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一品官老爷游戏下载,一品官老爷游戏玩花钱吗
作者:本站作者,清朝总督通常会通过兼任兵部尚书再升半格,从而达到从一品。提督学政的品级众所周知,清朝各省主要官员都是一品、二品的高官。这个问题这样问可能会更精确:清朝的兵部尚书和总督哪个品秩更高,更有实权?清朝的兵部尚书为除皇帝外的主管全国军政工作的最高长官,又称大司马,从一品(准一品),相当于中枢军委常务副主席。
清朝的八旗旗主是多大的官?
八旗旗主不是官职,而是一种身份。旗主和旗人的关系,就好比爸爸和儿子。儿子在外面即便混的再好,回到家里碰见亲爹,也得乖乖的叫一声“爸爸好”。众所周知,八旗制度最早只有一个旗。八旗是后来努尔哈赤通过不停的征战,逐步扩充而来的。为了保证八旗的战斗力,努尔哈赤便采取了“分封制”的办法,给予了旗主很大的权力。这个权利具体来说就是两点:第一、八旗之间地位平等,旗主相互没有统属关系,旗主只向皇帝一人负责。
第二、旗主就是一旗之君主。各旗主对属下旗员、兵丁的统属关系十分严格。旗人对旗主要有“君臣之分”。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努尔哈赤在创立八旗制度之初,就把所有的部众,包括后来归附和俘获的人员,都编入各旗中。形成“以旗统人”的统治格局。也就是说,后金政权建立之初,没有类似于中原汉地的行政建制。人太多了,努尔哈赤一个人管不了,他就只能把人丁打散,分别编入八旗。
除了他自己亲自统领的两黄旗之外,其余六旗,都交给自己的儿子和侄子管理。这就相当于,如果后金是一个公司,努尔哈赤把大公司拆分成了八个子公司。他本人兼任两个子公司的老总,其余六个子公司交给儿子和侄子打理。各子公司自负盈亏,相互之间不干涉,只向努尔哈赤一人负责。而各子公司内部的具体运营,努尔哈赤不管,都由子公司的老总负责。
比如镶蓝旗主阿敏欺压塞桑古(弟弟),塞桑古就跑到正红旗找代善告状。但是代善因为规矩不敢管。塞桑古又跑去找正白旗找皇太极告状。然而皇太极也不敢过问此事。这个情况在旗人中被称作“隔旗如隔山”。还比如,旗下官员及旗民有事,必须要到本旗主处报告,得其允许后方可行动。行军打仗不得擅离本旗及其所属牛录,如擅自离开要处重罚。
甚至于,旗人女子婚嫁也需要本旗旗主的许可才行。这么大的权限,说旗主在一旗之内就是一个小君主,土皇帝,一点都不过分。不过这种情况只是清初才有,顺治皇帝继位之后,出于维护皇权的需要,他就剥夺了旗主的这种如同“土皇帝”一样的权力。具体剥夺的办法很简单:顺治亲政后,设立了一个叫“都统”的官职。并把管理旗人的职责交给都统负责。
旗主就不再负责本旗的一切军政事务了。也就是说,入关之前,旗主不仅有地位,而且还有军政大权。入关之后,旗主的军政大权被剥夺,交由都统负责,旗主不再负责本旗的军政事务。至于说顺治为什么要用都统分旗主的权,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旗主是世袭的身份,享有支配奴才的权力。如果旗主造反,奴才是不能提出反对的。这样就很不利于皇帝的统治;而都统是官职,是流动性官职,有任职期限,只有管辖权,没有所有权。
都统可以指挥旗人,但是不能把旗人当做奴才。康熙中前期之前,都统一般都是本由本旗的旗人担任,旗主也可以出任兼职。从康熙中期开始,都统可以跨旗出任。所谓的跨旗出任,就是说正红旗的都统,不一定是正红旗的旗人担任,什么旗的旗人都可以。这样一来,都统也就不受旗主的束缚,只向皇帝一个人负责。因此,从康熙后期开始,各旗旗主也就是彻底变成了“空筒子王爷”。
这些旗主老爷在本旗有很高的地位,但就是没啥权力。如果不出仕当官,就只是个黄带子宗室。每月按时领自己的俸禄,指挥不了旗人。像《雍正王朝》电视剧里面出现的关外四位旗主王爷进京逼宫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这个时期的旗主,仍然可以享受主人的待遇,旗人见了旗主还是要毕恭毕敬。这就好比儿子在外面威风八面,回到家里还是得老老实实,见了爸爸一样要规规矩矩。
然而在乾隆朝之后,由于乾隆不满意旗主的特权,就对旗主特权进行了削弱。之后的嘉庆和道光两朝也是数次削弱旗人对旗主的义务。所以其实到后来,根本就不知道各旗的旗主是谁了。因为,旗主老爷是谁压根就不重要。爱是谁是谁,反正旗人对旗主也不需要尽什么义务了。最后做一个总结:第一、旗主在清朝早期是一种类似于君主的身份,旗主就相当于是土皇帝。
比如多尔衮三兄弟因为控制了两白旗,就敢跟身为皇帝的皇太极叫板。第二、因为旗主权力太大,所以从顺治时期开始,旗主的军政大权就被剥夺了。之后的康雍乾三代继续打压旗主,使得旗主变成了一个荣誉身份。第三、嘉庆和道光两朝继续打压旗主,削弱了旗主对旗人的主奴支配权,导致旗主变得可有可无,没有人再关心旗主是谁了。第四、旗主的没落过程,其实就是清朝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的具体表现。
清朝总兵究竟是多大的官职?
