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难逃所以结局攻略,素心难逃结局攻略
作者:本站作者
1,素心难逃结局攻略
第一章。素问公子 【1-1】初遇师傅 1.伸手摸他的头发(师傅好感+3) 2.点头(师傅好感+3) 3.出声阻止他(触发后续选项) -继续大喊 师傅好感+6 4.后门 5.师傅这样的(师傅好感+3) 6.问师傅的病情(师傅好感+3) 7.反驳(触发后续) -反驳(阿之好感+3) 8.门主书房(师傅好感+3) 随便逛逛 高等弟子卧房 -哄他、逗逗他(陵游好感+6) -算了、放过他 【1-2】下山查探 9.认同白芨(随意) 10.点完白点后 选择离开 11.用旧镰刀 12.镰刀和木棒(经验+50) 13.战斗胜利(武功提升,江湖声望+5) 14.提出帮她包扎(人心+3) 15.躲藏起来 -噤声 16.战斗胜利(经验值上升) 【1-3】奇淫合欢散 17.安慰师傅(师傅好感+3) 咒骂李长老(侠义+3) 18.走(继续主线) 19.抓他的手(师傅好感+3) 起身离去 20.埋了(随意) 21.带走师傅(经验+100) 22.自动剧情,拿起剑和玉佩离开 23.安慰他(人心+3) 直入主题 24.绑架师傅,逼问宝物的下落(经验+100) ------------------------------------------------------------------------------------------------- 第二章。山外青山 【2-4】江湖难行 ★阿之事件一(桃花暖笛) 25.战斗胜利(经验值提升) 26.随意,建议都看看 27.杀了(黑暗值+3) 留他性命,但作处罚(侠义值+3) 28.动之以财(人心+3) 29.偷袭他 30.追上去 -担心你(阿之好感+3) 达成阿之事件【桃花暖笛】 【2-5】临安城探查 31.繁华街市(自动剧情) 随便逛逛 -战斗胜利(经验值上升) -这位公子(人心+3) 回客栈 32.梦境对战系统开启(每次都去,刷大扬哥好感~) 阿之好感+1(不走制霸通道不可能打赢阿之) 33.药铺(自动剧情) 随便逛逛(战斗胜利经验值上升) 回客栈 34.梦境对战 35.群玉院 36.是(教主好感+3) 37.进入陵游视角 跳过(错过剧情) 38.战斗胜利(经验值上升) 39.觉得愧疚 40.休息 41.进入梦境对战 【2-6】名剑山庄 42.我与鸢儿情真意切(人心+3) 43.进入梦境对战 44.进入小游戏(想玩的可以玩 不想玩鲜花跳过) 45.攻击陵游(三个限时选项,一定要快) 46.以苏小姐为重 47.亲自审问陵游 【2-7】醉生梦死 48.推开他 49.推开他 50.拒绝 51.引守卫过来,夺取钥匙 52.不能丢下这个傻小子(陵游好感+3) 53.进入战斗(这里有一定难度,注意存盘) 54.询问南烛的意见 自己做决定(人心+3) 55.搭搭脉摸摸头 56.进入陵游视角(剧情) ---------------------------------------------------------------------------------------------------- 第三章。慕倾几许 【3-9】桃花谷主 57.进入战斗 58.叫(教主好感+3) 不叫 59.如实回答(教主好感+3,天地圣教交情+5) 隐瞒白衣人之事 60.表明身份(随意) 61.询问陵游近来之事(触发后续) -追问(剧情) -算了 62.梦境对战 【3-10】魔教教主 63.去找西玄剑派 64.提醒风刹(教主好感+3,天地圣教交情+5) 不插手魔教之事 65.油滑泥鳅、断尾泥鳅、咬人泥鳅(教主好感+6) 66.确有其事(天地圣教交情+5) 兼而有之(教主好感+3 天地圣教交情+5) 67.终究有些反感 【3-11】萧无音偷袭楼外楼 68.等莫问归下手后再发解药(人心+9) 69.利用萧、莫二人的秘密(另一选项减人心) 70.进入战斗 71.出去走走(穆) 继续留下(陵) 这里想看剧情的可以存档都点点 【3-12】寻鹰大会一 72.魔教韩修竹(天地圣教交情+5) 西玄穆公子(西玄剑派交情+5) 73.苏堤别院 74.风刹故意而为,为救出宁远(教主好感+3 天地圣教交情+5) 事情复杂,很难推测(得到线索:魔教鬼谋2) 75.进入梦境对战 -找他问清楚 -小游戏 -静静听着(阿之好感+3) -进入隐藏剧情 【3-13】寻鹰大会二 76.进入战斗 77.高手假扮的(经验+200) 78.报复西玄剑派(经验+300) 79.帮韩修竹(天地圣教交情+10 名剑山庄、西玄剑派交情-5) 听风刹的都不插手 80.跟着鸢儿去见念素大师 81.很亲切 82.梦境中的白衣人 83.口是心非的家伙,脾气臭却默默的关心你(阿之好感+3) 【3-14】寻鹰大会三 84.恳求风刹(教主好感+3) 护着陵游(陵游好感+3) -矛盾激化 85.去见念素大师 86.找个理由再回去看一看 87.向左 -向右 -向右 ------------------------------------------------------------------------------------------------------------ 第四章。前尘莫忘 【4-16】素问被擒 男主正式分线 88.撒谎,保命要紧(莫问归信任+5) 89.直接吃(信任+3) 90.(鹰、宁)问鹰扬的往事 【4-17】师傅往事 91.离开此地 第四章。前尘莫忘 【4-18】相遇阿之 ★阿之事件二(血色梦境) ★阿之事件三(故梦终尽) 92.阿之(阿之好感+3) 93.进去战斗 94.向北 向北(随意) 95.把银票甩脸上(黑暗+5 江湖声望+3) 96.仔细聆听 -涉世未深 -不一定(随意) 97.你受伤了么(随意) 98.直接抱住他 99.我只担心你(阿之好感+6) 达成事件【血色梦境】 100.你可曾对我有一点印象? (随意) 101.神农阁入室弟子 102.女子 103.都告诉他 -等等 -继续追问 -站住 -为一个我爱慕五年的人(阿之好感+10) 达成阿之事件【故梦终尽】 【4-19 】故梦终尽 104.搭话(随意) 105.回瞪 106.出去探查情况 107.旁敲侧击的询问 108.找人聊天 109.我出来透透气 -灵雨 -本公子一定先把你们抓起来 -试图转移话题到鹰扬 -反驳沐风 (达成目标 得到线索:身世之谜) 【4-20 】比武大会 110.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111.进去战斗(随意) 112.让他起来(随意) 113.阴他一次 -戳他笑穴 114.拽住他袖子(阿之好感+3) 115.听起来不太纯洁呢~(阿之好感+6) 【4-21】钱府姑爷 划重点!涉及重要选项! 116.衙门(一定要去!阿之事件道是无情必选) -成衣店(帮阿之赎回笛子 后期剧情必选 ) -帮鹰扬赎回笛子 117.留下 【4-22 】阿之抢亲 ★阿之事件四(道是无情) 118.嘿嘿嘿,阿之~(阿之好感+3) 119.要你抱抱才能起来~(阿之好感+3) 120.抢回来 (达成事件【道是无情】 阿之好感+10) 【4-23 】桃花谷 ★阿之事件五(花海秋千) 121.偷看一眼 122.去找鹰扬 123.弄醒他(阿之好感+3) 124.拒绝 125.银子本来就是我的 (达成事件【花海秋千】 阿之好感+10) 126.连忙查看包裹 127.师父身边(随意) 128.探索小地图 挨个点一点 129.装睡 130.穆公子的队伍 131.冰洞 132.自己替换穆清清(走向阿之HE) -自己冲上去 -不放手 -不刺(若刺下去走向最终章) 达成阿之HE结局
2,联想和柳杨事件整个过程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看
首先就是韶时尽,男主傅郡望人格魅力max,口蜜腹剑的翩翩公子,被他虐哭过很多次,而且其它男主也都很极品,游戏篇幅很长,可以一次玩个够!首先就是韶时尽,男主傅郡望人格魅力max,口蜜腹剑的翩翩公子,被他虐哭过很多次,而且其它男主也都很极品,游戏篇幅很长,可以一次玩个够!贾琏笑道。“你嫂子连日来辛苦,最近因外面的粉不好,总和我置气。我听说宝兄弟你做得胭脂水粉是极好的,回头给我个方子,我叫他们依样做了。你凤姐姐用了岂不欢喜?”宝玉道:“凤姐既要,打发个人去拿就是了。若只是方子,那些小子总不细心手脚又粗,做了依旧不好。”在贾琏心里成品固然重要,最要紧的还是方子。因笑道。“我知道你房里的东西难留住,何况你林妹妹回来了,你焉能不先紧着她的?倒是每样先匀点给我,连方子一起送来。回头我盯着小子们做,岂不是比天天烦你来得强?”宝玉听他说脂粉要先留给林妹妹就合了心意,又一心着急见林黛玉,更不愿意啰嗦了。不由得满口答应。“既这么着明个我回去理一下,回头打发人给大哥哥送来就是。”说罢腿上使劲,又蹬蹬蹬窜前面去了。贾琏拿他无法只得跟上,心里不由得哀叹:就带贾宝玉这会,怎么比带林黛玉回苏州还累人?二人一前一后到了林府,便有李管家前来引进去。林如海便在侧厅见了他们。贾琏便道:“贾琏携幼弟宝玉拜谒林姑父。”林如海时常听黛玉香菱谈及宝玉,如今一见之下只觉得不过皮相略好点,也无甚稀奇,也不在意。仍笑问贾琏。“这会子家里还没收拾好呢,你们这样巴巴来做什么?”贾琏道:“老太太疼爱林妹妹,料得姑父今日家里忙乱,生怕累着姑父、林妹妹,因此要我们兄弟过来帮忙的。”提起贾母林如海不由得眼眶未湿,叹道。“老太太自来是这样疼爱儿孙们,可知儿孙们又能如何报答呢?”因道,“也罢,我打发个人去回老太太,屋里各项都收拾停当,好叫老人家不致悬心。”又道。“正巧上次与你甚是相宜的陶醉陶公子也一同来了,这两日着忙,我没好生招待他。你们年轻人合得来,不妨一起玩玩。”有对宝玉道。“你陶大哥哥为人最是亲和的,学问又好。你便跟着你琏哥哥、陶哥哥学学,日后总是好的。”贾宝玉自出生以来,贾母、王夫人百般爱怜不说,出门所遇之人或谄媚或疼爱。像今天这样的冷遇倒是破题儿头一遭。满心疑惑又不敢问,原来是一心来瞧林妹妹的,眼看就要泡汤。心里不由得发急,说道。“姑父说得是,只是老太太还有些话并礼物要亲交给妹妹的。妹妹近来可好,夜里醒几次?”林如海不理他,只对着贾琏说道。“对了,林丫头还有好东西特特留着给你呢。”便叫了小厮带他们进去见妹妹。贾宝玉这边满头雾水,贾琏却知道这是岳父效应。林如海疼爱林黛玉如眼珠子一般,如今知道有个臭小子惦记着自家宝贝女儿,这臭小子还跑家里抢女儿关注来,没打出去就是好的了。要不是虑及贾母、贾政面子,只怕林如海直接就用时下男女大防这个理由撵出宝玉也不一定。嗯,就算是自家女儿先在背后说的别人家男孩也不行。林黛玉正和香菱看着人打扫内书房、安放书籍、器具,见得贾琏、宝玉来了。都笑。“怎么这么巧了?正说谁这谁就来了?”宝玉忙问说的是谁,黛玉香菱二人只是笑,也不理他。林黛玉笑道,“琏二哥哥也来了?听说琏哥哥一直在找一位大和尚的相貌,琏哥哥瞧瞧这个是不是?”说罢从一个箱笼里拾出来画筒,外面用蜡封封的密密实实,显然十分珍视。贾琏忙叫了人取了 开启了瞧时,只见画中一个满头疮的和尚,破衲芒鞋,虽然贾琏不曾见过,心里却觉得那瘌头和尚一定就是如此了,以后倘若见到,一定要死命拦住,将心中疑惑一问究竟。宝玉在旁看来心里只觉得莫名熟悉,因知道黛玉好洁的,忙推她。“林妹妹快别看。”身边香菱“噗嗤”一笑,方醒悟过来,这画既然是黛玉画就,自然她就已经看过了。心里不觉闷闷的,又不好说出来。默默思忖半天,想着既然贾琏送林妹妹回了苏州,又待了那么些时间,相熟也是正常。只是想来想去,总还是觉得心里不大舒服。见紫鹃端了茶来,忙接过来又问。“雪雁呢?怎么没瞧见她?”紫鹃笑道:“李嬷嬷带着雪雁看着人收拾两位姑娘的房间呢。”又抿嘴笑。“宝二爷也尝一尝我们家茶,比府上的如何?”宝玉笑道:“如今你跟了她,自然也跟着她说我们了。只是老太太叫林妹妹过了两天还回去呢?咱们还在一处,你说好不好?你们去苏州一趟,可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呢?”说罢,脸对着紫鹃,眼睛却看着黛玉。紫鹃会意,笑道:“宝二爷还稀罕那些东西呢?我们姑娘倒是给各位姑娘们都备了礼物,想来也有给二爷的。只是箱笼在老爷外书房那里,可怎么去拿呢?”黛玉道:“别理他,你去瞧瞧雪雁她们。大件的安置好也就罢了,我和香菱姐姐的东西且等我们自己安排放置才好呢。也省得他们回头又重新归置。”紫鹃笑道:“姑娘这话说差了,不说宝二爷历来对姑娘的好,就说琏二爷一路护送姑娘回苏州的辛苦,又给老爷到处求医送药的。如今不过是想要提前瞧上一瞧,姑娘也不该这样推三阻四的。何况虽说是老爷外书房,现在里面都是老爷姑娘们的书本、各色玩意们,都在箱子里呢,又没甚重要东西。依我说宝二爷既想看,姑娘就吩咐个小厮把箱笼抬过来就是了。”林黛玉嗔道:“你倒是我的人呢,怎么向着他说话?外面都是箱笼,小厮们如何知道是哪个?横竖这两天都收拾完的,也不急这一时。”紫鹃抿嘴笑道:“老爷的好友们都还在路上,琏二爷、宝二爷又都不是外人。老爷这会子陪着陶公子东院说话呢!姑娘就是出去检了也使得。”林黛玉啐道:“偏你话多,我偏不去。”紫鹃笑着出去了。宝玉忙“好妹妹,好妹妹”喊了几千遍,林黛玉被他磨不过,笑道:“真真你就是个磨人精!我就是去了,难道真又要几大箱子搬来搬去不成?”宝玉道:“咱们去只瞧一眼就罢了,很不用搬箱子。”黛玉便不作声,只看向贾琏。宝玉黛玉这样的小儿女情态贾琏在书里瞧得多了,如今才第一次见真人实时直播,也觉得有趣,很愿意多看看。“论理去看看也没事,也不用麻烦叫小厮丫鬟。咱们一起去瞧了,岂不有趣?”香菱拍手笑道:“真是有趣,可以出去外面院子玩,我可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果然四人一起,并不带丫鬟小厮,嘻嘻哈哈出去外书房。四人穿过花廊便听有人说话,原来是林如海。只听他笑道:“我原是说好今日收拾好明天才去你家的,你们今天过来做什么呢?我可先说好,好吃好喝好玩的一概没有。行李箱笼倒是一堆,都是等着收拾的,你们可是来做这个的吗?”便有人埋怨道:“偏你说这见外的话,既然来了就直接住家里去又有什么?就要住这里,缺什么东西你打个招呼就是,管保给你安排得妥妥贴贴,你放心,绝不和你讨要你一分钱。你倒好,是自己就跑这屋里来?莫非是嫌弃我们兄弟不成吗?”贾琏听出来,这是隔三岔五找他要东西的亲爹贾赦。又听有人笑道:“如海你听听我这长兄,可拦得住吗?实话告诉你罢,我这兄长积年性格不改,听说你今日到了京城,可是生拉硬拽把我拉了过来。如今他可怪你了,你可想好了如何认罚了吗?”这声音宝玉一听就知,这是动不动把自己拉出一顿训的古板爹爹贾政了。可巧贾琏诸人前后均是花窗,略往前走或往后挪都得被发现。贾琏在这个世界里也不算不怕他这个爹,一言不合就打,虽说有小杖受大杖走的说法,可前后都是小厮,往前逮着他的手这么一按,还能往哪里跑?只能乖乖挨揍。贾琏贾宝玉各怵各的爹,都怕被父亲瞧见了要挨打,当真进不得退不得。反而是林黛玉一脸促狭,拉着香菱不叫动,一心要听爹爹的趣事。贾政这一说贾赦急了。“当年父亲与母亲商量要将敏姐儿许给妹夫的时候,是谁几次三番说找不到如海的人来着?又是谁说要想个法儿,管教如海来一次怕一次,便不敢来抢咱们敏妹子呢?后来对出来,要不是妹妹拦着,可不定被父亲打得什么样呢?”贾政又笑道:“大哥你也忘了,是谁拿个棒子要撵出那个觊觎妹妹的登徒子的?”林如海恍然,“我说当时我俩本来交好,何以几个月都不肯见我呢?又何以大哥哥见我就没个好脸色呢!这可找到缘故了。”作势要踢二人。“可叫我找到机会报仇了吧!”贾赦、贾政就躲,笑道。“瞧你一个我们可是两个,若动手你可想好,不定是谁吃亏呢!”三人大笑,如海拉着二人便要进书房。可巧余光里人影晃动,便喝道:“谁在哪鬼鬼祟祟呢?”他这一喝,别人还好,香菱先慌了,就要出去。黛玉便拉她至身后,伸头笑道。“爹爹,我来拿点东西呢。”林如海道:“胡说!什么东西这么要紧要你巴巴自己跑出去来拿?”“哎呀。”林黛玉娇笑过来搂着如海的胳膊。“原是有些女儿的要紧东西,都放在爹爹那里,可都叫女儿没得用了!不拿可怎么行。再说女儿可看着人收拾爹爹书房半天了,腿都站酸了呢。爹爹还这么凶!”说罢便嘟了嘴。林如海自然拿这个女儿没辙,见她这一撒娇心就软了。“两位舅舅见了也不知道行礼呢?都是我平时骄纵了你。亏你这么大了,嬷嬷也不好好教教你!快去给舅舅们赔罪。”林黛玉连忙向贾赦贾政行礼问安。贾赦便道。“如海你对孩子们也太严格了,我瞧这姑娘就很好。行事说话叫人可怜可爱。不是我当着你 面夸,咱们家里几位姑娘据我看来,没一个比得过林丫头的。何况这才多大点孩子,也不必那么严格,大差不差就行了。”贾政捻须笑道。“此事你怪不得林丫头,怕还是我家那孽障怂恿的。”说完便道。“孽障!还不出来!等着谁去拿你不成?”果然见贾琏宝玉期期艾艾你推我挤一步一挪地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不敢抬头的香菱。原来贾琏等人自以为藏得严密,却不知道宝玉最关心黛玉,见着黛玉独自出去就有些焦灼,在那伸头伸脚的偷看。贾赦自顾自说话没有见到,如海见了也只当没见,唯有贾政很知宝玉的脾气。又知道既然黛玉宝玉都在此,就是没有他人,身边也该有个随从小厮,断不至于这两个人就敢出来了。贾赦见打头的就是贾琏,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老太太叫你来是为什么?既来了不说帮你姑父分忧也罢了,怎么还带着弟弟妹妹们胡闹?也是成家立业的人了,女儿都好大了,怎么还这么不成器?瞧回了家我怎么收拾你呢?”这边贾政也在教训宝玉。“孽障!来你姑父家也带着妹妹惹祸,倒不如赶紧回家去,也省得在这丢丑。”如海连忙拦住赦、政,“不是我夸,琏哥儿行事妥帖周到之处,我看就很好。家里原也收拾的差不多了,我叫哥儿去玩玩散散心的。宝哥儿相貌清丽谈吐有致,前途不可限量。孩子们都还小呢,何况又在自己家里没外人的。”赦、政二人方罢了,喝道。“去吧,好好待妹妹们,不许惹她生气!”贾琏贾宝玉不意能这样轻轻放下,忙答应着,慢慢退了回去。黛玉见哥哥们都回了,便也拉着香菱跟上去。他们这头屏声静气,却不知道如海等想起年少时候三人也曾这样淘气,被代善等抓包过。待贾琏宝玉去得远了,不由得大发一笑,互相打趣。首先就是韶时尽,男主傅郡望人格魅力max,口蜜腹剑的翩翩公子,被他虐哭过很多次,而且其它男主也都很极品,游戏篇幅很长,可以一次玩个够!贾琏笑道。“你嫂子连日来辛苦,最近因外面的粉不好,总和我置气。我听说宝兄弟你做得胭脂水粉是极好的,回头给我个方子,我叫他们依样做了。你凤姐姐用了岂不欢喜?”宝玉道:“凤姐既要,打发个人去拿就是了。若只是方子,那些小子总不细心手脚又粗,做了依旧不好。”在贾琏心里成品固然重要,最要紧的还是方子。因笑道。“我知道你房里的东西难留住,何况你林妹妹回来了,你焉能不先紧着她的?倒是每样先匀点给我,连方子一起送来。回头我盯着小子们做,岂不是比天天烦你来得强?”宝玉听他说脂粉要先留给林妹妹就合了心意,又一心着急见林黛玉,更不愿意啰嗦了。不由得满口答应。“既这么着明个我回去理一下,回头打发人给大哥哥送来就是。”说罢腿上使劲,又蹬蹬蹬窜前面去了。贾琏拿他无法只得跟上,心里不由得哀叹:就带贾宝玉这会,怎么比带林黛玉回苏州还累人?二人一前一后到了林府,便有李管家前来引进去。林如海便在侧厅见了他们。贾琏便道:“贾琏携幼弟宝玉拜谒林姑父。”林如海时常听黛玉香菱谈及宝玉,如今一见之下只觉得不过皮相略好点,也无甚稀奇,也不在意。仍笑问贾琏。“这会子家里还没收拾好呢,你们这样巴巴来做什么?”贾琏道:“老太太疼爱林妹妹,料得姑父今日家里忙乱,生怕累着姑父、林妹妹,因此要我们兄弟过来帮忙的。”提起贾母林如海不由得眼眶未湿,叹道。“老太太自来是这样疼爱儿孙们,可知儿孙们又能如何报答呢?”因道,“也罢,我打发个人去回老太太,屋里各项都收拾停当,好叫老人家不致悬心。”又道。“正巧上次与你甚是相宜的陶醉陶公子也一同来了,这两日着忙,我没好生招待他。你们年轻人合得来,不妨一起玩玩。”有对宝玉道。“你陶大哥哥为人最是亲和的,学问又好。你便跟着你琏哥哥、陶哥哥学学,日后总是好的。”贾宝玉自出生以来,贾母、王夫人百般爱怜不说,出门所遇之人或谄媚或疼爱。像今天这样的冷遇倒是破题儿头一遭。满心疑惑又不敢问,原来是一心来瞧林妹妹的,眼看就要泡汤。心里不由得发急,说道。“姑父说得是,只是老太太还有些话并礼物要亲交给妹妹的。妹妹近来可好,夜里醒几次?”林如海不理他,只对着贾琏说道。“对了,林丫头还有好东西特特留着给你呢。”便叫了小厮带他们进去见妹妹。贾宝玉这边满头雾水,贾琏却知道这是岳父效应。林如海疼爱林黛玉如眼珠子一般,如今知道有个臭小子惦记着自家宝贝女儿,这臭小子还跑家里抢女儿关注来,没打出去就是好的了。要不是虑及贾母、贾政面子,只怕林如海直接就用时下男女大防这个理由撵出宝玉也不一定。嗯,就算是自家女儿先在背后说的别人家男孩也不行。林黛玉正和香菱看着人打扫内书房、安放书籍、器具,见得贾琏、宝玉来了。都笑。“怎么这么巧了?正说谁这谁就来了?”宝玉忙问说的是谁,黛玉香菱二人只是笑,也不理他。林黛玉笑道,“琏二哥哥也来了?听说琏哥哥一直在找一位大和尚的相貌,琏哥哥瞧瞧这个是不是?”说罢从一个箱笼里拾出来画筒,外面用蜡封封的密密实实,显然十分珍视。贾琏忙叫了人取了 开启了瞧时,只见画中一个满头疮的和尚,破衲芒鞋,虽然贾琏不曾见过,心里却觉得那瘌头和尚一定就是如此了,以后倘若见到,一定要死命拦住,将心中疑惑一问究竟。宝玉在旁看来心里只觉得莫名熟悉,因知道黛玉好洁的,忙推她。“林妹妹快别看。”身边香菱“噗嗤”一笑,方醒悟过来,这画既然是黛玉画就,自然她就已经看过了。心里不觉闷闷的,又不好说出来。默默思忖半天,想着既然贾琏送林妹妹回了苏州,又待了那么些时间,相熟也是正常。只是想来想去,总还是觉得心里不大舒服。见紫鹃端了茶来,忙接过来又问。“雪雁呢?怎么没瞧见她?”紫鹃笑道:“李嬷嬷带着雪雁看着人收拾两位姑娘的房间呢。”又抿嘴笑。“宝二爷也尝一尝我们家茶,比府上的如何?”宝玉笑道:“如今你跟了她,自然也跟着她说我们了。只是老太太叫林妹妹过了两天还回去呢?咱们还在一处,你说好不好?你们去苏州一趟,可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呢?”说罢,脸对着紫鹃,眼睛却看着黛玉。紫鹃会意,笑道:“宝二爷还稀罕那些东西呢?我们姑娘倒是给各位姑娘们都备了礼物,想来也有给二爷的。只是箱笼在老爷外书房那里,可怎么去拿呢?”黛玉道:“别理他,你去瞧瞧雪雁她们。大件的安置好也就罢了,我和香菱姐姐的东西且等我们自己安排放置才好呢。也省得他们回头又重新归置。”紫鹃笑道:“姑娘这话说差了,不说宝二爷历来对姑娘的好,就说琏二爷一路护送姑娘回苏州的辛苦,又给老爷到处求医送药的。如今不过是想要提前瞧上一瞧,姑娘也不该这样推三阻四的。何况虽说是老爷外书房,现在里面都是老爷姑娘们的书本、各色玩意们,都在箱子里呢,又没甚重要东西。依我说宝二爷既想看,姑娘就吩咐个小厮把箱笼抬过来就是了。”林黛玉嗔道:“你倒是我的人呢,怎么向着他说话?外面都是箱笼,小厮们如何知道是哪个?横竖这两天都收拾完的,也不急这一时。”紫鹃抿嘴笑道:“老爷的好友们都还在路上,琏二爷、宝二爷又都不是外人。老爷这会子陪着陶公子东院说话呢!姑娘就是出去检了也使得。”林黛玉啐道:“偏你话多,我偏不去。”紫鹃笑着出去了。宝玉忙“好妹妹,好妹妹”喊了几千遍,林黛玉被他磨不过,笑道:“真真你就是个磨人精!我就是去了,难道真又要几大箱子搬来搬去不成?”宝玉道:“咱们去只瞧一眼就罢了,很不用搬箱子。”黛玉便不作声,只看向贾琏。宝玉黛玉这样的小儿女情态贾琏在书里瞧得多了,如今才第一次见真人实时直播,也觉得有趣,很愿意多看看。“论理去看看也没事,也不用麻烦叫小厮丫鬟。咱们一起去瞧了,岂不有趣?”香菱拍手笑道:“真是有趣,可以出去外面院子玩,我可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果然四人一起,并不带丫鬟小厮,嘻嘻哈哈出去外书房。四人穿过花廊便听有人说话,原来是林如海。只听他笑道:“我原是说好今日收拾好明天才去你家的,你们今天过来做什么呢?我可先说好,好吃好喝好玩的一概没有。行李箱笼倒是一堆,都是等着收拾的,你们可是来做这个的吗?”便有人埋怨道:“偏你说这见外的话,既然来了就直接住家里去又有什么?就要住这里,缺什么东西你打个招呼就是,管保给你安排得妥妥贴贴,你放心,绝不和你讨要你一分钱。你倒好,是自己就跑这屋里来?莫非是嫌弃我们兄弟不成吗?”贾琏听出来,这是隔三岔五找他要东西的亲爹贾赦。又听有人笑道:“如海你听听我这长兄,可拦得住吗?实话告诉你罢,我这兄长积年性格不改,听说你今日到了京城,可是生拉硬拽把我拉了过来。如今他可怪你了,你可想好了如何认罚了吗?”这声音宝玉一听就知,这是动不动把自己拉出一顿训的古板爹爹贾政了。可巧贾琏诸人前后均是花窗,略往前走或往后挪都得被发现。贾琏在这个世界里也不算不怕他这个爹,一言不合就打,虽说有小杖受大杖走的说法,可前后都是小厮,往前逮着他的手这么一按,还能往哪里跑?只能乖乖挨揍。贾琏贾宝玉各怵各的爹,都怕被父亲瞧见了要挨打,当真进不得退不得。反而是林黛玉一脸促狭,拉着香菱不叫动,一心要听爹爹的趣事。贾政这一说贾赦急了。“当年父亲与母亲商量要将敏姐儿许给妹夫的时候,是谁几次三番说找不到如海的人来着?又是谁说要想个法儿,管教如海来一次怕一次,便不敢来抢咱们敏妹子呢?后来对出来,要不是妹妹拦着,可不定被父亲打得什么样呢?”贾政又笑道:“大哥你也忘了,是谁拿个棒子要撵出那个觊觎妹妹的登徒子的?”林如海恍然,“我说当时我俩本来交好,何以几个月都不肯见我呢?又何以大哥哥见我就没个好脸色呢!这可找到缘故了。”作势要踢二人。“可叫我找到机会报仇了吧!”贾赦、贾政就躲,笑道。“瞧你一个我们可是两个,若动手你可想好,不定是谁吃亏呢!”三人大笑,如海拉着二人便要进书房。可巧余光里人影晃动,便喝道:“谁在哪鬼鬼祟祟呢?”他这一喝,别人还好,香菱先慌了,就要出去。黛玉便拉她至身后,伸头笑道。“爹爹,我来拿点东西呢。”林如海道:“胡说!什么东西这么要紧要你巴巴自己跑出去来拿?”“哎呀。”林黛玉娇笑过来搂着如海的胳膊。“原是有些女儿的要紧东西,都放在爹爹那里,可都叫女儿没得用了!不拿可怎么行。再说女儿可看着人收拾爹爹书房半天了,腿都站酸了呢。爹爹还这么凶!”说罢便嘟了嘴。林如海自然拿这个女儿没辙,见她这一撒娇心就软了。“两位舅舅见了也不知道行礼呢?都是我平时骄纵了你。亏你这么大了,嬷嬷也不好好教教你!快去给舅舅们赔罪。”林黛玉连忙向贾赦贾政行礼问安。贾赦便道。“如海你对孩子们也太严格了,我瞧这姑娘就很好。行事说话叫人可怜可爱。不是我当着你 面夸,咱们家里几位姑娘据我看来,没一个比得过林丫头的。何况这才多大点孩子,也不必那么严格,大差不差就行了。”贾政捻须笑道。“此事你怪不得林丫头,怕还是我家那孽障怂恿的。”说完便道。“孽障!还不出来!等着谁去拿你不成?”果然见贾琏宝玉期期艾艾你推我挤一步一挪地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不敢抬头的香菱。原来贾琏等人自以为藏得严密,却不知道宝玉最关心黛玉,见着黛玉独自出去就有些焦灼,在那伸头伸脚的偷看。贾赦自顾自说话没有见到,如海见了也只当没见,唯有贾政很知宝玉的脾气。又知道既然黛玉宝玉都在此,就是没有他人,身边也该有个随从小厮,断不至于这两个人就敢出来了。贾赦见打头的就是贾琏,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老太太叫你来是为什么?既来了不说帮你姑父分忧也罢了,怎么还带着弟弟妹妹们胡闹?也是成家立业的人了,女儿都好大了,怎么还这么不成器?瞧回了家我怎么收拾你呢?”这边贾政也在教训宝玉。“孽障!来你姑父家也带着妹妹惹祸,倒不如赶紧回家去,也省得在这丢丑。”如海连忙拦住赦、政,“不是我夸,琏哥儿行事妥帖周到之处,我看就很好。家里原也收拾的差不多了,我叫哥儿去玩玩散散心的。宝哥儿相貌清丽谈吐有致,前途不可限量。孩子们都还小呢,何况又在自己家里没外人的。”赦、政二人方罢了,喝道。“去吧,好好待妹妹们,不许惹她生气!”贾琏贾宝玉不意能这样轻轻放下,忙答应着,慢慢退了回去。黛玉见哥哥们都回了,便也拉着香菱跟上去。他们这头屏声静气,却不知道如海等想起年少时候三人也曾这样淘气,被代善等抓包过。待贾琏宝玉去得远了,不由得大发一笑,互相打趣。《庆余年》播出大结局之后,却引发网友吐槽,这是因为这是第一季的故事结局,留下很大的坑,难怪网友会吐槽。在《庆余年》的片尾中,我们得知二皇子深藏不露,可以说让观众都意想不到。言冰云倒戈用剑刺中了范闲,留下悬念给观众就结束了。言冰云面对众人,选择对付范闲,这点显然是有嫌疑的,可到底是两人联合好了呢?还是说言冰云真的叛变?这就得留到第二季才能得知了。观众都在想,范闲到底有没有领盒饭,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临近结局的画面。言冰云因打不过沈重,即将被沈重刺中,可是沈家小姐的突然出现并挺身而出挡住沈重刺过来的剑,可以说沈家小姐也是受伤了。沈家小姐倒在言冰云怀里,示意让言冰云快点离开,可言冰云却说“我会救你的”。沈重刺杀言冰云这段剧情与结尾言冰云刺中范闲的剧情很像,这是否也意味着,言冰云即便刺中了范闲,也有办法能够让他不必死去。这是汤粉和观众都联想到的剧情,但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在片尾回到“现实”中,叶教授询问是否已经完了,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我们也能够看到叶教授电脑的最后,显示着“未完待续”这四个字。这很明显还有第二季,可是第二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这是吐槽的原因。到底结局如何,被刺中的范闲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呢?第二季我们又何时才能等到?其实这些都是观众对于《庆余年》第一季结局吐槽的原因,因为留下的悬念太多,想象空间太大,对于《庆余年2》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的观众来说,确实是“大坑”,必然会吐槽啊!首先就是韶时尽,男主傅郡望人格魅力max,口蜜腹剑的翩翩公子,被他虐哭过很多次,而且其它男主也都很极品,游戏篇幅很长,可以一次玩个够!贾琏笑道。“你嫂子连日来辛苦,最近因外面的粉不好,总和我置气。我听说宝兄弟你做得胭脂水粉是极好的,回头给我个方子,我叫他们依样做了。你凤姐姐用了岂不欢喜?”宝玉道:“凤姐既要,打发个人去拿就是了。若只是方子,那些小子总不细心手脚又粗,做了依旧不好。”在贾琏心里成品固然重要,最要紧的还是方子。因笑道。“我知道你房里的东西难留住,何况你林妹妹回来了,你焉能不先紧着她的?倒是每样先匀点给我,连方子一起送来。回头我盯着小子们做,岂不是比天天烦你来得强?”宝玉听他说脂粉要先留给林妹妹就合了心意,又一心着急见林黛玉,更不愿意啰嗦了。不由得满口答应。“既这么着明个我回去理一下,回头打发人给大哥哥送来就是。”说罢腿上使劲,又蹬蹬蹬窜前面去了。贾琏拿他无法只得跟上,心里不由得哀叹:就带贾宝玉这会,怎么比带林黛玉回苏州还累人?二人一前一后到了林府,便有李管家前来引进去。林如海便在侧厅见了他们。贾琏便道:“贾琏携幼弟宝玉拜谒林姑父。”林如海时常听黛玉香菱谈及宝玉,如今一见之下只觉得不过皮相略好点,也无甚稀奇,也不在意。仍笑问贾琏。“这会子家里还没收拾好呢,你们这样巴巴来做什么?”贾琏道:“老太太疼爱林妹妹,料得姑父今日家里忙乱,生怕累着姑父、林妹妹,因此要我们兄弟过来帮忙的。”提起贾母林如海不由得眼眶未湿,叹道。“老太太自来是这样疼爱儿孙们,可知儿孙们又能如何报答呢?”因道,“也罢,我打发个人去回老太太,屋里各项都收拾停当,好叫老人家不致悬心。”又道。“正巧上次与你甚是相宜的陶醉陶公子也一同来了,这两日着忙,我没好生招待他。你们年轻人合得来,不妨一起玩玩。”有对宝玉道。“你陶大哥哥为人最是亲和的,学问又好。你便跟着你琏哥哥、陶哥哥学学,日后总是好的。”贾宝玉自出生以来,贾母、王夫人百般爱怜不说,出门所遇之人或谄媚或疼爱。像今天这样的冷遇倒是破题儿头一遭。满心疑惑又不敢问,原来是一心来瞧林妹妹的,眼看就要泡汤。心里不由得发急,说道。“姑父说得是,只是老太太还有些话并礼物要亲交给妹妹的。妹妹近来可好,夜里醒几次?”林如海不理他,只对着贾琏说道。“对了,林丫头还有好东西特特留着给你呢。”便叫了小厮带他们进去见妹妹。贾宝玉这边满头雾水,贾琏却知道这是岳父效应。林如海疼爱林黛玉如眼珠子一般,如今知道有个臭小子惦记着自家宝贝女儿,这臭小子还跑家里抢女儿关注来,没打出去就是好的了。要不是虑及贾母、贾政面子,只怕林如海直接就用时下男女大防这个理由撵出宝玉也不一定。嗯,就算是自家女儿先在背后说的别人家男孩也不行。林黛玉正和香菱看着人打扫内书房、安放书籍、器具,见得贾琏、宝玉来了。都笑。“怎么这么巧了?正说谁这谁就来了?”宝玉忙问说的是谁,黛玉香菱二人只是笑,也不理他。林黛玉笑道,“琏二哥哥也来了?听说琏哥哥一直在找一位大和尚的相貌,琏哥哥瞧瞧这个是不是?”说罢从一个箱笼里拾出来画筒,外面用蜡封封的密密实实,显然十分珍视。贾琏忙叫了人取了 开启了瞧时,只见画中一个满头疮的和尚,破衲芒鞋,虽然贾琏不曾见过,心里却觉得那瘌头和尚一定就是如此了,以后倘若见到,一定要死命拦住,将心中疑惑一问究竟。宝玉在旁看来心里只觉得莫名熟悉,因知道黛玉好洁的,忙推她。“林妹妹快别看。”身边香菱“噗嗤”一笑,方醒悟过来,这画既然是黛玉画就,自然她就已经看过了。心里不觉闷闷的,又不好说出来。默默思忖半天,想着既然贾琏送林妹妹回了苏州,又待了那么些时间,相熟也是正常。只是想来想去,总还是觉得心里不大舒服。见紫鹃端了茶来,忙接过来又问。“雪雁呢?怎么没瞧见她?”紫鹃笑道:“李嬷嬷带着雪雁看着人收拾两位姑娘的房间呢。”又抿嘴笑。“宝二爷也尝一尝我们家茶,比府上的如何?”宝玉笑道:“如今你跟了她,自然也跟着她说我们了。只是老太太叫林妹妹过了两天还回去呢?咱们还在一处,你说好不好?你们去苏州一趟,可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呢?”说罢,脸对着紫鹃,眼睛却看着黛玉。紫鹃会意,笑道:“宝二爷还稀罕那些东西呢?我们姑娘倒是给各位姑娘们都备了礼物,想来也有给二爷的。只是箱笼在老爷外书房那里,可怎么去拿呢?”黛玉道:“别理他,你去瞧瞧雪雁她们。大件的安置好也就罢了,我和香菱姐姐的东西且等我们自己安排放置才好呢。也省得他们回头又重新归置。”紫鹃笑道:“姑娘这话说差了,不说宝二爷历来对姑娘的好,就说琏二爷一路护送姑娘回苏州的辛苦,又给老爷到处求医送药的。如今不过是想要提前瞧上一瞧,姑娘也不该这样推三阻四的。何况虽说是老爷外书房,现在里面都是老爷姑娘们的书本、各色玩意们,都在箱子里呢,又没甚重要东西。依我说宝二爷既想看,姑娘就吩咐个小厮把箱笼抬过来就是了。”林黛玉嗔道:“你倒是我的人呢,怎么向着他说话?外面都是箱笼,小厮们如何知道是哪个?横竖这两天都收拾完的,也不急这一时。”紫鹃抿嘴笑道:“老爷的好友们都还在路上,琏二爷、宝二爷又都不是外人。老爷这会子陪着陶公子东院说话呢!姑娘就是出去检了也使得。”林黛玉啐道:“偏你话多,我偏不去。”紫鹃笑着出去了。宝玉忙“好妹妹,好妹妹”喊了几千遍,林黛玉被他磨不过,笑道:“真真你就是个磨人精!我就是去了,难道真又要几大箱子搬来搬去不成?”宝玉道:“咱们去只瞧一眼就罢了,很不用搬箱子。”黛玉便不作声,只看向贾琏。宝玉黛玉这样的小儿女情态贾琏在书里瞧得多了,如今才第一次见真人实时直播,也觉得有趣,很愿意多看看。“论理去看看也没事,也不用麻烦叫小厮丫鬟。咱们一起去瞧了,岂不有趣?”香菱拍手笑道:“真是有趣,可以出去外面院子玩,我可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果然四人一起,并不带丫鬟小厮,嘻嘻哈哈出去外书房。四人穿过花廊便听有人说话,原来是林如海。只听他笑道:“我原是说好今日收拾好明天才去你家的,你们今天过来做什么呢?我可先说好,好吃好喝好玩的一概没有。