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塌楼161命,凤凰网游戏中心大皇帝下载
作者:本站作者孙权死后谥号为“大皇帝”,后世称之为东吴大帝。明朝的皇帝很奇葩,有只知玩乐的正德皇帝,专门炼丹修道的嘉靖皇帝,恣意声色的隆庆皇帝,躲在深宫死活不见大臣二十八年的万历皇帝,寻欢作乐身先死的泰昌皇帝,专门做木匠活的天启皇帝,这些皇帝之所以不务正业,其实与朱元璋有很大的关系。
看电视直播有哪些软件?
介绍四款我用的比较好的直播软件吧,基本都是直播源很多,资源齐全,功能比较强大,然后又用的比较流畅的。当贝市场里都可以直接下载,非常方便简单。第一款:电视家 电视家,免费的直播和点播软件。不但有高清稳定的电视直播,而且有网络视频。电视家视频聚集了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等内容,可以浏览网页并支持网页中视频的播放,真正做到网络视频。
电视家注重用户体验,是一款操作简单、播放流畅、秒换台且完全免费的直播软件,也是很多用户最为钟爱的一款直播软件!第二款:小薇直播 小薇直播是一款全聚合直播软件,使用非常方便快捷,运行于智能电视盒或者智能电视;附带有300 个直播频道,24小时专人维护,带有7天国内卫视回看;电视在线收藏,电视节目预约、回放、暂停等贴心功能,操作简单功能齐全,老人使用方便,无需任何设置,下载即可使用。
小薇直播操作简单便利,通过方向键和菜单键来进行操作。在主界面直接按下OK键即可进入频道列表,通过左右方向键即可打开和切换层级菜单进行节目预约或回看。以东方电视为例,打开节目列表后继续按下右方向键即可进入当前频道的24小时节目单,选择还未播出的节目按下OK键即可预约成功,直播开始时便会自动弹窗提醒,并提供方便的一键跳转功能,让你再也不会错过想看的节目了!第三款:播仕直播 播仕直播集合了全国所有电视台频道,包括大大小小的地方台频道。
且直播源稳定,画质普遍高清。如果对直播源不满意,也可以按遥控器菜单键就可以切换。 播仕直播支持24小时回放,满足追剧党最基本的需求。比如芒果台晚上正直播“那片星空那片海”,错过了上一集怎么办。只要按下遥控器上的向左键,就可以时移直播内容,移到上一集的播放时间就可以成功回看了。第四款:HDP直播 HDP是一款专门针对网络电视机顶盒精选设计的UI和操作体验的一款直播软件,600多个频道每天更新,遥控器数字选台,极速换台,多源自动切换,多种自定义节目单方式,做最适合网络电视的直播。
为什么王守仁可以平定宁王叛乱?
一是王守仁是学过兵法的。二是王守仁是知行合一的,就是他的行动力非常强。下面详细讲一讲王守仁是怎么平定宁王叛乱的。可以从他的行动中,理解什么叫知行合一。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前往福建去平叛。走到半路,接到一个消息。宁王叛乱了。宁王是明朝的王爷之一,第一代宁王叫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个儿子,最开始的驻地在大宁,现在的内蒙古辽宁一带。
朱元璋派他在这里守卫大明。此人善于谋略,但还是被另一位更腹黑的哥们给黑了。那位就是燕王朱棣,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去跟建文帝争皇位时,首先冲到他的大宁,借口寻找帮助把宁王朱权给绑架了,逼迫宁王跟他一起造反。当时许下诺言,成功之后,这天下你一半我一半。朱棣的话有时候你可以信,有时候不能信,有关权力分配的,那当然是标点符号都不能信。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不但不跟朱权分天下,连苏州、钱塘这些一二线城市也不给,把朱权调离边疆,打发到四川一带。朱权一气之下,跑到南昌不走了。朱棣理亏也就随他去了。从此宁王的封国就在南昌。过了这么多,历代宁王还是比较宁静,直到现在出了一位不那么宁静的宁王。这位宁王叫朱宸濠。史书记载朱宸濠这个人很聪明,但是很轻佻。
这个世界上,很多坏事就是这类人干出来的。我们说良知良知,一部分是良,一部分是知,朱宸濠就属于那种有知无良的人。到了他当宁王之后,就开始蓄养死士,家里搞了一大批亡命之徒,没事还客串一下土匪,带着人去江面上打劫商船,按理说王爷应该不差钱,打劫商船除了弄点钱之外,可能还有点军事演习的味道。渐渐地,大家都知道这位宁王肯定是要造反的。
