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2七雄之争 攻略,战国策2七雄之争第一镜像在哪
作者:本站作者
1,战国策2七雄之争第一镜像在哪
网络PING值高是网络延时,用游戏加速器一般他会选择一条最优的网络路线传送数据,延迟就会低一些,刚刚选择服务器的时候就会显示网络的延迟拥堵程度。跟网速没关系。
2,燕国位于苦寒之地领土也不广阔为何能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战国的时候肯定不是只剩下七雄,还有很多在大国夹缝中艰难度日的小国。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的确不强,不强归不强,但是不能说不存在啊。课本中的《唐雎不辱使命》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初中学过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中唐雎代表的安陵国不就是个小国吗?公元前225年,秦已经灭掉了七雄中的三个韩、赵、魏(刚巧是分了晋的三家),但是附属于魏国的小国安陵国却还依然存在,这才有了唐雎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的一段佳话。虽然现代有学者质疑唐雎不辱使命的事迹是古代史学家编撰的,但是我们至少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即便是到了战国末年,除了七雄,的的确确还是有其它的一些小国存在的。另外既然他们被称为“战国七雄”,当然要有“被”称雄的群体环境,就是要有“不雄”的国家作为对比陪衬。假如只有这七个国家,干么还要叫做七雄呢?“雄”给谁看呢?最后,从秦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来看,战国末期也不止剩下了七雄。除了七雄,秦在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还有诸如巴国、蜀国、苴国、充国等等小国……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到了战国就只剩下战国七雄这样的历史错觉呢?战国七雄地理格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国兼并严重,小国力量衰微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西周王朝总共分封了多少诸侯国,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一千二百个左右的;有说八百个左右的;有说四百个左右的;有说一百多个的;有说七十一个的。说法不一样,那是因为认定的标准根本就不一样!你要计算有多少诸侯国,那就得先确定什么叫做诸侯国。方国、部邦及部落是不是也和封国一样算诸侯国呢?这个标准没统一。所以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西周的诸侯国很多很多。既然很多很多,有一些可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但是没有记载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曾侯乙复原雕像曾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现代学者推断“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两名。然而,这也仅仅是个推断。曾侯乙墓都挖出来了,史书却没有曾国,那么史书里又有多少没有记录下来而确有其实的诸侯国呢?从西周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到底还有多少个小国家,其实是个未知数;是不是有100多个,也说不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国欺负或者干脆吞并小国,是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生存、发展、成长的必然。“假道伐虢”、“借蔡灭息”的成语里活生生的保存了当年大国兼并小国的鲜活实例,其它吞并,手段可能不同,目的和结果大概是可以类推的。晋国“假道伐虢”很多小国在被灭之后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还有一些倒是没有被灭,但是在历史的云烟中也同样的模糊难见。2.七雄的实力强大,霸占了那段时间的历史舞台。“弱国无外交”,无外交又哪来的走上历史舞台呢?当年的“五霸”动不动就会盟诸侯,主角永远都是大国的“大佬”,小国只有站队、捧场和鼓掌的权利,稍稍刷点存在感,“大佬”不爽就把你办了。然而五霸多多少少还有点想要“以德服人”的样子,到了七雄就彻底撕下了伪装,“何必曰义,曰利已矣”。于是,爽不爽都可能把你给办了!大国越是急赤白咧,小国越是战战兢兢。历史舞台上充满了“七雄们”忙忙碌碌互串的身影。什么纵横捭阖;什么鸡鸣狗盗;什么战国四君子(小国有能力出这样的名人吗);什么四名将(二赵二秦);什么灭国复国(齐国田单);什么你打我、我打他、他要打大家……戏份都让他们占了,小国要表现,有机会吗?表现,七雄答应吗?这个答应剩下的那6个答应吗?弱国无外交古今亦然3.我们的历史知识不全面,被熟知的历史事件裹挟着,习惯性的想当然。后来的史书当然要记录那个时代的大事,“偏偏”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大事都发生在战国七雄的身上。“荆轲刺秦王”牵扯的是燕国和秦国;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相关的是魏国、赵国和秦国;“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是赵国……历史偏心眼的把那段时间的话题、流量都给了七雄!小国分演着路人甲乙丙丁,连句台词也没有,最后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存在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转盘。秦统一中国四海毕,天下一。秦最终扫六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此前七雄对于小国的兼并战,都是为秦的统一打前站做准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有了战国末期就只剩下战国七雄的错觉。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战国七雄在统一前龙腾虎啸,风光无限,到头来有6个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end——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我吧!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战国的时候肯定不是只剩下七雄,还有很多在大国夹缝中艰难度日的小国。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的确不强,不强归不强,但是不能说不存在啊。课本中的《唐雎不辱使命》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初中学过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中唐雎代表的安陵国不就是个小国吗?公元前225年,秦已经灭掉了七雄中的三个韩、赵、魏(刚巧是分了晋的三家),但是附属于魏国的小国安陵国却还依然存在,这才有了唐雎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的一段佳话。虽然现代有学者质疑唐雎不辱使命的事迹是古代史学家编撰的,但是我们至少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即便是到了战国末年,除了七雄,的的确确还是有其它的一些小国存在的。另外既然他们被称为“战国七雄”,当然要有“被”称雄的群体环境,就是要有“不雄”的国家作为对比陪衬。假如只有这七个国家,干么还要叫做七雄呢?“雄”给谁看呢?最后,从秦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来看,战国末期也不止剩下了七雄。除了七雄,秦在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还有诸如巴国、蜀国、苴国、充国等等小国……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到了战国就只剩下战国七雄这样的历史错觉呢?战国七雄地理格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国兼并严重,小国力量衰微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西周王朝总共分封了多少诸侯国,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一千二百个左右的;有说八百个左右的;有说四百个左右的;有说一百多个的;有说七十一个的。说法不一样,那是因为认定的标准根本就不一样!你要计算有多少诸侯国,那就得先确定什么叫做诸侯国。方国、部邦及部落是不是也和封国一样算诸侯国呢?这个标准没统一。所以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西周的诸侯国很多很多。既然很多很多,有一些可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但是没有记载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曾侯乙复原雕像曾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现代学者推断“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两名。然而,这也仅仅是个推断。曾侯乙墓都挖出来了,史书却没有曾国,那么史书里又有多少没有记录下来而确有其实的诸侯国呢?从西周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到底还有多少个小国家,其实是个未知数;是不是有100多个,也说不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国欺负或者干脆吞并小国,是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生存、发展、成长的必然。“假道伐虢”、“借蔡灭息”的成语里活生生的保存了当年大国兼并小国的鲜活实例,其它吞并,手段可能不同,目的和结果大概是可以类推的。晋国“假道伐虢”很多小国在被灭之后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还有一些倒是没有被灭,但是在历史的云烟中也同样的模糊难见。2.七雄的实力强大,霸占了那段时间的历史舞台。“弱国无外交”,无外交又哪来的走上历史舞台呢?当年的“五霸”动不动就会盟诸侯,主角永远都是大国的“大佬”,小国只有站队、捧场和鼓掌的权利,稍稍刷点存在感,“大佬”不爽就把你办了。然而五霸多多少少还有点想要“以德服人”的样子,到了七雄就彻底撕下了伪装,“何必曰义,曰利已矣”。于是,爽不爽都可能把你给办了!大国越是急赤白咧,小国越是战战兢兢。历史舞台上充满了“七雄们”忙忙碌碌互串的身影。什么纵横捭阖;什么鸡鸣狗盗;什么战国四君子(小国有能力出这样的名人吗);什么四名将(二赵二秦);什么灭国复国(齐国田单);什么你打我、我打他、他要打大家……戏份都让他们占了,小国要表现,有机会吗?表现,七雄答应吗?这个答应剩下的那6个答应吗?弱国无外交古今亦然3.我们的历史知识不全面,被熟知的历史事件裹挟着,习惯性的想当然。后来的史书当然要记录那个时代的大事,“偏偏”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大事都发生在战国七雄的身上。“荆轲刺秦王”牵扯的是燕国和秦国;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相关的是魏国、赵国和秦国;“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是赵国……历史偏心眼的把那段时间的话题、流量都给了七雄!小国分演着路人甲乙丙丁,连句台词也没有,最后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存在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转盘。秦统一中国四海毕,天下一。秦最终扫六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此前七雄对于小国的兼并战,都是为秦的统一打前站做准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有了战国末期就只剩下战国七雄的错觉。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战国七雄在统一前龙腾虎啸,风光无限,到头来有6个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end——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我吧!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如下图所示。灭亡顺序是:韩国(公元前230年),赵国(公元前228年),魏国(公元前225年),楚国(公元前223年),燕国(公元前222年),齐国(公元前221年)。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战国的时候肯定不是只剩下七雄,还有很多在大国夹缝中艰难度日的小国。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的确不强,不强归不强,但是不能说不存在啊。课本中的《唐雎不辱使命》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初中学过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中唐雎代表的安陵国不就是个小国吗?公元前225年,秦已经灭掉了七雄中的三个韩、赵、魏(刚巧是分了晋的三家),但是附属于魏国的小国安陵国却还依然存在,这才有了唐雎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的一段佳话。虽然现代有学者质疑唐雎不辱使命的事迹是古代史学家编撰的,但是我们至少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即便是到了战国末年,除了七雄,的的确确还是有其它的一些小国存在的。另外既然他们被称为“战国七雄”,当然要有“被”称雄的群体环境,就是要有“不雄”的国家作为对比陪衬。假如只有这七个国家,干么还要叫做七雄呢?“雄”给谁看呢?最后,从秦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来看,战国末期也不止剩下了七雄。除了七雄,秦在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还有诸如巴国、蜀国、苴国、充国等等小国……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到了战国就只剩下战国七雄这样的历史错觉呢?战国七雄地理格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国兼并严重,小国力量衰微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西周王朝总共分封了多少诸侯国,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一千二百个左右的;有说八百个左右的;有说四百个左右的;有说一百多个的;有说七十一个的。说法不一样,那是因为认定的标准根本就不一样!你要计算有多少诸侯国,那就得先确定什么叫做诸侯国。方国、部邦及部落是不是也和封国一样算诸侯国呢?这个标准没统一。所以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西周的诸侯国很多很多。既然很多很多,有一些可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但是没有记载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曾侯乙复原雕像曾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现代学者推断“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两名。然而,这也仅仅是个推断。曾侯乙墓都挖出来了,史书却没有曾国,那么史书里又有多少没有记录下来而确有其实的诸侯国呢?从西周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到底还有多少个小国家,其实是个未知数;是不是有100多个,也说不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国欺负或者干脆吞并小国,是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生存、发展、成长的必然。“假道伐虢”、“借蔡灭息”的成语里活生生的保存了当年大国兼并小国的鲜活实例,其它吞并,手段可能不同,目的和结果大概是可以类推的。晋国“假道伐虢”很多小国在被灭之后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还有一些倒是没有被灭,但是在历史的云烟中也同样的模糊难见。2.七雄的实力强大,霸占了那段时间的历史舞台。“弱国无外交”,无外交又哪来的走上历史舞台呢?当年的“五霸”动不动就会盟诸侯,主角永远都是大国的“大佬”,小国只有站队、捧场和鼓掌的权利,稍稍刷点存在感,“大佬”不爽就把你办了。然而五霸多多少少还有点想要“以德服人”的样子,到了七雄就彻底撕下了伪装,“何必曰义,曰利已矣”。于是,爽不爽都可能把你给办了!大国越是急赤白咧,小国越是战战兢兢。历史舞台上充满了“七雄们”忙忙碌碌互串的身影。什么纵横捭阖;什么鸡鸣狗盗;什么战国四君子(小国有能力出这样的名人吗);什么四名将(二赵二秦);什么灭国复国(齐国田单);什么你打我、我打他、他要打大家……戏份都让他们占了,小国要表现,有机会吗?表现,七雄答应吗?这个答应剩下的那6个答应吗?弱国无外交古今亦然3.我们的历史知识不全面,被熟知的历史事件裹挟着,习惯性的想当然。后来的史书当然要记录那个时代的大事,“偏偏”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大事都发生在战国七雄的身上。“荆轲刺秦王”牵扯的是燕国和秦国;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相关的是魏国、赵国和秦国;“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是赵国……历史偏心眼的把那段时间的话题、流量都给了七雄!小国分演着路人甲乙丙丁,连句台词也没有,最后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存在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转盘。秦统一中国四海毕,天下一。秦最终扫六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此前七雄对于小国的兼并战,都是为秦的统一打前站做准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有了战国末期就只剩下战国七雄的错觉。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战国七雄在统一前龙腾虎啸,风光无限,到头来有6个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end——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我吧!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如下图所示。灭亡顺序是:韩国(公元前230年),赵国(公元前228年),魏国(公元前225年),楚国(公元前223年),燕国(公元前222年),齐国(公元前221年)。越是韩国这种“小强”型的国家,你就越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不仅能恶心死你,而且真能弄死你。战国时候的韩国,跟现在某些实力“小强”、野心膨胀的国家,一个德性。外交手段,狡猾刁钻,恶心你没问题、恶心死你也富富有余。关键是你还弄不死它,只能看着生气。但是一个不留心,这种家伙就能搞出天大的事情来,弄痛你没商量、弄死你也不是没可能。好了,现在讲一下韩国的故事。听完,你就知道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更不是一直被欺负的小白羊。春秋诸侯,数不胜数。但,这时候已经礼崩乐坏了。礼崩乐坏,也是分层级的。第一层级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也就是大家谁也不鸟周天子了。肯定是楚国最先叫板,接着就是谁都叫板。大家互相打架,根本不向周天子请示,想打谁就打谁、想跟谁打就跟谁打。第二层级是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也就是连诸侯都不放在眼里。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天子最尊贵,后来不尊了;诸侯次尊贵,后来也不尊了。谁开始尊贵了?是大夫们。鲁国有三桓,三个大夫就能把鲁国国君架空。齐国有田氏,这个更牛,直接自己篡位当诸侯。诸侯被架空,已经算温和了;被大夫篡位,还能给诸侯留一时的性命。比这些更恶劣的,早已数不胜数。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这就是春秋诸侯们的写照,要多惨有多惨。当时,经常性的国际新闻,就是谁家国君被“盗”杀了。哪有那么牛的“盗”,大家心知肚明,就是国内大夫们干的。杀完国君,命令史官就写“盗”杀了,以后要加强治安工作;通知列国我们国君被“盗”杀了,你们也要注意。外部兼并战争不能停、内部屠戮诸侯也不能停。杀到战国,基本上就没剩下几家了。但剩下的,肯定都是强者。所谓强者,就不会是大夫杀诸侯,而是诸侯杀大夫。韩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春秋后期的宇宙第一强国,是晋国。这家伙拳打西秦、脚踏东齐,伸出脑袋、一口盐汽水,还能喷废楚国。外部牛得不鸟周天子,但内部同样牛得不鸟晋诸侯。开始是十一个大夫和晋侯搞民主集中,后来内部掐架、掐剩下六个,具体是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和中行氏。这个韩氏就是后来的韩国。但掐架不能停,于是剩下了四个大夫,韩、赵、魏、智。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三家分晋。智氏最牛,牛得把韩赵魏三家轮流欺负。然后,三家忍无可忍,晋阳城前搞了一场大阴谋,就把智氏给灭了。灭了智氏还不算完,连带把晋侯也给甩一边凉快去了。三家也不再遮遮掩掩当君子了,分完智氏就分晋国。于是,宇宙第一强、晋国,就一分为三,变成韩国、赵国和魏国了。到这个时候,韩国正式闪亮登场。三家分晋之后,晋国肯定没法再牛了,因为就剩下一个晋侯在躺死。但,因为晋国太牛,所以分出来的韩、赵、魏三国就没一个善茬。而且,三家大夫的关系本就不错,于是三国的关系也不错,三晋联盟在中原天下一直横着走。即便不搞什么三晋联盟,随便拉出一个来,也是第一序列的强国。所以,韩国一登场,就是C位出道。比筚路蓝缕好几百年的楚国、比跟戎狄抢地盘的秦国,不知道强了多少。此时的韩国,就是天下诸侯的白富美,而且非常强。晋国地盘大,所以强。韩赵魏的地盘真心不大了,怎么可能还强呢?这时候,你别说谁地盘大、谁地盘小。春秋到战国前期的一段时间里,就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到处都是荒地,而且还找不到主。所以,大家比的就是人口,谁人口多、谁就牛;其次比的是怎么利用人口,而这一点更重要。怎么利用人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理清这个问题,也就知道韩国为啥不弱了。历史往往都是最坏的家伙爬到食物链的顶峰。所以,道德楷模鲁国,一直被齐国欺负,最后直接被欺负死;虎狼之国秦国,一直欺负人,直到把六国都欺负没了。而在这时候,谁是最坏的家伙?肯定是三家分晋的魏赵韩。把主君晋侯的权力给分了、土地给分了,而且还不算完,直接逼着周天子封为诸侯。三家的逻辑,就是一派丛林法则,道德水准已经跌破下线。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周威烈王被逼无奈,只能遂了这三个家伙当诸侯的美好愿望。因为这时候,三家大夫的军队已经顶到周天子的家门口,不走了。封我当诸侯,咱好聚好散;不封我当诸侯,我就不走了。不走了,也不是杀了周天子,而是带着军队就在洛邑死命吃周天子的粮食。在这之前,三家大夫刚把齐国教训一顿,把那个不听话的齐康公给抓来献俘了。替周天子打仗、打胜了报功,你就说怎么赏吧?反正赏赐不到位,肯定赖着不走,而周天子只能拼命花钱、好好招待。就是用这种手段,三家终于变成了三国。所以,就道德水准来说,韩赵魏三家已经坏到了顶峰。这种坏家伙,能不强吗?而坏的底层逻辑,则是彻底不顾王道礼乐的旧道德,然后轻装上阵就啥事情都能干出来了。既不要面子也不要里子,我就要搞整军备战。那怎么整军备战呢?就是变法,只有变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的人口资源。春秋到战国期间,第一个变法的就是魏国;吴起弃魏就楚之后,楚国也变法了,这算是魏国变法的对外辐射;而第二个主动变法的就是韩国,即申不害变法。道德好坏只是表象,轻装上阵搞变法,才是实质。所以,就如何利用人口这个问题上,韩国必须是第一序列的。所以,韩国不可能弱。另外,三代到战国,是一个青铜时代到黑铁时代的演变过程。这时候,韩国也抓住了机会,或者说韩国本就得天独厚。宜阳铁山,就是韩国的波斯湾。所以,韩国的冶金水准,一直是战国最强。铁和铜有那么大的差别吗?你可以说铜剑和铁剑的差别不大,反正都能砍死人。但能冶炼出铁剑,则说明你的冶金水平已经高出了一个时代。公元前1274年,古埃及帝国与赫梯帝国在卡迭石干了一仗。双方出动了几千辆战车,在旷野中互相对射,作战方式是高速冲锋战车拉着弓箭手搞射击游戏,不是战车冲撞。第一天,古埃及胜了,因为人多。但第二天,赫梯帝国出动了新式武器——铁轴战车。铜轴战车上只能拉两个人,而铁轴战车上却能拉三个人。人家一辆战车抵你两辆战车,你这还怎么打?于是,古埃及战败,双方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条约,即卡迭石条约。这就是黑铁时代对青铜时代的碾压。有了对铁的冶炼能力,韩国武器质量一直冠绝天下。当时,就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说法。韩国的弩箭,能在800米开外杀伤敌人,所谓“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而韩国的剑,也同样彪悍,所谓“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就这种军事水准,战国诸侯谁敢小瞧韩国。立国没多久,韩国就把曾经的中原小霸王郑国给灭了,也就是“古之遗爱”子产主政的那个国家。这就是韩国的实力。三分晋国,韩国继承了晋国的人口和土地,人口不会少、土地也算肥沃。