘记虎,明中期出现的一种以曲射为主的火炮,因类似猛虎蹲坐,被命名为“虎蹲炮”;清代《皇朝礼器图式》记载的六种盾牌中,以虎头为纹饰的绿营盾赫然在列。
清代官方记载典章制度类器物的政书《皇朝礼器图式》中的“藤牌营兵虎帽”“藤牌营兵虎衣”“绿营兵虎牌”三种绘图。据该书中记载 :“谨按本朝定制藤牌营兵虎衣,黄布为之,其长半身,下袴如其色,通绘斑纹。”无论是绿营兵还是虎衣兵,都不难看出清代军营中的虎图腾崇拜晚明战争中,可以看到尽管阵营不同,但各军中对于虎文化的推崇却大同小异。
先从名字上看,明末有两个将领的名字非常醒目,一个叫猛如虎,一个叫虎大威。这两个人并不姓猛和姓虎,根据《明史》记载,他们“本塞外降卒”,是蒙古人,应该都有自己的蒙古姓氏,之所以用猛如虎和虎大威作为汉名,显然更看重其含义。不过这两只“猛虎”都在与农民起义军的作战中阵亡,毕竟他们面对的李自成、张献忠等部队中,早就已是“猛虎遍地走”。
由于起来造反的义军将领“不欲以姓名闻,恐为亲族累,故相率立诨名”。而这些千奇百怪的诨名中,虎的出现频率极高。例如李自成的侄子李过绰号就叫“一只虎”。此外义军中还有镇山虎、满天飞、克天虎、白虎、闯虎等等各种各样的虎。八大王张献忠还有另一个有名的诨号就叫“黄虎”。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眉州市江口沉银遗址出水的文物中,有一枚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该印以黄金制成,印钮是一只作攻击势态的猛虎,印面文字为九叠篆阳文“永昌大元帅印”,印台上阴刻“永昌大元帅印,癸未年仲冬吉日造”。
不过这枚虎印的主人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中并未设大元帅一职,而“永昌”又是李自成大顺政权的年号。有学者推测,这枚印可能是李自成称帝后发给张献忠的,意在让张献忠承认大顺政权的合法性,自己为龙,张献忠为虎。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然而在这场酷烈的群虎逐鹿战争中,最终得其鹿者是来自关外的满洲猛虎。作为渔猎民族,清朝统治者对于虎的推崇不比明人差,在清代,武科进士榜的专有名词即“虎榜”。
康熙皇帝对虎的钟爱程度可以和汉末三国时期的曹操有一拼。曹操有虎侯、虎士护卫人身安全,康熙也将护从皇帝围猎的禁卫军命名为“虎枪营”。这支部队并非空有“虎”名,据《清史稿·兵志》记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以黑龙江所进精骑射、善杀虎者编虎枪营”,其中“善杀虎”是重点,也就是说在清代的校猎活动中,射杀老虎依然是勇士的荣誉,而这支由满洲兵充任,分隶上三旗的虎枪禁军,也都是由善于猎虎的巴图鲁们组成。
汉末的曹操还有野战部队虎豹骑,康熙则想要比他更胜一筹,不仅要有虎之名,还要有虎之形,又组建了名副其实的虎衣藤牌兵。从文献记载来看,这支部队的重点在于藤牌,这种防具在明中期平定倭寇的战争中就发挥过良好效果,清代将领林兴珠得其要义,将其大量装备并参与了雅克萨之战。当然,这支部队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在于其身披虎衣的外观。
晚清时来华洋人留下的绘画中,我们能看到虎衣藤牌兵的形象非常显眼,在今人看来,这种装扮显得不像战士而像萌物。不过为何要以虎衣为戎装却也有不同的说法,有观点认为虎衣有伪装作用,可以让敌军战马产生恐惧感。也有观点认为,这种装扮与虎头牌、虎头枪一样,只是清代统治者崇虎思想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作为勇猛刚劲的“百兽之君”,虎之寓意对于军人的诱惑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文虎勋章,图案为一只坐立着的长尾巴老虎,背景为绿草蓝天。是北洋政府设于 1912年12月的勋章,共分9等,分别授予陆海军中有战功或劳绩者民国北洋时期,有以老虎为图案的文虎勋章,专授予有武功或劳绩的陆海军官兵;以迷信武力而闻名的皖系军阀段祺瑞不仅获得过文虎勋章,还被称之为“北洋之虎”。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有“东北虎”之绰号,张大帅似乎还很得意,连自己会客的地方都取名叫“老虎厅”。
古代为什么只认虎符不认人?任何人拿着虎符都可以调兵吗?
