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联队战攻略 难,坦克世界坦克联队怎么玩

作者:本站作者

1,坦克世界坦克联队怎么玩

所谓联队 就是你首先要加入一个战队然后同一战队可以组织人 一般是YY统一指挥进入联队模式 会有别的战队的在等候可供选择然后进入战斗 等于是模拟领土战的模式一般是为了练团队的配合 分部更合理的位置和普通野队的区别在于胜利方将获得失败方50%的收益

联队战攻略 难,坦克世界坦克联队怎么玩

2,刀剑乱舞联队战攻略 联队战怎么过

因为联队战中有野战,所以首先要有短刀部队,而且等级要高。然后需要两个强力部队,因为部队只要换过了就不能再用,所以最少需要三个部队,最好是四个部队。

联队战攻略 难,坦克世界坦克联队怎么玩

3,刀剑乱舞手游联队战活动公告联队战有哪些活动

年末活动安排:【预告】刀剑乱舞近期活动日程新刀剑男士情报:刀剑乱舞新刀剑男士:大包平情报公开!刀剑乱舞手游大包平高清立绘:大包平详细介绍活动日程一览:11月18日~11月21日:期间限定锻刀:小乌丸新刀剑男士“小乌丸”先行登场!11月24日~12月15日:秘宝之里~乐器收集之段~目前只在PC版上举行的活动,手机版将要到2017年1月下旬,11月18日维护后将会补偿全体玩家御札?富士×2,12月2日前登录游戏的玩家都能够领取得到。收集乐器来入手近侍曲!同时,“小乌丸”也会作为活动报酬登场!12月中旬:联队战