总兵从明朝开始设立,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清朝之后正式成为一个官职,且官阶为正二品,比巡抚的从二品都要高一级,也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官阶了,正因为总兵在历史上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所以很多人对总兵都比较感兴趣。那么总兵的实权有多大,在清朝时期算得上是什么级别,又拥有多少兵力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对总兵这个特殊的职位,进行一番详细分析。
明朝时期的总兵前边就说过,总兵是从明朝时就开始设立的了,只是这个时期的总兵,还不是一个有编制的职位,仅仅是在危难之中皇帝紧急派遣的大员,换言之,这个时期的总兵,一般在朝中担任的是其它职位,只是临危受命,成为总兵去带兵打仗。当然了,就算这个时期的总兵只是兼任之职,也丝毫不影响总兵在明朝历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比如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在紧急情况下,任命了自己的表哥李景隆为总兵官前去讨伐朱棣。
李景隆当时可是实打实的大将军,又是皇亲国戚,在朝中的地位无可替代,朱允炆在危难之中授予其巨大权力,就足以说明这个时期的总兵,手上兵权可是相当大的,而且对历史的走向影响也很大,必然是皇帝信任之人才会被委以总兵之任,靖难之役中,李景隆手上可是拥有60万兵力啊。到了明末时期,由于女真人的崛起,朝廷开始对镇守边疆一事引起重视,专门派了很多大员去坐镇,而为了给这些在各地坐镇的武将一个合法编制,总兵这个职位正式出现了。
此时的总兵,虽然没有明初时期的总兵那么权力大,但是也绝对都是当时武将中最出色的人,才有资格成为总兵的,比如明末时期的李如松、戚继光、吴三桂、祖大寿等人,在当年可都是九边重镇的总兵。明末时期,全国共有20多个总兵分散在各地坐镇,单纯从兵力上而言,一个总兵手上拥有的兵力,至少也是几万,多的可以达到十万左右,这个时期的总兵,当然也是拥有很大实权的。
清朝时期的总兵兵力要说总兵变化最大的时期,必然就是清朝时期了,在女真人入关之后,虽然大致继承了明朝时期的很多体制,可是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总兵就是其进行改革比较彻底的一个部分了。明朝时期的总兵,拥有的兵力和实权太大,就算是明末时期全国共有20多个总兵的情况下,每个总兵的实权依旧是很大的,所以清朝统治者对这些总兵特别不放心,生怕他们会造反推翻自己的统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清廷左思右想,最终对总兵进行了削权。
清廷的削权方式十分简单粗暴,就是直接将原本总兵镇守的地方进行分割,将其变成几个比较小的地方,每个地方都安排一个总兵,就此削弱了原本总兵的实权,经过清廷这样一番操作之后,明末时期的20多个总兵,到了清朝时期迅速增加到了83人。总兵在清朝时期的全称一般是“镇守某某地方总兵官”,这个官职属于绿营兵中的编制,与八旗兵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一点我在后边会详细说明一下。
为了对总兵有一个更明确的分工,清廷将总兵所辖的军队称之为“镇”,而在镇之下,还设置了协、营、汛等分驻单位,协设副将,营设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汛设千总、把总、外委等。在职位上分工明确之后,总兵在职权上也是要进行分工的,清廷将总兵下辖的一镇军队,分为了两种性质,一种是标营,一种是营汛辖兵,其中标营就是一些经过集中训练的官兵,可用于征战,而营汛辖兵主要是维持地方治安的,很少对其进行训练,就相当于是一群保安一样。
一般情况下,清廷为了防止总兵做大做强,所以对总兵的实权会进行限制,而想要达到限制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小标营所占比例,清朝时期的标营,原则上不允许超过一个镇总兵力人数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一万人的一个镇,标营最多只有三千多人而已。清朝最巅峰时期,全国共计83个总兵拥有63万绿营兵,平均下来每个总兵旗下有7590人,但是真实情况下,总兵所辖的镇大小和重要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兵力也不会是平均分配,在比较重要的防守之地,总兵的兵力最高可达两万多,而在一些不重要的镇,总兵只有几百或者几千的兵力。
清朝时期总兵地位清朝时期的军事体系分为了八旗兵和绿营兵,其实八旗兵才是清廷最信任和重视的军事力量,因此在权力和地位方面,自然是比较偏向于八旗兵的,比如八旗兵中的驻防将军和都统,其不仅在官阶上属于从一品,比总兵的正二品高一个级别,其在军事实权和朝廷地位方面,也是远远高于总兵的,清朝时期全国总共才有14位驻防将军,其地位和实权自然不言而喻了。
可以说在八旗兵中,就是驻防将军和都统的地位最高,实权最大了,此外,还有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员,地位仅次于驻防将军和都统,但也比总兵要高,比如清末的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等,都是实权很大的,当然有时候也会设置抚远大将军,但是因为不常设,我们就不加以分析讨论了。在八旗兵之后,就是绿营兵,可是总兵在绿营兵中的地位,都很尴尬。
在绿营兵中,权力和地位最高的是提督,提督又根据水军和陆军的区别,专门设置了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清朝时期全国共有12个陆路提督,3个水师提督,提督自然就是绿营兵中实权和地位最高的了,其官阶也是从一品,比总兵高一个级别。综上所述,总兵虽然从明朝时期就开始设立,但是其在清朝时期的地位并不算高,不说和八旗兵的那些长官相比了,单纯是在绿营兵内部,总兵也受到提督的限制,权力范围很小。
结语总兵从明朝时期开始,到清朝正式成熟起来,在清朝时期,全国共有83个总兵,每个总兵的兵力几百到两万不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也还是比较风光的,可实际上总兵地位不仅比不上八旗兵中的驻防将军、都统,地方大员总督、巡抚,甚至连绿营兵中的提督也是总兵的上级,可发挥的空间并不算大!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清朝尚书和总督谁的品级更高且实权更大呢?
