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t亲王府,TNT亲王府怎么捡铁锅
作者:本站作者
1,tnt亲王府用暴击是不是没用 海妖要怎么打详细点不要复制的百度知
亲王府必杀可以用啊,为什么不能用,海盗战舰里面用必杀才不合适 打海妖:1.出现影子的时候打影子 2.影子的血是400,要是一个回合不能打死的话,一开始就不要打影子,挖个坑,把自己埋了,但不能埋透,掉下去了就死了(因为如果不能秒杀黑影,下个回合就会有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影子出现,出现的地点往往是你刚刚待得那个地方,如果前一回合你挖了个坑埋了自己,影子就会在坑里,就好打了。 3.出现影子的时候不要用强攻,最好用散弹,把它埋了(地势高的话,就用强攻) 4.当海妖身上的盾消失后,就打海妖
2,TNT亲王府怎么捡铁锅
飞过去或者走过去。不要用武器打,那样是得不到的。捡到锅可以提高100%的攻击力,反之会被亲王捡到。
3,亲王与郡王的区别是什么
王府是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贵族府邸。北京市西城区现存的王府均为清代所遗,分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共4个等级。清代北京内城有满洲八旗分住,王府大多建在北京东西两城。清顺治帝进关定都北京后,所封诸王和以后各朝所封的亲王、郡王在西城建立的王府达30座,其中有亲王府18座,郡王府9座,蒙古王府3座。肃亲王府肃亲王府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顺治年间建,历代袭王俱以此为邸,光绪二十七年(1901)沦为日本使馆,只存垣墙。其地现为北京市政府。肃亲王名豪格,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太宗崇德元年(1636)以功晋封肃亲王,是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因太宗死后,曾和多尔衮争皇位,当多尔衮得势后,倍受迫害,顺治五年(1648)将豪格削爵囚禁,害死于狱中,顺治皇帝亲政后,复肃王爵,追谥“武”。此后,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乾隆四十三(1778)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王府睿亲王府睿亲王府共有两处:一在东华门大街迤南普渡寺一带,一在外交部街。前者是睿亲王进北京后的住所,后者则是乾隆年间恢复睿亲王世爵后的新府。睿亲王即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晋封睿亲王,是清初开国人大铁帽子王之一。进京后,选明南宫为王府,遗址在东华门大街南侧。顺治八年(1651)多尔衮死后被迫夺爵位,王府废除。其子多尔博于顺治十四年(1657)封贝勒,在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建立贝勒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睿亲王爵位,其后裔嗣袭,贝勒府为睿亲王新府。原有房500余间,只留有瓦顶院墙一段,残缺石狮两座。王府顺承郡王府顺承郡王府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顺承郡王名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顺治五年(1648)晋封顺承郡王。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和其他王府形制一样,也是前殿后寝,有正门(宫门)、正殿和两侧翼楼、后殿、后寝(原后楼现已无存)。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用王府作为大元帅府。1949年后,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点。于王府正门外建起政协礼堂,中路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完整。东路前后数层院仍保存原有格局。1984年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郑亲王府郑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是清代开国元勋济尔哈朗的封邸。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顺治九年(1652)加封叔郑亲王,是清初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王府创建于清代进关之初,清代王公大臣的宅第营建,均有定制,如基址过高或多盖房屋皆属违法。郑王府今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址,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庄亲王府庄亲王府原在西四北太平仓,向北直到麻状元胡同。太宗第五子硕塞于顺治元年被封为承泽郡王。顺治八年以功晋为亲王。硕塞第一子博果铎于顺治十二年(1655)袭亲王,改号曰庄。此后均以庄亲王承袭。庄亲王载勋曾在王府设立拳坛。八国联军入侵其府被焚。礼亲王府礼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皇城根南街西侧,即大酱坊胡同东口路北。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代善之府。代善崇德元年(1636)受封为和硕礼亲王。顺治十六年(1659)代善之孙杰书袭礼亲王爵,改封号为康亲王。此处府址是杰书袭封后择址新建的,亦称康王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礼王的封号,改称礼王府。嘉庆十二年(1807)毁于火,后在原址重建。王府的主要建筑,分前后两组。前部有正门(宫门)、正殿及其两侧翼楼,后殿及其两厢配殿。后部自成庭院,前为内门(二宫门)、前堂、后堂及其两厢配房,最后为后罩楼。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克勤郡王府克勤郡王府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克勤郡王系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克勤郡王是死后追封,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此府是顺治年间所建。原占地面积不大,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尚符。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东翼楼。后部的内门、后寝与东西配房、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筑。民国后最后一代克王曼森将府售给了熊希龄为住宅,现后寝两山墙角柱石上尚存熊希龄和夫人朱其慧将财产交由北京救济会的刻字内容。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淳亲王府淳亲王府位于东交民巷正义路西侧。淳亲王名允祐,清康熙皇帝第七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晋封为淳郡王,于雍正元年(1723)再晋封淳亲王。此府是受封郡王后建成的。咸丰十年(1860),王府成为英国使馆。原府邸街门面临御河,其建筑布局分为3路,中路是宫殿式绿琉璃瓦顶建筑,前为宫门5间,大殿5间,后为院落和配房,最后是英使馆占用时期所建的英式楼房。东路原有建筑已不存,有后建仿中国式古建筑楼房一座。西路原属花园,只存改建的四合院一所和添建的英式楼房。1949年后曾归英国代办处使用。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那王府那王府在宝钞胡同内国祥胡同甲2号。是蒙古喀尔喀赛因诺颜部扎萨克和硕亲王那彦图王府。国祥胡同甲2号的两个院落是原王府中路最北边的两个并排的院子。院中有2座太湖石,石座高1.85米。南房3问,西厢房3间,西厢为过厅,北房5间。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大公主府大公主府原位于东城区。乾隆二年(1737)建。为康熙皇帝第24子诚亲王允秘的王府,同治八年(1869),改做为咸丰皇帝女儿荣安固伦公主的府邸,后又转赐给荣寿固伦公主,荣寿公主是恭亲王的长女,故称“大公主府”。1985年按原格局迁建到密云县白河郊野公园,占地2.1万平方米,建房屋130多间,分门殿、正殿、寝宫门、寝殿、后罩楼五进院落。和敬公主府和敬公主府在东城区张自忠路7号(原铁狮子胡同)。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下嫁后的赐第。和敬公主(1731—1792)系孝贤纯皇后所生。乾隆十二年嫁蒙古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原府是王府建制,有正门、正殿、后寝、后楼和东西配房等附属建筑。中路主要厅堂均保存完好,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定亲王府定亲王府位于西四南大街缸瓦市以东、颁赏胡园以南。清高宗第一子,名永璜,死于乾隆十五年(1750),追封为定亲王。全府占地40余亩。西墙就是今沙锅居饭庄一带,东到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所在地,房屋400余间。府内设有管事处、买办处、庄园处、随侍处、回事处等,负责管理财政、征收地租、跟班等事务。此外还有马圈(今阜城门)。九三学社办公用房是王府仅存的部分建筑。循郡王府循郡王府在安定门内大街方家胡同13号、15号。循郡王名永璋,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死后追封循郡王爵。后来过继循郡王为嗣子的绵懿按贝勒府的级别修建。西部正院(15号)是现存较少的贝勒府形制的府第,有正堂5间(已拆除),后院还有正房和配房,东跨院属花园和生活居住区。东部是一组完整的大型四合院落,分主院、中院和后院,布局相似,有北房和东西配房。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棍贝子府棍贝子府位于西城区新街口东街。先为诚亲王新府,即贝子弘景府。嘉庆年间,又赐给仁宗四女庄静公主,又称四公主府。后为棍贝子府。嘉庆年间引玉河水入府,在积水潭之南和西岸存有花厅,潭东有土一座。积水潭医院在此。醇亲王府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沿。前身是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宅第。乾隆五十四年封其十一子永瑆为成亲王,并将明珠府赐永瑆。随即按王府规制改建。此府传至毓橚时,被赐予醇亲王奕譞。奕譞的原王府在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今中央音乐学院)。因光绪帝生于此府,成为潜邸,故光绪继位后醇王必须迁出。仪亲王府仪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长安街路北、府右街以西。乾隆四十四年(1779)封高宗第八子永璇为仪郡王,嘉庆四年(1799)晋仪亲王。能源部、北京市文化局等处是仪亲王府的旧址。端郡王府端郡王府位于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路北,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所在地。此地先有诚亲王府和果亲王府东西并列。诚亲王为清圣祖第三子允祉,果亲王为清圣祖第十七子允礼。诚亲王府雍正年间改赐慎郡王允禧。慎郡王为清圣祖二十一子,其嗣子永瑢封质亲王,又为质王府。光绪时,尚存其后裔镇国公溥龄。其府可能和端王府同时被焚。果亲王府,于嘉庆年间改赐瑞亲王绵忻为邸,其嗣.孙载漪封端王,八国联军入侵时府遭焚毁,府址后改为北京师范学校,北京工业学校,后又改为北大工学院。恭王府位于西城区前海西街。恭王府的建筑,可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占地46.5亩,分为中东西三路,各由多进四合院组成,后面环抱着长160余米的通脊二层后罩楼。楼后为花园,占地38.6亩,园内建筑也约略形成中东西三路,园中散置了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由于恭王府及花园设计富丽堂皇,因此传闻认为这里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的原型。和珅(1750—1799),满洲正红旗人,纽枯禄人。嘉庆帝把和珅府第改成王府,赐给庆郡王永璘。咸丰初年,恭王奕欣分府,此府给奕欣作为恭王府。奕欣(1833—1898),爱新觉罗氏,宣宗六子。同治元年(1862)任议政王,后任军机大臣,参与慈禧辛酉政变。英法联军之役,签订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之和议,也是奕欣主持的。府邸恭王居住时期,王府的总出入门在东侧院落的东墙上。桂公府桂公府在东城区朝阳门内芳嘉园十一号。明代时名方家园,园废后建净业庵。清代将领胜保在净业底旧址上盖此宅第。后来清廷转赐给慈禧之弟承恩公桂祥,故称桂公府。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庆亲王府庆亲王府西城区定阜街三号。为清末再封庆亲王奕劻的王邸。奕劻是原庆亲王永璘的嗣孙,道光三十年(1850)袭辅国将军。咸丰元年(1851)奕劻迁至定阜大街原大学士琦善的宅第。咸丰年间奕劻由辅国将军而贝子、而贝勒,光绪十年晋庆郡王,二十年晋庆亲王,二十四年封世袭罔替亲王。辛亥革命后,奕劻于1912年逃天津英租界作寓公,1918年亡故。孚郡王府孚郡王府在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最初是怡亲王的新府。因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死后,舍原府改建成贤良寺,皇帝又另赐此地给第二代嗣王弘晓,为和旧府有别,习惯称其为怡亲王新府。当传至第六代袭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等同为顾命大臣,被慈禧皇太后夺爵赐死,府邸被朝廷收回。道光皇帝幼子奕譓道光三十年(1850)封为孚郡王,同治三年(1864)迁出皇宫居住于此称孚郡王府。霱公府霱公府在西绒线胡同51号。霱公即溥霱贝子绵勋之曾孙。公府是贝子绵勋于同治八年(1869)自安定门内宽街迁出后的新府。是现存较为完整的贝子级府第。分中路和东、西两路,在中路南北纵轴线上有府门,由五进院落组成。1959年在此开办四川饭店。洵贝勒府编洵贝勒府在西单北大街110号。宅第坐北朝南,西界临西单北大街。现宅路北的垣墙和一组四合院均保存完整。洵贝勒即载洵,本醇亲王奕澴第六子,出继给瑞郡王奕志为嗣,袭贝勒,光绪三十四年加郡王衔。宣统皇帝即位后,协助其兄摄政王参赞中枢出任海军大臣。涛贝勒府涛贝勒府在西城区柳荫街27号。现已定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这里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醇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詥为嗣,承袭贝勒爵,迁居于愉王府,作为贝勒府,称涛贝勒府。