这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爆炸,你说要拆除吧,又怕提前把它引爆了。所以明朝上上下下都知道宁王要反,但就是拿不出方法,眼睁睁看着这炸弹自己爆了。宁王造反的时候,王阳明正好受命去福建平叛,六月十五抵达丰城县,这里离宁王的南昌城只有一百多里,可以说误闯进了反王大本营。这里还有一个很惊险的事情。
六月十三号是宁王的生日。王阳明当时从赣州去福建,要经过南昌府,按理说要给王爷祝寿的。但就在要去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官印忘带了。所以,王阳明就赶紧派人回去取,他自己在半路上等,这样就耽搁了几天。恰恰,宁王就是利用过寿这个机会造反,一来附近的官员都过来祝寿,可以趁这个机会把这些官员控制住。另外,生日造反,图个吉利,明年的生日就不在南昌过了,要在北京过。
如果王阳明也去祝寿,毫不意外,肯定要被朱宸濠抓住,王阳明是肯定不会投降的,那王阳明的性命就要打上句号了。虽然意外的躲过了一劫,但是现在住的地方离南昌也很近啊,只有百来里地,而且王阳明这些年在南方平叛,早就引起了宁王的注意,宁王一直想把他拉扰过来。拉拢不过来,那也要杀掉。这会,宁王已经派出了追兵,要来捉拿王阳明。
王阳明能否逃出宁王的追捕呢?得知宁王造反之后,福建肯定是不能去了。不但不能去,眼下的问题是怎么逃出宁王的魔爪。这个时候,王阳明手下只有一百多士兵,如果要回赣州大本营搬兵,肯定来不及。这时候,王阳明决定前往吉安。王阳明从贵州龙场出来后,第一站就是在吉安的庐陵当县令,对当地的情况比较熟愁。而且当地的百姓也很信任他。
这里将成为他策划讨贼的大本营。吉安在赣江的中流,坐船去比较方便。可是,要出发的时候出问题了。风向不对。吉安在南方,可是当时正吹着南风。当时是六月,夏天。南风多北风少。不但吹的是南风,而且风很大,船逆风而行,很难前进。这时候,王阳明只好向诸葛亮学习,向天借风,他在船头焚香祈祷。表示老天爷你看在苍生百姓的份上,麻烦赶紧把风向调一调。
你要是照顾宁王,那你吹南风吧。我掉水里淹死算了。这么一祈祷,风向还真的变了。王阳明大喜过望,赶紧从船上站起来。开船开船,赶紧去吉安。大家赶紧动了起来,可是,半天船还没有动起来。为什么呢?大家都在瞎忙,真正开船的船夫不见了。船夫下班了,船夫说太阳已经下山,不能出船。这个可能还真不是船夫偷懒,而是为了安全起见,毕竟开夜船危险系数大。
但这个时候你跟我讲安全运输法则?军事面前,没有任何法则,完成任务是唯一法则。王阳明一把拔出剑,要把船夫斩了祭天。还是大家苦劝,说这个事情杀人不好,等会还得靠他开船。但王阳明盛怒之下,还是把船夫的耳朵砍了下来。为什么王阳明这么愤怒呢?就是因为知行合一。表面上大家都着急,但是可能有的人心里有侥幸,说不定宁王造反,根本没空管我们呢,迟一点也没关系嘛,明天太阳出来再走也不迟。
只有王阳明是真正清楚的,他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有任何侥幸心存。你知道有危险了,还不行动,那就不是真正的知,真正知道了,就必须马上行动。船终于开了起来。开了二十里地,王阳明突然说:停,停。又有什么事?船太慢了。因为是大船,行进速度很慢。那慢一点开也是开啊,宁王的追兵不会这么快吧。如果这样想的话,说明你的知行合一就没有学到家。
发现问题不去解决问题,寄希望于自己不能掌控的部分,比如船慢,不去解决,只是希望对方也慢,那就不叫知行合一。知道船慢,那就想办法解决,这才叫知行合一。王阳明下令,赶紧去找商船,换船开。商船找来了,王阳明换了船。这时候,王阳明把自己的衣服取出来,吩咐放到大船上去。为什么呢?“等下追兵来了,你总要给他们一点交待吧。
”王阳明连追兵的需求都想好了。要是追兵来了什么都没有,他没有办法回去复命,肯定穷追不舍,如果扔下两件衣服,他可以拿着回去交差,追捕的心自然就松了。这也算是金蝉脱壳之计吧。吩咐完这一切,王阳明又指着官船前的罗盖,这个东西得带上。为什么啊?呆会去了吉安府,我们怎么证明自己?大家恍然大悟,七手八脚把这个罗盖给取下来,放到商船上。
