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皇家所有的攻略,定胜一场得三分平一场得一分负一场得零分 希望之星队在全部16
作者:本站作者
1,定胜一场得三分平一场得一分负一场得零分 希望之星队在全部16
①10*3+6*1=36,赢10场平6场。②32*3+4*1+2*0=100,32胜,4平,2负
2,有关生在皇室的诗句
顺治皇帝《赞僧诗》 顺治十五年,玉琳禅师到京,听说自己的弟子森道座为帝剃发,就命众人集薪烧森,帝知道后,才答应蓄发。帝写了《赞僧诗》。该诗是其向往出家生活的写照,恳切感人,诗曰: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身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宿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黄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顺治皇帝《赞僧诗》 顺治十五年,玉琳禅师到京,听说自己的弟子森道座为帝剃发,就命众人集薪烧森,帝知道后,才答应蓄发。帝写了《赞僧诗》。该诗是其向往出家生活的写照,恳切感人,诗曰: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身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宿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黄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顺治皇帝《赞僧诗》 顺治十五年,玉琳禅师到京,听说自己的弟子森道座为帝剃发,就命众人集薪烧森,帝知道后,才答应蓄发。帝写了《赞僧诗》。该诗是其向往出家生活的写照,恳切感人,诗曰: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身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宿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黄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顺治皇帝《赞僧诗》 顺治十五年,玉琳禅师到京,听说自己的弟子森道座为帝剃发,就命众人集薪烧森,帝知道后,才答应蓄发。帝写了《赞僧诗》。该诗是其向往出家生活的写照,恳切感人,诗曰: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身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宿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黄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
3,延禧攻略里富察皇后最后为什么会心死如灰地自杀了
从古至今,自己无法的选择的就是出身了。生在哪里不是自己说了算!生在皇室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从出生开始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不幸的是要面对宫廷之中的尔虞我诈,尤其是身为皇子,要面对未来的立储之事,而太子之位历来就是下一任皇帝的继承者,历朝历代的皇家子弟为了太子的争夺,手足相残的例子比比皆是,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不择手段,那时的他们何曾想过“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下面就看看历史上那些被废的太子。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秦始皇虽然一直未立储,但是在秦始皇临终之时,写了一道圣旨让在外镇守的扶苏回来主持葬礼。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就是让扶苏回来继承皇位,但是此时的秦二世胡亥和奸臣赵高害怕扶苏回来继位,被篡改圣旨,将命扶苏回来主持葬礼改成了将扶苏赐死。就这样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在接到圣旨后就就自尽了。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昏庸无道,致使诺大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扶苏剧照汉武帝时期的太子刘据。都说“秦皇汉武”。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而刘据在7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但是武帝晚年疑心比较重,在巫蛊之乱中被江充、苏文等佞臣蒙蔽,致使太子刘据最终自尽,连刘据的父亲卫子夫都没逃过一死。知道真相后的武帝非常心痛,但是也改变不了太子冤死的结局。刘据剧照唐高祖李渊时期的太子李建成。对于李建成我们是比较熟悉的。李建成最终因为“玄武门之变”被亲弟弟李世民杀害。李建成为大唐江山的建立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军中的威望不及李世民,不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最终的结局就是太子被杀,李渊让位,李世民登基。李世民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将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条,为后人所铭记。李建成剧照历史上太子被废不止这些,这就是生在皇室的不幸,有人能笑到最后,有人却英年早逝,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没办法,出生无法选择,而人生一世谁也躲不过权与利!为了争夺权与利,流血牺牲就在所难免了!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延禧攻略》让弘昼这位荒唐王爷再次步入我们的视野,只是这次弘昼的出镜,相比于此前在《雍正王朝》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复杂。《延禧攻略》与《雍正王朝》中的弘昼在《延禧攻略》中,对弘昼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看点是,身为亲王的他因为眷恋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而卷入了宫斗和前朝的政争。不过,我个人更感兴趣的却是另外一段情节。弘昼在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弘历比试剑法,一剑伤到了弘历的臂膀,自己的母亲连忙过去查看弘历的伤情,并责令弘昼立即认错。弘昼心有不甘,却只能忍辱,事后他母亲告诉他,弘历是你皇爷爷和阿玛钦定的继承人,我们母子若要保一世平安就必须永远输给他。于是在《延》剧中,弘昼被设定成一个长相帅气,能力出众,但却因躲避乾隆的猜忌和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而被迫示弱、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最后本可保一世安稳,却不惜为了辉发那拉氏而铤而走险,走上了谋反的路。而在多年前的另一部剧《雍正王朝》中,弘昼依旧是那个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但其圆融通透,大智若愚的特质则远胜于《延》剧弘昼形象。比如面对八叔胤禩和皇三子弘时的阴谋,弘昼看破不说破,却在朝会前秘密传递给了十三叔胤祥。而在事后令其去抄老八的家时,他假托血光之灾,大搞活出丧,坚决闭门不出,以示其绝不参与政治斗争的态度。面对雍正绵里藏针的试探,弘昼小心应对,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令雍正彻底卸下心防。也难怪剧中胤禩会对老三弘时说,你们这三兄弟中,最聪明最通透的当属弘昼。或许我们可以就此总结:《延》剧中的弘昼更年长,却依旧像个少年,而《雍》剧中的弘昼更年轻,却成熟得像个老年人。影视剧中的弘昼自然算不得历史,但似乎都能找到一丝历史的剪影。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弘昼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太平王爷弘昼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第五子。在做皇子时他基本没当过什么差,只是在雍正十三年奉命与弘历及鄂尔泰协同办理苗疆事务。我们猜都能猜到,弘昼在这项差事上就是个陪衬,但无尺寸之功的他却早在雍正十一年就晋升为和亲王了。以雍正的性格看,他不大可能提拔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加上九子夺嫡的梦魇历历在目,想必雍正对弘昼的偏爱应该是事出有因的。若不是对弘昼特别放心,甚至心怀感激,恐怕雍正很难对他如此优容。乾隆继位后,好运气继续伴随着弘昼。乾隆一上来,就把雍正潜邸的财富很慷慨地全都赏赐给了他。接收了一笔巨财的弘昼,底气更足,也更加肆意妄为,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殴打贵为军机大臣、一等公的名将讷亲。乾隆见状,竟然默不作声,不加阻拦。如果说乾隆是因为感激弘昼当年退出皇位争夺而对他格外开恩优待的话,那么作为乾隆朝施政方针的分水岭,乾隆十三年后,开始六亲不认的乾隆却依旧没去惩治弘昼,即便他所做的那些违背礼制、顶撞皇帝的事儿随便抽出一条来就足以对他施以大惩了。而在职务问题上,弘昼在乾隆朝接手的一直都是闲散差事,主要侧重满洲人的内务,而非国务。乾隆四年,管理雍正潜邸事务、武英殿事务,兼正白旗满洲都统;五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一年,任玉碟馆总裁;十八年,任议政大臣;二十八年,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可见,弘昼不仅得到了乾隆的优待,整日闲散不说,还赶上了乾隆朝前期的太平景象,说他是个太平王爷,显然不为过。死因成疑的弘昼尽管做了一世的太平王爷,但他的死因却是众说纷纭。按照《清史稿》中的记载,和亲王弘昼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因为礼制僭越的小毛病被乾隆施以罚俸三年的小惩。按说这样的小惩对弘昼来说无异于挠痒痒,毕竟在清朝,哪个大小官员是靠俸禄活着的,更何况是亲王。但是紧接着便又说弘昼病了,乾隆还亲到府上探病,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不久弘昼就死了。史料的记载是:三十年,薨,予谥恭。子永璧,袭。除了罚俸和生病,一切看起来都很圆满,但不少人对此产生了质疑,猜测弘昼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赐死,然后对外宣称是正常死亡。而最流行的猜测就是,弘昼故作荒唐,实则韬光养晦,密谋造反,事泄被赐死。可能是考虑到戏剧冲突很足,《延禧攻略》选择了以这一猜测来呈现剧情。但如果我们参照乾隆初年对弘皙逆案的处理决定来看,对弘昼的处理显然有些南辕北辙。乾隆四年弘皙案发,弘皙被革除亲王爵,除籍,并被囚禁于景山东果园。同时涉事的几位宗室也没有好下场,允禄革去亲王双俸,弘升永远圈禁,弘昌、弘普革爵,弘晈保留王号,但永远住俸。而对弘昼呢,不仅没革爵,还赐谥号为恭,令其子永璧承袭爵位。这哪里是惩罚,几乎就是满满的恩典。而且以清朝皇帝对待王爷“疑似谋反”的一贯态度来看,虽不至于人头落地,但革爵妥妥的没商量,而且不需要遮掩什么,就连雍正处理老八胤禩那么有争议的事件,都没一丝遮掩,可见谋反的猜测应不太靠谱,弘昼十有八九就是因病去世。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或许,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弘昼再也无法浮出水面了,我们只能透过不太靠谱的史料和笔记杂谈,去试图把若隐若现的弘昼拢在一方池塘里,殊不知那只是水中月,当不得真的。这也是历史学人永恒的困惑与残酷。不过,弘昼却留下了一首诗,这可能是他唯一传世的一首诗。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爱新觉罗?弘昼《金樽吟》从诗中,我们似乎又读到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弘昼。无奈中带着一丝通透,醉卧红尘的梦境冲淡了世事无常的清醒,他似乎道出了我们每个人永恒的孤独。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唐太宗李世民十五岁时娶了十三岁的长孙皇后为妻。当时,李渊仅仅只是唐国公,而李世民也仅是李渊的嫡次子。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直到婚后的第六年,才迎来了嫡长子李承乾的诞生。此后,长孙皇后又为李世民接二连三生下了嫡次子李泰,嫡三子李治,以及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四个女儿。另外,长孙皇后还收养了养女豫章公主。长孙皇后可以称得上是英雄母亲了,她一共为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还抚养了一名养女,共八名子女。作为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子女,是不是就会很幸福,人生就会很圆满了?生在帝王家,只能说是含着金汤勺出生了,可是,个人的命运,还是要看个人的造化了。嫡长子李承乾618年,李渊登基称帝,建立了大唐。第二年,李世民嫡长子出生在宫内的承乾殿,并以殿为名,取名李承乾。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成为了太子。之后,逼迫李渊禅位,登基称帝。同年,年仅八岁的李承乾成为了太子。李承乾原本聪明可爱,可是在成长过程中,却突患脚疾,而身旁的老师也过于苛责,再加上李世民过于宠爱嫡次子李泰,致使他性情大变,干出了很多荒唐事。诸如刺杀恩师、宠幸男优、崇尚胡俗等等,甚至扬言要投奔突厥,做一名突厥将军。这也导致他跟唐太宗,以及老师们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最终,李承乾与自己的叔叔汉王李元昌、陈国公侯君集、杜如晦之子驸马杜荷、长广公主之子赵节等人,密谋攻打李世民所住的宫殿,准备逼迫李世民禅位。结果,被人告发,侯君集等人被处死,李承乾则被废囚禁,很快郁郁而终。唐太宗为此也很伤心,将李承乾以国公之礼安葬。嫡次子李泰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也是嫡次子。同时,他还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素有“宠冠诸王”之称。原本,李泰在出生的第二年,被过继给了他早逝的三叔李玄霸。李世民登基之后,又将李泰归宗。李泰长大之后,按照惯例,应该之藩,不得在京城居留。可是,李世民却特别恩准李泰留在京城。李泰因为较胖,李世民怕其上朝走路辛苦,特别恩准他可以乘坐小轿到朝所。李世民听说朝内三品以上的大臣,对李泰不够尊重,立刻把三品以上的朝臣宣到御前,严词质问。“房玄龄以下,战栗流汗”,吓得个个是汗流浃背。以上的事情,足见李世民对李泰的偏宠。这也是导致太子李承乾,心不自安的主要原因。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雄主,还是犯了跟他爹李渊一样的错误。李泰倒也不含糊,为了争宠邀功,向李世民请示后,编撰了史上有名的奇书《括地志》。书中,详细描述了唐朝各地的行政建制、山川地貌、风俗特产等等,让李世民一览便知他掌控下的大唐风貌。李泰暨此也拉拢亲信,结交朋党,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李承乾谋逆案发被废,李世民有意立李泰为太子。李泰在李世民面前信誓旦旦的说,在他死前会杀死自己的儿子,然后传位给弟弟李治。可是,一转脸,李泰却在背后恐吓李治。事情传到李世民耳中,太宗开始犹豫了。而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也建议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不可以开藩王争宠夺嫡之先河。最终,李泰没能成为太子,被废为郡王后囚禁于皇城北苑。之后,唐太宗又重新加封李泰为濮王。太宗去世后,唐高宗李治登基。李治在表面上,非常优待李泰。三年后,李泰去世,唐高宗下令厚葬,并追赠李泰为太尉、雍州牧。嫡三子李治李治的两个哥哥李承乾、李泰发生了夺嫡之争,双双被废,而李治则坐收了渔翁之利,在舅舅长孙无忌的强力支持之下,被立为了太子。唐太宗死后,他顺利继位,成为了唐高宗。李治的一生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灭西突厥、战百济、吞并高句丽,武功非凡。不过,他所做的“最辉煌”的事情,还是把武则天从寺院接了出来,将武则天立为了皇后。李治因为身体欠佳,再加上他优柔的性格,最终,让武则天夺权成功,差点葬送了李唐的大好河山。而李治自己,也在病痛与无奈中,病逝于东都洛阳的贞观殿,葬于乾陵。嫡长女长乐公主长乐公主作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女,备受宠爱。长大后,长乐公主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她的亲表哥长孙冲。古人还真是喜欢亲上家亲,就喜欢让表兄妹结婚。长乐公主出嫁时,唐太宗因为宠爱就想增加她的嫁妆,在魏征的谏言下,只能作罢。不能不说,唐太宗和魏征虽然喜欢作秀,可是,很多时候,太宗还是听进去了。长孙皇后为此还专门赏赐了魏征。再看看大清朝乾隆嫁十公主时候的嫁妆,超出标准十数倍之多。普通人家还好,皇家如此做,岂不是带头破坏礼制规矩,会引发很多不满与争端。长乐公主因病二十二岁时去逝,唐太宗因此伤心不已,下旨陪葬昭陵。嫡次女城阳公主城阳公主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她最初嫁给了杜如晦的次子杜荷。杜荷因为城阳公主之故,特授襄阳郡公的爵位。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杜荷因为牵涉到太子李承乾谋逆案被杀,城阳公主就成了寡妇。唐太宗心疼自己的女儿,就将城阳公主改嫁了薛瓘。城阳公主和薛瓘共生有三子,其中薛绍所娶,就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唐高宗时期,城阳公主因为牵涉巫蛊,他的夫君薛瓘被贬房州刺史。城阳公主执意和薛瓘一起到房州上任,最后,两人先后在房州去世。城阳公主死后陪葬昭陵。嫡三女晋阳公主长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公主才三岁。等她稍大点,知道了失去母亲的哀伤,就经常在长孙皇后曾经居住过的宫殿哭泣。这让唐太宗对她也是哀怜不已,倍加疼爱。当时的晋王李治,比晋阳公主年长五岁,还在宫中,就跟妹妹相依为命。由此,兄妹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每次李治出门,晋阳公主都要亲自送哥哥。晋阳公主受唐太宗怜爱,所以,能够经常随侍太宗左右。这也给了她很多便利,临摹的一手真假难辨的太宗飞白书。甚至,晋阳公主凭借自己的聪慧,还经常给惹怒了太宗的大臣解围。常说天妒英才,上天也同样嫉妒聪慧、美丽且善良的晋阳公主。晋阳公主十二岁时,突然离世。唐太宗李世民伤心到一个多月吃不下饭,每每想到晋阳公主就不觉得潸然泪下。太宗对劝谏的大臣说:“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哭也无益,可就是控制不住呀。果然爸爸还是最疼爱女儿呀,可怜天下父母心。嫡四女新城公主长孙皇后去世时,新城公主不满两岁。她八岁时获封衡山公主,并许配给了魏征之子魏叔玉。魏征将谏言奏章留有抄本,还曾经给褚遂良看。在他死后,唐太宗得知了此事,大怒,不但命人推倒了他亲提给魏征的御碑,还取消了婚约。之后,新城公主嫁给了长孙家族的长孙诠。长孙诠与长孙皇后、长孙无忌,是同一高祖父。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在与高宗和武则天的斗争中被削爵罢官,流放黔州,后又被逼自杀。长孙家族被牵连,长孙诠也被流放,后被武则天派人杀害。新城公主之后改嫁韦正矩,两人夫妻关系非常恶劣。三十岁时,新城公主突然死亡,死因不明。唐高宗因此迁怒于韦正矩,将其斩首示众,并下令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陪葬昭陵。养女豫章公主豫章公主是李世民的第六女,其生母是李世民的一个低等级妃嫔,因生豫章公主,难产而亡。长孙皇后就收养了豫章公主,待之如己出。豫章公主后来下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俭之子唐善识。豫章公主的身体应该不太好,所以,她曾经捐资,在洛阳的龙门石窟南壁造了两个小龛,为她自己和子女祈求平安。但是,这并没能给豫章公主带来长寿,还是在太宗年间去世。豫章公主虽然是长孙皇后的养女,可她却是唐太宗的亲生女儿。太宗对于生母早逝的这个女儿也是疼爱有加。豫章公主去世后,唐太宗因为思念这个女儿,“久著素服”,远远超过了父亲为子女服丧的礼法时间。这可急坏了魏征等一班大臣,“群情悚栗,咸不自宁”。还是在魏征的谏言下,李世民才穿回了常服。最后,豫章公主夫妇陪葬昭陵。总体而言,在大唐朝,做嫡公主要比做嫡子幸福。在唐朝做太子,因为夺嫡争宠,不是被废、被杀,就是因为精神压力巨大,导致体弱多病。李治和他的两个哥哥就是前车之鉴。而嫡公主,因为受皇帝和皇后的疼爱,很少会被送去外藩和亲。嫡公主嫁入大臣之家,有皇帝撑腰,生活幸不幸福不知道,至少可以嚣张那么一点点。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简单,朱明后裔多被满清屠杀光了。朱明后裔曾经有十多万规模,在经历了明末农民起义后损失了大半。剩下的,基本都死于满清的追杀。满清是异族政权,对于入住中原是很心虚的。所以,他们不惜一切的追杀朱明皇室后裔,试图将她们斩尽杀绝。比如安昌郡王朱肃渣,战乱中逃亡浙江继续抵抗满清,结果战死。他的儿子只有几岁,被母亲带着逃到杭州杭净寺出家,试图通过做小和尚逃过满清追杀。为了保证儿子活下去,这个王妃投水自尽,死前偷偷将藩王的印章交给儿子收藏。结果孩子毕竟是孩子,一次无意中泄露了这个印章的秘密,被杭州官府发现。于是,这个安昌王长子仍被官府抓捕处死。更倒霉的是杭净寺的数百僧人和道人,均被当做窝藏朝廷钦犯,大部分被杀,少部分被充军。被满清俘虏的藩王,为了表示宽大通常不杀,养起来。但是,潞王之流都没有可以考证的后裔,一般认为是不允许他们生育。唯一保留下来的是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朝施琅攻陷台湾俘虏的大名皇室后裔。宁靖王朱术桂上吊自杀殉国,益王朱怡镐之子才七岁。康熙时期为了表示仁政,将他们安置于山东、河南等郡县养起来,实际等于软禁。直到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康熙才宣布朱明后人无罪:“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但没有人上当,朱明后人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所以,朱明的后人其实是很少的。相反,爱新觉罗可多了。满清垮台的时候,爱新觉罗家族有十多万人,这么多年估计也有上百万人,加上冒充的,出现几百万没什么稀奇。从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到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清朝共计传承12位帝王,除了晚清时期的同治、光绪、宣统三位帝王未曾生育,共计产生了9位皇长子。可除了咸丰皇帝的皇长子兼独子载淳,得以顺利登基为帝,却也身染“不能明言之病”于19岁早早驾崩外,其余8位皇长子竟无一位落得善终!甚至,就算按照序齿来算的皇长子,也无一例外地或早夭、或被杀、或圈禁,无一善终。努尔哈赤的皇长子褚英,被圈禁而后赐死;皇太极的皇长子豪格,被多尔衮陷害致死;康熙皇帝的皇长子承瑞,2岁早夭,序齿皇长子胤褆被圈禁至死;雍正皇帝的皇长子弘晖8岁早夭;乾隆皇帝的皇长子永璜,23岁抑郁而终;嘉庆皇帝的皇长子穆郡王,2岁早夭;道光皇帝的皇长子奕玮,23岁仓储离世;咸丰皇帝的皇长子同治皇帝,年仅19岁便身染“痘疾,人疑其为花柳病”而早早驾崩。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致使清代皇帝的皇长子们毫无例外地落得悲惨命运?1、清代皇帝早婚早育对皇长子的巨大伤害除了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自皇太极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皇帝一直严格奉行“早婚早育”的原则,以求多育皇嗣,为皇族血脉开枝散叶。14岁成婚,14岁生育的顺治皇帝;12岁成婚,12岁生育的康熙皇帝为清朝后世帝王做了一个非常不利的表率。未达到成熟的生育年龄,非但会对孕妇造成极大的伤害,大大提高难产死亡率,同时也会大大增加胎儿的死亡率。顺治皇帝、康熙皇帝的皇长子早夭,就是“早婚早育”带来的负面典型。2、皇位传承中的“立长”原则,对皇长子的负面影响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但自入关后,满族文化逐渐被中原地区强大的汉文化影响、同化、融合。并未明确制定皇位传承制度的清王朝,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前朝历代皇位传承制度的影响。因此,前朝历代之“立嫡”、“立长”的皇位传承原则,也成为了清朝皇帝选择皇位继承人的主要依据。有鉴于此,占据“立长”优势的皇长子自然就会生出仅次于嫡出皇子的夺嫡欲望,甚至将嫡出皇子视为自己夺嫡过程中最大的对手,阴谋阳谋、明争暗夺。清朝皇帝最忌夺嫡行为,更忌因夺嫡行为带来的皇权威胁和挑战。所以,对于积极夺嫡的皇长子,清朝皇帝一般都会采取高压压制和严厉惩治,以至于他们落得悲惨结局。努尔哈赤的皇长子褚英、康熙皇帝事实上的皇长子胤褆、雍正皇帝事实上的皇长子弘时、乾隆皇帝的皇长子永璜,就是因为夺嫡之心,触及了皇权底线而被严厉惩治,或处死、或圈禁,或被政敌所害,不得善终。3、清朝皇帝对长子的高要求、高标准,大大提升了皇长子被惩治的概率虽然对皇长子的夺嫡之心有所防范,但作为年龄最长的皇子,清朝皇帝都会将他们刻意培养成其余皇子的表率,以高要求、高标准,严格约束和教导皇长子。再加上,如果按照“立嫡”原则选择皇位继承人不成,清朝皇帝一般都会将视线锁定在“立长”原则上,也会对皇长子提出更高要求。年龄最长,原本就代表着犯错机会最多,最容易得到皇帝训斥或惩治,再加上皇帝的高要求、高标准,皇长子想要在皇帝面前落得一个好形象,实在是太难。道光皇帝的皇长子奕玮,就是清朝皇帝因恨皇长子“不成钢”而对其严惩,乃至一脚踢中要害,不治身亡的代表例子。后记生在皇家,皇长子虽然占据着年龄最长的巨大优势,但因为清朝皇帝“早婚早育”的婚姻态度;“立长”皇储选择原则的负面影响;再加上皇长子面临的高标准、高要求;清朝的皇长子们,即使没有夺嫡之心,也终将难以落得善终。同治皇帝,作为清朝唯一一位正儿八经以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长子,虽然因为独子身份,顺利承继皇位,却也因为诸多原因落得19岁崩逝的悲惨。“物极必反”,或许用到清朝皇长子的身上,最为合适。参考文献:《爱新觉罗宗谱》、《清史稿·皇子世表》从古至今,自己无法的选择的就是出身了。生在哪里不是自己说了算!生在皇室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从出生开始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不幸的是要面对宫廷之中的尔虞我诈,尤其是身为皇子,要面对未来的立储之事,而太子之位历来就是下一任皇帝的继承者,历朝历代的皇家子弟为了太子的争夺,手足相残的例子比比皆是,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不择手段,那时的他们何曾想过“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下面就看看历史上那些被废的太子。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秦始皇虽然一直未立储,但是在秦始皇临终之时,写了一道圣旨让在外镇守的扶苏回来主持葬礼。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就是让扶苏回来继承皇位,但是此时的秦二世胡亥和奸臣赵高害怕扶苏回来继位,被篡改圣旨,将命扶苏回来主持葬礼改成了将扶苏赐死。就这样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在接到圣旨后就就自尽了。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昏庸无道,致使诺大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扶苏剧照汉武帝时期的太子刘据。都说“秦皇汉武”。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而刘据在7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但是武帝晚年疑心比较重,在巫蛊之乱中被江充、苏文等佞臣蒙蔽,致使太子刘据最终自尽,连刘据的父亲卫子夫都没逃过一死。知道真相后的武帝非常心痛,但是也改变不了太子冤死的结局。刘据剧照唐高祖李渊时期的太子李建成。对于李建成我们是比较熟悉的。李建成最终因为“玄武门之变”被亲弟弟李世民杀害。李建成为大唐江山的建立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军中的威望不及李世民,不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最终的结局就是太子被杀,李渊让位,李世民登基。李世民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将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条,为后人所铭记。李建成剧照历史上太子被废不止这些,这就是生在皇室的不幸,有人能笑到最后,有人却英年早逝,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没办法,出生无法选择,而人生一世谁也躲不过权与利!为了争夺权与利,流血牺牲就在所难免了!从古至今,自己无法的选择的就是出身了。生在哪里不是自己说了算!生在皇室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从出生开始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不幸的是要面对宫廷之中的尔虞我诈,尤其是身为皇子,要面对未来的立储之事,而太子之位历来就是下一任皇帝的继承者,历朝历代的皇家子弟为了太子的争夺,手足相残的例子比比皆是,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不择手段,那时的他们何曾想过“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下面就看看历史上那些被废的太子。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秦始皇虽然一直未立储,但是在秦始皇临终之时,写了一道圣旨让在外镇守的扶苏回来主持葬礼。