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有什么游戏大作是pc独占的,PC独占大作有那些

作者:本站作者

1,PC独占大作有那些

暴雪的游戏都是PC独占的

有什么游戏大作是pc独占的,PC独占大作有那些

2,近两年PC独占单机大作有哪些

独占的很少,只能说是PC游戏了,有模拟人生3.

有什么游戏大作是pc独占的,PC独占大作有那些

3,时隔半年微软独占游戏大作登陆PC的战略到底是愚蠢的决定还

你觉得不好玩,那仅仅是你个人观点,世界玩家各种各样,pc,ps4,xbox one。可能你是主机玩家,但是现在的pc玩家也不在少数,我不明白为什么你就认为是找死了。现在电脑配置也逐渐发展起来了,优势并不比主机小,无论是从画质,还是其他方面,最主要的劣势也就可能在于价格。对于我来说,我是一个比较依赖pc的玩家,我就喜欢那些赛车以及fps游戏,我也认为微软近两年发布的pc游戏非常值得体验。个人观点不同很正常,多条途径体验罢了

有什么游戏大作是pc独占的,PC独占大作有那些

4,为何有些游戏大作不选择多平台发布而只选择主机独占

  今天给您介绍的这款游戏是来自Deck 13旗下新作《迸发(The Surge)》,它号称是“机甲版的黑魂”,带有强烈的科幻色彩,设定和玩法和《黑魂》非常相似。  游戏的故事舞台将设定在一个反乌托邦主义的地球上,随著科技快速发展、资源滥用,地球已达生命尽头的边缘。巨大组织CREO想要扭转地球暖化导致地球异变的现象,但CERO内部却出了问题,计划失败。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名叫Warren的工人,服务于大集团CREO。CREO原本是为了逆转具有灾难性后果的气候变化,但工厂出现了一个神秘大灾难事故。从这次事件醒来后,Warren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危险的新世界中:机器人们开始变得疯狂起来,机器增强的工人以及凶猛的AI似乎都想致其于死地。玩家必须想办法使用战斗机甲与武器来战斗,并通过升级装备来存活,同时找出CERO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阻止它的办法。  《迸发》将强调关于环境的故事述说,结合创新的战斗机甲和独特的角色发展成长系统。【未来世界的机甲战士】  游戏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又号称“机甲版的黑魂”,机甲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了。刚进入游戏就能看到几个装备酷炫的机甲战士。而游戏初期的敌人也都是身穿机甲的工人。  每个机甲的部位都可以进行升级,升级所需的材料、经验,以及机甲不同等级增加的能力效果,也都可以在装备升级的界面查看到。  机甲上还可以在插槽里装备不同的物件来增强自己的能力。有可以增加血量的,也有一些有其它特殊用途的。机甲的等级越高,能装备的物件也越多。而且这只是最初的PS01型号的机甲,后期应该还会有更厉害的型号,会有更多的插槽。【画面优化】  玩家肯定都会关心的是游戏画面和优化问题。《迸发》的游戏引擎采用的是Deck 13工作室自己开发的Fledge引擎。Deck 13工作室之前的作品《堕落之王》也使用的是这个引擎,可以看到这个引擎的优化也是越来越出色了。笔者GTX960的显卡开到高级特效也能稳定到60帧,游戏的画面非常精美。在双平台发售的同时还能保持这种优化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CG动画也是十分出色。  打斗的画面也是非常帅气流畅,当你肢解敌人时会给你一个慢动作特写镜头,令人感觉非常震撼且有冲击感。【出色的战斗体验】  游戏的操作比较简单,因为初期提示无处不在,让玩家会比较容易上手。战斗画面都是捕捉自特技演员演绎的动作,能提供极佳的游戏效果。精致的画面配上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让你体验到一气呵成的斩杀快感。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没有奔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跳跃。只有躲避的时候会有一个小滑行可以加快一点速度。  每名敌人身上都会有一些装备,玩家对敌人进行肢解后可以将这些装备作为战利品拾取,并装备到自己身上。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不同的武器对敌人不同部位的肢解都会是一整套不同的动作。【总结】  广泛的自定义背包系统以及流畅精美的战斗系统让《迸发》能够成为一款不错的RPG游戏。但是没有地图和任务指引,又没有中文版,令许多中文玩家无法去跟进剧情,只能体验到斩杀的快感,也出现了Steam上大量求中文的评价。  升级装备所需的材料也只能在肢解敌人后得到,所以每次回家后所有的怪都会刷新。为了得到材料可能会对同样的敌人进行多次攻击。这降低了些许游戏乐趣。  当你一周目通关后,游戏会提示你进入二周目可以保留装备和核心动力等级。但是进入新游戏后,敌人也相应增强,剧情也没有多大改动。所以你只是外观看起来帅气了不少,但是难度还是和一周目一模一样。也没有新剧情可以触发,所以笔者并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去打二周目、三周目,甚至去打四周目。
  今天给您介绍的这款游戏是来自Deck 13旗下新作《迸发(The Surge)》,它号称是“机甲版的黑魂”,带有强烈的科幻色彩,设定和玩法和《黑魂》非常相似。  游戏的故事舞台将设定在一个反乌托邦主义的地球上,随著科技快速发展、资源滥用,地球已达生命尽头的边缘。巨大组织CREO想要扭转地球暖化导致地球异变的现象,但CERO内部却出了问题,计划失败。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名叫Warren的工人,服务于大集团CREO。CREO原本是为了逆转具有灾难性后果的气候变化,但工厂出现了一个神秘大灾难事故。从这次事件醒来后,Warren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危险的新世界中:机器人们开始变得疯狂起来,机器增强的工人以及凶猛的AI似乎都想致其于死地。玩家必须想办法使用战斗机甲与武器来战斗,并通过升级装备来存活,同时找出CERO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阻止它的办法。  《迸发》将强调关于环境的故事述说,结合创新的战斗机甲和独特的角色发展成长系统。【未来世界的机甲战士】  游戏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又号称“机甲版的黑魂”,机甲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了。刚进入游戏就能看到几个装备酷炫的机甲战士。而游戏初期的敌人也都是身穿机甲的工人。  每个机甲的部位都可以进行升级,升级所需的材料、经验,以及机甲不同等级增加的能力效果,也都可以在装备升级的界面查看到。  机甲上还可以在插槽里装备不同的物件来增强自己的能力。有可以增加血量的,也有一些有其它特殊用途的。机甲的等级越高,能装备的物件也越多。而且这只是最初的PS01型号的机甲,后期应该还会有更厉害的型号,会有更多的插槽。【画面优化】  玩家肯定都会关心的是游戏画面和优化问题。《迸发》的游戏引擎采用的是Deck 13工作室自己开发的Fledge引擎。Deck 13工作室之前的作品《堕落之王》也使用的是这个引擎,可以看到这个引擎的优化也是越来越出色了。笔者GTX960的显卡开到高级特效也能稳定到60帧,游戏的画面非常精美。在双平台发售的同时还能保持这种优化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CG动画也是十分出色。  打斗的画面也是非常帅气流畅,当你肢解敌人时会给你一个慢动作特写镜头,令人感觉非常震撼且有冲击感。【出色的战斗体验】  游戏的操作比较简单,因为初期提示无处不在,让玩家会比较容易上手。战斗画面都是捕捉自特技演员演绎的动作,能提供极佳的游戏效果。精致的画面配上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让你体验到一气呵成的斩杀快感。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没有奔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跳跃。只有躲避的时候会有一个小滑行可以加快一点速度。  每名敌人身上都会有一些装备,玩家对敌人进行肢解后可以将这些装备作为战利品拾取,并装备到自己身上。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不同的武器对敌人不同部位的肢解都会是一整套不同的动作。【总结】  广泛的自定义背包系统以及流畅精美的战斗系统让《迸发》能够成为一款不错的RPG游戏。但是没有地图和任务指引,又没有中文版,令许多中文玩家无法去跟进剧情,只能体验到斩杀的快感,也出现了Steam上大量求中文的评价。  升级装备所需的材料也只能在肢解敌人后得到,所以每次回家后所有的怪都会刷新。为了得到材料可能会对同样的敌人进行多次攻击。这降低了些许游戏乐趣。  当你一周目通关后,游戏会提示你进入二周目可以保留装备和核心动力等级。但是进入新游戏后,敌人也相应增强,剧情也没有多大改动。所以你只是外观看起来帅气了不少,但是难度还是和一周目一模一样。也没有新剧情可以触发,所以笔者并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去打二周目、三周目,甚至去打四周目。PC上没有什么独占游戏吧,除了一些必须鼠标键盘操作的RTS(星际争霸)或者策略游戏之类,但是这些游戏也不用特地需要1080ti来玩啊。其他能玩到的大作都是跨平台发售的。不过主机有主机的好处,游戏多,不能作弊,没有外挂。PC游戏的话可以体验更高的性能和画面,而且还可以加MOD。特别是mod。那么就不得不推荐在MOD界大名鼎鼎的《上古卷轴5》了《上古卷轴5:天际》是一个伟大的、推出时间很长的RPG。作为一款RPG游戏大作,完全开放的世界,虽然可能无法避免时间的影响,但是《上古卷轴5:天际》仍然是电子游戏中最具沉浸感的虚拟世界之一又被称之为少女卷轴。看看下面这些少女MOD。这里有千变万化的MOD少女,有兴趣来一起玩吗?再推荐另外一个PC独占游戏策略游戏《文明6》《文明6》同样也是一款大名鼎鼎的游戏,作为一款策略战棋游戏,但有时候我甚至不敢确定,自己正在玩的是一款策略战棋游戏。虽然心里很清楚,但是当开启战争之后,却让人若隐若现感受到,并非像战棋游戏一样,虽然模式如此,但它实在是太像一款即时战略游戏了!这一切全都取决于它的游戏节奏。喜欢战棋游戏的玩家,这款游戏是不能错过的精品。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光影在这里求点赞求关注啦,谢谢大家。