应该留什么,应该带什么,紧急关头,王阳明一丝不乱,心里特别的清楚,而且全部都转化为行动,这就是知行合一。一路上,王阳明经过临江府,临江知府热情出迎,看他坐的商船不舒服,提议给他换条好的官船。王阳明马上拒绝了。自己坐的商船就是绝佳的保护,换官员?再舒服也不换。到了新淦县,这个县的县令平时很关注操练兵马,热情邀请王阳明留下来。
我这城里有兵,宁王追兵来了也不怕。王阳明同样拒绝了:你的心意是好的,但你这个弹丸小地,不堪用武。王阳明这一路逃亡,思路非常清楚。在他极为高效的行动力下,王阳明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吉安府。当时吉安府已经戒严,城门紧闭。王阳明把自己的罗盖一举,城门一看,是自己人,这才打开大门把王阳明迎了进去。宁王的追兵,他们确实追了上来,已经截住了王阳明最初乘坐的官船。
但王阳明已经换船,再追就来不及了。追兵只好拿着王阳明留下来的衣服回去交差。王阳明终于摆脱了第一个危机,但接下来,王阳明将面临更艰难的选择。王阳明原本是奉旨前往福建平叛,现在宁王突然起事,他是继续执行自己的任务前往福建呢?还是留下来,征讨宁王?不去福建,则是抗旨不遵,征讨宁王,又没有上面的旨意,等于擅自行动。
王阳明该如何选择呢?前面我们说到王阳明去福建平叛,半路碰到宁王叛乱,而且宁王还派兵前来捉拿王阳明。王阳明一路上巧换商船,留下官服,摆脱了追兵。接下来,他需要做出一个选择,是继续执行自己的任务前往福建呢?还是留下来,征讨宁王?不去福建,则是抗旨不遵,征讨宁王,又没有上面的旨意,等于擅自行动。王阳明决定留下来。
因为局势有变,眼下最危难的事情就是宁王叛变。王阳明马上给部里上书,表明自己留下的原因。他说:天下之事莫急于君父之难,如果我不管的话,让朱宸濠顺流而下,万一南京失守,他将以此为根据地北上,半个月之内就将动摇京师,这样,胜负就难说了。这是天下安危的关键时刻,我不能走。这个书,王阳明连上两次。为什么?因为害怕信路不通,不一定能送到北京,送到北京,不知道又被什么人给拦截下来,所以他连上两书,内容完全相同,保证能够送到。
宁王之叛,跟王阳明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考虑到国难当头,王阳明决定留下来甘赴国难。那怎么解决宁王之叛呢?到达吉安之后,王阳明马上给江西浙江等地发出公文,通告宁王叛乱之事,然后宣布,自己已经接到朝廷的命令,将奉命讨贼,大家不要惊慌。王阳明早就有平匪的业绩摆着,江南一带对他是如雷贯耳,听到朝廷派他出来主持局面,心里总算放心了。
但事实上,王阳明这时候根本没有收到朝廷的旨令,他这是矫旨了。但事出紧急,王阳明已经顾不得这些手续。知行合一,想到什么就去做。除了这个之外,王阳明大造声势,说皇帝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大明王师已经集结,从北京出来平定宁王之叛。另外,王阳明又伪造一封紧急公文,里面说总督两广的都御史已经收到消息,正率四十万狼兵前往江西,请沿途各兄弟单位准备好接待工作。
这个公文编得非常像,因为狼兵向来是比较跋扈的,沿路都是要好好招待的。这些情况,王阳明在赣州平定匪患时早就领教过了,这样的公文他也看过,所以拿过来稍改一下,一封足以乱真的公文就出来了。除了假借狼兵,对其他单位,王阳明也毫不客气,拿来就用,各种公文层出不穷。什么徐州兵马,淮安本马,甚至他自己也有两万兵马等等已经全部出动,总数不下数十万,八面而来。
写完这些公文,王阳明叫来十多名小吏,把这些书信缝在里面的里衬,让他们前往南昌,故意被朱宸濠的伏兵抓住。在最开始摆脱朱宸濠的追兵时,王阳明就想清楚了,当时他跟临江知府对话,就表示,朱宸濠有三计,上计是直捣军师,乘其锐气,出其不利,如果一举攻下京师,天下就要变色了。中计是攻打南京,则半壁江山会落到朱宸濠手上。
而下策就是困守南昌,等到王师四集,那破他就容易了。事实上,朱宸濠原本是准备采取上计,直捣京师的。我们宁王其实也是有一点智商的,但是,他的智商要是碰上哲学军事家王阳明,那完全就不够看了。王阳明除了散布假消息,还四处发通告,一是让所有的商船,特别是卖粮的全部停止运输,以免被朱宸濠截获。又再次祭出十牌家法,劝告百姓不要四处走动。
王阳明再次强调,勤王大师正在路上,你要跑出去乱走,安全我们可是不保障的。王阳明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朱宸濠也是半信半疑了。很多人曾经问过王阳明,说我们散布这些消息,只怕朱宸濠不一定相信吧。王阳明告诉他,这个东西散布出去,不是为了让朱宸濠全部相信,但只要他有一丝犹豫,我们就成功了。这里面的秘密也就是知行合一。
