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几品攻略桑榆,官居几品怎么在许州娶林沐雪和表妹同时过关的
作者:本站作者
1,官居几品怎么在许州娶林沐雪和表妹同时过关的
白天跟沐风闲聊,晚上刷医术,回家去书房吃表妹做的点心,沐风好感刷满200后要去冰人馆才能娶到,表妹好感满100就不用管了,前提是在永修县买好药材你好!白天去跟她哥哥闲聊,晚上去书房,便可收了。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2,官居几品为什么下架了
改名叫《在朝为官》了。《官居几品》是全职橙光作者萧失制作的一款以男性向为主要视角的古风经营养成类游戏,主要人物是云佑、苏浅语、柳叔孝、萧桑榆,主要讲述的是你从秀才一路前进,最终能官居几品的故事。
3,在古代考中状元刚开始一般能授予多大的官职
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八旗的旗主太威风,权势到底有多大,为何官员升官后最怕见旗主?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记得,雍正推行改革,八王爷胤禩联合关外八名旗主进京,以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为由,差点把雍正逼下台。《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正红旗权臣和珅官至极品,碰到了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讨饭,和珅见到我也的跪下磕头”,和珅听了,表情尴尬,只能磕头说是。八旗旗主的权力如此大,你觉得这是导演在夸张吗?绝对不是,现实比这个还要残酷。范文程是范仲淹十七世孙,是最早投靠清朝的那一批人,可谓是清朝开国功臣,清朝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他手,被视为文臣之首,侍奉了四代帝王,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功臣,他的美丽老婆被豫亲王多铎看中,强行从范家抢走带回府中享用几天,多铎是他的旗主,作为包衣奴才的范文程毫无办法,龚自珍曾描述过包衣和旗主的关系“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也就是说,包衣的一切都是旗主的,旗主相中你老婆是给你面子,最终,范文程将这件事迂回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把多铎训斥一顿,让多铎送回范文程老婆、赔款、道歉了事儿。(《清实录》记载:“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发,下诸王、贝勒、大臣鞠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不发,罚银三千两。“)这就是八旗制度的特殊之处,旗人的规矩也是最多的我们知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先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到了1615年,八旗制度正式确立。说白了,八旗最初就是八支队伍,每个旗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战系统,八旗最初由努尔哈赤一人控制,后来年纪大了,就把八旗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第一任旗主就是四大贝勒,后来皇太极夺取继承权,把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划归皇帝直属,控制在自己手里,称为上三旗,其他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爷贝勒担任旗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八旗旗主在清朝的舞台上举足轻重,皇权和旗主权力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清初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在想办法削弱旗主的权力,逐渐的,官职和爵位都要靠科举和军功来获得,这样一来,旗主家的儿子也就没什么优势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各位旗主的权力基本上被削减的就剩一个空架子,乾隆时期,旗主的身份也就是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清朝后期,有的旗主经营不善,家道败落,生活潦倒,这能干粗活,而本旗的旗奴则高官厚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旗奴遇到自己的旗主,依旧得下马请安,如果旗主是个泼皮,命令旗奴代自己干活,旗奴也不敢违抗,只能不断请安,送钱送物,以求不要丢人现眼。这就是八旗的规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如果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子孙依然在旗谱上,如果因私犯罪,就会连子孙一起从旗籍上除掉,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下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恭恭敬敬,不得有半分的悖逆,所以,旗人之中的富贵者,见到自己的旗主都是躲得远远的,避免尴尬。道光年间,三朝元老、军机大臣松筠颇受皇帝器重,很多大事都要找他商议,突然有几天,松筠连续多日不到军机处当班,道光帝屡次派人去召见,都说无法上朝,原来正蓝旗旗主家里办丧事,作为正蓝旗旗奴的松筠被旗主召去,年近七十的松筠身穿一身孝服,手拿敲鼓在旗主家门口迎接来往客人,堂堂朝廷重臣被旗主拉去当门童使唤,朝廷脸面荡然无存,道光帝勃然大怒,但是却不能处罚正蓝旗旗主,因为这就是旗人的规矩,没办法,道光帝只好提高松筠的身份,抬入“上三旗”,这样,松筠就再也不用被正蓝旗旗主使唤了。《清代野记》中记载,道光年间,扬州知府的妻子和两淮转运使的妻子十分要好,某天,她打算邀请转运使的妻子来家中做客,知道她是旗人,而自己不懂旗人的规矩,就查遍扬州官员女眷户籍,发现中军守备的妻子是旗人,便请她作陪,守备妻子满口答应。请客当日,守备妻子一到便坐到主位上,而转运使的妻子看到守备妻子,立即双膝跪下请安,守备妻子说“今天主人赏你饭,不必拘礼,坐下吧!”转运使妻子再次跪下拜谢,像个奴仆一样侍立一旁,为守备妻子斟酒送菜,守备妻子又说“不要拂了主人盛情,坐一块吃吧,不用伺候了!”,转运使妻子这才坐下,却一直不敢动筷子吃东西,倒是守备夫人大模大样大吃大喝,知府夫人莫名其妙,后来知府说了,她才知道,守备妻子是旗主,转运使妻子是旗奴,旗奴不敢在旗主面前放肆,至此,转运使妻子对知府的妻子一直不满意。整个清代,这样的怪事层出不穷,八旗的规矩最是繁琐,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直隶总督虽然是清朝的封疆大吏,并且位列总督里面的第一,但是他的地盘里有两个管不了的官,一个是顺天府尹,另一个是热河总管。清朝入关后,基本上很多制度都是直接继承了明朝的,原因很简单,明朝的制度比较合理和完善,清朝拿来照搬用的很舒服。其中地方的官员基本上和明朝差不多,清朝地方上也设立巡抚和总督,但是清朝的巡抚和总督更像地方官,而明朝的有点中央派遣的意思。清朝的巡抚掌管一省的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事务,类似于现在的省委书记。清朝巡抚一般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虽然还有掌管数省的总督,但是巡抚并不是总督的属官,两者是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总督在清朝掌管一省或二三省的军政事务,一般总督都是管理两省或者两省以上,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四川总督只管四川,直隶总督只管直隶。所以总督是地方权力和级别最大的官员,理论上总督为正二品,但是加兵部尚书衔的话,为从一品。清朝一共有九大总督,其中东山省总督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大部分是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和陕甘总督。但是同样是总督,也是分大小的,比如直隶总督是地位最高的,因为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所以比较重视。能够当上直隶总督的都是朝中重臣,像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人都担任过这个重要职务。直隶总督的地盘也不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天津、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小部分,但是直隶总督有两个地方管不到,一个是顺天府,也就是清朝的京城,另一个是热河,相当于清朝的副都。顺天府听名字就知道它是一个府,相当于地方的知府,可是由于地理位置是清朝的京师,所以它的长官不叫知府,而是叫府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委书记、市长。清代的知府是从四品,而顺天府尹是正三品,从品级上就看出它的与众不同。其实不止是清朝,从汉朝的京兆尹开始,再到后来宋朝的开封府尹,府尹一般都是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自然品级要比一般的府级别高。那么为什么直隶总督管不了顺天府尹呢?顺天府尹,担任着京师的行政事务,一共管辖着大兴县、宛平县、通州、涿州等24个州县。清朝的顺天府尹有着跟御史台、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府等衙门有几乎相等的权限。所以,顺天府尹注定要不同与一般的知府,顺天府虽然处在直隶的管辖范围内,但是它又有着独立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顺天府的地位高。顺天府尹虽然是正三品,看上去比不过巡抚和总督,可是顺天府衙门的官印却是银印,而按照规定三品的衙门用铜印就够了,只有巡抚和总督的官印才是银的。《春明梦余录》载:“旧制,三品衙门用铜印,顺天府则用银印,诚重之也”。由此可见,顺天府尹和巡抚总督的地位差不多。顺天府尹可以直接上奏折给皇帝,并且遇到事情,顺天府尹可以直接面圣,这点即使是直隶总督为做不到。毕竟直隶总督府衙在保定,肯定不可以轻易进京,而顺天府尹就可以。雍正皇帝时期,为了让顺天府尹放心的管理城内八旗人,更是设立了兼尹一职,担任兼尹的都是当朝重臣,各部堂官。虽然有兼尹,但是也有本职的顺天府尹,他们相互制约,但是却可以一致对外。由于兼尹品级高,当然不把直隶总督放眼里,而顺天府尹凭借着兼尹的权势,也不会在意直隶总督。第二,权力大,并且不受直隶总督管辖。顺天府尹相当于普通地方的知府,所以一般知府上面还有巡抚和总督,可是顺天府尹和理论上的直隶总督并没有隶属关系。北京城垣内的事务,由顺天府尹负责,总督无权干涉,北京城垣以外的事情(比如顺天府下辖的州县),是总督和顺天府尹共同管理。顺天府还有承接全国大小案件的资格,并不是所有的案子都由刑部来处理,顺天府也有资格处理,所以顺天府还有“小刑部”一说。嘉庆皇帝之前,顺天府尹管理的州县官员,还是由直隶总督负责选择,顺天府尹只负责签字同意就行。可是“天理教事件”发生后,嘉庆皇帝深感北京城的安防很重要,于是下令顺天府尹管理的州县下面的官员,一律由顺天府尹负责选择,而直隶总督只负责同意就行。查顺天府所属二十四州县,定例均系直隶总督专主,府尹会衔。嗣后大兴、宛平二县缺出,请归府尹于所属之员详加遴选,出具考语,奏请升调。其外二十二州县拣选题调,均令府尹主稿,总督会衔。《嘉庆皇帝奏折批语》由此可见,嘉庆皇帝时期,顺天府尹已经取得了下面州县的人事权,直隶总督无权过问,更是让顺天府变成一个独立的地方机构。第三,影响大,并且不次于直隶总督。顺天府尹由于可以面见皇帝,所以他可以针对一些朝廷的政策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影响皇帝的决策。还有就是顺天府尹的工作内容都是在京城,所以他和六部打交道的地方比较多,从而和六部多有工作往来,从而在朝中中枢的影响力并不小,直隶总督一般也不敢得罪顺天府尹。其实顺天府尹虽然很厉害,但是归根结底他也只是一个三品官,顺天府尹升官的话,在京城一般也就是到侍郎的比较多,而直隶总督调任京城,怎么也得是尚书级别的。从而变相的说明,虽然顺天府尹很牛,但还是比不上直隶总督,只是直隶总督确实管不着他而已。小结:直隶总督权力是大,但是他怎么也管不到京城,毕竟皇帝也不会给他这个权力。实际上皇帝为了防止直隶总督权力过大,故意提高了顺天府尹的地位,就是让直隶总督不能插手京城的事务。而京城之外的顺天府尹下辖州县,也让直隶总督和顺天府尹共同管理,起到相互制约的结果,换句话说,只要是京师附近的事情,皇帝都很关心。另外,清朝入主中原后,八旗子弟也进入到北京城,这些个八旗子弟自然比较嚣张,很多不守法度的。皇帝为了给顺天府尹管理这些人的胆量,所以才努力的提高顺天府尹的职权,目的就是镇住这些八旗子弟,设置兼尹也是一个道理。既然顺天府尹承担着皇帝的赋予他的责任,自然直隶总督肯定不敢招惹。直隶总督别说越权管理顺天府尹,就是共同管理的地方,直隶总督也不会傻到去干涉顺天府尹,因为顺天府尹背后是皇帝,出于这种考虑,直隶总督也不敢管顺天府尹。唐的官制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尚书省长官因为权重,地位,品级是比较高的,为正二品。由于李世民当过尚书令的避讳和权力的集中,尚书令一职,不再设置。而正一品的三公,三师只是虚职,代表荣誉而已。唐太宗之前,还有尚书令这种正二品,太宗之后除郭子仪短暂当过,就没有了。剩下的中书和门下省长官本来的品级就是正三品,而唐朝都是以这三省的长官为天然宰相。随着尚书省权力集中到皇帝,中书省和门下省成为大唐最重要的机要部门。所以,到了唐太宗末期,除部门长官外,再指定其他的宰相,称之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李靖就当过这个职务。后来又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历不足,四品以下也可以参知政事。(狄仁杰)所以,无论品级多高,要加这个官衔才能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武则天当皇帝后,还中书和门下为凤阁和鸾台。狄仁杰的几次拜相,都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才能是真正的宰相。而且,狄仁杰又当内史(凤阁的长官),正三品,资历老,人称“阁老”。所以,唐朝的正三品不同于后世朝代动不动的一品二品,其实是人臣的最高品级了。连有“再造大唐”的郭子仪,破格当了尚书令,也只是正二品,没几天他也给辞了。《增广贤文》,又名《增广昔时贤文》,是一部古代儿童启蒙读物。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戏剧《牡丹亭》,后经明清两代文人增补成册。说的是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多以押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摘编而成。《增广贤文》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天文地理、风物人情,几乎无所不包,通俗易懂,深受各阶层人士喜爱,有些佳句,广为流传,成为公理。《增广贤文》开宗明义:"昔时贤文,诲语谆谆,集贤增广,多见多闻。观今易鉴古,无古不成今”。我是八十年代时,偶然在书摊上看到这本书,翻了翻,感到内容挺好,于是买了这本书,至今仍收藏。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八旗的旗主太威风,权势到底有多大,为何官员升官后最怕见旗主?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记得,雍正推行改革,八王爷胤禩联合关外八名旗主进京,以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为由,差点把雍正逼下台。《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正红旗权臣和珅官至极品,碰到了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讨饭,和珅见到我也的跪下磕头”,和珅听了,表情尴尬,只能磕头说是。八旗旗主的权力如此大,你觉得这是导演在夸张吗?绝对不是,现实比这个还要残酷。范文程是范仲淹十七世孙,是最早投靠清朝的那一批人,可谓是清朝开国功臣,清朝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他手,被视为文臣之首,侍奉了四代帝王,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功臣,他的美丽老婆被豫亲王多铎看中,强行从范家抢走带回府中享用几天,多铎是他的旗主,作为包衣奴才的范文程毫无办法,龚自珍曾描述过包衣和旗主的关系“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也就是说,包衣的一切都是旗主的,旗主相中你老婆是给你面子,最终,范文程将这件事迂回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把多铎训斥一顿,让多铎送回范文程老婆、赔款、道歉了事儿。(《清实录》记载:“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发,下诸王、贝勒、大臣鞠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不发,罚银三千两。“)这就是八旗制度的特殊之处,旗人的规矩也是最多的我们知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先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到了1615年,八旗制度正式确立。说白了,八旗最初就是八支队伍,每个旗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战系统,八旗最初由努尔哈赤一人控制,后来年纪大了,就把八旗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第一任旗主就是四大贝勒,后来皇太极夺取继承权,把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划归皇帝直属,控制在自己手里,称为上三旗,其他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爷贝勒担任旗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八旗旗主在清朝的舞台上举足轻重,皇权和旗主权力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清初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在想办法削弱旗主的权力,逐渐的,官职和爵位都要靠科举和军功来获得,这样一来,旗主家的儿子也就没什么优势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各位旗主的权力基本上被削减的就剩一个空架子,乾隆时期,旗主的身份也就是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清朝后期,有的旗主经营不善,家道败落,生活潦倒,这能干粗活,而本旗的旗奴则高官厚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旗奴遇到自己的旗主,依旧得下马请安,如果旗主是个泼皮,命令旗奴代自己干活,旗奴也不敢违抗,只能不断请安,送钱送物,以求不要丢人现眼。这就是八旗的规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如果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子孙依然在旗谱上,如果因私犯罪,就会连子孙一起从旗籍上除掉,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下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恭恭敬敬,不得有半分的悖逆,所以,旗人之中的富贵者,见到自己的旗主都是躲得远远的,避免尴尬。道光年间,三朝元老、军机大臣松筠颇受皇帝器重,很多大事都要找他商议,突然有几天,松筠连续多日不到军机处当班,道光帝屡次派人去召见,都说无法上朝,原来正蓝旗旗主家里办丧事,作为正蓝旗旗奴的松筠被旗主召去,年近七十的松筠身穿一身孝服,手拿敲鼓在旗主家门口迎接来往客人,堂堂朝廷重臣被旗主拉去当门童使唤,朝廷脸面荡然无存,道光帝勃然大怒,但是却不能处罚正蓝旗旗主,因为这就是旗人的规矩,没办法,道光帝只好提高松筠的身份,抬入“上三旗”,这样,松筠就再也不用被正蓝旗旗主使唤了。《清代野记》中记载,道光年间,扬州知府的妻子和两淮转运使的妻子十分要好,某天,她打算邀请转运使的妻子来家中做客,知道她是旗人,而自己不懂旗人的规矩,就查遍扬州官员女眷户籍,发现中军守备的妻子是旗人,便请她作陪,守备妻子满口答应。请客当日,守备妻子一到便坐到主位上,而转运使的妻子看到守备妻子,立即双膝跪下请安,守备妻子说“今天主人赏你饭,不必拘礼,坐下吧!”转运使妻子再次跪下拜谢,像个奴仆一样侍立一旁,为守备妻子斟酒送菜,守备妻子又说“不要拂了主人盛情,坐一块吃吧,不用伺候了!”,转运使妻子这才坐下,却一直不敢动筷子吃东西,倒是守备夫人大模大样大吃大喝,知府夫人莫名其妙,后来知府说了,她才知道,守备妻子是旗主,转运使妻子是旗奴,旗奴不敢在旗主面前放肆,至此,转运使妻子对知府的妻子一直不满意。整个清代,这样的怪事层出不穷,八旗的规矩最是繁琐,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直隶总督虽然是清朝的封疆大吏,并且位列总督里面的第一,但是他的地盘里有两个管不了的官,一个是顺天府尹,另一个是热河总管。清朝入关后,基本上很多制度都是直接继承了明朝的,原因很简单,明朝的制度比较合理和完善,清朝拿来照搬用的很舒服。其中地方的官员基本上和明朝差不多,清朝地方上也设立巡抚和总督,但是清朝的巡抚和总督更像地方官,而明朝的有点中央派遣的意思。清朝的巡抚掌管一省的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事务,类似于现在的省委书记。清朝巡抚一般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虽然还有掌管数省的总督,但是巡抚并不是总督的属官,两者是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总督在清朝掌管一省或二三省的军政事务,一般总督都是管理两省或者两省以上,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四川总督只管四川,直隶总督只管直隶。所以总督是地方权力和级别最大的官员,理论上总督为正二品,但是加兵部尚书衔的话,为从一品。清朝一共有九大总督,其中东山省总督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大部分是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和陕甘总督。但是同样是总督,也是分大小的,比如直隶总督是地位最高的,因为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所以比较重视。能够当上直隶总督的都是朝中重臣,像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人都担任过这个重要职务。直隶总督的地盘也不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天津、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小部分,但是直隶总督有两个地方管不到,一个是顺天府,也就是清朝的京城,另一个是热河,相当于清朝的副都。顺天府听名字就知道它是一个府,相当于地方的知府,可是由于地理位置是清朝的京师,所以它的长官不叫知府,而是叫府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委书记、市长。清代的知府是从四品,而顺天府尹是正三品,从品级上就看出它的与众不同。其实不止是清朝,从汉朝的京兆尹开始,再到后来宋朝的开封府尹,府尹一般都是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自然品级要比一般的府级别高。那么为什么直隶总督管不了顺天府尹呢?顺天府尹,担任着京师的行政事务,一共管辖着大兴县、宛平县、通州、涿州等24个州县。清朝的顺天府尹有着跟御史台、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府等衙门有几乎相等的权限。所以,顺天府尹注定要不同与一般的知府,顺天府虽然处在直隶的管辖范围内,但是它又有着独立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顺天府的地位高。顺天府尹虽然是正三品,看上去比不过巡抚和总督,可是顺天府衙门的官印却是银印,而按照规定三品的衙门用铜印就够了,只有巡抚和总督的官印才是银的。《春明梦余录》载:“旧制,三品衙门用铜印,顺天府则用银印,诚重之也”。由此可见,顺天府尹和巡抚总督的地位差不多。