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激战打一游戏,解析东汉末年群雄讨董卓之战
作者:本站作者这是曹操《蒿里行》对东汉末年社会惨状的描绘,按照他的说法,当时的人口仅为东汉和平时期的1/100。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这个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代从公元184年到280年,近一百年间浩瀚复杂的雄浑厚重的历史之中,人才辈出,这也是她的魅力所在。
东汉末年为何分成三国?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这个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代从公元184年到280年,近一百年间浩瀚复杂的雄浑厚重的历史之中,人才辈出,这也是她的魅力所在。但你有想过为何强大的汉朝,咋就分成三国呢?由于东汉朝廷之上,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董卓称霸朝纲,天下群雄逐鹿中原,最终形成以刘备、孙权、曹操为代表的三国鼎立局面。
刘备、孙权、曹操三方你攻我守,形成僵局。相比之下,刘备手下良将最多,关羽、张飞、赵云等五虎上将,实力雄厚。最后由于蜀国大将关羽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不听诸葛亮的劝诫痛失荆州,命丧敌手;大将张飞醉酒怒打部下,被手下酒后偷袭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不惜毁坏孙刘联盟,违背诸葛亮的意愿执意带兵攻打东吴,蜀军大败,最后刘备含恨而终,蜀国开始走向没落。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扶不起的阿斗”。在刘备攻打东吴失败去世之后,将王位传给了其子阿斗,并嘱托诸葛亮以及诸位大将尽力辅佐他。但是由于阿斗的软弱无能,还是导致了蜀国最后的灭亡,最终刘备兴复汉室的夙愿也得以破灭。而剩下的东吴由于蜀国政权的结束,同样也面临着很大的危机,最终还是败给了曹操,曹操统一中原,成为了魏王,政权落在了曹操的手中。
三国鼎力时期,东吴有周瑜和鲁肃,蜀国有诸葛亮,魏国有司马懿,他们之间的交锋,斗智斗勇,尽显神威,实力势力都不相上下。可是三国鼎立,谁是最后的赢家呢?吴国在赤壁大战曹操,周瑜采用火烧曹军战船的方法大败曹操,东吴占据绝佳的地势优势,扼守吴国属地,易守难攻,魏蜀吴三国相互遏制。其中,曹操兵力最为庞大,吴蜀结盟是最有效的防御抵制曹操的战略方法,孙权也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
在这样的形势下,各方只能就此僵持下去。正在曹操无从下手的时候,吴蜀联盟遭到了变故。鲁肃多次前来向关羽索要荆州,却被关羽多次直接拒绝归还。孙权就想暂时先放下荆州,毕竟吴蜀联盟才是最重要的。孙权为了巩固吴蜀联盟,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关羽的儿子,但狂妄的关羽却不同意,还骂孙权是狗,于是就造成了隔阂的开始。后来,刘备带军出征,关羽奉刘备和诸葛亮命据守荆州。
因为此次出征需要大量兵力,留守在荆州的军力就不太够,同时也因为关羽不听诸葛亮劝告,狂妄自大,被一个小小的角色捉住砍掉了头颅。远在汉中的刘备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来不及前去营救。于是刘备回来之后就开始攻打东吴了,进而就遭遇了蜀军惨败,最后导致蜀国没落。蜀国灭亡后,打破了魏蜀吴三国的制约平衡,很快,东吴就被曹操大军攻破了。
曹操、刘备、孙权一辈子征战四方,到头来,刘备含恨而终,孙权也终于大败,只剩下曹操一统中原。曹操统一后,觉得自己年事已高,更不想让天下人觉得自己是罪臣,自己也不再想要登上帝位。曹操死后,儿子曹丕继位。曹丕还是一直信任司马懿,因为他能登上帝位都是司马懿的功劳,于是他给了司马懿很大的权力,这就造成了他最后丧失皇位的结局。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了曹爽的排挤,于是,在曹爽和曹芳离开洛阳后,司马懿举兵起义夺得了政权。也就是说,魏蜀吴三国谁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反而是昔日曹操手下的司马懿隐忍,筹划,最终夺得了江山的政权。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且说为何会落到这样的结局。先说曹操,他是著名的军事家,在他在世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司马懿的不简单。
在他死之前他曾对曹丕说务必要防范司马懿,结果曹丕不听曹操的劝诫,给予了司马懿最高的权力。而曹丕本来是没有什么才能的,在治国治军等方面都极为欠缺。在他死后,他的后代一直排挤司马懿,就理所当然地造成了司马懿造反的事实。谁都想不到,群雄逐鹿,举兵讨伐董卓,曹操、刘备、孙权各自征讨三国鼎立,互相遏制,一生都为了统一而奔波征战,结果却是为司马懿打下了整个江山。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突发,为何主力被瞬间扑灭?