行李箱笼倒是一堆,都是等着收拾的,你们可是来做这个的吗?”便有人埋怨道:“偏你说这见外的话,既然来了就直接住家里去又有什么?就要住这里,缺什么东西你打个招呼就是,管保给你安排得妥妥贴贴,你放心,绝不和你讨要你一分钱。你倒好,是自己就跑这屋里来?莫非是嫌弃我们兄弟不成吗?”贾琏听出来,这是隔三岔五找他要东西的亲爹贾赦。又听有人笑道:“如海你听听我这长兄,可拦得住吗?实话告诉你罢,我这兄长积年性格不改,听说你今日到了京城,可是生拉硬拽把我拉了过来。如今他可怪你了,你可想好了如何认罚了吗?”这声音宝玉一听就知,这是动不动把自己拉出一顿训的古板爹爹贾政了。可巧贾琏诸人前后均是花窗,略往前走或往后挪都得被发现。贾琏在这个世界里也不算不怕他这个爹,一言不合就打,虽说有小杖受大杖走的说法,可前后都是小厮,往前逮着他的手这么一按,还能往哪里跑?只能乖乖挨揍。贾琏贾宝玉各怵各的爹,都怕被父亲瞧见了要挨打,当真进不得退不得。反而是林黛玉一脸促狭,拉着香菱不叫动,一心要听爹爹的趣事。贾政这一说贾赦急了。“当年父亲与母亲商量要将敏姐儿许给妹夫的时候,是谁几次三番说找不到如海的人来着?又是谁说要想个法儿,管教如海来一次怕一次,便不敢来抢咱们敏妹子呢?后来对出来,要不是妹妹拦着,可不定被父亲打得什么样呢?”贾政又笑道:“大哥你也忘了,是谁拿个棒子要撵出那个觊觎妹妹的登徒子的?”林如海恍然,“我说当时我俩本来交好,何以几个月都不肯见我呢?又何以大哥哥见我就没个好脸色呢!这可找到缘故了。”作势要踢二人。“可叫我找到机会报仇了吧!”贾赦、贾政就躲,笑道。“瞧你一个我们可是两个,若动手你可想好,不定是谁吃亏呢!”三人大笑,如海拉着二人便要进书房。可巧余光里人影晃动,便喝道:“谁在哪鬼鬼祟祟呢?”他这一喝,别人还好,香菱先慌了,就要出去。黛玉便拉她至身后,伸头笑道。“爹爹,我来拿点东西呢。”林如海道:“胡说!什么东西这么要紧要你巴巴自己跑出去来拿?”“哎呀。”林黛玉娇笑过来搂着如海的胳膊。“原是有些女儿的要紧东西,都放在爹爹那里,可都叫女儿没得用了!不拿可怎么行。再说女儿可看着人收拾爹爹书房半天了,腿都站酸了呢。爹爹还这么凶!”说罢便嘟了嘴。林如海自然拿这个女儿没辙,见她这一撒娇心就软了。“两位舅舅见了也不知道行礼呢?都是我平时骄纵了你。亏你这么大了,嬷嬷也不好好教教你!快去给舅舅们赔罪。”林黛玉连忙向贾赦贾政行礼问安。贾赦便道。“如海你对孩子们也太严格了,我瞧这姑娘就很好。行事说话叫人可怜可爱。不是我当着你 面夸,咱们家里几位姑娘据我看来,没一个比得过林丫头的。何况这才多大点孩子,也不必那么严格,大差不差就行了。”贾政捻须笑道。“此事你怪不得林丫头,怕还是我家那孽障怂恿的。”说完便道。“孽障!还不出来!等着谁去拿你不成?”果然见贾琏宝玉期期艾艾你推我挤一步一挪地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不敢抬头的香菱。原来贾琏等人自以为藏得严密,却不知道宝玉最关心黛玉,见着黛玉独自出去就有些焦灼,在那伸头伸脚的偷看。贾赦自顾自说话没有见到,如海见了也只当没见,唯有贾政很知宝玉的脾气。又知道既然黛玉宝玉都在此,就是没有他人,身边也该有个随从小厮,断不至于这两个人就敢出来了。贾赦见打头的就是贾琏,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老太太叫你来是为什么?既来了不说帮你姑父分忧也罢了,怎么还带着弟弟妹妹们胡闹?也是成家立业的人了,女儿都好大了,怎么还这么不成器?瞧回了家我怎么收拾你呢?”这边贾政也在教训宝玉。“孽障!来你姑父家也带着妹妹惹祸,倒不如赶紧回家去,也省得在这丢丑。”如海连忙拦住赦、政,“不是我夸,琏哥儿行事妥帖周到之处,我看就很好。家里原也收拾的差不多了,我叫哥儿去玩玩散散心的。宝哥儿相貌清丽谈吐有致,前途不可限量。孩子们都还小呢,何况又在自己家里没外人的。”赦、政二人方罢了,喝道。“去吧,好好待妹妹们,不许惹她生气!”贾琏贾宝玉不意能这样轻轻放下,忙答应着,慢慢退了回去。黛玉见哥哥们都回了,便也拉着香菱跟上去。他们这头屏声静气,却不知道如海等想起年少时候三人也曾这样淘气,被代善等抓包过。待贾琏宝玉去得远了,不由得大发一笑,互相打趣。《庆余年》播出大结局之后,却引发网友吐槽,这是因为这是第一季的故事结局,留下很大的坑,难怪网友会吐槽。在《庆余年》的片尾中,我们得知二皇子深藏不露,可以说让观众都意想不到。言冰云倒戈用剑刺中了范闲,留下悬念给观众就结束了。言冰云面对众人,选择对付范闲,这点显然是有嫌疑的,可到底是两人联合好了呢?还是说言冰云真的叛变?这就得留到第二季才能得知了。观众都在想,范闲到底有没有领盒饭,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临近结局的画面。言冰云因打不过沈重,即将被沈重刺中,可是沈家小姐的突然出现并挺身而出挡住沈重刺过来的剑,可以说沈家小姐也是受伤了。沈家小姐倒在言冰云怀里,示意让言冰云快点离开,可言冰云却说“我会救你的”。沈重刺杀言冰云这段剧情与结尾言冰云刺中范闲的剧情很像,这是否也意味着,言冰云即便刺中了范闲,也有办法能够让他不必死去。这是汤粉和观众都联想到的剧情,但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在片尾回到“现实”中,叶教授询问是否已经完了,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我们也能够看到叶教授电脑的最后,显示着“未完待续”这四个字。这很明显还有第二季,可是第二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这是吐槽的原因。到底结局如何,被刺中的范闲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呢?第二季我们又何时才能等到?其实这些都是观众对于《庆余年》第一季结局吐槽的原因,因为留下的悬念太多,想象空间太大,对于《庆余年2》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的观众来说,确实是“大坑”,必然会吐槽啊!方腊这个人,只要是对《水浒传》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深刻。因为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在屡次击败宋朝官军和辽军都没有死多少人,结果征方腊却翻了船,在江南方腊那里损兵折将,被杀得七零八落。那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军真的有水浒小说里面描述当然那么厉害?方腊最后真的是被武松抓住?方腊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三个问题。方腊起义的原因。方腊之所以要造反,纯粹是被宋徽宗给逼出来的。宋徽宗这个文艺皇帝除了整天不务正业的爱好书画之外,还喜欢奇花异草还有奇石。喜欢就喜欢吧,毕竟他是皇帝嘛。但宋徽宗的问题在于,他喜欢花钱,但他还不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掏钱。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官员。在贪官污吏的压迫下,江南的老百姓被搞得民不聊生,然后就活不下去了。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而且,北宋时期的经济已经南移,首都汴梁每年所需消耗的六百万石粮食,以及北宋每年巨大的军费来源,都是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就是说,江南百姓的负担原本就很沉重。而从宋徽宗开始,老百姓又要增加为徽宗皇帝的花石爱好的负担。方腊起义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样一来,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只不过大家缺一个带头人罢了。也就是在此时,方腊登上了历史舞台。方腊起义的规模关于方腊的出身,有说他是开漆园的,也有说他只是个帮工。但不管其出身如何,方腊的战略眼光是很好的。按民间野史的记载,方腊起义后,他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规划。大致上来说,就是组织群众,乘北宋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扩大战果,割据东南,建立政权,然后与北宋划江对峙,渐图进取,计划用十年时间推翻北宋王朝。按照这个计划,方腊起义的人数规模很快就扩大到了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现在浙江省全境,以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广大地区都被起义军占领。一时间,东南震动。起义迅速被镇压应该说,方腊起义的计划还是可行的。可方腊他低估了宋军的反应时间。就在方腊割据浙江,还没能按计划完全占领长江南岸,与北宋隔江对峙之前,宋朝的中央军就已经出动了。宣和三年(1121)正月,宋徽宗调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共十五万,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宋军由童贯、谭稹统帅,十五万大军分兵两路,向江南进军。到了二月,宋军就收复了杭州。三月初,义军反攻杭州失利宋军杨可世、刘镇、王禀等部又分别攻陷歙州、睦州。进入四月,起义军驻守的衢州又失守,守将郑魔王被俘。当月十七日,重镇婺州再失陷。至此为止,起义军所占据的所有大城市全部被官军收复。四月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最后,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方腊等三十多人被俘,解往汴京。此后,义军残部仍在坚持斗争,但也是屡战屡败。到了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整个方腊起义历时一年零五个月,但以方腊被俘来算,只有短短六个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方腊起义的前期异常迅猛,可谓是一顿操作操作猛如虎。后期当宋军主力到了江南,就迅速败亡。这前后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北宋在江南的官军太弱。北宋自宋太宗灭北汉统一全国后,内地由于没有战争威胁,军队就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南方地区军事训练情况实在不容乐观。除了南方士兵训练不足外,宋朝在南方的兵力也很少。就拿方腊起义的两浙地区来说,整个两浙禁军的兵力只有二万多人。并且,就这么点人马。北宋朝廷还怕武将会造反,对江南的驻军进行打压。截止到方腊起义之前,朝廷把杭州驻军一分为五,交给五个指挥使指挥。后来又把五个指挥裁成三个,裁掉将近一千人。因此方腊起义后,杭州当地的驻军也就六千人。这么点人,而且还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兵。这哪里是几十万起义军的对手?士兵没战斗力、人数还不足,这也就不难理解方腊之前的势如破竹了。其实别说方腊了,因为南方兵力过于空虚,宋神宗时期,越南人都曾经打进两广。仅在南宁一地,越南人就屠杀了50000多名北宋老百姓。第二,方腊起义军的实力不强。再说说方腊军。方腊军的兵源多是不堪压迫和裹挟过来的平民。因为,方腊起义军的军事素质并不高。起义军虽然最多时发展到几十万之众。但是要注意,史料记载中的“众有几十万”,不代表方腊义军有几十万兵。方腊义军的真正兵力应该也就十几万人。与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北宋正规军的兵力应该差不多。并且,北宋强干弱枝,中央强,地方弱。这就导致了北宋在江南缺少兵器工匠,像什么兵器和甲胄之类的,南方基本没有(甲胄历来就被严管)。于是,方腊起义军虽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常见的武器却并不多,义军使用的武器大多为大家熟悉的朴刀、拉力弱的弓,以及梭镖等非制式军械。这种武器和兵员素质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方腊义军的实力非常的弱,很难扛得住北宋中央军的猛攻。第三,北宋中央军的实力比较强。实事求是的说,北宋官军的实力并不差,尤其是西北军。宋军真正差劲的是将领水平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放开了限制,让宋军去虐菜,北宋的精锐虐方腊义军的能力还是有多余的。宋军在平定方腊起义的过程中五战五捷,这就是双方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方腊的最后下场关于方腊的下场,其实很简单:起义被宋军镇压后,方腊被押送至汴京处死。但是关于是谁抓了方腊,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水浒传》原本小说中,是花和尚鲁智深擒住了方腊。具体的小说原文如下: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不管是老版水浒电视剧还是新版的水浒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绎的。在真实历史上,应该是韩世忠抓了方腊。相关记载如下: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续资治通鉴》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宋军收复杭州后,义军的形势急转直下。随后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义军虽然还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不是官军的对手。为了躲避锋芒,方腊率残部躲在了帮源洞。由于石洞的位置极为的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当时在宋军中担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了进洞的一条小路,便偷偷的潜入方腊所藏的洞中,在格杀数十人,活捉了方腊。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于汴京。此时离方腊起义之时,仅仅才过了十个月的时间。首先就是韶时尽,男主傅郡望人格魅力max,口蜜腹剑的翩翩公子,被他虐哭过很多次,而且其它男主也都很极品,游戏篇幅很长,可以一次玩个够!贾琏笑道。“你嫂子连日来辛苦,最近因外面的粉不好,总和我置气。我听说宝兄弟你做得胭脂水粉是极好的,回头给我个方子,我叫他们依样做了。你凤姐姐用了岂不欢喜?”宝玉道:“凤姐既要,打发个人去拿就是了。若只是方子,那些小子总不细心手脚又粗,做了依旧不好。”在贾琏心里成品固然重要,最要紧的还是方子。因笑道。“我知道你房里的东西难留住,何况你林妹妹回来了,你焉能不先紧着她的?倒是每样先匀点给我,连方子一起送来。回头我盯着小子们做,岂不是比天天烦你来得强?”宝玉听他说脂粉要先留给林妹妹就合了心意,又一心着急见林黛玉,更不愿意啰嗦了。不由得满口答应。“既这么着明个我回去理一下,回头打发人给大哥哥送来就是。”说罢腿上使劲,又蹬蹬蹬窜前面去了。贾琏拿他无法只得跟上,心里不由得哀叹:就带贾宝玉这会,怎么比带林黛玉回苏州还累人?二人一前一后到了林府,便有李管家前来引进去。林如海便在侧厅见了他们。贾琏便道:“贾琏携幼弟宝玉拜谒林姑父。”林如海时常听黛玉香菱谈及宝玉,如今一见之下只觉得不过皮相略好点,也无甚稀奇,也不在意。仍笑问贾琏。“这会子家里还没收拾好呢,你们这样巴巴来做什么?”贾琏道:“老太太疼爱林妹妹,料得姑父今日家里忙乱,生怕累着姑父、林妹妹,因此要我们兄弟过来帮忙的。”提起贾母林如海不由得眼眶未湿,叹道。“老太太自来是这样疼爱儿孙们,可知儿孙们又能如何报答呢?”因道,“也罢,我打发个人去回老太太,屋里各项都收拾停当,好叫老人家不致悬心。”又道。“正巧上次与你甚是相宜的陶醉陶公子也一同来了,这两日着忙,我没好生招待他。你们年轻人合得来,不妨一起玩玩。”有对宝玉道。“你陶大哥哥为人最是亲和的,学问又好。你便跟着你琏哥哥、陶哥哥学学,日后总是好的。”贾宝玉自出生以来,贾母、王夫人百般爱怜不说,出门所遇之人或谄媚或疼爱。像今天这样的冷遇倒是破题儿头一遭。满心疑惑又不敢问,原来是一心来瞧林妹妹的,眼看就要泡汤。心里不由得发急,说道。“姑父说得是,只是老太太还有些话并礼物要亲交给妹妹的。妹妹近来可好,夜里醒几次?”林如海不理他,只对着贾琏说道。“对了,林丫头还有好东西特特留着给你呢。”便叫了小厮带他们进去见妹妹。贾宝玉这边满头雾水,贾琏却知道这是岳父效应。林如海疼爱林黛玉如眼珠子一般,如今知道有个臭小子惦记着自家宝贝女儿,这臭小子还跑家里抢女儿关注来,没打出去就是好的了。要不是虑及贾母、贾政面子,只怕林如海直接就用时下男女大防这个理由撵出宝玉也不一定。嗯,就算是自家女儿先在背后说的别人家男孩也不行。林黛玉正和香菱看着人打扫内书房、安放书籍、器具,见得贾琏、宝玉来了。都笑。“怎么这么巧了?正说谁这谁就来了?”宝玉忙问说的是谁,黛玉香菱二人只是笑,也不理他。林黛玉笑道,“琏二哥哥也来了?听说琏哥哥一直在找一位大和尚的相貌,琏哥哥瞧瞧这个是不是?”说罢从一个箱笼里拾出来画筒,外面用蜡封封的密密实实,显然十分珍视。贾琏忙叫了人取了 开启了瞧时,只见画中一个满头疮的和尚,破衲芒鞋,虽然贾琏不曾见过,心里却觉得那瘌头和尚一定就是如此了,以后倘若见到,一定要死命拦住,将心中疑惑一问究竟。宝玉在旁看来心里只觉得莫名熟悉,因知道黛玉好洁的,忙推她。“林妹妹快别看。”身边香菱“噗嗤”一笑,方醒悟过来,这画既然是黛玉画就,自然她就已经看过了。心里不觉闷闷的,又不好说出来。默默思忖半天,想着既然贾琏送林妹妹回了苏州,又待了那么些时间,相熟也是正常。只是想来想去,总还是觉得心里不大舒服。见紫鹃端了茶来,忙接过来又问。“雪雁呢?怎么没瞧见她?”紫鹃笑道:“李嬷嬷带着雪雁看着人收拾两位姑娘的房间呢。”又抿嘴笑。“宝二爷也尝一尝我们家茶,比府上的如何?”宝玉笑道:“如今你跟了她,自然也跟着她说我们了。只是老太太叫林妹妹过了两天还回去呢?咱们还在一处,你说好不好?你们去苏州一趟,可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呢?”说罢,脸对着紫鹃,眼睛却看着黛玉。紫鹃会意,笑道:“宝二爷还稀罕那些东西呢?我们姑娘倒是给各位姑娘们都备了礼物,想来也有给二爷的。只是箱笼在老爷外书房那里,可怎么去拿呢?”黛玉道:“别理他,你去瞧瞧雪雁她们。大件的安置好也就罢了,我和香菱姐姐的东西且等我们自己安排放置才好呢。也省得他们回头又重新归置。”紫鹃笑道:“姑娘这话说差了,不说宝二爷历来对姑娘的好,就说琏二爷一路护送姑娘回苏州的辛苦,又给老爷到处求医送药的。如今不过是想要提前瞧上一瞧,姑娘也不该这样推三阻四的。何况虽说是老爷外书房,现在里面都是老爷姑娘们的书本、各色玩意们,都在箱子里呢,又没甚重要东西。依我说宝二爷既想看,姑娘就吩咐个小厮把箱笼抬过来就是了。”林黛玉嗔道:“你倒是我的人呢,怎么向着他说话?外面都是箱笼,小厮们如何知道是哪个?横竖这两天都收拾完的,也不急这一时。”紫鹃抿嘴笑道:“老爷的好友们都还在路上,琏二爷、宝二爷又都不是外人。老爷这会子陪着陶公子东院说话呢!姑娘就是出去检了也使得。”林黛玉啐道:“偏你话多,我偏不去。”紫鹃笑着出去了。宝玉忙“好妹妹,好妹妹”喊了几千遍,林黛玉被他磨不过,笑道:“真真你就是个磨人精!我就是去了,难道真又要几大箱子搬来搬去不成?”宝玉道:“咱们去只瞧一眼就罢了,很不用搬箱子。”黛玉便不作声,只看向贾琏。宝玉黛玉这样的小儿女情态贾琏在书里瞧得多了,如今才第一次见真人实时直播,也觉得有趣,很愿意多看看。“论理去看看也没事,也不用麻烦叫小厮丫鬟。咱们一起去瞧了,岂不有趣?”香菱拍手笑道:“真是有趣,可以出去外面院子玩,我可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果然四人一起,并不带丫鬟小厮,嘻嘻哈哈出去外书房。四人穿过花廊便听有人说话,原来是林如海。只听他笑道:“我原是说好今日收拾好明天才去你家的,你们今天过来做什么呢?我可先说好,好吃好喝好玩的一概没有。行李箱笼倒是一堆,都是等着收拾的,你们可是来做这个的吗?”便有人埋怨道:“偏你说这见外的话,既然来了就直接住家里去又有什么?就要住这里,缺什么东西你打个招呼就是,管保给你安排得妥妥贴贴,你放心,绝不和你讨要你一分钱。你倒好,是自己就跑这屋里来?莫非是嫌弃我们兄弟不成吗?”贾琏听出来,这是隔三岔五找他要东西的亲爹贾赦。又听有人笑道:“如海你听听我这长兄,可拦得住吗?实话告诉你罢,我这兄长积年性格不改,听说你今日到了京城,可是生拉硬拽把我拉了过来。如今他可怪你了,你可想好了如何认罚了吗?”这声音宝玉一听就知,这是动不动把自己拉出一顿训的古板爹爹贾政了。可巧贾琏诸人前后均是花窗,略往前走或往后挪都得被发现。贾琏在这个世界里也不算不怕他这个爹,一言不合就打,虽说有小杖受大杖走的说法,可前后都是小厮,往前逮着他的手这么一按,还能往哪里跑?只能乖乖挨揍。贾琏贾宝玉各怵各的爹,都怕被父亲瞧见了要挨打,当真进不得退不得。反而是林黛玉一脸促狭,拉着香菱不叫动,一心要听爹爹的趣事。贾政这一说贾赦急了。“当年父亲与母亲商量要将敏姐儿许给妹夫的时候,是谁几次三番说找不到如海的人来着?又是谁说要想个法儿,管教如海来一次怕一次,便不敢来抢咱们敏妹子呢?后来对出来,要不是妹妹拦着,可不定被父亲打得什么样呢?”贾政又笑道:“大哥你也忘了,是谁拿个棒子要撵出那个觊觎妹妹的登徒子的?”林如海恍然,“我说当时我俩本来交好,何以几个月都不肯见我呢?又何以大哥哥见我就没个好脸色呢!这可找到缘故了。”作势要踢二人。“可叫我找到机会报仇了吧!”贾赦、贾政就躲,笑道。“瞧你一个我们可是两个,若动手你可想好,不定是谁吃亏呢!”三人大笑,如海拉着二人便要进书房。可巧余光里人影晃动,便喝道:“谁在哪鬼鬼祟祟呢?”他这一喝,别人还好,香菱先慌了,就要出去。黛玉便拉她至身后,伸头笑道。“爹爹,我来拿点东西呢。”林如海道:“胡说!什么东西这么要紧要你巴巴自己跑出去来拿?”“哎呀。”林黛玉娇笑过来搂着如海的胳膊。“原是有些女儿的要紧东西,都放在爹爹那里,可都叫女儿没得用了!不拿可怎么行。再说女儿可看着人收拾爹爹书房半天了,腿都站酸了呢。爹爹还这么凶!”说罢便嘟了嘴。林如海自然拿这个女儿没辙,见她这一撒娇心就软了。“两位舅舅见了也不知道行礼呢?都是我平时骄纵了你。亏你这么大了,嬷嬷也不好好教教你!快去给舅舅们赔罪。”林黛玉连忙向贾赦贾政行礼问安。贾赦便道。“如海你对孩子们也太严格了,我瞧这姑娘就很好。行事说话叫人可怜可爱。不是我当着你 面夸,咱们家里几位姑娘据我看来,没一个比得过林丫头的。何况这才多大点孩子,也不必那么严格,大差不差就行了。”贾政捻须笑道。“此事你怪不得林丫头,怕还是我家那孽障怂恿的。”说完便道。“孽障!还不出来!等着谁去拿你不成?”果然见贾琏宝玉期期艾艾你推我挤一步一挪地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不敢抬头的香菱。原来贾琏等人自以为藏得严密,却不知道宝玉最关心黛玉,见着黛玉独自出去就有些焦灼,在那伸头伸脚的偷看。贾赦自顾自说话没有见到,如海见了也只当没见,唯有贾政很知宝玉的脾气。又知道既然黛玉宝玉都在此,就是没有他人,身边也该有个随从小厮,断不至于这两个人就敢出来了。贾赦见打头的就是贾琏,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老太太叫你来是为什么?既来了不说帮你姑父分忧也罢了,怎么还带着弟弟妹妹们胡闹?也是成家立业的人了,女儿都好大了,怎么还这么不成器?瞧回了家我怎么收拾你呢?”这边贾政也在教训宝玉。“孽障!来你姑父家也带着妹妹惹祸,倒不如赶紧回家去,也省得在这丢丑。”如海连忙拦住赦、政,“不是我夸,琏哥儿行事妥帖周到之处,我看就很好。家里原也收拾的差不多了,我叫哥儿去玩玩散散心的。宝哥儿相貌清丽谈吐有致,前途不可限量。孩子们都还小呢,何况又在自己家里没外人的。”赦、政二人方罢了,喝道。“去吧,好好待妹妹们,不许惹她生气!”贾琏贾宝玉不意能这样轻轻放下,忙答应着,慢慢退了回去。黛玉见哥哥们都回了,便也拉着香菱跟上去。他们这头屏声静气,却不知道如海等想起年少时候三人也曾这样淘气,被代善等抓包过。待贾琏宝玉去得远了,不由得大发一笑,互相打趣。《庆余年》播出大结局之后,却引发网友吐槽,这是因为这是第一季的故事结局,留下很大的坑,难怪网友会吐槽。在《庆余年》的片尾中,我们得知二皇子深藏不露,可以说让观众都意想不到。言冰云倒戈用剑刺中了范闲,留下悬念给观众就结束了。言冰云面对众人,选择对付范闲,这点显然是有嫌疑的,可到底是两人联合好了呢?还是说言冰云真的叛变?这就得留到第二季才能得知了。观众都在想,范闲到底有没有领盒饭,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临近结局的画面。言冰云因打不过沈重,即将被沈重刺中,可是沈家小姐的突然出现并挺身而出挡住沈重刺过来的剑,可以说沈家小姐也是受伤了。沈家小姐倒在言冰云怀里,示意让言冰云快点离开,可言冰云却说“我会救你的”。沈重刺杀言冰云这段剧情与结尾言冰云刺中范闲的剧情很像,这是否也意味着,言冰云即便刺中了范闲,也有办法能够让他不必死去。这是汤粉和观众都联想到的剧情,但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在片尾回到“现实”中,叶教授询问是否已经完了,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我们也能够看到叶教授电脑的最后,显示着“未完待续”这四个字。这很明显还有第二季,可是第二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这是吐槽的原因。到底结局如何,被刺中的范闲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呢?第二季我们又何时才能等到?其实这些都是观众对于《庆余年》第一季结局吐槽的原因,因为留下的悬念太多,想象空间太大,对于《庆余年2》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的观众来说,确实是“大坑”,必然会吐槽啊!方腊这个人,只要是对《水浒传》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深刻。因为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在屡次击败宋朝官军和辽军都没有死多少人,结果征方腊却翻了船,在江南方腊那里损兵折将,被杀得七零八落。那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军真的有水浒小说里面描述当然那么厉害?方腊最后真的是被武松抓住?方腊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三个问题。方腊起义的原因。方腊之所以要造反,纯粹是被宋徽宗给逼出来的。宋徽宗这个文艺皇帝除了整天不务正业的爱好书画之外,还喜欢奇花异草还有奇石。喜欢就喜欢吧,毕竟他是皇帝嘛。但宋徽宗的问题在于,他喜欢花钱,但他还不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掏钱。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官员。在贪官污吏的压迫下,江南的老百姓被搞得民不聊生,然后就活不下去了。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而且,北宋时期的经济已经南移,首都汴梁每年所需消耗的六百万石粮食,以及北宋每年巨大的军费来源,都是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就是说,江南百姓的负担原本就很沉重。而从宋徽宗开始,老百姓又要增加为徽宗皇帝的花石爱好的负担。方腊起义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样一来,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只不过大家缺一个带头人罢了。也就是在此时,方腊登上了历史舞台。方腊起义的规模关于方腊的出身,有说他是开漆园的,也有说他只是个帮工。但不管其出身如何,方腊的战略眼光是很好的。按民间野史的记载,方腊起义后,他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规划。大致上来说,就是组织群众,乘北宋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扩大战果,割据东南,建立政权,然后与北宋划江对峙,渐图进取,计划用十年时间推翻北宋王朝。按照这个计划,方腊起义的人数规模很快就扩大到了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现在浙江省全境,以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广大地区都被起义军占领。一时间,东南震动。起义迅速被镇压应该说,方腊起义的计划还是可行的。可方腊他低估了宋军的反应时间。就在方腊割据浙江,还没能按计划完全占领长江南岸,与北宋隔江对峙之前,宋朝的中央军就已经出动了。宣和三年(1121)正月,宋徽宗调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共十五万,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宋军由童贯、谭稹统帅,十五万大军分兵两路,向江南进军。到了二月,宋军就收复了杭州。三月初,义军反攻杭州失利宋军杨可世、刘镇、王禀等部又分别攻陷歙州、睦州。进入四月,起义军驻守的衢州又失守,守将郑魔王被俘。当月十七日,重镇婺州再失陷。至此为止,起义军所占据的所有大城市全部被官军收复。四月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最后,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方腊等三十多人被俘,解往汴京。此后,义军残部仍在坚持斗争,但也是屡战屡败。到了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整个方腊起义历时一年零五个月,但以方腊被俘来算,只有短短六个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方腊起义的前期异常迅猛,可谓是一顿操作操作猛如虎。后期当宋军主力到了江南,就迅速败亡。这前后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北宋在江南的官军太弱。北宋自宋太宗灭北汉统一全国后,内地由于没有战争威胁,军队就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南方地区军事训练情况实在不容乐观。除了南方士兵训练不足外,宋朝在南方的兵力也很少。就拿方腊起义的两浙地区来说,整个两浙禁军的兵力只有二万多人。并且,就这么点人马。北宋朝廷还怕武将会造反,对江南的驻军进行打压。截止到方腊起义之前,朝廷把杭州驻军一分为五,交给五个指挥使指挥。后来又把五个指挥裁成三个,裁掉将近一千人。因此方腊起义后,杭州当地的驻军也就六千人。这么点人,而且还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兵。这哪里是几十万起义军的对手?士兵没战斗力、人数还不足,这也就不难理解方腊之前的势如破竹了。其实别说方腊了,因为南方兵力过于空虚,宋神宗时期,越南人都曾经打进两广。仅在南宁一地,越南人就屠杀了50000多名北宋老百姓。第二,方腊起义军的实力不强。再说说方腊军。方腊军的兵源多是不堪压迫和裹挟过来的平民。因为,方腊起义军的军事素质并不高。起义军虽然最多时发展到几十万之众。但是要注意,史料记载中的“众有几十万”,不代表方腊义军有几十万兵。方腊义军的真正兵力应该也就十几万人。与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北宋正规军的兵力应该差不多。并且,北宋强干弱枝,中央强,地方弱。这就导致了北宋在江南缺少兵器工匠,像什么兵器和甲胄之类的,南方基本没有(甲胄历来就被严管)。于是,方腊起义军虽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常见的武器却并不多,义军使用的武器大多为大家熟悉的朴刀、拉力弱的弓,以及梭镖等非制式军械。这种武器和兵员素质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方腊义军的实力非常的弱,很难扛得住北宋中央军的猛攻。第三,北宋中央军的实力比较强。实事求是的说,北宋官军的实力并不差,尤其是西北军。宋军真正差劲的是将领水平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放开了限制,让宋军去虐菜,北宋的精锐虐方腊义军的能力还是有多余的。宋军在平定方腊起义的过程中五战五捷,这就是双方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方腊的最后下场关于方腊的下场,其实很简单:起义被宋军镇压后,方腊被押送至汴京处死。但是关于是谁抓了方腊,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水浒传》原本小说中,是花和尚鲁智深擒住了方腊。具体的小说原文如下: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不管是老版水浒电视剧还是新版的水浒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绎的。在真实历史上,应该是韩世忠抓了方腊。相关记载如下: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续资治通鉴》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宋军收复杭州后,义军的形势急转直下。