顺天府尹可以直接上奏折给皇帝,并且遇到事情,顺天府尹可以直接面圣,这点即使是直隶总督为做不到。毕竟直隶总督府衙在保定,肯定不可以轻易进京,而顺天府尹就可以。雍正皇帝时期,为了让顺天府尹放心的管理城内八旗人,更是设立了兼尹一职,担任兼尹的都是当朝重臣,各部堂官。虽然有兼尹,但是也有本职的顺天府尹,他们相互制约,但是却可以一致对外。由于兼尹品级高,当然不把直隶总督放眼里,而顺天府尹凭借着兼尹的权势,也不会在意直隶总督。第二,权力大,并且不受直隶总督管辖。顺天府尹相当于普通地方的知府,所以一般知府上面还有巡抚和总督,可是顺天府尹和理论上的直隶总督并没有隶属关系。北京城垣内的事务,由顺天府尹负责,总督无权干涉,北京城垣以外的事情(比如顺天府下辖的州县),是总督和顺天府尹共同管理。顺天府还有承接全国大小案件的资格,并不是所有的案子都由刑部来处理,顺天府也有资格处理,所以顺天府还有“小刑部”一说。嘉庆皇帝之前,顺天府尹管理的州县官员,还是由直隶总督负责选择,顺天府尹只负责签字同意就行。可是“天理教事件”发生后,嘉庆皇帝深感北京城的安防很重要,于是下令顺天府尹管理的州县下面的官员,一律由顺天府尹负责选择,而直隶总督只负责同意就行。查顺天府所属二十四州县,定例均系直隶总督专主,府尹会衔。嗣后大兴、宛平二县缺出,请归府尹于所属之员详加遴选,出具考语,奏请升调。其外二十二州县拣选题调,均令府尹主稿,总督会衔。《嘉庆皇帝奏折批语》由此可见,嘉庆皇帝时期,顺天府尹已经取得了下面州县的人事权,直隶总督无权过问,更是让顺天府变成一个独立的地方机构。第三,影响大,并且不次于直隶总督。顺天府尹由于可以面见皇帝,所以他可以针对一些朝廷的政策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影响皇帝的决策。还有就是顺天府尹的工作内容都是在京城,所以他和六部打交道的地方比较多,从而和六部多有工作往来,从而在朝中中枢的影响力并不小,直隶总督一般也不敢得罪顺天府尹。其实顺天府尹虽然很厉害,但是归根结底他也只是一个三品官,顺天府尹升官的话,在京城一般也就是到侍郎的比较多,而直隶总督调任京城,怎么也得是尚书级别的。从而变相的说明,虽然顺天府尹很牛,但还是比不上直隶总督,只是直隶总督确实管不着他而已。小结:直隶总督权力是大,但是他怎么也管不到京城,毕竟皇帝也不会给他这个权力。实际上皇帝为了防止直隶总督权力过大,故意提高了顺天府尹的地位,就是让直隶总督不能插手京城的事务。而京城之外的顺天府尹下辖州县,也让直隶总督和顺天府尹共同管理,起到相互制约的结果,换句话说,只要是京师附近的事情,皇帝都很关心。另外,清朝入主中原后,八旗子弟也进入到北京城,这些个八旗子弟自然比较嚣张,很多不守法度的。皇帝为了给顺天府尹管理这些人的胆量,所以才努力的提高顺天府尹的职权,目的就是镇住这些八旗子弟,设置兼尹也是一个道理。既然顺天府尹承担着皇帝的赋予他的责任,自然直隶总督肯定不敢招惹。直隶总督别说越权管理顺天府尹,就是共同管理的地方,直隶总督也不会傻到去干涉顺天府尹,因为顺天府尹背后是皇帝,出于这种考虑,直隶总督也不敢管顺天府尹。唐的官制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尚书省长官因为权重,地位,品级是比较高的,为正二品。由于李世民当过尚书令的避讳和权力的集中,尚书令一职,不再设置。而正一品的三公,三师只是虚职,代表荣誉而已。唐太宗之前,还有尚书令这种正二品,太宗之后除郭子仪短暂当过,就没有了。剩下的中书和门下省长官本来的品级就是正三品,而唐朝都是以这三省的长官为天然宰相。随着尚书省权力集中到皇帝,中书省和门下省成为大唐最重要的机要部门。所以,到了唐太宗末期,除部门长官外,再指定其他的宰相,称之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李靖就当过这个职务。后来又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历不足,四品以下也可以参知政事。(狄仁杰)所以,无论品级多高,要加这个官衔才能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武则天当皇帝后,还中书和门下为凤阁和鸾台。狄仁杰的几次拜相,都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才能是真正的宰相。而且,狄仁杰又当内史(凤阁的长官),正三品,资历老,人称“阁老”。所以,唐朝的正三品不同于后世朝代动不动的一品二品,其实是人臣的最高品级了。连有“再造大唐”的郭子仪,破格当了尚书令,也只是正二品,没几天他也给辞了。《增广贤文》,又名《增广昔时贤文》,是一部古代儿童启蒙读物。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戏剧《牡丹亭》,后经明清两代文人增补成册。说的是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多以押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摘编而成。《增广贤文》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天文地理、风物人情,几乎无所不包,通俗易懂,深受各阶层人士喜爱,有些佳句,广为流传,成为公理。《增广贤文》开宗明义:"昔时贤文,诲语谆谆,集贤增广,多见多闻。观今易鉴古,无古不成今”。我是八十年代时,偶然在书摊上看到这本书,翻了翻,感到内容挺好,于是买了这本书,至今仍收藏。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纠正提问者的一个认识误区,清朝的总督和巡抚并不都是正二品!清朝总督编制为正二品、巡抚编制为从二品,虽然都是二品官员,却相差了一个级别。与此同时,清朝的疆臣经常会有加衔,总督加兵部尚书衔者为从一品、巡抚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但无论怎么说,总督的级别总体上还是要高于巡抚。总督与巡抚是否属于上下级总督编制为正二品、巡抚编制为从二品,从这个层面来看,总督的级别要高于巡抚,那么,清朝的总督是巡抚的上级吗?答案是明确的,不是!清朝的总督和巡抚经常被并称为督抚,有的省份甚至不设总督或者由总督兼领巡抚职权。如河南省、山东省就不设总督,除了雍正年间为田文镜“因人设岗”、短暂设置过河南山东总督之外,清朝二百余年里,河南省和山东省都没有设置过总督。反之,直隶和四川除清初短暂设置过巡抚之外,大多数时期都是由直隶总督、四川总督兼领巡抚职权,不专设直隶巡抚和四川巡抚。因此,总督与巡抚之间并不是天然上下级关系。出于防止出现地方实力派的政治需要,清朝自入关之初就刻意在地方制造权力平衡,总督与巡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他们都只对皇帝负责。换言之,总督指挥不动巡抚、巡抚更加指挥不动总督,他们都只听命于皇帝!一旦有什么矛盾,也只能各自上书,由皇帝裁决。这就使得清朝地方总督、巡抚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如著名的两江总督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之间的争斗,屡见不鲜。但出于维持地方权力平衡的需要,清朝皇帝刻意保留了这种争斗,有了争斗就需要仲裁,而充当仲裁者的恰恰就是皇帝本人,从而使皇帝牢牢地控制住了地方!地方官员到底该听谁的众所周知,清朝总督与巡抚的辖区是存在重叠的,尤其清初的四川总督与四川巡抚,辖区完全重叠!那么,地方官员到底听谁的呢?这还要从总督与巡抚的职权范围说起。清朝的总督主管一省至数省政务并拥有节制辖区绿营驻军的权限;巡抚主管一省政务并有权节制辖区绿营驻军。看起来的确是重叠的,但这其中还是有侧重的,总督更侧重军政,巡抚则更侧重民政。总督对民政的管辖更侧重于对巡抚的“节制”,即起到一个监察作用。再说通俗一点,总督更多地起到一个监视、牵制巡抚的作用,他更侧重于军政方面,并不具体主管民政。反之,巡抚同样拥有参劾总督的权力,二者相互制衡,并没有谁领导谁的问题。那么,地方官员到底听谁的就相对比较明确了。布政使、按察使、道员都不属于军政事务官员,他们自然必须听巡抚吆喝!总督无权越过巡抚直接指挥布政使、按察使等等。但是,总督有权在民政事务上给巡抚挑刺儿、找茬儿!这就是清朝督抚矛盾的源头。除此之外,总督更侧重于节制辖区绿营驻军及相关军政事务。当然,对于本省绿营驻军,巡抚同样有节制权。但是,这种节制同样更侧重于监视,无论总督、巡抚都没有调动驻军的权限,他们仅仅是节制。换言之,总督更侧重于总管、协调的角色,而巡抚更侧重于具体事务。这就是为什么田文镜和李卫升任总督之后都带了一个小尾巴“兼管巡抚事”的原因所在。因为总督虽然位高权重,却不便插手各省具体民政事务,他只能针对巡抚,给巡抚挑刺儿,却不能直接指挥布政使、按察使。地方官员到底听不听吆喝清朝有一个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没有中管干部、省管干部、市管干部之分。清朝从九品以上官员全部由吏部统一安排、任命,各省督抚无权任免官员,只有建议权。换言之,无论总督、巡抚,都没有任免手下官员的权力,他们只能向皇帝提出建议,经皇帝同意后,由吏部进行任免、调动。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地方官员的乌纱帽不掌握在总督、巡抚手中,这也是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江苏布政使、按察使敢软顶巡抚李卫的原因所在。李卫干着急也没辙,只能通过“翻冤案”去整倒按察使,也什么?因为巡抚兼着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拥有监察权,他可以查究、参劾官员不法。清朝的巡抚能够镇住、管住手下这帮布政使、按察使、道员,靠的就是这个监察权!我任免不了你们,但可以参你们、让皇帝免了你们……说到这里诸位应该知道为什么清朝非要给总督加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给巡抚加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衔了吧?综上所述,清朝的总督和巡抚之间并没有明确上下级关系,各省的地方官员归各省巡抚管辖,总督无权直接指挥各省地方官员。但是,总督有监察巡抚的权力,可以给巡抚挑刺儿、找茬儿!总督与巡抚的辖区虽有重叠,但侧重点不同,虽然相互之间会产生摩擦,但并不影响实际运作。很简单,总督对巡抚有意见,只能向皇帝上书,却不能越过巡抚直接指挥布政使、按察使。他可以掣肘巡抚的权力,却无法代替巡抚,在皇帝仲裁之后,巡抚负责执行,总督无权干涉具体执行工作。这就保证了皇帝意志在地方的贯彻实施,虽然可能造成效率低下的问题,但不失为一个维护皇权的好办法。不过话又说回来,在那个没有电脑、手机的时代,效率从来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八旗的旗主太威风,权势到底有多大,为何官员升官后最怕见旗主?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记得,雍正推行改革,八王爷胤禩联合关外八名旗主进京,以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为由,差点把雍正逼下台。《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正红旗权臣和珅官至极品,碰到了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讨饭,和珅见到我也的跪下磕头”,和珅听了,表情尴尬,只能磕头说是。八旗旗主的权力如此大,你觉得这是导演在夸张吗?绝对不是,现实比这个还要残酷。范文程是范仲淹十七世孙,是最早投靠清朝的那一批人,可谓是清朝开国功臣,清朝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他手,被视为文臣之首,侍奉了四代帝王,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功臣,他的美丽老婆被豫亲王多铎看中,强行从范家抢走带回府中享用几天,多铎是他的旗主,作为包衣奴才的范文程毫无办法,龚自珍曾描述过包衣和旗主的关系“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也就是说,包衣的一切都是旗主的,旗主相中你老婆是给你面子,最终,范文程将这件事迂回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把多铎训斥一顿,让多铎送回范文程老婆、赔款、道歉了事儿。(《清实录》记载:“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发,下诸王、贝勒、大臣鞠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不发,罚银三千两。“)这就是八旗制度的特殊之处,旗人的规矩也是最多的我们知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先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到了1615年,八旗制度正式确立。说白了,八旗最初就是八支队伍,每个旗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战系统,八旗最初由努尔哈赤一人控制,后来年纪大了,就把八旗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第一任旗主就是四大贝勒,后来皇太极夺取继承权,把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划归皇帝直属,控制在自己手里,称为上三旗,其他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爷贝勒担任旗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八旗旗主在清朝的舞台上举足轻重,皇权和旗主权力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清初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在想办法削弱旗主的权力,逐渐的,官职和爵位都要靠科举和军功来获得,这样一来,旗主家的儿子也就没什么优势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各位旗主的权力基本上被削减的就剩一个空架子,乾隆时期,旗主的身份也就是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清朝后期,有的旗主经营不善,家道败落,生活潦倒,这能干粗活,而本旗的旗奴则高官厚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旗奴遇到自己的旗主,依旧得下马请安,如果旗主是个泼皮,命令旗奴代自己干活,旗奴也不敢违抗,只能不断请安,送钱送物,以求不要丢人现眼。这就是八旗的规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如果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子孙依然在旗谱上,如果因私犯罪,就会连子孙一起从旗籍上除掉,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下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恭恭敬敬,不得有半分的悖逆,所以,旗人之中的富贵者,见到自己的旗主都是躲得远远的,避免尴尬。道光年间,三朝元老、军机大臣松筠颇受皇帝器重,很多大事都要找他商议,突然有几天,松筠连续多日不到军机处当班,道光帝屡次派人去召见,都说无法上朝,原来正蓝旗旗主家里办丧事,作为正蓝旗旗奴的松筠被旗主召去,年近七十的松筠身穿一身孝服,手拿敲鼓在旗主家门口迎接来往客人,堂堂朝廷重臣被旗主拉去当门童使唤,朝廷脸面荡然无存,道光帝勃然大怒,但是却不能处罚正蓝旗旗主,因为这就是旗人的规矩,没办法,道光帝只好提高松筠的身份,抬入“上三旗”,这样,松筠就再也不用被正蓝旗旗主使唤了。《清代野记》中记载,道光年间,扬州知府的妻子和两淮转运使的妻子十分要好,某天,她打算邀请转运使的妻子来家中做客,知道她是旗人,而自己不懂旗人的规矩,就查遍扬州官员女眷户籍,发现中军守备的妻子是旗人,便请她作陪,守备妻子满口答应。请客当日,守备妻子一到便坐到主位上,而转运使的妻子看到守备妻子,立即双膝跪下请安,守备妻子说“今天主人赏你饭,不必拘礼,坐下吧!”转运使妻子再次跪下拜谢,像个奴仆一样侍立一旁,为守备妻子斟酒送菜,守备妻子又说“不要拂了主人盛情,坐一块吃吧,不用伺候了!”,转运使妻子这才坐下,却一直不敢动筷子吃东西,倒是守备夫人大模大样大吃大喝,知府夫人莫名其妙,后来知府说了,她才知道,守备妻子是旗主,转运使妻子是旗奴,旗奴不敢在旗主面前放肆,至此,转运使妻子对知府的妻子一直不满意。整个清代,这样的怪事层出不穷,八旗的规矩最是繁琐,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八旗的旗主太威风,权势到底有多大,为何官员升官后最怕见旗主?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记得,雍正推行改革,八王爷胤禩联合关外八名旗主进京,以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为由,差点把雍正逼下台。《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正红旗权臣和珅官至极品,碰到了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讨饭,和珅见到我也的跪下磕头”,和珅听了,表情尴尬,只能磕头说是。八旗旗主的权力如此大,你觉得这是导演在夸张吗?绝对不是,现实比这个还要残酷。范文程是范仲淹十七世孙,是最早投靠清朝的那一批人,可谓是清朝开国功臣,清朝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他手,被视为文臣之首,侍奉了四代帝王,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功臣,他的美丽老婆被豫亲王多铎看中,强行从范家抢走带回府中享用几天,多铎是他的旗主,作为包衣奴才的范文程毫无办法,龚自珍曾描述过包衣和旗主的关系“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也就是说,包衣的一切都是旗主的,旗主相中你老婆是给你面子,最终,范文程将这件事迂回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把多铎训斥一顿,让多铎送回范文程老婆、赔款、道歉了事儿。(《清实录》记载:“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发,下诸王、贝勒、大臣鞠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不发,罚银三千两。“)这就是八旗制度的特殊之处,旗人的规矩也是最多的我们知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先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到了1615年,八旗制度正式确立。说白了,八旗最初就是八支队伍,每个旗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战系统,八旗最初由努尔哈赤一人控制,后来年纪大了,就把八旗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第一任旗主就是四大贝勒,后来皇太极夺取继承权,把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划归皇帝直属,控制在自己手里,称为上三旗,其他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爷贝勒担任旗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八旗旗主在清朝的舞台上举足轻重,皇权和旗主权力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清初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在想办法削弱旗主的权力,逐渐的,官职和爵位都要靠科举和军功来获得,这样一来,旗主家的儿子也就没什么优势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各位旗主的权力基本上被削减的就剩一个空架子,乾隆时期,旗主的身份也就是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清朝后期,有的旗主经营不善,家道败落,生活潦倒,这能干粗活,而本旗的旗奴则高官厚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旗奴遇到自己的旗主,依旧得下马请安,如果旗主是个泼皮,命令旗奴代自己干活,旗奴也不敢违抗,只能不断请安,送钱送物,以求不要丢人现眼。这就是八旗的规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如果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子孙依然在旗谱上,如果因私犯罪,就会连子孙一起从旗籍上除掉,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下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恭恭敬敬,不得有半分的悖逆,所以,旗人之中的富贵者,见到自己的旗主都是躲得远远的,避免尴尬。道光年间,三朝元老、军机大臣松筠颇受皇帝器重,很多大事都要找他商议,突然有几天,松筠连续多日不到军机处当班,道光帝屡次派人去召见,都说无法上朝,原来正蓝旗旗主家里办丧事,作为正蓝旗旗奴的松筠被旗主召去,年近七十的松筠身穿一身孝服,手拿敲鼓在旗主家门口迎接来往客人,堂堂朝廷重臣被旗主拉去当门童使唤,朝廷脸面荡然无存,道光帝勃然大怒,但是却不能处罚正蓝旗旗主,因为这就是旗人的规矩,没办法,道光帝只好提高松筠的身份,抬入“上三旗”,这样,松筠就再也不用被正蓝旗旗主使唤了。《清代野记》中记载,道光年间,扬州知府的妻子和两淮转运使的妻子十分要好,某天,她打算邀请转运使的妻子来家中做客,知道她是旗人,而自己不懂旗人的规矩,就查遍扬州官员女眷户籍,发现中军守备的妻子是旗人,便请她作陪,守备妻子满口答应。请客当日,守备妻子一到便坐到主位上,而转运使的妻子看到守备妻子,立即双膝跪下请安,守备妻子说“今天主人赏你饭,不必拘礼,坐下吧!”转运使妻子再次跪下拜谢,像个奴仆一样侍立一旁,为守备妻子斟酒送菜,守备妻子又说“不要拂了主人盛情,坐一块吃吧,不用伺候了!”,转运使妻子这才坐下,却一直不敢动筷子吃东西,倒是守备夫人大模大样大吃大喝,知府夫人莫名其妙,后来知府说了,她才知道,守备妻子是旗主,转运使妻子是旗奴,旗奴不敢在旗主面前放肆,至此,转运使妻子对知府的妻子一直不满意。整个清代,这样的怪事层出不穷,八旗的规矩最是繁琐,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直隶总督虽然是清朝的封疆大吏,并且位列总督里面的第一,但是他的地盘里有两个管不了的官,一个是顺天府尹,另一个是热河总管。清朝入关后,基本上很多制度都是直接继承了明朝的,原因很简单,明朝的制度比较合理和完善,清朝拿来照搬用的很舒服。其中地方的官员基本上和明朝差不多,清朝地方上也设立巡抚和总督,但是清朝的巡抚和总督更像地方官,而明朝的有点中央派遣的意思。清朝的巡抚掌管一省的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事务,类似于现在的省委书记。清朝巡抚一般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虽然还有掌管数省的总督,但是巡抚并不是总督的属官,两者是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总督在清朝掌管一省或二三省的军政事务,一般总督都是管理两省或者两省以上,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四川总督只管四川,直隶总督只管直隶。所以总督是地方权力和级别最大的官员,理论上总督为正二品,但是加兵部尚书衔的话,为从一品。清朝一共有九大总督,其中东山省总督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大部分是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和陕甘总督。但是同样是总督,也是分大小的,比如直隶总督是地位最高的,因为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所以比较重视。能够当上直隶总督的都是朝中重臣,像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人都担任过这个重要职务。直隶总督的地盘也不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天津、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小部分,但是直隶总督有两个地方管不到,一个是顺天府,也就是清朝的京城,另一个是热河,相当于清朝的副都。顺天府听名字就知道它是一个府,相当于地方的知府,可是由于地理位置是清朝的京师,所以它的长官不叫知府,而是叫府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委书记、市长。清代的知府是从四品,而顺天府尹是正三品,从品级上就看出它的与众不同。其实不止是清朝,从汉朝的京兆尹开始,再到后来宋朝的开封府尹,府尹一般都是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自然品级要比一般的府级别高。那么为什么直隶总督管不了顺天府尹呢?顺天府尹,担任着京师的行政事务,一共管辖着大兴县、宛平县、通州、涿州等24个州县。