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介绍,恐龙的资料
作者:本站作者
本文目录一览
1,恐龙的资料
恐龙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2,恐龙简介
恐龙简介 恐龙源自数十亿年前生活在海洋裏的微生物.渐渐微生物演化成鱼类.由於海洋裏的生物渐多,鱼类又演化出在陆地上行走的两生类,接著并演变出爬行类. 恐龙有陆地王者之称,他们生存於大约2亿25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其间历时约1亿6000万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陆地上的植物也随著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 恐龙时期 三叠纪—(约2亿4千8百万到2亿8百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一个时期.当时所有的陆地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陆,叫做盘古大陆,北半部称劳拉西亚古陆,南半部则是冈瓦纳古陆. ___ 当时各地的气候都限暖和或者炎热.极地没有冰层覆盖,沙漠在内陆地区扩展.显花植物尚未演化出来. 侏罗纪—(约2亿1千万—1亿4千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二个时期.在亚洲针叶树和银杏繁茂.盘古大陆继续分离. 白垩纪— (约1亿4000万—6500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三个时期.虽然恐龙不断繁盛,但是在这个时代末期就都灭绝了. 在三叠纪开始分裂的盘古大陆到了白垩纪即很快地形成了大西洋.从6500万年前到现在为止.
3,全部恐龙资料
恐龙(英文名:Dinosaur) [1] ,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 [2] 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中文学名恐龙拉丁学名Dinosauria界原生生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纲蜥形纲亚 纲双孔亚纲目分为鸟臀目(Ornithischuia)和蜥臀目(Saurischia)恐龙乐园白鹿恐龙园、中华恐龙园总 目恐龙总目生存时间中晚三叠世至白垩纪末拉丁文含义恐怖的蜥蜴词 源日本古生物学家译为恐龙次亚纲主龙型次亚纲
4,恐龙的资料
恐龙,是一度主宰过地球的爬行动物。目前查明已知恐龙种类约800多种,形状分成两大类,即龙盘目和鸟盘目恐龙。其中,有吃素的,有吃肉的;有的笨钝,有的灵活;有的在陆地爬行,有的跳跃奔走,有的腾空而飞。近几年来,一股挖掘、研究和开发恐龙的热潮已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并且已经引起了生物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乃至哲学家的高度关注。 世界恐龙资源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加拿大、蒙古、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家。中国最著名的有湖北郧县、内蒙古二连浩特、河南西峡、四川自贡、云南禄丰、广东河源等6个地方。而真正可以同河源市比拟的,只有湖北郧县。专家实地考察发现,河源市与湖北郧县的恐龙资源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首次发现恐龙蛋的时间,都是在70年代,而真正大量发现,同样在1996年3月;二是湖北郧县1997年7月发现恐龙骨骼化石,经专家鉴定这是“国内首次、国际也十分罕见的龙蛋化石共生地”,而河源市在1999年7月发现龙骨化石,成为全国第二个龙蛋共生地。 我是三年级的小学生,费了好长时间才查到,的给你!http://baike.baidu.com/view/3232.htm里面有很多日,全世界恐龙化石的种类能够达到500种,美国华盛顿大学一位研究生在汇集和查阅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资料后宣称,甚至更多。而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恐龙化石的种类应该在250种左右参考资料:恐龙konglongshizenyaogxingchengde
5,关于恐龙的介绍
恐龙的总述
