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游戏服,《射雕英雄传》游戏官网
作者:本站作者为什么《射雕英雄传》中没有少林寺身影?
我本山里人,偶做前堂客,戏说之言,希望博各位一笑。本人看来,少林寺的和尚之所以被封建王朝推崇,一个是他们有武力能帮助朝廷,另一个他们是方外之人,他们做大不至于构成对统治的危险。所以历代朝廷庙堂都大多歌颂少林寺。但是本书的角度是从世俗百姓的眼里去看的,其实过去古代的大多老百姓对和尚没有好看法,那会儿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少,在老百姓的眼里,看那些和尚就是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玩意,他们光吃饭不干活。
没事儿没纷的人,谁去寺院里求和尚?那会的佛祖办事也要收礼的,不然和尚们吃啥呀?往往穷苦百姓求到寺庙,因为没有礼送,他们也是不管的。所以老百姓更喜欢那些江湖大侠,他们往往是劫富济贫,在那个封建时代,还是穷苦的百姓多啊!所以,老百姓自然不喜欢和尚们。而我们的金大师写作品多年,他也知道老百姓喜欢啥,所以他尽量的写老百姓喜欢看的地方,看的东西。
《射雕英雄传》金庸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
在金庸的所有小说中,《射雕英雄传》是很特别的存在,首先这部小说1957年开始在报刊上连载后,迅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让金庸从所有武侠小说写作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新派武侠小说鼻祖。其次是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在1985年全国播出后,黄日华扮演的郭靖、翁美玲扮演的黄蓉、苗侨伟扮演的杨康,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现在还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经典。
《射雕英雄传》金庸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我想可能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一 《射雕英雄传》据说最初在报刊上连载时,名字叫《大漠英雄传》,后来在出版单行本时,改名为《射雕英雄传》。我觉得,这改名非常的不错,《射雕英雄传》这个名字,更加有张力,让人听后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二 小说的主人公是郭靖,他出生和生长于大沙漠,一直快到十八岁时才离开大沙漠来到江南,后来随着故事的发展,以及宋蒙战争的爆发,郭靖又几次回到大沙漠,所以可以这样说,《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已经深深刻录着大沙漠的影子。
而在当时的蒙古,成吉思汗已经征战天下,如同草原上的大雕,已是百鸟之王,而郭靖身为大宋子民,面对岌岌可危的大宋政权,也挺身而出,帮助抵抗蒙古铁骑的入侵。三 《射雕英雄传》是一部以英雄为主题的小说,在这些英雄中,有终成一代大侠的郭靖、也有武功盖世的南帝北丐、有无人能敌的老顽童、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还有面对国难当头许许多多为国征战的无名英雄。
金庸为何将射雕三部曲第一部命名为《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其实就是郭靖,《射雕英雄传》完全可以换个名字叫《郭靖传》,因为这本书讲的是郭靖从大漠里一个射雕少年成长为“侠之大者”的英雄的故事。书里还有一个暗线,讲的是成吉思汗从一个射雕英雄最后被否定为“不是英雄”的故事。先说《射雕英雄传》开始部分,第四回《华山论剑》讲的是成吉思汗射雕,之后郭靖射雕并因此成为了金刀驸马。
这个时候郭靖还是个啥也不懂的射雕少年,成吉思汗却已经是纵横大漠的射雕英雄了。而到了《射雕英雄传》的最后一回,第四十回《华山论剑》的时候,郭靖当着成吉思汗的面说他不是英雄,当晚,成吉思汗身亡,全书也至此结束。此时的郭靖历经各种传奇,得到《武穆遗书》,已经从一个质朴愚钝的少年成长为思考国家,民族大义的大侠了。
《射雕英雄传》全书至此也完成了主旨的创作。所以,金庸这本书取名是有深意的,明面上写的是少年郭靖的人生历险传奇,暗里却是在探讨什么才是英雄,他生怕读者误会这本书里的射雕英雄是成吉思汗,特意在此书后面附了一篇《成吉思汗家族》,他明确说明此书里的英雄是郭靖,不是成吉思汗。另外,金庸本人对动物特别感兴趣,这可能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细看他的十五部小说命名,竟然有九部小说的名字里含有动物,占了五分之三。
当年大家有没有玩到一款名为《射雕英雄传》的单机游戏?