绵德府绵德府在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绵德是清高宗第一子定亲王永璜之长子,乾隆十五年(1750)袭王爵,乾隆四十二年封镇国公,此处是封镇国公以后的住宅。府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第三进院后院有石制元太祖成吉思汗纪念碑l座,是蒙藏专门学校为纪念元太祖建立的。碑身为方柱形,下为石须弥座,通高2.92米,转载王府是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贵族府邸。北京市西城区现存的王府均为清代所遗,分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共4个等级。清代北京内城有满洲八旗分住,王府大多建在北京东西两城。清顺治帝进关定都北京后,所封诸王和以后各朝所封的亲王、郡王在西城建立的王府达30座,其中有亲王府18座,郡王府9座,蒙古王府3座。肃亲王府肃亲王府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顺治年间建,历代袭王俱以此为邸,光绪二十七年(1901)沦为日本使馆,只存垣墙。其地现为北京市政府。肃亲王名豪格,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太宗崇德元年(1636)以功晋封肃亲王,是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因太宗死后,曾和多尔衮争皇位,当多尔衮得势后,倍受迫害,顺治五年(1648)将豪格削爵囚禁,害死于狱中,顺治皇帝亲政后,复肃王爵,追谥“武”。此后,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乾隆四十三(1778)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王府睿亲王府睿亲王府共有两处:一在东华门大街迤南普渡寺一带,一在外交部街。前者是睿亲王进北京后的住所,后者则是乾隆年间恢复睿亲王世爵后的新府。睿亲王即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晋封睿亲王,是清初开国人大铁帽子王之一。进京后,选明南宫为王府,遗址在东华门大街南侧。顺治八年(1651)多尔衮死后被迫夺爵位,王府废除。其子多尔博于顺治十四年(1657)封贝勒,在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建立贝勒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睿亲王爵位,其后裔嗣袭,贝勒府为睿亲王新府。原有房500余间,只留有瓦顶院墙一段,残缺石狮两座。王府顺承郡王府顺承郡王府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顺承郡王名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顺治五年(1648)晋封顺承郡王。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和其他王府形制一样,也是前殿后寝,有正门(宫门)、正殿和两侧翼楼、后殿、后寝(原后楼现已无存)。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用王府作为大元帅府。1949年后,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点。于王府正门外建起政协礼堂,中路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完整。东路前后数层院仍保存原有格局。1984年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郑亲王府郑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是清代开国元勋济尔哈朗的封邸。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顺治九年(1652)加封叔郑亲王,是清初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王府创建于清代进关之初,清代王公大臣的宅第营建,均有定制,如基址过高或多盖房屋皆属违法。郑王府今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址,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庄亲王府庄亲王府原在西四北太平仓,向北直到麻状元胡同。太宗第五子硕塞于顺治元年被封为承泽郡王。顺治八年以功晋为亲王。硕塞第一子博果铎于顺治十二年(1655)袭亲王,改号曰庄。此后均以庄亲王承袭。庄亲王载勋曾在王府设立拳坛。八国联军入侵其府被焚。礼亲王府礼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皇城根南街西侧,即大酱坊胡同东口路北。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代善之府。代善崇德元年(1636)受封为和硕礼亲王。顺治十六年(1659)代善之孙杰书袭礼亲王爵,改封号为康亲王。此处府址是杰书袭封后择址新建的,亦称康王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礼王的封号,改称礼王府。嘉庆十二年(1807)毁于火,后在原址重建。王府的主要建筑,分前后两组。前部有正门(宫门)、正殿及其两侧翼楼,后殿及其两厢配殿。后部自成庭院,前为内门(二宫门)、前堂、后堂及其两厢配房,最后为后罩楼。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克勤郡王府克勤郡王府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克勤郡王系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克勤郡王是死后追封,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此府是顺治年间所建。原占地面积不大,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尚符。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东翼楼。后部的内门、后寝与东西配房、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筑。民国后最后一代克王曼森将府售给了熊希龄为住宅,现后寝两山墙角柱石上尚存熊希龄和夫人朱其慧将财产交由北京救济会的刻字内容。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淳亲王府淳亲王府位于东交民巷正义路西侧。淳亲王名允祐,清康熙皇帝第七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晋封为淳郡王,于雍正元年(1723)再晋封淳亲王。此府是受封郡王后建成的。咸丰十年(1860),王府成为英国使馆。原府邸街门面临御河,其建筑布局分为3路,中路是宫殿式绿琉璃瓦顶建筑,前为宫门5间,大殿5间,后为院落和配房,最后是英使馆占用时期所建的英式楼房。东路原有建筑已不存,有后建仿中国式古建筑楼房一座。西路原属花园,只存改建的四合院一所和添建的英式楼房。1949年后曾归英国代办处使用。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那王府那王府在宝钞胡同内国祥胡同甲2号。是蒙古喀尔喀赛因诺颜部扎萨克和硕亲王那彦图王府。国祥胡同甲2号的两个院落是原王府中路最北边的两个并排的院子。院中有2座太湖石,石座高1.85米。南房3问,西厢房3间,西厢为过厅,北房5间。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大公主府大公主府原位于东城区。乾隆二年(1737)建。为康熙皇帝第24子诚亲王允秘的王府,同治八年(1869),改做为咸丰皇帝女儿荣安固伦公主的府邸,后又转赐给荣寿固伦公主,荣寿公主是恭亲王的长女,故称“大公主府”。1985年按原格局迁建到密云县白河郊野公园,占地2.1万平方米,建房屋130多间,分门殿、正殿、寝宫门、寝殿、后罩楼五进院落。和敬公主府和敬公主府在东城区张自忠路7号(原铁狮子胡同)。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下嫁后的赐第。和敬公主(1731—1792)系孝贤纯皇后所生。乾隆十二年嫁蒙古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原府是王府建制,有正门、正殿、后寝、后楼和东西配房等附属建筑。中路主要厅堂均保存完好,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定亲王府定亲王府位于西四南大街缸瓦市以东、颁赏胡园以南。清高宗第一子,名永璜,死于乾隆十五年(1750),追封为定亲王。全府占地40余亩。西墙就是今沙锅居饭庄一带,东到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所在地,房屋400余间。府内设有管事处、买办处、庄园处、随侍处、回事处等,负责管理财政、征收地租、跟班等事务。此外还有马圈(今阜城门)。九三学社办公用房是王府仅存的部分建筑。循郡王府循郡王府在安定门内大街方家胡同13号、15号。循郡王名永璋,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死后追封循郡王爵。后来过继循郡王为嗣子的绵懿按贝勒府的级别修建。西部正院(15号)是现存较少的贝勒府形制的府第,有正堂5间(已拆除),后院还有正房和配房,东跨院属花园和生活居住区。东部是一组完整的大型四合院落,分主院、中院和后院,布局相似,有北房和东西配房。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棍贝子府棍贝子府位于西城区新街口东街。先为诚亲王新府,即贝子弘景府。嘉庆年间,又赐给仁宗四女庄静公主,又称四公主府。后为棍贝子府。嘉庆年间引玉河水入府,在积水潭之南和西岸存有花厅,潭东有土一座。积水潭医院在此。醇亲王府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沿。前身是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宅第。乾隆五十四年封其十一子永瑆为成亲王,并将明珠府赐永瑆。随即按王府规制改建。此府传至毓橚时,被赐予醇亲王奕譞。奕譞的原王府在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今中央音乐学院)。因光绪帝生于此府,成为潜邸,故光绪继位后醇王必须迁出。仪亲王府仪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长安街路北、府右街以西。乾隆四十四年(1779)封高宗第八子永璇为仪郡王,嘉庆四年(1799)晋仪亲王。能源部、北京市文化局等处是仪亲王府的旧址。端郡王府端郡王府位于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路北,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所在地。此地先有诚亲王府和果亲王府东西并列。诚亲王为清圣祖第三子允祉,果亲王为清圣祖第十七子允礼。诚亲王府雍正年间改赐慎郡王允禧。慎郡王为清圣祖二十一子,其嗣子永瑢封质亲王,又为质王府。光绪时,尚存其后裔镇国公溥龄。其府可能和端王府同时被焚。果亲王府,于嘉庆年间改赐瑞亲王绵忻为邸,其嗣.孙载漪封端王,八国联军入侵时府遭焚毁,府址后改为北京师范学校,北京工业学校,后又改为北大工学院。恭王府位于西城区前海西街。恭王府的建筑,可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占地46.5亩,分为中东西三路,各由多进四合院组成,后面环抱着长160余米的通脊二层后罩楼。楼后为花园,占地38.6亩,园内建筑也约略形成中东西三路,园中散置了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由于恭王府及花园设计富丽堂皇,因此传闻认为这里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的原型。和珅(1750—1799),满洲正红旗人,纽枯禄人。嘉庆帝把和珅府第改成王府,赐给庆郡王永璘。咸丰初年,恭王奕欣分府,此府给奕欣作为恭王府。奕欣(1833—1898),爱新觉罗氏,宣宗六子。同治元年(1862)任议政王,后任军机大臣,参与慈禧辛酉政变。英法联军之役,签订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之和议,也是奕欣主持的。府邸恭王居住时期,王府的总出入门在东侧院落的东墙上。桂公府桂公府在东城区朝阳门内芳嘉园十一号。明代时名方家园,园废后建净业庵。清代将领胜保在净业底旧址上盖此宅第。后来清廷转赐给慈禧之弟承恩公桂祥,故称桂公府。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庆亲王府庆亲王府西城区定阜街三号。为清末再封庆亲王奕劻的王邸。奕劻是原庆亲王永璘的嗣孙,道光三十年(1850)袭辅国将军。咸丰元年(1851)奕劻迁至定阜大街原大学士琦善的宅第。咸丰年间奕劻由辅国将军而贝子、而贝勒,光绪十年晋庆郡王,二十年晋庆亲王,二十四年封世袭罔替亲王。辛亥革命后,奕劻于1912年逃天津英租界作寓公,1918年亡故。孚郡王府孚郡王府在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最初是怡亲王的新府。因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死后,舍原府改建成贤良寺,皇帝又另赐此地给第二代嗣王弘晓,为和旧府有别,习惯称其为怡亲王新府。当传至第六代袭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等同为顾命大臣,被慈禧皇太后夺爵赐死,府邸被朝廷收回。道光皇帝幼子奕譓道光三十年(1850)封为孚郡王,同治三年(1864)迁出皇宫居住于此称孚郡王府。霱公府霱公府在西绒线胡同51号。霱公即溥霱贝子绵勋之曾孙。公府是贝子绵勋于同治八年(1869)自安定门内宽街迁出后的新府。是现存较为完整的贝子级府第。分中路和东、西两路,在中路南北纵轴线上有府门,由五进院落组成。1959年在此开办四川饭店。洵贝勒府编洵贝勒府在西单北大街110号。宅第坐北朝南,西界临西单北大街。现宅路北的垣墙和一组四合院均保存完整。洵贝勒即载洵,本醇亲王奕澴第六子,出继给瑞郡王奕志为嗣,袭贝勒,光绪三十四年加郡王衔。宣统皇帝即位后,协助其兄摄政王参赞中枢出任海军大臣。涛贝勒府涛贝勒府在西城区柳荫街27号。现已定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这里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醇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詥为嗣,承袭贝勒爵,迁居于愉王府,作为贝勒府,称涛贝勒府。绵德府绵德府在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绵德是清高宗第一子定亲王永璜之长子,乾隆十五年(1750)袭王爵,乾隆四十二年封镇国公,此处是封镇国公以后的住宅。府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第三进院后院有石制元太祖成吉思汗纪念碑l座,是蒙藏专门学校为纪念元太祖建立的。碑身为方柱形,下为石须弥座,通高2.92米,转载清朝268年的历史上,共分封了一百位宗室,一百位满族贵族,还有一百多位蒙古贵族和汉族贵族。有清一代,在老北京内城,先后有品级不等的王公府邸大约在二百七十多处。