恐龙的体型多种多样,非常壮观。蜥脚类恐龙曾经是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大的陆地动物,而最小的恐龙仅如鸡一般大小。但无论身体大小,它们都必须时刻提防饥饿的食肉动物的袭击。我们至今仍不知道,在恐龙生存的1.6 亿年中,到底有多少种恐龙。但是在此,需要纠正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很多人都认为翼龙和鱼龙是恐龙。这是不正确的。恐龙既不能在空中飞行,也不能在水中生活。
恐龙的分类
恐龙是根据其髋骨形状分为两大类:蜥臀类恐龙(蜥髋)和鸟髋类恐龙(鸟髋)。蜥臀类恐龙的两个下髋骨,一个伸向前下方(耻骨),另一个伸向后下方(坐骨),而鸟臀类恐龙的。的两个下髋骨却都伸向后下方。欲详细了解,请往恐龙分类栏目。
时期划分
恐龙生活在地球历史中的三个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不同种类的恐龙都是在这三个时期生存和灭绝的。每种恐龙可能仅生存了200-300 万年。
恐龙的繁殖
恐龙的繁殖方式同现生的的爬行动物一样都是卵生。国的恐龙蛋化石极其丰富,它对恐龙的分类与地层的划分对比都有很大的意义。恐龙蛋常常成窝产出,一窝最多可达20-30个,重迭数层,成同心圆排列。蛋的大小越向圆心蛋就越大。蛋的形态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小的直径只的50-60毫米,大的可达500毫米以上,蛋表壳有光滑的,有带颗粒状的、也有布满皱纹的。它们分别代表各种不同的恐龙遗物。 古生物学根据恐龙蛋的特征推测,恐龙进行交配活动后,雌恐龙首先选择向阳的地势稍高的地形,接着,用前肢掘一个圆坑,圆坑中央有一堆隆起的土,这可能是使生长来的蛋成40度的倾斜排列于土堆上,使蛋落地时不易受损坏。然后,围着坑下蛋,下完一圈就用土埋上,再下每二圈,最多时可下四圈。恐龙将蛋埋后,应弃之不管了,主要靠阳光来孵化。恐龙蛋的孵化期目前还不清楚。估计,小恐龙破壳而出后,不需要父母的照顾,就可以独立生活了。但据研究,恐龙也有母爱之心,在成群结队的恐龙活动时,大恐龙总是将小恐龙围在中间,以起保护作用。
6,恐龙的资料 有什么龙如翼龙
极龙 剑龙 鲸龙 雷龙 梁龙 气龙 蜀龙 弯龙 腕龙 异龙 鱼龙 重龙 安琪龙 大地龙 钉状龙 华阳龙 滑齿龙 巨齿龙 昆明龙 棱背龙 鸟窃龙 盘足龙 蛇颈龙 始祖鸟 双冠龙 异齿龙 翼手龙 圆顶龙 喙嘴龙 沱江龙 蝙蝠龙 阿普吐龙 大眼鱼龙 法布尔龙 建设气龙 马门溪龙 苏氏巧龙 伊拉夫罗龙 将军庙单棘龙 杨氏马门溪龙极龙 剑龙 鲸龙 雷龙 梁龙 气龙 蜀龙 弯龙 腕龙 异龙 鱼龙 重龙 安琪龙 大地龙 钉状龙 华阳龙 滑齿龙 巨齿龙 昆明龙 棱背龙 鸟窃龙 盘足龙 蛇颈龙 始祖鸟 双冠龙 异齿龙 翼手龙 圆顶龙 喙嘴龙 沱江龙 蝙蝠龙 阿普吐龙 大眼鱼龙 法布尔龙 建设气龙 马门溪龙 苏氏巧龙 伊拉夫罗龙 将军庙单棘龙 杨氏马门溪龙发现翼龙完美化石 一件非常完美的翼龙化石最近在内蒙古宁城义县地层下发现。这个翼龙化石有着精美的翼膜、遍布全身的“毛”以及近乎完整的化石骨架。 这个翼龙的翼膜与下肢相连,尾膜与第五趾连接,脚趾有蹼。科学家分析,这个翼龙生 活在水边,全身分布的“毛”可能是为了调节体温或者其他功能的需要,比如增强飞行能力和在飞翔中捕获猎物时的消音等等。而它的特别长的翅膀表明其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它的嘴宽而短,以食昆虫为主,但可能还捕获其他动物如鱼类等。 科学家将这一命名热河翼龙的新属新种动物归入蛙嘴龙科——一类具有短尾的喙嘴龙类。热河翼龙具有许多喙嘴龙类的典型特征,如短的颈部、短的掌骨和特别长的第五脚趾等,该科已知的成员曾经发现于德国、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辽西,但都不如新标本保存完整。热河翼龙的毛状皮肤衍生物与带毛恐龙中华龙鸟的毛状皮肤衍生物形态相似,但二者是否为同源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一期学术杂志《科学通报》上,科学家认为,新发现的翼龙化石是蛙嘴龙科已知最完整和最大的一件个体,也是所有已知翼龙中翼膜和“毛”保存最好的标本。 背景知识: 翼龙不是恐龙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出版了《英国化石爬行动物》一书,在书中他首先使用了“dinosaur”(恐龙)一词。这个名词的原意来自希腊文“deinos”(恐怖)和“sauros”(蜥蜴)。他还在论文中加了一个脚注,英文是:fearfully great a lizard,译成中文就是:非常可怕的蜥蜴。从此以后许多辞典把dinosaur解释为terrible lizard,即恐怖的蜥蜴。 目前全世界七大洲都有了恐龙的遗迹,世界各地被描述的恐龙有大约650至700余种。根据我国恐龙专家甄朔南教授的介绍,随着各地恐龙化石发现的增多,恐龙的含义已经有所变化,国际上关于恐龙的定义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35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已灭绝的一类陆生爬行动物。 按照这一定义,由于不能直立行走,翼龙不是恐龙