联队战攻略 难,坦克世界坦克联队怎么玩

4,亮剑里的日军精锐坂田联队打败中央军2个师为何败给了李云龙一个团

那些年,死在战场上的日军联队长不在少数。比如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就有两名日军联队长阵亡,分别是日军步兵第6联队联队长仓永辰治,步兵第101联队长加纳治雄。他们一个是被机枪扫射击毙,另一个则是则是被迫击炮炸死。别说是联队长了,那些军衔级别更高的日军将领,阵亡的方式也都差不多,狙击、轰炸都是可以送他们回家的。比如在1939年,有着日军“名将之花”之称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于河北黄土岭为我军迫击炮击中毙命。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击毙一个日军联队长,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儿。毕竟日军联队长也是血肉之躯,没有三头六臂,想要解决他们,无非就是一发炮弹或者几颗子弹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成建制的消灭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可就比较困难了。整个抗战期间,几乎是没有我军独力歼灭一个日军标准联队的战例。即便是在一些给予日军重创的大型会战中,日军被成建制消灭的单位,也顶多是大队,联队则多少能保全一些家底。没办法,日军联队的战斗力太强悍了。对于军事发展相对落后的中方军队而言,这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众所周知,旧日本军队的编制向来奇葩。在全世界都在搞师、旅、团,营、连、排这样的编制结构的时候,他们却别出心裁的搞出了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这样的一个模式。不仅在名字上是非主流,在具体的人员和武器配置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很难与主流作战单位相匹配。可以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就以日军联队为例,其乃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可以分为骑兵、步兵、炮兵、工兵等等。在这些兵种里面,又以步兵联队最为常见,同时也是作战的主力。所以,我们讨论分析的时候,也是以步兵联队为对象由于日军联队的指挥官军衔通常是大佐,大致对应国际主流军衔里面的上校。所以我们普遍将日军联队视为团级作战单位。但是根据资料显示,一个标准的日军步兵联队,满编人数在3800人左右,通常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的人数在1100人左右。此外,步兵联队还配有炮兵、辎重兵等辅助兵种。甚至师团直属的一些辅助作战单位,有时候也会被分摊到各个步兵联队身上,导致其规模能够达到4000人人以上。这个兵力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团级单位这么一个范畴。放眼世界各国的团一级单位,人数规模很少有超过3000人的。尤其是在抗日战场上,中方军队的团级编制规模都相对较小,普遍都在2000人以下。即便是国府花了大力气打造的整理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械师,一个团的人数也不会超过3000人。至于那些地方上的杂牌军队,或者是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人就更少了。你比如说李云龙的独立团,在其刚接手的时候,也就一千多人。人家358团钱伯钧的一个营,就能抵得上李云龙两个团。而面对日军的步兵联队,三个独立团也比不上人家。再比如陈大雷的六分区,表面上看起来怎么也算个团级单位。毕竟他当初汇报的时候,就说自己有三个营的编制。而在小黄庄战斗中,同级别的一分区,更是能拿出一个团来救他。然而,这个六分区的实际兵力,连一个营都没有。当初他嘴里的三个营,除了一个三营在编以外,其他两个营都还只是存在于计划中。所以三营长其实就是六分区的二把手。有趣的是,这个三营其实也还只是虚有其名。因为在三营里面,一连还在筹备中,属于名义上存在。二连则是一群新兵,上不了战场,真正能拿出手用的,也就一个三连。所以,陈大雷手下顶多也就两个连的兵力,不超过三百人。这样的兵力情况,十个六分区也比不上日军一个步兵联队。以上这些虽说都是电视剧情节,但其实也符合当时我军的一个发展历程。当时许多部队都只是空有番号建制,缺乏人员和武器装备。他们基本上都是以连排为单位,逐渐发展壮大的。在抗战初期,我军的许多部队,都处在一个比较弱小的阶段。当然了,相比兵力配置这些方面,日军最大的优势还是体现在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抗战时期的日本,乃是亚洲地区最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实力雄厚,拥有独立研制各种武器装备的能力。小到步枪子弹,大到飞机军舰,日本都可以实现国产。相比之下,当时的咱们还只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基础相当的薄弱。即便是有兵工厂,也只能制造一些较为常见的枪炮武器。而且这些兵工厂的规模产量和技术水平都十分有限,不足以支撑国家的战争需求。这导致当时的中方军队,大量的武器装备,都需要进口。而由于经济水平有限,进口的武器装备也无法大规模的列装。像马克沁、捷克造这些好东西,仅仅存在于少数的“精锐”部队中,比如德械师。更多的部队装备的则是中正式,甚至于老套筒、汉阳造。总而言之,由于国力上的差距,导致当时中方军队的整体装备水平,远低于日军。根据资料显示,当时一个日军步兵联队,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而每个步兵大队又下辖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以及一个炮小队。其中每个步兵中队会装备9挺歪把子轻机枪,12具89式掷弹筒;机枪中队则是分为三个小队,每个小队装备3挺92式重机枪;炮小队则是会装备两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如此算下来,三个日军大队就会装备有144挺轻重机枪,其中包括108挺歪把子轻机枪,36挺九二式重机枪。此外还有144具89式掷弹筒和6门70毫米92式步兵炮。然而,这还不是日军联队的全部火力。因为在日军编制里面,一个步兵联队除了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以外,还会配有一个直属的炮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通常下辖有三个炮兵小队,每个小队会装备两门92式步兵炮,总计就是6门92式步兵炮。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偏重于平原作战或者城市攻坚的重火力师团,步兵炮还会被换成75毫米口径的山炮,火力水平无疑要更上一层楼。日军步兵联队的这个火力配置,其实算不上多猛,放到国际上只能算是一般。要知道,二战德军的一个步兵团,满编也不过3000多人,但是火力水平要明显高出日军一截。其装备有150余挺机枪和六七十门各型火炮,其中不乏150毫米重步兵炮这样的大家伙。但是放到抗日战场上,这样的装备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当时的中方军队,因为国家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薄弱,根本无法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当时咱们即便是最为精锐的德械师,也无法在装备水平和日军媲美。至于其他的部队,那就更是没法比了,有时候往往一个团,连门像样的火炮的都没有。尤其是像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局红缨枪,装备全靠抢,装备水平那不是一般的低。如果一个团里面能够做到人手一把枪,那其实就算正规军了。如果要是有几挺九二式重机枪或者步兵炮什么的,那可就是绝对的主力团了。如果要是来两门意大利炮的话,那基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打个县城也不是不敢。除了装备劣势以外,兵员素质上的差距也是一个大问题。在抗战前期,日军的官兵大都经历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有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枪打的准,刺刀拼得好,战术执行能力强,临场配合巧妙。相比之下,咱们当时的官兵们,则是以泥腿子和半吊子巨多,缺乏军事训练,打起仗来非常的吃亏。如此一来,日军一个联队所拥有的战斗力,往往抵得上数倍于己的中方军队。表面上日军一个联队仅仅只是一个比团稍大一点的作战单位,但是在抗日战场上,却能硬刚我军的几个师。在1940年襄西战役的战后总结上,陈诚就如此评价道:“按抗战以来之经验,在运动战时,我优良之一个师尚勉可对付敌之一个联队,现竟有一个军始能对付敌一联队者,而部队内素质可知。”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李云龙能够带着新一团从正面击溃坂田联队,即便是突围,那也属实是非常不容易。毕竟按照纸面的实力对比,三个新一团估计都不够坂田联队塞牙缝的。击溃都如此艰难,至于说想要吃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就更加的不容易了。毕竟日军不是傻子,打不过他们可以撤退;被包围了,也可以突围嘛。在抗日战场上,日军很少出现单打独斗的情况,即便是陷入重围也会有着来自空中或者海上的支援。此外,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日军还能够快速的组织救援,甚至形成反包围。再不济,凭借自身强大的火力和娴熟的战术配合能力,日军也能坚持许久。比如关家垴一战,面对人数仅500多人的冈崎大队,我八路军出动了上万人的部队。不算阻击打援的,仅仅是直接参与进攻的部队,就足有八个团。这个阵容可比李云龙打平安县城豪华多了。然而,我军一万多人打了整整两天两夜,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最终却还是没能全歼日军冈崎大队。最终,随着日军增援部队的赶到,我军只能放弃进攻,主动撤退。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歼灭一个日军联队可比击毙一个联队长要困难多了。即便是让李云龙这样的硬茬来,估计都得喝一壶的。而这其实也一定程度反应了抗日战场的艰难,跟当下流行的那些神剧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回顾历史,才知眼前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还请珍惜!
那些年,死在战场上的日军联队长不在少数。比如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就有两名日军联队长阵亡,分别是日军步兵第6联队联队长仓永辰治,步兵第101联队长加纳治雄。他们一个是被机枪扫射击毙,另一个则是则是被迫击炮炸死。别说是联队长了,那些军衔级别更高的日军将领,阵亡的方式也都差不多,狙击、轰炸都是可以送他们回家的。比如在1939年,有着日军“名将之花”之称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于河北黄土岭为我军迫击炮击中毙命。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击毙一个日军联队长,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儿。毕竟日军联队长也是血肉之躯,没有三头六臂,想要解决他们,无非就是一发炮弹或者几颗子弹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成建制的消灭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可就比较困难了。整个抗战期间,几乎是没有我军独力歼灭一个日军标准联队的战例。即便是在一些给予日军重创的大型会战中,日军被成建制消灭的单位,也顶多是大队,联队则多少能保全一些家底。没办法,日军联队的战斗力太强悍了。对于军事发展相对落后的中方军队而言,这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众所周知,旧日本军队的编制向来奇葩。在全世界都在搞师、旅、团,营、连、排这样的编制结构的时候,他们却别出心裁的搞出了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这样的一个模式。不仅在名字上是非主流,在具体的人员和武器配置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很难与主流作战单位相匹配。可以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就以日军联队为例,其乃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可以分为骑兵、步兵、炮兵、工兵等等。在这些兵种里面,又以步兵联队最为常见,同时也是作战的主力。所以,我们讨论分析的时候,也是以步兵联队为对象由于日军联队的指挥官军衔通常是大佐,大致对应国际主流军衔里面的上校。所以我们普遍将日军联队视为团级作战单位。但是根据资料显示,一个标准的日军步兵联队,满编人数在3800人左右,通常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的人数在1100人左右。此外,步兵联队还配有炮兵、辎重兵等辅助兵种。甚至师团直属的一些辅助作战单位,有时候也会被分摊到各个步兵联队身上,导致其规模能够达到4000人人以上。这个兵力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团级单位这么一个范畴。放眼世界各国的团一级单位,人数规模很少有超过3000人的。尤其是在抗日战场上,中方军队的团级编制规模都相对较小,普遍都在2000人以下。即便是国府花了大力气打造的整理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械师,一个团的人数也不会超过3000人。至于那些地方上的杂牌军队,或者是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人就更少了。你比如说李云龙的独立团,在其刚接手的时候,也就一千多人。人家358团钱伯钧的一个营,就能抵得上李云龙两个团。而面对日军的步兵联队,三个独立团也比不上人家。再比如陈大雷的六分区,表面上看起来怎么也算个团级单位。毕竟他当初汇报的时候,就说自己有三个营的编制。而在小黄庄战斗中,同级别的一分区,更是能拿出一个团来救他。然而,这个六分区的实际兵力,连一个营都没有。当初他嘴里的三个营,除了一个三营在编以外,其他两个营都还只是存在于计划中。所以三营长其实就是六分区的二把手。有趣的是,这个三营其实也还只是虚有其名。因为在三营里面,一连还在筹备中,属于名义上存在。二连则是一群新兵,上不了战场,真正能拿出手用的,也就一个三连。所以,陈大雷手下顶多也就两个连的兵力,不超过三百人。这样的兵力情况,十个六分区也比不上日军一个步兵联队。以上这些虽说都是电视剧情节,但其实也符合当时我军的一个发展历程。当时许多部队都只是空有番号建制,缺乏人员和武器装备。他们基本上都是以连排为单位,逐渐发展壮大的。在抗战初期,我军的许多部队,都处在一个比较弱小的阶段。当然了,相比兵力配置这些方面,日军最大的优势还是体现在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抗战时期的日本,乃是亚洲地区最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实力雄厚,拥有独立研制各种武器装备的能力。小到步枪子弹,大到飞机军舰,日本都可以实现国产。相比之下,当时的咱们还只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基础相当的薄弱。即便是有兵工厂,也只能制造一些较为常见的枪炮武器。而且这些兵工厂的规模产量和技术水平都十分有限,不足以支撑国家的战争需求。这导致当时的中方军队,大量的武器装备,都需要进口。而由于经济水平有限,进口的武器装备也无法大规模的列装。像马克沁、捷克造这些好东西,仅仅存在于少数的“精锐”部队中,比如德械师。更多的部队装备的则是中正式,甚至于老套筒、汉阳造。总而言之,由于国力上的差距,导致当时中方军队的整体装备水平,远低于日军。根据资料显示,当时一个日军步兵联队,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而每个步兵大队又下辖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以及一个炮小队。其中每个步兵中队会装备9挺歪把子轻机枪,12具89式掷弹筒;机枪中队则是分为三个小队,每个小队装备3挺92式重机枪;炮小队则是会装备两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如此算下来,三个日军大队就会装备有144挺轻重机枪,其中包括108挺歪把子轻机枪,36挺九二式重机枪。此外还有144具89式掷弹筒和6门70毫米92式步兵炮。然而,这还不是日军联队的全部火力。因为在日军编制里面,一个步兵联队除了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以外,还会配有一个直属的炮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通常下辖有三个炮兵小队,每个小队会装备两门92式步兵炮,总计就是6门92式步兵炮。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偏重于平原作战或者城市攻坚的重火力师团,步兵炮还会被换成75毫米口径的山炮,火力水平无疑要更上一层楼。日军步兵联队的这个火力配置,其实算不上多猛,放到国际上只能算是一般。要知道,二战德军的一个步兵团,满编也不过3000多人,但是火力水平要明显高出日军一截。其装备有150余挺机枪和六七十门各型火炮,其中不乏150毫米重步兵炮这样的大家伙。但是放到抗日战场上,这样的装备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当时的中方军队,因为国家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薄弱,根本无法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当时咱们即便是最为精锐的德械师,也无法在装备水平和日军媲美。至于其他的部队,那就更是没法比了,有时候往往一个团,连门像样的火炮的都没有。尤其是像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局红缨枪,装备全靠抢,装备水平那不是一般的低。如果一个团里面能够做到人手一把枪,那其实就算正规军了。如果要是有几挺九二式重机枪或者步兵炮什么的,那可就是绝对的主力团了。如果要是来两门意大利炮的话,那基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打个县城也不是不敢。除了装备劣势以外,兵员素质上的差距也是一个大问题。在抗战前期,日军的官兵大都经历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有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枪打的准,刺刀拼得好,战术执行能力强,临场配合巧妙。相比之下,咱们当时的官兵们,则是以泥腿子和半吊子巨多,缺乏军事训练,打起仗来非常的吃亏。如此一来,日军一个联队所拥有的战斗力,往往抵得上数倍于己的中方军队。表面上日军一个联队仅仅只是一个比团稍大一点的作战单位,但是在抗日战场上,却能硬刚我军的几个师。在1940年襄西战役的战后总结上,陈诚就如此评价道:“按抗战以来之经验,在运动战时,我优良之一个师尚勉可对付敌之一个联队,现竟有一个军始能对付敌一联队者,而部队内素质可知。”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李云龙能够带着新一团从正面击溃坂田联队,即便是突围,那也属实是非常不容易。毕竟按照纸面的实力对比,三个新一团估计都不够坂田联队塞牙缝的。击溃都如此艰难,至于说想要吃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就更加的不容易了。毕竟日军不是傻子,打不过他们可以撤退;被包围了,也可以突围嘛。在抗日战场上,日军很少出现单打独斗的情况,即便是陷入重围也会有着来自空中或者海上的支援。此外,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日军还能够快速的组织救援,甚至形成反包围。再不济,凭借自身强大的火力和娴熟的战术配合能力,日军也能坚持许久。比如关家垴一战,面对人数仅500多人的冈崎大队,我八路军出动了上万人的部队。不算阻击打援的,仅仅是直接参与进攻的部队,就足有八个团。这个阵容可比李云龙打平安县城豪华多了。然而,我军一万多人打了整整两天两夜,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最终却还是没能全歼日军冈崎大队。最终,随着日军增援部队的赶到,我军只能放弃进攻,主动撤退。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歼灭一个日军联队可比击毙一个联队长要困难多了。即便是让李云龙这样的硬茬来,估计都得喝一壶的。而这其实也一定程度反应了抗日战场的艰难,跟当下流行的那些神剧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回顾历史,才知眼前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还请珍惜!独立团一个连阻击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真的可能吗?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要想彻底的搞清楚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我们就要明白双方的实力对比,在抗战时期,我八路军一个连的兵力不是很稳定的,因为当时我军采取的是游击战,别说一个连,就是一个团都会化整为零,分散在各个地方,让他们各自发展。所以这种战略,使得我军一个连,有可能只有几十号人,但也有可能是上千人,比如独立团最终因为发展迅速,李云龙都有一个师的兵力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团的一个连有上千人是一定的事情。回过头来,日军一个联队,其实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因为联队是日军的一级作战单位,一般一个师团也就二三个步兵联队,其次在一个联队里面,一般是三个步兵大队,然后还有炮兵大队,因此火力是很猛的。而同时期的八路军,别说团里面有炮兵大队,也算一个战区里面,都很难有一个炮兵队伍,大多数团里面大炮也就几个,还都是一些缴获的杂牌,有没有炮弹还是一回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独立团的连是一个超级连,有着上千人,但也不可能是日军一个联队的对手,因为日军不仅火力强大,人数也不少,有着三千八百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别说一个连,就算一个师和日军一个联队对抗,都是很难的。或许说道这里大家还不清楚日军的强大,那么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在淞沪会战中,国军一个师在战场上面,几乎也就是八个小时就打残了,而淞沪会战结束后,国军方面总结出了一个事情,也就是中国部队的一个精锐师,和日军一个联队才能勉强抗衡。所以问题的答案很明显,独立团的一个连,根本是阻拦不住日军八小时的,因为火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并且日军的一个联队里面,往往还有坦克,这就更可怕了,甚至在被阻击的时候,日军一般还会调航空联队来轰炸。所以要想阻拦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的进攻,最起码得是一个上万人的师去防守,并且要修建坚固的工事,否则是很难阻拦的。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那些年,死在战场上的日军联队长不在少数。比如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就有两名日军联队长阵亡,分别是日军步兵第6联队联队长仓永辰治,步兵第101联队长加纳治雄。他们一个是被机枪扫射击毙,另一个则是则是被迫击炮炸死。别说是联队长了,那些军衔级别更高的日军将领,阵亡的方式也都差不多,狙击、轰炸都是可以送他们回家的。比如在1939年,有着日军“名将之花”之称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于河北黄土岭为我军迫击炮击中毙命。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击毙一个日军联队长,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儿。毕竟日军联队长也是血肉之躯,没有三头六臂,想要解决他们,无非就是一发炮弹或者几颗子弹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成建制的消灭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可就比较困难了。整个抗战期间,几乎是没有我军独力歼灭一个日军标准联队的战例。即便是在一些给予日军重创的大型会战中,日军被成建制消灭的单位,也顶多是大队,联队则多少能保全一些家底。没办法,日军联队的战斗力太强悍了。对于军事发展相对落后的中方军队而言,这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众所周知,旧日本军队的编制向来奇葩。在全世界都在搞师、旅、团,营、连、排这样的编制结构的时候,他们却别出心裁的搞出了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这样的一个模式。不仅在名字上是非主流,在具体的人员和武器配置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很难与主流作战单位相匹配。可以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就以日军联队为例,其乃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可以分为骑兵、步兵、炮兵、工兵等等。在这些兵种里面,又以步兵联队最为常见,同时也是作战的主力。所以,我们讨论分析的时候,也是以步兵联队为对象由于日军联队的指挥官军衔通常是大佐,大致对应国际主流军衔里面的上校。所以我们普遍将日军联队视为团级作战单位。但是根据资料显示,一个标准的日军步兵联队,满编人数在3800人左右,通常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的人数在1100人左右。此外,步兵联队还配有炮兵、辎重兵等辅助兵种。甚至师团直属的一些辅助作战单位,有时候也会被分摊到各个步兵联队身上,导致其规模能够达到4000人人以上。这个兵力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团级单位这么一个范畴。放眼世界各国的团一级单位,人数规模很少有超过3000人的。尤其是在抗日战场上,中方军队的团级编制规模都相对较小,普遍都在2000人以下。即便是国府花了大力气打造的整理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械师,一个团的人数也不会超过3000人。至于那些地方上的杂牌军队,或者是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人就更少了。你比如说李云龙的独立团,在其刚接手的时候,也就一千多人。人家358团钱伯钧的一个营,就能抵得上李云龙两个团。而面对日军的步兵联队,三个独立团也比不上人家。再比如陈大雷的六分区,表面上看起来怎么也算个团级单位。毕竟他当初汇报的时候,就说自己有三个营的编制。而在小黄庄战斗中,同级别的一分区,更是能拿出一个团来救他。然而,这个六分区的实际兵力,连一个营都没有。当初他嘴里的三个营,除了一个三营在编以外,其他两个营都还只是存在于计划中。所以三营长其实就是六分区的二把手。有趣的是,这个三营其实也还只是虚有其名。因为在三营里面,一连还在筹备中,属于名义上存在。二连则是一群新兵,上不了战场,真正能拿出手用的,也就一个三连。所以,陈大雷手下顶多也就两个连的兵力,不超过三百人。这样的兵力情况,十个六分区也比不上日军一个步兵联队。以上这些虽说都是电视剧情节,但其实也符合当时我军的一个发展历程。当时许多部队都只是空有番号建制,缺乏人员和武器装备。他们基本上都是以连排为单位,逐渐发展壮大的。在抗战初期,我军的许多部队,都处在一个比较弱小的阶段。当然了,相比兵力配置这些方面,日军最大的优势还是体现在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抗战时期的日本,乃是亚洲地区最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实力雄厚,拥有独立研制各种武器装备的能力。小到步枪子弹,大到飞机军舰,日本都可以实现国产。相比之下,当时的咱们还只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基础相当的薄弱。即便是有兵工厂,也只能制造一些较为常见的枪炮武器。而且这些兵工厂的规模产量和技术水平都十分有限,不足以支撑国家的战争需求。这导致当时的中方军队,大量的武器装备,都需要进口。而由于经济水平有限,进口的武器装备也无法大规模的列装。像马克沁、捷克造这些好东西,仅仅存在于少数的“精锐”部队中,比如德械师。更多的部队装备的则是中正式,甚至于老套筒、汉阳造。总而言之,由于国力上的差距,导致当时中方军队的整体装备水平,远低于日军。根据资料显示,当时一个日军步兵联队,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而每个步兵大队又下辖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以及一个炮小队。其中每个步兵中队会装备9挺歪把子轻机枪,12具89式掷弹筒;机枪中队则是分为三个小队,每个小队装备3挺92式重机枪;炮小队则是会装备两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如此算下来,三个日军大队就会装备有144挺轻重机枪,其中包括108挺歪把子轻机枪,36挺九二式重机枪。此外还有144具89式掷弹筒和6门70毫米92式步兵炮。然而,这还不是日军联队的全部火力。因为在日军编制里面,一个步兵联队除了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以外,还会配有一个直属的炮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通常下辖有三个炮兵小队,每个小队会装备两门92式步兵炮,总计就是6门92式步兵炮。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偏重于平原作战或者城市攻坚的重火力师团,步兵炮还会被换成75毫米口径的山炮,火力水平无疑要更上一层楼。日军步兵联队的这个火力配置,其实算不上多猛,放到国际上只能算是一般。要知道,二战德军的一个步兵团,满编也不过3000多人,但是火力水平要明显高出日军一截。其装备有150余挺机枪和六七十门各型火炮,其中不乏150毫米重步兵炮这样的大家伙。但是放到抗日战场上,这样的装备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当时的中方军队,因为国家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薄弱,根本无法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当时咱们即便是最为精锐的德械师,也无法在装备水平和日军媲美。至于其他的部队,那就更是没法比了,有时候往往一个团,连门像样的火炮的都没有。尤其是像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局红缨枪,装备全靠抢,装备水平那不是一般的低。如果一个团里面能够做到人手一把枪,那其实就算正规军了。如果要是有几挺九二式重机枪或者步兵炮什么的,那可就是绝对的主力团了。如果要是来两门意大利炮的话,那基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打个县城也不是不敢。除了装备劣势以外,兵员素质上的差距也是一个大问题。在抗战前期,日军的官兵大都经历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有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枪打的准,刺刀拼得好,战术执行能力强,临场配合巧妙。相比之下,咱们当时的官兵们,则是以泥腿子和半吊子巨多,缺乏军事训练,打起仗来非常的吃亏。如此一来,日军一个联队所拥有的战斗力,往往抵得上数倍于己的中方军队。表面上日军一个联队仅仅只是一个比团稍大一点的作战单位,但是在抗日战场上,却能硬刚我军的几个师。在1940年襄西战役的战后总结上,陈诚就如此评价道:“按抗战以来之经验,在运动战时,我优良之一个师尚勉可对付敌之一个联队,现竟有一个军始能对付敌一联队者,而部队内素质可知。”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李云龙能够带着新一团从正面击溃坂田联队,即便是突围,那也属实是非常不容易。毕竟按照纸面的实力对比,三个新一团估计都不够坂田联队塞牙缝的。击溃都如此艰难,至于说想要吃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就更加的不容易了。毕竟日军不是傻子,打不过他们可以撤退;被包围了,也可以突围嘛。在抗日战场上,日军很少出现单打独斗的情况,即便是陷入重围也会有着来自空中或者海上的支援。此外,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日军还能够快速的组织救援,甚至形成反包围。再不济,凭借自身强大的火力和娴熟的战术配合能力,日军也能坚持许久。比如关家垴一战,面对人数仅500多人的冈崎大队,我八路军出动了上万人的部队。不算阻击打援的,仅仅是直接参与进攻的部队,就足有八个团。这个阵容可比李云龙打平安县城豪华多了。然而,我军一万多人打了整整两天两夜,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最终却还是没能全歼日军冈崎大队。最终,随着日军增援部队的赶到,我军只能放弃进攻,主动撤退。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歼灭一个日军联队可比击毙一个联队长要困难多了。即便是让李云龙这样的硬茬来,估计都得喝一壶的。而这其实也一定程度反应了抗日战场的艰难,跟当下流行的那些神剧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回顾历史,才知眼前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还请珍惜!独立团一个连阻击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真的可能吗?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要想彻底的搞清楚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我们就要明白双方的实力对比,在抗战时期,我八路军一个连的兵力不是很稳定的,因为当时我军采取的是游击战,别说一个连,就是一个团都会化整为零,分散在各个地方,让他们各自发展。所以这种战略,使得我军一个连,有可能只有几十号人,但也有可能是上千人,比如独立团最终因为发展迅速,李云龙都有一个师的兵力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团的一个连有上千人是一定的事情。回过头来,日军一个联队,其实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因为联队是日军的一级作战单位,一般一个师团也就二三个步兵联队,其次在一个联队里面,一般是三个步兵大队,然后还有炮兵大队,因此火力是很猛的。而同时期的八路军,别说团里面有炮兵大队,也算一个战区里面,都很难有一个炮兵队伍,大多数团里面大炮也就几个,还都是一些缴获的杂牌,有没有炮弹还是一回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独立团的连是一个超级连,有着上千人,但也不可能是日军一个联队的对手,因为日军不仅火力强大,人数也不少,有着三千八百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别说一个连,就算一个师和日军一个联队对抗,都是很难的。或许说道这里大家还不清楚日军的强大,那么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在淞沪会战中,国军一个师在战场上面,几乎也就是八个小时就打残了,而淞沪会战结束后,国军方面总结出了一个事情,也就是中国部队的一个精锐师,和日军一个联队才能勉强抗衡。所以问题的答案很明显,独立团的一个连,根本是阻拦不住日军八小时的,因为火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并且日军的一个联队里面,往往还有坦克,这就更可怕了,甚至在被阻击的时候,日军一般还会调航空联队来轰炸。所以要想阻拦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的进攻,最起码得是一个上万人的师去防守,并且要修建坚固的工事,否则是很难阻拦的。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带领独立团利用挖战壕迫近日军阵地,最后手榴弹像弹雨一般投入日军阵地,八路军接着发起进攻,通过白刃战全歼山崎大队。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战例艺术加工的情节。事实上,八路军在遭受重大伤亡后并未能全歼日军冈崎支队。战役纪念碑战役背景1940年,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胜利结束了战役前两个阶段作战后,八路军各根据地部队转入休整。由于受到八路军的沉重打击,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多田骏恼羞成怒,调集部队对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报复性的扫荡。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各根据地开始了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反扫荡作战。由于日军是紧接着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刚结束就发起了扫荡,八路军外线出击的很多部队还未能全部回到根据地内,而冈崎的动作又比其他日军快了些。结果就是冈崎支队竟然鬼使神差的没遇到什么阻碍就深入到根据地的腹地,跑到了八路军设有兵工厂的黄崖洞,啥也没找到就放了一把火。而这时,八路军开始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冈崎带着部队拼命向外逃,在跑到关家垴时,八路军的包围圈越收越紧。冈崎看到没法突出包围,而关家垴地形不错,就决定在此坚守,同时向在外围的日军呼叫增援解围。战斗经过在我军战史上,此战叫关家垴战役或关家垴歼灭战,而八路军此战的对手冈崎大队更准确一点应该称为冈崎支队。冈崎谦受中佐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7期,在出任这支部队指挥官前,为日军第三十七师团226联队副联队长。冈崎支队的主力是由驻山西运城的日军第37师团,独立第九混成旅团及独立步兵第12大队各抽出一个中队,并配属一个山炮炮兵小队组成(装备炮三门,炮弹300发),总兵力540余人。由于不是一个建制大队,按照日军的通常叫法,这种临时编组的部队称为支队。关家垴八路军在此战中,集中了九个团,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由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督战并指挥总部炮兵团山炮连,129师师长刘伯承指挥385旅及新十旅,386旅旅长陈赓指挥386旅及决死一纵队。1940年10月6日,日军抽调战斗骨干并配属工兵,炮兵,辎重兵组成的冈崎支队从晋南闻喜出发,9日抵达南关镇,11日开始沿沁县--西营--王家峪路线东进,20日到西井,25日到达辽县,武乡县,黎城县交界地区的黄崖洞,沿桐裕河谷进入黄崖洞。八路军最大的水腰兵工厂就设在附近,具有月产四百多支步枪和生产大量子弹手榴弹的能力。当时正在黎城指挥部的彭德怀听到山口丢失,日军开始进入黄崖洞后,异常震怒,要求严查擅自撤离者的责任,同时命令386旅的772团和16团赶到黄崖洞,打退日军进攻。而冈崎支队并不知道黄崖洞有八路军的兵工厂,对当地地形不熟悉,又不敢离开地图标记的路线太远,因此日军没有找到兵工厂。随后日军退出河谷(黄崖洞只有一条通道),在抗日军民的袭扰下于28日撤到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附近,准备夺道武乡退回沁县。而此时,刚刚打完榆(社)辽(县)战役的129师部队正好在蟠龙镇附近休整。29日下午,彭德怀赶到蟠龙镇石门村坐镇指挥,决定于30日凌晨4时开始向日军发起攻击。而在晚23时获知冈崎支队占领了关家垴,此时距离总攻发起时间不足五个小时。柳树垴日军在占领关家垴的同时也占领了旁边的柳树垴,并连夜构筑工事,仅用四个小时就构筑完成了较为完备的野战工事,两地之间挖出坑道相连,并拆下老百姓的门板房梁搭上构成掩蔽部。两个阵地构成犄角,火力相互支援。此战日军各级指挥官及士兵,表现出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良好的军事素质。386旅772团和总部特务团为一路,从关家垴东北,东南侧进攻;385旅769团为一路,从关家垴的西北侧进攻;决死一纵队的25和28两个团从南向北推进,在关家垴的南侧对日军左翼进行牵制。385旅和新编第十旅在外围阻击日军援军(后386旅又投入一个团参与阻击)。直接投入进攻的兵力约四千人,大部分兵力是用来打援的。由于日军据守的关家垴阵地地势险要,仅南边坡度较缓,山顶是一块平地,利于日军展开兵力防守,易守难攻。虽然我军拥有绝对优势兵力,但是由于受到地形限制,难以同时展开攻击,只能分批逐次投入进攻,打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法。经过两昼夜顽强战斗,八路军虽然攻入日军主阵地,消灭了四百多名日军,打死了冈崎中佐及十余名日军各级军官,俘虏了两名负伤日军,但是,仍然有几十名日军负隅顽抗。这时候,大批日军增援部队已经距关家垴不到四公里。八路军不得已撤出战场,未能完成对冈崎支队的全歼。战役检讨此战,八路军在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围攻五百多日军,结果是付出了两千多伤亡(战报说是六百多伤亡,但是有一说是589人牺牲1570余人负伤。更有的说是付出了两千名八路军的牺牲),经过两天战斗,竟然未能全歼日军。为我军一个不成功战例。围绕此战后世争论了几十年。争论一,此战该不该打。记得看《彭德怀自述》里谈到此战,彭总的意思是,敌人仅仅五百人的一支队伍,竟敢孤军深入我根据地中心,如果任由其大摇大摆的出去,必将助长了敌人的气焰。因此下决心打这一仗。从结果看,并未能全部达到战前设想。虽然经此一战后直到抗战胜利,日军再也没有敢派小部队轻兵冒进深入根据地,但是战后,日军却派一个大队进驻根据地中心的沁源县城达两年之久,而八路军主力却未能再次进攻,最后是采取坚壁清野长期围困才把日军给逼走。争论二,面对不利于我军的地形,是否该采取强攻。从照片可以看出,关家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对于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是否应该采取强攻。从事后看,冈崎在进入根据地发现攻击的八路军拥有迫击炮后,就敏锐的意识到遇到了我军主力,其立即带领部队疯狂向根据地外逃窜。到达关家垴后,发现我军包围圈收紧,意识到如继续向外逃,将不可避免的在对其不利地形上被我军合围,而关家垴的地形险要,利于防守,于是下令构筑工事,坚守待援。这体现出冈崎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决心果断的优秀中级指挥官。就算我军不采取强攻,采取围三缺一策略,冈崎也不会冒然带领日军离开有既设工事的关家垴突围。不会给我军在开阔地带对其围歼的机会。争论三,在面对不利地形,进攻遭受重大伤亡,就连在前线指挥的刘伯承,陈赓都向彭总请求停止攻击后,彭总依然命令继续进攻。当年八路军流血牺牲的战场如今成为了麦田几十年来这一条争议最大。反方认为彭总不讲战术,一味猛打猛冲,勇有余而谋略不足,不听从下级意见(左,刘,陈),致使我军在优势兵力下伤亡数倍于日军,这也是后来被经常用来攻击彭总的事例。以此战来否定百团大战第三阶段作战,进而否定百团大战。试着分析一下彭总当时为何下令强攻的原因:1,不允许日军以一个大队(实际冈崎支队人数仅相当于半个大队)的兵力竟敢深入根据地腹地,必须打掉日军这种嚣张气焰。同时,希望通过打两个大歼灭战从而粉碎日军的扫荡。2,由于日军在百团大战中吃了亏,因而在随后的扫荡中比过去更加残忍。见人就杀,见粮食,牲口就抢,见房就烧,甚至把老百姓家的锅碗瓢盆及种地的农具都予以毁坏,把村庄的水井都予以填埋。在战前,彭总曾经去视察过数个被日军焚毁的村庄。因此,对日军带有强烈的为老百姓复仇的想法。3,遇到硬仗,恶仗,如果一支部队能顽强顶过来,就能打出来一支主力劲旅(我军没有王牌的叫法,一般都是称主力),如果不能顶过来,那么这部队日后也不会有多大起色。769团,772团这样的经过考验的老红军部队自不必说,决死一纵队的两个团,经过这次恶战的洗礼,从一个刚起义的阎锡山新军部队,一跃而成为了八路军的主力团。四十多年后正是这支部队夺取老山,面对越军6个主力团的反扑,坚守老山打垮了越军进攻,打出了军威。彭总在晚年将关家垴战斗归为其四个失败战例之一。此战,冈崎支队虽然主要是从三三制的乙种师团37师团抽调部队组成,虽然很多果粉经常会说八路打的是这种治安师团,战斗力弱。但是实际上,日军这种三联队制的师团只是在步兵人数上少于两旅团制的甲种师团,其他的骑,工,炮,锱重一样没少,使得霉菌伤亡高于日军的唯一战例的硫磺岛作战,就是第109师团这种乙种师团打的。而且,此时太平洋战争还未爆发,日军部队还拥有大批老兵,战斗素养高。日军掷弹筒,称超轻迫击炮更合适日军一个中队一般编制为180--200人,编有9挺机枪和9--12门掷弹筒,步枪一百多枝,这样看来,冈崎支队即拥有近三十挺机枪和掷弹筒,对于我军来说,有较强的火力优势。虽然满编的日军一个大队有1100人,冈崎支队在人数上仅为半个大队。但是其编成内却拥有一个山炮小队(发射炮弹246发),这种联队以上才有的炮兵在战力上是超过日军大队编成内的92步兵炮小队。而且冈崎支队竟然能够呼叫陆航飞机的空中支援。特别是在30日的战斗中,由于地形限制我军无法展开,日军空军的轰炸一度导致我军进攻停止。日军山炮,侵华战争中恶行累累而八路军方面,此时已经由刚开始出师时的不到四万人迅速发展到四十万人。干部提拔较快,新兵多,指挥能力,战斗经验,战斗技能方面已经与打平型关,神头岭,长乐村时期的主要由长征过来的红军组成的老八路有较大差距。而且,八路军缺乏火炮,缺少攻坚战经验。各参战部队在开战初期行动不够迅速果断,没有抓紧时间迅速接敌,给了日军准备时间进行撤退和构筑工事。由于没能凶猛狠的迅速接敌,没能发挥我军运动战优势从而在野战中消灭敌人,被迫打成了攻坚战。攻坚战与野战一个很大区别是需要强大的火炮。虽然缺乏火炮,但是由于我军攻坚战经验不足,还不懂得步炮协同,利用有限的少量炮兵接敌;不懂得在解放战争中熟练掌握的爆破技术破坏敌人工事。虽然第二天769团一营采取了土工作业开始接敌(就是亮剑中挖战壕接近敌人,缩短冲锋距离,可惜这是战后我军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由于敌人援军已至,时间不够了,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最后全歼冈崎支队。这场战役的失利,我军主要是在指挥上失误,彭总是负有责任的。不过,其他中级指挥员由于攻坚战打的少,缺乏指挥攻坚战经验,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战后,我军察看了日军在关家垴构筑的野战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第一次看到了猫耳洞,很受启发。参谋人员也将敌人阵地一一绘制成图。此后,我军加强了对攻坚战的研究,加强了对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合理配置火力的研究。彭总坚持打这一仗,有一个重要的意图,即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战,必要时也要猛攻坚守,顽强拼杀啃硬骨头。