大家进入一个误区,古代调动兵马未必都是需要虎符的,除非是大型战争,因为虎符是分为两半,一半是将军保管,一半是皇帝保管,毕竟很多地方的士兵更本没见过皇帝,所以基本都是一级管一级,如果换人或者越级调兵,这时候就需要虎符。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只认虎符不认人,当然为了防止有的士兵不服从,所以大多将军还是会用虎符调动。
虎符分两半,主要就是为了避免一个人持有,导致独断专行,势力过大影响中央集权统治,虽说虎符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但是那时候的诸侯都有自己的兵马,而且可以随意调动,天子的权力并没有太大。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虎符调兵这一制度彻底贯彻,就是为了将权力集中,所以当时凡是需要调兵都需要用虎符,将军将自己的虎符和皇帝的虎符一起使用,同时还需要加盖玉玺印的诏书,诏书里明确规定谁统领兵马?调兵多少?做什么?期限多少?基本上都写的非常详细,战争完毕之后另一半虎符还得上交。
君主专制实行之后,虎符调兵登上历史巅峰,历朝历代都效仿,所以这时候士兵们就形成了“只认虎符不认人”的观念。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由原因的,上面提到过,有的士兵跟随将军多年,甚至只对将军忠心,功高震主的将军在历史上太多,皇帝为了防止这些人万一发动叛变,军权在握,到时候很有可能面临亡国的危机。所以只要是出现不用虎符就调兵的事情,皇帝便会猜忌,同时还有监督的官员,以至于很多将军其实不用虎符也能调动兵马,但是依然会走这波流程。
如果换成其他将军或者比将军官职更大的人来调动兵马,这个时候没有虎符的确是调不动的,这是这几本的士兵素质,即使他们知道这个人官职很大。任何人拿着虎符就可以调动兵马,其实条件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无论是谁,只要能拿到两个虎符外加皇帝的诏书,调动兵马其实是不成问题的,甚至有的不需要诏书也能调动兵马。为什么能带动?如果有一个人,无论是谁,他能从将军的手里拿到虎符,这只是一半就已经很不错,就算他是偷来的,他还得拿到另一半虎符,另一半在皇宫,他要有本事拿到,那本事已经非常大了,要么就是这个将军和皇帝都是形同虚设。
这样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的确可以调兵,但是未必能成功,毕竟你是个“陌生人”,所以会严格检验虎符,确认虎符是真之后,则需要出示诏书或者手札,毕竟每一次大规模调兵都是有记载的,如果不能出示诏书,最后就不能调兵,要么再等到皇帝的知道,等皇帝知道一切都太晚了。看看信陵君,威望非常高,即使拿到了虎符因为没有调兵手札,最后还是斩了将军通过自己的威望调动了军队,试想如果是普通的一个人能调动吗?有人说为什么不能仿制一个虎符?《国家宝藏》提及:“虎符引申出来的是我们今天的密码学。
杜虎符的背面是有不规则凸起的”。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虎符的背面全都是凹凸不平的符文,每个符文大小不一、凸起的高低不同,怎么仿制?就算你见过也未必仿制的出来,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有人仿制了虎符,一是难度程度太高;二是危险程度太大。以上说的所有一切都是建立在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的基础上,要是强主,如果是非常平庸的皇帝,中央集权并不统一,有没有虎符其实关系并不大。
古代虎符能调动千军万马,军队只认虎符,任何人拿着虎符都能调兵吗?
虎符,中国古代帝王授予臣下兵权和调遣军队的信物,为虎形,在中国历史上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拥有虎符就相当于拥有了半壁江山的说法屡见不鲜,那么古代军队只认虎符,只要谁拥有虎符谁就能调兵了吗?我们先看士兵为什么只认虎符。在古代,军队是统治者的,士兵必须服从皇帝的调度。但皇帝是在皇宫里的,调遣军队不可能次次亲临现场。
其次,古代的通讯条件也是较为不发达的,不是每一个士兵都有机会见到皇帝。但是他们能做到观望虎符,认清皇帝的信物。再者,军队在训练中是一级服从一级,士兵在过程中是只认识上级的,一个高级军官来调度军队需要拿出授印。不然一个人随便跑来就说是高级军领,这口说无凭,是不可能调动军队的。最后,服从君主是当时的观念,作为皇帝信物的虎符是士兵平日就能见到的图形符号,统帅将领处的一半虎符也能见到实物。
即使虎符是小物件,在军队中却有震慑的力量。士兵只认虎符不认人这样做也是为了增加虎符的权威。我们再看虎符的调兵作用。在古代,一国之君通常是最高的掌权者。而政治力量的强大离不开军事力量的支撑,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也需要能调配军队的最高兵权。就像没有兵权的汉献帝在皇宫内是一具傀儡,稍有不慎,可能立马就会被篡位者改朝换代。
为了守住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江山,君王们想出了虎符调兵的方法,将自己的兵权赋予虎符。从来源看,虎符的权力和威严都是君王统治者赋予它的。虎符一共分为两半,在使用上,古代帝王通常会将左半虎符授予地方官吏或统兵将领,待要即派使臣持右半虎符前往驻地。只有两半虎符对合,验明无误,才能发兵。也就是说必须得到君王的允许才能调兵。
而君王的允许不仅仅是右一半虎符:与虎符配套使用的还有盖了御玺的诏书。古代调兵,诏书里会写明统治者的安排意愿:此次出兵的统领人、用兵人数、用兵目的、用兵地点等。战国信陵君“窃符救赵”中,魏公子将虎符拿给武将晋鄙验证完后还是不肯发兵调军,最后是其门客朱亥趁其不备一锤下去杀死了晋鄙才发兵。信陵君虽拿到了虎符,但最终还是靠他的威望和权力调动军队。
带虎符未能成功调兵的关键原因则在于缺少诏书。再一方面,古代发兵与诏书配套来的还有粮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一方面则配有竹使,携带符印等证明通知到后勤总务处官员,下放军队用兵需补助的粮食、冬衣、马匹。就算没有虎符一样的兵符,建立过赫赫战功的武将一定程度上靠自己的威望也能调动军队。维护君主统治的前提下,“清君侧”“救驾”等理由也能安排调兵。
所以为了维护兵权,宋代皇帝实行藩将轮换、安排监军也是于理的。而如果拥有虎符就想调兵,就想造反,从军队内部服从君主顺从天子的观念来讲,造反派想成功也是寥寥无几的。虎符从本质上看,是君主的信物,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工具,是维护至高无上皇权的需要。它的使用是为了军政大权集中于最高统治者手中,维护其军队调动的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