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就是让扶苏回来继承皇位,但是此时的秦二世胡亥和奸臣赵高害怕扶苏回来继位,被篡改圣旨,将命扶苏回来主持葬礼改成了将扶苏赐死。就这样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在接到圣旨后就就自尽了。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昏庸无道,致使诺大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扶苏剧照汉武帝时期的太子刘据。都说“秦皇汉武”。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而刘据在7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但是武帝晚年疑心比较重,在巫蛊之乱中被江充、苏文等佞臣蒙蔽,致使太子刘据最终自尽,连刘据的父亲卫子夫都没逃过一死。知道真相后的武帝非常心痛,但是也改变不了太子冤死的结局。刘据剧照唐高祖李渊时期的太子李建成。对于李建成我们是比较熟悉的。李建成最终因为“玄武门之变”被亲弟弟李世民杀害。李建成为大唐江山的建立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军中的威望不及李世民,不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最终的结局就是太子被杀,李渊让位,李世民登基。李世民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将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条,为后人所铭记。李建成剧照历史上太子被废不止这些,这就是生在皇室的不幸,有人能笑到最后,有人却英年早逝,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没办法,出生无法选择,而人生一世谁也躲不过权与利!为了争夺权与利,流血牺牲就在所难免了!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从古至今,自己无法的选择的就是出身了。生在哪里不是自己说了算!生在皇室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从出生开始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不幸的是要面对宫廷之中的尔虞我诈,尤其是身为皇子,要面对未来的立储之事,而太子之位历来就是下一任皇帝的继承者,历朝历代的皇家子弟为了太子的争夺,手足相残的例子比比皆是,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不择手段,那时的他们何曾想过“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下面就看看历史上那些被废的太子。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秦始皇虽然一直未立储,但是在秦始皇临终之时,写了一道圣旨让在外镇守的扶苏回来主持葬礼。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就是让扶苏回来继承皇位,但是此时的秦二世胡亥和奸臣赵高害怕扶苏回来继位,被篡改圣旨,将命扶苏回来主持葬礼改成了将扶苏赐死。就这样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在接到圣旨后就就自尽了。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昏庸无道,致使诺大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扶苏剧照汉武帝时期的太子刘据。都说“秦皇汉武”。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而刘据在7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但是武帝晚年疑心比较重,在巫蛊之乱中被江充、苏文等佞臣蒙蔽,致使太子刘据最终自尽,连刘据的父亲卫子夫都没逃过一死。知道真相后的武帝非常心痛,但是也改变不了太子冤死的结局。刘据剧照唐高祖李渊时期的太子李建成。对于李建成我们是比较熟悉的。李建成最终因为“玄武门之变”被亲弟弟李世民杀害。李建成为大唐江山的建立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军中的威望不及李世民,不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最终的结局就是太子被杀,李渊让位,李世民登基。李世民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将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条,为后人所铭记。李建成剧照历史上太子被废不止这些,这就是生在皇室的不幸,有人能笑到最后,有人却英年早逝,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没办法,出生无法选择,而人生一世谁也躲不过权与利!为了争夺权与利,流血牺牲就在所难免了!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延禧攻略》让弘昼这位荒唐王爷再次步入我们的视野,只是这次弘昼的出镜,相比于此前在《雍正王朝》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复杂。《延禧攻略》与《雍正王朝》中的弘昼在《延禧攻略》中,对弘昼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看点是,身为亲王的他因为眷恋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而卷入了宫斗和前朝的政争。不过,我个人更感兴趣的却是另外一段情节。弘昼在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弘历比试剑法,一剑伤到了弘历的臂膀,自己的母亲连忙过去查看弘历的伤情,并责令弘昼立即认错。弘昼心有不甘,却只能忍辱,事后他母亲告诉他,弘历是你皇爷爷和阿玛钦定的继承人,我们母子若要保一世平安就必须永远输给他。于是在《延》剧中,弘昼被设定成一个长相帅气,能力出众,但却因躲避乾隆的猜忌和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而被迫示弱、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最后本可保一世安稳,却不惜为了辉发那拉氏而铤而走险,走上了谋反的路。而在多年前的另一部剧《雍正王朝》中,弘昼依旧是那个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但其圆融通透,大智若愚的特质则远胜于《延》剧弘昼形象。比如面对八叔胤禩和皇三子弘时的阴谋,弘昼看破不说破,却在朝会前秘密传递给了十三叔胤祥。而在事后令其去抄老八的家时,他假托血光之灾,大搞活出丧,坚决闭门不出,以示其绝不参与政治斗争的态度。面对雍正绵里藏针的试探,弘昼小心应对,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令雍正彻底卸下心防。也难怪剧中胤禩会对老三弘时说,你们这三兄弟中,最聪明最通透的当属弘昼。或许我们可以就此总结:《延》剧中的弘昼更年长,却依旧像个少年,而《雍》剧中的弘昼更年轻,却成熟得像个老年人。影视剧中的弘昼自然算不得历史,但似乎都能找到一丝历史的剪影。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弘昼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太平王爷弘昼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第五子。在做皇子时他基本没当过什么差,只是在雍正十三年奉命与弘历及鄂尔泰协同办理苗疆事务。我们猜都能猜到,弘昼在这项差事上就是个陪衬,但无尺寸之功的他却早在雍正十一年就晋升为和亲王了。以雍正的性格看,他不大可能提拔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加上九子夺嫡的梦魇历历在目,想必雍正对弘昼的偏爱应该是事出有因的。若不是对弘昼特别放心,甚至心怀感激,恐怕雍正很难对他如此优容。乾隆继位后,好运气继续伴随着弘昼。乾隆一上来,就把雍正潜邸的财富很慷慨地全都赏赐给了他。接收了一笔巨财的弘昼,底气更足,也更加肆意妄为,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殴打贵为军机大臣、一等公的名将讷亲。乾隆见状,竟然默不作声,不加阻拦。如果说乾隆是因为感激弘昼当年退出皇位争夺而对他格外开恩优待的话,那么作为乾隆朝施政方针的分水岭,乾隆十三年后,开始六亲不认的乾隆却依旧没去惩治弘昼,即便他所做的那些违背礼制、顶撞皇帝的事儿随便抽出一条来就足以对他施以大惩了。而在职务问题上,弘昼在乾隆朝接手的一直都是闲散差事,主要侧重满洲人的内务,而非国务。乾隆四年,管理雍正潜邸事务、武英殿事务,兼正白旗满洲都统;五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一年,任玉碟馆总裁;十八年,任议政大臣;二十八年,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可见,弘昼不仅得到了乾隆的优待,整日闲散不说,还赶上了乾隆朝前期的太平景象,说他是个太平王爷,显然不为过。死因成疑的弘昼尽管做了一世的太平王爷,但他的死因却是众说纷纭。按照《清史稿》中的记载,和亲王弘昼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因为礼制僭越的小毛病被乾隆施以罚俸三年的小惩。按说这样的小惩对弘昼来说无异于挠痒痒,毕竟在清朝,哪个大小官员是靠俸禄活着的,更何况是亲王。但是紧接着便又说弘昼病了,乾隆还亲到府上探病,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不久弘昼就死了。史料的记载是:三十年,薨,予谥恭。子永璧,袭。除了罚俸和生病,一切看起来都很圆满,但不少人对此产生了质疑,猜测弘昼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赐死,然后对外宣称是正常死亡。而最流行的猜测就是,弘昼故作荒唐,实则韬光养晦,密谋造反,事泄被赐死。可能是考虑到戏剧冲突很足,《延禧攻略》选择了以这一猜测来呈现剧情。但如果我们参照乾隆初年对弘皙逆案的处理决定来看,对弘昼的处理显然有些南辕北辙。乾隆四年弘皙案发,弘皙被革除亲王爵,除籍,并被囚禁于景山东果园。同时涉事的几位宗室也没有好下场,允禄革去亲王双俸,弘升永远圈禁,弘昌、弘普革爵,弘晈保留王号,但永远住俸。而对弘昼呢,不仅没革爵,还赐谥号为恭,令其子永璧承袭爵位。这哪里是惩罚,几乎就是满满的恩典。而且以清朝皇帝对待王爷“疑似谋反”的一贯态度来看,虽不至于人头落地,但革爵妥妥的没商量,而且不需要遮掩什么,就连雍正处理老八胤禩那么有争议的事件,都没一丝遮掩,可见谋反的猜测应不太靠谱,弘昼十有八九就是因病去世。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或许,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弘昼再也无法浮出水面了,我们只能透过不太靠谱的史料和笔记杂谈,去试图把若隐若现的弘昼拢在一方池塘里,殊不知那只是水中月,当不得真的。这也是历史学人永恒的困惑与残酷。不过,弘昼却留下了一首诗,这可能是他唯一传世的一首诗。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爱新觉罗?弘昼《金樽吟》从诗中,我们似乎又读到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弘昼。无奈中带着一丝通透,醉卧红尘的梦境冲淡了世事无常的清醒,他似乎道出了我们每个人永恒的孤独。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从古至今,自己无法的选择的就是出身了。生在哪里不是自己说了算!生在皇室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从出生开始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不幸的是要面对宫廷之中的尔虞我诈,尤其是身为皇子,要面对未来的立储之事,而太子之位历来就是下一任皇帝的继承者,历朝历代的皇家子弟为了太子的争夺,手足相残的例子比比皆是,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不择手段,那时的他们何曾想过“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下面就看看历史上那些被废的太子。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秦始皇虽然一直未立储,但是在秦始皇临终之时,写了一道圣旨让在外镇守的扶苏回来主持葬礼。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就是让扶苏回来继承皇位,但是此时的秦二世胡亥和奸臣赵高害怕扶苏回来继位,被篡改圣旨,将命扶苏回来主持葬礼改成了将扶苏赐死。就这样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在接到圣旨后就就自尽了。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昏庸无道,致使诺大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扶苏剧照汉武帝时期的太子刘据。都说“秦皇汉武”。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而刘据在7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但是武帝晚年疑心比较重,在巫蛊之乱中被江充、苏文等佞臣蒙蔽,致使太子刘据最终自尽,连刘据的父亲卫子夫都没逃过一死。知道真相后的武帝非常心痛,但是也改变不了太子冤死的结局。刘据剧照唐高祖李渊时期的太子李建成。对于李建成我们是比较熟悉的。李建成最终因为“玄武门之变”被亲弟弟李世民杀害。李建成为大唐江山的建立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军中的威望不及李世民,不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最终的结局就是太子被杀,李渊让位,李世民登基。李世民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将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条,为后人所铭记。李建成剧照历史上太子被废不止这些,这就是生在皇室的不幸,有人能笑到最后,有人却英年早逝,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没办法,出生无法选择,而人生一世谁也躲不过权与利!为了争夺权与利,流血牺牲就在所难免了!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延禧攻略》让弘昼这位荒唐王爷再次步入我们的视野,只是这次弘昼的出镜,相比于此前在《雍正王朝》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复杂。《延禧攻略》与《雍正王朝》中的弘昼在《延禧攻略》中,对弘昼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看点是,身为亲王的他因为眷恋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而卷入了宫斗和前朝的政争。不过,我个人更感兴趣的却是另外一段情节。弘昼在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弘历比试剑法,一剑伤到了弘历的臂膀,自己的母亲连忙过去查看弘历的伤情,并责令弘昼立即认错。弘昼心有不甘,却只能忍辱,事后他母亲告诉他,弘历是你皇爷爷和阿玛钦定的继承人,我们母子若要保一世平安就必须永远输给他。于是在《延》剧中,弘昼被设定成一个长相帅气,能力出众,但却因躲避乾隆的猜忌和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而被迫示弱、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最后本可保一世安稳,却不惜为了辉发那拉氏而铤而走险,走上了谋反的路。而在多年前的另一部剧《雍正王朝》中,弘昼依旧是那个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但其圆融通透,大智若愚的特质则远胜于《延》剧弘昼形象。比如面对八叔胤禩和皇三子弘时的阴谋,弘昼看破不说破,却在朝会前秘密传递给了十三叔胤祥。而在事后令其去抄老八的家时,他假托血光之灾,大搞活出丧,坚决闭门不出,以示其绝不参与政治斗争的态度。面对雍正绵里藏针的试探,弘昼小心应对,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令雍正彻底卸下心防。也难怪剧中胤禩会对老三弘时说,你们这三兄弟中,最聪明最通透的当属弘昼。或许我们可以就此总结:《延》剧中的弘昼更年长,却依旧像个少年,而《雍》剧中的弘昼更年轻,却成熟得像个老年人。影视剧中的弘昼自然算不得历史,但似乎都能找到一丝历史的剪影。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弘昼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太平王爷弘昼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第五子。在做皇子时他基本没当过什么差,只是在雍正十三年奉命与弘历及鄂尔泰协同办理苗疆事务。我们猜都能猜到,弘昼在这项差事上就是个陪衬,但无尺寸之功的他却早在雍正十一年就晋升为和亲王了。以雍正的性格看,他不大可能提拔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加上九子夺嫡的梦魇历历在目,想必雍正对弘昼的偏爱应该是事出有因的。若不是对弘昼特别放心,甚至心怀感激,恐怕雍正很难对他如此优容。乾隆继位后,好运气继续伴随着弘昼。乾隆一上来,就把雍正潜邸的财富很慷慨地全都赏赐给了他。接收了一笔巨财的弘昼,底气更足,也更加肆意妄为,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殴打贵为军机大臣、一等公的名将讷亲。乾隆见状,竟然默不作声,不加阻拦。如果说乾隆是因为感激弘昼当年退出皇位争夺而对他格外开恩优待的话,那么作为乾隆朝施政方针的分水岭,乾隆十三年后,开始六亲不认的乾隆却依旧没去惩治弘昼,即便他所做的那些违背礼制、顶撞皇帝的事儿随便抽出一条来就足以对他施以大惩了。而在职务问题上,弘昼在乾隆朝接手的一直都是闲散差事,主要侧重满洲人的内务,而非国务。乾隆四年,管理雍正潜邸事务、武英殿事务,兼正白旗满洲都统;五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一年,任玉碟馆总裁;十八年,任议政大臣;二十八年,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可见,弘昼不仅得到了乾隆的优待,整日闲散不说,还赶上了乾隆朝前期的太平景象,说他是个太平王爷,显然不为过。死因成疑的弘昼尽管做了一世的太平王爷,但他的死因却是众说纷纭。按照《清史稿》中的记载,和亲王弘昼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因为礼制僭越的小毛病被乾隆施以罚俸三年的小惩。按说这样的小惩对弘昼来说无异于挠痒痒,毕竟在清朝,哪个大小官员是靠俸禄活着的,更何况是亲王。但是紧接着便又说弘昼病了,乾隆还亲到府上探病,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不久弘昼就死了。史料的记载是:三十年,薨,予谥恭。子永璧,袭。除了罚俸和生病,一切看起来都很圆满,但不少人对此产生了质疑,猜测弘昼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赐死,然后对外宣称是正常死亡。而最流行的猜测就是,弘昼故作荒唐,实则韬光养晦,密谋造反,事泄被赐死。可能是考虑到戏剧冲突很足,《延禧攻略》选择了以这一猜测来呈现剧情。但如果我们参照乾隆初年对弘皙逆案的处理决定来看,对弘昼的处理显然有些南辕北辙。乾隆四年弘皙案发,弘皙被革除亲王爵,除籍,并被囚禁于景山东果园。同时涉事的几位宗室也没有好下场,允禄革去亲王双俸,弘升永远圈禁,弘昌、弘普革爵,弘晈保留王号,但永远住俸。而对弘昼呢,不仅没革爵,还赐谥号为恭,令其子永璧承袭爵位。这哪里是惩罚,几乎就是满满的恩典。而且以清朝皇帝对待王爷“疑似谋反”的一贯态度来看,虽不至于人头落地,但革爵妥妥的没商量,而且不需要遮掩什么,就连雍正处理老八胤禩那么有争议的事件,都没一丝遮掩,可见谋反的猜测应不太靠谱,弘昼十有八九就是因病去世。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或许,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弘昼再也无法浮出水面了,我们只能透过不太靠谱的史料和笔记杂谈,去试图把若隐若现的弘昼拢在一方池塘里,殊不知那只是水中月,当不得真的。这也是历史学人永恒的困惑与残酷。不过,弘昼却留下了一首诗,这可能是他唯一传世的一首诗。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爱新觉罗?弘昼《金樽吟》从诗中,我们似乎又读到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弘昼。无奈中带着一丝通透,醉卧红尘的梦境冲淡了世事无常的清醒,他似乎道出了我们每个人永恒的孤独。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唐太宗李世民十五岁时娶了十三岁的长孙皇后为妻。当时,李渊仅仅只是唐国公,而李世民也仅是李渊的嫡次子。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直到婚后的第六年,才迎来了嫡长子李承乾的诞生。此后,长孙皇后又为李世民接二连三生下了嫡次子李泰,嫡三子李治,以及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四个女儿。另外,长孙皇后还收养了养女豫章公主。长孙皇后可以称得上是英雄母亲了,她一共为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还抚养了一名养女,共八名子女。作为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子女,是不是就会很幸福,人生就会很圆满了?生在帝王家,只能说是含着金汤勺出生了,可是,个人的命运,还是要看个人的造化了。嫡长子李承乾618年,李渊登基称帝,建立了大唐。第二年,李世民嫡长子出生在宫内的承乾殿,并以殿为名,取名李承乾。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成为了太子。之后,逼迫李渊禅位,登基称帝。同年,年仅八岁的李承乾成为了太子。李承乾原本聪明可爱,可是在成长过程中,却突患脚疾,而身旁的老师也过于苛责,再加上李世民过于宠爱嫡次子李泰,致使他性情大变,干出了很多荒唐事。诸如刺杀恩师、宠幸男优、崇尚胡俗等等,甚至扬言要投奔突厥,做一名突厥将军。这也导致他跟唐太宗,以及老师们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最终,李承乾与自己的叔叔汉王李元昌、陈国公侯君集、杜如晦之子驸马杜荷、长广公主之子赵节等人,密谋攻打李世民所住的宫殿,准备逼迫李世民禅位。结果,被人告发,侯君集等人被处死,李承乾则被废囚禁,很快郁郁而终。唐太宗为此也很伤心,将李承乾以国公之礼安葬。嫡次子李泰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也是嫡次子。同时,他还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素有“宠冠诸王”之称。原本,李泰在出生的第二年,被过继给了他早逝的三叔李玄霸。李世民登基之后,又将李泰归宗。李泰长大之后,按照惯例,应该之藩,不得在京城居留。可是,李世民却特别恩准李泰留在京城。李泰因为较胖,李世民怕其上朝走路辛苦,特别恩准他可以乘坐小轿到朝所。李世民听说朝内三品以上的大臣,对李泰不够尊重,立刻把三品以上的朝臣宣到御前,严词质问。“房玄龄以下,战栗流汗”,吓得个个是汗流浃背。以上的事情,足见李世民对李泰的偏宠。这也是导致太子李承乾,心不自安的主要原因。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雄主,还是犯了跟他爹李渊一样的错误。李泰倒也不含糊,为了争宠邀功,向李世民请示后,编撰了史上有名的奇书《括地志》。书中,详细描述了唐朝各地的行政建制、山川地貌、风俗特产等等,让李世民一览便知他掌控下的大唐风貌。李泰暨此也拉拢亲信,结交朋党,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李承乾谋逆案发被废,李世民有意立李泰为太子。李泰在李世民面前信誓旦旦的说,在他死前会杀死自己的儿子,然后传位给弟弟李治。可是,一转脸,李泰却在背后恐吓李治。事情传到李世民耳中,太宗开始犹豫了。而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也建议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不可以开藩王争宠夺嫡之先河。最终,李泰没能成为太子,被废为郡王后囚禁于皇城北苑。之后,唐太宗又重新加封李泰为濮王。太宗去世后,唐高宗李治登基。李治在表面上,非常优待李泰。三年后,李泰去世,唐高宗下令厚葬,并追赠李泰为太尉、雍州牧。嫡三子李治李治的两个哥哥李承乾、李泰发生了夺嫡之争,双双被废,而李治则坐收了渔翁之利,在舅舅长孙无忌的强力支持之下,被立为了太子。唐太宗死后,他顺利继位,成为了唐高宗。李治的一生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灭西突厥、战百济、吞并高句丽,武功非凡。不过,他所做的“最辉煌”的事情,还是把武则天从寺院接了出来,将武则天立为了皇后。李治因为身体欠佳,再加上他优柔的性格,最终,让武则天夺权成功,差点葬送了李唐的大好河山。而李治自己,也在病痛与无奈中,病逝于东都洛阳的贞观殿,葬于乾陵。嫡长女长乐公主长乐公主作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女,备受宠爱。长大后,长乐公主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她的亲表哥长孙冲。古人还真是喜欢亲上家亲,就喜欢让表兄妹结婚。长乐公主出嫁时,唐太宗因为宠爱就想增加她的嫁妆,在魏征的谏言下,只能作罢。不能不说,唐太宗和魏征虽然喜欢作秀,可是,很多时候,太宗还是听进去了。长孙皇后为此还专门赏赐了魏征。再看看大清朝乾隆嫁十公主时候的嫁妆,超出标准十数倍之多。普通人家还好,皇家如此做,岂不是带头破坏礼制规矩,会引发很多不满与争端。长乐公主因病二十二岁时去逝,唐太宗因此伤心不已,下旨陪葬昭陵。嫡次女城阳公主城阳公主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她最初嫁给了杜如晦的次子杜荷。杜荷因为城阳公主之故,特授襄阳郡公的爵位。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杜荷因为牵涉到太子李承乾谋逆案被杀,城阳公主就成了寡妇。唐太宗心疼自己的女儿,就将城阳公主改嫁了薛瓘。城阳公主和薛瓘共生有三子,其中薛绍所娶,就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唐高宗时期,城阳公主因为牵涉巫蛊,他的夫君薛瓘被贬房州刺史。城阳公主执意和薛瓘一起到房州上任,最后,两人先后在房州去世。城阳公主死后陪葬昭陵。嫡三女晋阳公主长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公主才三岁。等她稍大点,知道了失去母亲的哀伤,就经常在长孙皇后曾经居住过的宫殿哭泣。这让唐太宗对她也是哀怜不已,倍加疼爱。当时的晋王李治,比晋阳公主年长五岁,还在宫中,就跟妹妹相依为命。由此,兄妹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每次李治出门,晋阳公主都要亲自送哥哥。晋阳公主受唐太宗怜爱,所以,能够经常随侍太宗左右。这也给了她很多便利,临摹的一手真假难辨的太宗飞白书。甚至,晋阳公主凭借自己的聪慧,还经常给惹怒了太宗的大臣解围。常说天妒英才,上天也同样嫉妒聪慧、美丽且善良的晋阳公主。晋阳公主十二岁时,突然离世。唐太宗李世民伤心到一个多月吃不下饭,每每想到晋阳公主就不觉得潸然泪下。太宗对劝谏的大臣说:“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哭也无益,可就是控制不住呀。果然爸爸还是最疼爱女儿呀,可怜天下父母心。嫡四女新城公主长孙皇后去世时,新城公主不满两岁。她八岁时获封衡山公主,并许配给了魏征之子魏叔玉。魏征将谏言奏章留有抄本,还曾经给褚遂良看。在他死后,唐太宗得知了此事,大怒,不但命人推倒了他亲提给魏征的御碑,还取消了婚约。之后,新城公主嫁给了长孙家族的长孙诠。长孙诠与长孙皇后、长孙无忌,是同一高祖父。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在与高宗和武则天的斗争中被削爵罢官,流放黔州,后又被逼自杀。长孙家族被牵连,长孙诠也被流放,后被武则天派人杀害。新城公主之后改嫁韦正矩,两人夫妻关系非常恶劣。三十岁时,新城公主突然死亡,死因不明。唐高宗因此迁怒于韦正矩,将其斩首示众,并下令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陪葬昭陵。养女豫章公主豫章公主是李世民的第六女,其生母是李世民的一个低等级妃嫔,因生豫章公主,难产而亡。长孙皇后就收养了豫章公主,待之如己出。豫章公主后来下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俭之子唐善识。豫章公主的身体应该不太好,所以,她曾经捐资,在洛阳的龙门石窟南壁造了两个小龛,为她自己和子女祈求平安。但是,这并没能给豫章公主带来长寿,还是在太宗年间去世。豫章公主虽然是长孙皇后的养女,可她却是唐太宗的亲生女儿。太宗对于生母早逝的这个女儿也是疼爱有加。豫章公主去世后,唐太宗因为思念这个女儿,“久著素服”,远远超过了父亲为子女服丧的礼法时间。这可急坏了魏征等一班大臣,“群情悚栗,咸不自宁”。还是在魏征的谏言下,李世民才穿回了常服。最后,豫章公主夫妇陪葬昭陵。总体而言,在大唐朝,做嫡公主要比做嫡子幸福。在唐朝做太子,因为夺嫡争宠,不是被废、被杀,就是因为精神压力巨大,导致体弱多病。李治和他的两个哥哥就是前车之鉴。而嫡公主,因为受皇帝和皇后的疼爱,很少会被送去外藩和亲。嫡公主嫁入大臣之家,有皇帝撑腰,生活幸不幸福不知道,至少可以嚣张那么一点点。从古至今,自己无法的选择的就是出身了。生在哪里不是自己说了算!生在皇室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从出生开始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不幸的是要面对宫廷之中的尔虞我诈,尤其是身为皇子,要面对未来的立储之事,而太子之位历来就是下一任皇帝的继承者,历朝历代的皇家子弟为了太子的争夺,手足相残的例子比比皆是,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不择手段,那时的他们何曾想过“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下面就看看历史上那些被废的太子。