  今天给您介绍的这款游戏是来自Deck 13旗下新作《迸发(The Surge)》,它号称是“机甲版的黑魂”,带有强烈的科幻色彩,设定和玩法和《黑魂》非常相似。  游戏的故事舞台将设定在一个反乌托邦主义的地球上,随著科技快速发展、资源滥用,地球已达生命尽头的边缘。巨大组织CREO想要扭转地球暖化导致地球异变的现象,但CERO内部却出了问题,计划失败。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名叫Warren的工人,服务于大集团CREO。CREO原本是为了逆转具有灾难性后果的气候变化,但工厂出现了一个神秘大灾难事故。从这次事件醒来后,Warren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危险的新世界中:机器人们开始变得疯狂起来,机器增强的工人以及凶猛的AI似乎都想致其于死地。玩家必须想办法使用战斗机甲与武器来战斗,并通过升级装备来存活,同时找出CERO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阻止它的办法。  《迸发》将强调关于环境的故事述说,结合创新的战斗机甲和独特的角色发展成长系统。【未来世界的机甲战士】  游戏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又号称“机甲版的黑魂”,机甲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了。刚进入游戏就能看到几个装备酷炫的机甲战士。而游戏初期的敌人也都是身穿机甲的工人。  每个机甲的部位都可以进行升级,升级所需的材料、经验,以及机甲不同等级增加的能力效果,也都可以在装备升级的界面查看到。  机甲上还可以在插槽里装备不同的物件来增强自己的能力。有可以增加血量的,也有一些有其它特殊用途的。机甲的等级越高,能装备的物件也越多。而且这只是最初的PS01型号的机甲,后期应该还会有更厉害的型号,会有更多的插槽。【画面优化】  玩家肯定都会关心的是游戏画面和优化问题。《迸发》的游戏引擎采用的是Deck 13工作室自己开发的Fledge引擎。Deck 13工作室之前的作品《堕落之王》也使用的是这个引擎,可以看到这个引擎的优化也是越来越出色了。笔者GTX960的显卡开到高级特效也能稳定到60帧,游戏的画面非常精美。在双平台发售的同时还能保持这种优化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CG动画也是十分出色。  打斗的画面也是非常帅气流畅,当你肢解敌人时会给你一个慢动作特写镜头,令人感觉非常震撼且有冲击感。【出色的战斗体验】  游戏的操作比较简单,因为初期提示无处不在,让玩家会比较容易上手。战斗画面都是捕捉自特技演员演绎的动作,能提供极佳的游戏效果。精致的画面配上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让你体验到一气呵成的斩杀快感。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没有奔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跳跃。只有躲避的时候会有一个小滑行可以加快一点速度。  每名敌人身上都会有一些装备,玩家对敌人进行肢解后可以将这些装备作为战利品拾取,并装备到自己身上。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不同的武器对敌人不同部位的肢解都会是一整套不同的动作。【总结】  广泛的自定义背包系统以及流畅精美的战斗系统让《迸发》能够成为一款不错的RPG游戏。但是没有地图和任务指引,又没有中文版,令许多中文玩家无法去跟进剧情,只能体验到斩杀的快感,也出现了Steam上大量求中文的评价。  升级装备所需的材料也只能在肢解敌人后得到,所以每次回家后所有的怪都会刷新。为了得到材料可能会对同样的敌人进行多次攻击。这降低了些许游戏乐趣。  当你一周目通关后,游戏会提示你进入二周目可以保留装备和核心动力等级。但是进入新游戏后,敌人也相应增强,剧情也没有多大改动。所以你只是外观看起来帅气了不少,但是难度还是和一周目一模一样。也没有新剧情可以触发,所以笔者并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去打二周目、三周目,甚至去打四周目。PC上没有什么独占游戏吧,除了一些必须鼠标键盘操作的RTS(星际争霸)或者策略游戏之类,但是这些游戏也不用特地需要1080ti来玩啊。其他能玩到的大作都是跨平台发售的。不过主机有主机的好处,游戏多,不能作弊,没有外挂。PC游戏的话可以体验更高的性能和画面,而且还可以加MOD。特别是mod。那么就不得不推荐在MOD界大名鼎鼎的《上古卷轴5》了《上古卷轴5:天际》是一个伟大的、推出时间很长的RPG。作为一款RPG游戏大作,完全开放的世界,虽然可能无法避免时间的影响,但是《上古卷轴5:天际》仍然是电子游戏中最具沉浸感的虚拟世界之一又被称之为少女卷轴。看看下面这些少女MOD。这里有千变万化的MOD少女,有兴趣来一起玩吗?再推荐另外一个PC独占游戏策略游戏《文明6》《文明6》同样也是一款大名鼎鼎的游戏,作为一款策略战棋游戏,但有时候我甚至不敢确定,自己正在玩的是一款策略战棋游戏。虽然心里很清楚,但是当开启战争之后,却让人若隐若现感受到,并非像战棋游戏一样,虽然模式如此,但它实在是太像一款即时战略游戏了!这一切全都取决于它的游戏节奏。喜欢战棋游戏的玩家,这款游戏是不能错过的精品。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光影在这里求点赞求关注啦,谢谢大家。暴雪是少有的以PC为主要平台的3A游戏厂商。这一点一直为人称道。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暴雪就知道,它旗下的三大系列(星际争霸、魔兽争霸、暗黑破坏神)全都出过主机版。暴雪的品牌中只有风暴英雄、魔兽世界和炉石传说是纯粹的PC独占。魔兽争霸2登陆主机平台:PS(1997)、SS(1997)魔兽2是暴雪三大系列中第一个登陆主机的游戏。本作直接采用了手柄模拟指针的方式进行操作,想想就很无语……不过习惯以后还是能顺理进行游戏,如果你能熬过初期严重的不适感的话。星际争霸登陆主机平台:N64(2000)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没有玩过这个版本。它和上面的魔兽2一样是“硬移植”,用手柄操控光标……这种设计在星际这么强调手速的游戏中,不用玩就知道非常蹩脚。我想这也是后来的星际2一直没出主机版的原因。暗黑破坏神登陆主机平台:PS(1998)因为比PC原版晚出两年,PS版暗黑光照效果明显增强,人物动态也更加流畅。游戏性方面,PS版主要是在UI上有所调整以适应手柄操控,削减了同屏敌人数量。最有意思的是本作增加了本地双打功能。暗黑破坏神3登陆主机平台:PS4、Xbox One、PS3、Xbox360、NS暗黑3的6键位技能设定、动作化的BOSS战、简化的背包整理等等设计很明显一开始就是按主机标准设定的。本作也是暴雪的游戏中主机化最彻底的,登陆了当今所有主流平台。守望先锋登陆主机平台:PS4、Xbox One守望是暴雪第一个全平台同时发售的大作。在欧美宣传的时候甚至还一反常态的猛推主机版,可见暴雪对主机平台的重视。除了三大系列,暴雪早期还做过一批横板游戏,全都是面向主机平台。超人:绝处逢生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4)、世嘉创世纪(1995)本作是一款以DC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为核心的横板打斗游戏,和快打旋风一类的游戏很像。画面品质不错,不过比起一些同类的游戏,动作还是略显生硬。黑色荆棘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4)、世嘉创世纪(1995)、GBA(2003)本作的画风十分“融合”,混杂了中世纪魔幻、时空穿梭、外星人等等光怪陆离的元素,玩起来有点像动作解谜版的魂斗罗。虽然当年备受好评,但我感觉这作的动作节奏很迷,对背板要求有点过分。正义联盟特遣部队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5)、世嘉创世纪(1995)本作应该是超人:绝处逢生的系列作。但是玩法改成了格斗。综合素质不错,可惜只有六个人可以选(超人、蝙蝠侠、闪电侠、神奇女侠、海王、绿箭侠)……失落的维京人2登陆主机平台:PS(1997)、SS(1997)、SNES(1997)本作是一款卡通动作解密游戏,画风上明显可以看到魔兽争霸的影子。(失落的维京人一代由暴雪的前身硅与神经键公司开发。)可以看到,作为一个老牌游戏公司,暴雪和主机早就有交集,只是在魔兽世界盛行的十年间才完全专注到PC平台,而近年的新作又开始有了向主机靠拢的趋势。所以,暴雪以后的新作很可能都会是以全平台为目标。毕竟,全平台制霸才是王道啊。我是一个专注核心向游戏的老玩家,觉得这个回答有帮到你就点个赞吧,顺便关注一下。
  今天给您介绍的这款游戏是来自Deck 13旗下新作《迸发(The Surge)》,它号称是“机甲版的黑魂”,带有强烈的科幻色彩,设定和玩法和《黑魂》非常相似。  游戏的故事舞台将设定在一个反乌托邦主义的地球上,随著科技快速发展、资源滥用,地球已达生命尽头的边缘。巨大组织CREO想要扭转地球暖化导致地球异变的现象,但CERO内部却出了问题,计划失败。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名叫Warren的工人,服务于大集团CREO。CREO原本是为了逆转具有灾难性后果的气候变化,但工厂出现了一个神秘大灾难事故。从这次事件醒来后,Warren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危险的新世界中:机器人们开始变得疯狂起来,机器增强的工人以及凶猛的AI似乎都想致其于死地。玩家必须想办法使用战斗机甲与武器来战斗,并通过升级装备来存活,同时找出CERO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阻止它的办法。  《迸发》将强调关于环境的故事述说,结合创新的战斗机甲和独特的角色发展成长系统。【未来世界的机甲战士】  游戏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又号称“机甲版的黑魂”,机甲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了。刚进入游戏就能看到几个装备酷炫的机甲战士。而游戏初期的敌人也都是身穿机甲的工人。  每个机甲的部位都可以进行升级,升级所需的材料、经验,以及机甲不同等级增加的能力效果,也都可以在装备升级的界面查看到。  机甲上还可以在插槽里装备不同的物件来增强自己的能力。有可以增加血量的,也有一些有其它特殊用途的。机甲的等级越高,能装备的物件也越多。而且这只是最初的PS01型号的机甲,后期应该还会有更厉害的型号,会有更多的插槽。【画面优化】  玩家肯定都会关心的是游戏画面和优化问题。《迸发》的游戏引擎采用的是Deck 13工作室自己开发的Fledge引擎。Deck 13工作室之前的作品《堕落之王》也使用的是这个引擎,可以看到这个引擎的优化也是越来越出色了。笔者GTX960的显卡开到高级特效也能稳定到60帧,游戏的画面非常精美。在双平台发售的同时还能保持这种优化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CG动画也是十分出色。  打斗的画面也是非常帅气流畅,当你肢解敌人时会给你一个慢动作特写镜头,令人感觉非常震撼且有冲击感。【出色的战斗体验】  游戏的操作比较简单,因为初期提示无处不在,让玩家会比较容易上手。战斗画面都是捕捉自特技演员演绎的动作,能提供极佳的游戏效果。精致的画面配上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让你体验到一气呵成的斩杀快感。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没有奔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跳跃。只有躲避的时候会有一个小滑行可以加快一点速度。  每名敌人身上都会有一些装备,玩家对敌人进行肢解后可以将这些装备作为战利品拾取,并装备到自己身上。