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刘邦这下麻烦了 项羽刘邦的游戏

作者:本站作者

项羽刘邦谁更适合做皇帝?

项羽刘邦谁更适合做皇帝

揭秘刘邦为什么能比项羽更适合当皇帝,原因就几个字!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7129557083529917540,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neardup_id": 7145694995524774682, "vid": "57001645d298404593dc5190f49676e8。

项羽号称“西楚霸王”,为什么斗不过刘邦?

项羽刘邦谁更适合做皇帝

一代战神项羽,才高气傲,他的一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气吞山河、壮怀激烈,他想成就的是一代霸王,而非帝王之业。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志气,楚霸王项羽,做事轰轰烈烈,及时面前是百万雄兵,他也是杀气腾腾无所畏惧。奈何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的目中无人,心中不曾有敌手,他也不曾重视过谁,所以人才都离他而去,奈何天下芸芸众生何止千万,恃才傲物者终究是抵不过用天下之才者。

项羽射了刘邦一箭刘邦没死从此象棋多了条不成文的规定,为什么吗?

项羽刘邦谁更适合做皇帝

中国象棋的发展经历了复杂漫长的演变过程,直到宋朝时期才形成了今天的样子。不过,里面确实存在许多汉朝的元素,比如楚河汉界,据说发明者还是韩信,于是一个楚汉相争的战场呼之欲出。中国象棋是一种益智竞技游戏,游戏当然就要讲规则,其中有一条就是一方的主帅不能与另一方的主帅“见面”,否则就是输了,这就是题目所提到的那条“不成文的规定”。

那么这条规定的由来是怎么回事呢?或许就是同项羽射刘邦那一箭有关。对历史不太了解的人会认为,刘邦与项羽一开始就是势不两立的一对儿,其实并非如此,他们最初也有过一段儿“蜜月期”。项羽起兵发展的比刘邦快,原因就是有一个很能干的叔叔项梁。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杀掉会稽郡守率先响应,刘邦在沛县紧随其后。可是当陈胜吴广被灭后,项梁已经发展到近十万人的规模,诸如陈婴、英布、吴芮等势力相继加入,而刘邦只撺掇起了数千散兵游勇,关键是驻守丰邑的雍齿还倒戈魏国,导致他几乎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大树底下好乘凉,出于无奈,刘邦只好率众去投奔驻扎于薛县的项梁。项梁不简单,为人也比较仗义,收容刘邦后,又借出数千兵马,助刘邦收复丰邑。从当时情形看,等于是项梁收编了刘邦,如果不出意外,项梁称霸天下,刘邦能拼到底,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开国功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刘邦在项梁军内部还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不是一味跟着项梁屁股后面跑,而是被安排带领着一队人马去攻城略地,当然这队人马的主要成员还是从沛县带出的那帮人,这也为日后脱离楚军奠定基础。

果不其然,第二年(前208年)项梁在定陶战死,楚国势力重新洗牌,在楚怀王的有意提携下,被尊为长者的刘邦率领一支队伍去攻取关中,项羽则在卿子冠军宋义的带领下北上救赵。从此,便意味着刘邦与项羽分道扬镳。刘邦入关两个月后,项羽也率领诸侯进入关中。按最初的“怀王之约”,关中土地是刘邦的,还可称“关中王”,但是项羽到来后,把怀王的约定当作一张废纸,并且在齐、楚、燕、韩、赵、魏和基础上又分出13个诸侯国。

刘邦被封为汉王,建都南郑,拥巴、蜀、汉中三地。最重要的是,项羽将关中分成三分,由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掌管,以此来封堵住刘邦。刘邦实力欠缺,敢怒不敢言,选择了隐忍,但此举意味着楚汉走向对立,刘项决裂。所以,当项羽到齐国平定田氏兄弟之乱后,刘邦趁机杀回关中,并接下来煽动起一帮反楚诸侯,集结起56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入西楚国都彭城。

刘邦原以为一锤定音,解决了项羽,没想到很快被项羽反戈一击,56万大军土崩瓦解。大败后的刘邦逃窜到下邑,重新整顿兵马对抗项羽,楚汉之争的序幕全面拉开。纵观楚汉战争的过程,就是刘邦在正面牵制项羽;韩信北上攻占代、魏、赵、燕、齐,从左侧翼包围了项羽;游击将军彭越在后方骚扰项羽,并断楚军粮道;右侧翼则拉拢兼并以英布等人为首的诸侯归汉;最终对项羽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包围圈儿。