随后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义军虽然还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不是官军的对手。为了躲避锋芒,方腊率残部躲在了帮源洞。由于石洞的位置极为的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当时在宋军中担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了进洞的一条小路,便偷偷的潜入方腊所藏的洞中,在格杀数十人,活捉了方腊。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于汴京。此时离方腊起义之时,仅仅才过了十个月的时间。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共150人,当然其中最为显赫的就是题主所说的六公爵了,分别为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那么他们的结局究竟如何呢?且听小祁为您细细道来。(明太祖朱元璋画像)魏国公徐达徐达(1332-1385),字天德,今安徽凤阳人,也就是朱元璋的老乡,和朱元璋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1370年大封功臣,进封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禄五千石,世袭。徐达最初排位为第二,但是后来韩国公李善长坐胡惟庸案而被族诛,因此进位第一。但是无论如何,徐达作为明朝的军事统帅,是毫无争议的第一!1385年,徐达因为背疽病情严重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将徐达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谥武宁,追封中山王,并且赠三世皆为王爵,赐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可以说是极尽哀荣。野史传说徐达乃是被朱元璋赐发物鹅肉致背疽病发而死,但在我看来缺少根据,当时也没有理由,应该不可取信。(魏国公徐达影视形象)徐达的魏国公爵位一直传了11代,直到明朝灭亡。而且不仅于此,因为徐达的第四子徐增寿在靖难之役时暗中帮助朱棣为建文帝朱允文所杀,因此朱棣登基后追封为定国公,同样一直世袭到明朝灭亡!郑国公常茂常茂(1356-1391),常遇春长子,宋国公冯胜的女婿。常茂本身没有多大军功,他能受封郑国公,都是受了他父亲常遇春的荫庇。在大封功臣前一年,常遇春突然暴病而亡,朱元璋为了表彰常遇春的功绩,于是封常遇春的长子为郑国公,以长子代父受封。1387年,常茂获罪,但因为父亲的功绩而免罪,但是被贬到广西龙州。1391年去世,年仅36岁。因为常茂无子,因此朱元璋改封他的弟弟常升为开国公,后常升涉胡惟庸案而被诛杀削爵,因此郑国公爵位就此中断。韩国公李善长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安徽定远人。李善长大封功臣时位列第一,封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丹书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韩国公李善长影视形象)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为朱元璋稳定后方,军需粮草源源不断,朱元璋谓之当世萧何。然而再大的功劳和朱元璋的天下比起来都算不了什么,公元1390年,也就是胡惟庸案爆发十年后,追责李善长。因此早已退休(实际还是在暗中参与政事)、时年已经七十六岁的李善长被处死,和他一同处死的还有全家七十余人。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因为娶了朱元璋的女儿临安公主,因此免死,但是韩国公的爵位被削除,不予世袭。曹国公李文忠李文忠(1339年-1384),字思本,安徽明光人,朱元璋的外甥。1370年封奉天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曹国公。李文忠最开始跟着朱元璋姓朱,后来在李文忠兵不血刃拿下杭州后,朱元璋当场加封李文忠为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并且叫他恢复了李姓。(曹国公李文忠画像)公元1384年,李文忠去世,终年46岁。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并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朱元璋怀疑李文忠是被淮安侯华中所毒杀,因此降低了华中的爵位,并且诛杀了李文忠的医生及其妻子儿女,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李文忠的感情。李文忠死后由其子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爵位,李景隆也是难得的躲过朱元璋两次大屠杀的人之一。靖难之役时,李景隆所率领的朝廷军多次败于燕军,从而被夺职召回。后来李景隆打开南京金川门致使南京失守。朱棣登基后最开始极受器重,但是第二年就遭到弹劾,李景隆因此被削爵圈禁,因此曹国公爵位也就此断绝。宋国公冯胜冯胜(?-1395),安徽定远人。1370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宋国公。冯胜喜欢读书,通晓兵法,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明朝建立后又先后率军征讨王保保,远征辽东,积累无数军功。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也给冯胜带来了灾祸。(宋国公冯胜雕像)冯胜的女婿乃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橚,他俩因为秘密会见而被朱元璋所猜忌,而朱橚也被朱元璋所严惩,因为朱元璋担心他的这个儿子和将军冯胜有勾结。等到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的猜忌之心更甚,为了确保朱允文的帝位稳固,冯胜被朱元璋无罪赐死,而宋国公的爵位也不允许继承,因此冯胜的爵位也在他这里断绝。卫国公邓愈邓愈(1337-1377),字伯颜,安徽泗县人。邓愈原名邓友德,投奔朱元璋后,朱元璋赐名为邓愈,1370年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卫国公。1377年,邓愈在征讨吐蕃之后回师的途中病死。朱元璋极为哀痛,为此停朝三天,亲自迎接邓愈的灵柩,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配享太庙。(卫国公邓愈画像)邓愈死后由其长子邓镇袭封卫国公,并改封为申国公。然而因为邓镇娶了李善长的外孙女为妻,因此在李善长被诛杀时,邓镇也被牵连被杀,同时爵位被削夺,因此卫国公的爵位也就断绝了。总的来说,开国六公爵有四人是正常死亡的,韩国公李善长和宋国公冯胜则是被朱元璋所杀。他们的公爵大多止于第一代或第二代,只有魏国公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了明末!这样显赫的爵位只代表了他们的过去,却不能为他们的未来保驾护航!首先就是韶时尽,男主傅郡望人格魅力max,口蜜腹剑的翩翩公子,被他虐哭过很多次,而且其它男主也都很极品,游戏篇幅很长,可以一次玩个够!贾琏笑道。“你嫂子连日来辛苦,最近因外面的粉不好,总和我置气。我听说宝兄弟你做得胭脂水粉是极好的,回头给我个方子,我叫他们依样做了。你凤姐姐用了岂不欢喜?”宝玉道:“凤姐既要,打发个人去拿就是了。若只是方子,那些小子总不细心手脚又粗,做了依旧不好。”在贾琏心里成品固然重要,最要紧的还是方子。因笑道。“我知道你房里的东西难留住,何况你林妹妹回来了,你焉能不先紧着她的?倒是每样先匀点给我,连方子一起送来。回头我盯着小子们做,岂不是比天天烦你来得强?”宝玉听他说脂粉要先留给林妹妹就合了心意,又一心着急见林黛玉,更不愿意啰嗦了。不由得满口答应。“既这么着明个我回去理一下,回头打发人给大哥哥送来就是。”说罢腿上使劲,又蹬蹬蹬窜前面去了。贾琏拿他无法只得跟上,心里不由得哀叹:就带贾宝玉这会,怎么比带林黛玉回苏州还累人?二人一前一后到了林府,便有李管家前来引进去。林如海便在侧厅见了他们。贾琏便道:“贾琏携幼弟宝玉拜谒林姑父。”林如海时常听黛玉香菱谈及宝玉,如今一见之下只觉得不过皮相略好点,也无甚稀奇,也不在意。仍笑问贾琏。“这会子家里还没收拾好呢,你们这样巴巴来做什么?”贾琏道:“老太太疼爱林妹妹,料得姑父今日家里忙乱,生怕累着姑父、林妹妹,因此要我们兄弟过来帮忙的。”提起贾母林如海不由得眼眶未湿,叹道。“老太太自来是这样疼爱儿孙们,可知儿孙们又能如何报答呢?”因道,“也罢,我打发个人去回老太太,屋里各项都收拾停当,好叫老人家不致悬心。”又道。“正巧上次与你甚是相宜的陶醉陶公子也一同来了,这两日着忙,我没好生招待他。你们年轻人合得来,不妨一起玩玩。”有对宝玉道。“你陶大哥哥为人最是亲和的,学问又好。你便跟着你琏哥哥、陶哥哥学学,日后总是好的。”贾宝玉自出生以来,贾母、王夫人百般爱怜不说,出门所遇之人或谄媚或疼爱。像今天这样的冷遇倒是破题儿头一遭。满心疑惑又不敢问,原来是一心来瞧林妹妹的,眼看就要泡汤。心里不由得发急,说道。“姑父说得是,只是老太太还有些话并礼物要亲交给妹妹的。妹妹近来可好,夜里醒几次?”林如海不理他,只对着贾琏说道。“对了,林丫头还有好东西特特留着给你呢。”便叫了小厮带他们进去见妹妹。贾宝玉这边满头雾水,贾琏却知道这是岳父效应。林如海疼爱林黛玉如眼珠子一般,如今知道有个臭小子惦记着自家宝贝女儿,这臭小子还跑家里抢女儿关注来,没打出去就是好的了。要不是虑及贾母、贾政面子,只怕林如海直接就用时下男女大防这个理由撵出宝玉也不一定。嗯,就算是自家女儿先在背后说的别人家男孩也不行。林黛玉正和香菱看着人打扫内书房、安放书籍、器具,见得贾琏、宝玉来了。都笑。“怎么这么巧了?正说谁这谁就来了?”宝玉忙问说的是谁,黛玉香菱二人只是笑,也不理他。林黛玉笑道,“琏二哥哥也来了?听说琏哥哥一直在找一位大和尚的相貌,琏哥哥瞧瞧这个是不是?”说罢从一个箱笼里拾出来画筒,外面用蜡封封的密密实实,显然十分珍视。贾琏忙叫了人取了 开启了瞧时,只见画中一个满头疮的和尚,破衲芒鞋,虽然贾琏不曾见过,心里却觉得那瘌头和尚一定就是如此了,以后倘若见到,一定要死命拦住,将心中疑惑一问究竟。宝玉在旁看来心里只觉得莫名熟悉,因知道黛玉好洁的,忙推她。“林妹妹快别看。”身边香菱“噗嗤”一笑,方醒悟过来,这画既然是黛玉画就,自然她就已经看过了。心里不觉闷闷的,又不好说出来。默默思忖半天,想着既然贾琏送林妹妹回了苏州,又待了那么些时间,相熟也是正常。只是想来想去,总还是觉得心里不大舒服。见紫鹃端了茶来,忙接过来又问。“雪雁呢?怎么没瞧见她?”紫鹃笑道:“李嬷嬷带着雪雁看着人收拾两位姑娘的房间呢。”又抿嘴笑。“宝二爷也尝一尝我们家茶,比府上的如何?”宝玉笑道:“如今你跟了她,自然也跟着她说我们了。只是老太太叫林妹妹过了两天还回去呢?咱们还在一处,你说好不好?你们去苏州一趟,可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呢?”说罢,脸对着紫鹃,眼睛却看着黛玉。紫鹃会意,笑道:“宝二爷还稀罕那些东西呢?我们姑娘倒是给各位姑娘们都备了礼物,想来也有给二爷的。只是箱笼在老爷外书房那里,可怎么去拿呢?”黛玉道:“别理他,你去瞧瞧雪雁她们。大件的安置好也就罢了,我和香菱姐姐的东西且等我们自己安排放置才好呢。也省得他们回头又重新归置。”紫鹃笑道:“姑娘这话说差了,不说宝二爷历来对姑娘的好,就说琏二爷一路护送姑娘回苏州的辛苦,又给老爷到处求医送药的。如今不过是想要提前瞧上一瞧,姑娘也不该这样推三阻四的。何况虽说是老爷外书房,现在里面都是老爷姑娘们的书本、各色玩意们,都在箱子里呢,又没甚重要东西。依我说宝二爷既想看,姑娘就吩咐个小厮把箱笼抬过来就是了。”林黛玉嗔道:“你倒是我的人呢,怎么向着他说话?外面都是箱笼,小厮们如何知道是哪个?横竖这两天都收拾完的,也不急这一时。”紫鹃抿嘴笑道:“老爷的好友们都还在路上,琏二爷、宝二爷又都不是外人。老爷这会子陪着陶公子东院说话呢!姑娘就是出去检了也使得。”林黛玉啐道:“偏你话多,我偏不去。”紫鹃笑着出去了。宝玉忙“好妹妹,好妹妹”喊了几千遍,林黛玉被他磨不过,笑道:“真真你就是个磨人精!我就是去了,难道真又要几大箱子搬来搬去不成?”宝玉道:“咱们去只瞧一眼就罢了,很不用搬箱子。”黛玉便不作声,只看向贾琏。宝玉黛玉这样的小儿女情态贾琏在书里瞧得多了,如今才第一次见真人实时直播,也觉得有趣,很愿意多看看。“论理去看看也没事,也不用麻烦叫小厮丫鬟。咱们一起去瞧了,岂不有趣?”香菱拍手笑道:“真是有趣,可以出去外面院子玩,我可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果然四人一起,并不带丫鬟小厮,嘻嘻哈哈出去外书房。四人穿过花廊便听有人说话,原来是林如海。只听他笑道:“我原是说好今日收拾好明天才去你家的,你们今天过来做什么呢?我可先说好,好吃好喝好玩的一概没有。行李箱笼倒是一堆,都是等着收拾的,你们可是来做这个的吗?”便有人埋怨道:“偏你说这见外的话,既然来了就直接住家里去又有什么?就要住这里,缺什么东西你打个招呼就是,管保给你安排得妥妥贴贴,你放心,绝不和你讨要你一分钱。你倒好,是自己就跑这屋里来?莫非是嫌弃我们兄弟不成吗?”贾琏听出来,这是隔三岔五找他要东西的亲爹贾赦。又听有人笑道:“如海你听听我这长兄,可拦得住吗?实话告诉你罢,我这兄长积年性格不改,听说你今日到了京城,可是生拉硬拽把我拉了过来。如今他可怪你了,你可想好了如何认罚了吗?”这声音宝玉一听就知,这是动不动把自己拉出一顿训的古板爹爹贾政了。可巧贾琏诸人前后均是花窗,略往前走或往后挪都得被发现。贾琏在这个世界里也不算不怕他这个爹,一言不合就打,虽说有小杖受大杖走的说法,可前后都是小厮,往前逮着他的手这么一按,还能往哪里跑?只能乖乖挨揍。贾琏贾宝玉各怵各的爹,都怕被父亲瞧见了要挨打,当真进不得退不得。反而是林黛玉一脸促狭,拉着香菱不叫动,一心要听爹爹的趣事。贾政这一说贾赦急了。“当年父亲与母亲商量要将敏姐儿许给妹夫的时候,是谁几次三番说找不到如海的人来着?又是谁说要想个法儿,管教如海来一次怕一次,便不敢来抢咱们敏妹子呢?后来对出来,要不是妹妹拦着,可不定被父亲打得什么样呢?”贾政又笑道:“大哥你也忘了,是谁拿个棒子要撵出那个觊觎妹妹的登徒子的?”林如海恍然,“我说当时我俩本来交好,何以几个月都不肯见我呢?又何以大哥哥见我就没个好脸色呢!这可找到缘故了。”作势要踢二人。“可叫我找到机会报仇了吧!”贾赦、贾政就躲,笑道。“瞧你一个我们可是两个,若动手你可想好,不定是谁吃亏呢!”三人大笑,如海拉着二人便要进书房。可巧余光里人影晃动,便喝道:“谁在哪鬼鬼祟祟呢?”他这一喝,别人还好,香菱先慌了,就要出去。黛玉便拉她至身后,伸头笑道。“爹爹,我来拿点东西呢。”林如海道:“胡说!什么东西这么要紧要你巴巴自己跑出去来拿?”“哎呀。”林黛玉娇笑过来搂着如海的胳膊。“原是有些女儿的要紧东西,都放在爹爹那里,可都叫女儿没得用了!不拿可怎么行。再说女儿可看着人收拾爹爹书房半天了,腿都站酸了呢。爹爹还这么凶!”说罢便嘟了嘴。林如海自然拿这个女儿没辙,见她这一撒娇心就软了。“两位舅舅见了也不知道行礼呢?都是我平时骄纵了你。亏你这么大了,嬷嬷也不好好教教你!快去给舅舅们赔罪。”林黛玉连忙向贾赦贾政行礼问安。贾赦便道。“如海你对孩子们也太严格了,我瞧这姑娘就很好。行事说话叫人可怜可爱。不是我当着你 面夸,咱们家里几位姑娘据我看来,没一个比得过林丫头的。何况这才多大点孩子,也不必那么严格,大差不差就行了。”贾政捻须笑道。“此事你怪不得林丫头,怕还是我家那孽障怂恿的。”说完便道。“孽障!还不出来!等着谁去拿你不成?”果然见贾琏宝玉期期艾艾你推我挤一步一挪地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不敢抬头的香菱。原来贾琏等人自以为藏得严密,却不知道宝玉最关心黛玉,见着黛玉独自出去就有些焦灼,在那伸头伸脚的偷看。贾赦自顾自说话没有见到,如海见了也只当没见,唯有贾政很知宝玉的脾气。又知道既然黛玉宝玉都在此,就是没有他人,身边也该有个随从小厮,断不至于这两个人就敢出来了。贾赦见打头的就是贾琏,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老太太叫你来是为什么?既来了不说帮你姑父分忧也罢了,怎么还带着弟弟妹妹们胡闹?也是成家立业的人了,女儿都好大了,怎么还这么不成器?瞧回了家我怎么收拾你呢?”这边贾政也在教训宝玉。“孽障!来你姑父家也带着妹妹惹祸,倒不如赶紧回家去,也省得在这丢丑。”如海连忙拦住赦、政,“不是我夸,琏哥儿行事妥帖周到之处,我看就很好。家里原也收拾的差不多了,我叫哥儿去玩玩散散心的。宝哥儿相貌清丽谈吐有致,前途不可限量。孩子们都还小呢,何况又在自己家里没外人的。”赦、政二人方罢了,喝道。“去吧,好好待妹妹们,不许惹她生气!”贾琏贾宝玉不意能这样轻轻放下,忙答应着,慢慢退了回去。黛玉见哥哥们都回了,便也拉着香菱跟上去。他们这头屏声静气,却不知道如海等想起年少时候三人也曾这样淘气,被代善等抓包过。待贾琏宝玉去得远了,不由得大发一笑,互相打趣。《庆余年》播出大结局之后,却引发网友吐槽,这是因为这是第一季的故事结局,留下很大的坑,难怪网友会吐槽。在《庆余年》的片尾中,我们得知二皇子深藏不露,可以说让观众都意想不到。言冰云倒戈用剑刺中了范闲,留下悬念给观众就结束了。言冰云面对众人,选择对付范闲,这点显然是有嫌疑的,可到底是两人联合好了呢?还是说言冰云真的叛变?这就得留到第二季才能得知了。观众都在想,范闲到底有没有领盒饭,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临近结局的画面。言冰云因打不过沈重,即将被沈重刺中,可是沈家小姐的突然出现并挺身而出挡住沈重刺过来的剑,可以说沈家小姐也是受伤了。沈家小姐倒在言冰云怀里,示意让言冰云快点离开,可言冰云却说“我会救你的”。沈重刺杀言冰云这段剧情与结尾言冰云刺中范闲的剧情很像,这是否也意味着,言冰云即便刺中了范闲,也有办法能够让他不必死去。这是汤粉和观众都联想到的剧情,但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在片尾回到“现实”中,叶教授询问是否已经完了,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我们也能够看到叶教授电脑的最后,显示着“未完待续”这四个字。这很明显还有第二季,可是第二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这是吐槽的原因。到底结局如何,被刺中的范闲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呢?第二季我们又何时才能等到?其实这些都是观众对于《庆余年》第一季结局吐槽的原因,因为留下的悬念太多,想象空间太大,对于《庆余年2》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的观众来说,确实是“大坑”,必然会吐槽啊!方腊这个人,只要是对《水浒传》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深刻。因为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在屡次击败宋朝官军和辽军都没有死多少人,结果征方腊却翻了船,在江南方腊那里损兵折将,被杀得七零八落。那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军真的有水浒小说里面描述当然那么厉害?方腊最后真的是被武松抓住?方腊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三个问题。方腊起义的原因。方腊之所以要造反,纯粹是被宋徽宗给逼出来的。宋徽宗这个文艺皇帝除了整天不务正业的爱好书画之外,还喜欢奇花异草还有奇石。喜欢就喜欢吧,毕竟他是皇帝嘛。但宋徽宗的问题在于,他喜欢花钱,但他还不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掏钱。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官员。在贪官污吏的压迫下,江南的老百姓被搞得民不聊生,然后就活不下去了。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而且,北宋时期的经济已经南移,首都汴梁每年所需消耗的六百万石粮食,以及北宋每年巨大的军费来源,都是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就是说,江南百姓的负担原本就很沉重。而从宋徽宗开始,老百姓又要增加为徽宗皇帝的花石爱好的负担。方腊起义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样一来,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只不过大家缺一个带头人罢了。也就是在此时,方腊登上了历史舞台。方腊起义的规模关于方腊的出身,有说他是开漆园的,也有说他只是个帮工。但不管其出身如何,方腊的战略眼光是很好的。按民间野史的记载,方腊起义后,他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规划。大致上来说,就是组织群众,乘北宋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扩大战果,割据东南,建立政权,然后与北宋划江对峙,渐图进取,计划用十年时间推翻北宋王朝。按照这个计划,方腊起义的人数规模很快就扩大到了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现在浙江省全境,以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广大地区都被起义军占领。一时间,东南震动。起义迅速被镇压应该说,方腊起义的计划还是可行的。可方腊他低估了宋军的反应时间。就在方腊割据浙江,还没能按计划完全占领长江南岸,与北宋隔江对峙之前,宋朝的中央军就已经出动了。宣和三年(1121)正月,宋徽宗调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共十五万,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宋军由童贯、谭稹统帅,十五万大军分兵两路,向江南进军。到了二月,宋军就收复了杭州。三月初,义军反攻杭州失利宋军杨可世、刘镇、王禀等部又分别攻陷歙州、睦州。进入四月,起义军驻守的衢州又失守,守将郑魔王被俘。当月十七日,重镇婺州再失陷。至此为止,起义军所占据的所有大城市全部被官军收复。四月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最后,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方腊等三十多人被俘,解往汴京。此后,义军残部仍在坚持斗争,但也是屡战屡败。到了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整个方腊起义历时一年零五个月,但以方腊被俘来算,只有短短六个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方腊起义的前期异常迅猛,可谓是一顿操作操作猛如虎。后期当宋军主力到了江南,就迅速败亡。这前后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北宋在江南的官军太弱。北宋自宋太宗灭北汉统一全国后,内地由于没有战争威胁,军队就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南方地区军事训练情况实在不容乐观。除了南方士兵训练不足外,宋朝在南方的兵力也很少。就拿方腊起义的两浙地区来说,整个两浙禁军的兵力只有二万多人。并且,就这么点人马。北宋朝廷还怕武将会造反,对江南的驻军进行打压。截止到方腊起义之前,朝廷把杭州驻军一分为五,交给五个指挥使指挥。后来又把五个指挥裁成三个,裁掉将近一千人。因此方腊起义后,杭州当地的驻军也就六千人。这么点人,而且还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兵。这哪里是几十万起义军的对手?士兵没战斗力、人数还不足,这也就不难理解方腊之前的势如破竹了。其实别说方腊了,因为南方兵力过于空虚,宋神宗时期,越南人都曾经打进两广。仅在南宁一地,越南人就屠杀了50000多名北宋老百姓。第二,方腊起义军的实力不强。再说说方腊军。方腊军的兵源多是不堪压迫和裹挟过来的平民。因为,方腊起义军的军事素质并不高。起义军虽然最多时发展到几十万之众。但是要注意,史料记载中的“众有几十万”,不代表方腊义军有几十万兵。方腊义军的真正兵力应该也就十几万人。与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北宋正规军的兵力应该差不多。并且,北宋强干弱枝,中央强,地方弱。这就导致了北宋在江南缺少兵器工匠,像什么兵器和甲胄之类的,南方基本没有(甲胄历来就被严管)。于是,方腊起义军虽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常见的武器却并不多,义军使用的武器大多为大家熟悉的朴刀、拉力弱的弓,以及梭镖等非制式军械。这种武器和兵员素质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方腊义军的实力非常的弱,很难扛得住北宋中央军的猛攻。第三,北宋中央军的实力比较强。实事求是的说,北宋官军的实力并不差,尤其是西北军。宋军真正差劲的是将领水平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放开了限制,让宋军去虐菜,北宋的精锐虐方腊义军的能力还是有多余的。宋军在平定方腊起义的过程中五战五捷,这就是双方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方腊的最后下场关于方腊的下场,其实很简单:起义被宋军镇压后,方腊被押送至汴京处死。但是关于是谁抓了方腊,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水浒传》原本小说中,是花和尚鲁智深擒住了方腊。具体的小说原文如下: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不管是老版水浒电视剧还是新版的水浒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绎的。在真实历史上,应该是韩世忠抓了方腊。相关记载如下: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续资治通鉴》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宋军收复杭州后,义军的形势急转直下。随后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义军虽然还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不是官军的对手。为了躲避锋芒,方腊率残部躲在了帮源洞。由于石洞的位置极为的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当时在宋军中担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了进洞的一条小路,便偷偷的潜入方腊所藏的洞中,在格杀数十人,活捉了方腊。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于汴京。此时离方腊起义之时,仅仅才过了十个月的时间。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共150人,当然其中最为显赫的就是题主所说的六公爵了,分别为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那么他们的结局究竟如何呢?且听小祁为您细细道来。(明太祖朱元璋画像)魏国公徐达徐达(1332-1385),字天德,今安徽凤阳人,也就是朱元璋的老乡,和朱元璋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1370年大封功臣,进封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禄五千石,世袭。徐达最初排位为第二,但是后来韩国公李善长坐胡惟庸案而被族诛,因此进位第一。但是无论如何,徐达作为明朝的军事统帅,是毫无争议的第一!1385年,徐达因为背疽病情严重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将徐达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谥武宁,追封中山王,并且赠三世皆为王爵,赐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可以说是极尽哀荣。野史传说徐达乃是被朱元璋赐发物鹅肉致背疽病发而死,但在我看来缺少根据,当时也没有理由,应该不可取信。(魏国公徐达影视形象)徐达的魏国公爵位一直传了11代,直到明朝灭亡。而且不仅于此,因为徐达的第四子徐增寿在靖难之役时暗中帮助朱棣为建文帝朱允文所杀,因此朱棣登基后追封为定国公,同样一直世袭到明朝灭亡!郑国公常茂常茂(1356-1391),常遇春长子,宋国公冯胜的女婿。常茂本身没有多大军功,他能受封郑国公,都是受了他父亲常遇春的荫庇。在大封功臣前一年,常遇春突然暴病而亡,朱元璋为了表彰常遇春的功绩,于是封常遇春的长子为郑国公,以长子代父受封。1387年,常茂获罪,但因为父亲的功绩而免罪,但是被贬到广西龙州。1391年去世,年仅36岁。因为常茂无子,因此朱元璋改封他的弟弟常升为开国公,后常升涉胡惟庸案而被诛杀削爵,因此郑国公爵位就此中断。韩国公李善长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安徽定远人。李善长大封功臣时位列第一,封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丹书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韩国公李善长影视形象)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为朱元璋稳定后方,军需粮草源源不断,朱元璋谓之当世萧何。然而再大的功劳和朱元璋的天下比起来都算不了什么,公元1390年,也就是胡惟庸案爆发十年后,追责李善长。因此早已退休(实际还是在暗中参与政事)、时年已经七十六岁的李善长被处死,和他一同处死的还有全家七十余人。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因为娶了朱元璋的女儿临安公主,因此免死,但是韩国公的爵位被削除,不予世袭。曹国公李文忠李文忠(1339年-1384),字思本,安徽明光人,朱元璋的外甥。1370年封奉天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曹国公。李文忠最开始跟着朱元璋姓朱,后来在李文忠兵不血刃拿下杭州后,朱元璋当场加封李文忠为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并且叫他恢复了李姓。(曹国公李文忠画像)公元1384年,李文忠去世,终年46岁。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并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朱元璋怀疑李文忠是被淮安侯华中所毒杀,因此降低了华中的爵位,并且诛杀了李文忠的医生及其妻子儿女,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李文忠的感情。李文忠死后由其子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爵位,李景隆也是难得的躲过朱元璋两次大屠杀的人之一。靖难之役时,李景隆所率领的朝廷军多次败于燕军,从而被夺职召回。后来李景隆打开南京金川门致使南京失守。朱棣登基后最开始极受器重,但是第二年就遭到弹劾,李景隆因此被削爵圈禁,因此曹国公爵位也就此断绝。宋国公冯胜冯胜(?-1395),安徽定远人。1370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宋国公。冯胜喜欢读书,通晓兵法,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明朝建立后又先后率军征讨王保保,远征辽东,积累无数军功。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也给冯胜带来了灾祸。(宋国公冯胜雕像)冯胜的女婿乃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橚,他俩因为秘密会见而被朱元璋所猜忌,而朱橚也被朱元璋所严惩,因为朱元璋担心他的这个儿子和将军冯胜有勾结。等到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的猜忌之心更甚,为了确保朱允文的帝位稳固,冯胜被朱元璋无罪赐死,而宋国公的爵位也不允许继承,因此冯胜的爵位也在他这里断绝。卫国公邓愈邓愈(1337-1377),字伯颜,安徽泗县人。邓愈原名邓友德,投奔朱元璋后,朱元璋赐名为邓愈,1370年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卫国公。1377年,邓愈在征讨吐蕃之后回师的途中病死。朱元璋极为哀痛,为此停朝三天,亲自迎接邓愈的灵柩,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配享太庙。(卫国公邓愈画像)邓愈死后由其长子邓镇袭封卫国公,并改封为申国公。然而因为邓镇娶了李善长的外孙女为妻,因此在李善长被诛杀时,邓镇也被牵连被杀,同时爵位被削夺,因此卫国公的爵位也就断绝了。总的来说,开国六公爵有四人是正常死亡的,韩国公李善长和宋国公冯胜则是被朱元璋所杀。