变法时代,不算楚国,韩国是魏国之后第二个主动变法的。铁器时代,韩国利用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有“劲韩”之称。以此而论,韩国怎么也得称得上战国一雄了。但,韩国的定位,只能是“小强”型的战国。为什么这么说?一个原因是既生瑜何生亮。在韩国崛起的同时,近邻魏国比它还先崛起了。主要是魏文侯这个老江湖的手段太高超。所以,最先变法的是魏国,先是李悝变法搞集权、后是吴起变法搞军事。魏国在当时,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这时候,韩国就是再强,也得排位在魏国之下。另一个原因就是土地优势越来越重要。单位能力很强但总体力量不够,那也白扯。韩国这个位置就把它限死了,除了一个郑国可以吞并,周边就没有可以扩展的土地。所以,在比体量的时代,韩国只能越来越不行。再一个原因是挡了第一强国的路。这个国家当然是秦国,秦国要东出函谷关,首先干的就是三晋。因为三晋把秦国给封死了。而主要的两块石头,第一个是魏国、第二个就是韩国。所以,这两个家伙越到后期就越不行。但,“小强”型的韩国,却一直是个非常可怕的对手。傻白甜往往跟白富美划等号。之所以万千宠爱在一身,能傻、能甜、能可爱,就是因为先天条件太好,于是众星捧月给捧出来了。韩国本可以成为傻白甜,但有个魏国在,它就是再努力也只能当个女二。而女二要上位,就不能傻、不能甜、更不能可爱。在魏国的压制下,韩国开始走上了灰度人生。韩国,肯定要算计魏国,因为女二一定要算计女一。历经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君主的励精图治,魏国就是妥妥的中原最强国。但魏武侯死后,魏国立即陷入了长子魏罃与次子公中缓的争位内斗。有内斗,就有机会,因为苍蝇不叮无缝蛋。而韩国这时候就一定要插上一脚,自己力量肯定不够,因为魏国是第一强国。于是,拉上赵国,一起干魏国。这两个家伙,肯定不能支持名正言顺的嫡长子魏罃,一定要支持名不正、言不顺却心不服的公中缓。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本来魏王就不是公中缓的,所以一旦公中缓在韩赵两国的支持下当了魏王,那多高的价码都可以开。公元前369年,支持公中缓的韩赵两家基本上就把魏罃给打废了。魏国已经成了马上要煮熟的大雁。但关键是现在还没煮熟,而韩赵两家就开始谋划怎么吃大雁了。赵国的想法简单粗暴,直接杀了魏罃、立公中缓,然后死命要钱。但,韩国这家伙的算计,要比赵国诡诈一百倍。韩国的意见是分而治之,把魏国一分为二,一半给魏罃、一半给公中缓。如果真这么干,那韩国以后想欺负谁欺负谁,甚至可能把两个魏国都给蚕食掉。这就是韩国的外交手段,要多诡诈有多诡诈。但,韩国赶上赵国这么个朴实汉子。赵国不干,因为太费事,非要怎么粗暴怎么来。于是,魏国还没灭,韩赵两家就打起了口水仗。关键是口水仗相当激烈,第二天赵国就把军队给撤了,我不打了,你自己看着玩。韩国也生气,你不打、我也不打了。然后,就剩下公中缓跟魏罃单挑了,那肯定挑不过,于是魏罃继位,就是魏惠王。虽然肢解魏国未成,但你一定会发现韩国才是真正的诡诈之主。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分而治之的手段,韩国还会接着玩。公元367年,西周国爆发了同样的长子和次子的内斗,还是韩赵两家集体干预。这时候,赵国终于遂了韩国的愿,把西周一分为二,都立为国君。但西周国只有一座王城,实在没法分了。西周没地方封,但周天子有啊。于是,把老二封到了巩这个地方,就是东周国。而东周国的公子根侍奉周天子,当时是周显王。这实际是一箭双雕,一个是把周天子的王畿给分了;另一个是把周天子给架空了。这时候,韩国想怎么收拾周天子这伙人就怎么收拾了。韩国,这个“小强”型的战国,几乎是把挨得近的各方势力,都给坑了个遍。只有坑不成的、没有不去坑的。所以,韩国也不会饶了赵国。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就是韩国坑赵国。本来秦韩搞决战,桌子上的筹码就是韩国的上党郡。韩国是怎么玩的?祸水北引,直接搞的秦国和韩国打了一仗。如果没有秦赵长平之战以及接下来的秦赵邯郸之战,韩国都估计早就被秦国给灭了。对于秦国,韩国也不是一直任其宰割,该出手的时候绝不含糊。比如秦赵邯郸之战,楚赵魏三家联军吊打秦战国。这时候,韩国立即参战,跟这三国一起揍秦国,直接把秦国揍回函谷关。所以,就韩国这个操作来说,它绝对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而之所以一直被欺负,从劲韩变成了弱韩,主要是四战之地和生不逢时。实在没有空间增厚体量,于是只能守在中原挨打。而凡是崛起的时候,总是既生瑜何生亮,开始崛起赶上了魏国、后来崛起赶上了秦国。但,韩国怎么算也是一雄战国。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战国的时候肯定不是只剩下七雄,还有很多在大国夹缝中艰难度日的小国。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的确不强,不强归不强,但是不能说不存在啊。课本中的《唐雎不辱使命》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初中学过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中唐雎代表的安陵国不就是个小国吗?公元前225年,秦已经灭掉了七雄中的三个韩、赵、魏(刚巧是分了晋的三家),但是附属于魏国的小国安陵国却还依然存在,这才有了唐雎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的一段佳话。虽然现代有学者质疑唐雎不辱使命的事迹是古代史学家编撰的,但是我们至少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即便是到了战国末年,除了七雄,的的确确还是有其它的一些小国存在的。另外既然他们被称为“战国七雄”,当然要有“被”称雄的群体环境,就是要有“不雄”的国家作为对比陪衬。假如只有这七个国家,干么还要叫做七雄呢?“雄”给谁看呢?最后,从秦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来看,战国末期也不止剩下了七雄。除了七雄,秦在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还有诸如巴国、蜀国、苴国、充国等等小国……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到了战国就只剩下战国七雄这样的历史错觉呢?战国七雄地理格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国兼并严重,小国力量衰微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西周王朝总共分封了多少诸侯国,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一千二百个左右的;有说八百个左右的;有说四百个左右的;有说一百多个的;有说七十一个的。说法不一样,那是因为认定的标准根本就不一样!你要计算有多少诸侯国,那就得先确定什么叫做诸侯国。方国、部邦及部落是不是也和封国一样算诸侯国呢?这个标准没统一。所以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西周的诸侯国很多很多。既然很多很多,有一些可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但是没有记载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曾侯乙复原雕像曾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现代学者推断“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两名。然而,这也仅仅是个推断。曾侯乙墓都挖出来了,史书却没有曾国,那么史书里又有多少没有记录下来而确有其实的诸侯国呢?从西周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到底还有多少个小国家,其实是个未知数;是不是有100多个,也说不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国欺负或者干脆吞并小国,是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生存、发展、成长的必然。“假道伐虢”、“借蔡灭息”的成语里活生生的保存了当年大国兼并小国的鲜活实例,其它吞并,手段可能不同,目的和结果大概是可以类推的。晋国“假道伐虢”很多小国在被灭之后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还有一些倒是没有被灭,但是在历史的云烟中也同样的模糊难见。2.七雄的实力强大,霸占了那段时间的历史舞台。“弱国无外交”,无外交又哪来的走上历史舞台呢?当年的“五霸”动不动就会盟诸侯,主角永远都是大国的“大佬”,小国只有站队、捧场和鼓掌的权利,稍稍刷点存在感,“大佬”不爽就把你办了。然而五霸多多少少还有点想要“以德服人”的样子,到了七雄就彻底撕下了伪装,“何必曰义,曰利已矣”。于是,爽不爽都可能把你给办了!大国越是急赤白咧,小国越是战战兢兢。历史舞台上充满了“七雄们”忙忙碌碌互串的身影。什么纵横捭阖;什么鸡鸣狗盗;什么战国四君子(小国有能力出这样的名人吗);什么四名将(二赵二秦);什么灭国复国(齐国田单);什么你打我、我打他、他要打大家……戏份都让他们占了,小国要表现,有机会吗?表现,七雄答应吗?这个答应剩下的那6个答应吗?弱国无外交古今亦然3.我们的历史知识不全面,被熟知的历史事件裹挟着,习惯性的想当然。后来的史书当然要记录那个时代的大事,“偏偏”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大事都发生在战国七雄的身上。“荆轲刺秦王”牵扯的是燕国和秦国;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相关的是魏国、赵国和秦国;“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是赵国……历史偏心眼的把那段时间的话题、流量都给了七雄!小国分演着路人甲乙丙丁,连句台词也没有,最后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存在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转盘。秦统一中国四海毕,天下一。秦最终扫六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此前七雄对于小国的兼并战,都是为秦的统一打前站做准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有了战国末期就只剩下战国七雄的错觉。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战国七雄在统一前龙腾虎啸,风光无限,到头来有6个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end——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我吧!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如下图所示。灭亡顺序是:韩国(公元前230年),赵国(公元前228年),魏国(公元前225年),楚国(公元前223年),燕国(公元前222年),齐国(公元前221年)。越是韩国这种“小强”型的国家,你就越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不仅能恶心死你,而且真能弄死你。战国时候的韩国,跟现在某些实力“小强”、野心膨胀的国家,一个德性。外交手段,狡猾刁钻,恶心你没问题、恶心死你也富富有余。关键是你还弄不死它,只能看着生气。但是一个不留心,这种家伙就能搞出天大的事情来,弄痛你没商量、弄死你也不是没可能。好了,现在讲一下韩国的故事。听完,你就知道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更不是一直被欺负的小白羊。春秋诸侯,数不胜数。但,这时候已经礼崩乐坏了。礼崩乐坏,也是分层级的。第一层级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也就是大家谁也不鸟周天子了。肯定是楚国最先叫板,接着就是谁都叫板。大家互相打架,根本不向周天子请示,想打谁就打谁、想跟谁打就跟谁打。第二层级是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也就是连诸侯都不放在眼里。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天子最尊贵,后来不尊了;诸侯次尊贵,后来也不尊了。谁开始尊贵了?是大夫们。鲁国有三桓,三个大夫就能把鲁国国君架空。齐国有田氏,这个更牛,直接自己篡位当诸侯。诸侯被架空,已经算温和了;被大夫篡位,还能给诸侯留一时的性命。比这些更恶劣的,早已数不胜数。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这就是春秋诸侯们的写照,要多惨有多惨。当时,经常性的国际新闻,就是谁家国君被“盗”杀了。哪有那么牛的“盗”,大家心知肚明,就是国内大夫们干的。杀完国君,命令史官就写“盗”杀了,以后要加强治安工作;通知列国我们国君被“盗”杀了,你们也要注意。外部兼并战争不能停、内部屠戮诸侯也不能停。杀到战国,基本上就没剩下几家了。但剩下的,肯定都是强者。所谓强者,就不会是大夫杀诸侯,而是诸侯杀大夫。韩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春秋后期的宇宙第一强国,是晋国。这家伙拳打西秦、脚踏东齐,伸出脑袋、一口盐汽水,还能喷废楚国。外部牛得不鸟周天子,但内部同样牛得不鸟晋诸侯。开始是十一个大夫和晋侯搞民主集中,后来内部掐架、掐剩下六个,具体是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和中行氏。这个韩氏就是后来的韩国。但掐架不能停,于是剩下了四个大夫,韩、赵、魏、智。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三家分晋。智氏最牛,牛得把韩赵魏三家轮流欺负。然后,三家忍无可忍,晋阳城前搞了一场大阴谋,就把智氏给灭了。灭了智氏还不算完,连带把晋侯也给甩一边凉快去了。三家也不再遮遮掩掩当君子了,分完智氏就分晋国。于是,宇宙第一强、晋国,就一分为三,变成韩国、赵国和魏国了。到这个时候,韩国正式闪亮登场。三家分晋之后,晋国肯定没法再牛了,因为就剩下一个晋侯在躺死。但,因为晋国太牛,所以分出来的韩、赵、魏三国就没一个善茬。而且,三家大夫的关系本就不错,于是三国的关系也不错,三晋联盟在中原天下一直横着走。即便不搞什么三晋联盟,随便拉出一个来,也是第一序列的强国。所以,韩国一登场,就是C位出道。比筚路蓝缕好几百年的楚国、比跟戎狄抢地盘的秦国,不知道强了多少。此时的韩国,就是天下诸侯的白富美,而且非常强。晋国地盘大,所以强。韩赵魏的地盘真心不大了,怎么可能还强呢?这时候,你别说谁地盘大、谁地盘小。春秋到战国前期的一段时间里,就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到处都是荒地,而且还找不到主。所以,大家比的就是人口,谁人口多、谁就牛;其次比的是怎么利用人口,而这一点更重要。怎么利用人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理清这个问题,也就知道韩国为啥不弱了。历史往往都是最坏的家伙爬到食物链的顶峰。所以,道德楷模鲁国,一直被齐国欺负,最后直接被欺负死;虎狼之国秦国,一直欺负人,直到把六国都欺负没了。而在这时候,谁是最坏的家伙?肯定是三家分晋的魏赵韩。把主君晋侯的权力给分了、土地给分了,而且还不算完,直接逼着周天子封为诸侯。三家的逻辑,就是一派丛林法则,道德水准已经跌破下线。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周威烈王被逼无奈,只能遂了这三个家伙当诸侯的美好愿望。因为这时候,三家大夫的军队已经顶到周天子的家门口,不走了。封我当诸侯,咱好聚好散;不封我当诸侯,我就不走了。不走了,也不是杀了周天子,而是带着军队就在洛邑死命吃周天子的粮食。在这之前,三家大夫刚把齐国教训一顿,把那个不听话的齐康公给抓来献俘了。替周天子打仗、打胜了报功,你就说怎么赏吧?反正赏赐不到位,肯定赖着不走,而周天子只能拼命花钱、好好招待。就是用这种手段,三家终于变成了三国。所以,就道德水准来说,韩赵魏三家已经坏到了顶峰。这种坏家伙,能不强吗?而坏的底层逻辑,则是彻底不顾王道礼乐的旧道德,然后轻装上阵就啥事情都能干出来了。既不要面子也不要里子,我就要搞整军备战。那怎么整军备战呢?就是变法,只有变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的人口资源。春秋到战国期间,第一个变法的就是魏国;吴起弃魏就楚之后,楚国也变法了,这算是魏国变法的对外辐射;而第二个主动变法的就是韩国,即申不害变法。道德好坏只是表象,轻装上阵搞变法,才是实质。所以,就如何利用人口这个问题上,韩国必须是第一序列的。所以,韩国不可能弱。另外,三代到战国,是一个青铜时代到黑铁时代的演变过程。这时候,韩国也抓住了机会,或者说韩国本就得天独厚。宜阳铁山,就是韩国的波斯湾。所以,韩国的冶金水准,一直是战国最强。铁和铜有那么大的差别吗?你可以说铜剑和铁剑的差别不大,反正都能砍死人。但能冶炼出铁剑,则说明你的冶金水平已经高出了一个时代。公元前1274年,古埃及帝国与赫梯帝国在卡迭石干了一仗。双方出动了几千辆战车,在旷野中互相对射,作战方式是高速冲锋战车拉着弓箭手搞射击游戏,不是战车冲撞。第一天,古埃及胜了,因为人多。但第二天,赫梯帝国出动了新式武器——铁轴战车。铜轴战车上只能拉两个人,而铁轴战车上却能拉三个人。人家一辆战车抵你两辆战车,你这还怎么打?于是,古埃及战败,双方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条约,即卡迭石条约。这就是黑铁时代对青铜时代的碾压。有了对铁的冶炼能力,韩国武器质量一直冠绝天下。当时,就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说法。韩国的弩箭,能在800米开外杀伤敌人,所谓“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而韩国的剑,也同样彪悍,所谓“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就这种军事水准,战国诸侯谁敢小瞧韩国。立国没多久,韩国就把曾经的中原小霸王郑国给灭了,也就是“古之遗爱”子产主政的那个国家。这就是韩国的实力。三分晋国,韩国继承了晋国的人口和土地,人口不会少、土地也算肥沃。变法时代,不算楚国,韩国是魏国之后第二个主动变法的。铁器时代,韩国利用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有“劲韩”之称。以此而论,韩国怎么也得称得上战国一雄了。但,韩国的定位,只能是“小强”型的战国。为什么这么说?一个原因是既生瑜何生亮。在韩国崛起的同时,近邻魏国比它还先崛起了。主要是魏文侯这个老江湖的手段太高超。所以,最先变法的是魏国,先是李悝变法搞集权、后是吴起变法搞军事。魏国在当时,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这时候,韩国就是再强,也得排位在魏国之下。另一个原因就是土地优势越来越重要。单位能力很强但总体力量不够,那也白扯。韩国这个位置就把它限死了,除了一个郑国可以吞并,周边就没有可以扩展的土地。所以,在比体量的时代,韩国只能越来越不行。再一个原因是挡了第一强国的路。这个国家当然是秦国,秦国要东出函谷关,首先干的就是三晋。因为三晋把秦国给封死了。而主要的两块石头,第一个是魏国、第二个就是韩国。所以,这两个家伙越到后期就越不行。但,“小强”型的韩国,却一直是个非常可怕的对手。傻白甜往往跟白富美划等号。之所以万千宠爱在一身,能傻、能甜、能可爱,就是因为先天条件太好,于是众星捧月给捧出来了。韩国本可以成为傻白甜,但有个魏国在,它就是再努力也只能当个女二。而女二要上位,就不能傻、不能甜、更不能可爱。在魏国的压制下,韩国开始走上了灰度人生。韩国,肯定要算计魏国,因为女二一定要算计女一。历经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君主的励精图治,魏国就是妥妥的中原最强国。但魏武侯死后,魏国立即陷入了长子魏罃与次子公中缓的争位内斗。有内斗,就有机会,因为苍蝇不叮无缝蛋。而韩国这时候就一定要插上一脚,自己力量肯定不够,因为魏国是第一强国。于是,拉上赵国,一起干魏国。这两个家伙,肯定不能支持名正言顺的嫡长子魏罃,一定要支持名不正、言不顺却心不服的公中缓。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本来魏王就不是公中缓的,所以一旦公中缓在韩赵两国的支持下当了魏王,那多高的价码都可以开。公元前369年,支持公中缓的韩赵两家基本上就把魏罃给打废了。魏国已经成了马上要煮熟的大雁。但关键是现在还没煮熟,而韩赵两家就开始谋划怎么吃大雁了。赵国的想法简单粗暴,直接杀了魏罃、立公中缓,然后死命要钱。但,韩国这家伙的算计,要比赵国诡诈一百倍。韩国的意见是分而治之,把魏国一分为二,一半给魏罃、一半给公中缓。如果真这么干,那韩国以后想欺负谁欺负谁,甚至可能把两个魏国都给蚕食掉。这就是韩国的外交手段,要多诡诈有多诡诈。但,韩国赶上赵国这么个朴实汉子。赵国不干,因为太费事,非要怎么粗暴怎么来。于是,魏国还没灭,韩赵两家就打起了口水仗。关键是口水仗相当激烈,第二天赵国就把军队给撤了,我不打了,你自己看着玩。韩国也生气,你不打、我也不打了。然后,就剩下公中缓跟魏罃单挑了,那肯定挑不过,于是魏罃继位,就是魏惠王。虽然肢解魏国未成,但你一定会发现韩国才是真正的诡诈之主。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分而治之的手段,韩国还会接着玩。公元367年,西周国爆发了同样的长子和次子的内斗,还是韩赵两家集体干预。这时候,赵国终于遂了韩国的愿,把西周一分为二,都立为国君。但西周国只有一座王城,实在没法分了。西周没地方封,但周天子有啊。于是,把老二封到了巩这个地方,就是东周国。而东周国的公子根侍奉周天子,当时是周显王。这实际是一箭双雕,一个是把周天子的王畿给分了;另一个是把周天子给架空了。这时候,韩国想怎么收拾周天子这伙人就怎么收拾了。韩国,这个“小强”型的战国,几乎是把挨得近的各方势力,都给坑了个遍。只有坑不成的、没有不去坑的。所以,韩国也不会饶了赵国。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就是韩国坑赵国。本来秦韩搞决战,桌子上的筹码就是韩国的上党郡。韩国是怎么玩的?祸水北引,直接搞的秦国和韩国打了一仗。如果没有秦赵长平之战以及接下来的秦赵邯郸之战,韩国都估计早就被秦国给灭了。对于秦国,韩国也不是一直任其宰割,该出手的时候绝不含糊。比如秦赵邯郸之战,楚赵魏三家联军吊打秦战国。这时候,韩国立即参战,跟这三国一起揍秦国,直接把秦国揍回函谷关。所以,就韩国这个操作来说,它绝对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而之所以一直被欺负,从劲韩变成了弱韩,主要是四战之地和生不逢时。实在没有空间增厚体量,于是只能守在中原挨打。而凡是崛起的时候,总是既生瑜何生亮,开始崛起赶上了魏国、后来崛起赶上了秦国。但,韩国怎么算也是一雄战国。楚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比其他几个早了400多年。中国古代臣子的爵位,大致排名是这样的:王、公、侯、伯、子、男。伯爵及其以下,基本上都是可以花钱买的,可是王爵、公爵和侯爵,那就是正儿八经的爵位了,没有君主的任命,一般情况下,是没法子得到的。而且在周朝时期,王、公、侯都是可以自己建国的。在周朝建国的时候,分封天下,我们会发现,周天子是王爵,其他的宗室及功臣,基本都是公爵或者侯爵,混得惨点儿的,只有个伯爵。比如说姜子牙虽然功劳很大,但是只被封为齐侯,尚未达到公爵。所以大家虽然称呼他为姜太公或者齐太公,可人家只是个侯爵。大家很熟悉的周公旦,别以为他就是公爵了。其实他的鲁国,是正儿八经的侯爵国,因此他也只是个侯爵。但是死后可以被追封为公爵。真正被封为公爵的,在周朝最初只有8个国家,分别是:虞国、虢国、宋国、杞国、陈国、祝国、蓟国、焦国。为啥他们有资格成为公爵国呢?其实都是有出处的。虞国是周文王的叔叔太伯和仲雍所建立的公国。虢国是周武王的叔叔虢仲、虢叔所建立的公国。宋国是商朝后裔所建立的公国。杞国是大禹治水那个大禹的后代所建立的公国。陈国是舜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祝国是尧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蓟国是黄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焦国是炎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现在你明白了吧?不是谁都有资格建立公国的。这些公国都有强大的背景,要么是炎黄后裔,要么是尧舜禹的后裔,或者是商汤后裔,最差也得是周武王的长辈们。至于周朝的开国功臣,顶天了只能达到侯国这个级别,死后被追封为某某公,倒是有可能的。本来这一套周礼制度,那是相当规整,看起来也很合理。可偏偏就是有些没文化的人,不愿意去学这些东西,他们不仅不愿意做侯国,甚至连公国都看不上,他们想直接称王了!一、论称王,楚国还得往后排排。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楚国第一个称王的。因为楚国身处南方,手握大片蛮荒之地。当时南方尚未开发,所以受教育程度低,他们也没接受多少周礼的洗礼。再加上楚国的军事实力逐渐强大,开始不满周天子的统治,因此楚国就这么称王了。其实楚国的等级特别低,最初只是个子爵国,压根算不上是个国。但是谁让人家发展起来了呢?实际上第一个称王的,还真不是楚国,而是徐国。徐国可不是周朝所封的诸侯国,早在夏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徐国,地理位置也就在江苏泗洪县一带。周武王灭了商朝的时候,徐国压根就不肯臣服于周天子。同时徐国也是东夷各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当时徐国的君主是绂,反对周朝统治的时候,绂宣布自立为王,也就是徐驹王。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徐驹王一直都不服周朝的管教,因此和周朝打了不少仗。这一时期的徐国也是最强盛的时候。只可惜,后代一个不如一个,到了周穆王时期,徐国慑于周穆王强大的军事压力,这才选择臣服于周朝。没办法,被打服了。可人家依旧不肯去掉王号,就这么苟延残喘着。直到被吴国所灭。二、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自然是楚国。徐国虽然实力强劲,可到了西周中期就没了。因此看问题还得往长远了看,最早称王,且不服周朝管教,还活下来甚至还活得不错的,自然就是楚国了。楚国的祖先,早年是伺候周文王的仆人,由于工作很负责,所以他的子孙也就服侍了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到了周成王时期,感觉这祖孙几代人为他们老姬家工作如此辛劳,不给个爵位说不过去吧?因此周成王就把他们的后代熊绎封到了南方的蛮荒之地,同时赐予了他拥有50里土地的子爵爵位,好家伙,真够大方的。按道理子爵是不可能建国的,可人家除了这50里土地外,周围都是蛮荒之地,随便他开采,又没有其他人愿意来,所以南方大片土地,逐渐都成了楚国的地盘。楚国属于周朝给了第一桶金,随后自主创业做大做强的。楚国第六位国君熊渠继位以后,立刻就发现周王朝不行了啊!而且在他的祖先勤劳的开垦发展之下,楚国的实力大增。再加上楚国一向被中原诸侯称之为蛮夷,总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此熊渠一怒之下,直接自立为王了!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是南方的蛮夷,就不按照你们中原的那一套规矩办事了!