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2司马仲达传攻略,吞食天地司马懿传练级处
作者:本站作者
1,吞食天地司马懿传练级处
绵竹关。基本所有已原版地图为模型的版本练级点都在绵竹关
2,求fc游戏吞食天地2剧情攻略
记得给分哦第四章 赤壁之战流程往南到柴桑城>和周瑜等对话>和孙权对话>往东面村子>和右上屋子里的老人对话>去渡口乘船到日本>往北方圣山>和大蛇的战斗>和日巫女的对话得到秘法书>乘船回东吴>往东南山洞取得硝石>在柴桑城老树下调查得到老树枝>和老人对话得到火药>乘船到荆州>通过博望坡>对挡路巨石使用火药>往襄阳城>和蔡瑁等的战斗>在宫殿地下室里得到百万之箭>回柴桑城和孙权对话>乘船到荆州>和司马徽对话>乘船回东吴>往柴桑城南面湖泊>通过水路>和庞统对话>回柴桑城和孙权对话>和周瑜对话>赤壁之战>鲁肃离队~~~~~~~~~~~~~~~~~~~~~~~~~~~~~~~~~~~~~~~~~~~~~~~~~~~~~~~~~~~*在沼泽地上行军会损失兵力 注意使用杀毒计*柴桑城可以买到铁甲和白马 *日本的村子里也有住宿的地方*流木计对大蛇比较有效*东南山洞较大 但只有两个宝箱(硝石和铜仙丹) 使用缩地计可从山洞中脱出 如果有两个入口(如博望坡) 则会回到进入时的那个入口*提供火药情报的老人背后的树就是老树 调查可获老树枝*在襄阳城把武器全部更新 *可以提前去襄阳西面山洞取得火焰甲和智复丹等好东西*柴桑南面湖边最狭窄的地方就是水路入口*赤壁之战时要让孔明站队伍第一位使用秘法书 注意提前更换军师~~~~~~~~~~~~~~~~~~~~~~~~~~~~~~~~~~~~~~~~~~~~~~~~~~~~~~~~~~~第五章 平定荆州前往荆州城>和陈矫的战斗>在荆州王座下调查得到兵符>往新野城和伊籍对话>伊籍加入>往襄阳城>和夏侯敦的战斗>往西南渡口乘船到荆南>往南面夷陵城>和曹昂等的战斗>往东北南郡>和曹仁曹洪的战斗>往北面樊城>和吕布等的战斗>回南郡右上角屋子和庞统对话得到锦囊>往樊城>和吕布等的战斗>穿过东面山洞>和东面村子里的马良马谡对话>往东南零陵大寨>和邢道荣等的战斗>往零陵城>和刘度等的战斗>往西南桂阳城>和赵范等的战斗>往东面海边>和巩志对话>往武陵城和金旋对话>和金旋的战斗>往东面长沙城>关羽和黄忠单挑>和韩玄等的战斗>和魏延对话>魏延加入>和右下角屋子里的黄忠对话>往西面山洞取得养由弓>回长沙和黄忠对话>黄忠加入>返回和马良对话>往桂阳城>和吕布等的战斗>往零陵大寨>和吕布等的战斗>往零陵城>和吕布等的战斗>回新野城>和陈登对话>陈登加入>和马良马谡对话>马良马谡加入>和刘备对话~~~~~~~~~~~~~~~~~~~~~~~~~~~~~~~~~~~~~~~~~~~~~~~~~~~~~~~~~~~~*江夏城里给一个人500金会得到兵符的情报*一定要在荆州取得兵符 否则以后的战斗敌人防御奇高*从南郡开始城池村庄或其他地点会出现隐藏宝物 地点为三面被包围 只有一面能进入的地形 少数两面被包围的地形 及城墙角落等 隐藏宝物多为现阶段的优良装备或珍稀物品 需要仔细寻找*首次和吕布战斗是一个难点 樊城一战要先使用锦囊 此战关羽奋战率100% 先封住吕布的攻击 然后用炎热计大范围削弱敌军兵力 *如果之前没有在新野城收伊籍的话 便无法见到马氏兄弟*桂阳东面海边狭窄处进入可找到巩志 *在长沙旁边的村子更新武器*长沙一战要先封住魏延 然后群殴黄忠 *建成后新野可买到钢盾和钢盔 是很久不用更换的坚固防具 推荐尽快装备 ~~~~~~~~~~~~~~~~~~~~~~~~~~~~~~~~~~~~~~~~~~~~~~~~~~~~~~~~~~~第六章 西征巴蜀流程往水镜先生宅>和司马徽对话得到酒>往襄阳城>和左上角屋子里的酒鬼对话选 是>往西面森林>和廖化的战斗>和廖化对话>廖化加入>回襄阳和酒鬼对话>庞统加入>和刘备对话>往襄阳西面山洞取得西蜀地图>和孟达对话>孟达加入>回新野城和刘备对话>诸葛亮关羽赵云离队>往编成所编成队伍>和刘备对话>往襄阳西南渡口>和法正对话>法正加入>乘船到益州>进入涪水城和刘璋对话>往东北村子和李恢对话>往北面景帝墓取得血书>和李恢对话>往北面葭萌关>和马超对话>和马超马岱的战斗>和马超马岱对话>马超马岱加入>往阳平关>和杨任等的战斗>穿过栈道往南郑关>和杨昂等的战斗>和南郑关中间屋子里的王平对话>往汉中城>和张鲁等的战斗>出城和杨怀对话>回涪水城>和杨怀高沛的战斗>进城和吴兰对话>吴兰加入>往西北村子和庞义对话>在地下室取得青铜钥匙>往北面大寨>和泠苞邓贤的战斗>用青铜钥匙打开右上屋子的门>扳动机关>往西南落凤坡>和张任等的战斗>庞统战死>涪水城和张任等的战斗>孔明关羽赵云加入>乘船往巴城>和守将等的战斗>进城和严颜对话>严颜加入>往西面巴关>和刘巴的战斗>和进入关中的小兵对话*如没等小兵入关就进入则会遭到刘巴火攻>出关和刘巴的战斗>往西北建宁的秘密军粮库>和守将的战斗>回西南建宁城>和守将等的战斗>进城和雷铜对话>雷铜加入>往北面蒋家村和蒋琬对话>穿过西面山洞>和高沛的战斗>和蒋琬母亲对话>和蒋琬对话>蒋琬加入>往北面越隽城>和守将等的战斗>进城和吴懿对话>吴懿加入>往北面山洞>和紫虚上人对话>取得火药壶>从背面进入锦竹关>对柴草使用火药壶>和张任等的战斗>往北面雒城>和张任的战斗>往西南金雁桥>和张任的单挑>往南面成都>和刘璋等的战斗>在宿馆休息>进宫殿和刘备对话~~~~~~~~~~~~~~~~~~~~~~~~~~~~~~~~~~~~~~~~~~~~~~~~~~~~~~*西征巴蜀大将为张飞 军师为庞统 还需从编成所另选三人 黄忠和魏延是肯定的人选 另外一人可选马谡或孟达 马超马岱加入后可考虑更换*和李恢对话时身上要带有西蜀地图*进入西蜀后战斗难度加大 经常遇到带大量兵士的武将 多备野营帐和银仙丹*景帝墓是本游戏中最难迷宫 第一层很大 但没什么难度 右边有赤龙剑 第二层有机关 先往北走到第三个路口 再往东走三个路口 往北走五个路口 往西走三个路口 往北走四个路口向东 就能到第三层入口 如果走错就要顺时针走回第二层入口重新进入 第三层有很多八卦符号 会自动改变刘备军的方向 摸清规律就能通过 这层可以得到银仙石和血书*如果学会离间计和落石计战斗会轻松很多 这一阶段敌人多用缚杀计和免击计 一但中招就会很麻烦 看到会这些计的要优先殴打*找到王平贿赂杨松才能进入汉中城 否则张鲁防御奇高*巴城的训练所可以提升等级到35级 推荐训练*巴城可以买到冰枪 赵云马超要及时更新 关羽的青龙刀要在锦竹后的山洞里才能获得 而黄忠的火焰弓更要等到成都 如果不是特殊喜好 建议更换主力 推荐猛将阵容 赵云 魏延 马超 马岱 张飞 或任命马良为军师 用孔明换下马岱*刘巴撤退后不要移动 稍等会有一个兵士进入关内 此时再入关和兵士对话*攻打越隽时让蒋琬站在队伍第一位(不能是军师)*锦竹关里的士兵可以无限殴打 能够用来练级(如果需要)~~~~~~~~~~~~~~~~~~~~~~~~~~~~~~~~~~~~~~~~~~~~~~~~~~~~~~~~~~第六章 北伐中原流程和刘备对话>出城由落凤坡往阳平关>和夏侯德等的战斗>穿过栈道往南郑关>和夏侯尚等的战斗>往汉中城>和夏侯渊等的战斗>在宿馆休息>进宫殿和刘备对话>关羽张飞离队>出宫和关兴张苞对话>关兴张苞加入>往东南凤鸣山大寨>和夏侯懋等的战斗>往南面南安城>和曹休等的战斗>往东面安定城>和曹纯等的战斗>往西北天水城>和姜维等人的战斗>和吉平对话得到介绍信>往南安城东面的屋子>和傅干的战斗>和华佗对话>出城和姜维的战斗>姜维加入>孔明离队>往天水城>和夏侯懋等的战斗>往东北陈仓城>和郝昭等的战斗>在右上角屋子里得到渡航书>往西面渡口>和辛毗的战斗>乘船往街亭>和曹真的战斗>沿路返回>和张合的战斗>和张合徐晃的战斗>和司马昭等的战斗>和司马师等的战斗>和司马懿等的战斗>回街亭和孔明对话>孔明加入>得到连弩>乘船往街亭>和曹真的战斗>穿过东面斜谷>往东北斜谷关>和曹彰等的战斗>往北面鲁城>和曹操的战斗>>回斜谷关>往东南的山洞取得六甲天书>往北面祁山关>和荀或庞德的战斗>往东南葫芦谷>和曹操等的战斗>回鲁城>进宫殿和刘备对话>关兴离队>和关索对话>关索加入~~~~~~~~~~~~~~~~~~~~~~~~~~~~~~~~~~~~~~~~~~~~~~~~~~~~~*先练到40级学会火神计(可以花费40000在成都训练所训练至40级)*和夏侯渊的战斗要先离间智力低的将领 集中殴打杨修 敌方如果摆静寂阵 就先用火神计击败智力低的将领使其散开 *关兴用剑 要注意更换武器*和南安城里的华佗对话可以免费恢复兵力及谋略点 *这一阶段应该是最穷的 强力武器防具真空枪 怒龙剑 青龙甲 火焰盾的价格都非常昂贵 更新装备会需要几十万的金钱*陈仓城藏有最终防具★雷神盾★天空盔★风盔及★藤甲 务必要获得*从街亭退军时会遭到司马懿等的五次伏击 选撤退即可*连弩是无属性敌全体攻击道具 使用可杀伤敌每支部队997-3997不等 与本场战斗使用次数及双方武将智力有关 受减策计 免策计和策返计的影响*取得六甲天书的山洞里可以找到★项羽护腕*鲁城和曹操第一次战斗 摆鱼鳞阵并使用策返计以保护我方智力低的武将 先离间典韦和许褚两个没脑子的 然后挨曹操和庞德打也要暴打荀或 对付庞德两个激石就差不多了 而曹操用暗杀的几率也不高 可荀或要摆了八卦阵你就节哀顺变吧 等你试好了生门自己的谋略点也快用完了 带大量金仙丹狂吞者除外 *在鲁城藏有★黑龙枪和★倚天剑 紫鲨刀可以存到役所给关索 另有大量强力武器和究级防具 以及★孟德新书*葫芦谷和曹操第二次战斗 让孔明站在队伍第一位使用六甲天书(不能是军师) 由于装备更新 此战简单很多 注意的是郭嘉经常使用策返计 滥用火神计会对自己一击必杀 连弩亦然~~~~~~~~~~~~~~~~~~~~~~~~~~~~~~~~~~~~~~~~~~~~~~~~~~~终章 光复汉室流程往葫芦谷南面渭水关>和贾诩等的战斗>和曹丕等的战斗>往南到五丈原>和曹丕等的战斗>和黄石公对话>到天水城右边的屋子里和茶商对话得到茶>和黄石公对话得到水壶>到高老庄和井边的老人对话把水壶灌满>和黄石公对话>到鲁城右边屋子里和老爷爷对话得到茶具>和黄石公对话>往五丈原>和司马懿等的战斗>从五丈原内一人手中花1000金买下还魂丹>往东面村子>和赤松子对话>通过南面的石阵>往东面长安城>和张辽等的战斗>往东南通过铁门峡谷到渡口>和张辽陈群的战斗>乘船到许昌>往南沿路>和守将等的战斗>和司马昭等的战斗>和司马师等的战斗>往洛阳城>和司马师等的战斗>和司马懿等的战斗>在宿馆休息>进宫殿和刘备对话~~~~~~~~~~~~~~~~~~~~~~~~~~~~~~~~~~~~~~~~~~~~~~~~~~~~~~~ *五丈原和司马懿一战 让孔明站队伍第一位 司马懿说话时输入上 上 下 下 左 右 上 下 即可破落雷 *石阵的走法是往南20步 再往东20步 即可出阵*长安的训练所可以训练到48级*和长安城内一老人对话得到★蛇矛 另外能以60000金买到★雷神盾 长安是最后的整顿点 各种恢复道具要准备好*铁门峡谷宝箱中有★偃月刀★薄刃斧★养由弓及最终防具*和张辽的战斗 如果陈群摆了静寂阵 就用激石或水龙攻击兵士 注意张辽出暗杀计机率较高 我方低智易被秒杀 但总的来说没有什么难度 另外这也是游戏中唯一可以用背水阵的正规战斗^_^*在胡华家可以免费恢复兵力及谋略点*最后一战 要连续打两场 第一场不要浪费太多谋略点 司马懿出现后立即摆八卦阵 设定最后一个武将为生门 则最容易被打的总大将是死门 就可以从容应战了 如果八卦阵被解阵或己方将领被暗杀计立斩 只要稳住阵脚使用招魂丹再摆阵就行了 对方如果也摆八卦阵 可以试生门也可用解阵计解 总之难度不是很大 但司马懿的防御力为255 兵力不足时会不停使用完复计 令人头疼 最好在他还3000多人的时候用计杀之 虽然他的智力有250 如果不会八卦阵则比较难(不过除了我自己 尚没见过到了这里还不会八卦阵的^_^)宝物地图:南郡 左下角 钢甲樊城 宫殿后 闪电剑葭萌关 箭楼旁 招魂丹阳平关 门右处 智复丹武陵 树林右 钢枪海边 上拐角处 智复丹涪水 左上 火焰甲建成后新野 右下第四棵树边 钢甲桂阳 左上 铁盔南郑关 左中 野营帐汉中 右上角 白虎斧巴城 右上角 野营帐巴关 右下角 冰枪建宁 左上 火焰甲蒋家村 特殊 连打剑蒋琬母被囚村 左上角 白虎斧越隽 宫殿旁 兵法书建宁军粮库 右角 银仙石锦竹 门右 青龙甲雒城 上 水龙书 左中 激石书南安 右中 真空枪成都 右中两树间 火焰弓安定 左下角 古锭刀 姜维母所住房间对面 银仙石天水 右边树上方 藤甲陈仓 右三角地带 天空盔街亭 右下角 金仙丹高老庄 左上角 银仙石鲁城 左下 金仙石 右上 半月弓 渭水关 右下 金仙石--------------------------------------------------------------------------------吞食天地Ⅱ~诸葛孔明传(中文版)录用敌武将法作者: Ralf Ye 有编成所之后,先将寄存所的物品存满(64件),然后出城与敌人战斗,战后用护身烟或烟遁计回城,取出寄存所的最后一样物品,这样队伍中有两人会变成刚才与你战斗的前两位敌将,再休息一晚,使兵力恢复正常。此法可收吕布、张辽、徐晃、曹操等敌将,甚至连司马懿也逃不了。
3,熹妃传司马仲达技能
静默之语冷却值:0 消耗:0被动:司马懿能够获得2000范围内施法者的视野且该范围内地方释放技能会为司马懿回复5点能量;司马懿基础拥有80点能量(每级提升3点能量上限),同时每次击杀或者助攻能够提升10点能量上限,将普攻替换为巨大的镰刀攻击造成法术伤害,持续4秒,镰刀每击造成250(+4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替换为镰刀后的首次攻击可位移到目标身后造成500(+8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冷却值:0 消耗:0被动:司马懿能够获得2000范围内施法者的视野且该范围内地方释放技能会为司马懿回复5点能量;司马懿基础拥有80点能量(每级提升3点能量上限),同时每次击杀或者助攻能够提升10点能量上限,将普攻替换为巨大的镰刀攻击造成法术伤害,持续4秒,镰刀每击造成250(+4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替换为镰刀后的首次攻击可位移到目标身后造成500(+8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划重点,首次攻击!!! 秒杀流不存在普攻超过三下以上,前期例外。幽影之咬冷却值:7 消耗:40司马懿释放无法被选中的灵体,过程中本体免疫控制,对穿过的敌人造成100/120/140/160/180/200(+2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效果结束后本体将会移动至灵体的位置,并对路径上的敌人造成100/120/140/160/180/200(+2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和50%减速持续1秒。冷却值:7 消耗:40司马懿释放无法被选中的灵体,过程中本体免疫控制,对穿过的敌人造成100/120/140/160/180/200(+2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效果结束后本体将会移动至灵体的位置,并对路径上的敌人造成100/120/140/160/180/200(+2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和50%减速持续1秒。入场与抓人时的神出鬼没的技能,前期尽量不要使用。荒芜之域冷却值:7 消耗:40司马懿释放灵力,压制周围的区域造成300/350/400/450/500/550(+35%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与1秒沉默,如果司马懿2秒后还在被压制的区域中则会获得25/30/35/40/45/50点的能量;被动:司马懿吸收部分的法术伤害时,将其中30%在5秒内转化为生命值,这个被动可以直接无视了,基本没卵用。冷却值:7 消耗:40司马懿释放灵力,压制周围的区域造成300/350/400/450/500/550(+35%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与1秒沉默,如果司马懿2秒后还在被压制的区域中则会获得25/30/35/40/45/50点的能量;被动:司马懿吸收部分的法术伤害时,将其中30%在5秒内转化为生命值,这个被动可以直接无视了,基本没卵用。主动效果范围性AOE沉默,关键打断各种技能释放,比如牛魔大招,貂蝉乱跳,各种BLABLABLA花里胡哨的英雄。死神降临冷却值:35/30/25 消耗:40司马懿化身死神,在短暂的蓄力后向指定地点冲击,造成700/875/1050(100%法术加成)带你法术伤害,并且会对冲击路径触碰的敌人造成50%伤害。冷却值:35/30/25 消耗:40司马懿化身死神,在短暂的蓄力后向指定地点冲击,造成700/875/1050(100%法术加成)带你法术伤害,并且会对冲击路径触碰的敌人造成50%伤害。静默之语冷却值:0 消耗:0被动:司马懿能够获得2000范围内施法者的视野且该范围内地方释放技能会为司马懿回复5点能量;司马懿基础拥有80点能量(每级提升3点能量上限),同时每次击杀或者助攻能够提升10点能量上限,将普攻替换为巨大的镰刀攻击造成法术伤害,持续4秒,镰刀每击造成250(+4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替换为镰刀后的首次攻击可位移到目标身后造成500(+8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冷却值:0 消耗:0被动:司马懿能够获得2000范围内施法者的视野且该范围内地方释放技能会为司马懿回复5点能量;司马懿基础拥有80点能量(每级提升3点能量上限),同时每次击杀或者助攻能够提升10点能量上限,将普攻替换为巨大的镰刀攻击造成法术伤害,持续4秒,镰刀每击造成250(+4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替换为镰刀后的首次攻击可位移到目标身后造成500(+8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划重点,首次攻击!!! 秒杀流不存在普攻超过三下以上,前期例外。幽影之咬冷却值:7 消耗:40司马懿释放无法被选中的灵体,过程中本体免疫控制,对穿过的敌人造成100/120/140/160/180/200(+2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效果结束后本体将会移动至灵体的位置,并对路径上的敌人造成100/120/140/160/180/200(+2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和50%减速持续1秒。冷却值:7 消耗:40司马懿释放无法被选中的灵体,过程中本体免疫控制,对穿过的敌人造成100/120/140/160/180/200(+2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效果结束后本体将会移动至灵体的位置,并对路径上的敌人造成100/120/140/160/180/200(+2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和50%减速持续1秒。入场与抓人时的神出鬼没的技能,前期尽量不要使用。荒芜之域冷却值:7 消耗:40司马懿释放灵力,压制周围的区域造成300/350/400/450/500/550(+35%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与1秒沉默,如果司马懿2秒后还在被压制的区域中则会获得25/30/35/40/45/50点的能量;被动:司马懿吸收部分的法术伤害时,将其中30%在5秒内转化为生命值,这个被动可以直接无视了,基本没卵用。冷却值:7 消耗:40司马懿释放灵力,压制周围的区域造成300/350/400/450/500/550(+35%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与1秒沉默,如果司马懿2秒后还在被压制的区域中则会获得25/30/35/40/45/50点的能量;被动:司马懿吸收部分的法术伤害时,将其中30%在5秒内转化为生命值,这个被动可以直接无视了,基本没卵用。主动效果范围性AOE沉默,关键打断各种技能释放,比如牛魔大招,貂蝉乱跳,各种BLABLABLA花里胡哨的英雄。死神降临冷却值:35/30/25 消耗:40司马懿化身死神,在短暂的蓄力后向指定地点冲击,造成700/875/1050(100%法术加成)带你法术伤害,并且会对冲击路径触碰的敌人造成50%伤害。冷却值:35/30/25 消耗:40司马懿化身死神,在短暂的蓄力后向指定地点冲击,造成700/875/1050(100%法术加成)带你法术伤害,并且会对冲击路径触碰的敌人造成50%伤害。静默之语冷却值:0 消耗:0被动:司马懿能够获得2000范围内施法者的视野且该范围内地方释放技能会为司马懿回复5点能量;司马懿基础拥有80点能量(每级提升3点能量上限),同时每次击杀或者助攻能够提升10点能量上限,将普攻替换为巨大的镰刀攻击造成法术伤害,持续4秒,镰刀每击造成250(+4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替换为镰刀后的首次攻击可位移到目标身后造成500(+8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冷却值:0 消耗:0被动:司马懿能够获得2000范围内施法者的视野且该范围内地方释放技能会为司马懿回复5点能量;司马懿基础拥有80点能量(每级提升3点能量上限),同时每次击杀或者助攻能够提升10点能量上限,将普攻替换为巨大的镰刀攻击造成法术伤害,持续4秒,镰刀每击造成250(+4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替换为镰刀后的首次攻击可位移到目标身后造成500(+8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划重点,首次攻击!!! 秒杀流不存在普攻超过三下以上,前期例外。幽影之咬冷却值:7 消耗:40司马懿释放无法被选中的灵体,过程中本体免疫控制,对穿过的敌人造成100/120/140/160/180/200(+2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效果结束后本体将会移动至灵体的位置,并对路径上的敌人造成100/120/140/160/180/200(+2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和50%减速持续1秒。冷却值:7 消耗:40司马懿释放无法被选中的灵体,过程中本体免疫控制,对穿过的敌人造成100/120/140/160/180/200(+2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效果结束后本体将会移动至灵体的位置,并对路径上的敌人造成100/120/140/160/180/200(+20%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和50%减速持续1秒。入场与抓人时的神出鬼没的技能,前期尽量不要使用。荒芜之域冷却值:7 消耗:40司马懿释放灵力,压制周围的区域造成300/350/400/450/500/550(+35%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与1秒沉默,如果司马懿2秒后还在被压制的区域中则会获得25/30/35/40/45/50点的能量;被动:司马懿吸收部分的法术伤害时,将其中30%在5秒内转化为生命值,这个被动可以直接无视了,基本没卵用。冷却值:7 消耗:40司马懿释放灵力,压制周围的区域造成300/350/400/450/500/550(+35%法术加成)点法术伤害与1秒沉默,如果司马懿2秒后还在被压制的区域中则会获得25/30/35/40/45/50点的能量;被动:司马懿吸收部分的法术伤害时,将其中30%在5秒内转化为生命值,这个被动可以直接无视了,基本没卵用。主动效果范围性AOE沉默,关键打断各种技能释放,比如牛魔大招,貂蝉乱跳,各种BLABLABLA花里胡哨的英雄。死神降临冷却值:35/30/25 消耗:40司马懿化身死神,在短暂的蓄力后向指定地点冲击,造成700/875/1050(100%法术加成)带你法术伤害,并且会对冲击路径触碰的敌人造成50%伤害。冷却值:35/30/25 消耗:40司马懿化身死神,在短暂的蓄力后向指定地点冲击,造成700/875/1050(100%法术加成)带你法术伤害,并且会对冲击路径触碰的敌人造成50%伤害。
4,司马微为什么说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时
如果将三国的所有谋士(其实有不少人都不能仅仅用谋士二字来概括的)进行排名比较,司马懿可以进入前十名,但无论如何都排列不进前三名!论年龄,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无可非议。他活得太久,熬死了太多的同时代的英雄豪杰,笑到了最后,如愿以偿大获全胜,成功布局自己的子孙一步步蚕食、夺取了曹氏的江山,最终统一了华夏。以谋士来界定他,其实有些屈才了。他是一个军政全才,野心勃勃,最后身居高位,是魏国后期实质上的全面掌控者。如果单论玩政治玩阴谋,他足以与曹操比肩,实力在伯仲之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顶尖高手,无人可比!就连诸葛亮也自愧弗如,难以望其项背,只能甘拜下风。他比曹操差的是,曹操既玩*,同时也玩政治阳谋。曹操有一步步创业打天下的辉煌经历,而司马懿没有。在这方面,他们之间的差距很大。司马懿不苟言笑,个性阴骘,老谋深算。而曹操却是高视阔步叱咤风云豪情满怀文采风流,个性魅力溢于言表。司马懿刚开始是扮演谋士的角色,后来扮演的是政治家的角色。曹操一开始就扮演的是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角色。所以曹操的历史地位要远远高于司马懿!他们之间最相似之处就是他们最后都扮演了一手遮天的权臣角色,都有谋朝篡位的政治野心,最终都如愿以偿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曹操簒汉,司马懿簒魏。如果在九泉之下相会,他们会惊叹,前后的簒位历史是如此惊人地相似、重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可谓一丘之貉,可以展开一番深入的交流探讨比试,寻找到很多共同的语言,惺惺相惜,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尽管个性差异很大,但并不妨碍他们的互相取经,彼此仰慕。跟曹操相比,诸葛亮闪亮登场的时间有点儿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迟到者,相互间的交集不多。在赤壁之战中,他们有了第一次交手,但曹操当时扮演的是主角,诸葛亮扮演的是敌对方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配角,虽然是小试牛刀,但是他的作用却不可低估。曹操真正领教诸葛亮的厉害是在夺取汉中的战役之中,那一仗曹操完败,丢掉了战略要地汉中不说,还不幸折了大将夏侯渊(当然了,汉中战役诸葛亮不是直接参与者,但他是战略决策制定者)。在刘备集团中,诸葛亮最初扮演的也是谋士的角色。但诸葛亮是一个绝世罕见的大才,当军师当谋士实属大材小用。他很快就从幕后走上了前台,完成了从谋士到统帅角色的华丽转身。后来诸葛亮一步步成长为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发明家,也是实至名归顺理成章的!他当之无愧!他没有个人政治野心,只玩阳谋不玩阴谋。要论玩阳谋,在三国时代,他是首屈一指的大师,无人能及!《隆中对》充分展示出了诸葛亮无与伦比的高超的战略眼光,但凭这一点,就足以扬名立万名垂青史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有如此高明的见解,在三国时代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他辅佐走投无路一穷二白寄人篱下狼狈不堪的刘备白手起家,虎口夺食,创业打江山,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格局。后来他又收拾了刘备夷陵之战惨败后蜀国元气大伤的残局,东和北拒,平定叛乱,恢复经济,苦练精兵,以弱敌强,以攻代守,主动出击。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搅得强大的魏国不得安宁。震慑住了虎视眈眈的强敌,为弱小的蜀国赢得了数十年偏安一隅的生存空间。足见他的聪明才智有多么的出类拔萃!后来他也登上了丞相的高位。他有忠贞不渝的政治抱负。他勤政、忠诚、廉洁、正直,嫉恶如仇。他为了蜀汉政权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流芳千古,感动了后世无数的中国人。他超强的人格魅力是无与伦比的。综合评比,全面衡量,将他排名第一是无可厚非的。他跟曹操相比,他们的相似之处是,他们都有创业打天下的人生经历,后来都坐到了丞相的高位上去。他们最主要的区别是,曹操出生于官宦之家,诸葛亮等同于布衣百姓。曹操有政治野心,善于玩弄阴谋诡计,玩弄权术。而诸葛亮没有。若论在逆境中逆袭的本领,诸葛亮也是独一无二无可匹敌的。尽管他最终并未逆袭成功,再创奇迹收复中原,复兴汉室,一统天下。若以成败论英雄,他只是一个悲剧英雄。如果就此质疑或者否认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是很荒谬也很可笑的。至于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比,论玩阴谋,司马懿比诸葛亮强得多。论玩阳谋,诸葛亮远超司马懿。虽然在战场上打不过诸葛亮,但是司马懿最终却耗死了诸葛亮,他的子孙最终夺取了曹氏江山。诸葛亮的子孙战死沙场,为蜀汉政权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诸葛亮流芳千古,司马家族遗臭万年!不是诸葛亮的军事谋略不行,而是他背靠的国家太弱小,难以施展。不是司马懿的军事谋略很了不起,而是他背靠的国家太强大,他有太多的回旋余地!战争毕竟是国家实力的较量。壮志未酬,实力不济,纵然是神仙下凡也是枉然,何况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也犯过不少错误。但我们不应该求全责备去苛求他。天意难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已经尽力了。如果以谋士来归纳定义诸葛亮,那真是亵渎他的才华了。吴国的周瑜、鲁肃、陆逊等人都是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胆识过人,他们都不仅仅是幕后活动的谋士身份那么简单了。但他们都不属于白手兴家的创业者。体会不到刘备、诸葛亮那样创业的艰辛。至于曹操麾下的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煜、刘晔之流,袁绍麾下的田丰、沮授、许攸,郭图、审配之流 。他们才是货真价实的谋士。一直都是在幕后出谋划策的角色。与诸葛家属于同一个阵营里的庞统、法正都是军事大才,可惜寿命太短,恍若流星,还没有发挥出太多的光华就悄然陨落了。至于诸葛亮的好友徐庶,由于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的才能没有舞台施展,被完全埋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也没有留下多少痕迹。若单论军事谋略,他们各有千秋,也许都不输诸葛亮、曹操、司马懿等人。但就全面发展,领导管理统率能力而言,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们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因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有很大的局限,不可能太出彩了。如果将三国的所有谋士(其实有不少人都不能仅仅用谋士二字来概括的)进行排名比较,司马懿可以进入前十名,但无论如何都排列不进前三名!论年龄,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无可非议。他活得太久,熬死了太多的同时代的英雄豪杰,笑到了最后,如愿以偿大获全胜,成功布局自己的子孙一步步蚕食、夺取了曹氏的江山,最终统一了华夏。以谋士来界定他,其实有些屈才了。他是一个军政全才,野心勃勃,最后身居高位,是魏国后期实质上的全面掌控者。如果单论玩政治玩阴谋,他足以与曹操比肩,实力在伯仲之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顶尖高手,无人可比!就连诸葛亮也自愧弗如,难以望其项背,只能甘拜下风。他比曹操差的是,曹操既玩*,同时也玩政治阳谋。曹操有一步步创业打天下的辉煌经历,而司马懿没有。在这方面,他们之间的差距很大。司马懿不苟言笑,个性阴骘,老谋深算。而曹操却是高视阔步叱咤风云豪情满怀文采风流,个性魅力溢于言表。司马懿刚开始是扮演谋士的角色,后来扮演的是政治家的角色。曹操一开始就扮演的是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角色。