这个问题这样问可能会更精确:清朝的兵部尚书和总督哪个品秩更高,更有实权?清朝的兵部尚书为除皇帝外的主管全国军政工作的最高长官,又称大司马,从一品(准一品),相当于中枢军委常务副主席。总督则为“总督某某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的简称,为一省或数省政治、军事、经济的最高长官,标准官秩为正二品。从标准官秩上看,显然兵部尚书高过总督半档。
但要论起实权,一个在中枢,一个在地方,没有太多可比性。但是,清朝总督通常会通过兼任兵部尚书再升半格,从而达到从一品。这里强调一下,某某总督兼任兵部尚书的说法其实是有误的,正确说法应该是以中枢官职兼任地方官职,谁见过某某省一哥兼任中枢委员的说法?肯定是以中枢委员身份兼任某省一哥。如清朝重臣张之洞,官方正式职位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使总督两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
这种情况下,很明显,作为两广总督的张之洞要比同级别的中枢兵部尚书更有实权了。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在清朝的总督中,直隶、两江、湖广、两广、闽浙等五大最重要的总督,通常会以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兼任。四川、浙江等地总督有时候也会以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身份兼任,这种情况下,作为兵部尚书副职的兵部侍郎衔总督,无论是从品秩还是实权,都要低于兵部尚书了。
如何评价刘墉?乾隆时期的刘墉是个什么职位?
刘墉在现实历史中是一个非常刚直不阿的人物,但是在面对和珅这个乾隆朝位高权重的大贪官时,他的刚直不阿却被他隐藏了起来。历史中,他非常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知道自己和和珅对抗就是以卵击石,为了防止遭到和珅的报复,他不敢和和珅爆发太多的冲突,遇到事,就打出一手他原本十分厌恶的太极拳,把事情给推出去。虽然这些事情与他的本心不合,但他知道,这是自己想要生存的唯一法则。
真实历史中的刘墉刘墉在电视剧中的形象和和珅一样,都有些被过于丑化。现实历史中的和珅非常高大帅气、又极度有才华,与电视剧中猥琐矮小的和珅,有着天壤之别。而现实历史中的刘墉也是如此,他虽然不如和珅帅气,但却有将近1米9的伟岸身高,整个人站起来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汉,跟电视剧中那个矮小驼背的老人有着巨大差别。
刘墉的家世非常不凡,他的家中三代以上都是清朝有功名在身的人。他的父亲更是厉害,在刘墉还没有进入朝廷之前,就已经成为了乾隆手下掌握着巨大权势的朝廷大员,权势地位之重,被民间冠之以了相国的称号。刘墉能进入朝廷中,就与他的父亲有着莫大关系。在清朝的科举考试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功名,这个功名就是“恩荫举人”,是清朝专门为一些大臣后代准备的,刘墉在他年轻之时,就凭借着他父亲的关系获得了这个功名,接下来参与到了意义重大的殿试之中。
刘墉早期的官场人生刘墉虽然是凭借着自己父亲关系获得这个机会的,但却并不意味着他本身没有才华。在考殿试的时候,他从那全国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众多进士中杀出了一条生路来,考到了第五名。经历过这一次殿试考试的他,仿佛一条跃过了龙门的鲤鱼,开始平步踏上了自己的青云之路。他接下来很快高升,被乾隆皇帝授予了一个能非常靠近乾隆皇帝本人的官职。
在那些封建王朝的年代,虽然这个官职听起来不是特别厉害,但正所谓丞相门前七品官,能接近得了皇帝的官职,又有哪个是简单的呢?不过他的青云之路并没有走得太过于长远,因为他父亲犯错受到乾隆皇帝惩罚的原因,他这位为人子的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他先是被乾隆皇帝降了一个等级,然后第二年就被乾隆皇帝发配出了京城,把他派到了外地去做官。
刘墉开始变得圆滑刘墉这一发配,就被发配了二十来年的时间。这二十来年的时间里,他在全国各地做出了很多事情。他每到一地,都会为当地的百姓们处理冤案、治理过程中给当地百姓们做出很多有力的举措。他的所作所为百姓们是明明白白看在眼里的,所以他就获得了来自于百姓们的爱戴,甚至一度被人们称之为“刘公”,一度被拿来与宋朝的包拯相提并论。
从这一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刚直。不过在他被调回朝廷中后,他的行事风格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他开始变得小心谨慎、变得处处圆滑起来,面对棘手的问题,他从来不会迎难直上去解决,而是能推脱就推脱,不能推脱就圆滑地解决。在现实历史中,电视剧中那般处处与和珅针锋相对的事情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刘墉的生存之道乾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为了他这份安然度身事外的事情嫌弃过他。