严格意义上的王府,指的是,亲王、郡王、公主(下嫁亲王、郡王)府,也包括贝勒与贝子府。那么,清朝在老北京到底有多少座蒙古王公的府邸呢?因为,随着历史的进程,很多蒙古王公府邸早已不存在了,只有通过文献记录一一查询。清朝北京城区图第一座:宝钞胡同——蒙古那王府在《京师坊巷志稿》记载:超勇亲王府在宝钞胡同。而这里的超勇亲王就是康熙皇帝的十女额驸策棱。外蒙古喀尔喀中路赛音诺颜部人。康熙三十一年,策棱的祖母带着策棱投奔清廷。康熙皇帝赐居京师,并入内廷学习。康熙四十五年,康熙皇帝指婚下嫁第十女纯悫公主于策棱,并授其和硕额驸。公主二十六岁去世,后追封固伦公主,策棱晋固伦额驸。策棱因英勇无比,屡立战功,后被封和硕亲王,,赐号“超勇”,后人称之为超勇亲王。那王府超勇亲王就是那王的先世,其府邸在宝钞胡同。那王府在高公庵胡同(今国兴胡同)开有大门,但平时从不开启,而是出入都走东阿斯门。东阿斯门的门牌是宝钞胡同12号。所以,也说那王府在宝钞胡同,一座外蒙古王在老北京的府邸。第二座:东四三条——车王府车王府指的是世袭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土谢图汗部扎萨克多罗郡王在北京的府邸。乾隆三年,多罗郡王桑斋多尔吉驻京期间,其府邸在东四三条路北。而有老人曾说,车王府邸在西四。其实,西四大红罗厂只是车王驻京办事处。因为,车王在1918曾回外蒙古。第三座:太平仓胡同西口——帕王府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土尔扈特部因不堪沙皇的征兵和压迫,在渥巴锡的带领下全族东迁,行程长达万里以上。第二年六月,渥巴锡带领全族人到达新疆伊犁河畔时,人员由过去的十六万九千人减员至七万多人。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的东归极其重视。当年九月,乾隆亲自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渥巴锡等人,并封其为卓哩克图汗, 赐牧地。民国初年,东路旧土尔扈特袭封郡王,晋封亲王帕勒塔为推行新政来到北京。来到北京后,他的府邸就在西城太平仓胡同西口路北。后人因称其为帕王,称他的府邸为帕王府。《燕都丛考》记载:“太平仓有庄王府,今其西为帕王府,其东为李纯家祠,其旁建筑曰太平里,俱庄王府地。”第四座:国子监街——阳贝子府、图王府。众所周知,国子监街是东城区安定门内大街路东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以前被称为“成贤街”,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就在这条街上就曾有过蒙古王府。《北京四合院》中记载:“阳贝子府在成贤街”。阳贝子府的遗址后来又建成了图王府。阳贝子府在成贤街的具体位置,是胡同东口路南,今天国子监街26号那个位置。阳贝子为扬桑把拉,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八月份,袭贝子爵位。他的先世为科尔沁部贝勒勒绰尔济。所以说,阳贝子府是一座蒙古王公府邸。民国初年,阳贝子府成了图王府,而图王也属于科尔沁部。图王即土谢图亲王的简称。不论是阳贝子府还是图王府,国子监街的这座府邸都是蒙古王公的。国子监大街第五座:安定门内——达尔罕亲王府邸达尔罕亲王的始祖是元太祖弟弟哈布图萨哈尔。哈布图萨哈尔传至十五代是博第达喇。博第达喇的曾孙是满珠习礼。满珠习礼即孝庄文皇后的哥哥。顺治九年,满珠习礼加达尔汉号。十六年晋升达尔罕巴图鲁亲王。满珠习礼乃第一代达尔罕亲王。此后,世代达尔罕亲王凡清朝有征伐皆率兵跟从,与清朝相始终。末代达尔罕亲王即那木济勒色楞,汉名包尔康。光绪时,那木济勒色楞来到,先是住在安定门内花园府。花园府在安定门大街路西,东面临着灵官庙,柴棒胡同,南通车辇胡同,西面接着北锣鼓胡同,北面是大贵子、小贵子胡同。这座花园府也称为达子府。后来,那木济勒色楞离开这里,搬到了东四北的马大人胡同(现在的育群胡同)9号院(今为15号)。第六座:什锦花园胡同——卓亲王府。卓王府是科尔沁部左翼中旗卓哩克图亲王在北京的府邸。崇德元年,始封卓哩克图亲王是孝庄文皇后的长兄——乌克善。卓哩克图亲王爵位世袭罔替。乌克善的十一世孙额尔德木毕里可图在光绪二十年承袭爵位。三十二薨逝。光绪三四十年,他的弟弟色旺端鲁布承袭卓哩克图亲王爵位。当时的卓哩克图亲王色旺端鲁布被人称为赵王。这时,他的什锦花园胡同的王府也被称为赵王府。色旺端鲁布薨逝后,他的儿子卓颖伯承袭卓哩克图亲王,时人称之为小卓王。此时,曾经的赵王府也改成卓亲王府。地址始终在什锦花园胡同。什锦花园王府小门第七座:张自忠路——和敬公主府。众所周知,和敬公主是乾隆皇帝的第三女,十一年,下嫁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乾隆二十三年,色布腾巴勒珠尔被封为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的长子在乾隆四十年袭封郡王,但在十六年后被革爵,之后爵位又本家子侄承袭。道光二十八年,色布腾巴勒珠尔的后代棍楚克林沁袭封镇国公。同治十一年,被赐贝子衔。此时,和敬公主府被称为棍公府。后来,棍楚克林沁的儿子那苏图降袭辅国公,这时的和敬公主府又被称为那 公府。光绪二十七年,那苏图之子达赉袭辅国公,这时的和敬公主府又被称为达公府。和敬公主府第八座:太平街米粮胡同——喀喇沁王府蒙古喀喇沁部因为曾游牧于额沁河,因得此名。天聪初年,喀喇沁部首领孙苏布地,归降清朝,顺治七年被封为贝勒。康熙七年,追封其为郡王爵位,并世袭罔替。光绪二十四年,传至第八代贡桑诺尔布袭封郡王爵位。其王府就在地安门内太平街米粮胡同。王府东面、 北面与上驷院为邻,曾有房屋一百多间。第九座:灯市口——熙凌阿贝勒府。《京师坊巷志稿》记载:熙贝勒府在灯市口,传为明相严嵩故宅。《立言画刊》刊载的文章中曾记载:崇文门内大街灯市口路北,有府邸一区,朱门壮丽,铜钉兽环,殿阁嵯峨,院宇宏敞,为前清蒙古贝勒熙凌阿之邸。熙贝勒府后来成为育英中学的一部分,就是现在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第十座:东城慧照寺——汉王府汉王即汉罗扎布,其与贡王(贡桑诺尔布)、熙贝勒(熙凌阿)都是一个先祖。但汉王的辈分要高。因为汉罗扎布年轻漂亮,英风流倜傥,就连慈禧太后也曾笑着说道:“在诸多蒙古王公中,属汉罗扎布最为英倜”。后来,汉罗扎布娶了庆亲王奕劻的第十一女载揆为福晋。1919年,汉罗扎布在东直门的南小街慧照寺15号买得一座三进四合院,有房屋八十四间半。这座四合院被称为汉王府。第十一座:蒋养房胡同——棍王府。清朝末年棍王府被称为棍贝子府。民国时才改称棍王府。棍王是元太祖第十五世孙达延汗的后裔。天聪三年,其部首领鄂木齐楚虎尔率部众归顺皇太极。鄂木齐楚虎尔之子固穆子在顺治五年被封为镇国公,康熙二年,封为贝子,并世袭罔替。一直到嘉庆四年,承袭此贝子爵位的是玛尼巴达喇。嘉庆七年十一月,嘉庆皇帝指婚第四女庄静公主下嫁玛尼巴达喇贝子,并赐宅邸于西城新街口东侧的蒋养房胡同,具体地名为豆腐巷六号。后来,玛尼巴达喇曾孙棍布札布于光绪六年袭封贝子爵位。民国元年,晋封贝勒,二年,加亲王衔,三年封郡王,此时贝子府改称棍王府。(因其名棍布札布)第十二座:炒豆胡同——僧王府僧王,即蒙古科尔沁部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道光五年十月,僧格林沁作为庄敬公主和额驸索特纳木多布济的嗣子,承袭郡王。道光六年九月,赏官房及修缮银两五千两。这所修缮的官房就是炒豆胡同西口路北的僧王府。后来,僧格林沁的长子伯彦讷谟祜承袭王爵。僧王府又被称为伯王府。后来,伯彦讷谟祜长孙阿穆尔灵圭六岁承袭亲王,被称为阿王。这座僧王府被阿王在二十年代卖掉了。阿王后搬到了地安门外的帽儿胡同。僧王府第十三座:西四北七条——奈曼亲王府奈曼亲王府在西四北七条,过去称为泰安侯胡同,老门牌号为12号。天聪元年,奈曼部首领衮楚克率部来归。崇德元年,因 功封为扎萨克多罗郡王,并世袭罔替。道光二十一年,当时的奈曼郡王阿宛都洼策扎布之子德木楚克扎布被道光皇帝指婚。道光第四女寿安固伦公主下嫁德木楚克扎布。二十八年,德木楚克扎布袭爵。光绪三十一年,苏珠克图巴图尔袭爵奈曼郡王,简称苏王。民国初年,晋封亲王。所以,其府邸被称为奈曼 亲王府。第十四座:毡子胡同——阿拉善亲王府阿拉善亲王府就在恭王府东侧的毡子胡同。康熙十六年,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和罗理,因为准噶尔部噶尔丹袭击河套地区,不得不率部众逃跑。康熙二十五年,和罗理上书请求牧地,于是在宁夏甘州边外给予。康熙三十六年,和罗理请视四十九旗例,编佐领,并授扎萨克,封多罗贝勒,这就是阿拉善旗的开始。乾隆十五年,和罗理的孙子罗卜藏多尔济被乾隆皇帝指婚尚郡主。二十二年,罗卜藏多尔济晋封为郡王,三十年,晋封为和硕亲王。四十七年,下诏世袭罔替。后来,亲王爵位世袭到塔旺布鲁克扎勒,因他被称为塔王,所以此时阿拉善旗亲王府被称为塔王府。王府是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贵族府邸。北京市西城区现存的王府均为清代所遗,分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共4个等级。清代北京内城有满洲八旗分住,王府大多建在北京东西两城。清顺治帝进关定都北京后,所封诸王和以后各朝所封的亲王、郡王在西城建立的王府达30座,其中有亲王府18座,郡王府9座,蒙古王府3座。肃亲王府肃亲王府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顺治年间建,历代袭王俱以此为邸,光绪二十七年(1901)沦为日本使馆,只存垣墙。其地现为北京市政府。肃亲王名豪格,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太宗崇德元年(1636)以功晋封肃亲王,是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因太宗死后,曾和多尔衮争皇位,当多尔衮得势后,倍受迫害,顺治五年(1648)将豪格削爵囚禁,害死于狱中,顺治皇帝亲政后,复肃王爵,追谥“武”。此后,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乾隆四十三(1778)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王府睿亲王府睿亲王府共有两处:一在东华门大街迤南普渡寺一带,一在外交部街。前者是睿亲王进北京后的住所,后者则是乾隆年间恢复睿亲王世爵后的新府。睿亲王即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晋封睿亲王,是清初开国人大铁帽子王之一。进京后,选明南宫为王府,遗址在东华门大街南侧。顺治八年(1651)多尔衮死后被迫夺爵位,王府废除。其子多尔博于顺治十四年(1657)封贝勒,在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建立贝勒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睿亲王爵位,其后裔嗣袭,贝勒府为睿亲王新府。原有房500余间,只留有瓦顶院墙一段,残缺石狮两座。王府顺承郡王府顺承郡王府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顺承郡王名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顺治五年(1648)晋封顺承郡王。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和其他王府形制一样,也是前殿后寝,有正门(宫门)、正殿和两侧翼楼、后殿、后寝(原后楼现已无存)。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用王府作为大元帅府。1949年后,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点。于王府正门外建起政协礼堂,中路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完整。东路前后数层院仍保存原有格局。1984年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郑亲王府郑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是清代开国元勋济尔哈朗的封邸。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顺治九年(1652)加封叔郑亲王,是清初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王府创建于清代进关之初,清代王公大臣的宅第营建,均有定制,如基址过高或多盖房屋皆属违法。郑王府今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址,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庄亲王府庄亲王府原在西四北太平仓,向北直到麻状元胡同。太宗第五子硕塞于顺治元年被封为承泽郡王。顺治八年以功晋为亲王。硕塞第一子博果铎于顺治十二年(1655)袭亲王,改号曰庄。此后均以庄亲王承袭。庄亲王载勋曾在王府设立拳坛。八国联军入侵其府被焚。礼亲王府礼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皇城根南街西侧,即大酱坊胡同东口路北。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代善之府。代善崇德元年(1636)受封为和硕礼亲王。顺治十六年(1659)代善之孙杰书袭礼亲王爵,改封号为康亲王。此处府址是杰书袭封后择址新建的,亦称康王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礼王的封号,改称礼王府。嘉庆十二年(1807)毁于火,后在原址重建。王府的主要建筑,分前后两组。前部有正门(宫门)、正殿及其两侧翼楼,后殿及其两厢配殿。后部自成庭院,前为内门(二宫门)、前堂、后堂及其两厢配房,最后为后罩楼。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克勤郡王府克勤郡王府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克勤郡王系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克勤郡王是死后追封,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此府是顺治年间所建。原占地面积不大,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尚符。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东翼楼。后部的内门、后寝与东西配房、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筑。民国后最后一代克王曼森将府售给了熊希龄为住宅,现后寝两山墙角柱石上尚存熊希龄和夫人朱其慧将财产交由北京救济会的刻字内容。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淳亲王府淳亲王府位于东交民巷正义路西侧。淳亲王名允祐,清康熙皇帝第七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晋封为淳郡王,于雍正元年(1723)再晋封淳亲王。此府是受封郡王后建成的。咸丰十年(1860),王府成为英国使馆。原府邸街门面临御河,其建筑布局分为3路,中路是宫殿式绿琉璃瓦顶建筑,前为宫门5间,大殿5间,后为院落和配房,最后是英使馆占用时期所建的英式楼房。东路原有建筑已不存,有后建仿中国式古建筑楼房一座。西路原属花园,只存改建的四合院一所和添建的英式楼房。1949年后曾归英国代办处使用。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那王府那王府在宝钞胡同内国祥胡同甲2号。是蒙古喀尔喀赛因诺颜部扎萨克和硕亲王那彦图王府。国祥胡同甲2号的两个院落是原王府中路最北边的两个并排的院子。