所以曹操的历史地位要远远高于司马懿!他们之间最相似之处就是他们最后都扮演了一手遮天的权臣角色,都有谋朝篡位的政治野心,最终都如愿以偿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曹操簒汉,司马懿簒魏。如果在九泉之下相会,他们会惊叹,前后的簒位历史是如此惊人地相似、重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可谓一丘之貉,可以展开一番深入的交流探讨比试,寻找到很多共同的语言,惺惺相惜,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尽管个性差异很大,但并不妨碍他们的互相取经,彼此仰慕。跟曹操相比,诸葛亮闪亮登场的时间有点儿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迟到者,相互间的交集不多。在赤壁之战中,他们有了第一次交手,但曹操当时扮演的是主角,诸葛亮扮演的是敌对方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配角,虽然是小试牛刀,但是他的作用却不可低估。曹操真正领教诸葛亮的厉害是在夺取汉中的战役之中,那一仗曹操完败,丢掉了战略要地汉中不说,还不幸折了大将夏侯渊(当然了,汉中战役诸葛亮不是直接参与者,但他是战略决策制定者)。在刘备集团中,诸葛亮最初扮演的也是谋士的角色。但诸葛亮是一个绝世罕见的大才,当军师当谋士实属大材小用。他很快就从幕后走上了前台,完成了从谋士到统帅角色的华丽转身。后来诸葛亮一步步成长为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发明家,也是实至名归顺理成章的!他当之无愧!他没有个人政治野心,只玩阳谋不玩阴谋。要论玩阳谋,在三国时代,他是首屈一指的大师,无人能及!《隆中对》充分展示出了诸葛亮无与伦比的高超的战略眼光,但凭这一点,就足以扬名立万名垂青史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有如此高明的见解,在三国时代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他辅佐走投无路一穷二白寄人篱下狼狈不堪的刘备白手起家,虎口夺食,创业打江山,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格局。后来他又收拾了刘备夷陵之战惨败后蜀国元气大伤的残局,东和北拒,平定叛乱,恢复经济,苦练精兵,以弱敌强,以攻代守,主动出击。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搅得强大的魏国不得安宁。震慑住了虎视眈眈的强敌,为弱小的蜀国赢得了数十年偏安一隅的生存空间。足见他的聪明才智有多么的出类拔萃!后来他也登上了丞相的高位。他有忠贞不渝的政治抱负。他勤政、忠诚、廉洁、正直,嫉恶如仇。他为了蜀汉政权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流芳千古,感动了后世无数的中国人。他超强的人格魅力是无与伦比的。综合评比,全面衡量,将他排名第一是无可厚非的。他跟曹操相比,他们的相似之处是,他们都有创业打天下的人生经历,后来都坐到了丞相的高位上去。他们最主要的区别是,曹操出生于官宦之家,诸葛亮等同于布衣百姓。曹操有政治野心,善于玩弄阴谋诡计,玩弄权术。而诸葛亮没有。若论在逆境中逆袭的本领,诸葛亮也是独一无二无可匹敌的。尽管他最终并未逆袭成功,再创奇迹收复中原,复兴汉室,一统天下。若以成败论英雄,他只是一个悲剧英雄。如果就此质疑或者否认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是很荒谬也很可笑的。至于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比,论玩阴谋,司马懿比诸葛亮强得多。论玩阳谋,诸葛亮远超司马懿。虽然在战场上打不过诸葛亮,但是司马懿最终却耗死了诸葛亮,他的子孙最终夺取了曹氏江山。诸葛亮的子孙战死沙场,为蜀汉政权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诸葛亮流芳千古,司马家族遗臭万年!不是诸葛亮的军事谋略不行,而是他背靠的国家太弱小,难以施展。不是司马懿的军事谋略很了不起,而是他背靠的国家太强大,他有太多的回旋余地!战争毕竟是国家实力的较量。壮志未酬,实力不济,纵然是神仙下凡也是枉然,何况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也犯过不少错误。但我们不应该求全责备去苛求他。天意难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已经尽力了。如果以谋士来归纳定义诸葛亮,那真是亵渎他的才华了。吴国的周瑜、鲁肃、陆逊等人都是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胆识过人,他们都不仅仅是幕后活动的谋士身份那么简单了。但他们都不属于白手兴家的创业者。体会不到刘备、诸葛亮那样创业的艰辛。至于曹操麾下的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煜、刘晔之流,袁绍麾下的田丰、沮授、许攸,郭图、审配之流 。他们才是货真价实的谋士。一直都是在幕后出谋划策的角色。与诸葛家属于同一个阵营里的庞统、法正都是军事大才,可惜寿命太短,恍若流星,还没有发挥出太多的光华就悄然陨落了。至于诸葛亮的好友徐庶,由于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的才能没有舞台施展,被完全埋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也没有留下多少痕迹。若单论军事谋略,他们各有千秋,也许都不输诸葛亮、曹操、司马懿等人。但就全面发展,领导管理统率能力而言,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们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因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有很大的局限,不可能太出彩了。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在诸葛亮伐蜀战争中,两人曾经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司马懿凭借着老谋深算,忍辱负重,采取坚守防御的战略,熬死了诸葛亮。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已经没有了对手的司马懿,为何终其一生也没有发动过伐蜀战争?难道真是他敬佩诸葛亮的精神,对蜀汉心存怜惜吗?一、 司马懿并非没有伐蜀之意。其实,司马懿对蜀汉没有什么怜惜之意,能够灭亡蜀汉,创建不世之功,是每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的理想,司马懿也概莫能外。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就向蜀汉发动了报复性的反攻。在这一次反攻中,司马懿就担任从上庸进攻汉中魏军的主将。不过那一次进攻,让司马懿感受到了蜀道之难。上庸和汉中虽然有水道相通,但是四面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再加上又是逆流而上,更加重了进攻的难度。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在险要的山路上跋涉,又加上风雨侵袭,造成军队行动困难,还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等到司马懿到达战地,曹魏就取消了这次行动,让司马懿退回了上庸。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司马懿也怀有攻打蜀汉的心思。他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先用坚守战术让诸葛亮无懈可击,转入对峙状态。然后等到诸葛亮的后勤补给困难,在撤军的时候再进行追击。如果司马懿的战术成功,蜀军将遭到严重的损失。那么,司马懿就可能采取下一步伐蜀的战役。在等到蜀军撤退的消息后,司马懿马上发起了追击。但是由于过去多次遭到诸葛亮“回马枪”战术的教训,在蜀军摆开防御的阵势后,司马懿又撤回了大营固守。当司马懿巡视蜀军留下的营地,判断诸葛亮已死后,再发起追击已经晚了。不过,我们从司马懿的这些举动来看,他还是渴望歼灭蜀军主力的。在蜀军撤退后,司马懿依然注视着蜀汉的动静。当他得知蜀军发生内讧,大将魏延被杀的消息,马上向曹睿上表,要求亲自率军伐蜀。这个建议虽然没有得到曹睿的同意,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司马懿灭蜀的雄心。二、 司马懿没有掌握军政大权时不能伐蜀。可是,这样有着伐蜀雄心的司马懿,却一直没有能够发动伐蜀之役。这主要是因为他虽然是曹魏的重臣,在高平陵政变前,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这使得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司马懿是一个有才能,有野心的人。他隐藏很深,又性格坚忍,为了不应曹操的征召,能够成年的装病。但是即便如此,他的真实面目还是被曹操看得十分清楚。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狼视鹰顾,于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还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让曹丕防范着他。曹操的嘱咐,成为了罩在司马懿头上的魔咒。司马懿为了曹魏江山尽心尽力,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信任。曹丕、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很好,可是都是利用司马懿的才能为自己出力,并不把军政大权交到他的手中。在诸葛亮、魏延死去,司马懿向曹睿上表要求伐蜀。此时的曹睿因为打退了吴蜀的进攻,再加上诸葛亮已死,解除了曹魏的威胁。曹仁对于繁忙的国事感到厌烦,急于享乐,于是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由于没有军政大权,也只能看着机会错失而无可奈何。即便是在曹睿去世,让司马懿赶回来托孤的时候,依然在人事安排上做了手脚。当时曹睿指定的托孤大臣是曹爽和司马懿。曹爽的职位是侍中,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的职位是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我们猛一看似乎两人的职权都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其中巨大的差别。那就是曹爽拥有大将军,假节钺的权力。这使得曹爽拥有了曹魏的最高军职,掌控了曹魏的所有军权。在权力的分配上,曹睿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家人,对于司马懿还是留了一手的。这使得司马懿位高而权不重,国家重要的举措还是出自曹爽之手。魏正始五年三月,曹爽为了获得威名,发动了伐蜀之战。在这场兴势之战中,曹爽调集了关陇的魏军主力,与诸葛玄一起入骆口进攻汉中。在这场战役中,蜀将王平依托兴势天险,阻止了魏军的攻势。最终曹爽损兵折将,与夏侯玄撤回了关中。这场败仗使得关中为之虚耗。曹爽与夏侯玄的军事能力远不如司马懿,如果这一场战役由司马懿来指挥,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当时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是曹爽,他是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的政敌司马懿来指挥这场战役的。因此,没有掌握实权的司马懿,只能在旁边望洋兴叹了。三、 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后又没机会伐蜀。在经过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除掉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去攻打蜀国了。但是,司马懿依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司马懿虽然掌控了曹魏的政局,但是在当时的国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曹魏的支持者。司马懿必须要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为司马氏家族的未来奠定基础。因此,他大肆诛杀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的夏侯霸就看出危险,被迫逃奔了敌国蜀汉。当姜维问及司马懿是否有征伐蜀国的企图时,夏侯霸精辟的回答说,“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这说明了司马懿当时的主要的目标,就是赶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来稳固自己家族在曹魏的地位,为将来篡位做准备。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司马懿当时已经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来完成伐蜀的目标了。司马懿是在魏嘉平元年春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死去的时候是魏嘉平三年秋八月。他掌控曹魏军政大权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稳定内部,奠定家族基础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完成伐蜀的目标呢?因此,在世事就是如此,在司马懿有时间精力的时候,他没有伐蜀的机会。当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能够伐蜀的时候,却又没有了时间精力。最终,司马懿还是没有实现他伐蜀的愿望,把这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昭。结语:司马懿最大的对手诸葛亮去世后,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精神感到敬佩,对蜀汉心怀怜惜。而是根本没有机会亲自发动伐蜀之战,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司马懿想要伐蜀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臣子,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一切都要看当权者的眼色。他在魏延死后,想乘隙伐蜀,被曹睿拒绝。在曹爽发动伐蜀之战时,司马懿只能扮演一个旁观者,对战局无能为力。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他虽然拥有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但是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在他剩下的这两年多生命中,只能把发展家族势力,掌控曹魏政权当作首要的目标,至于说伐蜀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因此,司马懿最终也未能亲自发动伐蜀之战。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如果将三国的所有谋士(其实有不少人都不能仅仅用谋士二字来概括的)进行排名比较,司马懿可以进入前十名,但无论如何都排列不进前三名!论年龄,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无可非议。他活得太久,熬死了太多的同时代的英雄豪杰,笑到了最后,如愿以偿大获全胜,成功布局自己的子孙一步步蚕食、夺取了曹氏的江山,最终统一了华夏。以谋士来界定他,其实有些屈才了。他是一个军政全才,野心勃勃,最后身居高位,是魏国后期实质上的全面掌控者。如果单论玩政治玩阴谋,他足以与曹操比肩,实力在伯仲之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顶尖高手,无人可比!就连诸葛亮也自愧弗如,难以望其项背,只能甘拜下风。他比曹操差的是,曹操既玩*,同时也玩政治阳谋。曹操有一步步创业打天下的辉煌经历,而司马懿没有。在这方面,他们之间的差距很大。司马懿不苟言笑,个性阴骘,老谋深算。而曹操却是高视阔步叱咤风云豪情满怀文采风流,个性魅力溢于言表。司马懿刚开始是扮演谋士的角色,后来扮演的是政治家的角色。曹操一开始就扮演的是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角色。所以曹操的历史地位要远远高于司马懿!他们之间最相似之处就是他们最后都扮演了一手遮天的权臣角色,都有谋朝篡位的政治野心,最终都如愿以偿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曹操簒汉,司马懿簒魏。如果在九泉之下相会,他们会惊叹,前后的簒位历史是如此惊人地相似、重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可谓一丘之貉,可以展开一番深入的交流探讨比试,寻找到很多共同的语言,惺惺相惜,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尽管个性差异很大,但并不妨碍他们的互相取经,彼此仰慕。跟曹操相比,诸葛亮闪亮登场的时间有点儿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迟到者,相互间的交集不多。在赤壁之战中,他们有了第一次交手,但曹操当时扮演的是主角,诸葛亮扮演的是敌对方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配角,虽然是小试牛刀,但是他的作用却不可低估。曹操真正领教诸葛亮的厉害是在夺取汉中的战役之中,那一仗曹操完败,丢掉了战略要地汉中不说,还不幸折了大将夏侯渊(当然了,汉中战役诸葛亮不是直接参与者,但他是战略决策制定者)。在刘备集团中,诸葛亮最初扮演的也是谋士的角色。但诸葛亮是一个绝世罕见的大才,当军师当谋士实属大材小用。他很快就从幕后走上了前台,完成了从谋士到统帅角色的华丽转身。后来诸葛亮一步步成长为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发明家,也是实至名归顺理成章的!他当之无愧!他没有个人政治野心,只玩阳谋不玩阴谋。要论玩阳谋,在三国时代,他是首屈一指的大师,无人能及!《隆中对》充分展示出了诸葛亮无与伦比的高超的战略眼光,但凭这一点,就足以扬名立万名垂青史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有如此高明的见解,在三国时代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他辅佐走投无路一穷二白寄人篱下狼狈不堪的刘备白手起家,虎口夺食,创业打江山,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格局。后来他又收拾了刘备夷陵之战惨败后蜀国元气大伤的残局,东和北拒,平定叛乱,恢复经济,苦练精兵,以弱敌强,以攻代守,主动出击。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搅得强大的魏国不得安宁。震慑住了虎视眈眈的强敌,为弱小的蜀国赢得了数十年偏安一隅的生存空间。足见他的聪明才智有多么的出类拔萃!后来他也登上了丞相的高位。他有忠贞不渝的政治抱负。他勤政、忠诚、廉洁、正直,嫉恶如仇。他为了蜀汉政权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流芳千古,感动了后世无数的中国人。他超强的人格魅力是无与伦比的。综合评比,全面衡量,将他排名第一是无可厚非的。他跟曹操相比,他们的相似之处是,他们都有创业打天下的人生经历,后来都坐到了丞相的高位上去。他们最主要的区别是,曹操出生于官宦之家,诸葛亮等同于布衣百姓。曹操有政治野心,善于玩弄阴谋诡计,玩弄权术。而诸葛亮没有。若论在逆境中逆袭的本领,诸葛亮也是独一无二无可匹敌的。尽管他最终并未逆袭成功,再创奇迹收复中原,复兴汉室,一统天下。若以成败论英雄,他只是一个悲剧英雄。如果就此质疑或者否认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是很荒谬也很可笑的。至于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比,论玩阴谋,司马懿比诸葛亮强得多。论玩阳谋,诸葛亮远超司马懿。虽然在战场上打不过诸葛亮,但是司马懿最终却耗死了诸葛亮,他的子孙最终夺取了曹氏江山。诸葛亮的子孙战死沙场,为蜀汉政权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诸葛亮流芳千古,司马家族遗臭万年!不是诸葛亮的军事谋略不行,而是他背靠的国家太弱小,难以施展。不是司马懿的军事谋略很了不起,而是他背靠的国家太强大,他有太多的回旋余地!战争毕竟是国家实力的较量。壮志未酬,实力不济,纵然是神仙下凡也是枉然,何况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也犯过不少错误。但我们不应该求全责备去苛求他。天意难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已经尽力了。如果以谋士来归纳定义诸葛亮,那真是亵渎他的才华了。吴国的周瑜、鲁肃、陆逊等人都是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胆识过人,他们都不仅仅是幕后活动的谋士身份那么简单了。但他们都不属于白手兴家的创业者。体会不到刘备、诸葛亮那样创业的艰辛。至于曹操麾下的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煜、刘晔之流,袁绍麾下的田丰、沮授、许攸,郭图、审配之流 。他们才是货真价实的谋士。一直都是在幕后出谋划策的角色。与诸葛家属于同一个阵营里的庞统、法正都是军事大才,可惜寿命太短,恍若流星,还没有发挥出太多的光华就悄然陨落了。至于诸葛亮的好友徐庶,由于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的才能没有舞台施展,被完全埋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也没有留下多少痕迹。若单论军事谋略,他们各有千秋,也许都不输诸葛亮、曹操、司马懿等人。但就全面发展,领导管理统率能力而言,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们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因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有很大的局限,不可能太出彩了。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在诸葛亮伐蜀战争中,两人曾经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司马懿凭借着老谋深算,忍辱负重,采取坚守防御的战略,熬死了诸葛亮。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已经没有了对手的司马懿,为何终其一生也没有发动过伐蜀战争?难道真是他敬佩诸葛亮的精神,对蜀汉心存怜惜吗?一、 司马懿并非没有伐蜀之意。其实,司马懿对蜀汉没有什么怜惜之意,能够灭亡蜀汉,创建不世之功,是每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的理想,司马懿也概莫能外。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就向蜀汉发动了报复性的反攻。在这一次反攻中,司马懿就担任从上庸进攻汉中魏军的主将。不过那一次进攻,让司马懿感受到了蜀道之难。上庸和汉中虽然有水道相通,但是四面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再加上又是逆流而上,更加重了进攻的难度。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在险要的山路上跋涉,又加上风雨侵袭,造成军队行动困难,还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等到司马懿到达战地,曹魏就取消了这次行动,让司马懿退回了上庸。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司马懿也怀有攻打蜀汉的心思。他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先用坚守战术让诸葛亮无懈可击,转入对峙状态。然后等到诸葛亮的后勤补给困难,在撤军的时候再进行追击。如果司马懿的战术成功,蜀军将遭到严重的损失。那么,司马懿就可能采取下一步伐蜀的战役。在等到蜀军撤退的消息后,司马懿马上发起了追击。但是由于过去多次遭到诸葛亮“回马枪”战术的教训,在蜀军摆开防御的阵势后,司马懿又撤回了大营固守。当司马懿巡视蜀军留下的营地,判断诸葛亮已死后,再发起追击已经晚了。不过,我们从司马懿的这些举动来看,他还是渴望歼灭蜀军主力的。在蜀军撤退后,司马懿依然注视着蜀汉的动静。当他得知蜀军发生内讧,大将魏延被杀的消息,马上向曹睿上表,要求亲自率军伐蜀。这个建议虽然没有得到曹睿的同意,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司马懿灭蜀的雄心。二、 司马懿没有掌握军政大权时不能伐蜀。可是,这样有着伐蜀雄心的司马懿,却一直没有能够发动伐蜀之役。这主要是因为他虽然是曹魏的重臣,在高平陵政变前,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这使得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司马懿是一个有才能,有野心的人。他隐藏很深,又性格坚忍,为了不应曹操的征召,能够成年的装病。但是即便如此,他的真实面目还是被曹操看得十分清楚。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狼视鹰顾,于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还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让曹丕防范着他。曹操的嘱咐,成为了罩在司马懿头上的魔咒。司马懿为了曹魏江山尽心尽力,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信任。曹丕、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很好,可是都是利用司马懿的才能为自己出力,并不把军政大权交到他的手中。在诸葛亮、魏延死去,司马懿向曹睿上表要求伐蜀。此时的曹睿因为打退了吴蜀的进攻,再加上诸葛亮已死,解除了曹魏的威胁。曹仁对于繁忙的国事感到厌烦,急于享乐,于是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由于没有军政大权,也只能看着机会错失而无可奈何。即便是在曹睿去世,让司马懿赶回来托孤的时候,依然在人事安排上做了手脚。当时曹睿指定的托孤大臣是曹爽和司马懿。曹爽的职位是侍中,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的职位是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我们猛一看似乎两人的职权都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其中巨大的差别。那就是曹爽拥有大将军,假节钺的权力。这使得曹爽拥有了曹魏的最高军职,掌控了曹魏的所有军权。在权力的分配上,曹睿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家人,对于司马懿还是留了一手的。这使得司马懿位高而权不重,国家重要的举措还是出自曹爽之手。魏正始五年三月,曹爽为了获得威名,发动了伐蜀之战。在这场兴势之战中,曹爽调集了关陇的魏军主力,与诸葛玄一起入骆口进攻汉中。在这场战役中,蜀将王平依托兴势天险,阻止了魏军的攻势。最终曹爽损兵折将,与夏侯玄撤回了关中。这场败仗使得关中为之虚耗。曹爽与夏侯玄的军事能力远不如司马懿,如果这一场战役由司马懿来指挥,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当时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是曹爽,他是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的政敌司马懿来指挥这场战役的。因此,没有掌握实权的司马懿,只能在旁边望洋兴叹了。三、 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后又没机会伐蜀。在经过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除掉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去攻打蜀国了。但是,司马懿依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司马懿虽然掌控了曹魏的政局,但是在当时的国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曹魏的支持者。司马懿必须要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为司马氏家族的未来奠定基础。因此,他大肆诛杀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的夏侯霸就看出危险,被迫逃奔了敌国蜀汉。当姜维问及司马懿是否有征伐蜀国的企图时,夏侯霸精辟的回答说,“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这说明了司马懿当时的主要的目标,就是赶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来稳固自己家族在曹魏的地位,为将来篡位做准备。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司马懿当时已经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来完成伐蜀的目标了。司马懿是在魏嘉平元年春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死去的时候是魏嘉平三年秋八月。他掌控曹魏军政大权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稳定内部,奠定家族基础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完成伐蜀的目标呢?因此,在世事就是如此,在司马懿有时间精力的时候,他没有伐蜀的机会。当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能够伐蜀的时候,却又没有了时间精力。最终,司马懿还是没有实现他伐蜀的愿望,把这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昭。结语:司马懿最大的对手诸葛亮去世后,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精神感到敬佩,对蜀汉心怀怜惜。