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不同的武器对敌人不同部位的肢解都会是一整套不同的动作。【总结】  广泛的自定义背包系统以及流畅精美的战斗系统让《迸发》能够成为一款不错的RPG游戏。但是没有地图和任务指引,又没有中文版,令许多中文玩家无法去跟进剧情,只能体验到斩杀的快感,也出现了Steam上大量求中文的评价。  升级装备所需的材料也只能在肢解敌人后得到,所以每次回家后所有的怪都会刷新。为了得到材料可能会对同样的敌人进行多次攻击。这降低了些许游戏乐趣。  当你一周目通关后,游戏会提示你进入二周目可以保留装备和核心动力等级。但是进入新游戏后,敌人也相应增强,剧情也没有多大改动。所以你只是外观看起来帅气了不少,但是难度还是和一周目一模一样。也没有新剧情可以触发,所以笔者并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去打二周目、三周目,甚至去打四周目。PC上没有什么独占游戏吧,除了一些必须鼠标键盘操作的RTS(星际争霸)或者策略游戏之类,但是这些游戏也不用特地需要1080ti来玩啊。其他能玩到的大作都是跨平台发售的。不过主机有主机的好处,游戏多,不能作弊,没有外挂。PC游戏的话可以体验更高的性能和画面,而且还可以加MOD。特别是mod。那么就不得不推荐在MOD界大名鼎鼎的《上古卷轴5》了《上古卷轴5:天际》是一个伟大的、推出时间很长的RPG。作为一款RPG游戏大作,完全开放的世界,虽然可能无法避免时间的影响,但是《上古卷轴5:天际》仍然是电子游戏中最具沉浸感的虚拟世界之一又被称之为少女卷轴。看看下面这些少女MOD。这里有千变万化的MOD少女,有兴趣来一起玩吗?再推荐另外一个PC独占游戏策略游戏《文明6》《文明6》同样也是一款大名鼎鼎的游戏,作为一款策略战棋游戏,但有时候我甚至不敢确定,自己正在玩的是一款策略战棋游戏。虽然心里很清楚,但是当开启战争之后,却让人若隐若现感受到,并非像战棋游戏一样,虽然模式如此,但它实在是太像一款即时战略游戏了!这一切全都取决于它的游戏节奏。喜欢战棋游戏的玩家,这款游戏是不能错过的精品。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光影在这里求点赞求关注啦,谢谢大家。暴雪是少有的以PC为主要平台的3A游戏厂商。这一点一直为人称道。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暴雪就知道,它旗下的三大系列(星际争霸、魔兽争霸、暗黑破坏神)全都出过主机版。暴雪的品牌中只有风暴英雄、魔兽世界和炉石传说是纯粹的PC独占。魔兽争霸2登陆主机平台:PS(1997)、SS(1997)魔兽2是暴雪三大系列中第一个登陆主机的游戏。本作直接采用了手柄模拟指针的方式进行操作,想想就很无语……不过习惯以后还是能顺理进行游戏,如果你能熬过初期严重的不适感的话。星际争霸登陆主机平台:N64(2000)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没有玩过这个版本。它和上面的魔兽2一样是“硬移植”,用手柄操控光标……这种设计在星际这么强调手速的游戏中,不用玩就知道非常蹩脚。我想这也是后来的星际2一直没出主机版的原因。暗黑破坏神登陆主机平台:PS(1998)因为比PC原版晚出两年,PS版暗黑光照效果明显增强,人物动态也更加流畅。游戏性方面,PS版主要是在UI上有所调整以适应手柄操控,削减了同屏敌人数量。最有意思的是本作增加了本地双打功能。暗黑破坏神3登陆主机平台:PS4、Xbox One、PS3、Xbox360、NS暗黑3的6键位技能设定、动作化的BOSS战、简化的背包整理等等设计很明显一开始就是按主机标准设定的。本作也是暴雪的游戏中主机化最彻底的,登陆了当今所有主流平台。守望先锋登陆主机平台:PS4、Xbox One守望是暴雪第一个全平台同时发售的大作。在欧美宣传的时候甚至还一反常态的猛推主机版,可见暴雪对主机平台的重视。除了三大系列,暴雪早期还做过一批横板游戏,全都是面向主机平台。超人:绝处逢生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4)、世嘉创世纪(1995)本作是一款以DC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为核心的横板打斗游戏,和快打旋风一类的游戏很像。画面品质不错,不过比起一些同类的游戏,动作还是略显生硬。黑色荆棘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4)、世嘉创世纪(1995)、GBA(2003)本作的画风十分“融合”,混杂了中世纪魔幻、时空穿梭、外星人等等光怪陆离的元素,玩起来有点像动作解谜版的魂斗罗。虽然当年备受好评,但我感觉这作的动作节奏很迷,对背板要求有点过分。正义联盟特遣部队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5)、世嘉创世纪(1995)本作应该是超人:绝处逢生的系列作。但是玩法改成了格斗。综合素质不错,可惜只有六个人可以选(超人、蝙蝠侠、闪电侠、神奇女侠、海王、绿箭侠)……失落的维京人2登陆主机平台:PS(1997)、SS(1997)、SNES(1997)本作是一款卡通动作解密游戏,画风上明显可以看到魔兽争霸的影子。(失落的维京人一代由暴雪的前身硅与神经键公司开发。)可以看到,作为一个老牌游戏公司,暴雪和主机早就有交集,只是在魔兽世界盛行的十年间才完全专注到PC平台,而近年的新作又开始有了向主机靠拢的趋势。所以,暴雪以后的新作很可能都会是以全平台为目标。毕竟,全平台制霸才是王道啊。我是一个专注核心向游戏的老玩家,觉得这个回答有帮到你就点个赞吧,顺便关注一下。游戏机上的那些独占游戏都是索尼、微软和任天堂他们各自的第一方公司,或者说花钱养的公司做出来的游戏,游戏机厂商推出独占游戏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游戏机销量,从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和利润,所以一般只会把高质量的游戏作为独占游戏发售,而且大部分都是数年磨一剑的优秀作品。除了索尼和微软他们钦定的第一方游戏开发商以外,也会有一些独立的游戏开发商为了获得投资和更多的利润选择推出独占游戏,因为独占游戏虽说只能在一方游戏机平台上发布,表面上销量减少了,但是可以享受更低比例的权利金,这样在同样的销售价格下卖出一部游戏的利润比那些全平台游戏多,此外在游戏开发前期还可能获得独占游戏机方的资金投入。至于一部分游戏不推出PC版,更多的还是为了防止PC盗版带来的销量冲击,毕竟游戏主机上是不存在盗版的,如果推出PC版一旦被盗版,就会影响游戏机正版的销量,加上一款游戏的PC版销量远远不如游戏机版,有些游戏厂商也就干脆丢了芝麻报西瓜,索性就不推出PC版了。不过也不能说PC玩家的游戏越来越少,至少大部分网络游戏还是PC端更方便,由于steam等数字游戏发行平台的出现,PC游戏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薄利多销来提升业绩,包括微软为了统一平台也逐渐把原来的不少独占游戏拿到PC上来,这些对于PC玩家而言都是好事。
  今天给您介绍的这款游戏是来自Deck 13旗下新作《迸发(The Surge)》,它号称是“机甲版的黑魂”,带有强烈的科幻色彩,设定和玩法和《黑魂》非常相似。  游戏的故事舞台将设定在一个反乌托邦主义的地球上,随著科技快速发展、资源滥用,地球已达生命尽头的边缘。巨大组织CREO想要扭转地球暖化导致地球异变的现象,但CERO内部却出了问题,计划失败。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名叫Warren的工人,服务于大集团CREO。CREO原本是为了逆转具有灾难性后果的气候变化,但工厂出现了一个神秘大灾难事故。从这次事件醒来后,Warren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危险的新世界中:机器人们开始变得疯狂起来,机器增强的工人以及凶猛的AI似乎都想致其于死地。玩家必须想办法使用战斗机甲与武器来战斗,并通过升级装备来存活,同时找出CERO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阻止它的办法。  《迸发》将强调关于环境的故事述说,结合创新的战斗机甲和独特的角色发展成长系统。【未来世界的机甲战士】  游戏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又号称“机甲版的黑魂”,机甲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了。刚进入游戏就能看到几个装备酷炫的机甲战士。而游戏初期的敌人也都是身穿机甲的工人。  每个机甲的部位都可以进行升级,升级所需的材料、经验,以及机甲不同等级增加的能力效果,也都可以在装备升级的界面查看到。  机甲上还可以在插槽里装备不同的物件来增强自己的能力。有可以增加血量的,也有一些有其它特殊用途的。机甲的等级越高,能装备的物件也越多。而且这只是最初的PS01型号的机甲,后期应该还会有更厉害的型号,会有更多的插槽。【画面优化】  玩家肯定都会关心的是游戏画面和优化问题。《迸发》的游戏引擎采用的是Deck 13工作室自己开发的Fledge引擎。Deck 13工作室之前的作品《堕落之王》也使用的是这个引擎,可以看到这个引擎的优化也是越来越出色了。笔者GTX960的显卡开到高级特效也能稳定到60帧,游戏的画面非常精美。在双平台发售的同时还能保持这种优化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CG动画也是十分出色。  打斗的画面也是非常帅气流畅,当你肢解敌人时会给你一个慢动作特写镜头,令人感觉非常震撼且有冲击感。【出色的战斗体验】  游戏的操作比较简单,因为初期提示无处不在,让玩家会比较容易上手。战斗画面都是捕捉自特技演员演绎的动作,能提供极佳的游戏效果。精致的画面配上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让你体验到一气呵成的斩杀快感。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没有奔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跳跃。只有躲避的时候会有一个小滑行可以加快一点速度。  每名敌人身上都会有一些装备,玩家对敌人进行肢解后可以将这些装备作为战利品拾取,并装备到自己身上。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不同的武器对敌人不同部位的肢解都会是一整套不同的动作。【总结】  广泛的自定义背包系统以及流畅精美的战斗系统让《迸发》能够成为一款不错的RPG游戏。但是没有地图和任务指引,又没有中文版,令许多中文玩家无法去跟进剧情,只能体验到斩杀的快感,也出现了Steam上大量求中文的评价。  升级装备所需的材料也只能在肢解敌人后得到,所以每次回家后所有的怪都会刷新。为了得到材料可能会对同样的敌人进行多次攻击。这降低了些许游戏乐趣。  当你一周目通关后,游戏会提示你进入二周目可以保留装备和核心动力等级。但是进入新游戏后,敌人也相应增强,剧情也没有多大改动。所以你只是外观看起来帅气了不少,但是难度还是和一周目一模一样。也没有新剧情可以触发,所以笔者并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去打二周目、三周目,甚至去打四周目。PC上没有什么独占游戏吧,除了一些必须鼠标键盘操作的RTS(星际争霸)或者策略游戏之类,但是这些游戏也不用特地需要1080ti来玩啊。其他能玩到的大作都是跨平台发售的。不过主机有主机的好处,游戏多,不能作弊,没有外挂。PC游戏的话可以体验更高的性能和画面,而且还可以加MOD。特别是mod。