那些年,死在战场上的日军联队长不在少数。比如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就有两名日军联队长阵亡,分别是日军步兵第6联队联队长仓永辰治,步兵第101联队长加纳治雄。他们一个是被机枪扫射击毙,另一个则是则是被迫击炮炸死。别说是联队长了,那些军衔级别更高的日军将领,阵亡的方式也都差不多,狙击、轰炸都是可以送他们回家的。比如在1939年,有着日军“名将之花”之称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于河北黄土岭为我军迫击炮击中毙命。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击毙一个日军联队长,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儿。毕竟日军联队长也是血肉之躯,没有三头六臂,想要解决他们,无非就是一发炮弹或者几颗子弹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成建制的消灭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可就比较困难了。整个抗战期间,几乎是没有我军独力歼灭一个日军标准联队的战例。即便是在一些给予日军重创的大型会战中,日军被成建制消灭的单位,也顶多是大队,联队则多少能保全一些家底。没办法,日军联队的战斗力太强悍了。对于军事发展相对落后的中方军队而言,这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众所周知,旧日本军队的编制向来奇葩。在全世界都在搞师、旅、团,营、连、排这样的编制结构的时候,他们却别出心裁的搞出了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这样的一个模式。不仅在名字上是非主流,在具体的人员和武器配置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很难与主流作战单位相匹配。可以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就以日军联队为例,其乃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可以分为骑兵、步兵、炮兵、工兵等等。在这些兵种里面,又以步兵联队最为常见,同时也是作战的主力。所以,我们讨论分析的时候,也是以步兵联队为对象由于日军联队的指挥官军衔通常是大佐,大致对应国际主流军衔里面的上校。所以我们普遍将日军联队视为团级作战单位。但是根据资料显示,一个标准的日军步兵联队,满编人数在3800人左右,通常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的人数在1100人左右。此外,步兵联队还配有炮兵、辎重兵等辅助兵种。甚至师团直属的一些辅助作战单位,有时候也会被分摊到各个步兵联队身上,导致其规模能够达到4000人人以上。这个兵力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团级单位这么一个范畴。放眼世界各国的团一级单位,人数规模很少有超过3000人的。尤其是在抗日战场上,中方军队的团级编制规模都相对较小,普遍都在2000人以下。即便是国府花了大力气打造的整理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械师,一个团的人数也不会超过3000人。至于那些地方上的杂牌军队,或者是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人就更少了。你比如说李云龙的独立团,在其刚接手的时候,也就一千多人。人家358团钱伯钧的一个营,就能抵得上李云龙两个团。而面对日军的步兵联队,三个独立团也比不上人家。再比如陈大雷的六分区,表面上看起来怎么也算个团级单位。毕竟他当初汇报的时候,就说自己有三个营的编制。而在小黄庄战斗中,同级别的一分区,更是能拿出一个团来救他。然而,这个六分区的实际兵力,连一个营都没有。当初他嘴里的三个营,除了一个三营在编以外,其他两个营都还只是存在于计划中。所以三营长其实就是六分区的二把手。有趣的是,这个三营其实也还只是虚有其名。因为在三营里面,一连还在筹备中,属于名义上存在。二连则是一群新兵,上不了战场,真正能拿出手用的,也就一个三连。所以,陈大雷手下顶多也就两个连的兵力,不超过三百人。这样的兵力情况,十个六分区也比不上日军一个步兵联队。以上这些虽说都是电视剧情节,但其实也符合当时我军的一个发展历程。当时许多部队都只是空有番号建制,缺乏人员和武器装备。他们基本上都是以连排为单位,逐渐发展壮大的。在抗战初期,我军的许多部队,都处在一个比较弱小的阶段。当然了,相比兵力配置这些方面,日军最大的优势还是体现在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抗战时期的日本,乃是亚洲地区最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实力雄厚,拥有独立研制各种武器装备的能力。小到步枪子弹,大到飞机军舰,日本都可以实现国产。相比之下,当时的咱们还只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基础相当的薄弱。即便是有兵工厂,也只能制造一些较为常见的枪炮武器。而且这些兵工厂的规模产量和技术水平都十分有限,不足以支撑国家的战争需求。这导致当时的中方军队,大量的武器装备,都需要进口。而由于经济水平有限,进口的武器装备也无法大规模的列装。像马克沁、捷克造这些好东西,仅仅存在于少数的“精锐”部队中,比如德械师。更多的部队装备的则是中正式,甚至于老套筒、汉阳造。总而言之,由于国力上的差距,导致当时中方军队的整体装备水平,远低于日军。根据资料显示,当时一个日军步兵联队,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而每个步兵大队又下辖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以及一个炮小队。其中每个步兵中队会装备9挺歪把子轻机枪,12具89式掷弹筒;机枪中队则是分为三个小队,每个小队装备3挺92式重机枪;炮小队则是会装备两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如此算下来,三个日军大队就会装备有144挺轻重机枪,其中包括108挺歪把子轻机枪,36挺九二式重机枪。此外还有144具89式掷弹筒和6门70毫米92式步兵炮。然而,这还不是日军联队的全部火力。因为在日军编制里面,一个步兵联队除了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以外,还会配有一个直属的炮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通常下辖有三个炮兵小队,每个小队会装备两门92式步兵炮,总计就是6门92式步兵炮。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偏重于平原作战或者城市攻坚的重火力师团,步兵炮还会被换成75毫米口径的山炮,火力水平无疑要更上一层楼。日军步兵联队的这个火力配置,其实算不上多猛,放到国际上只能算是一般。要知道,二战德军的一个步兵团,满编也不过3000多人,但是火力水平要明显高出日军一截。其装备有150余挺机枪和六七十门各型火炮,其中不乏150毫米重步兵炮这样的大家伙。但是放到抗日战场上,这样的装备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当时的中方军队,因为国家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薄弱,根本无法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当时咱们即便是最为精锐的德械师,也无法在装备水平和日军媲美。至于其他的部队,那就更是没法比了,有时候往往一个团,连门像样的火炮的都没有。尤其是像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局红缨枪,装备全靠抢,装备水平那不是一般的低。如果一个团里面能够做到人手一把枪,那其实就算正规军了。如果要是有几挺九二式重机枪或者步兵炮什么的,那可就是绝对的主力团了。如果要是来两门意大利炮的话,那基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打个县城也不是不敢。除了装备劣势以外,兵员素质上的差距也是一个大问题。在抗战前期,日军的官兵大都经历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有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枪打的准,刺刀拼得好,战术执行能力强,临场配合巧妙。相比之下,咱们当时的官兵们,则是以泥腿子和半吊子巨多,缺乏军事训练,打起仗来非常的吃亏。如此一来,日军一个联队所拥有的战斗力,往往抵得上数倍于己的中方军队。表面上日军一个联队仅仅只是一个比团稍大一点的作战单位,但是在抗日战场上,却能硬刚我军的几个师。在1940年襄西战役的战后总结上,陈诚就如此评价道:“按抗战以来之经验,在运动战时,我优良之一个师尚勉可对付敌之一个联队,现竟有一个军始能对付敌一联队者,而部队内素质可知。”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李云龙能够带着新一团从正面击溃坂田联队,即便是突围,那也属实是非常不容易。毕竟按照纸面的实力对比,三个新一团估计都不够坂田联队塞牙缝的。击溃都如此艰难,至于说想要吃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就更加的不容易了。毕竟日军不是傻子,打不过他们可以撤退;被包围了,也可以突围嘛。在抗日战场上,日军很少出现单打独斗的情况,即便是陷入重围也会有着来自空中或者海上的支援。此外,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日军还能够快速的组织救援,甚至形成反包围。再不济,凭借自身强大的火力和娴熟的战术配合能力,日军也能坚持许久。比如关家垴一战,面对人数仅500多人的冈崎大队,我八路军出动了上万人的部队。不算阻击打援的,仅仅是直接参与进攻的部队,就足有八个团。这个阵容可比李云龙打平安县城豪华多了。然而,我军一万多人打了整整两天两夜,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最终却还是没能全歼日军冈崎大队。最终,随着日军增援部队的赶到,我军只能放弃进攻,主动撤退。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歼灭一个日军联队可比击毙一个联队长要困难多了。即便是让李云龙这样的硬茬来,估计都得喝一壶的。而这其实也一定程度反应了抗日战场的艰难,跟当下流行的那些神剧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回顾历史,才知眼前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还请珍惜!独立团一个连阻击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真的可能吗?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要想彻底的搞清楚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我们就要明白双方的实力对比,在抗战时期,我八路军一个连的兵力不是很稳定的,因为当时我军采取的是游击战,别说一个连,就是一个团都会化整为零,分散在各个地方,让他们各自发展。所以这种战略,使得我军一个连,有可能只有几十号人,但也有可能是上千人,比如独立团最终因为发展迅速,李云龙都有一个师的兵力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团的一个连有上千人是一定的事情。回过头来,日军一个联队,其实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因为联队是日军的一级作战单位,一般一个师团也就二三个步兵联队,其次在一个联队里面,一般是三个步兵大队,然后还有炮兵大队,因此火力是很猛的。而同时期的八路军,别说团里面有炮兵大队,也算一个战区里面,都很难有一个炮兵队伍,大多数团里面大炮也就几个,还都是一些缴获的杂牌,有没有炮弹还是一回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独立团的连是一个超级连,有着上千人,但也不可能是日军一个联队的对手,因为日军不仅火力强大,人数也不少,有着三千八百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别说一个连,就算一个师和日军一个联队对抗,都是很难的。或许说道这里大家还不清楚日军的强大,那么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在淞沪会战中,国军一个师在战场上面,几乎也就是八个小时就打残了,而淞沪会战结束后,国军方面总结出了一个事情,也就是中国部队的一个精锐师,和日军一个联队才能勉强抗衡。所以问题的答案很明显,独立团的一个连,根本是阻拦不住日军八小时的,因为火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并且日军的一个联队里面,往往还有坦克,这就更可怕了,甚至在被阻击的时候,日军一般还会调航空联队来轰炸。所以要想阻拦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的进攻,最起码得是一个上万人的师去防守,并且要修建坚固的工事,否则是很难阻拦的。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带领独立团利用挖战壕迫近日军阵地,最后手榴弹像弹雨一般投入日军阵地,八路军接着发起进攻,通过白刃战全歼山崎大队。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战例艺术加工的情节。事实上,八路军在遭受重大伤亡后并未能全歼日军冈崎支队。战役纪念碑战役背景1940年,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胜利结束了战役前两个阶段作战后,八路军各根据地部队转入休整。由于受到八路军的沉重打击,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多田骏恼羞成怒,调集部队对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报复性的扫荡。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各根据地开始了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反扫荡作战。由于日军是紧接着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刚结束就发起了扫荡,八路军外线出击的很多部队还未能全部回到根据地内,而冈崎的动作又比其他日军快了些。结果就是冈崎支队竟然鬼使神差的没遇到什么阻碍就深入到根据地的腹地,跑到了八路军设有兵工厂的黄崖洞,啥也没找到就放了一把火。而这时,八路军开始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冈崎带着部队拼命向外逃,在跑到关家垴时,八路军的包围圈越收越紧。冈崎看到没法突出包围,而关家垴地形不错,就决定在此坚守,同时向在外围的日军呼叫增援解围。战斗经过在我军战史上,此战叫关家垴战役或关家垴歼灭战,而八路军此战的对手冈崎大队更准确一点应该称为冈崎支队。冈崎谦受中佐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7期,在出任这支部队指挥官前,为日军第三十七师团226联队副联队长。冈崎支队的主力是由驻山西运城的日军第37师团,独立第九混成旅团及独立步兵第12大队各抽出一个中队,并配属一个山炮炮兵小队组成(装备炮三门,炮弹300发),总兵力540余人。由于不是一个建制大队,按照日军的通常叫法,这种临时编组的部队称为支队。关家垴八路军在此战中,集中了九个团,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由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督战并指挥总部炮兵团山炮连,129师师长刘伯承指挥385旅及新十旅,386旅旅长陈赓指挥386旅及决死一纵队。1940年10月6日,日军抽调战斗骨干并配属工兵,炮兵,辎重兵组成的冈崎支队从晋南闻喜出发,9日抵达南关镇,11日开始沿沁县--西营--王家峪路线东进,20日到西井,25日到达辽县,武乡县,黎城县交界地区的黄崖洞,沿桐裕河谷进入黄崖洞。八路军最大的水腰兵工厂就设在附近,具有月产四百多支步枪和生产大量子弹手榴弹的能力。当时正在黎城指挥部的彭德怀听到山口丢失,日军开始进入黄崖洞后,异常震怒,要求严查擅自撤离者的责任,同时命令386旅的772团和16团赶到黄崖洞,打退日军进攻。而冈崎支队并不知道黄崖洞有八路军的兵工厂,对当地地形不熟悉,又不敢离开地图标记的路线太远,因此日军没有找到兵工厂。随后日军退出河谷(黄崖洞只有一条通道),在抗日军民的袭扰下于28日撤到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附近,准备夺道武乡退回沁县。而此时,刚刚打完榆(社)辽(县)战役的129师部队正好在蟠龙镇附近休整。29日下午,彭德怀赶到蟠龙镇石门村坐镇指挥,决定于30日凌晨4时开始向日军发起攻击。而在晚23时获知冈崎支队占领了关家垴,此时距离总攻发起时间不足五个小时。柳树垴日军在占领关家垴的同时也占领了旁边的柳树垴,并连夜构筑工事,仅用四个小时就构筑完成了较为完备的野战工事,两地之间挖出坑道相连,并拆下老百姓的门板房梁搭上构成掩蔽部。两个阵地构成犄角,火力相互支援。此战日军各级指挥官及士兵,表现出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良好的军事素质。386旅772团和总部特务团为一路,从关家垴东北,东南侧进攻;385旅769团为一路,从关家垴的西北侧进攻;决死一纵队的25和28两个团从南向北推进,在关家垴的南侧对日军左翼进行牵制。385旅和新编第十旅在外围阻击日军援军(后386旅又投入一个团参与阻击)。直接投入进攻的兵力约四千人,大部分兵力是用来打援的。由于日军据守的关家垴阵地地势险要,仅南边坡度较缓,山顶是一块平地,利于日军展开兵力防守,易守难攻。虽然我军拥有绝对优势兵力,但是由于受到地形限制,难以同时展开攻击,只能分批逐次投入进攻,打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法。经过两昼夜顽强战斗,八路军虽然攻入日军主阵地,消灭了四百多名日军,打死了冈崎中佐及十余名日军各级军官,俘虏了两名负伤日军,但是,仍然有几十名日军负隅顽抗。这时候,大批日军增援部队已经距关家垴不到四公里。八路军不得已撤出战场,未能完成对冈崎支队的全歼。战役检讨此战,八路军在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围攻五百多日军,结果是付出了两千多伤亡(战报说是六百多伤亡,但是有一说是589人牺牲1570余人负伤。更有的说是付出了两千名八路军的牺牲),经过两天战斗,竟然未能全歼日军。为我军一个不成功战例。围绕此战后世争论了几十年。争论一,此战该不该打。记得看《彭德怀自述》里谈到此战,彭总的意思是,敌人仅仅五百人的一支队伍,竟敢孤军深入我根据地中心,如果任由其大摇大摆的出去,必将助长了敌人的气焰。因此下决心打这一仗。从结果看,并未能全部达到战前设想。虽然经此一战后直到抗战胜利,日军再也没有敢派小部队轻兵冒进深入根据地,但是战后,日军却派一个大队进驻根据地中心的沁源县城达两年之久,而八路军主力却未能再次进攻,最后是采取坚壁清野长期围困才把日军给逼走。争论二,面对不利于我军的地形,是否该采取强攻。从照片可以看出,关家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对于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是否应该采取强攻。从事后看,冈崎在进入根据地发现攻击的八路军拥有迫击炮后,就敏锐的意识到遇到了我军主力,其立即带领部队疯狂向根据地外逃窜。到达关家垴后,发现我军包围圈收紧,意识到如继续向外逃,将不可避免的在对其不利地形上被我军合围,而关家垴的地形险要,利于防守,于是下令构筑工事,坚守待援。这体现出冈崎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决心果断的优秀中级指挥官。就算我军不采取强攻,采取围三缺一策略,冈崎也不会冒然带领日军离开有既设工事的关家垴突围。不会给我军在开阔地带对其围歼的机会。争论三,在面对不利地形,进攻遭受重大伤亡,就连在前线指挥的刘伯承,陈赓都向彭总请求停止攻击后,彭总依然命令继续进攻。当年八路军流血牺牲的战场如今成为了麦田几十年来这一条争议最大。反方认为彭总不讲战术,一味猛打猛冲,勇有余而谋略不足,不听从下级意见(左,刘,陈),致使我军在优势兵力下伤亡数倍于日军,这也是后来被经常用来攻击彭总的事例。以此战来否定百团大战第三阶段作战,进而否定百团大战。试着分析一下彭总当时为何下令强攻的原因:1,不允许日军以一个大队(实际冈崎支队人数仅相当于半个大队)的兵力竟敢深入根据地腹地,必须打掉日军这种嚣张气焰。同时,希望通过打两个大歼灭战从而粉碎日军的扫荡。2,由于日军在百团大战中吃了亏,因而在随后的扫荡中比过去更加残忍。见人就杀,见粮食,牲口就抢,见房就烧,甚至把老百姓家的锅碗瓢盆及种地的农具都予以毁坏,把村庄的水井都予以填埋。在战前,彭总曾经去视察过数个被日军焚毁的村庄。因此,对日军带有强烈的为老百姓复仇的想法。3,遇到硬仗,恶仗,如果一支部队能顽强顶过来,就能打出来一支主力劲旅(我军没有王牌的叫法,一般都是称主力),如果不能顶过来,那么这部队日后也不会有多大起色。769团,772团这样的经过考验的老红军部队自不必说,决死一纵队的两个团,经过这次恶战的洗礼,从一个刚起义的阎锡山新军部队,一跃而成为了八路军的主力团。四十多年后正是这支部队夺取老山,面对越军6个主力团的反扑,坚守老山打垮了越军进攻,打出了军威。彭总在晚年将关家垴战斗归为其四个失败战例之一。此战,冈崎支队虽然主要是从三三制的乙种师团37师团抽调部队组成,虽然很多果粉经常会说八路打的是这种治安师团,战斗力弱。但是实际上,日军这种三联队制的师团只是在步兵人数上少于两旅团制的甲种师团,其他的骑,工,炮,锱重一样没少,使得霉菌伤亡高于日军的唯一战例的硫磺岛作战,就是第109师团这种乙种师团打的。而且,此时太平洋战争还未爆发,日军部队还拥有大批老兵,战斗素养高。日军掷弹筒,称超轻迫击炮更合适日军一个中队一般编制为180--200人,编有9挺机枪和9--12门掷弹筒,步枪一百多枝,这样看来,冈崎支队即拥有近三十挺机枪和掷弹筒,对于我军来说,有较强的火力优势。虽然满编的日军一个大队有1100人,冈崎支队在人数上仅为半个大队。但是其编成内却拥有一个山炮小队(发射炮弹246发),这种联队以上才有的炮兵在战力上是超过日军大队编成内的92步兵炮小队。而且冈崎支队竟然能够呼叫陆航飞机的空中支援。特别是在30日的战斗中,由于地形限制我军无法展开,日军空军的轰炸一度导致我军进攻停止。日军山炮,侵华战争中恶行累累而八路军方面,此时已经由刚开始出师时的不到四万人迅速发展到四十万人。干部提拔较快,新兵多,指挥能力,战斗经验,战斗技能方面已经与打平型关,神头岭,长乐村时期的主要由长征过来的红军组成的老八路有较大差距。而且,八路军缺乏火炮,缺少攻坚战经验。各参战部队在开战初期行动不够迅速果断,没有抓紧时间迅速接敌,给了日军准备时间进行撤退和构筑工事。由于没能凶猛狠的迅速接敌,没能发挥我军运动战优势从而在野战中消灭敌人,被迫打成了攻坚战。攻坚战与野战一个很大区别是需要强大的火炮。虽然缺乏火炮,但是由于我军攻坚战经验不足,还不懂得步炮协同,利用有限的少量炮兵接敌;不懂得在解放战争中熟练掌握的爆破技术破坏敌人工事。虽然第二天769团一营采取了土工作业开始接敌(就是亮剑中挖战壕接近敌人,缩短冲锋距离,可惜这是战后我军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由于敌人援军已至,时间不够了,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最后全歼冈崎支队。这场战役的失利,我军主要是在指挥上失误,彭总是负有责任的。不过,其他中级指挥员由于攻坚战打的少,缺乏指挥攻坚战经验,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战后,我军察看了日军在关家垴构筑的野战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第一次看到了猫耳洞,很受启发。参谋人员也将敌人阵地一一绘制成图。此后,我军加强了对攻坚战的研究,加强了对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合理配置火力的研究。彭总坚持打这一仗,有一个重要的意图,即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战,必要时也要猛攻坚守,顽强拼杀啃硬骨头。1942年1月8日,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追击作战中,滇军第58军所属鲁道源新编第10师,在影珠山包围了前来增援的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团之山崎大队(临时大队)。激战经夜,日酋山崎大尉眼见突围无望,即下令各中队和分队“自行处理”,这个临时大队的260多人除了一个军曹逃回去报信外,其他全部被格杀或者自杀,这是滇军将士在抗日战争中的辉煌战例。(八路军缴获的炮队镜)这也才是真正全歼“山崎大队”的战斗,说明一下,这个临时大队是旅团长池之上贤吉少将编组的一个突击队,下辖独立步兵第40大队第1中队全部(中队长山崎茂大尉以下约160余人)、第4中队一部(中队长大池龟雄中尉以下60余人)、大队炮小队(九二步兵炮中队1门),另附通信班和卫生兵。结果就这一门步兵炮,最终也没有被缴获,因为鬼子自杀前毁坏了所有武器。此为日军火炮很难缴获的第一个原因,如果中国军队吃败仗不用说了,当日军吃败仗的时候,确实有集体自杀同时毁坏武器的习惯,尤其是机枪和火炮等重武器,所以即便中国军队打赢了,打扫战场时也很难缴获完整的火炮。纵观整个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公布的战果中都没有缴获步兵炮的记录,原因就在于逃跑的日军可以携行,跑不掉的就自毁了。(步兵炮曲射)按照司令长官薛岳上报的战果明细,第九战区部队在战役中共缴获步骑枪1122支、轻机枪101挺、重机枪13挺、手枪9支、掷弹筒20具、山炮11门,其他军械物资就不详列了。已经可以解读出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日寇战场遗尸“56944具”的数字肯定注水了,因为缴获的武器弹药还不够装备两个联队6000多鬼子的,就算有一定损毁,又怎么可能干掉50000多?第二是确实缴获了日军的山炮,就算没有11门,几门也肯定是有的,因为山炮比较笨重,日军在撤退和逃跑时很难携行,在来不及自毁的情况下被中国军队缴获,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三是没有迫击炮和步兵炮的缴获记录,很清晰地印证了前述原因,至于掷弹筒,真心不能计入火炮的范畴,所谓“轻型迫击炮”的称谓只是并不专业的俗称而已。那么日军身管火炮难以缴获的第二个原因,其实是“鬼子家也没有余粮啊”,换言之,日军步兵部队的编制火炮数量并不多。除了掷弹筒比较普及外,每个步兵大队才有一个“炮小队”,装备2门九二式步兵炮,所以该炮又被称为“大队炮”;每个步兵联队才有一个“山炮中队”,装备4门四一式山炮,所以该炮也被称为“联队炮”,抗战早期,许多步兵大队甚至都还没有迫击炮小队的编制。那么考虑到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在正面战场上全歼日军一个满编大队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至于全歼联队级日军的战役更是凤毛麟角,再加上日军绝望时毁坏武器的习惯,所以缴获火炮确实不容易:不能说没有缴获,就是数量太过可怜。比如同样也是大捷的上高会战,罗卓英所部公布的战果是:缴获步骑枪2204支、轻重机枪96挺、大炮18门、掷弹筒104个。什么叫“大炮”啊?言语不详,估计是把山炮、步兵炮和迫击炮都算进去了,数量还是不多。那么日军的身管火炮主要集中在哪里呢?其一是师团属的炮兵联队,拥有24到36门的山炮、野炮或者榴炮。它一般部置在战场二线,作为战场压制火力使用,一旦战场形势不妙,早就连炮带车溜掉了,缴获它们的机率很小。其二是独立重炮旅团、重炮联队等单位装备的大口径火炮,这更是战役压制火力,配属给师团甚至军级部队遂行作战任务,部置在战场的二线或者三线,因为榴弹炮的射程很远,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都是它。那么这样的炮兵部队既距离战场较远,又有重兵保护和较强的机动能力,即便是日军撤退时,也很难追上去缴获它。日军作战部队配属的山炮大队、独立迫击炮大队或中队,基本也是这个路子,它们只是战场支援火力,执行作战任务期间服从部队长的指挥,但是又有较强的独立性,一旦日军露出败相,也是优先可以逃跑的。炮兵才是日军内部俗称的“蝗军之花”,对于并不太富裕的小日本来说,重炮和身管火炮都当宝贝一样保护着,想虎口夺食自然不易。还必须考虑战场制空权的问题,在1943年底之前,日军无论在战场上获胜还是失败,都始终掌握着制空权,当中国军队实施追击作战时,会遭到日军飞行战队的拼命扫射轰炸,也就极大掩护了炮兵部队的逃跑,尤其是重炮部队,更会得到日本陆航的特殊照顾。相反,重庆政府的军队在战败时,由于缺乏机动力和日机的狂轰滥炸,火炮损失和被掳就比较多了。正面抗日战场如此,那么敌后抗日战场就更困难了,这也是一些军事爱好者出现错觉的主要原因,由于八路军装备低劣弹药奇缺,在华北很少实施大规模野战,歼灭日军大队级以上建制的机会很少,对于身管火炮的缴获当然也更少。比如1939年8月的梁山战斗,八路军115师基本消灭了日军长田大队,这个大队配属了两门意大利产的野炮,战后都被八路军缴获。主要是这个长田敏江大队长身份比较特殊,是什么皇族旁系,所以野战炮属于特别加强,不然日军警备师团的大队级编制里,根本没有装备什么山炮或者野炮。这样的战例不多,笔者一直认为,《亮剑》里面李云龙攻击平安格勒的那两门“意大利炮”,就是借鉴了这个战例,因为华北日军几乎没有“重装备师团”,三流师团和独混旅团的炮兵比例不高。(日军的重迫击炮)造成错觉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敌后战场上,八路军缴获的少量火炮生存率极低,日本人把火炮当作宝贝,一旦被缴获就会立即出动重兵进行扫荡试图夺回,八路军没有汽车缺少军马,转移身管火炮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般只能就地埋藏或者分解隐蔽。再加上天上有日军的飞机助战,敌后游击作战的八路军如果携行较大口径的火炮行动,那是不可想像的。在打击日寇大队级以下部队的战斗中,其实八路军也是缴获了一些九二式步兵炮的,可惜缴获的炮弹数量太少,而八路军又无法自产。炮弹打光了火炮就成为了摆设,再加上目标太大,容易遭到日军的追击和捕捉,所以这些步兵炮大多辗转运回了后方,延安炮校的步兵炮都是这么来的,只作训练之用。(延安炮校的步兵炮)大家都知道1943年王近山消灭日军战地观察团的韩略村战斗,王近山当时的职务是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的司令员,他当时的任务,就是率领一个主力团回防陕甘宁河防,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押送和掩护129师各部队缴获的几门步兵炮去延安。因为这些炮都没了炮弹,那就成为了部队在机动时的累赘,所以才送往后方,结果王将军的行军路上捕捉到了战机,一战轰动华北。日本人有时候颇具二杆子精神,1944年3月新四军曾经缴获了日军南浦旅团的一门九二式步兵炮,按照日军内部的规定,如果丢失重武器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所以当事中队长挨了一顿大耳刮子,同时南浦旅团立即纠集4000多名日伪军,重新扑向抗日根据地企图夺回这门炮,可见日军对火炮那简直像狗看骨头一样上心。旅长王必成将军果断将火炮转移,日军最终也没有搜寻到这门炮,只好无耻地写信给新四军:你们只有三发炮弹,打光了就没了,到时候这门步兵炮就没什么用了,不如拿来和我们换机枪和子弹,如果有其他要求也可以提出来。看吧,第一层意思,我军缴获的火炮确实炮弹太少,第二层意思,日本鬼子是真当回事,因为用步兵炮打碉堡实在太轻松了。新四军的回复是:你们有本事就来拿!
那些年,死在战场上的日军联队长不在少数。比如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就有两名日军联队长阵亡,分别是日军步兵第6联队联队长仓永辰治,步兵第101联队长加纳治雄。他们一个是被机枪扫射击毙,另一个则是则是被迫击炮炸死。别说是联队长了,那些军衔级别更高的日军将领,阵亡的方式也都差不多,狙击、轰炸都是可以送他们回家的。比如在1939年,有着日军“名将之花”之称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于河北黄土岭为我军迫击炮击中毙命。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击毙一个日军联队长,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儿。毕竟日军联队长也是血肉之躯,没有三头六臂,想要解决他们,无非就是一发炮弹或者几颗子弹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成建制的消灭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可就比较困难了。整个抗战期间,几乎是没有我军独力歼灭一个日军标准联队的战例。即便是在一些给予日军重创的大型会战中,日军被成建制消灭的单位,也顶多是大队,联队则多少能保全一些家底。没办法,日军联队的战斗力太强悍了。对于军事发展相对落后的中方军队而言,这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众所周知,旧日本军队的编制向来奇葩。在全世界都在搞师、旅、团,营、连、排这样的编制结构的时候,他们却别出心裁的搞出了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这样的一个模式。不仅在名字上是非主流,在具体的人员和武器配置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很难与主流作战单位相匹配。可以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就以日军联队为例,其乃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可以分为骑兵、步兵、炮兵、工兵等等。在这些兵种里面,又以步兵联队最为常见,同时也是作战的主力。所以,我们讨论分析的时候,也是以步兵联队为对象由于日军联队的指挥官军衔通常是大佐,大致对应国际主流军衔里面的上校。所以我们普遍将日军联队视为团级作战单位。但是根据资料显示,一个标准的日军步兵联队,满编人数在3800人左右,通常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的人数在1100人左右。此外,步兵联队还配有炮兵、辎重兵等辅助兵种。甚至师团直属的一些辅助作战单位,有时候也会被分摊到各个步兵联队身上,导致其规模能够达到4000人人以上。这个兵力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团级单位这么一个范畴。放眼世界各国的团一级单位,人数规模很少有超过3000人的。尤其是在抗日战场上,中方军队的团级编制规模都相对较小,普遍都在2000人以下。即便是国府花了大力气打造的整理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械师,一个团的人数也不会超过3000人。至于那些地方上的杂牌军队,或者是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人就更少了。你比如说李云龙的独立团,在其刚接手的时候,也就一千多人。人家358团钱伯钧的一个营,就能抵得上李云龙两个团。而面对日军的步兵联队,三个独立团也比不上人家。再比如陈大雷的六分区,表面上看起来怎么也算个团级单位。毕竟他当初汇报的时候,就说自己有三个营的编制。而在小黄庄战斗中,同级别的一分区,更是能拿出一个团来救他。然而,这个六分区的实际兵力,连一个营都没有。当初他嘴里的三个营,除了一个三营在编以外,其他两个营都还只是存在于计划中。所以三营长其实就是六分区的二把手。有趣的是,这个三营其实也还只是虚有其名。因为在三营里面,一连还在筹备中,属于名义上存在。二连则是一群新兵,上不了战场,真正能拿出手用的,也就一个三连。所以,陈大雷手下顶多也就两个连的兵力,不超过三百人。这样的兵力情况,十个六分区也比不上日军一个步兵联队。以上这些虽说都是电视剧情节,但其实也符合当时我军的一个发展历程。当时许多部队都只是空有番号建制,缺乏人员和武器装备。他们基本上都是以连排为单位,逐渐发展壮大的。在抗战初期,我军的许多部队,都处在一个比较弱小的阶段。当然了,相比兵力配置这些方面,日军最大的优势还是体现在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抗战时期的日本,乃是亚洲地区最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实力雄厚,拥有独立研制各种武器装备的能力。小到步枪子弹,大到飞机军舰,日本都可以实现国产。相比之下,当时的咱们还只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基础相当的薄弱。即便是有兵工厂,也只能制造一些较为常见的枪炮武器。而且这些兵工厂的规模产量和技术水平都十分有限,不足以支撑国家的战争需求。这导致当时的中方军队,大量的武器装备,都需要进口。而由于经济水平有限,进口的武器装备也无法大规模的列装。像马克沁、捷克造这些好东西,仅仅存在于少数的“精锐”部队中,比如德械师。更多的部队装备的则是中正式,甚至于老套筒、汉阳造。总而言之,由于国力上的差距,导致当时中方军队的整体装备水平,远低于日军。根据资料显示,当时一个日军步兵联队,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而每个步兵大队又下辖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以及一个炮小队。其中每个步兵中队会装备9挺歪把子轻机枪,12具89式掷弹筒;机枪中队则是分为三个小队,每个小队装备3挺92式重机枪;炮小队则是会装备两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如此算下来,三个日军大队就会装备有144挺轻重机枪,其中包括108挺歪把子轻机枪,36挺九二式重机枪。此外还有144具89式掷弹筒和6门70毫米92式步兵炮。然而,这还不是日军联队的全部火力。因为在日军编制里面,一个步兵联队除了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以外,还会配有一个直属的炮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通常下辖有三个炮兵小队,每个小队会装备两门92式步兵炮,总计就是6门92式步兵炮。