而是根本没有机会亲自发动伐蜀之战,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司马懿想要伐蜀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臣子,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一切都要看当权者的眼色。他在魏延死后,想乘隙伐蜀,被曹睿拒绝。在曹爽发动伐蜀之战时,司马懿只能扮演一个旁观者,对战局无能为力。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他虽然拥有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但是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在他剩下的这两年多生命中,只能把发展家族势力,掌控曹魏政权当作首要的目标,至于说伐蜀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因此,司马懿最终也未能亲自发动伐蜀之战。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正如题中所说,“伯仲叔季”是指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而似乎带“仲”字的也就是老二,都非常厉害,孔子叫仲尼,孙权叫仲谋,司马懿叫司马仲达,个个都是狠人!然而并不是只有老二才混的好,老大,老三,老幺们也都各自有代表人物!首先咱们来说说老大“伯”!伯邑考,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出了名的孝子啊!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伯符,即孙策,孙权他哥,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人称江东小霸王!陆伯言,就是陆逊,三国时期东吴著名将领,夷陵之战,火烧刘备七百里联营,直接把刘备赶回老家!此外还有刘伯温,朱元璋之子房啊!接下来是“叔”!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名臣,和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成语典故有管鲍之交!叔齐,前面提到过,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哥哥伯夷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宰相),有着出色的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曾辅佐楚庄王称霸!最后是“季”其代表人物自然是刘季,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这个刘家老幺估计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老幺了!您好,我是白话历史君,请多指教!如果将三国的所有谋士(其实有不少人都不能仅仅用谋士二字来概括的)进行排名比较,司马懿可以进入前十名,但无论如何都排列不进前三名!论年龄,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无可非议。他活得太久,熬死了太多的同时代的英雄豪杰,笑到了最后,如愿以偿大获全胜,成功布局自己的子孙一步步蚕食、夺取了曹氏的江山,最终统一了华夏。以谋士来界定他,其实有些屈才了。他是一个军政全才,野心勃勃,最后身居高位,是魏国后期实质上的全面掌控者。如果单论玩政治玩阴谋,他足以与曹操比肩,实力在伯仲之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顶尖高手,无人可比!就连诸葛亮也自愧弗如,难以望其项背,只能甘拜下风。他比曹操差的是,曹操既玩*,同时也玩政治阳谋。曹操有一步步创业打天下的辉煌经历,而司马懿没有。在这方面,他们之间的差距很大。司马懿不苟言笑,个性阴骘,老谋深算。而曹操却是高视阔步叱咤风云豪情满怀文采风流,个性魅力溢于言表。司马懿刚开始是扮演谋士的角色,后来扮演的是政治家的角色。曹操一开始就扮演的是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角色。所以曹操的历史地位要远远高于司马懿!他们之间最相似之处就是他们最后都扮演了一手遮天的权臣角色,都有谋朝篡位的政治野心,最终都如愿以偿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曹操簒汉,司马懿簒魏。如果在九泉之下相会,他们会惊叹,前后的簒位历史是如此惊人地相似、重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可谓一丘之貉,可以展开一番深入的交流探讨比试,寻找到很多共同的语言,惺惺相惜,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尽管个性差异很大,但并不妨碍他们的互相取经,彼此仰慕。跟曹操相比,诸葛亮闪亮登场的时间有点儿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迟到者,相互间的交集不多。在赤壁之战中,他们有了第一次交手,但曹操当时扮演的是主角,诸葛亮扮演的是敌对方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配角,虽然是小试牛刀,但是他的作用却不可低估。曹操真正领教诸葛亮的厉害是在夺取汉中的战役之中,那一仗曹操完败,丢掉了战略要地汉中不说,还不幸折了大将夏侯渊(当然了,汉中战役诸葛亮不是直接参与者,但他是战略决策制定者)。在刘备集团中,诸葛亮最初扮演的也是谋士的角色。但诸葛亮是一个绝世罕见的大才,当军师当谋士实属大材小用。他很快就从幕后走上了前台,完成了从谋士到统帅角色的华丽转身。后来诸葛亮一步步成长为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发明家,也是实至名归顺理成章的!他当之无愧!他没有个人政治野心,只玩阳谋不玩阴谋。要论玩阳谋,在三国时代,他是首屈一指的大师,无人能及!《隆中对》充分展示出了诸葛亮无与伦比的高超的战略眼光,但凭这一点,就足以扬名立万名垂青史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有如此高明的见解,在三国时代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他辅佐走投无路一穷二白寄人篱下狼狈不堪的刘备白手起家,虎口夺食,创业打江山,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格局。后来他又收拾了刘备夷陵之战惨败后蜀国元气大伤的残局,东和北拒,平定叛乱,恢复经济,苦练精兵,以弱敌强,以攻代守,主动出击。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搅得强大的魏国不得安宁。震慑住了虎视眈眈的强敌,为弱小的蜀国赢得了数十年偏安一隅的生存空间。足见他的聪明才智有多么的出类拔萃!后来他也登上了丞相的高位。他有忠贞不渝的政治抱负。他勤政、忠诚、廉洁、正直,嫉恶如仇。他为了蜀汉政权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流芳千古,感动了后世无数的中国人。他超强的人格魅力是无与伦比的。综合评比,全面衡量,将他排名第一是无可厚非的。他跟曹操相比,他们的相似之处是,他们都有创业打天下的人生经历,后来都坐到了丞相的高位上去。他们最主要的区别是,曹操出生于官宦之家,诸葛亮等同于布衣百姓。曹操有政治野心,善于玩弄阴谋诡计,玩弄权术。而诸葛亮没有。若论在逆境中逆袭的本领,诸葛亮也是独一无二无可匹敌的。尽管他最终并未逆袭成功,再创奇迹收复中原,复兴汉室,一统天下。若以成败论英雄,他只是一个悲剧英雄。如果就此质疑或者否认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是很荒谬也很可笑的。至于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比,论玩阴谋,司马懿比诸葛亮强得多。论玩阳谋,诸葛亮远超司马懿。虽然在战场上打不过诸葛亮,但是司马懿最终却耗死了诸葛亮,他的子孙最终夺取了曹氏江山。诸葛亮的子孙战死沙场,为蜀汉政权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诸葛亮流芳千古,司马家族遗臭万年!不是诸葛亮的军事谋略不行,而是他背靠的国家太弱小,难以施展。不是司马懿的军事谋略很了不起,而是他背靠的国家太强大,他有太多的回旋余地!战争毕竟是国家实力的较量。壮志未酬,实力不济,纵然是神仙下凡也是枉然,何况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也犯过不少错误。但我们不应该求全责备去苛求他。天意难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已经尽力了。如果以谋士来归纳定义诸葛亮,那真是亵渎他的才华了。吴国的周瑜、鲁肃、陆逊等人都是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胆识过人,他们都不仅仅是幕后活动的谋士身份那么简单了。但他们都不属于白手兴家的创业者。体会不到刘备、诸葛亮那样创业的艰辛。至于曹操麾下的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煜、刘晔之流,袁绍麾下的田丰、沮授、许攸,郭图、审配之流 。他们才是货真价实的谋士。一直都是在幕后出谋划策的角色。与诸葛家属于同一个阵营里的庞统、法正都是军事大才,可惜寿命太短,恍若流星,还没有发挥出太多的光华就悄然陨落了。至于诸葛亮的好友徐庶,由于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的才能没有舞台施展,被完全埋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也没有留下多少痕迹。若单论军事谋略,他们各有千秋,也许都不输诸葛亮、曹操、司马懿等人。但就全面发展,领导管理统率能力而言,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们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因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有很大的局限,不可能太出彩了。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在诸葛亮伐蜀战争中,两人曾经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司马懿凭借着老谋深算,忍辱负重,采取坚守防御的战略,熬死了诸葛亮。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已经没有了对手的司马懿,为何终其一生也没有发动过伐蜀战争?难道真是他敬佩诸葛亮的精神,对蜀汉心存怜惜吗?一、 司马懿并非没有伐蜀之意。其实,司马懿对蜀汉没有什么怜惜之意,能够灭亡蜀汉,创建不世之功,是每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的理想,司马懿也概莫能外。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就向蜀汉发动了报复性的反攻。在这一次反攻中,司马懿就担任从上庸进攻汉中魏军的主将。不过那一次进攻,让司马懿感受到了蜀道之难。上庸和汉中虽然有水道相通,但是四面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再加上又是逆流而上,更加重了进攻的难度。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在险要的山路上跋涉,又加上风雨侵袭,造成军队行动困难,还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等到司马懿到达战地,曹魏就取消了这次行动,让司马懿退回了上庸。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司马懿也怀有攻打蜀汉的心思。他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先用坚守战术让诸葛亮无懈可击,转入对峙状态。然后等到诸葛亮的后勤补给困难,在撤军的时候再进行追击。如果司马懿的战术成功,蜀军将遭到严重的损失。那么,司马懿就可能采取下一步伐蜀的战役。在等到蜀军撤退的消息后,司马懿马上发起了追击。但是由于过去多次遭到诸葛亮“回马枪”战术的教训,在蜀军摆开防御的阵势后,司马懿又撤回了大营固守。当司马懿巡视蜀军留下的营地,判断诸葛亮已死后,再发起追击已经晚了。不过,我们从司马懿的这些举动来看,他还是渴望歼灭蜀军主力的。在蜀军撤退后,司马懿依然注视着蜀汉的动静。当他得知蜀军发生内讧,大将魏延被杀的消息,马上向曹睿上表,要求亲自率军伐蜀。这个建议虽然没有得到曹睿的同意,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司马懿灭蜀的雄心。二、 司马懿没有掌握军政大权时不能伐蜀。可是,这样有着伐蜀雄心的司马懿,却一直没有能够发动伐蜀之役。这主要是因为他虽然是曹魏的重臣,在高平陵政变前,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这使得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司马懿是一个有才能,有野心的人。他隐藏很深,又性格坚忍,为了不应曹操的征召,能够成年的装病。但是即便如此,他的真实面目还是被曹操看得十分清楚。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狼视鹰顾,于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还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让曹丕防范着他。曹操的嘱咐,成为了罩在司马懿头上的魔咒。司马懿为了曹魏江山尽心尽力,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信任。曹丕、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很好,可是都是利用司马懿的才能为自己出力,并不把军政大权交到他的手中。在诸葛亮、魏延死去,司马懿向曹睿上表要求伐蜀。此时的曹睿因为打退了吴蜀的进攻,再加上诸葛亮已死,解除了曹魏的威胁。曹仁对于繁忙的国事感到厌烦,急于享乐,于是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由于没有军政大权,也只能看着机会错失而无可奈何。即便是在曹睿去世,让司马懿赶回来托孤的时候,依然在人事安排上做了手脚。当时曹睿指定的托孤大臣是曹爽和司马懿。曹爽的职位是侍中,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的职位是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我们猛一看似乎两人的职权都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其中巨大的差别。那就是曹爽拥有大将军,假节钺的权力。这使得曹爽拥有了曹魏的最高军职,掌控了曹魏的所有军权。在权力的分配上,曹睿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家人,对于司马懿还是留了一手的。这使得司马懿位高而权不重,国家重要的举措还是出自曹爽之手。魏正始五年三月,曹爽为了获得威名,发动了伐蜀之战。在这场兴势之战中,曹爽调集了关陇的魏军主力,与诸葛玄一起入骆口进攻汉中。在这场战役中,蜀将王平依托兴势天险,阻止了魏军的攻势。最终曹爽损兵折将,与夏侯玄撤回了关中。这场败仗使得关中为之虚耗。曹爽与夏侯玄的军事能力远不如司马懿,如果这一场战役由司马懿来指挥,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当时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是曹爽,他是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的政敌司马懿来指挥这场战役的。因此,没有掌握实权的司马懿,只能在旁边望洋兴叹了。三、 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后又没机会伐蜀。在经过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除掉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去攻打蜀国了。但是,司马懿依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司马懿虽然掌控了曹魏的政局,但是在当时的国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曹魏的支持者。司马懿必须要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为司马氏家族的未来奠定基础。因此,他大肆诛杀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的夏侯霸就看出危险,被迫逃奔了敌国蜀汉。当姜维问及司马懿是否有征伐蜀国的企图时,夏侯霸精辟的回答说,“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这说明了司马懿当时的主要的目标,就是赶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来稳固自己家族在曹魏的地位,为将来篡位做准备。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司马懿当时已经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来完成伐蜀的目标了。司马懿是在魏嘉平元年春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死去的时候是魏嘉平三年秋八月。他掌控曹魏军政大权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稳定内部,奠定家族基础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完成伐蜀的目标呢?因此,在世事就是如此,在司马懿有时间精力的时候,他没有伐蜀的机会。当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能够伐蜀的时候,却又没有了时间精力。最终,司马懿还是没有实现他伐蜀的愿望,把这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昭。结语:司马懿最大的对手诸葛亮去世后,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精神感到敬佩,对蜀汉心怀怜惜。而是根本没有机会亲自发动伐蜀之战,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司马懿想要伐蜀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臣子,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一切都要看当权者的眼色。他在魏延死后,想乘隙伐蜀,被曹睿拒绝。在曹爽发动伐蜀之战时,司马懿只能扮演一个旁观者,对战局无能为力。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他虽然拥有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但是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在他剩下的这两年多生命中,只能把发展家族势力,掌控曹魏政权当作首要的目标,至于说伐蜀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因此,司马懿最终也未能亲自发动伐蜀之战。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正如题中所说,“伯仲叔季”是指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而似乎带“仲”字的也就是老二,都非常厉害,孔子叫仲尼,孙权叫仲谋,司马懿叫司马仲达,个个都是狠人!然而并不是只有老二才混的好,老大,老三,老幺们也都各自有代表人物!首先咱们来说说老大“伯”!伯邑考,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出了名的孝子啊!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伯符,即孙策,孙权他哥,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人称江东小霸王!陆伯言,就是陆逊,三国时期东吴著名将领,夷陵之战,火烧刘备七百里联营,直接把刘备赶回老家!此外还有刘伯温,朱元璋之子房啊!接下来是“叔”!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名臣,和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成语典故有管鲍之交!叔齐,前面提到过,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哥哥伯夷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宰相),有着出色的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曾辅佐楚庄王称霸!最后是“季”其代表人物自然是刘季,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这个刘家老幺估计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老幺了!您好,我是白话历史君,请多指教!我是三国主公,那就好玩了,不说一统江山,至少要当个草包皇帝!夫人要慎重!后宫太多,伤肾,死得早,因此又要专美还不能走心,就选大乔。苏杭出美女,就是老子来了我也这么说!苏杭女子声音软柔,身段又好,又没坏脾气,当了皇帝,操心之余还得享受人生,大乔刚刚好!小姨子是小乔,大伙都懂得,三国时期,只要有能力,何况我还是主公,小乔能逃出我的手心?娶一送一,包赚不赔的生意!军师诸葛亮、荀彧诸葛亮不用说,能把一个草根弄上蜀国皇帝的位置,除了诸葛亮还能有谁那么大的能耐?一个好军师,眼光要远,能力要出众,有这样的臣子,主公才有空和大乔玩,多爽心!关键诸葛亮还忠心,一心一意忠君忠国,这样的臣子,用起来放心。不用担心诸葛亮大权在握,搞什么皇袍加身,所以主公也能心宽体胖,多活几年。荀彧诸葛亮忙军事,所以得找个内政很厉害的人来分担责任,要想皇位坐得久,就不能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显然是在透支生命。荀彧不错,不仅为曹操制定天下的大略,最主要帮曹操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大败之后的曹操能够卷土重来,荀彧功不可没!三将吕布、关羽、赵云吕布吕布虽然人品不好,但作为一个主公,连吕布都降服不了,还怎么打江山?吕布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只服强主,墙头草味十足,说穿了就是有点良禽择木而栖的味儿。只要主公霸气十足,吕布有了依靠,那就是一把出鞘的剑,对三国前期建功立业那是动力十足的催化剂。三英战吕布看起来很带劲,词只换个位儿,真相就出来了,吕布战三英,好恐怖的存在!关羽关羽真没什么好说的,青龙偃月刀,配匹好马,一样于千军万马中取敌首如探囊取物。赤兔马吕布的,大家好哥们,不必为一匹马生分了!关羽忠义无双,战力无双,与吕布一前一后冲敌营,没几个人抗得住,两人过处象犁田一样,敌人跟新翻的泥土一样倒得很整齐。关羽镇荊州,吕布守汉中,一个抗吴,一个防魏,剩下的事情交给诸葛亮和荀彧,军事经济双管其下,想不强大都难!赵云赵云也是个大杀器,冲守兼备,智慧型的大将,作为前锋开路,想攻吴伐魏就跟玩似的,步步推进,其后吕布、关羽接应,所到之处便是王的属地。子龙一身是胆不是吹的,长坂坡七进七出那可是打怕了一堆人,刘备入蜀又拿下江阳、犍为两郡,汉水之战更是借水淹死了曹操大军不计其数。赵云没有吕布的狡诈,也没有关羽的骄傲,简直就是攻城拔寨的最佳将领,以最少的人手取得最大的战果,这是赵云打仗的特色。我作为主公,有诸葛亮运等帷幄,军事无忧;有荀彧主掌内政,经济无虑;有吕布、关羽、赵云征战四方,拓土无患。我呢,好好享受生活就行了,左手牵大乔,右手搂小乔,站在成都大地上,吴与我沾亲,魏与我带故,曹操、孙权在我面前颤抖吧!三国都是我的,我骄傲了吗?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在诸葛亮伐蜀战争中,两人曾经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司马懿凭借着老谋深算,忍辱负重,采取坚守防御的战略,熬死了诸葛亮。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已经没有了对手的司马懿,为何终其一生也没有发动过伐蜀战争?难道真是他敬佩诸葛亮的精神,对蜀汉心存怜惜吗?一、 司马懿并非没有伐蜀之意。其实,司马懿对蜀汉没有什么怜惜之意,能够灭亡蜀汉,创建不世之功,是每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的理想,司马懿也概莫能外。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就向蜀汉发动了报复性的反攻。在这一次反攻中,司马懿就担任从上庸进攻汉中魏军的主将。不过那一次进攻,让司马懿感受到了蜀道之难。上庸和汉中虽然有水道相通,但是四面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再加上又是逆流而上,更加重了进攻的难度。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在险要的山路上跋涉,又加上风雨侵袭,造成军队行动困难,还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等到司马懿到达战地,曹魏就取消了这次行动,让司马懿退回了上庸。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司马懿也怀有攻打蜀汉的心思。他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先用坚守战术让诸葛亮无懈可击,转入对峙状态。然后等到诸葛亮的后勤补给困难,在撤军的时候再进行追击。如果司马懿的战术成功,蜀军将遭到严重的损失。那么,司马懿就可能采取下一步伐蜀的战役。在等到蜀军撤退的消息后,司马懿马上发起了追击。但是由于过去多次遭到诸葛亮“回马枪”战术的教训,在蜀军摆开防御的阵势后,司马懿又撤回了大营固守。当司马懿巡视蜀军留下的营地,判断诸葛亮已死后,再发起追击已经晚了。不过,我们从司马懿的这些举动来看,他还是渴望歼灭蜀军主力的。在蜀军撤退后,司马懿依然注视着蜀汉的动静。当他得知蜀军发生内讧,大将魏延被杀的消息,马上向曹睿上表,要求亲自率军伐蜀。这个建议虽然没有得到曹睿的同意,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司马懿灭蜀的雄心。二、 司马懿没有掌握军政大权时不能伐蜀。可是,这样有着伐蜀雄心的司马懿,却一直没有能够发动伐蜀之役。这主要是因为他虽然是曹魏的重臣,在高平陵政变前,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这使得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司马懿是一个有才能,有野心的人。他隐藏很深,又性格坚忍,为了不应曹操的征召,能够成年的装病。但是即便如此,他的真实面目还是被曹操看得十分清楚。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狼视鹰顾,于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还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让曹丕防范着他。曹操的嘱咐,成为了罩在司马懿头上的魔咒。司马懿为了曹魏江山尽心尽力,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信任。曹丕、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很好,可是都是利用司马懿的才能为自己出力,并不把军政大权交到他的手中。在诸葛亮、魏延死去,司马懿向曹睿上表要求伐蜀。此时的曹睿因为打退了吴蜀的进攻,再加上诸葛亮已死,解除了曹魏的威胁。曹仁对于繁忙的国事感到厌烦,急于享乐,于是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由于没有军政大权,也只能看着机会错失而无可奈何。即便是在曹睿去世,让司马懿赶回来托孤的时候,依然在人事安排上做了手脚。当时曹睿指定的托孤大臣是曹爽和司马懿。曹爽的职位是侍中,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的职位是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我们猛一看似乎两人的职权都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其中巨大的差别。那就是曹爽拥有大将军,假节钺的权力。这使得曹爽拥有了曹魏的最高军职,掌控了曹魏的所有军权。在权力的分配上,曹睿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家人,对于司马懿还是留了一手的。这使得司马懿位高而权不重,国家重要的举措还是出自曹爽之手。魏正始五年三月,曹爽为了获得威名,发动了伐蜀之战。在这场兴势之战中,曹爽调集了关陇的魏军主力,与诸葛玄一起入骆口进攻汉中。在这场战役中,蜀将王平依托兴势天险,阻止了魏军的攻势。最终曹爽损兵折将,与夏侯玄撤回了关中。这场败仗使得关中为之虚耗。曹爽与夏侯玄的军事能力远不如司马懿,如果这一场战役由司马懿来指挥,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当时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是曹爽,他是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的政敌司马懿来指挥这场战役的。因此,没有掌握实权的司马懿,只能在旁边望洋兴叹了。三、 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后又没机会伐蜀。在经过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除掉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去攻打蜀国了。但是,司马懿依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司马懿虽然掌控了曹魏的政局,但是在当时的国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曹魏的支持者。司马懿必须要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为司马氏家族的未来奠定基础。因此,他大肆诛杀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的夏侯霸就看出危险,被迫逃奔了敌国蜀汉。当姜维问及司马懿是否有征伐蜀国的企图时,夏侯霸精辟的回答说,“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这说明了司马懿当时的主要的目标,就是赶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来稳固自己家族在曹魏的地位,为将来篡位做准备。