如果朱宸濠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他知道直捣京师是他唯一的希望,应该乘其锐气,马上发兵。王阳明制造这些假消息,就是搅乱朱宸濠的知,让他无法行。或者说无法第一时间行。抓住自己的知行合一,破坏对方的知行合一,这就是破敌的关键。王阳明的消息传出来后,朱宸濠害怕了,要是自己现在出去,不是迎头撞上官兵的主力?就迟疑了这么几天,但总算智商没有完全下线,还是想明白了。
自己刚起事没两天,京城就算得到消息,也得四五天,怎么可能就马上组织起大军呢?很快,探子也回来了,证实了王阳明的话纯粹是胡扯,北京方向根本没有大军出动。朱宸濠终于醒悟了,但这时直接进攻京师的机会已经不在了。北京肯定做好了准备。于是,他采取了中策,进攻南京。那么,朱宸濠能否攻下南京?王阳明的反间计告一段落,接下来,他将如何破解朱宸濠的攻势?发现自己被骗后,朱宸濠醒悟过来,带着大军前去攻打南京。
这时候,出现了另一位平叛功臣。这位功臣叫杨锐,是安庆府的都指挥史。安庆是长江五虎城市之一。处于南昌跟南京之间,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朱宸濠先是派了说客,希望安庆能够开城投降。杨锐守住城门,说,要想我们安庆投降,除非逆濠自己来。杨锐痛骂朱宸濠是逆濠。朱宸濠听了之后当然是大怒。叫嚣要将安庆城杀个鸡犬不留。这时候,他的谋士告诉他,不要进攻安庆,我们应该绕过安庆,拿下南京,只要南京在手,安庆垂手可得。
可以说,朱宸濠手下还是有能人的。局势分析得很清楚。朱宸濠听了以后,也觉得有道理,准备绕过安庆,但走着走着,他还是掉过头来,非要拿下安庆不可。为什么呢?因为杨锐令人在城的四角树起大旗,上面写三个字:剿逆贼。又安排士兵上城一起喊口号:剿逆贼!剿逆贼!朱宸濠坐在船里,听得心烦意乱,自己都绕着走了,你还来招我惹我?不打你,我这口气咽不下。
所以,朱宸濠掉转船头,下令先攻安庆,再下南京。这一来,就中了杨锐的计,杨锐之所以辱骂朱宸濠,正是希望将朱宸濠吸引过来。因为如果朱宸濠直奔南京,便会酿成大势,所以他要把朱宸濠拖在自己的安庆城下。我们说,所有成功的人,他的特征就是知行合一,知道什么是对的,然后按对的事情去做。朱宸濠之所以失败,就是无法做到知行合一,明明知道眼下攻南京是最重要的事情,却无法按自己的知去行事。
朱宸濠领了六万大军。安庆城内不过数千。攻城原本是不难的。但朱宸濠放出话,要杀安庆一个鸡犬不留,这等于将安庆城逼到了绝路,安庆城上上下下,官员老百姓都齐上阵守城。杨锐还时不时用箭射出招抚书,劝说叛军就地解散,有时还出城偷袭一下。一时之间,朱宸濠虽然兵力占优,但还拿不下安庆。当然,假以时日,安庆也不一定守得住,那自封讨贼总指挥的王阳明这时在干什么呢?他下一步的行动将如何选择呢?在杨锐死守安庆时,王阳明的兵马终于调齐了。
这些年他一直在平叛,在各地训练了不少精兵。又有十家牌法,调兵速度很快。但是接下来,应该怎么进攻呢?部下建议王阳明去救援安庆,因为安庆这边打得很苦,都快守不住了。但王阳明表示,朱宸濠在南昌城留了一万精兵守老家,如果我们去救安庆,那南昌的贼兵就会尾随而来,另外还会把我们的粮路给断了。而朱宸濠发现我们来援安庆,他必定是掉头跟我们死斗。
安庆城里是没有多少兵的。它的兵力只能保证守城,无法出城跟我们呼应。所以救安庆,很可能被朱宸濠包了饺子。所以,王阳明的选择是直接进攻朱宸濠的老巢南昌。这就是围魏救赵,要点就是攻其必守之处,因为反贼的家属们都在南昌,攻打南昌,他们必定会要回来救援,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调动对方。我常常在想,如果说起明朝的名将,很多人会想到徐达,想到常遇春,想到戚继光,但可能不一定第一时间想到王阳明,我觉得王阳明的兵法绝对能排明朝前五的。
但他的儒家大师的身份影响了他。且说王阳明调集大军冲到南昌城下,他下达了一个命令:全军用命,如果士兵不用命,就斩队将,队将不用命,就斩副将,副将不用命,那就斩主将。这个直接追究到位了。大家一看,王大人是玩真的,这回不能再忽悠了。王阳明有多少兵马呢?史书记载是三万,但有一半是守家的,真正能够上阵的只有一万多。