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偏重于平原作战或者城市攻坚的重火力师团,步兵炮还会被换成75毫米口径的山炮,火力水平无疑要更上一层楼。日军步兵联队的这个火力配置,其实算不上多猛,放到国际上只能算是一般。要知道,二战德军的一个步兵团,满编也不过3000多人,但是火力水平要明显高出日军一截。其装备有150余挺机枪和六七十门各型火炮,其中不乏150毫米重步兵炮这样的大家伙。但是放到抗日战场上,这样的装备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当时的中方军队,因为国家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薄弱,根本无法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当时咱们即便是最为精锐的德械师,也无法在装备水平和日军媲美。至于其他的部队,那就更是没法比了,有时候往往一个团,连门像样的火炮的都没有。尤其是像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局红缨枪,装备全靠抢,装备水平那不是一般的低。如果一个团里面能够做到人手一把枪,那其实就算正规军了。如果要是有几挺九二式重机枪或者步兵炮什么的,那可就是绝对的主力团了。如果要是来两门意大利炮的话,那基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打个县城也不是不敢。除了装备劣势以外,兵员素质上的差距也是一个大问题。在抗战前期,日军的官兵大都经历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有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枪打的准,刺刀拼得好,战术执行能力强,临场配合巧妙。相比之下,咱们当时的官兵们,则是以泥腿子和半吊子巨多,缺乏军事训练,打起仗来非常的吃亏。如此一来,日军一个联队所拥有的战斗力,往往抵得上数倍于己的中方军队。表面上日军一个联队仅仅只是一个比团稍大一点的作战单位,但是在抗日战场上,却能硬刚我军的几个师。在1940年襄西战役的战后总结上,陈诚就如此评价道:“按抗战以来之经验,在运动战时,我优良之一个师尚勉可对付敌之一个联队,现竟有一个军始能对付敌一联队者,而部队内素质可知。”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李云龙能够带着新一团从正面击溃坂田联队,即便是突围,那也属实是非常不容易。毕竟按照纸面的实力对比,三个新一团估计都不够坂田联队塞牙缝的。击溃都如此艰难,至于说想要吃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就更加的不容易了。毕竟日军不是傻子,打不过他们可以撤退;被包围了,也可以突围嘛。在抗日战场上,日军很少出现单打独斗的情况,即便是陷入重围也会有着来自空中或者海上的支援。此外,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日军还能够快速的组织救援,甚至形成反包围。再不济,凭借自身强大的火力和娴熟的战术配合能力,日军也能坚持许久。比如关家垴一战,面对人数仅500多人的冈崎大队,我八路军出动了上万人的部队。不算阻击打援的,仅仅是直接参与进攻的部队,就足有八个团。这个阵容可比李云龙打平安县城豪华多了。然而,我军一万多人打了整整两天两夜,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最终却还是没能全歼日军冈崎大队。最终,随着日军增援部队的赶到,我军只能放弃进攻,主动撤退。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歼灭一个日军联队可比击毙一个联队长要困难多了。即便是让李云龙这样的硬茬来,估计都得喝一壶的。而这其实也一定程度反应了抗日战场的艰难,跟当下流行的那些神剧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回顾历史,才知眼前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还请珍惜!独立团一个连阻击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真的可能吗?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要想彻底的搞清楚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我们就要明白双方的实力对比,在抗战时期,我八路军一个连的兵力不是很稳定的,因为当时我军采取的是游击战,别说一个连,就是一个团都会化整为零,分散在各个地方,让他们各自发展。所以这种战略,使得我军一个连,有可能只有几十号人,但也有可能是上千人,比如独立团最终因为发展迅速,李云龙都有一个师的兵力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团的一个连有上千人是一定的事情。回过头来,日军一个联队,其实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因为联队是日军的一级作战单位,一般一个师团也就二三个步兵联队,其次在一个联队里面,一般是三个步兵大队,然后还有炮兵大队,因此火力是很猛的。而同时期的八路军,别说团里面有炮兵大队,也算一个战区里面,都很难有一个炮兵队伍,大多数团里面大炮也就几个,还都是一些缴获的杂牌,有没有炮弹还是一回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独立团的连是一个超级连,有着上千人,但也不可能是日军一个联队的对手,因为日军不仅火力强大,人数也不少,有着三千八百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别说一个连,就算一个师和日军一个联队对抗,都是很难的。或许说道这里大家还不清楚日军的强大,那么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在淞沪会战中,国军一个师在战场上面,几乎也就是八个小时就打残了,而淞沪会战结束后,国军方面总结出了一个事情,也就是中国部队的一个精锐师,和日军一个联队才能勉强抗衡。所以问题的答案很明显,独立团的一个连,根本是阻拦不住日军八小时的,因为火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并且日军的一个联队里面,往往还有坦克,这就更可怕了,甚至在被阻击的时候,日军一般还会调航空联队来轰炸。所以要想阻拦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的进攻,最起码得是一个上万人的师去防守,并且要修建坚固的工事,否则是很难阻拦的。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带领独立团利用挖战壕迫近日军阵地,最后手榴弹像弹雨一般投入日军阵地,八路军接着发起进攻,通过白刃战全歼山崎大队。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战例艺术加工的情节。事实上,八路军在遭受重大伤亡后并未能全歼日军冈崎支队。战役纪念碑战役背景1940年,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胜利结束了战役前两个阶段作战后,八路军各根据地部队转入休整。由于受到八路军的沉重打击,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多田骏恼羞成怒,调集部队对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报复性的扫荡。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各根据地开始了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反扫荡作战。由于日军是紧接着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刚结束就发起了扫荡,八路军外线出击的很多部队还未能全部回到根据地内,而冈崎的动作又比其他日军快了些。结果就是冈崎支队竟然鬼使神差的没遇到什么阻碍就深入到根据地的腹地,跑到了八路军设有兵工厂的黄崖洞,啥也没找到就放了一把火。而这时,八路军开始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冈崎带着部队拼命向外逃,在跑到关家垴时,八路军的包围圈越收越紧。冈崎看到没法突出包围,而关家垴地形不错,就决定在此坚守,同时向在外围的日军呼叫增援解围。战斗经过在我军战史上,此战叫关家垴战役或关家垴歼灭战,而八路军此战的对手冈崎大队更准确一点应该称为冈崎支队。冈崎谦受中佐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7期,在出任这支部队指挥官前,为日军第三十七师团226联队副联队长。冈崎支队的主力是由驻山西运城的日军第37师团,独立第九混成旅团及独立步兵第12大队各抽出一个中队,并配属一个山炮炮兵小队组成(装备炮三门,炮弹300发),总兵力540余人。由于不是一个建制大队,按照日军的通常叫法,这种临时编组的部队称为支队。关家垴八路军在此战中,集中了九个团,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由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督战并指挥总部炮兵团山炮连,129师师长刘伯承指挥385旅及新十旅,386旅旅长陈赓指挥386旅及决死一纵队。1940年10月6日,日军抽调战斗骨干并配属工兵,炮兵,辎重兵组成的冈崎支队从晋南闻喜出发,9日抵达南关镇,11日开始沿沁县--西营--王家峪路线东进,20日到西井,25日到达辽县,武乡县,黎城县交界地区的黄崖洞,沿桐裕河谷进入黄崖洞。八路军最大的水腰兵工厂就设在附近,具有月产四百多支步枪和生产大量子弹手榴弹的能力。当时正在黎城指挥部的彭德怀听到山口丢失,日军开始进入黄崖洞后,异常震怒,要求严查擅自撤离者的责任,同时命令386旅的772团和16团赶到黄崖洞,打退日军进攻。而冈崎支队并不知道黄崖洞有八路军的兵工厂,对当地地形不熟悉,又不敢离开地图标记的路线太远,因此日军没有找到兵工厂。随后日军退出河谷(黄崖洞只有一条通道),在抗日军民的袭扰下于28日撤到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附近,准备夺道武乡退回沁县。而此时,刚刚打完榆(社)辽(县)战役的129师部队正好在蟠龙镇附近休整。29日下午,彭德怀赶到蟠龙镇石门村坐镇指挥,决定于30日凌晨4时开始向日军发起攻击。而在晚23时获知冈崎支队占领了关家垴,此时距离总攻发起时间不足五个小时。柳树垴日军在占领关家垴的同时也占领了旁边的柳树垴,并连夜构筑工事,仅用四个小时就构筑完成了较为完备的野战工事,两地之间挖出坑道相连,并拆下老百姓的门板房梁搭上构成掩蔽部。两个阵地构成犄角,火力相互支援。此战日军各级指挥官及士兵,表现出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良好的军事素质。386旅772团和总部特务团为一路,从关家垴东北,东南侧进攻;385旅769团为一路,从关家垴的西北侧进攻;决死一纵队的25和28两个团从南向北推进,在关家垴的南侧对日军左翼进行牵制。385旅和新编第十旅在外围阻击日军援军(后386旅又投入一个团参与阻击)。直接投入进攻的兵力约四千人,大部分兵力是用来打援的。由于日军据守的关家垴阵地地势险要,仅南边坡度较缓,山顶是一块平地,利于日军展开兵力防守,易守难攻。虽然我军拥有绝对优势兵力,但是由于受到地形限制,难以同时展开攻击,只能分批逐次投入进攻,打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法。经过两昼夜顽强战斗,八路军虽然攻入日军主阵地,消灭了四百多名日军,打死了冈崎中佐及十余名日军各级军官,俘虏了两名负伤日军,但是,仍然有几十名日军负隅顽抗。这时候,大批日军增援部队已经距关家垴不到四公里。八路军不得已撤出战场,未能完成对冈崎支队的全歼。战役检讨此战,八路军在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围攻五百多日军,结果是付出了两千多伤亡(战报说是六百多伤亡,但是有一说是589人牺牲1570余人负伤。更有的说是付出了两千名八路军的牺牲),经过两天战斗,竟然未能全歼日军。为我军一个不成功战例。围绕此战后世争论了几十年。争论一,此战该不该打。记得看《彭德怀自述》里谈到此战,彭总的意思是,敌人仅仅五百人的一支队伍,竟敢孤军深入我根据地中心,如果任由其大摇大摆的出去,必将助长了敌人的气焰。因此下决心打这一仗。从结果看,并未能全部达到战前设想。虽然经此一战后直到抗战胜利,日军再也没有敢派小部队轻兵冒进深入根据地,但是战后,日军却派一个大队进驻根据地中心的沁源县城达两年之久,而八路军主力却未能再次进攻,最后是采取坚壁清野长期围困才把日军给逼走。争论二,面对不利于我军的地形,是否该采取强攻。从照片可以看出,关家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对于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是否应该采取强攻。从事后看,冈崎在进入根据地发现攻击的八路军拥有迫击炮后,就敏锐的意识到遇到了我军主力,其立即带领部队疯狂向根据地外逃窜。到达关家垴后,发现我军包围圈收紧,意识到如继续向外逃,将不可避免的在对其不利地形上被我军合围,而关家垴的地形险要,利于防守,于是下令构筑工事,坚守待援。这体现出冈崎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决心果断的优秀中级指挥官。就算我军不采取强攻,采取围三缺一策略,冈崎也不会冒然带领日军离开有既设工事的关家垴突围。不会给我军在开阔地带对其围歼的机会。争论三,在面对不利地形,进攻遭受重大伤亡,就连在前线指挥的刘伯承,陈赓都向彭总请求停止攻击后,彭总依然命令继续进攻。当年八路军流血牺牲的战场如今成为了麦田几十年来这一条争议最大。反方认为彭总不讲战术,一味猛打猛冲,勇有余而谋略不足,不听从下级意见(左,刘,陈),致使我军在优势兵力下伤亡数倍于日军,这也是后来被经常用来攻击彭总的事例。以此战来否定百团大战第三阶段作战,进而否定百团大战。试着分析一下彭总当时为何下令强攻的原因:1,不允许日军以一个大队(实际冈崎支队人数仅相当于半个大队)的兵力竟敢深入根据地腹地,必须打掉日军这种嚣张气焰。同时,希望通过打两个大歼灭战从而粉碎日军的扫荡。2,由于日军在百团大战中吃了亏,因而在随后的扫荡中比过去更加残忍。见人就杀,见粮食,牲口就抢,见房就烧,甚至把老百姓家的锅碗瓢盆及种地的农具都予以毁坏,把村庄的水井都予以填埋。在战前,彭总曾经去视察过数个被日军焚毁的村庄。因此,对日军带有强烈的为老百姓复仇的想法。3,遇到硬仗,恶仗,如果一支部队能顽强顶过来,就能打出来一支主力劲旅(我军没有王牌的叫法,一般都是称主力),如果不能顶过来,那么这部队日后也不会有多大起色。769团,772团这样的经过考验的老红军部队自不必说,决死一纵队的两个团,经过这次恶战的洗礼,从一个刚起义的阎锡山新军部队,一跃而成为了八路军的主力团。四十多年后正是这支部队夺取老山,面对越军6个主力团的反扑,坚守老山打垮了越军进攻,打出了军威。彭总在晚年将关家垴战斗归为其四个失败战例之一。此战,冈崎支队虽然主要是从三三制的乙种师团37师团抽调部队组成,虽然很多果粉经常会说八路打的是这种治安师团,战斗力弱。但是实际上,日军这种三联队制的师团只是在步兵人数上少于两旅团制的甲种师团,其他的骑,工,炮,锱重一样没少,使得霉菌伤亡高于日军的唯一战例的硫磺岛作战,就是第109师团这种乙种师团打的。而且,此时太平洋战争还未爆发,日军部队还拥有大批老兵,战斗素养高。日军掷弹筒,称超轻迫击炮更合适日军一个中队一般编制为180--200人,编有9挺机枪和9--12门掷弹筒,步枪一百多枝,这样看来,冈崎支队即拥有近三十挺机枪和掷弹筒,对于我军来说,有较强的火力优势。虽然满编的日军一个大队有1100人,冈崎支队在人数上仅为半个大队。但是其编成内却拥有一个山炮小队(发射炮弹246发),这种联队以上才有的炮兵在战力上是超过日军大队编成内的92步兵炮小队。而且冈崎支队竟然能够呼叫陆航飞机的空中支援。特别是在30日的战斗中,由于地形限制我军无法展开,日军空军的轰炸一度导致我军进攻停止。日军山炮,侵华战争中恶行累累而八路军方面,此时已经由刚开始出师时的不到四万人迅速发展到四十万人。干部提拔较快,新兵多,指挥能力,战斗经验,战斗技能方面已经与打平型关,神头岭,长乐村时期的主要由长征过来的红军组成的老八路有较大差距。而且,八路军缺乏火炮,缺少攻坚战经验。各参战部队在开战初期行动不够迅速果断,没有抓紧时间迅速接敌,给了日军准备时间进行撤退和构筑工事。由于没能凶猛狠的迅速接敌,没能发挥我军运动战优势从而在野战中消灭敌人,被迫打成了攻坚战。攻坚战与野战一个很大区别是需要强大的火炮。虽然缺乏火炮,但是由于我军攻坚战经验不足,还不懂得步炮协同,利用有限的少量炮兵接敌;不懂得在解放战争中熟练掌握的爆破技术破坏敌人工事。虽然第二天769团一营采取了土工作业开始接敌(就是亮剑中挖战壕接近敌人,缩短冲锋距离,可惜这是战后我军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由于敌人援军已至,时间不够了,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最后全歼冈崎支队。这场战役的失利,我军主要是在指挥上失误,彭总是负有责任的。不过,其他中级指挥员由于攻坚战打的少,缺乏指挥攻坚战经验,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战后,我军察看了日军在关家垴构筑的野战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第一次看到了猫耳洞,很受启发。参谋人员也将敌人阵地一一绘制成图。此后,我军加强了对攻坚战的研究,加强了对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合理配置火力的研究。彭总坚持打这一仗,有一个重要的意图,即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战,必要时也要猛攻坚守,顽强拼杀啃硬骨头。1942年1月8日,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追击作战中,滇军第58军所属鲁道源新编第10师,在影珠山包围了前来增援的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团之山崎大队(临时大队)。激战经夜,日酋山崎大尉眼见突围无望,即下令各中队和分队“自行处理”,这个临时大队的260多人除了一个军曹逃回去报信外,其他全部被格杀或者自杀,这是滇军将士在抗日战争中的辉煌战例。(八路军缴获的炮队镜)这也才是真正全歼“山崎大队”的战斗,说明一下,这个临时大队是旅团长池之上贤吉少将编组的一个突击队,下辖独立步兵第40大队第1中队全部(中队长山崎茂大尉以下约160余人)、第4中队一部(中队长大池龟雄中尉以下60余人)、大队炮小队(九二步兵炮中队1门),另附通信班和卫生兵。结果就这一门步兵炮,最终也没有被缴获,因为鬼子自杀前毁坏了所有武器。此为日军火炮很难缴获的第一个原因,如果中国军队吃败仗不用说了,当日军吃败仗的时候,确实有集体自杀同时毁坏武器的习惯,尤其是机枪和火炮等重武器,所以即便中国军队打赢了,打扫战场时也很难缴获完整的火炮。纵观整个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公布的战果中都没有缴获步兵炮的记录,原因就在于逃跑的日军可以携行,跑不掉的就自毁了。(步兵炮曲射)按照司令长官薛岳上报的战果明细,第九战区部队在战役中共缴获步骑枪1122支、轻机枪101挺、重机枪13挺、手枪9支、掷弹筒20具、山炮11门,其他军械物资就不详列了。已经可以解读出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日寇战场遗尸“56944具”的数字肯定注水了,因为缴获的武器弹药还不够装备两个联队6000多鬼子的,就算有一定损毁,又怎么可能干掉50000多?第二是确实缴获了日军的山炮,就算没有11门,几门也肯定是有的,因为山炮比较笨重,日军在撤退和逃跑时很难携行,在来不及自毁的情况下被中国军队缴获,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三是没有迫击炮和步兵炮的缴获记录,很清晰地印证了前述原因,至于掷弹筒,真心不能计入火炮的范畴,所谓“轻型迫击炮”的称谓只是并不专业的俗称而已。那么日军身管火炮难以缴获的第二个原因,其实是“鬼子家也没有余粮啊”,换言之,日军步兵部队的编制火炮数量并不多。除了掷弹筒比较普及外,每个步兵大队才有一个“炮小队”,装备2门九二式步兵炮,所以该炮又被称为“大队炮”;每个步兵联队才有一个“山炮中队”,装备4门四一式山炮,所以该炮也被称为“联队炮”,抗战早期,许多步兵大队甚至都还没有迫击炮小队的编制。那么考虑到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在正面战场上全歼日军一个满编大队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至于全歼联队级日军的战役更是凤毛麟角,再加上日军绝望时毁坏武器的习惯,所以缴获火炮确实不容易:不能说没有缴获,就是数量太过可怜。比如同样也是大捷的上高会战,罗卓英所部公布的战果是:缴获步骑枪2204支、轻重机枪96挺、大炮18门、掷弹筒104个。什么叫“大炮”啊?言语不详,估计是把山炮、步兵炮和迫击炮都算进去了,数量还是不多。那么日军的身管火炮主要集中在哪里呢?其一是师团属的炮兵联队,拥有24到36门的山炮、野炮或者榴炮。它一般部置在战场二线,作为战场压制火力使用,一旦战场形势不妙,早就连炮带车溜掉了,缴获它们的机率很小。其二是独立重炮旅团、重炮联队等单位装备的大口径火炮,这更是战役压制火力,配属给师团甚至军级部队遂行作战任务,部置在战场的二线或者三线,因为榴弹炮的射程很远,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都是它。那么这样的炮兵部队既距离战场较远,又有重兵保护和较强的机动能力,即便是日军撤退时,也很难追上去缴获它。日军作战部队配属的山炮大队、独立迫击炮大队或中队,基本也是这个路子,它们只是战场支援火力,执行作战任务期间服从部队长的指挥,但是又有较强的独立性,一旦日军露出败相,也是优先可以逃跑的。炮兵才是日军内部俗称的“蝗军之花”,对于并不太富裕的小日本来说,重炮和身管火炮都当宝贝一样保护着,想虎口夺食自然不易。还必须考虑战场制空权的问题,在1943年底之前,日军无论在战场上获胜还是失败,都始终掌握着制空权,当中国军队实施追击作战时,会遭到日军飞行战队的拼命扫射轰炸,也就极大掩护了炮兵部队的逃跑,尤其是重炮部队,更会得到日本陆航的特殊照顾。相反,重庆政府的军队在战败时,由于缺乏机动力和日机的狂轰滥炸,火炮损失和被掳就比较多了。正面抗日战场如此,那么敌后抗日战场就更困难了,这也是一些军事爱好者出现错觉的主要原因,由于八路军装备低劣弹药奇缺,在华北很少实施大规模野战,歼灭日军大队级以上建制的机会很少,对于身管火炮的缴获当然也更少。比如1939年8月的梁山战斗,八路军115师基本消灭了日军长田大队,这个大队配属了两门意大利产的野炮,战后都被八路军缴获。主要是这个长田敏江大队长身份比较特殊,是什么皇族旁系,所以野战炮属于特别加强,不然日军警备师团的大队级编制里,根本没有装备什么山炮或者野炮。这样的战例不多,笔者一直认为,《亮剑》里面李云龙攻击平安格勒的那两门“意大利炮”,就是借鉴了这个战例,因为华北日军几乎没有“重装备师团”,三流师团和独混旅团的炮兵比例不高。(日军的重迫击炮)造成错觉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敌后战场上,八路军缴获的少量火炮生存率极低,日本人把火炮当作宝贝,一旦被缴获就会立即出动重兵进行扫荡试图夺回,八路军没有汽车缺少军马,转移身管火炮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般只能就地埋藏或者分解隐蔽。再加上天上有日军的飞机助战,敌后游击作战的八路军如果携行较大口径的火炮行动,那是不可想像的。在打击日寇大队级以下部队的战斗中,其实八路军也是缴获了一些九二式步兵炮的,可惜缴获的炮弹数量太少,而八路军又无法自产。炮弹打光了火炮就成为了摆设,再加上目标太大,容易遭到日军的追击和捕捉,所以这些步兵炮大多辗转运回了后方,延安炮校的步兵炮都是这么来的,只作训练之用。(延安炮校的步兵炮)大家都知道1943年王近山消灭日军战地观察团的韩略村战斗,王近山当时的职务是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的司令员,他当时的任务,就是率领一个主力团回防陕甘宁河防,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押送和掩护129师各部队缴获的几门步兵炮去延安。因为这些炮都没了炮弹,那就成为了部队在机动时的累赘,所以才送往后方,结果王将军的行军路上捕捉到了战机,一战轰动华北。日本人有时候颇具二杆子精神,1944年3月新四军曾经缴获了日军南浦旅团的一门九二式步兵炮,按照日军内部的规定,如果丢失重武器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所以当事中队长挨了一顿大耳刮子,同时南浦旅团立即纠集4000多名日伪军,重新扑向抗日根据地企图夺回这门炮,可见日军对火炮那简直像狗看骨头一样上心。旅长王必成将军果断将火炮转移,日军最终也没有搜寻到这门炮,只好无耻地写信给新四军:你们只有三发炮弹,打光了就没了,到时候这门步兵炮就没什么用了,不如拿来和我们换机枪和子弹,如果有其他要求也可以提出来。看吧,第一层意思,我军缴获的火炮确实炮弹太少,第二层意思,日本鬼子是真当回事,因为用步兵炮打碉堡实在太轻松了。新四军的回复是:你们有本事就来拿!海南,陵南,翔阳三队的联合实力属实很强了,但能不能打爆山王工业先不说,我们先比较下阵容试试看能不能打得过。海陵翔最强的首发阵容我觉得应该是中锋鱼住,大前锋花形,小前锋仙道,得分后卫神宗一郎,组织后卫牧绅一。山王工业常规首发阵容,中锋大河田,大前锋野边,小前锋泽北,得分后卫松本,组织后卫深津一成。不管双方阵容如何,山王都会出现两个无解的进攻点——大河田和泽北。以赤木的实力都被完爆,鱼住这二货能不能打满全场都很令人担忧。换成花形或只有190cm的高砂明显更不是河田对手。山王如果再换上大肉球小河田,这支联合队的内线将彻底崩溃。就算野边在场,没有樱木级别的篮板联合球队也将丢失很多的进攻权。在说泽北对仙道或是对牧绅一(藤真上场打组织后卫),以泽北目前的实力显然一对一是无敌的存在。牧绅一防守的强悍再于协防能力而并非一对一防守,所以就算牧绅一单盯泽北也未必能防守住。仙道和流川在单纯攻防下能力基本持平,但泽北的单兵明显好于二者。考虑到仙道的团队视野,泽北也并不能做到完全压制仙道。所以在小前锋这一点上只能勉强算互有胜负,毕竟有仙道和牧可以轮流对抗。另外山王的战术素养明显要高于临时拼凑的队伍,山王的看家本领全场紧逼能否被破解笔者暂持保留态度。海,翔,陵看似板凳深度有些恐怖,实际上除了藤真,清田,福田,高砂四人外,能有实力派上用处的也并不多。当然这也只是账面上的对比,实际还是要看球员的临场发挥,毕竟湘北爆了冷。但就目前牌面比较,别说打爆山王工业,想稳胜我看都有难度。除非有主角樱木花道在!喜欢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观看下期或往期灌篮深度分析,给你不一样的灌篮视角,一起回忆青春。未经作者“我是不是菜鸟”授权私自搬运者,虽远必究!
那些年,死在战场上的日军联队长不在少数。比如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就有两名日军联队长阵亡,分别是日军步兵第6联队联队长仓永辰治,步兵第101联队长加纳治雄。他们一个是被机枪扫射击毙,另一个则是则是被迫击炮炸死。别说是联队长了,那些军衔级别更高的日军将领,阵亡的方式也都差不多,狙击、轰炸都是可以送他们回家的。比如在1939年,有着日军“名将之花”之称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于河北黄土岭为我军迫击炮击中毙命。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击毙一个日军联队长,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儿。毕竟日军联队长也是血肉之躯,没有三头六臂,想要解决他们,无非就是一发炮弹或者几颗子弹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成建制的消灭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可就比较困难了。整个抗战期间,几乎是没有我军独力歼灭一个日军标准联队的战例。即便是在一些给予日军重创的大型会战中,日军被成建制消灭的单位,也顶多是大队,联队则多少能保全一些家底。没办法,日军联队的战斗力太强悍了。对于军事发展相对落后的中方军队而言,这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众所周知,旧日本军队的编制向来奇葩。在全世界都在搞师、旅、团,营、连、排这样的编制结构的时候,他们却别出心裁的搞出了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这样的一个模式。不仅在名字上是非主流,在具体的人员和武器配置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很难与主流作战单位相匹配。可以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就以日军联队为例,其乃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可以分为骑兵、步兵、炮兵、工兵等等。在这些兵种里面,又以步兵联队最为常见,同时也是作战的主力。所以,我们讨论分析的时候,也是以步兵联队为对象由于日军联队的指挥官军衔通常是大佐,大致对应国际主流军衔里面的上校。所以我们普遍将日军联队视为团级作战单位。但是根据资料显示,一个标准的日军步兵联队,满编人数在3800人左右,通常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的人数在1100人左右。此外,步兵联队还配有炮兵、辎重兵等辅助兵种。甚至师团直属的一些辅助作战单位,有时候也会被分摊到各个步兵联队身上,导致其规模能够达到4000人人以上。这个兵力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团级单位这么一个范畴。放眼世界各国的团一级单位,人数规模很少有超过3000人的。尤其是在抗日战场上,中方军队的团级编制规模都相对较小,普遍都在2000人以下。即便是国府花了大力气打造的整理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械师,一个团的人数也不会超过3000人。至于那些地方上的杂牌军队,或者是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人就更少了。你比如说李云龙的独立团,在其刚接手的时候,也就一千多人。人家358团钱伯钧的一个营,就能抵得上李云龙两个团。而面对日军的步兵联队,三个独立团也比不上人家。再比如陈大雷的六分区,表面上看起来怎么也算个团级单位。毕竟他当初汇报的时候,就说自己有三个营的编制。而在小黄庄战斗中,同级别的一分区,更是能拿出一个团来救他。然而,这个六分区的实际兵力,连一个营都没有。当初他嘴里的三个营,除了一个三营在编以外,其他两个营都还只是存在于计划中。所以三营长其实就是六分区的二把手。有趣的是,这个三营其实也还只是虚有其名。因为在三营里面,一连还在筹备中,属于名义上存在。二连则是一群新兵,上不了战场,真正能拿出手用的,也就一个三连。所以,陈大雷手下顶多也就两个连的兵力,不超过三百人。这样的兵力情况,十个六分区也比不上日军一个步兵联队。以上这些虽说都是电视剧情节,但其实也符合当时我军的一个发展历程。当时许多部队都只是空有番号建制,缺乏人员和武器装备。他们基本上都是以连排为单位,逐渐发展壮大的。在抗战初期,我军的许多部队,都处在一个比较弱小的阶段。当然了,相比兵力配置这些方面,日军最大的优势还是体现在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抗战时期的日本,乃是亚洲地区最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实力雄厚,拥有独立研制各种武器装备的能力。小到步枪子弹,大到飞机军舰,日本都可以实现国产。相比之下,当时的咱们还只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基础相当的薄弱。即便是有兵工厂,也只能制造一些较为常见的枪炮武器。而且这些兵工厂的规模产量和技术水平都十分有限,不足以支撑国家的战争需求。这导致当时的中方军队,大量的武器装备,都需要进口。而由于经济水平有限,进口的武器装备也无法大规模的列装。像马克沁、捷克造这些好东西,仅仅存在于少数的“精锐”部队中,比如德械师。更多的部队装备的则是中正式,甚至于老套筒、汉阳造。总而言之,由于国力上的差距,导致当时中方军队的整体装备水平,远低于日军。根据资料显示,当时一个日军步兵联队,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而每个步兵大队又下辖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以及一个炮小队。其中每个步兵中队会装备9挺歪把子轻机枪,12具89式掷弹筒;机枪中队则是分为三个小队,每个小队装备3挺92式重机枪;炮小队则是会装备两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如此算下来,三个日军大队就会装备有144挺轻重机枪,其中包括108挺歪把子轻机枪,36挺九二式重机枪。此外还有144具89式掷弹筒和6门70毫米92式步兵炮。然而,这还不是日军联队的全部火力。因为在日军编制里面,一个步兵联队除了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以外,还会配有一个直属的炮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通常下辖有三个炮兵小队,每个小队会装备两门92式步兵炮,总计就是6门92式步兵炮。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偏重于平原作战或者城市攻坚的重火力师团,步兵炮还会被换成75毫米口径的山炮,火力水平无疑要更上一层楼。日军步兵联队的这个火力配置,其实算不上多猛,放到国际上只能算是一般。要知道,二战德军的一个步兵团,满编也不过3000多人,但是火力水平要明显高出日军一截。其装备有150余挺机枪和六七十门各型火炮,其中不乏150毫米重步兵炮这样的大家伙。但是放到抗日战场上,这样的装备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当时的中方军队,因为国家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薄弱,根本无法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当时咱们即便是最为精锐的德械师,也无法在装备水平和日军媲美。至于其他的部队,那就更是没法比了,有时候往往一个团,连门像样的火炮的都没有。尤其是像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局红缨枪,装备全靠抢,装备水平那不是一般的低。如果一个团里面能够做到人手一把枪,那其实就算正规军了。如果要是有几挺九二式重机枪或者步兵炮什么的,那可就是绝对的主力团了。如果要是来两门意大利炮的话,那基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打个县城也不是不敢。除了装备劣势以外,兵员素质上的差距也是一个大问题。在抗战前期,日军的官兵大都经历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有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枪打的准,刺刀拼得好,战术执行能力强,临场配合巧妙。相比之下,咱们当时的官兵们,则是以泥腿子和半吊子巨多,缺乏军事训练,打起仗来非常的吃亏。如此一来,日军一个联队所拥有的战斗力,往往抵得上数倍于己的中方军队。表面上日军一个联队仅仅只是一个比团稍大一点的作战单位,但是在抗日战场上,却能硬刚我军的几个师。在1940年襄西战役的战后总结上,陈诚就如此评价道:“按抗战以来之经验,在运动战时,我优良之一个师尚勉可对付敌之一个联队,现竟有一个军始能对付敌一联队者,而部队内素质可知。”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李云龙能够带着新一团从正面击溃坂田联队,即便是突围,那也属实是非常不容易。毕竟按照纸面的实力对比,三个新一团估计都不够坂田联队塞牙缝的。击溃都如此艰难,至于说想要吃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就更加的不容易了。毕竟日军不是傻子,打不过他们可以撤退;被包围了,也可以突围嘛。在抗日战场上,日军很少出现单打独斗的情况,即便是陷入重围也会有着来自空中或者海上的支援。此外,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日军还能够快速的组织救援,甚至形成反包围。再不济,凭借自身强大的火力和娴熟的战术配合能力,日军也能坚持许久。比如关家垴一战,面对人数仅500多人的冈崎大队,我八路军出动了上万人的部队。不算阻击打援的,仅仅是直接参与进攻的部队,就足有八个团。这个阵容可比李云龙打平安县城豪华多了。然而,我军一万多人打了整整两天两夜,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最终却还是没能全歼日军冈崎大队。最终,随着日军增援部队的赶到,我军只能放弃进攻,主动撤退。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歼灭一个日军联队可比击毙一个联队长要困难多了。即便是让李云龙这样的硬茬来,估计都得喝一壶的。而这其实也一定程度反应了抗日战场的艰难,跟当下流行的那些神剧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回顾历史,才知眼前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还请珍惜!独立团一个连阻击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真的可能吗?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要想彻底的搞清楚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我们就要明白双方的实力对比,在抗战时期,我八路军一个连的兵力不是很稳定的,因为当时我军采取的是游击战,别说一个连,就是一个团都会化整为零,分散在各个地方,让他们各自发展。所以这种战略,使得我军一个连,有可能只有几十号人,但也有可能是上千人,比如独立团最终因为发展迅速,李云龙都有一个师的兵力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团的一个连有上千人是一定的事情。回过头来,日军一个联队,其实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因为联队是日军的一级作战单位,一般一个师团也就二三个步兵联队,其次在一个联队里面,一般是三个步兵大队,然后还有炮兵大队,因此火力是很猛的。而同时期的八路军,别说团里面有炮兵大队,也算一个战区里面,都很难有一个炮兵队伍,大多数团里面大炮也就几个,还都是一些缴获的杂牌,有没有炮弹还是一回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独立团的连是一个超级连,有着上千人,但也不可能是日军一个联队的对手,因为日军不仅火力强大,人数也不少,有着三千八百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别说一个连,就算一个师和日军一个联队对抗,都是很难的。或许说道这里大家还不清楚日军的强大,那么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在淞沪会战中,国军一个师在战场上面,几乎也就是八个小时就打残了,而淞沪会战结束后,国军方面总结出了一个事情,也就是中国部队的一个精锐师,和日军一个联队才能勉强抗衡。所以问题的答案很明显,独立团的一个连,根本是阻拦不住日军八小时的,因为火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并且日军的一个联队里面,往往还有坦克,这就更可怕了,甚至在被阻击的时候,日军一般还会调航空联队来轰炸。所以要想阻拦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的进攻,最起码得是一个上万人的师去防守,并且要修建坚固的工事,否则是很难阻拦的。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带领独立团利用挖战壕迫近日军阵地,最后手榴弹像弹雨一般投入日军阵地,八路军接着发起进攻,通过白刃战全歼山崎大队。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战例艺术加工的情节。事实上,八路军在遭受重大伤亡后并未能全歼日军冈崎支队。战役纪念碑战役背景1940年,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胜利结束了战役前两个阶段作战后,八路军各根据地部队转入休整。由于受到八路军的沉重打击,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多田骏恼羞成怒,调集部队对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报复性的扫荡。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各根据地开始了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反扫荡作战。由于日军是紧接着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刚结束就发起了扫荡,八路军外线出击的很多部队还未能全部回到根据地内,而冈崎的动作又比其他日军快了些。结果就是冈崎支队竟然鬼使神差的没遇到什么阻碍就深入到根据地的腹地,跑到了八路军设有兵工厂的黄崖洞,啥也没找到就放了一把火。而这时,八路军开始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冈崎带着部队拼命向外逃,在跑到关家垴时,八路军的包围圈越收越紧。冈崎看到没法突出包围,而关家垴地形不错,就决定在此坚守,同时向在外围的日军呼叫增援解围。战斗经过在我军战史上,此战叫关家垴战役或关家垴歼灭战,而八路军此战的对手冈崎大队更准确一点应该称为冈崎支队。冈崎谦受中佐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7期,在出任这支部队指挥官前,为日军第三十七师团226联队副联队长。冈崎支队的主力是由驻山西运城的日军第37师团,独立第九混成旅团及独立步兵第12大队各抽出一个中队,并配属一个山炮炮兵小队组成(装备炮三门,炮弹300发),总兵力540余人。由于不是一个建制大队,按照日军的通常叫法,这种临时编组的部队称为支队。关家垴八路军在此战中,集中了九个团,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由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督战并指挥总部炮兵团山炮连,129师师长刘伯承指挥385旅及新十旅,386旅旅长陈赓指挥386旅及决死一纵队。1940年10月6日,日军抽调战斗骨干并配属工兵,炮兵,辎重兵组成的冈崎支队从晋南闻喜出发,9日抵达南关镇,11日开始沿沁县--西营--王家峪路线东进,20日到西井,25日到达辽县,武乡县,黎城县交界地区的黄崖洞,沿桐裕河谷进入黄崖洞。八路军最大的水腰兵工厂就设在附近,具有月产四百多支步枪和生产大量子弹手榴弹的能力。当时正在黎城指挥部的彭德怀听到山口丢失,日军开始进入黄崖洞后,异常震怒,要求严查擅自撤离者的责任,同时命令386旅的772团和16团赶到黄崖洞,打退日军进攻。而冈崎支队并不知道黄崖洞有八路军的兵工厂,对当地地形不熟悉,又不敢离开地图标记的路线太远,因此日军没有找到兵工厂。随后日军退出河谷(黄崖洞只有一条通道),在抗日军民的袭扰下于28日撤到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附近,准备夺道武乡退回沁县。