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司马懿当时已经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来完成伐蜀的目标了。司马懿是在魏嘉平元年春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死去的时候是魏嘉平三年秋八月。他掌控曹魏军政大权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稳定内部,奠定家族基础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完成伐蜀的目标呢?因此,在世事就是如此,在司马懿有时间精力的时候,他没有伐蜀的机会。当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能够伐蜀的时候,却又没有了时间精力。最终,司马懿还是没有实现他伐蜀的愿望,把这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昭。结语:司马懿最大的对手诸葛亮去世后,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精神感到敬佩,对蜀汉心怀怜惜。而是根本没有机会亲自发动伐蜀之战,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司马懿想要伐蜀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臣子,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一切都要看当权者的眼色。他在魏延死后,想乘隙伐蜀,被曹睿拒绝。在曹爽发动伐蜀之战时,司马懿只能扮演一个旁观者,对战局无能为力。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他虽然拥有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但是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在他剩下的这两年多生命中,只能把发展家族势力,掌控曹魏政权当作首要的目标,至于说伐蜀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因此,司马懿最终也未能亲自发动伐蜀之战。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在诸葛亮伐蜀战争中,两人曾经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司马懿凭借着老谋深算,忍辱负重,采取坚守防御的战略,熬死了诸葛亮。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已经没有了对手的司马懿,为何终其一生也没有发动过伐蜀战争?难道真是他敬佩诸葛亮的精神,对蜀汉心存怜惜吗?一、 司马懿并非没有伐蜀之意。其实,司马懿对蜀汉没有什么怜惜之意,能够灭亡蜀汉,创建不世之功,是每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的理想,司马懿也概莫能外。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就向蜀汉发动了报复性的反攻。在这一次反攻中,司马懿就担任从上庸进攻汉中魏军的主将。不过那一次进攻,让司马懿感受到了蜀道之难。上庸和汉中虽然有水道相通,但是四面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再加上又是逆流而上,更加重了进攻的难度。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在险要的山路上跋涉,又加上风雨侵袭,造成军队行动困难,还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等到司马懿到达战地,曹魏就取消了这次行动,让司马懿退回了上庸。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司马懿也怀有攻打蜀汉的心思。他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先用坚守战术让诸葛亮无懈可击,转入对峙状态。然后等到诸葛亮的后勤补给困难,在撤军的时候再进行追击。如果司马懿的战术成功,蜀军将遭到严重的损失。那么,司马懿就可能采取下一步伐蜀的战役。在等到蜀军撤退的消息后,司马懿马上发起了追击。但是由于过去多次遭到诸葛亮“回马枪”战术的教训,在蜀军摆开防御的阵势后,司马懿又撤回了大营固守。当司马懿巡视蜀军留下的营地,判断诸葛亮已死后,再发起追击已经晚了。不过,我们从司马懿的这些举动来看,他还是渴望歼灭蜀军主力的。在蜀军撤退后,司马懿依然注视着蜀汉的动静。当他得知蜀军发生内讧,大将魏延被杀的消息,马上向曹睿上表,要求亲自率军伐蜀。这个建议虽然没有得到曹睿的同意,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司马懿灭蜀的雄心。二、 司马懿没有掌握军政大权时不能伐蜀。可是,这样有着伐蜀雄心的司马懿,却一直没有能够发动伐蜀之役。这主要是因为他虽然是曹魏的重臣,在高平陵政变前,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这使得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司马懿是一个有才能,有野心的人。他隐藏很深,又性格坚忍,为了不应曹操的征召,能够成年的装病。但是即便如此,他的真实面目还是被曹操看得十分清楚。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狼视鹰顾,于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还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让曹丕防范着他。曹操的嘱咐,成为了罩在司马懿头上的魔咒。司马懿为了曹魏江山尽心尽力,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信任。曹丕、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很好,可是都是利用司马懿的才能为自己出力,并不把军政大权交到他的手中。在诸葛亮、魏延死去,司马懿向曹睿上表要求伐蜀。此时的曹睿因为打退了吴蜀的进攻,再加上诸葛亮已死,解除了曹魏的威胁。曹仁对于繁忙的国事感到厌烦,急于享乐,于是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由于没有军政大权,也只能看着机会错失而无可奈何。即便是在曹睿去世,让司马懿赶回来托孤的时候,依然在人事安排上做了手脚。当时曹睿指定的托孤大臣是曹爽和司马懿。曹爽的职位是侍中,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的职位是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我们猛一看似乎两人的职权都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其中巨大的差别。那就是曹爽拥有大将军,假节钺的权力。这使得曹爽拥有了曹魏的最高军职,掌控了曹魏的所有军权。在权力的分配上,曹睿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家人,对于司马懿还是留了一手的。这使得司马懿位高而权不重,国家重要的举措还是出自曹爽之手。魏正始五年三月,曹爽为了获得威名,发动了伐蜀之战。在这场兴势之战中,曹爽调集了关陇的魏军主力,与诸葛玄一起入骆口进攻汉中。在这场战役中,蜀将王平依托兴势天险,阻止了魏军的攻势。最终曹爽损兵折将,与夏侯玄撤回了关中。这场败仗使得关中为之虚耗。曹爽与夏侯玄的军事能力远不如司马懿,如果这一场战役由司马懿来指挥,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当时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是曹爽,他是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的政敌司马懿来指挥这场战役的。因此,没有掌握实权的司马懿,只能在旁边望洋兴叹了。三、 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后又没机会伐蜀。在经过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除掉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去攻打蜀国了。但是,司马懿依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司马懿虽然掌控了曹魏的政局,但是在当时的国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曹魏的支持者。司马懿必须要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为司马氏家族的未来奠定基础。因此,他大肆诛杀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的夏侯霸就看出危险,被迫逃奔了敌国蜀汉。当姜维问及司马懿是否有征伐蜀国的企图时,夏侯霸精辟的回答说,“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这说明了司马懿当时的主要的目标,就是赶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来稳固自己家族在曹魏的地位,为将来篡位做准备。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司马懿当时已经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来完成伐蜀的目标了。司马懿是在魏嘉平元年春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死去的时候是魏嘉平三年秋八月。他掌控曹魏军政大权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稳定内部,奠定家族基础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完成伐蜀的目标呢?因此,在世事就是如此,在司马懿有时间精力的时候,他没有伐蜀的机会。当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能够伐蜀的时候,却又没有了时间精力。最终,司马懿还是没有实现他伐蜀的愿望,把这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昭。结语:司马懿最大的对手诸葛亮去世后,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精神感到敬佩,对蜀汉心怀怜惜。而是根本没有机会亲自发动伐蜀之战,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司马懿想要伐蜀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臣子,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一切都要看当权者的眼色。他在魏延死后,想乘隙伐蜀,被曹睿拒绝。在曹爽发动伐蜀之战时,司马懿只能扮演一个旁观者,对战局无能为力。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他虽然拥有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但是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在他剩下的这两年多生命中,只能把发展家族势力,掌控曹魏政权当作首要的目标,至于说伐蜀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因此,司马懿最终也未能亲自发动伐蜀之战。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正如题中所说,“伯仲叔季”是指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而似乎带“仲”字的也就是老二,都非常厉害,孔子叫仲尼,孙权叫仲谋,司马懿叫司马仲达,个个都是狠人!然而并不是只有老二才混的好,老大,老三,老幺们也都各自有代表人物!首先咱们来说说老大“伯”!伯邑考,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出了名的孝子啊!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伯符,即孙策,孙权他哥,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人称江东小霸王!陆伯言,就是陆逊,三国时期东吴著名将领,夷陵之战,火烧刘备七百里联营,直接把刘备赶回老家!此外还有刘伯温,朱元璋之子房啊!接下来是“叔”!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名臣,和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成语典故有管鲍之交!叔齐,前面提到过,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哥哥伯夷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宰相),有着出色的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曾辅佐楚庄王称霸!最后是“季”其代表人物自然是刘季,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这个刘家老幺估计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老幺了!您好,我是白话历史君,请多指教!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在诸葛亮伐蜀战争中,两人曾经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司马懿凭借着老谋深算,忍辱负重,采取坚守防御的战略,熬死了诸葛亮。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已经没有了对手的司马懿,为何终其一生也没有发动过伐蜀战争?难道真是他敬佩诸葛亮的精神,对蜀汉心存怜惜吗?一、 司马懿并非没有伐蜀之意。其实,司马懿对蜀汉没有什么怜惜之意,能够灭亡蜀汉,创建不世之功,是每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的理想,司马懿也概莫能外。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就向蜀汉发动了报复性的反攻。在这一次反攻中,司马懿就担任从上庸进攻汉中魏军的主将。不过那一次进攻,让司马懿感受到了蜀道之难。上庸和汉中虽然有水道相通,但是四面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再加上又是逆流而上,更加重了进攻的难度。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在险要的山路上跋涉,又加上风雨侵袭,造成军队行动困难,还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等到司马懿到达战地,曹魏就取消了这次行动,让司马懿退回了上庸。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司马懿也怀有攻打蜀汉的心思。他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先用坚守战术让诸葛亮无懈可击,转入对峙状态。然后等到诸葛亮的后勤补给困难,在撤军的时候再进行追击。如果司马懿的战术成功,蜀军将遭到严重的损失。那么,司马懿就可能采取下一步伐蜀的战役。在等到蜀军撤退的消息后,司马懿马上发起了追击。但是由于过去多次遭到诸葛亮“回马枪”战术的教训,在蜀军摆开防御的阵势后,司马懿又撤回了大营固守。当司马懿巡视蜀军留下的营地,判断诸葛亮已死后,再发起追击已经晚了。不过,我们从司马懿的这些举动来看,他还是渴望歼灭蜀军主力的。在蜀军撤退后,司马懿依然注视着蜀汉的动静。当他得知蜀军发生内讧,大将魏延被杀的消息,马上向曹睿上表,要求亲自率军伐蜀。这个建议虽然没有得到曹睿的同意,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司马懿灭蜀的雄心。二、 司马懿没有掌握军政大权时不能伐蜀。可是,这样有着伐蜀雄心的司马懿,却一直没有能够发动伐蜀之役。这主要是因为他虽然是曹魏的重臣,在高平陵政变前,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这使得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司马懿是一个有才能,有野心的人。他隐藏很深,又性格坚忍,为了不应曹操的征召,能够成年的装病。但是即便如此,他的真实面目还是被曹操看得十分清楚。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狼视鹰顾,于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还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让曹丕防范着他。曹操的嘱咐,成为了罩在司马懿头上的魔咒。司马懿为了曹魏江山尽心尽力,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信任。曹丕、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很好,可是都是利用司马懿的才能为自己出力,并不把军政大权交到他的手中。在诸葛亮、魏延死去,司马懿向曹睿上表要求伐蜀。此时的曹睿因为打退了吴蜀的进攻,再加上诸葛亮已死,解除了曹魏的威胁。曹仁对于繁忙的国事感到厌烦,急于享乐,于是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由于没有军政大权,也只能看着机会错失而无可奈何。即便是在曹睿去世,让司马懿赶回来托孤的时候,依然在人事安排上做了手脚。当时曹睿指定的托孤大臣是曹爽和司马懿。曹爽的职位是侍中,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的职位是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我们猛一看似乎两人的职权都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其中巨大的差别。那就是曹爽拥有大将军,假节钺的权力。这使得曹爽拥有了曹魏的最高军职,掌控了曹魏的所有军权。在权力的分配上,曹睿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家人,对于司马懿还是留了一手的。这使得司马懿位高而权不重,国家重要的举措还是出自曹爽之手。魏正始五年三月,曹爽为了获得威名,发动了伐蜀之战。在这场兴势之战中,曹爽调集了关陇的魏军主力,与诸葛玄一起入骆口进攻汉中。在这场战役中,蜀将王平依托兴势天险,阻止了魏军的攻势。最终曹爽损兵折将,与夏侯玄撤回了关中。这场败仗使得关中为之虚耗。曹爽与夏侯玄的军事能力远不如司马懿,如果这一场战役由司马懿来指挥,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当时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是曹爽,他是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的政敌司马懿来指挥这场战役的。因此,没有掌握实权的司马懿,只能在旁边望洋兴叹了。三、 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后又没机会伐蜀。在经过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除掉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去攻打蜀国了。但是,司马懿依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司马懿虽然掌控了曹魏的政局,但是在当时的国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曹魏的支持者。司马懿必须要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为司马氏家族的未来奠定基础。因此,他大肆诛杀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的夏侯霸就看出危险,被迫逃奔了敌国蜀汉。当姜维问及司马懿是否有征伐蜀国的企图时,夏侯霸精辟的回答说,“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这说明了司马懿当时的主要的目标,就是赶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来稳固自己家族在曹魏的地位,为将来篡位做准备。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司马懿当时已经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来完成伐蜀的目标了。司马懿是在魏嘉平元年春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死去的时候是魏嘉平三年秋八月。他掌控曹魏军政大权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稳定内部,奠定家族基础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完成伐蜀的目标呢?因此,在世事就是如此,在司马懿有时间精力的时候,他没有伐蜀的机会。当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能够伐蜀的时候,却又没有了时间精力。最终,司马懿还是没有实现他伐蜀的愿望,把这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昭。结语:司马懿最大的对手诸葛亮去世后,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精神感到敬佩,对蜀汉心怀怜惜。而是根本没有机会亲自发动伐蜀之战,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司马懿想要伐蜀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臣子,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一切都要看当权者的眼色。他在魏延死后,想乘隙伐蜀,被曹睿拒绝。在曹爽发动伐蜀之战时,司马懿只能扮演一个旁观者,对战局无能为力。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他虽然拥有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但是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在他剩下的这两年多生命中,只能把发展家族势力,掌控曹魏政权当作首要的目标,至于说伐蜀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因此,司马懿最终也未能亲自发动伐蜀之战。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正如题中所说,“伯仲叔季”是指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而似乎带“仲”字的也就是老二,都非常厉害,孔子叫仲尼,孙权叫仲谋,司马懿叫司马仲达,个个都是狠人!然而并不是只有老二才混的好,老大,老三,老幺们也都各自有代表人物!首先咱们来说说老大“伯”!伯邑考,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出了名的孝子啊!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伯符,即孙策,孙权他哥,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人称江东小霸王!陆伯言,就是陆逊,三国时期东吴著名将领,夷陵之战,火烧刘备七百里联营,直接把刘备赶回老家!此外还有刘伯温,朱元璋之子房啊!接下来是“叔”!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名臣,和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成语典故有管鲍之交!叔齐,前面提到过,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哥哥伯夷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宰相),有着出色的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曾辅佐楚庄王称霸!最后是“季”其代表人物自然是刘季,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这个刘家老幺估计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老幺了!您好,我是白话历史君,请多指教!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下有句话叫做“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说得是时下有些女人比较现实,不要求名分,不管是小三、小四还是小N,只要有钱花,物质上得到满足就可以了,其他都是浮云。豹眼无意去评价这是世风日下,还是新朝时尚,只是想说在古时候却不是这样。古代更看重于名分,宁愿普通家族为妻,不入贵族为妾,大多数为妾者多是出于无奈。而且妻妾名分已定,很难再改变,封建礼制对于侍妾上位为正室是有严格规定的。回到题主这个问题,司马懿也是一个名分的事。其名分很尴尬,处在不妻不妾的位置,作传者无法或者说没有资格给他定位。这就出现了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陈寿却没有单独为其立传的情况,或者说是唯一的情况。了解了这个问题,再去读这一时期的传记时,就会有另一种很有趣味的感觉。古时候,一个人有姓、有名、还有字,有名望的人死后还要追加谥号。对于一个人的称呼有很多的讲究,可以看出彼此的身份、辈分、以及受尊敬的程度。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直呼其名的,除非是长辈、身份高贵的人对晚辈、或者地位低下的人,才直呼其名,但一般也是称呼他的字。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就以《曹操传》为例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吧。曹操在世时称为魏公、魏王,曹丕继位后追尊为武王、武帝。陈寿作《三国志》时,曹魏政权已经灭亡,曹操已经是盖棺论定。按照一般史书立传的规则,后世为前朝修撰史书,陈寿为曹操作传: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在传记的前半部分,都是称曹操为太祖。在曹操奉迎献帝到达许都之后,就以公称呼曹操。魏国建立后,以公、魏公为称谓。曹操进爵魏王后,就以王称谓曹操。由此可见,陈寿为立传人的称谓是很严谨的。在整个《曹操传》中,豹眼没有看到有一处提到司马懿,这个就很有意思哦。对于袁绍、刘备、孙权等人都是直呼其名,毫不避讳,由此也看出陈寿的史学观。司马懿也是曹操时期重要的谋臣,但一字不提,不是没有用意的。直接称呼司马懿,显然不妥,但称呼晋公、晋王、晋宣帝更加不妥。名分确定不了,也就无从下笔。带着这个疑问,豹眼去查阅《魏文帝纪》,也几乎见不到关于司马懿的记载。但曹丕临终托孤,司马懿是四位托孤辅政大臣之一,再不露脸也不合适,就称呼“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这个也很有意思哦,宣王是司马懿死后,司马昭被封晋王,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皇帝。陈寿不称司马懿为宣帝,而提前称呼为宣王,这是大有讲究的。既为了避讳不直呼其名,也不以宣帝称呼显得过于拍马屁,看来陈寿老先生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在《诸葛亮传》中,司马懿也是不可回避的人物,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五丈原,两次提到司马懿,也是以司马宣王、宣王来称谓。反观陈寿对诸葛亮的称谓就是直呼其名曰亮,有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呢?《先主刘备传》中,称呼刘备是: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始终都以先主称呼刘备,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蜀汉皇帝,陈寿概不承认,但只是详细记载了称王称帝的一些上表、过程等。但在刘备的传记里,一直称呼曹操为公、曹公。《吴主孙权传》又是不同,上来直接就是“孙权字仲谋”,然后就以权、孙权称谓。曹丕称帝后,孙权称臣,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后孙权自立为帝,陈寿概不承认,依然以权称呼,自始至终,这可能与孙权先称臣,后自立,被视为叛逆有关吧。不管陈寿这么立传是否正确、公允,但的确是当时必须遵循的规则。不管是潜规则也罢,明规则也好,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陈寿没有为司马懿立传,很大的可能就是司马懿的名分问题比较尴尬。同时,晋朝立国不久,对于前朝许多事还没有定论。司马懿是辅佐曹魏四世重臣,如何定位难于确定,这也是原因之一吧。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在诸葛亮伐蜀战争中,两人曾经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司马懿凭借着老谋深算,忍辱负重,采取坚守防御的战略,熬死了诸葛亮。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已经没有了对手的司马懿,为何终其一生也没有发动过伐蜀战争?难道真是他敬佩诸葛亮的精神,对蜀汉心存怜惜吗?一、 司马懿并非没有伐蜀之意。其实,司马懿对蜀汉没有什么怜惜之意,能够灭亡蜀汉,创建不世之功,是每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的理想,司马懿也概莫能外。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就向蜀汉发动了报复性的反攻。在这一次反攻中,司马懿就担任从上庸进攻汉中魏军的主将。不过那一次进攻,让司马懿感受到了蜀道之难。上庸和汉中虽然有水道相通,但是四面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再加上又是逆流而上,更加重了进攻的难度。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在险要的山路上跋涉,又加上风雨侵袭,造成军队行动困难,还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等到司马懿到达战地,曹魏就取消了这次行动,让司马懿退回了上庸。