他们的公爵大多止于第一代或第二代,只有魏国公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了明末!这样显赫的爵位只代表了他们的过去,却不能为他们的未来保驾护航!周亚夫何许人也?西汉名将,太尉周勃之子,以治军善战闻名于史!西汉七国之乱,三月即平,周亚夫居功至伟,说他挽救了大汉江山也不为过!事实上,许多朋友应该对这位大将都不陌生,记得中学时期有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当时周亚夫驻军细柳营,时逢汉文帝前来视察,各营无不迎接,唯有周亚夫的细柳营让其吃了闭门羹。士兵称,军营之中,只听将令!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其实此人的治兵和为人非常相似,是一个过于重视原则的人,耿直的态度甚至连君主都不能“开绿灯”,虽然这样的人可以办实事,也可以被领导安排重要的任务,但是不懂得事故人情的他,最终落得了非常悲惨的下场。周亚夫是在狱中绝食而死的,他的罪名可以称得上是“莫须有”,从君主器重的大功臣慢慢变成“眼中钉”,这位将领因他的耿直而失去了性命。 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周亚夫战略决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过他在这个过程中却得罪了梁王。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当时叛军的战斗力并不比汉军差,而且吴楚骑兵更是天下闻名,所以他在指挥之时就明确的表示不可以正面跟叛军交战,并且跟君主上书请求抛出梁王,让梁王吸引敌人的攻击,自己绕后断了叛军粮道,这样才可以取胜。虽然说后来的战局也跟他预料的一样,但是人家梁王可是被打惨了。所以梁王从那时开始就跟周亚夫结下了“梁子”。而梁王又是当时太后最宠爱的一个孩子,看到自己儿子这样委屈,太后也不断的给君主施压,他们的君臣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在君臣之间出现间隙以后,周亚夫又卷入了最“敏感”的政治话题-太子之争。立太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利益争斗,而且大臣们也需要考虑君主的想法才能选择阵营,如果贸然“站队”,很可能落不到什么好下场。可周亚夫对此事的态度就非常不明智了,他几乎不考虑周边的人情因素,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反对君主该立太子。不过这时候的景帝已经决心要做这件事,周亚夫不懂得揣摩君主的心意,以至于二人关系降低到冰点。 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周亚夫年岁大了以后,其儿子就要提前准备丧葬之事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陪葬品符合自己父亲的身份。这个孩子给父亲准备了五百套精致铠甲。这件事情被汇报到景帝那里之时,所有跟周亚夫有过节的人都开始了诋毁行动,最终他被以蓄意谋反罪抓到了监牢之中。行事磊落的周亚夫接受不了这个罪名,竟在狱中绝食五日而亡。 “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从以上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亚夫本人是一个过于正直的人,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情商不高。这样的人虽然能处理一些事情,但却不是让领导舒心的人,所以他最后能有那样的下场也是很正常的。首先就是韶时尽,男主傅郡望人格魅力max,口蜜腹剑的翩翩公子,被他虐哭过很多次,而且其它男主也都很极品,游戏篇幅很长,可以一次玩个够!贾琏笑道。“你嫂子连日来辛苦,最近因外面的粉不好,总和我置气。我听说宝兄弟你做得胭脂水粉是极好的,回头给我个方子,我叫他们依样做了。你凤姐姐用了岂不欢喜?”宝玉道:“凤姐既要,打发个人去拿就是了。若只是方子,那些小子总不细心手脚又粗,做了依旧不好。”在贾琏心里成品固然重要,最要紧的还是方子。因笑道。“我知道你房里的东西难留住,何况你林妹妹回来了,你焉能不先紧着她的?倒是每样先匀点给我,连方子一起送来。回头我盯着小子们做,岂不是比天天烦你来得强?”宝玉听他说脂粉要先留给林妹妹就合了心意,又一心着急见林黛玉,更不愿意啰嗦了。不由得满口答应。“既这么着明个我回去理一下,回头打发人给大哥哥送来就是。”说罢腿上使劲,又蹬蹬蹬窜前面去了。贾琏拿他无法只得跟上,心里不由得哀叹:就带贾宝玉这会,怎么比带林黛玉回苏州还累人?二人一前一后到了林府,便有李管家前来引进去。林如海便在侧厅见了他们。贾琏便道:“贾琏携幼弟宝玉拜谒林姑父。”林如海时常听黛玉香菱谈及宝玉,如今一见之下只觉得不过皮相略好点,也无甚稀奇,也不在意。仍笑问贾琏。“这会子家里还没收拾好呢,你们这样巴巴来做什么?”贾琏道:“老太太疼爱林妹妹,料得姑父今日家里忙乱,生怕累着姑父、林妹妹,因此要我们兄弟过来帮忙的。”提起贾母林如海不由得眼眶未湿,叹道。“老太太自来是这样疼爱儿孙们,可知儿孙们又能如何报答呢?”因道,“也罢,我打发个人去回老太太,屋里各项都收拾停当,好叫老人家不致悬心。”又道。“正巧上次与你甚是相宜的陶醉陶公子也一同来了,这两日着忙,我没好生招待他。你们年轻人合得来,不妨一起玩玩。”有对宝玉道。“你陶大哥哥为人最是亲和的,学问又好。你便跟着你琏哥哥、陶哥哥学学,日后总是好的。”贾宝玉自出生以来,贾母、王夫人百般爱怜不说,出门所遇之人或谄媚或疼爱。像今天这样的冷遇倒是破题儿头一遭。满心疑惑又不敢问,原来是一心来瞧林妹妹的,眼看就要泡汤。心里不由得发急,说道。“姑父说得是,只是老太太还有些话并礼物要亲交给妹妹的。妹妹近来可好,夜里醒几次?”林如海不理他,只对着贾琏说道。“对了,林丫头还有好东西特特留着给你呢。”便叫了小厮带他们进去见妹妹。贾宝玉这边满头雾水,贾琏却知道这是岳父效应。林如海疼爱林黛玉如眼珠子一般,如今知道有个臭小子惦记着自家宝贝女儿,这臭小子还跑家里抢女儿关注来,没打出去就是好的了。要不是虑及贾母、贾政面子,只怕林如海直接就用时下男女大防这个理由撵出宝玉也不一定。嗯,就算是自家女儿先在背后说的别人家男孩也不行。林黛玉正和香菱看着人打扫内书房、安放书籍、器具,见得贾琏、宝玉来了。都笑。“怎么这么巧了?正说谁这谁就来了?”宝玉忙问说的是谁,黛玉香菱二人只是笑,也不理他。林黛玉笑道,“琏二哥哥也来了?听说琏哥哥一直在找一位大和尚的相貌,琏哥哥瞧瞧这个是不是?”说罢从一个箱笼里拾出来画筒,外面用蜡封封的密密实实,显然十分珍视。贾琏忙叫了人取了 开启了瞧时,只见画中一个满头疮的和尚,破衲芒鞋,虽然贾琏不曾见过,心里却觉得那瘌头和尚一定就是如此了,以后倘若见到,一定要死命拦住,将心中疑惑一问究竟。宝玉在旁看来心里只觉得莫名熟悉,因知道黛玉好洁的,忙推她。“林妹妹快别看。”身边香菱“噗嗤”一笑,方醒悟过来,这画既然是黛玉画就,自然她就已经看过了。心里不觉闷闷的,又不好说出来。默默思忖半天,想着既然贾琏送林妹妹回了苏州,又待了那么些时间,相熟也是正常。只是想来想去,总还是觉得心里不大舒服。见紫鹃端了茶来,忙接过来又问。“雪雁呢?怎么没瞧见她?”紫鹃笑道:“李嬷嬷带着雪雁看着人收拾两位姑娘的房间呢。”又抿嘴笑。“宝二爷也尝一尝我们家茶,比府上的如何?”宝玉笑道:“如今你跟了她,自然也跟着她说我们了。只是老太太叫林妹妹过了两天还回去呢?咱们还在一处,你说好不好?你们去苏州一趟,可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呢?”说罢,脸对着紫鹃,眼睛却看着黛玉。紫鹃会意,笑道:“宝二爷还稀罕那些东西呢?我们姑娘倒是给各位姑娘们都备了礼物,想来也有给二爷的。只是箱笼在老爷外书房那里,可怎么去拿呢?”黛玉道:“别理他,你去瞧瞧雪雁她们。大件的安置好也就罢了,我和香菱姐姐的东西且等我们自己安排放置才好呢。也省得他们回头又重新归置。”紫鹃笑道:“姑娘这话说差了,不说宝二爷历来对姑娘的好,就说琏二爷一路护送姑娘回苏州的辛苦,又给老爷到处求医送药的。如今不过是想要提前瞧上一瞧,姑娘也不该这样推三阻四的。何况虽说是老爷外书房,现在里面都是老爷姑娘们的书本、各色玩意们,都在箱子里呢,又没甚重要东西。依我说宝二爷既想看,姑娘就吩咐个小厮把箱笼抬过来就是了。”林黛玉嗔道:“你倒是我的人呢,怎么向着他说话?外面都是箱笼,小厮们如何知道是哪个?横竖这两天都收拾完的,也不急这一时。”紫鹃抿嘴笑道:“老爷的好友们都还在路上,琏二爷、宝二爷又都不是外人。老爷这会子陪着陶公子东院说话呢!姑娘就是出去检了也使得。”林黛玉啐道:“偏你话多,我偏不去。”紫鹃笑着出去了。宝玉忙“好妹妹,好妹妹”喊了几千遍,林黛玉被他磨不过,笑道:“真真你就是个磨人精!我就是去了,难道真又要几大箱子搬来搬去不成?”宝玉道:“咱们去只瞧一眼就罢了,很不用搬箱子。”黛玉便不作声,只看向贾琏。宝玉黛玉这样的小儿女情态贾琏在书里瞧得多了,如今才第一次见真人实时直播,也觉得有趣,很愿意多看看。“论理去看看也没事,也不用麻烦叫小厮丫鬟。咱们一起去瞧了,岂不有趣?”香菱拍手笑道:“真是有趣,可以出去外面院子玩,我可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果然四人一起,并不带丫鬟小厮,嘻嘻哈哈出去外书房。四人穿过花廊便听有人说话,原来是林如海。只听他笑道:“我原是说好今日收拾好明天才去你家的,你们今天过来做什么呢?我可先说好,好吃好喝好玩的一概没有。行李箱笼倒是一堆,都是等着收拾的,你们可是来做这个的吗?”便有人埋怨道:“偏你说这见外的话,既然来了就直接住家里去又有什么?就要住这里,缺什么东西你打个招呼就是,管保给你安排得妥妥贴贴,你放心,绝不和你讨要你一分钱。你倒好,是自己就跑这屋里来?莫非是嫌弃我们兄弟不成吗?”贾琏听出来,这是隔三岔五找他要东西的亲爹贾赦。又听有人笑道:“如海你听听我这长兄,可拦得住吗?实话告诉你罢,我这兄长积年性格不改,听说你今日到了京城,可是生拉硬拽把我拉了过来。如今他可怪你了,你可想好了如何认罚了吗?”这声音宝玉一听就知,这是动不动把自己拉出一顿训的古板爹爹贾政了。可巧贾琏诸人前后均是花窗,略往前走或往后挪都得被发现。贾琏在这个世界里也不算不怕他这个爹,一言不合就打,虽说有小杖受大杖走的说法,可前后都是小厮,往前逮着他的手这么一按,还能往哪里跑?只能乖乖挨揍。贾琏贾宝玉各怵各的爹,都怕被父亲瞧见了要挨打,当真进不得退不得。反而是林黛玉一脸促狭,拉着香菱不叫动,一心要听爹爹的趣事。贾政这一说贾赦急了。“当年父亲与母亲商量要将敏姐儿许给妹夫的时候,是谁几次三番说找不到如海的人来着?又是谁说要想个法儿,管教如海来一次怕一次,便不敢来抢咱们敏妹子呢?后来对出来,要不是妹妹拦着,可不定被父亲打得什么样呢?”贾政又笑道:“大哥你也忘了,是谁拿个棒子要撵出那个觊觎妹妹的登徒子的?”林如海恍然,“我说当时我俩本来交好,何以几个月都不肯见我呢?又何以大哥哥见我就没个好脸色呢!这可找到缘故了。”作势要踢二人。“可叫我找到机会报仇了吧!”贾赦、贾政就躲,笑道。“瞧你一个我们可是两个,若动手你可想好,不定是谁吃亏呢!”三人大笑,如海拉着二人便要进书房。可巧余光里人影晃动,便喝道:“谁在哪鬼鬼祟祟呢?”他这一喝,别人还好,香菱先慌了,就要出去。黛玉便拉她至身后,伸头笑道。“爹爹,我来拿点东西呢。”林如海道:“胡说!什么东西这么要紧要你巴巴自己跑出去来拿?”“哎呀。”林黛玉娇笑过来搂着如海的胳膊。“原是有些女儿的要紧东西,都放在爹爹那里,可都叫女儿没得用了!不拿可怎么行。再说女儿可看着人收拾爹爹书房半天了,腿都站酸了呢。爹爹还这么凶!”说罢便嘟了嘴。林如海自然拿这个女儿没辙,见她这一撒娇心就软了。“两位舅舅见了也不知道行礼呢?都是我平时骄纵了你。亏你这么大了,嬷嬷也不好好教教你!快去给舅舅们赔罪。”林黛玉连忙向贾赦贾政行礼问安。贾赦便道。“如海你对孩子们也太严格了,我瞧这姑娘就很好。行事说话叫人可怜可爱。不是我当着你 面夸,咱们家里几位姑娘据我看来,没一个比得过林丫头的。何况这才多大点孩子,也不必那么严格,大差不差就行了。”贾政捻须笑道。“此事你怪不得林丫头,怕还是我家那孽障怂恿的。”说完便道。“孽障!还不出来!等着谁去拿你不成?”果然见贾琏宝玉期期艾艾你推我挤一步一挪地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不敢抬头的香菱。原来贾琏等人自以为藏得严密,却不知道宝玉最关心黛玉,见着黛玉独自出去就有些焦灼,在那伸头伸脚的偷看。贾赦自顾自说话没有见到,如海见了也只当没见,唯有贾政很知宝玉的脾气。又知道既然黛玉宝玉都在此,就是没有他人,身边也该有个随从小厮,断不至于这两个人就敢出来了。贾赦见打头的就是贾琏,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老太太叫你来是为什么?既来了不说帮你姑父分忧也罢了,怎么还带着弟弟妹妹们胡闹?也是成家立业的人了,女儿都好大了,怎么还这么不成器?瞧回了家我怎么收拾你呢?”这边贾政也在教训宝玉。“孽障!来你姑父家也带着妹妹惹祸,倒不如赶紧回家去,也省得在这丢丑。”如海连忙拦住赦、政,“不是我夸,琏哥儿行事妥帖周到之处,我看就很好。家里原也收拾的差不多了,我叫哥儿去玩玩散散心的。宝哥儿相貌清丽谈吐有致,前途不可限量。孩子们都还小呢,何况又在自己家里没外人的。”赦、政二人方罢了,喝道。“去吧,好好待妹妹们,不许惹她生气!”贾琏贾宝玉不意能这样轻轻放下,忙答应着,慢慢退了回去。黛玉见哥哥们都回了,便也拉着香菱跟上去。他们这头屏声静气,却不知道如海等想起年少时候三人也曾这样淘气,被代善等抓包过。待贾琏宝玉去得远了,不由得大发一笑,互相打趣。《庆余年》播出大结局之后,却引发网友吐槽,这是因为这是第一季的故事结局,留下很大的坑,难怪网友会吐槽。在《庆余年》的片尾中,我们得知二皇子深藏不露,可以说让观众都意想不到。言冰云倒戈用剑刺中了范闲,留下悬念给观众就结束了。言冰云面对众人,选择对付范闲,这点显然是有嫌疑的,可到底是两人联合好了呢?还是说言冰云真的叛变?这就得留到第二季才能得知了。观众都在想,范闲到底有没有领盒饭,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临近结局的画面。言冰云因打不过沈重,即将被沈重刺中,可是沈家小姐的突然出现并挺身而出挡住沈重刺过来的剑,可以说沈家小姐也是受伤了。沈家小姐倒在言冰云怀里,示意让言冰云快点离开,可言冰云却说“我会救你的”。沈重刺杀言冰云这段剧情与结尾言冰云刺中范闲的剧情很像,这是否也意味着,言冰云即便刺中了范闲,也有办法能够让他不必死去。这是汤粉和观众都联想到的剧情,但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在片尾回到“现实”中,叶教授询问是否已经完了,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我们也能够看到叶教授电脑的最后,显示着“未完待续”这四个字。这很明显还有第二季,可是第二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这是吐槽的原因。到底结局如何,被刺中的范闲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呢?第二季我们又何时才能等到?其实这些都是观众对于《庆余年》第一季结局吐槽的原因,因为留下的悬念太多,想象空间太大,对于《庆余年2》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的观众来说,确实是“大坑”,必然会吐槽啊!方腊这个人,只要是对《水浒传》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深刻。因为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在屡次击败宋朝官军和辽军都没有死多少人,结果征方腊却翻了船,在江南方腊那里损兵折将,被杀得七零八落。那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军真的有水浒小说里面描述当然那么厉害?方腊最后真的是被武松抓住?方腊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三个问题。方腊起义的原因。方腊之所以要造反,纯粹是被宋徽宗给逼出来的。宋徽宗这个文艺皇帝除了整天不务正业的爱好书画之外,还喜欢奇花异草还有奇石。喜欢就喜欢吧,毕竟他是皇帝嘛。但宋徽宗的问题在于,他喜欢花钱,但他还不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掏钱。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官员。在贪官污吏的压迫下,江南的老百姓被搞得民不聊生,然后就活不下去了。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而且,北宋时期的经济已经南移,首都汴梁每年所需消耗的六百万石粮食,以及北宋每年巨大的军费来源,都是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就是说,江南百姓的负担原本就很沉重。而从宋徽宗开始,老百姓又要增加为徽宗皇帝的花石爱好的负担。方腊起义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样一来,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只不过大家缺一个带头人罢了。也就是在此时,方腊登上了历史舞台。方腊起义的规模关于方腊的出身,有说他是开漆园的,也有说他只是个帮工。但不管其出身如何,方腊的战略眼光是很好的。按民间野史的记载,方腊起义后,他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规划。大致上来说,就是组织群众,乘北宋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扩大战果,割据东南,建立政权,然后与北宋划江对峙,渐图进取,计划用十年时间推翻北宋王朝。按照这个计划,方腊起义的人数规模很快就扩大到了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现在浙江省全境,以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广大地区都被起义军占领。一时间,东南震动。起义迅速被镇压应该说,方腊起义的计划还是可行的。可方腊他低估了宋军的反应时间。就在方腊割据浙江,还没能按计划完全占领长江南岸,与北宋隔江对峙之前,宋朝的中央军就已经出动了。宣和三年(1121)正月,宋徽宗调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共十五万,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宋军由童贯、谭稹统帅,十五万大军分兵两路,向江南进军。到了二月,宋军就收复了杭州。三月初,义军反攻杭州失利宋军杨可世、刘镇、王禀等部又分别攻陷歙州、睦州。进入四月,起义军驻守的衢州又失守,守将郑魔王被俘。当月十七日,重镇婺州再失陷。至此为止,起义军所占据的所有大城市全部被官军收复。四月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最后,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方腊等三十多人被俘,解往汴京。此后,义军残部仍在坚持斗争,但也是屡战屡败。到了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整个方腊起义历时一年零五个月,但以方腊被俘来算,只有短短六个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方腊起义的前期异常迅猛,可谓是一顿操作操作猛如虎。后期当宋军主力到了江南,就迅速败亡。这前后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北宋在江南的官军太弱。北宋自宋太宗灭北汉统一全国后,内地由于没有战争威胁,军队就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南方地区军事训练情况实在不容乐观。除了南方士兵训练不足外,宋朝在南方的兵力也很少。就拿方腊起义的两浙地区来说,整个两浙禁军的兵力只有二万多人。并且,就这么点人马。北宋朝廷还怕武将会造反,对江南的驻军进行打压。截止到方腊起义之前,朝廷把杭州驻军一分为五,交给五个指挥使指挥。后来又把五个指挥裁成三个,裁掉将近一千人。因此方腊起义后,杭州当地的驻军也就六千人。这么点人,而且还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兵。这哪里是几十万起义军的对手?士兵没战斗力、人数还不足,这也就不难理解方腊之前的势如破竹了。其实别说方腊了,因为南方兵力过于空虚,宋神宗时期,越南人都曾经打进两广。仅在南宁一地,越南人就屠杀了50000多名北宋老百姓。第二,方腊起义军的实力不强。再说说方腊军。方腊军的兵源多是不堪压迫和裹挟过来的平民。因为,方腊起义军的军事素质并不高。起义军虽然最多时发展到几十万之众。但是要注意,史料记载中的“众有几十万”,不代表方腊义军有几十万兵。方腊义军的真正兵力应该也就十几万人。与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北宋正规军的兵力应该差不多。并且,北宋强干弱枝,中央强,地方弱。这就导致了北宋在江南缺少兵器工匠,像什么兵器和甲胄之类的,南方基本没有(甲胄历来就被严管)。于是,方腊起义军虽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常见的武器却并不多,义军使用的武器大多为大家熟悉的朴刀、拉力弱的弓,以及梭镖等非制式军械。这种武器和兵员素质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方腊义军的实力非常的弱,很难扛得住北宋中央军的猛攻。第三,北宋中央军的实力比较强。实事求是的说,北宋官军的实力并不差,尤其是西北军。宋军真正差劲的是将领水平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放开了限制,让宋军去虐菜,北宋的精锐虐方腊义军的能力还是有多余的。宋军在平定方腊起义的过程中五战五捷,这就是双方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方腊的最后下场关于方腊的下场,其实很简单:起义被宋军镇压后,方腊被押送至汴京处死。但是关于是谁抓了方腊,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水浒传》原本小说中,是花和尚鲁智深擒住了方腊。具体的小说原文如下: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不管是老版水浒电视剧还是新版的水浒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绎的。在真实历史上,应该是韩世忠抓了方腊。相关记载如下: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续资治通鉴》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宋军收复杭州后,义军的形势急转直下。随后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义军虽然还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不是官军的对手。为了躲避锋芒,方腊率残部躲在了帮源洞。由于石洞的位置极为的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当时在宋军中担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了进洞的一条小路,便偷偷的潜入方腊所藏的洞中,在格杀数十人,活捉了方腊。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于汴京。此时离方腊起义之时,仅仅才过了十个月的时间。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共150人,当然其中最为显赫的就是题主所说的六公爵了,分别为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那么他们的结局究竟如何呢?且听小祁为您细细道来。(明太祖朱元璋画像)魏国公徐达徐达(1332-1385),字天德,今安徽凤阳人,也就是朱元璋的老乡,和朱元璋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1370年大封功臣,进封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禄五千石,世袭。徐达最初排位为第二,但是后来韩国公李善长坐胡惟庸案而被族诛,因此进位第一。但是无论如何,徐达作为明朝的军事统帅,是毫无争议的第一!1385年,徐达因为背疽病情严重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将徐达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谥武宁,追封中山王,并且赠三世皆为王爵,赐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可以说是极尽哀荣。野史传说徐达乃是被朱元璋赐发物鹅肉致背疽病发而死,但在我看来缺少根据,当时也没有理由,应该不可取信。(魏国公徐达影视形象)徐达的魏国公爵位一直传了11代,直到明朝灭亡。而且不仅于此,因为徐达的第四子徐增寿在靖难之役时暗中帮助朱棣为建文帝朱允文所杀,因此朱棣登基后追封为定国公,同样一直世袭到明朝灭亡!郑国公常茂常茂(1356-1391),常遇春长子,宋国公冯胜的女婿。常茂本身没有多大军功,他能受封郑国公,都是受了他父亲常遇春的荫庇。在大封功臣前一年,常遇春突然暴病而亡,朱元璋为了表彰常遇春的功绩,于是封常遇春的长子为郑国公,以长子代父受封。1387年,常茂获罪,但因为父亲的功绩而免罪,但是被贬到广西龙州。1391年去世,年仅36岁。因为常茂无子,因此朱元璋改封他的弟弟常升为开国公,后常升涉胡惟庸案而被诛杀削爵,因此郑国公爵位就此中断。韩国公李善长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安徽定远人。李善长大封功臣时位列第一,封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丹书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韩国公李善长影视形象)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为朱元璋稳定后方,军需粮草源源不断,朱元璋谓之当世萧何。然而再大的功劳和朱元璋的天下比起来都算不了什么,公元1390年,也就是胡惟庸案爆发十年后,追责李善长。因此早已退休(实际还是在暗中参与政事)、时年已经七十六岁的李善长被处死,和他一同处死的还有全家七十余人。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因为娶了朱元璋的女儿临安公主,因此免死,但是韩国公的爵位被削除,不予世袭。曹国公李文忠李文忠(1339年-1384),字思本,安徽明光人,朱元璋的外甥。1370年封奉天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曹国公。李文忠最开始跟着朱元璋姓朱,后来在李文忠兵不血刃拿下杭州后,朱元璋当场加封李文忠为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并且叫他恢复了李姓。(曹国公李文忠画像)公元1384年,李文忠去世,终年46岁。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并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朱元璋怀疑李文忠是被淮安侯华中所毒杀,因此降低了华中的爵位,并且诛杀了李文忠的医生及其妻子儿女,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李文忠的感情。李文忠死后由其子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爵位,李景隆也是难得的躲过朱元璋两次大屠杀的人之一。靖难之役时,李景隆所率领的朝廷军多次败于燕军,从而被夺职召回。后来李景隆打开南京金川门致使南京失守。朱棣登基后最开始极受器重,但是第二年就遭到弹劾,李景隆因此被削爵圈禁,因此曹国公爵位也就此断绝。宋国公冯胜冯胜(?-1395),安徽定远人。1370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宋国公。冯胜喜欢读书,通晓兵法,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明朝建立后又先后率军征讨王保保,远征辽东,积累无数军功。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也给冯胜带来了灾祸。(宋国公冯胜雕像)冯胜的女婿乃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橚,他俩因为秘密会见而被朱元璋所猜忌,而朱橚也被朱元璋所严惩,因为朱元璋担心他的这个儿子和将军冯胜有勾结。等到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的猜忌之心更甚,为了确保朱允文的帝位稳固,冯胜被朱元璋无罪赐死,而宋国公的爵位也不允许继承,因此冯胜的爵位也在他这里断绝。卫国公邓愈邓愈(1337-1377),字伯颜,安徽泗县人。邓愈原名邓友德,投奔朱元璋后,朱元璋赐名为邓愈,1370年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卫国公。1377年,邓愈在征讨吐蕃之后回师的途中病死。朱元璋极为哀痛,为此停朝三天,亲自迎接邓愈的灵柩,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配享太庙。(卫国公邓愈画像)邓愈死后由其长子邓镇袭封卫国公,并改封为申国公。然而因为邓镇娶了李善长的外孙女为妻,因此在李善长被诛杀时,邓镇也被牵连被杀,同时爵位被削夺,因此卫国公的爵位也就断绝了。总的来说,开国六公爵有四人是正常死亡的,韩国公李善长和宋国公冯胜则是被朱元璋所杀。他们的公爵大多止于第一代或第二代,只有魏国公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了明末!这样显赫的爵位只代表了他们的过去,却不能为他们的未来保驾护航!周亚夫何许人也?西汉名将,太尉周勃之子,以治军善战闻名于史!西汉七国之乱,三月即平,周亚夫居功至伟,说他挽救了大汉江山也不为过!事实上,许多朋友应该对这位大将都不陌生,记得中学时期有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当时周亚夫驻军细柳营,时逢汉文帝前来视察,各营无不迎接,唯有周亚夫的细柳营让其吃了闭门羹。士兵称,军营之中,只听将令!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其实此人的治兵和为人非常相似,是一个过于重视原则的人,耿直的态度甚至连君主都不能“开绿灯”,虽然这样的人可以办实事,也可以被领导安排重要的任务,但是不懂得事故人情的他,最终落得了非常悲惨的下场。周亚夫是在狱中绝食而死的,他的罪名可以称得上是“莫须有”,从君主器重的大功臣慢慢变成“眼中钉”,这位将领因他的耿直而失去了性命。 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周亚夫战略决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过他在这个过程中却得罪了梁王。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当时叛军的战斗力并不比汉军差,而且吴楚骑兵更是天下闻名,所以他在指挥之时就明确的表示不可以正面跟叛军交战,并且跟君主上书请求抛出梁王,让梁王吸引敌人的攻击,自己绕后断了叛军粮道,这样才可以取胜。虽然说后来的战局也跟他预料的一样,但是人家梁王可是被打惨了。所以梁王从那时开始就跟周亚夫结下了“梁子”。而梁王又是当时太后最宠爱的一个孩子,看到自己儿子这样委屈,太后也不断的给君主施压,他们的君臣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在君臣之间出现间隙以后,周亚夫又卷入了最“敏感”的政治话题-太子之争。立太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利益争斗,而且大臣们也需要考虑君主的想法才能选择阵营,如果贸然“站队”,很可能落不到什么好下场。可周亚夫对此事的态度就非常不明智了,他几乎不考虑周边的人情因素,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反对君主该立太子。不过这时候的景帝已经决心要做这件事,周亚夫不懂得揣摩君主的心意,以至于二人关系降低到冰点。 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周亚夫年岁大了以后,其儿子就要提前准备丧葬之事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陪葬品符合自己父亲的身份。这个孩子给父亲准备了五百套精致铠甲。这件事情被汇报到景帝那里之时,所有跟周亚夫有过节的人都开始了诋毁行动,最终他被以蓄意谋反罪抓到了监牢之中。行事磊落的周亚夫接受不了这个罪名,竟在狱中绝食五日而亡。 “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从以上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亚夫本人是一个过于正直的人,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情商不高。这样的人虽然能处理一些事情,但却不是让领导舒心的人,所以他最后能有那样的下场也是很正常的。