那么就不得不推荐在MOD界大名鼎鼎的《上古卷轴5》了《上古卷轴5:天际》是一个伟大的、推出时间很长的RPG。作为一款RPG游戏大作,完全开放的世界,虽然可能无法避免时间的影响,但是《上古卷轴5:天际》仍然是电子游戏中最具沉浸感的虚拟世界之一又被称之为少女卷轴。看看下面这些少女MOD。这里有千变万化的MOD少女,有兴趣来一起玩吗?再推荐另外一个PC独占游戏策略游戏《文明6》《文明6》同样也是一款大名鼎鼎的游戏,作为一款策略战棋游戏,但有时候我甚至不敢确定,自己正在玩的是一款策略战棋游戏。虽然心里很清楚,但是当开启战争之后,却让人若隐若现感受到,并非像战棋游戏一样,虽然模式如此,但它实在是太像一款即时战略游戏了!这一切全都取决于它的游戏节奏。喜欢战棋游戏的玩家,这款游戏是不能错过的精品。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光影在这里求点赞求关注啦,谢谢大家。暴雪是少有的以PC为主要平台的3A游戏厂商。这一点一直为人称道。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暴雪就知道,它旗下的三大系列(星际争霸、魔兽争霸、暗黑破坏神)全都出过主机版。暴雪的品牌中只有风暴英雄、魔兽世界和炉石传说是纯粹的PC独占。魔兽争霸2登陆主机平台:PS(1997)、SS(1997)魔兽2是暴雪三大系列中第一个登陆主机的游戏。本作直接采用了手柄模拟指针的方式进行操作,想想就很无语……不过习惯以后还是能顺理进行游戏,如果你能熬过初期严重的不适感的话。星际争霸登陆主机平台:N64(2000)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没有玩过这个版本。它和上面的魔兽2一样是“硬移植”,用手柄操控光标……这种设计在星际这么强调手速的游戏中,不用玩就知道非常蹩脚。我想这也是后来的星际2一直没出主机版的原因。暗黑破坏神登陆主机平台:PS(1998)因为比PC原版晚出两年,PS版暗黑光照效果明显增强,人物动态也更加流畅。游戏性方面,PS版主要是在UI上有所调整以适应手柄操控,削减了同屏敌人数量。最有意思的是本作增加了本地双打功能。暗黑破坏神3登陆主机平台:PS4、Xbox One、PS3、Xbox360、NS暗黑3的6键位技能设定、动作化的BOSS战、简化的背包整理等等设计很明显一开始就是按主机标准设定的。本作也是暴雪的游戏中主机化最彻底的,登陆了当今所有主流平台。守望先锋登陆主机平台:PS4、Xbox One守望是暴雪第一个全平台同时发售的大作。在欧美宣传的时候甚至还一反常态的猛推主机版,可见暴雪对主机平台的重视。除了三大系列,暴雪早期还做过一批横板游戏,全都是面向主机平台。超人:绝处逢生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4)、世嘉创世纪(1995)本作是一款以DC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为核心的横板打斗游戏,和快打旋风一类的游戏很像。画面品质不错,不过比起一些同类的游戏,动作还是略显生硬。黑色荆棘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4)、世嘉创世纪(1995)、GBA(2003)本作的画风十分“融合”,混杂了中世纪魔幻、时空穿梭、外星人等等光怪陆离的元素,玩起来有点像动作解谜版的魂斗罗。虽然当年备受好评,但我感觉这作的动作节奏很迷,对背板要求有点过分。正义联盟特遣部队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5)、世嘉创世纪(1995)本作应该是超人:绝处逢生的系列作。但是玩法改成了格斗。综合素质不错,可惜只有六个人可以选(超人、蝙蝠侠、闪电侠、神奇女侠、海王、绿箭侠)……失落的维京人2登陆主机平台:PS(1997)、SS(1997)、SNES(1997)本作是一款卡通动作解密游戏,画风上明显可以看到魔兽争霸的影子。(失落的维京人一代由暴雪的前身硅与神经键公司开发。)可以看到,作为一个老牌游戏公司,暴雪和主机早就有交集,只是在魔兽世界盛行的十年间才完全专注到PC平台,而近年的新作又开始有了向主机靠拢的趋势。所以,暴雪以后的新作很可能都会是以全平台为目标。毕竟,全平台制霸才是王道啊。我是一个专注核心向游戏的老玩家,觉得这个回答有帮到你就点个赞吧,顺便关注一下。游戏机上的那些独占游戏都是索尼、微软和任天堂他们各自的第一方公司,或者说花钱养的公司做出来的游戏,游戏机厂商推出独占游戏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游戏机销量,从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和利润,所以一般只会把高质量的游戏作为独占游戏发售,而且大部分都是数年磨一剑的优秀作品。除了索尼和微软他们钦定的第一方游戏开发商以外,也会有一些独立的游戏开发商为了获得投资和更多的利润选择推出独占游戏,因为独占游戏虽说只能在一方游戏机平台上发布,表面上销量减少了,但是可以享受更低比例的权利金,这样在同样的销售价格下卖出一部游戏的利润比那些全平台游戏多,此外在游戏开发前期还可能获得独占游戏机方的资金投入。至于一部分游戏不推出PC版,更多的还是为了防止PC盗版带来的销量冲击,毕竟游戏主机上是不存在盗版的,如果推出PC版一旦被盗版,就会影响游戏机正版的销量,加上一款游戏的PC版销量远远不如游戏机版,有些游戏厂商也就干脆丢了芝麻报西瓜,索性就不推出PC版了。不过也不能说PC玩家的游戏越来越少,至少大部分网络游戏还是PC端更方便,由于steam等数字游戏发行平台的出现,PC游戏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薄利多销来提升业绩,包括微软为了统一平台也逐渐把原来的不少独占游戏拿到PC上来,这些对于PC玩家而言都是好事。《往日不再》早在本月的17日就在Steam上解锁,约等于三张毛爷爷,279元依旧不支持简体中文,然而登录PC版我是喜闻乐见的,我希望没有所谓的永久独占游戏,这样就可以更方便的同时也让更多的玩家方便简单的来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不过尽管现在很多玩家的付费意识很成熟了却依旧有很多人条件不支持只能游玩“学习版”,不登录PC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我个人是喜欢只用一个设备来游玩,同时也希望游戏可以添置Mod,懂得都懂。《往日不再》曾是索尼独占游戏,不过现在似乎独占的游戏在以后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是限时独占,当然这种事情也不知道是不是认真的,索尼和Steam有了合作意向,如果不是限时独占那么就有可能是主机的游戏服务器可以和PC的服务器数据相通吧,到时候主机线上游戏就可以匹配到PC玩家了。《往日不再》是一款第三人称的动作冒险游戏,我们玩家在开放式的世界里生存探索,游戏的主线一开始是生存,后来就成为了寻妻之路。因为一开始两人分开了,后面迪肯找到那里发现已经成为焦土,他误认为自己的妻子死亡,随后又发现自己的妻子很可能活着。那么最终有没有找到呢?我还是不剧透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体验体验,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样用丧尸末日题材开发出的开放世界探索类型的游戏,一方面满足我探索世界的乐趣,一方面又满足我打丧尸以及些许的恐怖紧张感。不同于消逝的光芒,以及生化危机系列,消光中不建议使用枪械,枪械使用在开始有了很大的限制,枪击的声音会吸引特殊的丧尸,当然玩到后期,不,玩到熟悉游戏后,估计你也不怕了,来多少你杀多少;其次有别于生化危机的单线程有限小场景的生存类型,毕竟早期的生化危机并不鼓励我们击杀丧尸,你击杀丧尸不掉落东西,杀他不是浪费资源嘛,不过后面的生化危机就不同了,虽说生化危机在不断地改变,却一直没有做过开放世界,在《生化危机:村庄》里面有些许的半开放式探索的味道在其中。可惜尽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但是依然遗憾于没有开放式的正统生化危机游戏,你说弄一个开放式的不好吗?主角依然是那几个主角,在开放的世界里有独立属于自己的故事,彼此也会相互有所交集,类似于生化6。《往日不再》中比较有挑战性的大概就是尸潮了,不过尸潮等你能力提升上来之后,想打过去并不难,个人觉得应该把尸潮的数量或者难度再提高一些,不是说提高丧尸的伤害,而是尸潮可以相互融合,以及丧尸的种类类型再多一些,这样肯定更有挑战性,如果难度非常高,当你成功挑战成功的那种巨大喜悦和满足,那可是能被你铭记许久的情绪。喜欢丧尸题材的玩家我可以玩玩,游戏不错,剧情也相当不错,游戏的最后留下了很大的问题和悬念,不出意外肯定是有第二部的,但是索尼不知为何之前否定了第二部的开发,可能是时机问题吧,我个人觉得这款游戏肯定会有第二部,只是时间问题罢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索尼独占的游戏大作还有哪些吧:首先是战神4(God of War,尽管官方并没有标注数字,对我个人来说就是战神的第四部,不过严格来说这是战神系列的第七部作品,PSP有两部,PS2有两部,PS3有两部,如果说错了,请评论指正一下)血源诅咒(于2015年发售,这款游戏我目前还没有动过,听说难度是非常非常高的)神秘海域系列(个人最喜欢的是神海4)最后生还者(第一部在当时真的令我很喜欢,我个人特别喜欢这种类型的游戏,剧情好不用说,游戏的玩法以及恐怖体验也是非常到位的,唯一的槽点大概就是画质了吧,你说要是第二部的画质放到第一部多好?)女神异闻录5(没有玩过,听说很好玩,荣获了IGN和TGA2017最佳角色扮演游戏奖)还有一些比如漫威蜘蛛侠,旺达与巨像,还有很多,一些老游戏我就不说了,不出意外后面的主机独占游戏会越来越少,更多的都是限时独占,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样的情况发生,键鼠玩习惯了,有些游戏不适合键鼠的,直接用手柄体验。而且受限于主机的性能,之前的《往日不再》玩起来是很难受的,我用我朋友的PS4体验过,30帧画质虽然1080P也还可以,但是我个人是追求享受,30帧对我来说没法接受,60帧及格,144才算满意,当时玩锁60帧的游戏,我都是想尽办法去解锁帧数,比如只狼,比如奥日与黑暗森林。最后说个题外话,如果我制作游戏的相关视频,是做攻略好呢,还是纯粹的故事流程剧情好呢,我一直比较纠结于这个问题,要不,改天我试试?如果我要是做故事流程的话,我个人是希望做得像电影那样,只狼的那个修罗大电影算是试行吧。