院中有2座太湖石,石座高1.85米。南房3问,西厢房3间,西厢为过厅,北房5间。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大公主府大公主府原位于东城区。乾隆二年(1737)建。为康熙皇帝第24子诚亲王允秘的王府,同治八年(1869),改做为咸丰皇帝女儿荣安固伦公主的府邸,后又转赐给荣寿固伦公主,荣寿公主是恭亲王的长女,故称“大公主府”。1985年按原格局迁建到密云县白河郊野公园,占地2.1万平方米,建房屋130多间,分门殿、正殿、寝宫门、寝殿、后罩楼五进院落。和敬公主府和敬公主府在东城区张自忠路7号(原铁狮子胡同)。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下嫁后的赐第。和敬公主(1731—1792)系孝贤纯皇后所生。乾隆十二年嫁蒙古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原府是王府建制,有正门、正殿、后寝、后楼和东西配房等附属建筑。中路主要厅堂均保存完好,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定亲王府定亲王府位于西四南大街缸瓦市以东、颁赏胡园以南。清高宗第一子,名永璜,死于乾隆十五年(1750),追封为定亲王。全府占地40余亩。西墙就是今沙锅居饭庄一带,东到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所在地,房屋400余间。府内设有管事处、买办处、庄园处、随侍处、回事处等,负责管理财政、征收地租、跟班等事务。此外还有马圈(今阜城门)。九三学社办公用房是王府仅存的部分建筑。循郡王府循郡王府在安定门内大街方家胡同13号、15号。循郡王名永璋,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死后追封循郡王爵。后来过继循郡王为嗣子的绵懿按贝勒府的级别修建。西部正院(15号)是现存较少的贝勒府形制的府第,有正堂5间(已拆除),后院还有正房和配房,东跨院属花园和生活居住区。东部是一组完整的大型四合院落,分主院、中院和后院,布局相似,有北房和东西配房。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棍贝子府棍贝子府位于西城区新街口东街。先为诚亲王新府,即贝子弘景府。嘉庆年间,又赐给仁宗四女庄静公主,又称四公主府。后为棍贝子府。嘉庆年间引玉河水入府,在积水潭之南和西岸存有花厅,潭东有土一座。积水潭医院在此。醇亲王府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沿。前身是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宅第。乾隆五十四年封其十一子永瑆为成亲王,并将明珠府赐永瑆。随即按王府规制改建。此府传至毓橚时,被赐予醇亲王奕譞。奕譞的原王府在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今中央音乐学院)。因光绪帝生于此府,成为潜邸,故光绪继位后醇王必须迁出。仪亲王府仪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长安街路北、府右街以西。乾隆四十四年(1779)封高宗第八子永璇为仪郡王,嘉庆四年(1799)晋仪亲王。能源部、北京市文化局等处是仪亲王府的旧址。端郡王府端郡王府位于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路北,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所在地。此地先有诚亲王府和果亲王府东西并列。诚亲王为清圣祖第三子允祉,果亲王为清圣祖第十七子允礼。诚亲王府雍正年间改赐慎郡王允禧。慎郡王为清圣祖二十一子,其嗣子永瑢封质亲王,又为质王府。光绪时,尚存其后裔镇国公溥龄。其府可能和端王府同时被焚。果亲王府,于嘉庆年间改赐瑞亲王绵忻为邸,其嗣.孙载漪封端王,八国联军入侵时府遭焚毁,府址后改为北京师范学校,北京工业学校,后又改为北大工学院。恭王府位于西城区前海西街。恭王府的建筑,可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占地46.5亩,分为中东西三路,各由多进四合院组成,后面环抱着长160余米的通脊二层后罩楼。楼后为花园,占地38.6亩,园内建筑也约略形成中东西三路,园中散置了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由于恭王府及花园设计富丽堂皇,因此传闻认为这里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的原型。和珅(1750—1799),满洲正红旗人,纽枯禄人。嘉庆帝把和珅府第改成王府,赐给庆郡王永璘。咸丰初年,恭王奕欣分府,此府给奕欣作为恭王府。奕欣(1833—1898),爱新觉罗氏,宣宗六子。同治元年(1862)任议政王,后任军机大臣,参与慈禧辛酉政变。英法联军之役,签订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之和议,也是奕欣主持的。府邸恭王居住时期,王府的总出入门在东侧院落的东墙上。桂公府桂公府在东城区朝阳门内芳嘉园十一号。明代时名方家园,园废后建净业庵。清代将领胜保在净业底旧址上盖此宅第。后来清廷转赐给慈禧之弟承恩公桂祥,故称桂公府。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庆亲王府庆亲王府西城区定阜街三号。为清末再封庆亲王奕劻的王邸。奕劻是原庆亲王永璘的嗣孙,道光三十年(1850)袭辅国将军。咸丰元年(1851)奕劻迁至定阜大街原大学士琦善的宅第。咸丰年间奕劻由辅国将军而贝子、而贝勒,光绪十年晋庆郡王,二十年晋庆亲王,二十四年封世袭罔替亲王。辛亥革命后,奕劻于1912年逃天津英租界作寓公,1918年亡故。孚郡王府孚郡王府在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最初是怡亲王的新府。因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死后,舍原府改建成贤良寺,皇帝又另赐此地给第二代嗣王弘晓,为和旧府有别,习惯称其为怡亲王新府。当传至第六代袭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等同为顾命大臣,被慈禧皇太后夺爵赐死,府邸被朝廷收回。道光皇帝幼子奕譓道光三十年(1850)封为孚郡王,同治三年(1864)迁出皇宫居住于此称孚郡王府。霱公府霱公府在西绒线胡同51号。霱公即溥霱贝子绵勋之曾孙。公府是贝子绵勋于同治八年(1869)自安定门内宽街迁出后的新府。是现存较为完整的贝子级府第。分中路和东、西两路,在中路南北纵轴线上有府门,由五进院落组成。1959年在此开办四川饭店。洵贝勒府编洵贝勒府在西单北大街110号。宅第坐北朝南,西界临西单北大街。现宅路北的垣墙和一组四合院均保存完整。洵贝勒即载洵,本醇亲王奕澴第六子,出继给瑞郡王奕志为嗣,袭贝勒,光绪三十四年加郡王衔。宣统皇帝即位后,协助其兄摄政王参赞中枢出任海军大臣。涛贝勒府涛贝勒府在西城区柳荫街27号。现已定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这里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醇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詥为嗣,承袭贝勒爵,迁居于愉王府,作为贝勒府,称涛贝勒府。绵德府绵德府在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绵德是清高宗第一子定亲王永璜之长子,乾隆十五年(1750)袭王爵,乾隆四十二年封镇国公,此处是封镇国公以后的住宅。府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第三进院后院有石制元太祖成吉思汗纪念碑l座,是蒙藏专门学校为纪念元太祖建立的。碑身为方柱形,下为石须弥座,通高2.92米,转载清朝268年的历史上,共分封了一百位宗室,一百位满族贵族,还有一百多位蒙古贵族和汉族贵族。有清一代,在老北京内城,先后有品级不等的王公府邸大约在二百七十多处。严格意义上的王府,指的是,亲王、郡王、公主(下嫁亲王、郡王)府,也包括贝勒与贝子府。那么,清朝在老北京到底有多少座蒙古王公的府邸呢?因为,随着历史的进程,很多蒙古王公府邸早已不存在了,只有通过文献记录一一查询。清朝北京城区图第一座:宝钞胡同——蒙古那王府在《京师坊巷志稿》记载:超勇亲王府在宝钞胡同。而这里的超勇亲王就是康熙皇帝的十女额驸策棱。外蒙古喀尔喀中路赛音诺颜部人。康熙三十一年,策棱的祖母带着策棱投奔清廷。康熙皇帝赐居京师,并入内廷学习。康熙四十五年,康熙皇帝指婚下嫁第十女纯悫公主于策棱,并授其和硕额驸。公主二十六岁去世,后追封固伦公主,策棱晋固伦额驸。策棱因英勇无比,屡立战功,后被封和硕亲王,,赐号“超勇”,后人称之为超勇亲王。那王府超勇亲王就是那王的先世,其府邸在宝钞胡同。那王府在高公庵胡同(今国兴胡同)开有大门,但平时从不开启,而是出入都走东阿斯门。东阿斯门的门牌是宝钞胡同12号。所以,也说那王府在宝钞胡同,一座外蒙古王在老北京的府邸。第二座:东四三条——车王府车王府指的是世袭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土谢图汗部扎萨克多罗郡王在北京的府邸。乾隆三年,多罗郡王桑斋多尔吉驻京期间,其府邸在东四三条路北。而有老人曾说,车王府邸在西四。其实,西四大红罗厂只是车王驻京办事处。因为,车王在1918曾回外蒙古。第三座:太平仓胡同西口——帕王府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土尔扈特部因不堪沙皇的征兵和压迫,在渥巴锡的带领下全族东迁,行程长达万里以上。第二年六月,渥巴锡带领全族人到达新疆伊犁河畔时,人员由过去的十六万九千人减员至七万多人。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的东归极其重视。当年九月,乾隆亲自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渥巴锡等人,并封其为卓哩克图汗, 赐牧地。民国初年,东路旧土尔扈特袭封郡王,晋封亲王帕勒塔为推行新政来到北京。来到北京后,他的府邸就在西城太平仓胡同西口路北。后人因称其为帕王,称他的府邸为帕王府。《燕都丛考》记载:“太平仓有庄王府,今其西为帕王府,其东为李纯家祠,其旁建筑曰太平里,俱庄王府地。”第四座:国子监街——阳贝子府、图王府。众所周知,国子监街是东城区安定门内大街路东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以前被称为“成贤街”,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就在这条街上就曾有过蒙古王府。《北京四合院》中记载:“阳贝子府在成贤街”。阳贝子府的遗址后来又建成了图王府。阳贝子府在成贤街的具体位置,是胡同东口路南,今天国子监街26号那个位置。阳贝子为扬桑把拉,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八月份,袭贝子爵位。他的先世为科尔沁部贝勒勒绰尔济。所以说,阳贝子府是一座蒙古王公府邸。民国初年,阳贝子府成了图王府,而图王也属于科尔沁部。图王即土谢图亲王的简称。不论是阳贝子府还是图王府,国子监街的这座府邸都是蒙古王公的。国子监大街第五座:安定门内——达尔罕亲王府邸达尔罕亲王的始祖是元太祖弟弟哈布图萨哈尔。哈布图萨哈尔传至十五代是博第达喇。博第达喇的曾孙是满珠习礼。满珠习礼即孝庄文皇后的哥哥。顺治九年,满珠习礼加达尔汉号。十六年晋升达尔罕巴图鲁亲王。满珠习礼乃第一代达尔罕亲王。此后,世代达尔罕亲王凡清朝有征伐皆率兵跟从,与清朝相始终。末代达尔罕亲王即那木济勒色楞,汉名包尔康。光绪时,那木济勒色楞来到,先是住在安定门内花园府。花园府在安定门大街路西,东面临着灵官庙,柴棒胡同,南通车辇胡同,西面接着北锣鼓胡同,北面是大贵子、小贵子胡同。这座花园府也称为达子府。后来,那木济勒色楞离开这里,搬到了东四北的马大人胡同(现在的育群胡同)9号院(今为15号)。第六座:什锦花园胡同——卓亲王府。卓王府是科尔沁部左翼中旗卓哩克图亲王在北京的府邸。崇德元年,始封卓哩克图亲王是孝庄文皇后的长兄——乌克善。卓哩克图亲王爵位世袭罔替。乌克善的十一世孙额尔德木毕里可图在光绪二十年承袭爵位。三十二薨逝。光绪三四十年,他的弟弟色旺端鲁布承袭卓哩克图亲王爵位。当时的卓哩克图亲王色旺端鲁布被人称为赵王。这时,他的什锦花园胡同的王府也被称为赵王府。色旺端鲁布薨逝后,他的儿子卓颖伯承袭卓哩克图亲王,时人称之为小卓王。此时,曾经的赵王府也改成卓亲王府。地址始终在什锦花园胡同。什锦花园王府小门第七座:张自忠路——和敬公主府。众所周知,和敬公主是乾隆皇帝的第三女,十一年,下嫁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乾隆二十三年,色布腾巴勒珠尔被封为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的长子在乾隆四十年袭封郡王,但在十六年后被革爵,之后爵位又本家子侄承袭。道光二十八年,色布腾巴勒珠尔的后代棍楚克林沁袭封镇国公。同治十一年,被赐贝子衔。此时,和敬公主府被称为棍公府。后来,棍楚克林沁的儿子那苏图降袭辅国公,这时的和敬公主府又被称为那 公府。光绪二十七年,那苏图之子达赉袭辅国公,这时的和敬公主府又被称为达公府。和敬公主府第八座:太平街米粮胡同——喀喇沁王府蒙古喀喇沁部因为曾游牧于额沁河,因得此名。天聪初年,喀喇沁部首领孙苏布地,归降清朝,顺治七年被封为贝勒。康熙七年,追封其为郡王爵位,并世袭罔替。光绪二十四年,传至第八代贡桑诺尔布袭封郡王爵位。其王府就在地安门内太平街米粮胡同。王府东面、 北面与上驷院为邻,曾有房屋一百多间。第九座:灯市口——熙凌阿贝勒府。《京师坊巷志稿》记载:熙贝勒府在灯市口,传为明相严嵩故宅。《立言画刊》刊载的文章中曾记载:崇文门内大街灯市口路北,有府邸一区,朱门壮丽,铜钉兽环,殿阁嵯峨,院宇宏敞,为前清蒙古贝勒熙凌阿之邸。熙贝勒府后来成为育英中学的一部分,就是现在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第十座:东城慧照寺——汉王府汉王即汉罗扎布,其与贡王(贡桑诺尔布)、熙贝勒(熙凌阿)都是一个先祖。但汉王的辈分要高。因为汉罗扎布年轻漂亮,英风流倜傥,就连慈禧太后也曾笑着说道:“在诸多蒙古王公中,属汉罗扎布最为英倜”。后来,汉罗扎布娶了庆亲王奕劻的第十一女载揆为福晋。1919年,汉罗扎布在东直门的南小街慧照寺15号买得一座三进四合院,有房屋八十四间半。这座四合院被称为汉王府。第十一座:蒋养房胡同——棍王府。清朝末年棍王府被称为棍贝子府。民国时才改称棍王府。棍王是元太祖第十五世孙达延汗的后裔。天聪三年,其部首领鄂木齐楚虎尔率部众归顺皇太极。鄂木齐楚虎尔之子固穆子在顺治五年被封为镇国公,康熙二年,封为贝子,并世袭罔替。一直到嘉庆四年,承袭此贝子爵位的是玛尼巴达喇。嘉庆七年十一月,嘉庆皇帝指婚第四女庄静公主下嫁玛尼巴达喇贝子,并赐宅邸于西城新街口东侧的蒋养房胡同,具体地名为豆腐巷六号。后来,玛尼巴达喇曾孙棍布札布于光绪六年袭封贝子爵位。民国元年,晋封贝勒,二年,加亲王衔,三年封郡王,此时贝子府改称棍王府。(因其名棍布札布)第十二座:炒豆胡同——僧王府僧王,即蒙古科尔沁部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道光五年十月,僧格林沁作为庄敬公主和额驸索特纳木多布济的嗣子,承袭郡王。道光六年九月,赏官房及修缮银两五千两。这所修缮的官房就是炒豆胡同西口路北的僧王府。后来,僧格林沁的长子伯彦讷谟祜承袭王爵。僧王府又被称为伯王府。后来,伯彦讷谟祜长孙阿穆尔灵圭六岁承袭亲王,被称为阿王。这座僧王府被阿王在二十年代卖掉了。阿王后搬到了地安门外的帽儿胡同。僧王府第十三座:西四北七条——奈曼亲王府奈曼亲王府在西四北七条,过去称为泰安侯胡同,老门牌号为12号。天聪元年,奈曼部首领衮楚克率部来归。崇德元年,因 功封为扎萨克多罗郡王,并世袭罔替。道光二十一年,当时的奈曼郡王阿宛都洼策扎布之子德木楚克扎布被道光皇帝指婚。道光第四女寿安固伦公主下嫁德木楚克扎布。二十八年,德木楚克扎布袭爵。