值得一提的是,刘邦与项羽的对抗主要集中于荥阳、成皋、广武涧(鸿沟)一带,楚军从来没有攻入函谷关,刘邦也没有突入彭城,双方拉锯了近四年之久。韩信攻占齐国之后,标志着楚军陷入汉军的战略包围之中,项羽在无法突围的情形下焦躁不安,于是乎喊刘邦要么列阵决战,要么出来单挑。结果,刘邦站在广武涧的对面对着项羽好一顿的奚落,不仅不接受挑战,而且让一位叫作楼烦的射手朝楚营射箭,一连射杀了数名楚军。

项羽出于反制,也埋伏了射手,等刘邦落面时,一箭将其射翻。对于刘邦中箭这件事情,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与《史记•高祖本纪》中均有记载,但是射刘邦的是埋伏起来的弓弩手,并不是项羽本人,所以影视剧中的内容与正史有些出入。在《史记•高祖本纪》中,更为详细生动一些。说刘邦与项羽在广武涧两边相对而立,刘邦一口气罗列出了项羽的“十条罪状”,又称“十罪项王”。

一、不仅不尊怀王之约,还打压我刘邦;二、斩杀宋义自尊,是为犯上作乱;三、不尊怀王命令,擅自入关搅局;四、烧阿房宫,挖秦始皇墓;五、杀害已降的秦王子婴;六、于新安坑杀二十万秦降卒;七、以自己的主观意识胡乱分封,故挑起诸侯间的争斗;八、驱逐义帝,侵占其他诸侯的土地而自肥;九、派人偷偷截杀义帝;十、归结上述种种罪状,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正当刘邦对着项羽滔滔不绝,唾沫横飞时,楚军放出了冷箭。刘邦被射中胸口,重伤的很重,差点一命呜呼。后经医生治疗,总算死里逃生。然而让刘邦没想到的是,在他称帝的六年后(前196年),当年被项羽射中的地方又被淮南英布追了一箭。刘邦回师后,身体每况愈下,吕后请来医生为他疗伤时,又被他一口拒绝。当时刘邦说了一句话很豪气的话:寡人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岂非天命!如今再次受伤也是天意,既然天命如此,治它又有什么用呢?刘邦的意思大概是,当初被项羽射伤时捡回了一条命,如令同样的地方又挨了英布一箭,所以这是上天的安排,于是听天由命了。

显然,刘邦有些“宿命论”的意思,所以后人在制定象棋规则时参照了这一点,规定双方主帅不能碰面,否则就判定一方为输。中国象棋土生土长在中国,象棋的“象”是一个人,相传他是舜的弟弟。象喜欢搏斗,于是发明了一种用来模拟战争的游戏,被后人做“象棋”。汉初,韩信把象棋进行一番改动,有了楚河汉界,设了“王不见王”的规定,名字还叫作“象棋”。

一代战神项羽在对刘邦的战争中都是碾压对手,为何垓下之围只输了一次就彻底失败了?

谢谢邀请答题一次失败就足以让项羽九泉之下悔不当初刀下留情没杀死刘邦项羽争天下失败不是一次战役、三五句话就能说明白问题的。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以后,刘邦和项羽继续领导农民反抗秦朝统治。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大败秦军主力。同时,刘邦带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自称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自公元前206年开始,项羽和刘邦为争做皇帝,进行了将近4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战争初期,项羽实力雄厚,有40万大军;刘邦只有10万人。公元前206年,刘邦出兵关中,项羽正在和田荣打仗,顾不上。 前205年,刘邦率56万人攻彭城,项羽率3万人回援。

这就是著名的“彭城之战”,汉军损失超过20万,刘邦大败。前204年,项羽攻荥阳,刘邦逃跑。前203年,项羽刘邦鸿沟议和。项羽返回途中,刘邦撕毁协议,偷袭项羽,在固陵被项羽杀的大败。所以说整个楚汉战争都是项羽碾压刘邦。曾经自信横扫天下的项羽为什么垓下一役就失败了呢?我们来分析一下项羽失败的原因。首先说说刘邦,刘邦关注民心,进驻咸阳时,宣布废除秦朝的严酷法令,向老百姓“约法三章”——杀人的要被处死,打伤人以及偷盗都有罪;刘邦还很重视人才,得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帮助,刘邦还深得民意的支持。

另外,刘邦有富饶的关中作为根据地,刘邦率领的汉军逐渐由弱变强,这是他的强势之处。相反,项羽骄傲自大,不听取意见,放任士兵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固陵之役的最后一战就是在垓下。刘邦在固陵被打败后,立即联系韩信,彭越等人,终于把项羽围在垓下,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楚霸王终于败了,最后自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文章TAG:刘邦这下麻烦了  项羽刘邦的游戏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