十二金仙,是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位弟子,分别为: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封神阐截大战,最终虽以截教大败告终,但阐教也元气大伤,十二金仙在三仙岛九曲黄河阵中,被云霄、琼霄、碧霄用混元金斗拿入阵中,削顶上三花,消胸中五气,沦为凡体。 而在万仙阵后,鸿钧老祖以三枚丹药威胁,带走三清,回大罗天闭门思过,不知何时归来。 十二金仙先沦为凡体,又失去靠山元始天尊,而又因封神之战仇敌遍地,面对此危局,十二金仙顿时各谋出路,由此四分五裂,各奔东西。1.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首先早早就谋划好出路的是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三人未雨绸缪,早在万仙阵前就暗中跟随燃灯道人跳槽佛门,练就佛门法身。 在万仙阵中被准提道人恢复实力,以佛门三大士的全新身份闪亮登场,成为佛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 三大士以佛门三大法身收服青狮虬首仙、白象灵牙仙、金毛犼金光仙成为坐骑,最后联手大战金灵圣母。 封神大战之后,三大士自然随燃灯道人加入佛门,成为佛门三大菩萨。三大士由道入佛,跳槽之后不但在十二金仙中率先恢复实力,还练成法身,收服坐骑,得到法宝,算是一次成功的跳槽,是封神大战中少有的得利者。2.惧留孙比起三大士,惧留孙就要老谋深算得多,稳准狠一样不缺,最终成就超过三大士,成为惧留孙佛。 首先是狠,眼睁睁看着弟子土行孙被张奎杀死在自家洞府之前而无动于衷。之后又留下鳄鱼的眼泪,泪流满面假惺惺地说:“土行孙合该死于猛兽崖之下,天数难逃,贫道只能望崖而泣!” 其次是稳,惧留孙并没有急着跟随燃灯道人一起投靠佛门,因为他知道,这样只能算锦上添花,到佛门的地位不可能比燃灯高,成佛希望不大。 最后是准,封神原文载:惧留孙是西方有缘之客,久後入於释教,大阐佛法,兴於西汉。可见惧留孙到西汉时才投靠佛教,投靠的只能是如来佛祖,后帮如来大阐佛法,看准时机,终成佛门惧留孙佛。 3.广成子广成子是十二金仙之首,玉虚宫中第一位击金钟的仙人,深受元始天尊宠爱,在万仙阵中执掌诛仙剑。 广成子除了元始天尊,还有别的靠山,就是三皇洞中的人皇轩辕。广成子是轩辕黄帝的授业恩师,曾传授黄帝修仙之道。封神之后,广成子庇护在黄帝之下,到黄帝的修仙之所青城山,居住在青城洞天宫,潜心修炼。后广成子再次修成金仙正果,被封圣号:太玄元父、广成天师、金亭序事赞化祖师真君、法箓常中天尊。4.赤精子赤精子在十二金仙中地位仅次与广成子,镇洞之宝是阴阳镜,在万仙阵中执掌戮仙剑。赤精子情况与广成子类似,是五帝之中黑帝颛顼的师父,封神之后自然会去投奔弟子。 秦时祭祀四帝,并没有黑帝,到刘邦才建立黑帝祠。根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刘邦在进关之后曾问其下臣:"故秦上帝祠何帝也?"下臣回答道:"四帝有白、青、黄、赤之祠。"刘邦又问道:"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下臣不能回答。刘邦说:"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于是设立黑帝祠,名为北畤。 故黑帝为报刘邦之恩,在王莽篡汉之前,派赤精子下去给汉朝示警。《汉书·李寻传》载: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 5.玉鼎真人玉鼎真人是大名鼎鼎的杨戬的师父,又在万仙阵中执掌斩仙剑。 封神之后估计没人敢来找他的麻烦,他就安心在道场玉泉山金霞洞潜心修炼。 到唐朝时玉鼎真人又收了一个弟子,就是在故事《薛刚反唐》中收徐茂公的后代徐孝德为徒。 传徐孝德一口太乙剑:“此剑经丹炉锻炼,配合阴阳五行,能诛妖斩怪,取人首级,千里顷刻。”让徐孝德下山保唐王正位,复兴皇唐天下。后玉鼎真人以九转大丹之术重修成金仙之道,《庚道集》卷九载有西蜀玉鼎真人九转大丹之术。玉鼎真人成道后行踪缥缈,一次玉鼎真人在青羊宫中与众道人 谈玄论道,传下《玉鼎真人说初真度人妙经》,讲“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道,从经文可知玉鼎真人道法已位列大罗真境。 6.太乙真人太乙真人是小哪吒的师父,是个护短又豪横的仙人,赐予哪吒七件神器,法宝有——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九龙神火罩;兵器为——紫焰蛇牙火尖枪、阴阳双剑、打仙金砖。 太乙真人论实力在十二金仙中位列前茅,精通生物改造,法宝众多又有徒弟哪吒守护,封神之后自然无人敢惹。 封神之后太乙真人自主创业,开创道教清微教,乃教主级仙人。 道经记载:“紫清之上,玉皇御中。有太乙之府,上台之宫。宫有九署,三官所宗。太乙真人、大伯仙翁。定生丹籍,落死北酆。统制万灵,元化无穷,即太乙掌符录权总之化也。”可见太乙真人负责“定生丹籍,落死北酆”,已经是天庭执掌天下生死祸福薄籍的大人物。7.黄龙真人黄龙真人是封神之中的五无真人,无法宝、无法力、无弟子、还毫无头脑,从无胜绩,每战必败。 黄龙真人是一条黄龙得道,故不受元始天尊待见,一件法宝都没有。黄龙真人与大禹有点血缘关系,《山海经》记载:鲧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化为黄龙。这个黄龙就是大禹。 故黄龙真人曾助大禹治水,战败黑风妖,大禹向天帝请命封黄龙真人为天龙,被一心修仙的黄龙真人婉拒了。黄龙真人传说和四海龙王是拜把子兄弟,封神之后自然投靠四海龙王,到龙宫吃香喝辣的。 不过黄龙真人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在唐宋时期与吕洞宾大战一场,看来不但已经修为尽复,实力还更上一层。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的传说有两个版本。 一是佛教版,讲的是吕洞宾到杭州遇见黄龙禅师,吕洞宾一言不合,拔剑相相。以飞剑刺来,飞剑被黄龙收摄,停地不动,洞宾用尽千方百计取剑,都拿不起来,于是拜服在黄龙禅师的神通之下,愿意皈依佛法。 道教徒一看,我剑祖吕洞宾怎么能败在小小黄龙禅师手下,于是编了另一个版本。 在小说《三戏白牡丹》中,黄龙真人神通道业可算第一,屡受玉帝敕封,是蟠桃大会座上之宾,又与四海龙王是拜把子兄弟。黄龙真人与吕洞宾为争夺白牡丹争风吃醋,大打出手。 黄龙真人约上把兄弟四海龙王围攻吕洞宾,反而被吕洞宾一剑斩首。 8.道行天尊道行天尊在十二金仙中比较低调,是韦护、韩毒龙、薛恶虎的师父,法宝为降魔杵,在万仙阵中执掌绝仙剑,算是比较受元始天尊的重视。 道行天尊弟子韩毒龙、薛恶虎在十绝阵中被腹黑的燃灯道人派去当了炮灰,只有弟子韦护全身而退,然后回山修炼,肉身成圣,所以道行天尊肯定也会回金庭山重新修炼了。道行天尊身为诛仙四剑之一绝仙剑的执掌者,基本上没有改投门户的可能,只能老老实实跟元始天尊混了。 后期道行天尊消声灭迹,没有踪影,不过从他弟子韦护改投门护,成为佛门护法金刚韦驮来看,道行天尊应该混得不怎么样。9.清虚道德天尊清虚道德真君是黄天化、杨任的师父,清虚道德真君名清虚道德,有老子无为而治的意思,其实他是个很自我,任性而为的人。清虚道德真君在黄天化三岁没经人父母同意就掳走他,放现在妥妥的拐卖儿童。 另一个徒弟杨任虽被他所救,却私自将其用金丹在眼睛中造出两只小手,成为怪人。 不过清虚道德真君有任性的资本,他法宝众多,有八棱亮银锤、混元幡、飞电枪、五火七禽扇、莫邪宝剑、攒心钉、收标花篮,坐骑有玉麒麟、云霞兽.清虚道德真君的镇洞之宝是莫邪宝剑,是一柄高科技远程激光剑,只需朝人一指,剑尖上就会飞出盏口大小一道星光,把人射死。还有先天灵宝混元幡,虽名幡其实是伞,是元始天尊炼制,伞骨用各种异兽腿骨所制,伞面用凤凰羽毛铺成,将混元之气摄入其中。混元幡招展之后,可以隐形,还可以施展缩地之术。还有后天法宝五火七禽扇,是由七大神鸟羽毛组成,五大火种结合的火系之宝。七禽:凤凰翅、青鸾翅、大鹤翅、孔雀翅、白鹤翅、鸿鹄翅、枭鸟翅。五火: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间火;攒心钉、收标花篮是一套法宝,攒心钉是一个暗器,收标花篮则负责回收暗器。这些法宝都是隐藏暗器之类,由此可见清虚道德真君的性格,绝对是个暗中阴人的角色。清虚道德真君封神之后就了无音信,指不定在哪暗中阴人呢。10.灵宝大法师灵宝大法师是十二金仙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位,无徒弟,法宝为龙虎印与降妖剑。 道教有灵宝大法师印,传说为张道陵天师执掌,而龙虎印与降妖剑也是张道陵天师的法器,所以有人认为张道陵是灵宝大法师的转世之身。《庆余年》播出大结局之后,却引发网友吐槽,这是因为这是第一季的故事结局,留下很大的坑,难怪网友会吐槽。在《庆余年》的片尾中,我们得知二皇子深藏不露,可以说让观众都意想不到。言冰云倒戈用剑刺中了范闲,留下悬念给观众就结束了。言冰云面对众人,选择对付范闲,这点显然是有嫌疑的,可到底是两人联合好了呢?还是说言冰云真的叛变?这就得留到第二季才能得知了。观众都在想,范闲到底有没有领盒饭,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临近结局的画面。言冰云因打不过沈重,即将被沈重刺中,可是沈家小姐的突然出现并挺身而出挡住沈重刺过来的剑,可以说沈家小姐也是受伤了。沈家小姐倒在言冰云怀里,示意让言冰云快点离开,可言冰云却说“我会救你的”。沈重刺杀言冰云这段剧情与结尾言冰云刺中范闲的剧情很像,这是否也意味着,言冰云即便刺中了范闲,也有办法能够让他不必死去。这是汤粉和观众都联想到的剧情,但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在片尾回到“现实”中,叶教授询问是否已经完了,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我们也能够看到叶教授电脑的最后,显示着“未完待续”这四个字。这很明显还有第二季,可是第二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这是吐槽的原因。到底结局如何,被刺中的范闲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呢?第二季我们又何时才能等到?其实这些都是观众对于《庆余年》第一季结局吐槽的原因,因为留下的悬念太多,想象空间太大,对于《庆余年2》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的观众来说,确实是“大坑”,必然会吐槽啊!《庆余年》播出大结局之后,却引发网友吐槽,这是因为这是第一季的故事结局,留下很大的坑,难怪网友会吐槽。在《庆余年》的片尾中,我们得知二皇子深藏不露,可以说让观众都意想不到。言冰云倒戈用剑刺中了范闲,留下悬念给观众就结束了。言冰云面对众人,选择对付范闲,这点显然是有嫌疑的,可到底是两人联合好了呢?还是说言冰云真的叛变?这就得留到第二季才能得知了。观众都在想,范闲到底有没有领盒饭,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临近结局的画面。言冰云因打不过沈重,即将被沈重刺中,可是沈家小姐的突然出现并挺身而出挡住沈重刺过来的剑,可以说沈家小姐也是受伤了。沈家小姐倒在言冰云怀里,示意让言冰云快点离开,可言冰云却说“我会救你的”。沈重刺杀言冰云这段剧情与结尾言冰云刺中范闲的剧情很像,这是否也意味着,言冰云即便刺中了范闲,也有办法能够让他不必死去。这是汤粉和观众都联想到的剧情,但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在片尾回到“现实”中,叶教授询问是否已经完了,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我们也能够看到叶教授电脑的最后,显示着“未完待续”这四个字。这很明显还有第二季,可是第二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这是吐槽的原因。到底结局如何,被刺中的范闲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呢?第二季我们又何时才能等到?其实这些都是观众对于《庆余年》第一季结局吐槽的原因,因为留下的悬念太多,想象空间太大,对于《庆余年2》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的观众来说,确实是“大坑”,必然会吐槽啊!方腊这个人,只要是对《水浒传》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深刻。因为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在屡次击败宋朝官军和辽军都没有死多少人,结果征方腊却翻了船,在江南方腊那里损兵折将,被杀得七零八落。那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军真的有水浒小说里面描述当然那么厉害?方腊最后真的是被武松抓住?方腊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三个问题。方腊起义的原因。方腊之所以要造反,纯粹是被宋徽宗给逼出来的。宋徽宗这个文艺皇帝除了整天不务正业的爱好书画之外,还喜欢奇花异草还有奇石。喜欢就喜欢吧,毕竟他是皇帝嘛。但宋徽宗的问题在于,他喜欢花钱,但他还不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掏钱。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官员。在贪官污吏的压迫下,江南的老百姓被搞得民不聊生,然后就活不下去了。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而且,北宋时期的经济已经南移,首都汴梁每年所需消耗的六百万石粮食,以及北宋每年巨大的军费来源,都是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就是说,江南百姓的负担原本就很沉重。而从宋徽宗开始,老百姓又要增加为徽宗皇帝的花石爱好的负担。方腊起义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样一来,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只不过大家缺一个带头人罢了。也就是在此时,方腊登上了历史舞台。方腊起义的规模关于方腊的出身,有说他是开漆园的,也有说他只是个帮工。但不管其出身如何,方腊的战略眼光是很好的。按民间野史的记载,方腊起义后,他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规划。大致上来说,就是组织群众,乘北宋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扩大战果,割据东南,建立政权,然后与北宋划江对峙,渐图进取,计划用十年时间推翻北宋王朝。按照这个计划,方腊起义的人数规模很快就扩大到了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现在浙江省全境,以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广大地区都被起义军占领。一时间,东南震动。起义迅速被镇压应该说,方腊起义的计划还是可行的。可方腊他低估了宋军的反应时间。就在方腊割据浙江,还没能按计划完全占领长江南岸,与北宋隔江对峙之前,宋朝的中央军就已经出动了。宣和三年(1121)正月,宋徽宗调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共十五万,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宋军由童贯、谭稹统帅,十五万大军分兵两路,向江南进军。到了二月,宋军就收复了杭州。三月初,义军反攻杭州失利宋军杨可世、刘镇、王禀等部又分别攻陷歙州、睦州。进入四月,起义军驻守的衢州又失守,守将郑魔王被俘。当月十七日,重镇婺州再失陷。至此为止,起义军所占据的所有大城市全部被官军收复。四月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最后,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方腊等三十多人被俘,解往汴京。此后,义军残部仍在坚持斗争,但也是屡战屡败。到了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整个方腊起义历时一年零五个月,但以方腊被俘来算,只有短短六个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方腊起义的前期异常迅猛,可谓是一顿操作操作猛如虎。后期当宋军主力到了江南,就迅速败亡。这前后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北宋在江南的官军太弱。北宋自宋太宗灭北汉统一全国后,内地由于没有战争威胁,军队就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南方地区军事训练情况实在不容乐观。除了南方士兵训练不足外,宋朝在南方的兵力也很少。就拿方腊起义的两浙地区来说,整个两浙禁军的兵力只有二万多人。并且,就这么点人马。北宋朝廷还怕武将会造反,对江南的驻军进行打压。截止到方腊起义之前,朝廷把杭州驻军一分为五,交给五个指挥使指挥。后来又把五个指挥裁成三个,裁掉将近一千人。因此方腊起义后,杭州当地的驻军也就六千人。这么点人,而且还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兵。这哪里是几十万起义军的对手?士兵没战斗力、人数还不足,这也就不难理解方腊之前的势如破竹了。其实别说方腊了,因为南方兵力过于空虚,宋神宗时期,越南人都曾经打进两广。仅在南宁一地,越南人就屠杀了50000多名北宋老百姓。第二,方腊起义军的实力不强。再说说方腊军。方腊军的兵源多是不堪压迫和裹挟过来的平民。因为,方腊起义军的军事素质并不高。起义军虽然最多时发展到几十万之众。但是要注意,史料记载中的“众有几十万”,不代表方腊义军有几十万兵。方腊义军的真正兵力应该也就十几万人。与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北宋正规军的兵力应该差不多。并且,北宋强干弱枝,中央强,地方弱。这就导致了北宋在江南缺少兵器工匠,像什么兵器和甲胄之类的,南方基本没有(甲胄历来就被严管)。于是,方腊起义军虽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常见的武器却并不多,义军使用的武器大多为大家熟悉的朴刀、拉力弱的弓,以及梭镖等非制式军械。这种武器和兵员素质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方腊义军的实力非常的弱,很难扛得住北宋中央军的猛攻。第三,北宋中央军的实力比较强。实事求是的说,北宋官军的实力并不差,尤其是西北军。宋军真正差劲的是将领水平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放开了限制,让宋军去虐菜,北宋的精锐虐方腊义军的能力还是有多余的。宋军在平定方腊起义的过程中五战五捷,这就是双方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方腊的最后下场关于方腊的下场,其实很简单:起义被宋军镇压后,方腊被押送至汴京处死。但是关于是谁抓了方腊,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水浒传》原本小说中,是花和尚鲁智深擒住了方腊。具体的小说原文如下: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不管是老版水浒电视剧还是新版的水浒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绎的。在真实历史上,应该是韩世忠抓了方腊。相关记载如下: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续资治通鉴》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宋军收复杭州后,义军的形势急转直下。随后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义军虽然还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不是官军的对手。为了躲避锋芒,方腊率残部躲在了帮源洞。由于石洞的位置极为的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当时在宋军中担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了进洞的一条小路,便偷偷的潜入方腊所藏的洞中,在格杀数十人,活捉了方腊。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于汴京。此时离方腊起义之时,仅仅才过了十个月的时间。《庆余年》播出大结局之后,却引发网友吐槽,这是因为这是第一季的故事结局,留下很大的坑,难怪网友会吐槽。在《庆余年》的片尾中,我们得知二皇子深藏不露,可以说让观众都意想不到。言冰云倒戈用剑刺中了范闲,留下悬念给观众就结束了。言冰云面对众人,选择对付范闲,这点显然是有嫌疑的,可到底是两人联合好了呢?还是说言冰云真的叛变?这就得留到第二季才能得知了。观众都在想,范闲到底有没有领盒饭,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临近结局的画面。言冰云因打不过沈重,即将被沈重刺中,可是沈家小姐的突然出现并挺身而出挡住沈重刺过来的剑,可以说沈家小姐也是受伤了。沈家小姐倒在言冰云怀里,示意让言冰云快点离开,可言冰云却说“我会救你的”。沈重刺杀言冰云这段剧情与结尾言冰云刺中范闲的剧情很像,这是否也意味着,言冰云即便刺中了范闲,也有办法能够让他不必死去。这是汤粉和观众都联想到的剧情,但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在片尾回到“现实”中,叶教授询问是否已经完了,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我们也能够看到叶教授电脑的最后,显示着“未完待续”这四个字。这很明显还有第二季,可是第二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这是吐槽的原因。到底结局如何,被刺中的范闲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呢?第二季我们又何时才能等到?其实这些都是观众对于《庆余年》第一季结局吐槽的原因,因为留下的悬念太多,想象空间太大,对于《庆余年2》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的观众来说,确实是“大坑”,必然会吐槽啊!方腊这个人,只要是对《水浒传》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深刻。因为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在屡次击败宋朝官军和辽军都没有死多少人,结果征方腊却翻了船,在江南方腊那里损兵折将,被杀得七零八落。那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军真的有水浒小说里面描述当然那么厉害?方腊最后真的是被武松抓住?方腊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三个问题。方腊起义的原因。方腊之所以要造反,纯粹是被宋徽宗给逼出来的。宋徽宗这个文艺皇帝除了整天不务正业的爱好书画之外,还喜欢奇花异草还有奇石。喜欢就喜欢吧,毕竟他是皇帝嘛。但宋徽宗的问题在于,他喜欢花钱,但他还不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掏钱。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官员。在贪官污吏的压迫下,江南的老百姓被搞得民不聊生,然后就活不下去了。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而且,北宋时期的经济已经南移,首都汴梁每年所需消耗的六百万石粮食,以及北宋每年巨大的军费来源,都是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就是说,江南百姓的负担原本就很沉重。而从宋徽宗开始,老百姓又要增加为徽宗皇帝的花石爱好的负担。方腊起义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样一来,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只不过大家缺一个带头人罢了。也就是在此时,方腊登上了历史舞台。方腊起义的规模关于方腊的出身,有说他是开漆园的,也有说他只是个帮工。但不管其出身如何,方腊的战略眼光是很好的。按民间野史的记载,方腊起义后,他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规划。大致上来说,就是组织群众,乘北宋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扩大战果,割据东南,建立政权,然后与北宋划江对峙,渐图进取,计划用十年时间推翻北宋王朝。按照这个计划,方腊起义的人数规模很快就扩大到了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现在浙江省全境,以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广大地区都被起义军占领。一时间,东南震动。起义迅速被镇压应该说,方腊起义的计划还是可行的。可方腊他低估了宋军的反应时间。就在方腊割据浙江,还没能按计划完全占领长江南岸,与北宋隔江对峙之前,宋朝的中央军就已经出动了。宣和三年(1121)正月,宋徽宗调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共十五万,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宋军由童贯、谭稹统帅,十五万大军分兵两路,向江南进军。到了二月,宋军就收复了杭州。三月初,义军反攻杭州失利宋军杨可世、刘镇、王禀等部又分别攻陷歙州、睦州。进入四月,起义军驻守的衢州又失守,守将郑魔王被俘。当月十七日,重镇婺州再失陷。至此为止,起义军所占据的所有大城市全部被官军收复。四月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最后,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方腊等三十多人被俘,解往汴京。此后,义军残部仍在坚持斗争,但也是屡战屡败。到了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整个方腊起义历时一年零五个月,但以方腊被俘来算,只有短短六个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方腊起义的前期异常迅猛,可谓是一顿操作操作猛如虎。后期当宋军主力到了江南,就迅速败亡。这前后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北宋在江南的官军太弱。北宋自宋太宗灭北汉统一全国后,内地由于没有战争威胁,军队就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南方地区军事训练情况实在不容乐观。除了南方士兵训练不足外,宋朝在南方的兵力也很少。就拿方腊起义的两浙地区来说,整个两浙禁军的兵力只有二万多人。并且,就这么点人马。北宋朝廷还怕武将会造反,对江南的驻军进行打压。截止到方腊起义之前,朝廷把杭州驻军一分为五,交给五个指挥使指挥。后来又把五个指挥裁成三个,裁掉将近一千人。因此方腊起义后,杭州当地的驻军也就六千人。这么点人,而且还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兵。这哪里是几十万起义军的对手?士兵没战斗力、人数还不足,这也就不难理解方腊之前的势如破竹了。其实别说方腊了,因为南方兵力过于空虚,宋神宗时期,越南人都曾经打进两广。仅在南宁一地,越南人就屠杀了50000多名北宋老百姓。第二,方腊起义军的实力不强。再说说方腊军。方腊军的兵源多是不堪压迫和裹挟过来的平民。因为,方腊起义军的军事素质并不高。起义军虽然最多时发展到几十万之众。但是要注意,史料记载中的“众有几十万”,不代表方腊义军有几十万兵。方腊义军的真正兵力应该也就十几万人。与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北宋正规军的兵力应该差不多。并且,北宋强干弱枝,中央强,地方弱。这就导致了北宋在江南缺少兵器工匠,像什么兵器和甲胄之类的,南方基本没有(甲胄历来就被严管)。于是,方腊起义军虽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常见的武器却并不多,义军使用的武器大多为大家熟悉的朴刀、拉力弱的弓,以及梭镖等非制式军械。这种武器和兵员素质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方腊义军的实力非常的弱,很难扛得住北宋中央军的猛攻。第三,北宋中央军的实力比较强。实事求是的说,北宋官军的实力并不差,尤其是西北军。宋军真正差劲的是将领水平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放开了限制,让宋军去虐菜,北宋的精锐虐方腊义军的能力还是有多余的。宋军在平定方腊起义的过程中五战五捷,这就是双方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方腊的最后下场关于方腊的下场,其实很简单:起义被宋军镇压后,方腊被押送至汴京处死。但是关于是谁抓了方腊,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水浒传》原本小说中,是花和尚鲁智深擒住了方腊。具体的小说原文如下: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不管是老版水浒电视剧还是新版的水浒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绎的。在真实历史上,应该是韩世忠抓了方腊。相关记载如下: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续资治通鉴》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宋军收复杭州后,义军的形势急转直下。随后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义军虽然还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不是官军的对手。为了躲避锋芒,方腊率残部躲在了帮源洞。由于石洞的位置极为的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当时在宋军中担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了进洞的一条小路,便偷偷的潜入方腊所藏的洞中,在格杀数十人,活捉了方腊。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于汴京。此时离方腊起义之时,仅仅才过了十个月的时间。周亚夫何许人也?西汉名将,太尉周勃之子,以治军善战闻名于史!西汉七国之乱,三月即平,周亚夫居功至伟,说他挽救了大汉江山也不为过!事实上,许多朋友应该对这位大将都不陌生,记得中学时期有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当时周亚夫驻军细柳营,时逢汉文帝前来视察,各营无不迎接,唯有周亚夫的细柳营让其吃了闭门羹。士兵称,军营之中,只听将令!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其实此人的治兵和为人非常相似,是一个过于重视原则的人,耿直的态度甚至连君主都不能“开绿灯”,虽然这样的人可以办实事,也可以被领导安排重要的任务,但是不懂得事故人情的他,最终落得了非常悲惨的下场。周亚夫是在狱中绝食而死的,他的罪名可以称得上是“莫须有”,从君主器重的大功臣慢慢变成“眼中钉”,这位将领因他的耿直而失去了性命。 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周亚夫战略决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过他在这个过程中却得罪了梁王。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当时叛军的战斗力并不比汉军差,而且吴楚骑兵更是天下闻名,所以他在指挥之时就明确的表示不可以正面跟叛军交战,并且跟君主上书请求抛出梁王,让梁王吸引敌人的攻击,自己绕后断了叛军粮道,这样才可以取胜。虽然说后来的战局也跟他预料的一样,但是人家梁王可是被打惨了。所以梁王从那时开始就跟周亚夫结下了“梁子”。而梁王又是当时太后最宠爱的一个孩子,看到自己儿子这样委屈,太后也不断的给君主施压,他们的君臣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在君臣之间出现间隙以后,周亚夫又卷入了最“敏感”的政治话题-太子之争。立太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利益争斗,而且大臣们也需要考虑君主的想法才能选择阵营,如果贸然“站队”,很可能落不到什么好下场。可周亚夫对此事的态度就非常不明智了,他几乎不考虑周边的人情因素,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反对君主该立太子。