光绪三十一年,苏珠克图巴图尔袭爵奈曼郡王,简称苏王。民国初年,晋封亲王。所以,其府邸被称为奈曼 亲王府。第十四座:毡子胡同——阿拉善亲王府阿拉善亲王府就在恭王府东侧的毡子胡同。康熙十六年,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和罗理,因为准噶尔部噶尔丹袭击河套地区,不得不率部众逃跑。康熙二十五年,和罗理上书请求牧地,于是在宁夏甘州边外给予。康熙三十六年,和罗理请视四十九旗例,编佐领,并授扎萨克,封多罗贝勒,这就是阿拉善旗的开始。乾隆十五年,和罗理的孙子罗卜藏多尔济被乾隆皇帝指婚尚郡主。二十二年,罗卜藏多尔济晋封为郡王,三十年,晋封为和硕亲王。四十七年,下诏世袭罔替。后来,亲王爵位世袭到塔旺布鲁克扎勒,因他被称为塔王,所以此时阿拉善旗亲王府被称为塔王府。明代洪武朝初封在要地的几位王,王府规格一般是南北六百多米,东西四五百米。西安秦王府:南北670米,东西408米太原晋王府:南北630米,东西480米(朱元璋将此定为王府定制)北平燕王府:不详,有元朝大内和元朝兴圣宫两种说法开封周王府:南北690米,东西570米,面积393300平方米,约五百九十亩,是北京故宫的54.6%成都蜀王府:南北660米,东西530米桂林靖江王府:南北550米,东西330米(靖江王是郡王,但王府按照亲王规格酌情减少配置)宋朝亲王绝大多数不能世袭(北宋濮王、南宋秀王作为皇帝本生父是例外),皇子、皇弟封王之后有些住在皇宫东北的王宅中,有些出宫建宅,但因子孙不能继承王爵,所以王府面积不大。像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皇宫东北角的“东宫六位”有六座王府,东行南起第一位是雍王赵元份(太宗四子)宅,第二位是相王赵元偓(太宗六子)宅,第三位是南阳郡王宅;西行南起第一位是兖王赵元傑(太宗五子)宅,第二位是曹王赵元偁(太宗七子)宅(曹王已于大中祥符七年去世),第三位是荣王宅。北宋皇宫平面图,皇子宅在右上角。北宋皇宫面积小于北京故宫,与明代周王府差不多。东北一角住六位亲王,则王府面积可想而知。唐朝亲王也是大多不世袭,有住在长安城坊中的,有住在大明宫附近十王宅的。有些王府和公主府可独占一坊或半坊。长安城一坊的面积是600亩左右。王府是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贵族府邸。北京市西城区现存的王府均为清代所遗,分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共4个等级。清代北京内城有满洲八旗分住,王府大多建在北京东西两城。清顺治帝进关定都北京后,所封诸王和以后各朝所封的亲王、郡王在西城建立的王府达30座,其中有亲王府18座,郡王府9座,蒙古王府3座。肃亲王府肃亲王府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顺治年间建,历代袭王俱以此为邸,光绪二十七年(1901)沦为日本使馆,只存垣墙。其地现为北京市政府。肃亲王名豪格,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太宗崇德元年(1636)以功晋封肃亲王,是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因太宗死后,曾和多尔衮争皇位,当多尔衮得势后,倍受迫害,顺治五年(1648)将豪格削爵囚禁,害死于狱中,顺治皇帝亲政后,复肃王爵,追谥“武”。此后,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乾隆四十三(1778)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王府睿亲王府睿亲王府共有两处:一在东华门大街迤南普渡寺一带,一在外交部街。前者是睿亲王进北京后的住所,后者则是乾隆年间恢复睿亲王世爵后的新府。睿亲王即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晋封睿亲王,是清初开国人大铁帽子王之一。进京后,选明南宫为王府,遗址在东华门大街南侧。顺治八年(1651)多尔衮死后被迫夺爵位,王府废除。其子多尔博于顺治十四年(1657)封贝勒,在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建立贝勒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睿亲王爵位,其后裔嗣袭,贝勒府为睿亲王新府。原有房500余间,只留有瓦顶院墙一段,残缺石狮两座。王府顺承郡王府顺承郡王府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顺承郡王名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顺治五年(1648)晋封顺承郡王。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和其他王府形制一样,也是前殿后寝,有正门(宫门)、正殿和两侧翼楼、后殿、后寝(原后楼现已无存)。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用王府作为大元帅府。1949年后,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点。于王府正门外建起政协礼堂,中路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完整。东路前后数层院仍保存原有格局。1984年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郑亲王府郑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是清代开国元勋济尔哈朗的封邸。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顺治九年(1652)加封叔郑亲王,是清初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王府创建于清代进关之初,清代王公大臣的宅第营建,均有定制,如基址过高或多盖房屋皆属违法。郑王府今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址,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庄亲王府庄亲王府原在西四北太平仓,向北直到麻状元胡同。太宗第五子硕塞于顺治元年被封为承泽郡王。顺治八年以功晋为亲王。硕塞第一子博果铎于顺治十二年(1655)袭亲王,改号曰庄。此后均以庄亲王承袭。庄亲王载勋曾在王府设立拳坛。八国联军入侵其府被焚。礼亲王府礼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皇城根南街西侧,即大酱坊胡同东口路北。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代善之府。代善崇德元年(1636)受封为和硕礼亲王。顺治十六年(1659)代善之孙杰书袭礼亲王爵,改封号为康亲王。此处府址是杰书袭封后择址新建的,亦称康王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礼王的封号,改称礼王府。嘉庆十二年(1807)毁于火,后在原址重建。王府的主要建筑,分前后两组。前部有正门(宫门)、正殿及其两侧翼楼,后殿及其两厢配殿。后部自成庭院,前为内门(二宫门)、前堂、后堂及其两厢配房,最后为后罩楼。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克勤郡王府克勤郡王府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克勤郡王系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克勤郡王是死后追封,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此府是顺治年间所建。原占地面积不大,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尚符。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东翼楼。后部的内门、后寝与东西配房、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筑。民国后最后一代克王曼森将府售给了熊希龄为住宅,现后寝两山墙角柱石上尚存熊希龄和夫人朱其慧将财产交由北京救济会的刻字内容。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淳亲王府淳亲王府位于东交民巷正义路西侧。淳亲王名允祐,清康熙皇帝第七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晋封为淳郡王,于雍正元年(1723)再晋封淳亲王。此府是受封郡王后建成的。咸丰十年(1860),王府成为英国使馆。原府邸街门面临御河,其建筑布局分为3路,中路是宫殿式绿琉璃瓦顶建筑,前为宫门5间,大殿5间,后为院落和配房,最后是英使馆占用时期所建的英式楼房。东路原有建筑已不存,有后建仿中国式古建筑楼房一座。西路原属花园,只存改建的四合院一所和添建的英式楼房。1949年后曾归英国代办处使用。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那王府那王府在宝钞胡同内国祥胡同甲2号。是蒙古喀尔喀赛因诺颜部扎萨克和硕亲王那彦图王府。国祥胡同甲2号的两个院落是原王府中路最北边的两个并排的院子。院中有2座太湖石,石座高1.85米。南房3问,西厢房3间,西厢为过厅,北房5间。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大公主府大公主府原位于东城区。乾隆二年(1737)建。为康熙皇帝第24子诚亲王允秘的王府,同治八年(1869),改做为咸丰皇帝女儿荣安固伦公主的府邸,后又转赐给荣寿固伦公主,荣寿公主是恭亲王的长女,故称“大公主府”。1985年按原格局迁建到密云县白河郊野公园,占地2.1万平方米,建房屋130多间,分门殿、正殿、寝宫门、寝殿、后罩楼五进院落。和敬公主府和敬公主府在东城区张自忠路7号(原铁狮子胡同)。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下嫁后的赐第。和敬公主(1731—1792)系孝贤纯皇后所生。乾隆十二年嫁蒙古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原府是王府建制,有正门、正殿、后寝、后楼和东西配房等附属建筑。中路主要厅堂均保存完好,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定亲王府定亲王府位于西四南大街缸瓦市以东、颁赏胡园以南。清高宗第一子,名永璜,死于乾隆十五年(1750),追封为定亲王。全府占地40余亩。西墙就是今沙锅居饭庄一带,东到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所在地,房屋400余间。府内设有管事处、买办处、庄园处、随侍处、回事处等,负责管理财政、征收地租、跟班等事务。此外还有马圈(今阜城门)。九三学社办公用房是王府仅存的部分建筑。循郡王府循郡王府在安定门内大街方家胡同13号、15号。循郡王名永璋,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死后追封循郡王爵。后来过继循郡王为嗣子的绵懿按贝勒府的级别修建。西部正院(15号)是现存较少的贝勒府形制的府第,有正堂5间(已拆除),后院还有正房和配房,东跨院属花园和生活居住区。东部是一组完整的大型四合院落,分主院、中院和后院,布局相似,有北房和东西配房。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棍贝子府棍贝子府位于西城区新街口东街。先为诚亲王新府,即贝子弘景府。嘉庆年间,又赐给仁宗四女庄静公主,又称四公主府。后为棍贝子府。嘉庆年间引玉河水入府,在积水潭之南和西岸存有花厅,潭东有土一座。积水潭医院在此。醇亲王府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沿。前身是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宅第。乾隆五十四年封其十一子永瑆为成亲王,并将明珠府赐永瑆。随即按王府规制改建。此府传至毓橚时,被赐予醇亲王奕譞。奕譞的原王府在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今中央音乐学院)。因光绪帝生于此府,成为潜邸,故光绪继位后醇王必须迁出。仪亲王府仪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长安街路北、府右街以西。乾隆四十四年(1779)封高宗第八子永璇为仪郡王,嘉庆四年(1799)晋仪亲王。能源部、北京市文化局等处是仪亲王府的旧址。端郡王府端郡王府位于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路北,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所在地。此地先有诚亲王府和果亲王府东西并列。诚亲王为清圣祖第三子允祉,果亲王为清圣祖第十七子允礼。诚亲王府雍正年间改赐慎郡王允禧。慎郡王为清圣祖二十一子,其嗣子永瑢封质亲王,又为质王府。光绪时,尚存其后裔镇国公溥龄。其府可能和端王府同时被焚。果亲王府,于嘉庆年间改赐瑞亲王绵忻为邸,其嗣.孙载漪封端王,八国联军入侵时府遭焚毁,府址后改为北京师范学校,北京工业学校,后又改为北大工学院。恭王府位于西城区前海西街。恭王府的建筑,可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占地46.5亩,分为中东西三路,各由多进四合院组成,后面环抱着长160余米的通脊二层后罩楼。楼后为花园,占地38.6亩,园内建筑也约略形成中东西三路,园中散置了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由于恭王府及花园设计富丽堂皇,因此传闻认为这里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的原型。和珅(1750—1799),满洲正红旗人,纽枯禄人。嘉庆帝把和珅府第改成王府,赐给庆郡王永璘。咸丰初年,恭王奕欣分府,此府给奕欣作为恭王府。奕欣(1833—1898),爱新觉罗氏,宣宗六子。同治元年(1862)任议政王,后任军机大臣,参与慈禧辛酉政变。英法联军之役,签订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之和议,也是奕欣主持的。府邸恭王居住时期,王府的总出入门在东侧院落的东墙上。桂公府桂公府在东城区朝阳门内芳嘉园十一号。明代时名方家园,园废后建净业庵。清代将领胜保在净业底旧址上盖此宅第。后来清廷转赐给慈禧之弟承恩公桂祥,故称桂公府。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庆亲王府庆亲王府西城区定阜街三号。为清末再封庆亲王奕劻的王邸。奕劻是原庆亲王永璘的嗣孙,道光三十年(1850)袭辅国将军。咸丰元年(1851)奕劻迁至定阜大街原大学士琦善的宅第。咸丰年间奕劻由辅国将军而贝子、而贝勒,光绪十年晋庆郡王,二十年晋庆亲王,二十四年封世袭罔替亲王。辛亥革命后,奕劻于1912年逃天津英租界作寓公,1918年亡故。孚郡王府孚郡王府在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最初是怡亲王的新府。因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死后,舍原府改建成贤良寺,皇帝又另赐此地给第二代嗣王弘晓,为和旧府有别,习惯称其为怡亲王新府。当传至第六代袭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等同为顾命大臣,被慈禧皇太后夺爵赐死,府邸被朝廷收回。道光皇帝幼子奕譓道光三十年(1850)封为孚郡王,同治三年(1864)迁出皇宫居住于此称孚郡王府。