清朝的顺天府尹有着跟御史台、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府等衙门有几乎相等的权限。所以,顺天府尹注定要不同与一般的知府,顺天府虽然处在直隶的管辖范围内,但是它又有着独立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顺天府的地位高。顺天府尹虽然是正三品,看上去比不过巡抚和总督,可是顺天府衙门的官印却是银印,而按照规定三品的衙门用铜印就够了,只有巡抚和总督的官印才是银的。《春明梦余录》载:“旧制,三品衙门用铜印,顺天府则用银印,诚重之也”。由此可见,顺天府尹和巡抚总督的地位差不多。顺天府尹可以直接上奏折给皇帝,并且遇到事情,顺天府尹可以直接面圣,这点即使是直隶总督为做不到。毕竟直隶总督府衙在保定,肯定不可以轻易进京,而顺天府尹就可以。雍正皇帝时期,为了让顺天府尹放心的管理城内八旗人,更是设立了兼尹一职,担任兼尹的都是当朝重臣,各部堂官。虽然有兼尹,但是也有本职的顺天府尹,他们相互制约,但是却可以一致对外。由于兼尹品级高,当然不把直隶总督放眼里,而顺天府尹凭借着兼尹的权势,也不会在意直隶总督。第二,权力大,并且不受直隶总督管辖。顺天府尹相当于普通地方的知府,所以一般知府上面还有巡抚和总督,可是顺天府尹和理论上的直隶总督并没有隶属关系。北京城垣内的事务,由顺天府尹负责,总督无权干涉,北京城垣以外的事情(比如顺天府下辖的州县),是总督和顺天府尹共同管理。顺天府还有承接全国大小案件的资格,并不是所有的案子都由刑部来处理,顺天府也有资格处理,所以顺天府还有“小刑部”一说。嘉庆皇帝之前,顺天府尹管理的州县官员,还是由直隶总督负责选择,顺天府尹只负责签字同意就行。可是“天理教事件”发生后,嘉庆皇帝深感北京城的安防很重要,于是下令顺天府尹管理的州县下面的官员,一律由顺天府尹负责选择,而直隶总督只负责同意就行。查顺天府所属二十四州县,定例均系直隶总督专主,府尹会衔。嗣后大兴、宛平二县缺出,请归府尹于所属之员详加遴选,出具考语,奏请升调。其外二十二州县拣选题调,均令府尹主稿,总督会衔。《嘉庆皇帝奏折批语》由此可见,嘉庆皇帝时期,顺天府尹已经取得了下面州县的人事权,直隶总督无权过问,更是让顺天府变成一个独立的地方机构。第三,影响大,并且不次于直隶总督。顺天府尹由于可以面见皇帝,所以他可以针对一些朝廷的政策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影响皇帝的决策。还有就是顺天府尹的工作内容都是在京城,所以他和六部打交道的地方比较多,从而和六部多有工作往来,从而在朝中中枢的影响力并不小,直隶总督一般也不敢得罪顺天府尹。其实顺天府尹虽然很厉害,但是归根结底他也只是一个三品官,顺天府尹升官的话,在京城一般也就是到侍郎的比较多,而直隶总督调任京城,怎么也得是尚书级别的。从而变相的说明,虽然顺天府尹很牛,但还是比不上直隶总督,只是直隶总督确实管不着他而已。小结:直隶总督权力是大,但是他怎么也管不到京城,毕竟皇帝也不会给他这个权力。实际上皇帝为了防止直隶总督权力过大,故意提高了顺天府尹的地位,就是让直隶总督不能插手京城的事务。而京城之外的顺天府尹下辖州县,也让直隶总督和顺天府尹共同管理,起到相互制约的结果,换句话说,只要是京师附近的事情,皇帝都很关心。另外,清朝入主中原后,八旗子弟也进入到北京城,这些个八旗子弟自然比较嚣张,很多不守法度的。皇帝为了给顺天府尹管理这些人的胆量,所以才努力的提高顺天府尹的职权,目的就是镇住这些八旗子弟,设置兼尹也是一个道理。既然顺天府尹承担着皇帝的赋予他的责任,自然直隶总督肯定不敢招惹。直隶总督别说越权管理顺天府尹,就是共同管理的地方,直隶总督也不会傻到去干涉顺天府尹,因为顺天府尹背后是皇帝,出于这种考虑,直隶总督也不敢管顺天府尹。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八旗的旗主太威风,权势到底有多大,为何官员升官后最怕见旗主?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记得,雍正推行改革,八王爷胤禩联合关外八名旗主进京,以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为由,差点把雍正逼下台。《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正红旗权臣和珅官至极品,碰到了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讨饭,和珅见到我也的跪下磕头”,和珅听了,表情尴尬,只能磕头说是。八旗旗主的权力如此大,你觉得这是导演在夸张吗?绝对不是,现实比这个还要残酷。范文程是范仲淹十七世孙,是最早投靠清朝的那一批人,可谓是清朝开国功臣,清朝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他手,被视为文臣之首,侍奉了四代帝王,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功臣,他的美丽老婆被豫亲王多铎看中,强行从范家抢走带回府中享用几天,多铎是他的旗主,作为包衣奴才的范文程毫无办法,龚自珍曾描述过包衣和旗主的关系“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也就是说,包衣的一切都是旗主的,旗主相中你老婆是给你面子,最终,范文程将这件事迂回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把多铎训斥一顿,让多铎送回范文程老婆、赔款、道歉了事儿。(《清实录》记载:“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发,下诸王、贝勒、大臣鞠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不发,罚银三千两。“)这就是八旗制度的特殊之处,旗人的规矩也是最多的我们知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先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到了1615年,八旗制度正式确立。说白了,八旗最初就是八支队伍,每个旗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战系统,八旗最初由努尔哈赤一人控制,后来年纪大了,就把八旗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第一任旗主就是四大贝勒,后来皇太极夺取继承权,把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划归皇帝直属,控制在自己手里,称为上三旗,其他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爷贝勒担任旗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八旗旗主在清朝的舞台上举足轻重,皇权和旗主权力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清初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在想办法削弱旗主的权力,逐渐的,官职和爵位都要靠科举和军功来获得,这样一来,旗主家的儿子也就没什么优势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各位旗主的权力基本上被削减的就剩一个空架子,乾隆时期,旗主的身份也就是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清朝后期,有的旗主经营不善,家道败落,生活潦倒,这能干粗活,而本旗的旗奴则高官厚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旗奴遇到自己的旗主,依旧得下马请安,如果旗主是个泼皮,命令旗奴代自己干活,旗奴也不敢违抗,只能不断请安,送钱送物,以求不要丢人现眼。这就是八旗的规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如果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子孙依然在旗谱上,如果因私犯罪,就会连子孙一起从旗籍上除掉,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下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恭恭敬敬,不得有半分的悖逆,所以,旗人之中的富贵者,见到自己的旗主都是躲得远远的,避免尴尬。道光年间,三朝元老、军机大臣松筠颇受皇帝器重,很多大事都要找他商议,突然有几天,松筠连续多日不到军机处当班,道光帝屡次派人去召见,都说无法上朝,原来正蓝旗旗主家里办丧事,作为正蓝旗旗奴的松筠被旗主召去,年近七十的松筠身穿一身孝服,手拿敲鼓在旗主家门口迎接来往客人,堂堂朝廷重臣被旗主拉去当门童使唤,朝廷脸面荡然无存,道光帝勃然大怒,但是却不能处罚正蓝旗旗主,因为这就是旗人的规矩,没办法,道光帝只好提高松筠的身份,抬入“上三旗”,这样,松筠就再也不用被正蓝旗旗主使唤了。《清代野记》中记载,道光年间,扬州知府的妻子和两淮转运使的妻子十分要好,某天,她打算邀请转运使的妻子来家中做客,知道她是旗人,而自己不懂旗人的规矩,就查遍扬州官员女眷户籍,发现中军守备的妻子是旗人,便请她作陪,守备妻子满口答应。请客当日,守备妻子一到便坐到主位上,而转运使的妻子看到守备妻子,立即双膝跪下请安,守备妻子说“今天主人赏你饭,不必拘礼,坐下吧!”转运使妻子再次跪下拜谢,像个奴仆一样侍立一旁,为守备妻子斟酒送菜,守备妻子又说“不要拂了主人盛情,坐一块吃吧,不用伺候了!”,转运使妻子这才坐下,却一直不敢动筷子吃东西,倒是守备夫人大模大样大吃大喝,知府夫人莫名其妙,后来知府说了,她才知道,守备妻子是旗主,转运使妻子是旗奴,旗奴不敢在旗主面前放肆,至此,转运使妻子对知府的妻子一直不满意。整个清代,这样的怪事层出不穷,八旗的规矩最是繁琐,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直隶总督虽然是清朝的封疆大吏,并且位列总督里面的第一,但是他的地盘里有两个管不了的官,一个是顺天府尹,另一个是热河总管。清朝入关后,基本上很多制度都是直接继承了明朝的,原因很简单,明朝的制度比较合理和完善,清朝拿来照搬用的很舒服。其中地方的官员基本上和明朝差不多,清朝地方上也设立巡抚和总督,但是清朝的巡抚和总督更像地方官,而明朝的有点中央派遣的意思。清朝的巡抚掌管一省的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事务,类似于现在的省委书记。清朝巡抚一般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虽然还有掌管数省的总督,但是巡抚并不是总督的属官,两者是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总督在清朝掌管一省或二三省的军政事务,一般总督都是管理两省或者两省以上,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四川总督只管四川,直隶总督只管直隶。所以总督是地方权力和级别最大的官员,理论上总督为正二品,但是加兵部尚书衔的话,为从一品。清朝一共有九大总督,其中东山省总督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大部分是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和陕甘总督。但是同样是总督,也是分大小的,比如直隶总督是地位最高的,因为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所以比较重视。能够当上直隶总督的都是朝中重臣,像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人都担任过这个重要职务。直隶总督的地盘也不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天津、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小部分,但是直隶总督有两个地方管不到,一个是顺天府,也就是清朝的京城,另一个是热河,相当于清朝的副都。顺天府听名字就知道它是一个府,相当于地方的知府,可是由于地理位置是清朝的京师,所以它的长官不叫知府,而是叫府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委书记、市长。清代的知府是从四品,而顺天府尹是正三品,从品级上就看出它的与众不同。其实不止是清朝,从汉朝的京兆尹开始,再到后来宋朝的开封府尹,府尹一般都是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自然品级要比一般的府级别高。那么为什么直隶总督管不了顺天府尹呢?顺天府尹,担任着京师的行政事务,一共管辖着大兴县、宛平县、通州、涿州等24个州县。清朝的顺天府尹有着跟御史台、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府等衙门有几乎相等的权限。所以,顺天府尹注定要不同与一般的知府,顺天府虽然处在直隶的管辖范围内,但是它又有着独立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顺天府的地位高。顺天府尹虽然是正三品,看上去比不过巡抚和总督,可是顺天府衙门的官印却是银印,而按照规定三品的衙门用铜印就够了,只有巡抚和总督的官印才是银的。《春明梦余录》载:“旧制,三品衙门用铜印,顺天府则用银印,诚重之也”。由此可见,顺天府尹和巡抚总督的地位差不多。顺天府尹可以直接上奏折给皇帝,并且遇到事情,顺天府尹可以直接面圣,这点即使是直隶总督为做不到。毕竟直隶总督府衙在保定,肯定不可以轻易进京,而顺天府尹就可以。雍正皇帝时期,为了让顺天府尹放心的管理城内八旗人,更是设立了兼尹一职,担任兼尹的都是当朝重臣,各部堂官。虽然有兼尹,但是也有本职的顺天府尹,他们相互制约,但是却可以一致对外。由于兼尹品级高,当然不把直隶总督放眼里,而顺天府尹凭借着兼尹的权势,也不会在意直隶总督。第二,权力大,并且不受直隶总督管辖。顺天府尹相当于普通地方的知府,所以一般知府上面还有巡抚和总督,可是顺天府尹和理论上的直隶总督并没有隶属关系。北京城垣内的事务,由顺天府尹负责,总督无权干涉,北京城垣以外的事情(比如顺天府下辖的州县),是总督和顺天府尹共同管理。顺天府还有承接全国大小案件的资格,并不是所有的案子都由刑部来处理,顺天府也有资格处理,所以顺天府还有“小刑部”一说。嘉庆皇帝之前,顺天府尹管理的州县官员,还是由直隶总督负责选择,顺天府尹只负责签字同意就行。可是“天理教事件”发生后,嘉庆皇帝深感北京城的安防很重要,于是下令顺天府尹管理的州县下面的官员,一律由顺天府尹负责选择,而直隶总督只负责同意就行。查顺天府所属二十四州县,定例均系直隶总督专主,府尹会衔。嗣后大兴、宛平二县缺出,请归府尹于所属之员详加遴选,出具考语,奏请升调。其外二十二州县拣选题调,均令府尹主稿,总督会衔。《嘉庆皇帝奏折批语》由此可见,嘉庆皇帝时期,顺天府尹已经取得了下面州县的人事权,直隶总督无权过问,更是让顺天府变成一个独立的地方机构。第三,影响大,并且不次于直隶总督。顺天府尹由于可以面见皇帝,所以他可以针对一些朝廷的政策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影响皇帝的决策。还有就是顺天府尹的工作内容都是在京城,所以他和六部打交道的地方比较多,从而和六部多有工作往来,从而在朝中中枢的影响力并不小,直隶总督一般也不敢得罪顺天府尹。其实顺天府尹虽然很厉害,但是归根结底他也只是一个三品官,顺天府尹升官的话,在京城一般也就是到侍郎的比较多,而直隶总督调任京城,怎么也得是尚书级别的。从而变相的说明,虽然顺天府尹很牛,但还是比不上直隶总督,只是直隶总督确实管不着他而已。小结:直隶总督权力是大,但是他怎么也管不到京城,毕竟皇帝也不会给他这个权力。实际上皇帝为了防止直隶总督权力过大,故意提高了顺天府尹的地位,就是让直隶总督不能插手京城的事务。而京城之外的顺天府尹下辖州县,也让直隶总督和顺天府尹共同管理,起到相互制约的结果,换句话说,只要是京师附近的事情,皇帝都很关心。另外,清朝入主中原后,八旗子弟也进入到北京城,这些个八旗子弟自然比较嚣张,很多不守法度的。皇帝为了给顺天府尹管理这些人的胆量,所以才努力的提高顺天府尹的职权,目的就是镇住这些八旗子弟,设置兼尹也是一个道理。既然顺天府尹承担着皇帝的赋予他的责任,自然直隶总督肯定不敢招惹。直隶总督别说越权管理顺天府尹,就是共同管理的地方,直隶总督也不会傻到去干涉顺天府尹,因为顺天府尹背后是皇帝,出于这种考虑,直隶总督也不敢管顺天府尹。唐的官制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尚书省长官因为权重,地位,品级是比较高的,为正二品。由于李世民当过尚书令的避讳和权力的集中,尚书令一职,不再设置。而正一品的三公,三师只是虚职,代表荣誉而已。唐太宗之前,还有尚书令这种正二品,太宗之后除郭子仪短暂当过,就没有了。剩下的中书和门下省长官本来的品级就是正三品,而唐朝都是以这三省的长官为天然宰相。随着尚书省权力集中到皇帝,中书省和门下省成为大唐最重要的机要部门。所以,到了唐太宗末期,除部门长官外,再指定其他的宰相,称之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李靖就当过这个职务。后来又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历不足,四品以下也可以参知政事。(狄仁杰)所以,无论品级多高,要加这个官衔才能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武则天当皇帝后,还中书和门下为凤阁和鸾台。狄仁杰的几次拜相,都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才能是真正的宰相。而且,狄仁杰又当内史(凤阁的长官),正三品,资历老,人称“阁老”。所以,唐朝的正三品不同于后世朝代动不动的一品二品,其实是人臣的最高品级了。连有“再造大唐”的郭子仪,破格当了尚书令,也只是正二品,没几天他也给辞了。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八旗的旗主太威风,权势到底有多大,为何官员升官后最怕见旗主?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记得,雍正推行改革,八王爷胤禩联合关外八名旗主进京,以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为由,差点把雍正逼下台。《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正红旗权臣和珅官至极品,碰到了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讨饭,和珅见到我也的跪下磕头”,和珅听了,表情尴尬,只能磕头说是。八旗旗主的权力如此大,你觉得这是导演在夸张吗?绝对不是,现实比这个还要残酷。范文程是范仲淹十七世孙,是最早投靠清朝的那一批人,可谓是清朝开国功臣,清朝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他手,被视为文臣之首,侍奉了四代帝王,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功臣,他的美丽老婆被豫亲王多铎看中,强行从范家抢走带回府中享用几天,多铎是他的旗主,作为包衣奴才的范文程毫无办法,龚自珍曾描述过包衣和旗主的关系“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也就是说,包衣的一切都是旗主的,旗主相中你老婆是给你面子,最终,范文程将这件事迂回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把多铎训斥一顿,让多铎送回范文程老婆、赔款、道歉了事儿。(《清实录》记载:“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发,下诸王、贝勒、大臣鞠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不发,罚银三千两。“)这就是八旗制度的特殊之处,旗人的规矩也是最多的我们知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先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到了1615年,八旗制度正式确立。说白了,八旗最初就是八支队伍,每个旗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战系统,八旗最初由努尔哈赤一人控制,后来年纪大了,就把八旗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第一任旗主就是四大贝勒,后来皇太极夺取继承权,把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划归皇帝直属,控制在自己手里,称为上三旗,其他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爷贝勒担任旗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八旗旗主在清朝的舞台上举足轻重,皇权和旗主权力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清初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在想办法削弱旗主的权力,逐渐的,官职和爵位都要靠科举和军功来获得,这样一来,旗主家的儿子也就没什么优势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各位旗主的权力基本上被削减的就剩一个空架子,乾隆时期,旗主的身份也就是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清朝后期,有的旗主经营不善,家道败落,生活潦倒,这能干粗活,而本旗的旗奴则高官厚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旗奴遇到自己的旗主,依旧得下马请安,如果旗主是个泼皮,命令旗奴代自己干活,旗奴也不敢违抗,只能不断请安,送钱送物,以求不要丢人现眼。这就是八旗的规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如果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子孙依然在旗谱上,如果因私犯罪,就会连子孙一起从旗籍上除掉,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下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恭恭敬敬,不得有半分的悖逆,所以,旗人之中的富贵者,见到自己的旗主都是躲得远远的,避免尴尬。道光年间,三朝元老、军机大臣松筠颇受皇帝器重,很多大事都要找他商议,突然有几天,松筠连续多日不到军机处当班,道光帝屡次派人去召见,都说无法上朝,原来正蓝旗旗主家里办丧事,作为正蓝旗旗奴的松筠被旗主召去,年近七十的松筠身穿一身孝服,手拿敲鼓在旗主家门口迎接来往客人,堂堂朝廷重臣被旗主拉去当门童使唤,朝廷脸面荡然无存,道光帝勃然大怒,但是却不能处罚正蓝旗旗主,因为这就是旗人的规矩,没办法,道光帝只好提高松筠的身份,抬入“上三旗”,这样,松筠就再也不用被正蓝旗旗主使唤了。《清代野记》中记载,道光年间,扬州知府的妻子和两淮转运使的妻子十分要好,某天,她打算邀请转运使的妻子来家中做客,知道她是旗人,而自己不懂旗人的规矩,就查遍扬州官员女眷户籍,发现中军守备的妻子是旗人,便请她作陪,守备妻子满口答应。请客当日,守备妻子一到便坐到主位上,而转运使的妻子看到守备妻子,立即双膝跪下请安,守备妻子说“今天主人赏你饭,不必拘礼,坐下吧!”转运使妻子再次跪下拜谢,像个奴仆一样侍立一旁,为守备妻子斟酒送菜,守备妻子又说“不要拂了主人盛情,坐一块吃吧,不用伺候了!”,转运使妻子这才坐下,却一直不敢动筷子吃东西,倒是守备夫人大模大样大吃大喝,知府夫人莫名其妙,后来知府说了,她才知道,守备妻子是旗主,转运使妻子是旗奴,旗奴不敢在旗主面前放肆,至此,转运使妻子对知府的妻子一直不满意。整个清代,这样的怪事层出不穷,八旗的规矩最是繁琐,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直隶总督虽然是清朝的封疆大吏,并且位列总督里面的第一,但是他的地盘里有两个管不了的官,一个是顺天府尹,另一个是热河总管。清朝入关后,基本上很多制度都是直接继承了明朝的,原因很简单,明朝的制度比较合理和完善,清朝拿来照搬用的很舒服。其中地方的官员基本上和明朝差不多,清朝地方上也设立巡抚和总督,但是清朝的巡抚和总督更像地方官,而明朝的有点中央派遣的意思。清朝的巡抚掌管一省的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事务,类似于现在的省委书记。清朝巡抚一般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虽然还有掌管数省的总督,但是巡抚并不是总督的属官,两者是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总督在清朝掌管一省或二三省的军政事务,一般总督都是管理两省或者两省以上,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四川总督只管四川,直隶总督只管直隶。所以总督是地方权力和级别最大的官员,理论上总督为正二品,但是加兵部尚书衔的话,为从一品。清朝一共有九大总督,其中东山省总督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大部分是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和陕甘总督。但是同样是总督,也是分大小的,比如直隶总督是地位最高的,因为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所以比较重视。能够当上直隶总督的都是朝中重臣,像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人都担任过这个重要职务。