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秦始皇虽然一直未立储,但是在秦始皇临终之时,写了一道圣旨让在外镇守的扶苏回来主持葬礼。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就是让扶苏回来继承皇位,但是此时的秦二世胡亥和奸臣赵高害怕扶苏回来继位,被篡改圣旨,将命扶苏回来主持葬礼改成了将扶苏赐死。就这样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在接到圣旨后就就自尽了。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昏庸无道,致使诺大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扶苏剧照汉武帝时期的太子刘据。都说“秦皇汉武”。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而刘据在7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但是武帝晚年疑心比较重,在巫蛊之乱中被江充、苏文等佞臣蒙蔽,致使太子刘据最终自尽,连刘据的父亲卫子夫都没逃过一死。知道真相后的武帝非常心痛,但是也改变不了太子冤死的结局。刘据剧照唐高祖李渊时期的太子李建成。对于李建成我们是比较熟悉的。李建成最终因为“玄武门之变”被亲弟弟李世民杀害。李建成为大唐江山的建立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军中的威望不及李世民,不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最终的结局就是太子被杀,李渊让位,李世民登基。李世民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将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条,为后人所铭记。李建成剧照历史上太子被废不止这些,这就是生在皇室的不幸,有人能笑到最后,有人却英年早逝,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没办法,出生无法选择,而人生一世谁也躲不过权与利!为了争夺权与利,流血牺牲就在所难免了!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延禧攻略》让弘昼这位荒唐王爷再次步入我们的视野,只是这次弘昼的出镜,相比于此前在《雍正王朝》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复杂。《延禧攻略》与《雍正王朝》中的弘昼在《延禧攻略》中,对弘昼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看点是,身为亲王的他因为眷恋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而卷入了宫斗和前朝的政争。不过,我个人更感兴趣的却是另外一段情节。弘昼在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弘历比试剑法,一剑伤到了弘历的臂膀,自己的母亲连忙过去查看弘历的伤情,并责令弘昼立即认错。弘昼心有不甘,却只能忍辱,事后他母亲告诉他,弘历是你皇爷爷和阿玛钦定的继承人,我们母子若要保一世平安就必须永远输给他。于是在《延》剧中,弘昼被设定成一个长相帅气,能力出众,但却因躲避乾隆的猜忌和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而被迫示弱、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最后本可保一世安稳,却不惜为了辉发那拉氏而铤而走险,走上了谋反的路。而在多年前的另一部剧《雍正王朝》中,弘昼依旧是那个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但其圆融通透,大智若愚的特质则远胜于《延》剧弘昼形象。比如面对八叔胤禩和皇三子弘时的阴谋,弘昼看破不说破,却在朝会前秘密传递给了十三叔胤祥。而在事后令其去抄老八的家时,他假托血光之灾,大搞活出丧,坚决闭门不出,以示其绝不参与政治斗争的态度。面对雍正绵里藏针的试探,弘昼小心应对,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令雍正彻底卸下心防。也难怪剧中胤禩会对老三弘时说,你们这三兄弟中,最聪明最通透的当属弘昼。或许我们可以就此总结:《延》剧中的弘昼更年长,却依旧像个少年,而《雍》剧中的弘昼更年轻,却成熟得像个老年人。影视剧中的弘昼自然算不得历史,但似乎都能找到一丝历史的剪影。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弘昼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太平王爷弘昼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第五子。在做皇子时他基本没当过什么差,只是在雍正十三年奉命与弘历及鄂尔泰协同办理苗疆事务。我们猜都能猜到,弘昼在这项差事上就是个陪衬,但无尺寸之功的他却早在雍正十一年就晋升为和亲王了。以雍正的性格看,他不大可能提拔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加上九子夺嫡的梦魇历历在目,想必雍正对弘昼的偏爱应该是事出有因的。若不是对弘昼特别放心,甚至心怀感激,恐怕雍正很难对他如此优容。乾隆继位后,好运气继续伴随着弘昼。乾隆一上来,就把雍正潜邸的财富很慷慨地全都赏赐给了他。接收了一笔巨财的弘昼,底气更足,也更加肆意妄为,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殴打贵为军机大臣、一等公的名将讷亲。乾隆见状,竟然默不作声,不加阻拦。如果说乾隆是因为感激弘昼当年退出皇位争夺而对他格外开恩优待的话,那么作为乾隆朝施政方针的分水岭,乾隆十三年后,开始六亲不认的乾隆却依旧没去惩治弘昼,即便他所做的那些违背礼制、顶撞皇帝的事儿随便抽出一条来就足以对他施以大惩了。而在职务问题上,弘昼在乾隆朝接手的一直都是闲散差事,主要侧重满洲人的内务,而非国务。乾隆四年,管理雍正潜邸事务、武英殿事务,兼正白旗满洲都统;五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一年,任玉碟馆总裁;十八年,任议政大臣;二十八年,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可见,弘昼不仅得到了乾隆的优待,整日闲散不说,还赶上了乾隆朝前期的太平景象,说他是个太平王爷,显然不为过。死因成疑的弘昼尽管做了一世的太平王爷,但他的死因却是众说纷纭。按照《清史稿》中的记载,和亲王弘昼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因为礼制僭越的小毛病被乾隆施以罚俸三年的小惩。按说这样的小惩对弘昼来说无异于挠痒痒,毕竟在清朝,哪个大小官员是靠俸禄活着的,更何况是亲王。但是紧接着便又说弘昼病了,乾隆还亲到府上探病,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不久弘昼就死了。史料的记载是:三十年,薨,予谥恭。子永璧,袭。除了罚俸和生病,一切看起来都很圆满,但不少人对此产生了质疑,猜测弘昼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赐死,然后对外宣称是正常死亡。而最流行的猜测就是,弘昼故作荒唐,实则韬光养晦,密谋造反,事泄被赐死。可能是考虑到戏剧冲突很足,《延禧攻略》选择了以这一猜测来呈现剧情。但如果我们参照乾隆初年对弘皙逆案的处理决定来看,对弘昼的处理显然有些南辕北辙。乾隆四年弘皙案发,弘皙被革除亲王爵,除籍,并被囚禁于景山东果园。同时涉事的几位宗室也没有好下场,允禄革去亲王双俸,弘升永远圈禁,弘昌、弘普革爵,弘晈保留王号,但永远住俸。而对弘昼呢,不仅没革爵,还赐谥号为恭,令其子永璧承袭爵位。这哪里是惩罚,几乎就是满满的恩典。而且以清朝皇帝对待王爷“疑似谋反”的一贯态度来看,虽不至于人头落地,但革爵妥妥的没商量,而且不需要遮掩什么,就连雍正处理老八胤禩那么有争议的事件,都没一丝遮掩,可见谋反的猜测应不太靠谱,弘昼十有八九就是因病去世。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或许,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弘昼再也无法浮出水面了,我们只能透过不太靠谱的史料和笔记杂谈,去试图把若隐若现的弘昼拢在一方池塘里,殊不知那只是水中月,当不得真的。这也是历史学人永恒的困惑与残酷。不过,弘昼却留下了一首诗,这可能是他唯一传世的一首诗。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爱新觉罗?弘昼《金樽吟》从诗中,我们似乎又读到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弘昼。无奈中带着一丝通透,醉卧红尘的梦境冲淡了世事无常的清醒,他似乎道出了我们每个人永恒的孤独。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唐太宗李世民十五岁时娶了十三岁的长孙皇后为妻。当时,李渊仅仅只是唐国公,而李世民也仅是李渊的嫡次子。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直到婚后的第六年,才迎来了嫡长子李承乾的诞生。此后,长孙皇后又为李世民接二连三生下了嫡次子李泰,嫡三子李治,以及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四个女儿。另外,长孙皇后还收养了养女豫章公主。长孙皇后可以称得上是英雄母亲了,她一共为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还抚养了一名养女,共八名子女。作为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子女,是不是就会很幸福,人生就会很圆满了?生在帝王家,只能说是含着金汤勺出生了,可是,个人的命运,还是要看个人的造化了。嫡长子李承乾618年,李渊登基称帝,建立了大唐。第二年,李世民嫡长子出生在宫内的承乾殿,并以殿为名,取名李承乾。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成为了太子。之后,逼迫李渊禅位,登基称帝。同年,年仅八岁的李承乾成为了太子。李承乾原本聪明可爱,可是在成长过程中,却突患脚疾,而身旁的老师也过于苛责,再加上李世民过于宠爱嫡次子李泰,致使他性情大变,干出了很多荒唐事。诸如刺杀恩师、宠幸男优、崇尚胡俗等等,甚至扬言要投奔突厥,做一名突厥将军。这也导致他跟唐太宗,以及老师们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最终,李承乾与自己的叔叔汉王李元昌、陈国公侯君集、杜如晦之子驸马杜荷、长广公主之子赵节等人,密谋攻打李世民所住的宫殿,准备逼迫李世民禅位。结果,被人告发,侯君集等人被处死,李承乾则被废囚禁,很快郁郁而终。唐太宗为此也很伤心,将李承乾以国公之礼安葬。嫡次子李泰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也是嫡次子。同时,他还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素有“宠冠诸王”之称。原本,李泰在出生的第二年,被过继给了他早逝的三叔李玄霸。李世民登基之后,又将李泰归宗。李泰长大之后,按照惯例,应该之藩,不得在京城居留。可是,李世民却特别恩准李泰留在京城。李泰因为较胖,李世民怕其上朝走路辛苦,特别恩准他可以乘坐小轿到朝所。李世民听说朝内三品以上的大臣,对李泰不够尊重,立刻把三品以上的朝臣宣到御前,严词质问。“房玄龄以下,战栗流汗”,吓得个个是汗流浃背。以上的事情,足见李世民对李泰的偏宠。这也是导致太子李承乾,心不自安的主要原因。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雄主,还是犯了跟他爹李渊一样的错误。李泰倒也不含糊,为了争宠邀功,向李世民请示后,编撰了史上有名的奇书《括地志》。书中,详细描述了唐朝各地的行政建制、山川地貌、风俗特产等等,让李世民一览便知他掌控下的大唐风貌。李泰暨此也拉拢亲信,结交朋党,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李承乾谋逆案发被废,李世民有意立李泰为太子。李泰在李世民面前信誓旦旦的说,在他死前会杀死自己的儿子,然后传位给弟弟李治。可是,一转脸,李泰却在背后恐吓李治。事情传到李世民耳中,太宗开始犹豫了。而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也建议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不可以开藩王争宠夺嫡之先河。最终,李泰没能成为太子,被废为郡王后囚禁于皇城北苑。之后,唐太宗又重新加封李泰为濮王。太宗去世后,唐高宗李治登基。李治在表面上,非常优待李泰。三年后,李泰去世,唐高宗下令厚葬,并追赠李泰为太尉、雍州牧。嫡三子李治李治的两个哥哥李承乾、李泰发生了夺嫡之争,双双被废,而李治则坐收了渔翁之利,在舅舅长孙无忌的强力支持之下,被立为了太子。唐太宗死后,他顺利继位,成为了唐高宗。李治的一生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灭西突厥、战百济、吞并高句丽,武功非凡。不过,他所做的“最辉煌”的事情,还是把武则天从寺院接了出来,将武则天立为了皇后。李治因为身体欠佳,再加上他优柔的性格,最终,让武则天夺权成功,差点葬送了李唐的大好河山。而李治自己,也在病痛与无奈中,病逝于东都洛阳的贞观殿,葬于乾陵。嫡长女长乐公主长乐公主作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女,备受宠爱。长大后,长乐公主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她的亲表哥长孙冲。古人还真是喜欢亲上家亲,就喜欢让表兄妹结婚。长乐公主出嫁时,唐太宗因为宠爱就想增加她的嫁妆,在魏征的谏言下,只能作罢。不能不说,唐太宗和魏征虽然喜欢作秀,可是,很多时候,太宗还是听进去了。长孙皇后为此还专门赏赐了魏征。再看看大清朝乾隆嫁十公主时候的嫁妆,超出标准十数倍之多。普通人家还好,皇家如此做,岂不是带头破坏礼制规矩,会引发很多不满与争端。长乐公主因病二十二岁时去逝,唐太宗因此伤心不已,下旨陪葬昭陵。嫡次女城阳公主城阳公主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她最初嫁给了杜如晦的次子杜荷。杜荷因为城阳公主之故,特授襄阳郡公的爵位。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杜荷因为牵涉到太子李承乾谋逆案被杀,城阳公主就成了寡妇。唐太宗心疼自己的女儿,就将城阳公主改嫁了薛瓘。城阳公主和薛瓘共生有三子,其中薛绍所娶,就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唐高宗时期,城阳公主因为牵涉巫蛊,他的夫君薛瓘被贬房州刺史。城阳公主执意和薛瓘一起到房州上任,最后,两人先后在房州去世。城阳公主死后陪葬昭陵。嫡三女晋阳公主长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公主才三岁。等她稍大点,知道了失去母亲的哀伤,就经常在长孙皇后曾经居住过的宫殿哭泣。这让唐太宗对她也是哀怜不已,倍加疼爱。当时的晋王李治,比晋阳公主年长五岁,还在宫中,就跟妹妹相依为命。由此,兄妹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每次李治出门,晋阳公主都要亲自送哥哥。晋阳公主受唐太宗怜爱,所以,能够经常随侍太宗左右。这也给了她很多便利,临摹的一手真假难辨的太宗飞白书。甚至,晋阳公主凭借自己的聪慧,还经常给惹怒了太宗的大臣解围。常说天妒英才,上天也同样嫉妒聪慧、美丽且善良的晋阳公主。晋阳公主十二岁时,突然离世。唐太宗李世民伤心到一个多月吃不下饭,每每想到晋阳公主就不觉得潸然泪下。太宗对劝谏的大臣说:“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哭也无益,可就是控制不住呀。果然爸爸还是最疼爱女儿呀,可怜天下父母心。嫡四女新城公主长孙皇后去世时,新城公主不满两岁。她八岁时获封衡山公主,并许配给了魏征之子魏叔玉。魏征将谏言奏章留有抄本,还曾经给褚遂良看。在他死后,唐太宗得知了此事,大怒,不但命人推倒了他亲提给魏征的御碑,还取消了婚约。之后,新城公主嫁给了长孙家族的长孙诠。长孙诠与长孙皇后、长孙无忌,是同一高祖父。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在与高宗和武则天的斗争中被削爵罢官,流放黔州,后又被逼自杀。长孙家族被牵连,长孙诠也被流放,后被武则天派人杀害。新城公主之后改嫁韦正矩,两人夫妻关系非常恶劣。三十岁时,新城公主突然死亡,死因不明。唐高宗因此迁怒于韦正矩,将其斩首示众,并下令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陪葬昭陵。养女豫章公主豫章公主是李世民的第六女,其生母是李世民的一个低等级妃嫔,因生豫章公主,难产而亡。长孙皇后就收养了豫章公主,待之如己出。豫章公主后来下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俭之子唐善识。豫章公主的身体应该不太好,所以,她曾经捐资,在洛阳的龙门石窟南壁造了两个小龛,为她自己和子女祈求平安。但是,这并没能给豫章公主带来长寿,还是在太宗年间去世。豫章公主虽然是长孙皇后的养女,可她却是唐太宗的亲生女儿。太宗对于生母早逝的这个女儿也是疼爱有加。豫章公主去世后,唐太宗因为思念这个女儿,“久著素服”,远远超过了父亲为子女服丧的礼法时间。这可急坏了魏征等一班大臣,“群情悚栗,咸不自宁”。还是在魏征的谏言下,李世民才穿回了常服。最后,豫章公主夫妇陪葬昭陵。总体而言,在大唐朝,做嫡公主要比做嫡子幸福。在唐朝做太子,因为夺嫡争宠,不是被废、被杀,就是因为精神压力巨大,导致体弱多病。李治和他的两个哥哥就是前车之鉴。而嫡公主,因为受皇帝和皇后的疼爱,很少会被送去外藩和亲。嫡公主嫁入大臣之家,有皇帝撑腰,生活幸不幸福不知道,至少可以嚣张那么一点点。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简单,朱明后裔多被满清屠杀光了。朱明后裔曾经有十多万规模,在经历了明末农民起义后损失了大半。剩下的,基本都死于满清的追杀。满清是异族政权,对于入住中原是很心虚的。所以,他们不惜一切的追杀朱明皇室后裔,试图将她们斩尽杀绝。比如安昌郡王朱肃渣,战乱中逃亡浙江继续抵抗满清,结果战死。他的儿子只有几岁,被母亲带着逃到杭州杭净寺出家,试图通过做小和尚逃过满清追杀。为了保证儿子活下去,这个王妃投水自尽,死前偷偷将藩王的印章交给儿子收藏。结果孩子毕竟是孩子,一次无意中泄露了这个印章的秘密,被杭州官府发现。于是,这个安昌王长子仍被官府抓捕处死。更倒霉的是杭净寺的数百僧人和道人,均被当做窝藏朝廷钦犯,大部分被杀,少部分被充军。被满清俘虏的藩王,为了表示宽大通常不杀,养起来。但是,潞王之流都没有可以考证的后裔,一般认为是不允许他们生育。唯一保留下来的是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朝施琅攻陷台湾俘虏的大名皇室后裔。宁靖王朱术桂上吊自杀殉国,益王朱怡镐之子才七岁。康熙时期为了表示仁政,将他们安置于山东、河南等郡县养起来,实际等于软禁。直到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康熙才宣布朱明后人无罪:“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但没有人上当,朱明后人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所以,朱明的后人其实是很少的。相反,爱新觉罗可多了。满清垮台的时候,爱新觉罗家族有十多万人,这么多年估计也有上百万人,加上冒充的,出现几百万没什么稀奇。从古至今,自己无法的选择的就是出身了。生在哪里不是自己说了算!生在皇室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从出生开始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不幸的是要面对宫廷之中的尔虞我诈,尤其是身为皇子,要面对未来的立储之事,而太子之位历来就是下一任皇帝的继承者,历朝历代的皇家子弟为了太子的争夺,手足相残的例子比比皆是,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不择手段,那时的他们何曾想过“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下面就看看历史上那些被废的太子。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秦始皇虽然一直未立储,但是在秦始皇临终之时,写了一道圣旨让在外镇守的扶苏回来主持葬礼。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就是让扶苏回来继承皇位,但是此时的秦二世胡亥和奸臣赵高害怕扶苏回来继位,被篡改圣旨,将命扶苏回来主持葬礼改成了将扶苏赐死。就这样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在接到圣旨后就就自尽了。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昏庸无道,致使诺大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扶苏剧照汉武帝时期的太子刘据。都说“秦皇汉武”。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而刘据在7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但是武帝晚年疑心比较重,在巫蛊之乱中被江充、苏文等佞臣蒙蔽,致使太子刘据最终自尽,连刘据的父亲卫子夫都没逃过一死。知道真相后的武帝非常心痛,但是也改变不了太子冤死的结局。刘据剧照唐高祖李渊时期的太子李建成。对于李建成我们是比较熟悉的。李建成最终因为“玄武门之变”被亲弟弟李世民杀害。李建成为大唐江山的建立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军中的威望不及李世民,不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最终的结局就是太子被杀,李渊让位,李世民登基。李世民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将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条,为后人所铭记。李建成剧照历史上太子被废不止这些,这就是生在皇室的不幸,有人能笑到最后,有人却英年早逝,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没办法,出生无法选择,而人生一世谁也躲不过权与利!为了争夺权与利,流血牺牲就在所难免了!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延禧攻略》让弘昼这位荒唐王爷再次步入我们的视野,只是这次弘昼的出镜,相比于此前在《雍正王朝》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复杂。《延禧攻略》与《雍正王朝》中的弘昼在《延禧攻略》中,对弘昼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看点是,身为亲王的他因为眷恋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而卷入了宫斗和前朝的政争。不过,我个人更感兴趣的却是另外一段情节。弘昼在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弘历比试剑法,一剑伤到了弘历的臂膀,自己的母亲连忙过去查看弘历的伤情,并责令弘昼立即认错。弘昼心有不甘,却只能忍辱,事后他母亲告诉他,弘历是你皇爷爷和阿玛钦定的继承人,我们母子若要保一世平安就必须永远输给他。于是在《延》剧中,弘昼被设定成一个长相帅气,能力出众,但却因躲避乾隆的猜忌和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而被迫示弱、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最后本可保一世安稳,却不惜为了辉发那拉氏而铤而走险,走上了谋反的路。而在多年前的另一部剧《雍正王朝》中,弘昼依旧是那个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但其圆融通透,大智若愚的特质则远胜于《延》剧弘昼形象。比如面对八叔胤禩和皇三子弘时的阴谋,弘昼看破不说破,却在朝会前秘密传递给了十三叔胤祥。而在事后令其去抄老八的家时,他假托血光之灾,大搞活出丧,坚决闭门不出,以示其绝不参与政治斗争的态度。面对雍正绵里藏针的试探,弘昼小心应对,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令雍正彻底卸下心防。也难怪剧中胤禩会对老三弘时说,你们这三兄弟中,最聪明最通透的当属弘昼。或许我们可以就此总结:《延》剧中的弘昼更年长,却依旧像个少年,而《雍》剧中的弘昼更年轻,却成熟得像个老年人。影视剧中的弘昼自然算不得历史,但似乎都能找到一丝历史的剪影。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弘昼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太平王爷弘昼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第五子。在做皇子时他基本没当过什么差,只是在雍正十三年奉命与弘历及鄂尔泰协同办理苗疆事务。我们猜都能猜到,弘昼在这项差事上就是个陪衬,但无尺寸之功的他却早在雍正十一年就晋升为和亲王了。以雍正的性格看,他不大可能提拔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加上九子夺嫡的梦魇历历在目,想必雍正对弘昼的偏爱应该是事出有因的。若不是对弘昼特别放心,甚至心怀感激,恐怕雍正很难对他如此优容。乾隆继位后,好运气继续伴随着弘昼。乾隆一上来,就把雍正潜邸的财富很慷慨地全都赏赐给了他。接收了一笔巨财的弘昼,底气更足,也更加肆意妄为,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殴打贵为军机大臣、一等公的名将讷亲。乾隆见状,竟然默不作声,不加阻拦。如果说乾隆是因为感激弘昼当年退出皇位争夺而对他格外开恩优待的话,那么作为乾隆朝施政方针的分水岭,乾隆十三年后,开始六亲不认的乾隆却依旧没去惩治弘昼,即便他所做的那些违背礼制、顶撞皇帝的事儿随便抽出一条来就足以对他施以大惩了。而在职务问题上,弘昼在乾隆朝接手的一直都是闲散差事,主要侧重满洲人的内务,而非国务。乾隆四年,管理雍正潜邸事务、武英殿事务,兼正白旗满洲都统;五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一年,任玉碟馆总裁;十八年,任议政大臣;二十八年,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可见,弘昼不仅得到了乾隆的优待,整日闲散不说,还赶上了乾隆朝前期的太平景象,说他是个太平王爷,显然不为过。死因成疑的弘昼尽管做了一世的太平王爷,但他的死因却是众说纷纭。按照《清史稿》中的记载,和亲王弘昼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因为礼制僭越的小毛病被乾隆施以罚俸三年的小惩。按说这样的小惩对弘昼来说无异于挠痒痒,毕竟在清朝,哪个大小官员是靠俸禄活着的,更何况是亲王。但是紧接着便又说弘昼病了,乾隆还亲到府上探病,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不久弘昼就死了。史料的记载是:三十年,薨,予谥恭。子永璧,袭。除了罚俸和生病,一切看起来都很圆满,但不少人对此产生了质疑,猜测弘昼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赐死,然后对外宣称是正常死亡。而最流行的猜测就是,弘昼故作荒唐,实则韬光养晦,密谋造反,事泄被赐死。可能是考虑到戏剧冲突很足,《延禧攻略》选择了以这一猜测来呈现剧情。但如果我们参照乾隆初年对弘皙逆案的处理决定来看,对弘昼的处理显然有些南辕北辙。乾隆四年弘皙案发,弘皙被革除亲王爵,除籍,并被囚禁于景山东果园。同时涉事的几位宗室也没有好下场,允禄革去亲王双俸,弘升永远圈禁,弘昌、弘普革爵,弘晈保留王号,但永远住俸。而对弘昼呢,不仅没革爵,还赐谥号为恭,令其子永璧承袭爵位。这哪里是惩罚,几乎就是满满的恩典。而且以清朝皇帝对待王爷“疑似谋反”的一贯态度来看,虽不至于人头落地,但革爵妥妥的没商量,而且不需要遮掩什么,就连雍正处理老八胤禩那么有争议的事件,都没一丝遮掩,可见谋反的猜测应不太靠谱,弘昼十有八九就是因病去世。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或许,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弘昼再也无法浮出水面了,我们只能透过不太靠谱的史料和笔记杂谈,去试图把若隐若现的弘昼拢在一方池塘里,殊不知那只是水中月,当不得真的。这也是历史学人永恒的困惑与残酷。不过,弘昼却留下了一首诗,这可能是他唯一传世的一首诗。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爱新觉罗?弘昼《金樽吟》从诗中,我们似乎又读到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弘昼。无奈中带着一丝通透,醉卧红尘的梦境冲淡了世事无常的清醒,他似乎道出了我们每个人永恒的孤独。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唐太宗李世民十五岁时娶了十三岁的长孙皇后为妻。当时,李渊仅仅只是唐国公,而李世民也仅是李渊的嫡次子。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直到婚后的第六年,才迎来了嫡长子李承乾的诞生。此后,长孙皇后又为李世民接二连三生下了嫡次子李泰,嫡三子李治,以及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四个女儿。另外,长孙皇后还收养了养女豫章公主。长孙皇后可以称得上是英雄母亲了,她一共为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还抚养了一名养女,共八名子女。作为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子女,是不是就会很幸福,人生就会很圆满了?生在帝王家,只能说是含着金汤勺出生了,可是,个人的命运,还是要看个人的造化了。嫡长子李承乾618年,李渊登基称帝,建立了大唐。第二年,李世民嫡长子出生在宫内的承乾殿,并以殿为名,取名李承乾。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成为了太子。之后,逼迫李渊禅位,登基称帝。同年,年仅八岁的李承乾成为了太子。李承乾原本聪明可爱,可是在成长过程中,却突患脚疾,而身旁的老师也过于苛责,再加上李世民过于宠爱嫡次子李泰,致使他性情大变,干出了很多荒唐事。诸如刺杀恩师、宠幸男优、崇尚胡俗等等,甚至扬言要投奔突厥,做一名突厥将军。