嘉庆皇帝在刚登基、乾隆皇帝还没有放权的时候,也这样说过他,不过他没有任何改变,仍旧和以往一般圆滑。一直到了乾隆去世,刘墉才开始展露出了长时间被他隐藏着的刚直,在嘉庆皇帝完全掌握权力后,他成为了帮嘉庆皇帝处理和珅的头号大员,秉公处理起了和珅。在嘉庆皇帝掌握大权的接下来几年时间中,他也是如此,不再如同以前一般推诿、圆滑,开始做出了很多公正严直的事情出来。
遍观刘墉的这一生,我们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在能保全自身的时候,他会选择恪守自己的本心,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在立于危墙之下、随时有可能丢掉性命的时候,他则选择了避身世外,既不掺合,也不同流合污,倒也无愧于心。刘墉在乾隆年间的官职在乾隆年间,刘墉最高做到过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大学士的位置上。
清朝时期的直隶就是现如今的河北省,因为环绕着京城北京,有着重中之重的地位,这才有了直隶这个名号。直隶总督是正二品的官职,但因为有着兵部尚书的加衔,所以一般最低都是从一品的品级,是清朝时期最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之一。而吏部尚书主要掌管着朝廷官员的人事考核,在清朝的六部尚书之中,是权力最为巨大的,有着天官之称。
除此之外,刘墉还在某段时期内被乾隆皇帝授予过大学士的官职。大学士在清朝是正一品的品级,地位非常尊崇,只不过刘墉后来因为犯了错,被乾隆皇帝罢免了这个官职。所以说这就是刘墉,我觉得他是一个正直但又不死板的人,从他一生所做出的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特点,至于他在乾隆时期当过最大的官职就是大学士,这是一个在清朝时期品级达到了顶峰的官职。
为什么宋朝大臣上朝时手里会拿一块板子?有何用处?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见到每当君臣朝会时,大臣手中都会持有一块狭长略带弯曲板子的情景。可不要小看这个“板子”,它可大有来头,史学术语称其为“朝笏”,又称作手板、玉板等。朝笏起源上可追溯至商朝,直至满清才开始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三千多年。关于朝笏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北宋年间的名臣范仲淹幼年丧父,后母亲改嫁,他不愿寄人篱下,便容身寺庙,苦读诗书。
后来他出人头地,考取功名。当他官任苏州太守时,母亲突然病逝,为了安葬好老人,他便请了一位风水先生挑选坟地。先生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告诉范仲淹这是一块十全十美,百年一遇的墓地,范仲淹不相信天底下有这么美妙无缺的事情,便让风水先生再仔细勘察一下有没有缺陷。果不其然,这块所谓风水宝地既大吉,亦大凶,第一个葬下去的,将要断子绝孙,以后再安葬的才可以大吉大利。
可是眼看母亲下葬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哪有时间再去找个风水宝地呢?风水先生给范仲淹想了个办法,让他在监牢中找一个没有成家的死囚,杀了埋下去,然后再安葬老夫人。这死囚本就是罪有应得,况且又没有后人,本来遗体或许被弃之荒野,如今好歹也能被安葬,可以说是很恰当的人选。但是当时正值仲夏,离秋决还有一段日子,可不能因为一己私欲违反法律,范仲淹想都没想果断拒绝。
既然没有人,那便让我范家做一次出头鸟,造福后人。于是范仲淹便在次日下葬了母亲,结果当晚风雨交加,山蹦地裂,山上大块的石头都竖起来了,像官员手中的朝笏一样,这正是千年不遇的吉祥景象,预兆家里子孙世代在朝为官,大富大贵,称为“万笏朝天”。而关于宋朝大臣为何要在上朝时拿一块朝笏,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要说明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影视剧中手持朝笏的人,一般都是朝中德高望重而且上了年纪的老臣。
虽然宋朝科技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辉煌时刻,但相对于现代而言,还是望尘莫及,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一支录音笔或一台平板搞定的。因此对于那些年迈记忆力减退的大臣而言,在天子脚下的言辞就要显得格外谨慎。在皇帝早朝的时候,大臣要不仅边听边记,同时还要构思或牢记自己将要上谏的内容。