这理由也够绝的,可他自己称王也就算了,偏偏还把自己的3个儿子都给封为了王: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次子熊挚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疵为越章王。别管封号有多奇葩,总之只有周天子能行使的权力,居然被熊渠给用了,你说周天子能高兴吗?周厉王上台以后,立刻就看熊渠不爽了。熊渠早就耳闻周厉王是个残暴不仁的家伙,跟这位老兄跟前抖机灵,似乎不太明智。因此熊渠主动把3个儿子的王号给撤了,自己也改称楚子,算是给了周厉王一点儿面子。总结:各国的第一个王爵,时代差距还是很大的。楚国第一位王爵:肯定是熊渠了,时间在公元前880年左右,只是后来自己取消了。后来熊通在公元前741年又自立为王,也就楚武王,依旧早于其他各国。秦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嬴驷自立为王。赵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赵武灵王赵雍称王。不久后又放弃了王位。魏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魏?称王。魏国自此由盛转衰。韩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韩宣王韩康称王。齐国第一位王爵:姜姓齐国无人称王,公元前334年,齐威王田因齐和魏惠王共同称王。燕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燕易王看大家都成为了,自己也不能落后,所以也称王了。由此可见,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是楚国,要比其他几个早了400多年。其他几个称王的时间基本接近,看来中原诸侯还是相对受到周礼约束的。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战国的时候肯定不是只剩下七雄,还有很多在大国夹缝中艰难度日的小国。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的确不强,不强归不强,但是不能说不存在啊。课本中的《唐雎不辱使命》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初中学过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中唐雎代表的安陵国不就是个小国吗?公元前225年,秦已经灭掉了七雄中的三个韩、赵、魏(刚巧是分了晋的三家),但是附属于魏国的小国安陵国却还依然存在,这才有了唐雎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的一段佳话。虽然现代有学者质疑唐雎不辱使命的事迹是古代史学家编撰的,但是我们至少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即便是到了战国末年,除了七雄,的的确确还是有其它的一些小国存在的。另外既然他们被称为“战国七雄”,当然要有“被”称雄的群体环境,就是要有“不雄”的国家作为对比陪衬。假如只有这七个国家,干么还要叫做七雄呢?“雄”给谁看呢?最后,从秦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来看,战国末期也不止剩下了七雄。除了七雄,秦在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还有诸如巴国、蜀国、苴国、充国等等小国……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到了战国就只剩下战国七雄这样的历史错觉呢?战国七雄地理格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国兼并严重,小国力量衰微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西周王朝总共分封了多少诸侯国,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一千二百个左右的;有说八百个左右的;有说四百个左右的;有说一百多个的;有说七十一个的。说法不一样,那是因为认定的标准根本就不一样!你要计算有多少诸侯国,那就得先确定什么叫做诸侯国。方国、部邦及部落是不是也和封国一样算诸侯国呢?这个标准没统一。所以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西周的诸侯国很多很多。既然很多很多,有一些可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但是没有记载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曾侯乙复原雕像曾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现代学者推断“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两名。然而,这也仅仅是个推断。曾侯乙墓都挖出来了,史书却没有曾国,那么史书里又有多少没有记录下来而确有其实的诸侯国呢?从西周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到底还有多少个小国家,其实是个未知数;是不是有100多个,也说不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国欺负或者干脆吞并小国,是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生存、发展、成长的必然。“假道伐虢”、“借蔡灭息”的成语里活生生的保存了当年大国兼并小国的鲜活实例,其它吞并,手段可能不同,目的和结果大概是可以类推的。晋国“假道伐虢”很多小国在被灭之后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还有一些倒是没有被灭,但是在历史的云烟中也同样的模糊难见。2.七雄的实力强大,霸占了那段时间的历史舞台。“弱国无外交”,无外交又哪来的走上历史舞台呢?当年的“五霸”动不动就会盟诸侯,主角永远都是大国的“大佬”,小国只有站队、捧场和鼓掌的权利,稍稍刷点存在感,“大佬”不爽就把你办了。然而五霸多多少少还有点想要“以德服人”的样子,到了七雄就彻底撕下了伪装,“何必曰义,曰利已矣”。于是,爽不爽都可能把你给办了!大国越是急赤白咧,小国越是战战兢兢。历史舞台上充满了“七雄们”忙忙碌碌互串的身影。什么纵横捭阖;什么鸡鸣狗盗;什么战国四君子(小国有能力出这样的名人吗);什么四名将(二赵二秦);什么灭国复国(齐国田单);什么你打我、我打他、他要打大家……戏份都让他们占了,小国要表现,有机会吗?表现,七雄答应吗?这个答应剩下的那6个答应吗?弱国无外交古今亦然3.我们的历史知识不全面,被熟知的历史事件裹挟着,习惯性的想当然。后来的史书当然要记录那个时代的大事,“偏偏”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大事都发生在战国七雄的身上。“荆轲刺秦王”牵扯的是燕国和秦国;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相关的是魏国、赵国和秦国;“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是赵国……历史偏心眼的把那段时间的话题、流量都给了七雄!小国分演着路人甲乙丙丁,连句台词也没有,最后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存在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转盘。秦统一中国四海毕,天下一。秦最终扫六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此前七雄对于小国的兼并战,都是为秦的统一打前站做准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有了战国末期就只剩下战国七雄的错觉。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战国七雄在统一前龙腾虎啸,风光无限,到头来有6个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end——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我吧!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如下图所示。灭亡顺序是:韩国(公元前230年),赵国(公元前228年),魏国(公元前225年),楚国(公元前223年),燕国(公元前222年),齐国(公元前221年)。越是韩国这种“小强”型的国家,你就越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不仅能恶心死你,而且真能弄死你。战国时候的韩国,跟现在某些实力“小强”、野心膨胀的国家,一个德性。外交手段,狡猾刁钻,恶心你没问题、恶心死你也富富有余。关键是你还弄不死它,只能看着生气。但是一个不留心,这种家伙就能搞出天大的事情来,弄痛你没商量、弄死你也不是没可能。好了,现在讲一下韩国的故事。听完,你就知道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更不是一直被欺负的小白羊。春秋诸侯,数不胜数。但,这时候已经礼崩乐坏了。礼崩乐坏,也是分层级的。第一层级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也就是大家谁也不鸟周天子了。肯定是楚国最先叫板,接着就是谁都叫板。大家互相打架,根本不向周天子请示,想打谁就打谁、想跟谁打就跟谁打。第二层级是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也就是连诸侯都不放在眼里。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天子最尊贵,后来不尊了;诸侯次尊贵,后来也不尊了。谁开始尊贵了?是大夫们。鲁国有三桓,三个大夫就能把鲁国国君架空。齐国有田氏,这个更牛,直接自己篡位当诸侯。诸侯被架空,已经算温和了;被大夫篡位,还能给诸侯留一时的性命。比这些更恶劣的,早已数不胜数。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这就是春秋诸侯们的写照,要多惨有多惨。当时,经常性的国际新闻,就是谁家国君被“盗”杀了。哪有那么牛的“盗”,大家心知肚明,就是国内大夫们干的。杀完国君,命令史官就写“盗”杀了,以后要加强治安工作;通知列国我们国君被“盗”杀了,你们也要注意。外部兼并战争不能停、内部屠戮诸侯也不能停。杀到战国,基本上就没剩下几家了。但剩下的,肯定都是强者。所谓强者,就不会是大夫杀诸侯,而是诸侯杀大夫。韩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春秋后期的宇宙第一强国,是晋国。这家伙拳打西秦、脚踏东齐,伸出脑袋、一口盐汽水,还能喷废楚国。外部牛得不鸟周天子,但内部同样牛得不鸟晋诸侯。开始是十一个大夫和晋侯搞民主集中,后来内部掐架、掐剩下六个,具体是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和中行氏。这个韩氏就是后来的韩国。但掐架不能停,于是剩下了四个大夫,韩、赵、魏、智。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三家分晋。智氏最牛,牛得把韩赵魏三家轮流欺负。然后,三家忍无可忍,晋阳城前搞了一场大阴谋,就把智氏给灭了。灭了智氏还不算完,连带把晋侯也给甩一边凉快去了。三家也不再遮遮掩掩当君子了,分完智氏就分晋国。于是,宇宙第一强、晋国,就一分为三,变成韩国、赵国和魏国了。到这个时候,韩国正式闪亮登场。三家分晋之后,晋国肯定没法再牛了,因为就剩下一个晋侯在躺死。但,因为晋国太牛,所以分出来的韩、赵、魏三国就没一个善茬。而且,三家大夫的关系本就不错,于是三国的关系也不错,三晋联盟在中原天下一直横着走。即便不搞什么三晋联盟,随便拉出一个来,也是第一序列的强国。所以,韩国一登场,就是C位出道。比筚路蓝缕好几百年的楚国、比跟戎狄抢地盘的秦国,不知道强了多少。此时的韩国,就是天下诸侯的白富美,而且非常强。晋国地盘大,所以强。韩赵魏的地盘真心不大了,怎么可能还强呢?这时候,你别说谁地盘大、谁地盘小。春秋到战国前期的一段时间里,就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到处都是荒地,而且还找不到主。所以,大家比的就是人口,谁人口多、谁就牛;其次比的是怎么利用人口,而这一点更重要。怎么利用人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理清这个问题,也就知道韩国为啥不弱了。历史往往都是最坏的家伙爬到食物链的顶峰。所以,道德楷模鲁国,一直被齐国欺负,最后直接被欺负死;虎狼之国秦国,一直欺负人,直到把六国都欺负没了。而在这时候,谁是最坏的家伙?肯定是三家分晋的魏赵韩。把主君晋侯的权力给分了、土地给分了,而且还不算完,直接逼着周天子封为诸侯。三家的逻辑,就是一派丛林法则,道德水准已经跌破下线。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周威烈王被逼无奈,只能遂了这三个家伙当诸侯的美好愿望。因为这时候,三家大夫的军队已经顶到周天子的家门口,不走了。封我当诸侯,咱好聚好散;不封我当诸侯,我就不走了。不走了,也不是杀了周天子,而是带着军队就在洛邑死命吃周天子的粮食。在这之前,三家大夫刚把齐国教训一顿,把那个不听话的齐康公给抓来献俘了。替周天子打仗、打胜了报功,你就说怎么赏吧?反正赏赐不到位,肯定赖着不走,而周天子只能拼命花钱、好好招待。就是用这种手段,三家终于变成了三国。所以,就道德水准来说,韩赵魏三家已经坏到了顶峰。这种坏家伙,能不强吗?而坏的底层逻辑,则是彻底不顾王道礼乐的旧道德,然后轻装上阵就啥事情都能干出来了。既不要面子也不要里子,我就要搞整军备战。那怎么整军备战呢?就是变法,只有变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的人口资源。春秋到战国期间,第一个变法的就是魏国;吴起弃魏就楚之后,楚国也变法了,这算是魏国变法的对外辐射;而第二个主动变法的就是韩国,即申不害变法。道德好坏只是表象,轻装上阵搞变法,才是实质。所以,就如何利用人口这个问题上,韩国必须是第一序列的。所以,韩国不可能弱。另外,三代到战国,是一个青铜时代到黑铁时代的演变过程。这时候,韩国也抓住了机会,或者说韩国本就得天独厚。宜阳铁山,就是韩国的波斯湾。所以,韩国的冶金水准,一直是战国最强。铁和铜有那么大的差别吗?你可以说铜剑和铁剑的差别不大,反正都能砍死人。但能冶炼出铁剑,则说明你的冶金水平已经高出了一个时代。公元前1274年,古埃及帝国与赫梯帝国在卡迭石干了一仗。双方出动了几千辆战车,在旷野中互相对射,作战方式是高速冲锋战车拉着弓箭手搞射击游戏,不是战车冲撞。第一天,古埃及胜了,因为人多。但第二天,赫梯帝国出动了新式武器——铁轴战车。铜轴战车上只能拉两个人,而铁轴战车上却能拉三个人。人家一辆战车抵你两辆战车,你这还怎么打?于是,古埃及战败,双方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条约,即卡迭石条约。这就是黑铁时代对青铜时代的碾压。有了对铁的冶炼能力,韩国武器质量一直冠绝天下。当时,就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说法。韩国的弩箭,能在800米开外杀伤敌人,所谓“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而韩国的剑,也同样彪悍,所谓“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就这种军事水准,战国诸侯谁敢小瞧韩国。立国没多久,韩国就把曾经的中原小霸王郑国给灭了,也就是“古之遗爱”子产主政的那个国家。这就是韩国的实力。三分晋国,韩国继承了晋国的人口和土地,人口不会少、土地也算肥沃。变法时代,不算楚国,韩国是魏国之后第二个主动变法的。铁器时代,韩国利用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有“劲韩”之称。以此而论,韩国怎么也得称得上战国一雄了。但,韩国的定位,只能是“小强”型的战国。为什么这么说?一个原因是既生瑜何生亮。在韩国崛起的同时,近邻魏国比它还先崛起了。主要是魏文侯这个老江湖的手段太高超。所以,最先变法的是魏国,先是李悝变法搞集权、后是吴起变法搞军事。魏国在当时,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这时候,韩国就是再强,也得排位在魏国之下。另一个原因就是土地优势越来越重要。单位能力很强但总体力量不够,那也白扯。韩国这个位置就把它限死了,除了一个郑国可以吞并,周边就没有可以扩展的土地。所以,在比体量的时代,韩国只能越来越不行。再一个原因是挡了第一强国的路。这个国家当然是秦国,秦国要东出函谷关,首先干的就是三晋。因为三晋把秦国给封死了。而主要的两块石头,第一个是魏国、第二个就是韩国。所以,这两个家伙越到后期就越不行。但,“小强”型的韩国,却一直是个非常可怕的对手。傻白甜往往跟白富美划等号。之所以万千宠爱在一身,能傻、能甜、能可爱,就是因为先天条件太好,于是众星捧月给捧出来了。韩国本可以成为傻白甜,但有个魏国在,它就是再努力也只能当个女二。而女二要上位,就不能傻、不能甜、更不能可爱。在魏国的压制下,韩国开始走上了灰度人生。韩国,肯定要算计魏国,因为女二一定要算计女一。历经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君主的励精图治,魏国就是妥妥的中原最强国。但魏武侯死后,魏国立即陷入了长子魏罃与次子公中缓的争位内斗。有内斗,就有机会,因为苍蝇不叮无缝蛋。而韩国这时候就一定要插上一脚,自己力量肯定不够,因为魏国是第一强国。于是,拉上赵国,一起干魏国。这两个家伙,肯定不能支持名正言顺的嫡长子魏罃,一定要支持名不正、言不顺却心不服的公中缓。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本来魏王就不是公中缓的,所以一旦公中缓在韩赵两国的支持下当了魏王,那多高的价码都可以开。公元前369年,支持公中缓的韩赵两家基本上就把魏罃给打废了。魏国已经成了马上要煮熟的大雁。但关键是现在还没煮熟,而韩赵两家就开始谋划怎么吃大雁了。赵国的想法简单粗暴,直接杀了魏罃、立公中缓,然后死命要钱。但,韩国这家伙的算计,要比赵国诡诈一百倍。韩国的意见是分而治之,把魏国一分为二,一半给魏罃、一半给公中缓。如果真这么干,那韩国以后想欺负谁欺负谁,甚至可能把两个魏国都给蚕食掉。这就是韩国的外交手段,要多诡诈有多诡诈。但,韩国赶上赵国这么个朴实汉子。赵国不干,因为太费事,非要怎么粗暴怎么来。于是,魏国还没灭,韩赵两家就打起了口水仗。关键是口水仗相当激烈,第二天赵国就把军队给撤了,我不打了,你自己看着玩。韩国也生气,你不打、我也不打了。然后,就剩下公中缓跟魏罃单挑了,那肯定挑不过,于是魏罃继位,就是魏惠王。虽然肢解魏国未成,但你一定会发现韩国才是真正的诡诈之主。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分而治之的手段,韩国还会接着玩。公元367年,西周国爆发了同样的长子和次子的内斗,还是韩赵两家集体干预。这时候,赵国终于遂了韩国的愿,把西周一分为二,都立为国君。但西周国只有一座王城,实在没法分了。西周没地方封,但周天子有啊。于是,把老二封到了巩这个地方,就是东周国。而东周国的公子根侍奉周天子,当时是周显王。这实际是一箭双雕,一个是把周天子的王畿给分了;另一个是把周天子给架空了。这时候,韩国想怎么收拾周天子这伙人就怎么收拾了。韩国,这个“小强”型的战国,几乎是把挨得近的各方势力,都给坑了个遍。只有坑不成的、没有不去坑的。所以,韩国也不会饶了赵国。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就是韩国坑赵国。本来秦韩搞决战,桌子上的筹码就是韩国的上党郡。韩国是怎么玩的?祸水北引,直接搞的秦国和韩国打了一仗。如果没有秦赵长平之战以及接下来的秦赵邯郸之战,韩国都估计早就被秦国给灭了。对于秦国,韩国也不是一直任其宰割,该出手的时候绝不含糊。比如秦赵邯郸之战,楚赵魏三家联军吊打秦战国。这时候,韩国立即参战,跟这三国一起揍秦国,直接把秦国揍回函谷关。所以,就韩国这个操作来说,它绝对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而之所以一直被欺负,从劲韩变成了弱韩,主要是四战之地和生不逢时。实在没有空间增厚体量,于是只能守在中原挨打。而凡是崛起的时候,总是既生瑜何生亮,开始崛起赶上了魏国、后来崛起赶上了秦国。但,韩国怎么算也是一雄战国。楚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比其他几个早了400多年。中国古代臣子的爵位,大致排名是这样的:王、公、侯、伯、子、男。伯爵及其以下,基本上都是可以花钱买的,可是王爵、公爵和侯爵,那就是正儿八经的爵位了,没有君主的任命,一般情况下,是没法子得到的。而且在周朝时期,王、公、侯都是可以自己建国的。在周朝建国的时候,分封天下,我们会发现,周天子是王爵,其他的宗室及功臣,基本都是公爵或者侯爵,混得惨点儿的,只有个伯爵。比如说姜子牙虽然功劳很大,但是只被封为齐侯,尚未达到公爵。所以大家虽然称呼他为姜太公或者齐太公,可人家只是个侯爵。大家很熟悉的周公旦,别以为他就是公爵了。其实他的鲁国,是正儿八经的侯爵国,因此他也只是个侯爵。但是死后可以被追封为公爵。真正被封为公爵的,在周朝最初只有8个国家,分别是:虞国、虢国、宋国、杞国、陈国、祝国、蓟国、焦国。为啥他们有资格成为公爵国呢?其实都是有出处的。虞国是周文王的叔叔太伯和仲雍所建立的公国。虢国是周武王的叔叔虢仲、虢叔所建立的公国。宋国是商朝后裔所建立的公国。杞国是大禹治水那个大禹的后代所建立的公国。陈国是舜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祝国是尧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蓟国是黄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焦国是炎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现在你明白了吧?不是谁都有资格建立公国的。这些公国都有强大的背景,要么是炎黄后裔,要么是尧舜禹的后裔,或者是商汤后裔,最差也得是周武王的长辈们。至于周朝的开国功臣,顶天了只能达到侯国这个级别,死后被追封为某某公,倒是有可能的。本来这一套周礼制度,那是相当规整,看起来也很合理。可偏偏就是有些没文化的人,不愿意去学这些东西,他们不仅不愿意做侯国,甚至连公国都看不上,他们想直接称王了!一、论称王,楚国还得往后排排。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楚国第一个称王的。因为楚国身处南方,手握大片蛮荒之地。当时南方尚未开发,所以受教育程度低,他们也没接受多少周礼的洗礼。再加上楚国的军事实力逐渐强大,开始不满周天子的统治,因此楚国就这么称王了。其实楚国的等级特别低,最初只是个子爵国,压根算不上是个国。但是谁让人家发展起来了呢?实际上第一个称王的,还真不是楚国,而是徐国。徐国可不是周朝所封的诸侯国,早在夏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徐国,地理位置也就在江苏泗洪县一带。周武王灭了商朝的时候,徐国压根就不肯臣服于周天子。同时徐国也是东夷各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当时徐国的君主是绂,反对周朝统治的时候,绂宣布自立为王,也就是徐驹王。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徐驹王一直都不服周朝的管教,因此和周朝打了不少仗。这一时期的徐国也是最强盛的时候。只可惜,后代一个不如一个,到了周穆王时期,徐国慑于周穆王强大的军事压力,这才选择臣服于周朝。没办法,被打服了。可人家依旧不肯去掉王号,就这么苟延残喘着。直到被吴国所灭。二、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自然是楚国。徐国虽然实力强劲,可到了西周中期就没了。因此看问题还得往长远了看,最早称王,且不服周朝管教,还活下来甚至还活得不错的,自然就是楚国了。楚国的祖先,早年是伺候周文王的仆人,由于工作很负责,所以他的子孙也就服侍了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到了周成王时期,感觉这祖孙几代人为他们老姬家工作如此辛劳,不给个爵位说不过去吧?因此周成王就把他们的后代熊绎封到了南方的蛮荒之地,同时赐予了他拥有50里土地的子爵爵位,好家伙,真够大方的。按道理子爵是不可能建国的,可人家除了这50里土地外,周围都是蛮荒之地,随便他开采,又没有其他人愿意来,所以南方大片土地,逐渐都成了楚国的地盘。楚国属于周朝给了第一桶金,随后自主创业做大做强的。楚国第六位国君熊渠继位以后,立刻就发现周王朝不行了啊!而且在他的祖先勤劳的开垦发展之下,楚国的实力大增。再加上楚国一向被中原诸侯称之为蛮夷,总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此熊渠一怒之下,直接自立为王了!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是南方的蛮夷,就不按照你们中原的那一套规矩办事了!这理由也够绝的,可他自己称王也就算了,偏偏还把自己的3个儿子都给封为了王: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次子熊挚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疵为越章王。别管封号有多奇葩,总之只有周天子能行使的权力,居然被熊渠给用了,你说周天子能高兴吗?周厉王上台以后,立刻就看熊渠不爽了。熊渠早就耳闻周厉王是个残暴不仁的家伙,跟这位老兄跟前抖机灵,似乎不太明智。因此熊渠主动把3个儿子的王号给撤了,自己也改称楚子,算是给了周厉王一点儿面子。总结:各国的第一个王爵,时代差距还是很大的。楚国第一位王爵:肯定是熊渠了,时间在公元前880年左右,只是后来自己取消了。后来熊通在公元前741年又自立为王,也就楚武王,依旧早于其他各国。秦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嬴驷自立为王。赵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赵武灵王赵雍称王。不久后又放弃了王位。魏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魏?称王。魏国自此由盛转衰。韩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韩宣王韩康称王。齐国第一位王爵:姜姓齐国无人称王,公元前334年,齐威王田因齐和魏惠王共同称王。燕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燕易王看大家都成为了,自己也不能落后,所以也称王了。由此可见,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是楚国,要比其他几个早了400多年。其他几个称王的时间基本接近,看来中原诸侯还是相对受到周礼约束的。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战国时期燕国疆域并不大,它南起易水流域,北达今天内蒙赤峰一带,气候寒冷,本来不具备成为强国的资本。但是燕国拥有战国时期最为先进的冶铁技术和农耕技术,推动了燕国农业的大发展,使得燕国经济能与中原大国媲美。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普及于战国,无论是制造技术还是普及程度,燕国均位于诸侯国前列,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为翘楚。燕国农业耕作技术也很先进,他们利用境内水资源丰富的长处,注重水井的挖掘与利用,并使用了井上汲水工具“桔槔”。燕国在农业生产中推行“垄作耕法”和“粪田”,促进了粮食的增产,亩产至少在100斤以上,超过了当时大多数国家。