导语: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型农民起义。它是一场有政治主张有主要领导人,并有组织有计划的一场农民起义。公元184年东汉汉灵帝在位,天下干旱,农民饥饿交加,民不聊生。官府剥削年复一年加重,地主阶级兼并土地扩大化,东汉老百姓食不裹腹。以是张角兄弟以行医济世扩大影响,成立太平道组织。终于喊出苍天巳死!黄天当立的口号造反起义。
黄巾起义军开始因为东汉政府措手不及,被打了个突然。所以黄巾军很快占领了很多的州郡。但是因为黄巾起义军都是农民,一,准备不足,叛徒出卖,仓促起事。二。武器装备不行。缺少铁甲和弓箭。三,没有远大的战略布局,进行的流动作战。最终起义失败了。一,起义准备不足,叛徒出卖计划,仓促发动。张角本来密谋公元184年3月5日起义,并准备聚众攻占洛阳城,来一个斩首计划,一劳永逸先占领京城,占据天下制高点。
所以联系京城内应宦官封胥,徐封里应外合共同发动。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张角门下有弟孑唐周入京城告密。从而让擒贼先擒王斩首计划泄露,只好提前一个月仓促起义,准备不足。二,武器装备简陋,没有铁甲和弓箭,没有军事训练,战斗力低下。黄巾军起义后,挟持流民作战。并没有什么武器装备。缺少战斗需要的铁甲和弓箭,刀枪盾也一样缺少。
更重要的是农民军根本没有骑兵。加上只是一帮老百姓拿杆木棍冲锋陷阵,所以农民起义又称揭杆而起,足以证明武器只能是木棍。这样的装备,面对东汉军队武装到牙齿的力量,一触即崩溃,屡战屡败。三,没有根据地,流动作战,缺少粮草和兵员,必然失败。黄巾起义军并无根据地,他们只是一群流民,走一地抢一地。到处流动游击。没有稳定的后勤粮食补,农民军的持续作此能力很弱。
对于东汉末年的分裂,董卓和袁绍谁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一个时代的分裂哪是一两个人就能造成的,完成分裂的原因一般来说都是社会动荡造成的,因为如果社会安定,一个人就算再有能力也不会有人跟他造反,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能对抗一个国家,所以只能是社会动荡造成的分裂。而社会动荡一般来说又是贫富差距过大造成的,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社会财富如果集中到一部分人手中的时候,那么肯定会造成另外一部分人起觊觎之心,当贫穷那部分去生活越来越困难,那么肯定会走上一条反抗的道路,也就造成了社会的动荡,所以当贫富差距过大的时候一定会造成社会动荡。
而贫富差距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他是统治阶级通过一系列制度剥削被统治阶级,日益积累起来的财富,逐渐加大贫富差距,最后让广大穷人无法获得财富,也就是断了其获得财富的途径和希望,最后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生活困难,这个时候一有机会获得拥有财富的途径和希望,那么这些人肯定会蜂拥而至,也就造就了“造反”的群众基础。最后财富通过重新分配,社会再次回到发展的轨道。
东汉末年如果王允接受李榷和郭祀的投降,那么结局会怎样?