而此时,刚刚打完榆(社)辽(县)战役的129师部队正好在蟠龙镇附近休整。29日下午,彭德怀赶到蟠龙镇石门村坐镇指挥,决定于30日凌晨4时开始向日军发起攻击。而在晚23时获知冈崎支队占领了关家垴,此时距离总攻发起时间不足五个小时。柳树垴日军在占领关家垴的同时也占领了旁边的柳树垴,并连夜构筑工事,仅用四个小时就构筑完成了较为完备的野战工事,两地之间挖出坑道相连,并拆下老百姓的门板房梁搭上构成掩蔽部。两个阵地构成犄角,火力相互支援。此战日军各级指挥官及士兵,表现出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良好的军事素质。386旅772团和总部特务团为一路,从关家垴东北,东南侧进攻;385旅769团为一路,从关家垴的西北侧进攻;决死一纵队的25和28两个团从南向北推进,在关家垴的南侧对日军左翼进行牵制。385旅和新编第十旅在外围阻击日军援军(后386旅又投入一个团参与阻击)。直接投入进攻的兵力约四千人,大部分兵力是用来打援的。由于日军据守的关家垴阵地地势险要,仅南边坡度较缓,山顶是一块平地,利于日军展开兵力防守,易守难攻。虽然我军拥有绝对优势兵力,但是由于受到地形限制,难以同时展开攻击,只能分批逐次投入进攻,打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法。经过两昼夜顽强战斗,八路军虽然攻入日军主阵地,消灭了四百多名日军,打死了冈崎中佐及十余名日军各级军官,俘虏了两名负伤日军,但是,仍然有几十名日军负隅顽抗。这时候,大批日军增援部队已经距关家垴不到四公里。八路军不得已撤出战场,未能完成对冈崎支队的全歼。战役检讨此战,八路军在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围攻五百多日军,结果是付出了两千多伤亡(战报说是六百多伤亡,但是有一说是589人牺牲1570余人负伤。更有的说是付出了两千名八路军的牺牲),经过两天战斗,竟然未能全歼日军。为我军一个不成功战例。围绕此战后世争论了几十年。争论一,此战该不该打。记得看《彭德怀自述》里谈到此战,彭总的意思是,敌人仅仅五百人的一支队伍,竟敢孤军深入我根据地中心,如果任由其大摇大摆的出去,必将助长了敌人的气焰。因此下决心打这一仗。从结果看,并未能全部达到战前设想。虽然经此一战后直到抗战胜利,日军再也没有敢派小部队轻兵冒进深入根据地,但是战后,日军却派一个大队进驻根据地中心的沁源县城达两年之久,而八路军主力却未能再次进攻,最后是采取坚壁清野长期围困才把日军给逼走。争论二,面对不利于我军的地形,是否该采取强攻。从照片可以看出,关家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对于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是否应该采取强攻。从事后看,冈崎在进入根据地发现攻击的八路军拥有迫击炮后,就敏锐的意识到遇到了我军主力,其立即带领部队疯狂向根据地外逃窜。到达关家垴后,发现我军包围圈收紧,意识到如继续向外逃,将不可避免的在对其不利地形上被我军合围,而关家垴的地形险要,利于防守,于是下令构筑工事,坚守待援。这体现出冈崎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决心果断的优秀中级指挥官。就算我军不采取强攻,采取围三缺一策略,冈崎也不会冒然带领日军离开有既设工事的关家垴突围。不会给我军在开阔地带对其围歼的机会。争论三,在面对不利地形,进攻遭受重大伤亡,就连在前线指挥的刘伯承,陈赓都向彭总请求停止攻击后,彭总依然命令继续进攻。当年八路军流血牺牲的战场如今成为了麦田几十年来这一条争议最大。反方认为彭总不讲战术,一味猛打猛冲,勇有余而谋略不足,不听从下级意见(左,刘,陈),致使我军在优势兵力下伤亡数倍于日军,这也是后来被经常用来攻击彭总的事例。以此战来否定百团大战第三阶段作战,进而否定百团大战。试着分析一下彭总当时为何下令强攻的原因:1,不允许日军以一个大队(实际冈崎支队人数仅相当于半个大队)的兵力竟敢深入根据地腹地,必须打掉日军这种嚣张气焰。同时,希望通过打两个大歼灭战从而粉碎日军的扫荡。2,由于日军在百团大战中吃了亏,因而在随后的扫荡中比过去更加残忍。见人就杀,见粮食,牲口就抢,见房就烧,甚至把老百姓家的锅碗瓢盆及种地的农具都予以毁坏,把村庄的水井都予以填埋。在战前,彭总曾经去视察过数个被日军焚毁的村庄。因此,对日军带有强烈的为老百姓复仇的想法。3,遇到硬仗,恶仗,如果一支部队能顽强顶过来,就能打出来一支主力劲旅(我军没有王牌的叫法,一般都是称主力),如果不能顶过来,那么这部队日后也不会有多大起色。769团,772团这样的经过考验的老红军部队自不必说,决死一纵队的两个团,经过这次恶战的洗礼,从一个刚起义的阎锡山新军部队,一跃而成为了八路军的主力团。四十多年后正是这支部队夺取老山,面对越军6个主力团的反扑,坚守老山打垮了越军进攻,打出了军威。彭总在晚年将关家垴战斗归为其四个失败战例之一。此战,冈崎支队虽然主要是从三三制的乙种师团37师团抽调部队组成,虽然很多果粉经常会说八路打的是这种治安师团,战斗力弱。但是实际上,日军这种三联队制的师团只是在步兵人数上少于两旅团制的甲种师团,其他的骑,工,炮,锱重一样没少,使得霉菌伤亡高于日军的唯一战例的硫磺岛作战,就是第109师团这种乙种师团打的。而且,此时太平洋战争还未爆发,日军部队还拥有大批老兵,战斗素养高。日军掷弹筒,称超轻迫击炮更合适日军一个中队一般编制为180--200人,编有9挺机枪和9--12门掷弹筒,步枪一百多枝,这样看来,冈崎支队即拥有近三十挺机枪和掷弹筒,对于我军来说,有较强的火力优势。虽然满编的日军一个大队有1100人,冈崎支队在人数上仅为半个大队。但是其编成内却拥有一个山炮小队(发射炮弹246发),这种联队以上才有的炮兵在战力上是超过日军大队编成内的92步兵炮小队。而且冈崎支队竟然能够呼叫陆航飞机的空中支援。特别是在30日的战斗中,由于地形限制我军无法展开,日军空军的轰炸一度导致我军进攻停止。日军山炮,侵华战争中恶行累累而八路军方面,此时已经由刚开始出师时的不到四万人迅速发展到四十万人。干部提拔较快,新兵多,指挥能力,战斗经验,战斗技能方面已经与打平型关,神头岭,长乐村时期的主要由长征过来的红军组成的老八路有较大差距。而且,八路军缺乏火炮,缺少攻坚战经验。各参战部队在开战初期行动不够迅速果断,没有抓紧时间迅速接敌,给了日军准备时间进行撤退和构筑工事。由于没能凶猛狠的迅速接敌,没能发挥我军运动战优势从而在野战中消灭敌人,被迫打成了攻坚战。攻坚战与野战一个很大区别是需要强大的火炮。虽然缺乏火炮,但是由于我军攻坚战经验不足,还不懂得步炮协同,利用有限的少量炮兵接敌;不懂得在解放战争中熟练掌握的爆破技术破坏敌人工事。虽然第二天769团一营采取了土工作业开始接敌(就是亮剑中挖战壕接近敌人,缩短冲锋距离,可惜这是战后我军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由于敌人援军已至,时间不够了,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最后全歼冈崎支队。这场战役的失利,我军主要是在指挥上失误,彭总是负有责任的。不过,其他中级指挥员由于攻坚战打的少,缺乏指挥攻坚战经验,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战后,我军察看了日军在关家垴构筑的野战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第一次看到了猫耳洞,很受启发。参谋人员也将敌人阵地一一绘制成图。此后,我军加强了对攻坚战的研究,加强了对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合理配置火力的研究。彭总坚持打这一仗,有一个重要的意图,即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战,必要时也要猛攻坚守,顽强拼杀啃硬骨头。1942年1月8日,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追击作战中,滇军第58军所属鲁道源新编第10师,在影珠山包围了前来增援的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团之山崎大队(临时大队)。激战经夜,日酋山崎大尉眼见突围无望,即下令各中队和分队“自行处理”,这个临时大队的260多人除了一个军曹逃回去报信外,其他全部被格杀或者自杀,这是滇军将士在抗日战争中的辉煌战例。(八路军缴获的炮队镜)这也才是真正全歼“山崎大队”的战斗,说明一下,这个临时大队是旅团长池之上贤吉少将编组的一个突击队,下辖独立步兵第40大队第1中队全部(中队长山崎茂大尉以下约160余人)、第4中队一部(中队长大池龟雄中尉以下60余人)、大队炮小队(九二步兵炮中队1门),另附通信班和卫生兵。结果就这一门步兵炮,最终也没有被缴获,因为鬼子自杀前毁坏了所有武器。此为日军火炮很难缴获的第一个原因,如果中国军队吃败仗不用说了,当日军吃败仗的时候,确实有集体自杀同时毁坏武器的习惯,尤其是机枪和火炮等重武器,所以即便中国军队打赢了,打扫战场时也很难缴获完整的火炮。纵观整个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公布的战果中都没有缴获步兵炮的记录,原因就在于逃跑的日军可以携行,跑不掉的就自毁了。(步兵炮曲射)按照司令长官薛岳上报的战果明细,第九战区部队在战役中共缴获步骑枪1122支、轻机枪101挺、重机枪13挺、手枪9支、掷弹筒20具、山炮11门,其他军械物资就不详列了。已经可以解读出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日寇战场遗尸“56944具”的数字肯定注水了,因为缴获的武器弹药还不够装备两个联队6000多鬼子的,就算有一定损毁,又怎么可能干掉50000多?第二是确实缴获了日军的山炮,就算没有11门,几门也肯定是有的,因为山炮比较笨重,日军在撤退和逃跑时很难携行,在来不及自毁的情况下被中国军队缴获,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三是没有迫击炮和步兵炮的缴获记录,很清晰地印证了前述原因,至于掷弹筒,真心不能计入火炮的范畴,所谓“轻型迫击炮”的称谓只是并不专业的俗称而已。那么日军身管火炮难以缴获的第二个原因,其实是“鬼子家也没有余粮啊”,换言之,日军步兵部队的编制火炮数量并不多。除了掷弹筒比较普及外,每个步兵大队才有一个“炮小队”,装备2门九二式步兵炮,所以该炮又被称为“大队炮”;每个步兵联队才有一个“山炮中队”,装备4门四一式山炮,所以该炮也被称为“联队炮”,抗战早期,许多步兵大队甚至都还没有迫击炮小队的编制。那么考虑到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在正面战场上全歼日军一个满编大队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至于全歼联队级日军的战役更是凤毛麟角,再加上日军绝望时毁坏武器的习惯,所以缴获火炮确实不容易:不能说没有缴获,就是数量太过可怜。比如同样也是大捷的上高会战,罗卓英所部公布的战果是:缴获步骑枪2204支、轻重机枪96挺、大炮18门、掷弹筒104个。什么叫“大炮”啊?言语不详,估计是把山炮、步兵炮和迫击炮都算进去了,数量还是不多。那么日军的身管火炮主要集中在哪里呢?其一是师团属的炮兵联队,拥有24到36门的山炮、野炮或者榴炮。它一般部置在战场二线,作为战场压制火力使用,一旦战场形势不妙,早就连炮带车溜掉了,缴获它们的机率很小。其二是独立重炮旅团、重炮联队等单位装备的大口径火炮,这更是战役压制火力,配属给师团甚至军级部队遂行作战任务,部置在战场的二线或者三线,因为榴弹炮的射程很远,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都是它。那么这样的炮兵部队既距离战场较远,又有重兵保护和较强的机动能力,即便是日军撤退时,也很难追上去缴获它。日军作战部队配属的山炮大队、独立迫击炮大队或中队,基本也是这个路子,它们只是战场支援火力,执行作战任务期间服从部队长的指挥,但是又有较强的独立性,一旦日军露出败相,也是优先可以逃跑的。炮兵才是日军内部俗称的“蝗军之花”,对于并不太富裕的小日本来说,重炮和身管火炮都当宝贝一样保护着,想虎口夺食自然不易。还必须考虑战场制空权的问题,在1943年底之前,日军无论在战场上获胜还是失败,都始终掌握着制空权,当中国军队实施追击作战时,会遭到日军飞行战队的拼命扫射轰炸,也就极大掩护了炮兵部队的逃跑,尤其是重炮部队,更会得到日本陆航的特殊照顾。相反,重庆政府的军队在战败时,由于缺乏机动力和日机的狂轰滥炸,火炮损失和被掳就比较多了。正面抗日战场如此,那么敌后抗日战场就更困难了,这也是一些军事爱好者出现错觉的主要原因,由于八路军装备低劣弹药奇缺,在华北很少实施大规模野战,歼灭日军大队级以上建制的机会很少,对于身管火炮的缴获当然也更少。比如1939年8月的梁山战斗,八路军115师基本消灭了日军长田大队,这个大队配属了两门意大利产的野炮,战后都被八路军缴获。主要是这个长田敏江大队长身份比较特殊,是什么皇族旁系,所以野战炮属于特别加强,不然日军警备师团的大队级编制里,根本没有装备什么山炮或者野炮。这样的战例不多,笔者一直认为,《亮剑》里面李云龙攻击平安格勒的那两门“意大利炮”,就是借鉴了这个战例,因为华北日军几乎没有“重装备师团”,三流师团和独混旅团的炮兵比例不高。(日军的重迫击炮)造成错觉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敌后战场上,八路军缴获的少量火炮生存率极低,日本人把火炮当作宝贝,一旦被缴获就会立即出动重兵进行扫荡试图夺回,八路军没有汽车缺少军马,转移身管火炮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般只能就地埋藏或者分解隐蔽。再加上天上有日军的飞机助战,敌后游击作战的八路军如果携行较大口径的火炮行动,那是不可想像的。在打击日寇大队级以下部队的战斗中,其实八路军也是缴获了一些九二式步兵炮的,可惜缴获的炮弹数量太少,而八路军又无法自产。炮弹打光了火炮就成为了摆设,再加上目标太大,容易遭到日军的追击和捕捉,所以这些步兵炮大多辗转运回了后方,延安炮校的步兵炮都是这么来的,只作训练之用。(延安炮校的步兵炮)大家都知道1943年王近山消灭日军战地观察团的韩略村战斗,王近山当时的职务是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的司令员,他当时的任务,就是率领一个主力团回防陕甘宁河防,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押送和掩护129师各部队缴获的几门步兵炮去延安。因为这些炮都没了炮弹,那就成为了部队在机动时的累赘,所以才送往后方,结果王将军的行军路上捕捉到了战机,一战轰动华北。日本人有时候颇具二杆子精神,1944年3月新四军曾经缴获了日军南浦旅团的一门九二式步兵炮,按照日军内部的规定,如果丢失重武器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所以当事中队长挨了一顿大耳刮子,同时南浦旅团立即纠集4000多名日伪军,重新扑向抗日根据地企图夺回这门炮,可见日军对火炮那简直像狗看骨头一样上心。旅长王必成将军果断将火炮转移,日军最终也没有搜寻到这门炮,只好无耻地写信给新四军:你们只有三发炮弹,打光了就没了,到时候这门步兵炮就没什么用了,不如拿来和我们换机枪和子弹,如果有其他要求也可以提出来。看吧,第一层意思,我军缴获的火炮确实炮弹太少,第二层意思,日本鬼子是真当回事,因为用步兵炮打碉堡实在太轻松了。新四军的回复是:你们有本事就来拿!海南,陵南,翔阳三队的联合实力属实很强了,但能不能打爆山王工业先不说,我们先比较下阵容试试看能不能打得过。海陵翔最强的首发阵容我觉得应该是中锋鱼住,大前锋花形,小前锋仙道,得分后卫神宗一郎,组织后卫牧绅一。山王工业常规首发阵容,中锋大河田,大前锋野边,小前锋泽北,得分后卫松本,组织后卫深津一成。不管双方阵容如何,山王都会出现两个无解的进攻点——大河田和泽北。以赤木的实力都被完爆,鱼住这二货能不能打满全场都很令人担忧。换成花形或只有190cm的高砂明显更不是河田对手。山王如果再换上大肉球小河田,这支联合队的内线将彻底崩溃。就算野边在场,没有樱木级别的篮板联合球队也将丢失很多的进攻权。在说泽北对仙道或是对牧绅一(藤真上场打组织后卫),以泽北目前的实力显然一对一是无敌的存在。牧绅一防守的强悍再于协防能力而并非一对一防守,所以就算牧绅一单盯泽北也未必能防守住。仙道和流川在单纯攻防下能力基本持平,但泽北的单兵明显好于二者。考虑到仙道的团队视野,泽北也并不能做到完全压制仙道。所以在小前锋这一点上只能勉强算互有胜负,毕竟有仙道和牧可以轮流对抗。另外山王的战术素养明显要高于临时拼凑的队伍,山王的看家本领全场紧逼能否被破解笔者暂持保留态度。海,翔,陵看似板凳深度有些恐怖,实际上除了藤真,清田,福田,高砂四人外,能有实力派上用处的也并不多。当然这也只是账面上的对比,实际还是要看球员的临场发挥,毕竟湘北爆了冷。但就目前牌面比较,别说打爆山王工业,想稳胜我看都有难度。除非有主角樱木花道在!喜欢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观看下期或往期灌篮深度分析,给你不一样的灌篮视角,一起回忆青春。未经作者“我是不是菜鸟”授权私自搬运者,虽远必究!好汉怕的三只手,保守重器给美留;兵強易攻少难守,力量余存待后头;旨在归心非大战,俄乌本是一国属;半惜半战心连手,意求中立转回头;乌军守土意志有,美欧主导全力助;普京战略无人敌,英勇果断定千秋;战争超越家长饭,有吃有付慢慢走。
那些年,死在战场上的日军联队长不在少数。比如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就有两名日军联队长阵亡,分别是日军步兵第6联队联队长仓永辰治,步兵第101联队长加纳治雄。他们一个是被机枪扫射击毙,另一个则是则是被迫击炮炸死。别说是联队长了,那些军衔级别更高的日军将领,阵亡的方式也都差不多,狙击、轰炸都是可以送他们回家的。比如在1939年,有着日军“名将之花”之称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于河北黄土岭为我军迫击炮击中毙命。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击毙一个日军联队长,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儿。毕竟日军联队长也是血肉之躯,没有三头六臂,想要解决他们,无非就是一发炮弹或者几颗子弹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成建制的消灭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可就比较困难了。整个抗战期间,几乎是没有我军独力歼灭一个日军标准联队的战例。即便是在一些给予日军重创的大型会战中,日军被成建制消灭的单位,也顶多是大队,联队则多少能保全一些家底。没办法,日军联队的战斗力太强悍了。对于军事发展相对落后的中方军队而言,这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众所周知,旧日本军队的编制向来奇葩。在全世界都在搞师、旅、团,营、连、排这样的编制结构的时候,他们却别出心裁的搞出了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这样的一个模式。不仅在名字上是非主流,在具体的人员和武器配置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很难与主流作战单位相匹配。可以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就以日军联队为例,其乃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可以分为骑兵、步兵、炮兵、工兵等等。在这些兵种里面,又以步兵联队最为常见,同时也是作战的主力。所以,我们讨论分析的时候,也是以步兵联队为对象由于日军联队的指挥官军衔通常是大佐,大致对应国际主流军衔里面的上校。所以我们普遍将日军联队视为团级作战单位。但是根据资料显示,一个标准的日军步兵联队,满编人数在3800人左右,通常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的人数在1100人左右。此外,步兵联队还配有炮兵、辎重兵等辅助兵种。甚至师团直属的一些辅助作战单位,有时候也会被分摊到各个步兵联队身上,导致其规模能够达到4000人人以上。这个兵力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团级单位这么一个范畴。放眼世界各国的团一级单位,人数规模很少有超过3000人的。尤其是在抗日战场上,中方军队的团级编制规模都相对较小,普遍都在2000人以下。即便是国府花了大力气打造的整理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械师,一个团的人数也不会超过3000人。至于那些地方上的杂牌军队,或者是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人就更少了。你比如说李云龙的独立团,在其刚接手的时候,也就一千多人。人家358团钱伯钧的一个营,就能抵得上李云龙两个团。而面对日军的步兵联队,三个独立团也比不上人家。再比如陈大雷的六分区,表面上看起来怎么也算个团级单位。毕竟他当初汇报的时候,就说自己有三个营的编制。而在小黄庄战斗中,同级别的一分区,更是能拿出一个团来救他。然而,这个六分区的实际兵力,连一个营都没有。当初他嘴里的三个营,除了一个三营在编以外,其他两个营都还只是存在于计划中。所以三营长其实就是六分区的二把手。有趣的是,这个三营其实也还只是虚有其名。因为在三营里面,一连还在筹备中,属于名义上存在。二连则是一群新兵,上不了战场,真正能拿出手用的,也就一个三连。所以,陈大雷手下顶多也就两个连的兵力,不超过三百人。这样的兵力情况,十个六分区也比不上日军一个步兵联队。以上这些虽说都是电视剧情节,但其实也符合当时我军的一个发展历程。当时许多部队都只是空有番号建制,缺乏人员和武器装备。他们基本上都是以连排为单位,逐渐发展壮大的。在抗战初期,我军的许多部队,都处在一个比较弱小的阶段。当然了,相比兵力配置这些方面,日军最大的优势还是体现在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抗战时期的日本,乃是亚洲地区最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实力雄厚,拥有独立研制各种武器装备的能力。小到步枪子弹,大到飞机军舰,日本都可以实现国产。相比之下,当时的咱们还只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基础相当的薄弱。即便是有兵工厂,也只能制造一些较为常见的枪炮武器。而且这些兵工厂的规模产量和技术水平都十分有限,不足以支撑国家的战争需求。这导致当时的中方军队,大量的武器装备,都需要进口。而由于经济水平有限,进口的武器装备也无法大规模的列装。像马克沁、捷克造这些好东西,仅仅存在于少数的“精锐”部队中,比如德械师。更多的部队装备的则是中正式,甚至于老套筒、汉阳造。总而言之,由于国力上的差距,导致当时中方军队的整体装备水平,远低于日军。根据资料显示,当时一个日军步兵联队,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而每个步兵大队又下辖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以及一个炮小队。其中每个步兵中队会装备9挺歪把子轻机枪,12具89式掷弹筒;机枪中队则是分为三个小队,每个小队装备3挺92式重机枪;炮小队则是会装备两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如此算下来,三个日军大队就会装备有144挺轻重机枪,其中包括108挺歪把子轻机枪,36挺九二式重机枪。此外还有144具89式掷弹筒和6门70毫米92式步兵炮。然而,这还不是日军联队的全部火力。因为在日军编制里面,一个步兵联队除了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以外,还会配有一个直属的炮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通常下辖有三个炮兵小队,每个小队会装备两门92式步兵炮,总计就是6门92式步兵炮。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偏重于平原作战或者城市攻坚的重火力师团,步兵炮还会被换成75毫米口径的山炮,火力水平无疑要更上一层楼。日军步兵联队的这个火力配置,其实算不上多猛,放到国际上只能算是一般。要知道,二战德军的一个步兵团,满编也不过3000多人,但是火力水平要明显高出日军一截。其装备有150余挺机枪和六七十门各型火炮,其中不乏150毫米重步兵炮这样的大家伙。但是放到抗日战场上,这样的装备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当时的中方军队,因为国家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薄弱,根本无法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当时咱们即便是最为精锐的德械师,也无法在装备水平和日军媲美。至于其他的部队,那就更是没法比了,有时候往往一个团,连门像样的火炮的都没有。尤其是像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局红缨枪,装备全靠抢,装备水平那不是一般的低。如果一个团里面能够做到人手一把枪,那其实就算正规军了。如果要是有几挺九二式重机枪或者步兵炮什么的,那可就是绝对的主力团了。如果要是来两门意大利炮的话,那基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打个县城也不是不敢。除了装备劣势以外,兵员素质上的差距也是一个大问题。在抗战前期,日军的官兵大都经历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有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枪打的准,刺刀拼得好,战术执行能力强,临场配合巧妙。相比之下,咱们当时的官兵们,则是以泥腿子和半吊子巨多,缺乏军事训练,打起仗来非常的吃亏。如此一来,日军一个联队所拥有的战斗力,往往抵得上数倍于己的中方军队。表面上日军一个联队仅仅只是一个比团稍大一点的作战单位,但是在抗日战场上,却能硬刚我军的几个师。在1940年襄西战役的战后总结上,陈诚就如此评价道:“按抗战以来之经验,在运动战时,我优良之一个师尚勉可对付敌之一个联队,现竟有一个军始能对付敌一联队者,而部队内素质可知。”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李云龙能够带着新一团从正面击溃坂田联队,即便是突围,那也属实是非常不容易。毕竟按照纸面的实力对比,三个新一团估计都不够坂田联队塞牙缝的。击溃都如此艰难,至于说想要吃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就更加的不容易了。毕竟日军不是傻子,打不过他们可以撤退;被包围了,也可以突围嘛。在抗日战场上,日军很少出现单打独斗的情况,即便是陷入重围也会有着来自空中或者海上的支援。此外,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日军还能够快速的组织救援,甚至形成反包围。再不济,凭借自身强大的火力和娴熟的战术配合能力,日军也能坚持许久。比如关家垴一战,面对人数仅500多人的冈崎大队,我八路军出动了上万人的部队。不算阻击打援的,仅仅是直接参与进攻的部队,就足有八个团。这个阵容可比李云龙打平安县城豪华多了。然而,我军一万多人打了整整两天两夜,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最终却还是没能全歼日军冈崎大队。最终,随着日军增援部队的赶到,我军只能放弃进攻,主动撤退。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歼灭一个日军联队可比击毙一个联队长要困难多了。即便是让李云龙这样的硬茬来,估计都得喝一壶的。而这其实也一定程度反应了抗日战场的艰难,跟当下流行的那些神剧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回顾历史,才知眼前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还请珍惜!独立团一个连阻击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真的可能吗?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要想彻底的搞清楚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我们就要明白双方的实力对比,在抗战时期,我八路军一个连的兵力不是很稳定的,因为当时我军采取的是游击战,别说一个连,就是一个团都会化整为零,分散在各个地方,让他们各自发展。所以这种战略,使得我军一个连,有可能只有几十号人,但也有可能是上千人,比如独立团最终因为发展迅速,李云龙都有一个师的兵力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团的一个连有上千人是一定的事情。回过头来,日军一个联队,其实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因为联队是日军的一级作战单位,一般一个师团也就二三个步兵联队,其次在一个联队里面,一般是三个步兵大队,然后还有炮兵大队,因此火力是很猛的。而同时期的八路军,别说团里面有炮兵大队,也算一个战区里面,都很难有一个炮兵队伍,大多数团里面大炮也就几个,还都是一些缴获的杂牌,有没有炮弹还是一回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独立团的连是一个超级连,有着上千人,但也不可能是日军一个联队的对手,因为日军不仅火力强大,人数也不少,有着三千八百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别说一个连,就算一个师和日军一个联队对抗,都是很难的。或许说道这里大家还不清楚日军的强大,那么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在淞沪会战中,国军一个师在战场上面,几乎也就是八个小时就打残了,而淞沪会战结束后,国军方面总结出了一个事情,也就是中国部队的一个精锐师,和日军一个联队才能勉强抗衡。所以问题的答案很明显,独立团的一个连,根本是阻拦不住日军八小时的,因为火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并且日军的一个联队里面,往往还有坦克,这就更可怕了,甚至在被阻击的时候,日军一般还会调航空联队来轰炸。所以要想阻拦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的进攻,最起码得是一个上万人的师去防守,并且要修建坚固的工事,否则是很难阻拦的。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带领独立团利用挖战壕迫近日军阵地,最后手榴弹像弹雨一般投入日军阵地,八路军接着发起进攻,通过白刃战全歼山崎大队。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战例艺术加工的情节。事实上,八路军在遭受重大伤亡后并未能全歼日军冈崎支队。战役纪念碑战役背景1940年,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胜利结束了战役前两个阶段作战后,八路军各根据地部队转入休整。由于受到八路军的沉重打击,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多田骏恼羞成怒,调集部队对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报复性的扫荡。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各根据地开始了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反扫荡作战。由于日军是紧接着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刚结束就发起了扫荡,八路军外线出击的很多部队还未能全部回到根据地内,而冈崎的动作又比其他日军快了些。结果就是冈崎支队竟然鬼使神差的没遇到什么阻碍就深入到根据地的腹地,跑到了八路军设有兵工厂的黄崖洞,啥也没找到就放了一把火。而这时,八路军开始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冈崎带着部队拼命向外逃,在跑到关家垴时,八路军的包围圈越收越紧。冈崎看到没法突出包围,而关家垴地形不错,就决定在此坚守,同时向在外围的日军呼叫增援解围。战斗经过在我军战史上,此战叫关家垴战役或关家垴歼灭战,而八路军此战的对手冈崎大队更准确一点应该称为冈崎支队。冈崎谦受中佐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7期,在出任这支部队指挥官前,为日军第三十七师团226联队副联队长。冈崎支队的主力是由驻山西运城的日军第37师团,独立第九混成旅团及独立步兵第12大队各抽出一个中队,并配属一个山炮炮兵小队组成(装备炮三门,炮弹300发),总兵力540余人。由于不是一个建制大队,按照日军的通常叫法,这种临时编组的部队称为支队。关家垴八路军在此战中,集中了九个团,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由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督战并指挥总部炮兵团山炮连,129师师长刘伯承指挥385旅及新十旅,386旅旅长陈赓指挥386旅及决死一纵队。1940年10月6日,日军抽调战斗骨干并配属工兵,炮兵,辎重兵组成的冈崎支队从晋南闻喜出发,9日抵达南关镇,11日开始沿沁县--西营--王家峪路线东进,20日到西井,25日到达辽县,武乡县,黎城县交界地区的黄崖洞,沿桐裕河谷进入黄崖洞。八路军最大的水腰兵工厂就设在附近,具有月产四百多支步枪和生产大量子弹手榴弹的能力。当时正在黎城指挥部的彭德怀听到山口丢失,日军开始进入黄崖洞后,异常震怒,要求严查擅自撤离者的责任,同时命令386旅的772团和16团赶到黄崖洞,打退日军进攻。而冈崎支队并不知道黄崖洞有八路军的兵工厂,对当地地形不熟悉,又不敢离开地图标记的路线太远,因此日军没有找到兵工厂。随后日军退出河谷(黄崖洞只有一条通道),在抗日军民的袭扰下于28日撤到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附近,准备夺道武乡退回沁县。而此时,刚刚打完榆(社)辽(县)战役的129师部队正好在蟠龙镇附近休整。29日下午,彭德怀赶到蟠龙镇石门村坐镇指挥,决定于30日凌晨4时开始向日军发起攻击。而在晚23时获知冈崎支队占领了关家垴,此时距离总攻发起时间不足五个小时。柳树垴日军在占领关家垴的同时也占领了旁边的柳树垴,并连夜构筑工事,仅用四个小时就构筑完成了较为完备的野战工事,两地之间挖出坑道相连,并拆下老百姓的门板房梁搭上构成掩蔽部。两个阵地构成犄角,火力相互支援。此战日军各级指挥官及士兵,表现出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良好的军事素质。386旅772团和总部特务团为一路,从关家垴东北,东南侧进攻;385旅769团为一路,从关家垴的西北侧进攻;决死一纵队的25和28两个团从南向北推进,在关家垴的南侧对日军左翼进行牵制。385旅和新编第十旅在外围阻击日军援军(后386旅又投入一个团参与阻击)。直接投入进攻的兵力约四千人,大部分兵力是用来打援的。由于日军据守的关家垴阵地地势险要,仅南边坡度较缓,山顶是一块平地,利于日军展开兵力防守,易守难攻。虽然我军拥有绝对优势兵力,但是由于受到地形限制,难以同时展开攻击,只能分批逐次投入进攻,打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法。经过两昼夜顽强战斗,八路军虽然攻入日军主阵地,消灭了四百多名日军,打死了冈崎中佐及十余名日军各级军官,俘虏了两名负伤日军,但是,仍然有几十名日军负隅顽抗。这时候,大批日军增援部队已经距关家垴不到四公里。八路军不得已撤出战场,未能完成对冈崎支队的全歼。战役检讨此战,八路军在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围攻五百多日军,结果是付出了两千多伤亡(战报说是六百多伤亡,但是有一说是589人牺牲1570余人负伤。更有的说是付出了两千名八路军的牺牲),经过两天战斗,竟然未能全歼日军。为我军一个不成功战例。围绕此战后世争论了几十年。争论一,此战该不该打。记得看《彭德怀自述》里谈到此战,彭总的意思是,敌人仅仅五百人的一支队伍,竟敢孤军深入我根据地中心,如果任由其大摇大摆的出去,必将助长了敌人的气焰。因此下决心打这一仗。从结果看,并未能全部达到战前设想。虽然经此一战后直到抗战胜利,日军再也没有敢派小部队轻兵冒进深入根据地,但是战后,日军却派一个大队进驻根据地中心的沁源县城达两年之久,而八路军主力却未能再次进攻,最后是采取坚壁清野长期围困才把日军给逼走。争论二,面对不利于我军的地形,是否该采取强攻。从照片可以看出,关家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对于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是否应该采取强攻。从事后看,冈崎在进入根据地发现攻击的八路军拥有迫击炮后,就敏锐的意识到遇到了我军主力,其立即带领部队疯狂向根据地外逃窜。到达关家垴后,发现我军包围圈收紧,意识到如继续向外逃,将不可避免的在对其不利地形上被我军合围,而关家垴的地形险要,利于防守,于是下令构筑工事,坚守待援。这体现出冈崎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决心果断的优秀中级指挥官。就算我军不采取强攻,采取围三缺一策略,冈崎也不会冒然带领日军离开有既设工事的关家垴突围。不会给我军在开阔地带对其围歼的机会。争论三,在面对不利地形,进攻遭受重大伤亡,就连在前线指挥的刘伯承,陈赓都向彭总请求停止攻击后,彭总依然命令继续进攻。当年八路军流血牺牲的战场如今成为了麦田几十年来这一条争议最大。反方认为彭总不讲战术,一味猛打猛冲,勇有余而谋略不足,不听从下级意见(左,刘,陈),致使我军在优势兵力下伤亡数倍于日军,这也是后来被经常用来攻击彭总的事例。以此战来否定百团大战第三阶段作战,进而否定百团大战。试着分析一下彭总当时为何下令强攻的原因:1,不允许日军以一个大队(实际冈崎支队人数仅相当于半个大队)的兵力竟敢深入根据地腹地,必须打掉日军这种嚣张气焰。同时,希望通过打两个大歼灭战从而粉碎日军的扫荡。2,由于日军在百团大战中吃了亏,因而在随后的扫荡中比过去更加残忍。见人就杀,见粮食,牲口就抢,见房就烧,甚至把老百姓家的锅碗瓢盆及种地的农具都予以毁坏,把村庄的水井都予以填埋。在战前,彭总曾经去视察过数个被日军焚毁的村庄。因此,对日军带有强烈的为老百姓复仇的想法。3,遇到硬仗,恶仗,如果一支部队能顽强顶过来,就能打出来一支主力劲旅(我军没有王牌的叫法,一般都是称主力),如果不能顶过来,那么这部队日后也不会有多大起色。769团,772团这样的经过考验的老红军部队自不必说,决死一纵队的两个团,经过这次恶战的洗礼,从一个刚起义的阎锡山新军部队,一跃而成为了八路军的主力团。四十多年后正是这支部队夺取老山,面对越军6个主力团的反扑,坚守老山打垮了越军进攻,打出了军威。彭总在晚年将关家垴战斗归为其四个失败战例之一。此战,冈崎支队虽然主要是从三三制的乙种师团37师团抽调部队组成,虽然很多果粉经常会说八路打的是这种治安师团,战斗力弱。但是实际上,日军这种三联队制的师团只是在步兵人数上少于两旅团制的甲种师团,其他的骑,工,炮,锱重一样没少,使得霉菌伤亡高于日军的唯一战例的硫磺岛作战,就是第109师团这种乙种师团打的。而且,此时太平洋战争还未爆发,日军部队还拥有大批老兵,战斗素养高。日军掷弹筒,称超轻迫击炮更合适日军一个中队一般编制为180--200人,编有9挺机枪和9--12门掷弹筒,步枪一百多枝,这样看来,冈崎支队即拥有近三十挺机枪和掷弹筒,对于我军来说,有较强的火力优势。虽然满编的日军一个大队有1100人,冈崎支队在人数上仅为半个大队。但是其编成内却拥有一个山炮小队(发射炮弹246发),这种联队以上才有的炮兵在战力上是超过日军大队编成内的92步兵炮小队。而且冈崎支队竟然能够呼叫陆航飞机的空中支援。特别是在30日的战斗中,由于地形限制我军无法展开,日军空军的轰炸一度导致我军进攻停止。日军山炮,侵华战争中恶行累累而八路军方面,此时已经由刚开始出师时的不到四万人迅速发展到四十万人。干部提拔较快,新兵多,指挥能力,战斗经验,战斗技能方面已经与打平型关,神头岭,长乐村时期的主要由长征过来的红军组成的老八路有较大差距。而且,八路军缺乏火炮,缺少攻坚战经验。各参战部队在开战初期行动不够迅速果断,没有抓紧时间迅速接敌,给了日军准备时间进行撤退和构筑工事。由于没能凶猛狠的迅速接敌,没能发挥我军运动战优势从而在野战中消灭敌人,被迫打成了攻坚战。攻坚战与野战一个很大区别是需要强大的火炮。虽然缺乏火炮,但是由于我军攻坚战经验不足,还不懂得步炮协同,利用有限的少量炮兵接敌;不懂得在解放战争中熟练掌握的爆破技术破坏敌人工事。虽然第二天769团一营采取了土工作业开始接敌(就是亮剑中挖战壕接近敌人,缩短冲锋距离,可惜这是战后我军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由于敌人援军已至,时间不够了,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最后全歼冈崎支队。这场战役的失利,我军主要是在指挥上失误,彭总是负有责任的。不过,其他中级指挥员由于攻坚战打的少,缺乏指挥攻坚战经验,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战后,我军察看了日军在关家垴构筑的野战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第一次看到了猫耳洞,很受启发。参谋人员也将敌人阵地一一绘制成图。此后,我军加强了对攻坚战的研究,加强了对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合理配置火力的研究。彭总坚持打这一仗,有一个重要的意图,即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战,必要时也要猛攻坚守,顽强拼杀啃硬骨头。1942年1月8日,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追击作战中,滇军第58军所属鲁道源新编第10师,在影珠山包围了前来增援的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团之山崎大队(临时大队)。激战经夜,日酋山崎大尉眼见突围无望,即下令各中队和分队“自行处理”,这个临时大队的260多人除了一个军曹逃回去报信外,其他全部被格杀或者自杀,这是滇军将士在抗日战争中的辉煌战例。(八路军缴获的炮队镜)这也才是真正全歼“山崎大队”的战斗,说明一下,这个临时大队是旅团长池之上贤吉少将编组的一个突击队,下辖独立步兵第40大队第1中队全部(中队长山崎茂大尉以下约160余人)、第4中队一部(中队长大池龟雄中尉以下60余人)、大队炮小队(九二步兵炮中队1门),另附通信班和卫生兵。结果就这一门步兵炮,最终也没有被缴获,因为鬼子自杀前毁坏了所有武器。此为日军火炮很难缴获的第一个原因,如果中国军队吃败仗不用说了,当日军吃败仗的时候,确实有集体自杀同时毁坏武器的习惯,尤其是机枪和火炮等重武器,所以即便中国军队打赢了,打扫战场时也很难缴获完整的火炮。纵观整个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公布的战果中都没有缴获步兵炮的记录,原因就在于逃跑的日军可以携行,跑不掉的就自毁了。(步兵炮曲射)按照司令长官薛岳上报的战果明细,第九战区部队在战役中共缴获步骑枪1122支、轻机枪101挺、重机枪13挺、手枪9支、掷弹筒20具、山炮11门,其他军械物资就不详列了。已经可以解读出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日寇战场遗尸“56944具”的数字肯定注水了,因为缴获的武器弹药还不够装备两个联队6000多鬼子的,就算有一定损毁,又怎么可能干掉50000多?第二是确实缴获了日军的山炮,就算没有11门,几门也肯定是有的,因为山炮比较笨重,日军在撤退和逃跑时很难携行,在来不及自毁的情况下被中国军队缴获,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三是没有迫击炮和步兵炮的缴获记录,很清晰地印证了前述原因,至于掷弹筒,真心不能计入火炮的范畴,所谓“轻型迫击炮”的称谓只是并不专业的俗称而已。那么日军身管火炮难以缴获的第二个原因,其实是“鬼子家也没有余粮啊”,换言之,日军步兵部队的编制火炮数量并不多。