这也导致他跟唐太宗,以及老师们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最终,李承乾与自己的叔叔汉王李元昌、陈国公侯君集、杜如晦之子驸马杜荷、长广公主之子赵节等人,密谋攻打李世民所住的宫殿,准备逼迫李世民禅位。结果,被人告发,侯君集等人被处死,李承乾则被废囚禁,很快郁郁而终。唐太宗为此也很伤心,将李承乾以国公之礼安葬。嫡次子李泰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也是嫡次子。同时,他还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素有“宠冠诸王”之称。原本,李泰在出生的第二年,被过继给了他早逝的三叔李玄霸。李世民登基之后,又将李泰归宗。李泰长大之后,按照惯例,应该之藩,不得在京城居留。可是,李世民却特别恩准李泰留在京城。李泰因为较胖,李世民怕其上朝走路辛苦,特别恩准他可以乘坐小轿到朝所。李世民听说朝内三品以上的大臣,对李泰不够尊重,立刻把三品以上的朝臣宣到御前,严词质问。“房玄龄以下,战栗流汗”,吓得个个是汗流浃背。以上的事情,足见李世民对李泰的偏宠。这也是导致太子李承乾,心不自安的主要原因。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雄主,还是犯了跟他爹李渊一样的错误。李泰倒也不含糊,为了争宠邀功,向李世民请示后,编撰了史上有名的奇书《括地志》。书中,详细描述了唐朝各地的行政建制、山川地貌、风俗特产等等,让李世民一览便知他掌控下的大唐风貌。李泰暨此也拉拢亲信,结交朋党,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李承乾谋逆案发被废,李世民有意立李泰为太子。李泰在李世民面前信誓旦旦的说,在他死前会杀死自己的儿子,然后传位给弟弟李治。可是,一转脸,李泰却在背后恐吓李治。事情传到李世民耳中,太宗开始犹豫了。而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也建议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不可以开藩王争宠夺嫡之先河。最终,李泰没能成为太子,被废为郡王后囚禁于皇城北苑。之后,唐太宗又重新加封李泰为濮王。太宗去世后,唐高宗李治登基。李治在表面上,非常优待李泰。三年后,李泰去世,唐高宗下令厚葬,并追赠李泰为太尉、雍州牧。嫡三子李治李治的两个哥哥李承乾、李泰发生了夺嫡之争,双双被废,而李治则坐收了渔翁之利,在舅舅长孙无忌的强力支持之下,被立为了太子。唐太宗死后,他顺利继位,成为了唐高宗。李治的一生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灭西突厥、战百济、吞并高句丽,武功非凡。不过,他所做的“最辉煌”的事情,还是把武则天从寺院接了出来,将武则天立为了皇后。李治因为身体欠佳,再加上他优柔的性格,最终,让武则天夺权成功,差点葬送了李唐的大好河山。而李治自己,也在病痛与无奈中,病逝于东都洛阳的贞观殿,葬于乾陵。嫡长女长乐公主长乐公主作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女,备受宠爱。长大后,长乐公主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她的亲表哥长孙冲。古人还真是喜欢亲上家亲,就喜欢让表兄妹结婚。长乐公主出嫁时,唐太宗因为宠爱就想增加她的嫁妆,在魏征的谏言下,只能作罢。不能不说,唐太宗和魏征虽然喜欢作秀,可是,很多时候,太宗还是听进去了。长孙皇后为此还专门赏赐了魏征。再看看大清朝乾隆嫁十公主时候的嫁妆,超出标准十数倍之多。普通人家还好,皇家如此做,岂不是带头破坏礼制规矩,会引发很多不满与争端。长乐公主因病二十二岁时去逝,唐太宗因此伤心不已,下旨陪葬昭陵。嫡次女城阳公主城阳公主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她最初嫁给了杜如晦的次子杜荷。杜荷因为城阳公主之故,特授襄阳郡公的爵位。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杜荷因为牵涉到太子李承乾谋逆案被杀,城阳公主就成了寡妇。唐太宗心疼自己的女儿,就将城阳公主改嫁了薛瓘。城阳公主和薛瓘共生有三子,其中薛绍所娶,就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唐高宗时期,城阳公主因为牵涉巫蛊,他的夫君薛瓘被贬房州刺史。城阳公主执意和薛瓘一起到房州上任,最后,两人先后在房州去世。城阳公主死后陪葬昭陵。嫡三女晋阳公主长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公主才三岁。等她稍大点,知道了失去母亲的哀伤,就经常在长孙皇后曾经居住过的宫殿哭泣。这让唐太宗对她也是哀怜不已,倍加疼爱。当时的晋王李治,比晋阳公主年长五岁,还在宫中,就跟妹妹相依为命。由此,兄妹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每次李治出门,晋阳公主都要亲自送哥哥。晋阳公主受唐太宗怜爱,所以,能够经常随侍太宗左右。这也给了她很多便利,临摹的一手真假难辨的太宗飞白书。甚至,晋阳公主凭借自己的聪慧,还经常给惹怒了太宗的大臣解围。常说天妒英才,上天也同样嫉妒聪慧、美丽且善良的晋阳公主。晋阳公主十二岁时,突然离世。唐太宗李世民伤心到一个多月吃不下饭,每每想到晋阳公主就不觉得潸然泪下。太宗对劝谏的大臣说:“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哭也无益,可就是控制不住呀。果然爸爸还是最疼爱女儿呀,可怜天下父母心。嫡四女新城公主长孙皇后去世时,新城公主不满两岁。她八岁时获封衡山公主,并许配给了魏征之子魏叔玉。魏征将谏言奏章留有抄本,还曾经给褚遂良看。在他死后,唐太宗得知了此事,大怒,不但命人推倒了他亲提给魏征的御碑,还取消了婚约。之后,新城公主嫁给了长孙家族的长孙诠。长孙诠与长孙皇后、长孙无忌,是同一高祖父。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在与高宗和武则天的斗争中被削爵罢官,流放黔州,后又被逼自杀。长孙家族被牵连,长孙诠也被流放,后被武则天派人杀害。新城公主之后改嫁韦正矩,两人夫妻关系非常恶劣。三十岁时,新城公主突然死亡,死因不明。唐高宗因此迁怒于韦正矩,将其斩首示众,并下令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陪葬昭陵。养女豫章公主豫章公主是李世民的第六女,其生母是李世民的一个低等级妃嫔,因生豫章公主,难产而亡。长孙皇后就收养了豫章公主,待之如己出。豫章公主后来下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俭之子唐善识。豫章公主的身体应该不太好,所以,她曾经捐资,在洛阳的龙门石窟南壁造了两个小龛,为她自己和子女祈求平安。但是,这并没能给豫章公主带来长寿,还是在太宗年间去世。豫章公主虽然是长孙皇后的养女,可她却是唐太宗的亲生女儿。太宗对于生母早逝的这个女儿也是疼爱有加。豫章公主去世后,唐太宗因为思念这个女儿,“久著素服”,远远超过了父亲为子女服丧的礼法时间。这可急坏了魏征等一班大臣,“群情悚栗,咸不自宁”。还是在魏征的谏言下,李世民才穿回了常服。最后,豫章公主夫妇陪葬昭陵。总体而言,在大唐朝,做嫡公主要比做嫡子幸福。在唐朝做太子,因为夺嫡争宠,不是被废、被杀,就是因为精神压力巨大,导致体弱多病。李治和他的两个哥哥就是前车之鉴。而嫡公主,因为受皇帝和皇后的疼爱,很少会被送去外藩和亲。嫡公主嫁入大臣之家,有皇帝撑腰,生活幸不幸福不知道,至少可以嚣张那么一点点。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简单,朱明后裔多被满清屠杀光了。朱明后裔曾经有十多万规模,在经历了明末农民起义后损失了大半。剩下的,基本都死于满清的追杀。满清是异族政权,对于入住中原是很心虚的。所以,他们不惜一切的追杀朱明皇室后裔,试图将她们斩尽杀绝。比如安昌郡王朱肃渣,战乱中逃亡浙江继续抵抗满清,结果战死。他的儿子只有几岁,被母亲带着逃到杭州杭净寺出家,试图通过做小和尚逃过满清追杀。为了保证儿子活下去,这个王妃投水自尽,死前偷偷将藩王的印章交给儿子收藏。结果孩子毕竟是孩子,一次无意中泄露了这个印章的秘密,被杭州官府发现。于是,这个安昌王长子仍被官府抓捕处死。更倒霉的是杭净寺的数百僧人和道人,均被当做窝藏朝廷钦犯,大部分被杀,少部分被充军。被满清俘虏的藩王,为了表示宽大通常不杀,养起来。但是,潞王之流都没有可以考证的后裔,一般认为是不允许他们生育。唯一保留下来的是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朝施琅攻陷台湾俘虏的大名皇室后裔。宁靖王朱术桂上吊自杀殉国,益王朱怡镐之子才七岁。康熙时期为了表示仁政,将他们安置于山东、河南等郡县养起来,实际等于软禁。直到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康熙才宣布朱明后人无罪:“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但没有人上当,朱明后人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所以,朱明的后人其实是很少的。相反,爱新觉罗可多了。满清垮台的时候,爱新觉罗家族有十多万人,这么多年估计也有上百万人,加上冒充的,出现几百万没什么稀奇。从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到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清朝共计传承12位帝王,除了晚清时期的同治、光绪、宣统三位帝王未曾生育,共计产生了9位皇长子。可除了咸丰皇帝的皇长子兼独子载淳,得以顺利登基为帝,却也身染“不能明言之病”于19岁早早驾崩外,其余8位皇长子竟无一位落得善终!甚至,就算按照序齿来算的皇长子,也无一例外地或早夭、或被杀、或圈禁,无一善终。努尔哈赤的皇长子褚英,被圈禁而后赐死;皇太极的皇长子豪格,被多尔衮陷害致死;康熙皇帝的皇长子承瑞,2岁早夭,序齿皇长子胤褆被圈禁至死;雍正皇帝的皇长子弘晖8岁早夭;乾隆皇帝的皇长子永璜,23岁抑郁而终;嘉庆皇帝的皇长子穆郡王,2岁早夭;道光皇帝的皇长子奕玮,23岁仓储离世;咸丰皇帝的皇长子同治皇帝,年仅19岁便身染“痘疾,人疑其为花柳病”而早早驾崩。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致使清代皇帝的皇长子们毫无例外地落得悲惨命运?1、清代皇帝早婚早育对皇长子的巨大伤害除了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自皇太极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皇帝一直严格奉行“早婚早育”的原则,以求多育皇嗣,为皇族血脉开枝散叶。14岁成婚,14岁生育的顺治皇帝;12岁成婚,12岁生育的康熙皇帝为清朝后世帝王做了一个非常不利的表率。未达到成熟的生育年龄,非但会对孕妇造成极大的伤害,大大提高难产死亡率,同时也会大大增加胎儿的死亡率。顺治皇帝、康熙皇帝的皇长子早夭,就是“早婚早育”带来的负面典型。2、皇位传承中的“立长”原则,对皇长子的负面影响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但自入关后,满族文化逐渐被中原地区强大的汉文化影响、同化、融合。并未明确制定皇位传承制度的清王朝,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前朝历代皇位传承制度的影响。因此,前朝历代之“立嫡”、“立长”的皇位传承原则,也成为了清朝皇帝选择皇位继承人的主要依据。有鉴于此,占据“立长”优势的皇长子自然就会生出仅次于嫡出皇子的夺嫡欲望,甚至将嫡出皇子视为自己夺嫡过程中最大的对手,阴谋阳谋、明争暗夺。清朝皇帝最忌夺嫡行为,更忌因夺嫡行为带来的皇权威胁和挑战。所以,对于积极夺嫡的皇长子,清朝皇帝一般都会采取高压压制和严厉惩治,以至于他们落得悲惨结局。努尔哈赤的皇长子褚英、康熙皇帝事实上的皇长子胤褆、雍正皇帝事实上的皇长子弘时、乾隆皇帝的皇长子永璜,就是因为夺嫡之心,触及了皇权底线而被严厉惩治,或处死、或圈禁,或被政敌所害,不得善终。3、清朝皇帝对长子的高要求、高标准,大大提升了皇长子被惩治的概率虽然对皇长子的夺嫡之心有所防范,但作为年龄最长的皇子,清朝皇帝都会将他们刻意培养成其余皇子的表率,以高要求、高标准,严格约束和教导皇长子。再加上,如果按照“立嫡”原则选择皇位继承人不成,清朝皇帝一般都会将视线锁定在“立长”原则上,也会对皇长子提出更高要求。年龄最长,原本就代表着犯错机会最多,最容易得到皇帝训斥或惩治,再加上皇帝的高要求、高标准,皇长子想要在皇帝面前落得一个好形象,实在是太难。道光皇帝的皇长子奕玮,就是清朝皇帝因恨皇长子“不成钢”而对其严惩,乃至一脚踢中要害,不治身亡的代表例子。后记生在皇家,皇长子虽然占据着年龄最长的巨大优势,但因为清朝皇帝“早婚早育”的婚姻态度;“立长”皇储选择原则的负面影响;再加上皇长子面临的高标准、高要求;清朝的皇长子们,即使没有夺嫡之心,也终将难以落得善终。同治皇帝,作为清朝唯一一位正儿八经以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长子,虽然因为独子身份,顺利承继皇位,却也因为诸多原因落得19岁崩逝的悲惨。“物极必反”,或许用到清朝皇长子的身上,最为合适。参考文献:《爱新觉罗宗谱》、《清史稿·皇子世表》这句话最早是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之子刘子鸾被哥哥刘子业杀死之前所说,不过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亡国之君,则是南朝宋末代皇帝刘凖。刘子鸾被哥哥刘子业所杀,是因为刘骏生前宠爱刘子鸾的母亲殷淑仪,因此对刘子鸾也是特别偏爱。结果刘子业嫉恨在心,继位以后就将殷淑仪所生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全部杀死,年仅10岁的刘子鸾临死前说了这句话。结果没多久南朝宋最后一个皇帝刘凖也说了这句话。刘凖是宋明帝刘彧三子,生于公元467年,公元477年后废帝刘昱被杀,年仅11岁的刘凖被萧道成拥立为帝,不过仅仅是一个傀儡而已,实权都掌握在相国齐王萧道成的手中。刘凖继位仅仅两年后,萧道成就逼他禅位。年仅13岁的刘凖惊慌失措,萧道成保证不伤害他以后,刘凖也说了一句“愿生生世世不复生帝王家”。不过不到一个月,被囚禁在丹阳宫的刘凖只是因为街上马蹄声杂乱,监视的士兵以为有人发动兵变要解救刘凖,于是将他杀死。从事后萧道成奖励士兵来看,即使没有这个突发事件,刘凖也活不长,所以他的这句感叹也是有感而发。帝王之家固然享尽荣华富贵,不过风险也大,而且大多亲情单薄。而在南北朝这个比较混乱的年代里,成为皇帝固然要忙于守护江山社稷,不当皇帝也要担心皇帝是不是会疑心自己而死于非命,所以刘子鸾和刘凖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从古至今,自己无法的选择的就是出身了。生在哪里不是自己说了算!生在皇室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从出生开始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不幸的是要面对宫廷之中的尔虞我诈,尤其是身为皇子,要面对未来的立储之事,而太子之位历来就是下一任皇帝的继承者,历朝历代的皇家子弟为了太子的争夺,手足相残的例子比比皆是,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不择手段,那时的他们何曾想过“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下面就看看历史上那些被废的太子。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秦始皇虽然一直未立储,但是在秦始皇临终之时,写了一道圣旨让在外镇守的扶苏回来主持葬礼。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就是让扶苏回来继承皇位,但是此时的秦二世胡亥和奸臣赵高害怕扶苏回来继位,被篡改圣旨,将命扶苏回来主持葬礼改成了将扶苏赐死。就这样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在接到圣旨后就就自尽了。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昏庸无道,致使诺大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扶苏剧照汉武帝时期的太子刘据。都说“秦皇汉武”。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而刘据在7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但是武帝晚年疑心比较重,在巫蛊之乱中被江充、苏文等佞臣蒙蔽,致使太子刘据最终自尽,连刘据的父亲卫子夫都没逃过一死。知道真相后的武帝非常心痛,但是也改变不了太子冤死的结局。刘据剧照唐高祖李渊时期的太子李建成。对于李建成我们是比较熟悉的。李建成最终因为“玄武门之变”被亲弟弟李世民杀害。李建成为大唐江山的建立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军中的威望不及李世民,不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最终的结局就是太子被杀,李渊让位,李世民登基。李世民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将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条,为后人所铭记。李建成剧照历史上太子被废不止这些,这就是生在皇室的不幸,有人能笑到最后,有人却英年早逝,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没办法,出生无法选择,而人生一世谁也躲不过权与利!为了争夺权与利,流血牺牲就在所难免了!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延禧攻略》让弘昼这位荒唐王爷再次步入我们的视野,只是这次弘昼的出镜,相比于此前在《雍正王朝》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复杂。《延禧攻略》与《雍正王朝》中的弘昼在《延禧攻略》中,对弘昼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看点是,身为亲王的他因为眷恋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而卷入了宫斗和前朝的政争。不过,我个人更感兴趣的却是另外一段情节。弘昼在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弘历比试剑法,一剑伤到了弘历的臂膀,自己的母亲连忙过去查看弘历的伤情,并责令弘昼立即认错。弘昼心有不甘,却只能忍辱,事后他母亲告诉他,弘历是你皇爷爷和阿玛钦定的继承人,我们母子若要保一世平安就必须永远输给他。于是在《延》剧中,弘昼被设定成一个长相帅气,能力出众,但却因躲避乾隆的猜忌和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而被迫示弱、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最后本可保一世安稳,却不惜为了辉发那拉氏而铤而走险,走上了谋反的路。而在多年前的另一部剧《雍正王朝》中,弘昼依旧是那个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但其圆融通透,大智若愚的特质则远胜于《延》剧弘昼形象。比如面对八叔胤禩和皇三子弘时的阴谋,弘昼看破不说破,却在朝会前秘密传递给了十三叔胤祥。而在事后令其去抄老八的家时,他假托血光之灾,大搞活出丧,坚决闭门不出,以示其绝不参与政治斗争的态度。面对雍正绵里藏针的试探,弘昼小心应对,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令雍正彻底卸下心防。也难怪剧中胤禩会对老三弘时说,你们这三兄弟中,最聪明最通透的当属弘昼。或许我们可以就此总结:《延》剧中的弘昼更年长,却依旧像个少年,而《雍》剧中的弘昼更年轻,却成熟得像个老年人。影视剧中的弘昼自然算不得历史,但似乎都能找到一丝历史的剪影。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弘昼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太平王爷弘昼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第五子。在做皇子时他基本没当过什么差,只是在雍正十三年奉命与弘历及鄂尔泰协同办理苗疆事务。我们猜都能猜到,弘昼在这项差事上就是个陪衬,但无尺寸之功的他却早在雍正十一年就晋升为和亲王了。以雍正的性格看,他不大可能提拔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加上九子夺嫡的梦魇历历在目,想必雍正对弘昼的偏爱应该是事出有因的。若不是对弘昼特别放心,甚至心怀感激,恐怕雍正很难对他如此优容。乾隆继位后,好运气继续伴随着弘昼。乾隆一上来,就把雍正潜邸的财富很慷慨地全都赏赐给了他。接收了一笔巨财的弘昼,底气更足,也更加肆意妄为,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殴打贵为军机大臣、一等公的名将讷亲。乾隆见状,竟然默不作声,不加阻拦。如果说乾隆是因为感激弘昼当年退出皇位争夺而对他格外开恩优待的话,那么作为乾隆朝施政方针的分水岭,乾隆十三年后,开始六亲不认的乾隆却依旧没去惩治弘昼,即便他所做的那些违背礼制、顶撞皇帝的事儿随便抽出一条来就足以对他施以大惩了。而在职务问题上,弘昼在乾隆朝接手的一直都是闲散差事,主要侧重满洲人的内务,而非国务。乾隆四年,管理雍正潜邸事务、武英殿事务,兼正白旗满洲都统;五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一年,任玉碟馆总裁;十八年,任议政大臣;二十八年,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可见,弘昼不仅得到了乾隆的优待,整日闲散不说,还赶上了乾隆朝前期的太平景象,说他是个太平王爷,显然不为过。死因成疑的弘昼尽管做了一世的太平王爷,但他的死因却是众说纷纭。按照《清史稿》中的记载,和亲王弘昼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因为礼制僭越的小毛病被乾隆施以罚俸三年的小惩。按说这样的小惩对弘昼来说无异于挠痒痒,毕竟在清朝,哪个大小官员是靠俸禄活着的,更何况是亲王。但是紧接着便又说弘昼病了,乾隆还亲到府上探病,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不久弘昼就死了。史料的记载是:三十年,薨,予谥恭。子永璧,袭。除了罚俸和生病,一切看起来都很圆满,但不少人对此产生了质疑,猜测弘昼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赐死,然后对外宣称是正常死亡。而最流行的猜测就是,弘昼故作荒唐,实则韬光养晦,密谋造反,事泄被赐死。可能是考虑到戏剧冲突很足,《延禧攻略》选择了以这一猜测来呈现剧情。但如果我们参照乾隆初年对弘皙逆案的处理决定来看,对弘昼的处理显然有些南辕北辙。乾隆四年弘皙案发,弘皙被革除亲王爵,除籍,并被囚禁于景山东果园。同时涉事的几位宗室也没有好下场,允禄革去亲王双俸,弘升永远圈禁,弘昌、弘普革爵,弘晈保留王号,但永远住俸。而对弘昼呢,不仅没革爵,还赐谥号为恭,令其子永璧承袭爵位。这哪里是惩罚,几乎就是满满的恩典。而且以清朝皇帝对待王爷“疑似谋反”的一贯态度来看,虽不至于人头落地,但革爵妥妥的没商量,而且不需要遮掩什么,就连雍正处理老八胤禩那么有争议的事件,都没一丝遮掩,可见谋反的猜测应不太靠谱,弘昼十有八九就是因病去世。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或许,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弘昼再也无法浮出水面了,我们只能透过不太靠谱的史料和笔记杂谈,去试图把若隐若现的弘昼拢在一方池塘里,殊不知那只是水中月,当不得真的。这也是历史学人永恒的困惑与残酷。不过,弘昼却留下了一首诗,这可能是他唯一传世的一首诗。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爱新觉罗?弘昼《金樽吟》从诗中,我们似乎又读到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弘昼。无奈中带着一丝通透,醉卧红尘的梦境冲淡了世事无常的清醒,他似乎道出了我们每个人永恒的孤独。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唐太宗李世民十五岁时娶了十三岁的长孙皇后为妻。当时,李渊仅仅只是唐国公,而李世民也仅是李渊的嫡次子。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直到婚后的第六年,才迎来了嫡长子李承乾的诞生。此后,长孙皇后又为李世民接二连三生下了嫡次子李泰,嫡三子李治,以及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四个女儿。另外,长孙皇后还收养了养女豫章公主。长孙皇后可以称得上是英雄母亲了,她一共为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还抚养了一名养女,共八名子女。作为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子女,是不是就会很幸福,人生就会很圆满了?生在帝王家,只能说是含着金汤勺出生了,可是,个人的命运,还是要看个人的造化了。嫡长子李承乾618年,李渊登基称帝,建立了大唐。第二年,李世民嫡长子出生在宫内的承乾殿,并以殿为名,取名李承乾。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成为了太子。之后,逼迫李渊禅位,登基称帝。同年,年仅八岁的李承乾成为了太子。李承乾原本聪明可爱,可是在成长过程中,却突患脚疾,而身旁的老师也过于苛责,再加上李世民过于宠爱嫡次子李泰,致使他性情大变,干出了很多荒唐事。诸如刺杀恩师、宠幸男优、崇尚胡俗等等,甚至扬言要投奔突厥,做一名突厥将军。这也导致他跟唐太宗,以及老师们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最终,李承乾与自己的叔叔汉王李元昌、陈国公侯君集、杜如晦之子驸马杜荷、长广公主之子赵节等人,密谋攻打李世民所住的宫殿,准备逼迫李世民禅位。结果,被人告发,侯君集等人被处死,李承乾则被废囚禁,很快郁郁而终。唐太宗为此也很伤心,将李承乾以国公之礼安葬。嫡次子李泰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也是嫡次子。同时,他还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素有“宠冠诸王”之称。原本,李泰在出生的第二年,被过继给了他早逝的三叔李玄霸。李世民登基之后,又将李泰归宗。李泰长大之后,按照惯例,应该之藩,不得在京城居留。可是,李世民却特别恩准李泰留在京城。李泰因为较胖,李世民怕其上朝走路辛苦,特别恩准他可以乘坐小轿到朝所。李世民听说朝内三品以上的大臣,对李泰不够尊重,立刻把三品以上的朝臣宣到御前,严词质问。“房玄龄以下,战栗流汗”,吓得个个是汗流浃背。以上的事情,足见李世民对李泰的偏宠。这也是导致太子李承乾,心不自安的主要原因。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雄主,还是犯了跟他爹李渊一样的错误。李泰倒也不含糊,为了争宠邀功,向李世民请示后,编撰了史上有名的奇书《括地志》。书中,详细描述了唐朝各地的行政建制、山川地貌、风俗特产等等,让李世民一览便知他掌控下的大唐风貌。李泰暨此也拉拢亲信,结交朋党,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李承乾谋逆案发被废,李世民有意立李泰为太子。李泰在李世民面前信誓旦旦的说,在他死前会杀死自己的儿子,然后传位给弟弟李治。可是,一转脸,李泰却在背后恐吓李治。事情传到李世民耳中,太宗开始犹豫了。而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也建议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不可以开藩王争宠夺嫡之先河。最终,李泰没能成为太子,被废为郡王后囚禁于皇城北苑。之后,唐太宗又重新加封李泰为濮王。太宗去世后,唐高宗李治登基。李治在表面上,非常优待李泰。三年后,李泰去世,唐高宗下令厚葬,并追赠李泰为太尉、雍州牧。嫡三子李治李治的两个哥哥李承乾、李泰发生了夺嫡之争,双双被废,而李治则坐收了渔翁之利,在舅舅长孙无忌的强力支持之下,被立为了太子。唐太宗死后,他顺利继位,成为了唐高宗。李治的一生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灭西突厥、战百济、吞并高句丽,武功非凡。不过,他所做的“最辉煌”的事情,还是把武则天从寺院接了出来,将武则天立为了皇后。李治因为身体欠佳,再加上他优柔的性格,最终,让武则天夺权成功,差点葬送了李唐的大好河山。而李治自己,也在病痛与无奈中,病逝于东都洛阳的贞观殿,葬于乾陵。嫡长女长乐公主长乐公主作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女,备受宠爱。长大后,长乐公主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她的亲表哥长孙冲。古人还真是喜欢亲上家亲,就喜欢让表兄妹结婚。长乐公主出嫁时,唐太宗因为宠爱就想增加她的嫁妆,在魏征的谏言下,只能作罢。不能不说,唐太宗和魏征虽然喜欢作秀,可是,很多时候,太宗还是听进去了。长孙皇后为此还专门赏赐了魏征。再看看大清朝乾隆嫁十公主时候的嫁妆,超出标准十数倍之多。普通人家还好,皇家如此做,岂不是带头破坏礼制规矩,会引发很多不满与争端。长乐公主因病二十二岁时去逝,唐太宗因此伤心不已,下旨陪葬昭陵。嫡次女城阳公主城阳公主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她最初嫁给了杜如晦的次子杜荷。杜荷因为城阳公主之故,特授襄阳郡公的爵位。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杜荷因为牵涉到太子李承乾谋逆案被杀,城阳公主就成了寡妇。唐太宗心疼自己的女儿,就将城阳公主改嫁了薛瓘。城阳公主和薛瓘共生有三子,其中薛绍所娶,就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唐高宗时期,城阳公主因为牵涉巫蛊,他的夫君薛瓘被贬房州刺史。城阳公主执意和薛瓘一起到房州上任,最后,两人先后在房州去世。城阳公主死后陪葬昭陵。嫡三女晋阳公主长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公主才三岁。等她稍大点,知道了失去母亲的哀伤,就经常在长孙皇后曾经居住过的宫殿哭泣。这让唐太宗对她也是哀怜不已,倍加疼爱。当时的晋王李治,比晋阳公主年长五岁,还在宫中,就跟妹妹相依为命。由此,兄妹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每次李治出门,晋阳公主都要亲自送哥哥。晋阳公主受唐太宗怜爱,所以,能够经常随侍太宗左右。这也给了她很多便利,临摹的一手真假难辨的太宗飞白书。甚至,晋阳公主凭借自己的聪慧,还经常给惹怒了太宗的大臣解围。常说天妒英才,上天也同样嫉妒聪慧、美丽且善良的晋阳公主。晋阳公主十二岁时,突然离世。唐太宗李世民伤心到一个多月吃不下饭,每每想到晋阳公主就不觉得潸然泪下。太宗对劝谏的大臣说:“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哭也无益,可就是控制不住呀。果然爸爸还是最疼爱女儿呀,可怜天下父母心。嫡四女新城公主长孙皇后去世时,新城公主不满两岁。她八岁时获封衡山公主,并许配给了魏征之子魏叔玉。魏征将谏言奏章留有抄本,还曾经给褚遂良看。在他死后,唐太宗得知了此事,大怒,不但命人推倒了他亲提给魏征的御碑,还取消了婚约。