霱公府霱公府在西绒线胡同51号。霱公即溥霱贝子绵勋之曾孙。公府是贝子绵勋于同治八年(1869)自安定门内宽街迁出后的新府。是现存较为完整的贝子级府第。分中路和东、西两路,在中路南北纵轴线上有府门,由五进院落组成。1959年在此开办四川饭店。洵贝勒府编洵贝勒府在西单北大街110号。宅第坐北朝南,西界临西单北大街。现宅路北的垣墙和一组四合院均保存完整。洵贝勒即载洵,本醇亲王奕澴第六子,出继给瑞郡王奕志为嗣,袭贝勒,光绪三十四年加郡王衔。宣统皇帝即位后,协助其兄摄政王参赞中枢出任海军大臣。涛贝勒府涛贝勒府在西城区柳荫街27号。现已定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这里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醇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詥为嗣,承袭贝勒爵,迁居于愉王府,作为贝勒府,称涛贝勒府。绵德府绵德府在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绵德是清高宗第一子定亲王永璜之长子,乾隆十五年(1750)袭王爵,乾隆四十二年封镇国公,此处是封镇国公以后的住宅。府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第三进院后院有石制元太祖成吉思汗纪念碑l座,是蒙藏专门学校为纪念元太祖建立的。碑身为方柱形,下为石须弥座,通高2.92米,转载清朝268年的历史上,共分封了一百位宗室,一百位满族贵族,还有一百多位蒙古贵族和汉族贵族。有清一代,在老北京内城,先后有品级不等的王公府邸大约在二百七十多处。严格意义上的王府,指的是,亲王、郡王、公主(下嫁亲王、郡王)府,也包括贝勒与贝子府。那么,清朝在老北京到底有多少座蒙古王公的府邸呢?因为,随着历史的进程,很多蒙古王公府邸早已不存在了,只有通过文献记录一一查询。清朝北京城区图第一座:宝钞胡同——蒙古那王府在《京师坊巷志稿》记载:超勇亲王府在宝钞胡同。而这里的超勇亲王就是康熙皇帝的十女额驸策棱。外蒙古喀尔喀中路赛音诺颜部人。康熙三十一年,策棱的祖母带着策棱投奔清廷。康熙皇帝赐居京师,并入内廷学习。康熙四十五年,康熙皇帝指婚下嫁第十女纯悫公主于策棱,并授其和硕额驸。公主二十六岁去世,后追封固伦公主,策棱晋固伦额驸。策棱因英勇无比,屡立战功,后被封和硕亲王,,赐号“超勇”,后人称之为超勇亲王。那王府超勇亲王就是那王的先世,其府邸在宝钞胡同。那王府在高公庵胡同(今国兴胡同)开有大门,但平时从不开启,而是出入都走东阿斯门。东阿斯门的门牌是宝钞胡同12号。所以,也说那王府在宝钞胡同,一座外蒙古王在老北京的府邸。第二座:东四三条——车王府车王府指的是世袭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土谢图汗部扎萨克多罗郡王在北京的府邸。乾隆三年,多罗郡王桑斋多尔吉驻京期间,其府邸在东四三条路北。而有老人曾说,车王府邸在西四。其实,西四大红罗厂只是车王驻京办事处。因为,车王在1918曾回外蒙古。第三座:太平仓胡同西口——帕王府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土尔扈特部因不堪沙皇的征兵和压迫,在渥巴锡的带领下全族东迁,行程长达万里以上。第二年六月,渥巴锡带领全族人到达新疆伊犁河畔时,人员由过去的十六万九千人减员至七万多人。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的东归极其重视。当年九月,乾隆亲自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渥巴锡等人,并封其为卓哩克图汗, 赐牧地。民国初年,东路旧土尔扈特袭封郡王,晋封亲王帕勒塔为推行新政来到北京。来到北京后,他的府邸就在西城太平仓胡同西口路北。后人因称其为帕王,称他的府邸为帕王府。《燕都丛考》记载:“太平仓有庄王府,今其西为帕王府,其东为李纯家祠,其旁建筑曰太平里,俱庄王府地。”第四座:国子监街——阳贝子府、图王府。众所周知,国子监街是东城区安定门内大街路东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以前被称为“成贤街”,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就在这条街上就曾有过蒙古王府。《北京四合院》中记载:“阳贝子府在成贤街”。阳贝子府的遗址后来又建成了图王府。阳贝子府在成贤街的具体位置,是胡同东口路南,今天国子监街26号那个位置。阳贝子为扬桑把拉,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八月份,袭贝子爵位。他的先世为科尔沁部贝勒勒绰尔济。所以说,阳贝子府是一座蒙古王公府邸。民国初年,阳贝子府成了图王府,而图王也属于科尔沁部。图王即土谢图亲王的简称。不论是阳贝子府还是图王府,国子监街的这座府邸都是蒙古王公的。国子监大街第五座:安定门内——达尔罕亲王府邸达尔罕亲王的始祖是元太祖弟弟哈布图萨哈尔。哈布图萨哈尔传至十五代是博第达喇。博第达喇的曾孙是满珠习礼。满珠习礼即孝庄文皇后的哥哥。顺治九年,满珠习礼加达尔汉号。十六年晋升达尔罕巴图鲁亲王。满珠习礼乃第一代达尔罕亲王。此后,世代达尔罕亲王凡清朝有征伐皆率兵跟从,与清朝相始终。末代达尔罕亲王即那木济勒色楞,汉名包尔康。光绪时,那木济勒色楞来到,先是住在安定门内花园府。花园府在安定门大街路西,东面临着灵官庙,柴棒胡同,南通车辇胡同,西面接着北锣鼓胡同,北面是大贵子、小贵子胡同。这座花园府也称为达子府。后来,那木济勒色楞离开这里,搬到了东四北的马大人胡同(现在的育群胡同)9号院(今为15号)。第六座:什锦花园胡同——卓亲王府。卓王府是科尔沁部左翼中旗卓哩克图亲王在北京的府邸。崇德元年,始封卓哩克图亲王是孝庄文皇后的长兄——乌克善。卓哩克图亲王爵位世袭罔替。乌克善的十一世孙额尔德木毕里可图在光绪二十年承袭爵位。三十二薨逝。光绪三四十年,他的弟弟色旺端鲁布承袭卓哩克图亲王爵位。当时的卓哩克图亲王色旺端鲁布被人称为赵王。这时,他的什锦花园胡同的王府也被称为赵王府。色旺端鲁布薨逝后,他的儿子卓颖伯承袭卓哩克图亲王,时人称之为小卓王。此时,曾经的赵王府也改成卓亲王府。地址始终在什锦花园胡同。什锦花园王府小门第七座:张自忠路——和敬公主府。众所周知,和敬公主是乾隆皇帝的第三女,十一年,下嫁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乾隆二十三年,色布腾巴勒珠尔被封为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的长子在乾隆四十年袭封郡王,但在十六年后被革爵,之后爵位又本家子侄承袭。道光二十八年,色布腾巴勒珠尔的后代棍楚克林沁袭封镇国公。同治十一年,被赐贝子衔。此时,和敬公主府被称为棍公府。后来,棍楚克林沁的儿子那苏图降袭辅国公,这时的和敬公主府又被称为那 公府。光绪二十七年,那苏图之子达赉袭辅国公,这时的和敬公主府又被称为达公府。和敬公主府第八座:太平街米粮胡同——喀喇沁王府蒙古喀喇沁部因为曾游牧于额沁河,因得此名。天聪初年,喀喇沁部首领孙苏布地,归降清朝,顺治七年被封为贝勒。康熙七年,追封其为郡王爵位,并世袭罔替。光绪二十四年,传至第八代贡桑诺尔布袭封郡王爵位。其王府就在地安门内太平街米粮胡同。王府东面、 北面与上驷院为邻,曾有房屋一百多间。第九座:灯市口——熙凌阿贝勒府。《京师坊巷志稿》记载:熙贝勒府在灯市口,传为明相严嵩故宅。《立言画刊》刊载的文章中曾记载:崇文门内大街灯市口路北,有府邸一区,朱门壮丽,铜钉兽环,殿阁嵯峨,院宇宏敞,为前清蒙古贝勒熙凌阿之邸。熙贝勒府后来成为育英中学的一部分,就是现在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第十座:东城慧照寺——汉王府汉王即汉罗扎布,其与贡王(贡桑诺尔布)、熙贝勒(熙凌阿)都是一个先祖。但汉王的辈分要高。因为汉罗扎布年轻漂亮,英风流倜傥,就连慈禧太后也曾笑着说道:“在诸多蒙古王公中,属汉罗扎布最为英倜”。后来,汉罗扎布娶了庆亲王奕劻的第十一女载揆为福晋。1919年,汉罗扎布在东直门的南小街慧照寺15号买得一座三进四合院,有房屋八十四间半。这座四合院被称为汉王府。第十一座:蒋养房胡同——棍王府。清朝末年棍王府被称为棍贝子府。民国时才改称棍王府。棍王是元太祖第十五世孙达延汗的后裔。天聪三年,其部首领鄂木齐楚虎尔率部众归顺皇太极。鄂木齐楚虎尔之子固穆子在顺治五年被封为镇国公,康熙二年,封为贝子,并世袭罔替。一直到嘉庆四年,承袭此贝子爵位的是玛尼巴达喇。嘉庆七年十一月,嘉庆皇帝指婚第四女庄静公主下嫁玛尼巴达喇贝子,并赐宅邸于西城新街口东侧的蒋养房胡同,具体地名为豆腐巷六号。后来,玛尼巴达喇曾孙棍布札布于光绪六年袭封贝子爵位。民国元年,晋封贝勒,二年,加亲王衔,三年封郡王,此时贝子府改称棍王府。(因其名棍布札布)第十二座:炒豆胡同——僧王府僧王,即蒙古科尔沁部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道光五年十月,僧格林沁作为庄敬公主和额驸索特纳木多布济的嗣子,承袭郡王。道光六年九月,赏官房及修缮银两五千两。这所修缮的官房就是炒豆胡同西口路北的僧王府。后来,僧格林沁的长子伯彦讷谟祜承袭王爵。僧王府又被称为伯王府。后来,伯彦讷谟祜长孙阿穆尔灵圭六岁承袭亲王,被称为阿王。这座僧王府被阿王在二十年代卖掉了。阿王后搬到了地安门外的帽儿胡同。僧王府第十三座:西四北七条——奈曼亲王府奈曼亲王府在西四北七条,过去称为泰安侯胡同,老门牌号为12号。天聪元年,奈曼部首领衮楚克率部来归。崇德元年,因 功封为扎萨克多罗郡王,并世袭罔替。道光二十一年,当时的奈曼郡王阿宛都洼策扎布之子德木楚克扎布被道光皇帝指婚。道光第四女寿安固伦公主下嫁德木楚克扎布。二十八年,德木楚克扎布袭爵。光绪三十一年,苏珠克图巴图尔袭爵奈曼郡王,简称苏王。民国初年,晋封亲王。所以,其府邸被称为奈曼 亲王府。第十四座:毡子胡同——阿拉善亲王府阿拉善亲王府就在恭王府东侧的毡子胡同。康熙十六年,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和罗理,因为准噶尔部噶尔丹袭击河套地区,不得不率部众逃跑。康熙二十五年,和罗理上书请求牧地,于是在宁夏甘州边外给予。康熙三十六年,和罗理请视四十九旗例,编佐领,并授扎萨克,封多罗贝勒,这就是阿拉善旗的开始。乾隆十五年,和罗理的孙子罗卜藏多尔济被乾隆皇帝指婚尚郡主。二十二年,罗卜藏多尔济晋封为郡王,三十年,晋封为和硕亲王。四十七年,下诏世袭罔替。后来,亲王爵位世袭到塔旺布鲁克扎勒,因他被称为塔王,所以此时阿拉善旗亲王府被称为塔王府。明代洪武朝初封在要地的几位王,王府规格一般是南北六百多米,东西四五百米。西安秦王府:南北670米,东西408米太原晋王府:南北630米,东西480米(朱元璋将此定为王府定制)北平燕王府:不详,有元朝大内和元朝兴圣宫两种说法开封周王府:南北690米,东西570米,面积393300平方米,约五百九十亩,是北京故宫的54.6%成都蜀王府:南北660米,东西530米桂林靖江王府:南北550米,东西330米(靖江王是郡王,但王府按照亲王规格酌情减少配置)宋朝亲王绝大多数不能世袭(北宋濮王、南宋秀王作为皇帝本生父是例外),皇子、皇弟封王之后有些住在皇宫东北的王宅中,有些出宫建宅,但因子孙不能继承王爵,所以王府面积不大。像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皇宫东北角的“东宫六位”有六座王府,东行南起第一位是雍王赵元份(太宗四子)宅,第二位是相王赵元偓(太宗六子)宅,第三位是南阳郡王宅;西行南起第一位是兖王赵元傑(太宗五子)宅,第二位是曹王赵元偁(太宗七子)宅(曹王已于大中祥符七年去世),第三位是荣王宅。北宋皇宫平面图,皇子宅在右上角。北宋皇宫面积小于北京故宫,与明代周王府差不多。东北一角住六位亲王,则王府面积可想而知。唐朝亲王也是大多不世袭,有住在长安城坊中的,有住在大明宫附近十王宅的。有些王府和公主府可独占一坊或半坊。长安城一坊的面积是600亩左右。理论上未获得世袭罔替亲王爵位,后代递降爵位后在两到三代内,是需要搬离原来的亲王府,否则逾制。但这要看具体情况,封建王朝有句名言“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亲王的后代降爵之后,需不需要搬离原来的王府,这还要看皇帝的态度和朝廷的地位,清朝亲王爵位经过几代哪怕降袭成贝子,甚至降袭成宗室公爵仍没有搬离原来亲王府的宗室大有人在。比如说和亲王府和硕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弘昼,雍正五子,乾隆皇帝的弟弟。雍正十一年(1733年)受封和亲王,雍正皇帝将原雍王府(雍和宫)的财产都分给小儿子弘昼,并将原九贝子允禟的贝子府赏赐给了弘昼,扩建为亲王府,再加上乾隆皇帝对弟弟的照顾,这使得和亲王“富甲诸王”(来去是梦成败皆空),但他的亲王爵位未获得世袭罔替。和亲王去世后,和亲王爵位历和勤亲王永壁,和谨郡王绵伦,和恪郡王绵循,贝勒奕亨,贝勒衔敏恪贝子载容,镇国公溥廉,镇国公毓璋前期都居住在和亲王府,直到毓璋迁居到东四十条路北的大院,和王府与老恭王府(常宁)合并成为清朝贵胄军事学堂(后海军部),顺便说一句大书法家启功先生就是和亲王弘昼的后人。再比如庆亲王府清朝最后一位册封的铁帽子(恩封)亲王,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始封王庆僖亲王是他的祖父,也就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和嘉庆皇帝同母,生母就是赫赫有名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永璘出息不大,不争皇位也不稀罕爵位财宝,就要和珅的那套富丽堂皇的宅子(今天的恭亲王府)。和珅被嘉庆诛杀后,嘉庆帝将和珅府赏给了永璘,成为庆亲王府。永璘没住几天就去世了,他的第三子绵慜承袭,降为多罗庆郡王。绵慜去世后由继子奕綵承袭,道光十七年袭封多罗庆郡王,后来奕綵因服中纳妾问罪革爵,被解除继子关系,庆王大宗王爵就等于就给革了,改成小宗继承。到了奕劻时,他的初始承袭的爵位是宗室倒数第二等的辅国将军,咸丰皇帝这才把庆王府收回,赏给了恭亲王奕訢,成为恭王府。再比如和硕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清高宗第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受封成亲王,乾隆皇帝将康熙朝大学士纳喇明珠的府邸赐给他成为成亲王府,直到永瑆的曾孙载锐,袭成郡王爵位,载锐长子溥庄继袭贝勒(后晋郡王),再到溥庄的长子毓橚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继袭贝子爵位,还住在成亲王府。《京师坊巷志稿》将该府称为橚子府,后来毓橚迁居西直门内后半壁街,光绪十四年(1888年)将这里变为醇亲王府(光绪生父奕譞的府邸)。这种例子很多,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举,所以清朝亲王后代降爵,不一定非要搬出府邸,还要看皇帝的“脸色”和朝中的地位。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关注。王府是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贵族府邸。北京市西城区现存的王府均为清代所遗,分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共4个等级。清代北京内城有满洲八旗分住,王府大多建在北京东西两城。清顺治帝进关定都北京后,所封诸王和以后各朝所封的亲王、郡王在西城建立的王府达30座,其中有亲王府18座,郡王府9座,蒙古王府3座。肃亲王府肃亲王府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顺治年间建,历代袭王俱以此为邸,光绪二十七年(1901)沦为日本使馆,只存垣墙。其地现为北京市政府。肃亲王名豪格,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太宗崇德元年(1636)以功晋封肃亲王,是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因太宗死后,曾和多尔衮争皇位,当多尔衮得势后,倍受迫害,顺治五年(1648)将豪格削爵囚禁,害死于狱中,顺治皇帝亲政后,复肃王爵,追谥“武”。