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与皇太子的血色游戏,皇太子养成记游戏

作者:本站作者

皇帝为什么怕皇子与大臣结党?

皇帝为什么怕皇子与大臣结党

一、皇帝最怕皇子结帮图谋不轨从秦始皇开始算起,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的统治下,各朝代封建统治阶级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封建礼教体系,其中的“皇权至上,唯我独尊”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算是个正常的皇帝,基本上都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皇帝说的话叫做“金口玉言”。所以说皇权至高无尚,不容质疑和挑战。

话又说回来,正因为这样的思想在皇帝身上普遍存在,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对任何人都有所防范,包括皇子。皇子和大臣走得近,一般是大臣支持皇子的表现。这样的拉帮结派,任其发展下去。轻则皇帝被架空,严重的话就会出现逼宫甚至弑君的事件,所以任谁都会怕。所以皇帝最重要的权谋就是搞平衡,用一股势力来压制另一股势力,任何势力的一枝独大对皇权都是一种威胁。

单说唐朝,李渊不是被儿子李世民在“玄武门兵变”之后逼退位么。李隆基不是被儿子李亨在“安史之乱”之后取而代之么。李承乾不是纠集大将候君集弑杀李世民么?安庆绪不是在安禄山称帝之后杀了安禄山么?这样的事例太多,有时候就是防不胜防。一个好端端的皇帝,如果被皇子架空了,说话轻飘飘的没一点份量,你说活着该有多窝囊。

被逼退当了太上皇遭到软禁,那就象一只老虎给拨了牙,一只凤凰给拨了毛,完全成摆设了,生不如死呀。更别说碰到不肖子孙来个一刀切的。二、皇帝最怕皇子结帮否定自己的过住皇帝的一生,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这个就是皇帝死了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候两眼一闭也就管不了那么多。皇帝生前如论如何,都会维护自己的那点尊严。大多数情况下他做一件事情对了也是对,错了也是对。

所以我们看到许多不解风情的大臣,经常因为一件小事一句话惹恼了皇帝,其实就是否定了皇帝的做法而掉了脑袋。皇子和大臣结帮拉派可想而知,皇子处理事情会有自己的主张,难免和皇帝意见相左,甚至在一些重大事情上把皇帝以前的主张全盘否定,统统推翻。这样的话,皇帝就觉得没有了权威。所以皇帝怕皇子和大臣结党,有了叫板自己的底气,然后再来否定自己。

在这方面最具代表的就是乾隆皇帝,当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还不过瘾,当他认为自己做皇帝的时间不能超过康熙时,自动选择了退位。说是退位了,大权却牢牢握在手中不放,怕什么?就怕在有生之年嘉庆皇帝把自己的政令改的面目全非,换句话就怕自己一生被否定了。他还时时派心腹之人观察嘉庆的一举一动,看有没有按自己意愿办事。乾隆皇帝死了,嘉庆才熬出了头,嘉庆首先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了乾隆朝第一宠臣和坤。

三、皇帝最怕皇子结帮影响到江山社稷各朝各代的皇子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都会利用自身的优势或明或暗的去拉拢或者结交朝中大臣,很多大臣为了利益也会去选边站。基本上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登基对异己的排除和清洗不亚于开国皇帝对功臣的打压。那么皇子结帮,说穿了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生态,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江山社稷。

比如在立储的问题上,大臣可以影响皇帝的判断和抉择。弄不好就会立下一个不好的接班人,从而断送了千秋江山梦。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秦始皇死后,二世胡亥和大臣赵高等人结成帮,矫诏废除太子扶苏而立胡亥即位,秦朝二世而亡。杨广和大臣杨素等人结帮,陷害太子杨勇,最终隋文帝杨坚改立杨广为太子,隋炀帝杨广登基,隋朝也是二世而亡。

太子胤礽被废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康熙的爱子胤礽(雍正帝即位后,将其名改为允礽)是玄烨两次立废的太子。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胤礽诞生于北京紫禁城坤宁宫,其母后康熙的元配赫舍里氏因难产于两个时辰后去世,年仅21岁。康熙帝与皇后感情甚笃,因此万分悲痛。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初三日,康熙帝册封胤礽为皇太子。胤礽被立为太子时,不满两岁。

胤礽为嫡长子,在皇子中排行第二。皇太子,皇位的继承人,在宫廷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有特殊地位,胤礽在还没懂事时,便开始享受周围人的谦恭尊敬。他是在人们的一片恭维声中成长起来的。这种生活环境自然而然地使他产生了惟我独尊、以我为中心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对他以后的为人处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图《宫锁心玉》中的胤礽剧照。

胤礽在少年时代,命途还比较顺利。玄烨给他选配了最好的老师,并常常亲自教他写字读书。由于受到良好的教育,胤礽不但很快地通晓满汉文字,而且像其父亲一样娴于骑射,能左右开弓。这一点很让玄烨满意。初次被废当胤礽脱离了孩童时代以后,他与其父亲玄烨之间的关系便发生了变化。渐渐地,玄烨对他的品行开始不满。这种不满最初是来自胤礽的不孝。