直隶总督的地盘也不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天津、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小部分,但是直隶总督有两个地方管不到,一个是顺天府,也就是清朝的京城,另一个是热河,相当于清朝的副都。顺天府听名字就知道它是一个府,相当于地方的知府,可是由于地理位置是清朝的京师,所以它的长官不叫知府,而是叫府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委书记、市长。清代的知府是从四品,而顺天府尹是正三品,从品级上就看出它的与众不同。其实不止是清朝,从汉朝的京兆尹开始,再到后来宋朝的开封府尹,府尹一般都是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自然品级要比一般的府级别高。那么为什么直隶总督管不了顺天府尹呢?顺天府尹,担任着京师的行政事务,一共管辖着大兴县、宛平县、通州、涿州等24个州县。清朝的顺天府尹有着跟御史台、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府等衙门有几乎相等的权限。所以,顺天府尹注定要不同与一般的知府,顺天府虽然处在直隶的管辖范围内,但是它又有着独立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顺天府的地位高。顺天府尹虽然是正三品,看上去比不过巡抚和总督,可是顺天府衙门的官印却是银印,而按照规定三品的衙门用铜印就够了,只有巡抚和总督的官印才是银的。《春明梦余录》载:“旧制,三品衙门用铜印,顺天府则用银印,诚重之也”。由此可见,顺天府尹和巡抚总督的地位差不多。顺天府尹可以直接上奏折给皇帝,并且遇到事情,顺天府尹可以直接面圣,这点即使是直隶总督为做不到。毕竟直隶总督府衙在保定,肯定不可以轻易进京,而顺天府尹就可以。雍正皇帝时期,为了让顺天府尹放心的管理城内八旗人,更是设立了兼尹一职,担任兼尹的都是当朝重臣,各部堂官。虽然有兼尹,但是也有本职的顺天府尹,他们相互制约,但是却可以一致对外。由于兼尹品级高,当然不把直隶总督放眼里,而顺天府尹凭借着兼尹的权势,也不会在意直隶总督。第二,权力大,并且不受直隶总督管辖。顺天府尹相当于普通地方的知府,所以一般知府上面还有巡抚和总督,可是顺天府尹和理论上的直隶总督并没有隶属关系。北京城垣内的事务,由顺天府尹负责,总督无权干涉,北京城垣以外的事情(比如顺天府下辖的州县),是总督和顺天府尹共同管理。顺天府还有承接全国大小案件的资格,并不是所有的案子都由刑部来处理,顺天府也有资格处理,所以顺天府还有“小刑部”一说。嘉庆皇帝之前,顺天府尹管理的州县官员,还是由直隶总督负责选择,顺天府尹只负责签字同意就行。可是“天理教事件”发生后,嘉庆皇帝深感北京城的安防很重要,于是下令顺天府尹管理的州县下面的官员,一律由顺天府尹负责选择,而直隶总督只负责同意就行。查顺天府所属二十四州县,定例均系直隶总督专主,府尹会衔。嗣后大兴、宛平二县缺出,请归府尹于所属之员详加遴选,出具考语,奏请升调。其外二十二州县拣选题调,均令府尹主稿,总督会衔。《嘉庆皇帝奏折批语》由此可见,嘉庆皇帝时期,顺天府尹已经取得了下面州县的人事权,直隶总督无权过问,更是让顺天府变成一个独立的地方机构。第三,影响大,并且不次于直隶总督。顺天府尹由于可以面见皇帝,所以他可以针对一些朝廷的政策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影响皇帝的决策。还有就是顺天府尹的工作内容都是在京城,所以他和六部打交道的地方比较多,从而和六部多有工作往来,从而在朝中中枢的影响力并不小,直隶总督一般也不敢得罪顺天府尹。其实顺天府尹虽然很厉害,但是归根结底他也只是一个三品官,顺天府尹升官的话,在京城一般也就是到侍郎的比较多,而直隶总督调任京城,怎么也得是尚书级别的。从而变相的说明,虽然顺天府尹很牛,但还是比不上直隶总督,只是直隶总督确实管不着他而已。小结:直隶总督权力是大,但是他怎么也管不到京城,毕竟皇帝也不会给他这个权力。实际上皇帝为了防止直隶总督权力过大,故意提高了顺天府尹的地位,就是让直隶总督不能插手京城的事务。而京城之外的顺天府尹下辖州县,也让直隶总督和顺天府尹共同管理,起到相互制约的结果,换句话说,只要是京师附近的事情,皇帝都很关心。另外,清朝入主中原后,八旗子弟也进入到北京城,这些个八旗子弟自然比较嚣张,很多不守法度的。皇帝为了给顺天府尹管理这些人的胆量,所以才努力的提高顺天府尹的职权,目的就是镇住这些八旗子弟,设置兼尹也是一个道理。既然顺天府尹承担着皇帝的赋予他的责任,自然直隶总督肯定不敢招惹。直隶总督别说越权管理顺天府尹,就是共同管理的地方,直隶总督也不会傻到去干涉顺天府尹,因为顺天府尹背后是皇帝,出于这种考虑,直隶总督也不敢管顺天府尹。唐的官制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尚书省长官因为权重,地位,品级是比较高的,为正二品。由于李世民当过尚书令的避讳和权力的集中,尚书令一职,不再设置。而正一品的三公,三师只是虚职,代表荣誉而已。唐太宗之前,还有尚书令这种正二品,太宗之后除郭子仪短暂当过,就没有了。剩下的中书和门下省长官本来的品级就是正三品,而唐朝都是以这三省的长官为天然宰相。随着尚书省权力集中到皇帝,中书省和门下省成为大唐最重要的机要部门。所以,到了唐太宗末期,除部门长官外,再指定其他的宰相,称之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李靖就当过这个职务。后来又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历不足,四品以下也可以参知政事。(狄仁杰)所以,无论品级多高,要加这个官衔才能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武则天当皇帝后,还中书和门下为凤阁和鸾台。狄仁杰的几次拜相,都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才能是真正的宰相。而且,狄仁杰又当内史(凤阁的长官),正三品,资历老,人称“阁老”。所以,唐朝的正三品不同于后世朝代动不动的一品二品,其实是人臣的最高品级了。连有“再造大唐”的郭子仪,破格当了尚书令,也只是正二品,没几天他也给辞了。《增广贤文》,又名《增广昔时贤文》,是一部古代儿童启蒙读物。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戏剧《牡丹亭》,后经明清两代文人增补成册。说的是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多以押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摘编而成。《增广贤文》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天文地理、风物人情,几乎无所不包,通俗易懂,深受各阶层人士喜爱,有些佳句,广为流传,成为公理。《增广贤文》开宗明义:"昔时贤文,诲语谆谆,集贤增广,多见多闻。观今易鉴古,无古不成今”。我是八十年代时,偶然在书摊上看到这本书,翻了翻,感到内容挺好,于是买了这本书,至今仍收藏。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八旗的旗主太威风,权势到底有多大,为何官员升官后最怕见旗主?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记得,雍正推行改革,八王爷胤禩联合关外八名旗主进京,以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为由,差点把雍正逼下台。《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正红旗权臣和珅官至极品,碰到了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讨饭,和珅见到我也的跪下磕头”,和珅听了,表情尴尬,只能磕头说是。八旗旗主的权力如此大,你觉得这是导演在夸张吗?绝对不是,现实比这个还要残酷。范文程是范仲淹十七世孙,是最早投靠清朝的那一批人,可谓是清朝开国功臣,清朝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他手,被视为文臣之首,侍奉了四代帝王,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功臣,他的美丽老婆被豫亲王多铎看中,强行从范家抢走带回府中享用几天,多铎是他的旗主,作为包衣奴才的范文程毫无办法,龚自珍曾描述过包衣和旗主的关系“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也就是说,包衣的一切都是旗主的,旗主相中你老婆是给你面子,最终,范文程将这件事迂回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把多铎训斥一顿,让多铎送回范文程老婆、赔款、道歉了事儿。(《清实录》记载:“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发,下诸王、贝勒、大臣鞠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不发,罚银三千两。“)这就是八旗制度的特殊之处,旗人的规矩也是最多的我们知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先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到了1615年,八旗制度正式确立。说白了,八旗最初就是八支队伍,每个旗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战系统,八旗最初由努尔哈赤一人控制,后来年纪大了,就把八旗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第一任旗主就是四大贝勒,后来皇太极夺取继承权,把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划归皇帝直属,控制在自己手里,称为上三旗,其他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爷贝勒担任旗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八旗旗主在清朝的舞台上举足轻重,皇权和旗主权力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清初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在想办法削弱旗主的权力,逐渐的,官职和爵位都要靠科举和军功来获得,这样一来,旗主家的儿子也就没什么优势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各位旗主的权力基本上被削减的就剩一个空架子,乾隆时期,旗主的身份也就是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清朝后期,有的旗主经营不善,家道败落,生活潦倒,这能干粗活,而本旗的旗奴则高官厚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旗奴遇到自己的旗主,依旧得下马请安,如果旗主是个泼皮,命令旗奴代自己干活,旗奴也不敢违抗,只能不断请安,送钱送物,以求不要丢人现眼。这就是八旗的规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如果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子孙依然在旗谱上,如果因私犯罪,就会连子孙一起从旗籍上除掉,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下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恭恭敬敬,不得有半分的悖逆,所以,旗人之中的富贵者,见到自己的旗主都是躲得远远的,避免尴尬。道光年间,三朝元老、军机大臣松筠颇受皇帝器重,很多大事都要找他商议,突然有几天,松筠连续多日不到军机处当班,道光帝屡次派人去召见,都说无法上朝,原来正蓝旗旗主家里办丧事,作为正蓝旗旗奴的松筠被旗主召去,年近七十的松筠身穿一身孝服,手拿敲鼓在旗主家门口迎接来往客人,堂堂朝廷重臣被旗主拉去当门童使唤,朝廷脸面荡然无存,道光帝勃然大怒,但是却不能处罚正蓝旗旗主,因为这就是旗人的规矩,没办法,道光帝只好提高松筠的身份,抬入“上三旗”,这样,松筠就再也不用被正蓝旗旗主使唤了。《清代野记》中记载,道光年间,扬州知府的妻子和两淮转运使的妻子十分要好,某天,她打算邀请转运使的妻子来家中做客,知道她是旗人,而自己不懂旗人的规矩,就查遍扬州官员女眷户籍,发现中军守备的妻子是旗人,便请她作陪,守备妻子满口答应。请客当日,守备妻子一到便坐到主位上,而转运使的妻子看到守备妻子,立即双膝跪下请安,守备妻子说“今天主人赏你饭,不必拘礼,坐下吧!”转运使妻子再次跪下拜谢,像个奴仆一样侍立一旁,为守备妻子斟酒送菜,守备妻子又说“不要拂了主人盛情,坐一块吃吧,不用伺候了!”,转运使妻子这才坐下,却一直不敢动筷子吃东西,倒是守备夫人大模大样大吃大喝,知府夫人莫名其妙,后来知府说了,她才知道,守备妻子是旗主,转运使妻子是旗奴,旗奴不敢在旗主面前放肆,至此,转运使妻子对知府的妻子一直不满意。整个清代,这样的怪事层出不穷,八旗的规矩最是繁琐,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八旗的旗主太威风,权势到底有多大,为何官员升官后最怕见旗主?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记得,雍正推行改革,八王爷胤禩联合关外八名旗主进京,以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为由,差点把雍正逼下台。《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正红旗权臣和珅官至极品,碰到了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讨饭,和珅见到我也的跪下磕头”,和珅听了,表情尴尬,只能磕头说是。八旗旗主的权力如此大,你觉得这是导演在夸张吗?绝对不是,现实比这个还要残酷。范文程是范仲淹十七世孙,是最早投靠清朝的那一批人,可谓是清朝开国功臣,清朝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他手,被视为文臣之首,侍奉了四代帝王,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功臣,他的美丽老婆被豫亲王多铎看中,强行从范家抢走带回府中享用几天,多铎是他的旗主,作为包衣奴才的范文程毫无办法,龚自珍曾描述过包衣和旗主的关系“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也就是说,包衣的一切都是旗主的,旗主相中你老婆是给你面子,最终,范文程将这件事迂回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把多铎训斥一顿,让多铎送回范文程老婆、赔款、道歉了事儿。(《清实录》记载:“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发,下诸王、贝勒、大臣鞠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不发,罚银三千两。“)这就是八旗制度的特殊之处,旗人的规矩也是最多的我们知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先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到了1615年,八旗制度正式确立。说白了,八旗最初就是八支队伍,每个旗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战系统,八旗最初由努尔哈赤一人控制,后来年纪大了,就把八旗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第一任旗主就是四大贝勒,后来皇太极夺取继承权,把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划归皇帝直属,控制在自己手里,称为上三旗,其他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爷贝勒担任旗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八旗旗主在清朝的舞台上举足轻重,皇权和旗主权力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清初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在想办法削弱旗主的权力,逐渐的,官职和爵位都要靠科举和军功来获得,这样一来,旗主家的儿子也就没什么优势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各位旗主的权力基本上被削减的就剩一个空架子,乾隆时期,旗主的身份也就是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清朝后期,有的旗主经营不善,家道败落,生活潦倒,这能干粗活,而本旗的旗奴则高官厚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旗奴遇到自己的旗主,依旧得下马请安,如果旗主是个泼皮,命令旗奴代自己干活,旗奴也不敢违抗,只能不断请安,送钱送物,以求不要丢人现眼。这就是八旗的规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如果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子孙依然在旗谱上,如果因私犯罪,就会连子孙一起从旗籍上除掉,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下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恭恭敬敬,不得有半分的悖逆,所以,旗人之中的富贵者,见到自己的旗主都是躲得远远的,避免尴尬。道光年间,三朝元老、军机大臣松筠颇受皇帝器重,很多大事都要找他商议,突然有几天,松筠连续多日不到军机处当班,道光帝屡次派人去召见,都说无法上朝,原来正蓝旗旗主家里办丧事,作为正蓝旗旗奴的松筠被旗主召去,年近七十的松筠身穿一身孝服,手拿敲鼓在旗主家门口迎接来往客人,堂堂朝廷重臣被旗主拉去当门童使唤,朝廷脸面荡然无存,道光帝勃然大怒,但是却不能处罚正蓝旗旗主,因为这就是旗人的规矩,没办法,道光帝只好提高松筠的身份,抬入“上三旗”,这样,松筠就再也不用被正蓝旗旗主使唤了。《清代野记》中记载,道光年间,扬州知府的妻子和两淮转运使的妻子十分要好,某天,她打算邀请转运使的妻子来家中做客,知道她是旗人,而自己不懂旗人的规矩,就查遍扬州官员女眷户籍,发现中军守备的妻子是旗人,便请她作陪,守备妻子满口答应。请客当日,守备妻子一到便坐到主位上,而转运使的妻子看到守备妻子,立即双膝跪下请安,守备妻子说“今天主人赏你饭,不必拘礼,坐下吧!”转运使妻子再次跪下拜谢,像个奴仆一样侍立一旁,为守备妻子斟酒送菜,守备妻子又说“不要拂了主人盛情,坐一块吃吧,不用伺候了!”,转运使妻子这才坐下,却一直不敢动筷子吃东西,倒是守备夫人大模大样大吃大喝,知府夫人莫名其妙,后来知府说了,她才知道,守备妻子是旗主,转运使妻子是旗奴,旗奴不敢在旗主面前放肆,至此,转运使妻子对知府的妻子一直不满意。整个清代,这样的怪事层出不穷,八旗的规矩最是繁琐,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八旗的旗主太威风,权势到底有多大,为何官员升官后最怕见旗主?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记得,雍正推行改革,八王爷胤禩联合关外八名旗主进京,以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为由,差点把雍正逼下台。《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正红旗权臣和珅官至极品,碰到了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讨饭,和珅见到我也的跪下磕头”,和珅听了,表情尴尬,只能磕头说是。八旗旗主的权力如此大,你觉得这是导演在夸张吗?绝对不是,现实比这个还要残酷。范文程是范仲淹十七世孙,是最早投靠清朝的那一批人,可谓是清朝开国功臣,清朝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他手,被视为文臣之首,侍奉了四代帝王,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功臣,他的美丽老婆被豫亲王多铎看中,强行从范家抢走带回府中享用几天,多铎是他的旗主,作为包衣奴才的范文程毫无办法,龚自珍曾描述过包衣和旗主的关系“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也就是说,包衣的一切都是旗主的,旗主相中你老婆是给你面子,最终,范文程将这件事迂回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把多铎训斥一顿,让多铎送回范文程老婆、赔款、道歉了事儿。(《清实录》记载:“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发,下诸王、贝勒、大臣鞠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不发,罚银三千两。“)这就是八旗制度的特殊之处,旗人的规矩也是最多的我们知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先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到了1615年,八旗制度正式确立。说白了,八旗最初就是八支队伍,每个旗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战系统,八旗最初由努尔哈赤一人控制,后来年纪大了,就把八旗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第一任旗主就是四大贝勒,后来皇太极夺取继承权,把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划归皇帝直属,控制在自己手里,称为上三旗,其他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爷贝勒担任旗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八旗旗主在清朝的舞台上举足轻重,皇权和旗主权力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清初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在想办法削弱旗主的权力,逐渐的,官职和爵位都要靠科举和军功来获得,这样一来,旗主家的儿子也就没什么优势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各位旗主的权力基本上被削减的就剩一个空架子,乾隆时期,旗主的身份也就是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清朝后期,有的旗主经营不善,家道败落,生活潦倒,这能干粗活,而本旗的旗奴则高官厚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旗奴遇到自己的旗主,依旧得下马请安,如果旗主是个泼皮,命令旗奴代自己干活,旗奴也不敢违抗,只能不断请安,送钱送物,以求不要丢人现眼。这就是八旗的规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如果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子孙依然在旗谱上,如果因私犯罪,就会连子孙一起从旗籍上除掉,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下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恭恭敬敬,不得有半分的悖逆,所以,旗人之中的富贵者,见到自己的旗主都是躲得远远的,避免尴尬。道光年间,三朝元老、军机大臣松筠颇受皇帝器重,很多大事都要找他商议,突然有几天,松筠连续多日不到军机处当班,道光帝屡次派人去召见,都说无法上朝,原来正蓝旗旗主家里办丧事,作为正蓝旗旗奴的松筠被旗主召去,年近七十的松筠身穿一身孝服,手拿敲鼓在旗主家门口迎接来往客人,堂堂朝廷重臣被旗主拉去当门童使唤,朝廷脸面荡然无存,道光帝勃然大怒,但是却不能处罚正蓝旗旗主,因为这就是旗人的规矩,没办法,道光帝只好提高松筠的身份,抬入“上三旗”,这样,松筠就再也不用被正蓝旗旗主使唤了。《清代野记》中记载,道光年间,扬州知府的妻子和两淮转运使的妻子十分要好,某天,她打算邀请转运使的妻子来家中做客,知道她是旗人,而自己不懂旗人的规矩,就查遍扬州官员女眷户籍,发现中军守备的妻子是旗人,便请她作陪,守备妻子满口答应。请客当日,守备妻子一到便坐到主位上,而转运使的妻子看到守备妻子,立即双膝跪下请安,守备妻子说“今天主人赏你饭,不必拘礼,坐下吧!”转运使妻子再次跪下拜谢,像个奴仆一样侍立一旁,为守备妻子斟酒送菜,守备妻子又说“不要拂了主人盛情,坐一块吃吧,不用伺候了!”,转运使妻子这才坐下,却一直不敢动筷子吃东西,倒是守备夫人大模大样大吃大喝,知府夫人莫名其妙,后来知府说了,她才知道,守备妻子是旗主,转运使妻子是旗奴,旗奴不敢在旗主面前放肆,至此,转运使妻子对知府的妻子一直不满意。整个清代,这样的怪事层出不穷,八旗的规矩最是繁琐,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先说答案:就以《西游记》原文来看,弼马温、天逢元帅和卷帘大将这三个天庭官职,应该是天蓬元帅官职最高,弼马温次之,卷帘大将职位最低。