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司马懿也怀有攻打蜀汉的心思。他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先用坚守战术让诸葛亮无懈可击,转入对峙状态。然后等到诸葛亮的后勤补给困难,在撤军的时候再进行追击。如果司马懿的战术成功,蜀军将遭到严重的损失。那么,司马懿就可能采取下一步伐蜀的战役。在等到蜀军撤退的消息后,司马懿马上发起了追击。但是由于过去多次遭到诸葛亮“回马枪”战术的教训,在蜀军摆开防御的阵势后,司马懿又撤回了大营固守。当司马懿巡视蜀军留下的营地,判断诸葛亮已死后,再发起追击已经晚了。不过,我们从司马懿的这些举动来看,他还是渴望歼灭蜀军主力的。在蜀军撤退后,司马懿依然注视着蜀汉的动静。当他得知蜀军发生内讧,大将魏延被杀的消息,马上向曹睿上表,要求亲自率军伐蜀。这个建议虽然没有得到曹睿的同意,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司马懿灭蜀的雄心。二、 司马懿没有掌握军政大权时不能伐蜀。可是,这样有着伐蜀雄心的司马懿,却一直没有能够发动伐蜀之役。这主要是因为他虽然是曹魏的重臣,在高平陵政变前,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这使得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司马懿是一个有才能,有野心的人。他隐藏很深,又性格坚忍,为了不应曹操的征召,能够成年的装病。但是即便如此,他的真实面目还是被曹操看得十分清楚。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狼视鹰顾,于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还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让曹丕防范着他。曹操的嘱咐,成为了罩在司马懿头上的魔咒。司马懿为了曹魏江山尽心尽力,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信任。曹丕、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很好,可是都是利用司马懿的才能为自己出力,并不把军政大权交到他的手中。在诸葛亮、魏延死去,司马懿向曹睿上表要求伐蜀。此时的曹睿因为打退了吴蜀的进攻,再加上诸葛亮已死,解除了曹魏的威胁。曹仁对于繁忙的国事感到厌烦,急于享乐,于是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由于没有军政大权,也只能看着机会错失而无可奈何。即便是在曹睿去世,让司马懿赶回来托孤的时候,依然在人事安排上做了手脚。当时曹睿指定的托孤大臣是曹爽和司马懿。曹爽的职位是侍中,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的职位是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我们猛一看似乎两人的职权都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其中巨大的差别。那就是曹爽拥有大将军,假节钺的权力。这使得曹爽拥有了曹魏的最高军职,掌控了曹魏的所有军权。在权力的分配上,曹睿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家人,对于司马懿还是留了一手的。这使得司马懿位高而权不重,国家重要的举措还是出自曹爽之手。魏正始五年三月,曹爽为了获得威名,发动了伐蜀之战。在这场兴势之战中,曹爽调集了关陇的魏军主力,与诸葛玄一起入骆口进攻汉中。在这场战役中,蜀将王平依托兴势天险,阻止了魏军的攻势。最终曹爽损兵折将,与夏侯玄撤回了关中。这场败仗使得关中为之虚耗。曹爽与夏侯玄的军事能力远不如司马懿,如果这一场战役由司马懿来指挥,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当时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是曹爽,他是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的政敌司马懿来指挥这场战役的。因此,没有掌握实权的司马懿,只能在旁边望洋兴叹了。三、 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后又没机会伐蜀。在经过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除掉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去攻打蜀国了。但是,司马懿依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司马懿虽然掌控了曹魏的政局,但是在当时的国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曹魏的支持者。司马懿必须要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为司马氏家族的未来奠定基础。因此,他大肆诛杀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的夏侯霸就看出危险,被迫逃奔了敌国蜀汉。当姜维问及司马懿是否有征伐蜀国的企图时,夏侯霸精辟的回答说,“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这说明了司马懿当时的主要的目标,就是赶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来稳固自己家族在曹魏的地位,为将来篡位做准备。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司马懿当时已经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来完成伐蜀的目标了。司马懿是在魏嘉平元年春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死去的时候是魏嘉平三年秋八月。他掌控曹魏军政大权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稳定内部,奠定家族基础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完成伐蜀的目标呢?因此,在世事就是如此,在司马懿有时间精力的时候,他没有伐蜀的机会。当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能够伐蜀的时候,却又没有了时间精力。最终,司马懿还是没有实现他伐蜀的愿望,把这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昭。结语:司马懿最大的对手诸葛亮去世后,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精神感到敬佩,对蜀汉心怀怜惜。而是根本没有机会亲自发动伐蜀之战,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司马懿想要伐蜀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臣子,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一切都要看当权者的眼色。他在魏延死后,想乘隙伐蜀,被曹睿拒绝。在曹爽发动伐蜀之战时,司马懿只能扮演一个旁观者,对战局无能为力。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他虽然拥有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但是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在他剩下的这两年多生命中,只能把发展家族势力,掌控曹魏政权当作首要的目标,至于说伐蜀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因此,司马懿最终也未能亲自发动伐蜀之战。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正如题中所说,“伯仲叔季”是指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而似乎带“仲”字的也就是老二,都非常厉害,孔子叫仲尼,孙权叫仲谋,司马懿叫司马仲达,个个都是狠人!然而并不是只有老二才混的好,老大,老三,老幺们也都各自有代表人物!首先咱们来说说老大“伯”!伯邑考,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出了名的孝子啊!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伯符,即孙策,孙权他哥,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人称江东小霸王!陆伯言,就是陆逊,三国时期东吴著名将领,夷陵之战,火烧刘备七百里联营,直接把刘备赶回老家!此外还有刘伯温,朱元璋之子房啊!接下来是“叔”!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名臣,和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成语典故有管鲍之交!叔齐,前面提到过,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哥哥伯夷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宰相),有着出色的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曾辅佐楚庄王称霸!最后是“季”其代表人物自然是刘季,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这个刘家老幺估计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老幺了!您好,我是白话历史君,请多指教!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下有句话叫做“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说得是时下有些女人比较现实,不要求名分,不管是小三、小四还是小N,只要有钱花,物质上得到满足就可以了,其他都是浮云。豹眼无意去评价这是世风日下,还是新朝时尚,只是想说在古时候却不是这样。古代更看重于名分,宁愿普通家族为妻,不入贵族为妾,大多数为妾者多是出于无奈。而且妻妾名分已定,很难再改变,封建礼制对于侍妾上位为正室是有严格规定的。回到题主这个问题,司马懿也是一个名分的事。其名分很尴尬,处在不妻不妾的位置,作传者无法或者说没有资格给他定位。这就出现了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陈寿却没有单独为其立传的情况,或者说是唯一的情况。了解了这个问题,再去读这一时期的传记时,就会有另一种很有趣味的感觉。古时候,一个人有姓、有名、还有字,有名望的人死后还要追加谥号。对于一个人的称呼有很多的讲究,可以看出彼此的身份、辈分、以及受尊敬的程度。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直呼其名的,除非是长辈、身份高贵的人对晚辈、或者地位低下的人,才直呼其名,但一般也是称呼他的字。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就以《曹操传》为例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吧。曹操在世时称为魏公、魏王,曹丕继位后追尊为武王、武帝。陈寿作《三国志》时,曹魏政权已经灭亡,曹操已经是盖棺论定。按照一般史书立传的规则,后世为前朝修撰史书,陈寿为曹操作传: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在传记的前半部分,都是称曹操为太祖。在曹操奉迎献帝到达许都之后,就以公称呼曹操。魏国建立后,以公、魏公为称谓。曹操进爵魏王后,就以王称谓曹操。由此可见,陈寿为立传人的称谓是很严谨的。在整个《曹操传》中,豹眼没有看到有一处提到司马懿,这个就很有意思哦。对于袁绍、刘备、孙权等人都是直呼其名,毫不避讳,由此也看出陈寿的史学观。司马懿也是曹操时期重要的谋臣,但一字不提,不是没有用意的。直接称呼司马懿,显然不妥,但称呼晋公、晋王、晋宣帝更加不妥。名分确定不了,也就无从下笔。带着这个疑问,豹眼去查阅《魏文帝纪》,也几乎见不到关于司马懿的记载。但曹丕临终托孤,司马懿是四位托孤辅政大臣之一,再不露脸也不合适,就称呼“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这个也很有意思哦,宣王是司马懿死后,司马昭被封晋王,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皇帝。陈寿不称司马懿为宣帝,而提前称呼为宣王,这是大有讲究的。既为了避讳不直呼其名,也不以宣帝称呼显得过于拍马屁,看来陈寿老先生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在《诸葛亮传》中,司马懿也是不可回避的人物,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五丈原,两次提到司马懿,也是以司马宣王、宣王来称谓。反观陈寿对诸葛亮的称谓就是直呼其名曰亮,有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呢?《先主刘备传》中,称呼刘备是: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始终都以先主称呼刘备,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蜀汉皇帝,陈寿概不承认,但只是详细记载了称王称帝的一些上表、过程等。但在刘备的传记里,一直称呼曹操为公、曹公。《吴主孙权传》又是不同,上来直接就是“孙权字仲谋”,然后就以权、孙权称谓。曹丕称帝后,孙权称臣,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后孙权自立为帝,陈寿概不承认,依然以权称呼,自始至终,这可能与孙权先称臣,后自立,被视为叛逆有关吧。不管陈寿这么立传是否正确、公允,但的确是当时必须遵循的规则。不管是潜规则也罢,明规则也好,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陈寿没有为司马懿立传,很大的可能就是司马懿的名分问题比较尴尬。同时,晋朝立国不久,对于前朝许多事还没有定论。司马懿是辅佐曹魏四世重臣,如何定位难于确定,这也是原因之一吧。三国时诸葛武侯的大名垂千古! 我想每一个喜欢诸葛亮和爱读三国史的人来说,每每读到《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这一章时:当司马徽再遇刘备,得知是徐庶向刘备举荐的诸葛亮时就说过“元直欲去,自去便了,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又说过“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的感叹。当时心里不禁会觉得一突,为什么这时诸葛亮还未出山,司马徽会有这样的言论,又不免感到忐忐。而纵观诸葛亮一生也确实应验了这句“不得其时”的论断。真的是让人们为诸葛亮的一生感到痛惜、哀惜、悲惜、怜惜!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司马徽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原因。正因如此诸葛亮千百年来一直在世人的心目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是后人争相学习的典范!后世之名人墨客也多有追评高论,不胜枚举。其中以杜甫的诗词《蜀相》最为贴切肯实,让人读后再忆起诸葛臣相时禁不住潸然留下。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首经典的称颂,缅怀一下三国时期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经济家、建筑制造大师、大诗人的丰功伟绩: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那么在汉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时,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选择曹操或是孙权呢?诸葛亮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父亲诸葛圭虽然早亡,但也是汉朝官员,职位太山都丞。因为他叔叔诸葛玄和荆州刘表关系不错,所以诸葛亮一家就一直居住于当时荆州的管辖范围内。常和当时的荆襄名士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元直为友,坐而论道。而当时曹操的专权挟帝和看出东吴孙权只会偏安一禺的现状,作为汉家臣子后人的诸葛亮是觉不会与他们同流的。刘备大汉后裔,皇室贵胄,又素有壮志,虽然未遇诸葛亮之前一直都郁郁不得志,但这都不是真正影响司马徽所谓的“不得其时”的原因。而且崔州平“由乱而入治,由治而入乱”的论述,也间接说出了诸葛亮跟随刘备的“不得其时”。三国演义开场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历史的延续发展,朝代的兴衰更迭,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转移改变,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也正是“由治而入乱”的开始,历史也证明刘备不是那个“由乱入治”的人,曹操也不行。那么这个道理别人都懂,诸葛亮也更加明白,也看的透彻。那么导致诸葛亮最终跟随刘备出山的理由,我想原因有二,第一是诸葛亮确实为刘备的三顾之真情所打动,士为知己者死!第二我在之前的悟空问答中也说过,诸葛亮绝对对自己的能力有着相当的自负,企图帮助刘备重拾山河,重造汉室,重写历史。我这绝不是贬低武侯,而是对武侯能力的高度赞扬。他绝对有扭转乾坤的能力,比及吕望、子房的豪情!就像他用七星续命一样有着强大的自信!但终究“不得其时”啊!!!诸葛亮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忠勇、朴实、辛劳、大度,他的形象光芒万丈,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为刘备光复汉室的夙愿中去,直到死也不忘蜀汉山河,蜀汉人民,最后葬于定军山遥望北方,以此守护着蜀汉的汉中大门。希望能看到后代北伐成功的那一天!刘欢的一首《哭诸葛》是那么的让人心肝悲恸,让人怜悯惋惜!遥想武侯当年意气风发,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计;火烧新野初展风姿;联孙吴舌战群儒;借东风赤壁败曹;夺荆州为主谋基业;戏周瑜为蜀去强敌;哭周瑜英雄惜知己;入西川先主成帝业;取汉中曹操败退;重养民后世颂其德;降姜、马为蜀储人才;困陆逊八阵显威力;擒孟获为汉平后方;辅后主、俩上表彰显忠诚心;斩马谡方见治军严谨;用兵奇谋空城计,别出心裁木牛连环弩;骂王朗尊汉抑魏;战司马计高一筹;七星续命神鬼莫测;除魏延用心良苦;葬定军夙愿未甘!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 ,又何为死而后已。诸葛亮的精神用完美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就是为什么司马徽说徐庶“惹他出来呕心血也”。可见司马徽看人之准,也算称得上诸葛亮的知己了。真是:一生为主身先死,鞠躬尽瘁只为国。空余阵图与瑶琴,留得美名在人间。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在诸葛亮伐蜀战争中,两人曾经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司马懿凭借着老谋深算,忍辱负重,采取坚守防御的战略,熬死了诸葛亮。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已经没有了对手的司马懿,为何终其一生也没有发动过伐蜀战争?难道真是他敬佩诸葛亮的精神,对蜀汉心存怜惜吗?一、 司马懿并非没有伐蜀之意。其实,司马懿对蜀汉没有什么怜惜之意,能够灭亡蜀汉,创建不世之功,是每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的理想,司马懿也概莫能外。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就向蜀汉发动了报复性的反攻。在这一次反攻中,司马懿就担任从上庸进攻汉中魏军的主将。不过那一次进攻,让司马懿感受到了蜀道之难。上庸和汉中虽然有水道相通,但是四面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再加上又是逆流而上,更加重了进攻的难度。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在险要的山路上跋涉,又加上风雨侵袭,造成军队行动困难,还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等到司马懿到达战地,曹魏就取消了这次行动,让司马懿退回了上庸。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司马懿也怀有攻打蜀汉的心思。他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先用坚守战术让诸葛亮无懈可击,转入对峙状态。然后等到诸葛亮的后勤补给困难,在撤军的时候再进行追击。如果司马懿的战术成功,蜀军将遭到严重的损失。那么,司马懿就可能采取下一步伐蜀的战役。在等到蜀军撤退的消息后,司马懿马上发起了追击。但是由于过去多次遭到诸葛亮“回马枪”战术的教训,在蜀军摆开防御的阵势后,司马懿又撤回了大营固守。当司马懿巡视蜀军留下的营地,判断诸葛亮已死后,再发起追击已经晚了。不过,我们从司马懿的这些举动来看,他还是渴望歼灭蜀军主力的。在蜀军撤退后,司马懿依然注视着蜀汉的动静。当他得知蜀军发生内讧,大将魏延被杀的消息,马上向曹睿上表,要求亲自率军伐蜀。这个建议虽然没有得到曹睿的同意,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司马懿灭蜀的雄心。二、 司马懿没有掌握军政大权时不能伐蜀。可是,这样有着伐蜀雄心的司马懿,却一直没有能够发动伐蜀之役。这主要是因为他虽然是曹魏的重臣,在高平陵政变前,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这使得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司马懿是一个有才能,有野心的人。他隐藏很深,又性格坚忍,为了不应曹操的征召,能够成年的装病。但是即便如此,他的真实面目还是被曹操看得十分清楚。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狼视鹰顾,于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还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让曹丕防范着他。曹操的嘱咐,成为了罩在司马懿头上的魔咒。司马懿为了曹魏江山尽心尽力,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信任。曹丕、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很好,可是都是利用司马懿的才能为自己出力,并不把军政大权交到他的手中。在诸葛亮、魏延死去,司马懿向曹睿上表要求伐蜀。此时的曹睿因为打退了吴蜀的进攻,再加上诸葛亮已死,解除了曹魏的威胁。曹仁对于繁忙的国事感到厌烦,急于享乐,于是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由于没有军政大权,也只能看着机会错失而无可奈何。即便是在曹睿去世,让司马懿赶回来托孤的时候,依然在人事安排上做了手脚。当时曹睿指定的托孤大臣是曹爽和司马懿。曹爽的职位是侍中,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的职位是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我们猛一看似乎两人的职权都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其中巨大的差别。那就是曹爽拥有大将军,假节钺的权力。这使得曹爽拥有了曹魏的最高军职,掌控了曹魏的所有军权。在权力的分配上,曹睿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家人,对于司马懿还是留了一手的。这使得司马懿位高而权不重,国家重要的举措还是出自曹爽之手。魏正始五年三月,曹爽为了获得威名,发动了伐蜀之战。在这场兴势之战中,曹爽调集了关陇的魏军主力,与诸葛玄一起入骆口进攻汉中。在这场战役中,蜀将王平依托兴势天险,阻止了魏军的攻势。最终曹爽损兵折将,与夏侯玄撤回了关中。这场败仗使得关中为之虚耗。曹爽与夏侯玄的军事能力远不如司马懿,如果这一场战役由司马懿来指挥,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当时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是曹爽,他是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的政敌司马懿来指挥这场战役的。因此,没有掌握实权的司马懿,只能在旁边望洋兴叹了。三、 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后又没机会伐蜀。在经过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除掉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去攻打蜀国了。但是,司马懿依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司马懿虽然掌控了曹魏的政局,但是在当时的国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曹魏的支持者。司马懿必须要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为司马氏家族的未来奠定基础。因此,他大肆诛杀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的夏侯霸就看出危险,被迫逃奔了敌国蜀汉。当姜维问及司马懿是否有征伐蜀国的企图时,夏侯霸精辟的回答说,“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这说明了司马懿当时的主要的目标,就是赶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来稳固自己家族在曹魏的地位,为将来篡位做准备。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司马懿当时已经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来完成伐蜀的目标了。司马懿是在魏嘉平元年春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死去的时候是魏嘉平三年秋八月。他掌控曹魏军政大权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稳定内部,奠定家族基础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完成伐蜀的目标呢?因此,在世事就是如此,在司马懿有时间精力的时候,他没有伐蜀的机会。当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能够伐蜀的时候,却又没有了时间精力。最终,司马懿还是没有实现他伐蜀的愿望,把这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昭。结语:司马懿最大的对手诸葛亮去世后,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精神感到敬佩,对蜀汉心怀怜惜。而是根本没有机会亲自发动伐蜀之战,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司马懿想要伐蜀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臣子,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一切都要看当权者的眼色。他在魏延死后,想乘隙伐蜀,被曹睿拒绝。在曹爽发动伐蜀之战时,司马懿只能扮演一个旁观者,对战局无能为力。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他虽然拥有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但是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在他剩下的这两年多生命中,只能把发展家族势力,掌控曹魏政权当作首要的目标,至于说伐蜀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因此,司马懿最终也未能亲自发动伐蜀之战。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在诸葛亮伐蜀战争中,两人曾经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司马懿凭借着老谋深算,忍辱负重,采取坚守防御的战略,熬死了诸葛亮。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已经没有了对手的司马懿,为何终其一生也没有发动过伐蜀战争?难道真是他敬佩诸葛亮的精神,对蜀汉心存怜惜吗?一、 司马懿并非没有伐蜀之意。其实,司马懿对蜀汉没有什么怜惜之意,能够灭亡蜀汉,创建不世之功,是每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的理想,司马懿也概莫能外。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就向蜀汉发动了报复性的反攻。在这一次反攻中,司马懿就担任从上庸进攻汉中魏军的主将。不过那一次进攻,让司马懿感受到了蜀道之难。上庸和汉中虽然有水道相通,但是四面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再加上又是逆流而上,更加重了进攻的难度。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在险要的山路上跋涉,又加上风雨侵袭,造成军队行动困难,还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等到司马懿到达战地,曹魏就取消了这次行动,让司马懿退回了上庸。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司马懿也怀有攻打蜀汉的心思。他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先用坚守战术让诸葛亮无懈可击,转入对峙状态。然后等到诸葛亮的后勤补给困难,在撤军的时候再进行追击。如果司马懿的战术成功,蜀军将遭到严重的损失。那么,司马懿就可能采取下一步伐蜀的战役。在等到蜀军撤退的消息后,司马懿马上发起了追击。但是由于过去多次遭到诸葛亮“回马枪”战术的教训,在蜀军摆开防御的阵势后,司马懿又撤回了大营固守。当司马懿巡视蜀军留下的营地,判断诸葛亮已死后,再发起追击已经晚了。不过,我们从司马懿的这些举动来看,他还是渴望歼灭蜀军主力的。在蜀军撤退后,司马懿依然注视着蜀汉的动静。