康熙二十九年(1690)七月,为剿灭噶尔丹势力,玄烨从北京出发,拟驻于前线近地指挥作战。不料,到博洛和屯后,玄烨于二十二日夜突患重感冒,一夜高烧,未能成寐。经众臣和侍卫恳请,玄烨决定“回銮”,召皇太子和皇三子驰驿前迎。胤礽虽按时赶到了博洛和屯玄烨下榻处,但表情上一点也没有因父皇病重的忧急,甚至连问候的话也懒得多说一句。

这使玄烨十分不快。由此,玄烨看到了:胤礽心中只有自已,对他人太冷漠无情,对长辈缺乏孝心。在以后的日子里,胤礽同玄烨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其中主要原因是:胤礽权势的增长使玄烨感到了一种威胁。胤礽成年以后,玄烨有意令其参与政事,得到锻炼。可是胤礽参政之后,一些势利的朝官大臣便聚集到了胤礽左右,献媚讨好,出谋划策。

久而久之,胤礽身边便形成了稳定的帮派,人称太子党。这些人聚在一起,有时能出些对朝政有利的主意,有时则单纯为提高主人地位而伤害他人。伤害别人倒也罢了,但有时竟危及到了皇帝的利益。比如,为了让胤礽能像皇帝一样至尊,他们唆使胤礽穿用一律都用黄色,这是只有皇帝才能享用的一种特权。再如,康熙三十三年(1694)三月,玄烨率诸皇子到奉先殿祭祀。

按礼仪,只有皇帝才能在槛内拜褥,可礼部竟然把玄烨和胤礽一起安排到了槛内。这件事给玄烨的感觉是,胤礽在朝廷中的势力太大了,已经到了与他分庭抗礼的程度,使他产生了一种威胁感。不过,这时候玄烨还没有过分地怪罪胤礽,他把这一切都看作是胤礽周围人出谋划策使然。对胤礽本人,他还是信任的。康熙三十五年(1696),玄烨率军亲征噶尔丹时,便令胤礽坐镇京师,处理各部院奏章等事务。

第二年,玄烨出兵宁夏时,又命胤礽留守。下图《雍正王朝》中胤礽剧照。胤礽同玄烨的矛盾爆发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这一年,玄烨巡幸塞外,命胤礽以及皇长子胤禔、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皇十八子胤祄随驾。行进途中,皇十八子胤祄突然得了重病,御医通过各种方法也没有控制住病情。

眼见胤祄一天不如一天,玄烨心急如焚。按理,已经成年的35岁的胤礽作为皇太子应该为年已55岁的父皇分忧。可是胤礽像没事儿似的,整天忙着和那些年幼的弟弟们游玩。玄烨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很是生气。一天,玄烨派人将正在山上玩兴正浓的胤礽召了回来。训斥道:“你身为太子,对营中发生的这些事怎么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你弟弟病这么重,你怎么就不关心关心?你还有点心肝没有?”胤礽在玩得高兴时被召回,心里本来有一点不愉快,听了父皇的话,就更有想法了,他想说:哼!还提什么太子呢,我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了,什么事让我负责过?但他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顺着刚才的话题嚷道:“我着急有什么用?我又不会开方拿药,我坐在他身边,他病就能好吗?”玄烨没有想到允初敢这么顶撞他,心里越发生气了,高声喝道:“你这么无情无义,能继承祖宗弘业吗?你还想不想当太子了?”胤礽是在其父皇的一阵痛骂声中走出帐篷的。

在往回走的路上,他心里翻江倒海。他意识到不该那么冲动,说那些不该说的话。他知道,父皇对他一直是非常关心的,在他的身上,注入了许多心血。父皇虽然把权力看得重了一些,但对他还是信任的。他为伤了父皇的心而后悔。他越想这些事越感到难过。想到最后,竟产生了一种担心:担心父皇一怒之下会做出废黜他为太子的决定来。以致最后,他竟生出了去父皇营帐观望的想法。

这样,有几天晚上睡觉前他都到其父皇的帐篷外,观望一下,看看父皇是不是在写关于废黜他的诏书。下图《新步步惊心》中胤礽剧照可是,胤礽没有想到,他这一无恶意的举动被人利用了。那些早就对他当太子有嫉妒心的皇兄皇弟们,见他和父皇闹翻,恨不得早一天将他废黜,自己也好有个竞争皇太子的机会。于是,窥测胤礽,造谣生事。

现在,见胤礽几乎天天晚上都到父皇的帐前观望,便有了攻击胤礽的口实。这样,胤礽图谋不轨、欲暗刺父皇的罪名,便被人捏造到了玄烨那里。玄烨平生最不能容忍的事就是“弑逆”。特别听到自己栽培了30多年的太子竟要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的时候,一时勃然大怒。本来,胤礽对胤祄的冷漠已经使他联想到18年前胤礽对他的冷漠,正考虑这位无情不孝的胤礽是否还能做太子的问题,现在又听说胤礽要谋害自己,盛怒之下,当即宣布废黜太子。