为什么如此说呢?下面进入正文。猪八戒是天庭大员:行政级别~部级!猪八戒是天庭天河水军的大都督,手下8万水军,因此玉帝封他为天蓬元帅。我们知道,在天庭,还有一个人的职能是和猪八戒差不多的,那就是托塔天王李靖,他掌管着10万天兵天将,他们两个都是天庭的高级将领。8万和10万相差并不是很大,只不过李靖管的是空军和陆军,而猪八戒掌管的是水军。当然,论重要性来说,李靖肯定是排在猪八戒前面,级别也比猪八戒要高,因为水军职能太单一,出了天河也基本上没什么用武之地。因此,天庭的对外武力宣示基本上也都是李靖主持。如果按现在的官职比较来看,猪八戒是集团军司令员,而李靖就是方面军司令员了。8万人的集团军司令员,放到政府中来说,级别怎么说都是部级了。题主的问题是拿天蓬元帅与弼马温、卷帘大将这两个官职进行比较,官职的大小其实也很好比较。蟠桃大会上,猪八戒是有位置的,不然也就不会出现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界的戏码了。而弼马温和卷帘大将这两位,在蟠桃大会上明显是没座位的,孙悟空进不去所以大闹天宫,沙僧进去也只能是站岗维持秩序而已。所以,猪八戒在师兄弟三个中,单以官职而论,明显是老大。弼马温的官职不小,行政级别~厅级!孙悟空的正式官职是御马监正堂管事,“弼马温”是玉帝的戏称,是“避马瘟”的谐音。这官也就是一个养马的官,玉帝说猴子是“弼马温”,一个是捉弄他,在一个也是希望他能把马养好,磨磨他的野性。很多人认为这官也就是一个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其实不然,衙门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但级别确也并不是很低。先看原文: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众臣叫谢恩,他也只朝上唱个大喏。玉帝又差木德星官送他去御马监到任。通过原文,我们可以发现,孙悟空的这个官职是武曲星君推荐的,武曲星君在天庭位高权重,属于管人事的,而且是直接对玉帝负责。换到今天来看,怎么也得是个部级。如果孙悟空这个官职真的不值一提,那怎么也轮不到他来操心。而最后玉帝又专门喊木德星官去送孙悟空到任,这就更让人值得回味了,因为木德星官级别是很高的,他在天宫是有自己宫殿的。我们知道,南天门的火德星君有自己的宫殿,叫彤华宫,北天门的水德星君他的宫殿叫乌浩宫。显然木德星官也是有自己宫殿的,只是书中没提。在书中第四回,对天庭宫殿有过详细论述,有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座宝殿。天庭人员无数,但宫殿是有数的,能在天宫安家落户,级别低了肯定不行。所以,木德星官的级别怎么也得是个部级,和武曲星君差不多的。而玉帝为什么又专门喊木德星官去送孙悟空上任呢?这只能有一个解释,木德星官是孙悟空的直接上司,而且孙悟空所属的这个衙门级别应该也不低,怎么也得是个厅级衙门,不然让一个部级送一个处级去上任,这应该怎么都够不着。当然,孙悟空级别是有的,但衙门确实是个清水衙门,只管马不管人。而在天庭大官云集的地方,孙悟空的这个官相对于大佬来说,一个养马的官,级别在高,也是个笑话。所以孙悟空属下官员对猴王说:这官只是末等,不入流,因为没人在乎。“卷帘大将”名字听起来很威风,但行政级别应该只是~县团级!这沙僧虽然官封大将,但一个“卷帘”的定义,就充分说明了问题。说不好听点,这其实就是玉帝的家奴身份,所以王母开蟠桃宴,沙僧也得去跑腿,最后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贬下界。沙僧自己说:“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这样说起来,好像沙僧的地位在天庭很高似的。但其实不然,“往来护驾我当先”这就是在前面开路,举牌子净街的,“出入随朝予在上”这就是玉帝的持械护卫。而“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这就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人家看的不是他,而是玉帝了。人家对你客气,对你尊重,那也是因为你是天子身边的人,如此而已。在万寿山人参果这一回里,沙僧对孙悟空说:“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见便曾见,却未曾吃。”这里说的“扶侍鸾舆”,就进一步说明,沙僧跟在玉帝轿子旁边,就是一个跑腿的,并兼着护卫一职。在小说第23回沙僧自称:“值殿曾经众圣参,卷帘曾见诸仙拜”,说明天宫中的卷帘大将也不止一位,沙僧也是要轮值的。而在第48回,形容金鱼精的长相“却似卷帘扶驾将,犹如镇寺大门神”,这就是守门的了。总的来说,沙僧的这个“卷帘大将”就是个近侍工作,兼有警戒保卫、听差和仪仗官员的角色。当然,做为玉帝身边的服务人员,他的业务很杂,但主要还是警卫工作,不然玉帝也不会给他个“大将”称号。这个“大将”并不是军中的大将,也就是玉帝身边的一个护卫军头领,喊大将听起来威风,这是玉帝的脸面。我琢磨着,按今天的话来说,沙僧也就是警卫团的一个团长,而且这个团长还不止他一位,平时还都是轮值当班。综上所述,弼马温、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这三个官职中,最高的是猪八戒的天蓬元帅一职,这可以说是部级高官。排在第二的就是孙悟空的弼马温了,这个是厅级。沙僧是官职最小的,一个团长也就是县团级,处级了。当然,你要说这三个官职中最看好那个,那明显就是沙僧了,因为毕竟是天子身边的人,别看小小的一个县团级,但各方大佬都不敢轻易得罪他。所以“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只要不犯错,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八旗的旗主太威风,权势到底有多大,为何官员升官后最怕见旗主?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记得,雍正推行改革,八王爷胤禩联合关外八名旗主进京,以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为由,差点把雍正逼下台。《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正红旗权臣和珅官至极品,碰到了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讨饭,和珅见到我也的跪下磕头”,和珅听了,表情尴尬,只能磕头说是。八旗旗主的权力如此大,你觉得这是导演在夸张吗?绝对不是,现实比这个还要残酷。范文程是范仲淹十七世孙,是最早投靠清朝的那一批人,可谓是清朝开国功臣,清朝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他手,被视为文臣之首,侍奉了四代帝王,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功臣,他的美丽老婆被豫亲王多铎看中,强行从范家抢走带回府中享用几天,多铎是他的旗主,作为包衣奴才的范文程毫无办法,龚自珍曾描述过包衣和旗主的关系“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也就是说,包衣的一切都是旗主的,旗主相中你老婆是给你面子,最终,范文程将这件事迂回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把多铎训斥一顿,让多铎送回范文程老婆、赔款、道歉了事儿。(《清实录》记载:“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发,下诸王、贝勒、大臣鞠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不发,罚银三千两。“)这就是八旗制度的特殊之处,旗人的规矩也是最多的我们知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先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到了1615年,八旗制度正式确立。说白了,八旗最初就是八支队伍,每个旗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战系统,八旗最初由努尔哈赤一人控制,后来年纪大了,就把八旗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第一任旗主就是四大贝勒,后来皇太极夺取继承权,把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划归皇帝直属,控制在自己手里,称为上三旗,其他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爷贝勒担任旗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八旗旗主在清朝的舞台上举足轻重,皇权和旗主权力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清初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在想办法削弱旗主的权力,逐渐的,官职和爵位都要靠科举和军功来获得,这样一来,旗主家的儿子也就没什么优势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各位旗主的权力基本上被削减的就剩一个空架子,乾隆时期,旗主的身份也就是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清朝后期,有的旗主经营不善,家道败落,生活潦倒,这能干粗活,而本旗的旗奴则高官厚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旗奴遇到自己的旗主,依旧得下马请安,如果旗主是个泼皮,命令旗奴代自己干活,旗奴也不敢违抗,只能不断请安,送钱送物,以求不要丢人现眼。这就是八旗的规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如果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子孙依然在旗谱上,如果因私犯罪,就会连子孙一起从旗籍上除掉,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下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恭恭敬敬,不得有半分的悖逆,所以,旗人之中的富贵者,见到自己的旗主都是躲得远远的,避免尴尬。道光年间,三朝元老、军机大臣松筠颇受皇帝器重,很多大事都要找他商议,突然有几天,松筠连续多日不到军机处当班,道光帝屡次派人去召见,都说无法上朝,原来正蓝旗旗主家里办丧事,作为正蓝旗旗奴的松筠被旗主召去,年近七十的松筠身穿一身孝服,手拿敲鼓在旗主家门口迎接来往客人,堂堂朝廷重臣被旗主拉去当门童使唤,朝廷脸面荡然无存,道光帝勃然大怒,但是却不能处罚正蓝旗旗主,因为这就是旗人的规矩,没办法,道光帝只好提高松筠的身份,抬入“上三旗”,这样,松筠就再也不用被正蓝旗旗主使唤了。《清代野记》中记载,道光年间,扬州知府的妻子和两淮转运使的妻子十分要好,某天,她打算邀请转运使的妻子来家中做客,知道她是旗人,而自己不懂旗人的规矩,就查遍扬州官员女眷户籍,发现中军守备的妻子是旗人,便请她作陪,守备妻子满口答应。请客当日,守备妻子一到便坐到主位上,而转运使的妻子看到守备妻子,立即双膝跪下请安,守备妻子说“今天主人赏你饭,不必拘礼,坐下吧!”转运使妻子再次跪下拜谢,像个奴仆一样侍立一旁,为守备妻子斟酒送菜,守备妻子又说“不要拂了主人盛情,坐一块吃吧,不用伺候了!”,转运使妻子这才坐下,却一直不敢动筷子吃东西,倒是守备夫人大模大样大吃大喝,知府夫人莫名其妙,后来知府说了,她才知道,守备妻子是旗主,转运使妻子是旗奴,旗奴不敢在旗主面前放肆,至此,转运使妻子对知府的妻子一直不满意。整个清代,这样的怪事层出不穷,八旗的规矩最是繁琐,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先说答案:就以《西游记》原文来看,弼马温、天逢元帅和卷帘大将这三个天庭官职,应该是天蓬元帅官职最高,弼马温次之,卷帘大将职位最低。为什么如此说呢?下面进入正文。猪八戒是天庭大员:行政级别~部级!猪八戒是天庭天河水军的大都督,手下8万水军,因此玉帝封他为天蓬元帅。我们知道,在天庭,还有一个人的职能是和猪八戒差不多的,那就是托塔天王李靖,他掌管着10万天兵天将,他们两个都是天庭的高级将领。8万和10万相差并不是很大,只不过李靖管的是空军和陆军,而猪八戒掌管的是水军。当然,论重要性来说,李靖肯定是排在猪八戒前面,级别也比猪八戒要高,因为水军职能太单一,出了天河也基本上没什么用武之地。因此,天庭的对外武力宣示基本上也都是李靖主持。如果按现在的官职比较来看,猪八戒是集团军司令员,而李靖就是方面军司令员了。8万人的集团军司令员,放到政府中来说,级别怎么说都是部级了。题主的问题是拿天蓬元帅与弼马温、卷帘大将这两个官职进行比较,官职的大小其实也很好比较。蟠桃大会上,猪八戒是有位置的,不然也就不会出现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界的戏码了。而弼马温和卷帘大将这两位,在蟠桃大会上明显是没座位的,孙悟空进不去所以大闹天宫,沙僧进去也只能是站岗维持秩序而已。所以,猪八戒在师兄弟三个中,单以官职而论,明显是老大。弼马温的官职不小,行政级别~厅级!孙悟空的正式官职是御马监正堂管事,“弼马温”是玉帝的戏称,是“避马瘟”的谐音。这官也就是一个养马的官,玉帝说猴子是“弼马温”,一个是捉弄他,在一个也是希望他能把马养好,磨磨他的野性。很多人认为这官也就是一个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其实不然,衙门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但级别确也并不是很低。先看原文: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众臣叫谢恩,他也只朝上唱个大喏。玉帝又差木德星官送他去御马监到任。通过原文,我们可以发现,孙悟空的这个官职是武曲星君推荐的,武曲星君在天庭位高权重,属于管人事的,而且是直接对玉帝负责。换到今天来看,怎么也得是个部级。如果孙悟空这个官职真的不值一提,那怎么也轮不到他来操心。而最后玉帝又专门喊木德星官去送孙悟空到任,这就更让人值得回味了,因为木德星官级别是很高的,他在天宫是有自己宫殿的。我们知道,南天门的火德星君有自己的宫殿,叫彤华宫,北天门的水德星君他的宫殿叫乌浩宫。显然木德星官也是有自己宫殿的,只是书中没提。在书中第四回,对天庭宫殿有过详细论述,有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座宝殿。天庭人员无数,但宫殿是有数的,能在天宫安家落户,级别低了肯定不行。所以,木德星官的级别怎么也得是个部级,和武曲星君差不多的。而玉帝为什么又专门喊木德星官去送孙悟空上任呢?这只能有一个解释,木德星官是孙悟空的直接上司,而且孙悟空所属的这个衙门级别应该也不低,怎么也得是个厅级衙门,不然让一个部级送一个处级去上任,这应该怎么都够不着。当然,孙悟空级别是有的,但衙门确实是个清水衙门,只管马不管人。而在天庭大官云集的地方,孙悟空的这个官相对于大佬来说,一个养马的官,级别在高,也是个笑话。所以孙悟空属下官员对猴王说:这官只是末等,不入流,因为没人在乎。“卷帘大将”名字听起来很威风,但行政级别应该只是~县团级!这沙僧虽然官封大将,但一个“卷帘”的定义,就充分说明了问题。说不好听点,这其实就是玉帝的家奴身份,所以王母开蟠桃宴,沙僧也得去跑腿,最后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贬下界。沙僧自己说:“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这样说起来,好像沙僧的地位在天庭很高似的。但其实不然,“往来护驾我当先”这就是在前面开路,举牌子净街的,“出入随朝予在上”这就是玉帝的持械护卫。而“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这就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人家看的不是他,而是玉帝了。人家对你客气,对你尊重,那也是因为你是天子身边的人,如此而已。在万寿山人参果这一回里,沙僧对孙悟空说:“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见便曾见,却未曾吃。”这里说的“扶侍鸾舆”,就进一步说明,沙僧跟在玉帝轿子旁边,就是一个跑腿的,并兼着护卫一职。在小说第23回沙僧自称:“值殿曾经众圣参,卷帘曾见诸仙拜”,说明天宫中的卷帘大将也不止一位,沙僧也是要轮值的。而在第48回,形容金鱼精的长相“却似卷帘扶驾将,犹如镇寺大门神”,这就是守门的了。总的来说,沙僧的这个“卷帘大将”就是个近侍工作,兼有警戒保卫、听差和仪仗官员的角色。当然,做为玉帝身边的服务人员,他的业务很杂,但主要还是警卫工作,不然玉帝也不会给他个“大将”称号。这个“大将”并不是军中的大将,也就是玉帝身边的一个护卫军头领,喊大将听起来威风,这是玉帝的脸面。我琢磨着,按今天的话来说,沙僧也就是警卫团的一个团长,而且这个团长还不止他一位,平时还都是轮值当班。综上所述,弼马温、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这三个官职中,最高的是猪八戒的天蓬元帅一职,这可以说是部级高官。排在第二的就是孙悟空的弼马温了,这个是厅级。沙僧是官职最小的,一个团长也就是县团级,处级了。当然,你要说这三个官职中最看好那个,那明显就是沙僧了,因为毕竟是天子身边的人,别看小小的一个县团级,但各方大佬都不敢轻易得罪他。所以“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只要不犯错,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清朝实在是太大了,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大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别问我这400万平方公里去哪儿了,我们今天就谈谈清朝这么大,该怎么管理这件事儿。地方太大了,这也不太好管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话、网络,传递消息基本就靠马的四条腿,发了疯似的狂奔。为了方便管辖,清朝便开始实行总督制度。其实这玩意儿明朝就有,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明朝的总督,基本上就是遇到麻烦事儿了,就派个朝中大员到地方上兼任总督一职,等到事情解决了,这哥们就撤了,类似钦差大臣的意思。比如浙直总督胡宗宪,蓟辽总督袁崇焕等。清朝的总督,那可就是常设职位了。他们便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了,主要管辖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般手里有一到三个省的地盘可以管,那权力实在是大得吓人。而且清朝总督,一般是正二品高官,如果还能兼有一个兵部尚书衔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话,那可就成了从一品大员了。如果这位总督除此之外,还兼有大学士衔,那么就要恭喜他了,他可就荣升为正一品高官了,升无可升的情况下,就等着封爵了。一、清朝常设的总督,一般有9个。清朝的这9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直隶总督,坐镇保定。手握直隶境内的军政大权,包括了如今的河北、内蒙部分地区。两江总督,坐镇江宁。手握江苏(包括上海)、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四川总督,坐镇成都。显然,是四川的军政一把手。闽浙总督,坐镇福州。管辖福建、浙江两省的军政大权。云贵总督,坐镇昆明。手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政大权。湖广总督,坐镇武昌。手握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大权。(最近不太热播的电影主人公张之洞,就曾是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坐镇广州。自然是广东、广西的军政一把手了。东三省总督,坐镇奉天。这个比较特别,过去清朝在东北设立盛京将军,到了光绪年间,才改成了东三省总督,手握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军政大权。陕甘总督,坐镇兰州。主要负责陕西、甘肃等地的军政事务。除了这9大总督以外,清朝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比较特殊的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他们俩是干嘛的呢?看名字其实我们就知道了,这两位并不是负责某一个片区的军政事务,而是负责水利运输的官员。其中漕运总督,驻扎在淮安,管理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8个省的漕运。主要负责将这8个省的粮食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河道总督,驻扎在清江浦(也在淮安境内),他们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务。二、直隶总督有1个地方,他是管不到的,那就是顺天府。这9大总督,分别管辖着全国各地的军政事务,对清朝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陕甘总督。陕甘总督大家很熟悉,因为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就是坐镇陕甘地区的陕甘总督,在这儿帮助十四阿哥胤禵运送粮草,顺便以粮草挟制他。两江总督,那可是总督里的热门职位,因为他所管辖的两江地区,是清朝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知道这人有钱就完事儿了。直隶总督,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不太了解,主要是因为直隶这个称呼如今没了。其实直隶就是如今的河北大部分地区外加内蒙的一小部分地区。那我们现在就通透了,直隶总督不就把京城给包裹起来了嘛!还真是这样,所以现在你应该能搞明白一点了,京城是直隶总督绝对管不了的地方。而京城也不可能是皇帝亲自管理治安问题吧?所以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还设立了顺天府,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则是由顺天府尹单独管辖。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员,那么是不是说直隶总督就能管辖顺天府尹了?当然不是!直隶总督看到这儿都懵圈了,什么情况?我一个从一品的高官,怎么就管不了一个正三品的家伙了?对不起,您还真管不了!第一,因为顺天府尹的职位比较敏感,一般都是由朝中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吏兼任。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家就是朝中那个人,顺天府尹只是兼职而已,你说你一个地方总督能管得了嘛!第二,因为顺天府尹是皇帝跟前的父母官。好家伙,人家一言不合就可以直接面圣,你虽然是总督,可想要见皇帝,是不是也得层层申请啊?可人家顺天府尹完全有机会成为天天面圣,这就是区别。第三,因为顺天府相当于直辖市。顺天府尹这个直辖市的市长,自然和省部级高官的级别是一样的了,尽管你还是只能称呼他为府尹,可人家头上并没有巡抚和总督了。由此可见,顺天府尹是不好惹的角色,人家在天子脚下做事,可以直达天庭,哪怕是封疆大吏直隶总督,也得给他几分面子。总结:直隶总督,其实是最尴尬的总督。都说直隶总督是天下11位总督中最牛的一个,其实在我看来,直隶总督是最为尴尬的一个才对。身为封疆大吏,一般的总督,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对不对?可直隶总督不行啊,他的地盘上有他管不了的顺天府尹,还有他管不了的京城内各大高官包括皇帝。管不了就躲远点呗,最要命的是,直隶总督还得在这帮高级官吏眼皮子底下干活。你尝试过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盯着你的那种感觉吗?直隶总督整天胆战心惊地上班,这工作自然是很难办得好。而且想要揩油,也不敢随便找机会,因为他知道,有若干双眼睛正在盯着他。所以说,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军以后,从两江总督任上转任直隶总督,这可把他搞得烦透了,在那儿什么都干不好,最后还是回来做两江总督了。不吹不黑,两江地区做官,那是真相。参考资料:《清史稿》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八旗的旗主太威风,权势到底有多大,为何官员升官后最怕见旗主?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记得,雍正推行改革,八王爷胤禩联合关外八名旗主进京,以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为由,差点把雍正逼下台。《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正红旗权臣和珅官至极品,碰到了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讨饭,和珅见到我也的跪下磕头”,和珅听了,表情尴尬,只能磕头说是。八旗旗主的权力如此大,你觉得这是导演在夸张吗?绝对不是,现实比这个还要残酷。