当他得知蜀军发生内讧,大将魏延被杀的消息,马上向曹睿上表,要求亲自率军伐蜀。这个建议虽然没有得到曹睿的同意,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司马懿灭蜀的雄心。二、 司马懿没有掌握军政大权时不能伐蜀。可是,这样有着伐蜀雄心的司马懿,却一直没有能够发动伐蜀之役。这主要是因为他虽然是曹魏的重臣,在高平陵政变前,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这使得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司马懿是一个有才能,有野心的人。他隐藏很深,又性格坚忍,为了不应曹操的征召,能够成年的装病。但是即便如此,他的真实面目还是被曹操看得十分清楚。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狼视鹰顾,于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还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让曹丕防范着他。曹操的嘱咐,成为了罩在司马懿头上的魔咒。司马懿为了曹魏江山尽心尽力,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信任。曹丕、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很好,可是都是利用司马懿的才能为自己出力,并不把军政大权交到他的手中。在诸葛亮、魏延死去,司马懿向曹睿上表要求伐蜀。此时的曹睿因为打退了吴蜀的进攻,再加上诸葛亮已死,解除了曹魏的威胁。曹仁对于繁忙的国事感到厌烦,急于享乐,于是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由于没有军政大权,也只能看着机会错失而无可奈何。即便是在曹睿去世,让司马懿赶回来托孤的时候,依然在人事安排上做了手脚。当时曹睿指定的托孤大臣是曹爽和司马懿。曹爽的职位是侍中,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的职位是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我们猛一看似乎两人的职权都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其中巨大的差别。那就是曹爽拥有大将军,假节钺的权力。这使得曹爽拥有了曹魏的最高军职,掌控了曹魏的所有军权。在权力的分配上,曹睿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家人,对于司马懿还是留了一手的。这使得司马懿位高而权不重,国家重要的举措还是出自曹爽之手。魏正始五年三月,曹爽为了获得威名,发动了伐蜀之战。在这场兴势之战中,曹爽调集了关陇的魏军主力,与诸葛玄一起入骆口进攻汉中。在这场战役中,蜀将王平依托兴势天险,阻止了魏军的攻势。最终曹爽损兵折将,与夏侯玄撤回了关中。这场败仗使得关中为之虚耗。曹爽与夏侯玄的军事能力远不如司马懿,如果这一场战役由司马懿来指挥,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当时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是曹爽,他是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的政敌司马懿来指挥这场战役的。因此,没有掌握实权的司马懿,只能在旁边望洋兴叹了。三、 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后又没机会伐蜀。在经过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除掉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去攻打蜀国了。但是,司马懿依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司马懿虽然掌控了曹魏的政局,但是在当时的国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曹魏的支持者。司马懿必须要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为司马氏家族的未来奠定基础。因此,他大肆诛杀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的夏侯霸就看出危险,被迫逃奔了敌国蜀汉。当姜维问及司马懿是否有征伐蜀国的企图时,夏侯霸精辟的回答说,“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这说明了司马懿当时的主要的目标,就是赶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来稳固自己家族在曹魏的地位,为将来篡位做准备。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司马懿当时已经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来完成伐蜀的目标了。司马懿是在魏嘉平元年春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死去的时候是魏嘉平三年秋八月。他掌控曹魏军政大权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稳定内部,奠定家族基础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完成伐蜀的目标呢?因此,在世事就是如此,在司马懿有时间精力的时候,他没有伐蜀的机会。当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能够伐蜀的时候,却又没有了时间精力。最终,司马懿还是没有实现他伐蜀的愿望,把这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昭。结语:司马懿最大的对手诸葛亮去世后,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精神感到敬佩,对蜀汉心怀怜惜。而是根本没有机会亲自发动伐蜀之战,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司马懿想要伐蜀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臣子,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一切都要看当权者的眼色。他在魏延死后,想乘隙伐蜀,被曹睿拒绝。在曹爽发动伐蜀之战时,司马懿只能扮演一个旁观者,对战局无能为力。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他虽然拥有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但是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在他剩下的这两年多生命中,只能把发展家族势力,掌控曹魏政权当作首要的目标,至于说伐蜀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因此,司马懿最终也未能亲自发动伐蜀之战。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正如题中所说,“伯仲叔季”是指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而似乎带“仲”字的也就是老二,都非常厉害,孔子叫仲尼,孙权叫仲谋,司马懿叫司马仲达,个个都是狠人!然而并不是只有老二才混的好,老大,老三,老幺们也都各自有代表人物!首先咱们来说说老大“伯”!伯邑考,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出了名的孝子啊!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伯符,即孙策,孙权他哥,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人称江东小霸王!陆伯言,就是陆逊,三国时期东吴著名将领,夷陵之战,火烧刘备七百里联营,直接把刘备赶回老家!此外还有刘伯温,朱元璋之子房啊!接下来是“叔”!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名臣,和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成语典故有管鲍之交!叔齐,前面提到过,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哥哥伯夷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宰相),有着出色的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曾辅佐楚庄王称霸!最后是“季”其代表人物自然是刘季,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这个刘家老幺估计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老幺了!您好,我是白话历史君,请多指教!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在诸葛亮伐蜀战争中,两人曾经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司马懿凭借着老谋深算,忍辱负重,采取坚守防御的战略,熬死了诸葛亮。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已经没有了对手的司马懿,为何终其一生也没有发动过伐蜀战争?难道真是他敬佩诸葛亮的精神,对蜀汉心存怜惜吗?一、 司马懿并非没有伐蜀之意。其实,司马懿对蜀汉没有什么怜惜之意,能够灭亡蜀汉,创建不世之功,是每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的理想,司马懿也概莫能外。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就向蜀汉发动了报复性的反攻。在这一次反攻中,司马懿就担任从上庸进攻汉中魏军的主将。不过那一次进攻,让司马懿感受到了蜀道之难。上庸和汉中虽然有水道相通,但是四面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再加上又是逆流而上,更加重了进攻的难度。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在险要的山路上跋涉,又加上风雨侵袭,造成军队行动困难,还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等到司马懿到达战地,曹魏就取消了这次行动,让司马懿退回了上庸。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司马懿也怀有攻打蜀汉的心思。他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先用坚守战术让诸葛亮无懈可击,转入对峙状态。然后等到诸葛亮的后勤补给困难,在撤军的时候再进行追击。如果司马懿的战术成功,蜀军将遭到严重的损失。那么,司马懿就可能采取下一步伐蜀的战役。在等到蜀军撤退的消息后,司马懿马上发起了追击。但是由于过去多次遭到诸葛亮“回马枪”战术的教训,在蜀军摆开防御的阵势后,司马懿又撤回了大营固守。当司马懿巡视蜀军留下的营地,判断诸葛亮已死后,再发起追击已经晚了。不过,我们从司马懿的这些举动来看,他还是渴望歼灭蜀军主力的。在蜀军撤退后,司马懿依然注视着蜀汉的动静。当他得知蜀军发生内讧,大将魏延被杀的消息,马上向曹睿上表,要求亲自率军伐蜀。这个建议虽然没有得到曹睿的同意,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司马懿灭蜀的雄心。二、 司马懿没有掌握军政大权时不能伐蜀。可是,这样有着伐蜀雄心的司马懿,却一直没有能够发动伐蜀之役。这主要是因为他虽然是曹魏的重臣,在高平陵政变前,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这使得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司马懿是一个有才能,有野心的人。他隐藏很深,又性格坚忍,为了不应曹操的征召,能够成年的装病。但是即便如此,他的真实面目还是被曹操看得十分清楚。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狼视鹰顾,于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还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让曹丕防范着他。曹操的嘱咐,成为了罩在司马懿头上的魔咒。司马懿为了曹魏江山尽心尽力,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信任。曹丕、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很好,可是都是利用司马懿的才能为自己出力,并不把军政大权交到他的手中。在诸葛亮、魏延死去,司马懿向曹睿上表要求伐蜀。此时的曹睿因为打退了吴蜀的进攻,再加上诸葛亮已死,解除了曹魏的威胁。曹仁对于繁忙的国事感到厌烦,急于享乐,于是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由于没有军政大权,也只能看着机会错失而无可奈何。即便是在曹睿去世,让司马懿赶回来托孤的时候,依然在人事安排上做了手脚。当时曹睿指定的托孤大臣是曹爽和司马懿。曹爽的职位是侍中,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的职位是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我们猛一看似乎两人的职权都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其中巨大的差别。那就是曹爽拥有大将军,假节钺的权力。这使得曹爽拥有了曹魏的最高军职,掌控了曹魏的所有军权。在权力的分配上,曹睿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家人,对于司马懿还是留了一手的。这使得司马懿位高而权不重,国家重要的举措还是出自曹爽之手。魏正始五年三月,曹爽为了获得威名,发动了伐蜀之战。在这场兴势之战中,曹爽调集了关陇的魏军主力,与诸葛玄一起入骆口进攻汉中。在这场战役中,蜀将王平依托兴势天险,阻止了魏军的攻势。最终曹爽损兵折将,与夏侯玄撤回了关中。这场败仗使得关中为之虚耗。曹爽与夏侯玄的军事能力远不如司马懿,如果这一场战役由司马懿来指挥,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当时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是曹爽,他是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的政敌司马懿来指挥这场战役的。因此,没有掌握实权的司马懿,只能在旁边望洋兴叹了。三、 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后又没机会伐蜀。在经过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除掉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去攻打蜀国了。但是,司马懿依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司马懿虽然掌控了曹魏的政局,但是在当时的国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曹魏的支持者。司马懿必须要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为司马氏家族的未来奠定基础。因此,他大肆诛杀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的夏侯霸就看出危险,被迫逃奔了敌国蜀汉。当姜维问及司马懿是否有征伐蜀国的企图时,夏侯霸精辟的回答说,“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这说明了司马懿当时的主要的目标,就是赶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来稳固自己家族在曹魏的地位,为将来篡位做准备。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司马懿当时已经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来完成伐蜀的目标了。司马懿是在魏嘉平元年春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死去的时候是魏嘉平三年秋八月。他掌控曹魏军政大权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稳定内部,奠定家族基础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完成伐蜀的目标呢?因此,在世事就是如此,在司马懿有时间精力的时候,他没有伐蜀的机会。当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能够伐蜀的时候,却又没有了时间精力。最终,司马懿还是没有实现他伐蜀的愿望,把这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昭。结语:司马懿最大的对手诸葛亮去世后,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精神感到敬佩,对蜀汉心怀怜惜。而是根本没有机会亲自发动伐蜀之战,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司马懿想要伐蜀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臣子,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一切都要看当权者的眼色。他在魏延死后,想乘隙伐蜀,被曹睿拒绝。在曹爽发动伐蜀之战时,司马懿只能扮演一个旁观者,对战局无能为力。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他虽然拥有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但是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在他剩下的这两年多生命中,只能把发展家族势力,掌控曹魏政权当作首要的目标,至于说伐蜀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因此,司马懿最终也未能亲自发动伐蜀之战。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正如题中所说,“伯仲叔季”是指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而似乎带“仲”字的也就是老二,都非常厉害,孔子叫仲尼,孙权叫仲谋,司马懿叫司马仲达,个个都是狠人!然而并不是只有老二才混的好,老大,老三,老幺们也都各自有代表人物!首先咱们来说说老大“伯”!伯邑考,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出了名的孝子啊!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伯符,即孙策,孙权他哥,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人称江东小霸王!陆伯言,就是陆逊,三国时期东吴著名将领,夷陵之战,火烧刘备七百里联营,直接把刘备赶回老家!此外还有刘伯温,朱元璋之子房啊!接下来是“叔”!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名臣,和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成语典故有管鲍之交!叔齐,前面提到过,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哥哥伯夷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宰相),有着出色的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曾辅佐楚庄王称霸!最后是“季”其代表人物自然是刘季,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这个刘家老幺估计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老幺了!您好,我是白话历史君,请多指教!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下有句话叫做“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说得是时下有些女人比较现实,不要求名分,不管是小三、小四还是小N,只要有钱花,物质上得到满足就可以了,其他都是浮云。豹眼无意去评价这是世风日下,还是新朝时尚,只是想说在古时候却不是这样。古代更看重于名分,宁愿普通家族为妻,不入贵族为妾,大多数为妾者多是出于无奈。而且妻妾名分已定,很难再改变,封建礼制对于侍妾上位为正室是有严格规定的。回到题主这个问题,司马懿也是一个名分的事。其名分很尴尬,处在不妻不妾的位置,作传者无法或者说没有资格给他定位。这就出现了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陈寿却没有单独为其立传的情况,或者说是唯一的情况。了解了这个问题,再去读这一时期的传记时,就会有另一种很有趣味的感觉。古时候,一个人有姓、有名、还有字,有名望的人死后还要追加谥号。对于一个人的称呼有很多的讲究,可以看出彼此的身份、辈分、以及受尊敬的程度。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直呼其名的,除非是长辈、身份高贵的人对晚辈、或者地位低下的人,才直呼其名,但一般也是称呼他的字。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就以《曹操传》为例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吧。曹操在世时称为魏公、魏王,曹丕继位后追尊为武王、武帝。陈寿作《三国志》时,曹魏政权已经灭亡,曹操已经是盖棺论定。按照一般史书立传的规则,后世为前朝修撰史书,陈寿为曹操作传: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在传记的前半部分,都是称曹操为太祖。在曹操奉迎献帝到达许都之后,就以公称呼曹操。魏国建立后,以公、魏公为称谓。曹操进爵魏王后,就以王称谓曹操。由此可见,陈寿为立传人的称谓是很严谨的。在整个《曹操传》中,豹眼没有看到有一处提到司马懿,这个就很有意思哦。对于袁绍、刘备、孙权等人都是直呼其名,毫不避讳,由此也看出陈寿的史学观。司马懿也是曹操时期重要的谋臣,但一字不提,不是没有用意的。直接称呼司马懿,显然不妥,但称呼晋公、晋王、晋宣帝更加不妥。名分确定不了,也就无从下笔。带着这个疑问,豹眼去查阅《魏文帝纪》,也几乎见不到关于司马懿的记载。但曹丕临终托孤,司马懿是四位托孤辅政大臣之一,再不露脸也不合适,就称呼“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这个也很有意思哦,宣王是司马懿死后,司马昭被封晋王,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皇帝。陈寿不称司马懿为宣帝,而提前称呼为宣王,这是大有讲究的。既为了避讳不直呼其名,也不以宣帝称呼显得过于拍马屁,看来陈寿老先生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在《诸葛亮传》中,司马懿也是不可回避的人物,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五丈原,两次提到司马懿,也是以司马宣王、宣王来称谓。反观陈寿对诸葛亮的称谓就是直呼其名曰亮,有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呢?《先主刘备传》中,称呼刘备是: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始终都以先主称呼刘备,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蜀汉皇帝,陈寿概不承认,但只是详细记载了称王称帝的一些上表、过程等。但在刘备的传记里,一直称呼曹操为公、曹公。《吴主孙权传》又是不同,上来直接就是“孙权字仲谋”,然后就以权、孙权称谓。曹丕称帝后,孙权称臣,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后孙权自立为帝,陈寿概不承认,依然以权称呼,自始至终,这可能与孙权先称臣,后自立,被视为叛逆有关吧。不管陈寿这么立传是否正确、公允,但的确是当时必须遵循的规则。不管是潜规则也罢,明规则也好,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陈寿没有为司马懿立传,很大的可能就是司马懿的名分问题比较尴尬。同时,晋朝立国不久,对于前朝许多事还没有定论。司马懿是辅佐曹魏四世重臣,如何定位难于确定,这也是原因之一吧。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在诸葛亮伐蜀战争中,两人曾经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司马懿凭借着老谋深算,忍辱负重,采取坚守防御的战略,熬死了诸葛亮。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已经没有了对手的司马懿,为何终其一生也没有发动过伐蜀战争?难道真是他敬佩诸葛亮的精神,对蜀汉心存怜惜吗?一、 司马懿并非没有伐蜀之意。其实,司马懿对蜀汉没有什么怜惜之意,能够灭亡蜀汉,创建不世之功,是每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的理想,司马懿也概莫能外。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就向蜀汉发动了报复性的反攻。在这一次反攻中,司马懿就担任从上庸进攻汉中魏军的主将。不过那一次进攻,让司马懿感受到了蜀道之难。上庸和汉中虽然有水道相通,但是四面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再加上又是逆流而上,更加重了进攻的难度。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在险要的山路上跋涉,又加上风雨侵袭,造成军队行动困难,还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等到司马懿到达战地,曹魏就取消了这次行动,让司马懿退回了上庸。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司马懿也怀有攻打蜀汉的心思。他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先用坚守战术让诸葛亮无懈可击,转入对峙状态。然后等到诸葛亮的后勤补给困难,在撤军的时候再进行追击。如果司马懿的战术成功,蜀军将遭到严重的损失。那么,司马懿就可能采取下一步伐蜀的战役。在等到蜀军撤退的消息后,司马懿马上发起了追击。但是由于过去多次遭到诸葛亮“回马枪”战术的教训,在蜀军摆开防御的阵势后,司马懿又撤回了大营固守。当司马懿巡视蜀军留下的营地,判断诸葛亮已死后,再发起追击已经晚了。不过,我们从司马懿的这些举动来看,他还是渴望歼灭蜀军主力的。在蜀军撤退后,司马懿依然注视着蜀汉的动静。当他得知蜀军发生内讧,大将魏延被杀的消息,马上向曹睿上表,要求亲自率军伐蜀。这个建议虽然没有得到曹睿的同意,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司马懿灭蜀的雄心。二、 司马懿没有掌握军政大权时不能伐蜀。可是,这样有着伐蜀雄心的司马懿,却一直没有能够发动伐蜀之役。这主要是因为他虽然是曹魏的重臣,在高平陵政变前,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这使得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司马懿是一个有才能,有野心的人。他隐藏很深,又性格坚忍,为了不应曹操的征召,能够成年的装病。但是即便如此,他的真实面目还是被曹操看得十分清楚。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狼视鹰顾,于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还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让曹丕防范着他。曹操的嘱咐,成为了罩在司马懿头上的魔咒。司马懿为了曹魏江山尽心尽力,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信任。曹丕、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很好,可是都是利用司马懿的才能为自己出力,并不把军政大权交到他的手中。在诸葛亮、魏延死去,司马懿向曹睿上表要求伐蜀。此时的曹睿因为打退了吴蜀的进攻,再加上诸葛亮已死,解除了曹魏的威胁。曹仁对于繁忙的国事感到厌烦,急于享乐,于是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由于没有军政大权,也只能看着机会错失而无可奈何。即便是在曹睿去世,让司马懿赶回来托孤的时候,依然在人事安排上做了手脚。当时曹睿指定的托孤大臣是曹爽和司马懿。曹爽的职位是侍中,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的职位是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我们猛一看似乎两人的职权都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其中巨大的差别。那就是曹爽拥有大将军,假节钺的权力。这使得曹爽拥有了曹魏的最高军职,掌控了曹魏的所有军权。在权力的分配上,曹睿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家人,对于司马懿还是留了一手的。这使得司马懿位高而权不重,国家重要的举措还是出自曹爽之手。魏正始五年三月,曹爽为了获得威名,发动了伐蜀之战。在这场兴势之战中,曹爽调集了关陇的魏军主力,与诸葛玄一起入骆口进攻汉中。在这场战役中,蜀将王平依托兴势天险,阻止了魏军的攻势。最终曹爽损兵折将,与夏侯玄撤回了关中。这场败仗使得关中为之虚耗。曹爽与夏侯玄的军事能力远不如司马懿,如果这一场战役由司马懿来指挥,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当时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是曹爽,他是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的政敌司马懿来指挥这场战役的。因此,没有掌握实权的司马懿,只能在旁边望洋兴叹了。三、 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后又没机会伐蜀。在经过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除掉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去攻打蜀国了。