回到北京后,胤礽被幽禁于咸安宫。再次被立、被废胤礽被废,太子位缺,诸皇子立即为争储位积极活动起来。其中最活跃的是皇长子胤禔和皇八子胤禩。在皇子们的互相攻讦中,玄烨了解到了许多以前不了解的事,明白了在一些事上冤枉过胤礽。玄烨将胤礽与胤禔、胤禩几人进行比较,感到胤礽还是比他们优秀的。玄烨开始有了悔意。从这年十月末开始,便频繁地召见胤礽。

每召见一次,胸中便舒快一次。十一月十五日,玄烨召见科尔沁达尔汉亲王等人时,表达了欲复立胤礽为太子之意。康熙四十八年(1709)三月九日,也就是在宣布废黜决定仅仅半年的时候,玄烨又颁诏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并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胤礽恢复了太子地位以后,原来围绕在胤礽身边的官吏又重新聚到一起。这是玄烨所不愿看到的。

在他看来,皇帝应有绝对的权威,在朝廷中,只能有一个中心,就是说,朝臣们只能统一在他的周围,不能另有中心,而太子党的形成便是对皇帝权威的损害。玄烨感觉到胤礽对他的地位又构成了威胁。加上胤礽被复立为太子以后,又成了诸皇子共同攻击的目标,各种存在的和不存在的问题统统反映到了玄烨的耳朵里。下图胤礽画像在玄烨自身感觉和诸皇子的攻击下,康熙五十一年(1712)九月三十日,复立了三年半的皇太子又被废黜。

玄烨在向群臣说明废黜的缘由时说:胤礽以前便是因为行事乖戾而被废黜的,原以为此次复立后他能痛改前非。没想到,他故态复萌。这样的人是不能继承祖宗的弘业的。玄烨在复立胤礽时曾表示过,胤礽如果表现好,则为皇太子,如果被废黜,则仍旧锢。所以这次被废后,胤礽就又被幽禁起来。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三日,因胤礽病重,雍正谕大臣安排后事;十四日,胤礽病逝于禁锢地紫禁城咸安宫,终年51岁。

胤礽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后代余波胤礽第二子弘晳是为康熙皇长孙,自幼获得祖父宠爱,抚育宫中。在其父胤礽被废太子之后,弘晳已长成一名青年,他为人贤德,故时有传言康熙帝会因宠爱弘晳而第三次册立胤礽为储君。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初,宗人府议奏,康熙帝第十六子庄亲王允禄与其子辈弘晳、弘升、弘昌、弘晈等人结党营弘,往来诡秘,上书请求将他们进行惩处。

《血色衣冠》中有什么好用的女武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名有姓的女武将本来就少,而被收录到游戏《血色衣冠》当中的女武将更是屈指可数。不过《血色衣冠2.0》版本的时候曾经推出过一个以女武将为主题的剧本《国色霓裳》,引用了历史上一些比较知名的女性作为武将替代了原有的 32 位古武将。但是这些女武将并不会直接出现在游戏当中,玩家想要使用这些女武将必须在游戏开始的时候选择登录新武将,并将这些女将选择上才能出现在游戏中。

接下来就说说这些女武将。在游戏中除了这 32 名需要配置的女武将之外,还有几位名不经传的女武会以正式武将的身份出现在游戏中。武曌(字 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执政期间虽然大兴酷吏,但是也很好的任用了狄仁杰,裴行俭等人才,使得执政期间人才辈出;此外武则天明察善断形容了它智力不低;奖励农桑,改革吏治的政绩同样使得它在游戏中拥有了非常不错的政治数值。

武曌和众多女武将一样,统率和武力值偏低,兵种适性也不强;但因为其在皇位期间的政绩使得她成为了不错的内政型武将。特技威压原本只是一个非常鸡肋的特技,但是在 SIRE v1.29 版本中对于威压进行了加强,添加了“防止流言”的效果,使得这项特技一下成为了非常不错的辅助型特技,不用再担心 AI 的流言大法不断侵袭和骚扰本方都市。

武曌在人才济济的唐显得非常的不入流,但是凭借特技的效果提升成为了游戏中首屈一指的女武将。秦良玉(字 素贞)如果说武曌是女武当中的第一文臣,那么秦良玉就是女武当中第一猛将。早年帮助其夫建立了赫赫有名的“白杆兵”部队,其夫死后统领这支部队四处征战,此后还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等。比起家喻户晓的传说中人物花木兰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样在人才济济的明势力,在战场的能力值不算高的秦良玉,可以凭借其兵种适性中的枪兵 S 等级以及可以回复气力的特技昂扬都可以让她很好的充当一名副将出场。冼英说起这位女武将想必很多玩家并不是太熟悉。这是因为冼英存在于游戏中非常弱小的势力陈朝陈霸先的阵营中。作为南越俚人的首领,一生都在为岭南的人民做着杰出的贡献,更是以 70 岁的高龄率军评定番禺王仲宣的反叛,更是被岭南人称为圣母。

尽管冼英的一生也是战功累累,只不过在当时属于蛮荒之地的岭南作战并不能让她成为能够与正规军作战的主将,所以在能力设定上与秦良玉有着明显的一个档次区分。不过正是因为其在南越人当中圣母的地位,让她拥有了亲越的特技。32 女武说完游戏中正式存在的 3 位女武之后,再说说这添加出来的 32 位女武。这 32 女将都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力值较低,尤其是作战三围方面,有部分女将的政治和魅力有着些许的惊喜。