这真正是一个好问题啊。尽管是历史不可以如果,但相信大多数人在阅读汉末三国这段历史时,希望有这么一次如果出现。毕竟和平稳定是多数人的期盼,都不希望社会处于混乱状态。李傕号称是董卓第一猛将,性格勇猛,诡计多端。善于用兵,而且很有辩才。初平二年(191年),在“阳人之战”后,董卓就曾经派遣李傕为使者游说孙坚,欲与孙坚和亲,并许以高官厚禄,但被孙坚拒绝。
但当时的侍中刘艾认为,李傕、郭祀用兵作战的能力在孙坚之上。董卓被杀时,李傕被董卓的女婿牛辅派遣到中牟与朱儁交战。李傕击败朱儁,然后抢掠中牟、陈留、颍川三郡。由于董卓、牛辅都被诛杀,李傕及部众无所归依。于是,采纳谋士贾诩的建议,与董卓其他部将郭祀、樊稠、张济等反攻长安。起初,李傕、郭祀、张济等结盟时,也仅仅率军数千人。
王允派遣董卓部将胡轸、徐荣迎击李傕、郭祀。徐荣战死,胡轸率部投降。李傕等到达长安时已有了十余万人。后来,又有董卓的部将樊稠、李蒙、王方加入,一起围攻长安。城陷,吕布败走,王允被杀。李傕等把持朝政后,诸将不和,在会议上,李傕就把樊稠杀了。主要四将,李傕、郭祀、樊稠,张济,唯张济势力最弱,在朝廷中没有位子,说不上话,只得外出屯兵弘农。
本就是一群兵痞土匪,是不会尿到一个壶里的,暂时因为共同的利益联合在一起,最终也会为了利益反目为仇。说到这个事情,是真正的遗憾。就因为王允一句话,不仅自己丢掉了性命,而且彻底葬送了汉室。如果王允赦免了董卓的所有旧部,把所有的罪责推在董卓一人身上,不再追究以前的行为。就李傕这些贪利忘义的亡命之徒,绝不会联合在一起,对抗朝廷。
为董卓报仇仅仅是一个口号而已。可谓鸟无头不飞,此时,谁也不想做这个出头鸟。尽管是”毒士“贾诩的计谋,但不是在被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般人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如果王允不仅不追究董卓部将的以往,而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安置、利用,收归朝廷,用来对付关东不听招呼的诸侯。那么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既然能收纳董卓部将胡轸、徐荣,咋就不能容纳李傕等人哪?王允的心真大,董卓几十万的西凉军精锐,也敢如此处理,真有胆量啊。
看看曹操,在击败青州黄巾军后,收编其精锐,号称“青州兵”,多么高明。当时青州黄巾军号称一百万,总不能都杀死吧;放掉他们,还会继续闹事的,不会再做宁死不造反的百姓啦;最好的处置方式,就是收编改造,为己所用。人总要生存,总要给人家留一条活路。如果没有了活路,啥事情都能干得出来。即便是不能很好地利用董卓的西凉军为朝廷出力,起码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叛乱。
如果你熟读三国演义,又穿越回了东汉末年,你会效力于谁?
司马徽。为友为师都行,就跟他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遁迹江湖,纵情山水,只要不用发愁吃喝,爱哪是哪吧!跟着司马老仙儿的原因,主要就是老夫子趋吉避凶的能力超级棒,知道哪块要有麻烦,好便于提前溜之大吉少惹是非啊!至于那几个主儿,都不可死命效力!曹操太狠辣,若你无才或者是才能低微者,以他雄霸中原人才济济的强大阵容,连弥衡那样天下皆知的名士都不在话下,连张松那样可奉整个西川之大利的高人名士亦难入其如炬法眼,何况我这种寂寂无名半瓶水的一介山野草民,难道会就因为我长得比张松帅几分就大加赏识委以重任啊?他也许敢说,但我却绝对不敢信!另一方面,效力曹操风险太高:无才无名者,甚或有名有才他看不顺眼者,他必不肯用,更未必能容,诸如弥衡、张松!有才有名有能力为其所用者,大多没有好下场,比如荀彧、杨俢、官渡之战时的粮官(一时想不起名字,又懒得去查,如有需要,自己查啊)、得侥幸于万一的司马懿……雄才大略、心怀天下的陈宫不愿为其效命,正缘于此也!我若投曹,不小心多一句嘴、成了荀文若第二,偶尔抖个机灵、被杨德祖称了难兄,无缘无故学了粮官,出俩主意成了宣王……???这类投脑袋去问路的营生,咱可千万不能干,我也绝对不会傻到去装这大瓣蒜!说白了,曹魏所用的人,不仅要是绝对的顶尖人才,更要是他们曹魏家里的狗,想活出你自己的风格、特色来,没门儿!不信的话,你看看在曹氏门中得意的,都是些什么人。
至曹丕篡汉称帝时,抛开从战场上的刀山尸海中闯出来以功擢升的武将之外,在曹魏朝庭中任职最高的文臣主要为“曹魏三公”,以及在当时地位超然的“曹魏四友”:一、曹魏“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这几位不用多介绍,清一色全都是曹丕的铁杆心腹!二、曹魏“三公”:1·王朗(字景兴): 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西南)人,以通经典被任命为郎中,历任菑丘长、会稽太守、谏议大夫、魏郡太守、少府、奉常、大理、御史大夫(司空),卒于司徒任上,谥号“成侯”。
此公即《三国演义》中被孔明骂死之老匹夫!2·锺繇(字元常): 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人,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历任廷尉正、黄门侍郎、御史中丞、中尚书仆射、司隶校尉、大理、相国、廷尉,卒于太尉任上,谥号“成侯”。 汉献帝十分倚重而封之为东武亭侯,后因助魏篡汉有功,被曹丕封相国、廷尉等,位列三位!史上著名的大书法家,三国后期大将钟会的父亲。