万一皇帝突然龙颜不悦影响到大臣们的心理,大脑一片空白,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为了应对这种潜在的突发情况,朝笏就排上用场了:一方面来讲,它可以很方便地记录皇帝早朝的重要内容,为大臣们接下来的发言做好铺垫,充当着一个临时记事簿的作用;另一方面,朝野之上是极其注重君臣礼仪的,类似直视皇帝或东张西望的行为都是对天子权威的亵渎,稍微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在此情况下,大臣手里持握着一块朝笏就可以很好的吸引注意力,在皇帝讲话时,大臣附身跪地,眼睛盯着朝笏,同时做记载,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至于为何到了宋朝还要采用笏板,而不是用更轻便的纸张代替,也是有其历史传承因素的。其实上文已经提及过,朝笏最初诞生于商朝,其材质通常是竹子或木板。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中才给出它的真实面貌,据《礼记》记载“笏长两尺六寸,中宽三寸”(约合长五十厘米,宽十厘米)。到了唐朝时期,随着中日的密切往来,朝笏也逐渐走出国门,漂洋过海来到这片从未踏足的岛国。
即使是在当今日本影视剧中,也仍能见到它的身影,比如在宫崎骏的动漫电影《千与千寻》中就有相关场景:当千寻进入另一个世界后,见到夜晚天神乘船过河吃饭,而他们手中所持握的物件正是朝笏。随后的几百年间,朝笏也仍然作为官员们的办公用具,频繁现身于庙堂之上,即使是到了君主集权高度发达的明朝,我们同样也可以从吴晗的 《朱元璋传》中窥见一斑:“ 元璋不理会,仕鲁着急,闹起迂脾气,当面交还朝笏,要告休回家。
”可见作为一个过渡期而存在的宋朝,继承前代的传统也就不难理解了。此外,朝笏除了办公用品的身份,更重要还是权力的象征,不同材质的朝笏正是对官员等级的反映。其实最初的一段时间,由于礼仪制度尚未规范,因此君主并不太注重朝笏的形式。作为朝野上常见的物件,大臣们也是这次上朝用完后,下次就换一块。但随着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和各种礼仪制度的规范,朝笏的作用也就不再单单局限于记录工具了,慢慢纳入了礼仪制度的规范中。
官员在上朝时除了要穿戴整齐,还要依据自己官职的大小持握不同材质的朝笏。对此,每个朝代都对朝笏材质对应的等级做了明确的规定。如在唐代的时候,一品到五品官员都拥有一个朝笏,为象牙材质,也称为玉板,六品以下的官员拿的是竹木做的笏;到了宋朝,朝笏沿袭唐制,仍旧只有五品官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用象笏,而六品以下的官员则只能用竹笏;当发展到明朝的时候,五品以下的官员已经可以不用持笏上朝了;到了清朝,由于满族统治者在马背上待习惯了,现在突然让他们拿着笏板确实有点难以适应,况且在满族以往的传统中也并没有持笏上朝的习惯,所以更倾向在上朝时凝视皇帝的他们就选择了废除朝笏,自此朝笏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然,笏板的持有者也不仅仅局限于朝野上的文武百官,同样也可以是民间的道士。他们用的是玉板或者是象牙板。道士们所叩拜的玉皇大帝是他们认为的“三界至尊”,一些高级道士在法会上会手持笏板,就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如当今的日本在举行法会时,仍旧沿用我国的笏板文化,他们国家男女道士都可以使用笏板。此外礼仪制度也对形状做出了相关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
年羹尧担任的抚远大将军属于什么级别?当时地位如何?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抚远大将军这帽子也只有满清这拉大腿的王朝能整出的玩意。如果您要问这帽子他是啥级别,老梁郑重其事的告诉你,这玩意说好听点是超品,说的不好听点它就是没品。您把这满清从大到小的红顶帽子挨个捋一遍,就会发现没这东西。扯到这里估计大家伙就要问了:“现如今那满霸屏的大辫子戏,咋老是说抚远大将军,听着好像官挺大的,难道是电视剧是骗人的?”那倒没有。
这东西其实是个临时设置,您可以把这身份看成是钦差,当然他这钦差是个纯武职,但实际的权限比钦差还高一筹。那么有多高呢?老梁给大家伙解释一下。满清那会出现比较大的战事的时候,就找一个大臣来统兵,统筹全局去摆平这战事。因为满清是文武分治,文官管理不了武官,而武官也不鸟文官。但打仗这事是一个动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您在前边和敌人怼,这后边还得靠文官来调度。
在这节骨眼上您再来个文武分治,那叫互相拆台,这仗也不用打了,大家伙摇着小白旗直接投降就得了。所以抚远大将军虽然是个武职,但只要是辖区内的官,您不管是啥一品,二品,文官还是武官都受人家节制,如果不服管教,抡刀子直接剁了你的权利也是有的。当然抡刀子剁个一品大官,一般的抚远大将军是不会干的,还是会给当权的皇帝打个小报告啥的,让皇帝去剁,毕竟这事牵扯的是皇帝的权威,所以只是理论上有这权限。
但您千万别把他当摆设就成,不然遇到一个较真的抚远大将军,您这脑瓜子肯定就下来了,给您整个先斩后奏啥的就完求了。所以这帽子大到假以时日就能割地一方,成为割据势力诸侯的可能。这帽子一般也只给皇帝的兄弟,儿子或者绝对亲信的人戴戴。当然这帽子要是戴在了亲王或者君王级别的脑瓜上,这就是俗称的大将军王。如果是一个大臣想要戴上这帽子,您原先的底子最次也得是个一品大员。