这样也就注定了她们大部分并不能成为战场的有生力量,只能作为战场辅助的副将或内政型武将使用。接下来说几个比较有特点的简单介绍一下。刘娥和独孤伽罗二者的特技为战场比较有用的辅佐,使得二者有更多的机会上战场提升在游戏中存在感。长孙皇后和张惠二者的特技为内助,结婚后双方所有能力 1,这对于一些统率能力值被卡在 89、95、99 的武将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般存在,结婚后的武将将会得到质变。

娄昭君的眼力可是帮助玩家找宝的重要特技。冯有的指导可以帮助玩家剩下大量的科技研发资金。最后就是特技中带有奏乐或诗想女将了,尤其是出现在一些弱小的势力当中这种具有士气回复效果的特技对于部队战力的提升还是很有用处的。其余的一些女武将总的说来性价比就比较低了,不过聊胜于无,尤其是对像吴三桂这样的独狼来说,能否与其他势力掰掰手腕就靠女武了。

游戏《血色衣冠》中哪个名将的光环最强?为什么?

如果不考虑宝物或者内助之类的属性加成的话,这些名将的光环是最强的:一、光环最大原则上来说,统率值达到100的名将,可以开启3格的光环范围。但是因为“武干”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地增加一格的光环范围。所以,实际上的光环最大范围为4格。其中,统率值破百,特技又包含“武干”的名将如下:韩信:108统,特技兵仙李靖:106统,特技兵仙卫青:103统,特技驱逐李世民:101统,特技天命刘裕:100统,特技驱逐此五人,拥有最大的4格光环范围。

其中,李世民作为全血色衣冠五维值第一人,拥有除武力光环之外的所有光环。而其他人的五维值和李世民相距甚远。所以,这一项,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全部光环属性为:范围4格,攻防10点,计暴3%,辅助攻击17%,回气5点。二、综合光环属性最强要是光环的属性,那是和人物的属性密切相关的。人物超过90的属性越多,光环属性相对就更强。

除此之外,特技包含“军魂”的,在原有属性的基础上,增加为原本的1.5倍。所以,作为血色衣冠五维值第二人的“枪神”刘秀,自然就是这一项毫无疑问的第一了。全部光环属性为:范围2格,攻防12点,计暴5%,辅助攻击24%,回气6点。相比于李世民(479),刘秀(474)还要低5点属性,但是可以看到,除了光环范围之外,刘秀的各项光环数值都要明显的优于李世民。

三、单项最强光环综合高的,单项不一定高。下面,咱们就列举一下各个单项光环的最强者。一、攻防(统率)光环白起:108统,特技战神(附带军魂)攻防光环属性:21点。作为并列第三的统率值,统率比他高,或者持平的,没有军魂。剩下的有军魂的,又没他统率高。二、战暴(武力)光环项羽:99统,110武力,特技霸王战暴光环属性:9%。

全血色衣冠,能够达到统武双破9的,也就是说能开启战暴光环的,屈指可数。下面,咱们干脆都罗列一下。岳飞:105统,100武力,特技神将战暴光环属性:6%。常遇春:94统,96武力,特技勇将战暴光环属性:4%。斛律光:91统,91武力,特技骁将战暴光环属性:3%。傅友德:90统,95武力,特技破竹战暴光环属性:4%。

正好一只手之数。三、计暴(智力)光环孙膑:92统,104智力,特技虚实计爆光环属性:7%。孙膑的智力虽然不是最高的,但却是可以开启光环的人物里面最高的。特技附加“军魂”,智力还达标的,只有刘秀一人。但是刘秀的智力基础值相比于孙膑差的太多,所以刘秀的计爆光环属性只有6%。四、辅助(政治)光环管夷吾:88统,110政治,特技王佐辅助光环属性:30%。

统率不达标,要不是特技王佐附带武干,就白瞎了这满政治值了。和计爆光环类似,特技附加“军魂”,政治还达标的,也只有刘秀一人。但是刘秀辅助光环属性只有24%,和诸葛亮相当,并列第二。在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刘秀的牛X之处。五、回气(魅力)光环刘秀:97统,103魅力,特技枪神回气光环属性:6点。要知道,满魅力110,也就才增加6点气力。

而满魅力的孔子,统率不达标,特技还没有武干,根本没光环。其他的,107魅力的刘邦和106魅力的李世民,都是5点回气效果。而且,魅力是最容易成长的属性,君主可以拿到宝物玉玺或者九鼎,臣下可以封官。很多人都可以达到满魅力的120点。这里科普一个小知识,在血色衣冠中,人物的属性上限为110点,但是,可以达到的上限为120点。

就比如白起吧,108统率,你给他把天命剑增加5点统率,那么白起的统率就会突破110,达到113点。再比如刘秀,103的魅力,拿到 20魅力的玉玺,那么,他的魅力就会达到上限的120点,但不会突破120点达到123点。而当刘秀达到满120魅力的时候,回气光环更是可以达到恐怖的12点。相当于随军扛着一个加强版的军乐台。