3·华歆(字子鱼) :冀州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举孝廉任郎中,历任尚书郎、议郎、侍中、尚书令、相国、司徒,卒于太尉任上,谥号“敬侯”。此僚原为孙权部属,托辞往许都出差而归曹,蒙献帝封以高官厚禄,却带人闯宫逮捕伏后并交由曹操杀后,多次恃强逼勒君父,尤其是威逼强迫汉献帝协助曹丕篡汉禅位一事上,居功至伟,故深得曹丕信任,得以位列三公!武将方面,曹仁、夏侯渊、张辽、曹洪等均功高无量,但最得曹操亲近信重倚为股肱的,仍然是其血缘关系较近的常败将军夏侯惇!有了以上这些,诸公应该可以明白在下何以不效命与曹魏了吧?效命于东吴孙权,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最为明智的最佳选择!但在我看来,却显然是大谬而不然也!其原因如下!:一是江东六郡人文辐辏,智能之士多如过江之鲫,古之以来就不缺文才。
以张昭、诸葛瑾等人为顶层的梯级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完善,且自成网络,外人很难渗透进入而为东吴孙权所用!比如“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其中之一的“凤雏”庞统,就曾久居江东,也曾四处求谒,多方寻求晋身之阶而未可得!若非吕蒙一再力荐、西蜀大军压境无人可挡,夷陵之战大破刘备一战成名的陆逊,也极有可能在吴中被埋没终生!我思来想去,似乎自己仍然有可能是智不过庞统、才未及陆逊,入东吴怕也是混不上一碗饭吃!二是江东所缺的是吕布、张飞、赵云、许褚一类的悍勇之将,至少要对上曹仁、曹洪、张辽之流可确保战而且能胜之!我再三衡量之后,现在已经基本确认,就是真的生在三国时代,我也无法确保自己可以胜过廖化!三是纵然夤缘入吴而能为其所用,也基本不会有什么好的出头机会,极可能也就是个五斗米的角色而已!经过认真分析、评定自己的臭德性,十有八九早晚得学陶潜,抛官弃职归去来!既然如此,何如不去?四是在三国中,东吴终属偏安一隅的典型代表,既无曹魏图霸天下之大志,更无西蜀谋取中原之野心,开疆拓土攻城掠地之能力更是不足!若是当年孙策、周郎之军政组合,也许会有更加恢弘大气之局面!可惜伯符英年早逝,公瑾一战成觞!孙权、张昭、鲁肃之组合,守成或许尚可,开拓却明显不足!赤壁战后,刘备尚在跑马圈地占地盘,而损失较大的曹操则必需要有一定的恢复周期休养生息,而大获全胜、几无损失的东吴,周郎也好、子敬也罢,竟在此期间几乎无任何作为,只是整天围着荆州跟刘备、诸葛亮瞎泡蘑菇,很好地诠释着什么叫坐失良机!吕子明白衣渡江夜袭荆州,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功在东吴,其实以愚见看来,此举实愚不可及,吕蒙亦诚可谓东吴之千古罪人!一是取荆州斩杀关羽与西蜀反目成仇,招致刘备疯狂报复,后虽刘备在夷陵惨败于陆逊,但之前东吴的损失亦是相当巨大的!以袭荆州为起点,导致吴蜀两国积蓄多年的综合国力均毁于一旦,后期实际上都已无力对抗休养生息日久之强盛曹魏,最终造成两国先后灭亡!究其根本原因,实因吕蒙夺荆州斩关羽之过也!二者自关羽坐镇荆州始,慑于关公之威名,曹魏几乎不敢南下,有关公镇守的荆州以为屏障,东吴方得以长期安定,西线几乎没有受到过曹魏袭扰,综合国力因久无战事而大盛。
自取荆州后,魏、吴之间的大小战争,几乎从未断绝过,其对东吴综合国力的损耗累计,绝对远远大于得荆州所得之利益!三是之后的夷陵之战对蜀国国力损伤过重,致使蜀国对魏的威胁明显降低,魏国才得以腾出精力多番征伐、侵扰吴境。四是夷陵战后虽然吴、蜀曾再次修复双方联盟关系,但破镜真正重圆,基本已无可能!所以双方后期的联合,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综上所述,吴之败亡,早晚而已!一个不思进取且阶段性军事思想、方针摇摆不定、多有偏颇的政权,某家安肯投身而事之乎?原本打算效力于刘备的,因为相对而言,西蜀人才较缺,工作好找,且刘备虽颇多虚伪,但用人方面却也算是自有其长处,比如比较放权、手下部属自主性较强……等等!结果到那旮旯一看,不仅昭烈大帝使性子弄气地愣充大头蒜把家底基本祸祸光了不说,他还一蹬腿直接死翘翘了!留下个烂摊子,要人才没人才,要兵马没兵马,要战将没战将,要钱粮没钱粮……要啥啥都没有啊!这且不说,继位的禅哥儿人倒也算是不错,整天装傻充愣嘛事儿不问,倒也好伺候!可手下那三几个歪瓜裂枣的所谓“人才”可就难摆弄了,荆州入川的有一小帮,蜀中当地的算一大派,整天那个撕啊咬的,啃得那简直是遍地的狗毛,鸡飞狗跳,瘴气乌烟!连李严这种曾经名动天下的人物,都不再好好干活安心工作,而整天忱忱于家谋私利!当臣僚已无公心之时,国家便注定已无前途!蹓达了几天看看,实在有些无能为力,这玩意儿连号称“得一人可安天下”的卧龙先生都搞不定,我再搅和进去,那岂不要成一塞牙缝的啊?况且,西蜀这块儿,吃饭的人虽然不少,可真正能干活活,愿干活、会干活儿的人太少!孔明都给累死了,我还是省省,赶紧拜拜吧!又再看了几天,想了几天,最终还是决定“即从巴峡穿巫峡,便经汉川向颖川”,算拉那个倒吧,且去找司马老夫子蹭吃喝去也!(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如果在东汉末年给你一州之地称霸,你会选择哪个州,为什么?