而皇帝也害怕您这玩着玩着就把自己个的小野心玩大发了,真来个割据一方咋整?所以这战事一结束,您这大将军的大印就得立马归还,洗洗回家睡觉就得了。而满清历经十二个皇帝,前前后后就整出了九个抚远大将军,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有三。一曰爱新觉罗.福全,康熙的异母兄弟,在康熙年间出征噶尔丹,就戴过。二曰爱新觉罗.胤禵(或者叫允禵)康熙第十四个儿子,雍正的同母弟弟,八爷死党,最后被雍正给圈禁了。
三曰年羹尧,这主就是本文的主角了。年羹尧咋说呢,年羹尧的才华那自不必说,康熙三十九年中的进士,到了康熙四十八年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四川巡抚。巡抚这位置搁满清这就是封疆大吏,大家伙猜猜这时候的年羹尧多少岁?根据《永宪录》记载,这货的年龄不到三十,想不到吧。老梁不到三十的时候,还满世界为找食吃,苦的脑壳都挤成了大肉包,而人家已经是一方诸侯了。
康熙都夸他是一好官。到了康熙快走的时候,要决定继承人的时候,年羹尧占了一好队,直接就站在了雍正的屁股后面。这一下子,那身份又是水涨船高啊!和隆科多这就成了雍正的左膀右臂。而雍正对他也是恩宠有加啊,只要是涉及西部的一切问题,他都可以做主,这还不算能直接参与朝政。直接给雍正打小报告自不必说,还经常性的和雍正讨论朝中的大事。
啥官员任免,啥人事安排了,雍正和年羹尧的交流那叫个频繁。本来雍正是想要和他做个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可是雍正忘记了,这个世界最缺乏的是谨慎的人,最不缺乏的是娇惯的人。这一娇一惯的,年羹尧这脑壳就充血了,目中无人不说,还整了很多超越本分的事。您比如说,那些个蒙古王公老爷,满清那些个封疆大吏,按理说人家不归你管,他倒好非要人家来个跪迎。
跪迎这俩字说的轻巧,可他只能是皇帝享受的待遇,你自己个踹兜里享受,你想干啥?别说是雍正了,只要不是个糊涂蛋,那个皇帝心里不起疙瘩。毕竟历史上,那些个造反的大臣野心外放的表现,都是使用的规格超过了本身使用的规格。所以皇帝想和你做朋友,这可以有,但您也得提着点心不是。您享受不怕,怕的是你要享受皇帝的待遇,这就招人恨了不是。
大清朝的正二品高官,镇守一方的总兵,到底能调动多少军队?
首先,我们聊一聊总兵的历史。总兵出现于明朝,明朝的总兵堪称能够与巡抚正面叫板。明朝建立以后,蒙古势力败退北方草原,但并不甘心失败,一直集结力量不断的南下。为了抵御蒙古骑兵的进攻,明朝从东北到西北,总计建立了9个重镇,俗称为九边重镇,例如甘肃镇、大同镇等等。一个镇负责一大片地区的防务,类似于战区司令。 每个镇的最高长官就是总兵,每位总兵管理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军队。
例如辽东镇总兵,能够管理9万多军队,属于实权人物。山西的大同镇总兵和太原镇总兵,几乎能够与山西巡抚正面叫板。明朝总计只有20余位总兵,明朝总兵的含金量很高,类似于战区司令和省主席的关系,双方的权力势均力敌。 清朝入关以后,沿用了明朝很多官职,但进行了改革。清朝的总兵属于正二品,清朝的巡抚则是正二品或者从二品,一般挂都察院右都御使的头衔。
换句话说,从表面来看,总兵和巡抚属于平级干部,似乎与明朝的情况差不多。但是在清朝真实的官场上,连总兵的顶头上司提督大人,都是巡抚的下级。清朝的每个省设立了巡抚和提督,提督负责管理全省的绿营军,巡抚则负责全省军政民财各方面的工作,属于全省的一把手。虽然提督是从一品,比巡抚的品级还高,但必须接受巡抚的节制。
见到巡抚以后,提督一般会恭恭敬敬的说一句“参见中丞大人。”巡抚也会客气客气:“军门,不必多礼。”但如果没有这个礼仪,巡抚会很不高兴,毕竟文官节制武官是老传统。 至于总兵,每个省会划分成好几个镇,总兵仅仅是一个镇的长官。虽然总兵是正二品,但实际权力并不大,连布政使和按察使都不敢得罪。我们聊一聊总兵下辖军队的问题,明朝的总兵只有20位,总兵类似于战区司令。
清朝的总兵则有80多位,70多位陆军总兵,10多位水师总兵。例如北洋水师的老大丁汝昌,头衔是提督,镇远和定远的舰长则都是总兵。 清朝的绿营军总计只有60多万,一口气出现了70多位陆军总兵。而且有一部分绿营军,属于总督和巡抚直接管理的。按照这个标准计算,一个镇的绿营军最多只有七八千人。换而言之,总兵类似于师长兼军分区司令,与巡抚的权力相比,差距非常巨大。
其实,各地的分守道或者省城的知府,都不一定怕总兵。所以说,总兵属于位高权力。看上去属于朝廷的高官,其实谁都不敢得罪。我们顺便聊一下实权很大的五品官,兵部的武选司郎中和武备司郎中。这两位五品老爷,分别管理各地军官的升迁调动、各地军队的武器和物资发放。如果得罪了武选司郎中,那么,那位将领很有可能被升迁半级,然后调往最前线作战。
虽然总兵、副将等将领的品级不低,进了兵部以后,都会毕恭毕敬。尤其是遇到尚书大人和侍郎大人,这些堪称自己的顶头上司,标准的实权派。至于各个机关的郎中们,外地将领也不敢轻易招惹。最尴尬的还有守备大人,命名自己的品级不低,却只能干打杂的工作。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学政大人的权力并不大,全省的四把手,为何有人说能够直接对抗二品巡抚?