之后,新城公主嫁给了长孙家族的长孙诠。长孙诠与长孙皇后、长孙无忌,是同一高祖父。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在与高宗和武则天的斗争中被削爵罢官,流放黔州,后又被逼自杀。长孙家族被牵连,长孙诠也被流放,后被武则天派人杀害。新城公主之后改嫁韦正矩,两人夫妻关系非常恶劣。三十岁时,新城公主突然死亡,死因不明。唐高宗因此迁怒于韦正矩,将其斩首示众,并下令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陪葬昭陵。养女豫章公主豫章公主是李世民的第六女,其生母是李世民的一个低等级妃嫔,因生豫章公主,难产而亡。长孙皇后就收养了豫章公主,待之如己出。豫章公主后来下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俭之子唐善识。豫章公主的身体应该不太好,所以,她曾经捐资,在洛阳的龙门石窟南壁造了两个小龛,为她自己和子女祈求平安。但是,这并没能给豫章公主带来长寿,还是在太宗年间去世。豫章公主虽然是长孙皇后的养女,可她却是唐太宗的亲生女儿。太宗对于生母早逝的这个女儿也是疼爱有加。豫章公主去世后,唐太宗因为思念这个女儿,“久著素服”,远远超过了父亲为子女服丧的礼法时间。这可急坏了魏征等一班大臣,“群情悚栗,咸不自宁”。还是在魏征的谏言下,李世民才穿回了常服。最后,豫章公主夫妇陪葬昭陵。总体而言,在大唐朝,做嫡公主要比做嫡子幸福。在唐朝做太子,因为夺嫡争宠,不是被废、被杀,就是因为精神压力巨大,导致体弱多病。李治和他的两个哥哥就是前车之鉴。而嫡公主,因为受皇帝和皇后的疼爱,很少会被送去外藩和亲。嫡公主嫁入大臣之家,有皇帝撑腰,生活幸不幸福不知道,至少可以嚣张那么一点点。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简单,朱明后裔多被满清屠杀光了。朱明后裔曾经有十多万规模,在经历了明末农民起义后损失了大半。剩下的,基本都死于满清的追杀。满清是异族政权,对于入住中原是很心虚的。所以,他们不惜一切的追杀朱明皇室后裔,试图将她们斩尽杀绝。比如安昌郡王朱肃渣,战乱中逃亡浙江继续抵抗满清,结果战死。他的儿子只有几岁,被母亲带着逃到杭州杭净寺出家,试图通过做小和尚逃过满清追杀。为了保证儿子活下去,这个王妃投水自尽,死前偷偷将藩王的印章交给儿子收藏。结果孩子毕竟是孩子,一次无意中泄露了这个印章的秘密,被杭州官府发现。于是,这个安昌王长子仍被官府抓捕处死。更倒霉的是杭净寺的数百僧人和道人,均被当做窝藏朝廷钦犯,大部分被杀,少部分被充军。被满清俘虏的藩王,为了表示宽大通常不杀,养起来。但是,潞王之流都没有可以考证的后裔,一般认为是不允许他们生育。唯一保留下来的是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朝施琅攻陷台湾俘虏的大名皇室后裔。宁靖王朱术桂上吊自杀殉国,益王朱怡镐之子才七岁。康熙时期为了表示仁政,将他们安置于山东、河南等郡县养起来,实际等于软禁。直到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康熙才宣布朱明后人无罪:“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但没有人上当,朱明后人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所以,朱明的后人其实是很少的。相反,爱新觉罗可多了。满清垮台的时候,爱新觉罗家族有十多万人,这么多年估计也有上百万人,加上冒充的,出现几百万没什么稀奇。从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到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清朝共计传承12位帝王,除了晚清时期的同治、光绪、宣统三位帝王未曾生育,共计产生了9位皇长子。可除了咸丰皇帝的皇长子兼独子载淳,得以顺利登基为帝,却也身染“不能明言之病”于19岁早早驾崩外,其余8位皇长子竟无一位落得善终!甚至,就算按照序齿来算的皇长子,也无一例外地或早夭、或被杀、或圈禁,无一善终。努尔哈赤的皇长子褚英,被圈禁而后赐死;皇太极的皇长子豪格,被多尔衮陷害致死;康熙皇帝的皇长子承瑞,2岁早夭,序齿皇长子胤褆被圈禁至死;雍正皇帝的皇长子弘晖8岁早夭;乾隆皇帝的皇长子永璜,23岁抑郁而终;嘉庆皇帝的皇长子穆郡王,2岁早夭;道光皇帝的皇长子奕玮,23岁仓储离世;咸丰皇帝的皇长子同治皇帝,年仅19岁便身染“痘疾,人疑其为花柳病”而早早驾崩。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致使清代皇帝的皇长子们毫无例外地落得悲惨命运?1、清代皇帝早婚早育对皇长子的巨大伤害除了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自皇太极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皇帝一直严格奉行“早婚早育”的原则,以求多育皇嗣,为皇族血脉开枝散叶。14岁成婚,14岁生育的顺治皇帝;12岁成婚,12岁生育的康熙皇帝为清朝后世帝王做了一个非常不利的表率。未达到成熟的生育年龄,非但会对孕妇造成极大的伤害,大大提高难产死亡率,同时也会大大增加胎儿的死亡率。顺治皇帝、康熙皇帝的皇长子早夭,就是“早婚早育”带来的负面典型。2、皇位传承中的“立长”原则,对皇长子的负面影响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但自入关后,满族文化逐渐被中原地区强大的汉文化影响、同化、融合。并未明确制定皇位传承制度的清王朝,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前朝历代皇位传承制度的影响。因此,前朝历代之“立嫡”、“立长”的皇位传承原则,也成为了清朝皇帝选择皇位继承人的主要依据。有鉴于此,占据“立长”优势的皇长子自然就会生出仅次于嫡出皇子的夺嫡欲望,甚至将嫡出皇子视为自己夺嫡过程中最大的对手,阴谋阳谋、明争暗夺。清朝皇帝最忌夺嫡行为,更忌因夺嫡行为带来的皇权威胁和挑战。所以,对于积极夺嫡的皇长子,清朝皇帝一般都会采取高压压制和严厉惩治,以至于他们落得悲惨结局。努尔哈赤的皇长子褚英、康熙皇帝事实上的皇长子胤褆、雍正皇帝事实上的皇长子弘时、乾隆皇帝的皇长子永璜,就是因为夺嫡之心,触及了皇权底线而被严厉惩治,或处死、或圈禁,或被政敌所害,不得善终。3、清朝皇帝对长子的高要求、高标准,大大提升了皇长子被惩治的概率虽然对皇长子的夺嫡之心有所防范,但作为年龄最长的皇子,清朝皇帝都会将他们刻意培养成其余皇子的表率,以高要求、高标准,严格约束和教导皇长子。再加上,如果按照“立嫡”原则选择皇位继承人不成,清朝皇帝一般都会将视线锁定在“立长”原则上,也会对皇长子提出更高要求。年龄最长,原本就代表着犯错机会最多,最容易得到皇帝训斥或惩治,再加上皇帝的高要求、高标准,皇长子想要在皇帝面前落得一个好形象,实在是太难。道光皇帝的皇长子奕玮,就是清朝皇帝因恨皇长子“不成钢”而对其严惩,乃至一脚踢中要害,不治身亡的代表例子。后记生在皇家,皇长子虽然占据着年龄最长的巨大优势,但因为清朝皇帝“早婚早育”的婚姻态度;“立长”皇储选择原则的负面影响;再加上皇长子面临的高标准、高要求;清朝的皇长子们,即使没有夺嫡之心,也终将难以落得善终。同治皇帝,作为清朝唯一一位正儿八经以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长子,虽然因为独子身份,顺利承继皇位,却也因为诸多原因落得19岁崩逝的悲惨。“物极必反”,或许用到清朝皇长子的身上,最为合适。参考文献:《爱新觉罗宗谱》、《清史稿·皇子世表》这句话最早是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之子刘子鸾被哥哥刘子业杀死之前所说,不过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亡国之君,则是南朝宋末代皇帝刘凖。刘子鸾被哥哥刘子业所杀,是因为刘骏生前宠爱刘子鸾的母亲殷淑仪,因此对刘子鸾也是特别偏爱。结果刘子业嫉恨在心,继位以后就将殷淑仪所生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全部杀死,年仅10岁的刘子鸾临死前说了这句话。结果没多久南朝宋最后一个皇帝刘凖也说了这句话。刘凖是宋明帝刘彧三子,生于公元467年,公元477年后废帝刘昱被杀,年仅11岁的刘凖被萧道成拥立为帝,不过仅仅是一个傀儡而已,实权都掌握在相国齐王萧道成的手中。刘凖继位仅仅两年后,萧道成就逼他禅位。年仅13岁的刘凖惊慌失措,萧道成保证不伤害他以后,刘凖也说了一句“愿生生世世不复生帝王家”。不过不到一个月,被囚禁在丹阳宫的刘凖只是因为街上马蹄声杂乱,监视的士兵以为有人发动兵变要解救刘凖,于是将他杀死。从事后萧道成奖励士兵来看,即使没有这个突发事件,刘凖也活不长,所以他的这句感叹也是有感而发。帝王之家固然享尽荣华富贵,不过风险也大,而且大多亲情单薄。而在南北朝这个比较混乱的年代里,成为皇帝固然要忙于守护江山社稷,不当皇帝也要担心皇帝是不是会疑心自己而死于非命,所以刘子鸾和刘凖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要说古代人平均寿命本来就不高,这也是受当时的医疗技术所制约的。但是不高也就算了,可是在皇宫有一个现象,那就是皇室的子女许多早早地就夭折了。按说皇宫里有吃有穿,医疗技术也算是拔尖的了,而且各方面条件都要优于平民百姓的。那为什么古代皇室的子女,许多年纪轻轻地就夭折了呢。现在就听有书君来给大家分析。一、 为了权利的欲望,皇子们成了牺牲品要说皇宫里的皇子们许多小时候就会夭折,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后宫的相互残害。因为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是的,的确有这个因素。因为自古以来,皇帝是整个天下的君主。所以多少人都是削尖了脑袋围绕在皇帝的身边,而在这偌大的皇宫里面,要想活的好那就势必的得宠。在古代妃子为了争宠,肯定会牵扯到孩子。当然,有的孩子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就胎死腹中了。因为后宫妃嫔一旦有了孩子,地位就会不一样了,所以为了争宠,除掉对方的孩子也是一个手段。就像赵飞燕姐妹,因为自己没有孩子,就总是想法去除掉别人的孩子。当然,还有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地位,伤害自己孩子而去陷害别人的也是有的。武则天不就是亲手掐死自己才几个月大的小公主,而去嫁祸于王皇后的吗?嫁祸成功,王皇后下了台,她才有机会当上了皇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皇帝的后妃为了让自己所生的皇子被立为太子,以便将来能登上皇位,也是会不择手段地去除掉别的妃子所生的孩子的。话说在后宫,哪个妃子不想为自己的孩子谋个好前程呢?母凭子贵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一天能当上皇上,那自己也就会安享晚年,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所以她们为了那一天的到来,也会残害其他妃子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扫清障碍。所以宫斗下牺牲的皇子是可怜的,但是这也是少数情况。哪能一有皇子就要被除掉的,那后宫里的孩子还能有几个。很多古代年轻子女,早早就夭折了,还是有根本的原因的。二、 古代皇帝和妃嫔们的早婚早育古代和现代可不一样,现代人至少20以上才可以结婚。而在古代,20以上姑娘都快成老姑娘了,可以说都没人要了。在古代的传统规定是,男子16岁,女子14岁就达到了结婚的年龄。而皇帝因为地位尊贵,他们可以不用遵守这个规定。他不仅可以不遵守,而且还要提前几岁,这样以显示他的天威。康熙皇帝就是14岁当上了父亲,而当时皇帝的生育年龄都是按农历计算的都是虚龄,也就是说他13岁就当上了父亲。话说皇帝才这么大,那他的妃子也只能是和他差不多大的少女了。要说13岁是什么样的年龄段,刚上初中的年龄段。这个年龄在现代而言,还是个孩子,他们的身心都还没有发育成熟呢。关键是在那个年龄段,卵子和精子也会发育不太成熟。要说自己的身体都没有发育成熟,而在这个时候再诞下龙子凤女,可想而知他们的孩子能发育好吗?那他们的孩子肯定是发育不好了,孩子可能会先天不足,而且缺陷也多。即使宫里的物质条件再好,但那孩子也是很难健康的成长。不信你看康熙皇帝,他十八岁之前,就总共有了六个孩子。但让人遗憾的是,这六个孩子都在四岁以前就全部夭折了。雍正皇帝十七岁时就有了长子长女,但是这两人早早地就夭折了。而乾隆皇帝的长子活了两岁,次女活了一岁。这不就证明了早婚早育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都是有危害的吗?所以早婚早育,这势必会造成皇室子女早早地就夭折了。但是孩子过早地夭折不仅仅是他父母身体没有发育成熟,还有遗传病方面的原因。三、 皇室有很多都是近亲结婚在现代近亲结婚是严令禁止的,而在古代近亲结婚却很常见,尤其是在清代尤为地多。而在古代没有近亲结婚违法的概念,所以出现了很多近亲结婚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古代人上到达官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是喜欢亲上加亲的。而皇宫这种风俗也更为严重,很多皇室的人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至高无上,往往会选择家族内或者是有亲属关系的女子当妃子。当然有的家族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会把女儿送入宫中。这些女子都是皇帝的近亲。而清朝近亲尤为地多,也是因为清朝的上层统治者其实都是八旗子弟,而这八旗又都有着血缘关系。清朝的皇帝挑选妃子首先都是从这八旗中挑选,从亲戚中挑选。所以势必造成了皇帝的婚姻多为近亲结婚。要知道近亲结婚,他们的后代早期死亡率和畸形率是极为高的。近亲结婚所生下来的孩子,即便是存活了下来,那体质也是很差。而且新生儿患隐性遗传病的机率特别高。也就是说近亲结婚所生育下来的孩子,因为基因和遗传因素,他们是很难有个健康的身体的,这势必会过早地就夭折了。话说皇室尤其是清朝,为了保持皇室的血统纯正,而选择近亲结婚。像皇太极娶了五个博尔济吉特氏的妃子,其中三个还是亲姑侄仨。这三个人当中就有顺治帝的母亲孝庄皇后。当孝庄皇后的儿子福临即位后,孝庄也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福临。当时福临先后有三个博尔济吉特氏皇后,有两个是他的表妹,最后一个甚至要叫他舅舅。这种近亲结婚的现象在以后的大清也是非常严重的。这种姑表亲,堂兄妹的,就是因为两人血缘关系太近了。所以就会有很高的新生儿畸形率和早期死亡。这也就是很多古代皇室子女年纪轻轻就夭折了的原因了。当然早婚早育和近亲结婚,这是造成皇室子女早夭的一个主体存在现象。但是还有一个造成皇室子女早夭的就是医疗水平。四、 古代医疗水平确实跟不上在古代,因为医疗水平有限,所以人们的平均寿命都不高。而小孩在身体抵抗力上,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如果医疗水平跟 不上,是最容易在疾病中丧生的。虽说皇宫里的御医那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但是跟现代的医疗水平相比还是差了很多。就是他们的医疗设备那也是跟现代化高科技的医疗设备所没法比的。在那个时候,新生儿出生没有接种过任何疫苗,所以新生儿在后面的成长发育过程中,患病的机率就会大一些。而且当时也没有什么特效药,一个小小的感冒也往往成了致命的疾病。尤其是还有天花这种烈性的传染病,对于儿童的生命是具有极大的威胁的。在17世纪和18世纪天花这咱传染病是非常地肆虐,是夺走儿童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因为当时的医学条件所限,人们在天花面前显得很无力。在当时宫里得上天花,基本上就是绝症了,必死无疑。因为没有特效药,而宫里人多,又比较聚集,加上小皇子和小公主们本来身体抵抗能力就弱,不小心地被传染上,那基本上也是没有办法治疗的。就像当时顺治皇帝最喜欢的妃子董鄂妃的儿子,仅仅活了100天,就是因为天花夺去了他小小的生命。还有乾隆皇帝最爱的富察皇后的儿子永琮也是因为天花病逝了。这两个人都是皇帝最喜爱的人,因为天花也就错失了继承皇位的机会,也真是可惜。所以说,皇室的子女们因为在温室里成长,身体抵抗力比较弱。而在古代医疗水平比较低下的时候,得了在现在看似没有什么大事的病,可是在当时却无法治疗,也就早早地夭折了。由此而看古代皇室子女早夭的不是先天不足,就是抵御不了疾病,要不就是成为了宫斗的牺牲品。而那些有幸带着健康的基因来到人间,跨过宫斗,抵抗住疾病的皇子皇女们,能在皇宫里健康成长起来也真是不容易。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延禧攻略》让弘昼这位荒唐王爷再次步入我们的视野,只是这次弘昼的出镜,相比于此前在《雍正王朝》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复杂。《延禧攻略》与《雍正王朝》中的弘昼在《延禧攻略》中,对弘昼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看点是,身为亲王的他因为眷恋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而卷入了宫斗和前朝的政争。不过,我个人更感兴趣的却是另外一段情节。弘昼在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弘历比试剑法,一剑伤到了弘历的臂膀,自己的母亲连忙过去查看弘历的伤情,并责令弘昼立即认错。弘昼心有不甘,却只能忍辱,事后他母亲告诉他,弘历是你皇爷爷和阿玛钦定的继承人,我们母子若要保一世平安就必须永远输给他。于是在《延》剧中,弘昼被设定成一个长相帅气,能力出众,但却因躲避乾隆的猜忌和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而被迫示弱、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最后本可保一世安稳,却不惜为了辉发那拉氏而铤而走险,走上了谋反的路。而在多年前的另一部剧《雍正王朝》中,弘昼依旧是那个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但其圆融通透,大智若愚的特质则远胜于《延》剧弘昼形象。比如面对八叔胤禩和皇三子弘时的阴谋,弘昼看破不说破,却在朝会前秘密传递给了十三叔胤祥。而在事后令其去抄老八的家时,他假托血光之灾,大搞活出丧,坚决闭门不出,以示其绝不参与政治斗争的态度。面对雍正绵里藏针的试探,弘昼小心应对,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令雍正彻底卸下心防。也难怪剧中胤禩会对老三弘时说,你们这三兄弟中,最聪明最通透的当属弘昼。或许我们可以就此总结:《延》剧中的弘昼更年长,却依旧像个少年,而《雍》剧中的弘昼更年轻,却成熟得像个老年人。影视剧中的弘昼自然算不得历史,但似乎都能找到一丝历史的剪影。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弘昼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太平王爷弘昼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第五子。在做皇子时他基本没当过什么差,只是在雍正十三年奉命与弘历及鄂尔泰协同办理苗疆事务。我们猜都能猜到,弘昼在这项差事上就是个陪衬,但无尺寸之功的他却早在雍正十一年就晋升为和亲王了。以雍正的性格看,他不大可能提拔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加上九子夺嫡的梦魇历历在目,想必雍正对弘昼的偏爱应该是事出有因的。若不是对弘昼特别放心,甚至心怀感激,恐怕雍正很难对他如此优容。乾隆继位后,好运气继续伴随着弘昼。乾隆一上来,就把雍正潜邸的财富很慷慨地全都赏赐给了他。接收了一笔巨财的弘昼,底气更足,也更加肆意妄为,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殴打贵为军机大臣、一等公的名将讷亲。乾隆见状,竟然默不作声,不加阻拦。如果说乾隆是因为感激弘昼当年退出皇位争夺而对他格外开恩优待的话,那么作为乾隆朝施政方针的分水岭,乾隆十三年后,开始六亲不认的乾隆却依旧没去惩治弘昼,即便他所做的那些违背礼制、顶撞皇帝的事儿随便抽出一条来就足以对他施以大惩了。而在职务问题上,弘昼在乾隆朝接手的一直都是闲散差事,主要侧重满洲人的内务,而非国务。乾隆四年,管理雍正潜邸事务、武英殿事务,兼正白旗满洲都统;五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一年,任玉碟馆总裁;十八年,任议政大臣;二十八年,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可见,弘昼不仅得到了乾隆的优待,整日闲散不说,还赶上了乾隆朝前期的太平景象,说他是个太平王爷,显然不为过。死因成疑的弘昼尽管做了一世的太平王爷,但他的死因却是众说纷纭。按照《清史稿》中的记载,和亲王弘昼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因为礼制僭越的小毛病被乾隆施以罚俸三年的小惩。按说这样的小惩对弘昼来说无异于挠痒痒,毕竟在清朝,哪个大小官员是靠俸禄活着的,更何况是亲王。但是紧接着便又说弘昼病了,乾隆还亲到府上探病,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不久弘昼就死了。史料的记载是:三十年,薨,予谥恭。子永璧,袭。除了罚俸和生病,一切看起来都很圆满,但不少人对此产生了质疑,猜测弘昼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赐死,然后对外宣称是正常死亡。而最流行的猜测就是,弘昼故作荒唐,实则韬光养晦,密谋造反,事泄被赐死。可能是考虑到戏剧冲突很足,《延禧攻略》选择了以这一猜测来呈现剧情。但如果我们参照乾隆初年对弘皙逆案的处理决定来看,对弘昼的处理显然有些南辕北辙。乾隆四年弘皙案发,弘皙被革除亲王爵,除籍,并被囚禁于景山东果园。同时涉事的几位宗室也没有好下场,允禄革去亲王双俸,弘升永远圈禁,弘昌、弘普革爵,弘晈保留王号,但永远住俸。而对弘昼呢,不仅没革爵,还赐谥号为恭,令其子永璧承袭爵位。这哪里是惩罚,几乎就是满满的恩典。而且以清朝皇帝对待王爷“疑似谋反”的一贯态度来看,虽不至于人头落地,但革爵妥妥的没商量,而且不需要遮掩什么,就连雍正处理老八胤禩那么有争议的事件,都没一丝遮掩,可见谋反的猜测应不太靠谱,弘昼十有八九就是因病去世。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或许,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弘昼再也无法浮出水面了,我们只能透过不太靠谱的史料和笔记杂谈,去试图把若隐若现的弘昼拢在一方池塘里,殊不知那只是水中月,当不得真的。这也是历史学人永恒的困惑与残酷。不过,弘昼却留下了一首诗,这可能是他唯一传世的一首诗。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爱新觉罗?弘昼《金樽吟》从诗中,我们似乎又读到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弘昼。无奈中带着一丝通透,醉卧红尘的梦境冲淡了世事无常的清醒,他似乎道出了我们每个人永恒的孤独。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延禧攻略》让弘昼这位荒唐王爷再次步入我们的视野,只是这次弘昼的出镜,相比于此前在《雍正王朝》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复杂。《延禧攻略》与《雍正王朝》中的弘昼在《延禧攻略》中,对弘昼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看点是,身为亲王的他因为眷恋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而卷入了宫斗和前朝的政争。不过,我个人更感兴趣的却是另外一段情节。弘昼在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弘历比试剑法,一剑伤到了弘历的臂膀,自己的母亲连忙过去查看弘历的伤情,并责令弘昼立即认错。弘昼心有不甘,却只能忍辱,事后他母亲告诉他,弘历是你皇爷爷和阿玛钦定的继承人,我们母子若要保一世平安就必须永远输给他。于是在《延》剧中,弘昼被设定成一个长相帅气,能力出众,但却因躲避乾隆的猜忌和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而被迫示弱、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最后本可保一世安稳,却不惜为了辉发那拉氏而铤而走险,走上了谋反的路。而在多年前的另一部剧《雍正王朝》中,弘昼依旧是那个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但其圆融通透,大智若愚的特质则远胜于《延》剧弘昼形象。比如面对八叔胤禩和皇三子弘时的阴谋,弘昼看破不说破,却在朝会前秘密传递给了十三叔胤祥。而在事后令其去抄老八的家时,他假托血光之灾,大搞活出丧,坚决闭门不出,以示其绝不参与政治斗争的态度。面对雍正绵里藏针的试探,弘昼小心应对,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令雍正彻底卸下心防。也难怪剧中胤禩会对老三弘时说,你们这三兄弟中,最聪明最通透的当属弘昼。或许我们可以就此总结:《延》剧中的弘昼更年长,却依旧像个少年,而《雍》剧中的弘昼更年轻,却成熟得像个老年人。影视剧中的弘昼自然算不得历史,但似乎都能找到一丝历史的剪影。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弘昼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太平王爷弘昼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第五子。在做皇子时他基本没当过什么差,只是在雍正十三年奉命与弘历及鄂尔泰协同办理苗疆事务。我们猜都能猜到,弘昼在这项差事上就是个陪衬,但无尺寸之功的他却早在雍正十一年就晋升为和亲王了。以雍正的性格看,他不大可能提拔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加上九子夺嫡的梦魇历历在目,想必雍正对弘昼的偏爱应该是事出有因的。若不是对弘昼特别放心,甚至心怀感激,恐怕雍正很难对他如此优容。乾隆继位后,好运气继续伴随着弘昼。乾隆一上来,就把雍正潜邸的财富很慷慨地全都赏赐给了他。接收了一笔巨财的弘昼,底气更足,也更加肆意妄为,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殴打贵为军机大臣、一等公的名将讷亲。乾隆见状,竟然默不作声,不加阻拦。如果说乾隆是因为感激弘昼当年退出皇位争夺而对他格外开恩优待的话,那么作为乾隆朝施政方针的分水岭,乾隆十三年后,开始六亲不认的乾隆却依旧没去惩治弘昼,即便他所做的那些违背礼制、顶撞皇帝的事儿随便抽出一条来就足以对他施以大惩了。而在职务问题上,弘昼在乾隆朝接手的一直都是闲散差事,主要侧重满洲人的内务,而非国务。乾隆四年,管理雍正潜邸事务、武英殿事务,兼正白旗满洲都统;五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一年,任玉碟馆总裁;十八年,任议政大臣;二十八年,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可见,弘昼不仅得到了乾隆的优待,整日闲散不说,还赶上了乾隆朝前期的太平景象,说他是个太平王爷,显然不为过。死因成疑的弘昼尽管做了一世的太平王爷,但他的死因却是众说纷纭。按照《清史稿》中的记载,和亲王弘昼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因为礼制僭越的小毛病被乾隆施以罚俸三年的小惩。按说这样的小惩对弘昼来说无异于挠痒痒,毕竟在清朝,哪个大小官员是靠俸禄活着的,更何况是亲王。但是紧接着便又说弘昼病了,乾隆还亲到府上探病,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不久弘昼就死了。史料的记载是:三十年,薨,予谥恭。子永璧,袭。除了罚俸和生病,一切看起来都很圆满,但不少人对此产生了质疑,猜测弘昼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赐死,然后对外宣称是正常死亡。而最流行的猜测就是,弘昼故作荒唐,实则韬光养晦,密谋造反,事泄被赐死。可能是考虑到戏剧冲突很足,《延禧攻略》选择了以这一猜测来呈现剧情。但如果我们参照乾隆初年对弘皙逆案的处理决定来看,对弘昼的处理显然有些南辕北辙。乾隆四年弘皙案发,弘皙被革除亲王爵,除籍,并被囚禁于景山东果园。同时涉事的几位宗室也没有好下场,允禄革去亲王双俸,弘升永远圈禁,弘昌、弘普革爵,弘晈保留王号,但永远住俸。而对弘昼呢,不仅没革爵,还赐谥号为恭,令其子永璧承袭爵位。这哪里是惩罚,几乎就是满满的恩典。而且以清朝皇帝对待王爷“疑似谋反”的一贯态度来看,虽不至于人头落地,但革爵妥妥的没商量,而且不需要遮掩什么,就连雍正处理老八胤禩那么有争议的事件,都没一丝遮掩,可见谋反的猜测应不太靠谱,弘昼十有八九就是因病去世。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或许,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弘昼再也无法浮出水面了,我们只能透过不太靠谱的史料和笔记杂谈,去试图把若隐若现的弘昼拢在一方池塘里,殊不知那只是水中月,当不得真的。这也是历史学人永恒的困惑与残酷。不过,弘昼却留下了一首诗,这可能是他唯一传世的一首诗。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爱新觉罗?弘昼《金樽吟》从诗中,我们似乎又读到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弘昼。无奈中带着一丝通透,醉卧红尘的梦境冲淡了世事无常的清醒,他似乎道出了我们每个人永恒的孤独。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富察皇后是整部《延禧攻略》中最讨喜的脸色,她温柔大方,知书达礼,和蔼可亲,没有在深宫中那些婢子娘娘的势利和勾心斗角!她只是一心的爱着皇上,一心的对皇上好!电视剧中她曾经说过,从她嫁给皇帝她就不是原来的她了!如果不是看到璎珞,我想皇后可能早就哀莫大于心死了!皇后的大儿子9岁夭折对于她的打击非常的大,电视剧一开始的时候皇后就郁郁寡欢!皇后第二个孩子还没有出生就被高贵妃设计害死,自己也是在床上昏迷很久!在昨天播出的剧集中尔晴诱惑皇后要孩子,皇后答应了!她的答应并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是想和皇上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第三个孩子还是没有保住,这样的情况皇后根本就忍受不了了,从她和皇上似疯魔的对话中,就知道她已经心死了!这是一个可怜的女子,放在现实中一个女人如果连续失去3个孩子她会怎样呢?很多现实告诉我们有些人失去一个就会疯掉,更何况是三个!人心都是肉长的!《延禧攻略》里,富察皇后与魏璎珞本质上有相似的地方:天性纯良,不爱拘束。其实她们俩个人都得到了皇帝的真爱!但是她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实在是天差地别,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处事的方法大相径庭,结局自然不会相同!富察 容音临终时说自己有五错:①生在富察家,天性不爱拘束,不妒不怨,偏偏嫁入皇室成为大清皇后,其错一也。②成了六宫典范,从了体统规矩,依旧留恋过去,大梦不醒,其错一也。③失去了真正的自己,成了牵线木偶,却贪恋儿女情长,寄望得到皇上的爱,其错一也。