  今天给您介绍的这款游戏是来自Deck 13旗下新作《迸发(The Surge)》,它号称是“机甲版的黑魂”,带有强烈的科幻色彩,设定和玩法和《黑魂》非常相似。  游戏的故事舞台将设定在一个反乌托邦主义的地球上,随著科技快速发展、资源滥用,地球已达生命尽头的边缘。巨大组织CREO想要扭转地球暖化导致地球异变的现象,但CERO内部却出了问题,计划失败。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名叫Warren的工人,服务于大集团CREO。CREO原本是为了逆转具有灾难性后果的气候变化,但工厂出现了一个神秘大灾难事故。从这次事件醒来后,Warren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危险的新世界中:机器人们开始变得疯狂起来,机器增强的工人以及凶猛的AI似乎都想致其于死地。玩家必须想办法使用战斗机甲与武器来战斗,并通过升级装备来存活,同时找出CERO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阻止它的办法。  《迸发》将强调关于环境的故事述说,结合创新的战斗机甲和独特的角色发展成长系统。【未来世界的机甲战士】  游戏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又号称“机甲版的黑魂”,机甲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了。刚进入游戏就能看到几个装备酷炫的机甲战士。而游戏初期的敌人也都是身穿机甲的工人。  每个机甲的部位都可以进行升级,升级所需的材料、经验,以及机甲不同等级增加的能力效果,也都可以在装备升级的界面查看到。  机甲上还可以在插槽里装备不同的物件来增强自己的能力。有可以增加血量的,也有一些有其它特殊用途的。机甲的等级越高,能装备的物件也越多。而且这只是最初的PS01型号的机甲,后期应该还会有更厉害的型号,会有更多的插槽。【画面优化】  玩家肯定都会关心的是游戏画面和优化问题。《迸发》的游戏引擎采用的是Deck 13工作室自己开发的Fledge引擎。Deck 13工作室之前的作品《堕落之王》也使用的是这个引擎,可以看到这个引擎的优化也是越来越出色了。笔者GTX960的显卡开到高级特效也能稳定到60帧,游戏的画面非常精美。在双平台发售的同时还能保持这种优化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CG动画也是十分出色。  打斗的画面也是非常帅气流畅,当你肢解敌人时会给你一个慢动作特写镜头,令人感觉非常震撼且有冲击感。【出色的战斗体验】  游戏的操作比较简单,因为初期提示无处不在,让玩家会比较容易上手。战斗画面都是捕捉自特技演员演绎的动作,能提供极佳的游戏效果。精致的画面配上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让你体验到一气呵成的斩杀快感。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没有奔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跳跃。只有躲避的时候会有一个小滑行可以加快一点速度。  每名敌人身上都会有一些装备,玩家对敌人进行肢解后可以将这些装备作为战利品拾取,并装备到自己身上。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不同的武器对敌人不同部位的肢解都会是一整套不同的动作。【总结】  广泛的自定义背包系统以及流畅精美的战斗系统让《迸发》能够成为一款不错的RPG游戏。但是没有地图和任务指引,又没有中文版,令许多中文玩家无法去跟进剧情,只能体验到斩杀的快感,也出现了Steam上大量求中文的评价。  升级装备所需的材料也只能在肢解敌人后得到,所以每次回家后所有的怪都会刷新。为了得到材料可能会对同样的敌人进行多次攻击。这降低了些许游戏乐趣。  当你一周目通关后,游戏会提示你进入二周目可以保留装备和核心动力等级。但是进入新游戏后,敌人也相应增强,剧情也没有多大改动。所以你只是外观看起来帅气了不少,但是难度还是和一周目一模一样。也没有新剧情可以触发,所以笔者并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去打二周目、三周目,甚至去打四周目。PC上没有什么独占游戏吧,除了一些必须鼠标键盘操作的RTS(星际争霸)或者策略游戏之类,但是这些游戏也不用特地需要1080ti来玩啊。其他能玩到的大作都是跨平台发售的。不过主机有主机的好处,游戏多,不能作弊,没有外挂。PC游戏的话可以体验更高的性能和画面,而且还可以加MOD。特别是mod。那么就不得不推荐在MOD界大名鼎鼎的《上古卷轴5》了《上古卷轴5:天际》是一个伟大的、推出时间很长的RPG。作为一款RPG游戏大作,完全开放的世界,虽然可能无法避免时间的影响,但是《上古卷轴5:天际》仍然是电子游戏中最具沉浸感的虚拟世界之一又被称之为少女卷轴。看看下面这些少女MOD。这里有千变万化的MOD少女,有兴趣来一起玩吗?再推荐另外一个PC独占游戏策略游戏《文明6》《文明6》同样也是一款大名鼎鼎的游戏,作为一款策略战棋游戏,但有时候我甚至不敢确定,自己正在玩的是一款策略战棋游戏。虽然心里很清楚,但是当开启战争之后,却让人若隐若现感受到,并非像战棋游戏一样,虽然模式如此,但它实在是太像一款即时战略游戏了!这一切全都取决于它的游戏节奏。喜欢战棋游戏的玩家,这款游戏是不能错过的精品。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光影在这里求点赞求关注啦,谢谢大家。暴雪是少有的以PC为主要平台的3A游戏厂商。这一点一直为人称道。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暴雪就知道,它旗下的三大系列(星际争霸、魔兽争霸、暗黑破坏神)全都出过主机版。暴雪的品牌中只有风暴英雄、魔兽世界和炉石传说是纯粹的PC独占。魔兽争霸2登陆主机平台:PS(1997)、SS(1997)魔兽2是暴雪三大系列中第一个登陆主机的游戏。本作直接采用了手柄模拟指针的方式进行操作,想想就很无语……不过习惯以后还是能顺理进行游戏,如果你能熬过初期严重的不适感的话。星际争霸登陆主机平台:N64(2000)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没有玩过这个版本。它和上面的魔兽2一样是“硬移植”,用手柄操控光标……这种设计在星际这么强调手速的游戏中,不用玩就知道非常蹩脚。我想这也是后来的星际2一直没出主机版的原因。暗黑破坏神登陆主机平台:PS(1998)因为比PC原版晚出两年,PS版暗黑光照效果明显增强,人物动态也更加流畅。游戏性方面,PS版主要是在UI上有所调整以适应手柄操控,削减了同屏敌人数量。最有意思的是本作增加了本地双打功能。暗黑破坏神3登陆主机平台:PS4、Xbox One、PS3、Xbox360、NS暗黑3的6键位技能设定、动作化的BOSS战、简化的背包整理等等设计很明显一开始就是按主机标准设定的。本作也是暴雪的游戏中主机化最彻底的,登陆了当今所有主流平台。守望先锋登陆主机平台:PS4、Xbox One守望是暴雪第一个全平台同时发售的大作。在欧美宣传的时候甚至还一反常态的猛推主机版,可见暴雪对主机平台的重视。除了三大系列,暴雪早期还做过一批横板游戏,全都是面向主机平台。超人:绝处逢生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4)、世嘉创世纪(1995)本作是一款以DC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为核心的横板打斗游戏,和快打旋风一类的游戏很像。画面品质不错,不过比起一些同类的游戏,动作还是略显生硬。黑色荆棘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4)、世嘉创世纪(1995)、GBA(2003)本作的画风十分“融合”,混杂了中世纪魔幻、时空穿梭、外星人等等光怪陆离的元素,玩起来有点像动作解谜版的魂斗罗。虽然当年备受好评,但我感觉这作的动作节奏很迷,对背板要求有点过分。正义联盟特遣部队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5)、世嘉创世纪(1995)本作应该是超人:绝处逢生的系列作。但是玩法改成了格斗。综合素质不错,可惜只有六个人可以选(超人、蝙蝠侠、闪电侠、神奇女侠、海王、绿箭侠)……失落的维京人2登陆主机平台:PS(1997)、SS(1997)、SNES(1997)本作是一款卡通动作解密游戏,画风上明显可以看到魔兽争霸的影子。(失落的维京人一代由暴雪的前身硅与神经键公司开发。)可以看到,作为一个老牌游戏公司,暴雪和主机早就有交集,只是在魔兽世界盛行的十年间才完全专注到PC平台,而近年的新作又开始有了向主机靠拢的趋势。所以,暴雪以后的新作很可能都会是以全平台为目标。毕竟,全平台制霸才是王道啊。我是一个专注核心向游戏的老玩家,觉得这个回答有帮到你就点个赞吧,顺便关注一下。游戏机上的那些独占游戏都是索尼、微软和任天堂他们各自的第一方公司,或者说花钱养的公司做出来的游戏,游戏机厂商推出独占游戏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游戏机销量,从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和利润,所以一般只会把高质量的游戏作为独占游戏发售,而且大部分都是数年磨一剑的优秀作品。除了索尼和微软他们钦定的第一方游戏开发商以外,也会有一些独立的游戏开发商为了获得投资和更多的利润选择推出独占游戏,因为独占游戏虽说只能在一方游戏机平台上发布,表面上销量减少了,但是可以享受更低比例的权利金,这样在同样的销售价格下卖出一部游戏的利润比那些全平台游戏多,此外在游戏开发前期还可能获得独占游戏机方的资金投入。至于一部分游戏不推出PC版,更多的还是为了防止PC盗版带来的销量冲击,毕竟游戏主机上是不存在盗版的,如果推出PC版一旦被盗版,就会影响游戏机正版的销量,加上一款游戏的PC版销量远远不如游戏机版,有些游戏厂商也就干脆丢了芝麻报西瓜,索性就不推出PC版了。不过也不能说PC玩家的游戏越来越少,至少大部分网络游戏还是PC端更方便,由于steam等数字游戏发行平台的出现,PC游戏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薄利多销来提升业绩,包括微软为了统一平台也逐渐把原来的不少独占游戏拿到PC上来,这些对于PC玩家而言都是好事。《往日不再》早在本月的17日就在Steam上解锁,约等于三张毛爷爷,279元依旧不支持简体中文,然而登录PC版我是喜闻乐见的,我希望没有所谓的永久独占游戏,这样就可以更方便的同时也让更多的玩家方便简单的来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不过尽管现在很多玩家的付费意识很成熟了却依旧有很多人条件不支持只能游玩“学习版”,不登录PC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我个人是喜欢只用一个设备来游玩,同时也希望游戏可以添置Mod,懂得都懂。《往日不再》曾是索尼独占游戏,不过现在似乎独占的游戏在以后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是限时独占,当然这种事情也不知道是不是认真的,索尼和Steam有了合作意向,如果不是限时独占那么就有可能是主机的游戏服务器可以和PC的服务器数据相通吧,到时候主机线上游戏就可以匹配到PC玩家了。《往日不再》是一款第三人称的动作冒险游戏,我们玩家在开放式的世界里生存探索,游戏的主线一开始是生存,后来就成为了寻妻之路。因为一开始两人分开了,后面迪肯找到那里发现已经成为焦土,他误认为自己的妻子死亡,随后又发现自己的妻子很可能活着。那么最终有没有找到呢?我还是不剧透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体验体验,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样用丧尸末日题材开发出的开放世界探索类型的游戏,一方面满足我探索世界的乐趣,一方面又满足我打丧尸以及些许的恐怖紧张感。不同于消逝的光芒,以及生化危机系列,消光中不建议使用枪械,枪械使用在开始有了很大的限制,枪击的声音会吸引特殊的丧尸,当然玩到后期,不,玩到熟悉游戏后,估计你也不怕了,来多少你杀多少;其次有别于生化危机的单线程有限小场景的生存类型,毕竟早期的生化危机并不鼓励我们击杀丧尸,你击杀丧尸不掉落东西,杀他不是浪费资源嘛,不过后面的生化危机就不同了,虽说生化危机在不断地改变,却一直没有做过开放世界,在《生化危机:村庄》里面有些许的半开放式探索的味道在其中。可惜尽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但是依然遗憾于没有开放式的正统生化危机游戏,你说弄一个开放式的不好吗?主角依然是那几个主角,在开放的世界里有独立属于自己的故事,彼此也会相互有所交集,类似于生化6。