但是,司马懿依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司马懿虽然掌控了曹魏的政局,但是在当时的国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曹魏的支持者。司马懿必须要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为司马氏家族的未来奠定基础。因此,他大肆诛杀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的夏侯霸就看出危险,被迫逃奔了敌国蜀汉。当姜维问及司马懿是否有征伐蜀国的企图时,夏侯霸精辟的回答说,“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这说明了司马懿当时的主要的目标,就是赶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来稳固自己家族在曹魏的地位,为将来篡位做准备。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司马懿当时已经年事已高,实在没有精力来完成伐蜀的目标了。司马懿是在魏嘉平元年春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死去的时候是魏嘉平三年秋八月。他掌控曹魏军政大权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稳定内部,奠定家族基础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完成伐蜀的目标呢?因此,在世事就是如此,在司马懿有时间精力的时候,他没有伐蜀的机会。当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能够伐蜀的时候,却又没有了时间精力。最终,司马懿还是没有实现他伐蜀的愿望,把这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昭。结语:司马懿最大的对手诸葛亮去世后,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发动伐蜀之战。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诸葛亮的精神感到敬佩,对蜀汉心怀怜惜。而是根本没有机会亲自发动伐蜀之战,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司马懿想要伐蜀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臣子,并没有掌握军政大权,一切都要看当权者的眼色。他在魏延死后,想乘隙伐蜀,被曹睿拒绝。在曹爽发动伐蜀之战时,司马懿只能扮演一个旁观者,对战局无能为力。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他虽然拥有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但是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在他剩下的这两年多生命中,只能把发展家族势力,掌控曹魏政权当作首要的目标,至于说伐蜀就只能束之高阁了。因此,司马懿最终也未能亲自发动伐蜀之战。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正如题中所说,“伯仲叔季”是指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而似乎带“仲”字的也就是老二,都非常厉害,孔子叫仲尼,孙权叫仲谋,司马懿叫司马仲达,个个都是狠人!然而并不是只有老二才混的好,老大,老三,老幺们也都各自有代表人物!首先咱们来说说老大“伯”!伯邑考,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出了名的孝子啊!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伯符,即孙策,孙权他哥,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人称江东小霸王!陆伯言,就是陆逊,三国时期东吴著名将领,夷陵之战,火烧刘备七百里联营,直接把刘备赶回老家!此外还有刘伯温,朱元璋之子房啊!接下来是“叔”!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名臣,和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成语典故有管鲍之交!叔齐,前面提到过,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哥哥伯夷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忠字代表人物!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宰相),有着出色的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曾辅佐楚庄王称霸!最后是“季”其代表人物自然是刘季,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这个刘家老幺估计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老幺了!您好,我是白话历史君,请多指教!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下有句话叫做“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说得是时下有些女人比较现实,不要求名分,不管是小三、小四还是小N,只要有钱花,物质上得到满足就可以了,其他都是浮云。豹眼无意去评价这是世风日下,还是新朝时尚,只是想说在古时候却不是这样。古代更看重于名分,宁愿普通家族为妻,不入贵族为妾,大多数为妾者多是出于无奈。而且妻妾名分已定,很难再改变,封建礼制对于侍妾上位为正室是有严格规定的。回到题主这个问题,司马懿也是一个名分的事。其名分很尴尬,处在不妻不妾的位置,作传者无法或者说没有资格给他定位。这就出现了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陈寿却没有单独为其立传的情况,或者说是唯一的情况。了解了这个问题,再去读这一时期的传记时,就会有另一种很有趣味的感觉。古时候,一个人有姓、有名、还有字,有名望的人死后还要追加谥号。对于一个人的称呼有很多的讲究,可以看出彼此的身份、辈分、以及受尊敬的程度。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直呼其名的,除非是长辈、身份高贵的人对晚辈、或者地位低下的人,才直呼其名,但一般也是称呼他的字。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就以《曹操传》为例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吧。曹操在世时称为魏公、魏王,曹丕继位后追尊为武王、武帝。陈寿作《三国志》时,曹魏政权已经灭亡,曹操已经是盖棺论定。按照一般史书立传的规则,后世为前朝修撰史书,陈寿为曹操作传: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在传记的前半部分,都是称曹操为太祖。在曹操奉迎献帝到达许都之后,就以公称呼曹操。魏国建立后,以公、魏公为称谓。曹操进爵魏王后,就以王称谓曹操。由此可见,陈寿为立传人的称谓是很严谨的。在整个《曹操传》中,豹眼没有看到有一处提到司马懿,这个就很有意思哦。对于袁绍、刘备、孙权等人都是直呼其名,毫不避讳,由此也看出陈寿的史学观。司马懿也是曹操时期重要的谋臣,但一字不提,不是没有用意的。直接称呼司马懿,显然不妥,但称呼晋公、晋王、晋宣帝更加不妥。名分确定不了,也就无从下笔。带着这个疑问,豹眼去查阅《魏文帝纪》,也几乎见不到关于司马懿的记载。但曹丕临终托孤,司马懿是四位托孤辅政大臣之一,再不露脸也不合适,就称呼“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这个也很有意思哦,宣王是司马懿死后,司马昭被封晋王,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皇帝。陈寿不称司马懿为宣帝,而提前称呼为宣王,这是大有讲究的。既为了避讳不直呼其名,也不以宣帝称呼显得过于拍马屁,看来陈寿老先生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在《诸葛亮传》中,司马懿也是不可回避的人物,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五丈原,两次提到司马懿,也是以司马宣王、宣王来称谓。反观陈寿对诸葛亮的称谓就是直呼其名曰亮,有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呢?《先主刘备传》中,称呼刘备是: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始终都以先主称呼刘备,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蜀汉皇帝,陈寿概不承认,但只是详细记载了称王称帝的一些上表、过程等。但在刘备的传记里,一直称呼曹操为公、曹公。《吴主孙权传》又是不同,上来直接就是“孙权字仲谋”,然后就以权、孙权称谓。曹丕称帝后,孙权称臣,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后孙权自立为帝,陈寿概不承认,依然以权称呼,自始至终,这可能与孙权先称臣,后自立,被视为叛逆有关吧。不管陈寿这么立传是否正确、公允,但的确是当时必须遵循的规则。不管是潜规则也罢,明规则也好,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陈寿没有为司马懿立传,很大的可能就是司马懿的名分问题比较尴尬。同时,晋朝立国不久,对于前朝许多事还没有定论。司马懿是辅佐曹魏四世重臣,如何定位难于确定,这也是原因之一吧。三国时诸葛武侯的大名垂千古! 我想每一个喜欢诸葛亮和爱读三国史的人来说,每每读到《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这一章时:当司马徽再遇刘备,得知是徐庶向刘备举荐的诸葛亮时就说过“元直欲去,自去便了,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又说过“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的感叹。当时心里不禁会觉得一突,为什么这时诸葛亮还未出山,司马徽会有这样的言论,又不免感到忐忐。而纵观诸葛亮一生也确实应验了这句“不得其时”的论断。真的是让人们为诸葛亮的一生感到痛惜、哀惜、悲惜、怜惜!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司马徽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原因。正因如此诸葛亮千百年来一直在世人的心目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是后人争相学习的典范!后世之名人墨客也多有追评高论,不胜枚举。其中以杜甫的诗词《蜀相》最为贴切肯实,让人读后再忆起诸葛臣相时禁不住潸然留下。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首经典的称颂,缅怀一下三国时期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经济家、建筑制造大师、大诗人的丰功伟绩: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那么在汉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时,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选择曹操或是孙权呢?诸葛亮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父亲诸葛圭虽然早亡,但也是汉朝官员,职位太山都丞。因为他叔叔诸葛玄和荆州刘表关系不错,所以诸葛亮一家就一直居住于当时荆州的管辖范围内。常和当时的荆襄名士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元直为友,坐而论道。而当时曹操的专权挟帝和看出东吴孙权只会偏安一禺的现状,作为汉家臣子后人的诸葛亮是觉不会与他们同流的。刘备大汉后裔,皇室贵胄,又素有壮志,虽然未遇诸葛亮之前一直都郁郁不得志,但这都不是真正影响司马徽所谓的“不得其时”的原因。而且崔州平“由乱而入治,由治而入乱”的论述,也间接说出了诸葛亮跟随刘备的“不得其时”。三国演义开场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历史的延续发展,朝代的兴衰更迭,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转移改变,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也正是“由治而入乱”的开始,历史也证明刘备不是那个“由乱入治”的人,曹操也不行。那么这个道理别人都懂,诸葛亮也更加明白,也看的透彻。那么导致诸葛亮最终跟随刘备出山的理由,我想原因有二,第一是诸葛亮确实为刘备的三顾之真情所打动,士为知己者死!第二我在之前的悟空问答中也说过,诸葛亮绝对对自己的能力有着相当的自负,企图帮助刘备重拾山河,重造汉室,重写历史。我这绝不是贬低武侯,而是对武侯能力的高度赞扬。他绝对有扭转乾坤的能力,比及吕望、子房的豪情!就像他用七星续命一样有着强大的自信!但终究“不得其时”啊!!!诸葛亮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忠勇、朴实、辛劳、大度,他的形象光芒万丈,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为刘备光复汉室的夙愿中去,直到死也不忘蜀汉山河,蜀汉人民,最后葬于定军山遥望北方,以此守护着蜀汉的汉中大门。希望能看到后代北伐成功的那一天!刘欢的一首《哭诸葛》是那么的让人心肝悲恸,让人怜悯惋惜!遥想武侯当年意气风发,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计;火烧新野初展风姿;联孙吴舌战群儒;借东风赤壁败曹;夺荆州为主谋基业;戏周瑜为蜀去强敌;哭周瑜英雄惜知己;入西川先主成帝业;取汉中曹操败退;重养民后世颂其德;降姜、马为蜀储人才;困陆逊八阵显威力;擒孟获为汉平后方;辅后主、俩上表彰显忠诚心;斩马谡方见治军严谨;用兵奇谋空城计,别出心裁木牛连环弩;骂王朗尊汉抑魏;战司马计高一筹;七星续命神鬼莫测;除魏延用心良苦;葬定军夙愿未甘!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 ,又何为死而后已。诸葛亮的精神用完美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就是为什么司马徽说徐庶“惹他出来呕心血也”。可见司马徽看人之准,也算称得上诸葛亮的知己了。真是:一生为主身先死,鞠躬尽瘁只为国。空余阵图与瑶琴,留得美名在人间。
5,D之食卓2谁玩过怎样才能通关
这个游戏是从女主角的主观意识,到重述女主角的客观经历冒险之间变化开始的。。。。。
D之食卓》的游戏画面,非常震撼,中世纪古堡,逼人的骑士铠甲形成了独特的游戏氛围。
个人认为,游戏的缺点是视角不好。(游戏可玩性极高。。。。)
希望您能满意。胖子做的游戏太诡异了。。。。到网上找攻略吧,,,,,,,,
6,吞食天地2全攻略
吞食天地二代(FC版)攻略2 第一章 徐州沉浮 流程 和曹操对话>朱灵露昭加入>出宫殿>关羽张飞加入>出城往东南>和纪灵等的战斗>和袁胤等的战斗>进入东南山洞>和袁术等的战斗>回徐州城>朱灵露昭离队>和车胄对话>和车胄的战斗>和陈登对话>陈登加入>出城>和曹操的战斗>关羽张飞离队>往东北村子>和郑玄对话>往南面山洞取得地图>和郑玄对话得到信>穿过东南山洞到渡口>乘船到冀州 ~~~~~~~~~~~~~~~~~~~~~~~~~~~~~~~~~~~~~~~~~~~~~~~~~~~~~~~~~~~~~~~~~~~~~~~~~~~~~~~~~~~~~~~~~~~~~~~~~~~~~~~~~~~~~~~~~~~~~~~~~~~~~~~~~~~~~~~~~~~~~ *武器防具要装备上才有效果 *先设定军师才能使用谋略和阵行 *开始不需要买任何物品 *推荐先去东北山洞 可取得铜剑等物品及若干金钱 然后去训练所练至LV5(500金) *朱灵露昭的装备会自动转交给陈登和颜良 *战斗方面没有任何难度 可以一直使用总攻 注意用赤心计恢复 *和曹操一战选择撤退 ~~~~~~~~~~~~~~~~~~~~~~~~~~~~~~~~~~~~~~~~~~~~~~~~~~~~~~~~~~~~~~~~~~~~~~~~~~~~~~~~~~~~~~~~~~~~~~~~~~~~~~~~~~~~~~~~~~~~~~~~~~~~~~~~~~~~~~~~~~~~~ 第二章 官渡之战 流程 刘备流程 往北到冀州城>对袁绍使用信>颜良加入>回渡口乘船到白马坡>和魏续等的战斗>和乐进等的战斗>和神秘将军的战斗>颜良战死>回冀州城和袁绍对话>文丑加入>往白马坡>和神秘将军的战斗>文丑战死>回冀州城和袁绍对话 关羽流程 和夫人对话>出城在东面村子借宿>和胡华对话得到胡班家书>出村沿路>和孔秀的战斗>和韩福的战斗>和卞喜对话选 否>和卞喜的战斗>对胡班使用胡班家书*如住宿则和王植战斗>和秦琪的战斗>乘船到冀州>和夏侯敦的战斗>往北面山寨>和周仓的战斗*战斗第2回合选是>周仓加入>往东面古城>和张飞对话>和蔡阳的战斗>进城和张飞对话>张飞加入>和赵云对话>赵云加入>往冀州城南面村子>和关定对话 刘备流程 关平加入>和袁绍对话>出冀州城>和郭图等的战斗>往南面村子>和关羽对话>关羽关平加入>和张飞对话>张飞赵云加入>出村 ~~~~~~~~~~~~~~~~~~~~~~~~~~~~~~~~~~~~~~~~~~~~~~~~~~~~~~~~~~~~~~~~~~~~~~~~~~~~~~~~~~~~~~~~~~~~~~~~~~~~~~~~~~~~~~~~~~~~~~~~~~~~~~~~~~~~~~~~~~~~~ *推荐颜良和刘备装备铜制武器和鳞盾 *颜良奋战率100% 杀伤力惊人 战斗中要注意恢复他的兵力 *夫人身上带有赤兔马 装备后行走速度增加一倍 可让夫人装备 后随剧情会自动转交给关平 *关羽击败卞喜后和普净对话可以完全恢复兵力和谋略点 *关羽击败卞喜后可到东面洛阳更新装备 最好能多买一把铜刀存到役所留给关平 *如果和王植战斗每回合会遭受火攻 *颜良死后装备自动转交给文丑 文丑死后装备自动转交给赵云 *如果不在战斗中收周仓 他的部下会替他说好话 *兄弟聚义后再和关定对话 会发生关平拜关羽为父事件 关平 武力+10 智力+10 ~~~~~~~~~~~~~~~~~~~~~~~~~~~~~~~~~~~~~~~~~~~~~~~~~~~~~~~~~~~~~~~~~~~~~~~~~~~~~~~~~~~~~~~~~~~~~~~~~~~~~~~~~~~~~~~~~~~~~~~~~~~~~~~~~~~~~~~~~~~~~ 第三章 卧龙觉醒 流程 出荆州城往东南三个村子>和龚都的战斗>和刘辟的战斗>和黄邵何仪的战斗>回荆州城和刘表对话>往北面新野城>出城和刘琦对话>回荆州城和刘表对话>和伊籍对话>进入左上角密室>出密室往西面村子>和司马徽对话>往东面卧龙岗>和诸葛均对话>回新野城和伊籍对话>往西南博望坡>和吕旷吕翔的战斗>回新野城和诸葛均对话>往卧龙岗和诸葛亮对话>诸葛亮加入>往博望坡>和曹仁等的战斗>回新野城和刘备对话>孔明陈登离队>往荆州城和刘表对话>回新野城和孔明对话>孔明加入>往南面江夏城>和刘琦对话>刘备离队>往荆州城>和蔡中等的战斗>往新野城>和蔡勋等的战斗>回江夏和鲁肃对话>>鲁肃加入>往渡口乘船到东吴 本章一开始就要把武器全部更新 防具方面有铜甲和铜盔能提高不少防御 但价钱较贵 *密室里有很多武器防具 出来后卖掉多余的 更新防具 *卧龙岗在两棵树里 *在诸葛亮的床头用调查指令 然后选否 这时不要按键 过几秒孔明就会醒来 如果按键刘备就会说改日再来 中大耳贼之计矣^_^ *在请孔明之前把赤兔马给赵云装备 *江夏可以买到铜盾 *蔡氏兄弟等LV15学会疑心计后再打 先封住智力低的将领行动 再群殴 *这阶段学会的白马阵可以增加速度 是以后要长期使用的阵型 如果敌人布冲方阵则我方两回攻击 *随时注意设置军师 有些剧情会自动撤消军师 ~~~~~~~~~~~~~~~~~~~~~~~~~~~~~~~~~~~~~~~~~~~~~~~~~~~~~~~~~~~~~~~~~~~~~~~~~~~~~~~~~~~~~~~~~~~~~~~~~~~~~~~~~~~~~~~~~~~~~~~~~~~~~~~~~~~~~~~~~~~~~ 第四章 赤壁之战 流程 往南到柴桑城>和周瑜等对话>和孙权对话>往东面村子>和右上屋子里的老人对话>去渡口乘船到日本>往北方圣山>和大蛇的战斗>和日巫女的对话得到秘法书>乘船回东吴>往东南山洞取得硝石>在柴桑城老树下调查得到老树枝>和老人对话得到火药>乘船到荆州>通过博望坡>对挡路巨石使用火药>往襄阳城>和蔡瑁等的战斗>在宫殿地下室里得到百万之箭>回柴桑城和孙权对话>乘船到荆州>和司马徽对话>乘船回东吴>往柴桑城南面湖泊>通过水路>和庞统对话>回柴桑城和孙权对话>和周瑜对话>赤壁之战>鲁肃离队 ~~~~~~~~~~~~~~~~~~~~~~~~~~~~~~~~~~~~~~~~~~~~~~~~~~~~~~~~~~~~~~~~~~~~~~~~~~~~~~~~~~~~~~~~~~~~~~~~~~~~~~~~~~~~~~~~~~~~~~~~~~~~~~~~~~~~~~~~~~~~~ *在沼泽地上行军会损失兵力 注意使用杀毒计 *柴桑城可以买到铁甲和白马 *日本的村子里也有住宿的地方 *流木计对大蛇比较有效 *东南山洞较大 但只有两个宝箱(硝石和铜仙丹) 使用缩地计可从山洞中脱出 如果有两个入口(如博望坡) 则会回到进入时的那个入口 *提供火药情报的老人背后的树就是老树 调查可获老树枝 *在襄阳城把武器全部更新 *可以提前去襄阳西面山洞取得火焰甲和智复丹等好东西 *柴桑南面湖边最狭窄的地方就是水路入口 *赤壁之战时要让孔明站队伍第一位使用秘法书 注意提前更换军师 ~~~~~~~~~~~~~~~~~~~~~~~~~~~~~~~~~~~~~~~~~~~~~~~~~~~~~~~~~~~~~~~~~~~~~~~~~~~~~~~~~~~~~~~~~~~~~~~~~~~~~~~~~~~~~~~~~~~~~~~~~~~~~~~~~~~~~~~~~~~~~ 第五章 平定荆州 前往荆州城>和陈矫的战斗>在荆州王座下调查得到兵符>往新野城和伊籍对话>伊籍加入>往襄阳城>和夏侯敦的战斗>往西南渡口乘船到荆南>往南面夷陵城>和曹昂等的战斗>往东北南郡>和曹仁曹洪的战斗>往北面樊城>和吕布等的战斗>回南郡右上角屋子和庞统对话得到锦囊>往樊城>和吕布等的战斗>穿过东面山洞>和东面村子里的马良马谡对话>往东南零陵大寨>和邢道荣等的战斗>往零陵城>和刘度等的战斗>往西南桂阳城>和赵范等的战斗>往东面海边>和巩志对话>往武陵城和金旋对话>和金旋的战斗>往东面长沙城>关羽和黄忠单挑>和韩玄等的战斗>和魏延对话>魏延加入>和右下角屋子里的黄忠对话>往西面山洞取得养由弓>回长沙和黄忠对话>黄忠加入>返回和马良对话>往桂阳城>和吕布等的战斗>往零陵大寨>和吕布等的战斗>往零陵城>和吕布等的战斗>回新野城>和陈登对话>陈登加入>和马良马谡对话>马良马谡加入>和刘备对话 ~~~~~~~~~~~~~~~~~~~~~~~~~~~~~~~~~~~~~~~~~~~~~~~~~~~~~~~~~~~~~~~~~~~~~~~~~~~~~~~~~~~~~~~~~~~~~~~~~~~~~~~~~~~~~~~~~~~~~~~~~~~~~~~~~~~~~~~~~~~~~ *江夏城里给一个人500金会得到兵符的情报 *一定要在荆州取得兵符 否则以后的战斗敌人防御奇高 *从南郡开始城池村庄或其他地点会出现隐藏宝物 地点为三面被包围 只有一面能进入的地形 少数两面被包围的地形 及城墙角落等 隐藏宝物多为现阶段的优良装备或珍稀物品 需要仔细寻找 *首次和吕布战斗是一个难点 樊城一战要先使用锦囊 此战关羽奋战率100% 先封住吕布的攻击 然后用炎热计大范围削弱敌军兵力*如果之前没有在新野城收伊籍的话 便无法见到马氏兄弟 *桂阳东面海边狭窄处进入可找到巩志 *在长沙旁边的村子更新武器 *长沙一战要先封住魏延 然后群殴黄忠 *建成后新野可买到钢盾和钢盔 是很久不用更换的坚固防具 推荐尽快装备 ~~~~~~~~~~~~~~~~~~~~~~~~~~~~~~~~~~~~~~~~~~~~~~~~~~~~~~~~~~~~~~~~~~~~~~~~~~~~~~~~~~~~~~~~~~~~~~~~~~~~~~~~~~~~~~~~~~~~~~~~~~~~~~~~~~~~~~~~~~~~~ 第六章 西征巴蜀 流程 往水镜先生宅>和司马徽对话得到酒>往襄阳城>和左上角屋子里的酒鬼对话选 是>往西面森林>和廖化的战斗>和廖化对话>廖化加入>回襄阳和酒鬼对话>庞统加入>和刘备对话>往襄阳西面山洞取得西蜀地图>和孟达对话>孟达加入>回新野城和刘备对话>诸葛亮关羽赵云离队>往编成所编成队伍>和刘备对话>往襄阳西南渡口>和法正对话>法正加入>乘船到益州>进入涪水城和刘璋对话>往东北村子和李恢对话>往北面景帝墓取得血书>和李恢对话>往北面葭萌关>和马超对话>和马超马岱的战斗>和马超马岱对话>马超马岱加入>往阳平关>和杨任等的战斗>穿过栈道往南郑关>和杨昂等的战斗>和南郑关中间屋子里的王平对话>往汉中城>和张鲁等的战斗>出城和杨怀对话>回涪水城>和杨怀高沛的战斗>进城和吴兰对话>吴兰加入>往西北村子和庞义对话>在地下室取得青铜钥匙>往北面大寨>和泠苞邓贤的战斗>用青铜钥匙打开右上屋子的门>扳动机关>往西南落凤坡>和张任等的战斗>庞统战死>涪水城和张任等的战斗>孔明关羽赵云加入>乘船往巴城>和守将等的战斗>进城和严颜对话>严颜加入>往西面巴关>和刘巴的战斗>和进入关中的小兵对话*如没等小兵入关就进入则会遭到刘巴火攻>出关和刘巴的战斗>往西北建宁的秘密军粮库>和守将的战斗>回西南建宁城>和守将等的战斗>进城和雷铜对话>雷铜加入>往北面蒋家村和蒋琬对话>穿过西面山洞>和高沛的战斗>和蒋琬母亲对话>和蒋琬对话>蒋琬加入>往北面越隽城>和守将等的战斗>进城和吴懿对话>吴懿加入>往北面山洞>和紫虚上人对话>取得火药壶>从背面进入锦竹关>对柴草使用火药壶>和张任等的战斗>往北面雒城>和张任的战斗>往西南金雁桥>和张任的单挑>往南面成都>和刘璋等的战斗>在宿馆休息>进宫殿和刘备对话 ~~~~~~~~~~~~~~~~~~~~~~~~~~~~~~~~~~~~~~~~~~~~~~~~~~~~~~~~~~~~~~~~~~~~~~~~~~~~~~~~~~~~~~~~~~~~~~~~~~~~~~~~~~~~~~~~~~~~~~~~~~~~~~~~~~~~~~~~~~~~~ *西征巴蜀大将为张飞 军师为庞统 还需从编成所另选三人 黄忠和魏延是肯定的人选 另外一人可选马谡或孟达 马超马岱加入后可考虑更换 *和李恢对话时身上要带有西蜀地图 *进入西蜀后战斗难度加大 经常遇到带大量兵士的武将 多备野营帐和银仙丹 *景帝墓是本游戏中最难迷宫 第一层很大 但没什么难度 右边有赤龙剑 第二层有机关 先往北走到第三个路口 再往东走三个路口 往北走五个路口 往西走三个路口 往北走四个路口向东 就能到第三层入口 如果走错就要顺时针走回第二层入口重新进入 第三层有很多八卦符号 会自动改变刘备军的方向 摸清规律就能通过 这层可以得到银仙石和血书 *如果学会离间计和落石计战斗会轻松很多 这一阶段敌人多用缚杀计和免击计 一但中招就会很麻烦 看到会这些计的要优先殴打 *找到王平贿赂杨松才能进入汉中城 否则张鲁防御奇高 *巴城的训练所可以提升等级到35级 推荐训练 *巴城可以买到冰枪 赵云马超要及时更新 关羽的青龙刀要在锦竹后的山洞里才能获得 而黄忠的火焰弓更要等到成都 如果不是特殊喜好 建议更换主力 推荐猛将阵容 赵云 魏延 马超 马岱 张飞 或任命马良为军师 用孔明换下马岱 *刘巴撤退后不要移动 稍等会有一个兵士进入关内 此时再入关和兵士对话 *攻打越隽时让蒋琬站在队伍第一位(不能是军师) *锦竹关里的士兵可以无限殴打 能够用来练级(如果需要) 第六章 北伐中原 流程 和刘备对话>出城由落凤坡往阳平关>和夏侯德等的战斗>穿过栈道往南郑关>和夏侯尚等的战斗>往汉中城>和夏侯渊等的战斗>在宿馆休息>进宫殿和刘备对话>关羽张飞离队>出宫和关兴张苞对话>关兴张苞加入>往东南凤鸣山大寨>和夏侯懋等的战斗>往南面南安城>和曹休等的战斗>往东面安定城>和曹纯等的战斗>往西北天水城>和姜维等人的战斗>和吉平对话得到介绍信>往南安城东面的屋子>和傅干的战斗>和华佗对话>出城和姜维的战斗>姜维加入>孔明离队>往天水城>和夏侯懋等的战斗>往东北陈仓城>和郝昭等的战斗>在右上角屋子里得到渡航书>往西面渡口>和辛毗的战斗>乘船往街亭>和曹真的战斗>沿路返回>和张合的战斗>和张合徐晃的战斗>和司马昭等的战斗>和司马师等的战斗>和司马懿等的战斗>回街亭和孔明对话>孔明加入>得到连弩>乘船往街亭>和曹真的战斗>穿过东面斜谷>往东北斜谷关>和曹彰等的战斗>往北面鲁城>和曹操的战斗>>回斜谷关>往东南的山洞取得六甲天书>往北面祁山关>和荀或庞德的战斗>往东南葫芦谷>和曹操等的战斗>回鲁城>进宫殿和刘备对话>关兴离队>和关索对话>关索加入 ~~~~~~~~~~~~~~~~~~~~~~~~~~~~~~~~~~~~~~~~~~~~~~~~~~~~~~~~~~~~~~~~~~~~~~~~~~~~~~~~~~~~~~~~~~~~~~~~~~~~~~~~~~~~~~~~~~~~~~~~~~~~~~~~~~~~~~~~~~~~~ *先练到40级学会火神计(可以花费40000在成都训练所训练至40级) *和夏侯渊的战斗要先离间智力低的将领 集中殴打杨修 敌方如果摆静寂阵 就先用火神计击败智力低的将领使其散开 *关兴用剑 要注意更换武器 *和南安城里的华佗对话可以免费恢复兵力及谋略点 *这一阶段应该是最穷的 强力武器防具真空枪 怒龙剑 青龙甲 火焰盾的价格都非常昂贵 更新装备会需要几十万的金钱 *陈仓城藏有最终防具★雷神盾★天空盔★风盔及★藤甲 务必要获得 *从街亭退军时会遭到司马懿等的五次伏击 选撤退即可 *连弩是无属性敌全体攻击道具 使用可杀伤敌每支部队997-3997不等 与本场战斗使用次数及双方武将智力有关 受减策计 免策计和策返计的影响 *取得六甲天书的山洞里可以找到★项羽护腕 *鲁城和曹操第一次战斗 摆鱼鳞阵并使用策返计以保护我方智力低的武将 先离间典韦和许褚两个没脑子的 然后挨曹操和庞德打也要暴打荀或 对付庞德两个激石就差不多了 而曹操用暗杀的几率也不高 可荀或要摆了八卦阵你就节哀顺变吧 等你试好了生门自己的谋略点也快用完了 带大量金仙丹狂吞者除外 *在鲁城藏有★黑龙枪和★倚天剑 紫鲨刀可以存到役所给关索 另有大量强力武器和究级防具 以及★孟德新书 *葫芦谷和曹操第二次战斗 让孔明站在队伍第一位使用六甲天书(不能是军师) 由于装备更新 此战简单很多 注意的是郭嘉经常使用策返计 滥用火神计会对自己一击必杀 连弩亦然 ~~~~~~~~~~~~~~~~~~~~~~~~~~~~~~~~~~~~~~~~~~~~~~~~~~~~~~~~~~~~~~~~~~~~~~~~~~~~~~~~~~~~~~~~~~~~~~~~~~~~~~~~~~~~~~~~~~~~~~~~~~~~~~~~~~~~~~~~~~~~~ 终章 光复汉室 流程 往葫芦谷南面渭水关>和贾诩等的战斗>和曹丕等的战斗>往南到五丈原>和曹丕等的战斗>和黄石公对话>到天水城右边的屋子里和茶商对话得到茶>和黄石公对话得到水壶>到高老庄和井边的老人对话把水壶灌满>和黄石公对话>到鲁城右边屋子里和老爷爷对话得到茶具>和黄石公对话>往五丈原>和司马懿等的战斗>从五丈原内一人手中花1000金买下还魂丹>往东面村子>和赤松子对话>通过南面的石阵>往东面长安城>和张辽等的战斗>往东南通过铁门峡谷到渡口>和张辽陈群的战斗>乘船到许昌>往南沿路>和守将等的战斗>和司马昭等的战斗>和司马师等的战斗>往洛阳城>和司马师等的战斗>和司马懿等的战斗>在宿馆休息>进宫殿和刘备对话 *五丈原和司马懿一战 让孔明站队伍第一位 司马懿说话时输入上 上 下 下 左 右 上 下 即可破落雷 *石阵的走法是往南20步 再往东20步 即可出阵 *长安的训练所可以训练到48级 *和长安城内一老人对话得到★蛇矛 另外能以60000金买到★雷神盾 长安是最后的整顿点 各种恢复道具要准备好 *铁门峡谷宝箱中有★偃月刀★薄刃斧★养由弓及最终防具 *和张辽的战斗 如果陈群摆了静寂阵 就用激石或水龙攻击兵士 注意张辽出暗杀计机率较高 我方低智易被秒杀 但总的来说没有什么难度 另外这也是游戏中唯一可以用背水阵的正规战斗 *在胡华家可以免费恢复兵力及谋略点 *最后一战 要连续打两场 第一场不要浪费太多谋略点 司马懿出现后立即摆八卦阵 设定最后一个武将为生门 则最容易被打的总大将是死门 就可以从容应战了 如果八卦阵被解阵或己方将领被暗杀计立斩 只要稳住阵脚使用招魂丹再摆阵就行了 对方如果也摆八卦阵 可以试生门也可用解阵计解 总之难度不是很大 但司马懿的防御力为255 兵力不足时会不停使用完复计 令人头疼 最好在他还3000多人的时候用计杀之 虽然他的智力有250 如果不会八卦阵则比较难.