但是,王阳明就是用这一万多攻下了南昌,还擒拿了朱宸濠。更神奇的是,死亡的士兵只有六十八人。这简直是军事上的奇迹。王阳明是怎么做到的呢?攻心为上。攻南昌城之前,王阳明先给南昌城发公告,表示我们这次来,只是为了攻打主谋朱宸濠,同时也是为了解救平时被朱宸濠欺压的南昌百姓。所以,两天之后我们将攻城,这一天,大家不要惊慌,老百姓照常过日子,还像往常一样,平时你们早上豆浆油条,那一天你们还是豆浆油条。
而城内的士兵只要放下武器投降就成了。朱宸濠为什么攻安庆攻不下,就是因为放出话要屠城,搞得全城人抱成一团跟他对抗。王阳明这一布告,就是防止有什么误会,导致南昌全民皆反。做好宣传工作,王阳明出发了,出发之前,先杀了几个人,表示这些人不听命令,杀了以儆效尤。其实这些人是前面宁王派来劝降王阳明的。养了这么多天,都胖了两三斤,但王大人的饭也不是白吃的,关键时候也要派点用场才行。
这一杀,大家都震住了。王大人动真格了啊,真杀人了,再偷懒可不是玩的。来到城下,王阳明一声令下:一鼓附城,二鼓登城,三鼓不克,诛其伍,四鼓不进,诛其将。进攻之后,王阳明这边是士气如虹,城内的反兵纷纷倒戈投降。不用一天的功夫,王阳明就拿下了南昌。选择到了朱宸濠的手上,他是回军抢夺南昌,还是继续攻打安庆,还是赶往南京呢?上策依然是赶往南京,中计是继续攻打安庆,争取拿下安庆做为自己新的大本营。
而下策当然是回军。朱宸濠选择了下策,撤掉安庆的围攻,率领大军回头扑向南昌。这个时候,王阳明应该怎么办?部下建议他应该死守南昌,不跟朱宸濠对战,等四面的援兵来了之后,再收拾他。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是一个老成之策。但是王阳明分析的更准确。他说,朱宸濠已经不行了,他进没能拿下安庆南京,退没有地方可退,士气已经完全被打没了。
这个时候我们出奇兵,只要稍稍挫其锋芒,他们一定会不战而溃。王阳明为朱宸濠设下了一个铁桶阵,地点就是在鄱阳湖。在潘阳湖。王阳明布下伏兵,等朱宸濠回军到鄱阳湖时,让先锋接敌就退,将叛军吸引到包围圈,随后伏兵四起,第一天的交战就杀敌过万。朱宸濠惊慌失措,不得不拿钱出来鼓励士气。打斗阵的赏银千两。两天以后,两军正式大决战。
在地势上,朱宸濠占了上风。此时吹得是北风,朱宸濠正好是顺风。接战之后,王阳明的先锋将伍文定失利,不得不率部后退。剩下的人一看不对劲,都想着退了。王阳明马上拿出自己的长剑,交给中军官,让他前去斩下伍文定的脑袋,以正军法。但是,他又悄悄告诉中军官:“你去的时候,如果看到伍文定还在坚守奋战,那就暂缓执行。”伍文定听到这个军令后,全身冒了一身冷汗,赶紧操起武器,站到船头指挥士兵激战,对方一炮过来,火焰顺风烧过来把他的胡子都烧掉了。
伍文定毫不动摇。军心终于稳住了,王阳明的大军趁机反攻,将朱宸濠的叛军击溃。这一战,伍文定被定为首攻,这一战也成为他军事生涯最大的亮点。胡子被烧了,这可不是年年都有的事。后面,伍文定官至兵部尚书。王阳明一念之间,就把一个原本要被斩首的懦将变成了名将,原因就在他的心学。他的心学倡导人皆有良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只是一时被蒙蔽了。
王阳明只是激发了伍文定内心原来的良知,就改变了伍文定的一生。朱宸濠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发现自己的良知啦。大败之后,他换了衣服 ,穿上老百姓的衣服坐了一条小船准备逃跑。走到芦苇丛里,看到对方来了数条渔船。救苦救难的菩萨来了。朱宸濠马上招呼。老乡过来一下,帮个忙,有重谢。好咧,渔船过来之后,把朱宸濠接上渔船,哨声一响,四下里杀出一堆官兵。
原来这是王阳明早就埋下的伏兵,王阳明早已经交待清楚了,埋伏在这里不要动,也不要看到外面杀得起劲,也想抢功,自有一份大功送上门。王阳明真可谓用兵如神!朱宸濠就此被活抓,王阳明的心学通过了最大的考验,证明这是一种可以运用到实践的真学问,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嘴上功夫,纸上功夫。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脑洞历史观》,也欢迎大家每天晚上九点看我的直播,今天我们讲五代十国。
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十大杰出帝王是哪些人?