此后,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乾隆四十三(1778)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王府睿亲王府睿亲王府共有两处:一在东华门大街迤南普渡寺一带,一在外交部街。前者是睿亲王进北京后的住所,后者则是乾隆年间恢复睿亲王世爵后的新府。睿亲王即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晋封睿亲王,是清初开国人大铁帽子王之一。进京后,选明南宫为王府,遗址在东华门大街南侧。顺治八年(1651)多尔衮死后被迫夺爵位,王府废除。其子多尔博于顺治十四年(1657)封贝勒,在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建立贝勒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睿亲王爵位,其后裔嗣袭,贝勒府为睿亲王新府。原有房500余间,只留有瓦顶院墙一段,残缺石狮两座。王府顺承郡王府顺承郡王府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顺承郡王名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顺治五年(1648)晋封顺承郡王。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和其他王府形制一样,也是前殿后寝,有正门(宫门)、正殿和两侧翼楼、后殿、后寝(原后楼现已无存)。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用王府作为大元帅府。1949年后,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点。于王府正门外建起政协礼堂,中路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完整。东路前后数层院仍保存原有格局。1984年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郑亲王府郑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是清代开国元勋济尔哈朗的封邸。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顺治九年(1652)加封叔郑亲王,是清初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王府创建于清代进关之初,清代王公大臣的宅第营建,均有定制,如基址过高或多盖房屋皆属违法。郑王府今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址,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庄亲王府庄亲王府原在西四北太平仓,向北直到麻状元胡同。太宗第五子硕塞于顺治元年被封为承泽郡王。顺治八年以功晋为亲王。硕塞第一子博果铎于顺治十二年(1655)袭亲王,改号曰庄。此后均以庄亲王承袭。庄亲王载勋曾在王府设立拳坛。八国联军入侵其府被焚。礼亲王府礼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皇城根南街西侧,即大酱坊胡同东口路北。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代善之府。代善崇德元年(1636)受封为和硕礼亲王。顺治十六年(1659)代善之孙杰书袭礼亲王爵,改封号为康亲王。此处府址是杰书袭封后择址新建的,亦称康王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礼王的封号,改称礼王府。嘉庆十二年(1807)毁于火,后在原址重建。王府的主要建筑,分前后两组。前部有正门(宫门)、正殿及其两侧翼楼,后殿及其两厢配殿。后部自成庭院,前为内门(二宫门)、前堂、后堂及其两厢配房,最后为后罩楼。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克勤郡王府克勤郡王府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克勤郡王系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克勤郡王是死后追封,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此府是顺治年间所建。原占地面积不大,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尚符。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东翼楼。后部的内门、后寝与东西配房、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筑。民国后最后一代克王曼森将府售给了熊希龄为住宅,现后寝两山墙角柱石上尚存熊希龄和夫人朱其慧将财产交由北京救济会的刻字内容。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淳亲王府淳亲王府位于东交民巷正义路西侧。淳亲王名允祐,清康熙皇帝第七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晋封为淳郡王,于雍正元年(1723)再晋封淳亲王。此府是受封郡王后建成的。咸丰十年(1860),王府成为英国使馆。原府邸街门面临御河,其建筑布局分为3路,中路是宫殿式绿琉璃瓦顶建筑,前为宫门5间,大殿5间,后为院落和配房,最后是英使馆占用时期所建的英式楼房。东路原有建筑已不存,有后建仿中国式古建筑楼房一座。西路原属花园,只存改建的四合院一所和添建的英式楼房。1949年后曾归英国代办处使用。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那王府那王府在宝钞胡同内国祥胡同甲2号。是蒙古喀尔喀赛因诺颜部扎萨克和硕亲王那彦图王府。国祥胡同甲2号的两个院落是原王府中路最北边的两个并排的院子。院中有2座太湖石,石座高1.85米。南房3问,西厢房3间,西厢为过厅,北房5间。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大公主府大公主府原位于东城区。乾隆二年(1737)建。为康熙皇帝第24子诚亲王允秘的王府,同治八年(1869),改做为咸丰皇帝女儿荣安固伦公主的府邸,后又转赐给荣寿固伦公主,荣寿公主是恭亲王的长女,故称“大公主府”。1985年按原格局迁建到密云县白河郊野公园,占地2.1万平方米,建房屋130多间,分门殿、正殿、寝宫门、寝殿、后罩楼五进院落。和敬公主府和敬公主府在东城区张自忠路7号(原铁狮子胡同)。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下嫁后的赐第。和敬公主(1731—1792)系孝贤纯皇后所生。乾隆十二年嫁蒙古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原府是王府建制,有正门、正殿、后寝、后楼和东西配房等附属建筑。中路主要厅堂均保存完好,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定亲王府定亲王府位于西四南大街缸瓦市以东、颁赏胡园以南。清高宗第一子,名永璜,死于乾隆十五年(1750),追封为定亲王。全府占地40余亩。西墙就是今沙锅居饭庄一带,东到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所在地,房屋400余间。府内设有管事处、买办处、庄园处、随侍处、回事处等,负责管理财政、征收地租、跟班等事务。此外还有马圈(今阜城门)。九三学社办公用房是王府仅存的部分建筑。循郡王府循郡王府在安定门内大街方家胡同13号、15号。循郡王名永璋,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死后追封循郡王爵。后来过继循郡王为嗣子的绵懿按贝勒府的级别修建。西部正院(15号)是现存较少的贝勒府形制的府第,有正堂5间(已拆除),后院还有正房和配房,东跨院属花园和生活居住区。东部是一组完整的大型四合院落,分主院、中院和后院,布局相似,有北房和东西配房。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棍贝子府棍贝子府位于西城区新街口东街。先为诚亲王新府,即贝子弘景府。嘉庆年间,又赐给仁宗四女庄静公主,又称四公主府。后为棍贝子府。嘉庆年间引玉河水入府,在积水潭之南和西岸存有花厅,潭东有土一座。积水潭医院在此。醇亲王府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沿。前身是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宅第。乾隆五十四年封其十一子永瑆为成亲王,并将明珠府赐永瑆。随即按王府规制改建。此府传至毓橚时,被赐予醇亲王奕譞。奕譞的原王府在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今中央音乐学院)。因光绪帝生于此府,成为潜邸,故光绪继位后醇王必须迁出。仪亲王府仪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长安街路北、府右街以西。乾隆四十四年(1779)封高宗第八子永璇为仪郡王,嘉庆四年(1799)晋仪亲王。能源部、北京市文化局等处是仪亲王府的旧址。端郡王府端郡王府位于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路北,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所在地。此地先有诚亲王府和果亲王府东西并列。诚亲王为清圣祖第三子允祉,果亲王为清圣祖第十七子允礼。诚亲王府雍正年间改赐慎郡王允禧。慎郡王为清圣祖二十一子,其嗣子永瑢封质亲王,又为质王府。光绪时,尚存其后裔镇国公溥龄。其府可能和端王府同时被焚。果亲王府,于嘉庆年间改赐瑞亲王绵忻为邸,其嗣.孙载漪封端王,八国联军入侵时府遭焚毁,府址后改为北京师范学校,北京工业学校,后又改为北大工学院。恭王府位于西城区前海西街。恭王府的建筑,可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占地46.5亩,分为中东西三路,各由多进四合院组成,后面环抱着长160余米的通脊二层后罩楼。楼后为花园,占地38.6亩,园内建筑也约略形成中东西三路,园中散置了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由于恭王府及花园设计富丽堂皇,因此传闻认为这里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的原型。和珅(1750—1799),满洲正红旗人,纽枯禄人。嘉庆帝把和珅府第改成王府,赐给庆郡王永璘。咸丰初年,恭王奕欣分府,此府给奕欣作为恭王府。奕欣(1833—1898),爱新觉罗氏,宣宗六子。同治元年(1862)任议政王,后任军机大臣,参与慈禧辛酉政变。英法联军之役,签订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之和议,也是奕欣主持的。府邸恭王居住时期,王府的总出入门在东侧院落的东墙上。桂公府桂公府在东城区朝阳门内芳嘉园十一号。明代时名方家园,园废后建净业庵。清代将领胜保在净业底旧址上盖此宅第。后来清廷转赐给慈禧之弟承恩公桂祥,故称桂公府。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庆亲王府庆亲王府西城区定阜街三号。为清末再封庆亲王奕劻的王邸。奕劻是原庆亲王永璘的嗣孙,道光三十年(1850)袭辅国将军。咸丰元年(1851)奕劻迁至定阜大街原大学士琦善的宅第。咸丰年间奕劻由辅国将军而贝子、而贝勒,光绪十年晋庆郡王,二十年晋庆亲王,二十四年封世袭罔替亲王。辛亥革命后,奕劻于1912年逃天津英租界作寓公,1918年亡故。孚郡王府孚郡王府在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最初是怡亲王的新府。因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死后,舍原府改建成贤良寺,皇帝又另赐此地给第二代嗣王弘晓,为和旧府有别,习惯称其为怡亲王新府。当传至第六代袭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等同为顾命大臣,被慈禧皇太后夺爵赐死,府邸被朝廷收回。道光皇帝幼子奕譓道光三十年(1850)封为孚郡王,同治三年(1864)迁出皇宫居住于此称孚郡王府。霱公府霱公府在西绒线胡同51号。霱公即溥霱贝子绵勋之曾孙。公府是贝子绵勋于同治八年(1869)自安定门内宽街迁出后的新府。是现存较为完整的贝子级府第。分中路和东、西两路,在中路南北纵轴线上有府门,由五进院落组成。1959年在此开办四川饭店。洵贝勒府编洵贝勒府在西单北大街110号。宅第坐北朝南,西界临西单北大街。现宅路北的垣墙和一组四合院均保存完整。洵贝勒即载洵,本醇亲王奕澴第六子,出继给瑞郡王奕志为嗣,袭贝勒,光绪三十四年加郡王衔。宣统皇帝即位后,协助其兄摄政王参赞中枢出任海军大臣。涛贝勒府涛贝勒府在西城区柳荫街27号。现已定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这里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醇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詥为嗣,承袭贝勒爵,迁居于愉王府,作为贝勒府,称涛贝勒府。绵德府绵德府在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绵德是清高宗第一子定亲王永璜之长子,乾隆十五年(1750)袭王爵,乾隆四十二年封镇国公,此处是封镇国公以后的住宅。府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第三进院后院有石制元太祖成吉思汗纪念碑l座,是蒙藏专门学校为纪念元太祖建立的。碑身为方柱形,下为石须弥座,通高2.92米,转载清朝268年的历史上,共分封了一百位宗室,一百位满族贵族,还有一百多位蒙古贵族和汉族贵族。有清一代,在老北京内城,先后有品级不等的王公府邸大约在二百七十多处。严格意义上的王府,指的是,亲王、郡王、公主(下嫁亲王、郡王)府,也包括贝勒与贝子府。那么,清朝在老北京到底有多少座蒙古王公的府邸呢?因为,随着历史的进程,很多蒙古王公府邸早已不存在了,只有通过文献记录一一查询。清朝北京城区图第一座:宝钞胡同——蒙古那王府在《京师坊巷志稿》记载:超勇亲王府在宝钞胡同。而这里的超勇亲王就是康熙皇帝的十女额驸策棱。外蒙古喀尔喀中路赛音诺颜部人。康熙三十一年,策棱的祖母带着策棱投奔清廷。康熙皇帝赐居京师,并入内廷学习。康熙四十五年,康熙皇帝指婚下嫁第十女纯悫公主于策棱,并授其和硕额驸。公主二十六岁去世,后追封固伦公主,策棱晋固伦额驸。策棱因英勇无比,屡立战功,后被封和硕亲王,,赐号“超勇”,后人称之为超勇亲王。那王府超勇亲王就是那王的先世,其府邸在宝钞胡同。那王府在高公庵胡同(今国兴胡同)开有大门,但平时从不开启,而是出入都走东阿斯门。东阿斯门的门牌是宝钞胡同12号。所以,也说那王府在宝钞胡同,一座外蒙古王在老北京的府邸。第二座:东四三条——车王府车王府指的是世袭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土谢图汗部扎萨克多罗郡王在北京的府邸。乾隆三年,多罗郡王桑斋多尔吉驻京期间,其府邸在东四三条路北。而有老人曾说,车王府邸在西四。其实,西四大红罗厂只是车王驻京办事处。因为,车王在1918曾回外蒙古。第三座:太平仓胡同西口——帕王府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土尔扈特部因不堪沙皇的征兵和压迫,在渥巴锡的带领下全族东迁,行程长达万里以上。