《往日不再》中比较有挑战性的大概就是尸潮了,不过尸潮等你能力提升上来之后,想打过去并不难,个人觉得应该把尸潮的数量或者难度再提高一些,不是说提高丧尸的伤害,而是尸潮可以相互融合,以及丧尸的种类类型再多一些,这样肯定更有挑战性,如果难度非常高,当你成功挑战成功的那种巨大喜悦和满足,那可是能被你铭记许久的情绪。喜欢丧尸题材的玩家我可以玩玩,游戏不错,剧情也相当不错,游戏的最后留下了很大的问题和悬念,不出意外肯定是有第二部的,但是索尼不知为何之前否定了第二部的开发,可能是时机问题吧,我个人觉得这款游戏肯定会有第二部,只是时间问题罢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索尼独占的游戏大作还有哪些吧:首先是战神4(God of War,尽管官方并没有标注数字,对我个人来说就是战神的第四部,不过严格来说这是战神系列的第七部作品,PSP有两部,PS2有两部,PS3有两部,如果说错了,请评论指正一下)血源诅咒(于2015年发售,这款游戏我目前还没有动过,听说难度是非常非常高的)神秘海域系列(个人最喜欢的是神海4)最后生还者(第一部在当时真的令我很喜欢,我个人特别喜欢这种类型的游戏,剧情好不用说,游戏的玩法以及恐怖体验也是非常到位的,唯一的槽点大概就是画质了吧,你说要是第二部的画质放到第一部多好?)女神异闻录5(没有玩过,听说很好玩,荣获了IGN和TGA2017最佳角色扮演游戏奖)还有一些比如漫威蜘蛛侠,旺达与巨像,还有很多,一些老游戏我就不说了,不出意外后面的主机独占游戏会越来越少,更多的都是限时独占,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样的情况发生,键鼠玩习惯了,有些游戏不适合键鼠的,直接用手柄体验。而且受限于主机的性能,之前的《往日不再》玩起来是很难受的,我用我朋友的PS4体验过,30帧画质虽然1080P也还可以,但是我个人是追求享受,30帧对我来说没法接受,60帧及格,144才算满意,当时玩锁60帧的游戏,我都是想尽办法去解锁帧数,比如只狼,比如奥日与黑暗森林。最后说个题外话,如果我制作游戏的相关视频,是做攻略好呢,还是纯粹的故事流程剧情好呢,我一直比较纠结于这个问题,要不,改天我试试?如果我要是做故事流程的话,我个人是希望做得像电影那样,只狼的那个修罗大电影算是试行吧。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目前来下结论还有点为时过早。第一. 微软是一家卖软件为主的公司。很早之前在游戏主机领域索尼,任天堂和世嘉三足鼎立的时代,微软想要涉足游戏主机领域是困难重重的。微软当时找到世嘉合作想要借助世嘉来推广自家简化的windows CE系统,但是有很少的游戏开发商愿意在windows CE系统上做游戏。这次合作最终以失败告终。第二. XBOX 的崛起。当时微软为了让XBOX初代性能不亚于索尼的PS2,所以XBOX发布整整晚了一年这样也给微软造成了近33亿美元的亏损。这在当时是可以同时买下谷歌和苹果两家公司的,虽然顶着亏损33亿美元的风险微软毅然决然的踏足游戏主机领域。在这里我们广大玩家也应该对微软报以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微软的XBOX加入游戏主机领域才让我们玩家有更多的选择。2001年初代XBOX发售后微软更为我们玩家带来了很多优秀的独占游戏《光环》《战争机器》《极限竞速》等等这里就不列举了。第三. 独占跨平台。在2016年微软宣布旗下多款独占要跨平台win10,在业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人认为微软要抛弃XBOX。然而整两年过去了微软不但没有抛弃XBOX反而XBOX x1S还卖的很好。现在回过头去想想其实微软一直是不忘初心,微软只是想要推广自己的windows系统而已。所以独占大作跨平台这战略是愚蠢还是良策,其实这又回到了上面第一条所说的“微软是一家卖软件为主的公司”!第四. 从玩家的角度出发。不仅让我们玩家有更多的选择性,而且这些独占大作借助PC平台强大的硬件性能有更好的画面表现。不在局限于游戏主机各种限制性画面表现,这无疑是带给我们玩家的一大福利。所以我觉得微软独占大作登入PC对于我们玩家来说是好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谢谢!
  今天给您介绍的这款游戏是来自Deck 13旗下新作《迸发(The Surge)》,它号称是“机甲版的黑魂”,带有强烈的科幻色彩,设定和玩法和《黑魂》非常相似。  游戏的故事舞台将设定在一个反乌托邦主义的地球上,随著科技快速发展、资源滥用,地球已达生命尽头的边缘。巨大组织CREO想要扭转地球暖化导致地球异变的现象,但CERO内部却出了问题,计划失败。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名叫Warren的工人,服务于大集团CREO。CREO原本是为了逆转具有灾难性后果的气候变化,但工厂出现了一个神秘大灾难事故。从这次事件醒来后,Warren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危险的新世界中:机器人们开始变得疯狂起来,机器增强的工人以及凶猛的AI似乎都想致其于死地。玩家必须想办法使用战斗机甲与武器来战斗,并通过升级装备来存活,同时找出CERO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阻止它的办法。  《迸发》将强调关于环境的故事述说,结合创新的战斗机甲和独特的角色发展成长系统。【未来世界的机甲战士】  游戏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又号称“机甲版的黑魂”,机甲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了。刚进入游戏就能看到几个装备酷炫的机甲战士。而游戏初期的敌人也都是身穿机甲的工人。  每个机甲的部位都可以进行升级,升级所需的材料、经验,以及机甲不同等级增加的能力效果,也都可以在装备升级的界面查看到。  机甲上还可以在插槽里装备不同的物件来增强自己的能力。有可以增加血量的,也有一些有其它特殊用途的。机甲的等级越高,能装备的物件也越多。而且这只是最初的PS01型号的机甲,后期应该还会有更厉害的型号,会有更多的插槽。【画面优化】  玩家肯定都会关心的是游戏画面和优化问题。《迸发》的游戏引擎采用的是Deck 13工作室自己开发的Fledge引擎。Deck 13工作室之前的作品《堕落之王》也使用的是这个引擎,可以看到这个引擎的优化也是越来越出色了。笔者GTX960的显卡开到高级特效也能稳定到60帧,游戏的画面非常精美。在双平台发售的同时还能保持这种优化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CG动画也是十分出色。  打斗的画面也是非常帅气流畅,当你肢解敌人时会给你一个慢动作特写镜头,令人感觉非常震撼且有冲击感。【出色的战斗体验】  游戏的操作比较简单,因为初期提示无处不在,让玩家会比较容易上手。战斗画面都是捕捉自特技演员演绎的动作,能提供极佳的游戏效果。精致的画面配上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让你体验到一气呵成的斩杀快感。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没有奔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跳跃。只有躲避的时候会有一个小滑行可以加快一点速度。  每名敌人身上都会有一些装备,玩家对敌人进行肢解后可以将这些装备作为战利品拾取,并装备到自己身上。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不同的武器对敌人不同部位的肢解都会是一整套不同的动作。【总结】  广泛的自定义背包系统以及流畅精美的战斗系统让《迸发》能够成为一款不错的RPG游戏。但是没有地图和任务指引,又没有中文版,令许多中文玩家无法去跟进剧情,只能体验到斩杀的快感,也出现了Steam上大量求中文的评价。  升级装备所需的材料也只能在肢解敌人后得到,所以每次回家后所有的怪都会刷新。为了得到材料可能会对同样的敌人进行多次攻击。这降低了些许游戏乐趣。  当你一周目通关后,游戏会提示你进入二周目可以保留装备和核心动力等级。但是进入新游戏后,敌人也相应增强,剧情也没有多大改动。所以你只是外观看起来帅气了不少,但是难度还是和一周目一模一样。也没有新剧情可以触发,所以笔者并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去打二周目、三周目,甚至去打四周目。PC上没有什么独占游戏吧,除了一些必须鼠标键盘操作的RTS(星际争霸)或者策略游戏之类,但是这些游戏也不用特地需要1080ti来玩啊。其他能玩到的大作都是跨平台发售的。不过主机有主机的好处,游戏多,不能作弊,没有外挂。PC游戏的话可以体验更高的性能和画面,而且还可以加MOD。特别是mod。那么就不得不推荐在MOD界大名鼎鼎的《上古卷轴5》了《上古卷轴5:天际》是一个伟大的、推出时间很长的RPG。作为一款RPG游戏大作,完全开放的世界,虽然可能无法避免时间的影响,但是《上古卷轴5:天际》仍然是电子游戏中最具沉浸感的虚拟世界之一又被称之为少女卷轴。看看下面这些少女MOD。这里有千变万化的MOD少女,有兴趣来一起玩吗?再推荐另外一个PC独占游戏策略游戏《文明6》《文明6》同样也是一款大名鼎鼎的游戏,作为一款策略战棋游戏,但有时候我甚至不敢确定,自己正在玩的是一款策略战棋游戏。虽然心里很清楚,但是当开启战争之后,却让人若隐若现感受到,并非像战棋游戏一样,虽然模式如此,但它实在是太像一款即时战略游戏了!这一切全都取决于它的游戏节奏。喜欢战棋游戏的玩家,这款游戏是不能错过的精品。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光影在这里求点赞求关注啦,谢谢大家。暴雪是少有的以PC为主要平台的3A游戏厂商。这一点一直为人称道。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暴雪就知道,它旗下的三大系列(星际争霸、魔兽争霸、暗黑破坏神)全都出过主机版。暴雪的品牌中只有风暴英雄、魔兽世界和炉石传说是纯粹的PC独占。魔兽争霸2登陆主机平台:PS(1997)、SS(1997)魔兽2是暴雪三大系列中第一个登陆主机的游戏。本作直接采用了手柄模拟指针的方式进行操作,想想就很无语……不过习惯以后还是能顺理进行游戏,如果你能熬过初期严重的不适感的话。星际争霸登陆主机平台:N64(2000)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没有玩过这个版本。它和上面的魔兽2一样是“硬移植”,用手柄操控光标……这种设计在星际这么强调手速的游戏中,不用玩就知道非常蹩脚。我想这也是后来的星际2一直没出主机版的原因。暗黑破坏神登陆主机平台:PS(1998)因为比PC原版晚出两年,PS版暗黑光照效果明显增强,人物动态也更加流畅。游戏性方面,PS版主要是在UI上有所调整以适应手柄操控,削减了同屏敌人数量。最有意思的是本作增加了本地双打功能。暗黑破坏神3登陆主机平台:PS4、Xbox One、PS3、Xbox360、NS暗黑3的6键位技能设定、动作化的BOSS战、简化的背包整理等等设计很明显一开始就是按主机标准设定的。本作也是暴雪的游戏中主机化最彻底的,登陆了当今所有主流平台。守望先锋登陆主机平台:PS4、Xbox One守望是暴雪第一个全平台同时发售的大作。在欧美宣传的时候甚至还一反常态的猛推主机版,可见暴雪对主机平台的重视。除了三大系列,暴雪早期还做过一批横板游戏,全都是面向主机平台。