学政是清朝最为特殊的一个职位,没有之一!为什么说他特殊呢?因为他虽然身处地方,却属于京官;身为各省主要大员之一,品级却可以很低,而且没有固定品级,自从二品至从五品都有。这在清朝官制中是“蝎子粑粑”——独一份!身处地方的京官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也被称为学台、学宪,每省一员,主管各省与科举考试相关的事务。
既然是每省一员,提督学政自然应该是地方官了。但是,清朝的提督学政却不属于地方官范畴。清朝的科举通常三年举行一次,提督学政也是三年一任。在京官中遴选,然后外派各省,只管理一个科举周期内的相关事务,从县试、府试到院试、乡试,都归提督学政管辖,县学、府学等等的教育事务也都归提督学政领导,各省督抚无权插手。科举周期结束,提督学政回京交差,原来干嘛的还干嘛去……换言之,提督学政并不是常设职务,而是一个临时性职务,只是这个临时略微长了点儿,整整三年!提督学政虽然身处地方,却是代表皇帝进驻地方工作的,很大程度上带有钦差性质,并不属于地方官,除了科举考试相关事务,提督学政也无权插手地方事务。
从这个层面而言,提督学政的权力其实并不大。之所以那么多人趋之若鹜,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掌握着很多人的仕途,如果黑下心来,还是相当有利可图的。因此,提督学政也成了清朝最为高危的职务之一,因为科场舞弊被杀的提督学政不在少数,著名的俞鸿图案就是典型的例子,最终俞鸿图被清世宗腰斩于市……即便清如水,提督学政依然是“有利可图”的。
科场历来重视同年、座师,一旦自己任期内的举子将来飞黄腾达了,作为座师的提督学政也是会跟着沾光的。所以,清朝的提督学政之职一直为众多官员所追逐。提督学政的品级众所周知,清朝各省主要官员都是一品、二品的高官。总督编制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者从一品;巡抚编制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正二品;布政使从二品;最不济的按察使也是正三品!但是,提督学政却非常奇怪,他属于各省主要官员之一,却没有固定品级,原来是什么品级,出任提督学政之后还是什么品级。
清朝对提督学政的“学历”要求很高,必须是进士出身,但是对级别要求却放得很宽。侍郎、京堂、翰林、科道、部属,只要是进士出身者,都有资格出任提督学政。在这些人当中,侍郎是从二品,十五道监察御史却只是从五品。换言之,提督学政可以是从二品,也可以是从五品。从五品是个什么概念呢?比正五品的府同知(大概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副市长)还要低一个级别。
也就是说,一个比副厅局级还要略低的官员,却可以和一群省级官员平起平坐!这也是清朝提督学政最为特殊的一个地方。提督学政能否对抗巡抚关于这个问题应该区别来看, 提督学政的职权范围与各省巡抚并不重叠。换言之,巡抚的手升不到提督学政碗里,提督学政也管不着地方事务,二者之间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对抗的问题。但是,有时候二者还是会发生交集的,最著名的莫过于雍正二年的河南乡试罢考案了。
因为刚刚上任河南巡抚的田文镜铁腕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侵害了士子们的利益,参加乡试的士子集体罢考,事情闹得很大,但身为河南巡抚的田文镜却没有任何办法。一来,巡抚无权管辖科举考试,二来彼时的河南学政是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而且张廷玉态度暧昧、倾向于支持罢考士子。最后,田文镜也只能是上奏清世宗,由清世宗派钦差到河南解决问题。
田文镜既然敢上书参劾张廷璐就已经开罪张廷玉了,说田文镜投鼠忌器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那么他为什么不强势介入,却要上书清世宗解决问题呢?就是因为提督学政不属于河南地方官,河南巡抚无权干预提督学政管辖的事务。田文镜在河南可以管天管地,就是管不了提督学政!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提督学政的确是可以和巡抚对抗的。但前提是,所对抗的事情必须是提督学政职权范围内的,地方事务提督学政无权干预,更别说是对抗巡抚了……综上所述,提督学政是清朝最为特殊的一个职务,他身在地方却属于京官,级别可以不高,却能够与各省主要官员平起平坐,甚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可以与巡抚正面对抗!至于原因嘛,只有一个,提督学政是“钦差”,他代表的是皇帝,专事专办,地方官员无权干预,即便田文镜那样强势的巡抚也无能为力。
当下不少家长一管孩子就心乱如麻,有家长说管不了孩子就不要管了,你怎么看?