不过这时候的景帝已经决心要做这件事,周亚夫不懂得揣摩君主的心意,以至于二人关系降低到冰点。 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周亚夫年岁大了以后,其儿子就要提前准备丧葬之事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陪葬品符合自己父亲的身份。这个孩子给父亲准备了五百套精致铠甲。这件事情被汇报到景帝那里之时,所有跟周亚夫有过节的人都开始了诋毁行动,最终他被以蓄意谋反罪抓到了监牢之中。行事磊落的周亚夫接受不了这个罪名,竟在狱中绝食五日而亡。 “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从以上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亚夫本人是一个过于正直的人,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情商不高。这样的人虽然能处理一些事情,但却不是让领导舒心的人,所以他最后能有那样的下场也是很正常的。《庆余年》播出大结局之后,却引发网友吐槽,这是因为这是第一季的故事结局,留下很大的坑,难怪网友会吐槽。在《庆余年》的片尾中,我们得知二皇子深藏不露,可以说让观众都意想不到。言冰云倒戈用剑刺中了范闲,留下悬念给观众就结束了。言冰云面对众人,选择对付范闲,这点显然是有嫌疑的,可到底是两人联合好了呢?还是说言冰云真的叛变?这就得留到第二季才能得知了。观众都在想,范闲到底有没有领盒饭,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临近结局的画面。言冰云因打不过沈重,即将被沈重刺中,可是沈家小姐的突然出现并挺身而出挡住沈重刺过来的剑,可以说沈家小姐也是受伤了。沈家小姐倒在言冰云怀里,示意让言冰云快点离开,可言冰云却说“我会救你的”。沈重刺杀言冰云这段剧情与结尾言冰云刺中范闲的剧情很像,这是否也意味着,言冰云即便刺中了范闲,也有办法能够让他不必死去。这是汤粉和观众都联想到的剧情,但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在片尾回到“现实”中,叶教授询问是否已经完了,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我们也能够看到叶教授电脑的最后,显示着“未完待续”这四个字。这很明显还有第二季,可是第二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这是吐槽的原因。到底结局如何,被刺中的范闲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呢?第二季我们又何时才能等到?其实这些都是观众对于《庆余年》第一季结局吐槽的原因,因为留下的悬念太多,想象空间太大,对于《庆余年2》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的观众来说,确实是“大坑”,必然会吐槽啊!方腊这个人,只要是对《水浒传》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深刻。因为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在屡次击败宋朝官军和辽军都没有死多少人,结果征方腊却翻了船,在江南方腊那里损兵折将,被杀得七零八落。那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军真的有水浒小说里面描述当然那么厉害?方腊最后真的是被武松抓住?方腊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三个问题。方腊起义的原因。方腊之所以要造反,纯粹是被宋徽宗给逼出来的。宋徽宗这个文艺皇帝除了整天不务正业的爱好书画之外,还喜欢奇花异草还有奇石。喜欢就喜欢吧,毕竟他是皇帝嘛。但宋徽宗的问题在于,他喜欢花钱,但他还不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掏钱。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官员。在贪官污吏的压迫下,江南的老百姓被搞得民不聊生,然后就活不下去了。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而且,北宋时期的经济已经南移,首都汴梁每年所需消耗的六百万石粮食,以及北宋每年巨大的军费来源,都是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就是说,江南百姓的负担原本就很沉重。而从宋徽宗开始,老百姓又要增加为徽宗皇帝的花石爱好的负担。方腊起义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样一来,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只不过大家缺一个带头人罢了。也就是在此时,方腊登上了历史舞台。方腊起义的规模关于方腊的出身,有说他是开漆园的,也有说他只是个帮工。但不管其出身如何,方腊的战略眼光是很好的。按民间野史的记载,方腊起义后,他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规划。大致上来说,就是组织群众,乘北宋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扩大战果,割据东南,建立政权,然后与北宋划江对峙,渐图进取,计划用十年时间推翻北宋王朝。按照这个计划,方腊起义的人数规模很快就扩大到了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现在浙江省全境,以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广大地区都被起义军占领。一时间,东南震动。起义迅速被镇压应该说,方腊起义的计划还是可行的。可方腊他低估了宋军的反应时间。就在方腊割据浙江,还没能按计划完全占领长江南岸,与北宋隔江对峙之前,宋朝的中央军就已经出动了。宣和三年(1121)正月,宋徽宗调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共十五万,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宋军由童贯、谭稹统帅,十五万大军分兵两路,向江南进军。到了二月,宋军就收复了杭州。三月初,义军反攻杭州失利宋军杨可世、刘镇、王禀等部又分别攻陷歙州、睦州。进入四月,起义军驻守的衢州又失守,守将郑魔王被俘。当月十七日,重镇婺州再失陷。至此为止,起义军所占据的所有大城市全部被官军收复。四月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最后,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方腊等三十多人被俘,解往汴京。此后,义军残部仍在坚持斗争,但也是屡战屡败。到了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整个方腊起义历时一年零五个月,但以方腊被俘来算,只有短短六个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方腊起义的前期异常迅猛,可谓是一顿操作操作猛如虎。后期当宋军主力到了江南,就迅速败亡。这前后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北宋在江南的官军太弱。北宋自宋太宗灭北汉统一全国后,内地由于没有战争威胁,军队就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南方地区军事训练情况实在不容乐观。除了南方士兵训练不足外,宋朝在南方的兵力也很少。就拿方腊起义的两浙地区来说,整个两浙禁军的兵力只有二万多人。并且,就这么点人马。北宋朝廷还怕武将会造反,对江南的驻军进行打压。截止到方腊起义之前,朝廷把杭州驻军一分为五,交给五个指挥使指挥。后来又把五个指挥裁成三个,裁掉将近一千人。因此方腊起义后,杭州当地的驻军也就六千人。这么点人,而且还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兵。这哪里是几十万起义军的对手?士兵没战斗力、人数还不足,这也就不难理解方腊之前的势如破竹了。其实别说方腊了,因为南方兵力过于空虚,宋神宗时期,越南人都曾经打进两广。仅在南宁一地,越南人就屠杀了50000多名北宋老百姓。第二,方腊起义军的实力不强。再说说方腊军。方腊军的兵源多是不堪压迫和裹挟过来的平民。因为,方腊起义军的军事素质并不高。起义军虽然最多时发展到几十万之众。但是要注意,史料记载中的“众有几十万”,不代表方腊义军有几十万兵。方腊义军的真正兵力应该也就十几万人。与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北宋正规军的兵力应该差不多。并且,北宋强干弱枝,中央强,地方弱。这就导致了北宋在江南缺少兵器工匠,像什么兵器和甲胄之类的,南方基本没有(甲胄历来就被严管)。于是,方腊起义军虽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常见的武器却并不多,义军使用的武器大多为大家熟悉的朴刀、拉力弱的弓,以及梭镖等非制式军械。这种武器和兵员素质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方腊义军的实力非常的弱,很难扛得住北宋中央军的猛攻。第三,北宋中央军的实力比较强。实事求是的说,北宋官军的实力并不差,尤其是西北军。宋军真正差劲的是将领水平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放开了限制,让宋军去虐菜,北宋的精锐虐方腊义军的能力还是有多余的。宋军在平定方腊起义的过程中五战五捷,这就是双方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方腊的最后下场关于方腊的下场,其实很简单:起义被宋军镇压后,方腊被押送至汴京处死。但是关于是谁抓了方腊,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水浒传》原本小说中,是花和尚鲁智深擒住了方腊。具体的小说原文如下: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不管是老版水浒电视剧还是新版的水浒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绎的。在真实历史上,应该是韩世忠抓了方腊。相关记载如下: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续资治通鉴》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宋军收复杭州后,义军的形势急转直下。随后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义军虽然还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不是官军的对手。为了躲避锋芒,方腊率残部躲在了帮源洞。由于石洞的位置极为的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当时在宋军中担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了进洞的一条小路,便偷偷的潜入方腊所藏的洞中,在格杀数十人,活捉了方腊。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于汴京。此时离方腊起义之时,仅仅才过了十个月的时间。周亚夫何许人也?西汉名将,太尉周勃之子,以治军善战闻名于史!西汉七国之乱,三月即平,周亚夫居功至伟,说他挽救了大汉江山也不为过!事实上,许多朋友应该对这位大将都不陌生,记得中学时期有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当时周亚夫驻军细柳营,时逢汉文帝前来视察,各营无不迎接,唯有周亚夫的细柳营让其吃了闭门羹。士兵称,军营之中,只听将令!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其实此人的治兵和为人非常相似,是一个过于重视原则的人,耿直的态度甚至连君主都不能“开绿灯”,虽然这样的人可以办实事,也可以被领导安排重要的任务,但是不懂得事故人情的他,最终落得了非常悲惨的下场。周亚夫是在狱中绝食而死的,他的罪名可以称得上是“莫须有”,从君主器重的大功臣慢慢变成“眼中钉”,这位将领因他的耿直而失去了性命。 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周亚夫战略决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过他在这个过程中却得罪了梁王。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当时叛军的战斗力并不比汉军差,而且吴楚骑兵更是天下闻名,所以他在指挥之时就明确的表示不可以正面跟叛军交战,并且跟君主上书请求抛出梁王,让梁王吸引敌人的攻击,自己绕后断了叛军粮道,这样才可以取胜。虽然说后来的战局也跟他预料的一样,但是人家梁王可是被打惨了。所以梁王从那时开始就跟周亚夫结下了“梁子”。而梁王又是当时太后最宠爱的一个孩子,看到自己儿子这样委屈,太后也不断的给君主施压,他们的君臣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在君臣之间出现间隙以后,周亚夫又卷入了最“敏感”的政治话题-太子之争。立太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利益争斗,而且大臣们也需要考虑君主的想法才能选择阵营,如果贸然“站队”,很可能落不到什么好下场。可周亚夫对此事的态度就非常不明智了,他几乎不考虑周边的人情因素,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反对君主该立太子。不过这时候的景帝已经决心要做这件事,周亚夫不懂得揣摩君主的心意,以至于二人关系降低到冰点。 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周亚夫年岁大了以后,其儿子就要提前准备丧葬之事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陪葬品符合自己父亲的身份。这个孩子给父亲准备了五百套精致铠甲。这件事情被汇报到景帝那里之时,所有跟周亚夫有过节的人都开始了诋毁行动,最终他被以蓄意谋反罪抓到了监牢之中。行事磊落的周亚夫接受不了这个罪名,竟在狱中绝食五日而亡。 “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从以上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亚夫本人是一个过于正直的人,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情商不高。这样的人虽然能处理一些事情,但却不是让领导舒心的人,所以他最后能有那样的下场也是很正常的。看题主应该是说的央视98版电视剧的情节,因为原著当中并没有体现武松喜欢玉兰的情节,而且武松也杀得非常干脆。只见灯明,前番那个唱曲儿的养娘玉兰,引着两个小的,把灯照见夫人被杀死在地下,方才叫得一声:“苦也!”武松握着朴刀,向玉兰心窝里搠着。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朴刀一个结果了。那么我们就以电视剧中的情节来分析一下武松为什么要杀玉兰。首先,武松对玉兰应该是有好感,谈不上非常喜欢在都监府宴会上张都监要把玉兰许配给武松的时候,武松并没有答应,而是先认了玉兰当妹妹。由此可以看出,武松应该对玉兰有好感,但是谈不上非常喜欢,而且当时武松待罪之身,不便成家。我们不防推测,如果张都监不陷害武松,武松和玉兰这么相处下去,等武松服刑期满,两人还真有可能在一起。其次,武松受冤的时候,玉兰并没有替武松辩白从电视剧情节发展来看,玉兰应该也喜欢武松。但是她一个丫鬟是没有自由的,她只是一个棋子而已,她只能任人摆布。其实她心里是矛盾的,她也有提醒过武松不要去捉贼,可见她也有正义之心,或者说她对武松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她并没有力量去斗争,去反抗,只能听从张都监的安排,在武松床底下藏了金银珠宝。审判的时候,玉兰也没有替武松辩白。综合整个事件来看,玉兰其实是陷害武松的帮凶,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帮凶。武松去都监府的时候心里面只有愤怒和仇恨,杀人杀红了眼武松大闹飞云浦之后,基本上已经明白了整个陷害事件的来龙去脉,所以他这个时候是非常愤怒的,心里充满了仇恨,必须要刀劈张都监等人。武松很明白,张都监是朝廷命官,杀朝廷命官是必须要偿命的。所以他决定杀张都监的时候心里已经做好了要亡命江湖,落草为寇的打算了。一不做二不休,杀一个也是一死,杀一百个也是一死,所以武松去了都监府之后,直接大开杀戒,张都监、蒋门神都做了刀下之鬼,都监府的女眷、打手、伙夫等等,也都统统杀死。综合以上几点,武松仅仅是对玉兰有好感,而玉兰又是陷害武松的帮凶。所以在武松杀人杀红了眼的时候,杀掉玉兰也就很好理解了~《庆余年》播出大结局之后,却引发网友吐槽,这是因为这是第一季的故事结局,留下很大的坑,难怪网友会吐槽。在《庆余年》的片尾中,我们得知二皇子深藏不露,可以说让观众都意想不到。言冰云倒戈用剑刺中了范闲,留下悬念给观众就结束了。言冰云面对众人,选择对付范闲,这点显然是有嫌疑的,可到底是两人联合好了呢?还是说言冰云真的叛变?这就得留到第二季才能得知了。观众都在想,范闲到底有没有领盒饭,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临近结局的画面。言冰云因打不过沈重,即将被沈重刺中,可是沈家小姐的突然出现并挺身而出挡住沈重刺过来的剑,可以说沈家小姐也是受伤了。沈家小姐倒在言冰云怀里,示意让言冰云快点离开,可言冰云却说“我会救你的”。沈重刺杀言冰云这段剧情与结尾言冰云刺中范闲的剧情很像,这是否也意味着,言冰云即便刺中了范闲,也有办法能够让他不必死去。这是汤粉和观众都联想到的剧情,但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在片尾回到“现实”中,叶教授询问是否已经完了,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我们也能够看到叶教授电脑的最后,显示着“未完待续”这四个字。这很明显还有第二季,可是第二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这是吐槽的原因。到底结局如何,被刺中的范闲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呢?第二季我们又何时才能等到?其实这些都是观众对于《庆余年》第一季结局吐槽的原因,因为留下的悬念太多,想象空间太大,对于《庆余年2》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的观众来说,确实是“大坑”,必然会吐槽啊!方腊这个人,只要是对《水浒传》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深刻。因为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在屡次击败宋朝官军和辽军都没有死多少人,结果征方腊却翻了船,在江南方腊那里损兵折将,被杀得七零八落。那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军真的有水浒小说里面描述当然那么厉害?方腊最后真的是被武松抓住?方腊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三个问题。方腊起义的原因。方腊之所以要造反,纯粹是被宋徽宗给逼出来的。宋徽宗这个文艺皇帝除了整天不务正业的爱好书画之外,还喜欢奇花异草还有奇石。喜欢就喜欢吧,毕竟他是皇帝嘛。但宋徽宗的问题在于,他喜欢花钱,但他还不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掏钱。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官员。在贪官污吏的压迫下,江南的老百姓被搞得民不聊生,然后就活不下去了。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而且,北宋时期的经济已经南移,首都汴梁每年所需消耗的六百万石粮食,以及北宋每年巨大的军费来源,都是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就是说,江南百姓的负担原本就很沉重。而从宋徽宗开始,老百姓又要增加为徽宗皇帝的花石爱好的负担。方腊起义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样一来,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只不过大家缺一个带头人罢了。也就是在此时,方腊登上了历史舞台。方腊起义的规模关于方腊的出身,有说他是开漆园的,也有说他只是个帮工。但不管其出身如何,方腊的战略眼光是很好的。按民间野史的记载,方腊起义后,他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规划。大致上来说,就是组织群众,乘北宋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扩大战果,割据东南,建立政权,然后与北宋划江对峙,渐图进取,计划用十年时间推翻北宋王朝。按照这个计划,方腊起义的人数规模很快就扩大到了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现在浙江省全境,以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广大地区都被起义军占领。一时间,东南震动。起义迅速被镇压应该说,方腊起义的计划还是可行的。可方腊他低估了宋军的反应时间。就在方腊割据浙江,还没能按计划完全占领长江南岸,与北宋隔江对峙之前,宋朝的中央军就已经出动了。宣和三年(1121)正月,宋徽宗调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共十五万,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宋军由童贯、谭稹统帅,十五万大军分兵两路,向江南进军。到了二月,宋军就收复了杭州。三月初,义军反攻杭州失利宋军杨可世、刘镇、王禀等部又分别攻陷歙州、睦州。进入四月,起义军驻守的衢州又失守,守将郑魔王被俘。当月十七日,重镇婺州再失陷。至此为止,起义军所占据的所有大城市全部被官军收复。四月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最后,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方腊等三十多人被俘,解往汴京。此后,义军残部仍在坚持斗争,但也是屡战屡败。到了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整个方腊起义历时一年零五个月,但以方腊被俘来算,只有短短六个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方腊起义的前期异常迅猛,可谓是一顿操作操作猛如虎。后期当宋军主力到了江南,就迅速败亡。这前后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北宋在江南的官军太弱。北宋自宋太宗灭北汉统一全国后,内地由于没有战争威胁,军队就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南方地区军事训练情况实在不容乐观。除了南方士兵训练不足外,宋朝在南方的兵力也很少。就拿方腊起义的两浙地区来说,整个两浙禁军的兵力只有二万多人。并且,就这么点人马。北宋朝廷还怕武将会造反,对江南的驻军进行打压。截止到方腊起义之前,朝廷把杭州驻军一分为五,交给五个指挥使指挥。后来又把五个指挥裁成三个,裁掉将近一千人。因此方腊起义后,杭州当地的驻军也就六千人。这么点人,而且还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兵。这哪里是几十万起义军的对手?士兵没战斗力、人数还不足,这也就不难理解方腊之前的势如破竹了。其实别说方腊了,因为南方兵力过于空虚,宋神宗时期,越南人都曾经打进两广。仅在南宁一地,越南人就屠杀了50000多名北宋老百姓。第二,方腊起义军的实力不强。再说说方腊军。方腊军的兵源多是不堪压迫和裹挟过来的平民。因为,方腊起义军的军事素质并不高。起义军虽然最多时发展到几十万之众。但是要注意,史料记载中的“众有几十万”,不代表方腊义军有几十万兵。方腊义军的真正兵力应该也就十几万人。与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北宋正规军的兵力应该差不多。并且,北宋强干弱枝,中央强,地方弱。这就导致了北宋在江南缺少兵器工匠,像什么兵器和甲胄之类的,南方基本没有(甲胄历来就被严管)。于是,方腊起义军虽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常见的武器却并不多,义军使用的武器大多为大家熟悉的朴刀、拉力弱的弓,以及梭镖等非制式军械。这种武器和兵员素质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方腊义军的实力非常的弱,很难扛得住北宋中央军的猛攻。第三,北宋中央军的实力比较强。实事求是的说,北宋官军的实力并不差,尤其是西北军。宋军真正差劲的是将领水平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放开了限制,让宋军去虐菜,北宋的精锐虐方腊义军的能力还是有多余的。宋军在平定方腊起义的过程中五战五捷,这就是双方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方腊的最后下场关于方腊的下场,其实很简单:起义被宋军镇压后,方腊被押送至汴京处死。但是关于是谁抓了方腊,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水浒传》原本小说中,是花和尚鲁智深擒住了方腊。具体的小说原文如下: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不管是老版水浒电视剧还是新版的水浒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绎的。在真实历史上,应该是韩世忠抓了方腊。相关记载如下: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续资治通鉴》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宋军收复杭州后,义军的形势急转直下。随后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义军虽然还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不是官军的对手。为了躲避锋芒,方腊率残部躲在了帮源洞。由于石洞的位置极为的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当时在宋军中担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了进洞的一条小路,便偷偷的潜入方腊所藏的洞中,在格杀数十人,活捉了方腊。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于汴京。此时离方腊起义之时,仅仅才过了十个月的时间。周亚夫何许人也?西汉名将,太尉周勃之子,以治军善战闻名于史!西汉七国之乱,三月即平,周亚夫居功至伟,说他挽救了大汉江山也不为过!事实上,许多朋友应该对这位大将都不陌生,记得中学时期有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当时周亚夫驻军细柳营,时逢汉文帝前来视察,各营无不迎接,唯有周亚夫的细柳营让其吃了闭门羹。士兵称,军营之中,只听将令!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其实此人的治兵和为人非常相似,是一个过于重视原则的人,耿直的态度甚至连君主都不能“开绿灯”,虽然这样的人可以办实事,也可以被领导安排重要的任务,但是不懂得事故人情的他,最终落得了非常悲惨的下场。周亚夫是在狱中绝食而死的,他的罪名可以称得上是“莫须有”,从君主器重的大功臣慢慢变成“眼中钉”,这位将领因他的耿直而失去了性命。 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周亚夫战略决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过他在这个过程中却得罪了梁王。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当时叛军的战斗力并不比汉军差,而且吴楚骑兵更是天下闻名,所以他在指挥之时就明确的表示不可以正面跟叛军交战,并且跟君主上书请求抛出梁王,让梁王吸引敌人的攻击,自己绕后断了叛军粮道,这样才可以取胜。虽然说后来的战局也跟他预料的一样,但是人家梁王可是被打惨了。所以梁王从那时开始就跟周亚夫结下了“梁子”。而梁王又是当时太后最宠爱的一个孩子,看到自己儿子这样委屈,太后也不断的给君主施压,他们的君臣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在君臣之间出现间隙以后,周亚夫又卷入了最“敏感”的政治话题-太子之争。立太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利益争斗,而且大臣们也需要考虑君主的想法才能选择阵营,如果贸然“站队”,很可能落不到什么好下场。可周亚夫对此事的态度就非常不明智了,他几乎不考虑周边的人情因素,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反对君主该立太子。不过这时候的景帝已经决心要做这件事,周亚夫不懂得揣摩君主的心意,以至于二人关系降低到冰点。 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周亚夫年岁大了以后,其儿子就要提前准备丧葬之事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陪葬品符合自己父亲的身份。这个孩子给父亲准备了五百套精致铠甲。这件事情被汇报到景帝那里之时,所有跟周亚夫有过节的人都开始了诋毁行动,最终他被以蓄意谋反罪抓到了监牢之中。行事磊落的周亚夫接受不了这个罪名,竟在狱中绝食五日而亡。 “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从以上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亚夫本人是一个过于正直的人,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情商不高。这样的人虽然能处理一些事情,但却不是让领导舒心的人,所以他最后能有那样的下场也是很正常的。看题主应该是说的央视98版电视剧的情节,因为原著当中并没有体现武松喜欢玉兰的情节,而且武松也杀得非常干脆。只见灯明,前番那个唱曲儿的养娘玉兰,引着两个小的,把灯照见夫人被杀死在地下,方才叫得一声:“苦也!”武松握着朴刀,向玉兰心窝里搠着。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朴刀一个结果了。那么我们就以电视剧中的情节来分析一下武松为什么要杀玉兰。首先,武松对玉兰应该是有好感,谈不上非常喜欢在都监府宴会上张都监要把玉兰许配给武松的时候,武松并没有答应,而是先认了玉兰当妹妹。由此可以看出,武松应该对玉兰有好感,但是谈不上非常喜欢,而且当时武松待罪之身,不便成家。我们不防推测,如果张都监不陷害武松,武松和玉兰这么相处下去,等武松服刑期满,两人还真有可能在一起。其次,武松受冤的时候,玉兰并没有替武松辩白从电视剧情节发展来看,玉兰应该也喜欢武松。但是她一个丫鬟是没有自由的,她只是一个棋子而已,她只能任人摆布。其实她心里是矛盾的,她也有提醒过武松不要去捉贼,可见她也有正义之心,或者说她对武松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她并没有力量去斗争,去反抗,只能听从张都监的安排,在武松床底下藏了金银珠宝。审判的时候,玉兰也没有替武松辩白。综合整个事件来看,玉兰其实是陷害武松的帮凶,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帮凶。武松去都监府的时候心里面只有愤怒和仇恨,杀人杀红了眼武松大闹飞云浦之后,基本上已经明白了整个陷害事件的来龙去脉,所以他这个时候是非常愤怒的,心里充满了仇恨,必须要刀劈张都监等人。武松很明白,张都监是朝廷命官,杀朝廷命官是必须要偿命的。所以他决定杀张都监的时候心里已经做好了要亡命江湖,落草为寇的打算了。一不做二不休,杀一个也是一死,杀一百个也是一死,所以武松去了都监府之后,直接大开杀戒,张都监、蒋门神都做了刀下之鬼,都监府的女眷、打手、伙夫等等,也都统统杀死。综合以上几点,武松仅仅是对玉兰有好感,而玉兰又是陷害武松的帮凶。所以在武松杀人杀红了眼的时候,杀掉玉兰也就很好理解了~潘金莲的悲剧固然与她的美貌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一、美貌是诱因,是前提条件,没有美貌,一切都无从谈起。不难设想,如果潘金莲是个丑八怪,关窗户那个叉杆儿不慎脱手落到西门庆身上,西门庆抬头观看,看到的是一个丑八怪,他还能转怒为笑么?不仅不能笑,反而会骂声晦气转身就走,根本不可能再来纠缠。因为西门庆这个好色之徒身边并不缺少女人,他只不过是喜新厌旧罢了。