自然是冀州。自古欲取天下,山川形胜之地莫过于关中。四周有山河险阻,利于防守 。中间有开发良好 ,面积足够大的平原 ,可以保证拥有足够多的粮食和人口 。但是在东汉末年,这里却是最早就破坏严重的地区 。经过董卓及其同党之乱 ,已经是山河残破,人口稀疏。想要在此经营,如果没有从外部来源的人口物资等资源,极难恢复繁荣 。
就算有外来的资源,也需要长期经营 ,才可能看到起色 。所以当时的各路豪强基本都把它当作鸡肋 ,都跑到关中以东去抢地盘儿 ,以后的实际占领者曹魏也没把它当做作为一个重点 。不过是一个与蜀汉的军事缓冲区 。凉州、并州、陇右不足道。荆州是四战之地,先天条件不好。其他的益州、扬州(东吴大部),在汉代开发都并不良好 ,虽然地域面积大 ,但是真正开发良好的平原土地并不是很多 ,在当时无法与关中和中原地区相比 。
因为所在地区地形复杂,山区众多 ,民族众多,同时矛盾也多 ,管理困难,时有叛乱,难以整合出比较多的资源用于面对外部压力(这是老毛病,战国时候的楚国也是如此,难以整合力量,显得大而不强 ) 。以汉代那个时候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想要在各个地区修一条好点的官道都极其困难 ,想进行大规模的开发,那是痴人说梦 。
南方地区大规模的开发要等到宋朝的时候了。但是这两个地区也有可取之处 。那就是虽然本身开发并不充分 ,但是也有相当强的经济基础和不少的人口。而且都有山河险阻,利于防守 。益州如果拿下了关中,那就有了夺取天下的可能 。扬州如果拿下荆州和益州,那么夺取天下的条件更好 。这就是《隆中对》和《榻上策》的构想 。
但是从益、扬二州谋天下,都需要长期经营 ,而且变数很大 ,并非最佳的选择 。最佳的选择还是中原和华北,首选冀州。因为中原和华北 ,是当时开发最好,人口最众多的地区 。有条件最好的中原和华北平原 。但是当时中原地区的豫州、衮州、青州、徐州和淮南势力众多,争夺激烈 ,战争破坏当然也就比较严重 。冀州情况相对就要好得多,北边的敌对势力就只有一个公孙瓒 (还有一些残余的黄巾军,但是力量并不强 ),南边中原的各路诸侯打作一团 ,相互之间消耗严重 ,对冀州根本形不成威胁 。
这就是为什么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的军力明显强于曹操的原因 。如果袁绍的能力能够强点儿,能够听从谋士田丰、沮授的建议,哪还有曹操什么事呢?比如把曹操的主力吸引到官渡,同时分兵袭击许都,断其后援粮草。曹操早就崩溃了!在曹操偷袭乌巢的时候,及时引兵救援 ,就算粮食被烧 ,曹操不过几千之众,也难逃被杀被擒的结果 。
战国战乱时间远长于东汉末年,为什么人囗损失小于东汉末年?