1.秦始皇,首开中华帝国,便有了皇帝的由来。2.汉高祖刘邦。拓展大汉疆域400年。3.隋炀帝杨广,开运河,改革科考,通西域,民族融合。4.唐太宗李世民,开千年气象一一大唐盛世!5.武周皇帝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6.宋太祖赵匡胤。7.汉武帝刘彻,同唐太宗一样,成就了中华帝国的”汉唐气象“。8.一代天骄一一成吉思汗,蒙古铁蹄横扫欧亚大陆,成就了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你知道哪些游戏主角并不是英雄而是大反派?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游戏中那些不是英雄,而是反英雄的主角还是非常多的,那么就由我来盘点一下吧~魔兽系列——阿尔塞斯米奈希尔(巫妖王)洛丹伦的王子,聪明好学,善良正义的王子(圣骑士)。但因为想保护自己热爱的王国,而盲目追求力量,导致一步步走向了巫妖王的陷阱,也成为了魔兽系列中的大反派,如果再净化斯坦索姆的时候乌瑟尔和吉安娜会留下来陪他的话或许他就不会黑化吧,十分悲情的角色。
合金装备——Big bossBig boss是合金装备众多主角之一,也是大反派,以游戏的时间线来说,他先是主角,后是反派,以游戏发布的年代来算的话,那他就先是反派后是主角。本来是个传奇士兵,也可以被称作是英雄,而且合金装备系列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只是因为立场不同。不过Big boss这位主角是十分有魅力的角色,也是我最喜欢的主角之一。
黑暗之魂——(不死人、灰烬)黑暗之魂中一代主角和三代主角可以走黑暗之王的路线(黑暗之魂2不能,只是离开了渴望王座),传火结局应该是作为一个英雄的结局,而黑暗之王的结局就比较属于反派了(魂3中灭火,夺火这两个结局就不好说了),黑暗之王的结局也就是说自己作为矮人(人类的王)的王,世界将会没有火,或许这样不死人诅咒就会解除,但可能不是一个好结局。
而且在游戏中主角是可以砍NPC的,还能叛教当二五仔。虐杀原形——AlexA哥是虐杀原形1代的主角,人气十分的高,但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了A哥成为了二代的反派(最主要还是制作组的意思)。A哥在一代的时候如果只算任务的话,那么他是一个英雄。A哥成为了二代的大反派,而二代也换了个全新的主角J叔,J叔的人气远不如A哥,而且游戏除了画质之外都没有进步(还有点退步),最后工作室还解散了。
修仙养神的、爱做木匠的,明朝为何多是“不务正业”的皇帝?