7,关于恐龙的资料
恐龙名称: 霸王龙 拉丁文名: Tyrannosaurus Rex 恐龙体长: 全长15米,高约6 米 恐龙体重: 6.5-7吨 恐龙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 6500万年-70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 生存地点: 美国的蒙大拿州 辨认要决: 前肢短小,手有两指 恐龙种类: 蜥臀目·兽脚类 霸王龙有个大脑袋。霸王龙的前肢短小,每只手有两个手指;后腿大而有力,每只脚有三个脚趾。每个手指和每个脚趾都带有爪子。霸王龙有条又细又硬,带个尖的尾巴。它一共有60颗牙,每颗牙长9英寸,都很锋利。当有一颗牙掉了时,会有颗新牙长出来。霸王龙走路时用两条腿,它能跑的很快,每小时的速度可达30英里。它的视觉和嗅觉都很好。霸王龙的脑袋很大,它是只聪明的恐龙。它独自居住,有时也和另一只霸王龙生活在一起。我们不清楚它们是否照顾自己的孩子。 恐龙名称: 甲龙 拉丁文名: Ankylosaurus 恐龙体长: 7~10米长,2米宽,1米高 恐龙体重: 2吨 恐龙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6500万年-70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 生存地点: 南美洲的玻利维亚,美国的蒙大拿州和墨西哥。 辨认要决: 背上有两排刺,头顶有一对角。 恐龙种类: 鸟臀目·甲龙类·甲龙科 来 历 甲龙拉丁文名字(Ankylosaurus)的含义是“结实的蜥蜴”这个名字是Barnum Brown在1908年起的 简 介 “一只凶猛的食肉恐龙猛然扑向一只小恐龙,但是不管它怎么咬、怎么抓,就是咬不住、抓不破那只小恐龙的身体。原来,小恐龙身上长着一层坚硬的厚甲,简直就像披盖着装甲的小坦克一样。最后,食肉恐龙只好无奈地走开,去寻找别的猎物去了。”这是美国的一部关于恐龙的动画片里的一个场面。但这决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根据科学家对恐龙的研究而合理设计的镜头。事实上这样的场面在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不知真实地发生过多少次呢!这种身上长有硬甲的小坦克似的恐龙就叫做甲龙。各种甲龙组合成了恐龙大家族中一支独特的类群,叫做甲龙类,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就是爬行纲、鸟臀目、甲龙亚目。甲龙类是恐龙大家族中较晚出现的类群,直到白垩纪之末才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甲龙身体上部覆盖着厚厚的鳞片,背上有两排刺,头顶有一对角。甲龙有个像高尔夫球棒一样的尾巴。它的四只腿都是短的,脖子也很短,脑袋是宽宽的。 恐龙名称: 豪勇龙(大陆)/天堂龙 拉丁文名: Ouranosaurus 恐龙体长: 7米长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早白垩纪 生存地点: 西非的尼日尔 辨认要决: 每只手上都有一个长钉,帆从背部、臀部一直延伸到尾部。 恐龙种类: 鸟臀目·鸟脚类 来 历 豪勇龙,意思是勇敢的爬行动物 简 介 豪勇龙生存的时候,夜间寒冷,白天则又干又热。它的“帆”大概可以帮助它保持体温的稳定。经过寒冷的夜晚,它会在早晨美美的晒太阳,“帆”上皮肤内的血液在阳光下,就像一块太阳能聚热板。到中午的时候,“帆”又起到散热板的作用。豪勇龙有两辆小轿车那么长,像今天的大袋鼠和小袋鼠一样,它可以用两条腿或四条腿走路。它的后肢强壮有力,可以支撑体重。当它需要休息时,它能向前倾斜而用四肢着地,很容易用它蹄状的爪子来保持身体的平衡。豪勇龙的每只手上都有一个长拇指钉。当它在蕨类植物的枝叶中觅食的时候,肉食恐龙也许在埋伏等待。豪勇龙不是最机灵敏捷的动物,所以它的拇指钉就是最有用的武器。它能刺伤进攻者,使用这种拇指钉就像使用匕首一样。禽龙的一种恐龙名称: 锦州龙 拉丁文名: Jinzhousaurus 恐龙体长: 1米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白垩纪早期 生存地点: 中国辽宁西部 义县组 辨认要决: 不详 恐龙种类: 禽龙类 简 介 在辽西义县组发现一大型禽龙类恐龙,根据其头骨形态和牙齿特征建立一新属、新种——杨氏锦州龙(Jinzhousaurus yangi gen. et sp. nov.). 杨氏锦州龙某些特征比已知多数禽龙类原始,但大部分特征接近于早白垩世的一些进步禽龙类,如前上颌骨喙部中等扩大和牙齿形态及排列方式等.