战国时,燕国已掌握了块炼铁、生铁冶铸、块炼钢、铸铁脱碳钢、退火柔化工艺、淬火工艺等先进的冶铁技术,国内的农民在生产中已广泛使用铁制农具。今天在河北省兴隆燕国遗址中出土的众多铁农具范,就是当年燕国人在高温下炼出的生铁水浇铸而成型的,这种冶炼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铸造效率和铸件质量,使得燕国农民使用的铁锄有较硬的耐磨芯部,外有柔韧的铁素保护层保护,耐用性极强。(燕国铁犁)从燕下都出土的V形犁来看,这种犁前尖后阔,锐端有直棱,增强了刺土力。当时其他国家方多用铁制造 兵器,较少用于制作成农业生产的工具。以当时强大的秦国为例,秦墓中出土的铁器生产工具只占所有生产工具的11%,其他大多都是青铜工具。铁农具在燕国的广泛推广,使深耕细作成为可能,燕国的粮食产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燕国在生产中推行了“垄作耕法”,出现了最早的垄台与垄沟,雨季有利于排水,旱季又可顺垄沟灌水,能有效地起到抗旱排涝的作用。燕国境内有易水、滹沱河、滦河等众 多河流,为农田浇灌提供了便利。燕国的城池一般坐落于河边台地,城内水井密布,有相当一部分水井是为浇灌农田而开凿的。聪明的燕国人发明了井上汲水工具“桔槔”,在井边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系重物,利用杠杆原理汲水,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水利的广泛应用,使燕国在战国时,由原来的一年一熟向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发展。先进的农业生产让燕国的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据《战国策·燕策》记载,燕国的粮食储备可以“粟支十年”。燕国甚至有多余的粮食进行酿酒。今天的考古工作者在燕国境内的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辽宁等地均发现了大量燕国的酒器,这说明酿酒在燕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较普遍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燕国的粮食产量除满足日常食用外,应还有相当一部分剩余。燕国粮食亩产也很高。魏、齐、秦三国分居中、东、西三地,它们的亩产有多少呢?魏国经过李悝“尽地力之教”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开发地力以增加亩产,据李悝自己描述,魏国亩产“岁收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秦国的地理条件较中原地区略差,但是秦国重视兴修水利,“收皆亩一钟”,换算成市斤的话,亩产约为120斤。齐国的粮食产量是“中田小亩亩廿斗,上田亩廿七斗,下田亩十三斗”,而燕国的平均亩产值至少在150斤以上,大大超过了齐、魏、秦等国。燕国所在的幽州地区,据《周礼》记载,“其谷宜三种”,这个“三种”指的是黍、稷、稻三种农作物。其中的黍为小米,稷为高粱,稻为水稻。由于战国时期在我国气候变迁史上属于温暖期,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燕国能够有多余的余粮,可以做到“粟支十年”。近年在燕下都遗址上出土了战国时期燕国的多个大型粮仓遗址,就是燕国粮食充沛的有力证据。燕国冶铁作坊不仅多。而且规模还不小。燕下都第 5 号 遗址上的治铁作坊,面积为 9 万平方米;第23 号 遗址上的作坊,面积更是达到了17万平方米之多。这么大规模的冶铁作坊,一般都由官府经营。1 9 6 5 年燕 下 都第4 号墓出土的两批铁剑,都已使用了淬火方法以增加其硬度,这在当时各国中是处于领先地位的。(燕下都第 5 号 遗址)燕国强大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在燕下都出土的44号墓出土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具系以皮条穿缀铁札叶而成的“铁兜黎”。它由89片铁札叶组成,高26厘米,宽24厘米,顶部是用两片半圆形札叶合缀成的圆顶,其下用七层长方形的札叶自顶向下编缀而成,每片札叶都是4X5厘米的规格,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铁制铠甲。在冷兵器时代,铁制铠甲对战士的防护作用之大,不言而喻。所以燕国军队数量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战斗力强,伤亡率也很低。战国时,楚国以铁制兵器锋利著称。但是比较出土的燕国铁制兵器和楚国铁制兵器的结果表明,燕国的铁制武器并不比楚国差。燕国的淬火钢剑,是中国最早的淬火钢剑,想要制造出这样高水平的铁器,需要一个相当长的铁器发展时间。也就是说,至少在战国前期,燕国就掌握了铁制兵器的制造,其水平和质量并不落后于楚国。(煮盐图)燕国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传统农业,他们的盐业生产也很发达,为燕国带来了很大的收入。《逸周书》记载,幽州自古利渔盐。齐国名相管仲曾评论过当时各国的经济,说“楚有汉之黄金,齐有渠展之盐, 燕有辽 东之煮,此阴王之国也”。辽东地区自古便是盐的主产区之一,所出产的盐质量好,产量大,号为“辽东之煮”。燕从辽东盐业中获得的经济利益是非常巨大的。韩非子说过:“山、泽、林、盐,国之宝也”,战国的盐业,以燕国和齐国最为发达,所以管仲才将燕国称为“阴王之国”,因为这种收入是隐蔽的,其他国家并不知道这笔财富有多么巨大。出人意料的是,燕国的养蚕业也很发达, 养蚕是燕国许多农民的主要副业。《史记-货殖列传》上就有“燕、代田畜而事蚕”的记载,燕国的农妇养桑缥丝,纺纱并织成丝帛,除满足自家需要外,还能拿到市场出售,使得燕国的丝织品能够远销到列国。(燕都武阳复原图)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燕国商业的繁荣,促进了燕国城市的发展。燕国的都城武阳是战国最大的都城,这是很多人都无法相信的。武阳城周长达到了25000米之多,城北是燕国的宫殿区,四周环以各种官营手工业作坊,市民住在离宫殿区较远的区域。武阳的内城凿有四条河道,既护卫了宫殿,又解决了武阳城的供排水问题。整个城市布局合理,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燕国统治权力的强大和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蓟城)燕国还有蓟城、中都和琢城等大中型城市,另外襄平、渔阳、沮阳、无终、阳乐等城市的规模也相当不小。《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柯与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 荆柯和而歌于市中,旁若无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燕国城的繁华。总体来说,战国时期的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战国七雄中是比较靠前的。铁制工具在燕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带来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燕国的商业也比较发达,盐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之一,而发达的商业又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的发展,这些都是燕国能够称雄于北方的重要基础 ,也是他们抗衡战国其他国家的资本。, 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战国的时候肯定不是只剩下七雄,还有很多在大国夹缝中艰难度日的小国。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的确不强,不强归不强,但是不能说不存在啊。课本中的《唐雎不辱使命》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初中学过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中唐雎代表的安陵国不就是个小国吗?公元前225年,秦已经灭掉了七雄中的三个韩、赵、魏(刚巧是分了晋的三家),但是附属于魏国的小国安陵国却还依然存在,这才有了唐雎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的一段佳话。虽然现代有学者质疑唐雎不辱使命的事迹是古代史学家编撰的,但是我们至少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即便是到了战国末年,除了七雄,的的确确还是有其它的一些小国存在的。另外既然他们被称为“战国七雄”,当然要有“被”称雄的群体环境,就是要有“不雄”的国家作为对比陪衬。假如只有这七个国家,干么还要叫做七雄呢?“雄”给谁看呢?最后,从秦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来看,战国末期也不止剩下了七雄。除了七雄,秦在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还有诸如巴国、蜀国、苴国、充国等等小国……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到了战国就只剩下战国七雄这样的历史错觉呢?战国七雄地理格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国兼并严重,小国力量衰微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西周王朝总共分封了多少诸侯国,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一千二百个左右的;有说八百个左右的;有说四百个左右的;有说一百多个的;有说七十一个的。说法不一样,那是因为认定的标准根本就不一样!你要计算有多少诸侯国,那就得先确定什么叫做诸侯国。方国、部邦及部落是不是也和封国一样算诸侯国呢?这个标准没统一。所以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西周的诸侯国很多很多。既然很多很多,有一些可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但是没有记载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曾侯乙复原雕像曾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现代学者推断“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两名。然而,这也仅仅是个推断。曾侯乙墓都挖出来了,史书却没有曾国,那么史书里又有多少没有记录下来而确有其实的诸侯国呢?从西周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到底还有多少个小国家,其实是个未知数;是不是有100多个,也说不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国欺负或者干脆吞并小国,是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生存、发展、成长的必然。“假道伐虢”、“借蔡灭息”的成语里活生生的保存了当年大国兼并小国的鲜活实例,其它吞并,手段可能不同,目的和结果大概是可以类推的。晋国“假道伐虢”很多小国在被灭之后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还有一些倒是没有被灭,但是在历史的云烟中也同样的模糊难见。2.七雄的实力强大,霸占了那段时间的历史舞台。“弱国无外交”,无外交又哪来的走上历史舞台呢?当年的“五霸”动不动就会盟诸侯,主角永远都是大国的“大佬”,小国只有站队、捧场和鼓掌的权利,稍稍刷点存在感,“大佬”不爽就把你办了。然而五霸多多少少还有点想要“以德服人”的样子,到了七雄就彻底撕下了伪装,“何必曰义,曰利已矣”。于是,爽不爽都可能把你给办了!大国越是急赤白咧,小国越是战战兢兢。历史舞台上充满了“七雄们”忙忙碌碌互串的身影。什么纵横捭阖;什么鸡鸣狗盗;什么战国四君子(小国有能力出这样的名人吗);什么四名将(二赵二秦);什么灭国复国(齐国田单);什么你打我、我打他、他要打大家……戏份都让他们占了,小国要表现,有机会吗?表现,七雄答应吗?这个答应剩下的那6个答应吗?弱国无外交古今亦然3.我们的历史知识不全面,被熟知的历史事件裹挟着,习惯性的想当然。后来的史书当然要记录那个时代的大事,“偏偏”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大事都发生在战国七雄的身上。“荆轲刺秦王”牵扯的是燕国和秦国;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相关的是魏国、赵国和秦国;“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是赵国……历史偏心眼的把那段时间的话题、流量都给了七雄!小国分演着路人甲乙丙丁,连句台词也没有,最后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存在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转盘。秦统一中国四海毕,天下一。秦最终扫六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此前七雄对于小国的兼并战,都是为秦的统一打前站做准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有了战国末期就只剩下战国七雄的错觉。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战国七雄在统一前龙腾虎啸,风光无限,到头来有6个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end——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我吧!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如下图所示。灭亡顺序是:韩国(公元前230年),赵国(公元前228年),魏国(公元前225年),楚国(公元前223年),燕国(公元前222年),齐国(公元前221年)。越是韩国这种“小强”型的国家,你就越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不仅能恶心死你,而且真能弄死你。战国时候的韩国,跟现在某些实力“小强”、野心膨胀的国家,一个德性。外交手段,狡猾刁钻,恶心你没问题、恶心死你也富富有余。关键是你还弄不死它,只能看着生气。但是一个不留心,这种家伙就能搞出天大的事情来,弄痛你没商量、弄死你也不是没可能。好了,现在讲一下韩国的故事。听完,你就知道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更不是一直被欺负的小白羊。春秋诸侯,数不胜数。但,这时候已经礼崩乐坏了。礼崩乐坏,也是分层级的。第一层级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也就是大家谁也不鸟周天子了。肯定是楚国最先叫板,接着就是谁都叫板。大家互相打架,根本不向周天子请示,想打谁就打谁、想跟谁打就跟谁打。第二层级是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也就是连诸侯都不放在眼里。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天子最尊贵,后来不尊了;诸侯次尊贵,后来也不尊了。谁开始尊贵了?是大夫们。鲁国有三桓,三个大夫就能把鲁国国君架空。齐国有田氏,这个更牛,直接自己篡位当诸侯。诸侯被架空,已经算温和了;被大夫篡位,还能给诸侯留一时的性命。比这些更恶劣的,早已数不胜数。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这就是春秋诸侯们的写照,要多惨有多惨。当时,经常性的国际新闻,就是谁家国君被“盗”杀了。哪有那么牛的“盗”,大家心知肚明,就是国内大夫们干的。杀完国君,命令史官就写“盗”杀了,以后要加强治安工作;通知列国我们国君被“盗”杀了,你们也要注意。外部兼并战争不能停、内部屠戮诸侯也不能停。杀到战国,基本上就没剩下几家了。但剩下的,肯定都是强者。所谓强者,就不会是大夫杀诸侯,而是诸侯杀大夫。韩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春秋后期的宇宙第一强国,是晋国。这家伙拳打西秦、脚踏东齐,伸出脑袋、一口盐汽水,还能喷废楚国。外部牛得不鸟周天子,但内部同样牛得不鸟晋诸侯。开始是十一个大夫和晋侯搞民主集中,后来内部掐架、掐剩下六个,具体是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和中行氏。这个韩氏就是后来的韩国。但掐架不能停,于是剩下了四个大夫,韩、赵、魏、智。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三家分晋。智氏最牛,牛得把韩赵魏三家轮流欺负。然后,三家忍无可忍,晋阳城前搞了一场大阴谋,就把智氏给灭了。灭了智氏还不算完,连带把晋侯也给甩一边凉快去了。三家也不再遮遮掩掩当君子了,分完智氏就分晋国。于是,宇宙第一强、晋国,就一分为三,变成韩国、赵国和魏国了。到这个时候,韩国正式闪亮登场。三家分晋之后,晋国肯定没法再牛了,因为就剩下一个晋侯在躺死。但,因为晋国太牛,所以分出来的韩、赵、魏三国就没一个善茬。而且,三家大夫的关系本就不错,于是三国的关系也不错,三晋联盟在中原天下一直横着走。即便不搞什么三晋联盟,随便拉出一个来,也是第一序列的强国。所以,韩国一登场,就是C位出道。比筚路蓝缕好几百年的楚国、比跟戎狄抢地盘的秦国,不知道强了多少。此时的韩国,就是天下诸侯的白富美,而且非常强。晋国地盘大,所以强。韩赵魏的地盘真心不大了,怎么可能还强呢?这时候,你别说谁地盘大、谁地盘小。春秋到战国前期的一段时间里,就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到处都是荒地,而且还找不到主。所以,大家比的就是人口,谁人口多、谁就牛;其次比的是怎么利用人口,而这一点更重要。怎么利用人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理清这个问题,也就知道韩国为啥不弱了。历史往往都是最坏的家伙爬到食物链的顶峰。所以,道德楷模鲁国,一直被齐国欺负,最后直接被欺负死;虎狼之国秦国,一直欺负人,直到把六国都欺负没了。而在这时候,谁是最坏的家伙?肯定是三家分晋的魏赵韩。把主君晋侯的权力给分了、土地给分了,而且还不算完,直接逼着周天子封为诸侯。三家的逻辑,就是一派丛林法则,道德水准已经跌破下线。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周威烈王被逼无奈,只能遂了这三个家伙当诸侯的美好愿望。因为这时候,三家大夫的军队已经顶到周天子的家门口,不走了。封我当诸侯,咱好聚好散;不封我当诸侯,我就不走了。不走了,也不是杀了周天子,而是带着军队就在洛邑死命吃周天子的粮食。在这之前,三家大夫刚把齐国教训一顿,把那个不听话的齐康公给抓来献俘了。替周天子打仗、打胜了报功,你就说怎么赏吧?反正赏赐不到位,肯定赖着不走,而周天子只能拼命花钱、好好招待。就是用这种手段,三家终于变成了三国。所以,就道德水准来说,韩赵魏三家已经坏到了顶峰。这种坏家伙,能不强吗?而坏的底层逻辑,则是彻底不顾王道礼乐的旧道德,然后轻装上阵就啥事情都能干出来了。既不要面子也不要里子,我就要搞整军备战。那怎么整军备战呢?就是变法,只有变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的人口资源。春秋到战国期间,第一个变法的就是魏国;吴起弃魏就楚之后,楚国也变法了,这算是魏国变法的对外辐射;而第二个主动变法的就是韩国,即申不害变法。道德好坏只是表象,轻装上阵搞变法,才是实质。所以,就如何利用人口这个问题上,韩国必须是第一序列的。所以,韩国不可能弱。另外,三代到战国,是一个青铜时代到黑铁时代的演变过程。这时候,韩国也抓住了机会,或者说韩国本就得天独厚。宜阳铁山,就是韩国的波斯湾。所以,韩国的冶金水准,一直是战国最强。铁和铜有那么大的差别吗?你可以说铜剑和铁剑的差别不大,反正都能砍死人。但能冶炼出铁剑,则说明你的冶金水平已经高出了一个时代。公元前1274年,古埃及帝国与赫梯帝国在卡迭石干了一仗。双方出动了几千辆战车,在旷野中互相对射,作战方式是高速冲锋战车拉着弓箭手搞射击游戏,不是战车冲撞。第一天,古埃及胜了,因为人多。但第二天,赫梯帝国出动了新式武器——铁轴战车。铜轴战车上只能拉两个人,而铁轴战车上却能拉三个人。人家一辆战车抵你两辆战车,你这还怎么打?于是,古埃及战败,双方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条约,即卡迭石条约。这就是黑铁时代对青铜时代的碾压。有了对铁的冶炼能力,韩国武器质量一直冠绝天下。当时,就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说法。韩国的弩箭,能在800米开外杀伤敌人,所谓“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而韩国的剑,也同样彪悍,所谓“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就这种军事水准,战国诸侯谁敢小瞧韩国。立国没多久,韩国就把曾经的中原小霸王郑国给灭了,也就是“古之遗爱”子产主政的那个国家。这就是韩国的实力。三分晋国,韩国继承了晋国的人口和土地,人口不会少、土地也算肥沃。变法时代,不算楚国,韩国是魏国之后第二个主动变法的。铁器时代,韩国利用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有“劲韩”之称。以此而论,韩国怎么也得称得上战国一雄了。但,韩国的定位,只能是“小强”型的战国。为什么这么说?一个原因是既生瑜何生亮。在韩国崛起的同时,近邻魏国比它还先崛起了。主要是魏文侯这个老江湖的手段太高超。所以,最先变法的是魏国,先是李悝变法搞集权、后是吴起变法搞军事。魏国在当时,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这时候,韩国就是再强,也得排位在魏国之下。另一个原因就是土地优势越来越重要。单位能力很强但总体力量不够,那也白扯。韩国这个位置就把它限死了,除了一个郑国可以吞并,周边就没有可以扩展的土地。所以,在比体量的时代,韩国只能越来越不行。再一个原因是挡了第一强国的路。这个国家当然是秦国,秦国要东出函谷关,首先干的就是三晋。因为三晋把秦国给封死了。而主要的两块石头,第一个是魏国、第二个就是韩国。所以,这两个家伙越到后期就越不行。但,“小强”型的韩国,却一直是个非常可怕的对手。傻白甜往往跟白富美划等号。之所以万千宠爱在一身,能傻、能甜、能可爱,就是因为先天条件太好,于是众星捧月给捧出来了。韩国本可以成为傻白甜,但有个魏国在,它就是再努力也只能当个女二。而女二要上位,就不能傻、不能甜、更不能可爱。在魏国的压制下,韩国开始走上了灰度人生。韩国,肯定要算计魏国,因为女二一定要算计女一。历经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君主的励精图治,魏国就是妥妥的中原最强国。但魏武侯死后,魏国立即陷入了长子魏罃与次子公中缓的争位内斗。有内斗,就有机会,因为苍蝇不叮无缝蛋。而韩国这时候就一定要插上一脚,自己力量肯定不够,因为魏国是第一强国。于是,拉上赵国,一起干魏国。这两个家伙,肯定不能支持名正言顺的嫡长子魏罃,一定要支持名不正、言不顺却心不服的公中缓。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本来魏王就不是公中缓的,所以一旦公中缓在韩赵两国的支持下当了魏王,那多高的价码都可以开。公元前369年,支持公中缓的韩赵两家基本上就把魏罃给打废了。魏国已经成了马上要煮熟的大雁。但关键是现在还没煮熟,而韩赵两家就开始谋划怎么吃大雁了。赵国的想法简单粗暴,直接杀了魏罃、立公中缓,然后死命要钱。但,韩国这家伙的算计,要比赵国诡诈一百倍。韩国的意见是分而治之,把魏国一分为二,一半给魏罃、一半给公中缓。如果真这么干,那韩国以后想欺负谁欺负谁,甚至可能把两个魏国都给蚕食掉。这就是韩国的外交手段,要多诡诈有多诡诈。但,韩国赶上赵国这么个朴实汉子。赵国不干,因为太费事,非要怎么粗暴怎么来。于是,魏国还没灭,韩赵两家就打起了口水仗。关键是口水仗相当激烈,第二天赵国就把军队给撤了,我不打了,你自己看着玩。韩国也生气,你不打、我也不打了。然后,就剩下公中缓跟魏罃单挑了,那肯定挑不过,于是魏罃继位,就是魏惠王。虽然肢解魏国未成,但你一定会发现韩国才是真正的诡诈之主。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分而治之的手段,韩国还会接着玩。公元367年,西周国爆发了同样的长子和次子的内斗,还是韩赵两家集体干预。这时候,赵国终于遂了韩国的愿,把西周一分为二,都立为国君。但西周国只有一座王城,实在没法分了。西周没地方封,但周天子有啊。于是,把老二封到了巩这个地方,就是东周国。而东周国的公子根侍奉周天子,当时是周显王。这实际是一箭双雕,一个是把周天子的王畿给分了;另一个是把周天子给架空了。这时候,韩国想怎么收拾周天子这伙人就怎么收拾了。韩国,这个“小强”型的战国,几乎是把挨得近的各方势力,都给坑了个遍。只有坑不成的、没有不去坑的。所以,韩国也不会饶了赵国。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就是韩国坑赵国。本来秦韩搞决战,桌子上的筹码就是韩国的上党郡。韩国是怎么玩的?祸水北引,直接搞的秦国和韩国打了一仗。如果没有秦赵长平之战以及接下来的秦赵邯郸之战,韩国都估计早就被秦国给灭了。对于秦国,韩国也不是一直任其宰割,该出手的时候绝不含糊。比如秦赵邯郸之战,楚赵魏三家联军吊打秦战国。这时候,韩国立即参战,跟这三国一起揍秦国,直接把秦国揍回函谷关。所以,就韩国这个操作来说,它绝对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而之所以一直被欺负,从劲韩变成了弱韩,主要是四战之地和生不逢时。实在没有空间增厚体量,于是只能守在中原挨打。而凡是崛起的时候,总是既生瑜何生亮,开始崛起赶上了魏国、后来崛起赶上了秦国。但,韩国怎么算也是一雄战国。楚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比其他几个早了400多年。中国古代臣子的爵位,大致排名是这样的:王、公、侯、伯、子、男。伯爵及其以下,基本上都是可以花钱买的,可是王爵、公爵和侯爵,那就是正儿八经的爵位了,没有君主的任命,一般情况下,是没法子得到的。而且在周朝时期,王、公、侯都是可以自己建国的。在周朝建国的时候,分封天下,我们会发现,周天子是王爵,其他的宗室及功臣,基本都是公爵或者侯爵,混得惨点儿的,只有个伯爵。比如说姜子牙虽然功劳很大,但是只被封为齐侯,尚未达到公爵。所以大家虽然称呼他为姜太公或者齐太公,可人家只是个侯爵。大家很熟悉的周公旦,别以为他就是公爵了。其实他的鲁国,是正儿八经的侯爵国,因此他也只是个侯爵。但是死后可以被追封为公爵。真正被封为公爵的,在周朝最初只有8个国家,分别是:虞国、虢国、宋国、杞国、陈国、祝国、蓟国、焦国。为啥他们有资格成为公爵国呢?其实都是有出处的。虞国是周文王的叔叔太伯和仲雍所建立的公国。虢国是周武王的叔叔虢仲、虢叔所建立的公国。宋国是商朝后裔所建立的公国。杞国是大禹治水那个大禹的后代所建立的公国。陈国是舜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祝国是尧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蓟国是黄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焦国是炎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现在你明白了吧?