范文程是范仲淹十七世孙,是最早投靠清朝的那一批人,可谓是清朝开国功臣,清朝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他手,被视为文臣之首,侍奉了四代帝王,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功臣,他的美丽老婆被豫亲王多铎看中,强行从范家抢走带回府中享用几天,多铎是他的旗主,作为包衣奴才的范文程毫无办法,龚自珍曾描述过包衣和旗主的关系“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也就是说,包衣的一切都是旗主的,旗主相中你老婆是给你面子,最终,范文程将这件事迂回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把多铎训斥一顿,让多铎送回范文程老婆、赔款、道歉了事儿。(《清实录》记载:“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发,下诸王、贝勒、大臣鞠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不发,罚银三千两。“)这就是八旗制度的特殊之处,旗人的规矩也是最多的我们知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先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到了1615年,八旗制度正式确立。说白了,八旗最初就是八支队伍,每个旗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战系统,八旗最初由努尔哈赤一人控制,后来年纪大了,就把八旗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第一任旗主就是四大贝勒,后来皇太极夺取继承权,把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划归皇帝直属,控制在自己手里,称为上三旗,其他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爷贝勒担任旗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八旗旗主在清朝的舞台上举足轻重,皇权和旗主权力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清初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在想办法削弱旗主的权力,逐渐的,官职和爵位都要靠科举和军功来获得,这样一来,旗主家的儿子也就没什么优势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各位旗主的权力基本上被削减的就剩一个空架子,乾隆时期,旗主的身份也就是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清朝后期,有的旗主经营不善,家道败落,生活潦倒,这能干粗活,而本旗的旗奴则高官厚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旗奴遇到自己的旗主,依旧得下马请安,如果旗主是个泼皮,命令旗奴代自己干活,旗奴也不敢违抗,只能不断请安,送钱送物,以求不要丢人现眼。这就是八旗的规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如果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子孙依然在旗谱上,如果因私犯罪,就会连子孙一起从旗籍上除掉,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下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恭恭敬敬,不得有半分的悖逆,所以,旗人之中的富贵者,见到自己的旗主都是躲得远远的,避免尴尬。道光年间,三朝元老、军机大臣松筠颇受皇帝器重,很多大事都要找他商议,突然有几天,松筠连续多日不到军机处当班,道光帝屡次派人去召见,都说无法上朝,原来正蓝旗旗主家里办丧事,作为正蓝旗旗奴的松筠被旗主召去,年近七十的松筠身穿一身孝服,手拿敲鼓在旗主家门口迎接来往客人,堂堂朝廷重臣被旗主拉去当门童使唤,朝廷脸面荡然无存,道光帝勃然大怒,但是却不能处罚正蓝旗旗主,因为这就是旗人的规矩,没办法,道光帝只好提高松筠的身份,抬入“上三旗”,这样,松筠就再也不用被正蓝旗旗主使唤了。《清代野记》中记载,道光年间,扬州知府的妻子和两淮转运使的妻子十分要好,某天,她打算邀请转运使的妻子来家中做客,知道她是旗人,而自己不懂旗人的规矩,就查遍扬州官员女眷户籍,发现中军守备的妻子是旗人,便请她作陪,守备妻子满口答应。请客当日,守备妻子一到便坐到主位上,而转运使的妻子看到守备妻子,立即双膝跪下请安,守备妻子说“今天主人赏你饭,不必拘礼,坐下吧!”转运使妻子再次跪下拜谢,像个奴仆一样侍立一旁,为守备妻子斟酒送菜,守备妻子又说“不要拂了主人盛情,坐一块吃吧,不用伺候了!”,转运使妻子这才坐下,却一直不敢动筷子吃东西,倒是守备夫人大模大样大吃大喝,知府夫人莫名其妙,后来知府说了,她才知道,守备妻子是旗主,转运使妻子是旗奴,旗奴不敢在旗主面前放肆,至此,转运使妻子对知府的妻子一直不满意。整个清代,这样的怪事层出不穷,八旗的规矩最是繁琐,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先说答案:就以《西游记》原文来看,弼马温、天逢元帅和卷帘大将这三个天庭官职,应该是天蓬元帅官职最高,弼马温次之,卷帘大将职位最低。为什么如此说呢?下面进入正文。猪八戒是天庭大员:行政级别~部级!猪八戒是天庭天河水军的大都督,手下8万水军,因此玉帝封他为天蓬元帅。我们知道,在天庭,还有一个人的职能是和猪八戒差不多的,那就是托塔天王李靖,他掌管着10万天兵天将,他们两个都是天庭的高级将领。8万和10万相差并不是很大,只不过李靖管的是空军和陆军,而猪八戒掌管的是水军。当然,论重要性来说,李靖肯定是排在猪八戒前面,级别也比猪八戒要高,因为水军职能太单一,出了天河也基本上没什么用武之地。因此,天庭的对外武力宣示基本上也都是李靖主持。如果按现在的官职比较来看,猪八戒是集团军司令员,而李靖就是方面军司令员了。8万人的集团军司令员,放到政府中来说,级别怎么说都是部级了。题主的问题是拿天蓬元帅与弼马温、卷帘大将这两个官职进行比较,官职的大小其实也很好比较。蟠桃大会上,猪八戒是有位置的,不然也就不会出现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界的戏码了。而弼马温和卷帘大将这两位,在蟠桃大会上明显是没座位的,孙悟空进不去所以大闹天宫,沙僧进去也只能是站岗维持秩序而已。所以,猪八戒在师兄弟三个中,单以官职而论,明显是老大。弼马温的官职不小,行政级别~厅级!孙悟空的正式官职是御马监正堂管事,“弼马温”是玉帝的戏称,是“避马瘟”的谐音。这官也就是一个养马的官,玉帝说猴子是“弼马温”,一个是捉弄他,在一个也是希望他能把马养好,磨磨他的野性。很多人认为这官也就是一个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其实不然,衙门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但级别确也并不是很低。先看原文: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众臣叫谢恩,他也只朝上唱个大喏。玉帝又差木德星官送他去御马监到任。通过原文,我们可以发现,孙悟空的这个官职是武曲星君推荐的,武曲星君在天庭位高权重,属于管人事的,而且是直接对玉帝负责。换到今天来看,怎么也得是个部级。如果孙悟空这个官职真的不值一提,那怎么也轮不到他来操心。而最后玉帝又专门喊木德星官去送孙悟空到任,这就更让人值得回味了,因为木德星官级别是很高的,他在天宫是有自己宫殿的。我们知道,南天门的火德星君有自己的宫殿,叫彤华宫,北天门的水德星君他的宫殿叫乌浩宫。显然木德星官也是有自己宫殿的,只是书中没提。在书中第四回,对天庭宫殿有过详细论述,有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座宝殿。天庭人员无数,但宫殿是有数的,能在天宫安家落户,级别低了肯定不行。所以,木德星官的级别怎么也得是个部级,和武曲星君差不多的。而玉帝为什么又专门喊木德星官去送孙悟空上任呢?这只能有一个解释,木德星官是孙悟空的直接上司,而且孙悟空所属的这个衙门级别应该也不低,怎么也得是个厅级衙门,不然让一个部级送一个处级去上任,这应该怎么都够不着。当然,孙悟空级别是有的,但衙门确实是个清水衙门,只管马不管人。而在天庭大官云集的地方,孙悟空的这个官相对于大佬来说,一个养马的官,级别在高,也是个笑话。所以孙悟空属下官员对猴王说:这官只是末等,不入流,因为没人在乎。“卷帘大将”名字听起来很威风,但行政级别应该只是~县团级!这沙僧虽然官封大将,但一个“卷帘”的定义,就充分说明了问题。说不好听点,这其实就是玉帝的家奴身份,所以王母开蟠桃宴,沙僧也得去跑腿,最后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贬下界。沙僧自己说:“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这样说起来,好像沙僧的地位在天庭很高似的。但其实不然,“往来护驾我当先”这就是在前面开路,举牌子净街的,“出入随朝予在上”这就是玉帝的持械护卫。而“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这就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人家看的不是他,而是玉帝了。人家对你客气,对你尊重,那也是因为你是天子身边的人,如此而已。在万寿山人参果这一回里,沙僧对孙悟空说:“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见便曾见,却未曾吃。”这里说的“扶侍鸾舆”,就进一步说明,沙僧跟在玉帝轿子旁边,就是一个跑腿的,并兼着护卫一职。在小说第23回沙僧自称:“值殿曾经众圣参,卷帘曾见诸仙拜”,说明天宫中的卷帘大将也不止一位,沙僧也是要轮值的。而在第48回,形容金鱼精的长相“却似卷帘扶驾将,犹如镇寺大门神”,这就是守门的了。总的来说,沙僧的这个“卷帘大将”就是个近侍工作,兼有警戒保卫、听差和仪仗官员的角色。当然,做为玉帝身边的服务人员,他的业务很杂,但主要还是警卫工作,不然玉帝也不会给他个“大将”称号。这个“大将”并不是军中的大将,也就是玉帝身边的一个护卫军头领,喊大将听起来威风,这是玉帝的脸面。我琢磨着,按今天的话来说,沙僧也就是警卫团的一个团长,而且这个团长还不止他一位,平时还都是轮值当班。综上所述,弼马温、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这三个官职中,最高的是猪八戒的天蓬元帅一职,这可以说是部级高官。排在第二的就是孙悟空的弼马温了,这个是厅级。沙僧是官职最小的,一个团长也就是县团级,处级了。当然,你要说这三个官职中最看好那个,那明显就是沙僧了,因为毕竟是天子身边的人,别看小小的一个县团级,但各方大佬都不敢轻易得罪他。所以“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只要不犯错,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清朝实在是太大了,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大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别问我这400万平方公里去哪儿了,我们今天就谈谈清朝这么大,该怎么管理这件事儿。地方太大了,这也不太好管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话、网络,传递消息基本就靠马的四条腿,发了疯似的狂奔。为了方便管辖,清朝便开始实行总督制度。其实这玩意儿明朝就有,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明朝的总督,基本上就是遇到麻烦事儿了,就派个朝中大员到地方上兼任总督一职,等到事情解决了,这哥们就撤了,类似钦差大臣的意思。比如浙直总督胡宗宪,蓟辽总督袁崇焕等。清朝的总督,那可就是常设职位了。他们便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了,主要管辖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般手里有一到三个省的地盘可以管,那权力实在是大得吓人。而且清朝总督,一般是正二品高官,如果还能兼有一个兵部尚书衔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话,那可就成了从一品大员了。如果这位总督除此之外,还兼有大学士衔,那么就要恭喜他了,他可就荣升为正一品高官了,升无可升的情况下,就等着封爵了。一、清朝常设的总督,一般有9个。清朝的这9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直隶总督,坐镇保定。手握直隶境内的军政大权,包括了如今的河北、内蒙部分地区。两江总督,坐镇江宁。手握江苏(包括上海)、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四川总督,坐镇成都。显然,是四川的军政一把手。闽浙总督,坐镇福州。管辖福建、浙江两省的军政大权。云贵总督,坐镇昆明。手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政大权。湖广总督,坐镇武昌。手握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大权。(最近不太热播的电影主人公张之洞,就曾是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坐镇广州。自然是广东、广西的军政一把手了。东三省总督,坐镇奉天。这个比较特别,过去清朝在东北设立盛京将军,到了光绪年间,才改成了东三省总督,手握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军政大权。陕甘总督,坐镇兰州。主要负责陕西、甘肃等地的军政事务。除了这9大总督以外,清朝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比较特殊的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他们俩是干嘛的呢?看名字其实我们就知道了,这两位并不是负责某一个片区的军政事务,而是负责水利运输的官员。其中漕运总督,驻扎在淮安,管理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8个省的漕运。主要负责将这8个省的粮食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河道总督,驻扎在清江浦(也在淮安境内),他们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务。二、直隶总督有1个地方,他是管不到的,那就是顺天府。这9大总督,分别管辖着全国各地的军政事务,对清朝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陕甘总督。陕甘总督大家很熟悉,因为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就是坐镇陕甘地区的陕甘总督,在这儿帮助十四阿哥胤禵运送粮草,顺便以粮草挟制他。两江总督,那可是总督里的热门职位,因为他所管辖的两江地区,是清朝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知道这人有钱就完事儿了。直隶总督,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不太了解,主要是因为直隶这个称呼如今没了。其实直隶就是如今的河北大部分地区外加内蒙的一小部分地区。那我们现在就通透了,直隶总督不就把京城给包裹起来了嘛!还真是这样,所以现在你应该能搞明白一点了,京城是直隶总督绝对管不了的地方。而京城也不可能是皇帝亲自管理治安问题吧?所以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还设立了顺天府,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则是由顺天府尹单独管辖。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员,那么是不是说直隶总督就能管辖顺天府尹了?当然不是!直隶总督看到这儿都懵圈了,什么情况?我一个从一品的高官,怎么就管不了一个正三品的家伙了?对不起,您还真管不了!第一,因为顺天府尹的职位比较敏感,一般都是由朝中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吏兼任。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家就是朝中那个人,顺天府尹只是兼职而已,你说你一个地方总督能管得了嘛!第二,因为顺天府尹是皇帝跟前的父母官。好家伙,人家一言不合就可以直接面圣,你虽然是总督,可想要见皇帝,是不是也得层层申请啊?可人家顺天府尹完全有机会成为天天面圣,这就是区别。第三,因为顺天府相当于直辖市。顺天府尹这个直辖市的市长,自然和省部级高官的级别是一样的了,尽管你还是只能称呼他为府尹,可人家头上并没有巡抚和总督了。由此可见,顺天府尹是不好惹的角色,人家在天子脚下做事,可以直达天庭,哪怕是封疆大吏直隶总督,也得给他几分面子。总结:直隶总督,其实是最尴尬的总督。都说直隶总督是天下11位总督中最牛的一个,其实在我看来,直隶总督是最为尴尬的一个才对。身为封疆大吏,一般的总督,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对不对?可直隶总督不行啊,他的地盘上有他管不了的顺天府尹,还有他管不了的京城内各大高官包括皇帝。管不了就躲远点呗,最要命的是,直隶总督还得在这帮高级官吏眼皮子底下干活。你尝试过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盯着你的那种感觉吗?直隶总督整天胆战心惊地上班,这工作自然是很难办得好。而且想要揩油,也不敢随便找机会,因为他知道,有若干双眼睛正在盯着他。所以说,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军以后,从两江总督任上转任直隶总督,这可把他搞得烦透了,在那儿什么都干不好,最后还是回来做两江总督了。不吹不黑,两江地区做官,那是真相。参考资料:《清史稿》包拯、海瑞都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廉吏,他们一心为国为民,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一生刚正不阿,因此一个被称为“包青天”,另一个则被称为“海青天”。那作为相隔百年的青天大老爷,包拯与海瑞到底谁担任的官职更大呢?包拯包拯生前官至枢密副使,正二品。枢密副使是枢密院的副长官,协助枢密使执掌宋朝军令,《宋史.职官志》载:“枢密使,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枢密院是北宋最高的军事机构,与中书门下分掌军令与政令,号为“二府”,枢密院为“枢府”。宋太祖赵匡胤置枢密院的目的如宋末历史学家马端临所说“枢密院官虽曰掌兵,亦未尝不兼任宰相之事”,就是为分相权,因此北宋初期枢密院的权力非常大。“佐天子执兵政”,这就是枢密院。《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宋初枢密院下设兵、吏、户、礼等四房,分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同时若得皇帝的批准,枢密院还有调兵之权。当然宋初,枢密院并没有统兵的权力,如禁军,有统兵之权的是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等三衙,而枢密院只有调发禁军的权力,正所谓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简单的说“枢密副使”就是宰相之职,他是宋初全国军令的执掌者之一,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可谓是宋初权势最为显赫的一个官职。海瑞海瑞生前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记住不是很多题主说的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是正二品,右佥都御史是正四品,右佥都御史位在左、右副都御史,左、右都御史之下),位列正二品。南京右都御史,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职掌与北京都察院一样,但是十三道监察御史人数要少于北京,南京都察院监察御史只有30人,而北京都察院大约有110人。同时南京都察院拥有提督操江之责,领上、下江防之事,这是北京都察院所没有的。都察院,为明朝最高监察机构,“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拥有监察、弹劾百官及建议之权。都御史为都察院最高长官,“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明史.职官志》),他负责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御史。都御史可弹劾奸邪、小人结党、作威福乱政之徒,卑劣贪鄙败坏官纪之徒,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之徒。同时遇到朝觐、考察时,都御史会同吏部尚书确认官员贤能与否,及官员升降。此外,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会审,都御史与刑部、大理寺主官进行三司会审,明确其是否犯罪。简单的说右都御史有点类似于秦汉的御史大夫,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监察百官,看官员有无违法行为,有就弹劾他。同时明朝的右都御史还有一项比较大的特权,那就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都察院虽无执法权,但是凭借着这个权力,在小事上,如知县犯法,御史可以直接先免了他的官。综上所述,包拯的官职其实是明显大于海瑞的,毕竟包拯的“枢密副使”是宰相之职,而海瑞虽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位列右都御史职,也是与包拯的品级一样,是正二品,但他毕竟不是宰相之职,且别忘记海瑞只是南京右都御史,相对于北京的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海瑞的右都御史还是稍微差了点火候,直白的说就是在权利上要比北京低了许多,如此就更比不上包拯的“枢密副使”了。九门提督是清朝比较特殊的一个职位。九门提督虽然也叫提督,但是和清朝的提督却有点不一样。在清朝,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省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何为绿营兵?其实是相对于八旗兵而言的。绿营兵,由汉人自成(相对应的八旗兵由旗人组成),军营旗帜为绿色,故而得名。绿营兵虽然也是清朝的常备兵种,但是地位远不如八旗兵,所以就造成了提督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提督为从一品,比起八旗兵一省之统领驻防将军的正一品低了半级,这倒也没啥。驻防将军相对比较独立,不受地方督抚的钳制,但是提督却不一样,他受到总督和巡抚的钳制,哪怕巡抚只是正二品。我们言归正传,回到九门提督这个话题上来。九门提督和其他提督一样,也是武官,其品级初为正二品,后升为从一品。九门提督驻京武官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重要性。京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皇帝极其家属生活的地方,不容有失。而九门提督作为京城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驻防的八旗劲旅),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在清朝,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非旗人不能担任,而且非皇帝的心腹不能担任。历史上担任过九门提督之人,无一不是皇帝的亲信重臣,如隆科多、和珅、荣禄等人。试想一下,要是九门提督把城门一关,带兵杀入紫禁城,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九门提督历来都是有皇帝亲信之人担任。九门提督之所以被冠以九门之城,是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的治安和守备任务,这九做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守备京师,当然要有足够的人马。九门提督统帅着京师的五个巡捕营(绿营兵),以及部分八旗兵,总人数加起来有2到3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士,战斗力不可小觑。当然,到慈禧年间,九门提督下面的兵力战斗力退化严重,面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行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九门提督的职权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的杂,包括巡逻、守夜、执勤、维护治安、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消防,同时还有肩负起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如果套用现在的话来说,九门提督有点类似于首都的公安厅厅长同时兼有部分首都卫戍司令的职责,兼顾警察和军队的双重身份。