刘秀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所有宝物,都往他一个人身上招呼就对了。四,最强叠加光环我在之前一篇介绍光环的文章中曾经聊过这个问题,那就是有多个有光环的武将分别带队的时候,光环到底是怎么生效的?这里面有几个规则:一、同属性光环在光环重叠的部分不能叠加,只能生效一个。在不重叠的范围,还可以生效。二、不同属性光环可以叠加。

比如白起和项羽分别带队,那么两个人的统率光环就只能生效其中的一个人的。但是项羽有武力光环,白起没有。那么,不管项羽的统率光环是否生效,他的武力光环都会生效。而到底是谁的生效,也有一套判定标准。具体规则其实和默认的组队主将或者委任军团的军团长的规则类似。一、君主优先。二、比较带兵数多少。三、比较统率高低。

四、比较武力高低,以此类推。五、全一样,比较武将内置编号。这是一套判定标准,上面的优先级更高。如果上面的条件一样,则向下继续比较。三国志11血色衣冠光环详解三:不同武将之间光环的叠加效果详解这里有我做的详细测试,对这部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所以,虽然刘秀每一个属性都这么秀,但真正第一的,其实就一个回气光环。

我们选出来单科光环最强的几个人,白起、项羽、孙膑、管夷吾、刘秀。白起要封最大的官,最起码要和最大的官平级,这样,他的攻防光环才能生效。项羽无所谓,只要官别比白起大就好。因为其他几个候选人都没有武力光环,他的必然生效。孙膑起码要和管夷吾官一样大,不然管夷吾的智力光环会覆盖孙膑的。因为刘秀的光环太多,而其他四个候选人都没有回气光环,所以刘秀的官应该封个最小的,这样在他的回气光环生效的情况下,还不会覆盖其他人的光环。

汉景帝年少时用棋盘砸死吴王刘濞太子,是什么心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就是个误会,也是皇家的悲哀。吴王的儿子刘贤和当时的汉景帝刘启,两个孩子在一起下棋。吴王的儿子刘贤年轻轻佻,不懂得宫廷的道理。在皇宫中,一个基本规矩是不能赢皇帝和太子。不管是下棋、打牌、玩游戏甚至搏斗,都是一样。这是所谓的潜规则,每个人都要遵守的。比如陪着皇帝下棋的人,基本都是国家级选手。

如果真的按照各自本事下棋,这些人闭着眼睛也能赢皇帝或者太子。但无论他的棋力多高,也是不能赢的,还必须下得很逼真,最后输掉。所以小孩时候的汉景帝刘启,估计从来没有输过棋(除了和他老爸下)。见局势不妙,汉景帝刘启和吴王儿子刘贤因为一步悔棋,大吵了起来。刘贤也是娇生惯养的龙子龙孙,为人轻佻好胜,也不愿意受气,出言不逊。

汉景帝刘启自出娘胎哪里受过这种气,一怒之下将棋盘扔过去。当年的棋盘都是实心的,相当重,这一下就砸破了头。而古代没有抗生素,认为外伤都很危险。结果刘贤被砸破头以后,竟然因为破伤风不治而亡。这下,他的父亲吴王大怒,但不敢发作,隐忍了多年最后叛变。不过,汉景帝刘启也并非故意杀人,真杀人也不会用棋盘砸过去,他又不是武林高手,还是殴斗的无心之失。

在游戏《血色衣冠》中,哪些大势力玩起来颇为艰难?

《三国志11:血色衣冠》中有这么一家势力,被划分为一星难度,汇聚多家名将,实力冠绝河北,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武将成色低下,大都以内政建设和计略谋士方面人才为主,又毗邻神宋,操作难度相当大!这就是来自邺城的晋重耳!地理晋重耳位于邺城,大都市。身边接临平原和晋阳两个弱小的势力,构不成任何威胁。但是河对岸就是被誉为“神宋”的开封赵宋!神宋不仅有着岳云、吴玠、刘锜、杨业等一批实力战将、计略上也有赵普、张齐贤等人,最为恐怖的还是拥有神将岳飞。

由这些文臣武将组成的部队,给到任何势力的压力都是非常大!我们即使顶住神宋的压力,还顺便平定了平原和晋阳的两个势力,但是面对拥有骑神的拓跋珪依然是一个强劲的对手。此外想要彻底征服北方大陆,那么通往北平的细长山谷也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麻烦。晋重耳虽然和中原的一些势力相比没有那么多强敌环立。但是在征服北方大陆的道路上也是困难重重,并非一帆风顺的。

之所以造成如此局面主要来源于晋重耳真正能在战场上为其攻城拔寨的武将少之又少。武将晋重耳的武将多以内政和谋略方面为主。初始 30 名武将和 10 名在野武将。在防御上因为有众多计略之士,再结合战将不成太大问题,但真正能在战场上为晋重耳攻城拔寨的武将也就是戟神先轸、廉颇、赵奢、赵雍、李牧和魏舒等人了!但是结合能力值来看,几人都算不上游戏中能够以一敌多的名将。