④生下永琏永琮却根本无力保全,以至痛失爱子,实在枉为人母,其错一也。⑤天家本就无情,被森严的礼教束缚,却妄想君王有情,全不知人心险恶,天道残忍,其错一也。富察 容音身上有女性所有的优点:端庄、美貌、善良、贤淑、知书达理。若是寻常人家她就是丈夫的白月光,可惜她嫁的人是天子,而且是皇后。她不光要有这些贤良淑德,更要有母仪天下的威严,还要有统领后宫的杀伐决断!容音不但离这些要求太远,她还想要自由自在,儿女情长。这在尔虞我诈的后宫是多么天真,甚至可笑,所以她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富察家的体面也让身边人尔晴撕光,最后只有离开这个纷繁的世界,纵身一跃………容音走后,皇帝要明玉为皇后盛装入殓,魏璎珞想最后一次满足容音的愿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走。皇帝不允许,让明玉为皇后娘娘梳妆,魏璎珞推开珠宝盒说:皇后娘娘不喜欢这些,请皇上开恩准娘娘无牵无挂地走!皇帝说:她是皇后不能一身素服。魏璎珞争辩:娘娘若在乎身外之物,就不会从高处一跃!皇帝吼道:她永远都是朕的皇后,不会心无挂碍,更不能自由自在……后来皇帝出宫在外时对海兰察吐露心扉:在令妃诘问朕之前,朕一直对容音的多愁善感很失望,她是个完美的妻子却不是个称职的皇后,她的肩膀实在太柔弱了,皇后的凤冠令她喘不过气来,她的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而对朕却是必须要遮盖的丑闻……富察 容音死后,魏璎珞为了查找皇后的死因,为她讨还公道,重回陷阱密布的深宫,凭借她的聪明、勇敢一步步做了皇帝的宠妃。魏璎珞与容音最大的区别就是会保护自己,容音对任何人坦诚相待从不设防才吃了大亏。而魏璎珞就是一只警醒的刺猬,随时准备竖起全身的尖刺。这与魏璎珞从小所处的环境有关,幼年丧母,是姐姐一手拉扯大的,魏璎珞从小就要学会在夹缝中生存。容音是富察家的大小姐,从小在优渥的环境下长大,怎能体会人世的艰辛与人性的险恶,她是温室里的鲜花,不能经受疾风骤雨,当她失去孩子,当她的亲人、她的闺蜜、她的丈夫背叛她时,她只能选择纵身一跃……而魏璎珞身上的倨强、顽强、不服输,甚至是睚眦必报的性格正是她吸引皇帝的地方!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延禧攻略》让弘昼这位荒唐王爷再次步入我们的视野,只是这次弘昼的出镜,相比于此前在《雍正王朝》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复杂。《延禧攻略》与《雍正王朝》中的弘昼在《延禧攻略》中,对弘昼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看点是,身为亲王的他因为眷恋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而卷入了宫斗和前朝的政争。不过,我个人更感兴趣的却是另外一段情节。弘昼在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弘历比试剑法,一剑伤到了弘历的臂膀,自己的母亲连忙过去查看弘历的伤情,并责令弘昼立即认错。弘昼心有不甘,却只能忍辱,事后他母亲告诉他,弘历是你皇爷爷和阿玛钦定的继承人,我们母子若要保一世平安就必须永远输给他。于是在《延》剧中,弘昼被设定成一个长相帅气,能力出众,但却因躲避乾隆的猜忌和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而被迫示弱、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最后本可保一世安稳,却不惜为了辉发那拉氏而铤而走险,走上了谋反的路。而在多年前的另一部剧《雍正王朝》中,弘昼依旧是那个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但其圆融通透,大智若愚的特质则远胜于《延》剧弘昼形象。比如面对八叔胤禩和皇三子弘时的阴谋,弘昼看破不说破,却在朝会前秘密传递给了十三叔胤祥。而在事后令其去抄老八的家时,他假托血光之灾,大搞活出丧,坚决闭门不出,以示其绝不参与政治斗争的态度。面对雍正绵里藏针的试探,弘昼小心应对,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令雍正彻底卸下心防。也难怪剧中胤禩会对老三弘时说,你们这三兄弟中,最聪明最通透的当属弘昼。或许我们可以就此总结:《延》剧中的弘昼更年长,却依旧像个少年,而《雍》剧中的弘昼更年轻,却成熟得像个老年人。影视剧中的弘昼自然算不得历史,但似乎都能找到一丝历史的剪影。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弘昼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太平王爷弘昼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第五子。在做皇子时他基本没当过什么差,只是在雍正十三年奉命与弘历及鄂尔泰协同办理苗疆事务。我们猜都能猜到,弘昼在这项差事上就是个陪衬,但无尺寸之功的他却早在雍正十一年就晋升为和亲王了。以雍正的性格看,他不大可能提拔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加上九子夺嫡的梦魇历历在目,想必雍正对弘昼的偏爱应该是事出有因的。若不是对弘昼特别放心,甚至心怀感激,恐怕雍正很难对他如此优容。乾隆继位后,好运气继续伴随着弘昼。乾隆一上来,就把雍正潜邸的财富很慷慨地全都赏赐给了他。接收了一笔巨财的弘昼,底气更足,也更加肆意妄为,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殴打贵为军机大臣、一等公的名将讷亲。乾隆见状,竟然默不作声,不加阻拦。如果说乾隆是因为感激弘昼当年退出皇位争夺而对他格外开恩优待的话,那么作为乾隆朝施政方针的分水岭,乾隆十三年后,开始六亲不认的乾隆却依旧没去惩治弘昼,即便他所做的那些违背礼制、顶撞皇帝的事儿随便抽出一条来就足以对他施以大惩了。而在职务问题上,弘昼在乾隆朝接手的一直都是闲散差事,主要侧重满洲人的内务,而非国务。乾隆四年,管理雍正潜邸事务、武英殿事务,兼正白旗满洲都统;五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一年,任玉碟馆总裁;十八年,任议政大臣;二十八年,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可见,弘昼不仅得到了乾隆的优待,整日闲散不说,还赶上了乾隆朝前期的太平景象,说他是个太平王爷,显然不为过。死因成疑的弘昼尽管做了一世的太平王爷,但他的死因却是众说纷纭。按照《清史稿》中的记载,和亲王弘昼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因为礼制僭越的小毛病被乾隆施以罚俸三年的小惩。按说这样的小惩对弘昼来说无异于挠痒痒,毕竟在清朝,哪个大小官员是靠俸禄活着的,更何况是亲王。但是紧接着便又说弘昼病了,乾隆还亲到府上探病,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不久弘昼就死了。史料的记载是:三十年,薨,予谥恭。子永璧,袭。除了罚俸和生病,一切看起来都很圆满,但不少人对此产生了质疑,猜测弘昼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赐死,然后对外宣称是正常死亡。而最流行的猜测就是,弘昼故作荒唐,实则韬光养晦,密谋造反,事泄被赐死。可能是考虑到戏剧冲突很足,《延禧攻略》选择了以这一猜测来呈现剧情。但如果我们参照乾隆初年对弘皙逆案的处理决定来看,对弘昼的处理显然有些南辕北辙。乾隆四年弘皙案发,弘皙被革除亲王爵,除籍,并被囚禁于景山东果园。同时涉事的几位宗室也没有好下场,允禄革去亲王双俸,弘升永远圈禁,弘昌、弘普革爵,弘晈保留王号,但永远住俸。而对弘昼呢,不仅没革爵,还赐谥号为恭,令其子永璧承袭爵位。这哪里是惩罚,几乎就是满满的恩典。而且以清朝皇帝对待王爷“疑似谋反”的一贯态度来看,虽不至于人头落地,但革爵妥妥的没商量,而且不需要遮掩什么,就连雍正处理老八胤禩那么有争议的事件,都没一丝遮掩,可见谋反的猜测应不太靠谱,弘昼十有八九就是因病去世。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或许,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弘昼再也无法浮出水面了,我们只能透过不太靠谱的史料和笔记杂谈,去试图把若隐若现的弘昼拢在一方池塘里,殊不知那只是水中月,当不得真的。这也是历史学人永恒的困惑与残酷。不过,弘昼却留下了一首诗,这可能是他唯一传世的一首诗。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爱新觉罗?弘昼《金樽吟》从诗中,我们似乎又读到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弘昼。无奈中带着一丝通透,醉卧红尘的梦境冲淡了世事无常的清醒,他似乎道出了我们每个人永恒的孤独。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富察皇后是整部《延禧攻略》中最讨喜的脸色,她温柔大方,知书达礼,和蔼可亲,没有在深宫中那些婢子娘娘的势利和勾心斗角!她只是一心的爱着皇上,一心的对皇上好!电视剧中她曾经说过,从她嫁给皇帝她就不是原来的她了!如果不是看到璎珞,我想皇后可能早就哀莫大于心死了!皇后的大儿子9岁夭折对于她的打击非常的大,电视剧一开始的时候皇后就郁郁寡欢!皇后第二个孩子还没有出生就被高贵妃设计害死,自己也是在床上昏迷很久!在昨天播出的剧集中尔晴诱惑皇后要孩子,皇后答应了!她的答应并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是想和皇上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第三个孩子还是没有保住,这样的情况皇后根本就忍受不了了,从她和皇上似疯魔的对话中,就知道她已经心死了!这是一个可怜的女子,放在现实中一个女人如果连续失去3个孩子她会怎样呢?很多现实告诉我们有些人失去一个就会疯掉,更何况是三个!人心都是肉长的!《延禧攻略》里,富察皇后与魏璎珞本质上有相似的地方:天性纯良,不爱拘束。其实她们俩个人都得到了皇帝的真爱!但是她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实在是天差地别,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处事的方法大相径庭,结局自然不会相同!富察 容音临终时说自己有五错:①生在富察家,天性不爱拘束,不妒不怨,偏偏嫁入皇室成为大清皇后,其错一也。②成了六宫典范,从了体统规矩,依旧留恋过去,大梦不醒,其错一也。③失去了真正的自己,成了牵线木偶,却贪恋儿女情长,寄望得到皇上的爱,其错一也。④生下永琏永琮却根本无力保全,以至痛失爱子,实在枉为人母,其错一也。⑤天家本就无情,被森严的礼教束缚,却妄想君王有情,全不知人心险恶,天道残忍,其错一也。富察 容音身上有女性所有的优点:端庄、美貌、善良、贤淑、知书达理。若是寻常人家她就是丈夫的白月光,可惜她嫁的人是天子,而且是皇后。她不光要有这些贤良淑德,更要有母仪天下的威严,还要有统领后宫的杀伐决断!容音不但离这些要求太远,她还想要自由自在,儿女情长。这在尔虞我诈的后宫是多么天真,甚至可笑,所以她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富察家的体面也让身边人尔晴撕光,最后只有离开这个纷繁的世界,纵身一跃………容音走后,皇帝要明玉为皇后盛装入殓,魏璎珞想最后一次满足容音的愿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走。皇帝不允许,让明玉为皇后娘娘梳妆,魏璎珞推开珠宝盒说:皇后娘娘不喜欢这些,请皇上开恩准娘娘无牵无挂地走!皇帝说:她是皇后不能一身素服。魏璎珞争辩:娘娘若在乎身外之物,就不会从高处一跃!皇帝吼道:她永远都是朕的皇后,不会心无挂碍,更不能自由自在……后来皇帝出宫在外时对海兰察吐露心扉:在令妃诘问朕之前,朕一直对容音的多愁善感很失望,她是个完美的妻子却不是个称职的皇后,她的肩膀实在太柔弱了,皇后的凤冠令她喘不过气来,她的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而对朕却是必须要遮盖的丑闻……富察 容音死后,魏璎珞为了查找皇后的死因,为她讨还公道,重回陷阱密布的深宫,凭借她的聪明、勇敢一步步做了皇帝的宠妃。魏璎珞与容音最大的区别就是会保护自己,容音对任何人坦诚相待从不设防才吃了大亏。而魏璎珞就是一只警醒的刺猬,随时准备竖起全身的尖刺。这与魏璎珞从小所处的环境有关,幼年丧母,是姐姐一手拉扯大的,魏璎珞从小就要学会在夹缝中生存。容音是富察家的大小姐,从小在优渥的环境下长大,怎能体会人世的艰辛与人性的险恶,她是温室里的鲜花,不能经受疾风骤雨,当她失去孩子,当她的亲人、她的闺蜜、她的丈夫背叛她时,她只能选择纵身一跃……而魏璎珞身上的倨强、顽强、不服输,甚至是睚眦必报的性格正是她吸引皇帝的地方!这句话最早是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之子刘子鸾被哥哥刘子业杀死之前所说,不过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亡国之君,则是南朝宋末代皇帝刘凖。刘子鸾被哥哥刘子业所杀,是因为刘骏生前宠爱刘子鸾的母亲殷淑仪,因此对刘子鸾也是特别偏爱。结果刘子业嫉恨在心,继位以后就将殷淑仪所生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全部杀死,年仅10岁的刘子鸾临死前说了这句话。结果没多久南朝宋最后一个皇帝刘凖也说了这句话。刘凖是宋明帝刘彧三子,生于公元467年,公元477年后废帝刘昱被杀,年仅11岁的刘凖被萧道成拥立为帝,不过仅仅是一个傀儡而已,实权都掌握在相国齐王萧道成的手中。刘凖继位仅仅两年后,萧道成就逼他禅位。年仅13岁的刘凖惊慌失措,萧道成保证不伤害他以后,刘凖也说了一句“愿生生世世不复生帝王家”。不过不到一个月,被囚禁在丹阳宫的刘凖只是因为街上马蹄声杂乱,监视的士兵以为有人发动兵变要解救刘凖,于是将他杀死。从事后萧道成奖励士兵来看,即使没有这个突发事件,刘凖也活不长,所以他的这句感叹也是有感而发。帝王之家固然享尽荣华富贵,不过风险也大,而且大多亲情单薄。而在南北朝这个比较混乱的年代里,成为皇帝固然要忙于守护江山社稷,不当皇帝也要担心皇帝是不是会疑心自己而死于非命,所以刘子鸾和刘凖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延禧攻略》让弘昼这位荒唐王爷再次步入我们的视野,只是这次弘昼的出镜,相比于此前在《雍正王朝》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复杂。《延禧攻略》与《雍正王朝》中的弘昼在《延禧攻略》中,对弘昼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看点是,身为亲王的他因为眷恋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而卷入了宫斗和前朝的政争。不过,我个人更感兴趣的却是另外一段情节。弘昼在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弘历比试剑法,一剑伤到了弘历的臂膀,自己的母亲连忙过去查看弘历的伤情,并责令弘昼立即认错。弘昼心有不甘,却只能忍辱,事后他母亲告诉他,弘历是你皇爷爷和阿玛钦定的继承人,我们母子若要保一世平安就必须永远输给他。于是在《延》剧中,弘昼被设定成一个长相帅气,能力出众,但却因躲避乾隆的猜忌和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而被迫示弱、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最后本可保一世安稳,却不惜为了辉发那拉氏而铤而走险,走上了谋反的路。而在多年前的另一部剧《雍正王朝》中,弘昼依旧是那个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但其圆融通透,大智若愚的特质则远胜于《延》剧弘昼形象。比如面对八叔胤禩和皇三子弘时的阴谋,弘昼看破不说破,却在朝会前秘密传递给了十三叔胤祥。而在事后令其去抄老八的家时,他假托血光之灾,大搞活出丧,坚决闭门不出,以示其绝不参与政治斗争的态度。面对雍正绵里藏针的试探,弘昼小心应对,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令雍正彻底卸下心防。也难怪剧中胤禩会对老三弘时说,你们这三兄弟中,最聪明最通透的当属弘昼。或许我们可以就此总结:《延》剧中的弘昼更年长,却依旧像个少年,而《雍》剧中的弘昼更年轻,却成熟得像个老年人。影视剧中的弘昼自然算不得历史,但似乎都能找到一丝历史的剪影。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弘昼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太平王爷弘昼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第五子。在做皇子时他基本没当过什么差,只是在雍正十三年奉命与弘历及鄂尔泰协同办理苗疆事务。我们猜都能猜到,弘昼在这项差事上就是个陪衬,但无尺寸之功的他却早在雍正十一年就晋升为和亲王了。以雍正的性格看,他不大可能提拔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加上九子夺嫡的梦魇历历在目,想必雍正对弘昼的偏爱应该是事出有因的。若不是对弘昼特别放心,甚至心怀感激,恐怕雍正很难对他如此优容。乾隆继位后,好运气继续伴随着弘昼。乾隆一上来,就把雍正潜邸的财富很慷慨地全都赏赐给了他。接收了一笔巨财的弘昼,底气更足,也更加肆意妄为,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殴打贵为军机大臣、一等公的名将讷亲。乾隆见状,竟然默不作声,不加阻拦。如果说乾隆是因为感激弘昼当年退出皇位争夺而对他格外开恩优待的话,那么作为乾隆朝施政方针的分水岭,乾隆十三年后,开始六亲不认的乾隆却依旧没去惩治弘昼,即便他所做的那些违背礼制、顶撞皇帝的事儿随便抽出一条来就足以对他施以大惩了。而在职务问题上,弘昼在乾隆朝接手的一直都是闲散差事,主要侧重满洲人的内务,而非国务。乾隆四年,管理雍正潜邸事务、武英殿事务,兼正白旗满洲都统;五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一年,任玉碟馆总裁;十八年,任议政大臣;二十八年,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可见,弘昼不仅得到了乾隆的优待,整日闲散不说,还赶上了乾隆朝前期的太平景象,说他是个太平王爷,显然不为过。死因成疑的弘昼尽管做了一世的太平王爷,但他的死因却是众说纷纭。按照《清史稿》中的记载,和亲王弘昼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因为礼制僭越的小毛病被乾隆施以罚俸三年的小惩。按说这样的小惩对弘昼来说无异于挠痒痒,毕竟在清朝,哪个大小官员是靠俸禄活着的,更何况是亲王。但是紧接着便又说弘昼病了,乾隆还亲到府上探病,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不久弘昼就死了。史料的记载是:三十年,薨,予谥恭。子永璧,袭。除了罚俸和生病,一切看起来都很圆满,但不少人对此产生了质疑,猜测弘昼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赐死,然后对外宣称是正常死亡。而最流行的猜测就是,弘昼故作荒唐,实则韬光养晦,密谋造反,事泄被赐死。可能是考虑到戏剧冲突很足,《延禧攻略》选择了以这一猜测来呈现剧情。但如果我们参照乾隆初年对弘皙逆案的处理决定来看,对弘昼的处理显然有些南辕北辙。乾隆四年弘皙案发,弘皙被革除亲王爵,除籍,并被囚禁于景山东果园。同时涉事的几位宗室也没有好下场,允禄革去亲王双俸,弘升永远圈禁,弘昌、弘普革爵,弘晈保留王号,但永远住俸。而对弘昼呢,不仅没革爵,还赐谥号为恭,令其子永璧承袭爵位。这哪里是惩罚,几乎就是满满的恩典。而且以清朝皇帝对待王爷“疑似谋反”的一贯态度来看,虽不至于人头落地,但革爵妥妥的没商量,而且不需要遮掩什么,就连雍正处理老八胤禩那么有争议的事件,都没一丝遮掩,可见谋反的猜测应不太靠谱,弘昼十有八九就是因病去世。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或许,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弘昼再也无法浮出水面了,我们只能透过不太靠谱的史料和笔记杂谈,去试图把若隐若现的弘昼拢在一方池塘里,殊不知那只是水中月,当不得真的。这也是历史学人永恒的困惑与残酷。不过,弘昼却留下了一首诗,这可能是他唯一传世的一首诗。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爱新觉罗?弘昼《金樽吟》从诗中,我们似乎又读到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弘昼。无奈中带着一丝通透,醉卧红尘的梦境冲淡了世事无常的清醒,他似乎道出了我们每个人永恒的孤独。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富察皇后是整部《延禧攻略》中最讨喜的脸色,她温柔大方,知书达礼,和蔼可亲,没有在深宫中那些婢子娘娘的势利和勾心斗角!她只是一心的爱着皇上,一心的对皇上好!电视剧中她曾经说过,从她嫁给皇帝她就不是原来的她了!如果不是看到璎珞,我想皇后可能早就哀莫大于心死了!皇后的大儿子9岁夭折对于她的打击非常的大,电视剧一开始的时候皇后就郁郁寡欢!皇后第二个孩子还没有出生就被高贵妃设计害死,自己也是在床上昏迷很久!在昨天播出的剧集中尔晴诱惑皇后要孩子,皇后答应了!她的答应并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是想和皇上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第三个孩子还是没有保住,这样的情况皇后根本就忍受不了了,从她和皇上似疯魔的对话中,就知道她已经心死了!这是一个可怜的女子,放在现实中一个女人如果连续失去3个孩子她会怎样呢?很多现实告诉我们有些人失去一个就会疯掉,更何况是三个!人心都是肉长的!《延禧攻略》里,富察皇后与魏璎珞本质上有相似的地方:天性纯良,不爱拘束。其实她们俩个人都得到了皇帝的真爱!但是她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实在是天差地别,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处事的方法大相径庭,结局自然不会相同!富察 容音临终时说自己有五错:①生在富察家,天性不爱拘束,不妒不怨,偏偏嫁入皇室成为大清皇后,其错一也。②成了六宫典范,从了体统规矩,依旧留恋过去,大梦不醒,其错一也。③失去了真正的自己,成了牵线木偶,却贪恋儿女情长,寄望得到皇上的爱,其错一也。④生下永琏永琮却根本无力保全,以至痛失爱子,实在枉为人母,其错一也。⑤天家本就无情,被森严的礼教束缚,却妄想君王有情,全不知人心险恶,天道残忍,其错一也。富察 容音身上有女性所有的优点:端庄、美貌、善良、贤淑、知书达理。若是寻常人家她就是丈夫的白月光,可惜她嫁的人是天子,而且是皇后。她不光要有这些贤良淑德,更要有母仪天下的威严,还要有统领后宫的杀伐决断!容音不但离这些要求太远,她还想要自由自在,儿女情长。这在尔虞我诈的后宫是多么天真,甚至可笑,所以她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富察家的体面也让身边人尔晴撕光,最后只有离开这个纷繁的世界,纵身一跃………容音走后,皇帝要明玉为皇后盛装入殓,魏璎珞想最后一次满足容音的愿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走。皇帝不允许,让明玉为皇后娘娘梳妆,魏璎珞推开珠宝盒说:皇后娘娘不喜欢这些,请皇上开恩准娘娘无牵无挂地走!皇帝说:她是皇后不能一身素服。魏璎珞争辩:娘娘若在乎身外之物,就不会从高处一跃!皇帝吼道:她永远都是朕的皇后,不会心无挂碍,更不能自由自在……后来皇帝出宫在外时对海兰察吐露心扉:在令妃诘问朕之前,朕一直对容音的多愁善感很失望,她是个完美的妻子却不是个称职的皇后,她的肩膀实在太柔弱了,皇后的凤冠令她喘不过气来,她的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而对朕却是必须要遮盖的丑闻……富察 容音死后,魏璎珞为了查找皇后的死因,为她讨还公道,重回陷阱密布的深宫,凭借她的聪明、勇敢一步步做了皇帝的宠妃。魏璎珞与容音最大的区别就是会保护自己,容音对任何人坦诚相待从不设防才吃了大亏。而魏璎珞就是一只警醒的刺猬,随时准备竖起全身的尖刺。这与魏璎珞从小所处的环境有关,幼年丧母,是姐姐一手拉扯大的,魏璎珞从小就要学会在夹缝中生存。容音是富察家的大小姐,从小在优渥的环境下长大,怎能体会人世的艰辛与人性的险恶,她是温室里的鲜花,不能经受疾风骤雨,当她失去孩子,当她的亲人、她的闺蜜、她的丈夫背叛她时,她只能选择纵身一跃……而魏璎珞身上的倨强、顽强、不服输,甚至是睚眦必报的性格正是她吸引皇帝的地方!这句话最早是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之子刘子鸾被哥哥刘子业杀死之前所说,不过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亡国之君,则是南朝宋末代皇帝刘凖。刘子鸾被哥哥刘子业所杀,是因为刘骏生前宠爱刘子鸾的母亲殷淑仪,因此对刘子鸾也是特别偏爱。结果刘子业嫉恨在心,继位以后就将殷淑仪所生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全部杀死,年仅10岁的刘子鸾临死前说了这句话。结果没多久南朝宋最后一个皇帝刘凖也说了这句话。刘凖是宋明帝刘彧三子,生于公元467年,公元477年后废帝刘昱被杀,年仅11岁的刘凖被萧道成拥立为帝,不过仅仅是一个傀儡而已,实权都掌握在相国齐王萧道成的手中。刘凖继位仅仅两年后,萧道成就逼他禅位。年仅13岁的刘凖惊慌失措,萧道成保证不伤害他以后,刘凖也说了一句“愿生生世世不复生帝王家”。不过不到一个月,被囚禁在丹阳宫的刘凖只是因为街上马蹄声杂乱,监视的士兵以为有人发动兵变要解救刘凖,于是将他杀死。从事后萧道成奖励士兵来看,即使没有这个突发事件,刘凖也活不长,所以他的这句感叹也是有感而发。帝王之家固然享尽荣华富贵,不过风险也大,而且大多亲情单薄。而在南北朝这个比较混乱的年代里,成为皇帝固然要忙于守护江山社稷,不当皇帝也要担心皇帝是不是会疑心自己而死于非命,所以刘子鸾和刘凖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宋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初九,宋神宗赵顼得到奏报:自己名义上的姑母、仁宗皇帝长女、楚国大长公主薨逝。对于这个只比自己大十岁的姑母在婚姻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幸,神宗未登基前就早有耳闻,心中也十分同情,于是亲自前往楚国大长公主和驸马李玮居住的宅邸奠酒祭拜。等到了大长公主的宅邸,亲眼见到姑母生前的住所和日常起居用度物品后,神宗才知道姑母这几年是过着怎样的一种凄凉生活:居住的屋子破旧低矮,时值隆冬,居然连正常的取暖设施也不齐备;卧室中的被褥铺盖也生了虱子,很是脏乱,往日肯定是没有及时清洗。在拜祭姑母遗容时,神宗还发现她的脸上有烧伤的痕迹,问侍候的下人才得知:冬日寒冷,而府中准备的取暖炭炉却没有及时给公主预备,搞得公主竟然要自己动手点炉子,不慎被炭火灼伤了脸,留下疤痕。获悉内情的神宗大怒,立即召随侍的中书舍人陛见,下旨说:“李玮(楚国大长公主驸马)负仁宗圣恩,奉长主无礼,可便与节度副使安置!”因为神宗此时才二十二岁,年轻不能抑制情绪,而心中既怒且悲无法控制,所以几乎是哭着下达的旨意。中书省官员莫名其妙,不明白为什么皇帝突然发怒,要在姑母刚刚去世的时候就惩处姑父、将其贬官外放,所以小心翼翼地询问神宗,到底因何故而迁怒于驸马李玮。神宗气愤难平地回复:“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朕身为长主子侄辈,岂能坐视不顾!”见皇帝如此动怒,且楚国大长公主确实有被驸马李玮冷遇慢待、从而抑郁去世的遭遇,中书舍人们不敢怠慢,立即执行了皇帝的旨意,草诏并交宰相审议。于是李玮被剥夺驸马都尉官职、以“奉主无状”的罪名贬为郴州团练使,但不让他前去赴任,而是安置在陈州闲居。之后,神宗追封姑母为秦国大长公主,上谥号“庄孝”,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当年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朝贺礼及御楼饮宴乐礼也取消了,以表达对大长公主的致哀。正月十七朝会结束后,神宗还命诸辅臣去诸神御殿上香,祭拜大长公主。公主在去世后,总算有了一丝丝体面和尊荣,这也是神宗以侄子的身份,对她生前不幸遭遇的一种弥补手段吧。为什么堂堂大宋大长公主,身份贵重、金枝玉叶,又是仁宗皇帝最钟爱的长女,最终却婚姻不幸、落得这样一个凄凉落寞的结局,最后郁郁而终。这个故事,就要从三十三年前说起。宋宝元元年(1038年),宋仁宗的长女出生了,健康而结实。虽然在上一年,仁宗的德妃俞氏曾经给他生下了皇长子,不过男婴生下来一天就夭折了。所以,这个平安成长的长女才是仁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孩子。仁宗对于长女宠爱无比,倾注了满满的父爱,在女儿只有一岁多一点的时候,就急不可耐地想给她赐予封号。于是仁宗下旨让大臣们查询前代故事,看是否有先例。经过诸臣的查验,结果得到了唐太宗的嫡幼女也是在幼年时被封为晋阳公主的例子,仁宗大喜,立即颁诏,封年仅两岁的长女为福康公主。为了方便起见,以下都称仁宗长女为福康公主。在生下长女后,仁宗虽然也连续得到过多个子女,但是都没有能够养大成人,最大的第三子赵曦也只活到三岁(实际一岁半)。而且在赵曦于庆历三年(1043年)夭折后,三十四岁的仁宗就再也没有养大过任何儿女,都是出生即夭折。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六年,直到嘉祐四年(1059年),内命妇闻喜县君董氏生下仁宗第九女陈国公主,大宋后宫十余年不闻婴儿啼哭的日子才告结束。在这十六年里,福康公主就成了仁宗唯一的孩子,受尽宠溺、钟爱无比,简直就是皇帝的掌上明珠,仁宗后来的其他孩子,均不能与之相比。福康公主自幼聪明机敏、乖巧可爱,又极为孝顺。仁宗身体不好,有时候得病并久久不愈,少年的福康公主不顾幼弱,坚持守候在仁宗身旁,日夜照料;又赤着脚披散头发向上天祈祷,祈求以自己代替父亲,把疾病转到己身。事后仁宗得知女儿的举动,感动异常,更加喜欢这个懂事的长女。庆历二年(1042年),宋朝和西夏的战争已进入第四年,宋军屡屡战败,西夏步步紧逼,西夏国主李元昊甚至喊出:“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的狂语。同时,澶渊之盟后保持了近四十年和平的宋辽(契丹)关系,也因宋军屡败于西夏,导致辽兴宗逐渐生出借机敲诈宋朝,逼迫宋朝割让土地、增加岁币的企图。于是,辽兴宗正式向宋朝提出将近百年前周世宗北伐时夺取的原幽云十六州中的灜、鄚二州“归还”契丹,并增加岁币数量的无理要求。此时宋朝正在与西夏鏖战,无暇顾及辽(契丹)的敲诈,为了平息契丹人的索求,仁宗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准备用和亲之议来平息契丹人的无理要求,以宗室信安郡王赵允宁的女儿嫁于辽兴宗耶律宗真的长子梁王耶律洪基(即日后的辽道宗)。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契丹人看不上区区郡王之女,却看中了仁宗的亲女儿—福康公主,请求将四岁的福康公主嫁与十岁的耶律洪基。仁宗视福康公主为掌上明珠,钟爱异常,怎么可能割舍、让她远嫁异域,坚决不同意。为了打消契丹人的企图,仁宗派出知制诰富弼为谈判代表,和契丹使者尽力周旋、据理力争,最后打消了辽兴宗想要索回灜、鄚二州,并迎娶福康公主为长子正妻的念头,只以增岁币二十万的代价,结束了这一场外交争端。四岁的福康公主,在懵懵懂懂间,也经历了一场复杂的政治外交风波。