明朝的皇帝很奇葩,有只知玩乐的正德皇帝,专门炼丹修道的嘉靖皇帝,恣意声色的隆庆皇帝,躲在深宫死活不见大臣二十八年的万历皇帝,寻欢作乐身先死的泰昌皇帝,专门做木匠活的天启皇帝,这些皇帝之所以不务正业,其实与朱元璋有很大的关系。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给子孙后代谋福利,出台了两份永保朱家江山不变色的政治遗产。
一份是《皇明祖训》,这是保护大明王朝的看家法宝。告诫子孙后代该如何做皇帝,如何管理好这个国家。一份是用制度强化家族特权。规定亲王府每年有五万石禄米,亲王子为郡王的,每年也有一万石禄米。还规定藩王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大臣无论位置多高,也都要对亲王行拜礼。朱元璋的两份政治遗产,造就了他的子孙后代不学无术、浪荡嬉戏、游戏人生的颓废生活,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努力照样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如此纸醉金迷的糜烂气息诱导出他们任性追求奇葩的行为。
孙权谥号为“大皇帝”,为何谥号这么霸气?他有何功绩敢称大帝?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虽然他不是大一统的皇帝,但他却是历史上第一位被尊为大帝的皇帝。孙权死后谥号为“大皇帝”,后世称之为东吴大帝。作为割据江南的草莽皇帝孙权居然能被官方称之为大帝,也是出人意外。翻看古今中外历史,世界上皇帝有很多,但是敢称之为“大帝”的人少之又少,尤其是在世界上但凡能称之为大帝的人多数是政绩斐然,功绩伟大的君主。
当然,世界上称之为大帝的人都是民间的尊称,比如民间尊称清朝的康熙皇帝为康熙大帝,实际上康熙的谥号和庙号中都没有大帝的称谓,还有像外国的凯撒大帝和彼得大帝等等。而孙权和康熙、凯撒、彼得一世相比,他的政绩、功绩和成就都远不如他们,为何孙权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尊为大帝的皇帝呢?其实在孙权之前也有人被称为过大帝,这个人就是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刘煓,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
刘太公在86岁去世后,谥号为“大皇帝”,但实际上刘太公与孙权不同,他并没有真正做过皇帝。所以孙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尊为大帝的皇帝,在他之后在中国历史上敢用大帝作为谥号的人少之又少,几乎都是历朝历代开国皇帝追尊自己的祖先才称之为大帝,孙权之后只有唐高宗李治死后被妻子女皇武则天上谥号为“天皇大帝”,再之后几乎无人敢称大帝了。
孙权的大帝称谓是来自于他的谥号大皇帝,中国的谥法源远流长,最早是起源于西周时期,是对一个人一生的盖棺定论,对其一生所作所为的总评。比如周朝时期的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称呼中的“文武”二字即是谥号。谥法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经被废除,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之后又恢复了谥法,此后一直流传至清朝灭亡,谥法成为了封建统治的标配。
在古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死后都可以用谥法追谥,只不过朝廷颁布的谥号是属于具有官方权威性的谥号,是真正的对一个人盖棺定论了,而民间平民百姓给自己先人上谥号,那就叫私谥,是不具备官方权威性和认可性。从周朝时期谥法开始流传,一直到清朝时期,历朝历代都会对谥法进行一些修改,但不论如何修改,帝王之中的谥号以文武二字最好。
谥法中有云“修德来远,慈惠爱民,曰文”,这意思就是有仁德,行仁政的皇帝可以上谥号为文。“克定戡乱,威德海内,曰武”,这意思就是平定战乱,武功强盛的皇帝可以上谥号为武。与孙权同时期的三国魏国奠基人曹操在死后,他儿子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追谥父亲曹操为魏武帝。曹操一生东征西讨,统一了北方,武功极其强盛,确实谥号为武对他很贴切。
而武字的谥号在后世大多也用在开国之君身上,毕竟开国之君都是东征西讨,以武立国。本来文武二字在谥法中算是帝王最高的谥号,但是在西汉刘邦时期开创了一个比文武二字还要高级别的谥号,那就是高字。其实刘邦的汉高祖称呼是民间对他的俗称,刘邦的谥号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而《史记》中司马迁称刘邦为高祖,实际上是把他的谥号和庙号相结合了,此后民间也就俗称刘邦为汉高祖,按照唐朝之前以谥号称呼皇帝,刘邦实际应该称之为汉高帝。