而所谓的新,首要条件自然是花容月貌。二、身份很重要。如果是大户人家,也就没有了和西门庆的相识。潘金莲的丈夫武大在街上卖炊饼,收入微薄,生活贫寒。潘金莲没有工作,全靠武大一人养家,属于社会最下层人士。如果是大户人家,养尊处优,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丫环佣人伺候着,也就没有节衣缩食忙于家务的烦事,自然也就不会和西门庆相识。实际上,西门庆也正是看中了武大郎的劣势,所以才更加有恃无恐。三、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没有王婆从中使坏,根本就不会酿成这场悲剧。潘金莲失手掉落叉杆儿碰到西门庆,当时双方并没有什么行动,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是西门庆窜掇王婆,王婆想出以做针线活为掩护的招术,把潘金莲骗到了家里。待潘金莲上了贼船,受到王婆的讹诈,想下船也下不来了。所以王婆才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四、武大郎的外在条件,是导致潘金莲出轨的不可否认的原因之一潘金莲是被张大户强行嫁给武大的,也就是说,嫁给武大并不是潘金莲的本意。两人一美一丑,正可谓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任谁都会觉得二人不般配。但是在封建社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潘金莲只好忍气吞生。所以当她见到武松后,顿时生成爱慕之情。如果潘金莲与武松成亲,她也就不可能与西门庆私通。五、没有把握住机会,导致一错再错,最终走上了不归路。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奸情败露,武大前去捉奸被西门庆踢伤。病床上,武大已经明确讲清楚,如果潘金莲回心转意,悬崖勒马,痛改前非,治好他的伤,他可以既往不咎,武松回来也不告诉他这件事。可惜潘金莲没有把握住机会,而是听信了王婆毒死武大的坏主意,侥幸心理占了上风,最后潘金莲自己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六、潘金莲水性杨花,心辕意马,是酿成悲剧的主要原因以上五条原因都属于外因,潘金莲水性杨花的性格才是酿成悲剧的最主要原因。如果她在看清王婆和西门庆的真正意图后,及时收手避开,不可能再有后面的故事。正因为潘金莲自身就有偷欢取乐的潜在愿望,才顺水推舟成就了苟且之事。如果潘金莲本人立场坚定,也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悲剧发生。总之,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和内因相辅相成,才酿成了一桩千古奇案。水浒传里没有跟白云瑞有关的答案,在单老的评书《水浒外传》里面有交待。白云瑞是评书《白眉大侠》里的人物,绰号玉面小达摩,也是三侠五义里的五义锦毛鼠白玉堂的儿子,是北宋四帝仁宗亲封的二品将军。他爹白玉堂在大破冲霄楼里命丧铜网阵,儿子根正苗红自然从小就特别受优待,师傅都是有头有脸的高人:疯僧醉菩提凌空长老、威震西方老鸳鸯公冶寿长、上三门总门长白云剑客夏侯仁。自然是练就一身好武艺,白眉大侠书后部分简单交代了白云瑞后来辞官归隐,继承了上三门总门长的位置。《水浒外传》是发生在八帝徽宗的时候,跟《水浒传》有一丝关联,但关系不大,引用了水浒里的部分人物,书的开头说水浒英雄在水泊梁山聚义厅的时候,卢俊义心事重重,想起他师傅周桐周光祖过生日没去祝寿,宋江听后说来年今日梁上好汉一起去陕西周家寨给周老爷子祝寿,这部书就由好汉下山展开了。书中的梁山好汉倒数第二的鼓上蚤时迁成了书胆,其他的基本沦为配角打酱油的。其中有个武林高手三世小达摩白继忠又名管的宽就是玉面小达摩白云瑞和草上红姑盖飞霞之子,书中说白云瑞英年早逝,年纪轻轻就病死了,什么病没交代,可以从他的第一任师傅陶禄陶福安的感叹中分析是心骄气傲损寿造成的,死的时候已经是五帝英宗时期了,遗孀盖飞霞也在儿子20多岁时一命呜呼,白继忠因为是名门之后,所以从小就接受各门派剑客的传授所以武功很高。《庆余年》播出大结局之后,却引发网友吐槽,这是因为这是第一季的故事结局,留下很大的坑,难怪网友会吐槽。在《庆余年》的片尾中,我们得知二皇子深藏不露,可以说让观众都意想不到。言冰云倒戈用剑刺中了范闲,留下悬念给观众就结束了。言冰云面对众人,选择对付范闲,这点显然是有嫌疑的,可到底是两人联合好了呢?还是说言冰云真的叛变?这就得留到第二季才能得知了。观众都在想,范闲到底有没有领盒饭,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临近结局的画面。言冰云因打不过沈重,即将被沈重刺中,可是沈家小姐的突然出现并挺身而出挡住沈重刺过来的剑,可以说沈家小姐也是受伤了。沈家小姐倒在言冰云怀里,示意让言冰云快点离开,可言冰云却说“我会救你的”。沈重刺杀言冰云这段剧情与结尾言冰云刺中范闲的剧情很像,这是否也意味着,言冰云即便刺中了范闲,也有办法能够让他不必死去。这是汤粉和观众都联想到的剧情,但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在片尾回到“现实”中,叶教授询问是否已经完了,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我们也能够看到叶教授电脑的最后,显示着“未完待续”这四个字。这很明显还有第二季,可是第二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这是吐槽的原因。到底结局如何,被刺中的范闲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呢?第二季我们又何时才能等到?其实这些都是观众对于《庆余年》第一季结局吐槽的原因,因为留下的悬念太多,想象空间太大,对于《庆余年2》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的观众来说,确实是“大坑”,必然会吐槽啊!方腊这个人,只要是对《水浒传》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深刻。因为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在屡次击败宋朝官军和辽军都没有死多少人,结果征方腊却翻了船,在江南方腊那里损兵折将,被杀得七零八落。那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军真的有水浒小说里面描述当然那么厉害?方腊最后真的是被武松抓住?方腊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三个问题。方腊起义的原因。方腊之所以要造反,纯粹是被宋徽宗给逼出来的。宋徽宗这个文艺皇帝除了整天不务正业的爱好书画之外,还喜欢奇花异草还有奇石。喜欢就喜欢吧,毕竟他是皇帝嘛。但宋徽宗的问题在于,他喜欢花钱,但他还不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掏钱。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官员。在贪官污吏的压迫下,江南的老百姓被搞得民不聊生,然后就活不下去了。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而且,北宋时期的经济已经南移,首都汴梁每年所需消耗的六百万石粮食,以及北宋每年巨大的军费来源,都是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就是说,江南百姓的负担原本就很沉重。而从宋徽宗开始,老百姓又要增加为徽宗皇帝的花石爱好的负担。方腊起义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样一来,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只不过大家缺一个带头人罢了。也就是在此时,方腊登上了历史舞台。方腊起义的规模关于方腊的出身,有说他是开漆园的,也有说他只是个帮工。但不管其出身如何,方腊的战略眼光是很好的。按民间野史的记载,方腊起义后,他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规划。大致上来说,就是组织群众,乘北宋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扩大战果,割据东南,建立政权,然后与北宋划江对峙,渐图进取,计划用十年时间推翻北宋王朝。按照这个计划,方腊起义的人数规模很快就扩大到了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现在浙江省全境,以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广大地区都被起义军占领。一时间,东南震动。起义迅速被镇压应该说,方腊起义的计划还是可行的。可方腊他低估了宋军的反应时间。就在方腊割据浙江,还没能按计划完全占领长江南岸,与北宋隔江对峙之前,宋朝的中央军就已经出动了。宣和三年(1121)正月,宋徽宗调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共十五万,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宋军由童贯、谭稹统帅,十五万大军分兵两路,向江南进军。到了二月,宋军就收复了杭州。三月初,义军反攻杭州失利宋军杨可世、刘镇、王禀等部又分别攻陷歙州、睦州。进入四月,起义军驻守的衢州又失守,守将郑魔王被俘。当月十七日,重镇婺州再失陷。至此为止,起义军所占据的所有大城市全部被官军收复。四月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最后,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方腊等三十多人被俘,解往汴京。此后,义军残部仍在坚持斗争,但也是屡战屡败。到了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整个方腊起义历时一年零五个月,但以方腊被俘来算,只有短短六个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方腊起义的前期异常迅猛,可谓是一顿操作操作猛如虎。后期当宋军主力到了江南,就迅速败亡。这前后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北宋在江南的官军太弱。北宋自宋太宗灭北汉统一全国后,内地由于没有战争威胁,军队就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南方地区军事训练情况实在不容乐观。除了南方士兵训练不足外,宋朝在南方的兵力也很少。就拿方腊起义的两浙地区来说,整个两浙禁军的兵力只有二万多人。并且,就这么点人马。北宋朝廷还怕武将会造反,对江南的驻军进行打压。截止到方腊起义之前,朝廷把杭州驻军一分为五,交给五个指挥使指挥。后来又把五个指挥裁成三个,裁掉将近一千人。因此方腊起义后,杭州当地的驻军也就六千人。这么点人,而且还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兵。这哪里是几十万起义军的对手?士兵没战斗力、人数还不足,这也就不难理解方腊之前的势如破竹了。其实别说方腊了,因为南方兵力过于空虚,宋神宗时期,越南人都曾经打进两广。仅在南宁一地,越南人就屠杀了50000多名北宋老百姓。第二,方腊起义军的实力不强。再说说方腊军。方腊军的兵源多是不堪压迫和裹挟过来的平民。因为,方腊起义军的军事素质并不高。起义军虽然最多时发展到几十万之众。但是要注意,史料记载中的“众有几十万”,不代表方腊义军有几十万兵。方腊义军的真正兵力应该也就十几万人。与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北宋正规军的兵力应该差不多。并且,北宋强干弱枝,中央强,地方弱。这就导致了北宋在江南缺少兵器工匠,像什么兵器和甲胄之类的,南方基本没有(甲胄历来就被严管)。于是,方腊起义军虽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常见的武器却并不多,义军使用的武器大多为大家熟悉的朴刀、拉力弱的弓,以及梭镖等非制式军械。这种武器和兵员素质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方腊义军的实力非常的弱,很难扛得住北宋中央军的猛攻。第三,北宋中央军的实力比较强。实事求是的说,北宋官军的实力并不差,尤其是西北军。宋军真正差劲的是将领水平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放开了限制,让宋军去虐菜,北宋的精锐虐方腊义军的能力还是有多余的。宋军在平定方腊起义的过程中五战五捷,这就是双方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方腊的最后下场关于方腊的下场,其实很简单:起义被宋军镇压后,方腊被押送至汴京处死。但是关于是谁抓了方腊,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水浒传》原本小说中,是花和尚鲁智深擒住了方腊。具体的小说原文如下: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不管是老版水浒电视剧还是新版的水浒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绎的。在真实历史上,应该是韩世忠抓了方腊。相关记载如下: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续资治通鉴》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宋军收复杭州后,义军的形势急转直下。随后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义军虽然还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不是官军的对手。为了躲避锋芒,方腊率残部躲在了帮源洞。由于石洞的位置极为的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当时在宋军中担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了进洞的一条小路,便偷偷的潜入方腊所藏的洞中,在格杀数十人,活捉了方腊。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于汴京。此时离方腊起义之时,仅仅才过了十个月的时间。周亚夫何许人也?西汉名将,太尉周勃之子,以治军善战闻名于史!西汉七国之乱,三月即平,周亚夫居功至伟,说他挽救了大汉江山也不为过!事实上,许多朋友应该对这位大将都不陌生,记得中学时期有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当时周亚夫驻军细柳营,时逢汉文帝前来视察,各营无不迎接,唯有周亚夫的细柳营让其吃了闭门羹。士兵称,军营之中,只听将令!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其实此人的治兵和为人非常相似,是一个过于重视原则的人,耿直的态度甚至连君主都不能“开绿灯”,虽然这样的人可以办实事,也可以被领导安排重要的任务,但是不懂得事故人情的他,最终落得了非常悲惨的下场。周亚夫是在狱中绝食而死的,他的罪名可以称得上是“莫须有”,从君主器重的大功臣慢慢变成“眼中钉”,这位将领因他的耿直而失去了性命。 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周亚夫战略决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过他在这个过程中却得罪了梁王。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当时叛军的战斗力并不比汉军差,而且吴楚骑兵更是天下闻名,所以他在指挥之时就明确的表示不可以正面跟叛军交战,并且跟君主上书请求抛出梁王,让梁王吸引敌人的攻击,自己绕后断了叛军粮道,这样才可以取胜。虽然说后来的战局也跟他预料的一样,但是人家梁王可是被打惨了。所以梁王从那时开始就跟周亚夫结下了“梁子”。而梁王又是当时太后最宠爱的一个孩子,看到自己儿子这样委屈,太后也不断的给君主施压,他们的君臣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在君臣之间出现间隙以后,周亚夫又卷入了最“敏感”的政治话题-太子之争。立太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利益争斗,而且大臣们也需要考虑君主的想法才能选择阵营,如果贸然“站队”,很可能落不到什么好下场。可周亚夫对此事的态度就非常不明智了,他几乎不考虑周边的人情因素,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反对君主该立太子。不过这时候的景帝已经决心要做这件事,周亚夫不懂得揣摩君主的心意,以至于二人关系降低到冰点。 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周亚夫年岁大了以后,其儿子就要提前准备丧葬之事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陪葬品符合自己父亲的身份。这个孩子给父亲准备了五百套精致铠甲。这件事情被汇报到景帝那里之时,所有跟周亚夫有过节的人都开始了诋毁行动,最终他被以蓄意谋反罪抓到了监牢之中。行事磊落的周亚夫接受不了这个罪名,竟在狱中绝食五日而亡。 “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从以上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亚夫本人是一个过于正直的人,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情商不高。这样的人虽然能处理一些事情,但却不是让领导舒心的人,所以他最后能有那样的下场也是很正常的。看题主应该是说的央视98版电视剧的情节,因为原著当中并没有体现武松喜欢玉兰的情节,而且武松也杀得非常干脆。只见灯明,前番那个唱曲儿的养娘玉兰,引着两个小的,把灯照见夫人被杀死在地下,方才叫得一声:“苦也!”武松握着朴刀,向玉兰心窝里搠着。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朴刀一个结果了。那么我们就以电视剧中的情节来分析一下武松为什么要杀玉兰。首先,武松对玉兰应该是有好感,谈不上非常喜欢在都监府宴会上张都监要把玉兰许配给武松的时候,武松并没有答应,而是先认了玉兰当妹妹。由此可以看出,武松应该对玉兰有好感,但是谈不上非常喜欢,而且当时武松待罪之身,不便成家。我们不防推测,如果张都监不陷害武松,武松和玉兰这么相处下去,等武松服刑期满,两人还真有可能在一起。其次,武松受冤的时候,玉兰并没有替武松辩白从电视剧情节发展来看,玉兰应该也喜欢武松。但是她一个丫鬟是没有自由的,她只是一个棋子而已,她只能任人摆布。其实她心里是矛盾的,她也有提醒过武松不要去捉贼,可见她也有正义之心,或者说她对武松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她并没有力量去斗争,去反抗,只能听从张都监的安排,在武松床底下藏了金银珠宝。审判的时候,玉兰也没有替武松辩白。综合整个事件来看,玉兰其实是陷害武松的帮凶,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帮凶。武松去都监府的时候心里面只有愤怒和仇恨,杀人杀红了眼武松大闹飞云浦之后,基本上已经明白了整个陷害事件的来龙去脉,所以他这个时候是非常愤怒的,心里充满了仇恨,必须要刀劈张都监等人。武松很明白,张都监是朝廷命官,杀朝廷命官是必须要偿命的。所以他决定杀张都监的时候心里已经做好了要亡命江湖,落草为寇的打算了。一不做二不休,杀一个也是一死,杀一百个也是一死,所以武松去了都监府之后,直接大开杀戒,张都监、蒋门神都做了刀下之鬼,都监府的女眷、打手、伙夫等等,也都统统杀死。综合以上几点,武松仅仅是对玉兰有好感,而玉兰又是陷害武松的帮凶。所以在武松杀人杀红了眼的时候,杀掉玉兰也就很好理解了~潘金莲的悲剧固然与她的美貌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一、美貌是诱因,是前提条件,没有美貌,一切都无从谈起。不难设想,如果潘金莲是个丑八怪,关窗户那个叉杆儿不慎脱手落到西门庆身上,西门庆抬头观看,看到的是一个丑八怪,他还能转怒为笑么?不仅不能笑,反而会骂声晦气转身就走,根本不可能再来纠缠。因为西门庆这个好色之徒身边并不缺少女人,他只不过是喜新厌旧罢了。而所谓的新,首要条件自然是花容月貌。二、身份很重要。如果是大户人家,也就没有了和西门庆的相识。潘金莲的丈夫武大在街上卖炊饼,收入微薄,生活贫寒。潘金莲没有工作,全靠武大一人养家,属于社会最下层人士。如果是大户人家,养尊处优,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丫环佣人伺候着,也就没有节衣缩食忙于家务的烦事,自然也就不会和西门庆相识。实际上,西门庆也正是看中了武大郎的劣势,所以才更加有恃无恐。三、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没有王婆从中使坏,根本就不会酿成这场悲剧。潘金莲失手掉落叉杆儿碰到西门庆,当时双方并没有什么行动,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是西门庆窜掇王婆,王婆想出以做针线活为掩护的招术,把潘金莲骗到了家里。待潘金莲上了贼船,受到王婆的讹诈,想下船也下不来了。所以王婆才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四、武大郎的外在条件,是导致潘金莲出轨的不可否认的原因之一潘金莲是被张大户强行嫁给武大的,也就是说,嫁给武大并不是潘金莲的本意。两人一美一丑,正可谓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任谁都会觉得二人不般配。但是在封建社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潘金莲只好忍气吞生。所以当她见到武松后,顿时生成爱慕之情。如果潘金莲与武松成亲,她也就不可能与西门庆私通。五、没有把握住机会,导致一错再错,最终走上了不归路。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奸情败露,武大前去捉奸被西门庆踢伤。病床上,武大已经明确讲清楚,如果潘金莲回心转意,悬崖勒马,痛改前非,治好他的伤,他可以既往不咎,武松回来也不告诉他这件事。可惜潘金莲没有把握住机会,而是听信了王婆毒死武大的坏主意,侥幸心理占了上风,最后潘金莲自己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六、潘金莲水性杨花,心辕意马,是酿成悲剧的主要原因以上五条原因都属于外因,潘金莲水性杨花的性格才是酿成悲剧的最主要原因。如果她在看清王婆和西门庆的真正意图后,及时收手避开,不可能再有后面的故事。正因为潘金莲自身就有偷欢取乐的潜在愿望,才顺水推舟成就了苟且之事。如果潘金莲本人立场坚定,也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悲剧发生。总之,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和内因相辅相成,才酿成了一桩千古奇案。《庆余年》播出大结局之后,却引发网友吐槽,这是因为这是第一季的故事结局,留下很大的坑,难怪网友会吐槽。在《庆余年》的片尾中,我们得知二皇子深藏不露,可以说让观众都意想不到。言冰云倒戈用剑刺中了范闲,留下悬念给观众就结束了。言冰云面对众人,选择对付范闲,这点显然是有嫌疑的,可到底是两人联合好了呢?还是说言冰云真的叛变?这就得留到第二季才能得知了。观众都在想,范闲到底有没有领盒饭,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临近结局的画面。言冰云因打不过沈重,即将被沈重刺中,可是沈家小姐的突然出现并挺身而出挡住沈重刺过来的剑,可以说沈家小姐也是受伤了。沈家小姐倒在言冰云怀里,示意让言冰云快点离开,可言冰云却说“我会救你的”。沈重刺杀言冰云这段剧情与结尾言冰云刺中范闲的剧情很像,这是否也意味着,言冰云即便刺中了范闲,也有办法能够让他不必死去。这是汤粉和观众都联想到的剧情,但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在片尾回到“现实”中,叶教授询问是否已经完了,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我们也能够看到叶教授电脑的最后,显示着“未完待续”这四个字。这很明显还有第二季,可是第二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这是吐槽的原因。到底结局如何,被刺中的范闲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呢?第二季我们又何时才能等到?其实这些都是观众对于《庆余年》第一季结局吐槽的原因,因为留下的悬念太多,想象空间太大,对于《庆余年2》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的观众来说,确实是“大坑”,必然会吐槽啊!方腊这个人,只要是对《水浒传》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深刻。因为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在屡次击败宋朝官军和辽军都没有死多少人,结果征方腊却翻了船,在江南方腊那里损兵折将,被杀得七零八落。那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军真的有水浒小说里面描述当然那么厉害?方腊最后真的是被武松抓住?方腊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三个问题。方腊起义的原因。方腊之所以要造反,纯粹是被宋徽宗给逼出来的。宋徽宗这个文艺皇帝除了整天不务正业的爱好书画之外,还喜欢奇花异草还有奇石。喜欢就喜欢吧,毕竟他是皇帝嘛。但宋徽宗的问题在于,他喜欢花钱,但他还不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掏钱。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官员。在贪官污吏的压迫下,江南的老百姓被搞得民不聊生,然后就活不下去了。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而且,北宋时期的经济已经南移,首都汴梁每年所需消耗的六百万石粮食,以及北宋每年巨大的军费来源,都是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就是说,江南百姓的负担原本就很沉重。而从宋徽宗开始,老百姓又要增加为徽宗皇帝的花石爱好的负担。方腊起义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样一来,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只不过大家缺一个带头人罢了。也就是在此时,方腊登上了历史舞台。方腊起义的规模关于方腊的出身,有说他是开漆园的,也有说他只是个帮工。但不管其出身如何,方腊的战略眼光是很好的。按民间野史的记载,方腊起义后,他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规划。大致上来说,就是组织群众,乘北宋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扩大战果,割据东南,建立政权,然后与北宋划江对峙,渐图进取,计划用十年时间推翻北宋王朝。按照这个计划,方腊起义的人数规模很快就扩大到了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现在浙江省全境,以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广大地区都被起义军占领。一时间,东南震动。起义迅速被镇压应该说,方腊起义的计划还是可行的。可方腊他低估了宋军的反应时间。就在方腊割据浙江,还没能按计划完全占领长江南岸,与北宋隔江对峙之前,宋朝的中央军就已经出动了。宣和三年(1121)正月,宋徽宗调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共十五万,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宋军由童贯、谭稹统帅,十五万大军分兵两路,向江南进军。到了二月,宋军就收复了杭州。三月初,义军反攻杭州失利宋军杨可世、刘镇、王禀等部又分别攻陷歙州、睦州。进入四月,起义军驻守的衢州又失守,守将郑魔王被俘。当月十七日,重镇婺州再失陷。至此为止,起义军所占据的所有大城市全部被官军收复。四月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最后,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方腊等三十多人被俘,解往汴京。此后,义军残部仍在坚持斗争,但也是屡战屡败。到了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整个方腊起义历时一年零五个月,但以方腊被俘来算,只有短短六个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方腊起义的前期异常迅猛,可谓是一顿操作操作猛如虎。后期当宋军主力到了江南,就迅速败亡。这前后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北宋在江南的官军太弱。北宋自宋太宗灭北汉统一全国后,内地由于没有战争威胁,军队就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南方地区军事训练情况实在不容乐观。除了南方士兵训练不足外,宋朝在南方的兵力也很少。就拿方腊起义的两浙地区来说,整个两浙禁军的兵力只有二万多人。并且,就这么点人马。北宋朝廷还怕武将会造反,对江南的驻军进行打压。截止到方腊起义之前,朝廷把杭州驻军一分为五,交给五个指挥使指挥。后来又把五个指挥裁成三个,裁掉将近一千人。因此方腊起义后,杭州当地的驻军也就六千人。这么点人,而且还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兵。这哪里是几十万起义军的对手?士兵没战斗力、人数还不足,这也就不难理解方腊之前的势如破竹了。其实别说方腊了,因为南方兵力过于空虚,宋神宗时期,越南人都曾经打进两广。仅在南宁一地,越南人就屠杀了50000多名北宋老百姓。第二,方腊起义军的实力不强。再说说方腊军。方腊军的兵源多是不堪压迫和裹挟过来的平民。因为,方腊起义军的军事素质并不高。起义军虽然最多时发展到几十万之众。但是要注意,史料记载中的“众有几十万”,不代表方腊义军有几十万兵。方腊义军的真正兵力应该也就十几万人。与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北宋正规军的兵力应该差不多。并且,北宋强干弱枝,中央强,地方弱。这就导致了北宋在江南缺少兵器工匠,像什么兵器和甲胄之类的,南方基本没有(甲胄历来就被严管)。于是,方腊起义军虽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常见的武器却并不多,义军使用的武器大多为大家熟悉的朴刀、拉力弱的弓,以及梭镖等非制式军械。这种武器和兵员素质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方腊义军的实力非常的弱,很难扛得住北宋中央军的猛攻。第三,北宋中央军的实力比较强。实事求是的说,北宋官军的实力并不差,尤其是西北军。宋军真正差劲的是将领水平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放开了限制,让宋军去虐菜,北宋的精锐虐方腊义军的能力还是有多余的。宋军在平定方腊起义的过程中五战五捷,这就是双方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方腊的最后下场关于方腊的下场,其实很简单:起义被宋军镇压后,方腊被押送至汴京处死。但是关于是谁抓了方腊,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水浒传》原本小说中,是花和尚鲁智深擒住了方腊。具体的小说原文如下: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不管是老版水浒电视剧还是新版的水浒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绎的。在真实历史上,应该是韩世忠抓了方腊。相关记载如下: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续资治通鉴》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宋军收复杭州后,义军的形势急转直下。随后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义军虽然还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不是官军的对手。为了躲避锋芒,方腊率残部躲在了帮源洞。由于石洞的位置极为的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当时在宋军中担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了进洞的一条小路,便偷偷的潜入方腊所藏的洞中,在格杀数十人,活捉了方腊。