此后,作为皇宫内唯一的孩子,又是女孩、构不成实际的威胁,福康公主得到了全体后宫妃嫔的宠爱和纵容,在她聪慧孝顺的另一面,也逐渐生出骄纵蛮横的品性,在仁宗和诸位母妃的溺爱下,养成了刁蛮傲慢、不顾他人的处事方式。仁宗当年是真宗的宫人李氏所生,后来被真宗默许皇后刘氏(当时还是美人)夺过来抚养、据为己有。李氏地位低下,不敢争辩,只能退让。乾兴元年(1022年)真宗去世,仁宗以皇太子身份登基,奉刘氏为皇太后,而生母李氏,依旧以先皇嫔妃的身份生活在宫中,只得到了“宸妃”的称号,数年后在皇宫中悄然去世。刘太后垂帘十年,大权独握,仁宗无从得知自己的身世。而刘太后为了稍微弥补一下李氏被自己夺去孩子的委屈,特从民间寻找到李氏以卖纸钱为生的弟弟李用和,授予其三班奉职,让他进入仕途,也算是给李家一点点回报。李用和此后历任右侍禁、阁门祗候、权提点在京仓草场等职,都是普通低级官员而已。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薨逝,二十三岁的仁宗得以亲政。之后在知情人的奏报下,仁宗才知道自己的生母原来不是刘太后,而是宫中那个普通的宸妃李氏。悲喜交加的仁宗立即赴洪福院祭拜生母,并按照皇后的规格为生母重新发丧,追尊生母为庄懿皇太后。同时,仁宗也将时任考城县兵马都监的亲舅舅李用和召入朝中,加官晋爵,赐以富贵,以表达自己对母家的补偿和对生母的深深思念。李用和被外甥仁宗接连加官,先后任礼宾副使,领八作司使、礼宾使,领皇城司、崇仪使、贺州刺史、宁州刺史、泽州团练使、庆州防御使、鄜州观察使,最后晋封为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成为宋中枢顶级高官,及勋贵中的一员。李用和之前有子李璋,以仁宗母舅身份发达后,又纳了几房妾室,其中杨氏生下次子李玮,另一妾室生李珣。仁宗因生母没有得到过自己一天奉养,心中惭愧,于是对母家特别厚待,舅舅李用和累加官至节度使、侍中,相当于宰相;李璋、李玮、李珣三个表弟都封授官爵,李璋以三班借职入仕,先后任天平军节度观察留后,知澶州,最后做到殿前司指挥使(即殿帅)。李珣也以阁门祗候入仕,先后任均州防御使、相州观察使。而李玮,因为年纪与福康公主相当(大三岁),所以仁宗早早就将其内定为公主的驸马人选,于庆历七年(1047年)正式授李玮为驸马都尉、左卫将军,尚福康公主。李玮实际上是仁宗的表弟、福康公主的表叔,比福康公主高一辈,所以仁宗特地将李玮“升行”,使公主婚后不必行舅姑之礼以奉公婆,提升了李玮地位同时也照顾了福康公主的尊严和面子。嘉祐二年(1057年)六月,二十岁的福康公主受册礼,晋升为兖国公主,同时公主生母淑仪苗氏晋封贤妃,追授三代东宫三少,这都是皇太子生母才有的待遇。福康公主也是宋朝有史以来,第一个行册封礼的公主。为了叙述方便,以下还是称福康公主。嘉祐二年(1057年)八月,仁宗为爱女花费巨资(数十万缗)修建的公主府落成,于是他给福康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大典,让她和驸马李玮完婚。在仁宗看来,自己钟爱的女儿和母家的表弟结为夫妻,怎么都算是亲上加亲,一定会和和美美的。但福康公主自幼在皇宫中养尊处优、受尽宠溺,为人特别自我,除了父母以外,没有看得起的人,简单来说就是被惯坏了,真正的“公主病”。而李玮木讷寡言、又“貌陋性朴”,就是相貌鄙陋性格沉闷,根本不是福康公主心目中驸马的良选,对他一直很疏远。所以,福康公主和李玮之间,毫无感情可言。其实李玮诗文、书画方面有很高的才华,在当时得到了许多名士的赞誉,大书法家米芾就曾经为李玮书画题跋“李氏法书第一”,虽然有奉承的意思,但是也可以看出李玮其实还是有一定文化修养素质的。可是福康公主以貌取人,就是看不上外表粗鄙、性格沉闷的李玮,未成婚前几次三番要仁宗取消婚约。仁宗对母家感情深厚,一心要让李家在朝中立下根基、作为自己日后的助力,所以对福康公主多加抚慰、宠爱宽宥。公主无法违背深爱自己的父皇之意愿,只得不情不愿地遵守婚约,嫁给了一直看不上的表叔李玮。成婚后,无论驸马如何讨好、亲近,甚至曲意奉承,福康公主内心对于李玮的厌恶一直没有消减,夫妻关系十分冷淡。陪嫁而来的內官、宫女等受公主情绪的影响,对驸马李玮的态度也是鄙视轻慢居多。在这种不正常的环境下,福康公主和李玮夫妻之间的隔阂和矛盾愈演愈烈,纠纷步步升级,最终闹出大事来。福康公主成婚后讨厌驸马李玮,既不与其正常沟通、也不大肯和李玮同房,宫中陪嫁而来的內官侍女们也在其中挑拨离间,两人的夫妻关系几乎破裂。同时,李玮的父亲李用和此时已去世,李玮生母杨氏小妾出身、素质不高,还带有市井人家的粗鄙和俗气,又依仗驸马生母的身份在府内指手画脚,对公主和驸马的关系出言讽刺,更是使随公主从皇宫中出来的随侍们极度看不起,多次向公主进言数落其失礼,导致公主更加厌恶驸马,甚至呼其为“庸奴”,基本的礼仪也不顾了。和驸马关系恶劣、无话可说,自己身份高贵又不能随意出府,所以福康公主心中郁闷,只能有时和自己出嫁时从宫中带来的內侍宫女们述说一番,以解心中的苦闷和抑郁。其中陪嫁出宫的勾当公主宅公事:宦官梁怀吉、张承照二人学识优异、素养深厚,很得公主赏识,所以公主在心情不佳时多召唤二人,交谈一番,以为解闷、舒缓心情。福康公主和驸马李玮成婚之后,因关系恶劣,一直没有生育。李玮的母亲杨氏见儿子多年没有子嗣诞育,心中焦急,想要弄明白内因,于是经常偷偷在公主私院外偷窥和探视。嘉祐六年(1061年)的一天,杨氏照常偷窥公主私院时,突然发现公主居然和陪嫁宦官梁怀吉在院内对坐小酌,欢饮谈笑。杨氏市井小民出身,自然不能容忍儿媳有如此举动,立即冲进院中,以市井粗鄙之语斥责公主。福康公主从小深受溺爱、一贯骄纵,哪里见过这样的无礼低俗之人和粗鄙之语,顿时大怒,命侍从将杨氏痛殴一顿,然后连夜出府,直奔皇宫,要找父皇倾诉委屈。按宋朝制度,皇宫大内晚间除非军国大事,不得随意开启宫门。但是仁宗得到女儿受委屈大半夜来向自己哭诉的消息后,还是违反了制度,开门让福康公主进宫。公主入宫后,直接跑到仁宗的寝宫,当着父皇的面大哭大闹,说驸马的母亲以污言秽语侮辱自己,无礼至极。仁宗只能稍稍安慰女儿,平息其心情后把她安置在生母苗贤妃处休息,然后准备第二天详细处理此事。没想到公主连夜叩门入宫的事情迅速传遍朝野,第二天就有谏官上奏,说公主此举违反法度,要加以惩处。驸马李玮在得知母亲和妻子发生冲突后,也在第二天诚惶诚恐地到皇宫内向仁宗请罪。心疼女儿的仁宗一开始准备惩处李玮,准备把他贬到和州担任防御使,但是李玮如果被贬出外,那么福康公主就要夫妻分离,于是仁宗准备大事化小,只罚李玮铜三千斤,就此了事。朝中谏官们则紧紧抓住公主夜叩宫门之事不放,认为公主夫妻不睦、婆媳失和,都是身边内臣侍从行为不谨、挑拨离间所致,应该从重治罪。以司马光为首的谏官们,先后上《论公主内宅状》以及《正家札子》等奏折,请求仁宗以祖宗家法制度来戒饬公主,以敬国法。仁宗平生最在意的是朝中谏官的上疏和言论,而且女儿确实也是闹的不像话,于是他改变主意,做出惩治决定:福康公主的封号由兖国公主降为沂国公主、随侍的內官、保姆、宫女等全部遣散,梁怀吉被发配到西京洛阳打扫宫苑。而驸马李玮在罚铜之外,被命令闭门读书,非诏令不得外出,李玮母杨氏交兄长李璋赡养(其实就是管教,李璋又不是杨氏所生,杨氏无非就是其父李用和的一个小妾而已)。身边的内臣随侍被全部赶走后,福康公主大受刺激,一直以来备受宠爱、骄横傲慢的她第一次遭受如此重挫,对于父皇的处置恼怒不已。在这种挫败感的刺激下,福康公主基因中的精神疾病因子被诱发(其祖父真宗、父亲仁宗都曾经发生过精神疾病),行为神态突然失常,在宫中纵火、上吊、投井自杀,大闹不止,已然成了疯颠之人。见从小珍爱无比的女儿成了这个样子,仁宗即心痛又内疚,于是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把梁怀吉等公主的旧属又全部召回来服侍她,于是福康公主才能稍稍恢复一点神志。公主的生母苗贤妃见女儿成了这个疯疯癫癫的样子,怒气冲天,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到李玮的头上,派心腹內官王务滋去李玮的府上担任府监,准备找他的过失,加以治罪,并趁机结束他和女儿的婚姻。但是李玮性格木讷而老实,没有什么把柄可以抓。不肯罢休的苗贤妃于是向仁宗请旨,要用毒酒将李玮毒杀。仁宗对于母家还是有深厚感情,没有同意这个要求。不过他同意了福康公主从公主府搬回皇宫居住的请求,并让李玮出外知卫州,意在躲开苗贤妃的报复。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在暗地里得知弟弟李玮几乎要被毒杀的消息后,他的兄长李璋立即向仁宗提出了“臣弟玮愚不足以承天恩,乞赐离绝”的请求,代弟弟李玮主动提出和福康公主解除婚约,“和离”以避灾祸。仁宗知道表弟的良苦用心,在内疚和痛惜的心情下,同意了他的请求,免去李玮驸马都尉官职、降为建州观察使,依旧知卫州。福康公主则继续留居于皇宫大内。嘉祐七年(1062年)十一月,仁宗患病,并逐渐加重,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的他依旧挂念母家李氏,对自己没有尽孝而遗憾不已,于是下诏恢复建州观察使李玮的驸马都尉官职,升为安州观察使,将其召还京师供职。同时将福康公主的封号从沂国公主升为岐国公主,恢复她与李玮的夫妻关系(当然,只是名义上的,公主和李玮之间不能见面,一见面公主疯病就要复发,并做自杀举动。)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宋仁宗赵祯驾崩,时年五十四。因为没有亲儿子,所以他以堂兄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为皇子、嗣子,改名赵曙,承袭大统。仁宗去世后,皇子赵曙继位,即宋英宗。在英宗即位前后,身为殿前司都指挥使的李璋坚决站在新帝一边,并立下大功,李家成为英宗朝的新贵,在朝中根基更加稳固了。英宗登基后,晋封名义上的妹妹福康公主为越国长公主,但是没有让她继续留居皇宫(皇帝的妹妹一直住在皇宫内,实在也不好安排),而是遣送出宫,安置在驸马李玮的府邸中,不过英宗为了保护妹妹,命令李玮平日里不要和公主见面,以免刺激公主。疼爱自己的父皇仁宗不在了,母亲苗贵妃(英宗登基后,尊奉苗贤妃为仁宗贵妃)也圉于先皇妃嫔的身份不便过多干涉(也干涉不了),继位的英宗又不是自己的亲哥哥,还要从宫中返回到早已夫妻情绝的李玮府上居住,福康公主早年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恩宠和荣光再也不复重现。而她此后的生活,可想而知是何等的落寞和悲凉。不过这些在史书上一律没有记载,真实情况如何,没有人知道了。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驾崩,福康公主名义上的侄子赵顼即位,即宋神宗。神宗晋封福康公主为楚国大长公主,并厚加赏赐,以安慰这个婚姻不幸的姑母。熙宁元年(1068年),神宗取消了驸马“升行”制度,此后宋朝驸马不再提升辈分,所尚公主也得以舅姑之礼侍奉公婆,福康公主因此在名份上被明确为李家的儿媳,想要和李玮再次和离的可能性愈发渺茫了。同年,安州观察使、驸马都尉李玮以自己无后为由,向神宗请旨,要把兄长李璋的第十一子李墦过继为养子,神宗同意了姑父的请求,授李墦为供备库副使,赐名承徽。熙宁三年(1070年),和驸马李玮早已形同陌路的福康公主在度过了十三年名存实亡的婚姻生活后,郁郁而终,时年三十三岁。如同开头说描述的那样,神宗在亲临姑母府邸祭奠时,发现驸马李玮自恢复和公主婚姻后对她一直不管不顾、刻意慢待,导致公主日常生活窘迫、供养不足。怒气迸发的神宗惩处了李玮,将他贬为郴州团练使、安置在陈州,算是为这个半生不幸的姑母出了一口气。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驾崩,皇太子赵煦继位,即宋哲宗。哲宗登基后大赦天下,李玮也因此得以返回京师,被晋封为建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元祐元年(1086年),五十一岁的李玮辞世,被追赠为太师、中书令。李玮和福康公主的嗣子李承徽,则在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奉旨和福康公主的妹妹庆寿公主(即秦鲁国大长公主,仁宗第十女)第三女信都郡主钱氏成婚,再一次联姻皇家。同年,徽宗加封姑祖母秦国大长公主为周陈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改封为庄孝明懿大长帝姬。福康公主曲折离奇的一生,就在不断加封的尊号下,逐渐湮灭、并最终掩于岁月流逝之中。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延禧攻略》让弘昼这位荒唐王爷再次步入我们的视野,只是这次弘昼的出镜,相比于此前在《雍正王朝》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复杂。《延禧攻略》与《雍正王朝》中的弘昼在《延禧攻略》中,对弘昼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看点是,身为亲王的他因为眷恋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而卷入了宫斗和前朝的政争。不过,我个人更感兴趣的却是另外一段情节。弘昼在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弘历比试剑法,一剑伤到了弘历的臂膀,自己的母亲连忙过去查看弘历的伤情,并责令弘昼立即认错。弘昼心有不甘,却只能忍辱,事后他母亲告诉他,弘历是你皇爷爷和阿玛钦定的继承人,我们母子若要保一世平安就必须永远输给他。于是在《延》剧中,弘昼被设定成一个长相帅气,能力出众,但却因躲避乾隆的猜忌和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而被迫示弱、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最后本可保一世安稳,却不惜为了辉发那拉氏而铤而走险,走上了谋反的路。而在多年前的另一部剧《雍正王朝》中,弘昼依旧是那个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但其圆融通透,大智若愚的特质则远胜于《延》剧弘昼形象。比如面对八叔胤禩和皇三子弘时的阴谋,弘昼看破不说破,却在朝会前秘密传递给了十三叔胤祥。而在事后令其去抄老八的家时,他假托血光之灾,大搞活出丧,坚决闭门不出,以示其绝不参与政治斗争的态度。面对雍正绵里藏针的试探,弘昼小心应对,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令雍正彻底卸下心防。也难怪剧中胤禩会对老三弘时说,你们这三兄弟中,最聪明最通透的当属弘昼。或许我们可以就此总结:《延》剧中的弘昼更年长,却依旧像个少年,而《雍》剧中的弘昼更年轻,却成熟得像个老年人。影视剧中的弘昼自然算不得历史,但似乎都能找到一丝历史的剪影。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弘昼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太平王爷弘昼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第五子。在做皇子时他基本没当过什么差,只是在雍正十三年奉命与弘历及鄂尔泰协同办理苗疆事务。我们猜都能猜到,弘昼在这项差事上就是个陪衬,但无尺寸之功的他却早在雍正十一年就晋升为和亲王了。以雍正的性格看,他不大可能提拔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加上九子夺嫡的梦魇历历在目,想必雍正对弘昼的偏爱应该是事出有因的。若不是对弘昼特别放心,甚至心怀感激,恐怕雍正很难对他如此优容。乾隆继位后,好运气继续伴随着弘昼。乾隆一上来,就把雍正潜邸的财富很慷慨地全都赏赐给了他。接收了一笔巨财的弘昼,底气更足,也更加肆意妄为,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殴打贵为军机大臣、一等公的名将讷亲。乾隆见状,竟然默不作声,不加阻拦。如果说乾隆是因为感激弘昼当年退出皇位争夺而对他格外开恩优待的话,那么作为乾隆朝施政方针的分水岭,乾隆十三年后,开始六亲不认的乾隆却依旧没去惩治弘昼,即便他所做的那些违背礼制、顶撞皇帝的事儿随便抽出一条来就足以对他施以大惩了。而在职务问题上,弘昼在乾隆朝接手的一直都是闲散差事,主要侧重满洲人的内务,而非国务。乾隆四年,管理雍正潜邸事务、武英殿事务,兼正白旗满洲都统;五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一年,任玉碟馆总裁;十八年,任议政大臣;二十八年,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可见,弘昼不仅得到了乾隆的优待,整日闲散不说,还赶上了乾隆朝前期的太平景象,说他是个太平王爷,显然不为过。死因成疑的弘昼尽管做了一世的太平王爷,但他的死因却是众说纷纭。按照《清史稿》中的记载,和亲王弘昼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因为礼制僭越的小毛病被乾隆施以罚俸三年的小惩。按说这样的小惩对弘昼来说无异于挠痒痒,毕竟在清朝,哪个大小官员是靠俸禄活着的,更何况是亲王。但是紧接着便又说弘昼病了,乾隆还亲到府上探病,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不久弘昼就死了。史料的记载是:三十年,薨,予谥恭。子永璧,袭。除了罚俸和生病,一切看起来都很圆满,但不少人对此产生了质疑,猜测弘昼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赐死,然后对外宣称是正常死亡。而最流行的猜测就是,弘昼故作荒唐,实则韬光养晦,密谋造反,事泄被赐死。可能是考虑到戏剧冲突很足,《延禧攻略》选择了以这一猜测来呈现剧情。但如果我们参照乾隆初年对弘皙逆案的处理决定来看,对弘昼的处理显然有些南辕北辙。乾隆四年弘皙案发,弘皙被革除亲王爵,除籍,并被囚禁于景山东果园。同时涉事的几位宗室也没有好下场,允禄革去亲王双俸,弘升永远圈禁,弘昌、弘普革爵,弘晈保留王号,但永远住俸。而对弘昼呢,不仅没革爵,还赐谥号为恭,令其子永璧承袭爵位。这哪里是惩罚,几乎就是满满的恩典。而且以清朝皇帝对待王爷“疑似谋反”的一贯态度来看,虽不至于人头落地,但革爵妥妥的没商量,而且不需要遮掩什么,就连雍正处理老八胤禩那么有争议的事件,都没一丝遮掩,可见谋反的猜测应不太靠谱,弘昼十有八九就是因病去世。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或许,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弘昼再也无法浮出水面了,我们只能透过不太靠谱的史料和笔记杂谈,去试图把若隐若现的弘昼拢在一方池塘里,殊不知那只是水中月,当不得真的。这也是历史学人永恒的困惑与残酷。不过,弘昼却留下了一首诗,这可能是他唯一传世的一首诗。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爱新觉罗?弘昼《金樽吟》从诗中,我们似乎又读到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弘昼。无奈中带着一丝通透,醉卧红尘的梦境冲淡了世事无常的清醒,他似乎道出了我们每个人永恒的孤独。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富察皇后是整部《延禧攻略》中最讨喜的脸色,她温柔大方,知书达礼,和蔼可亲,没有在深宫中那些婢子娘娘的势利和勾心斗角!她只是一心的爱着皇上,一心的对皇上好!电视剧中她曾经说过,从她嫁给皇帝她就不是原来的她了!如果不是看到璎珞,我想皇后可能早就哀莫大于心死了!皇后的大儿子9岁夭折对于她的打击非常的大,电视剧一开始的时候皇后就郁郁寡欢!皇后第二个孩子还没有出生就被高贵妃设计害死,自己也是在床上昏迷很久!在昨天播出的剧集中尔晴诱惑皇后要孩子,皇后答应了!她的答应并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是想和皇上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第三个孩子还是没有保住,这样的情况皇后根本就忍受不了了,从她和皇上似疯魔的对话中,就知道她已经心死了!这是一个可怜的女子,放在现实中一个女人如果连续失去3个孩子她会怎样呢?很多现实告诉我们有些人失去一个就会疯掉,更何况是三个!人心都是肉长的!《延禧攻略》里,富察皇后与魏璎珞本质上有相似的地方:天性纯良,不爱拘束。其实她们俩个人都得到了皇帝的真爱!但是她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实在是天差地别,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处事的方法大相径庭,结局自然不会相同!富察 容音临终时说自己有五错:①生在富察家,天性不爱拘束,不妒不怨,偏偏嫁入皇室成为大清皇后,其错一也。②成了六宫典范,从了体统规矩,依旧留恋过去,大梦不醒,其错一也。③失去了真正的自己,成了牵线木偶,却贪恋儿女情长,寄望得到皇上的爱,其错一也。④生下永琏永琮却根本无力保全,以至痛失爱子,实在枉为人母,其错一也。⑤天家本就无情,被森严的礼教束缚,却妄想君王有情,全不知人心险恶,天道残忍,其错一也。富察 容音身上有女性所有的优点:端庄、美貌、善良、贤淑、知书达理。若是寻常人家她就是丈夫的白月光,可惜她嫁的人是天子,而且是皇后。她不光要有这些贤良淑德,更要有母仪天下的威严,还要有统领后宫的杀伐决断!容音不但离这些要求太远,她还想要自由自在,儿女情长。这在尔虞我诈的后宫是多么天真,甚至可笑,所以她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富察家的体面也让身边人尔晴撕光,最后只有离开这个纷繁的世界,纵身一跃………容音走后,皇帝要明玉为皇后盛装入殓,魏璎珞想最后一次满足容音的愿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走。皇帝不允许,让明玉为皇后娘娘梳妆,魏璎珞推开珠宝盒说:皇后娘娘不喜欢这些,请皇上开恩准娘娘无牵无挂地走!皇帝说:她是皇后不能一身素服。魏璎珞争辩:娘娘若在乎身外之物,就不会从高处一跃!皇帝吼道:她永远都是朕的皇后,不会心无挂碍,更不能自由自在……后来皇帝出宫在外时对海兰察吐露心扉:在令妃诘问朕之前,朕一直对容音的多愁善感很失望,她是个完美的妻子却不是个称职的皇后,她的肩膀实在太柔弱了,皇后的凤冠令她喘不过气来,她的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而对朕却是必须要遮盖的丑闻……富察 容音死后,魏璎珞为了查找皇后的死因,为她讨还公道,重回陷阱密布的深宫,凭借她的聪明、勇敢一步步做了皇帝的宠妃。魏璎珞与容音最大的区别就是会保护自己,容音对任何人坦诚相待从不设防才吃了大亏。而魏璎珞就是一只警醒的刺猬,随时准备竖起全身的尖刺。这与魏璎珞从小所处的环境有关,幼年丧母,是姐姐一手拉扯大的,魏璎珞从小就要学会在夹缝中生存。容音是富察家的大小姐,从小在优渥的环境下长大,怎能体会人世的艰辛与人性的险恶,她是温室里的鲜花,不能经受疾风骤雨,当她失去孩子,当她的亲人、她的闺蜜、她的丈夫背叛她时,她只能选择纵身一跃……而魏璎珞身上的倨强、顽强、不服输,甚至是睚眦必报的性格正是她吸引皇帝的地方!这句话最早是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之子刘子鸾被哥哥刘子业杀死之前所说,不过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亡国之君,则是南朝宋末代皇帝刘凖。刘子鸾被哥哥刘子业所杀,是因为刘骏生前宠爱刘子鸾的母亲殷淑仪,因此对刘子鸾也是特别偏爱。结果刘子业嫉恨在心,继位以后就将殷淑仪所生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全部杀死,年仅10岁的刘子鸾临死前说了这句话。结果没多久南朝宋最后一个皇帝刘凖也说了这句话。刘凖是宋明帝刘彧三子,生于公元467年,公元477年后废帝刘昱被杀,年仅11岁的刘凖被萧道成拥立为帝,不过仅仅是一个傀儡而已,实权都掌握在相国齐王萧道成的手中。刘凖继位仅仅两年后,萧道成就逼他禅位。年仅13岁的刘凖惊慌失措,萧道成保证不伤害他以后,刘凖也说了一句“愿生生世世不复生帝王家”。不过不到一个月,被囚禁在丹阳宫的刘凖只是因为街上马蹄声杂乱,监视的士兵以为有人发动兵变要解救刘凖,于是将他杀死。从事后萧道成奖励士兵来看,即使没有这个突发事件,刘凖也活不长,所以他的这句感叹也是有感而发。帝王之家固然享尽荣华富贵,不过风险也大,而且大多亲情单薄。而在南北朝这个比较混乱的年代里,成为皇帝固然要忙于守护江山社稷,不当皇帝也要担心皇帝是不是会疑心自己而死于非命,所以刘子鸾和刘凖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宋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初九,宋神宗赵顼得到奏报:自己名义上的姑母、仁宗皇帝长女、楚国大长公主薨逝。对于这个只比自己大十岁的姑母在婚姻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幸,神宗未登基前就早有耳闻,心中也十分同情,于是亲自前往楚国大长公主和驸马李玮居住的宅邸奠酒祭拜。等到了大长公主的宅邸,亲眼见到姑母生前的住所和日常起居用度物品后,神宗才知道姑母这几年是过着怎样的一种凄凉生活:居住的屋子破旧低矮,时值隆冬,居然连正常的取暖设施也不齐备;卧室中的被褥铺盖也生了虱子,很是脏乱,往日肯定是没有及时清洗。在拜祭姑母遗容时,神宗还发现她的脸上有烧伤的痕迹,问侍候的下人才得知:冬日寒冷,而府中准备的取暖炭炉却没有及时给公主预备,搞得公主竟然要自己动手点炉子,不慎被炭火灼伤了脸,留下疤痕。获悉内情的神宗大怒,立即召随侍的中书舍人陛见,下旨说:“李玮(楚国大长公主驸马)负仁宗圣恩,奉长主无礼,可便与节度副使安置!”因为神宗此时才二十二岁,年轻不能抑制情绪,而心中既怒且悲无法控制,所以几乎是哭着下达的旨意。中书省官员莫名其妙,不明白为什么皇帝突然发怒,要在姑母刚刚去世的时候就惩处姑父、将其贬官外放,所以小心翼翼地询问神宗,到底因何故而迁怒于驸马李玮。神宗气愤难平地回复:“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朕身为长主子侄辈,岂能坐视不顾!”见皇帝如此动怒,且楚国大长公主确实有被驸马李玮冷遇慢待、从而抑郁去世的遭遇,中书舍人们不敢怠慢,立即执行了皇帝的旨意,草诏并交宰相审议。于是李玮被剥夺驸马都尉官职、以“奉主无状”的罪名贬为郴州团练使,但不让他前去赴任,而是安置在陈州闲居。之后,神宗追封姑母为秦国大长公主,上谥号“庄孝”,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当年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朝贺礼及御楼饮宴乐礼也取消了,以表达对大长公主的致哀。正月十七朝会结束后,神宗还命诸辅臣去诸神御殿上香,祭拜大长公主。公主在去世后,总算有了一丝丝体面和尊荣,这也是神宗以侄子的身份,对她生前不幸遭遇的一种弥补手段吧。为什么堂堂大宋大长公主,身份贵重、金枝玉叶,又是仁宗皇帝最钟爱的长女,最终却婚姻不幸、落得这样一个凄凉落寞的结局,最后郁郁而终。这个故事,就要从三十三年前说起。宋宝元元年(1038年),宋仁宗的长女出生了,健康而结实。虽然在上一年,仁宗的德妃俞氏曾经给他生下了皇长子,不过男婴生下来一天就夭折了。所以,这个平安成长的长女才是仁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孩子。仁宗对于长女宠爱无比,倾注了满满的父爱,在女儿只有一岁多一点的时候,就急不可耐地想给她赐予封号。于是仁宗下旨让大臣们查询前代故事,看是否有先例。经过诸臣的查验,结果得到了唐太宗的嫡幼女也是在幼年时被封为晋阳公主的例子,仁宗大喜,立即颁诏,封年仅两岁的长女为福康公主。为了方便起见,以下都称仁宗长女为福康公主。在生下长女后,仁宗虽然也连续得到过多个子女,但是都没有能够养大成人,最大的第三子赵曦也只活到三岁(实际一岁半)。而且在赵曦于庆历三年(1043年)夭折后,三十四岁的仁宗就再也没有养大过任何儿女,都是出生即夭折。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六年,直到嘉祐四年(1059年),内命妇闻喜县君董氏生下仁宗第九女陈国公主,大宋后宫十余年不闻婴儿啼哭的日子才告结束。在这十六年里,福康公主就成了仁宗唯一的孩子,受尽宠溺、钟爱无比,简直就是皇帝的掌上明珠,仁宗后来的其他孩子,均不能与之相比。福康公主自幼聪明机敏、乖巧可爱,又极为孝顺。仁宗身体不好,有时候得病并久久不愈,少年的福康公主不顾幼弱,坚持守候在仁宗身旁,日夜照料;又赤着脚披散头发向上天祈祷,祈求以自己代替父亲,把疾病转到己身。事后仁宗得知女儿的举动,感动异常,更加喜欢这个懂事的长女。庆历二年(1042年),宋朝和西夏的战争已进入第四年,宋军屡屡战败,西夏步步紧逼,西夏国主李元昊甚至喊出:“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的狂语。同时,澶渊之盟后保持了近四十年和平的宋辽(契丹)关系,也因宋军屡败于西夏,导致辽兴宗逐渐生出借机敲诈宋朝,逼迫宋朝割让土地、增加岁币的企图。于是,辽兴宗正式向宋朝提出将近百年前周世宗北伐时夺取的原幽云十六州中的灜、鄚二州“归还”契丹,并增加岁币数量的无理要求。此时宋朝正在与西夏鏖战,无暇顾及辽(契丹)的敲诈,为了平息契丹人的索求,仁宗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准备用和亲之议来平息契丹人的无理要求,以宗室信安郡王赵允宁的女儿嫁于辽兴宗耶律宗真的长子梁王耶律洪基(即日后的辽道宗)。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契丹人看不上区区郡王之女,却看中了仁宗的亲女儿—福康公主,请求将四岁的福康公主嫁与十岁的耶律洪基。仁宗视福康公主为掌上明珠,钟爱异常,怎么可能割舍、让她远嫁异域,坚决不同意。为了打消契丹人的企图,仁宗派出知制诰富弼为谈判代表,和契丹使者尽力周旋、据理力争,最后打消了辽兴宗想要索回灜、鄚二州,并迎娶福康公主为长子正妻的念头,只以增岁币二十万的代价,结束了这一场外交争端。四岁的福康公主,在懵懵懂懂间,也经历了一场复杂的政治外交风波。此后,作为皇宫内唯一的孩子,又是女孩、构不成实际的威胁,福康公主得到了全体后宫妃嫔的宠爱和纵容,在她聪慧孝顺的另一面,也逐渐生出骄纵蛮横的品性,在仁宗和诸位母妃的溺爱下,养成了刁蛮傲慢、不顾他人的处事方式。仁宗当年是真宗的宫人李氏所生,后来被真宗默许皇后刘氏(当时还是美人)夺过来抚养、据为己有。李氏地位低下,不敢争辩,只能退让。乾兴元年(1022年)真宗去世,仁宗以皇太子身份登基,奉刘氏为皇太后,而生母李氏,依旧以先皇嫔妃的身份生活在宫中,只得到了“宸妃”的称号,数年后在皇宫中悄然去世。刘太后垂帘十年,大权独握,仁宗无从得知自己的身世。而刘太后为了稍微弥补一下李氏被自己夺去孩子的委屈,特从民间寻找到李氏以卖纸钱为生的弟弟李用和,授予其三班奉职,让他进入仕途,也算是给李家一点点回报。李用和此后历任右侍禁、阁门祗候、权提点在京仓草场等职,都是普通低级官员而已。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薨逝,二十三岁的仁宗得以亲政。之后在知情人的奏报下,仁宗才知道自己的生母原来不是刘太后,而是宫中那个普通的宸妃李氏。悲喜交加的仁宗立即赴洪福院祭拜生母,并按照皇后的规格为生母重新发丧,追尊生母为庄懿皇太后。同时,仁宗也将时任考城县兵马都监的亲舅舅李用和召入朝中,加官晋爵,赐以富贵,以表达自己对母家的补偿和对生母的深深思念。李用和被外甥仁宗接连加官,先后任礼宾副使,领八作司使、礼宾使,领皇城司、崇仪使、贺州刺史、宁州刺史、泽州团练使、庆州防御使、鄜州观察使,最后晋封为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成为宋中枢顶级高官,及勋贵中的一员。李用和之前有子李璋,以仁宗母舅身份发达后,又纳了几房妾室,其中杨氏生下次子李玮,另一妾室生李珣。仁宗因生母没有得到过自己一天奉养,心中惭愧,于是对母家特别厚待,舅舅李用和累加官至节度使、侍中,相当于宰相;李璋、李玮、李珣三个表弟都封授官爵,李璋以三班借职入仕,先后任天平军节度观察留后,知澶州,最后做到殿前司指挥使(即殿帅)。李珣也以阁门祗候入仕,先后任均州防御使、相州观察使。而李玮,因为年纪与福康公主相当(大三岁),所以仁宗早早就将其内定为公主的驸马人选,于庆历七年(1047年)正式授李玮为驸马都尉、左卫将军,尚福康公主。李玮实际上是仁宗的表弟、福康公主的表叔,比福康公主高一辈,所以仁宗特地将李玮“升行”,使公主婚后不必行舅姑之礼以奉公婆,提升了李玮地位同时也照顾了福康公主的尊严和面子。嘉祐二年(1057年)六月,二十岁的福康公主受册礼,晋升为兖国公主,同时公主生母淑仪苗氏晋封贤妃,追授三代东宫三少,这都是皇太子生母才有的待遇。