超人:绝处逢生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4)、世嘉创世纪(1995)本作是一款以DC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为核心的横板打斗游戏,和快打旋风一类的游戏很像。画面品质不错,不过比起一些同类的游戏,动作还是略显生硬。黑色荆棘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4)、世嘉创世纪(1995)、GBA(2003)本作的画风十分“融合”,混杂了中世纪魔幻、时空穿梭、外星人等等光怪陆离的元素,玩起来有点像动作解谜版的魂斗罗。虽然当年备受好评,但我感觉这作的动作节奏很迷,对背板要求有点过分。正义联盟特遣部队登陆主机平台:SNES(1995)、世嘉创世纪(1995)本作应该是超人:绝处逢生的系列作。但是玩法改成了格斗。综合素质不错,可惜只有六个人可以选(超人、蝙蝠侠、闪电侠、神奇女侠、海王、绿箭侠)……失落的维京人2登陆主机平台:PS(1997)、SS(1997)、SNES(1997)本作是一款卡通动作解密游戏,画风上明显可以看到魔兽争霸的影子。(失落的维京人一代由暴雪的前身硅与神经键公司开发。)可以看到,作为一个老牌游戏公司,暴雪和主机早就有交集,只是在魔兽世界盛行的十年间才完全专注到PC平台,而近年的新作又开始有了向主机靠拢的趋势。所以,暴雪以后的新作很可能都会是以全平台为目标。毕竟,全平台制霸才是王道啊。我是一个专注核心向游戏的老玩家,觉得这个回答有帮到你就点个赞吧,顺便关注一下。游戏机上的那些独占游戏都是索尼、微软和任天堂他们各自的第一方公司,或者说花钱养的公司做出来的游戏,游戏机厂商推出独占游戏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游戏机销量,从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和利润,所以一般只会把高质量的游戏作为独占游戏发售,而且大部分都是数年磨一剑的优秀作品。除了索尼和微软他们钦定的第一方游戏开发商以外,也会有一些独立的游戏开发商为了获得投资和更多的利润选择推出独占游戏,因为独占游戏虽说只能在一方游戏机平台上发布,表面上销量减少了,但是可以享受更低比例的权利金,这样在同样的销售价格下卖出一部游戏的利润比那些全平台游戏多,此外在游戏开发前期还可能获得独占游戏机方的资金投入。至于一部分游戏不推出PC版,更多的还是为了防止PC盗版带来的销量冲击,毕竟游戏主机上是不存在盗版的,如果推出PC版一旦被盗版,就会影响游戏机正版的销量,加上一款游戏的PC版销量远远不如游戏机版,有些游戏厂商也就干脆丢了芝麻报西瓜,索性就不推出PC版了。不过也不能说PC玩家的游戏越来越少,至少大部分网络游戏还是PC端更方便,由于steam等数字游戏发行平台的出现,PC游戏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薄利多销来提升业绩,包括微软为了统一平台也逐渐把原来的不少独占游戏拿到PC上来,这些对于PC玩家而言都是好事。《往日不再》早在本月的17日就在Steam上解锁,约等于三张毛爷爷,279元依旧不支持简体中文,然而登录PC版我是喜闻乐见的,我希望没有所谓的永久独占游戏,这样就可以更方便的同时也让更多的玩家方便简单的来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不过尽管现在很多玩家的付费意识很成熟了却依旧有很多人条件不支持只能游玩“学习版”,不登录PC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我个人是喜欢只用一个设备来游玩,同时也希望游戏可以添置Mod,懂得都懂。《往日不再》曾是索尼独占游戏,不过现在似乎独占的游戏在以后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是限时独占,当然这种事情也不知道是不是认真的,索尼和Steam有了合作意向,如果不是限时独占那么就有可能是主机的游戏服务器可以和PC的服务器数据相通吧,到时候主机线上游戏就可以匹配到PC玩家了。《往日不再》是一款第三人称的动作冒险游戏,我们玩家在开放式的世界里生存探索,游戏的主线一开始是生存,后来就成为了寻妻之路。因为一开始两人分开了,后面迪肯找到那里发现已经成为焦土,他误认为自己的妻子死亡,随后又发现自己的妻子很可能活着。那么最终有没有找到呢?我还是不剧透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体验体验,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样用丧尸末日题材开发出的开放世界探索类型的游戏,一方面满足我探索世界的乐趣,一方面又满足我打丧尸以及些许的恐怖紧张感。不同于消逝的光芒,以及生化危机系列,消光中不建议使用枪械,枪械使用在开始有了很大的限制,枪击的声音会吸引特殊的丧尸,当然玩到后期,不,玩到熟悉游戏后,估计你也不怕了,来多少你杀多少;其次有别于生化危机的单线程有限小场景的生存类型,毕竟早期的生化危机并不鼓励我们击杀丧尸,你击杀丧尸不掉落东西,杀他不是浪费资源嘛,不过后面的生化危机就不同了,虽说生化危机在不断地改变,却一直没有做过开放世界,在《生化危机:村庄》里面有些许的半开放式探索的味道在其中。可惜尽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但是依然遗憾于没有开放式的正统生化危机游戏,你说弄一个开放式的不好吗?主角依然是那几个主角,在开放的世界里有独立属于自己的故事,彼此也会相互有所交集,类似于生化6。《往日不再》中比较有挑战性的大概就是尸潮了,不过尸潮等你能力提升上来之后,想打过去并不难,个人觉得应该把尸潮的数量或者难度再提高一些,不是说提高丧尸的伤害,而是尸潮可以相互融合,以及丧尸的种类类型再多一些,这样肯定更有挑战性,如果难度非常高,当你成功挑战成功的那种巨大喜悦和满足,那可是能被你铭记许久的情绪。喜欢丧尸题材的玩家我可以玩玩,游戏不错,剧情也相当不错,游戏的最后留下了很大的问题和悬念,不出意外肯定是有第二部的,但是索尼不知为何之前否定了第二部的开发,可能是时机问题吧,我个人觉得这款游戏肯定会有第二部,只是时间问题罢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索尼独占的游戏大作还有哪些吧:首先是战神4(God of War,尽管官方并没有标注数字,对我个人来说就是战神的第四部,不过严格来说这是战神系列的第七部作品,PSP有两部,PS2有两部,PS3有两部,如果说错了,请评论指正一下)血源诅咒(于2015年发售,这款游戏我目前还没有动过,听说难度是非常非常高的)神秘海域系列(个人最喜欢的是神海4)最后生还者(第一部在当时真的令我很喜欢,我个人特别喜欢这种类型的游戏,剧情好不用说,游戏的玩法以及恐怖体验也是非常到位的,唯一的槽点大概就是画质了吧,你说要是第二部的画质放到第一部多好?)女神异闻录5(没有玩过,听说很好玩,荣获了IGN和TGA2017最佳角色扮演游戏奖)还有一些比如漫威蜘蛛侠,旺达与巨像,还有很多,一些老游戏我就不说了,不出意外后面的主机独占游戏会越来越少,更多的都是限时独占,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样的情况发生,键鼠玩习惯了,有些游戏不适合键鼠的,直接用手柄体验。而且受限于主机的性能,之前的《往日不再》玩起来是很难受的,我用我朋友的PS4体验过,30帧画质虽然1080P也还可以,但是我个人是追求享受,30帧对我来说没法接受,60帧及格,144才算满意,当时玩锁60帧的游戏,我都是想尽办法去解锁帧数,比如只狼,比如奥日与黑暗森林。最后说个题外话,如果我制作游戏的相关视频,是做攻略好呢,还是纯粹的故事流程剧情好呢,我一直比较纠结于这个问题,要不,改天我试试?如果我要是做故事流程的话,我个人是希望做得像电影那样,只狼的那个修罗大电影算是试行吧。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目前来下结论还有点为时过早。第一. 微软是一家卖软件为主的公司。很早之前在游戏主机领域索尼,任天堂和世嘉三足鼎立的时代,微软想要涉足游戏主机领域是困难重重的。微软当时找到世嘉合作想要借助世嘉来推广自家简化的windows CE系统,但是有很少的游戏开发商愿意在windows CE系统上做游戏。这次合作最终以失败告终。第二. XBOX 的崛起。当时微软为了让XBOX初代性能不亚于索尼的PS2,所以XBOX发布整整晚了一年这样也给微软造成了近33亿美元的亏损。这在当时是可以同时买下谷歌和苹果两家公司的,虽然顶着亏损33亿美元的风险微软毅然决然的踏足游戏主机领域。在这里我们广大玩家也应该对微软报以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微软的XBOX加入游戏主机领域才让我们玩家有更多的选择。2001年初代XBOX发售后微软更为我们玩家带来了很多优秀的独占游戏《光环》《战争机器》《极限竞速》等等这里就不列举了。第三. 独占跨平台。在2016年微软宣布旗下多款独占要跨平台win10,在业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人认为微软要抛弃XBOX。然而整两年过去了微软不但没有抛弃XBOX反而XBOX x1S还卖的很好。现在回过头去想想其实微软一直是不忘初心,微软只是想要推广自己的windows系统而已。所以独占大作跨平台这战略是愚蠢还是良策,其实这又回到了上面第一条所说的“微软是一家卖软件为主的公司”!第四. 从玩家的角度出发。不仅让我们玩家有更多的选择性,而且这些独占大作借助PC平台强大的硬件性能有更好的画面表现。不在局限于游戏主机各种限制性画面表现,这无疑是带给我们玩家的一大福利。所以我觉得微软独占大作登入PC对于我们玩家来说是好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谢谢!Hello,这里是碎碎念君。由于主机文化太淡,主机玩家小圈子化,在国内,“主机独占”大体上成为了一个贬义词,然而,有些游戏“主机独占”到底,是有其必然原因的。卖主机的“招牌游戏”。有些游戏,PC平台是注定不能通过正常渠道玩到的,因为这些游戏本身就是拿来卖主机的“标配货”,也就是“招牌游戏”。制作出这些优秀游戏的工作室,不是隶属于主机公司,就是主机公司占股很多,或是签了“卖身协议”,只能对主机制作商马首是瞻。而同样,为了把主机卖出去,主机公司也需要这些招牌游戏(及其续作)。毕竟,现在主机市场竞争同样很残酷,而采取这种“垄断”措施,强制玩家买游戏带主机,也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事。更好的交互环境如今,主机除了纯粹向的重度娱乐和沙发豆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卖点就是“干净”的交互环境。毕竟,现在那些有能力和海量外挂工作室勾心斗角的公司,其实太少了。而主机的封闭性,从根源上杜绝了大部分的外挂。一些自知缺乏对抗外挂能力,或是不愿意为此付出巨大成本的制作商,如果认为值得为此牺牲PC玩家的话,就会让游戏干干净净的“主机独享”。移植成本与PC收益的预期用PC玩《四女神Online》的小伙伴们,请问你们跑地图是不是非常难受呢?其实,移植游戏并不是没有成本的,很多为了主机量身打造的游戏,系统上过度考虑了主机玩家的体验,对键盘鼠标操作的兼容性很差。这些游戏即使移植到PC上,恐怕玩家的体验也并不会好,而如果要刻意照顾PC版的感受,则游戏系统上必须大改——这甚至意味着小半个游戏重做,多花几个月的时间。而如果制作商认为PC玩家收益的预期,甚至覆盖不了移植的成本的话,就会让游戏宁愿“烂死”在主机上。这些大概就是一些游戏“主机独享”到底的原因了。如果您认为有其他看法或者意见需要分享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游戏碎碎念”,看第一手游戏吐槽。