除了掷弹筒比较普及外,每个步兵大队才有一个“炮小队”,装备2门九二式步兵炮,所以该炮又被称为“大队炮”;每个步兵联队才有一个“山炮中队”,装备4门四一式山炮,所以该炮也被称为“联队炮”,抗战早期,许多步兵大队甚至都还没有迫击炮小队的编制。那么考虑到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在正面战场上全歼日军一个满编大队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至于全歼联队级日军的战役更是凤毛麟角,再加上日军绝望时毁坏武器的习惯,所以缴获火炮确实不容易:不能说没有缴获,就是数量太过可怜。比如同样也是大捷的上高会战,罗卓英所部公布的战果是:缴获步骑枪2204支、轻重机枪96挺、大炮18门、掷弹筒104个。什么叫“大炮”啊?言语不详,估计是把山炮、步兵炮和迫击炮都算进去了,数量还是不多。那么日军的身管火炮主要集中在哪里呢?其一是师团属的炮兵联队,拥有24到36门的山炮、野炮或者榴炮。它一般部置在战场二线,作为战场压制火力使用,一旦战场形势不妙,早就连炮带车溜掉了,缴获它们的机率很小。其二是独立重炮旅团、重炮联队等单位装备的大口径火炮,这更是战役压制火力,配属给师团甚至军级部队遂行作战任务,部置在战场的二线或者三线,因为榴弹炮的射程很远,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都是它。那么这样的炮兵部队既距离战场较远,又有重兵保护和较强的机动能力,即便是日军撤退时,也很难追上去缴获它。日军作战部队配属的山炮大队、独立迫击炮大队或中队,基本也是这个路子,它们只是战场支援火力,执行作战任务期间服从部队长的指挥,但是又有较强的独立性,一旦日军露出败相,也是优先可以逃跑的。炮兵才是日军内部俗称的“蝗军之花”,对于并不太富裕的小日本来说,重炮和身管火炮都当宝贝一样保护着,想虎口夺食自然不易。还必须考虑战场制空权的问题,在1943年底之前,日军无论在战场上获胜还是失败,都始终掌握着制空权,当中国军队实施追击作战时,会遭到日军飞行战队的拼命扫射轰炸,也就极大掩护了炮兵部队的逃跑,尤其是重炮部队,更会得到日本陆航的特殊照顾。相反,重庆政府的军队在战败时,由于缺乏机动力和日机的狂轰滥炸,火炮损失和被掳就比较多了。正面抗日战场如此,那么敌后抗日战场就更困难了,这也是一些军事爱好者出现错觉的主要原因,由于八路军装备低劣弹药奇缺,在华北很少实施大规模野战,歼灭日军大队级以上建制的机会很少,对于身管火炮的缴获当然也更少。比如1939年8月的梁山战斗,八路军115师基本消灭了日军长田大队,这个大队配属了两门意大利产的野炮,战后都被八路军缴获。主要是这个长田敏江大队长身份比较特殊,是什么皇族旁系,所以野战炮属于特别加强,不然日军警备师团的大队级编制里,根本没有装备什么山炮或者野炮。这样的战例不多,笔者一直认为,《亮剑》里面李云龙攻击平安格勒的那两门“意大利炮”,就是借鉴了这个战例,因为华北日军几乎没有“重装备师团”,三流师团和独混旅团的炮兵比例不高。(日军的重迫击炮)造成错觉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敌后战场上,八路军缴获的少量火炮生存率极低,日本人把火炮当作宝贝,一旦被缴获就会立即出动重兵进行扫荡试图夺回,八路军没有汽车缺少军马,转移身管火炮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般只能就地埋藏或者分解隐蔽。再加上天上有日军的飞机助战,敌后游击作战的八路军如果携行较大口径的火炮行动,那是不可想像的。在打击日寇大队级以下部队的战斗中,其实八路军也是缴获了一些九二式步兵炮的,可惜缴获的炮弹数量太少,而八路军又无法自产。炮弹打光了火炮就成为了摆设,再加上目标太大,容易遭到日军的追击和捕捉,所以这些步兵炮大多辗转运回了后方,延安炮校的步兵炮都是这么来的,只作训练之用。(延安炮校的步兵炮)大家都知道1943年王近山消灭日军战地观察团的韩略村战斗,王近山当时的职务是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的司令员,他当时的任务,就是率领一个主力团回防陕甘宁河防,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押送和掩护129师各部队缴获的几门步兵炮去延安。因为这些炮都没了炮弹,那就成为了部队在机动时的累赘,所以才送往后方,结果王将军的行军路上捕捉到了战机,一战轰动华北。日本人有时候颇具二杆子精神,1944年3月新四军曾经缴获了日军南浦旅团的一门九二式步兵炮,按照日军内部的规定,如果丢失重武器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所以当事中队长挨了一顿大耳刮子,同时南浦旅团立即纠集4000多名日伪军,重新扑向抗日根据地企图夺回这门炮,可见日军对火炮那简直像狗看骨头一样上心。旅长王必成将军果断将火炮转移,日军最终也没有搜寻到这门炮,只好无耻地写信给新四军:你们只有三发炮弹,打光了就没了,到时候这门步兵炮就没什么用了,不如拿来和我们换机枪和子弹,如果有其他要求也可以提出来。看吧,第一层意思,我军缴获的火炮确实炮弹太少,第二层意思,日本鬼子是真当回事,因为用步兵炮打碉堡实在太轻松了。新四军的回复是:你们有本事就来拿!海南,陵南,翔阳三队的联合实力属实很强了,但能不能打爆山王工业先不说,我们先比较下阵容试试看能不能打得过。海陵翔最强的首发阵容我觉得应该是中锋鱼住,大前锋花形,小前锋仙道,得分后卫神宗一郎,组织后卫牧绅一。山王工业常规首发阵容,中锋大河田,大前锋野边,小前锋泽北,得分后卫松本,组织后卫深津一成。不管双方阵容如何,山王都会出现两个无解的进攻点——大河田和泽北。以赤木的实力都被完爆,鱼住这二货能不能打满全场都很令人担忧。换成花形或只有190cm的高砂明显更不是河田对手。山王如果再换上大肉球小河田,这支联合队的内线将彻底崩溃。就算野边在场,没有樱木级别的篮板联合球队也将丢失很多的进攻权。在说泽北对仙道或是对牧绅一(藤真上场打组织后卫),以泽北目前的实力显然一对一是无敌的存在。牧绅一防守的强悍再于协防能力而并非一对一防守,所以就算牧绅一单盯泽北也未必能防守住。仙道和流川在单纯攻防下能力基本持平,但泽北的单兵明显好于二者。考虑到仙道的团队视野,泽北也并不能做到完全压制仙道。所以在小前锋这一点上只能勉强算互有胜负,毕竟有仙道和牧可以轮流对抗。另外山王的战术素养明显要高于临时拼凑的队伍,山王的看家本领全场紧逼能否被破解笔者暂持保留态度。海,翔,陵看似板凳深度有些恐怖,实际上除了藤真,清田,福田,高砂四人外,能有实力派上用处的也并不多。当然这也只是账面上的对比,实际还是要看球员的临场发挥,毕竟湘北爆了冷。但就目前牌面比较,别说打爆山王工业,想稳胜我看都有难度。除非有主角樱木花道在!喜欢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观看下期或往期灌篮深度分析,给你不一样的灌篮视角,一起回忆青春。未经作者“我是不是菜鸟”授权私自搬运者,虽远必究!好汉怕的三只手,保守重器给美留;兵強易攻少难守,力量余存待后头;旨在归心非大战,俄乌本是一国属;半惜半战心连手,意求中立转回头;乌军守土意志有,美欧主导全力助;普京战略无人敌,英勇果断定千秋;战争超越家长饭,有吃有付慢慢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日本军队的编制。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军队采用了很有特色的部队编制。分别是:军、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等等,其中,师团是最常用的最高军事单位。在抗战之前,日本军队总计只有17个常备师团,这些师团成为后来的甲级师团。按照日本军队的标准,一个甲级师团下辖了4个步兵联队,骑兵、炮兵、工兵、运输联队各1个。步兵联队有3000多人,兵力超过了其他参战国的团,但是又不如其他参战国的旅。至于其他兵种的联队,人数上比较少。例如骑兵联队,兵力在1400人到1700人左右。骑兵联队装备了骑兵专用的步枪、轻机枪、轻型火炮等等武器,由于骑兵具备很高的机动性和奔袭能力,而且不受地域地形的限制。因此,二战期间的主要参战国都有骑兵部队,例如德国、苏联等等。与欧洲强国相比,日本军队在机械化方面的水平很一般,与强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抗战期间,日本军队的甲级师团和乙级师团,都部署了大量的骑兵部队,从而弥补装甲部队的不足。从当时的战斗力来说,想彻底围歼一个骑兵联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骑兵很容易突围。在电视剧亮剑中,骑兵连为了掩护独立团突围,以一个连的兵力,与日本军队的一个骑兵联队对冲,场面非常壮烈。
那些年,死在战场上的日军联队长不在少数。比如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就有两名日军联队长阵亡,分别是日军步兵第6联队联队长仓永辰治,步兵第101联队长加纳治雄。他们一个是被机枪扫射击毙,另一个则是则是被迫击炮炸死。别说是联队长了,那些军衔级别更高的日军将领,阵亡的方式也都差不多,狙击、轰炸都是可以送他们回家的。比如在1939年,有着日军“名将之花”之称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于河北黄土岭为我军迫击炮击中毙命。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击毙一个日军联队长,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儿。毕竟日军联队长也是血肉之躯,没有三头六臂,想要解决他们,无非就是一发炮弹或者几颗子弹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成建制的消灭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可就比较困难了。整个抗战期间,几乎是没有我军独力歼灭一个日军标准联队的战例。即便是在一些给予日军重创的大型会战中,日军被成建制消灭的单位,也顶多是大队,联队则多少能保全一些家底。没办法,日军联队的战斗力太强悍了。对于军事发展相对落后的中方军队而言,这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众所周知,旧日本军队的编制向来奇葩。在全世界都在搞师、旅、团,营、连、排这样的编制结构的时候,他们却别出心裁的搞出了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这样的一个模式。不仅在名字上是非主流,在具体的人员和武器配置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很难与主流作战单位相匹配。可以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就以日军联队为例,其乃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可以分为骑兵、步兵、炮兵、工兵等等。在这些兵种里面,又以步兵联队最为常见,同时也是作战的主力。所以,我们讨论分析的时候,也是以步兵联队为对象由于日军联队的指挥官军衔通常是大佐,大致对应国际主流军衔里面的上校。所以我们普遍将日军联队视为团级作战单位。但是根据资料显示,一个标准的日军步兵联队,满编人数在3800人左右,通常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的人数在1100人左右。此外,步兵联队还配有炮兵、辎重兵等辅助兵种。甚至师团直属的一些辅助作战单位,有时候也会被分摊到各个步兵联队身上,导致其规模能够达到4000人人以上。这个兵力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团级单位这么一个范畴。放眼世界各国的团一级单位,人数规模很少有超过3000人的。尤其是在抗日战场上,中方军队的团级编制规模都相对较小,普遍都在2000人以下。即便是国府花了大力气打造的整理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械师,一个团的人数也不会超过3000人。至于那些地方上的杂牌军队,或者是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人就更少了。你比如说李云龙的独立团,在其刚接手的时候,也就一千多人。人家358团钱伯钧的一个营,就能抵得上李云龙两个团。而面对日军的步兵联队,三个独立团也比不上人家。再比如陈大雷的六分区,表面上看起来怎么也算个团级单位。毕竟他当初汇报的时候,就说自己有三个营的编制。而在小黄庄战斗中,同级别的一分区,更是能拿出一个团来救他。然而,这个六分区的实际兵力,连一个营都没有。当初他嘴里的三个营,除了一个三营在编以外,其他两个营都还只是存在于计划中。所以三营长其实就是六分区的二把手。有趣的是,这个三营其实也还只是虚有其名。因为在三营里面,一连还在筹备中,属于名义上存在。二连则是一群新兵,上不了战场,真正能拿出手用的,也就一个三连。所以,陈大雷手下顶多也就两个连的兵力,不超过三百人。这样的兵力情况,十个六分区也比不上日军一个步兵联队。以上这些虽说都是电视剧情节,但其实也符合当时我军的一个发展历程。当时许多部队都只是空有番号建制,缺乏人员和武器装备。他们基本上都是以连排为单位,逐渐发展壮大的。在抗战初期,我军的许多部队,都处在一个比较弱小的阶段。当然了,相比兵力配置这些方面,日军最大的优势还是体现在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抗战时期的日本,乃是亚洲地区最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实力雄厚,拥有独立研制各种武器装备的能力。小到步枪子弹,大到飞机军舰,日本都可以实现国产。相比之下,当时的咱们还只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基础相当的薄弱。即便是有兵工厂,也只能制造一些较为常见的枪炮武器。而且这些兵工厂的规模产量和技术水平都十分有限,不足以支撑国家的战争需求。这导致当时的中方军队,大量的武器装备,都需要进口。而由于经济水平有限,进口的武器装备也无法大规模的列装。像马克沁、捷克造这些好东西,仅仅存在于少数的“精锐”部队中,比如德械师。更多的部队装备的则是中正式,甚至于老套筒、汉阳造。总而言之,由于国力上的差距,导致当时中方军队的整体装备水平,远低于日军。根据资料显示,当时一个日军步兵联队,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而每个步兵大队又下辖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以及一个炮小队。其中每个步兵中队会装备9挺歪把子轻机枪,12具89式掷弹筒;机枪中队则是分为三个小队,每个小队装备3挺92式重机枪;炮小队则是会装备两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如此算下来,三个日军大队就会装备有144挺轻重机枪,其中包括108挺歪把子轻机枪,36挺九二式重机枪。此外还有144具89式掷弹筒和6门70毫米92式步兵炮。然而,这还不是日军联队的全部火力。因为在日军编制里面,一个步兵联队除了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以外,还会配有一个直属的炮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通常下辖有三个炮兵小队,每个小队会装备两门92式步兵炮,总计就是6门92式步兵炮。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偏重于平原作战或者城市攻坚的重火力师团,步兵炮还会被换成75毫米口径的山炮,火力水平无疑要更上一层楼。日军步兵联队的这个火力配置,其实算不上多猛,放到国际上只能算是一般。要知道,二战德军的一个步兵团,满编也不过3000多人,但是火力水平要明显高出日军一截。其装备有150余挺机枪和六七十门各型火炮,其中不乏150毫米重步兵炮这样的大家伙。但是放到抗日战场上,这样的装备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当时的中方军队,因为国家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薄弱,根本无法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当时咱们即便是最为精锐的德械师,也无法在装备水平和日军媲美。至于其他的部队,那就更是没法比了,有时候往往一个团,连门像样的火炮的都没有。尤其是像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局红缨枪,装备全靠抢,装备水平那不是一般的低。如果一个团里面能够做到人手一把枪,那其实就算正规军了。如果要是有几挺九二式重机枪或者步兵炮什么的,那可就是绝对的主力团了。如果要是来两门意大利炮的话,那基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打个县城也不是不敢。除了装备劣势以外,兵员素质上的差距也是一个大问题。在抗战前期,日军的官兵大都经历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有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枪打的准,刺刀拼得好,战术执行能力强,临场配合巧妙。相比之下,咱们当时的官兵们,则是以泥腿子和半吊子巨多,缺乏军事训练,打起仗来非常的吃亏。如此一来,日军一个联队所拥有的战斗力,往往抵得上数倍于己的中方军队。表面上日军一个联队仅仅只是一个比团稍大一点的作战单位,但是在抗日战场上,却能硬刚我军的几个师。在1940年襄西战役的战后总结上,陈诚就如此评价道:“按抗战以来之经验,在运动战时,我优良之一个师尚勉可对付敌之一个联队,现竟有一个军始能对付敌一联队者,而部队内素质可知。”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李云龙能够带着新一团从正面击溃坂田联队,即便是突围,那也属实是非常不容易。毕竟按照纸面的实力对比,三个新一团估计都不够坂田联队塞牙缝的。击溃都如此艰难,至于说想要吃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就更加的不容易了。毕竟日军不是傻子,打不过他们可以撤退;被包围了,也可以突围嘛。在抗日战场上,日军很少出现单打独斗的情况,即便是陷入重围也会有着来自空中或者海上的支援。此外,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日军还能够快速的组织救援,甚至形成反包围。再不济,凭借自身强大的火力和娴熟的战术配合能力,日军也能坚持许久。比如关家垴一战,面对人数仅500多人的冈崎大队,我八路军出动了上万人的部队。不算阻击打援的,仅仅是直接参与进攻的部队,就足有八个团。这个阵容可比李云龙打平安县城豪华多了。然而,我军一万多人打了整整两天两夜,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最终却还是没能全歼日军冈崎大队。最终,随着日军增援部队的赶到,我军只能放弃进攻,主动撤退。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歼灭一个日军联队可比击毙一个联队长要困难多了。即便是让李云龙这样的硬茬来,估计都得喝一壶的。而这其实也一定程度反应了抗日战场的艰难,跟当下流行的那些神剧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回顾历史,才知眼前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还请珍惜!独立团一个连阻击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真的可能吗?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要想彻底的搞清楚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我们就要明白双方的实力对比,在抗战时期,我八路军一个连的兵力不是很稳定的,因为当时我军采取的是游击战,别说一个连,就是一个团都会化整为零,分散在各个地方,让他们各自发展。所以这种战略,使得我军一个连,有可能只有几十号人,但也有可能是上千人,比如独立团最终因为发展迅速,李云龙都有一个师的兵力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团的一个连有上千人是一定的事情。回过头来,日军一个联队,其实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因为联队是日军的一级作战单位,一般一个师团也就二三个步兵联队,其次在一个联队里面,一般是三个步兵大队,然后还有炮兵大队,因此火力是很猛的。而同时期的八路军,别说团里面有炮兵大队,也算一个战区里面,都很难有一个炮兵队伍,大多数团里面大炮也就几个,还都是一些缴获的杂牌,有没有炮弹还是一回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独立团的连是一个超级连,有着上千人,但也不可能是日军一个联队的对手,因为日军不仅火力强大,人数也不少,有着三千八百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别说一个连,就算一个师和日军一个联队对抗,都是很难的。或许说道这里大家还不清楚日军的强大,那么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在淞沪会战中,国军一个师在战场上面,几乎也就是八个小时就打残了,而淞沪会战结束后,国军方面总结出了一个事情,也就是中国部队的一个精锐师,和日军一个联队才能勉强抗衡。所以问题的答案很明显,独立团的一个连,根本是阻拦不住日军八小时的,因为火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并且日军的一个联队里面,往往还有坦克,这就更可怕了,甚至在被阻击的时候,日军一般还会调航空联队来轰炸。所以要想阻拦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的进攻,最起码得是一个上万人的师去防守,并且要修建坚固的工事,否则是很难阻拦的。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带领独立团利用挖战壕迫近日军阵地,最后手榴弹像弹雨一般投入日军阵地,八路军接着发起进攻,通过白刃战全歼山崎大队。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战例艺术加工的情节。事实上,八路军在遭受重大伤亡后并未能全歼日军冈崎支队。战役纪念碑战役背景1940年,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胜利结束了战役前两个阶段作战后,八路军各根据地部队转入休整。由于受到八路军的沉重打击,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多田骏恼羞成怒,调集部队对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报复性的扫荡。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各根据地开始了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反扫荡作战。由于日军是紧接着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刚结束就发起了扫荡,八路军外线出击的很多部队还未能全部回到根据地内,而冈崎的动作又比其他日军快了些。结果就是冈崎支队竟然鬼使神差的没遇到什么阻碍就深入到根据地的腹地,跑到了八路军设有兵工厂的黄崖洞,啥也没找到就放了一把火。而这时,八路军开始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冈崎带着部队拼命向外逃,在跑到关家垴时,八路军的包围圈越收越紧。冈崎看到没法突出包围,而关家垴地形不错,就决定在此坚守,同时向在外围的日军呼叫增援解围。战斗经过在我军战史上,此战叫关家垴战役或关家垴歼灭战,而八路军此战的对手冈崎大队更准确一点应该称为冈崎支队。冈崎谦受中佐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7期,在出任这支部队指挥官前,为日军第三十七师团226联队副联队长。冈崎支队的主力是由驻山西运城的日军第37师团,独立第九混成旅团及独立步兵第12大队各抽出一个中队,并配属一个山炮炮兵小队组成(装备炮三门,炮弹300发),总兵力540余人。由于不是一个建制大队,按照日军的通常叫法,这种临时编组的部队称为支队。关家垴八路军在此战中,集中了九个团,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由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督战并指挥总部炮兵团山炮连,129师师长刘伯承指挥385旅及新十旅,386旅旅长陈赓指挥386旅及决死一纵队。1940年10月6日,日军抽调战斗骨干并配属工兵,炮兵,辎重兵组成的冈崎支队从晋南闻喜出发,9日抵达南关镇,11日开始沿沁县--西营--王家峪路线东进,20日到西井,25日到达辽县,武乡县,黎城县交界地区的黄崖洞,沿桐裕河谷进入黄崖洞。八路军最大的水腰兵工厂就设在附近,具有月产四百多支步枪和生产大量子弹手榴弹的能力。当时正在黎城指挥部的彭德怀听到山口丢失,日军开始进入黄崖洞后,异常震怒,要求严查擅自撤离者的责任,同时命令386旅的772团和16团赶到黄崖洞,打退日军进攻。而冈崎支队并不知道黄崖洞有八路军的兵工厂,对当地地形不熟悉,又不敢离开地图标记的路线太远,因此日军没有找到兵工厂。随后日军退出河谷(黄崖洞只有一条通道),在抗日军民的袭扰下于28日撤到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附近,准备夺道武乡退回沁县。而此时,刚刚打完榆(社)辽(县)战役的129师部队正好在蟠龙镇附近休整。29日下午,彭德怀赶到蟠龙镇石门村坐镇指挥,决定于30日凌晨4时开始向日军发起攻击。而在晚23时获知冈崎支队占领了关家垴,此时距离总攻发起时间不足五个小时。柳树垴日军在占领关家垴的同时也占领了旁边的柳树垴,并连夜构筑工事,仅用四个小时就构筑完成了较为完备的野战工事,两地之间挖出坑道相连,并拆下老百姓的门板房梁搭上构成掩蔽部。两个阵地构成犄角,火力相互支援。此战日军各级指挥官及士兵,表现出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良好的军事素质。386旅772团和总部特务团为一路,从关家垴东北,东南侧进攻;385旅769团为一路,从关家垴的西北侧进攻;决死一纵队的25和28两个团从南向北推进,在关家垴的南侧对日军左翼进行牵制。385旅和新编第十旅在外围阻击日军援军(后386旅又投入一个团参与阻击)。直接投入进攻的兵力约四千人,大部分兵力是用来打援的。由于日军据守的关家垴阵地地势险要,仅南边坡度较缓,山顶是一块平地,利于日军展开兵力防守,易守难攻。虽然我军拥有绝对优势兵力,但是由于受到地形限制,难以同时展开攻击,只能分批逐次投入进攻,打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法。经过两昼夜顽强战斗,八路军虽然攻入日军主阵地,消灭了四百多名日军,打死了冈崎中佐及十余名日军各级军官,俘虏了两名负伤日军,但是,仍然有几十名日军负隅顽抗。这时候,大批日军增援部队已经距关家垴不到四公里。八路军不得已撤出战场,未能完成对冈崎支队的全歼。战役检讨此战,八路军在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围攻五百多日军,结果是付出了两千多伤亡(战报说是六百多伤亡,但是有一说是589人牺牲1570余人负伤。更有的说是付出了两千名八路军的牺牲),经过两天战斗,竟然未能全歼日军。为我军一个不成功战例。围绕此战后世争论了几十年。争论一,此战该不该打。记得看《彭德怀自述》里谈到此战,彭总的意思是,敌人仅仅五百人的一支队伍,竟敢孤军深入我根据地中心,如果任由其大摇大摆的出去,必将助长了敌人的气焰。因此下决心打这一仗。从结果看,并未能全部达到战前设想。虽然经此一战后直到抗战胜利,日军再也没有敢派小部队轻兵冒进深入根据地,但是战后,日军却派一个大队进驻根据地中心的沁源县城达两年之久,而八路军主力却未能再次进攻,最后是采取坚壁清野长期围困才把日军给逼走。争论二,面对不利于我军的地形,是否该采取强攻。从照片可以看出,关家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对于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是否应该采取强攻。从事后看,冈崎在进入根据地发现攻击的八路军拥有迫击炮后,就敏锐的意识到遇到了我军主力,其立即带领部队疯狂向根据地外逃窜。到达关家垴后,发现我军包围圈收紧,意识到如继续向外逃,将不可避免的在对其不利地形上被我军合围,而关家垴的地形险要,利于防守,于是下令构筑工事,坚守待援。这体现出冈崎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决心果断的优秀中级指挥官。就算我军不采取强攻,采取围三缺一策略,冈崎也不会冒然带领日军离开有既设工事的关家垴突围。不会给我军在开阔地带对其围歼的机会。争论三,在面对不利地形,进攻遭受重大伤亡,就连在前线指挥的刘伯承,陈赓都向彭总请求停止攻击后,彭总依然命令继续进攻。当年八路军流血牺牲的战场如今成为了麦田几十年来这一条争议最大。反方认为彭总不讲战术,一味猛打猛冲,勇有余而谋略不足,不听从下级意见(左,刘,陈),致使我军在优势兵力下伤亡数倍于日军,这也是后来被经常用来攻击彭总的事例。以此战来否定百团大战第三阶段作战,进而否定百团大战。试着分析一下彭总当时为何下令强攻的原因:1,不允许日军以一个大队(实际冈崎支队人数仅相当于半个大队)的兵力竟敢深入根据地腹地,必须打掉日军这种嚣张气焰。同时,希望通过打两个大歼灭战从而粉碎日军的扫荡。2,由于日军在百团大战中吃了亏,因而在随后的扫荡中比过去更加残忍。见人就杀,见粮食,牲口就抢,见房就烧,甚至把老百姓家的锅碗瓢盆及种地的农具都予以毁坏,把村庄的水井都予以填埋。在战前,彭总曾经去视察过数个被日军焚毁的村庄。因此,对日军带有强烈的为老百姓复仇的想法。3,遇到硬仗,恶仗,如果一支部队能顽强顶过来,就能打出来一支主力劲旅(我军没有王牌的叫法,一般都是称主力),如果不能顶过来,那么这部队日后也不会有多大起色。769团,772团这样的经过考验的老红军部队自不必说,决死一纵队的两个团,经过这次恶战的洗礼,从一个刚起义的阎锡山新军部队,一跃而成为了八路军的主力团。四十多年后正是这支部队夺取老山,面对越军6个主力团的反扑,坚守老山打垮了越军进攻,打出了军威。彭总在晚年将关家垴战斗归为其四个失败战例之一。此战,冈崎支队虽然主要是从三三制的乙种师团37师团抽调部队组成,虽然很多果粉经常会说八路打的是这种治安师团,战斗力弱。但是实际上,日军这种三联队制的师团只是在步兵人数上少于两旅团制的甲种师团,其他的骑,工,炮,锱重一样没少,使得霉菌伤亡高于日军的唯一战例的硫磺岛作战,就是第109师团这种乙种师团打的。而且,此时太平洋战争还未爆发,日军部队还拥有大批老兵,战斗素养高。日军掷弹筒,称超轻迫击炮更合适日军一个中队一般编制为180--200人,编有9挺机枪和9--12门掷弹筒,步枪一百多枝,这样看来,冈崎支队即拥有近三十挺机枪和掷弹筒,对于我军来说,有较强的火力优势。虽然满编的日军一个大队有1100人,冈崎支队在人数上仅为半个大队。但是其编成内却拥有一个山炮小队(发射炮弹246发),这种联队以上才有的炮兵在战力上是超过日军大队编成内的92步兵炮小队。而且冈崎支队竟然能够呼叫陆航飞机的空中支援。特别是在30日的战斗中,由于地形限制我军无法展开,日军空军的轰炸一度导致我军进攻停止。日军山炮,侵华战争中恶行累累而八路军方面,此时已经由刚开始出师时的不到四万人迅速发展到四十万人。干部提拔较快,新兵多,指挥能力,战斗经验,战斗技能方面已经与打平型关,神头岭,长乐村时期的主要由长征过来的红军组成的老八路有较大差距。而且,八路军缺乏火炮,缺少攻坚战经验。各参战部队在开战初期行动不够迅速果断,没有抓紧时间迅速接敌,给了日军准备时间进行撤退和构筑工事。由于没能凶猛狠的迅速接敌,没能发挥我军运动战优势从而在野战中消灭敌人,被迫打成了攻坚战。攻坚战与野战一个很大区别是需要强大的火炮。虽然缺乏火炮,但是由于我军攻坚战经验不足,还不懂得步炮协同,利用有限的少量炮兵接敌;不懂得在解放战争中熟练掌握的爆破技术破坏敌人工事。虽然第二天769团一营采取了土工作业开始接敌(就是亮剑中挖战壕接近敌人,缩短冲锋距离,可惜这是战后我军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由于敌人援军已至,时间不够了,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最后全歼冈崎支队。这场战役的失利,我军主要是在指挥上失误,彭总是负有责任的。不过,其他中级指挥员由于攻坚战打的少,缺乏指挥攻坚战经验,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战后,我军察看了日军在关家垴构筑的野战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第一次看到了猫耳洞,很受启发。参谋人员也将敌人阵地一一绘制成图。此后,我军加强了对攻坚战的研究,加强了对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合理配置火力的研究。彭总坚持打这一仗,有一个重要的意图,即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战,必要时也要猛攻坚守,顽强拼杀啃硬骨头。1942年1月8日,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追击作战中,滇军第58军所属鲁道源新编第10师,在影珠山包围了前来增援的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团之山崎大队(临时大队)。激战经夜,日酋山崎大尉眼见突围无望,即下令各中队和分队“自行处理”,这个临时大队的260多人除了一个军曹逃回去报信外,其他全部被格杀或者自杀,这是滇军将士在抗日战争中的辉煌战例。(八路军缴获的炮队镜)这也才是真正全歼“山崎大队”的战斗,说明一下,这个临时大队是旅团长池之上贤吉少将编组的一个突击队,下辖独立步兵第40大队第1中队全部(中队长山崎茂大尉以下约160余人)、第4中队一部(中队长大池龟雄中尉以下60余人)、大队炮小队(九二步兵炮中队1门),另附通信班和卫生兵。结果就这一门步兵炮,最终也没有被缴获,因为鬼子自杀前毁坏了所有武器。此为日军火炮很难缴获的第一个原因,如果中国军队吃败仗不用说了,当日军吃败仗的时候,确实有集体自杀同时毁坏武器的习惯,尤其是机枪和火炮等重武器,所以即便中国军队打赢了,打扫战场时也很难缴获完整的火炮。纵观整个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公布的战果中都没有缴获步兵炮的记录,原因就在于逃跑的日军可以携行,跑不掉的就自毁了。(步兵炮曲射)按照司令长官薛岳上报的战果明细,第九战区部队在战役中共缴获步骑枪1122支、轻机枪101挺、重机枪13挺、手枪9支、掷弹筒20具、山炮11门,其他军械物资就不详列了。已经可以解读出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日寇战场遗尸“56944具”的数字肯定注水了,因为缴获的武器弹药还不够装备两个联队6000多鬼子的,就算有一定损毁,又怎么可能干掉50000多?第二是确实缴获了日军的山炮,就算没有11门,几门也肯定是有的,因为山炮比较笨重,日军在撤退和逃跑时很难携行,在来不及自毁的情况下被中国军队缴获,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三是没有迫击炮和步兵炮的缴获记录,很清晰地印证了前述原因,至于掷弹筒,真心不能计入火炮的范畴,所谓“轻型迫击炮”的称谓只是并不专业的俗称而已。那么日军身管火炮难以缴获的第二个原因,其实是“鬼子家也没有余粮啊”,换言之,日军步兵部队的编制火炮数量并不多。除了掷弹筒比较普及外,每个步兵大队才有一个“炮小队”,装备2门九二式步兵炮,所以该炮又被称为“大队炮”;每个步兵联队才有一个“山炮中队”,装备4门四一式山炮,所以该炮也被称为“联队炮”,抗战早期,许多步兵大队甚至都还没有迫击炮小队的编制。那么考虑到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在正面战场上全歼日军一个满编大队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至于全歼联队级日军的战役更是凤毛麟角,再加上日军绝望时毁坏武器的习惯,所以缴获火炮确实不容易:不能说没有缴获,就是数量太过可怜。比如同样也是大捷的上高会战,罗卓英所部公布的战果是:缴获步骑枪2204支、轻重机枪96挺、大炮18门、掷弹筒104个。什么叫“大炮”啊?言语不详,估计是把山炮、步兵炮和迫击炮都算进去了,数量还是不多。那么日军的身管火炮主要集中在哪里呢?其一是师团属的炮兵联队,拥有24到36门的山炮、野炮或者榴炮。它一般部置在战场二线,作为战场压制火力使用,一旦战场形势不妙,早就连炮带车溜掉了,缴获它们的机率很小。其二是独立重炮旅团、重炮联队等单位装备的大口径火炮,这更是战役压制火力,配属给师团甚至军级部队遂行作战任务,部置在战场的二线或者三线,因为榴弹炮的射程很远,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都是它。那么这样的炮兵部队既距离战场较远,又有重兵保护和较强的机动能力,即便是日军撤退时,也很难追上去缴获它。日军作战部队配属的山炮大队、独立迫击炮大队或中队,基本也是这个路子,它们只是战场支援火力,执行作战任务期间服从部队长的指挥,但是又有较强的独立性,一旦日军露出败相,也是优先可以逃跑的。炮兵才是日军内部俗称的“蝗军之花”,对于并不太富裕的小日本来说,重炮和身管火炮都当宝贝一样保护着,想虎口夺食自然不易。还必须考虑战场制空权的问题,在1943年底之前,日军无论在战场上获胜还是失败,都始终掌握着制空权,当中国军队实施追击作战时,会遭到日军飞行战队的拼命扫射轰炸,也就极大掩护了炮兵部队的逃跑,尤其是重炮部队,更会得到日本陆航的特殊照顾。相反,重庆政府的军队在战败时,由于缺乏机动力和日机的狂轰滥炸,火炮损失和被掳就比较多了。正面抗日战场如此,那么敌后抗日战场就更困难了,这也是一些军事爱好者出现错觉的主要原因,由于八路军装备低劣弹药奇缺,在华北很少实施大规模野战,歼灭日军大队级以上建制的机会很少,对于身管火炮的缴获当然也更少。比如1939年8月的梁山战斗,八路军115师基本消灭了日军长田大队,这个大队配属了两门意大利产的野炮,战后都被八路军缴获。主要是这个长田敏江大队长身份比较特殊,是什么皇族旁系,所以野战炮属于特别加强,不然日军警备师团的大队级编制里,根本没有装备什么山炮或者野炮。这样的战例不多,笔者一直认为,《亮剑》里面李云龙攻击平安格勒的那两门“意大利炮”,就是借鉴了这个战例,因为华北日军几乎没有“重装备师团”,三流师团和独混旅团的炮兵比例不高。(日军的重迫击炮)造成错觉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敌后战场上,八路军缴获的少量火炮生存率极低,日本人把火炮当作宝贝,一旦被缴获就会立即出动重兵进行扫荡试图夺回,八路军没有汽车缺少军马,转移身管火炮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般只能就地埋藏或者分解隐蔽。再加上天上有日军的飞机助战,敌后游击作战的八路军如果携行较大口径的火炮行动,那是不可想像的。在打击日寇大队级以下部队的战斗中,其实八路军也是缴获了一些九二式步兵炮的,可惜缴获的炮弹数量太少,而八路军又无法自产。炮弹打光了火炮就成为了摆设,再加上目标太大,容易遭到日军的追击和捕捉,所以这些步兵炮大多辗转运回了后方,延安炮校的步兵炮都是这么来的,只作训练之用。(延安炮校的步兵炮)大家都知道1943年王近山消灭日军战地观察团的韩略村战斗,王近山当时的职务是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的司令员,他当时的任务,就是率领一个主力团回防陕甘宁河防,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押送和掩护129师各部队缴获的几门步兵炮去延安。因为这些炮都没了炮弹,那就成为了部队在机动时的累赘,所以才送往后方,结果王将军的行军路上捕捉到了战机,一战轰动华北。日本人有时候颇具二杆子精神,1944年3月新四军曾经缴获了日军南浦旅团的一门九二式步兵炮,按照日军内部的规定,如果丢失重武器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所以当事中队长挨了一顿大耳刮子,同时南浦旅团立即纠集4000多名日伪军,重新扑向抗日根据地企图夺回这门炮,可见日军对火炮那简直像狗看骨头一样上心。旅长王必成将军果断将火炮转移,日军最终也没有搜寻到这门炮,只好无耻地写信给新四军:你们只有三发炮弹,打光了就没了,到时候这门步兵炮就没什么用了,不如拿来和我们换机枪和子弹,如果有其他要求也可以提出来。看吧,第一层意思,我军缴获的火炮确实炮弹太少,第二层意思,日本鬼子是真当回事,因为用步兵炮打碉堡实在太轻松了。新四军的回复是:你们有本事就来拿!海南,陵南,翔阳三队的联合实力属实很强了,但能不能打爆山王工业先不说,我们先比较下阵容试试看能不能打得过。海陵翔最强的首发阵容我觉得应该是中锋鱼住,大前锋花形,小前锋仙道,得分后卫神宗一郎,组织后卫牧绅一。山王工业常规首发阵容,中锋大河田,大前锋野边,小前锋泽北,得分后卫松本,组织后卫深津一成。不管双方阵容如何,山王都会出现两个无解的进攻点——大河田和泽北。以赤木的实力都被完爆,鱼住这二货能不能打满全场都很令人担忧。换成花形或只有190cm的高砂明显更不是河田对手。山王如果再换上大肉球小河田,这支联合队的内线将彻底崩溃。就算野边在场,没有樱木级别的篮板联合球队也将丢失很多的进攻权。在说泽北对仙道或是对牧绅一(藤真上场打组织后卫),以泽北目前的实力显然一对一是无敌的存在。牧绅一防守的强悍再于协防能力而并非一对一防守,所以就算牧绅一单盯泽北也未必能防守住。仙道和流川在单纯攻防下能力基本持平,但泽北的单兵明显好于二者。考虑到仙道的团队视野,泽北也并不能做到完全压制仙道。所以在小前锋这一点上只能勉强算互有胜负,毕竟有仙道和牧可以轮流对抗。另外山王的战术素养明显要高于临时拼凑的队伍,山王的看家本领全场紧逼能否被破解笔者暂持保留态度。海,翔,陵看似板凳深度有些恐怖,实际上除了藤真,清田,福田,高砂四人外,能有实力派上用处的也并不多。当然这也只是账面上的对比,实际还是要看球员的临场发挥,毕竟湘北爆了冷。但就目前牌面比较,别说打爆山王工业,想稳胜我看都有难度。除非有主角樱木花道在!喜欢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观看下期或往期灌篮深度分析,给你不一样的灌篮视角,一起回忆青春。未经作者“我是不是菜鸟”授权私自搬运者,虽远必究!好汉怕的三只手,保守重器给美留;兵強易攻少难守,力量余存待后头;旨在归心非大战,俄乌本是一国属;半惜半战心连手,意求中立转回头;乌军守土意志有,美欧主导全力助;普京战略无人敌,英勇果断定千秋;战争超越家长饭,有吃有付慢慢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日本军队的编制。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军队采用了很有特色的部队编制。分别是:军、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等等,其中,师团是最常用的最高军事单位。在抗战之前,日本军队总计只有17个常备师团,这些师团成为后来的甲级师团。按照日本军队的标准,一个甲级师团下辖了4个步兵联队,骑兵、炮兵、工兵、运输联队各1个。步兵联队有3000多人,兵力超过了其他参战国的团,但是又不如其他参战国的旅。至于其他兵种的联队,人数上比较少。例如骑兵联队,兵力在1400人到1700人左右。骑兵联队装备了骑兵专用的步枪、轻机枪、轻型火炮等等武器,由于骑兵具备很高的机动性和奔袭能力,而且不受地域地形的限制。因此,二战期间的主要参战国都有骑兵部队,例如德国、苏联等等。与欧洲强国相比,日本军队在机械化方面的水平很一般,与强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抗战期间,日本军队的甲级师团和乙级师团,都部署了大量的骑兵部队,从而弥补装甲部队的不足。从当时的战斗力来说,想彻底围歼一个骑兵联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骑兵很容易突围。在电视剧亮剑中,骑兵连为了掩护独立团突围,以一个连的兵力,与日本军队的一个骑兵联队对冲,场面非常壮烈。 在影视剧《亮剑》中,曾经有这么一幕,李云龙率领的团级单位击溃了日本赫赫有名的坂田联队,让李云龙的这一个团一洗前耻,成为晋西北地区一场比较著名的战役。但是电视剧中的这个“坂田联队”是干嘛的?