射雕英雄传,这个我印象太深了,这是一款索尼PS1上面的游戏,由SCEI开发并且发售,所以这其实是一款日本制作的游戏哦,我以前还以为是台湾做的,下面聊聊这个游戏吧。次时代机平台为数不多的中国风游戏说是为数不多,其实除了土星SS的仙剑以外,就是PS的射雕了,仙剑是移植,这个可是原创,受欢迎的原因有很多,题材是其一,金庸大师的巨作,中国人都知道,并且这个游戏剧情也比较忠实原著,人设方面也参考了TVB版本射雕的衣服装饰,1994张智霖那一版,郭靖的帽子我印象很深,战斗动作也是参考了一些影视片段吧,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非常有武侠味儿。
全程中文语音这个游戏带语音的地方非常多,一些重要剧情的对白都加入了语音,而且配音演员全部都是专业的哦,全都是TVB的配音演员,比如给郭靖配音的是叶青,就是给陈浩民版天龙八部段誉配音的那个人,声音一出来太亲切太有味儿了,玩日文配音游戏的时候语音都是跳过去的,玩这个游戏时候就耐心听下去了,和看电视剧差不多,此后很多年都没有再见过中文语音的游戏了。
剧情还原度非常高这一点非常好,玩家们玩起来不会有违和感,我觉得还原度高也是因为这是中国的文化著作吧,你让日本开发者去修改,他们也改不了啊,只能照着搬了,另外开发小组还请了几个台湾人,也是怕中间因为文化方面出岔子,玩这个游戏的感觉真的就和在看电视剧差不多,就是画面次了一点,大方块有些惨不忍睹,不过画面好的最终幻想8也就那个样,PS1机能还是有限的。
《射雕英雄传》中:黄蓉貌美如花,杨康为何对她无动于衷?
杨康这个人呢,为了荣华富贵可以不顾一切,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要他爱上一个人,他首先要看对方有没有用,愿不愿意为他付出,其他都是次要的。他对黄蓉不动心,是因为黄蓉一点都不喜欢他。黄蓉美若天仙,又有一分独特的俏皮劲,单单看外表,几乎没有男人会不喜欢她。可是黄蓉从小没有母亲教导,父亲又是天底下最邪性的东邪黄药师,对黄蓉只知道一味娇惯,所以黄蓉缺点也很多,刁蛮任性,自我为中心,有时候的表现甚至是缺乏教养。
黄蓉为何会离家出走呢,就因为她跟周伯通接触,黄药师第一次大发脾气,黄蓉就认为她爹爹不爱她了,所以她宁愿离家出走。也就是说,黄蓉虽然看起来绝顶聪明,八面玲珑,实际上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极度需要别人宠溺的小姑娘。正因为她缺乏安全感,所以一开始遇到郭靖她就不停的试探,偏偏郭靖是天底下最真诚质朴的好人,就算那时候黄蓉假扮成一个小乞丐,郭靖也是掏心掏肺的对她好,这才通过了黄蓉的多日考验。
最后,黄蓉才拿真面目来见郭靖。这中间黄蓉的做法确实很过分,几乎榨干了郭靖身上所有的财物。可以想象,这个过程里郭靖但凡有一点不耐烦,他就永远见不到黄蓉的真实面容了。也就是说,要想得到黄蓉的芳心,首先就是要全心全意的对黄蓉好。杨康呢,可以说是一个女版的黄蓉。黄蓉纵然美若天仙,杨康也可以称得上是貌比潘安。杨康虽然有父母,但是他母亲性格柔弱,头脑简单,杨康稍微大点的时候就可以哄的他母亲团团转。
杨康的父亲虽然不是亲生的,但他是金国王爷,对杨康又是视若己出,杨康从小就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可以说是蜜罐里长大的。待到杨康长大以后,杨康身边围满了阿谀奉承的手下,杨康是日益骄纵,一定要让别人宠着赞着才成。不过杨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好女色。实际上就凭着杨康的外貌家世,他要想要女人,那随便什么女人都可以挑。
不过开头描写杨康的时候,却丝毫没有写到他喜欢女人。他跟穆念慈比武,纯粹就是觉得人家好玩,虽然拿了人家一只鞋,也只是当作比武赢得彩头。从小王府长大的杨康实际上有很深的门户之见,在他眼里,江湖草莽女子纵然有姿色,也不过只是蝼蚁罢了,只是用来消遣的。在比武之前,杨铁心看他打扮非富即贵,开始时候一再推脱,反复强调比武招亲不是寻常赌胜,不是开玩笑的。