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十三年,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期。溥仪退位之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九门提督这个机构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继续负责保卫紫禁城(毕竟溥仪还生活在里面),直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个机构才宣告瓦解。其实县官的墓也屡有发现,这点如果你留意报道的话就可以得知,不过发现归发现,这些县官墓大部分被人为的自动忽略了,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即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有多大荣耀,死后也要按照相同的规格来安葬。县官与王公大臣皇帝陵墓相比,犹如大江大河与小溪,身份地位悬殊太大,自然陪葬品也少的可怜,珍品更不必说基本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发掘坟墓,本质上来说是寻找珍品的,县官里面基本没有,那么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算被人找到也很难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次县官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年轻时为县官,随着年纪渐长,政绩突出,官职上升,到老了肯定会以自己当官最高的官职规格来下葬,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令璜就是从县官做起,最后做到大理寺卿的高官位置,他的墓如果被发掘可以说是王公贵族,而不会说这是一位县官的墓。其三还和一个人的名气有关,王公贵族和帝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而县官处于官场的末层,他们很少有值得流传世间的功绩,相比之下发掘县官的墓意义不大。其四规格不同,王公贵族墓地的规格远大于县官墓地的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公贵族墓保存的几率远大于县官墓。最后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西安修地铁的那个段子,大意是修3号5号6号线时挖出了唐朝公主,大臣的墓地,而修8号线时发现了清朝一个小官的墓,然后问怎么处置,答复是让工人随便挖挖,把有价值的文物取出就好。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对话这个段子很好的映射了题主的疑问,县官墓地在陪葬品,名气,规格等方面都不如王公贵族,世人怎么会对他们有印象呢?八旗的旗主太威风,权势到底有多大,为何官员升官后最怕见旗主?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记得,雍正推行改革,八王爷胤禩联合关外八名旗主进京,以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为由,差点把雍正逼下台。《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正红旗权臣和珅官至极品,碰到了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讨饭,和珅见到我也的跪下磕头”,和珅听了,表情尴尬,只能磕头说是。八旗旗主的权力如此大,你觉得这是导演在夸张吗?绝对不是,现实比这个还要残酷。范文程是范仲淹十七世孙,是最早投靠清朝的那一批人,可谓是清朝开国功臣,清朝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他手,被视为文臣之首,侍奉了四代帝王,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功臣,他的美丽老婆被豫亲王多铎看中,强行从范家抢走带回府中享用几天,多铎是他的旗主,作为包衣奴才的范文程毫无办法,龚自珍曾描述过包衣和旗主的关系“包衣之人,见王,如家奴见家长之礼;包衣之女,许亲王等拣选为媵妾。”,也就是说,包衣的一切都是旗主的,旗主相中你老婆是给你面子,最终,范文程将这件事迂回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把多铎训斥一顿,让多铎送回范文程老婆、赔款、道歉了事儿。(《清实录》记载:“豫郡王多铎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发,下诸王、贝勒、大臣鞠讯,得状。多铎罚银一千两,并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不发,罚银三千两。“)这就是八旗制度的特殊之处,旗人的规矩也是最多的我们知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先有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到了1615年,八旗制度正式确立。说白了,八旗最初就是八支队伍,每个旗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战系统,八旗最初由努尔哈赤一人控制,后来年纪大了,就把八旗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第一任旗主就是四大贝勒,后来皇太极夺取继承权,把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划归皇帝直属,控制在自己手里,称为上三旗,其他五旗为下五旗,由诸王爷贝勒担任旗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八旗旗主在清朝的舞台上举足轻重,皇权和旗主权力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清初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在想办法削弱旗主的权力,逐渐的,官职和爵位都要靠科举和军功来获得,这样一来,旗主家的儿子也就没什么优势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各位旗主的权力基本上被削减的就剩一个空架子,乾隆时期,旗主的身份也就是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清朝后期,有的旗主经营不善,家道败落,生活潦倒,这能干粗活,而本旗的旗奴则高官厚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旗奴遇到自己的旗主,依旧得下马请安,如果旗主是个泼皮,命令旗奴代自己干活,旗奴也不敢违抗,只能不断请安,送钱送物,以求不要丢人现眼。这就是八旗的规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如果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子孙依然在旗谱上,如果因私犯罪,就会连子孙一起从旗籍上除掉,旗奴不管日后如何显贵,依然是旗主名义下的奴仆,对旗主必须恭恭敬敬,不得有半分的悖逆,所以,旗人之中的富贵者,见到自己的旗主都是躲得远远的,避免尴尬。道光年间,三朝元老、军机大臣松筠颇受皇帝器重,很多大事都要找他商议,突然有几天,松筠连续多日不到军机处当班,道光帝屡次派人去召见,都说无法上朝,原来正蓝旗旗主家里办丧事,作为正蓝旗旗奴的松筠被旗主召去,年近七十的松筠身穿一身孝服,手拿敲鼓在旗主家门口迎接来往客人,堂堂朝廷重臣被旗主拉去当门童使唤,朝廷脸面荡然无存,道光帝勃然大怒,但是却不能处罚正蓝旗旗主,因为这就是旗人的规矩,没办法,道光帝只好提高松筠的身份,抬入“上三旗”,这样,松筠就再也不用被正蓝旗旗主使唤了。《清代野记》中记载,道光年间,扬州知府的妻子和两淮转运使的妻子十分要好,某天,她打算邀请转运使的妻子来家中做客,知道她是旗人,而自己不懂旗人的规矩,就查遍扬州官员女眷户籍,发现中军守备的妻子是旗人,便请她作陪,守备妻子满口答应。请客当日,守备妻子一到便坐到主位上,而转运使的妻子看到守备妻子,立即双膝跪下请安,守备妻子说“今天主人赏你饭,不必拘礼,坐下吧!”转运使妻子再次跪下拜谢,像个奴仆一样侍立一旁,为守备妻子斟酒送菜,守备妻子又说“不要拂了主人盛情,坐一块吃吧,不用伺候了!”,转运使妻子这才坐下,却一直不敢动筷子吃东西,倒是守备夫人大模大样大吃大喝,知府夫人莫名其妙,后来知府说了,她才知道,守备妻子是旗主,转运使妻子是旗奴,旗奴不敢在旗主面前放肆,至此,转运使妻子对知府的妻子一直不满意。整个清代,这样的怪事层出不穷,八旗的规矩最是繁琐,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转运使并不是行政长官,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有州、县两级,府与州同级,但府设在规格较尊的地区。转运使对应的“路”,并不是行政机构,而应当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北宋时期,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则是朝廷的常置“钦差”,即使路具备了行政职能,也未被官方认可成行政区划。路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唐至五代时期的财政上缴问题,一方面也是在强干弱枝思想主导下,为了有效的监察地方行政长官。知府与转运使的比较需要放在不同时期去看待。宋朝的官制特点由于北宋是“禅让”而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遮掩得国不正的事实,树立政权的合法地位,也就没有推翻后周的各种体制,官员制度也大体上全部继承下来。“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册府元龟》宋初的官名与实际职务大体上是相符的,但随着行政队伍的扩大,诸多官员担任了与“官名”名称不符的职务,这被称为是“差遣”,从而催生出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这个做法的实质是改变五代旧制的弊端,通过差遣的形式,将原有机构、官僚的职权进行剥夺,形成宋朝自己的官僚队伍,所以也导致许多旧机构成了闲散衙门。(赵匡胤剧照)在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之后,加之重文抑武思想的影响,首先在文官梯队里出现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就是所谓的“正官”,在元丰改制前,通常就是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机构的各种官称,例如左右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这是给官员平定等级,划定俸禄的标准,寄禄官说的就是这种。元丰改制以后,颁布《寄禄格》,划定了二十四阶官称,这些官称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大夫、郎等,以此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职就是职称,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低规格的修撰、直阁称为“贴职”,这也是文官的一种荣誉衔。就比如说是某研究院的干事、书法协会成员等,显得较有文化修养,所以只有“大官”才有职称,品阶较低的一般不授职。差遣就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也称职事官。差遣的职务有品阶,但不会作为俸禄的评定标准,只会根据所差遣的职务发放补贴,这个补贴叫“添支钱”。除了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差遣职务名称前后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管、守、试”等字。判、知往往在职务名称前,表示自身品阶要比所差遣的职位高,守和试往往在职务名称后,表示本身品阶没有差遣的职位高,如知某府、某府留守。根据上述情况,以包拯为例作以解释。嘉祐元年(1056年)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的包拯,被授予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就是包拯当时的荣誉衔;刑部郎中就是包拯当时的“寄禄官”;知江宁府就是包拯当时的“差遣官”。这个人事任命中,包拯的荣誉衔没有变,变化的是寄禄官和差遣职务,寄禄官由刑部郎中变为右司郎中。元丰改制前,刑部郎中与右司郎中都是五品寄禄官,所以包拯并没有提高待遇,但差遣由江宁府到开封府,是从陪都南京调往了首都开封,这就是一个跳板。(包拯画像)这与今天的人事任命是相同的,比如从小县城的县长调到市级某个区委任区长,虽然级别上属于平调,但意味着下一步将要从正处级向副厅级发展。所以到了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就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品阶来到了从四品。了解了北宋的官制特点,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懂转运使与知府的差别。北宋的地方行政设置与官员任命宋朝在地方是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划分,于特殊地区设立府、军、监的“州级”行政机构,如首都、陪都会设府;军事重镇要冲会设军;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会设监。由于地位特殊,府往往被认为是介于路与州之间的行政区划,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路并非是行政区划,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较大的行政权力,而且这些行政权力远远凌驾于州级长官之上。而府在宋朝就是州一级别,无论地位怎么特殊,都不能视为独立的行政区划,府成为二级行政区划是在明清时期才确立的。路的机构设置、转运使的变迁由于政权的继承性较强,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而是小修小补。宋太祖修补体制的精髓来自赵普的指点:对于政权构成威胁的机构和职位,从政治上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精兵;财政上制其钱谷。最终目的是形成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控制地方的权力垂直度。(赵普剧照)在制其财谷方面,中央以三司使掌管财政,到了地方则设置“路”进行监督和财税收缴,因此北宋设“路”的初衷是为了收回地方的财权。唐后期的地方税收分成留州、送史、上贡三个部份,留州是指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用于行政开支;送使是指地方节度使所截留的部分;上贡才是最终上交国库的部分。唐后期的地方上贡比例极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这是对地方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所以赵普提出的制其钱谷才是中央集权的核心,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无法对中央形成威胁。北宋立国之初就规定地方财政事务由中央设立的转运使掌控,地方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留后、刺史皆不管理财政事宜。(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北宋的前两位皇帝是以唐朝的“道”比葫芦画瓢,确定了13个税收监察区域,这就是路的前身,是为财政工作划出的区域,通俗的讲就是超大规模的“税务所”。以转运司为机构,设置转运使,并在统一战争中,扮演征讨大军的粮饷官、新征服区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太平兴国六年(981),“诏令诸路转运使,察官吏贤否以闻”,被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转运使司因而也被称为“监司”。若五品以上官员出任一路或多路转运使的,则称都转运使。由此可以看出,路其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行政区划,随着一路的配套机构陆续设立,它才具备了监察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实际上成为凌驾于州府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些配套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称为“帅、漕、宪、仓”。其中除“帅司”为军事机构,其他漕、宪、仓三司,都有行政监察职责,统称为“监司”。提点刑狱司是在景德四年(1007年)才正式设置,成为常设的路级司法机构,后也曾一度废并入转运使司。正副长官为提点、同提点刑狱,职权逐步扩大,兼及治安、军器、河渠等事。提举常平司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设置,同时设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且专举刺官吏之事,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除了这些机构,还有如政和元年(1111年)设置的提举茶盐司,这主要是针对茶盐国营设立的监管机构,无茶盐的地区不设;北宋末年设置的提举学事司,主要管理本路所属州府、县的学政。两浙、广南、福建三路,设置提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和关税,南宋时并入转运使司。宋神宗以前,陕西路是产盐大户,所以设置解盐司,专管解盐生产,设提举出卖解盐司,专管解盐专卖事务。所以转运使最初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税﹐兼领考察地方官吏,到了宋真宗前期,渐获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这就相当于把路提升了规格,不再是“税务所”,而是一个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州府的机构设置、知府的变迁宋初于首都开封府,设尹,由亲王担任,其他官员任长官称“权知开封府事”,简称权知府事、知府。除此之外,陪都设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长官都称为知府,并兼留守。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以牧、尹、少尹取代了“权知开封府事”,以亲王为牧,普通官员任开封府尹。“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职官一》除了首都、陪都以外,宋初各州的长官皆为刺史,没有节度使的州和新征服的地区,都由朝廷以差遣的形式委派官员,委派下去的官员品阶都高于州府级别,所以官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军事都是差遣文臣,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地方管理的模板,继而削减节度使的权利。在版图稳定以后,北宋的节度使就成了无实权、官位高的象征,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可授予,但授予后并不赴任,称“遥领”。(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授予节度使的官员,若是正官为中书令、侍中、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检校官加授节度使,出判某府州的,都被尊称为“使相”。所以说,一般是寄禄官在二品以上,或者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的,才会知、判某州府,这要比转运使的官阶更高。但府、州长官在架空节度使的进程中,是以文官打压武官的模式,当州府文官的权利过大时,中央朝廷就有了分化州府长官的举动了。这个举动主要表现在设立通判任州府的副长官。(水浒里的通判黄文柄)“伪命官见为知州者,令逐处通判或判官、录事参军,凡本州公事并同签议方行施行”——《宋史职官一》与知州一样,通判最初也是于新征服区设立,参与一州府的军政、民政,后被赋予否决权,即知州、知府关于军政、民政的公务需要通判复核通过,通判否决则无法施行。在编制上,大州府派二员甚至三员通判;一般州府只派一员;小州若武官任知州则派一员,文官任知州则不派;边远地区有以通判兼任知州的任命。与此同时,每州府的军事重地设军,长官称知军,有矿区的设监,长官为知监,级别与州、府同,但地位较之低一些。(苏轼剧照)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转运使与知府都是差遣官,所掌握的权利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委派的官员官阶也是有变化的。宋初的知府寄禄品阶高,总管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且常身兼数职;转运使则主要负责地方财税收缴和官员监察,二者相比,知府在正官官阶和差遣官的权力上,都是要大于转运使的。到了熙宁七年(1074),宋朝完善路的划分,形成了23路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了每路的行政职能,也就将路提升到了行政区划的地位,元丰年间所编的《元丰九域志》就是以此编写出了北宋的“行政划分”。此时的转运使就已经获得维持治安和清点刑狱,以及举贤荐能的职责,成为区域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权力是肯定要在知府之上的。而且这个时候的知府已经不再差遣高品阶大员,比如熙宁七年(1074)的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太常博士为八品寄禄官、直史馆为荣誉衔,说明一般州府长官已经远远不如路的行政长官,而如大名府、洛阳府这种高规格府设的长官,依旧是差遣二品大员赴任,级别上不输转运使。参考史料:《宋史》先说答案:就以《西游记》原文来看,弼马温、天逢元帅和卷帘大将这三个天庭官职,应该是天蓬元帅官职最高,弼马温次之,卷帘大将职位最低。为什么如此说呢?下面进入正文。猪八戒是天庭大员:行政级别~部级!猪八戒是天庭天河水军的大都督,手下8万水军,因此玉帝封他为天蓬元帅。我们知道,在天庭,还有一个人的职能是和猪八戒差不多的,那就是托塔天王李靖,他掌管着10万天兵天将,他们两个都是天庭的高级将领。8万和10万相差并不是很大,只不过李靖管的是空军和陆军,而猪八戒掌管的是水军。当然,论重要性来说,李靖肯定是排在猪八戒前面,级别也比猪八戒要高,因为水军职能太单一,出了天河也基本上没什么用武之地。因此,天庭的对外武力宣示基本上也都是李靖主持。如果按现在的官职比较来看,猪八戒是集团军司令员,而李靖就是方面军司令员了。8万人的集团军司令员,放到政府中来说,级别怎么说都是部级了。题主的问题是拿天蓬元帅与弼马温、卷帘大将这两个官职进行比较,官职的大小其实也很好比较。蟠桃大会上,猪八戒是有位置的,不然也就不会出现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界的戏码了。而弼马温和卷帘大将这两位,在蟠桃大会上明显是没座位的,孙悟空进不去所以大闹天宫,沙僧进去也只能是站岗维持秩序而已。所以,猪八戒在师兄弟三个中,单以官职而论,明显是老大。弼马温的官职不小,行政级别~厅级!孙悟空的正式官职是御马监正堂管事,“弼马温”是玉帝的戏称,是“避马瘟”的谐音。这官也就是一个养马的官,玉帝说猴子是“弼马温”,一个是捉弄他,在一个也是希望他能把马养好,磨磨他的野性。很多人认为这官也就是一个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其实不然,衙门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但级别确也并不是很低。先看原文: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众臣叫谢恩,他也只朝上唱个大喏。玉帝又差木德星官送他去御马监到任。通过原文,我们可以发现,孙悟空的这个官职是武曲星君推荐的,武曲星君在天庭位高权重,属于管人事的,而且是直接对玉帝负责。换到今天来看,怎么也得是个部级。如果孙悟空这个官职真的不值一提,那怎么也轮不到他来操心。而最后玉帝又专门喊木德星官去送孙悟空到任,这就更让人值得回味了,因为木德星官级别是很高的,他在天宫是有自己宫殿的。我们知道,南天门的火德星君有自己的宫殿,叫彤华宫,北天门的水德星君他的宫殿叫乌浩宫。