作战单位是什么编制呢?其实“联队”这个词是日军独有的称呼,是在抗日战争中为了区别各国中的“连队”特意改叫的,日军的联队属于日军团级作战单位,由日军的大佐以及中佐担任,在抗日战争中,日军的这种团级作战单位,主要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以及辎重兵,而日军的这种联队兵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相比其他的团级作战单位,日军联队的整体实力和军队数量要远远大于抗日部队中的团级单位。在抗日战争中,日军的“联队”,这种团级作战单位往往拥有的人数将近4000人,《亮剑》中的李云龙更是在苍云岭作战中,一炮端掉了日军的指挥所,当然了这里面也许有夸张的成分,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次端掉了日军指挥所却让李云龙乐开了花,这是为什么?答案在这里,被李云龙端掉的日军指挥所里面有一个大佐、两个中佐还有一个少佐。这几个人,对于日军来说是极为重大的损失,相当于失去2个团级单位和1个营级单位的指挥官,这也是为什么日军对于李云龙恨之入骨的原因。还有就是联队中的骑兵中队,日军为了消灭李云龙的骑兵连用了什么?四个骑兵中队和李云龙的骑兵连队正面刚,其结果可想而知,这四个骑兵中队的兵力几乎是李云龙下辖孙德胜连队的10倍之多,孙德胜即使拼命厮杀也终究因为寡不敌众,整个骑兵联队全军覆灭。抗日战争,中国举国上下付出了3500万同胞的性命才换来的和平,那些鼓吹战争和抗日神剧的影视,曾经千千万万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亡灵们可不会希望他们这些,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更多人去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向往和平的至高信念,战争远远要比想象中的更加残酷、更加血腥,更不是所谓的“手撕鬼子”就可以快速的解决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文-七点,原创图文,侵权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些年,死在战场上的日军联队长不在少数。比如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就有两名日军联队长阵亡,分别是日军步兵第6联队联队长仓永辰治,步兵第101联队长加纳治雄。他们一个是被机枪扫射击毙,另一个则是则是被迫击炮炸死。别说是联队长了,那些军衔级别更高的日军将领,阵亡的方式也都差不多,狙击、轰炸都是可以送他们回家的。比如在1939年,有着日军“名将之花”之称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于河北黄土岭为我军迫击炮击中毙命。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击毙一个日军联队长,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儿。毕竟日军联队长也是血肉之躯,没有三头六臂,想要解决他们,无非就是一发炮弹或者几颗子弹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成建制的消灭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可就比较困难了。整个抗战期间,几乎是没有我军独力歼灭一个日军标准联队的战例。即便是在一些给予日军重创的大型会战中,日军被成建制消灭的单位,也顶多是大队,联队则多少能保全一些家底。没办法,日军联队的战斗力太强悍了。对于军事发展相对落后的中方军队而言,这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众所周知,旧日本军队的编制向来奇葩。在全世界都在搞师、旅、团,营、连、排这样的编制结构的时候,他们却别出心裁的搞出了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这样的一个模式。不仅在名字上是非主流,在具体的人员和武器配置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很难与主流作战单位相匹配。可以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就以日军联队为例,其乃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可以分为骑兵、步兵、炮兵、工兵等等。在这些兵种里面,又以步兵联队最为常见,同时也是作战的主力。所以,我们讨论分析的时候,也是以步兵联队为对象由于日军联队的指挥官军衔通常是大佐,大致对应国际主流军衔里面的上校。所以我们普遍将日军联队视为团级作战单位。但是根据资料显示,一个标准的日军步兵联队,满编人数在3800人左右,通常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的人数在1100人左右。此外,步兵联队还配有炮兵、辎重兵等辅助兵种。甚至师团直属的一些辅助作战单位,有时候也会被分摊到各个步兵联队身上,导致其规模能够达到4000人人以上。这个兵力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团级单位这么一个范畴。放眼世界各国的团一级单位,人数规模很少有超过3000人的。尤其是在抗日战场上,中方军队的团级编制规模都相对较小,普遍都在2000人以下。即便是国府花了大力气打造的整理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械师,一个团的人数也不会超过3000人。至于那些地方上的杂牌军队,或者是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人就更少了。你比如说李云龙的独立团,在其刚接手的时候,也就一千多人。人家358团钱伯钧的一个营,就能抵得上李云龙两个团。而面对日军的步兵联队,三个独立团也比不上人家。再比如陈大雷的六分区,表面上看起来怎么也算个团级单位。毕竟他当初汇报的时候,就说自己有三个营的编制。而在小黄庄战斗中,同级别的一分区,更是能拿出一个团来救他。然而,这个六分区的实际兵力,连一个营都没有。当初他嘴里的三个营,除了一个三营在编以外,其他两个营都还只是存在于计划中。所以三营长其实就是六分区的二把手。有趣的是,这个三营其实也还只是虚有其名。因为在三营里面,一连还在筹备中,属于名义上存在。二连则是一群新兵,上不了战场,真正能拿出手用的,也就一个三连。所以,陈大雷手下顶多也就两个连的兵力,不超过三百人。这样的兵力情况,十个六分区也比不上日军一个步兵联队。以上这些虽说都是电视剧情节,但其实也符合当时我军的一个发展历程。当时许多部队都只是空有番号建制,缺乏人员和武器装备。他们基本上都是以连排为单位,逐渐发展壮大的。在抗战初期,我军的许多部队,都处在一个比较弱小的阶段。当然了,相比兵力配置这些方面,日军最大的优势还是体现在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抗战时期的日本,乃是亚洲地区最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实力雄厚,拥有独立研制各种武器装备的能力。小到步枪子弹,大到飞机军舰,日本都可以实现国产。相比之下,当时的咱们还只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基础相当的薄弱。即便是有兵工厂,也只能制造一些较为常见的枪炮武器。而且这些兵工厂的规模产量和技术水平都十分有限,不足以支撑国家的战争需求。这导致当时的中方军队,大量的武器装备,都需要进口。而由于经济水平有限,进口的武器装备也无法大规模的列装。像马克沁、捷克造这些好东西,仅仅存在于少数的“精锐”部队中,比如德械师。更多的部队装备的则是中正式,甚至于老套筒、汉阳造。总而言之,由于国力上的差距,导致当时中方军队的整体装备水平,远低于日军。根据资料显示,当时一个日军步兵联队,下辖有三个步兵大队。而每个步兵大队又下辖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以及一个炮小队。其中每个步兵中队会装备9挺歪把子轻机枪,12具89式掷弹筒;机枪中队则是分为三个小队,每个小队装备3挺92式重机枪;炮小队则是会装备两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如此算下来,三个日军大队就会装备有144挺轻重机枪,其中包括108挺歪把子轻机枪,36挺九二式重机枪。此外还有144具89式掷弹筒和6门70毫米92式步兵炮。然而,这还不是日军联队的全部火力。因为在日军编制里面,一个步兵联队除了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以外,还会配有一个直属的炮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通常下辖有三个炮兵小队,每个小队会装备两门92式步兵炮,总计就是6门92式步兵炮。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偏重于平原作战或者城市攻坚的重火力师团,步兵炮还会被换成75毫米口径的山炮,火力水平无疑要更上一层楼。日军步兵联队的这个火力配置,其实算不上多猛,放到国际上只能算是一般。要知道,二战德军的一个步兵团,满编也不过3000多人,但是火力水平要明显高出日军一截。其装备有150余挺机枪和六七十门各型火炮,其中不乏150毫米重步兵炮这样的大家伙。但是放到抗日战场上,这样的装备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当时的中方军队,因为国家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薄弱,根本无法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当时咱们即便是最为精锐的德械师,也无法在装备水平和日军媲美。至于其他的部队,那就更是没法比了,有时候往往一个团,连门像样的火炮的都没有。尤其是像咱们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局红缨枪,装备全靠抢,装备水平那不是一般的低。如果一个团里面能够做到人手一把枪,那其实就算正规军了。如果要是有几挺九二式重机枪或者步兵炮什么的,那可就是绝对的主力团了。如果要是来两门意大利炮的话,那基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打个县城也不是不敢。除了装备劣势以外,兵员素质上的差距也是一个大问题。在抗战前期,日军的官兵大都经历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有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枪打的准,刺刀拼得好,战术执行能力强,临场配合巧妙。相比之下,咱们当时的官兵们,则是以泥腿子和半吊子巨多,缺乏军事训练,打起仗来非常的吃亏。如此一来,日军一个联队所拥有的战斗力,往往抵得上数倍于己的中方军队。表面上日军一个联队仅仅只是一个比团稍大一点的作战单位,但是在抗日战场上,却能硬刚我军的几个师。在1940年襄西战役的战后总结上,陈诚就如此评价道:“按抗战以来之经验,在运动战时,我优良之一个师尚勉可对付敌之一个联队,现竟有一个军始能对付敌一联队者,而部队内素质可知。”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李云龙能够带着新一团从正面击溃坂田联队,即便是突围,那也属实是非常不容易。毕竟按照纸面的实力对比,三个新一团估计都不够坂田联队塞牙缝的。击溃都如此艰难,至于说想要吃掉一个日军联队,那就更加的不容易了。毕竟日军不是傻子,打不过他们可以撤退;被包围了,也可以突围嘛。在抗日战场上,日军很少出现单打独斗的情况,即便是陷入重围也会有着来自空中或者海上的支援。此外,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日军还能够快速的组织救援,甚至形成反包围。再不济,凭借自身强大的火力和娴熟的战术配合能力,日军也能坚持许久。比如关家垴一战,面对人数仅500多人的冈崎大队,我八路军出动了上万人的部队。不算阻击打援的,仅仅是直接参与进攻的部队,就足有八个团。这个阵容可比李云龙打平安县城豪华多了。然而,我军一万多人打了整整两天两夜,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最终却还是没能全歼日军冈崎大队。最终,随着日军增援部队的赶到,我军只能放弃进攻,主动撤退。所以,在抗日战场上,想要歼灭一个日军联队可比击毙一个联队长要困难多了。即便是让李云龙这样的硬茬来,估计都得喝一壶的。而这其实也一定程度反应了抗日战场的艰难,跟当下流行的那些神剧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回顾历史,才知眼前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还请珍惜!独立团一个连阻击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真的可能吗?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要想彻底的搞清楚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我们就要明白双方的实力对比,在抗战时期,我八路军一个连的兵力不是很稳定的,因为当时我军采取的是游击战,别说一个连,就是一个团都会化整为零,分散在各个地方,让他们各自发展。所以这种战略,使得我军一个连,有可能只有几十号人,但也有可能是上千人,比如独立团最终因为发展迅速,李云龙都有一个师的兵力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团的一个连有上千人是一定的事情。回过头来,日军一个联队,其实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因为联队是日军的一级作战单位,一般一个师团也就二三个步兵联队,其次在一个联队里面,一般是三个步兵大队,然后还有炮兵大队,因此火力是很猛的。而同时期的八路军,别说团里面有炮兵大队,也算一个战区里面,都很难有一个炮兵队伍,大多数团里面大炮也就几个,还都是一些缴获的杂牌,有没有炮弹还是一回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独立团的连是一个超级连,有着上千人,但也不可能是日军一个联队的对手,因为日军不仅火力强大,人数也不少,有着三千八百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别说一个连,就算一个师和日军一个联队对抗,都是很难的。或许说道这里大家还不清楚日军的强大,那么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在淞沪会战中,国军一个师在战场上面,几乎也就是八个小时就打残了,而淞沪会战结束后,国军方面总结出了一个事情,也就是中国部队的一个精锐师,和日军一个联队才能勉强抗衡。所以问题的答案很明显,独立团的一个连,根本是阻拦不住日军八小时的,因为火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并且日军的一个联队里面,往往还有坦克,这就更可怕了,甚至在被阻击的时候,日军一般还会调航空联队来轰炸。所以要想阻拦日军一个联队八小时的进攻,最起码得是一个上万人的师去防守,并且要修建坚固的工事,否则是很难阻拦的。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带领独立团利用挖战壕迫近日军阵地,最后手榴弹像弹雨一般投入日军阵地,八路军接着发起进攻,通过白刃战全歼山崎大队。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战例艺术加工的情节。事实上,八路军在遭受重大伤亡后并未能全歼日军冈崎支队。战役纪念碑战役背景1940年,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胜利结束了战役前两个阶段作战后,八路军各根据地部队转入休整。由于受到八路军的沉重打击,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多田骏恼羞成怒,调集部队对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报复性的扫荡。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各根据地开始了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反扫荡作战。由于日军是紧接着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刚结束就发起了扫荡,八路军外线出击的很多部队还未能全部回到根据地内,而冈崎的动作又比其他日军快了些。结果就是冈崎支队竟然鬼使神差的没遇到什么阻碍就深入到根据地的腹地,跑到了八路军设有兵工厂的黄崖洞,啥也没找到就放了一把火。而这时,八路军开始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冈崎带着部队拼命向外逃,在跑到关家垴时,八路军的包围圈越收越紧。冈崎看到没法突出包围,而关家垴地形不错,就决定在此坚守,同时向在外围的日军呼叫增援解围。战斗经过在我军战史上,此战叫关家垴战役或关家垴歼灭战,而八路军此战的对手冈崎大队更准确一点应该称为冈崎支队。冈崎谦受中佐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7期,在出任这支部队指挥官前,为日军第三十七师团226联队副联队长。冈崎支队的主力是由驻山西运城的日军第37师团,独立第九混成旅团及独立步兵第12大队各抽出一个中队,并配属一个山炮炮兵小队组成(装备炮三门,炮弹300发),总兵力540余人。由于不是一个建制大队,按照日军的通常叫法,这种临时编组的部队称为支队。关家垴八路军在此战中,集中了九个团,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由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督战并指挥总部炮兵团山炮连,129师师长刘伯承指挥385旅及新十旅,386旅旅长陈赓指挥386旅及决死一纵队。1940年10月6日,日军抽调战斗骨干并配属工兵,炮兵,辎重兵组成的冈崎支队从晋南闻喜出发,9日抵达南关镇,11日开始沿沁县--西营--王家峪路线东进,20日到西井,25日到达辽县,武乡县,黎城县交界地区的黄崖洞,沿桐裕河谷进入黄崖洞。八路军最大的水腰兵工厂就设在附近,具有月产四百多支步枪和生产大量子弹手榴弹的能力。当时正在黎城指挥部的彭德怀听到山口丢失,日军开始进入黄崖洞后,异常震怒,要求严查擅自撤离者的责任,同时命令386旅的772团和16团赶到黄崖洞,打退日军进攻。而冈崎支队并不知道黄崖洞有八路军的兵工厂,对当地地形不熟悉,又不敢离开地图标记的路线太远,因此日军没有找到兵工厂。随后日军退出河谷(黄崖洞只有一条通道),在抗日军民的袭扰下于28日撤到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附近,准备夺道武乡退回沁县。而此时,刚刚打完榆(社)辽(县)战役的129师部队正好在蟠龙镇附近休整。29日下午,彭德怀赶到蟠龙镇石门村坐镇指挥,决定于30日凌晨4时开始向日军发起攻击。而在晚23时获知冈崎支队占领了关家垴,此时距离总攻发起时间不足五个小时。柳树垴日军在占领关家垴的同时也占领了旁边的柳树垴,并连夜构筑工事,仅用四个小时就构筑完成了较为完备的野战工事,两地之间挖出坑道相连,并拆下老百姓的门板房梁搭上构成掩蔽部。两个阵地构成犄角,火力相互支援。此战日军各级指挥官及士兵,表现出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良好的军事素质。386旅772团和总部特务团为一路,从关家垴东北,东南侧进攻;385旅769团为一路,从关家垴的西北侧进攻;决死一纵队的25和28两个团从南向北推进,在关家垴的南侧对日军左翼进行牵制。385旅和新编第十旅在外围阻击日军援军(后386旅又投入一个团参与阻击)。直接投入进攻的兵力约四千人,大部分兵力是用来打援的。由于日军据守的关家垴阵地地势险要,仅南边坡度较缓,山顶是一块平地,利于日军展开兵力防守,易守难攻。虽然我军拥有绝对优势兵力,但是由于受到地形限制,难以同时展开攻击,只能分批逐次投入进攻,打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法。经过两昼夜顽强战斗,八路军虽然攻入日军主阵地,消灭了四百多名日军,打死了冈崎中佐及十余名日军各级军官,俘虏了两名负伤日军,但是,仍然有几十名日军负隅顽抗。这时候,大批日军增援部队已经距关家垴不到四公里。八路军不得已撤出战场,未能完成对冈崎支队的全歼。战役检讨此战,八路军在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围攻五百多日军,结果是付出了两千多伤亡(战报说是六百多伤亡,但是有一说是589人牺牲1570余人负伤。更有的说是付出了两千名八路军的牺牲),经过两天战斗,竟然未能全歼日军。为我军一个不成功战例。围绕此战后世争论了几十年。争论一,此战该不该打。记得看《彭德怀自述》里谈到此战,彭总的意思是,敌人仅仅五百人的一支队伍,竟敢孤军深入我根据地中心,如果任由其大摇大摆的出去,必将助长了敌人的气焰。因此下决心打这一仗。从结果看,并未能全部达到战前设想。虽然经此一战后直到抗战胜利,日军再也没有敢派小部队轻兵冒进深入根据地,但是战后,日军却派一个大队进驻根据地中心的沁源县城达两年之久,而八路军主力却未能再次进攻,最后是采取坚壁清野长期围困才把日军给逼走。争论二,面对不利于我军的地形,是否该采取强攻。从照片可以看出,关家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对于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是否应该采取强攻。从事后看,冈崎在进入根据地发现攻击的八路军拥有迫击炮后,就敏锐的意识到遇到了我军主力,其立即带领部队疯狂向根据地外逃窜。到达关家垴后,发现我军包围圈收紧,意识到如继续向外逃,将不可避免的在对其不利地形上被我军合围,而关家垴的地形险要,利于防守,于是下令构筑工事,坚守待援。这体现出冈崎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决心果断的优秀中级指挥官。就算我军不采取强攻,采取围三缺一策略,冈崎也不会冒然带领日军离开有既设工事的关家垴突围。不会给我军在开阔地带对其围歼的机会。争论三,在面对不利地形,进攻遭受重大伤亡,就连在前线指挥的刘伯承,陈赓都向彭总请求停止攻击后,彭总依然命令继续进攻。当年八路军流血牺牲的战场如今成为了麦田几十年来这一条争议最大。反方认为彭总不讲战术,一味猛打猛冲,勇有余而谋略不足,不听从下级意见(左,刘,陈),致使我军在优势兵力下伤亡数倍于日军,这也是后来被经常用来攻击彭总的事例。以此战来否定百团大战第三阶段作战,进而否定百团大战。试着分析一下彭总当时为何下令强攻的原因:1,不允许日军以一个大队(实际冈崎支队人数仅相当于半个大队)的兵力竟敢深入根据地腹地,必须打掉日军这种嚣张气焰。同时,希望通过打两个大歼灭战从而粉碎日军的扫荡。2,由于日军在百团大战中吃了亏,因而在随后的扫荡中比过去更加残忍。见人就杀,见粮食,牲口就抢,见房就烧,甚至把老百姓家的锅碗瓢盆及种地的农具都予以毁坏,把村庄的水井都予以填埋。在战前,彭总曾经去视察过数个被日军焚毁的村庄。因此,对日军带有强烈的为老百姓复仇的想法。3,遇到硬仗,恶仗,如果一支部队能顽强顶过来,就能打出来一支主力劲旅(我军没有王牌的叫法,一般都是称主力),如果不能顶过来,那么这部队日后也不会有多大起色。769团,772团这样的经过考验的老红军部队自不必说,决死一纵队的两个团,经过这次恶战的洗礼,从一个刚起义的阎锡山新军部队,一跃而成为了八路军的主力团。四十多年后正是这支部队夺取老山,面对越军6个主力团的反扑,坚守老山打垮了越军进攻,打出了军威。彭总在晚年将关家垴战斗归为其四个失败战例之一。此战,冈崎支队虽然主要是从三三制的乙种师团37师团抽调部队组成,虽然很多果粉经常会说八路打的是这种治安师团,战斗力弱。但是实际上,日军这种三联队制的师团只是在步兵人数上少于两旅团制的甲种师团,其他的骑,工,炮,锱重一样没少,使得霉菌伤亡高于日军的唯一战例的硫磺岛作战,就是第109师团这种乙种师团打的。而且,此时太平洋战争还未爆发,日军部队还拥有大批老兵,战斗素养高。日军掷弹筒,称超轻迫击炮更合适日军一个中队一般编制为180--200人,编有9挺机枪和9--12门掷弹筒,步枪一百多枝,这样看来,冈崎支队即拥有近三十挺机枪和掷弹筒,对于我军来说,有较强的火力优势。虽然满编的日军一个大队有1100人,冈崎支队在人数上仅为半个大队。但是其编成内却拥有一个山炮小队(发射炮弹246发),这种联队以上才有的炮兵在战力上是超过日军大队编成内的92步兵炮小队。而且冈崎支队竟然能够呼叫陆航飞机的空中支援。特别是在30日的战斗中,由于地形限制我军无法展开,日军空军的轰炸一度导致我军进攻停止。日军山炮,侵华战争中恶行累累而八路军方面,此时已经由刚开始出师时的不到四万人迅速发展到四十万人。干部提拔较快,新兵多,指挥能力,战斗经验,战斗技能方面已经与打平型关,神头岭,长乐村时期的主要由长征过来的红军组成的老八路有较大差距。而且,八路军缺乏火炮,缺少攻坚战经验。各参战部队在开战初期行动不够迅速果断,没有抓紧时间迅速接敌,给了日军准备时间进行撤退和构筑工事。由于没能凶猛狠的迅速接敌,没能发挥我军运动战优势从而在野战中消灭敌人,被迫打成了攻坚战。攻坚战与野战一个很大区别是需要强大的火炮。虽然缺乏火炮,但是由于我军攻坚战经验不足,还不懂得步炮协同,利用有限的少量炮兵接敌;不懂得在解放战争中熟练掌握的爆破技术破坏敌人工事。虽然第二天769团一营采取了土工作业开始接敌(就是亮剑中挖战壕接近敌人,缩短冲锋距离,可惜这是战后我军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由于敌人援军已至,时间不够了,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最后全歼冈崎支队。这场战役的失利,我军主要是在指挥上失误,彭总是负有责任的。不过,其他中级指挥员由于攻坚战打的少,缺乏指挥攻坚战经验,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战后,我军察看了日军在关家垴构筑的野战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第一次看到了猫耳洞,很受启发。参谋人员也将敌人阵地一一绘制成图。此后,我军加强了对攻坚战的研究,加强了对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合理配置火力的研究。彭总坚持打这一仗,有一个重要的意图,即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战,必要时也要猛攻坚守,顽强拼杀啃硬骨头。1942年1月8日,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追击作战中,滇军第58军所属鲁道源新编第10师,在影珠山包围了前来增援的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团之山崎大队(临时大队)。激战经夜,日酋山崎大尉眼见突围无望,即下令各中队和分队“自行处理”,这个临时大队的260多人除了一个军曹逃回去报信外,其他全部被格杀或者自杀,这是滇军将士在抗日战争中的辉煌战例。(八路军缴获的炮队镜)这也才是真正全歼“山崎大队”的战斗,说明一下,这个临时大队是旅团长池之上贤吉少将编组的一个突击队,下辖独立步兵第40大队第1中队全部(中队长山崎茂大尉以下约160余人)、第4中队一部(中队长大池龟雄中尉以下60余人)、大队炮小队(九二步兵炮中队1门),另附通信班和卫生兵。结果就这一门步兵炮,最终也没有被缴获,因为鬼子自杀前毁坏了所有武器。此为日军火炮很难缴获的第一个原因,如果中国军队吃败仗不用说了,当日军吃败仗的时候,确实有集体自杀同时毁坏武器的习惯,尤其是机枪和火炮等重武器,所以即便中国军队打赢了,打扫战场时也很难缴获完整的火炮。纵观整个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公布的战果中都没有缴获步兵炮的记录,原因就在于逃跑的日军可以携行,跑不掉的就自毁了。(步兵炮曲射)按照司令长官薛岳上报的战果明细,第九战区部队在战役中共缴获步骑枪1122支、轻机枪101挺、重机枪13挺、手枪9支、掷弹筒20具、山炮11门,其他军械物资就不详列了。已经可以解读出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日寇战场遗尸“56944具”的数字肯定注水了,因为缴获的武器弹药还不够装备两个联队6000多鬼子的,就算有一定损毁,又怎么可能干掉50000多?第二是确实缴获了日军的山炮,就算没有11门,几门也肯定是有的,因为山炮比较笨重,日军在撤退和逃跑时很难携行,在来不及自毁的情况下被中国军队缴获,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三是没有迫击炮和步兵炮的缴获记录,很清晰地印证了前述原因,至于掷弹筒,真心不能计入火炮的范畴,所谓“轻型迫击炮”的称谓只是并不专业的俗称而已。那么日军身管火炮难以缴获的第二个原因,其实是“鬼子家也没有余粮啊”,换言之,日军步兵部队的编制火炮数量并不多。除了掷弹筒比较普及外,每个步兵大队才有一个“炮小队”,装备2门九二式步兵炮,所以该炮又被称为“大队炮”;每个步兵联队才有一个“山炮中队”,装备4门四一式山炮,所以该炮也被称为“联队炮”,抗战早期,许多步兵大队甚至都还没有迫击炮小队的编制。那么考虑到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在正面战场上全歼日军一个满编大队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至于全歼联队级日军的战役更是凤毛麟角,再加上日军绝望时毁坏武器的习惯,所以缴获火炮确实不容易:不能说没有缴获,就是数量太过可怜。比如同样也是大捷的上高会战,罗卓英所部公布的战果是:缴获步骑枪2204支、轻重机枪96挺、大炮18门、掷弹筒104个。什么叫“大炮”啊?言语不详,估计是把山炮、步兵炮和迫击炮都算进去了,数量还是不多。那么日军的身管火炮主要集中在哪里呢?其一是师团属的炮兵联队,拥有24到36门的山炮、野炮或者榴炮。它一般部置在战场二线,作为战场压制火力使用,一旦战场形势不妙,早就连炮带车溜掉了,缴获它们的机率很小。其二是独立重炮旅团、重炮联队等单位装备的大口径火炮,这更是战役压制火力,配属给师团甚至军级部队遂行作战任务,部置在战场的二线或者三线,因为榴弹炮的射程很远,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都是它。那么这样的炮兵部队既距离战场较远,又有重兵保护和较强的机动能力,即便是日军撤退时,也很难追上去缴获它。日军作战部队配属的山炮大队、独立迫击炮大队或中队,基本也是这个路子,它们只是战场支援火力,执行作战任务期间服从部队长的指挥,但是又有较强的独立性,一旦日军露出败相,也是优先可以逃跑的。炮兵才是日军内部俗称的“蝗军之花”,对于并不太富裕的小日本来说,重炮和身管火炮都当宝贝一样保护着,想虎口夺食自然不易。还必须考虑战场制空权的问题,在1943年底之前,日军无论在战场上获胜还是失败,都始终掌握着制空权,当中国军队实施追击作战时,会遭到日军飞行战队的拼命扫射轰炸,也就极大掩护了炮兵部队的逃跑,尤其是重炮部队,更会得到日本陆航的特殊照顾。相反,重庆政府的军队在战败时,由于缺乏机动力和日机的狂轰滥炸,火炮损失和被掳就比较多了。正面抗日战场如此,那么敌后抗日战场就更困难了,这也是一些军事爱好者出现错觉的主要原因,由于八路军装备低劣弹药奇缺,在华北很少实施大规模野战,歼灭日军大队级以上建制的机会很少,对于身管火炮的缴获当然也更少。比如1939年8月的梁山战斗,八路军115师基本消灭了日军长田大队,这个大队配属了两门意大利产的野炮,战后都被八路军缴获。主要是这个长田敏江大队长身份比较特殊,是什么皇族旁系,所以野战炮属于特别加强,不然日军警备师团的大队级编制里,根本没有装备什么山炮或者野炮。这样的战例不多,笔者一直认为,《亮剑》里面李云龙攻击平安格勒的那两门“意大利炮”,就是借鉴了这个战例,因为华北日军几乎没有“重装备师团”,三流师团和独混旅团的炮兵比例不高。(日军的重迫击炮)造成错觉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敌后战场上,八路军缴获的少量火炮生存率极低,日本人把火炮当作宝贝,一旦被缴获就会立即出动重兵进行扫荡试图夺回,八路军没有汽车缺少军马,转移身管火炮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般只能就地埋藏或者分解隐蔽。再加上天上有日军的飞机助战,敌后游击作战的八路军如果携行较大口径的火炮行动,那是不可想像的。在打击日寇大队级以下部队的战斗中,其实八路军也是缴获了一些九二式步兵炮的,可惜缴获的炮弹数量太少,而八路军又无法自产。炮弹打光了火炮就成为了摆设,再加上目标太大,容易遭到日军的追击和捕捉,所以这些步兵炮大多辗转运回了后方,延安炮校的步兵炮都是这么来的,只作训练之用。(延安炮校的步兵炮)大家都知道1943年王近山消灭日军战地观察团的韩略村战斗,王近山当时的职务是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的司令员,他当时的任务,就是率领一个主力团回防陕甘宁河防,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押送和掩护129师各部队缴获的几门步兵炮去延安。因为这些炮都没了炮弹,那就成为了部队在机动时的累赘,所以才送往后方,结果王将军的行军路上捕捉到了战机,一战轰动华北。日本人有时候颇具二杆子精神,1944年3月新四军曾经缴获了日军南浦旅团的一门九二式步兵炮,按照日军内部的规定,如果丢失重武器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所以当事中队长挨了一顿大耳刮子,同时南浦旅团立即纠集4000多名日伪军,重新扑向抗日根据地企图夺回这门炮,可见日军对火炮那简直像狗看骨头一样上心。旅长王必成将军果断将火炮转移,日军最终也没有搜寻到这门炮,只好无耻地写信给新四军:你们只有三发炮弹,打光了就没了,到时候这门步兵炮就没什么用了,不如拿来和我们换机枪和子弹,如果有其他要求也可以提出来。看吧,第一层意思,我军缴获的火炮确实炮弹太少,第二层意思,日本鬼子是真当回事,因为用步兵炮打碉堡实在太轻松了。新四军的回复是:你们有本事就来拿!海南,陵南,翔阳三队的联合实力属实很强了,但能不能打爆山王工业先不说,我们先比较下阵容试试看能不能打得过。海陵翔最强的首发阵容我觉得应该是中锋鱼住,大前锋花形,小前锋仙道,得分后卫神宗一郎,组织后卫牧绅一。山王工业常规首发阵容,中锋大河田,大前锋野边,小前锋泽北,得分后卫松本,组织后卫深津一成。不管双方阵容如何,山王都会出现两个无解的进攻点——大河田和泽北。以赤木的实力都被完爆,鱼住这二货能不能打满全场都很令人担忧。换成花形或只有190cm的高砂明显更不是河田对手。山王如果再换上大肉球小河田,这支联合队的内线将彻底崩溃。就算野边在场,没有樱木级别的篮板联合球队也将丢失很多的进攻权。在说泽北对仙道或是对牧绅一(藤真上场打组织后卫),以泽北目前的实力显然一对一是无敌的存在。牧绅一防守的强悍再于协防能力而并非一对一防守,所以就算牧绅一单盯泽北也未必能防守住。仙道和流川在单纯攻防下能力基本持平,但泽北的单兵明显好于二者。考虑到仙道的团队视野,泽北也并不能做到完全压制仙道。所以在小前锋这一点上只能勉强算互有胜负,毕竟有仙道和牧可以轮流对抗。另外山王的战术素养明显要高于临时拼凑的队伍,山王的看家本领全场紧逼能否被破解笔者暂持保留态度。海,翔,陵看似板凳深度有些恐怖,实际上除了藤真,清田,福田,高砂四人外,能有实力派上用处的也并不多。当然这也只是账面上的对比,实际还是要看球员的临场发挥,毕竟湘北爆了冷。但就目前牌面比较,别说打爆山王工业,想稳胜我看都有难度。除非有主角樱木花道在!喜欢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观看下期或往期灌篮深度分析,给你不一样的灌篮视角,一起回忆青春。未经作者“我是不是菜鸟”授权私自搬运者,虽远必究!好汉怕的三只手,保守重器给美留;兵強易攻少难守,力量余存待后头;旨在归心非大战,俄乌本是一国属;半惜半战心连手,意求中立转回头;乌军守土意志有,美欧主导全力助;普京战略无人敌,英勇果断定千秋;战争超越家长饭,有吃有付慢慢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日本军队的编制。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军队采用了很有特色的部队编制。分别是:军、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等等,其中,师团是最常用的最高军事单位。在抗战之前,日本军队总计只有17个常备师团,这些师团成为后来的甲级师团。按照日本军队的标准,一个甲级师团下辖了4个步兵联队,骑兵、炮兵、工兵、运输联队各1个。步兵联队有3000多人,兵力超过了其他参战国的团,但是又不如其他参战国的旅。至于其他兵种的联队,人数上比较少。例如骑兵联队,兵力在1400人到1700人左右。骑兵联队装备了骑兵专用的步枪、轻机枪、轻型火炮等等武器,由于骑兵具备很高的机动性和奔袭能力,而且不受地域地形的限制。因此,二战期间的主要参战国都有骑兵部队,例如德国、苏联等等。与欧洲强国相比,日本军队在机械化方面的水平很一般,与强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抗战期间,日本军队的甲级师团和乙级师团,都部署了大量的骑兵部队,从而弥补装甲部队的不足。从当时的战斗力来说,想彻底围歼一个骑兵联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骑兵很容易突围。在电视剧亮剑中,骑兵连为了掩护独立团突围,以一个连的兵力,与日本军队的一个骑兵联队对冲,场面非常壮烈。 在影视剧《亮剑》中,曾经有这么一幕,李云龙率领的团级单位击溃了日本赫赫有名的坂田联队,让李云龙的这一个团一洗前耻,成为晋西北地区一场比较著名的战役。但是电视剧中的这个“坂田联队”是干嘛的?作战单位是什么编制呢?其实“联队”这个词是日军独有的称呼,是在抗日战争中为了区别各国中的“连队”特意改叫的,日军的联队属于日军团级作战单位,由日军的大佐以及中佐担任,在抗日战争中,日军的这种团级作战单位,主要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以及辎重兵,而日军的这种联队兵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相比其他的团级作战单位,日军联队的整体实力和军队数量要远远大于抗日部队中的团级单位。在抗日战争中,日军的“联队”,这种团级作战单位往往拥有的人数将近4000人,《亮剑》中的李云龙更是在苍云岭作战中,一炮端掉了日军的指挥所,当然了这里面也许有夸张的成分,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次端掉了日军指挥所却让李云龙乐开了花,这是为什么?答案在这里,被李云龙端掉的日军指挥所里面有一个大佐、两个中佐还有一个少佐。这几个人,对于日军来说是极为重大的损失,相当于失去2个团级单位和1个营级单位的指挥官,这也是为什么日军对于李云龙恨之入骨的原因。还有就是联队中的骑兵中队,日军为了消灭李云龙的骑兵连用了什么?四个骑兵中队和李云龙的骑兵连队正面刚,其结果可想而知,这四个骑兵中队的兵力几乎是李云龙下辖孙德胜连队的10倍之多,孙德胜即使拼命厮杀也终究因为寡不敌众,整个骑兵联队全军覆灭。抗日战争,中国举国上下付出了3500万同胞的性命才换来的和平,那些鼓吹战争和抗日神剧的影视,曾经千千万万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亡灵们可不会希望他们这些,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更多人去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向往和平的至高信念,战争远远要比想象中的更加残酷、更加血腥,更不是所谓的“手撕鬼子”就可以快速的解决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文-七点,原创图文,侵权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亮剑这种架空历史作品,当然怎么说都可以。坂田联队下辖5个步兵大队约4000人,是日军的精锐,硬茬子,不好惹。它在忻口会战中打垮中央军七十二师等2个师。然而,坂田联队在苍云岭被八路军129师386旅新1团击溃,指挥官坂田信哲大佐和两个中佐、一个少佐被迫击炮击毙,突围成功。对抗战历史稍微有些了解的人,自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里面有很多重大常识的错误,一说原作没有这个情节,是不懂抗战历史的编剧胡乱加上去的。随便说几个。第一,敌我力量悬殊。李云龙的新一团,显然是新编部队。这种团的官兵数量是比较少的,一般也就几百人。我们就算他满员超编,最多也不过1000人。那么,日军坂田联队有多少人?上面已经说了,4000人。双方兵力1:4。而众所周知,抗战初期和中期,即便装备较好的中央军,防御中一般要保持一倍的数量优势。如果是进攻或者突围,兵力至少要有3倍优势。这主要是敌我火力悬殊,只能以兵力优势拉平。中央军尚且要3倍数量优势才能进攻,且不保证能够打退日军,那么仅有1000人的八路军新1团,怎么可能打垮4000日军?如果真正存在这种可能,那么八年抗战就不应该是日军反复扫荡八路军,而是应该反过来。在1945年八路军正规军已经高达60多万人,但华北八路军控制区日军才多少人,区区5个三流师团而已。如果亮剑说的同,60多万八路军应该可以对付200多万日军,而侵华日军总数不过100多万,华北也就一二十万。第二,敌我火力悬殊。电视剧上说了,新一团只有1门60毫米迫击炮,最多再有几挺重机枪和十几挺轻机枪,步枪六七百支。而日军联队什么武器?12门70毫米九二式步兵炮,6门37毫米反坦克炮,144具掷弹筒,36挺重机枪,108挺轻机枪,约1300支步枪。双方重武器火力相差太远,轻武器火力也差距很大。单单轻机枪就差了10倍!这种作战,八路军不说要进攻,就算防御也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敌人火力实力的几十倍。然而,亮剑编剧竟然认为火力相差几十倍的情况下,能够打垮强敌,萨沙只能呵呵了。这是当观众都要吃脑白金吗?第三,抗战中,我军歼灭日军一个联队的战例非常稀少。除了驻印军、湘西雪峰会战这种,国军已经开始美械化时代的反攻,曾经歼灭或者或者说几乎歼灭日军整个联队。在抗战前期和中期,能够歼灭日军一个联队的战例非常少,屈指可数,也就是数倍兵力围攻106师团这种二三流的部队,或者衡阳会战对付榆木脑袋日军几个联队才出现过。而八路军,萨沙不方便多说。但平型关战斗,林彪麾下的那些部队可以说是八路军历史上最牛的。115师投入的5个主力团,基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很多都是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有的老兵虽然是士兵,已经有四五年作战经验。而就武器来说,当时他们虽缺乏重武器,但轻武器还是不错的,比后来扩编的八路军强好几倍。然而直接伏击日军的3个团8000人,伏击第5师团的1000人的后勤部队,以辎重兵和文职人员为主,战斗兵不到三分之一。就是这样,歼灭800多日军,我军伤亡绝对不亚于敌人。林彪元帅后来总结时候惊呼:从北伐以来,我们还遇到过这么强的敌人。要知道,这些还不是正规野战部队,很多辎重兵都没有武器。最精锐的主力伏击1000多日军,尚且如此艰难。你现在说李云龙1000人轻松打垮日军4000人,岂不是开天大的玩笑。第四,一炮炸死联队长,日军就乱掉了?这种是编剧的三国演义看多了,好像两个将领骑马单挑,其中一个被砍死,他的部队就都跑了。且不谈就1门迫击炮,一炮炸死了坂田信哲大佐和两个中佐、一个少佐,恐怕连今天精确制导炸弹也做不到。就算这是真的,又怎么样?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曾经有多个一线指挥作战的师团长、旅团长、联队长被打死、炸死。事实证明,日军的指挥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因为日军是很成熟的部队,从明治维新建军以来经历很多大战,又不是土匪马贼乌合之众。即便联队长被炸死,无非是让另一个联队长兼职指挥,或者让麾下能力最强的大队长代理联队长就是了,对指挥没有什么影响。萨沙个人认为,亮剑既然是大制作,对于基本军事常识问题还是要管一管的。搞得这样漏洞百出,岂不是贻笑大方。看看当年平原游击队李向阳的两支盒子炮的区别,编剧们就不感到惭愧?