杨康对这些丝毫不在乎,上去就打,打赢了就想走,压根就没考虑过什么娶亲的事。想想看,假如当时的穆念慈有黄蓉的美貌,杨康也许会多看两眼,但绝不会动心,因为他自觉身份尊贵,压根就瞧不上那些跑江湖的。自视甚高的杨康遇到了特别需要关爱的黄蓉,第一眼相见的时候的确会惊艳于黄蓉的美貌。可是那时候黄蓉已经爱上了郭靖,眼里根本没有其他男人。
而杨康呢,他是一个需要别人不停讨好跪舔的男人。你黄蓉对我不理不睬,我杨康绝对也不会多看你几眼。而到了后面,杨康和黄蓉几次打交道,彼此知道了对方是什么货色,都想着置对方于死地。这时候别说好感动心了,多看一眼都觉得闹心。后面看看穆念慈跟杨康也就知道了,比武招亲以后,杨康对穆念慈是不屑一顾,而在穆念慈心里,却种下了爱慕杨康的种子。
为啥呢,杨康虽然人品不咋地,但是外貌气度绝对是人中龙凤,特别是对从小颠沛流离,贫困交加的穆念慈来说,杨康是很有杀伤力的。更关键的一点是,杨康抱了她,还给她脱了一只鞋子,这对古代的一个姑娘来说,基本上就是交代给这个男人了。后来杨康身份暴露,原来他不是什么大金王子,而是杨铁心的亲儿子,这时候在穆念慈心里身份的差距也不存在了。
从此以后,穆念慈就死心塌地的的对杨康好,杨康这人虽然卑鄙无耻,好赖还是分的清的。他看到穆念慈对他情深一片,逐渐被穆念慈感化,也就爱上了穆念慈。其实看杨康为人,就知道他对待感情的态度了。这种人对待感情也是利益至上的,比起爱人,他更喜欢被人爱。比如他的养父完颜洪烈和亲爹杨铁心,一个可以给他带来无上荣耀一个一贫如洗,他就可以枉顾血脉亲情,认贼作父。
穆念慈虽然没钱没势,但是可以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可以为他付出一切,他就很容易接纳穆念慈。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黄蓉也是跟穆念慈一样,犯了花痴,看到杨康长得俊就不管不顾的倒贴。那杨康一定会对黄蓉也动心的,说不定比对穆念慈还上心呢,因为黄蓉不但容貌远胜,她老爹黄药师也是顶尖人物,肯定比穆念慈更有用。话说回来,像黄蓉那么古灵精怪的女子,如果真要当老婆,恐怕只有郭靖那样的至纯之人才能驾驭吧,因为一旦跟黄蓉动心眼就会引发黄蓉的激烈反弹。
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你最喜欢哪一部?
金庸的射雕三部曲我都喜欢,相对来说最喜欢《神雕侠侣》。金庸不愧是百年难得的一位武侠小说大师,他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一部短篇《越女剑》总共十五部小说。可以说部部好看,部部经典。射雕三部曲又为经典中的经典。这三部小说从南宋写到元朝末年,以爱国爱民对抗敌人为中心思想,描写了以郭靖,杨过,张无忌等为代表的爱国江湖人士习得绝世武功,抗敌结友,爱情纠葛的故事。
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宏大,故事之精彩,人物之众多,形象之鲜明,个性之突出……这实在是其他武侠小说家不能与金庸媲美的。如果读原著会读得让人废寝忘食的。三部小说故事情节同等精彩,不分上下。那么更偏爱哪部就在于更喜欢哪部的人物了。《神雕侠侣》上接《射雕英雄传》下接《倚天屠龙记》,历史背景为南宋末年,蒙古入侵中原的时候。
诉说了杨过从一个孤儿成长为一代大侠的故事。三个男主更喜欢杨过,杨过聪明绝顶,有情有义,在他误会郭靖夫妇是他杀父仇人的时候,在家仇国恨大是大非面前他懂得取舍。这一点难能可贵。郭靖木讷了一些,张无忌优柔寡断,儿女情长了些,缺少男人干大事的魄力。所以更喜欢杨过。《神雕侠侣》的郭芙和小龙女两个女人个性对比强烈,反差太大,很有意思。
郭芙美得明艳动人,小龙女美得清丽绝俗。郭芙刁蛮任性,小龙女柔情似水。郭芙蠢笨无知,小龙女冰雪聪明。郭芙爱国爱家,小龙女冷若冰霜。这两个女人使得这本小说的感觉更加丰富。而我更喜欢有血有肉的郭芙,虽然她一身公主病,又蠢笨无知(人到中年了才知道自己爱的是杨过)。但是我觉得她纯洁率真,高兴不高兴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是什么就是什么蠢笨得可爱。
金庸的三部曲,为什么《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成为佳话,而《倚天屠龙记》却反响平平?