不是谁都有资格建立公国的。这些公国都有强大的背景,要么是炎黄后裔,要么是尧舜禹的后裔,或者是商汤后裔,最差也得是周武王的长辈们。至于周朝的开国功臣,顶天了只能达到侯国这个级别,死后被追封为某某公,倒是有可能的。本来这一套周礼制度,那是相当规整,看起来也很合理。可偏偏就是有些没文化的人,不愿意去学这些东西,他们不仅不愿意做侯国,甚至连公国都看不上,他们想直接称王了!一、论称王,楚国还得往后排排。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楚国第一个称王的。因为楚国身处南方,手握大片蛮荒之地。当时南方尚未开发,所以受教育程度低,他们也没接受多少周礼的洗礼。再加上楚国的军事实力逐渐强大,开始不满周天子的统治,因此楚国就这么称王了。其实楚国的等级特别低,最初只是个子爵国,压根算不上是个国。但是谁让人家发展起来了呢?实际上第一个称王的,还真不是楚国,而是徐国。徐国可不是周朝所封的诸侯国,早在夏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徐国,地理位置也就在江苏泗洪县一带。周武王灭了商朝的时候,徐国压根就不肯臣服于周天子。同时徐国也是东夷各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当时徐国的君主是绂,反对周朝统治的时候,绂宣布自立为王,也就是徐驹王。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徐驹王一直都不服周朝的管教,因此和周朝打了不少仗。这一时期的徐国也是最强盛的时候。只可惜,后代一个不如一个,到了周穆王时期,徐国慑于周穆王强大的军事压力,这才选择臣服于周朝。没办法,被打服了。可人家依旧不肯去掉王号,就这么苟延残喘着。直到被吴国所灭。二、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自然是楚国。徐国虽然实力强劲,可到了西周中期就没了。因此看问题还得往长远了看,最早称王,且不服周朝管教,还活下来甚至还活得不错的,自然就是楚国了。楚国的祖先,早年是伺候周文王的仆人,由于工作很负责,所以他的子孙也就服侍了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到了周成王时期,感觉这祖孙几代人为他们老姬家工作如此辛劳,不给个爵位说不过去吧?因此周成王就把他们的后代熊绎封到了南方的蛮荒之地,同时赐予了他拥有50里土地的子爵爵位,好家伙,真够大方的。按道理子爵是不可能建国的,可人家除了这50里土地外,周围都是蛮荒之地,随便他开采,又没有其他人愿意来,所以南方大片土地,逐渐都成了楚国的地盘。楚国属于周朝给了第一桶金,随后自主创业做大做强的。楚国第六位国君熊渠继位以后,立刻就发现周王朝不行了啊!而且在他的祖先勤劳的开垦发展之下,楚国的实力大增。再加上楚国一向被中原诸侯称之为蛮夷,总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此熊渠一怒之下,直接自立为王了!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是南方的蛮夷,就不按照你们中原的那一套规矩办事了!这理由也够绝的,可他自己称王也就算了,偏偏还把自己的3个儿子都给封为了王: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次子熊挚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疵为越章王。别管封号有多奇葩,总之只有周天子能行使的权力,居然被熊渠给用了,你说周天子能高兴吗?周厉王上台以后,立刻就看熊渠不爽了。熊渠早就耳闻周厉王是个残暴不仁的家伙,跟这位老兄跟前抖机灵,似乎不太明智。因此熊渠主动把3个儿子的王号给撤了,自己也改称楚子,算是给了周厉王一点儿面子。总结:各国的第一个王爵,时代差距还是很大的。楚国第一位王爵:肯定是熊渠了,时间在公元前880年左右,只是后来自己取消了。后来熊通在公元前741年又自立为王,也就楚武王,依旧早于其他各国。秦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嬴驷自立为王。赵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赵武灵王赵雍称王。不久后又放弃了王位。魏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魏?称王。魏国自此由盛转衰。韩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韩宣王韩康称王。齐国第一位王爵:姜姓齐国无人称王,公元前334年,齐威王田因齐和魏惠王共同称王。燕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燕易王看大家都成为了,自己也不能落后,所以也称王了。由此可见,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是楚国,要比其他几个早了400多年。其他几个称王的时间基本接近,看来中原诸侯还是相对受到周礼约束的。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战国时期燕国疆域并不大,它南起易水流域,北达今天内蒙赤峰一带,气候寒冷,本来不具备成为强国的资本。但是燕国拥有战国时期最为先进的冶铁技术和农耕技术,推动了燕国农业的大发展,使得燕国经济能与中原大国媲美。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普及于战国,无论是制造技术还是普及程度,燕国均位于诸侯国前列,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为翘楚。燕国农业耕作技术也很先进,他们利用境内水资源丰富的长处,注重水井的挖掘与利用,并使用了井上汲水工具“桔槔”。燕国在农业生产中推行“垄作耕法”和“粪田”,促进了粮食的增产,亩产至少在100斤以上,超过了当时大多数国家。战国时,燕国已掌握了块炼铁、生铁冶铸、块炼钢、铸铁脱碳钢、退火柔化工艺、淬火工艺等先进的冶铁技术,国内的农民在生产中已广泛使用铁制农具。今天在河北省兴隆燕国遗址中出土的众多铁农具范,就是当年燕国人在高温下炼出的生铁水浇铸而成型的,这种冶炼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铸造效率和铸件质量,使得燕国农民使用的铁锄有较硬的耐磨芯部,外有柔韧的铁素保护层保护,耐用性极强。(燕国铁犁)从燕下都出土的V形犁来看,这种犁前尖后阔,锐端有直棱,增强了刺土力。当时其他国家方多用铁制造 兵器,较少用于制作成农业生产的工具。以当时强大的秦国为例,秦墓中出土的铁器生产工具只占所有生产工具的11%,其他大多都是青铜工具。铁农具在燕国的广泛推广,使深耕细作成为可能,燕国的粮食产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燕国在生产中推行了“垄作耕法”,出现了最早的垄台与垄沟,雨季有利于排水,旱季又可顺垄沟灌水,能有效地起到抗旱排涝的作用。燕国境内有易水、滹沱河、滦河等众 多河流,为农田浇灌提供了便利。燕国的城池一般坐落于河边台地,城内水井密布,有相当一部分水井是为浇灌农田而开凿的。聪明的燕国人发明了井上汲水工具“桔槔”,在井边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系重物,利用杠杆原理汲水,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水利的广泛应用,使燕国在战国时,由原来的一年一熟向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发展。先进的农业生产让燕国的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据《战国策·燕策》记载,燕国的粮食储备可以“粟支十年”。燕国甚至有多余的粮食进行酿酒。今天的考古工作者在燕国境内的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辽宁等地均发现了大量燕国的酒器,这说明酿酒在燕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较普遍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燕国的粮食产量除满足日常食用外,应还有相当一部分剩余。燕国粮食亩产也很高。魏、齐、秦三国分居中、东、西三地,它们的亩产有多少呢?魏国经过李悝“尽地力之教”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开发地力以增加亩产,据李悝自己描述,魏国亩产“岁收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秦国的地理条件较中原地区略差,但是秦国重视兴修水利,“收皆亩一钟”,换算成市斤的话,亩产约为120斤。齐国的粮食产量是“中田小亩亩廿斗,上田亩廿七斗,下田亩十三斗”,而燕国的平均亩产值至少在150斤以上,大大超过了齐、魏、秦等国。燕国所在的幽州地区,据《周礼》记载,“其谷宜三种”,这个“三种”指的是黍、稷、稻三种农作物。其中的黍为小米,稷为高粱,稻为水稻。由于战国时期在我国气候变迁史上属于温暖期,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燕国能够有多余的余粮,可以做到“粟支十年”。近年在燕下都遗址上出土了战国时期燕国的多个大型粮仓遗址,就是燕国粮食充沛的有力证据。燕国冶铁作坊不仅多。而且规模还不小。燕下都第 5 号 遗址上的治铁作坊,面积为 9 万平方米;第23 号 遗址上的作坊,面积更是达到了17万平方米之多。这么大规模的冶铁作坊,一般都由官府经营。1 9 6 5 年燕 下 都第4 号墓出土的两批铁剑,都已使用了淬火方法以增加其硬度,这在当时各国中是处于领先地位的。(燕下都第 5 号 遗址)燕国强大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在燕下都出土的44号墓出土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具系以皮条穿缀铁札叶而成的“铁兜黎”。它由89片铁札叶组成,高26厘米,宽24厘米,顶部是用两片半圆形札叶合缀成的圆顶,其下用七层长方形的札叶自顶向下编缀而成,每片札叶都是4X5厘米的规格,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铁制铠甲。在冷兵器时代,铁制铠甲对战士的防护作用之大,不言而喻。所以燕国军队数量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战斗力强,伤亡率也很低。战国时,楚国以铁制兵器锋利著称。但是比较出土的燕国铁制兵器和楚国铁制兵器的结果表明,燕国的铁制武器并不比楚国差。燕国的淬火钢剑,是中国最早的淬火钢剑,想要制造出这样高水平的铁器,需要一个相当长的铁器发展时间。也就是说,至少在战国前期,燕国就掌握了铁制兵器的制造,其水平和质量并不落后于楚国。(煮盐图)燕国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传统农业,他们的盐业生产也很发达,为燕国带来了很大的收入。《逸周书》记载,幽州自古利渔盐。齐国名相管仲曾评论过当时各国的经济,说“楚有汉之黄金,齐有渠展之盐, 燕有辽 东之煮,此阴王之国也”。辽东地区自古便是盐的主产区之一,所出产的盐质量好,产量大,号为“辽东之煮”。燕从辽东盐业中获得的经济利益是非常巨大的。韩非子说过:“山、泽、林、盐,国之宝也”,战国的盐业,以燕国和齐国最为发达,所以管仲才将燕国称为“阴王之国”,因为这种收入是隐蔽的,其他国家并不知道这笔财富有多么巨大。出人意料的是,燕国的养蚕业也很发达, 养蚕是燕国许多农民的主要副业。《史记-货殖列传》上就有“燕、代田畜而事蚕”的记载,燕国的农妇养桑缥丝,纺纱并织成丝帛,除满足自家需要外,还能拿到市场出售,使得燕国的丝织品能够远销到列国。(燕都武阳复原图)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燕国商业的繁荣,促进了燕国城市的发展。燕国的都城武阳是战国最大的都城,这是很多人都无法相信的。武阳城周长达到了25000米之多,城北是燕国的宫殿区,四周环以各种官营手工业作坊,市民住在离宫殿区较远的区域。武阳的内城凿有四条河道,既护卫了宫殿,又解决了武阳城的供排水问题。整个城市布局合理,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燕国统治权力的强大和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蓟城)燕国还有蓟城、中都和琢城等大中型城市,另外襄平、渔阳、沮阳、无终、阳乐等城市的规模也相当不小。《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柯与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 荆柯和而歌于市中,旁若无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燕国城的繁华。总体来说,战国时期的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战国七雄中是比较靠前的。铁制工具在燕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带来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燕国的商业也比较发达,盐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之一,而发达的商业又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的发展,这些都是燕国能够称雄于北方的重要基础 ,也是他们抗衡战国其他国家的资本。, 《荀子·儒效》中有这样一句话:“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也就是说西周初期,周武王开始封邦建国,到周公时期有71个诸侯国,其中就有53个出自姬姓,即西周宗室。其他的非姬姓诸侯国主要就是分封的功勋之臣和古国后裔。但随着西周灭亡东周建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兼并混战,大部分诸侯国都消失不见,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已经由春秋初的几百个缩减到了十几个。而其中又以战国七雄实力最为雄厚。不过,有意思的是,战国七雄中仅有三个姬姓诸侯国,即燕国、韩国和魏国。燕国的开国之君为燕召公,又被称为召公奭。燕召公并不是周文王的后代,而是西周宗室,周武王的同族兄弟,它是西周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和周公旦、太公望以及毕公高并称为“周初四圣”,辅佐过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康王,但是燕召公虽在周成王时期被封在燕地,建立燕国,但他的一生都没有就封,而是一直留在镐京辅佐周天子。燕国建国之后,就是燕召公之子姬克治理燕国。因此燕国虽然是姬姓国,但燕国国君并不是周文王的后代。韩赵魏三国之所以能立国是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将晋国一分为三,其中韩国和魏国都是姬姓国。晋国的开国之君是周文王的孙子、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原本国号为唐,后来又改为晋,史称晋国。韩国是姬姓韩氏,在晋国曲沃代翼中,曲沃桓叔的后代获胜,小宗取代大宗成为晋国的执政者,而韩国的先祖正是曲沃桓叔(晋穆侯之子)的庶子,因为参与曲沃代翼的战争,而被曲沃武公分封在韩地,遂以韩为氏,名为韩万。韩万在韩地开枝散叶,很快,韩氏一族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最终建立了韩国。魏国是姬姓魏氏,魏氏先祖是毕万,毕万原本是毕国公族,毕国的开国之君是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也是西周初期著名的贤臣,但是毕国的存在时间却很短,在西周时期就已经灭亡,之后毕国公族沦为平民。其中毕万辗转到了晋国效力于晋献公,得了魏地这个封地,开始繁衍生息,毕万的后代开始以魏为氏,即姬姓魏氏,后来建立了魏国。战国七雄的另外四国都不是姬姓,其中秦国和赵国是嬴姓,齐国是妫姓,楚国是芈姓。秦国和赵国来自同一个先祖,即商朝时期的飞廉,而在此之前的更早时候,更早的先祖大费被舜赐姓嬴姓,辅佐舜帝调驯鸟兽。大费的后代在商朝时期得到重用,嬴姓部族一度成为显赫的贵族。到了飞廉这一代,飞廉有两个儿子,长子恶来(秦国先祖)、次子季胜(赵国先祖)。飞廉和恶来都效忠于帝辛,后来周武王伐纣将恶来杀死,而飞廉也在不久之后去世,倒是季胜的儿子孟增受宠于周成王。孟增的后代造父为周穆王驾驶马车,曾在徐偃王之乱中,驾着马车载着出游的周穆王一日千里回到都城平定叛乱,因此被周穆王封在赵城,此后赢姓之族就以赵为氏,而赵衰就是季胜的后代,这一支建立了后来的赵国。恶来去世后,恶来的后代不被周王室重视,但是还是在造父的推荐下,恶来的后代大骆也开始为周王室服务,大骆有一子非子善养马,后来为周孝王养马,并被封在秦地,号为秦非子,当时的秦还只是周王朝的一个附庸,远远算不上一个诸侯国。一直到秦襄公时期,秦国才正式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国。齐国原本是太公望的封地,姜姓吕氏,当初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后来周灭商,封邦建国的时候,太公望有了齐国,但是姜姓吕氏齐国的国祚却并不是很长,只有六百多年,然后姜姓吕氏被妫姓田氏取而代之。田齐的始祖是陈完,也叫田完,原本是陈国贵族。而陈国国君则是帝舜的苗裔。周朝建立之后,分封古国之后,帝舜的苗裔陈胡公就被封在陈国。而陈完正是陈国国君陈厉公的儿子,当时陈国内乱,陈完逃到了齐国,被齐桓公收留。陈完在齐国担任的是工正,后来陈完的后代将陈氏改为田氏,即妫姓田氏,在齐国定居繁衍,并渐渐崛起,成为外姓卿族,并最终夺了姜姓吕氏之权,成为齐国执政者。楚国国君是火神祝融之后,可追溯的先祖是季连,芈姓。季连的苗裔鬻熊在周文王时期审时度势,助周灭商。鬻熊是楚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先驱者,正是他奠定了后来楚国诸侯国的身份。但是鬻熊生前去并没有等到周天子封国,一直到周成王时期,周成王感念鬻熊的功绩,将鬻熊之孙熊绎封在楚地,楚国正式建立。而鬻熊之后,其子孙感念他的贡献,遂以熊为氏,即芈姓熊氏。楚国在南方筚路蓝缕,最终将只有五十里地的楚国发展成为疆域辽阔的大国,并在春秋时期一度称霸。综上,战国七雄中只有韩国和魏国的国君是周文王的后代。《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战国的时候肯定不是只剩下七雄,还有很多在大国夹缝中艰难度日的小国。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的确不强,不强归不强,但是不能说不存在啊。课本中的《唐雎不辱使命》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初中学过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中唐雎代表的安陵国不就是个小国吗?公元前225年,秦已经灭掉了七雄中的三个韩、赵、魏(刚巧是分了晋的三家),但是附属于魏国的小国安陵国却还依然存在,这才有了唐雎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的一段佳话。虽然现代有学者质疑唐雎不辱使命的事迹是古代史学家编撰的,但是我们至少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即便是到了战国末年,除了七雄,的的确确还是有其它的一些小国存在的。另外既然他们被称为“战国七雄”,当然要有“被”称雄的群体环境,就是要有“不雄”的国家作为对比陪衬。假如只有这七个国家,干么还要叫做七雄呢?“雄”给谁看呢?最后,从秦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来看,战国末期也不止剩下了七雄。除了七雄,秦在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还有诸如巴国、蜀国、苴国、充国等等小国……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到了战国就只剩下战国七雄这样的历史错觉呢?战国七雄地理格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国兼并严重,小国力量衰微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西周王朝总共分封了多少诸侯国,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一千二百个左右的;有说八百个左右的;有说四百个左右的;有说一百多个的;有说七十一个的。说法不一样,那是因为认定的标准根本就不一样!你要计算有多少诸侯国,那就得先确定什么叫做诸侯国。方国、部邦及部落是不是也和封国一样算诸侯国呢?这个标准没统一。所以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西周的诸侯国很多很多。既然很多很多,有一些可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但是没有记载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曾侯乙复原雕像曾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现代学者推断“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两名。然而,这也仅仅是个推断。曾侯乙墓都挖出来了,史书却没有曾国,那么史书里又有多少没有记录下来而确有其实的诸侯国呢?从西周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到底还有多少个小国家,其实是个未知数;是不是有100多个,也说不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国欺负或者干脆吞并小国,是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生存、发展、成长的必然。“假道伐虢”、“借蔡灭息”的成语里活生生的保存了当年大国兼并小国的鲜活实例,其它吞并,手段可能不同,目的和结果大概是可以类推的。晋国“假道伐虢”很多小国在被灭之后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还有一些倒是没有被灭,但是在历史的云烟中也同样的模糊难见。2.七雄的实力强大,霸占了那段时间的历史舞台。“弱国无外交”,无外交又哪来的走上历史舞台呢?当年的“五霸”动不动就会盟诸侯,主角永远都是大国的“大佬”,小国只有站队、捧场和鼓掌的权利,稍稍刷点存在感,“大佬”不爽就把你办了。然而五霸多多少少还有点想要“以德服人”的样子,到了七雄就彻底撕下了伪装,“何必曰义,曰利已矣”。于是,爽不爽都可能把你给办了!大国越是急赤白咧,小国越是战战兢兢。历史舞台上充满了“七雄们”忙忙碌碌互串的身影。什么纵横捭阖;什么鸡鸣狗盗;什么战国四君子(小国有能力出这样的名人吗);什么四名将(二赵二秦);什么灭国复国(齐国田单);什么你打我、我打他、他要打大家……戏份都让他们占了,小国要表现,有机会吗?表现,七雄答应吗?这个答应剩下的那6个答应吗?弱国无外交古今亦然3.我们的历史知识不全面,被熟知的历史事件裹挟着,习惯性的想当然。后来的史书当然要记录那个时代的大事,“偏偏”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大事都发生在战国七雄的身上。“荆轲刺秦王”牵扯的是燕国和秦国;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相关的是魏国、赵国和秦国;“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是赵国……历史偏心眼的把那段时间的话题、流量都给了七雄!小国分演着路人甲乙丙丁,连句台词也没有,最后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存在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转盘。秦统一中国四海毕,天下一。秦最终扫六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此前七雄对于小国的兼并战,都是为秦的统一打前站做准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有了战国末期就只剩下战国七雄的错觉。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战国七雄在统一前龙腾虎啸,风光无限,到头来有6个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end——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我吧!《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战国的时候肯定不是只剩下七雄,还有很多在大国夹缝中艰难度日的小国。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的确不强,不强归不强,但是不能说不存在啊。课本中的《唐雎不辱使命》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初中学过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中唐雎代表的安陵国不就是个小国吗?公元前225年,秦已经灭掉了七雄中的三个韩、赵、魏(刚巧是分了晋的三家),但是附属于魏国的小国安陵国却还依然存在,这才有了唐雎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的一段佳话。虽然现代有学者质疑唐雎不辱使命的事迹是古代史学家编撰的,但是我们至少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即便是到了战国末年,除了七雄,的的确确还是有其它的一些小国存在的。另外既然他们被称为“战国七雄”,当然要有“被”称雄的群体环境,就是要有“不雄”的国家作为对比陪衬。假如只有这七个国家,干么还要叫做七雄呢?“雄”给谁看呢?最后,从秦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来看,战国末期也不止剩下了七雄。除了七雄,秦在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还有诸如巴国、蜀国、苴国、充国等等小国……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到了战国就只剩下战国七雄这样的历史错觉呢?战国七雄地理格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国兼并严重,小国力量衰微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西周王朝总共分封了多少诸侯国,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一千二百个左右的;有说八百个左右的;有说四百个左右的;有说一百多个的;有说七十一个的。说法不一样,那是因为认定的标准根本就不一样!你要计算有多少诸侯国,那就得先确定什么叫做诸侯国。方国、部邦及部落是不是也和封国一样算诸侯国呢?这个标准没统一。