其实题目中已经点出了原因:东汉末年是战乱,而战国只是战争年代,并不是战乱时代,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战国,是稳定、成熟国家之间的长期博弈战国之所以给我们造成“惨烈”的印象,是因为史书中动不动就有斩首数万甚至数十万的恐怖数字。但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有两个原因:其一,为了鼓励军人作战、提高战斗力,除了采取完善军功爵制的秦国,其他各国也普遍将杀敌数与金钱奖励、爵位提升挂钩(程度不同而已)。
因此,战场上的将士们一个个仿佛打了鸡血,为了获胜后可以收割敌人的首级而奋不顾身;其二,与春秋时代不同,战国时期各国的争斗不是为了称霸,而是为了削弱蚕食对方、壮大自己。因此,在战场上尽最大可能消灭对方的战斗人员就成了常见操作。所以那时的战争很少有击溃一说,也没有抓捕俘虏的习惯,要么胜,割对方的头;要么败,被对方砍头。
但除此之外,各国军队并不会杀戮敌国的老百姓,甚至连号称虎狼之师的秦国,在战后按规矩会把获得的首级公示三天,就是为了避免杀良冒功、杀战友冒功。这并不是因为仁慈,而是各国间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最终拼的是综合国力;而在农耕时代,人口则毫无疑问是关乎到国力的最重要资源。因此,秦国在攻城略地后,会立即在当地设立郡县、维持秩序,迅速将掠夺来的国土转化成生产力,从而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赵国派廉颇接收上党百姓入赵时,秦国丝毫不顾师老军疲,愤怒的猛攻赵国长平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在商鞅变法后,为了开发关中广袤的荒地,秦国还以免税、提供房子和工具等为诱饵,重点吸引人口密集的三晋百姓入秦。因此,我们在史书中看到的有关战争杀伤的记录,基本只限于军人的损失。甚至遭受长平之惨败的赵国,一战损失了超过1/10的人口,但仍能够续命数十年,就在于其国内的人口基础未被击垮。
而东汉末年的战乱,死在战场上的人口只是很少比例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是曹操《蒿里行》对东汉末年社会惨状的描绘,按照他的说法,当时的人口仅为东汉和平时期的1/100。但我们在史料中看到的数据并没有这么惨,比如规模浩大的赤壁之战,双方参战人员实际上只有25万左右,战后还有很多当了俘虏,并没有战国时大规模不留活口的砍头现象。
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当时大部分的人不是死在战场上。所谓战乱,一是战、二是乱,后者甚至更为恐怖。在当时汉政权失序、各军阀以武力较高下的时代,强者横行,失去了最基本保护的普通老百姓可谓命如蝼蚁,成为最直接的牺牲品。造成这一惨状的,主要源于战乱时粮食与人口的矛盾性:首先,在战乱时期,各军阀必须尽力抢夺两项重要资源:一是人口,二是粮食。
但是,在初期混战之际,兵荒马乱、盗贼横行,社会失去了正常生产的客观条件;加上一城一地的易手就在须臾之间,有些军阀甚至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难有长期经营、促进生产的客观条件,粮食就会变得很稀缺;因此,军阀们普遍会大肆收刮粮食,原因很现实:手上有粮,才会有兵源投靠。而那些没有抵抗能力的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粮食被抢走;身强力壮的,可以去参军混口饭吃,而老弱病残,只能沦落到“易子而食”、直至饿死的境地。
而当一个强势的军阀手上有足够的粮食,并且地盘够大、可以维持正常生产时,他可能会接收老百姓,毕竟得打造根据地;但当资源撑不起更多嘴巴时,他不仅不会接收,甚至会进行大屠杀,其目的很简单:既能省粮食,又可不让这些人口资源落入敌人之手。比如上面悲天悯人的曹丞相就干过这种事:公元193年,曹操在击败陶谦后,将当初从长安、洛阳一线投奔徐州的数十万百姓屠杀殆尽(《资治通鉴·卷第六十》):遇操至,坑杀男女数十万于泗水,水为不流。
公元198年,在占领彭城后,曹操更是大肆屠城。因此,那些被后世视为“诸侯”的所谓豪杰们,出于军事及经济目的采取的暴行,正是人口锐减的罪魁祸首。同时,战争往往伴随着瘟疫,由于大量死尸得不到及时掩埋,细菌滋生,本就处于饥饿中的老百姓毫无抵抗力,只能成群的死去;此外,古时自然灾害频发,战乱时期失去了政府的有效赈济,更容易造成民众死亡。
像上述局面,在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混战时屡见不鲜,直到北方统一、三国鼎立后,各方所占疆域相对稳定,正常的生产秩序得以恢复,各国人口才得以触底反弹。这就是人类为什么时常高呼“远离战争、珍爱和平”的原因。战争中,最受伤害的永远是老百姓;若喜爱三国,玩玩相关游戏就行了,千万别想着穿越;否则,若穿越成平头老百姓,可能活不过一天。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没有如袁绍起兵成为诸侯?