显然木德星官也是有自己宫殿的,只是书中没提。在书中第四回,对天庭宫殿有过详细论述,有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座宝殿。天庭人员无数,但宫殿是有数的,能在天宫安家落户,级别低了肯定不行。所以,木德星官的级别怎么也得是个部级,和武曲星君差不多的。而玉帝为什么又专门喊木德星官去送孙悟空上任呢?这只能有一个解释,木德星官是孙悟空的直接上司,而且孙悟空所属的这个衙门级别应该也不低,怎么也得是个厅级衙门,不然让一个部级送一个处级去上任,这应该怎么都够不着。当然,孙悟空级别是有的,但衙门确实是个清水衙门,只管马不管人。而在天庭大官云集的地方,孙悟空的这个官相对于大佬来说,一个养马的官,级别在高,也是个笑话。所以孙悟空属下官员对猴王说:这官只是末等,不入流,因为没人在乎。“卷帘大将”名字听起来很威风,但行政级别应该只是~县团级!这沙僧虽然官封大将,但一个“卷帘”的定义,就充分说明了问题。说不好听点,这其实就是玉帝的家奴身份,所以王母开蟠桃宴,沙僧也得去跑腿,最后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贬下界。沙僧自己说:“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这样说起来,好像沙僧的地位在天庭很高似的。但其实不然,“往来护驾我当先”这就是在前面开路,举牌子净街的,“出入随朝予在上”这就是玉帝的持械护卫。而“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这就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人家看的不是他,而是玉帝了。人家对你客气,对你尊重,那也是因为你是天子身边的人,如此而已。在万寿山人参果这一回里,沙僧对孙悟空说:“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见便曾见,却未曾吃。”这里说的“扶侍鸾舆”,就进一步说明,沙僧跟在玉帝轿子旁边,就是一个跑腿的,并兼着护卫一职。在小说第23回沙僧自称:“值殿曾经众圣参,卷帘曾见诸仙拜”,说明天宫中的卷帘大将也不止一位,沙僧也是要轮值的。而在第48回,形容金鱼精的长相“却似卷帘扶驾将,犹如镇寺大门神”,这就是守门的了。总的来说,沙僧的这个“卷帘大将”就是个近侍工作,兼有警戒保卫、听差和仪仗官员的角色。当然,做为玉帝身边的服务人员,他的业务很杂,但主要还是警卫工作,不然玉帝也不会给他个“大将”称号。这个“大将”并不是军中的大将,也就是玉帝身边的一个护卫军头领,喊大将听起来威风,这是玉帝的脸面。我琢磨着,按今天的话来说,沙僧也就是警卫团的一个团长,而且这个团长还不止他一位,平时还都是轮值当班。综上所述,弼马温、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这三个官职中,最高的是猪八戒的天蓬元帅一职,这可以说是部级高官。排在第二的就是孙悟空的弼马温了,这个是厅级。沙僧是官职最小的,一个团长也就是县团级,处级了。当然,你要说这三个官职中最看好那个,那明显就是沙僧了,因为毕竟是天子身边的人,别看小小的一个县团级,但各方大佬都不敢轻易得罪他。所以“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只要不犯错,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清朝实在是太大了,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大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别问我这400万平方公里去哪儿了,我们今天就谈谈清朝这么大,该怎么管理这件事儿。地方太大了,这也不太好管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话、网络,传递消息基本就靠马的四条腿,发了疯似的狂奔。为了方便管辖,清朝便开始实行总督制度。其实这玩意儿明朝就有,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明朝的总督,基本上就是遇到麻烦事儿了,就派个朝中大员到地方上兼任总督一职,等到事情解决了,这哥们就撤了,类似钦差大臣的意思。比如浙直总督胡宗宪,蓟辽总督袁崇焕等。清朝的总督,那可就是常设职位了。他们便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了,主要管辖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般手里有一到三个省的地盘可以管,那权力实在是大得吓人。而且清朝总督,一般是正二品高官,如果还能兼有一个兵部尚书衔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话,那可就成了从一品大员了。如果这位总督除此之外,还兼有大学士衔,那么就要恭喜他了,他可就荣升为正一品高官了,升无可升的情况下,就等着封爵了。一、清朝常设的总督,一般有9个。清朝的这9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直隶总督,坐镇保定。手握直隶境内的军政大权,包括了如今的河北、内蒙部分地区。两江总督,坐镇江宁。手握江苏(包括上海)、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四川总督,坐镇成都。显然,是四川的军政一把手。闽浙总督,坐镇福州。管辖福建、浙江两省的军政大权。云贵总督,坐镇昆明。手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政大权。湖广总督,坐镇武昌。手握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大权。(最近不太热播的电影主人公张之洞,就曾是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坐镇广州。自然是广东、广西的军政一把手了。东三省总督,坐镇奉天。这个比较特别,过去清朝在东北设立盛京将军,到了光绪年间,才改成了东三省总督,手握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军政大权。陕甘总督,坐镇兰州。主要负责陕西、甘肃等地的军政事务。除了这9大总督以外,清朝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比较特殊的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他们俩是干嘛的呢?看名字其实我们就知道了,这两位并不是负责某一个片区的军政事务,而是负责水利运输的官员。其中漕运总督,驻扎在淮安,管理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8个省的漕运。主要负责将这8个省的粮食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河道总督,驻扎在清江浦(也在淮安境内),他们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务。二、直隶总督有1个地方,他是管不到的,那就是顺天府。这9大总督,分别管辖着全国各地的军政事务,对清朝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陕甘总督。陕甘总督大家很熟悉,因为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就是坐镇陕甘地区的陕甘总督,在这儿帮助十四阿哥胤禵运送粮草,顺便以粮草挟制他。两江总督,那可是总督里的热门职位,因为他所管辖的两江地区,是清朝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知道这人有钱就完事儿了。直隶总督,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不太了解,主要是因为直隶这个称呼如今没了。其实直隶就是如今的河北大部分地区外加内蒙的一小部分地区。那我们现在就通透了,直隶总督不就把京城给包裹起来了嘛!还真是这样,所以现在你应该能搞明白一点了,京城是直隶总督绝对管不了的地方。而京城也不可能是皇帝亲自管理治安问题吧?所以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还设立了顺天府,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则是由顺天府尹单独管辖。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员,那么是不是说直隶总督就能管辖顺天府尹了?当然不是!直隶总督看到这儿都懵圈了,什么情况?我一个从一品的高官,怎么就管不了一个正三品的家伙了?对不起,您还真管不了!第一,因为顺天府尹的职位比较敏感,一般都是由朝中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吏兼任。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家就是朝中那个人,顺天府尹只是兼职而已,你说你一个地方总督能管得了嘛!第二,因为顺天府尹是皇帝跟前的父母官。好家伙,人家一言不合就可以直接面圣,你虽然是总督,可想要见皇帝,是不是也得层层申请啊?可人家顺天府尹完全有机会成为天天面圣,这就是区别。第三,因为顺天府相当于直辖市。顺天府尹这个直辖市的市长,自然和省部级高官的级别是一样的了,尽管你还是只能称呼他为府尹,可人家头上并没有巡抚和总督了。由此可见,顺天府尹是不好惹的角色,人家在天子脚下做事,可以直达天庭,哪怕是封疆大吏直隶总督,也得给他几分面子。总结:直隶总督,其实是最尴尬的总督。都说直隶总督是天下11位总督中最牛的一个,其实在我看来,直隶总督是最为尴尬的一个才对。身为封疆大吏,一般的总督,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对不对?可直隶总督不行啊,他的地盘上有他管不了的顺天府尹,还有他管不了的京城内各大高官包括皇帝。管不了就躲远点呗,最要命的是,直隶总督还得在这帮高级官吏眼皮子底下干活。你尝试过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盯着你的那种感觉吗?直隶总督整天胆战心惊地上班,这工作自然是很难办得好。而且想要揩油,也不敢随便找机会,因为他知道,有若干双眼睛正在盯着他。所以说,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军以后,从两江总督任上转任直隶总督,这可把他搞得烦透了,在那儿什么都干不好,最后还是回来做两江总督了。不吹不黑,两江地区做官,那是真相。参考资料:《清史稿》包拯、海瑞都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廉吏,他们一心为国为民,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一生刚正不阿,因此一个被称为“包青天”,另一个则被称为“海青天”。那作为相隔百年的青天大老爷,包拯与海瑞到底谁担任的官职更大呢?包拯包拯生前官至枢密副使,正二品。枢密副使是枢密院的副长官,协助枢密使执掌宋朝军令,《宋史.职官志》载:“枢密使,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枢密院是北宋最高的军事机构,与中书门下分掌军令与政令,号为“二府”,枢密院为“枢府”。宋太祖赵匡胤置枢密院的目的如宋末历史学家马端临所说“枢密院官虽曰掌兵,亦未尝不兼任宰相之事”,就是为分相权,因此北宋初期枢密院的权力非常大。“佐天子执兵政”,这就是枢密院。《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宋初枢密院下设兵、吏、户、礼等四房,分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同时若得皇帝的批准,枢密院还有调兵之权。当然宋初,枢密院并没有统兵的权力,如禁军,有统兵之权的是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等三衙,而枢密院只有调发禁军的权力,正所谓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简单的说“枢密副使”就是宰相之职,他是宋初全国军令的执掌者之一,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可谓是宋初权势最为显赫的一个官职。海瑞海瑞生前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记住不是很多题主说的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是正二品,右佥都御史是正四品,右佥都御史位在左、右副都御史,左、右都御史之下),位列正二品。南京右都御史,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职掌与北京都察院一样,但是十三道监察御史人数要少于北京,南京都察院监察御史只有30人,而北京都察院大约有110人。同时南京都察院拥有提督操江之责,领上、下江防之事,这是北京都察院所没有的。都察院,为明朝最高监察机构,“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拥有监察、弹劾百官及建议之权。都御史为都察院最高长官,“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明史.职官志》),他负责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御史。都御史可弹劾奸邪、小人结党、作威福乱政之徒,卑劣贪鄙败坏官纪之徒,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之徒。同时遇到朝觐、考察时,都御史会同吏部尚书确认官员贤能与否,及官员升降。此外,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会审,都御史与刑部、大理寺主官进行三司会审,明确其是否犯罪。简单的说右都御史有点类似于秦汉的御史大夫,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监察百官,看官员有无违法行为,有就弹劾他。同时明朝的右都御史还有一项比较大的特权,那就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都察院虽无执法权,但是凭借着这个权力,在小事上,如知县犯法,御史可以直接先免了他的官。综上所述,包拯的官职其实是明显大于海瑞的,毕竟包拯的“枢密副使”是宰相之职,而海瑞虽是南京都察院的最高长官,位列右都御史职,也是与包拯的品级一样,是正二品,但他毕竟不是宰相之职,且别忘记海瑞只是南京右都御史,相对于北京的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海瑞的右都御史还是稍微差了点火候,直白的说就是在权利上要比北京低了许多,如此就更比不上包拯的“枢密副使”了。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
4,我想成为高手想打通任督二脉体内真气运行几个大周天腾云驾雾
呵呵,你是孩子吧,不相信那些话,都是假的,打通任督二脉并非人人都能打通的,有一位老拳师对我说:“不才,没有打通。”腾云驾雾那是假的,不要相信,内功的修炼非常危险,没有师父最好敬而远之,否则痛苦的就是你。倒是有一本书《浑元剑经》,据说是剑仙的修炼之法,但是这本书读起来跟道德经一样玄之又玄,我本就是内家拳练习者,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5,有没有跟官居几品一样的游戏
你好我觉得《入仕》跟官居几品差不多,都是入朝为官,然后属性养成。楼主可以网上搜看看。望采纳!如果要妻妾成群游戏官居几品攻略开始有几十万存款:晚上去青楼,先去视察店铺增加进账。几个回合后现钱和存款达到100万就去钱庄提够100万去扩张店铺以此类推,只要存款和现钱之和到100万就扩张店铺,资产会越来越多。可以在京城多留2年刷够店铺,但注意存款和现钱不要突破10亿,否则就会变成负值,那就四五十个。关于刷属性:只有下午有诗会,一次20万关于京城刷小妾。如果只要苏浅语一个人,二三十个店铺就差不多
6,官居几品手游怎么快速通关
官居几品玩法解析攻略会试条件:智谋、才学、孝道 100专情、花心、永安侯、京兆尹这都会影响所需要的店铺数量和基本数值永安侯能攻略的妾室是很有限的青楼每个姑娘找两次,第三次再去找的时候,她就会要你娶她书院:看书 1万 (才学+2 智谋+1)上课 5万 (才学+3 智谋+6)诗会 20万 (才学+10、智谋+15)酒肆 6千 (才学+2 智谋+2)刚到京城时会有浅语的贴心询问,选夫人多虑了,这已经很好了德治5年1月,早上浅语会生产建议5年~6年9月都不要去青楼,专心刷技能跟店铺晚上都选书房专情店铺其实只需要10~15间如果单纯是怕以後元宝不够,不用担心因为店铺赚钱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再人鱼岛刷丹德治5年1月:外出 钱庄 店铺 店铺 书房早上就有诗会了,只要金钱足够都建议选诗会衙门每天可以出使四次,目前出使的门客是系统随机选择你所有满60级的门客,所以如果你不想数值很弱的门客出战,你最好不要把他们强化到60级。另外如果你被其他玩家打上门想要复仇,就需要挑战书,这些都是用元宝买的,还有追杀令,通过玩家编号指定追杀对应的玩家。
7,三国杀陆逊技能连营可用几次
三国杀陆逊连营(非锁定技)设计的是可以无限次数的发动。而且由于谦虚的存在,不被乐不思蜀,极大了增强了他的出牌回合(除非-CP、皇后、界马超、于吉等几位),也就存在无限的可能。逆袭翻盘不在话下。加上他是免费的,所以一度被冠上“陆神将”的美誉。不过要注意的是,陆逊回合内也会被锦囊卡,比如闪电、没距离的兵粮、对面没手牌的顺、连续2个闪电等等。 回合外手中只有非基本牌的情况也比较多,有吴国太在的话,爽歪歪。毕竟陆逊是吴国太的孙女婿~~还有特殊的情况,1血缠怨时连营无效,界马超铁骑时无效,界关羽义绝胜利,蔡文姬的断肠等,都可以让陆神将无法连营。更奇葩的是,在特定的牌局中(可以安排之下),如果所有牌都在玩家手中和武将牌上,导致没有“库存”的话,也是不能连营的哦~可以。参照faq: [q]一名角色一次受到多点的伤害,使得体力值小于0,需要求多张【桃】,每个出【桃】玩家应该连续使用几张【桃】还是同时使用几张【桃】? [a]应该连续使用几张【桃】。例如:一名角色的剩余体力为1点,受到【闪电】造成的3点伤害,需要求3张【桃】。陆逊有1张手牌为【桃】,则陆逊可以对该角色使用这张【桃】,并马上发动【连营】技能,如果摸起的牌还是【桃】,陆逊可以马上再使用这张【桃】并继续发动【连营】技能,直到摸起的牌不是【桃】或者陆逊不想再使用【桃】为止。 回楼下(编辑完了我应该就是楼下他是楼上了...),官方faq表述可能跟这个不同,但是意思一样。 网页我贴不上,贴上了就过不了审核=.= 干脆我把陆逊部分的都贴出来吧。 【陆逊】武将技 谦逊——锁定技,你不能成为【顺手牵羊】和【乐不思蜀】的指定目标。 连营——每当你失去最后一张手牌时,可立即摸一张牌 [q] 陆逊使用【贯石斧】、【丈八蛇矛】的特效时,是否可以先弃掉或打出最后1张手牌,再使用连营技能摸1张牌再弃掉或打出? [a] 不可以。这些特效都要求同时打出2张牌。 [q] 面对吕布的【无双】技能,陆逊能否先打出一张【杀】或【闪】,然后发动【连营】之后摸到的牌再打出? [a] 可以。 [q] 陆逊失去最后一张手牌后没有发动【连营】,能否在之后的任何时刻选择发动【连营】?[a] 不能。每当你放弃【连营】,必须等到下一次满足【连营】触发条件时再发动,即下次再失去最后一张手牌时。 [q] 陆逊2血被雷劈,求2桃,手上有1桃使用后,能不能发动【连营 [a] 可以,【连营】出来的是桃也可以用。[q] 陆逊用手上最后一张手牌也没有装备牌时杀司马懿,司马懿没有闪减了一滴血要【反馈】陆逊的手牌是陆逊先【连营】还是司马懿先【反馈】?[a] 陆逊先【连营】,司马懿再【反馈】。
8,上供用几个馒头最好详细点如佛财神保家仙等
还有很多注意事项······客厅 阳台都行的 一般除不能面对北方 其他自愿就行了自己就能开光加持开光是念诵经文把神、佛的法身请来进入这个像里受众生供养,才是真正的开光不然都是空壳,除神、佛像以外,其他物品都是加持,不叫开光。佩戴的神、佛像,图片等等,自己念诵佛号----阿弥陀佛 意念请佛加持一下就行了烧香一般要看香谱的而不是其他 24香谱很准 48香谱、72香谱的都是后人编写的不准!一般都是三根为一柱可以以3为基数6、9根就是2柱!3柱!更多可以用 瓶装水 不用打开 可以放半年一换就行 红茶、绿茶都行 !!这样干净 神佛都可以受用的!!就像水果不用打皮的!!西瓜、桔子都是这样一样供养 一样可以受用到的!!一般水果都行 梨不行 香灰不能随意扔掉的!要破财的!弄个大的容器留着,如果多了可以找个干净隐蔽的地方埋了最好!先要和佛说一声,后念诵佛号 或观音心咒同时埋香灰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上供请祖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蒸馒头 所谓的大馍,其实就是普通馍,只是个头很大,馍里边放枣,馍顶上插个大红枣。也叫人口馍,每人一个或两个。其中在一个大馍里边放上硬币,初一中午,谁吃着就代表着有福气哎! 枣花则是用擀成条状的面,用筷子“捏”成的“花”,花的各个角上和中间分别插上一个大红枣就成了一个简单的枣山。一般用来供奉神,对了,供奉老灶爷的枣花馍上枣,是用面球代替的。此外还蒸一些小枣花,过门闺女来拜年,要回赠两个枣花的。 枣山大馍和枣山上的大红枣代表吉祥。不过现在蒸馒头、大馍和枣山的人家已经比以前少很多了。过赶年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 有关土家族“过赶年”的传说: 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东南沿海出征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过年,奔赴前线。士兵英勇作战,立下了“东南战功第一功”,后人为纪念此次出征,便将年节提前,习以为俗。 2.土家族先民贫困,年三十日还要给富人做工,提前过年,以便同家人团圆。 3.旧时每到年关,官军遍来驱赶百姓,土家人提前过年,吃团圆饭,以便逃生。 4.土家先辈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迎战。
9,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拼图攻略是什么
拼图位置:2021年9月9日(第一天),第一个在图书馆的最右边,进入图书馆后一直往右边走,就能看到。第二个:在决斗俱乐部门口左边的那群人附近,拼图碎片在围墙上面。第三个:进入对角巷,留意左边的建筑,裁缝店旁边的那个金光就是了……当你找齐八天的所有拼图碎片之后,就能获得2080个钻石奖励了。《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拼图位置大全2021年9月9日(第一天):第一个:在图书馆的最右边,进入图书馆后一直往右边走,就能看到。第二个:在决斗俱乐部门口左边的那群人附近,拼图碎片在围墙上面。(PS:存在前置条件,要等你学完飞行课,能用飞天扫帚后,才能飞到决斗俱乐部左边围墙这里。)第三个:进入对角巷,留意左边的建筑,裁缝店旁边的那个金光就是了。9月10日(第二天):第一个:对角巷,药剂店的前方,一直往前面走就能看到。第二个:霍格沃茨。如下图所示,看向前方,左边有一个十字架的建筑,这个船坞处有一道金光。或者位于木桥下方,找到一块浮冰后就能看到。实在是找不到的话,就沿着这个方向找,红圈外就行。第三个:霍格沃茨,这里有两座桥,一座石桥一座木桥,来到石桥这里,连着森林的地方就是了。9月11日(第三天):第一个:魁地奇球场,在阳光比较好的一边。拼图碎片就在制最高点,注意圆环两边是没有的,是阳光比较好的那里,左边是拉文克劳的蓝色柱子。第二个:对角巷的精品店,就在这个精品店的门口。第三个:霍格沃茨,金光正对下面的船坞。也就是下图的这个点,因为位置浮空,所以没有参照物,正对船坞后调整高度,多试试就能找到了。9月12日(第四天):第一张:在霍格沃茨的天上,要飞得特别高。到下图这个位置,从湖边小屋飞过来,数三下径直往上飞即可。金光的正下方就是冰面,耐心找找就能看到。第二张:在霍格沃茨-课堂那栋塔的塔尖上,就是仰望看来最高的那个塔尖。第三张:在对角巷右下角的店面,店牌是一个盾牌,靠近门前会看到一个金光。第四天的拼图最难找的还是天上的那张,因为要飞得很高,呈现俯瞰的角度才能看到。这种藏在高空中的拼图碎片,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找基本是发现不了的。9月13日(第五天)第一个:图书馆走到右上方,就能看到。第二个:在霍格沃茨和魁地奇球场中间的木桥尽头处。第三个:图书馆走到最右边的桌子上,这里靠窗阳光最好。9月14日(第六天):第一个:对角巷左下角的神秘商店屋子边上。第二个:对角巷最里边,也就是古灵阁前面。第三个:对角巷左上韦斯莱笑话商店门口这。三个拼图碎片位置虽然不是非常隐蔽,但是分布规律是这几天中最特殊的:全部都在一个场景内。很多巫师同学习惯在某个场景找到一个拼图碎片后,就换下一个场景照,结果找遍了其他场景都未能发现剩下的两个拼图碎片。9月15日(第七天):1、霍格沃茨,课堂那栋城堡后面给大家截了两张不同角度的,总之就是有阁楼的城堡后面,好像是三个学院的宿舍楼吧?2、霍格沃茨,石桥石桥接近树林的方向,以巫师为参考物。3、霍格沃茨,魁地奇球场拉文克劳(蓝色柱子)的看台9月16日(第八天):1、霍格沃茨,木桥面对的方向不能弄混,你面对木桥左边是魁地奇球场,右边是城堡。这是金光正对下方水面的位置,大家多飞飞,一定能找到。2、对角巷,摩金夫人长袍专卖店下方这次的金光是左边街区,在摩金夫人长袍专卖店和神秘商店之间,有几个箱子。3、霍格沃茨,石桥贴着石桥飞,直到看到四个站在一起聊天的人。最后三张碎片,如果之前的碎片你都收集齐,这张拼图就完整了。就会收到一封有2020钻石的邮件。当你找齐八天的所有拼图碎片之后,就能获得2080个钻石奖励了,这些钻石拿来抽启迪卡包是非常划算的,有很大概率开出一张强力的金卡。
文章TAG:
官居几品攻略桑榆 官居几品怎么在许州娶林沐雪和表妹同时过关的 攻略 桑榆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