如果将“射雕三部曲”内部做一个比较,《倚天屠龙记》的质量比诸《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稍逊。这不只是读者对于作品本身的倾向问题,还有实实在在的不足之处。从故事的背景画卷来说,《倚天屠龙记》的江湖最为没落对于一部武侠小说来讲,“江湖”的繁盛程度是其最为关键的要素。一个大侠辈出、派系林立的时代里走出的英雄,其含金量自然要比小猫两三只的江湖里走出的“大侠”更高。
我们可以来对比一下,虽然是同一个故事的延续,但《倚天屠龙记》的江湖早已经衰落得不像样子了。先来看看《射雕英雄传》中的江湖。射雕的开场,无论是杨康之父杨铁心还是郭靖之父郭啸天,其实都不算上江湖中人。杨铁心是名将杨再兴之后,算是将门;郭啸天是梁山赛仁贵郭盛之后,算是绿林。但二人的武艺在平常江湖中都算得上高手。
身为忠良之后,同时又有一副磊落脾性,和全真教丘处机意气相投,从而牵出了江南七侠这几个人物。其实丘处机在江湖上的本事还算有点说道,但江南七侠这几个人总是名声大过实力,是正道中人。所以和丘处机虽然有矛盾冲突,但双方没有拼命搏杀。这样一个铺垫,引出了郭靖、杨康直接的故事。但是,即使是江南七侠这种武艺,都教出了郭靖这样的高手,可见当时的江湖基础还是非常雄厚的。
在顶尖战力上,“东南西北中”五绝自然是一等一的,华山论剑成为一时佳话。但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更为自信,坚信自己创出的绝学才是世间一流,即使《九阴真经》有偌大的名声,他们也只是想要拿来借鉴一番,并没有真的想去修炼。当时的很多绝学,比如欧阳锋的蛤蟆功、洪七公的逍遥游、周伯通的双手互搏等等都是自创出来的,其中以黄药师最多,“桃花影里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之外,弹指神通等等都是当时足以名震江湖的绝学。
江湖上有新人不断涌现,也有新的绝学不断诞生,这是其繁盛的基础。再来看《神雕侠侣》的江湖。这时期的江湖明显要比“射雕”时代更为繁盛,不仅上一辈的高手尚在人世,还出了一个能和“五绝”第一王重阳并列的古墓派祖师林朝英,即使是其后人弟子小龙女一出世,和杨过配合的《玉女剑法》也是一等一的绝学。除此之外,西域武学由金轮法王等人带入中原,《龙象波若功》不输“五绝”自创出的武学。
而像一代剑魔独孤求败的传承都已经现世,杨过更是练就了各家所长,成为了一代大侠。似乎这个年代的《九阴真经》都显得没有那么出色了。而《倚天屠龙记》的江湖是衰退之后的时代。一阳指这种绝学,其传承后人也像朱长龄、武烈这般不堪,全真教已经名不见经传,道门武当一家独大,还算看得过去。诸如和少林、武当、杨过等人都有大因果的峨眉派更是遗失了屠龙宝刀,其名声也只能靠着祖上庇荫以及神兵利器。
号称武林泰斗的少林轻轻松松就被赵敏等人血洗,天下第一大帮的丐帮早就成为了明教口中的跳梁小丑。这时候活跃在江湖上的所谓六大派,除武当还算看得过去之外,其余都名不副实,甚至心术不正。所以明教在这一时期的辉煌总给人一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感觉,张无忌年纪轻轻就能技压群雄,倒还真不一定是把《乾坤大挪移》和《九阳神功》练到了多么出神入化,毕竟年岁做不了假。
所以整个江湖都凋零成这样,和《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的辉煌比起来,总有一种末世之感,尤其是还是以江湖为主要背景的故事。之前既有珠玉,此后自然无光。从故事的讲述手法来说,《倚天屠龙记》最为邋遢除了故事的背景之外,《倚天屠龙记》也是“三部曲”中结构最为混乱的一部。故事开篇就能看出,前两部都是类似今天的“黄金三章”,主要的人物出场都非常迅速不说,其铺垫也和主体情节关联性很高。
网文讲究的“黄金三章”手法其实并不是它独有的,而是通俗小说常用的一种方式,金庸、古龙、琼瑶、张恨水、张爱玲等等大家都很钟爱这样的笔法。“黄金三章”不是为了网文而生的创作手法,而是被人总结出来通俗小说较为受欢迎的一种笔法。而《倚天屠龙记》在开篇上就非常邋遢,用了很长的篇幅都去写张翠山、殷素素以及谢逊的故事,还穿插着杨逍与峨眉派的恩怨情仇以及明教内部的分崩离析。