袁家两位大孝子,虽然成了诸侯,可却是踩着袁家长辈的人头而割据的,另外杨家虽然也是四世三公,却并没有“门生故吏遍天下”。畸形世家“四世三公”说起“四世三公”,首先想到的就是袁绍、袁术兄弟出自的汝南袁氏,因为小说中,这俩兄弟经常将这个出身作为炫耀的资本,也是他们立足的资本,其实当时还有一个家族也是四世三公,不过在东汉末年,这个家族并没有如汝南袁氏一般兴风作浪,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它就是杨修所在的弘农杨氏。
1.什么叫三公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设置“丞相”为最高行政长官,“太尉”为最高军长长官,都是品秩一万石,“御史大夫”负责检查百官,但是品秩只有两千石。汉随秦制,西汉初年,大部分官职都是跟秦朝一样,最高的也分别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将这三位合称为“三公”,在这三公之下,又设“九卿”,受三公管辖。这个制度称为“三公九卿”,此时以丞相为主。
东汉时期,不设丞相,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依旧是秩万石,名义上依旧是朝廷最高长官,虽然有时候有设“上公”,比如董卓的太师、还有袁隗的太傅,都是高于三公,但是与太保一起的三个上公,一般不常设。总的来说,东汉末年,三公就是除了皇帝以外,名义上朝堂中最高的官员,所以袁家才以“四世三公”为荣。2.汝南袁氏所谓的四世三公,意思就是连着四代人,都有人官居三公之位。
袁绍出自汝南袁氏,他的父亲袁逢曾任司空、叔父袁隗曾任司徒、其祖父袁汤曾官居太尉、曾祖父袁敞曾官居司空、高祖父袁安曾官居司徒。也就是说这连续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而且太尉、司徒、司空三个职位都有人做过。3.弘农杨氏相比起汝南袁氏,弘农杨氏就比较简单,杨修的父亲杨彪是东汉末年的太尉,而从杨彪往上,连续四代人都曾官居太尉,也就是说杨修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天祖父这连续四代人都是太尉,也算另一种“世袭”了吧。
“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后汉书·杨彪传》4.畸形世家的诞生预示着大汉将亡初看,一家人连着四代人都是朝堂上最高长官,说明这家人人才辈出,天下无人能比,事实上真的这样吗?杨彪四代人都官居太尉,难道真的太尉这个官职是为杨家定做,除了他们,无人有这个能力?袁家三公轮着做,真的是每代人都这么杰出,天下人都只能沦为陪衬?显然不是,东汉末年,董卓入京,以武力强行废黜天子,此时的太尉杨彪、曾任过太尉现职太傅的袁隗,他们又做了什么?此时,满朝衮衮诸公,只有卢植一人敢于出来反对,而身居上公的袁隗却亲自将少帝刘辩从皇位上拉下来,并解除了他的玉玺。
袁隗解帝玺绶,以奉陈留王,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太后鲠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者。——《资治通鉴》官员“世袭”,朝廷三公沦为这些世家门阀的掌中之物,说明东汉末年,朝廷官员选拔制度已经沦为虚设,上至三公,下至郡县,官员都被世家大族所把控,在这种情况下,东汉如何能不灭?第一,杨家的后人没有袁家枝繁叶茂同为四世三公,为何袁家有袁术、袁绍,在乱世开启之时曾为天下最大的两个诸侯,差一点代汉,而杨家却如此默默无闻?首先,得从人员构成说起,想要做诸侯,起码得要有能做诸侯的人吧?历史上,公元189年末,190年初是诸侯讨董开始的时候,大部分的诸侯,都是此时能外放为一郡郡守、一州刺史,或者一州州牧,实际上控制一块地盘的官员。
其中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就是其中代表。袁术虽然没有一地之长的官职,但是他本身是开府将军,而且在老家有实际控制力。同样属于袁家的还有山阳太守袁遗,也是汝南袁氏之人。除了长辈在洛阳为官,嫡子袁基也在洛阳为官,袁绍同辈的还有曾任沛国相、后来被征为卫尉的袁忠、袁闳、袁弘等人,可谓是枝繁叶茂。相比而言,杨家这一代,可谓是人丁稀少,同辈人只有一个杨修,唯一的一个族兄杨亮,也只不过是杨振的后代而已,跟杨修还隔得有点远了。