5,哪些游戏都一直是PC独占的

dota2 lol csgo 这些电脑网游武装突袭3吧还有rts游戏比如全面战争系列但总体而言,pc的游戏阵容比起主机还是差一些了主机上现在网游和单机质量也很高

6,给推荐几个PC单机游戏最好是高自由度

刺客信条大革命 巫师3 极品飞车17 虐杀原型2 gta5 上古卷轴5 辐射3
战地,龙腾,gta(侠盗飞车下完咖啡杯补丁后自由度是真高,那啥都能干),使命召唤

7,PS2独占游戏

RPG最终幻想,勇者斗恶龙,星海系列,北欧女神系列,传说系列赛车就是索尼的看家大作GT赛车3-4了动作类就像你说的鬼泣12了不过侠盗系列可不是独占的,PC,XBOX都有。合金装备3也是独占,还有我比较喜欢的ICO,旺达与巨像,索尼自家的销量一般,但是很有艺术质感,看你口味了此外就是一大堆日式养成游戏,战棋游戏。比如机战什么的对了还有零系列,死魂曲,九怨都是不错的恐怖大作最后还有我的最爱皇牌空战系列,先说这么多
只要叫ps2游戏就能模拟,只能说模拟的效果好坏了,是不是独占游戏和能不能模拟没关系,你只要有这个游戏就能用模拟器玩。配置高可以流畅些,要是配置低可能会卡。
楼上居然没说战神系列!!!!!

8,请问占用硬盘最大的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是什么

最大的游戏  《传送之物:逝者的镇魂歌》   目前最大的游戏就是于今年8月31日在XBOX360上推出的S.RPG游戏巨作《传送之物:逝者的镇魂歌》,测试版容量为25.6G, 因此,正式版的容量肯定要大于测试版.可惜这款游戏正值今年的E3展览的时候,没有推出试玩版,主要是当时的开发度很低,不足以推出试玩版. 这款游戏是XBOX360独占的游戏,其实即使想多平台推出,也是不可能的,鉴于目前PC平台有限的性能,根本是不可能的. 其实,这款游戏如果在PS3上推出是完全有可能的,起码PS3的性能完全合乎标准(PS3的硬盘最大容量为80GB).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微软和Sony是竞争对手。 天啊,25.6G 虽然是XBOX360平台,但也是单机游戏。 网游不清楚,不过魔兽世界的确很大
我家得一个英雄连2就占了7G快8G的空间 单机还有更大的好像有10多快20G 网游和单机比起来就太小了
...魔兽有多少?? 我知道天堂2按出来有7G多 游戏品质也比魔兽好多
魔兽世界网游里面算最大了...单机不太清楚...
一个人自己玩,大家一块玩
文章TAG:有什么游戏大作是pc独占的  PC独占大作有那些  有什么  什么  游戏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