5,求助联战队第四个图超难怎么过

三队流一队 75+打刀四把 80+太刀两把 1-4战三队 50+短刀五把 50+胁差一把 5-7战二队 75+枪一把 80+大太两把 80+太刀两把 75+太刀一把 8-10战 不遇高速枪均A胜 保证王点A胜
不明白啊 = =!

6,刀剑乱舞联队战怎么玩 刀剑乱舞联队战通关用什么阵容

呃,我全部解释一次吧,连队战,就是打完一场就马上进入下一场战斗,无须扔骰子之类的,战斗评价有,但获得经验的数据会在最后一场结束后一起显示出来,而且出阵的不止选定的一个部队,而是全部。回复,就是通过兵粮(?)丸回复现部队的损失,包括刀剑们的血值和刀装,至于砍掉的刀装会不会恢复过来还没留意过。交代,就是指交换出阵的部队,如果你有四支部队,那么其中一个部队损失的厉害,你就可以用剩余三支部队中的一支替换,不过有点很重要,一旦你把某只部队换下,那么在这次剩余战斗中就不能再上场了,切记。还有一点,不知你留意过没有,在连队战中,所有的损害在战后都会恢复,包括刀剑的伤害和被砍刀装,而且不会出现碎刀现象,即当你某把刀剑的血值降到一,那么下一场战斗就会被强制下场,不允许参加战斗,所以也不会出现碎刀

7,坦克世界联队战的小问题

如果你是联队长的话,建议你选100,毕竟100可以抗打些,而50B我的212直接送走…所以建议100!
兄弟你长玩啊?选那个都可以,主演看的是玩家手法,都是各有特长,其余的你懂的。
各有优劣,哪辆都行
我选E100,
a

8,三国全面战争17战略难度和战役难度是什么意思

战略难度:主要影响AI的攻击性和财力以及辅助单位的使用频繁度(外交之类的)。低难度下AI会倾向于优先打击其他AI势力而对玩家可能视而不见,每回合该有多少钱就有多少钱,不怎么使用辅助单位;高难度下AI会优先攻击玩家,每回合凭空变出一笔钱,而且无所不用其极(大量的使用辅助单位给你捣乱) 战役难度:主要影响战场上作战双方的士气,和AI部队的阵型。低难度下玩家拥有额外士气,更不易溃散,而AI部队阵型单调且士气低劣,可以说是一触即溃一溃千里;高难度下玩家士气被削减,比较容易溃散,AI部队有了多种阵型配置(说实话其实还是没几种变化)且士气较高 我讨厌三国全面战争这个名字

9,经验好难打啊

单练:打比自己低2-3J的怪 团练:打比自己高2-3J的怪,最好开双倍,也找个师傅带你更快。 1-3级 巴郡东郊右下 左侧 中间 巴郡西郊右上 左上 左下 古驿道关左下 左上 4-6级 野猪岭左侧 中间 古驿道前段飞毛腿处 右上 右下 左上 7-9级 野猪岭右下 疾风岗右上(BOSS) 左上 中间 古驿道中段右上 左下(BOSS) 10-12级 古驿道末段右上 右下 饮马关左侧 右上 中间 13-15级 成都南郊左上 左中 右上 右下 16-18级 成都东郊左下 右中 中 右下 烟雨渡码头右下 左下(BOSS) 19-21级 烟雨渡运河右侧 泽林鸟涧左上 右侧
第一成的几级??
每天做定军山+运送物资+国令+发布任务+接受别人发布的任务+皇宫密宝+高级皇宫密宝+兑换离线修炼点 如果还有时间和金钱的话,找个比你高2到3级的开双到比自己高3级的怪物那打.周1.3.5.7做国家任务 周6做千里追凶.
2点到4点有4倍

10,真三国无双3刘备10级武器怎么弄不出来 我照攻略打的 困难

http://www.aipai.com/c7/Pj05ICcqJWgnai4u.html照视频打 LV10武器【真黄龙剑】入手流程心得: 地点:汝南·汝南之战 难度:难 顺序: 1.三分钟以内击破夏侯渊 2.以赵云→张飞→关羽的顺序合流 3.在刘辟援军抵达之前击破曹操之外所有的武将 心得: 1,按赵云->张飞->关羽的顺序合流 (注意情报履历只有张飞合流会有情报,另外关羽只是军团出现的情报就算合流成功,赵云则有护驾动画,如果你开了动画的话XD) 2,一定时间内击破夏候渊 (一出现伏兵就去杀应该没很大问题,他也不难打) 3,刘辟援军出现前击破除曹操外全武将 先杀李典,再和赵云汇合,然后进门与张飞合流,夏侯渊出现,马上回头去杀掉他(以上步骤要在3分钟里完成,这是必要条件),然后在10分钟里灭光其他人就可以了
你先确定以下3点: 1:难度为困难 2:拥有9级武器 3:确定亲手击破该武将(防止被友军、护卫将、雷玉击倒情况) 如果照这样还没打出来,那就是以下3种情况: 1:运气不好 2:你没看见出现字幕,就在关卡结束前中断 3:攻略错误
你要先拥有9级武器,最好不要带护卫,全都要亲手击破敌将。

11,adc好难玩啊怎么玩好adc啊比如希维尔啥的

第一:补刀 这个可以自定义无限刷兵来练习第二:走位 这个可以打困难模式人机或者大乱斗练习第三:意识 这个打的多了 慢慢就出来了 要记住 一定要多看小地图第四:输出方式 西维尔Q 距离远 伤害高 可骚扰 耗血 W 清兵 E 配合走位 躲技能 R 团战先手开 即可混助攻 又能给副i有加成第五: 英雄争对 对面最好是EZ 女警这类技能伤害加成高的 这样E技能有更大的效果 持续对线能力强
注意补刀,希维尔第一个大件出无尽
两个字“猥琐”,ADC属于手长的,前期拼补刀发育,辅助给力就打,打不过就跑别送的让对面起来就好,实在打不过就等打野抓,装备起来一切都是BUG,还有什么好说的,但还是要猥琐,因为太脆
adc前期猥琐补兵,主要靠走位因为下路打野经常来gank,有了几件装备之后就可以疯狂输出。在团战时打对面的肉和刺客类因为他们也想打你.adc最好是团战adc。这样才能有效果。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补刀是基础,先把补刀练好,然后在练习如何在补刀的前提下去消耗对方,干扰对方补刀。接着就需要掌握自己的生存能力,对那些控制技能的取舍问题还有团战时候的切入点。也就是自己的走位要练好。等这些都掌握了,ADC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比如希维尔来说,我是一级点W ,抢二级,配合辅助争取去打一波。E技能是希维尔的神技,要判断用E技能去档那些致命技能。然后就是何时去控线,何时该推线的问题。
1、补刀是基本功,这一点一定要做好2、走位,女坦的e泰坦机器锤石的钩子,走位是对线的前提3、消耗,走位是应对消耗,对方消耗你的时候你也要消耗它,你消耗掉对方的多,这波换血就是赚了,线上就打出了优势4、输出。ad是高持续输出的c位同时也非常脆皮,不要因为自己脆就不敢打输出,要敢打5、配合。考验你和辅助的配合6、站位团战一定要站在队友的保护下,不要孤身涉险,一个好的ad团战要站在前排后辅助旁,帮整自己的安全输出。7、防装。adc不一定非要全输出,适量的防装也是非常有用的,站得住的输出,才是好输出,复活甲与女妖是ad常见防装。
文章TAG:联队战攻略    坦克世界坦克联队怎么玩  联队  攻略  坦克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