锦州龙的另外一些特征非常接近鸭嘴龙类,比如眶前孔不发育等.锦州龙的这种奇特特征组合对于研究禽龙类的演化和鸭嘴龙类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锦州龙发现于义县组中部,层位高于四合屯化石层,是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恐龙化石,丰富了热河生物群的组成.锦州龙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热河生物群的时代为早白垩世,与同位素测年确定的年代一致. 恐龙名称: 原角龙 拉丁文名: Protoceratops 恐龙体长: 2--3米 恐龙体重: 300公斤 恐龙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6500万-72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 生存地点: 蒙古,中国 辨认要决: 喙像鸟,头上长着褶边,但没有角 恐龙种类: 鸟臀目·角龙类·新角龙亚目 来 历 原角龙英文名(Protoceratops)的含义是“第一张有角的脸” 简 介 原角龙的脑袋和躯干都很大。它的喙长得像鸟的一样,嘴的前部没有牙,但在嘴里两侧长着牙。原角龙的头上长着个褶边一样的装饰,雄性的比雌性的大些。原角龙是群居生活。它们把小恐龙生在自己的窝里。原角龙的脑袋中等大小,所以它们有点聪明。它们走路用四只脚,走得比较慢。窃蛋龙 窈蛋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身长约两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推测其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象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窃蛋龙是群体生活在一起的,成年的窃蛋龙把卵产在用泥土筑成的圆锥形的巢穴中。巢穴中心深一,直径两米,每个巢穴相距7到9米远,它们的个子比较小,有时它们用植物的叶子覆盖在巢穴上,让植物在腐烂过程中产生孵化所需的热量,进行自然孵化 恐龙名称: 似鸡龙 拉丁文名: Gallimimus 恐龙体长: 4米长,3米高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植物、蛋、昆虫和蜥蜴 生存年代: 白垩纪晚期 生存地点: 蒙古南部戈壁 辨认要决: 细腿,手上长三个爪 恐龙种类: 蜥臀目·虚骨龙类 来 历 似鸡龙的拉丁文意为"小鸡仿制品,善于模范鸡的恐龙" 简 介 似鸡龙也许是最大型的似鸟龙类,它身材短小、轻盈而且后腿很长,是奔跑迅速的一种恐龙。它跨步很大,能逃脱多数追捕者的追捕。它看起来像一只大鸵鸟,长着长脖子和没有牙齿的嘴,但它没有羽毛,也没有翅膀。它的尾巴僵硬挺直,这有助于它在奔跑时保持平衡。似鸡龙的胳膊很短,手上长着三个爪。爪非常锋利,但它们并不能使似鸡龙很好的抓取东西,似鸡龙也不吃肉,因为它撕不开肉。尽管如此,似鸡龙的爪还是很有用处的,因为它可以用爪拨开泥土,挖出蛋来做食物。多数情况下,它以植物为食,但也吃小昆虫,是它用喙抓来的,它甚至还能捕食蜥蜴。 恐龙名称: 巨龙(大陆)泰坦龙(港台) 拉丁文名: Titanosaur 恐龙体长: 12米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草食动物 生存年代: 白垩纪晚期 生存地点: 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 辨认要决: 不详 恐龙种类: 蜥臀目·蜥脚类·巨龙属[Titanosaurus] 来 历 巨龙的拉丁文意思是“像泰坦巨人般巨大的恐龙” 简 介 巨龙也许是最后的蜥脚类食草恐龙,但其尾脊椎残体多为碎片。然而它的形式似乎没变,头小、尾长、大象般的肢,颈有点短。其最重要的区别处是尾脊椎开始处的球凸和凹窝铰合处。由于脸很长,故最完整的颅有点像梁龙。至少有一种骨质鳞甲演化为甲壳窃蛋龙每只手上长着三个手指,上面都有尖锐弯曲的爪子。第一个指比其它两个指短许多。这个指就像个大拇指,可以向着其它两个指呈弧状弯曲,能把猎物紧紧抓住。窃蛋龙行动敏捷迅速,凭借两条长长的后腿与腿上三个壮实的爪,它可以高速奔跑。窃蛋龙口中没有牙齿,但是它的喙强而有力,可以敲碎骨头,它体型很像火鸡,并具有长长的尾巴。身长:15米;体重:7吨;时代:白垩纪后期;地区:美洲;食物:肉食;种类:龙盘目兽脚亚目。禽龙,白垩纪,体长13米,身高4.5米(用后脚站立,至头),重6吨霸王龙:身长:15米;体重:7吨;时代:白垩纪后期;地区:美洲;食物:肉食;种类:龙盘目兽脚亚目。
文章TAG:
恐龙的介绍 恐龙的资料 恐龙 龙的 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