更为尴尬的是,这些战将武力值都不算高,且枪适性少有 S 和以上等级,导致在战场上也没有稳定的硬控,只能依靠军师部队的软控进行控场。晋重耳的武将总结起来就是内政雄赳赳、计略气昂昂、战力倒着数。廉颇,可以说是晋重耳的第一战将了!百战降低战法消耗士气,不仅可以自己带队,辅助其他武将带队也都是非常好的人选。且这是晋重耳唯一一个早期武力值上到 80 以上的武将。

二号战将先轸,拥有六神之一的戟神特技。可惜武力值略低影响了先轸防单挑的能力。先轸凭借戟神、军魂、不低的智力值和戟兵神适性的超强战力和光环效果成为了晋重耳的头号先锋官和战场主要收割利器。最尴尬战将李牧。李牧和司马家的谢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高统率,低武力;超低的武力值让李牧出征时必须携带一名武力高的武将一同出征,才能发挥出李牧真正的战斗力。

所幸李牧拥有神适性的弩兵,对于智力不高的他来说不用再多携带一名高智的武将进行配合。另外武干和统率 97 能够让李牧发动三级光环给予本方大部队一定的辅助功效。培养李牧的武力值收益还是挺不错的!可以看到晋重耳早期最为倚重的三名战场武将,都是统率较高,武力较低的将领,在面对平原和晋阳的时候,因对方武将少利用人海战术解决他们不成大问题。

可是这样的核心武将当面对以骑兵为主的拓跋珪和慕容廆时,大量骑兵战法触发的单挑则让这些武将变得更为贬值。天赋晋重耳真正强势的地方在于他的天赋技巧。是游戏中唯二开局直接拥有“军制改革”的势力之一。这让武将成色不高的晋重耳军有了一定的补强。也是晋重耳能够在南抗神宋,北侵河北诸侯的重要保证。同时天赋技巧表也体现了晋重耳军,对于枪兵的“无助”!没有一名在战场上枪兵的稳定控制武将。

破局晋重耳想要破局,主要分为三个大步骤。一、神宋的防守二、攻取拓跋珪三、攻取慕容廆接下来我们详细分解一下一上三个步骤。神宋的防守按照正常的 AI 攻击顺序,神宋首先要灭掉的就是陈留郭威。但是当玩家紧邻的时候神宋的首要目标自然变成了晋重耳。在开局的三个月过后,神宋开始进攻同时伴随着平原和晋阳的攻势一同而来。

刘渊战力不强,等待敌方部队快到城池迎战就可。平原来敌可用智将控住慢慢耗死。神宋方面可让敌军上岸,然后建立防御工事与敌军拉开架势对战。虽然神宋武将质量优秀,但是借助我方离城池近,随时回城补给的特性不断与神宋展开关于白马港的拉锯战。这个过程一般会持续 1-2 年时间,我方也需要不断累积兵员、装备和攻城器。

待到神宋没有攻击的间隙,首先进攻平原。之所以选择平原,主要为了冉闵,其次石勒和石虎也都是可以当作主力战将使用的战场杀器,另外张宾也在计略方面也可以有着相当不错的贡献。待平原的防御稳定之后,可再次准备集结征讨刘渊。刘渊的地形决定了我方不需要派出大量的部队,另外刘渊麾下并没有什么强力的武将,所以只需要一个肉盾前排、一个井栏或投石车、一个稳定控制部队就可以轻松打倒刘渊。

攻取拓跋珪拓跋珪是一个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攻取的势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河北已经三分,一方面是我们晋重耳,另外一方是拓跋珪占据蓟和南平,最后是慕容廆占据的北平和襄平。此时的拓跋珪和慕容廆在北平与蓟的狭小长廊屯兵激战,给了我方攻取拓跋珪的最好时机,后方城池相对空虚,建议直捣蓟。选择蓟而不是南平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本方少一个前线城市,武将可以更集中的驻扎在另外三个城池;另外蓟是产马的都市,而拓拔家又是以骑兵为主战的势力,而让他们少了马匹就等于去其一臂。

拓跋珪最难处理的就是骑神拓拔焘,骑兵部队本就攻高,再加上拓拔焘骑兵神适性和军魂的附加攻防,稍不留神一队人马就被突击没了,而开了高战死更容易让本方直接死伤多名武将。所以一方面做好有多名武将牺牲的准备,另外就是要用以张宝为首的军师部队时刻控住拓拔焘,尽量降低受到的伤害。攻取慕容廆北方诸侯只剩下晋重耳和慕容廆,我方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城池。

只剩下北平和襄平还被慕容廆霸占着。慕容廆虽然也拥有众多优秀的武将,但是与今日我方的势力相比肯定是不够看的!但是北平的狭小长廊并不像刘渊的长廊那么容易攻取。襄平不断补给给北平,让北平可以一直源源不断的出兵骚扰我方。此时我方可选择路面强攻或者水上奇袭两个战略。路面强攻,无外乎就是组建多个远程部队,从蓟通往北平的小路与慕容廆进行正面冲突。

路面强攻的好处就在于一旦突破北平,剩下的襄平就垂手可得。水上奇袭,利用高唐港向安平港进军,奇袭慕容廆更为空虚的后方城池襄平。这样一来减少了正面部队突破北平的压力。慕容廆也成为了瓮中之鳖。如此一来北方已尽归晋重耳,可以向南方开启攻势。不过中原的宅唐和东汉,西北的大秦,蜀中的西汉,南方的强明也都瓜分或占据了地图大部分的城池,接下来想要取得突破还需要步步为营。

在游戏《血色衣冠》中,刘秀开局要不要占领新野和上庸?