杨修却是公元175年出生,此时才15岁的年纪,根本没有出仕,也无法在外立足,何谈成为诸侯?人丁不旺是杨家不能成为诸侯,不能参与争霸的最根本原因,没有合适的人任职一方,就断绝了争霸的可能性,只能留任朝中,不能兼顾地方。第二,“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可怕董卓之所以能废了少帝刘辩,从而掌控朝堂,一手遮天,是因为他带兵入京,用武力威胁达到目的,可是他又是怎么能够以并州牧的身份带兵入京的呢?说起来,还是靠袁绍,是袁绍建议大将军何进征召董卓带兵到京师,目的是为了诛杀十常侍。
难道袁绍就不担心董卓带兵入京之后,无法掌控,祸乱京城吗?原本他是不怕的,因为董卓是袁家的“门生故吏”。董卓原本在凉州做官,因为犯了事被免了职,后来是官任司徒的袁隗征辟了他,才得以出任并州刺史,之后得以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可以说,没有袁隗,就没有董卓的崛起。董卓哪怕是复起,也最多是一个武将,跟大部分西凉武夫一般,难以任二千石高官。
所以,袁绍才相信他,相信哪怕带兵入京了,董卓依然是袁氏的门生故吏,依旧会“乖乖听话”,只不过董卓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听话而已。同样的还有一个典型,就是冀州牧韩馥,讨董的时候,袁绍只是一个渤海太守而已,在这些诸侯之间,可以说是很普通的一路诸侯,可是讨董失败之后,冀州牧韩馥将这个州牧之位让给了袁绍,从而让袁绍成为了当世第一诸侯,原因依然是因为韩馥是袁氏的门生故吏。
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后汉书·袁绍传》对于袁绍、袁术这些诸侯而言,“四世三公”只是祖上的荣耀,而“门生故吏遍天下”才是祖上给他们留下的遗产,真正切实可用的政治资源。同比情况下,弘农杨氏也许有门生故吏,可是离“遍天下”就差得太远。根本原因还是第一个,弘农杨氏人丁稀少,每代能做高官的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哪怕能征辟人才,又能有多少门生故吏?而且杨氏一直在朝廷中央任职,很少做刺史、太守之类,能在地方征辟的人才就更少了。
没有这些门生故吏帮助,哪怕杨氏这一代能有人在地方任职,想做大也很难,因为这些门生故吏不是一个人,他们代表的往往是一个家族,一个地方势力,这才是诸侯掌控地方的手段。第三,袁绍的“孝”封建时代,任何一个时期,武将带兵在外,一般都会将家人留在京城做质子,以防携兵自重。马腾世居凉州,一直是凉州的一个军阀,后来与韩遂反目成仇,被韩遂杀了妻子,因此投靠曹操,被征召为九卿之一的卫尉。
公元208年,马腾带着儿子马休、马铁入邺城为官,留下长子马超在凉州统率兵马,实际上就是以马腾父子为质,让马超成为在外领兵的将领。及腾之入,因诏拜为偏将军,使领腾营。又拜超弟休奉车都尉,休弟铁骑都尉,徙其家属皆诣邺,惟超独留。——裴松之注引《典略》可是,在211年,马超与杀母仇人韩遂一起起兵反抗曹操,在第二年,曹操杀死了身在邺城的马腾、并夷灭三族。
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诛韂尉马腾,夷三族。——《后汉书·孝献帝纪》马超可谓是三国时期第一大孝子。相比之下,其实袁绍、袁术的做法与马超有异曲同工之妙。董卓入京之后,袁术和袁绍都外出做官,而袁隗与袁家的嫡长子袁基在朝中为官,可是袁绍兄弟参与甚至领导了讨伐董卓,使得董卓大怒之下杀死了在京的袁隗、袁基等人。董卓以袁绍之故,戊午,杀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馀人。
——《资治通鉴》袁绍为了一己私欲,招董卓带兵入京,导致少帝被废,皇室威严扫地;又为了一己私欲,与诸侯讨董,导致家族长辈等五十于口人被屠戮殆尽,可谓是“不忠不孝”的典型。而大汉“以孝治天下”,虽然到后期,这个更多是名义上的,但是常年耳濡目染之下,孝道已经深入人心,大部分人都不会轻易违背孝道的,能像袁绍一样,将“忠孝”都弃之不顾的实在是少而又少。
袁绍兄弟能成为早期最大两个诸侯,是献祭了自己族人,可谓是踩着长辈的头颅上位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东汉末年,汉室颓危,群雄并起,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些世家大族以极少数人,掌控了近乎全部的官职,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要看士族的脸色行事。两次党锢之祸,就是皇帝与士族争权的典型例子,以袁氏、杨氏为代表的士族世代高居三公,却在国难当头并没有扛起他们应该扛起的责任,这样的汉室又怎么能不衰亡呢?主要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