第二年六月,渥巴锡带领全族人到达新疆伊犁河畔时,人员由过去的十六万九千人减员至七万多人。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的东归极其重视。当年九月,乾隆亲自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渥巴锡等人,并封其为卓哩克图汗, 赐牧地。民国初年,东路旧土尔扈特袭封郡王,晋封亲王帕勒塔为推行新政来到北京。来到北京后,他的府邸就在西城太平仓胡同西口路北。后人因称其为帕王,称他的府邸为帕王府。《燕都丛考》记载:“太平仓有庄王府,今其西为帕王府,其东为李纯家祠,其旁建筑曰太平里,俱庄王府地。”第四座:国子监街——阳贝子府、图王府。众所周知,国子监街是东城区安定门内大街路东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以前被称为“成贤街”,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就在这条街上就曾有过蒙古王府。《北京四合院》中记载:“阳贝子府在成贤街”。阳贝子府的遗址后来又建成了图王府。阳贝子府在成贤街的具体位置,是胡同东口路南,今天国子监街26号那个位置。阳贝子为扬桑把拉,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八月份,袭贝子爵位。他的先世为科尔沁部贝勒勒绰尔济。所以说,阳贝子府是一座蒙古王公府邸。民国初年,阳贝子府成了图王府,而图王也属于科尔沁部。图王即土谢图亲王的简称。不论是阳贝子府还是图王府,国子监街的这座府邸都是蒙古王公的。国子监大街第五座:安定门内——达尔罕亲王府邸达尔罕亲王的始祖是元太祖弟弟哈布图萨哈尔。哈布图萨哈尔传至十五代是博第达喇。博第达喇的曾孙是满珠习礼。满珠习礼即孝庄文皇后的哥哥。顺治九年,满珠习礼加达尔汉号。十六年晋升达尔罕巴图鲁亲王。满珠习礼乃第一代达尔罕亲王。此后,世代达尔罕亲王凡清朝有征伐皆率兵跟从,与清朝相始终。末代达尔罕亲王即那木济勒色楞,汉名包尔康。光绪时,那木济勒色楞来到,先是住在安定门内花园府。花园府在安定门大街路西,东面临着灵官庙,柴棒胡同,南通车辇胡同,西面接着北锣鼓胡同,北面是大贵子、小贵子胡同。这座花园府也称为达子府。后来,那木济勒色楞离开这里,搬到了东四北的马大人胡同(现在的育群胡同)9号院(今为15号)。第六座:什锦花园胡同——卓亲王府。卓王府是科尔沁部左翼中旗卓哩克图亲王在北京的府邸。崇德元年,始封卓哩克图亲王是孝庄文皇后的长兄——乌克善。卓哩克图亲王爵位世袭罔替。乌克善的十一世孙额尔德木毕里可图在光绪二十年承袭爵位。三十二薨逝。光绪三四十年,他的弟弟色旺端鲁布承袭卓哩克图亲王爵位。当时的卓哩克图亲王色旺端鲁布被人称为赵王。这时,他的什锦花园胡同的王府也被称为赵王府。色旺端鲁布薨逝后,他的儿子卓颖伯承袭卓哩克图亲王,时人称之为小卓王。此时,曾经的赵王府也改成卓亲王府。地址始终在什锦花园胡同。什锦花园王府小门第七座:张自忠路——和敬公主府。众所周知,和敬公主是乾隆皇帝的第三女,十一年,下嫁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乾隆二十三年,色布腾巴勒珠尔被封为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的长子在乾隆四十年袭封郡王,但在十六年后被革爵,之后爵位又本家子侄承袭。道光二十八年,色布腾巴勒珠尔的后代棍楚克林沁袭封镇国公。同治十一年,被赐贝子衔。此时,和敬公主府被称为棍公府。后来,棍楚克林沁的儿子那苏图降袭辅国公,这时的和敬公主府又被称为那 公府。光绪二十七年,那苏图之子达赉袭辅国公,这时的和敬公主府又被称为达公府。和敬公主府第八座:太平街米粮胡同——喀喇沁王府蒙古喀喇沁部因为曾游牧于额沁河,因得此名。天聪初年,喀喇沁部首领孙苏布地,归降清朝,顺治七年被封为贝勒。康熙七年,追封其为郡王爵位,并世袭罔替。光绪二十四年,传至第八代贡桑诺尔布袭封郡王爵位。其王府就在地安门内太平街米粮胡同。王府东面、 北面与上驷院为邻,曾有房屋一百多间。第九座:灯市口——熙凌阿贝勒府。《京师坊巷志稿》记载:熙贝勒府在灯市口,传为明相严嵩故宅。《立言画刊》刊载的文章中曾记载:崇文门内大街灯市口路北,有府邸一区,朱门壮丽,铜钉兽环,殿阁嵯峨,院宇宏敞,为前清蒙古贝勒熙凌阿之邸。熙贝勒府后来成为育英中学的一部分,就是现在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第十座:东城慧照寺——汉王府汉王即汉罗扎布,其与贡王(贡桑诺尔布)、熙贝勒(熙凌阿)都是一个先祖。但汉王的辈分要高。因为汉罗扎布年轻漂亮,英风流倜傥,就连慈禧太后也曾笑着说道:“在诸多蒙古王公中,属汉罗扎布最为英倜”。后来,汉罗扎布娶了庆亲王奕劻的第十一女载揆为福晋。1919年,汉罗扎布在东直门的南小街慧照寺15号买得一座三进四合院,有房屋八十四间半。这座四合院被称为汉王府。第十一座:蒋养房胡同——棍王府。清朝末年棍王府被称为棍贝子府。民国时才改称棍王府。棍王是元太祖第十五世孙达延汗的后裔。天聪三年,其部首领鄂木齐楚虎尔率部众归顺皇太极。鄂木齐楚虎尔之子固穆子在顺治五年被封为镇国公,康熙二年,封为贝子,并世袭罔替。一直到嘉庆四年,承袭此贝子爵位的是玛尼巴达喇。嘉庆七年十一月,嘉庆皇帝指婚第四女庄静公主下嫁玛尼巴达喇贝子,并赐宅邸于西城新街口东侧的蒋养房胡同,具体地名为豆腐巷六号。后来,玛尼巴达喇曾孙棍布札布于光绪六年袭封贝子爵位。民国元年,晋封贝勒,二年,加亲王衔,三年封郡王,此时贝子府改称棍王府。(因其名棍布札布)第十二座:炒豆胡同——僧王府僧王,即蒙古科尔沁部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道光五年十月,僧格林沁作为庄敬公主和额驸索特纳木多布济的嗣子,承袭郡王。道光六年九月,赏官房及修缮银两五千两。这所修缮的官房就是炒豆胡同西口路北的僧王府。后来,僧格林沁的长子伯彦讷谟祜承袭王爵。僧王府又被称为伯王府。后来,伯彦讷谟祜长孙阿穆尔灵圭六岁承袭亲王,被称为阿王。这座僧王府被阿王在二十年代卖掉了。阿王后搬到了地安门外的帽儿胡同。僧王府第十三座:西四北七条——奈曼亲王府奈曼亲王府在西四北七条,过去称为泰安侯胡同,老门牌号为12号。天聪元年,奈曼部首领衮楚克率部来归。崇德元年,因 功封为扎萨克多罗郡王,并世袭罔替。道光二十一年,当时的奈曼郡王阿宛都洼策扎布之子德木楚克扎布被道光皇帝指婚。道光第四女寿安固伦公主下嫁德木楚克扎布。二十八年,德木楚克扎布袭爵。光绪三十一年,苏珠克图巴图尔袭爵奈曼郡王,简称苏王。民国初年,晋封亲王。所以,其府邸被称为奈曼 亲王府。第十四座:毡子胡同——阿拉善亲王府阿拉善亲王府就在恭王府东侧的毡子胡同。康熙十六年,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和罗理,因为准噶尔部噶尔丹袭击河套地区,不得不率部众逃跑。康熙二十五年,和罗理上书请求牧地,于是在宁夏甘州边外给予。康熙三十六年,和罗理请视四十九旗例,编佐领,并授扎萨克,封多罗贝勒,这就是阿拉善旗的开始。乾隆十五年,和罗理的孙子罗卜藏多尔济被乾隆皇帝指婚尚郡主。二十二年,罗卜藏多尔济晋封为郡王,三十年,晋封为和硕亲王。四十七年,下诏世袭罔替。后来,亲王爵位世袭到塔旺布鲁克扎勒,因他被称为塔王,所以此时阿拉善旗亲王府被称为塔王府。明代洪武朝初封在要地的几位王,王府规格一般是南北六百多米,东西四五百米。西安秦王府:南北670米,东西408米太原晋王府:南北630米,东西480米(朱元璋将此定为王府定制)北平燕王府:不详,有元朝大内和元朝兴圣宫两种说法开封周王府:南北690米,东西570米,面积393300平方米,约五百九十亩,是北京故宫的54.6%成都蜀王府:南北660米,东西530米桂林靖江王府:南北550米,东西330米(靖江王是郡王,但王府按照亲王规格酌情减少配置)宋朝亲王绝大多数不能世袭(北宋濮王、南宋秀王作为皇帝本生父是例外),皇子、皇弟封王之后有些住在皇宫东北的王宅中,有些出宫建宅,但因子孙不能继承王爵,所以王府面积不大。像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皇宫东北角的“东宫六位”有六座王府,东行南起第一位是雍王赵元份(太宗四子)宅,第二位是相王赵元偓(太宗六子)宅,第三位是南阳郡王宅;西行南起第一位是兖王赵元傑(太宗五子)宅,第二位是曹王赵元偁(太宗七子)宅(曹王已于大中祥符七年去世),第三位是荣王宅。北宋皇宫平面图,皇子宅在右上角。北宋皇宫面积小于北京故宫,与明代周王府差不多。东北一角住六位亲王,则王府面积可想而知。唐朝亲王也是大多不世袭,有住在长安城坊中的,有住在大明宫附近十王宅的。有些王府和公主府可独占一坊或半坊。长安城一坊的面积是600亩左右。理论上未获得世袭罔替亲王爵位,后代递降爵位后在两到三代内,是需要搬离原来的亲王府,否则逾制。但这要看具体情况,封建王朝有句名言“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亲王的后代降爵之后,需不需要搬离原来的王府,这还要看皇帝的态度和朝廷的地位,清朝亲王爵位经过几代哪怕降袭成贝子,甚至降袭成宗室公爵仍没有搬离原来亲王府的宗室大有人在。比如说和亲王府和硕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弘昼,雍正五子,乾隆皇帝的弟弟。雍正十一年(1733年)受封和亲王,雍正皇帝将原雍王府(雍和宫)的财产都分给小儿子弘昼,并将原九贝子允禟的贝子府赏赐给了弘昼,扩建为亲王府,再加上乾隆皇帝对弟弟的照顾,这使得和亲王“富甲诸王”(来去是梦成败皆空),但他的亲王爵位未获得世袭罔替。和亲王去世后,和亲王爵位历和勤亲王永壁,和谨郡王绵伦,和恪郡王绵循,贝勒奕亨,贝勒衔敏恪贝子载容,镇国公溥廉,镇国公毓璋前期都居住在和亲王府,直到毓璋迁居到东四十条路北的大院,和王府与老恭王府(常宁)合并成为清朝贵胄军事学堂(后海军部),顺便说一句大书法家启功先生就是和亲王弘昼的后人。再比如庆亲王府清朝最后一位册封的铁帽子(恩封)亲王,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始封王庆僖亲王是他的祖父,也就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和嘉庆皇帝同母,生母就是赫赫有名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永璘出息不大,不争皇位也不稀罕爵位财宝,就要和珅的那套富丽堂皇的宅子(今天的恭亲王府)。和珅被嘉庆诛杀后,嘉庆帝将和珅府赏给了永璘,成为庆亲王府。永璘没住几天就去世了,他的第三子绵慜承袭,降为多罗庆郡王。绵慜去世后由继子奕綵承袭,道光十七年袭封多罗庆郡王,后来奕綵因服中纳妾问罪革爵,被解除继子关系,庆王大宗王爵就等于就给革了,改成小宗继承。到了奕劻时,他的初始承袭的爵位是宗室倒数第二等的辅国将军,咸丰皇帝这才把庆王府收回,赏给了恭亲王奕訢,成为恭王府。再比如和硕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清高宗第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受封成亲王,乾隆皇帝将康熙朝大学士纳喇明珠的府邸赐给他成为成亲王府,直到永瑆的曾孙载锐,袭成郡王爵位,载锐长子溥庄继袭贝勒(后晋郡王),再到溥庄的长子毓橚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继袭贝子爵位,还住在成亲王府。《京师坊巷志稿》将该府称为橚子府,后来毓橚迁居西直门内后半壁街,光绪十四年(1888年)将这里变为醇亲王府(光绪生父奕譞的府邸)。这种例子很多,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举,所以清朝亲王后代降爵,不一定非要搬出府邸,还要看皇帝的“脸色”和朝中的地位。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关注。以明为例。明代,亲王为第一等爵,郡王为第二等爵。“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明史?诸王列表》明代,皇帝之子封亲王;亲王嫡长子封世子(非爵位,只是一种称号,可继承亲王爵);除嫡长子外,其余亲王之子封郡王。如秦王朱樉,其长子朱尚炳封世子、次子朱尚烈封永兴郡王、三子朱尚煜封保安郡王、四子尚烐封兴平郡王、五子朱尚灴封永寿郡王、六子朱尚炌封康定郡王。由此可知,明代,皇帝之子皆封亲王,而亲王之子,除嫡长子外,其余皆封郡王。当然,在明代,亲王、郡王的爵位并不仅仅只有皇族可以获得,有时候也会被赐予臣子,如亲王爵,在明初,朱元璋曾追赠六位功臣为王爵,即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黔宁沐英、宁河王邓愈、东瓯王汤和。再如郡王爵,南明时期的郑成功,就被封为延平郡王。不过,这种赐予臣子亲王、郡王爵的,多数时候都是在臣子死后才会赐予,很少会在其生前就赐予臣子的。在解释亲王、郡王赐予的对象后,我们再来解释亲王、郡王之间有何区别。首先,如前文所说,亲王的地位是要高于郡王的,明制:“亲王授金册金宝,郡王授涂金银册银宝” ,显然郡王的等级是要低于亲王的,一个用的是银宝,而另外一个用的是金宝,谁高谁低,是一目了然。再是待遇,据明史所载,亲王爵“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一个亲王每年可得粮五万石,钱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郡王爵“岁支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一十匹,纻丝五十匹,罗二十五匹,绢及冬夏布各一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匹草料月支十匹”,一个郡王每年可得粮六千石,钱二千八百贯,锦一十匹,纻丝五十匹,罗二十五匹,绢及冬夏布各一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匹草料月支十匹。从以上的记载可看出,郡王与亲王的待遇是较为悬殊的,如郡王每年只能得粮六千石,钱二千八百贯,而亲王却能得粮五万石,钱二万五千贯,两者相差仅10倍。其次是與服,在“與服”上,亲王与郡王的待遇也是相差很多的。如亲王能坐用象牙装饰的车子,即象辂,而郡王却不能坐。再如亲王能穿“衮冕九章,冕九旒,旒九玉”的冕服,而郡王却只能穿“衮冕七章,冕三采玉珠,七旒”的冕服。再如亲王册宝是用金,而郡王册宝是用镀金,同时亲王的印玺是金印,郡王是镀金银印。再如亲王的府邸可以是“王城之外,周垣、西门、堂库等室在其间,凡为宫殿室屋八百间有奇”,而郡王的府邸却只能是“门楼、厅厢、厨库、米仓等,共数十间而已”。总得说,明代的亲王,其无论是在身份、地位,还是待遇都要比郡王高出数倍之上。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明朝多数郡王都是亲王的儿子辈,作为儿子,他的身份、地位和待遇又岂能高过父亲呢?要知道,他的郡王爵可是源于他父亲的亲王爵。
4,tnt亲王府怎么打
TNT亲王府怎么打许多玩家问我,TNT亲王府怎么打能通关呢?TNT亲王府怎么又又和技巧呢?我23级,来看看我的攻略吧。 BOSS的攻击方式: 1、单攻:丢一只圣光凝结成的长矛,造成小范围250伤害。只要不扎堆,一次只能打到一个。 2、群技能:全屏200伤害。 3、召唤:召唤出拿着平底锅的川儿。 打法: 首先,站位是个问题。单刷不是不可能,召唤的川儿一直正巧在你身边。(= =!我是没能过) 需要注意的几点: 1、川儿一定要一回合内打死,否则她会主动跑过去把平底锅送给宫亲王。 2、把川儿打死后,一定要在本回合内拿到锅子(最好第一个出手的人打死,后面的人加上)否则宫亲王会自己走过去拿掉落在地上的平底锅。 川儿是400血,攻击不够的需要第二个队友补刀(所以输出是个问题,但也没太高的要求)然后第三个队友飞过去捡到锅子,比较浪费时间。 平底锅作用: 1.平底锅状态能给拥有者增加一倍的伤害(宫亲王得到后伤害翻倍,玩家得到后,全队伤害翻倍)。 2.平底锅只能存在于一方手中,若宫亲王先得到平底锅,不要紧张,等第二次召唤川儿时,把川儿打死拿到平底锅,则宫亲王的效果消失,玩家全队得到增益。反之亦然。
文章TAG:
tnt亲王府 TNT亲王府怎么捡铁锅 亲王 亲王府 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