所以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西周的诸侯国很多很多。既然很多很多,有一些可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但是没有记载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曾侯乙复原雕像曾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现代学者推断“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两名。然而,这也仅仅是个推断。曾侯乙墓都挖出来了,史书却没有曾国,那么史书里又有多少没有记录下来而确有其实的诸侯国呢?从西周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到底还有多少个小国家,其实是个未知数;是不是有100多个,也说不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国欺负或者干脆吞并小国,是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生存、发展、成长的必然。“假道伐虢”、“借蔡灭息”的成语里活生生的保存了当年大国兼并小国的鲜活实例,其它吞并,手段可能不同,目的和结果大概是可以类推的。晋国“假道伐虢”很多小国在被灭之后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还有一些倒是没有被灭,但是在历史的云烟中也同样的模糊难见。2.七雄的实力强大,霸占了那段时间的历史舞台。“弱国无外交”,无外交又哪来的走上历史舞台呢?当年的“五霸”动不动就会盟诸侯,主角永远都是大国的“大佬”,小国只有站队、捧场和鼓掌的权利,稍稍刷点存在感,“大佬”不爽就把你办了。然而五霸多多少少还有点想要“以德服人”的样子,到了七雄就彻底撕下了伪装,“何必曰义,曰利已矣”。于是,爽不爽都可能把你给办了!大国越是急赤白咧,小国越是战战兢兢。历史舞台上充满了“七雄们”忙忙碌碌互串的身影。什么纵横捭阖;什么鸡鸣狗盗;什么战国四君子(小国有能力出这样的名人吗);什么四名将(二赵二秦);什么灭国复国(齐国田单);什么你打我、我打他、他要打大家……戏份都让他们占了,小国要表现,有机会吗?表现,七雄答应吗?这个答应剩下的那6个答应吗?弱国无外交古今亦然3.我们的历史知识不全面,被熟知的历史事件裹挟着,习惯性的想当然。后来的史书当然要记录那个时代的大事,“偏偏”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大事都发生在战国七雄的身上。“荆轲刺秦王”牵扯的是燕国和秦国;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相关的是魏国、赵国和秦国;“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是赵国……历史偏心眼的把那段时间的话题、流量都给了七雄!小国分演着路人甲乙丙丁,连句台词也没有,最后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存在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转盘。秦统一中国四海毕,天下一。秦最终扫六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此前七雄对于小国的兼并战,都是为秦的统一打前站做准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有了战国末期就只剩下战国七雄的错觉。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战国七雄在统一前龙腾虎啸,风光无限,到头来有6个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end——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我吧!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如下图所示。灭亡顺序是:韩国(公元前230年),赵国(公元前228年),魏国(公元前225年),楚国(公元前223年),燕国(公元前222年),齐国(公元前221年)。《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战国的时候肯定不是只剩下七雄,还有很多在大国夹缝中艰难度日的小国。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的确不强,不强归不强,但是不能说不存在啊。课本中的《唐雎不辱使命》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初中学过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中唐雎代表的安陵国不就是个小国吗?公元前225年,秦已经灭掉了七雄中的三个韩、赵、魏(刚巧是分了晋的三家),但是附属于魏国的小国安陵国却还依然存在,这才有了唐雎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的一段佳话。虽然现代有学者质疑唐雎不辱使命的事迹是古代史学家编撰的,但是我们至少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即便是到了战国末年,除了七雄,的的确确还是有其它的一些小国存在的。另外既然他们被称为“战国七雄”,当然要有“被”称雄的群体环境,就是要有“不雄”的国家作为对比陪衬。假如只有这七个国家,干么还要叫做七雄呢?“雄”给谁看呢?最后,从秦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来看,战国末期也不止剩下了七雄。除了七雄,秦在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还有诸如巴国、蜀国、苴国、充国等等小国……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到了战国就只剩下战国七雄这样的历史错觉呢?战国七雄地理格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国兼并严重,小国力量衰微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西周王朝总共分封了多少诸侯国,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一千二百个左右的;有说八百个左右的;有说四百个左右的;有说一百多个的;有说七十一个的。说法不一样,那是因为认定的标准根本就不一样!你要计算有多少诸侯国,那就得先确定什么叫做诸侯国。方国、部邦及部落是不是也和封国一样算诸侯国呢?这个标准没统一。所以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西周的诸侯国很多很多。既然很多很多,有一些可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但是没有记载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曾侯乙复原雕像曾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现代学者推断“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两名。然而,这也仅仅是个推断。曾侯乙墓都挖出来了,史书却没有曾国,那么史书里又有多少没有记录下来而确有其实的诸侯国呢?从西周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到底还有多少个小国家,其实是个未知数;是不是有100多个,也说不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国欺负或者干脆吞并小国,是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生存、发展、成长的必然。“假道伐虢”、“借蔡灭息”的成语里活生生的保存了当年大国兼并小国的鲜活实例,其它吞并,手段可能不同,目的和结果大概是可以类推的。晋国“假道伐虢”很多小国在被灭之后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还有一些倒是没有被灭,但是在历史的云烟中也同样的模糊难见。2.七雄的实力强大,霸占了那段时间的历史舞台。“弱国无外交”,无外交又哪来的走上历史舞台呢?当年的“五霸”动不动就会盟诸侯,主角永远都是大国的“大佬”,小国只有站队、捧场和鼓掌的权利,稍稍刷点存在感,“大佬”不爽就把你办了。然而五霸多多少少还有点想要“以德服人”的样子,到了七雄就彻底撕下了伪装,“何必曰义,曰利已矣”。于是,爽不爽都可能把你给办了!大国越是急赤白咧,小国越是战战兢兢。历史舞台上充满了“七雄们”忙忙碌碌互串的身影。什么纵横捭阖;什么鸡鸣狗盗;什么战国四君子(小国有能力出这样的名人吗);什么四名将(二赵二秦);什么灭国复国(齐国田单);什么你打我、我打他、他要打大家……戏份都让他们占了,小国要表现,有机会吗?表现,七雄答应吗?这个答应剩下的那6个答应吗?弱国无外交古今亦然3.我们的历史知识不全面,被熟知的历史事件裹挟着,习惯性的想当然。后来的史书当然要记录那个时代的大事,“偏偏”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大事都发生在战国七雄的身上。“荆轲刺秦王”牵扯的是燕国和秦国;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相关的是魏国、赵国和秦国;“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是赵国……历史偏心眼的把那段时间的话题、流量都给了七雄!小国分演着路人甲乙丙丁,连句台词也没有,最后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存在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转盘。秦统一中国四海毕,天下一。秦最终扫六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此前七雄对于小国的兼并战,都是为秦的统一打前站做准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有了战国末期就只剩下战国七雄的错觉。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战国七雄在统一前龙腾虎啸,风光无限,到头来有6个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end——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我吧!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如下图所示。灭亡顺序是:韩国(公元前230年),赵国(公元前228年),魏国(公元前225年),楚国(公元前223年),燕国(公元前222年),齐国(公元前221年)。越是韩国这种“小强”型的国家,你就越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不仅能恶心死你,而且真能弄死你。战国时候的韩国,跟现在某些实力“小强”、野心膨胀的国家,一个德性。外交手段,狡猾刁钻,恶心你没问题、恶心死你也富富有余。关键是你还弄不死它,只能看着生气。但是一个不留心,这种家伙就能搞出天大的事情来,弄痛你没商量、弄死你也不是没可能。好了,现在讲一下韩国的故事。听完,你就知道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更不是一直被欺负的小白羊。春秋诸侯,数不胜数。但,这时候已经礼崩乐坏了。礼崩乐坏,也是分层级的。第一层级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也就是大家谁也不鸟周天子了。肯定是楚国最先叫板,接着就是谁都叫板。大家互相打架,根本不向周天子请示,想打谁就打谁、想跟谁打就跟谁打。第二层级是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也就是连诸侯都不放在眼里。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天子最尊贵,后来不尊了;诸侯次尊贵,后来也不尊了。谁开始尊贵了?是大夫们。鲁国有三桓,三个大夫就能把鲁国国君架空。齐国有田氏,这个更牛,直接自己篡位当诸侯。诸侯被架空,已经算温和了;被大夫篡位,还能给诸侯留一时的性命。比这些更恶劣的,早已数不胜数。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这就是春秋诸侯们的写照,要多惨有多惨。当时,经常性的国际新闻,就是谁家国君被“盗”杀了。哪有那么牛的“盗”,大家心知肚明,就是国内大夫们干的。杀完国君,命令史官就写“盗”杀了,以后要加强治安工作;通知列国我们国君被“盗”杀了,你们也要注意。外部兼并战争不能停、内部屠戮诸侯也不能停。杀到战国,基本上就没剩下几家了。但剩下的,肯定都是强者。所谓强者,就不会是大夫杀诸侯,而是诸侯杀大夫。韩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春秋后期的宇宙第一强国,是晋国。这家伙拳打西秦、脚踏东齐,伸出脑袋、一口盐汽水,还能喷废楚国。外部牛得不鸟周天子,但内部同样牛得不鸟晋诸侯。开始是十一个大夫和晋侯搞民主集中,后来内部掐架、掐剩下六个,具体是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和中行氏。这个韩氏就是后来的韩国。但掐架不能停,于是剩下了四个大夫,韩、赵、魏、智。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三家分晋。智氏最牛,牛得把韩赵魏三家轮流欺负。然后,三家忍无可忍,晋阳城前搞了一场大阴谋,就把智氏给灭了。灭了智氏还不算完,连带把晋侯也给甩一边凉快去了。三家也不再遮遮掩掩当君子了,分完智氏就分晋国。于是,宇宙第一强、晋国,就一分为三,变成韩国、赵国和魏国了。到这个时候,韩国正式闪亮登场。三家分晋之后,晋国肯定没法再牛了,因为就剩下一个晋侯在躺死。但,因为晋国太牛,所以分出来的韩、赵、魏三国就没一个善茬。而且,三家大夫的关系本就不错,于是三国的关系也不错,三晋联盟在中原天下一直横着走。即便不搞什么三晋联盟,随便拉出一个来,也是第一序列的强国。所以,韩国一登场,就是C位出道。比筚路蓝缕好几百年的楚国、比跟戎狄抢地盘的秦国,不知道强了多少。此时的韩国,就是天下诸侯的白富美,而且非常强。晋国地盘大,所以强。韩赵魏的地盘真心不大了,怎么可能还强呢?这时候,你别说谁地盘大、谁地盘小。春秋到战国前期的一段时间里,就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到处都是荒地,而且还找不到主。所以,大家比的就是人口,谁人口多、谁就牛;其次比的是怎么利用人口,而这一点更重要。怎么利用人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理清这个问题,也就知道韩国为啥不弱了。历史往往都是最坏的家伙爬到食物链的顶峰。所以,道德楷模鲁国,一直被齐国欺负,最后直接被欺负死;虎狼之国秦国,一直欺负人,直到把六国都欺负没了。而在这时候,谁是最坏的家伙?肯定是三家分晋的魏赵韩。把主君晋侯的权力给分了、土地给分了,而且还不算完,直接逼着周天子封为诸侯。三家的逻辑,就是一派丛林法则,道德水准已经跌破下线。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周威烈王被逼无奈,只能遂了这三个家伙当诸侯的美好愿望。因为这时候,三家大夫的军队已经顶到周天子的家门口,不走了。封我当诸侯,咱好聚好散;不封我当诸侯,我就不走了。不走了,也不是杀了周天子,而是带着军队就在洛邑死命吃周天子的粮食。在这之前,三家大夫刚把齐国教训一顿,把那个不听话的齐康公给抓来献俘了。替周天子打仗、打胜了报功,你就说怎么赏吧?反正赏赐不到位,肯定赖着不走,而周天子只能拼命花钱、好好招待。就是用这种手段,三家终于变成了三国。所以,就道德水准来说,韩赵魏三家已经坏到了顶峰。这种坏家伙,能不强吗?而坏的底层逻辑,则是彻底不顾王道礼乐的旧道德,然后轻装上阵就啥事情都能干出来了。既不要面子也不要里子,我就要搞整军备战。那怎么整军备战呢?就是变法,只有变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的人口资源。春秋到战国期间,第一个变法的就是魏国;吴起弃魏就楚之后,楚国也变法了,这算是魏国变法的对外辐射;而第二个主动变法的就是韩国,即申不害变法。道德好坏只是表象,轻装上阵搞变法,才是实质。所以,就如何利用人口这个问题上,韩国必须是第一序列的。所以,韩国不可能弱。另外,三代到战国,是一个青铜时代到黑铁时代的演变过程。这时候,韩国也抓住了机会,或者说韩国本就得天独厚。宜阳铁山,就是韩国的波斯湾。所以,韩国的冶金水准,一直是战国最强。铁和铜有那么大的差别吗?你可以说铜剑和铁剑的差别不大,反正都能砍死人。但能冶炼出铁剑,则说明你的冶金水平已经高出了一个时代。公元前1274年,古埃及帝国与赫梯帝国在卡迭石干了一仗。双方出动了几千辆战车,在旷野中互相对射,作战方式是高速冲锋战车拉着弓箭手搞射击游戏,不是战车冲撞。第一天,古埃及胜了,因为人多。但第二天,赫梯帝国出动了新式武器——铁轴战车。铜轴战车上只能拉两个人,而铁轴战车上却能拉三个人。人家一辆战车抵你两辆战车,你这还怎么打?于是,古埃及战败,双方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条约,即卡迭石条约。这就是黑铁时代对青铜时代的碾压。有了对铁的冶炼能力,韩国武器质量一直冠绝天下。当时,就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说法。韩国的弩箭,能在800米开外杀伤敌人,所谓“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而韩国的剑,也同样彪悍,所谓“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就这种军事水准,战国诸侯谁敢小瞧韩国。立国没多久,韩国就把曾经的中原小霸王郑国给灭了,也就是“古之遗爱”子产主政的那个国家。这就是韩国的实力。三分晋国,韩国继承了晋国的人口和土地,人口不会少、土地也算肥沃。变法时代,不算楚国,韩国是魏国之后第二个主动变法的。铁器时代,韩国利用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有“劲韩”之称。以此而论,韩国怎么也得称得上战国一雄了。但,韩国的定位,只能是“小强”型的战国。为什么这么说?一个原因是既生瑜何生亮。在韩国崛起的同时,近邻魏国比它还先崛起了。主要是魏文侯这个老江湖的手段太高超。所以,最先变法的是魏国,先是李悝变法搞集权、后是吴起变法搞军事。魏国在当时,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这时候,韩国就是再强,也得排位在魏国之下。另一个原因就是土地优势越来越重要。单位能力很强但总体力量不够,那也白扯。韩国这个位置就把它限死了,除了一个郑国可以吞并,周边就没有可以扩展的土地。所以,在比体量的时代,韩国只能越来越不行。再一个原因是挡了第一强国的路。这个国家当然是秦国,秦国要东出函谷关,首先干的就是三晋。因为三晋把秦国给封死了。而主要的两块石头,第一个是魏国、第二个就是韩国。所以,这两个家伙越到后期就越不行。但,“小强”型的韩国,却一直是个非常可怕的对手。傻白甜往往跟白富美划等号。之所以万千宠爱在一身,能傻、能甜、能可爱,就是因为先天条件太好,于是众星捧月给捧出来了。韩国本可以成为傻白甜,但有个魏国在,它就是再努力也只能当个女二。而女二要上位,就不能傻、不能甜、更不能可爱。在魏国的压制下,韩国开始走上了灰度人生。韩国,肯定要算计魏国,因为女二一定要算计女一。历经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君主的励精图治,魏国就是妥妥的中原最强国。但魏武侯死后,魏国立即陷入了长子魏罃与次子公中缓的争位内斗。有内斗,就有机会,因为苍蝇不叮无缝蛋。而韩国这时候就一定要插上一脚,自己力量肯定不够,因为魏国是第一强国。于是,拉上赵国,一起干魏国。这两个家伙,肯定不能支持名正言顺的嫡长子魏罃,一定要支持名不正、言不顺却心不服的公中缓。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本来魏王就不是公中缓的,所以一旦公中缓在韩赵两国的支持下当了魏王,那多高的价码都可以开。公元前369年,支持公中缓的韩赵两家基本上就把魏罃给打废了。魏国已经成了马上要煮熟的大雁。但关键是现在还没煮熟,而韩赵两家就开始谋划怎么吃大雁了。赵国的想法简单粗暴,直接杀了魏罃、立公中缓,然后死命要钱。但,韩国这家伙的算计,要比赵国诡诈一百倍。韩国的意见是分而治之,把魏国一分为二,一半给魏罃、一半给公中缓。如果真这么干,那韩国以后想欺负谁欺负谁,甚至可能把两个魏国都给蚕食掉。这就是韩国的外交手段,要多诡诈有多诡诈。但,韩国赶上赵国这么个朴实汉子。赵国不干,因为太费事,非要怎么粗暴怎么来。于是,魏国还没灭,韩赵两家就打起了口水仗。关键是口水仗相当激烈,第二天赵国就把军队给撤了,我不打了,你自己看着玩。韩国也生气,你不打、我也不打了。然后,就剩下公中缓跟魏罃单挑了,那肯定挑不过,于是魏罃继位,就是魏惠王。虽然肢解魏国未成,但你一定会发现韩国才是真正的诡诈之主。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分而治之的手段,韩国还会接着玩。公元367年,西周国爆发了同样的长子和次子的内斗,还是韩赵两家集体干预。这时候,赵国终于遂了韩国的愿,把西周一分为二,都立为国君。但西周国只有一座王城,实在没法分了。西周没地方封,但周天子有啊。于是,把老二封到了巩这个地方,就是东周国。而东周国的公子根侍奉周天子,当时是周显王。这实际是一箭双雕,一个是把周天子的王畿给分了;另一个是把周天子给架空了。这时候,韩国想怎么收拾周天子这伙人就怎么收拾了。韩国,这个“小强”型的战国,几乎是把挨得近的各方势力,都给坑了个遍。只有坑不成的、没有不去坑的。所以,韩国也不会饶了赵国。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就是韩国坑赵国。本来秦韩搞决战,桌子上的筹码就是韩国的上党郡。韩国是怎么玩的?祸水北引,直接搞的秦国和韩国打了一仗。如果没有秦赵长平之战以及接下来的秦赵邯郸之战,韩国都估计早就被秦国给灭了。对于秦国,韩国也不是一直任其宰割,该出手的时候绝不含糊。比如秦赵邯郸之战,楚赵魏三家联军吊打秦战国。这时候,韩国立即参战,跟这三国一起揍秦国,直接把秦国揍回函谷关。所以,就韩国这个操作来说,它绝对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而之所以一直被欺负,从劲韩变成了弱韩,主要是四战之地和生不逢时。实在没有空间增厚体量,于是只能守在中原挨打。而凡是崛起的时候,总是既生瑜何生亮,开始崛起赶上了魏国、后来崛起赶上了秦国。但,韩国怎么算也是一雄战国。《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战国的时候肯定不是只剩下七雄,还有很多在大国夹缝中艰难度日的小国。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的确不强,不强归不强,但是不能说不存在啊。课本中的《唐雎不辱使命》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初中学过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中唐雎代表的安陵国不就是个小国吗?公元前225年,秦已经灭掉了七雄中的三个韩、赵、魏(刚巧是分了晋的三家),但是附属于魏国的小国安陵国却还依然存在,这才有了唐雎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的一段佳话。虽然现代有学者质疑唐雎不辱使命的事迹是古代史学家编撰的,但是我们至少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即便是到了战国末年,除了七雄,的的确确还是有其它的一些小国存在的。另外既然他们被称为“战国七雄”,当然要有“被”称雄的群体环境,就是要有“不雄”的国家作为对比陪衬。假如只有这七个国家,干么还要叫做七雄呢?“雄”给谁看呢?最后,从秦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来看,战国末期也不止剩下了七雄。除了七雄,秦在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还有诸如巴国、蜀国、苴国、充国等等小国……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到了战国就只剩下战国七雄这样的历史错觉呢?战国七雄地理格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国兼并严重,小国力量衰微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西周王朝总共分封了多少诸侯国,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一千二百个左右的;有说八百个左右的;有说四百个左右的;有说一百多个的;有说七十一个的。说法不一样,那是因为认定的标准根本就不一样!你要计算有多少诸侯国,那就得先确定什么叫做诸侯国。方国、部邦及部落是不是也和封国一样算诸侯国呢?这个标准没统一。所以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西周的诸侯国很多很多。既然很多很多,有一些可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但是没有记载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曾侯乙复原雕像曾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现代学者推断“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两名。然而,这也仅仅是个推断。曾侯乙墓都挖出来了,史书却没有曾国,那么史书里又有多少没有记录下来而确有其实的诸侯国呢?从西周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到底还有多少个小国家,其实是个未知数;是不是有100多个,也说不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国欺负或者干脆吞并小国,是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生存、发展、成长的必然。“假道伐虢”、“借蔡灭息”的成语里活生生的保存了当年大国兼并小国的鲜活实例,其它吞并,手段可能不同,目的和结果大概是可以类推的。晋国“假道伐虢”很多小国在被灭之后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还有一些倒是没有被灭,但是在历史的云烟中也同样的模糊难见。2.七雄的实力强大,霸占了那段时间的历史舞台。“弱国无外交”,无外交又哪来的走上历史舞台呢?当年的“五霸”动不动就会盟诸侯,主角永远都是大国的“大佬”,小国只有站队、捧场和鼓掌的权利,稍稍刷点存在感,“大佬”不爽就把你办了。然而五霸多多少少还有点想要“以德服人”的样子,到了七雄就彻底撕下了伪装,“何必曰义,曰利已矣”。于是,爽不爽都可能把你给办了!大国越是急赤白咧,小国越是战战兢兢。历史舞台上充满了“七雄们”忙忙碌碌互串的身影。什么纵横捭阖;什么鸡鸣狗盗;什么战国四君子(小国有能力出这样的名人吗);什么四名将(二赵二秦);什么灭国复国(齐国田单);什么你打我、我打他、他要打大家……戏份都让他们占了,小国要表现,有机会吗?表现,七雄答应吗?这个答应剩下的那6个答应吗?弱国无外交古今亦然3.我们的历史知识不全面,被熟知的历史事件裹挟着,习惯性的想当然。