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于汴京。此时离方腊起义之时,仅仅才过了十个月的时间。周亚夫何许人也?西汉名将,太尉周勃之子,以治军善战闻名于史!西汉七国之乱,三月即平,周亚夫居功至伟,说他挽救了大汉江山也不为过!事实上,许多朋友应该对这位大将都不陌生,记得中学时期有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当时周亚夫驻军细柳营,时逢汉文帝前来视察,各营无不迎接,唯有周亚夫的细柳营让其吃了闭门羹。士兵称,军营之中,只听将令!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其实此人的治兵和为人非常相似,是一个过于重视原则的人,耿直的态度甚至连君主都不能“开绿灯”,虽然这样的人可以办实事,也可以被领导安排重要的任务,但是不懂得事故人情的他,最终落得了非常悲惨的下场。周亚夫是在狱中绝食而死的,他的罪名可以称得上是“莫须有”,从君主器重的大功臣慢慢变成“眼中钉”,这位将领因他的耿直而失去了性命。 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周亚夫战略决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过他在这个过程中却得罪了梁王。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当时叛军的战斗力并不比汉军差,而且吴楚骑兵更是天下闻名,所以他在指挥之时就明确的表示不可以正面跟叛军交战,并且跟君主上书请求抛出梁王,让梁王吸引敌人的攻击,自己绕后断了叛军粮道,这样才可以取胜。虽然说后来的战局也跟他预料的一样,但是人家梁王可是被打惨了。所以梁王从那时开始就跟周亚夫结下了“梁子”。而梁王又是当时太后最宠爱的一个孩子,看到自己儿子这样委屈,太后也不断的给君主施压,他们的君臣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在君臣之间出现间隙以后,周亚夫又卷入了最“敏感”的政治话题-太子之争。立太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利益争斗,而且大臣们也需要考虑君主的想法才能选择阵营,如果贸然“站队”,很可能落不到什么好下场。可周亚夫对此事的态度就非常不明智了,他几乎不考虑周边的人情因素,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反对君主该立太子。不过这时候的景帝已经决心要做这件事,周亚夫不懂得揣摩君主的心意,以至于二人关系降低到冰点。 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周亚夫年岁大了以后,其儿子就要提前准备丧葬之事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陪葬品符合自己父亲的身份。这个孩子给父亲准备了五百套精致铠甲。这件事情被汇报到景帝那里之时,所有跟周亚夫有过节的人都开始了诋毁行动,最终他被以蓄意谋反罪抓到了监牢之中。行事磊落的周亚夫接受不了这个罪名,竟在狱中绝食五日而亡。 “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从以上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亚夫本人是一个过于正直的人,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情商不高。这样的人虽然能处理一些事情,但却不是让领导舒心的人,所以他最后能有那样的下场也是很正常的。看题主应该是说的央视98版电视剧的情节,因为原著当中并没有体现武松喜欢玉兰的情节,而且武松也杀得非常干脆。只见灯明,前番那个唱曲儿的养娘玉兰,引着两个小的,把灯照见夫人被杀死在地下,方才叫得一声:“苦也!”武松握着朴刀,向玉兰心窝里搠着。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朴刀一个结果了。那么我们就以电视剧中的情节来分析一下武松为什么要杀玉兰。首先,武松对玉兰应该是有好感,谈不上非常喜欢在都监府宴会上张都监要把玉兰许配给武松的时候,武松并没有答应,而是先认了玉兰当妹妹。由此可以看出,武松应该对玉兰有好感,但是谈不上非常喜欢,而且当时武松待罪之身,不便成家。我们不防推测,如果张都监不陷害武松,武松和玉兰这么相处下去,等武松服刑期满,两人还真有可能在一起。其次,武松受冤的时候,玉兰并没有替武松辩白从电视剧情节发展来看,玉兰应该也喜欢武松。但是她一个丫鬟是没有自由的,她只是一个棋子而已,她只能任人摆布。其实她心里是矛盾的,她也有提醒过武松不要去捉贼,可见她也有正义之心,或者说她对武松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她并没有力量去斗争,去反抗,只能听从张都监的安排,在武松床底下藏了金银珠宝。审判的时候,玉兰也没有替武松辩白。综合整个事件来看,玉兰其实是陷害武松的帮凶,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帮凶。武松去都监府的时候心里面只有愤怒和仇恨,杀人杀红了眼武松大闹飞云浦之后,基本上已经明白了整个陷害事件的来龙去脉,所以他这个时候是非常愤怒的,心里充满了仇恨,必须要刀劈张都监等人。武松很明白,张都监是朝廷命官,杀朝廷命官是必须要偿命的。所以他决定杀张都监的时候心里已经做好了要亡命江湖,落草为寇的打算了。一不做二不休,杀一个也是一死,杀一百个也是一死,所以武松去了都监府之后,直接大开杀戒,张都监、蒋门神都做了刀下之鬼,都监府的女眷、打手、伙夫等等,也都统统杀死。综合以上几点,武松仅仅是对玉兰有好感,而玉兰又是陷害武松的帮凶。所以在武松杀人杀红了眼的时候,杀掉玉兰也就很好理解了~潘金莲的悲剧固然与她的美貌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一、美貌是诱因,是前提条件,没有美貌,一切都无从谈起。不难设想,如果潘金莲是个丑八怪,关窗户那个叉杆儿不慎脱手落到西门庆身上,西门庆抬头观看,看到的是一个丑八怪,他还能转怒为笑么?不仅不能笑,反而会骂声晦气转身就走,根本不可能再来纠缠。因为西门庆这个好色之徒身边并不缺少女人,他只不过是喜新厌旧罢了。而所谓的新,首要条件自然是花容月貌。二、身份很重要。如果是大户人家,也就没有了和西门庆的相识。潘金莲的丈夫武大在街上卖炊饼,收入微薄,生活贫寒。潘金莲没有工作,全靠武大一人养家,属于社会最下层人士。如果是大户人家,养尊处优,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丫环佣人伺候着,也就没有节衣缩食忙于家务的烦事,自然也就不会和西门庆相识。实际上,西门庆也正是看中了武大郎的劣势,所以才更加有恃无恐。三、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没有王婆从中使坏,根本就不会酿成这场悲剧。潘金莲失手掉落叉杆儿碰到西门庆,当时双方并没有什么行动,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是西门庆窜掇王婆,王婆想出以做针线活为掩护的招术,把潘金莲骗到了家里。待潘金莲上了贼船,受到王婆的讹诈,想下船也下不来了。所以王婆才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四、武大郎的外在条件,是导致潘金莲出轨的不可否认的原因之一潘金莲是被张大户强行嫁给武大的,也就是说,嫁给武大并不是潘金莲的本意。两人一美一丑,正可谓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任谁都会觉得二人不般配。但是在封建社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潘金莲只好忍气吞生。所以当她见到武松后,顿时生成爱慕之情。如果潘金莲与武松成亲,她也就不可能与西门庆私通。五、没有把握住机会,导致一错再错,最终走上了不归路。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奸情败露,武大前去捉奸被西门庆踢伤。病床上,武大已经明确讲清楚,如果潘金莲回心转意,悬崖勒马,痛改前非,治好他的伤,他可以既往不咎,武松回来也不告诉他这件事。可惜潘金莲没有把握住机会,而是听信了王婆毒死武大的坏主意,侥幸心理占了上风,最后潘金莲自己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六、潘金莲水性杨花,心辕意马,是酿成悲剧的主要原因以上五条原因都属于外因,潘金莲水性杨花的性格才是酿成悲剧的最主要原因。如果她在看清王婆和西门庆的真正意图后,及时收手避开,不可能再有后面的故事。正因为潘金莲自身就有偷欢取乐的潜在愿望,才顺水推舟成就了苟且之事。如果潘金莲本人立场坚定,也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悲剧发生。总之,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和内因相辅相成,才酿成了一桩千古奇案。水浒传里没有跟白云瑞有关的答案,在单老的评书《水浒外传》里面有交待。白云瑞是评书《白眉大侠》里的人物,绰号玉面小达摩,也是三侠五义里的五义锦毛鼠白玉堂的儿子,是北宋四帝仁宗亲封的二品将军。他爹白玉堂在大破冲霄楼里命丧铜网阵,儿子根正苗红自然从小就特别受优待,师傅都是有头有脸的高人:疯僧醉菩提凌空长老、威震西方老鸳鸯公冶寿长、上三门总门长白云剑客夏侯仁。自然是练就一身好武艺,白眉大侠书后部分简单交代了白云瑞后来辞官归隐,继承了上三门总门长的位置。《水浒外传》是发生在八帝徽宗的时候,跟《水浒传》有一丝关联,但关系不大,引用了水浒里的部分人物,书的开头说水浒英雄在水泊梁山聚义厅的时候,卢俊义心事重重,想起他师傅周桐周光祖过生日没去祝寿,宋江听后说来年今日梁上好汉一起去陕西周家寨给周老爷子祝寿,这部书就由好汉下山展开了。书中的梁山好汉倒数第二的鼓上蚤时迁成了书胆,其他的基本沦为配角打酱油的。其中有个武林高手三世小达摩白继忠又名管的宽就是玉面小达摩白云瑞和草上红姑盖飞霞之子,书中说白云瑞英年早逝,年纪轻轻就病死了,什么病没交代,可以从他的第一任师傅陶禄陶福安的感叹中分析是心骄气傲损寿造成的,死的时候已经是五帝英宗时期了,遗孀盖飞霞也在儿子20多岁时一命呜呼,白继忠因为是名门之后,所以从小就接受各门派剑客的传授所以武功很高。哇哇哇我要说一个,我之前玩的素心难逃,天呐是橙光的那种轻游戏,不用下载直接就玩的,真的虐女主是素心,男主:师傅宁无忧,陵游(徒弟),魔道风刹,阿之,我想要的结局是女主和风刹在一起,玩了好几遍,最后女主为了他背叛师门,和江湖为敌,最后女主在出城的马车里被风刹的手下杀了,结局是风刹当了皇帝立了一个墓碑,上面写着爱妻素心之墓还有一个结局,素心是掉落悬崖的失忆了的穆青青,阿之当时是江湖大魔头鹰扬(无人见过他的真面目),阿之化名宁无忧去接近穆青青,青青喜欢上了他,阿之当时没发现自己喜欢青青,青青偷了家传秘籍给阿之,后来被发现,他带着青青逃走了,阿之因为练功走火入魔,在桃花谷养伤,江湖的人追到这里来,要杀了他,青青那天拿着阿之的人皮面具戴上,找阿之玩,阿之让她滚,青青就出去了,再也没有回来过,阿之后来才知道青青戴着人皮面具引走了江湖众人,受了伤跌下了悬崖,后来阿之找到她的尸体,早已面目全非,尸身腐烂,阿之抱着尸体走了一夜总之这个游戏我很喜欢,阿之抱着青青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虐,还有素心被杀的时候说的那些话,还有风刹立的墓碑,真的虐《庆余年》播出大结局之后,却引发网友吐槽,这是因为这是第一季的故事结局,留下很大的坑,难怪网友会吐槽。在《庆余年》的片尾中,我们得知二皇子深藏不露,可以说让观众都意想不到。言冰云倒戈用剑刺中了范闲,留下悬念给观众就结束了。言冰云面对众人,选择对付范闲,这点显然是有嫌疑的,可到底是两人联合好了呢?还是说言冰云真的叛变?这就得留到第二季才能得知了。观众都在想,范闲到底有没有领盒饭,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临近结局的画面。言冰云因打不过沈重,即将被沈重刺中,可是沈家小姐的突然出现并挺身而出挡住沈重刺过来的剑,可以说沈家小姐也是受伤了。沈家小姐倒在言冰云怀里,示意让言冰云快点离开,可言冰云却说“我会救你的”。沈重刺杀言冰云这段剧情与结尾言冰云刺中范闲的剧情很像,这是否也意味着,言冰云即便刺中了范闲,也有办法能够让他不必死去。这是汤粉和观众都联想到的剧情,但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在片尾回到“现实”中,叶教授询问是否已经完了,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我们也能够看到叶教授电脑的最后,显示着“未完待续”这四个字。这很明显还有第二季,可是第二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这是吐槽的原因。到底结局如何,被刺中的范闲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呢?第二季我们又何时才能等到?其实这些都是观众对于《庆余年》第一季结局吐槽的原因,因为留下的悬念太多,想象空间太大,对于《庆余年2》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的观众来说,确实是“大坑”,必然会吐槽啊!方腊这个人,只要是对《水浒传》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深刻。因为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在屡次击败宋朝官军和辽军都没有死多少人,结果征方腊却翻了船,在江南方腊那里损兵折将,被杀得七零八落。那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军真的有水浒小说里面描述当然那么厉害?方腊最后真的是被武松抓住?方腊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三个问题。方腊起义的原因。方腊之所以要造反,纯粹是被宋徽宗给逼出来的。宋徽宗这个文艺皇帝除了整天不务正业的爱好书画之外,还喜欢奇花异草还有奇石。喜欢就喜欢吧,毕竟他是皇帝嘛。但宋徽宗的问题在于,他喜欢花钱,但他还不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掏钱。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官员。在贪官污吏的压迫下,江南的老百姓被搞得民不聊生,然后就活不下去了。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而且,北宋时期的经济已经南移,首都汴梁每年所需消耗的六百万石粮食,以及北宋每年巨大的军费来源,都是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就是说,江南百姓的负担原本就很沉重。而从宋徽宗开始,老百姓又要增加为徽宗皇帝的花石爱好的负担。方腊起义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样一来,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只不过大家缺一个带头人罢了。也就是在此时,方腊登上了历史舞台。方腊起义的规模关于方腊的出身,有说他是开漆园的,也有说他只是个帮工。但不管其出身如何,方腊的战略眼光是很好的。按民间野史的记载,方腊起义后,他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规划。大致上来说,就是组织群众,乘北宋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扩大战果,割据东南,建立政权,然后与北宋划江对峙,渐图进取,计划用十年时间推翻北宋王朝。按照这个计划,方腊起义的人数规模很快就扩大到了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现在浙江省全境,以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广大地区都被起义军占领。一时间,东南震动。起义迅速被镇压应该说,方腊起义的计划还是可行的。可方腊他低估了宋军的反应时间。就在方腊割据浙江,还没能按计划完全占领长江南岸,与北宋隔江对峙之前,宋朝的中央军就已经出动了。宣和三年(1121)正月,宋徽宗调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共十五万,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宋军由童贯、谭稹统帅,十五万大军分兵两路,向江南进军。到了二月,宋军就收复了杭州。三月初,义军反攻杭州失利宋军杨可世、刘镇、王禀等部又分别攻陷歙州、睦州。进入四月,起义军驻守的衢州又失守,守将郑魔王被俘。当月十七日,重镇婺州再失陷。至此为止,起义军所占据的所有大城市全部被官军收复。四月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最后,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方腊等三十多人被俘,解往汴京。此后,义军残部仍在坚持斗争,但也是屡战屡败。到了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整个方腊起义历时一年零五个月,但以方腊被俘来算,只有短短六个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方腊起义的前期异常迅猛,可谓是一顿操作操作猛如虎。后期当宋军主力到了江南,就迅速败亡。这前后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北宋在江南的官军太弱。北宋自宋太宗灭北汉统一全国后,内地由于没有战争威胁,军队就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南方地区军事训练情况实在不容乐观。除了南方士兵训练不足外,宋朝在南方的兵力也很少。就拿方腊起义的两浙地区来说,整个两浙禁军的兵力只有二万多人。并且,就这么点人马。北宋朝廷还怕武将会造反,对江南的驻军进行打压。截止到方腊起义之前,朝廷把杭州驻军一分为五,交给五个指挥使指挥。后来又把五个指挥裁成三个,裁掉将近一千人。因此方腊起义后,杭州当地的驻军也就六千人。这么点人,而且还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兵。这哪里是几十万起义军的对手?士兵没战斗力、人数还不足,这也就不难理解方腊之前的势如破竹了。其实别说方腊了,因为南方兵力过于空虚,宋神宗时期,越南人都曾经打进两广。仅在南宁一地,越南人就屠杀了50000多名北宋老百姓。第二,方腊起义军的实力不强。再说说方腊军。方腊军的兵源多是不堪压迫和裹挟过来的平民。因为,方腊起义军的军事素质并不高。起义军虽然最多时发展到几十万之众。但是要注意,史料记载中的“众有几十万”,不代表方腊义军有几十万兵。方腊义军的真正兵力应该也就十几万人。与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北宋正规军的兵力应该差不多。并且,北宋强干弱枝,中央强,地方弱。这就导致了北宋在江南缺少兵器工匠,像什么兵器和甲胄之类的,南方基本没有(甲胄历来就被严管)。于是,方腊起义军虽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常见的武器却并不多,义军使用的武器大多为大家熟悉的朴刀、拉力弱的弓,以及梭镖等非制式军械。这种武器和兵员素质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方腊义军的实力非常的弱,很难扛得住北宋中央军的猛攻。第三,北宋中央军的实力比较强。实事求是的说,北宋官军的实力并不差,尤其是西北军。宋军真正差劲的是将领水平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放开了限制,让宋军去虐菜,北宋的精锐虐方腊义军的能力还是有多余的。宋军在平定方腊起义的过程中五战五捷,这就是双方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方腊的最后下场关于方腊的下场,其实很简单:起义被宋军镇压后,方腊被押送至汴京处死。但是关于是谁抓了方腊,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水浒传》原本小说中,是花和尚鲁智深擒住了方腊。具体的小说原文如下: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不管是老版水浒电视剧还是新版的水浒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绎的。在真实历史上,应该是韩世忠抓了方腊。相关记载如下: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续资治通鉴》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宋军收复杭州后,义军的形势急转直下。随后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义军虽然还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不是官军的对手。为了躲避锋芒,方腊率残部躲在了帮源洞。由于石洞的位置极为的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当时在宋军中担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了进洞的一条小路,便偷偷的潜入方腊所藏的洞中,在格杀数十人,活捉了方腊。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于汴京。此时离方腊起义之时,仅仅才过了十个月的时间。周亚夫何许人也?西汉名将,太尉周勃之子,以治军善战闻名于史!西汉七国之乱,三月即平,周亚夫居功至伟,说他挽救了大汉江山也不为过!事实上,许多朋友应该对这位大将都不陌生,记得中学时期有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当时周亚夫驻军细柳营,时逢汉文帝前来视察,各营无不迎接,唯有周亚夫的细柳营让其吃了闭门羹。士兵称,军营之中,只听将令!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其实此人的治兵和为人非常相似,是一个过于重视原则的人,耿直的态度甚至连君主都不能“开绿灯”,虽然这样的人可以办实事,也可以被领导安排重要的任务,但是不懂得事故人情的他,最终落得了非常悲惨的下场。周亚夫是在狱中绝食而死的,他的罪名可以称得上是“莫须有”,从君主器重的大功臣慢慢变成“眼中钉”,这位将领因他的耿直而失去了性命。 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周亚夫战略决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过他在这个过程中却得罪了梁王。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当时叛军的战斗力并不比汉军差,而且吴楚骑兵更是天下闻名,所以他在指挥之时就明确的表示不可以正面跟叛军交战,并且跟君主上书请求抛出梁王,让梁王吸引敌人的攻击,自己绕后断了叛军粮道,这样才可以取胜。虽然说后来的战局也跟他预料的一样,但是人家梁王可是被打惨了。所以梁王从那时开始就跟周亚夫结下了“梁子”。而梁王又是当时太后最宠爱的一个孩子,看到自己儿子这样委屈,太后也不断的给君主施压,他们的君臣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在君臣之间出现间隙以后,周亚夫又卷入了最“敏感”的政治话题-太子之争。立太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利益争斗,而且大臣们也需要考虑君主的想法才能选择阵营,如果贸然“站队”,很可能落不到什么好下场。可周亚夫对此事的态度就非常不明智了,他几乎不考虑周边的人情因素,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反对君主该立太子。不过这时候的景帝已经决心要做这件事,周亚夫不懂得揣摩君主的心意,以至于二人关系降低到冰点。 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周亚夫年岁大了以后,其儿子就要提前准备丧葬之事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陪葬品符合自己父亲的身份。这个孩子给父亲准备了五百套精致铠甲。这件事情被汇报到景帝那里之时,所有跟周亚夫有过节的人都开始了诋毁行动,最终他被以蓄意谋反罪抓到了监牢之中。行事磊落的周亚夫接受不了这个罪名,竟在狱中绝食五日而亡。 “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从以上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亚夫本人是一个过于正直的人,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情商不高。这样的人虽然能处理一些事情,但却不是让领导舒心的人,所以他最后能有那样的下场也是很正常的。看题主应该是说的央视98版电视剧的情节,因为原著当中并没有体现武松喜欢玉兰的情节,而且武松也杀得非常干脆。只见灯明,前番那个唱曲儿的养娘玉兰,引着两个小的,把灯照见夫人被杀死在地下,方才叫得一声:“苦也!”武松握着朴刀,向玉兰心窝里搠着。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朴刀一个结果了。那么我们就以电视剧中的情节来分析一下武松为什么要杀玉兰。首先,武松对玉兰应该是有好感,谈不上非常喜欢在都监府宴会上张都监要把玉兰许配给武松的时候,武松并没有答应,而是先认了玉兰当妹妹。由此可以看出,武松应该对玉兰有好感,但是谈不上非常喜欢,而且当时武松待罪之身,不便成家。我们不防推测,如果张都监不陷害武松,武松和玉兰这么相处下去,等武松服刑期满,两人还真有可能在一起。其次,武松受冤的时候,玉兰并没有替武松辩白从电视剧情节发展来看,玉兰应该也喜欢武松。但是她一个丫鬟是没有自由的,她只是一个棋子而已,她只能任人摆布。其实她心里是矛盾的,她也有提醒过武松不要去捉贼,可见她也有正义之心,或者说她对武松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她并没有力量去斗争,去反抗,只能听从张都监的安排,在武松床底下藏了金银珠宝。审判的时候,玉兰也没有替武松辩白。综合整个事件来看,玉兰其实是陷害武松的帮凶,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帮凶。武松去都监府的时候心里面只有愤怒和仇恨,杀人杀红了眼武松大闹飞云浦之后,基本上已经明白了整个陷害事件的来龙去脉,所以他这个时候是非常愤怒的,心里充满了仇恨,必须要刀劈张都监等人。武松很明白,张都监是朝廷命官,杀朝廷命官是必须要偿命的。所以他决定杀张都监的时候心里已经做好了要亡命江湖,落草为寇的打算了。一不做二不休,杀一个也是一死,杀一百个也是一死,所以武松去了都监府之后,直接大开杀戒,张都监、蒋门神都做了刀下之鬼,都监府的女眷、打手、伙夫等等,也都统统杀死。综合以上几点,武松仅仅是对玉兰有好感,而玉兰又是陷害武松的帮凶。所以在武松杀人杀红了眼的时候,杀掉玉兰也就很好理解了~潘金莲的悲剧固然与她的美貌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一、美貌是诱因,是前提条件,没有美貌,一切都无从谈起。不难设想,如果潘金莲是个丑八怪,关窗户那个叉杆儿不慎脱手落到西门庆身上,西门庆抬头观看,看到的是一个丑八怪,他还能转怒为笑么?不仅不能笑,反而会骂声晦气转身就走,根本不可能再来纠缠。因为西门庆这个好色之徒身边并不缺少女人,他只不过是喜新厌旧罢了。而所谓的新,首要条件自然是花容月貌。二、身份很重要。如果是大户人家,也就没有了和西门庆的相识。潘金莲的丈夫武大在街上卖炊饼,收入微薄,生活贫寒。潘金莲没有工作,全靠武大一人养家,属于社会最下层人士。如果是大户人家,养尊处优,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丫环佣人伺候着,也就没有节衣缩食忙于家务的烦事,自然也就不会和西门庆相识。实际上,西门庆也正是看中了武大郎的劣势,所以才更加有恃无恐。三、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没有王婆从中使坏,根本就不会酿成这场悲剧。潘金莲失手掉落叉杆儿碰到西门庆,当时双方并没有什么行动,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是西门庆窜掇王婆,王婆想出以做针线活为掩护的招术,把潘金莲骗到了家里。待潘金莲上了贼船,受到王婆的讹诈,想下船也下不来了。所以王婆才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四、武大郎的外在条件,是导致潘金莲出轨的不可否认的原因之一潘金莲是被张大户强行嫁给武大的,也就是说,嫁给武大并不是潘金莲的本意。两人一美一丑,正可谓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任谁都会觉得二人不般配。但是在封建社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潘金莲只好忍气吞生。所以当她见到武松后,顿时生成爱慕之情。如果潘金莲与武松成亲,她也就不可能与西门庆私通。五、没有把握住机会,导致一错再错,最终走上了不归路。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奸情败露,武大前去捉奸被西门庆踢伤。病床上,武大已经明确讲清楚,如果潘金莲回心转意,悬崖勒马,痛改前非,治好他的伤,他可以既往不咎,武松回来也不告诉他这件事。可惜潘金莲没有把握住机会,而是听信了王婆毒死武大的坏主意,侥幸心理占了上风,最后潘金莲自己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六、潘金莲水性杨花,心辕意马,是酿成悲剧的主要原因以上五条原因都属于外因,潘金莲水性杨花的性格才是酿成悲剧的最主要原因。如果她在看清王婆和西门庆的真正意图后,及时收手避开,不可能再有后面的故事。正因为潘金莲自身就有偷欢取乐的潜在愿望,才顺水推舟成就了苟且之事。如果潘金莲本人立场坚定,也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悲剧发生。总之,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和内因相辅相成,才酿成了一桩千古奇案。水浒传里没有跟白云瑞有关的答案,在单老的评书《水浒外传》里面有交待。白云瑞是评书《白眉大侠》里的人物,绰号玉面小达摩,也是三侠五义里的五义锦毛鼠白玉堂的儿子,是北宋四帝仁宗亲封的二品将军。他爹白玉堂在大破冲霄楼里命丧铜网阵,儿子根正苗红自然从小就特别受优待,师傅都是有头有脸的高人:疯僧醉菩提凌空长老、威震西方老鸳鸯公冶寿长、上三门总门长白云剑客夏侯仁。自然是练就一身好武艺,白眉大侠书后部分简单交代了白云瑞后来辞官归隐,继承了上三门总门长的位置。《水浒外传》是发生在八帝徽宗的时候,跟《水浒传》有一丝关联,但关系不大,引用了水浒里的部分人物,书的开头说水浒英雄在水泊梁山聚义厅的时候,卢俊义心事重重,想起他师傅周桐周光祖过生日没去祝寿,宋江听后说来年今日梁上好汉一起去陕西周家寨给周老爷子祝寿,这部书就由好汉下山展开了。书中的梁山好汉倒数第二的鼓上蚤时迁成了书胆,其他的基本沦为配角打酱油的。其中有个武林高手三世小达摩白继忠又名管的宽就是玉面小达摩白云瑞和草上红姑盖飞霞之子,书中说白云瑞英年早逝,年纪轻轻就病死了,什么病没交代,可以从他的第一任师傅陶禄陶福安的感叹中分析是心骄气傲损寿造成的,死的时候已经是五帝英宗时期了,遗孀盖飞霞也在儿子20多岁时一命呜呼,白继忠因为是名门之后,所以从小就接受各门派剑客的传授所以武功很高。哇哇哇我要说一个,我之前玩的素心难逃,天呐是橙光的那种轻游戏,不用下载直接就玩的,真的虐女主是素心,男主:师傅宁无忧,陵游(徒弟),魔道风刹,阿之,我想要的结局是女主和风刹在一起,玩了好几遍,最后女主为了他背叛师门,和江湖为敌,最后女主在出城的马车里被风刹的手下杀了,结局是风刹当了皇帝立了一个墓碑,上面写着爱妻素心之墓还有一个结局,素心是掉落悬崖的失忆了的穆青青,阿之当时是江湖大魔头鹰扬(无人见过他的真面目),阿之化名宁无忧去接近穆青青,青青喜欢上了他,阿之当时没发现自己喜欢青青,青青偷了家传秘籍给阿之,后来被发现,他带着青青逃走了,阿之因为练功走火入魔,在桃花谷养伤,江湖的人追到这里来,要杀了他,青青那天拿着阿之的人皮面具戴上,找阿之玩,阿之让她滚,青青就出去了,再也没有回来过,阿之后来才知道青青戴着人皮面具引走了江湖众人,受了伤跌下了悬崖,后来阿之找到她的尸体,早已面目全非,尸身腐烂,阿之抱着尸体走了一夜总之这个游戏我很喜欢,阿之抱着青青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虐,还有素心被杀的时候说的那些话,还有风刹立的墓碑,真的虐北大方正百分百国资,破产倒闭了。清华控股百分百国资,连年亏损,最近无偿转让给一家地方国企。紫光集团,百分百国资,国家投入千亿,转做芯片,几年下来难以为继,破产重组……!这么多国资流失,也没见司马南张捷及其无脑喷子们的义愤填膺!司马南损害的是国家利益,联想存在问题国家不管?而司马南为什么不向国家举报,而是在网络平台大肆诋毁?联想垮了,受益的是联想的竞争对手,美国企业惠普电脑,DELL和苹果电脑……!无脑喷子们自以为得意,其实愚蠢至极!
文章TAG:
素心难逃所以结局攻略 素心难逃结局攻略 素心 难逃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