《血色衣冠》单机游戏当中新野和上庸是唯二的两座空城,它们相隔不远,而东汉势力所在的宛恰好是两座空城相邻的中转站,这也给了刘秀有机会一举连下两城的机会。但这真的是一个机会?还是一个大坑那?占领城池的好处:1、提升行动力;2、更多的金钱和粮食资源;3、战略纵深。虽然更多的城池有着诸多的好处,但是同样占领更多的城池也需要更多的武将来镇守,以防御周边势力的攻城。

对于拥有以刘秀为主,云台二十八副将为辅的东汉来说,总共 28 初始和 8 在野的武将配置,想要占领三座城池,并坚守下来,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早期享受到三座城池带来的好处。游戏开局之后,刘秀可以派出两支运输队,分别携带 1 千人去占领两座城池;如此一来在第二个月开始我们的行动力将大幅的增加,在拥有三个城池之后可以达到每回合 100 的行动力,这么多的行动力再配合东汉众多的武将可以快速对于宛城进行经济区的建设和武将的搜索等工作。

越快的完成经济区的建设,也就让我们可以更早的每月和每季有相当多资金和粮食收益,而这些资源对于 6 月左右开始的早期战事有着异常大的帮助作用。等到有周边势力派出部队攻击时我们就可以准备将新野和上庸的部队进行撤离了。虽然我们没有对于新野和上庸的建设,导致城池能够提供的钱粮并不多,但是这几百金钱和几千粮食对于早期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只所以这么操作主要好处在于行动力提升之后带来的附加收益。前文已经提到城池可以更早的收益更多钱粮;此外东汉拥有特技为眼力的李膺,李膺可以用多余的行动力进行搜索,如果一旦搜索到 3 统率的道具,那么对于战场上刘秀的提升可谓是质变,也让防御战打起来更为舒适。东汉想要以自身武将能力和资源在早期进行多个城池的防御战即使在不开启“AI 自动增加资源”的情况下都很难实现,所以在享受完行动力带来的附加收益之后,东汉还是要据守更为好防御且经济区较大的宛城来的效果更好!。

李成器作为嫡长子明明能登上皇位,为何甘心把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

关于唐睿宗李旦立太子的前因后果,里面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佳话。李旦前后两次登基,一共在位八年(684~690年,710~712年),真正掌权仅2年。虽然在为政上,李旦并没有留下显赫的功绩,但李旦做到了有唐一代所有帝王都没有做到的事情——父子相亲、兄弟和睦。北宋词人宋祁评价李旦:睿宗(李旦)有圣子,一受命,一追帝,三赠太子,天与之报,福流无穷,盛欤!上述这段话说的是,李旦是一个好父亲,他养育的5位德行高尚的儿子,1位继承帝位是为唐玄宗、1位被玄宗追认为皇帝、剩余3位兄弟皆被玄宗追认为太子。

在皇权的巨大诱惑下,李旦父子6人,依旧保持着父子兄弟相亲相爱,避免了围绕唐代其他帝王发生的或杀兄、或杀子、或逼父的立储悲剧,这殊为不易。李旦的谥号为“睿”,大概是称赞这位儒雅的帝王,教子有方吧。以下,就一起来回顾一下,李旦父子之间那些感人至深的事情,以及李旦立储的前因后果吧一、李旦父子6人相依为命的岁月天授元年(690年),绝代女皇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天下。

当时,已经为皇帝的李旦、太子李成器(李旦嫡长子)被剥夺头衔。李旦被降为皇嗣,太子李成器被降为皇孙,迁居东宫。 自此,李旦父子开始了艰难的皇嗣和皇孙生涯。李旦第一次登基为皇帝的时候,太子人选就是自己的嫡长子李成器。之后,在唐中宗李显死后,李旦第二次登基为皇,那一次,他将庶出的第三子李隆基立为太子。武周天下中,为了权力斗争,武氏和其他酷吏都将李唐宗室作为打击目标。

李唐子孙在武则天时期,过着异常艰难的日子。在这种境况下,连一个小小的宫婢都不将李唐宗室放在眼中。长寿二年(693年),武则天的宠婢韦团儿因引诱李旦被拒,怀恨报复,诬告李旦的妃子刘氏、窦氏用巫蛊之术诅咒武则天。则天皇帝大怒,将刘妃、窦妃招入宫中秘密处死。这对于李旦来说不啻为一个沉重的打击。自此之后,他的5个尚且年幼的孩子永远失去了母爱的关怀。

为了保全家族,李旦对于二妃被杀事件丝毫不敢提及,他忍着巨大的悲痛,用自己单薄的身体,庇佑着摇摇欲坠的家族。后来,韦团儿诬告二妃事件被告发,武则天处死了韦团儿。但作为皇帝,武则天与平常人的思维不一样,她想到的不是如何去补偿自己的儿子,而是担心儿子李旦会记恨自己。于是,她下令将李旦父子幽禁起来。李旦父子被幽禁之时(693年),老三李隆基只有7岁、大哥李成器15岁、二哥李成义11岁、四弟李隆范、五弟李隆业均为幼龄稚童。