在最初的先秦谥法中是没有“高”字这个谥号,刘邦去世后,西汉的大臣们特意为刘邦研发出了这个“高”字谥号,按照北宋苏洵给谥法做注释的解释来说就是“殊业同天为高,德配万物为高”。其实在先秦谥法中还有与“高”字含义相近的谥号那就是“大”字,按照先秦谥法“则天法尧曰大”,也就是这意思能像尧舜那样的贤人才能称之为“大”,因此这个“大”字谥号才算是千古帝王中最高谥号,但是古人都谦虚,没有哪个皇帝敢自比尧舜的,所以文武二字成为皇帝的最高谥号。
但是到了西汉这里,群臣认为刘邦功绩远高于尧舜,帝王谥号中最高的大、文、武三个字已经不足以评价刘邦,而且刘邦老爹刘太公死的时候已经用了大皇帝谥号,于是就特意给刘邦制定了一个与天地同高,德佩万物的“高”字谥号。所以这个“高”字其实就是大臣们给死去的刘邦拍马屁。看到这就明白了,合着孙权的“大”字就是低配版刘邦的“高”字。
孙权毕竟只是占有江南地区偏安一隅的草头皇帝,他死后吴国的大臣们即便想拍马屁,也不好意思拿刘邦的高皇帝谥号来吹捧他,毕竟孙权比刘邦差太远了,所以他们就选择了先秦谥法中的大皇帝来给孙权上了谥号。不过别看孙权这个大皇帝谥号霸气威武,实际上按照先秦谥法来看,孙权的谥号还真不如曹操的魏武帝谥号,顶多和刘备的昭烈谥号差不多。
因为在先秦两汉时期,除了刘邦的高皇帝之外,几乎没人敢用“大”字作谥号,这就是由于古人谦虚没人敢自比尧舜,所以在先秦两汉时期公认的帝王最高谥号就是文武二字了,久而久之文武二字成为了谥法中最高的谥号,而“大”字反而逐渐被人们淡忘。刘备谥号为昭烈帝,他这“昭烈”两个字的含义其实是参照了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光武”二字谥号。
“光武”二字是在武字的基础上的加谥,刘秀本来谥号应该就是“武”字,但由于西汉有汉武帝,所以刘秀死后群臣给他整出了一个“光武”的谥号,这意思就是就是发扬祖业,使祖业更加兴盛。刘备的“昭烈”二字含义也和“光武”差不多,其含义是光大祖业,立有大功,而刘备并没有像刘秀成就那么高,他毕竟只是割据巴蜀的皇帝,因此刘备死后被诸葛亮等群臣追谥为昭烈帝,这个谥号也要比光武帝的谥号低一些,昭烈算是低配版光武。
所以说在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中谥号最高的其实还是曹操的魏武帝谥号,孙权和刘备的谥号还是低了曹操一些。在孙权之后,历史上几乎也很少有皇帝使用“大”字作为谥号,一般都是用在追谥祖先上面,这就因为刘邦创造出了比它更高一级的“高”字,像明太祖朱元璋死后谥号就是高皇帝,尤其是在唐朝之后,皇帝谥号字数越来越多,因此也都以庙号称呼皇帝,很少再用谥号称呼皇帝,所以“大”字这个谥号在孙权和唐高宗李治之后使用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巧合的是,以庙号称呼皇帝还就是自唐高宗李治之后开始,在唐高宗之前称呼皇帝都是以谥号称呼,比如汉文帝、汉武帝、魏武帝、魏文帝等等。唐高宗死后,他老婆武则天为了表示对老公的尊敬和追思,一口气把原来只有一两个字的谥号变成了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简称之后还称为天皇大帝,所以武则天开了把皇帝谥号字数变多的先河,此后历朝历代皇帝谥号字数都无限延长,最后都出现了二十多个字谥号的皇帝,所以后世也只能以庙号称呼皇帝了。
写在最后因此别看孙权的东吴大帝谥号看起来很霸气,实际逼格并不高,而且大帝的称谓也只是在西方来看是对皇帝最高的赞誉,但实际在中国的谥法中反不如文武二字。当然,孙权能有大帝的谥号对他来说也是过誉了,以孙权的功绩和成就很明显大配不上这个德配尧舜的“大”字谥号,不过在古代帝王谥号大多都是赞誉过度,毕竟皇帝都得往高了抬一抬。
带孩子去了故宫旅游,孩子问我为什么皇帝家那么大,而我们家那么小,我应该如何回答?
和小朋友讲故宫是我最喜欢的,但也是挑战最大的,因为得把话说的像“儿童话”,还得让他们听懂。曾经也有小朋友问过我说:“皇帝的家为什么这么大?”其实这挺难回答的,你不能单用一句“因为他是皇帝来塘塞”。那怎么回答呢?下面是小君给的一点建议。首先可以给小朋友说,因为这是皇帝的家,皇帝要管理整个国家,他每天都要做很多很多事,比如要接见大臣,过节了还要搞很多活动,如果不把皇宫建大一点,大臣们来找皇帝办事,站都站不开。
而自己家里又不需要“接见大臣”,爸爸妈妈也不需要管理国家,所以也不用建那么大。其次,可以给小朋友说说宫里的生活,比如皇帝需要很多“保姆”照顾他,衣食住行,宫里建这么大,还要给这些“保姆”留房间呢,而咱们家没有保姆,就爸爸妈妈照顾你,也不需要留那么多房间。再者,可以给小朋友说说皇帝的家人,皇帝有母亲要照顾,还有很多老婆、孩子,他们也需要房间,所以必须建大一些,而咱们家就你一个,也不需要太多房间。
同时,还可以告诉孩子,皇帝住在宫里,平时也不能像咱们现代人一样随意出宫上公园、动物园、商场玩,所以宫里还得建花园、厨房等。最后,最重要的,皇帝有钱呀,可以想建多大就多大,想多豪华就多豪华,他也不用担心钱花完了咋办。而且,家的大小并不能说明生活的好坏,你看,我们一家人住在一起,虽然房子小,但爸爸妈妈爱你,温馨在一起,这就是幸福,是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