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福地,山西道教的洞天福地有哪些
作者:本站作者
1,山西道教的洞天福地有哪些
中条山,早期道教比较著名的名山,有中条五老。山西霍州的霍太岳山,以前叫霍山,就是葛洪的师父郑隐归隐的山。比如晋城珏山 小武当 小五台 大同的重阳宫 太原关帝庙
2,洞天福地什么意思
1、洞天福地,汉语成语,拼音是dòng tiān fú dì,意思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2、出自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
3,洞天福地是什么意思
洞天福地 [dòng tiān fú dì][解释] 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洞天福地原本是道教形容仙人居住的地方。现在多被用为称赞某地方景色优美。
4,什么是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分而言之,“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福地就是有福之地。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5,七十二洞天福地是指那些地方
洞天福地就是道教地上仙境,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洞天福地多系实指,与现实中的山川对应。历代道士多往其间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北宋道士李思聪所编《洞渊集》,所列宋代七十二福地名于下,聊以备考:地肺山、盖竹山、青远山、安山、石磕山、东仙源、青屿山、郁木坑、赤水山、麻姑山顶后、君山、桂源、灵墟、沃洲、天姥岑、若耶溪、金庭山、马岭山、鹅羊山、真墟、清玉坛、光天坛、洞宫、陶山、洞灵源、三皇井、烂柯山、勒溪、龙虎山、灵山、白水源、逍遥山、阁皂山、始丰山、金精山、东白源、钵池山、论山、毛公坛、鸡笼山、桐柏山、平都山、绿罗山、彰县山、抱福山、大面山、虎溪、元辰山、马迹山、地德山、蓝水、玉峰山、天目山、商谷山、张公洞、鱼湖洞、中条山、地灵墟、绵竹山、甘山、瑰山、金城山、地灵山、北邙山、武当山、女儿山、少室山、庐山、西源山、南田山、玉溜山、抱犊山。
6,洞天福地是成语吗
是成语洞天福地dòng tiān fú dì[释义] 道家指神道居处。现喻指名山胜地或非常幽美的环境。[语出] 唐·李冲昭《南岳小灵·叙录》:“复有神仙胜境朱陵洞;洞天也;……又有青玉坛、洞灵源、光天坛;悉是福地。”[正音] 福;不能读作“fǔ”。[近义] 名山大川 名胜古迹 桃源胜境[反义] 穷乡僻壤 穷巷拙门 贫陬僻壤[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宾语、定语。洞斗dònɡ…dǒudòu…dú斗豆独[结构] 联合式。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分而言之,“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福地就是有福之地。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7,洞天和福地有什么区别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它伴随着中国的历史走过了几千年的长河.承袭了中国古老的原始宗教思想、黄老思想、道家哲学以及神仙思想,融合了谶讳、阴阳五行学说;道的最高理想是得道升仙,追求一种超生死、超时空的神仙境界。洞若观火天福地都有仙人或真人领治,其间大多是仙人和真人得道之所,道教徒通常要到这里结草为庐,修道成仙,后来这些地方双相继建立起修道、祭祀和举行宗教活动的道教宫观。幽静的自然山水与宏伟的道教宫观相结合,形成了今天的道教名山。 “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东晋《道迹经》云:“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所列十大山洞名与十大洞天一一对应。《真诰·稽神枢》谓句曲山(茅山),“洞虚内观,内有灵府,……清虚之东窗,林屋之隔沓,……真洞仙馆也”。陶弘景注云: “清虚是王屋洞天名,言华阳与比,并相贯通也。”二书皆言句曲山又名为句金之坛,“以洞天内有金坛百丈,因以致名”,即以“洞天”指谓山洞。“福地”则意谓得福之地,即认为居此地可受福度世,修成地仙。《道迹经》云,句曲山(又为地肺山,七十二福地之一)“居月弗地,必度世,见太平”。多为山洞泉源,与风水观念不无关系。道书所列“福地”,多为地仙、真人所主宰,是次于洞天一级的仙境。 福地洞天 七十二福地: 地肺山——在江宁府句容县界,昔陶隐居幽栖之处。 盖竹山——在衢州仙都县,真人施存治之。 仙
8,洞天福地的概述
洞天,是指道家信仰的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境。除了将宇宙整体分成三十六层天以及无尽宇宙空间之外,道家还详细描述了和地球空间相连的各个空间,这就是洞天福地。 所谓洞天福地,主要是指大天之内的道教神圣空间。它所涵括的地域有洞天、福地、靖治、水府、神山、海岛等,具体说来就是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十八水府、五镇海渎、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以及十洲三岛,无尽虚空宇宙世界。 洞天福地理论是道教宇宙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内涵用现代语言可以解释如下:在我们人类栖居的以宇宙为中心的居留空间中(即所谓的“大天世界”)还并存着三十六所相对隔绝、大小不等的生活世界(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处特殊地域(即七十二福地)。这些洞天福地入口大多位于中国境内的大小名山之中或之间,它们通连贯通通达上天,构成一个特殊的世界。其中栖息着仙灵或避世人群。 按照道教的解释,洞天福地世界与我们所处的大天世界相似也具有各自的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等自然组成因素。由于洞天福地位于大天世界的空间中,因而它们与我们的世界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例如世人有时误入洞天,洞天居民有时也造访人间)。同时又由于它们存在的相对隔绝性,洞天福地世界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时空构造。一般而言,洞天世界对世人是不敞开的,它们的存在具有很大的隐秘性。从功能方面看,除少数避世型洞天外,洞天福地可以视为道士在达到终极解脱目标前的修炼场所;从起源角度看,道教洞天福地理论的产生与形成应与史前期及文明初期中国古代先民的山居习性有密切关系。对此,我们只要考虑“石室”、“洞窟”在前道教时期和道教产生初期曾经充当过修道之士的基本居留场所就可明白。从宇宙论、存在论的角度看,道教洞天福地理论反映了道士们观照天、地、人、物的独特视角,其中所隐含的天观、地观、人观、物观都是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的。它与我们通常看待存在、非存在、虚无、实体的看法都不相同,乃是以一种环环相套的圈层宇宙构成论为背景来解释天、地、人、物的存在形式。这与道教的根本道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中国有许多论述洞天福地的古籍,其中《正统道藏》收录最多。对洞天概念的最好解释见于早期上清系经典《紫阳真人内传》。其云:“天无谓之空,山无谓之洞,人无谓之房也。山腹中空虚,是谓洞庭;人头中空虚,是谓洞房。是以真人处天处山处人,入无间,以黍米容蓬莱山,包括六合,天地不能载焉。”依此所解则“洞天”实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洞天包括天空(天无)、山洞(山无)及洞房(头空)。此解释清楚地表明了道家的宇宙观:宇宙由多层空间组成,宇宙中的时间、空间都是相对的,有中存无、无中生有、大中有小、小亦含大。
文章TAG:
洞天福地 山西道教的洞天福地有哪些 福地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