虽然这些情节都应该交代,但如此集中实在不妥,和之前的两个故事对比来说非常明显。最主要的是,这样的写法完全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取代,并不是非如此不可,如《碧血剑》、《雪山飞狐》这样的作品再情节处理上都要好很多。再有,主要矛盾的设置也是比较混乱的。在《倚天屠龙记》的前一部分流出“倚天剑”、“屠龙刀”这两把神兵利器,似乎在围绕这两件兵器来写江湖纷争,无论是书名还是开篇都给人这样的感觉。
但是故事讲着讲着就偏了,屠龙刀孤悬海外十几年,倚天剑更是没什么存在感,主要的情节还是张无忌赤手空拳的两大神功而已。这样一来,明显故事开头所说这两把“神兵利器”就成为了一个失败的噱头,对于整个故事的情节来说都没什么推动作用。即使之后有刀剑中藏兵法、秘籍的情节,但明显非常讲述的非常急躁,几乎是一笔略过。回过头来看整个故事,更像是去圆初始阶段的情节不协调处。
最后可以看到,张无忌这个主人公实在是不讨喜。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我想“优柔寡断”最合适不过。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与郭靖的忠义憨厚、杨过的正邪恣意相比,实在是让人喜欢不起来。最主要的是,感人的故事和张无忌没什么太大关系,反倒是因为他所造成的悲剧一件接一件。这些即使是出自金庸老先生之手,但也不得不说,《倚天屠龙记》在情节和结构上确实是有些问题,不如《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合理一些。
从读者接受心理来说,《倚天屠龙记》让人失去耐心抛开作品本身的不足,读者对于情节的期待也是《倚天屠龙记》口碑没有前两部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客观来讲,读者对于自己喜欢的故事都是有心理预期的。他们对于自己喜欢的角色,甚至是整体的情节走向都有自己想象的成分,这种想象是自发的,更像是一种本能,只要看到这些文字,自然就会去设想故事的结局。
思维的速度要比手眼更快,这是一个正常人应有的特征。所以,当人们看到一个情节冲突的时候,自然都会去预想故事该如何走向。但这种预想是否符合作品本身,这就不一定了。作者和读者具有不同的思维,作者在创作之初就有了大致的提纲,该如何设置冲突、搭建结构都有一个大局观,但读者往往是从一点一滴去推断,并看不见全貌。所以二人对于故事的理解自然就有可能出现不同。
倒不是说谁对谁错,读者在没有读完整部作品的时候是无法真正理解情节好坏的。那么,一个故事越长,作者和读者心理预期的冲突就越多,这是很好理解的事情。我们举一个更为明显的例子,琼瑶的《还珠格格》。第一部是最为成功的,第二部的故事其实就有些问题,但总体来说还算出彩,虽然走了下坡,但还是有观众追捧。但是,几乎所有的主演都不再接第三部《还珠格格》了。
从后续的采访中就能看出,这些主演都觉得这个故事越来越有问题了。实际上收视率和支持率都下滑得非常严重,《还珠格格》的第三部确实比较糟糕,虽然它出自琼瑶之手。《倚天屠龙记》也是这般,这个故事是第三部了,并且之间隔着一百多年,整个背景物非人也非,和时间连贯的前两部作品比起来,自然就会让读者产生非常多的不满情绪。
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故事,而是有关联的“三部曲”,在《射雕英雄传》的时候读者的心理预期和作者的构思就有些冲突的地方,毕竟两个人的思维方式总会是不同的,经过了《神雕侠侣》的积累,到了《倚天屠龙记》自然就非常多了。简单来说,读者的心理预期与作者冲突不是《倚天屠龙记》才开始的,而是在之前的两部作品中就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