感觉现在有些孩子确实太难管,但要是不管他就不会明辨是非,就会任性胡为,只管不教是不负责任,不仅要管,重要是要教,这个教是要教孩子做人,关键有的家长的是非观就不明确,这是最难解决的,光依靠家长也不行,有的孩子不听家长的,看来还是老师教育比较有力度,自古老师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有的孩子不怕家长怕老师,个人认为这也是个好现象,严师也出高徒。
孩子生下来,家长从小就应该管,不仅是照顾吃喝穿,还要教他怎样是对,警告他哪样是错,错的一定不能做,否则就受惩罚,对的要表扬,让孩子也有自信,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孩子会向父母学习,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习惯,孩子就会朝着父母心中想要的样子成长,如果觉得孩子错了,家长就该反思,是不是自己身上也有这问题,如果有就赶紧改正,并提醒孩子,对孩子要恩威并施,该关心关心,该教育就教育,助孩子成长,努力让孩子将来有好结果才是真的爱孩子,在家家长正确管教,在校老师正确引导,不论将来出息大小,孩子起码懂的怎样做人,知道怎样做人,他自己懂的怎样做人了,大了就用不着大人操心了,将来孩子自己也有个好结果,不说别的,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努力了,尽力了,起码自己也不后悔,仅个人想法,请随意。
元春加封贤德妃晋封风藻宫尚书,尚书不是六部一品官吗,怎么妃嫔也可以做尚书?
凤藻宫尚书是《红楼梦》中元妃的官职。凤藻是有文采的意思。尚书这里指女尚书。三国时魏国曾设尚书(但不是女官),管理秘书省以外的奏章,但历代均没有凤藻宫尚书这一官职,《红楼梦》中系作者虚构。贾政过生日,一家人正热热闹闹摆酒听戏,内廷太监前来传旨,着贾政立刻陛见。这一下子整个贾府上下都惴惴不安,生怕贾政此去招来祸事。
一家子眼巴巴等了大半天,才传来消息:元春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喜讯传来,贾府人丁个个心花怒放、喜气洋洋。那么这个“凤藻宫尚书 贤德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元春因贤孝才德选为女史入宫,得皇上眷顾,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凭贤孝才德貌,深得盛宠,其封号中的凤藻指文采,宝玉读书启蒙乃元春亲口传授,省亲时对别墅内诗文有独到见解,评定姊妹们诗文之好歹,颇有闲情雅致,在省亲后,整理诗文,命人篆刻,多种树植,在元宵佳节亲制灯谜与众姊妹猜,可见元春才华;元春的丫鬟唤抱琴,参见迎春的司棋,探春的待书,惜春的入画,透出四春于琴棋书画的造诣,元春擅琴,与皇上可说是知音,日常生活该是吟诗作对,琴瑟和鸣,何况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颇具贤德,又美貌异常,锦上添花。
前面都是其次,重点是皇帝给个贵妃让她当。对于元春的加封,我始终没有明白——皇帝到底给她封的位份是什么?是朝廷女官?还是后宫嫔妃?“凤藻宫尚书”这个头衔,说明元春是女官(女尚书就是宫内的女官名,负责管理批阅宫外奏章﹑文书等等;而加封的“贤德妃”,又说明元春是后宫的嫔妃。不过,历史上我还真没找到哪一朝有“贤德妃”这个奇怪的位份:唐朝时期,皇后之下设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明朝初期,皇后之下是贵妃、妃,后来渐渐变成皇后之下为皇贵妃、贵妃、妃(清朝类似)。
总之,把“贤妃”和“德妃”两个位份合二为一,大约是曹公的文字游戏。先是封宫中女官,然后加封为后宫嫔妃,那么元春从女官晋升为妃嫔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贤德妃就贤德妃吧,反正封的是妃位。然而,就在元春得到了省亲的恩准之后不久,贾府诸人对她的称谓又变了。第十七回:贾政说道:「这匾额对联倒是一件难事。论理该请贵妃赐题才是,然贵妃若不亲睹其景,大约亦必不肯妄拟,若直待贵妃游幸过再请题,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从头至尾连续叫了好几遍,这决不是贾政一时糊涂。等到省亲时,对元春的称谓又统一改成了贾妃、妃,没有再提过“贵妃”或“贤德妃”。留意过元春的仪仗——“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结果我发现,在清史稿中,能用到这两样的就有:1)皇贵妃仪仗,七凤明黄曲柄盖一,翟舆一乘;2)贵妃仪仗,同上;3)妃采仗,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