7,三国杀曹操传哪一关能用神司马懿
只要那一关武将是魏将自选,就可以用神司马懿。曹操传30关里,除了1、2、8、10、12、14、16、26、27这9关是武将锁定,其他关卡都是有魏将自选的。当然,前提是你的神司马懿在Excel三国杀中已经开通,否则你是用不到的。就是曹操传,fc上的,最后司马懿还召唤出诸葛亮,周瑜等人的亡魂……祝你游戏愉快!!
8,请各位玩过吞食天地2的大侠指点一下最后的司马懿的石壁八卦阵怎么
进了阵之后就往下走,就是往南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每点一下方向键向前前进一格就是走了一步。向下走二十步,再向右走二十步,然后向下走就行了。那个石壁是假的,就是出口。先去背面山上找个小树林,有个黄石公的老爷爷(给张良书的那位大仙),他会叫你打井水喝茶.....这样得跑回高老庄和那个天水城依次拿回井水和茶具....然后他就告诉你过镇的方法(向下走二十步,再向右走二十步)。注意,得见过老黄大爷才能触发阵中有的出口,不然就算你知道了,也过不去,一定得找老爷子.
9,psp真三国无双2的攻略
要把宝物库打出来,抢宝物.虎牢关之战的宝物库在左下角.汜水关之战的宝物库在右上角!要得到董卓就要把虎牢关之战打到100%才有!记得,宝物库里的人很强,只要把老大杀了就OK!魏初期可使用角色:夏侯敦、典韦、许褚、张辽、甄姬、曹丕任意一人无双模式通关后:夏侯渊、徐晃、曹仁完成无双模式“赤壁复仇战?魏军”后可使用角色:曹操、张郃使用曹操完成无双模式后:司马懿、庞德蜀初期可使用角色:赵云、关羽、张飞、马超、黄忠、星彩任意一人无双模式通关后:诸葛亮、魏延、关平完成无双模式“第六次北伐?蜀军”后可使用角色:刘备、庞统使用诸葛亮完成无双模式后:姜维、月英吴初期可使用角色:周瑜、陆逊、太史慈、孙尚香、孙权、凌统任意一人无双模式通关后:甘宁、黄盖、孙策完成无双模式“长江决战?吴军”后可使用角色:孙坚、吕蒙、周泰分别使用孙策、周瑜完成无双模式后:大乔、小乔他貂蝉:自由模式“虎牢关之战?董卓军”完成度100%吕布:自由模式“下邳之战?董卓军”完成度100%董卓:“虎牢关之战?联合军”或“汜水关之战?联合军”完成度100%袁绍:“官渡之战?曹操军”、“黎阳之战?曹操军”、“界桥之战?公孙瓒军”任意一关完成度100%张角:“黄巾之乱?讨伐军”完成度100%孟获:“南中平定战?蜀军”或者“交趾救援战?孙坚军”完成度100%祝融:“南中平定战?南蛮军”完成度100%左慈:董卓军、袁绍军、黄巾军、南蛮军所有关卡完成度100%第三篇:全关卡出现法无双模式关卡:(注意:无双模式没有他势力的关卡)汜水关之战、虎牢关之战、黄巾之乱为三个势力共通的关卡魏势力篇:虎牢关之战:击破董卓进入官渡之战,击破吕布进入下邳之战官渡之战:击破袁绍进入赤壁之战,全据点制压进入长坂之战赤壁之战:击破孙权进入樊城之战,击破诸葛亮进入合肥之战樊城之战:击破关羽进入五丈原之战,击破刘备进入合肥新城之战下邳之战:击破吕布进入长坂之战长坂之战:击破刘备进入樊城之战,击破全部民兵进入合肥之战合肥之战:击破孙权进入五丈原之战,全据点制压进入合肥新城之战黄巾之乱:击破张角进入下邳之战,全祭坛制压进入马家捕缚战马家捕缚战:击破马腾进入进入赤壁之战,制压东门和西门进入潼关之战潼关之战:击破马超进入建业之战建业之战:击破孙权进入成都之战徐州扫讨战:以上全部关卡都出现后自动追加(包括最后一关,蜀、吴两个势力也相同)。击破陶谦进入赤壁之战,击破刘备进入宛城之战宛城之战:击破张绣进入潼关之战,曹操到达脱出地点进入黎阳之战黎阳之战:击破袁绍进入赤壁复仇战蜀势力篇:黄巾之乱:击破张角进入虎牢关之战,全祭坛制压进入徐州扫讨战虎牢关之战:击破董卓进入长坂之战,击破吕布进入襄阳之战长坂之战:击破曹操进入樊城之战,刘备到达脱出地点进入定军山之战樊城之战:击破曹仁进入五丈原之战,击破吕蒙进入夷陵之战汜水关之战:击破华雄进入徐州扫讨战,击破吕布进入关羽千里行徐州扫讨战:击破曹操进入长坂之战,全据点制压进入襄阳之战襄阳之战:击破曹操进入定军山之战定军山之战:击破曹操进入五丈原之战,全据点制压进入夷陵之战关羽千里行:击破夏侯敦进入襄阳之战,关羽到达脱出地点进入益州侵攻战益州侵攻战:击破刘璋进入赤壁决战,全据点制压进入南中平定战赤壁决战:击破孙权进入长安攻城战南中平定战:击破孟获进入第六次北伐界桥之战:以上关卡全部出现后自动追加。击破袁绍进入关羽千里行,全据点制压进入汝南逃亡战汝南逃亡战:击破曹操进入益州侵攻战,刘备到达脱离地点进入南中平定战吴势力篇:汜水关之战:击破华雄进入虎牢关之战,击破吕布进入吴郡之战虎牢关之战:击破董卓进入赤壁之战,击破吕布进入夏口之战赤壁之战:击破曹操进入合肥之战,全据点制压进入石亭之战合肥之战:击破曹操进入合肥新城之战,合肥城制压进入夷陵之战黄巾之乱:击破张角进入虎牢关之战,全祭坛制压进入江陵之战吴郡之战:击破刘繇、王朗、严白虎进入夏口之战夏口之战:击破黄祖进入石亭之战石亭之战:击破司马懿进入合肥新城之战,全据点制压进入夷陵之战江陵之战:击破刘表进入赤壁之战,击破袁术进入荆州四郡攻略战荆州四郡攻略战:击破刘备进入白帝城之战,击破金旋、韩玄、刘度、赵范进入黄河之战白帝城之战:击破刘禅进入许昌之战黄河之战:击破袁绍进入长江决战交趾救援战:以上全部关卡出现后自动追加。击破孟获进入吴郡之战,全据点制压进入寿春之战寿春之战:击破袁术进入合肥之战,击破袁绍进入黄河之战他势力篇:(注意:他势力的关卡只能在自由模式中选择)董卓军:虎牢关之战?董卓军:要求“虎牢关之战?联合军”或“汜水关之战?联合军”完成度100%出现下邳之战?董卓军:要求“虎牢关之战?董卓军”完成度100%袁绍军:官渡之战?袁绍军:要求“官渡之战?曹操军”、“黎阳之战?曹操军”、“界桥之战?公孙瓒军”任意一关完成度100%黄河之战?袁绍军:要求“官渡之战?袁绍军”完成度100%南蛮军:交趾救援战?南蛮军:要求“南中平定战?蜀军”或者“交趾救援战?孙坚军”完成度100%南中平定战?南蛮军:要求“交趾救援战?南蛮军”完成度100%黄巾军:黄巾之乱?黄巾党:要求“黄巾之乱?讨伐军”完成度100%长坂逃亡战?黄巾党:要求“黄巾之乱?黄巾党”完成度100%左慈军:大德救出战?刘备军:要求董卓军、袁绍军、南蛮军、黄巾军的全部关卡完成度100%宛城之战?张绣军:要求“大德救出战?刘备军”完成度100%第四篇:三国无双系列副将入手方式魏势力武将:夏侯渊:定军山之战?蜀军。击破东边的敌将,然后击破突击的夏侯渊。曹操:长江之战?吴军。阻止诸葛亮的计策,然后击破曹操(推荐开始后尽快击破诸葛亮,然后向左方清理魏军,再击破曹操)。张辽:合肥之战?吴军。击破突击的张辽。庞德:樊城之战?蜀军。先击破庞德,然后发动水计水淹樊城(建议一切尽快,击破庞德后尽速赶到水门发动水计)。司马懿:长安攻城战?蜀军。尽快完成破坏南北城墙的任务。然后击破司马懿。曹仁:下邳之战?董卓军。尽快击破多数敌人,然后快速击破出现的背叛者,再击破曹仁。曹丕:许昌之战?吴军。尽快完成投石事件,然后击破曹丕。张郃:五丈原之战?蜀军。击破张郃后快速进入宝物库。夏侯敦:关羽千里行?关羽军。渡河前击破全部魏军将领,再击破出现的夏侯敦(开始后一直向右进军,会合廖化,然后从右到上先到脱离地点附近击破许晃,最后击破秦琪与关羽汇合,然后击破出现的夏侯敦即可)。许褚:徐州扫讨战?陶谦军。许褚出现后快速击破,之后击破敌总大将过关。甄姬:第六次北伐?蜀军。刘禅中伏后击破甄姬(开始后先将周围敌人一扫而尽然后向地图最右中间的兵粮库进军,一般此时刘禅已经中伏,之后向左击破甄姬即可)。许晃:襄阳之战?刘备军。制压全部被沙土掩埋的地方,再击破许晃。典韦:宛城之战?张绣军。尽快深入城内,快速击破典韦(注意:本关不要贪图地图最右边的大兵粮库,否则敌人会出现密道直扑无人的我军本阵,导致我军兵粮大减,而且很容易让左慈苦战,按照最为直接的路线不断进军城内,击破依次出现的伏兵,到达城内部后典韦会死守,此时不出现密道,快速击破典韦即可)。蜀势力武将:魏延:南中平定战?南蛮军。多杀敌人敌将,然后击破魏延(建议从右侧走,绕一圈回到左侧快速击破魏延)。诸葛亮:五丈原之战?魏军。得到巨星陨落的消息后快速击破再次出现的诸葛亮(击破姜维或者占领蜀本阵右侧的兵粮库得到巨星陨落的消息,诸葛亮诈死,占领蜀本阵后诸葛亮会再次出现在魏本阵北方,如果是占领兵粮库,一定时间后诸葛亮会出现,要尽快回去击破他)。庞统:荆州四郡攻略战?孙权军。完全引发伏兵(进军韩玄)、水计(进军金旋)、火计(进军赵范)和土埋道路(进军刘度)后,再快速击破庞统。刘备:夷陵之战?吴军。不借助计略突破石兵八阵,再击破刘备(即开始后要从右侧突破,然后走完全部石兵八阵的地图才可以,如按照陆逊的指示先制压西砦然后架桥进入石兵八阵是不行的)。关羽:樊城之战?魏军。樊城被敌人入侵前快速击破关羽(一要尽快阻止水计,二则要快速救援我军,保证樊城城门不被突破,然后快速击破关羽)。姜维:成都之战?魏军。先找出宝物库再击破姜维(本关有两个宝物库,村落上方有一个,另一个在蜀军本阵下方野战场的下面,笔者获得姜维时是先发现了村落上方的宝物库才击破的姜维)黄忠:南蛮平定战?南蛮军。先击破操纵虎战车的敌将,再击破黄忠。赵云:长坂之战?曹操军。尽量击破多数敌人后再击破赵云。张飞:长坂之战?曹操军。尽快击破半数以上的民兵,再击破张飞(笔者入手时击破了初期配置民兵的一半,然后快速击破张飞)。关平:樊城之战?魏军。水淹樊城发生后快速击破关平。月英:五丈原之战?魏军。中央砦的道路被沙土埋没后击破月英。星彩:白帝城之战?吴军。开始后尽快击破敌总大将,途中快速击破星彩。马超:潼关之战?曹操军。不引发韩遂背叛马超事件,快速攻陷潼关,之后快速击破马超。吴势力武将:黄盖:赤壁之战?曹操军。先击破出现的敌奇袭部队再击破黄盖。周瑜:赤壁之战?曹操军。本阵周围不要被敌人占领,然后击破周瑜。孙权:赤壁复响战?魏军。中央火焰消失前击破孙权。太史慈:黄河之战?袁绍军。让一切被水淹没后再击破太史慈。周泰:合肥之战?魏军。不要与敌兵纠缠直接击破周泰。孙坚:虎牢关之战?董卓军。尽快将包括孙坚在内,除敌总大将之外的全部敌将快速击破。孙尚香:夷陵之战?蜀军。在本阵被火焰包围前快速击破孙尚香(出现吴军架桥信息后,要快速回到石兵八阵的右下,在孙尚香等吴军渡河前快速击破)。陆逊:合肥新城之战?魏军。快速扑灭兵粮库的火,然后击破陆逊(甘宁会出现在城西侧,然后会进城在兵粮库放火,击破他后扑灭兵粮库的火再击破陆逊)。吕蒙:樊城之战?蜀军。快速击破出现的背叛者,然后击破吕蒙。孙策:交趾救援战?南蛮军。尽快击破孙策,然后扩大我方的控制范围。甘宁:合肥之战?魏军。甘宁登场后快速击破他(张辽奇袭后不久甘宁会出现在地图西侧中央的大砦,最好先尽快赶到那附近,等甘宁一出现就击破他)。小乔:黄河之战?袁绍军。击破守卫东北砦敌将,再击破小乔。大乔:交趾救援战?南蛮军。在敌军团撤退前击破大乔(建议上来直扑孙策军团,然后快速击破大乔、孙策,之后迅速扩大我方控制范围,可以一次收到孙策、大乔夫妻二人)。凌统:夷陵之战?蜀军。击破封闭在石兵八阵内的凌统(要让凌统进入到石兵八阵内才可以击破)。他势力武将:吕布:下邳之战?曹操军。不依靠水攻攻下城后,然后击破狂怒的吕布。左慈:宛城之战?曹操军。击破左慈后快速从城内脱离。袁绍:官渡之战?曹操军。快速击破突击的敌将,然后夺取敌兵粮,再击破袁绍。张角:黄巾之乱?讨伐军。快速制压祭坛,张角激昂后突击我方本阵,然后快速击破他。祝融:交趾救援战?孙坚军。快速夺取敌人兵粮,然后击破祝融。董卓:虎牢关之战?董卓军。夺取敌人兵粮后,从敌本阵后面急袭之,然后击破董卓。孟获:南中平定战?蜀军。尽快击破敌伏兵将领,之后快速击破孟获。貂蝉:下邳之战?曹操军。尽快攻克城池和制压敌据点,然后击破貂蝉。第五篇:《战国无双2》副将入手方式《战国无双2》角色副将入手方式(所有的《战国无双2》角色都是在宝物库出现的,要获得他们首先要找到宝物库的位置,然后进入宝物库,尽快打败他们,出现“仕官の意志が固めた”的提示表示成功):真田幸村:长坂之战?曹操军。南兵粮库下方的野战场左侧(注意选择路线,要从最右边下到底然后到达那个野战场才能发现)。前田庆次:南中平定战?蜀军。地图上方两个兵粮库中间。织田信长:长坂之战?刘备军。地图最北面中间的小砦右侧(其实和真田幸村那个的宝物库位置是相似的,也要注意选择路线)。明智光秀:交趾救援战?孙坚军。地图左下。上杉谦信:汝南逃亡战?刘备军。地图左下。阿市:合肥新城之战?吴军。地图右上。阿国:定军山之战?蜀军。地图右上。杂贺孙市:成都之战?魏军。村落上方。武田信玄:长江之战?吴军。西南兵粮库右边野战场的旁边。伊达政宗:建业之战?魏军。村落上方。浓姬:南中平定战?南蛮军。蜀军本阵下面的野战场下方。服部半藏:黄河之战?袁绍军。地图右下。森兰丸:宛城之战?曹操军。地图最右侧数起的第三个野战场。丰臣秀吉:官渡之战?曹操军。地图左上。本多忠胜:第六次北伐?蜀军。西北防御据点的左边。稻姬:宛城之战?张绣军。自军本阵右边的兵粮库旁边。德川家康:益州侵攻战?刘备军。地图左上。石田三成:交趾救援战?南蛮军。孙坚军本阵右边的野战场旁边。浅井长政:黄巾之乱?黄巾党。右上角祭坛右边的野战场旁。岛左近:下邳之战?曹操军。村落上方。岛津义弘:合肥新城之战?魏军。地图右下。立花誾千代:吴军之战?孙策军。地图最右侧。直江兼续:五丈原之战?魏军。蜀军本阵左侧的野战场旁。宁宁:第六次北伐?蜀军。地图右上。风魔小太郎:合肥之战?吴军。北兵粮库的右边。宫本武藏:合肥之战?魏军。地图最左上的大砦旁。第六篇:中国历史名人副将入手方式中国历史名人副将(包括《水浒》武将和其他一些历史名人,与《战国无双2》副将入手方式是一样的,也是要先发现宝物库,然后进入宝物库,尽快打败他们,出现“仕官の意志が固めた”的提示表示成功):扈三娘:虎牢关之战?联合军。地图最右下野战场下面。呼延灼:汜水关之战?联合军。地图最左上。武松:五丈原之战?魏军。地图右下两个兵粮库中间(到达月英所在中央砦右下的野战场发现)。顾大嫂:建业之战?魏军。地图最右上。关胜:五丈原之战?蜀军。地图右下方。花荣:夷陵之战?蜀军。地图最左上。孙二娘:虎牢关之战?董卓军。地图最左上防御据点的上面。公孙胜:白帝城之战?吴军。地图最右下。朱武:夷陵之战?吴军。地图最东面攻击据点上方的野战场上面。琼英:赤壁决战?蜀军。从右数第二个楼船的上面(要从中央上方两个很近的楼船右侧的野战场那里才能发现)。鲁智深:徐州扫讨战?曹操军。地图右上方。林冲:长安攻城战?蜀军。西兵粮库的下面。虎:黎阳之战?曹操军。地图最左上。刘邦:徐州扫讨战?陶谦军。西北攻击据点右边第二个野战场的上面。张良:成都之战?魏军。蜀军本阵下方的野战场下面。萧何:赤壁复仇战?魏军。地图右上方。韩信:赤壁之战?曹操军。最左下楼船的上面。项羽:黄巾之乱?讨伐军。地图最左上野战场的下面(地图最左上就有一块突出的野战场)。钟离昧:黄河之战?袁绍军。地图左上方。黥布:许昌之战?吴军。地图右下方。于吉:赤壁之战?联合军。右上方补给船的上面。南华老仙:黄河之战?吴军。西北攻击据点的上面。华佗:官渡之战?袁绍军。地图最左侧的野战场下面。冒顿单于:下邳之战?董卓军。西砦的左边。太公望:五丈原之战?蜀军。北兵粮库的下面。成吉思汗:官渡之战?袁绍军。中央砦的上面。连携可以加强此副将的支援效果。连携完成条件如下:1.一同成为同一名游戏武将之副将2.使用其中一个为游戏武将,携带该组合另外一名为副将吕布与貂蝉--宿命之缘吕布与张辽--威猛的主仆吕布与董卓--凶星的义父子董卓与貂蝉--手蔓金蔓(查字典应该是利用关系)诸葛亮与庞统--卧龙与凤雏诸葛亮与陆逊--师友诸葛亮与刘备--如鱼得水曹操与曹丕--曹家父子曹操与袁绍--儿时玩伴甄姬与袁绍--原公媳关系张郃与甄姬--美的传道者张郃与夏侯渊--美丽的战友典韦与许褚--孙权与周泰--忠义之盾孙策与孙坚--孙家父子周瑜和小乔--周家夫妻甘宁与凌统--深刻的因缘黄忠与夏侯渊--神弓孙坚与黄盖--威勇的主从孙坚与孙权--父与次子张郃与袁绍--原主从曹丕与司马懿--深黑的主从曹丕与甄姬--曹夫妻孙策与大乔--孙夫妻孙策与孙尚香--长兄与妹庞德与马超--西凉战士诸葛亮与月英--诸葛夫妻诸葛亮与姜维--蜀师徒大乔与小乔--乔家姊妹夏侯敦与夏侯渊--夏侯堂兄弟夏侯敦与曹操--盟友刘备与赵云(不知道是啥关系@@)孙策与周瑜-肝胆相照孙策与孙尚香-长兄妹张辽与关羽--尊敬之友诸葛亮与月英--诸葛夫妻关平与星彩----幼驯染张飞与星彩----张亲子马良与马岱 马家兄弟姜维与徐庶 爱妈妈的人姜维与刘禅 ???关羽与张辽 ???审配与张任 君??曹操+许褚 乐之主从的卢入手法:选择他国-董卓军-虎牢关之战(关卡出现请另阅小弟发表的"吕布出现法!!!")干掉刘备即得!!!的卢等级10移动:A马力:B特殊效果:渡河爪黄飞电入手法:选择他国-董卓军-下邳之战(关卡出现请另阅小弟发表的"吕布出现法!!!")干掉曹操即得!!!爪黄飞电等级10移动:A马力:B特殊效果:武勋赤兔马入手法:等级10移动:S马力:D特殊效果:霸气长板逃亡战/黄巾侧/关羽击破1.他国-黄巾军-黄巾之乱-过关且达完成度100% ==>他国-黄巾军-长阪逃亡战关卡出现2.把在"他国-黄巾军-长阪逃亡战"关卡里面出现的"关羽"干掉即得!绝影入手法:宛城之战/张绣军侧/曹操击破http://game.ali213.net/thread-1678170-1-1.html 在游侠网找到一篇. 找psp的攻略最好去国度无双: http://bbs.ps21cn.com/thread-105711-1-1.html
文章TAG:
吞2司马仲达传攻略 吞食天地司马懿传练级处 司马 司马仲达 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