幽禁的岁月除了不见天日的苦闷之外,更令人窒息的是不知何时会到来的一道赐死诏书。我们很难想象在那段幽禁岁月中,李旦父子是如何生活的。但不难猜测,李旦作为父亲、李成器作为大哥,必定倾尽心力维护着自己的家庭。我们也可以想象到,7岁的李隆基,对于父亲、大哥的依赖以及其他三位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据说,李旦擅长音律,在那段黑暗的岁月中,他们父子6人经常合奏,用以度过漫长的黑暗时光。

大哥李成器擅长长笛、老三李隆基擅长腰鼓、其余三兄弟各有所长。在李隆基称帝之后,他们兄弟亦经常聚在一起,合奏声乐,用以追忆那段相互温暖、令人难忘的幽禁岁月。也正是这段幽禁岁月,让李旦父子培养出了非同一般的情谊,使得日后帝国立储和权力更迭没有发生流血事件。时光就这么慢慢向前流淌,一晃7年已过。晚年的武则天已经决定归政李唐。

于是,圣历二年(699年),李旦被复封为相王,结束了长达7年的幽禁岁月,一家人终于重见天日。二、唐隆政变,李隆基有匡扶社稷之功;兄弟情深,李成器辞让太子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复位,但帝国并没有走上正规。李显的妻子韦后想要效仿自己的婆婆,女主君临天下。但此时,青年的李隆基早已展露了自己一代雄主的气象,他在京师暗中招揽豪杰,与太平公主密谋匡扶社稷。

唐隆元年(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在帝都长安城发起政变,史称“唐隆政变”。政变以李隆基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韦氏集团告终。之后,李旦复辟为唐睿宗。在这次政变中,李隆基有匡扶社稷之功,受封为平王。李旦复辟之后,摆在他眼前的就是立储大事。照理说,他第一次登基的时候,长子李成器便立为太子,按照嫡长继承制,这一次被立为太子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一次不同的地方在于,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建立了匡扶社稷之功,势力正盛。李旦自然想到了李世民和李建成,他和李渊一样,遇到了千古难题。而温和的李旦,更加不愿意看到兄弟阋墙的事情发生。正在两难境地之时,李成器站了出来,这位大哥以莫大的气量,抵住了皇权的诱惑,说出了那番光耀千古的佳话,成全了父子兄弟之情。李成器在知道立储难题之后,主动向父亲提出辞让太子之位,他说道: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李隆基)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

李成器的辞让,化解了李旦立储的难题。之后,李旦和群臣顺水推舟,立了李隆基为太子。大哥李成器以其谦谦君子之风,战胜了皇权的巨大诱惑,成就了父子兄弟之情。这种胸怀,令人感叹。这是李旦第二次登基之后,立太子的前因后果。我们当然可以说,没有不爱皇权的人,或许李成器是看到了自己势单力薄,无法与李隆基抗衡,才不得已主动辞让。

但我更相信,在那段艰难的幽禁岁月中,李旦父子之间建立了不为人知的深厚情谊。正是这份情谊,让李成器选择了放弃帝位,成全兄弟之情。三、花萼相辉耀千古,兄弟之情永相存对于兄长的辞让,李隆基内心深受感动。登基之后,李隆基建“花萼相辉楼”,用以彰显自己兄弟5人之间的无双情谊。花萼相辉典出《诗经》:常(棠)棣之华(花),鄂(萼)不韡韡(weiwei)。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花萼相辉楼建成之后,李隆基兄弟5人经常在此合奏乐器,李隆基打腰鼓,李成器吹长笛。在李隆基一朝中,李成器备受荣宠。先天元年(712年),李隆基登基,晋封李成器为司空。后转任太尉,兼扬州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加实封一千户。开元初年(713年),李成器任岐州刺史、开府如故。开元四年(716年),李成器避昭成皇后尊号,改名为宪,封为宁王,实封增加到五千五百户,后历任泽、泾二州刺史。

开元二十九年(742年),李成器薨逝,享年六十三。玄宗李隆基得知兄长死讯后,号啕痛哭。第二天,李隆基下诏,追怀李成器的高尚品德,追谥其为让皇帝。兄弟情深至此,实在令人感怀。不光如此,其他3兄弟与李隆基的感情也很好。二哥李成义死后追谥惠庄太子。四弟李隆范死后追谥惠文太子。五弟李隆业死后追谥惠宣太子。这就是文首所谓的“一受命,一追帝,三赠太子”。

李隆基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不仅在有唐一代,便是在整个中国古代中,都极为罕见。而这都离不开父亲李旦的良好教导和那段父子兄弟相依为命的黑暗岁月的磨砺。在读历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以极为理性,乃至于冷酷的视角,去分析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但历史人物也毕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内心柔软的那一部分,也值得后人关注。

文章TAG:与皇太子的血色游戏  皇太子养成记游戏  皇太子  太子  血色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