后来的史书当然要记录那个时代的大事,“偏偏”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大事都发生在战国七雄的身上。“荆轲刺秦王”牵扯的是燕国和秦国;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相关的是魏国、赵国和秦国;“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是赵国……历史偏心眼的把那段时间的话题、流量都给了七雄!小国分演着路人甲乙丙丁,连句台词也没有,最后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存在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转盘。秦统一中国四海毕,天下一。秦最终扫六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此前七雄对于小国的兼并战,都是为秦的统一打前站做准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有了战国末期就只剩下战国七雄的错觉。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战国七雄在统一前龙腾虎啸,风光无限,到头来有6个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end——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我吧!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如下图所示。灭亡顺序是:韩国(公元前230年),赵国(公元前228年),魏国(公元前225年),楚国(公元前223年),燕国(公元前222年),齐国(公元前221年)。越是韩国这种“小强”型的国家,你就越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不仅能恶心死你,而且真能弄死你。战国时候的韩国,跟现在某些实力“小强”、野心膨胀的国家,一个德性。外交手段,狡猾刁钻,恶心你没问题、恶心死你也富富有余。关键是你还弄不死它,只能看着生气。但是一个不留心,这种家伙就能搞出天大的事情来,弄痛你没商量、弄死你也不是没可能。好了,现在讲一下韩国的故事。听完,你就知道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更不是一直被欺负的小白羊。春秋诸侯,数不胜数。但,这时候已经礼崩乐坏了。礼崩乐坏,也是分层级的。第一层级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也就是大家谁也不鸟周天子了。肯定是楚国最先叫板,接着就是谁都叫板。大家互相打架,根本不向周天子请示,想打谁就打谁、想跟谁打就跟谁打。第二层级是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也就是连诸侯都不放在眼里。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天子最尊贵,后来不尊了;诸侯次尊贵,后来也不尊了。谁开始尊贵了?是大夫们。鲁国有三桓,三个大夫就能把鲁国国君架空。齐国有田氏,这个更牛,直接自己篡位当诸侯。诸侯被架空,已经算温和了;被大夫篡位,还能给诸侯留一时的性命。比这些更恶劣的,早已数不胜数。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这就是春秋诸侯们的写照,要多惨有多惨。当时,经常性的国际新闻,就是谁家国君被“盗”杀了。哪有那么牛的“盗”,大家心知肚明,就是国内大夫们干的。杀完国君,命令史官就写“盗”杀了,以后要加强治安工作;通知列国我们国君被“盗”杀了,你们也要注意。外部兼并战争不能停、内部屠戮诸侯也不能停。杀到战国,基本上就没剩下几家了。但剩下的,肯定都是强者。所谓强者,就不会是大夫杀诸侯,而是诸侯杀大夫。韩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春秋后期的宇宙第一强国,是晋国。这家伙拳打西秦、脚踏东齐,伸出脑袋、一口盐汽水,还能喷废楚国。外部牛得不鸟周天子,但内部同样牛得不鸟晋诸侯。开始是十一个大夫和晋侯搞民主集中,后来内部掐架、掐剩下六个,具体是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和中行氏。这个韩氏就是后来的韩国。但掐架不能停,于是剩下了四个大夫,韩、赵、魏、智。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三家分晋。智氏最牛,牛得把韩赵魏三家轮流欺负。然后,三家忍无可忍,晋阳城前搞了一场大阴谋,就把智氏给灭了。灭了智氏还不算完,连带把晋侯也给甩一边凉快去了。三家也不再遮遮掩掩当君子了,分完智氏就分晋国。于是,宇宙第一强、晋国,就一分为三,变成韩国、赵国和魏国了。到这个时候,韩国正式闪亮登场。三家分晋之后,晋国肯定没法再牛了,因为就剩下一个晋侯在躺死。但,因为晋国太牛,所以分出来的韩、赵、魏三国就没一个善茬。而且,三家大夫的关系本就不错,于是三国的关系也不错,三晋联盟在中原天下一直横着走。即便不搞什么三晋联盟,随便拉出一个来,也是第一序列的强国。所以,韩国一登场,就是C位出道。比筚路蓝缕好几百年的楚国、比跟戎狄抢地盘的秦国,不知道强了多少。此时的韩国,就是天下诸侯的白富美,而且非常强。晋国地盘大,所以强。韩赵魏的地盘真心不大了,怎么可能还强呢?这时候,你别说谁地盘大、谁地盘小。春秋到战国前期的一段时间里,就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到处都是荒地,而且还找不到主。所以,大家比的就是人口,谁人口多、谁就牛;其次比的是怎么利用人口,而这一点更重要。怎么利用人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理清这个问题,也就知道韩国为啥不弱了。历史往往都是最坏的家伙爬到食物链的顶峰。所以,道德楷模鲁国,一直被齐国欺负,最后直接被欺负死;虎狼之国秦国,一直欺负人,直到把六国都欺负没了。而在这时候,谁是最坏的家伙?肯定是三家分晋的魏赵韩。把主君晋侯的权力给分了、土地给分了,而且还不算完,直接逼着周天子封为诸侯。三家的逻辑,就是一派丛林法则,道德水准已经跌破下线。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周威烈王被逼无奈,只能遂了这三个家伙当诸侯的美好愿望。因为这时候,三家大夫的军队已经顶到周天子的家门口,不走了。封我当诸侯,咱好聚好散;不封我当诸侯,我就不走了。不走了,也不是杀了周天子,而是带着军队就在洛邑死命吃周天子的粮食。在这之前,三家大夫刚把齐国教训一顿,把那个不听话的齐康公给抓来献俘了。替周天子打仗、打胜了报功,你就说怎么赏吧?反正赏赐不到位,肯定赖着不走,而周天子只能拼命花钱、好好招待。就是用这种手段,三家终于变成了三国。所以,就道德水准来说,韩赵魏三家已经坏到了顶峰。这种坏家伙,能不强吗?而坏的底层逻辑,则是彻底不顾王道礼乐的旧道德,然后轻装上阵就啥事情都能干出来了。既不要面子也不要里子,我就要搞整军备战。那怎么整军备战呢?就是变法,只有变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的人口资源。春秋到战国期间,第一个变法的就是魏国;吴起弃魏就楚之后,楚国也变法了,这算是魏国变法的对外辐射;而第二个主动变法的就是韩国,即申不害变法。道德好坏只是表象,轻装上阵搞变法,才是实质。所以,就如何利用人口这个问题上,韩国必须是第一序列的。所以,韩国不可能弱。另外,三代到战国,是一个青铜时代到黑铁时代的演变过程。这时候,韩国也抓住了机会,或者说韩国本就得天独厚。宜阳铁山,就是韩国的波斯湾。所以,韩国的冶金水准,一直是战国最强。铁和铜有那么大的差别吗?你可以说铜剑和铁剑的差别不大,反正都能砍死人。但能冶炼出铁剑,则说明你的冶金水平已经高出了一个时代。公元前1274年,古埃及帝国与赫梯帝国在卡迭石干了一仗。双方出动了几千辆战车,在旷野中互相对射,作战方式是高速冲锋战车拉着弓箭手搞射击游戏,不是战车冲撞。第一天,古埃及胜了,因为人多。但第二天,赫梯帝国出动了新式武器——铁轴战车。铜轴战车上只能拉两个人,而铁轴战车上却能拉三个人。人家一辆战车抵你两辆战车,你这还怎么打?于是,古埃及战败,双方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条约,即卡迭石条约。这就是黑铁时代对青铜时代的碾压。有了对铁的冶炼能力,韩国武器质量一直冠绝天下。当时,就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说法。韩国的弩箭,能在800米开外杀伤敌人,所谓“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而韩国的剑,也同样彪悍,所谓“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就这种军事水准,战国诸侯谁敢小瞧韩国。立国没多久,韩国就把曾经的中原小霸王郑国给灭了,也就是“古之遗爱”子产主政的那个国家。这就是韩国的实力。三分晋国,韩国继承了晋国的人口和土地,人口不会少、土地也算肥沃。变法时代,不算楚国,韩国是魏国之后第二个主动变法的。铁器时代,韩国利用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有“劲韩”之称。以此而论,韩国怎么也得称得上战国一雄了。但,韩国的定位,只能是“小强”型的战国。为什么这么说?一个原因是既生瑜何生亮。在韩国崛起的同时,近邻魏国比它还先崛起了。主要是魏文侯这个老江湖的手段太高超。所以,最先变法的是魏国,先是李悝变法搞集权、后是吴起变法搞军事。魏国在当时,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这时候,韩国就是再强,也得排位在魏国之下。另一个原因就是土地优势越来越重要。单位能力很强但总体力量不够,那也白扯。韩国这个位置就把它限死了,除了一个郑国可以吞并,周边就没有可以扩展的土地。所以,在比体量的时代,韩国只能越来越不行。再一个原因是挡了第一强国的路。这个国家当然是秦国,秦国要东出函谷关,首先干的就是三晋。因为三晋把秦国给封死了。而主要的两块石头,第一个是魏国、第二个就是韩国。所以,这两个家伙越到后期就越不行。但,“小强”型的韩国,却一直是个非常可怕的对手。傻白甜往往跟白富美划等号。之所以万千宠爱在一身,能傻、能甜、能可爱,就是因为先天条件太好,于是众星捧月给捧出来了。韩国本可以成为傻白甜,但有个魏国在,它就是再努力也只能当个女二。而女二要上位,就不能傻、不能甜、更不能可爱。在魏国的压制下,韩国开始走上了灰度人生。韩国,肯定要算计魏国,因为女二一定要算计女一。历经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君主的励精图治,魏国就是妥妥的中原最强国。但魏武侯死后,魏国立即陷入了长子魏罃与次子公中缓的争位内斗。有内斗,就有机会,因为苍蝇不叮无缝蛋。而韩国这时候就一定要插上一脚,自己力量肯定不够,因为魏国是第一强国。于是,拉上赵国,一起干魏国。这两个家伙,肯定不能支持名正言顺的嫡长子魏罃,一定要支持名不正、言不顺却心不服的公中缓。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本来魏王就不是公中缓的,所以一旦公中缓在韩赵两国的支持下当了魏王,那多高的价码都可以开。公元前369年,支持公中缓的韩赵两家基本上就把魏罃给打废了。魏国已经成了马上要煮熟的大雁。但关键是现在还没煮熟,而韩赵两家就开始谋划怎么吃大雁了。赵国的想法简单粗暴,直接杀了魏罃、立公中缓,然后死命要钱。但,韩国这家伙的算计,要比赵国诡诈一百倍。韩国的意见是分而治之,把魏国一分为二,一半给魏罃、一半给公中缓。如果真这么干,那韩国以后想欺负谁欺负谁,甚至可能把两个魏国都给蚕食掉。这就是韩国的外交手段,要多诡诈有多诡诈。但,韩国赶上赵国这么个朴实汉子。赵国不干,因为太费事,非要怎么粗暴怎么来。于是,魏国还没灭,韩赵两家就打起了口水仗。关键是口水仗相当激烈,第二天赵国就把军队给撤了,我不打了,你自己看着玩。韩国也生气,你不打、我也不打了。然后,就剩下公中缓跟魏罃单挑了,那肯定挑不过,于是魏罃继位,就是魏惠王。虽然肢解魏国未成,但你一定会发现韩国才是真正的诡诈之主。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分而治之的手段,韩国还会接着玩。公元367年,西周国爆发了同样的长子和次子的内斗,还是韩赵两家集体干预。这时候,赵国终于遂了韩国的愿,把西周一分为二,都立为国君。但西周国只有一座王城,实在没法分了。西周没地方封,但周天子有啊。于是,把老二封到了巩这个地方,就是东周国。而东周国的公子根侍奉周天子,当时是周显王。这实际是一箭双雕,一个是把周天子的王畿给分了;另一个是把周天子给架空了。这时候,韩国想怎么收拾周天子这伙人就怎么收拾了。韩国,这个“小强”型的战国,几乎是把挨得近的各方势力,都给坑了个遍。只有坑不成的、没有不去坑的。所以,韩国也不会饶了赵国。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就是韩国坑赵国。本来秦韩搞决战,桌子上的筹码就是韩国的上党郡。韩国是怎么玩的?祸水北引,直接搞的秦国和韩国打了一仗。如果没有秦赵长平之战以及接下来的秦赵邯郸之战,韩国都估计早就被秦国给灭了。对于秦国,韩国也不是一直任其宰割,该出手的时候绝不含糊。比如秦赵邯郸之战,楚赵魏三家联军吊打秦战国。这时候,韩国立即参战,跟这三国一起揍秦国,直接把秦国揍回函谷关。所以,就韩国这个操作来说,它绝对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而之所以一直被欺负,从劲韩变成了弱韩,主要是四战之地和生不逢时。实在没有空间增厚体量,于是只能守在中原挨打。而凡是崛起的时候,总是既生瑜何生亮,开始崛起赶上了魏国、后来崛起赶上了秦国。但,韩国怎么算也是一雄战国。楚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比其他几个早了400多年。中国古代臣子的爵位,大致排名是这样的:王、公、侯、伯、子、男。伯爵及其以下,基本上都是可以花钱买的,可是王爵、公爵和侯爵,那就是正儿八经的爵位了,没有君主的任命,一般情况下,是没法子得到的。而且在周朝时期,王、公、侯都是可以自己建国的。在周朝建国的时候,分封天下,我们会发现,周天子是王爵,其他的宗室及功臣,基本都是公爵或者侯爵,混得惨点儿的,只有个伯爵。比如说姜子牙虽然功劳很大,但是只被封为齐侯,尚未达到公爵。所以大家虽然称呼他为姜太公或者齐太公,可人家只是个侯爵。大家很熟悉的周公旦,别以为他就是公爵了。其实他的鲁国,是正儿八经的侯爵国,因此他也只是个侯爵。但是死后可以被追封为公爵。真正被封为公爵的,在周朝最初只有8个国家,分别是:虞国、虢国、宋国、杞国、陈国、祝国、蓟国、焦国。为啥他们有资格成为公爵国呢?其实都是有出处的。虞国是周文王的叔叔太伯和仲雍所建立的公国。虢国是周武王的叔叔虢仲、虢叔所建立的公国。宋国是商朝后裔所建立的公国。杞国是大禹治水那个大禹的后代所建立的公国。陈国是舜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祝国是尧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蓟国是黄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焦国是炎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现在你明白了吧?不是谁都有资格建立公国的。这些公国都有强大的背景,要么是炎黄后裔,要么是尧舜禹的后裔,或者是商汤后裔,最差也得是周武王的长辈们。至于周朝的开国功臣,顶天了只能达到侯国这个级别,死后被追封为某某公,倒是有可能的。本来这一套周礼制度,那是相当规整,看起来也很合理。可偏偏就是有些没文化的人,不愿意去学这些东西,他们不仅不愿意做侯国,甚至连公国都看不上,他们想直接称王了!一、论称王,楚国还得往后排排。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楚国第一个称王的。因为楚国身处南方,手握大片蛮荒之地。当时南方尚未开发,所以受教育程度低,他们也没接受多少周礼的洗礼。再加上楚国的军事实力逐渐强大,开始不满周天子的统治,因此楚国就这么称王了。其实楚国的等级特别低,最初只是个子爵国,压根算不上是个国。但是谁让人家发展起来了呢?实际上第一个称王的,还真不是楚国,而是徐国。徐国可不是周朝所封的诸侯国,早在夏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徐国,地理位置也就在江苏泗洪县一带。周武王灭了商朝的时候,徐国压根就不肯臣服于周天子。同时徐国也是东夷各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当时徐国的君主是绂,反对周朝统治的时候,绂宣布自立为王,也就是徐驹王。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徐驹王一直都不服周朝的管教,因此和周朝打了不少仗。这一时期的徐国也是最强盛的时候。只可惜,后代一个不如一个,到了周穆王时期,徐国慑于周穆王强大的军事压力,这才选择臣服于周朝。没办法,被打服了。可人家依旧不肯去掉王号,就这么苟延残喘着。直到被吴国所灭。二、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自然是楚国。徐国虽然实力强劲,可到了西周中期就没了。因此看问题还得往长远了看,最早称王,且不服周朝管教,还活下来甚至还活得不错的,自然就是楚国了。楚国的祖先,早年是伺候周文王的仆人,由于工作很负责,所以他的子孙也就服侍了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到了周成王时期,感觉这祖孙几代人为他们老姬家工作如此辛劳,不给个爵位说不过去吧?因此周成王就把他们的后代熊绎封到了南方的蛮荒之地,同时赐予了他拥有50里土地的子爵爵位,好家伙,真够大方的。按道理子爵是不可能建国的,可人家除了这50里土地外,周围都是蛮荒之地,随便他开采,又没有其他人愿意来,所以南方大片土地,逐渐都成了楚国的地盘。楚国属于周朝给了第一桶金,随后自主创业做大做强的。楚国第六位国君熊渠继位以后,立刻就发现周王朝不行了啊!而且在他的祖先勤劳的开垦发展之下,楚国的实力大增。再加上楚国一向被中原诸侯称之为蛮夷,总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此熊渠一怒之下,直接自立为王了!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是南方的蛮夷,就不按照你们中原的那一套规矩办事了!这理由也够绝的,可他自己称王也就算了,偏偏还把自己的3个儿子都给封为了王: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次子熊挚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疵为越章王。别管封号有多奇葩,总之只有周天子能行使的权力,居然被熊渠给用了,你说周天子能高兴吗?周厉王上台以后,立刻就看熊渠不爽了。熊渠早就耳闻周厉王是个残暴不仁的家伙,跟这位老兄跟前抖机灵,似乎不太明智。因此熊渠主动把3个儿子的王号给撤了,自己也改称楚子,算是给了周厉王一点儿面子。总结:各国的第一个王爵,时代差距还是很大的。楚国第一位王爵:肯定是熊渠了,时间在公元前880年左右,只是后来自己取消了。后来熊通在公元前741年又自立为王,也就楚武王,依旧早于其他各国。秦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嬴驷自立为王。赵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赵武灵王赵雍称王。不久后又放弃了王位。魏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魏?称王。魏国自此由盛转衰。韩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韩宣王韩康称王。齐国第一位王爵:姜姓齐国无人称王,公元前334年,齐威王田因齐和魏惠王共同称王。燕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燕易王看大家都成为了,自己也不能落后,所以也称王了。由此可见,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是楚国,要比其他几个早了400多年。其他几个称王的时间基本接近,看来中原诸侯还是相对受到周礼约束的。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与《战国策》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三家分晋,下至五代结束。《战国策》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资治通鉴》和《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史坛两匹司马”绝非浪得虚名。《战国策》的价值也很高,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此外,《战国策》的侧重点是纵横家,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但《战国策》没有完整的体例,许多史实并不可信,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战国策》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许多情节过于离奇,不过语言生动,善用典故,文采斐然,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资治通鉴》是为了“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300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二选一,肯定《资治通鉴》啊!七雄论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战国的时候肯定不是只剩下七雄,还有很多在大国夹缝中艰难度日的小国。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的确不强,不强归不强,但是不能说不存在啊。课本中的《唐雎不辱使命》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初中学过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中唐雎代表的安陵国不就是个小国吗?公元前225年,秦已经灭掉了七雄中的三个韩、赵、魏(刚巧是分了晋的三家),但是附属于魏国的小国安陵国却还依然存在,这才有了唐雎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的一段佳话。虽然现代有学者质疑唐雎不辱使命的事迹是古代史学家编撰的,但是我们至少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即便是到了战国末年,除了七雄,的的确确还是有其它的一些小国存在的。另外既然他们被称为“战国七雄”,当然要有“被”称雄的群体环境,就是要有“不雄”的国家作为对比陪衬。假如只有这七个国家,干么还要叫做七雄呢?“雄”给谁看呢?最后,从秦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来看,战国末期也不止剩下了七雄。除了七雄,秦在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还有诸如巴国、蜀国、苴国、充国等等小国……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到了战国就只剩下战国七雄这样的历史错觉呢?战国七雄地理格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国兼并严重,小国力量衰微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西周王朝总共分封了多少诸侯国,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一千二百个左右的;有说八百个左右的;有说四百个左右的;有说一百多个的;有说七十一个的。说法不一样,那是因为认定的标准根本就不一样!你要计算有多少诸侯国,那就得先确定什么叫做诸侯国。方国、部邦及部落是不是也和封国一样算诸侯国呢?这个标准没统一。所以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西周的诸侯国很多很多。既然很多很多,有一些可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但是没有记载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曾侯乙复原雕像曾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现代学者推断“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两名。然而,这也仅仅是个推断。曾侯乙墓都挖出来了,史书却没有曾国,那么史书里又有多少没有记录下来而确有其实的诸侯国呢?从西周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到底还有多少个小国家,其实是个未知数;是不是有100多个,也说不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国欺负或者干脆吞并小国,是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生存、发展、成长的必然。“假道伐虢”、“借蔡灭息”的成语里活生生的保存了当年大国兼并小国的鲜活实例,其它吞并,手段可能不同,目的和结果大概是可以类推的。晋国“假道伐虢”很多小国在被灭之后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还有一些倒是没有被灭,但是在历史的云烟中也同样的模糊难见。2.七雄的实力强大,霸占了那段时间的历史舞台。“弱国无外交”,无外交又哪来的走上历史舞台呢?当年的“五霸”动不动就会盟诸侯,主角永远都是大国的“大佬”,小国只有站队、捧场和鼓掌的权利,稍稍刷点存在感,“大佬”不爽就把你办了。然而五霸多多少少还有点想要“以德服人”的样子,到了七雄就彻底撕下了伪装,“何必曰义,曰利已矣”。于是,爽不爽都可能把你给办了!大国越是急赤白咧,小国越是战战兢兢。历史舞台上充满了“七雄们”忙忙碌碌互串的身影。什么纵横捭阖;什么鸡鸣狗盗;什么战国四君子(小国有能力出这样的名人吗);什么四名将(二赵二秦);什么灭国复国(齐国田单);什么你打我、我打他、他要打大家……戏份都让他们占了,小国要表现,有机会吗?表现,七雄答应吗?这个答应剩下的那6个答应吗?弱国无外交古今亦然3.我们的历史知识不全面,被熟知的历史事件裹挟着,习惯性的想当然。后来的史书当然要记录那个时代的大事,“偏偏”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大事都发生在战国七雄的身上。“荆轲刺秦王”牵扯的是燕国和秦国;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相关的是魏国、赵国和秦国;“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是赵国……历史偏心眼的把那段时间的话题、流量都给了七雄!小国分演着路人甲乙丙丁,连句台词也没有,最后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存在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转盘。秦统一中国四海毕,天下一。秦最终扫六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此前七雄对于小国的兼并战,都是为秦的统一打前站做准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有了战国末期就只剩下战国七雄的错觉。