福康公主也是宋朝有史以来,第一个行册封礼的公主。为了叙述方便,以下还是称福康公主。嘉祐二年(1057年)八月,仁宗为爱女花费巨资(数十万缗)修建的公主府落成,于是他给福康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大典,让她和驸马李玮完婚。在仁宗看来,自己钟爱的女儿和母家的表弟结为夫妻,怎么都算是亲上加亲,一定会和和美美的。但福康公主自幼在皇宫中养尊处优、受尽宠溺,为人特别自我,除了父母以外,没有看得起的人,简单来说就是被惯坏了,真正的“公主病”。而李玮木讷寡言、又“貌陋性朴”,就是相貌鄙陋性格沉闷,根本不是福康公主心目中驸马的良选,对他一直很疏远。所以,福康公主和李玮之间,毫无感情可言。其实李玮诗文、书画方面有很高的才华,在当时得到了许多名士的赞誉,大书法家米芾就曾经为李玮书画题跋“李氏法书第一”,虽然有奉承的意思,但是也可以看出李玮其实还是有一定文化修养素质的。可是福康公主以貌取人,就是看不上外表粗鄙、性格沉闷的李玮,未成婚前几次三番要仁宗取消婚约。仁宗对母家感情深厚,一心要让李家在朝中立下根基、作为自己日后的助力,所以对福康公主多加抚慰、宠爱宽宥。公主无法违背深爱自己的父皇之意愿,只得不情不愿地遵守婚约,嫁给了一直看不上的表叔李玮。成婚后,无论驸马如何讨好、亲近,甚至曲意奉承,福康公主内心对于李玮的厌恶一直没有消减,夫妻关系十分冷淡。陪嫁而来的內官、宫女等受公主情绪的影响,对驸马李玮的态度也是鄙视轻慢居多。在这种不正常的环境下,福康公主和李玮夫妻之间的隔阂和矛盾愈演愈烈,纠纷步步升级,最终闹出大事来。福康公主成婚后讨厌驸马李玮,既不与其正常沟通、也不大肯和李玮同房,宫中陪嫁而来的內官侍女们也在其中挑拨离间,两人的夫妻关系几乎破裂。同时,李玮的父亲李用和此时已去世,李玮生母杨氏小妾出身、素质不高,还带有市井人家的粗鄙和俗气,又依仗驸马生母的身份在府内指手画脚,对公主和驸马的关系出言讽刺,更是使随公主从皇宫中出来的随侍们极度看不起,多次向公主进言数落其失礼,导致公主更加厌恶驸马,甚至呼其为“庸奴”,基本的礼仪也不顾了。和驸马关系恶劣、无话可说,自己身份高贵又不能随意出府,所以福康公主心中郁闷,只能有时和自己出嫁时从宫中带来的內侍宫女们述说一番,以解心中的苦闷和抑郁。其中陪嫁出宫的勾当公主宅公事:宦官梁怀吉、张承照二人学识优异、素养深厚,很得公主赏识,所以公主在心情不佳时多召唤二人,交谈一番,以为解闷、舒缓心情。福康公主和驸马李玮成婚之后,因关系恶劣,一直没有生育。李玮的母亲杨氏见儿子多年没有子嗣诞育,心中焦急,想要弄明白内因,于是经常偷偷在公主私院外偷窥和探视。嘉祐六年(1061年)的一天,杨氏照常偷窥公主私院时,突然发现公主居然和陪嫁宦官梁怀吉在院内对坐小酌,欢饮谈笑。杨氏市井小民出身,自然不能容忍儿媳有如此举动,立即冲进院中,以市井粗鄙之语斥责公主。福康公主从小深受溺爱、一贯骄纵,哪里见过这样的无礼低俗之人和粗鄙之语,顿时大怒,命侍从将杨氏痛殴一顿,然后连夜出府,直奔皇宫,要找父皇倾诉委屈。按宋朝制度,皇宫大内晚间除非军国大事,不得随意开启宫门。但是仁宗得到女儿受委屈大半夜来向自己哭诉的消息后,还是违反了制度,开门让福康公主进宫。公主入宫后,直接跑到仁宗的寝宫,当着父皇的面大哭大闹,说驸马的母亲以污言秽语侮辱自己,无礼至极。仁宗只能稍稍安慰女儿,平息其心情后把她安置在生母苗贤妃处休息,然后准备第二天详细处理此事。没想到公主连夜叩门入宫的事情迅速传遍朝野,第二天就有谏官上奏,说公主此举违反法度,要加以惩处。驸马李玮在得知母亲和妻子发生冲突后,也在第二天诚惶诚恐地到皇宫内向仁宗请罪。心疼女儿的仁宗一开始准备惩处李玮,准备把他贬到和州担任防御使,但是李玮如果被贬出外,那么福康公主就要夫妻分离,于是仁宗准备大事化小,只罚李玮铜三千斤,就此了事。朝中谏官们则紧紧抓住公主夜叩宫门之事不放,认为公主夫妻不睦、婆媳失和,都是身边内臣侍从行为不谨、挑拨离间所致,应该从重治罪。以司马光为首的谏官们,先后上《论公主内宅状》以及《正家札子》等奏折,请求仁宗以祖宗家法制度来戒饬公主,以敬国法。仁宗平生最在意的是朝中谏官的上疏和言论,而且女儿确实也是闹的不像话,于是他改变主意,做出惩治决定:福康公主的封号由兖国公主降为沂国公主、随侍的內官、保姆、宫女等全部遣散,梁怀吉被发配到西京洛阳打扫宫苑。而驸马李玮在罚铜之外,被命令闭门读书,非诏令不得外出,李玮母杨氏交兄长李璋赡养(其实就是管教,李璋又不是杨氏所生,杨氏无非就是其父李用和的一个小妾而已)。身边的内臣随侍被全部赶走后,福康公主大受刺激,一直以来备受宠爱、骄横傲慢的她第一次遭受如此重挫,对于父皇的处置恼怒不已。在这种挫败感的刺激下,福康公主基因中的精神疾病因子被诱发(其祖父真宗、父亲仁宗都曾经发生过精神疾病),行为神态突然失常,在宫中纵火、上吊、投井自杀,大闹不止,已然成了疯颠之人。见从小珍爱无比的女儿成了这个样子,仁宗即心痛又内疚,于是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把梁怀吉等公主的旧属又全部召回来服侍她,于是福康公主才能稍稍恢复一点神志。公主的生母苗贤妃见女儿成了这个疯疯癫癫的样子,怒气冲天,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到李玮的头上,派心腹內官王务滋去李玮的府上担任府监,准备找他的过失,加以治罪,并趁机结束他和女儿的婚姻。但是李玮性格木讷而老实,没有什么把柄可以抓。不肯罢休的苗贤妃于是向仁宗请旨,要用毒酒将李玮毒杀。仁宗对于母家还是有深厚感情,没有同意这个要求。不过他同意了福康公主从公主府搬回皇宫居住的请求,并让李玮出外知卫州,意在躲开苗贤妃的报复。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在暗地里得知弟弟李玮几乎要被毒杀的消息后,他的兄长李璋立即向仁宗提出了“臣弟玮愚不足以承天恩,乞赐离绝”的请求,代弟弟李玮主动提出和福康公主解除婚约,“和离”以避灾祸。仁宗知道表弟的良苦用心,在内疚和痛惜的心情下,同意了他的请求,免去李玮驸马都尉官职、降为建州观察使,依旧知卫州。福康公主则继续留居于皇宫大内。嘉祐七年(1062年)十一月,仁宗患病,并逐渐加重,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的他依旧挂念母家李氏,对自己没有尽孝而遗憾不已,于是下诏恢复建州观察使李玮的驸马都尉官职,升为安州观察使,将其召还京师供职。同时将福康公主的封号从沂国公主升为岐国公主,恢复她与李玮的夫妻关系(当然,只是名义上的,公主和李玮之间不能见面,一见面公主疯病就要复发,并做自杀举动。)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宋仁宗赵祯驾崩,时年五十四。因为没有亲儿子,所以他以堂兄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为皇子、嗣子,改名赵曙,承袭大统。仁宗去世后,皇子赵曙继位,即宋英宗。在英宗即位前后,身为殿前司都指挥使的李璋坚决站在新帝一边,并立下大功,李家成为英宗朝的新贵,在朝中根基更加稳固了。英宗登基后,晋封名义上的妹妹福康公主为越国长公主,但是没有让她继续留居皇宫(皇帝的妹妹一直住在皇宫内,实在也不好安排),而是遣送出宫,安置在驸马李玮的府邸中,不过英宗为了保护妹妹,命令李玮平日里不要和公主见面,以免刺激公主。疼爱自己的父皇仁宗不在了,母亲苗贵妃(英宗登基后,尊奉苗贤妃为仁宗贵妃)也圉于先皇妃嫔的身份不便过多干涉(也干涉不了),继位的英宗又不是自己的亲哥哥,还要从宫中返回到早已夫妻情绝的李玮府上居住,福康公主早年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恩宠和荣光再也不复重现。而她此后的生活,可想而知是何等的落寞和悲凉。不过这些在史书上一律没有记载,真实情况如何,没有人知道了。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驾崩,福康公主名义上的侄子赵顼即位,即宋神宗。神宗晋封福康公主为楚国大长公主,并厚加赏赐,以安慰这个婚姻不幸的姑母。熙宁元年(1068年),神宗取消了驸马“升行”制度,此后宋朝驸马不再提升辈分,所尚公主也得以舅姑之礼侍奉公婆,福康公主因此在名份上被明确为李家的儿媳,想要和李玮再次和离的可能性愈发渺茫了。同年,安州观察使、驸马都尉李玮以自己无后为由,向神宗请旨,要把兄长李璋的第十一子李墦过继为养子,神宗同意了姑父的请求,授李墦为供备库副使,赐名承徽。熙宁三年(1070年),和驸马李玮早已形同陌路的福康公主在度过了十三年名存实亡的婚姻生活后,郁郁而终,时年三十三岁。如同开头说描述的那样,神宗在亲临姑母府邸祭奠时,发现驸马李玮自恢复和公主婚姻后对她一直不管不顾、刻意慢待,导致公主日常生活窘迫、供养不足。怒气迸发的神宗惩处了李玮,将他贬为郴州团练使、安置在陈州,算是为这个半生不幸的姑母出了一口气。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驾崩,皇太子赵煦继位,即宋哲宗。哲宗登基后大赦天下,李玮也因此得以返回京师,被晋封为建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元祐元年(1086年),五十一岁的李玮辞世,被追赠为太师、中书令。李玮和福康公主的嗣子李承徽,则在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奉旨和福康公主的妹妹庆寿公主(即秦鲁国大长公主,仁宗第十女)第三女信都郡主钱氏成婚,再一次联姻皇家。同年,徽宗加封姑祖母秦国大长公主为周陈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改封为庄孝明懿大长帝姬。福康公主曲折离奇的一生,就在不断加封的尊号下,逐渐湮灭、并最终掩于岁月流逝之中。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简单,朱明后裔多被满清屠杀光了。朱明后裔曾经有十多万规模,在经历了明末农民起义后损失了大半。剩下的,基本都死于满清的追杀。满清是异族政权,对于入住中原是很心虚的。所以,他们不惜一切的追杀朱明皇室后裔,试图将她们斩尽杀绝。比如安昌郡王朱肃渣,战乱中逃亡浙江继续抵抗满清,结果战死。他的儿子只有几岁,被母亲带着逃到杭州杭净寺出家,试图通过做小和尚逃过满清追杀。为了保证儿子活下去,这个王妃投水自尽,死前偷偷将藩王的印章交给儿子收藏。结果孩子毕竟是孩子,一次无意中泄露了这个印章的秘密,被杭州官府发现。于是,这个安昌王长子仍被官府抓捕处死。更倒霉的是杭净寺的数百僧人和道人,均被当做窝藏朝廷钦犯,大部分被杀,少部分被充军。被满清俘虏的藩王,为了表示宽大通常不杀,养起来。但是,潞王之流都没有可以考证的后裔,一般认为是不允许他们生育。唯一保留下来的是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朝施琅攻陷台湾俘虏的大名皇室后裔。宁靖王朱术桂上吊自杀殉国,益王朱怡镐之子才七岁。康熙时期为了表示仁政,将他们安置于山东、河南等郡县养起来,实际等于软禁。直到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康熙才宣布朱明后人无罪:“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但没有人上当,朱明后人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所以,朱明的后人其实是很少的。相反,爱新觉罗可多了。满清垮台的时候,爱新觉罗家族有十多万人,这么多年估计也有上百万人,加上冒充的,出现几百万没什么稀奇。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不管是外戚,宦官,还是皇室宗室的权力都是直接源自于皇权的,认识这一点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本,虽然这三者的权力都源自于皇权,但是情况却有些不一样,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外戚的权力是皇权赐予,并且有所延伸,而宗亲的权力虽然也是皇权赋予,但是却由血脉关系联系。在中国古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性血脉关系的延续,也影响到普通家庭财富的继承权,权贵阶级政治权力,爵位的继承权。这一点对于宗室成员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就比如历代的开国君王,他们对于封赏官爵,最大方的往往不是开国功勋,而是自己的宗族兄弟们,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在开创基业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利的贡献。不过这也是家天下王朝的一个特点,“任人唯亲”,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宗族的人就算惦记着皇位,那个皇位以后还跟自己姓,外戚惦记着皇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宗族成员里又封了一堆同姓王,就是为了防止异姓王心怀不轨的。事实上,这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诸吕之乱时,没有这些同姓的皇室宗亲,恐怕江山真要改姓吕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汉却常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而皇室宗亲大多是直接造反,很少形成政治影响力呢?这还是和宗亲的血脉关系有关,刘邦在建国后,分封了同姓诸侯王,虽然他们不是刘邦的子嗣,但是却和刘邦是有直接的血脉关系的,虽然到了汉景帝时期,这种血脉关系已经变得很远的,不过这些藩王们仍然是具有皇位继承权的,当然了,如果非得派个继承权的顺序,他们可能在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所以皇室宗亲和外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皇室宗亲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是皇位的坚定捍卫者,但是在和平时期,却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隐患,他们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而不用过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毕竟弄死了一两个“无道昏君”,那也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外人顶多就是看热闹。但是外戚干政,甚至还想要篡夺皇位那就不一样了,汉朝时期就有一个王莽,他篡汉建立新朝,那是属于谋反,而不是内斗,即便他对治理国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仍然遭到了各地义军的围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太好。我们对比一下作乱的皇室宗亲和外戚,也不难发现,宗亲犯上作乱,只要及时悔过,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比如济北王刘志,并且很少会殃及后人,但是外戚就不一样了,吕氏,田氏,霍氏外戚倒台后,往往牵连甚广。所以外戚对于皇帝而言,是维持统治的工具,而皇室宗亲,皇帝希望他们平时像花瓶一样,但是真到出了乱子的时候,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血脉关系就摆在那里,至于宦官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阉党也生不出子嗣,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庸,看似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皇权如果垮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延禧攻略》让弘昼这位荒唐王爷再次步入我们的视野,只是这次弘昼的出镜,相比于此前在《雍正王朝》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复杂。《延禧攻略》与《雍正王朝》中的弘昼在《延禧攻略》中,对弘昼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看点是,身为亲王的他因为眷恋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而卷入了宫斗和前朝的政争。不过,我个人更感兴趣的却是另外一段情节。弘昼在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弘历比试剑法,一剑伤到了弘历的臂膀,自己的母亲连忙过去查看弘历的伤情,并责令弘昼立即认错。弘昼心有不甘,却只能忍辱,事后他母亲告诉他,弘历是你皇爷爷和阿玛钦定的继承人,我们母子若要保一世平安就必须永远输给他。于是在《延》剧中,弘昼被设定成一个长相帅气,能力出众,但却因躲避乾隆的猜忌和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而被迫示弱、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最后本可保一世安稳,却不惜为了辉发那拉氏而铤而走险,走上了谋反的路。而在多年前的另一部剧《雍正王朝》中,弘昼依旧是那个装疯卖傻的荒唐王爷,但其圆融通透,大智若愚的特质则远胜于《延》剧弘昼形象。比如面对八叔胤禩和皇三子弘时的阴谋,弘昼看破不说破,却在朝会前秘密传递给了十三叔胤祥。而在事后令其去抄老八的家时,他假托血光之灾,大搞活出丧,坚决闭门不出,以示其绝不参与政治斗争的态度。面对雍正绵里藏针的试探,弘昼小心应对,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令雍正彻底卸下心防。也难怪剧中胤禩会对老三弘时说,你们这三兄弟中,最聪明最通透的当属弘昼。或许我们可以就此总结:《延》剧中的弘昼更年长,却依旧像个少年,而《雍》剧中的弘昼更年轻,却成熟得像个老年人。影视剧中的弘昼自然算不得历史,但似乎都能找到一丝历史的剪影。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弘昼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的太平王爷弘昼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第五子。在做皇子时他基本没当过什么差,只是在雍正十三年奉命与弘历及鄂尔泰协同办理苗疆事务。我们猜都能猜到,弘昼在这项差事上就是个陪衬,但无尺寸之功的他却早在雍正十一年就晋升为和亲王了。以雍正的性格看,他不大可能提拔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加上九子夺嫡的梦魇历历在目,想必雍正对弘昼的偏爱应该是事出有因的。若不是对弘昼特别放心,甚至心怀感激,恐怕雍正很难对他如此优容。乾隆继位后,好运气继续伴随着弘昼。乾隆一上来,就把雍正潜邸的财富很慷慨地全都赏赐给了他。接收了一笔巨财的弘昼,底气更足,也更加肆意妄为,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殴打贵为军机大臣、一等公的名将讷亲。乾隆见状,竟然默不作声,不加阻拦。如果说乾隆是因为感激弘昼当年退出皇位争夺而对他格外开恩优待的话,那么作为乾隆朝施政方针的分水岭,乾隆十三年后,开始六亲不认的乾隆却依旧没去惩治弘昼,即便他所做的那些违背礼制、顶撞皇帝的事儿随便抽出一条来就足以对他施以大惩了。而在职务问题上,弘昼在乾隆朝接手的一直都是闲散差事,主要侧重满洲人的内务,而非国务。乾隆四年,管理雍正潜邸事务、武英殿事务,兼正白旗满洲都统;五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一年,任玉碟馆总裁;十八年,任议政大臣;二十八年,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可见,弘昼不仅得到了乾隆的优待,整日闲散不说,还赶上了乾隆朝前期的太平景象,说他是个太平王爷,显然不为过。死因成疑的弘昼尽管做了一世的太平王爷,但他的死因却是众说纷纭。按照《清史稿》中的记载,和亲王弘昼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因为礼制僭越的小毛病被乾隆施以罚俸三年的小惩。按说这样的小惩对弘昼来说无异于挠痒痒,毕竟在清朝,哪个大小官员是靠俸禄活着的,更何况是亲王。但是紧接着便又说弘昼病了,乾隆还亲到府上探病,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不久弘昼就死了。史料的记载是:三十年,薨,予谥恭。子永璧,袭。除了罚俸和生病,一切看起来都很圆满,但不少人对此产生了质疑,猜测弘昼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赐死,然后对外宣称是正常死亡。而最流行的猜测就是,弘昼故作荒唐,实则韬光养晦,密谋造反,事泄被赐死。可能是考虑到戏剧冲突很足,《延禧攻略》选择了以这一猜测来呈现剧情。但如果我们参照乾隆初年对弘皙逆案的处理决定来看,对弘昼的处理显然有些南辕北辙。乾隆四年弘皙案发,弘皙被革除亲王爵,除籍,并被囚禁于景山东果园。同时涉事的几位宗室也没有好下场,允禄革去亲王双俸,弘升永远圈禁,弘昌、弘普革爵,弘晈保留王号,但永远住俸。而对弘昼呢,不仅没革爵,还赐谥号为恭,令其子永璧承袭爵位。这哪里是惩罚,几乎就是满满的恩典。而且以清朝皇帝对待王爷“疑似谋反”的一贯态度来看,虽不至于人头落地,但革爵妥妥的没商量,而且不需要遮掩什么,就连雍正处理老八胤禩那么有争议的事件,都没一丝遮掩,可见谋反的猜测应不太靠谱,弘昼十有八九就是因病去世。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或许,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弘昼再也无法浮出水面了,我们只能透过不太靠谱的史料和笔记杂谈,去试图把若隐若现的弘昼拢在一方池塘里,殊不知那只是水中月,当不得真的。这也是历史学人永恒的困惑与残酷。不过,弘昼却留下了一首诗,这可能是他唯一传世的一首诗。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爱新觉罗?弘昼《金樽吟》从诗中,我们似乎又读到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弘昼。无奈中带着一丝通透,醉卧红尘的梦境冲淡了世事无常的清醒,他似乎道出了我们每个人永恒的孤独。到底哪个才是真弘昼?富察皇后是整部《延禧攻略》中最讨喜的脸色,她温柔大方,知书达礼,和蔼可亲,没有在深宫中那些婢子娘娘的势利和勾心斗角!她只是一心的爱着皇上,一心的对皇上好!电视剧中她曾经说过,从她嫁给皇帝她就不是原来的她了!如果不是看到璎珞,我想皇后可能早就哀莫大于心死了!皇后的大儿子9岁夭折对于她的打击非常的大,电视剧一开始的时候皇后就郁郁寡欢!皇后第二个孩子还没有出生就被高贵妃设计害死,自己也是在床上昏迷很久!在昨天播出的剧集中尔晴诱惑皇后要孩子,皇后答应了!她的答应并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是想和皇上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第三个孩子还是没有保住,这样的情况皇后根本就忍受不了了,从她和皇上似疯魔的对话中,就知道她已经心死了!这是一个可怜的女子,放在现实中一个女人如果连续失去3个孩子她会怎样呢?很多现实告诉我们有些人失去一个就会疯掉,更何况是三个!人心都是肉长的!
4,跟极品家丁差不多的小说
《皇家娱乐指南》 《极品书僮》《步步生莲》 《大唐酒徒》《纳妾计》有一本《极品家丁》足矣,喜欢吃一个菜也没有必要顿顿吃啊
5,求好看的架空历史小说男主的
皇家娱乐指南,步步生莲,长安风流,纳妾记,等等好多琅琊榜上品寒士回到明朝当王爷 极品家丁 步步生莲 窃明 明 新明史 江山美色 明末边关一小兵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纳妾记 调教初唐 拯救唐朝MM 重生于康熙末年 迷失在康熙末年 许仙志既然《新宋》能看得下,那就看《上品寒士》(晋朝)吧,文言文强度较弱于《新宋》,在你举得例子里综合来看偏向新宋(非yy,还是挺有韵味的),不出现例子中的人物性格,共6卷,个人感觉到第6卷前小部分就可以完结,后面属于狗尾续貂,书荒就看看吧
6,袁春望历史原型是谁
袁春望只是《延禧攻略》中剧情设定的原创虚构人物,查阅了相关的史实资料,并没有发现雍正帝还有个流落民间的儿子,他死后只有三个儿子还存活在世,除了在《延禧攻略》中出现过的弘历,弘昼之外,还有个过继给别人的儿子弘瞻,此外再无别人。在《延禧攻略》中,袁春望是昔日雍正帝跟一个民间女子所生下的私生子,也就是说,袁春望身上流淌着跟乾隆一样的皇室的血液,可是却又偏偏被命运捉弄,入宫成了太监,成了一个人人都可以欺辱,人人都可以瞧不起他的小宦官。当然这些只是《延禧攻略》的剧情设定,袁春望的存在就像是昔日《还珠格格》里的紫薇一样,在历史上是无迹可寻的。起码在正史之中没有记载过雍正帝曾跟哪个民间女子生下过孩子,而且乾隆同父异母的成年兄弟本就寥寥无几。 王茂蕾饰演的是一个心机深沉的宫中差人袁春望,因为自己的身世苦心经营步步为营,他的存在也是女主魏璎珞成长历程中难以逾越得一道鸿沟,预告片中,王茂蕾沉重悲痛的表情,绝望而又无助。也预示着王茂蕾这一角色充满悲情色彩,吸睛力十足。后面的剧情中袁春望知道魏璎珞成为了皇上的妃子之后非常生气,因为自己在皇宫里面最在意的人成为了仇人的妃子,从这个时候开始,袁春望就变得彻底黑化,后来投靠娴妃,跟娴妃一起对付魏璎珞,他恨魏璎珞、恨乾隆、恨这个世界,最后发疯了。
7,夜行书生秘籍是什么
秘籍是:需要王的意志(因为是以前的王对权利的渴望才召来了鬼,所以除掉鬼也必须要王有想除掉他的意志。) 以及母系和守护鬼的帮助(用法就是要王有这个意志想除掉鬼,守护鬼才能提供相应的帮助,而守护鬼吸了母系的血以后就有可以除掉鬼的能力。)《夜行书生》讲述在韩国古代,吸血鬼肆虐,控制朝野,并且在王的允许下,定期吸食一个妃子的血液。为了改变现状,即将登基的贞显王子在好友金圣烈的帮助下向吸血鬼宣战,结果除了被意外变成吸血鬼的金圣烈,其余人全部死亡。而时间又过了 120 后,金圣烈再次与吸血鬼仇敌相遇,展开了一场正邪之战。扩展资料主要角色介绍:1、金圣烈近30岁/ 弘文馆副提学/ 成均馆大司成金正道的独生子他十三岁时通过初试和复试,是个下一年就当上文科状元的秀才。刚过20岁被提拔为弘文馆副提学,并且他的政治见解突出到能够担任王室的政治咨询。只要是为了王室的事,他连对王也直言不讳。因此有不少人嫉妒并想陷害圣烈。2、李允24岁/ 世孙他向父亲思童世子继承了深湛的学问和温和的人品,向祖父显祖继承了无法轻易接近的气概。可是他是视学文似石头,一天不接触女人就坐立不安的花花公子。夜之帝王,非常奢侈,他从头到脚都缠着高级绸缎,并热衷于搜集从清朝运过来的“新品”。但是因为小看没脑,没人品,让人无语的世孙而吃大亏的人不是一两个。他利用那惊人的智慧和敏捷设下无法自拔的陷阱,让那些人最终自灭。秘策有三条 王的意志(因为是因为以前的王对权利的渴望才召来了鬼 所以除掉鬼也必须要王有想除掉他的意志) 母系(鬼的女性后人) 还有守护鬼 其实用法就是 要王有这个意志想除掉鬼 守护鬼才能提供相应的帮助 而守护鬼吸了母系的血以后就有可以除掉鬼的能力赵杨仙演员:李侑菲配音:——21岁/ 书贩子/ 赵笙的养女聪明,老实,责任感非常强。好奇的一定要追问到底。在汉阳最多常客找的书贩子。她看透着所有的书籍,包括实用书,练习册,儒学经典等历史书籍,小说等等。以“月光居士”的笔名攥写言语小说的作者志愿生。杨仙写的“夜书生传”是个在她的常客之间口碑出了名的书。她本性善良又多情多义,只要见到需要帮助的人她都不会错过。可是帮助的手法颇有书贩子的风范。给毁了农事而感到失望的农夫《农歌集成》,给在科举落榜的穷书生《儒学经典》,给生不出孩子而陷入困境的女子《闺合丛书》。她还用言语小说教那些没机会学习的孩子们。以杨仙的记忆,她从十一岁开始女扮男装。(没有之前的记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女扮男装生活的确切原因。
8,撒切尔夫人为什么被称为铁娘子
撒切尔夫人曾发表演讲,对苏联进行了抨击,最著名的一段是:“当我们把一切放在大炮前面时,他们(苏联人)却把大炮放在黄油前面。”作为回应,苏联《红星报》赠给她“铁娘子”的绰号。从杂货店到牛津大学撒切尔夫人原名玛格丽特·罗伯茨,生于1925年10月13日,她的童年时光是在英国林肯郡的格兰瑟姆市度过的,她父亲阿尔弗雷德·罗伯茨在这儿拥有两家杂货店。她和她的姐姐默里尔就是在当地的一所平房中长大。玛格丽特于1943年进入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女子学院攻读化学专业,先后获得牛津大学理学士(1949年)、文学硕士学位(1950年)。她于1946年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是该职位历史上的第三位女性。大学毕业后,撒切尔来到埃塞克斯郡科尔切斯特市担任一家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在此期间,她加入了当地的保守党协会。1949年,她成为肯特郡达特福德镇的保守党候选人,随后,她迁至达特福德市以竞选下院议员。铁娘子从政初露锋芒虽然在1950年和1951年的两次选举中撒切尔夫人输给了工党的候选人,但由于她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保守党女候选人,她的首次亮相赢得了极高的媒体曝光率。1951年,玛格丽特·罗伯茨与丹尼斯·撒切尔结婚,改名玛格丽特·撒切尔。结婚后,撒切尔夫人在富商丈夫的经济支持下,继续攻读法律。对于从政来说通晓法律是非常重要的,1953年,她取得了法律学位并考取了律师资格。在1959年的大选中,撒切尔夫人成为芬奇利市的保守党下院议员。保守党在1974年10月的大选再次落败后,撒切尔向爱德华·希思的保守党领袖地位发起挑战,1975年2月11日她正式当选保守党主席。1979年5月4日,尽管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选民倾向于工党的詹姆斯·格林汉姆,但撒切尔夫人还是以赢得下议院44席的多数席位成功当选英国首任女首相。唐宁街岁月高开低走1979年,当撒切尔夫人走进唐宁街10号的时候,适逢英国经济每况愈下,高通胀、高失业率伴随着滞涨,撒切尔夫人下定决心要扭转这一切。在政治哲学和经济政策上,尤其在金融方面,她强调放松管制,主张建立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并出售国有企业。由于经济衰退和失业率居高不下,撒切尔夫人的受欢迎程度开始下降,不过此后的经济复苏和马岛战争让她的支持率出现回升。最能体现撒切尔夫人“铁娘子”作风的是1982年的马岛战争(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1982年4月2日,当时的阿根廷军政府进攻马岛,这是英国自二战之后首次遭到攻击。撒切尔夫人立刻下令英国皇家海军夺回群岛。“马岛之战”以英国胜利告终,也彻底打消了阿根廷武力解决马岛问题的念头。马岛战争为撒切尔在1983年的大选中赢来压倒性胜利,也把她的政治生涯推向了顶峰。1983年,撒切尔夫人获得连任。她对工会奉行强硬路线,躲过了针对她的布赖顿旅馆爆炸案。1987年,她史无前例地赢得第二次连任,但随后的几年她过得相当艰辛。她推出了人头税计划,因而变得不得人心,她对欧洲共同体的看法也没有得到内阁其他成员的认同。1990年11月,当迈克尔·赫塞尔廷向她的保守党领袖地位发出挑战之后,她辞去了首相职位。“铁娘子”由来1976年,当时还不是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发表演讲,对苏联进行了抨击,最著名的一段是:“当我们把一切放在大炮前面时,他们(苏联人)却把大炮放在黄油前面。”作为回应,苏联《红星报》赠给她“铁娘子”的绰号,她本人很满意这个称号。
文章TAG:
生在皇家所有的攻略 定胜一场得三分平一场得一分负一场得零分 希望之星队在全部16 生在 皇家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