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战国七雄在统一前龙腾虎啸,风光无限,到头来有6个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end——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我吧!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如下图所示。灭亡顺序是:韩国(公元前230年),赵国(公元前228年),魏国(公元前225年),楚国(公元前223年),燕国(公元前222年),齐国(公元前221年)。越是韩国这种“小强”型的国家,你就越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不仅能恶心死你,而且真能弄死你。战国时候的韩国,跟现在某些实力“小强”、野心膨胀的国家,一个德性。外交手段,狡猾刁钻,恶心你没问题、恶心死你也富富有余。关键是你还弄不死它,只能看着生气。但是一个不留心,这种家伙就能搞出天大的事情来,弄痛你没商量、弄死你也不是没可能。好了,现在讲一下韩国的故事。听完,你就知道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更不是一直被欺负的小白羊。春秋诸侯,数不胜数。但,这时候已经礼崩乐坏了。礼崩乐坏,也是分层级的。第一层级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也就是大家谁也不鸟周天子了。肯定是楚国最先叫板,接着就是谁都叫板。大家互相打架,根本不向周天子请示,想打谁就打谁、想跟谁打就跟谁打。第二层级是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也就是连诸侯都不放在眼里。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天子最尊贵,后来不尊了;诸侯次尊贵,后来也不尊了。谁开始尊贵了?是大夫们。鲁国有三桓,三个大夫就能把鲁国国君架空。齐国有田氏,这个更牛,直接自己篡位当诸侯。诸侯被架空,已经算温和了;被大夫篡位,还能给诸侯留一时的性命。比这些更恶劣的,早已数不胜数。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这就是春秋诸侯们的写照,要多惨有多惨。当时,经常性的国际新闻,就是谁家国君被“盗”杀了。哪有那么牛的“盗”,大家心知肚明,就是国内大夫们干的。杀完国君,命令史官就写“盗”杀了,以后要加强治安工作;通知列国我们国君被“盗”杀了,你们也要注意。外部兼并战争不能停、内部屠戮诸侯也不能停。杀到战国,基本上就没剩下几家了。但剩下的,肯定都是强者。所谓强者,就不会是大夫杀诸侯,而是诸侯杀大夫。韩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春秋后期的宇宙第一强国,是晋国。这家伙拳打西秦、脚踏东齐,伸出脑袋、一口盐汽水,还能喷废楚国。外部牛得不鸟周天子,但内部同样牛得不鸟晋诸侯。开始是十一个大夫和晋侯搞民主集中,后来内部掐架、掐剩下六个,具体是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和中行氏。这个韩氏就是后来的韩国。但掐架不能停,于是剩下了四个大夫,韩、赵、魏、智。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三家分晋。智氏最牛,牛得把韩赵魏三家轮流欺负。然后,三家忍无可忍,晋阳城前搞了一场大阴谋,就把智氏给灭了。灭了智氏还不算完,连带把晋侯也给甩一边凉快去了。三家也不再遮遮掩掩当君子了,分完智氏就分晋国。于是,宇宙第一强、晋国,就一分为三,变成韩国、赵国和魏国了。到这个时候,韩国正式闪亮登场。三家分晋之后,晋国肯定没法再牛了,因为就剩下一个晋侯在躺死。但,因为晋国太牛,所以分出来的韩、赵、魏三国就没一个善茬。而且,三家大夫的关系本就不错,于是三国的关系也不错,三晋联盟在中原天下一直横着走。即便不搞什么三晋联盟,随便拉出一个来,也是第一序列的强国。所以,韩国一登场,就是C位出道。比筚路蓝缕好几百年的楚国、比跟戎狄抢地盘的秦国,不知道强了多少。此时的韩国,就是天下诸侯的白富美,而且非常强。晋国地盘大,所以强。韩赵魏的地盘真心不大了,怎么可能还强呢?这时候,你别说谁地盘大、谁地盘小。春秋到战国前期的一段时间里,就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到处都是荒地,而且还找不到主。所以,大家比的就是人口,谁人口多、谁就牛;其次比的是怎么利用人口,而这一点更重要。怎么利用人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理清这个问题,也就知道韩国为啥不弱了。历史往往都是最坏的家伙爬到食物链的顶峰。所以,道德楷模鲁国,一直被齐国欺负,最后直接被欺负死;虎狼之国秦国,一直欺负人,直到把六国都欺负没了。而在这时候,谁是最坏的家伙?肯定是三家分晋的魏赵韩。把主君晋侯的权力给分了、土地给分了,而且还不算完,直接逼着周天子封为诸侯。三家的逻辑,就是一派丛林法则,道德水准已经跌破下线。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周威烈王被逼无奈,只能遂了这三个家伙当诸侯的美好愿望。因为这时候,三家大夫的军队已经顶到周天子的家门口,不走了。封我当诸侯,咱好聚好散;不封我当诸侯,我就不走了。不走了,也不是杀了周天子,而是带着军队就在洛邑死命吃周天子的粮食。在这之前,三家大夫刚把齐国教训一顿,把那个不听话的齐康公给抓来献俘了。替周天子打仗、打胜了报功,你就说怎么赏吧?反正赏赐不到位,肯定赖着不走,而周天子只能拼命花钱、好好招待。就是用这种手段,三家终于变成了三国。所以,就道德水准来说,韩赵魏三家已经坏到了顶峰。这种坏家伙,能不强吗?而坏的底层逻辑,则是彻底不顾王道礼乐的旧道德,然后轻装上阵就啥事情都能干出来了。既不要面子也不要里子,我就要搞整军备战。那怎么整军备战呢?就是变法,只有变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的人口资源。春秋到战国期间,第一个变法的就是魏国;吴起弃魏就楚之后,楚国也变法了,这算是魏国变法的对外辐射;而第二个主动变法的就是韩国,即申不害变法。道德好坏只是表象,轻装上阵搞变法,才是实质。所以,就如何利用人口这个问题上,韩国必须是第一序列的。所以,韩国不可能弱。另外,三代到战国,是一个青铜时代到黑铁时代的演变过程。这时候,韩国也抓住了机会,或者说韩国本就得天独厚。宜阳铁山,就是韩国的波斯湾。所以,韩国的冶金水准,一直是战国最强。铁和铜有那么大的差别吗?你可以说铜剑和铁剑的差别不大,反正都能砍死人。但能冶炼出铁剑,则说明你的冶金水平已经高出了一个时代。公元前1274年,古埃及帝国与赫梯帝国在卡迭石干了一仗。双方出动了几千辆战车,在旷野中互相对射,作战方式是高速冲锋战车拉着弓箭手搞射击游戏,不是战车冲撞。第一天,古埃及胜了,因为人多。但第二天,赫梯帝国出动了新式武器——铁轴战车。铜轴战车上只能拉两个人,而铁轴战车上却能拉三个人。人家一辆战车抵你两辆战车,你这还怎么打?于是,古埃及战败,双方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条约,即卡迭石条约。这就是黑铁时代对青铜时代的碾压。有了对铁的冶炼能力,韩国武器质量一直冠绝天下。当时,就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说法。韩国的弩箭,能在800米开外杀伤敌人,所谓“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而韩国的剑,也同样彪悍,所谓“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就这种军事水准,战国诸侯谁敢小瞧韩国。立国没多久,韩国就把曾经的中原小霸王郑国给灭了,也就是“古之遗爱”子产主政的那个国家。这就是韩国的实力。三分晋国,韩国继承了晋国的人口和土地,人口不会少、土地也算肥沃。变法时代,不算楚国,韩国是魏国之后第二个主动变法的。铁器时代,韩国利用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有“劲韩”之称。以此而论,韩国怎么也得称得上战国一雄了。但,韩国的定位,只能是“小强”型的战国。为什么这么说?一个原因是既生瑜何生亮。在韩国崛起的同时,近邻魏国比它还先崛起了。主要是魏文侯这个老江湖的手段太高超。所以,最先变法的是魏国,先是李悝变法搞集权、后是吴起变法搞军事。魏国在当时,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这时候,韩国就是再强,也得排位在魏国之下。另一个原因就是土地优势越来越重要。单位能力很强但总体力量不够,那也白扯。韩国这个位置就把它限死了,除了一个郑国可以吞并,周边就没有可以扩展的土地。所以,在比体量的时代,韩国只能越来越不行。再一个原因是挡了第一强国的路。这个国家当然是秦国,秦国要东出函谷关,首先干的就是三晋。因为三晋把秦国给封死了。而主要的两块石头,第一个是魏国、第二个就是韩国。所以,这两个家伙越到后期就越不行。但,“小强”型的韩国,却一直是个非常可怕的对手。傻白甜往往跟白富美划等号。之所以万千宠爱在一身,能傻、能甜、能可爱,就是因为先天条件太好,于是众星捧月给捧出来了。韩国本可以成为傻白甜,但有个魏国在,它就是再努力也只能当个女二。而女二要上位,就不能傻、不能甜、更不能可爱。在魏国的压制下,韩国开始走上了灰度人生。韩国,肯定要算计魏国,因为女二一定要算计女一。历经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君主的励精图治,魏国就是妥妥的中原最强国。但魏武侯死后,魏国立即陷入了长子魏罃与次子公中缓的争位内斗。有内斗,就有机会,因为苍蝇不叮无缝蛋。而韩国这时候就一定要插上一脚,自己力量肯定不够,因为魏国是第一强国。于是,拉上赵国,一起干魏国。这两个家伙,肯定不能支持名正言顺的嫡长子魏罃,一定要支持名不正、言不顺却心不服的公中缓。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本来魏王就不是公中缓的,所以一旦公中缓在韩赵两国的支持下当了魏王,那多高的价码都可以开。公元前369年,支持公中缓的韩赵两家基本上就把魏罃给打废了。魏国已经成了马上要煮熟的大雁。但关键是现在还没煮熟,而韩赵两家就开始谋划怎么吃大雁了。赵国的想法简单粗暴,直接杀了魏罃、立公中缓,然后死命要钱。但,韩国这家伙的算计,要比赵国诡诈一百倍。韩国的意见是分而治之,把魏国一分为二,一半给魏罃、一半给公中缓。如果真这么干,那韩国以后想欺负谁欺负谁,甚至可能把两个魏国都给蚕食掉。这就是韩国的外交手段,要多诡诈有多诡诈。但,韩国赶上赵国这么个朴实汉子。赵国不干,因为太费事,非要怎么粗暴怎么来。于是,魏国还没灭,韩赵两家就打起了口水仗。关键是口水仗相当激烈,第二天赵国就把军队给撤了,我不打了,你自己看着玩。韩国也生气,你不打、我也不打了。然后,就剩下公中缓跟魏罃单挑了,那肯定挑不过,于是魏罃继位,就是魏惠王。虽然肢解魏国未成,但你一定会发现韩国才是真正的诡诈之主。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分而治之的手段,韩国还会接着玩。公元367年,西周国爆发了同样的长子和次子的内斗,还是韩赵两家集体干预。这时候,赵国终于遂了韩国的愿,把西周一分为二,都立为国君。但西周国只有一座王城,实在没法分了。西周没地方封,但周天子有啊。于是,把老二封到了巩这个地方,就是东周国。而东周国的公子根侍奉周天子,当时是周显王。这实际是一箭双雕,一个是把周天子的王畿给分了;另一个是把周天子给架空了。这时候,韩国想怎么收拾周天子这伙人就怎么收拾了。韩国,这个“小强”型的战国,几乎是把挨得近的各方势力,都给坑了个遍。只有坑不成的、没有不去坑的。所以,韩国也不会饶了赵国。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就是韩国坑赵国。本来秦韩搞决战,桌子上的筹码就是韩国的上党郡。韩国是怎么玩的?祸水北引,直接搞的秦国和韩国打了一仗。如果没有秦赵长平之战以及接下来的秦赵邯郸之战,韩国都估计早就被秦国给灭了。对于秦国,韩国也不是一直任其宰割,该出手的时候绝不含糊。比如秦赵邯郸之战,楚赵魏三家联军吊打秦战国。这时候,韩国立即参战,跟这三国一起揍秦国,直接把秦国揍回函谷关。所以,就韩国这个操作来说,它绝对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而之所以一直被欺负,从劲韩变成了弱韩,主要是四战之地和生不逢时。实在没有空间增厚体量,于是只能守在中原挨打。而凡是崛起的时候,总是既生瑜何生亮,开始崛起赶上了魏国、后来崛起赶上了秦国。但,韩国怎么算也是一雄战国。楚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比其他几个早了400多年。中国古代臣子的爵位,大致排名是这样的:王、公、侯、伯、子、男。伯爵及其以下,基本上都是可以花钱买的,可是王爵、公爵和侯爵,那就是正儿八经的爵位了,没有君主的任命,一般情况下,是没法子得到的。而且在周朝时期,王、公、侯都是可以自己建国的。在周朝建国的时候,分封天下,我们会发现,周天子是王爵,其他的宗室及功臣,基本都是公爵或者侯爵,混得惨点儿的,只有个伯爵。比如说姜子牙虽然功劳很大,但是只被封为齐侯,尚未达到公爵。所以大家虽然称呼他为姜太公或者齐太公,可人家只是个侯爵。大家很熟悉的周公旦,别以为他就是公爵了。其实他的鲁国,是正儿八经的侯爵国,因此他也只是个侯爵。但是死后可以被追封为公爵。真正被封为公爵的,在周朝最初只有8个国家,分别是:虞国、虢国、宋国、杞国、陈国、祝国、蓟国、焦国。为啥他们有资格成为公爵国呢?其实都是有出处的。虞国是周文王的叔叔太伯和仲雍所建立的公国。虢国是周武王的叔叔虢仲、虢叔所建立的公国。宋国是商朝后裔所建立的公国。杞国是大禹治水那个大禹的后代所建立的公国。陈国是舜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祝国是尧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蓟国是黄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焦国是炎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现在你明白了吧?不是谁都有资格建立公国的。这些公国都有强大的背景,要么是炎黄后裔,要么是尧舜禹的后裔,或者是商汤后裔,最差也得是周武王的长辈们。至于周朝的开国功臣,顶天了只能达到侯国这个级别,死后被追封为某某公,倒是有可能的。本来这一套周礼制度,那是相当规整,看起来也很合理。可偏偏就是有些没文化的人,不愿意去学这些东西,他们不仅不愿意做侯国,甚至连公国都看不上,他们想直接称王了!一、论称王,楚国还得往后排排。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楚国第一个称王的。因为楚国身处南方,手握大片蛮荒之地。当时南方尚未开发,所以受教育程度低,他们也没接受多少周礼的洗礼。再加上楚国的军事实力逐渐强大,开始不满周天子的统治,因此楚国就这么称王了。其实楚国的等级特别低,最初只是个子爵国,压根算不上是个国。但是谁让人家发展起来了呢?实际上第一个称王的,还真不是楚国,而是徐国。徐国可不是周朝所封的诸侯国,早在夏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徐国,地理位置也就在江苏泗洪县一带。周武王灭了商朝的时候,徐国压根就不肯臣服于周天子。同时徐国也是东夷各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当时徐国的君主是绂,反对周朝统治的时候,绂宣布自立为王,也就是徐驹王。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徐驹王一直都不服周朝的管教,因此和周朝打了不少仗。这一时期的徐国也是最强盛的时候。只可惜,后代一个不如一个,到了周穆王时期,徐国慑于周穆王强大的军事压力,这才选择臣服于周朝。没办法,被打服了。可人家依旧不肯去掉王号,就这么苟延残喘着。直到被吴国所灭。二、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自然是楚国。徐国虽然实力强劲,可到了西周中期就没了。因此看问题还得往长远了看,最早称王,且不服周朝管教,还活下来甚至还活得不错的,自然就是楚国了。楚国的祖先,早年是伺候周文王的仆人,由于工作很负责,所以他的子孙也就服侍了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到了周成王时期,感觉这祖孙几代人为他们老姬家工作如此辛劳,不给个爵位说不过去吧?因此周成王就把他们的后代熊绎封到了南方的蛮荒之地,同时赐予了他拥有50里土地的子爵爵位,好家伙,真够大方的。按道理子爵是不可能建国的,可人家除了这50里土地外,周围都是蛮荒之地,随便他开采,又没有其他人愿意来,所以南方大片土地,逐渐都成了楚国的地盘。楚国属于周朝给了第一桶金,随后自主创业做大做强的。楚国第六位国君熊渠继位以后,立刻就发现周王朝不行了啊!而且在他的祖先勤劳的开垦发展之下,楚国的实力大增。再加上楚国一向被中原诸侯称之为蛮夷,总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此熊渠一怒之下,直接自立为王了!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是南方的蛮夷,就不按照你们中原的那一套规矩办事了!这理由也够绝的,可他自己称王也就算了,偏偏还把自己的3个儿子都给封为了王: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次子熊挚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疵为越章王。别管封号有多奇葩,总之只有周天子能行使的权力,居然被熊渠给用了,你说周天子能高兴吗?周厉王上台以后,立刻就看熊渠不爽了。熊渠早就耳闻周厉王是个残暴不仁的家伙,跟这位老兄跟前抖机灵,似乎不太明智。因此熊渠主动把3个儿子的王号给撤了,自己也改称楚子,算是给了周厉王一点儿面子。总结:各国的第一个王爵,时代差距还是很大的。楚国第一位王爵:肯定是熊渠了,时间在公元前880年左右,只是后来自己取消了。后来熊通在公元前741年又自立为王,也就楚武王,依旧早于其他各国。秦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嬴驷自立为王。赵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赵武灵王赵雍称王。不久后又放弃了王位。魏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魏?称王。魏国自此由盛转衰。韩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韩宣王韩康称王。齐国第一位王爵:姜姓齐国无人称王,公元前334年,齐威王田因齐和魏惠王共同称王。燕国第一位王爵:公元前323年,燕易王看大家都成为了,自己也不能落后,所以也称王了。由此可见,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是楚国,要比其他几个早了400多年。其他几个称王的时间基本接近,看来中原诸侯还是相对受到周礼约束的。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战国时期燕国疆域并不大,它南起易水流域,北达今天内蒙赤峰一带,气候寒冷,本来不具备成为强国的资本。但是燕国拥有战国时期最为先进的冶铁技术和农耕技术,推动了燕国农业的大发展,使得燕国经济能与中原大国媲美。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普及于战国,无论是制造技术还是普及程度,燕国均位于诸侯国前列,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为翘楚。燕国农业耕作技术也很先进,他们利用境内水资源丰富的长处,注重水井的挖掘与利用,并使用了井上汲水工具“桔槔”。燕国在农业生产中推行“垄作耕法”和“粪田”,促进了粮食的增产,亩产至少在100斤以上,超过了当时大多数国家。战国时,燕国已掌握了块炼铁、生铁冶铸、块炼钢、铸铁脱碳钢、退火柔化工艺、淬火工艺等先进的冶铁技术,国内的农民在生产中已广泛使用铁制农具。今天在河北省兴隆燕国遗址中出土的众多铁农具范,就是当年燕国人在高温下炼出的生铁水浇铸而成型的,这种冶炼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铸造效率和铸件质量,使得燕国农民使用的铁锄有较硬的耐磨芯部,外有柔韧的铁素保护层保护,耐用性极强。(燕国铁犁)从燕下都出土的V形犁来看,这种犁前尖后阔,锐端有直棱,增强了刺土力。当时其他国家方多用铁制造 兵器,较少用于制作成农业生产的工具。以当时强大的秦国为例,秦墓中出土的铁器生产工具只占所有生产工具的11%,其他大多都是青铜工具。铁农具在燕国的广泛推广,使深耕细作成为可能,燕国的粮食产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燕国在生产中推行了“垄作耕法”,出现了最早的垄台与垄沟,雨季有利于排水,旱季又可顺垄沟灌水,能有效地起到抗旱排涝的作用。燕国境内有易水、滹沱河、滦河等众 多河流,为农田浇灌提供了便利。燕国的城池一般坐落于河边台地,城内水井密布,有相当一部分水井是为浇灌农田而开凿的。聪明的燕国人发明了井上汲水工具“桔槔”,在井边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系重物,利用杠杆原理汲水,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水利的广泛应用,使燕国在战国时,由原来的一年一熟向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发展。先进的农业生产让燕国的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据《战国策·燕策》记载,燕国的粮食储备可以“粟支十年”。燕国甚至有多余的粮食进行酿酒。今天的考古工作者在燕国境内的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辽宁等地均发现了大量燕国的酒器,这说明酿酒在燕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较普遍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燕国的粮食产量除满足日常食用外,应还有相当一部分剩余。燕国粮食亩产也很高。魏、齐、秦三国分居中、东、西三地,它们的亩产有多少呢?魏国经过李悝“尽地力之教”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开发地力以增加亩产,据李悝自己描述,魏国亩产“岁收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秦国的地理条件较中原地区略差,但是秦国重视兴修水利,“收皆亩一钟”,换算成市斤的话,亩产约为120斤。齐国的粮食产量是“中田小亩亩廿斗,上田亩廿七斗,下田亩十三斗”,而燕国的平均亩产值至少在150斤以上,大大超过了齐、魏、秦等国。燕国所在的幽州地区,据《周礼》记载,“其谷宜三种”,这个“三种”指的是黍、稷、稻三种农作物。其中的黍为小米,稷为高粱,稻为水稻。由于战国时期在我国气候变迁史上属于温暖期,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燕国能够有多余的余粮,可以做到“粟支十年”。近年在燕下都遗址上出土了战国时期燕国的多个大型粮仓遗址,就是燕国粮食充沛的有力证据。燕国冶铁作坊不仅多。而且规模还不小。燕下都第 5 号 遗址上的治铁作坊,面积为 9 万平方米;第23 号 遗址上的作坊,面积更是达到了17万平方米之多。这么大规模的冶铁作坊,一般都由官府经营。1 9 6 5 年燕 下 都第4 号墓出土的两批铁剑,都已使用了淬火方法以增加其硬度,这在当时各国中是处于领先地位的。(燕下都第 5 号 遗址)燕国强大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在燕下都出土的44号墓出土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具系以皮条穿缀铁札叶而成的“铁兜黎”。它由89片铁札叶组成,高26厘米,宽24厘米,顶部是用两片半圆形札叶合缀成的圆顶,其下用七层长方形的札叶自顶向下编缀而成,每片札叶都是4X5厘米的规格,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铁制铠甲。在冷兵器时代,铁制铠甲对战士的防护作用之大,不言而喻。所以燕国军队数量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战斗力强,伤亡率也很低。战国时,楚国以铁制兵器锋利著称。但是比较出土的燕国铁制兵器和楚国铁制兵器的结果表明,燕国的铁制武器并不比楚国差。燕国的淬火钢剑,是中国最早的淬火钢剑,想要制造出这样高水平的铁器,需要一个相当长的铁器发展时间。也就是说,至少在战国前期,燕国就掌握了铁制兵器的制造,其水平和质量并不落后于楚国。(煮盐图)燕国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传统农业,他们的盐业生产也很发达,为燕国带来了很大的收入。《逸周书》记载,幽州自古利渔盐。齐国名相管仲曾评论过当时各国的经济,说“楚有汉之黄金,齐有渠展之盐, 燕有辽 东之煮,此阴王之国也”。辽东地区自古便是盐的主产区之一,所出产的盐质量好,产量大,号为“辽东之煮”。燕从辽东盐业中获得的经济利益是非常巨大的。韩非子说过:“山、泽、林、盐,国之宝也”,战国的盐业,以燕国和齐国最为发达,所以管仲才将燕国称为“阴王之国”,因为这种收入是隐蔽的,其他国家并不知道这笔财富有多么巨大。出人意料的是,燕国的养蚕业也很发达, 养蚕是燕国许多农民的主要副业。《史记-货殖列传》上就有“燕、代田畜而事蚕”的记载,燕国的农妇养桑缥丝,纺纱并织成丝帛,除满足自家需要外,还能拿到市场出售,使得燕国的丝织品能够远销到列国。(燕都武阳复原图)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燕国商业的繁荣,促进了燕国城市的发展。燕国的都城武阳是战国最大的都城,这是很多人都无法相信的。武阳城周长达到了25000米之多,城北是燕国的宫殿区,四周环以各种官营手工业作坊,市民住在离宫殿区较远的区域。武阳的内城凿有四条河道,既护卫了宫殿,又解决了武阳城的供排水问题。整个城市布局合理,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燕国统治权力的强大和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蓟城)燕国还有蓟城、中都和琢城等大中型城市,另外襄平、渔阳、沮阳、无终、阳乐等城市的规模也相当不小。《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柯与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 荆柯和而歌于市中,旁若无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燕国城的繁华。总体来说,战国时期的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战国七雄中是比较靠前的。铁制工具在燕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带来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燕国的商业也比较发达,盐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之一,而发达的商业又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的发展,这些都是燕国能够称雄于北方的重要基础 ,也是他们抗衡战国其他国家的资本。,
文章TAG:
战国策2七雄之争 攻略 战国策2七雄之争第一镜像在哪 战国 战国策 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