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萨拉托加,为何我的电脑屏幕会随着鼠标托动更改缩放级别

作者:本站作者

1,为何我的电脑屏幕会随着鼠标托动更改缩放级别

自己能够解决的可能有3个方面: 1.显卡内存问题 (重新插,清洁金手指,风扇是否正常. 更新驱动,可以下载驱动精灵) 2.连接线问题(重新插,检查vga或者dvi接口) 3.显示器问题(检查电插座是否通电.方便的话,接在其他电脑上看是不是正常) 还不行一键还原.如果没有准备系统光盘,光驱可以使用.启动电脑按del键,在bios里设置成光盘启动,插入系统盘然后重启,基本是按步骤自动完成. 再不行,检查系统没病毒的话.只能是散热问题.用的时间长了,可以打开机箱小心清扫里面的灰尘,给风扇都加一点高级机油.针对的主要问题就是降低机箱内温度.

萨拉托加,为何我的电脑屏幕会随着鼠标托动更改缩放级别

2,为何说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呢

萨拉托加大捷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也是北美十三个英国殖民地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战斗于1777年9月19日开始。在这场战斗中,600名英国士兵阵亡,300名美国人阵亡。美国历史称这次遭遇是弗里曼农场的胜利。阿诺德的军队与英国军队进行了艰苦的战斗。在弗里曼农场大捷中,美军歼灭了600名英国士兵,美军获得了绝对胜利。不久之后,当博戈因占领高地并准备攻击美军时,突然,博戈因听到右边树林里有来复枪的声音。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坏了博戈因和他的士兵。在博戈因的指示下,英国军队继续前进。就在英国炮兵发射炮弹的同时,美军不顾后果地冲向英国炮兵队,抢走了他们手中的大炮。就这样,许多英国大炮被美军抢走,然后美军用抢走的炮弹袭击了英国军队。随着美军的不断袭击,英国军队的数量越来越少。没有救援,英国军队的处境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美军的规模逐渐扩大,所以在数量上,美军团队具有优势,这也是美国在萨拉托加获胜的原因之一。萨拉托加的胜利是这场战争的转折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当萨拉托加获胜的消息传到法国时,路易十六立即承认了美国。1778年6月,法国公开参加战斗,英国的另外两个宿敌西班牙和荷兰也参加了1779年和1780年的反英战争。俄罗斯、普鲁士、丹麦、瑞典和葡萄牙对英国的封锁和海上贸易的阻碍非常不满。1780年,他们还组成了一个中立的武装联盟。战争扩大为国际战争,英国陷入孤立,力量平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萨拉托加大捷迫使英国将军柏高投降,增强了北美人民必胜的信念;促使了国际形势向有利于北美人民的方向发展。此次萨拉托加大捷鼓舞了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的信心,同时也增强了北美人民战胜英军的决心。

萨拉托加,为何我的电脑屏幕会随着鼠标托动更改缩放级别

3,萨拉托加战役是多久

萨拉托加大捷1776年.l776年6月,英国殖民政府命令柏高英率领英军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出发,沿张普伦湖及哈得孙河南下,又命令圣内杰率领另一支武装,从安大略湖向东南进军,都以奥尔巴尼为进军目标;又命令纽约方面的英军溯哈得孙河北上支援,妄图切断华盛顿部队与新英格兰的联系,包围新英格兰。但后两支英军均未按时完成任务,只有柏高英的部队孤军深入,他们穿越森林、沼泽和陡峭的峡谷,粮草供应极为困难。美国人民这时砍伐树木,阻塞道路,使英军行进十分缓慢。新英格兰各州民兵两万余人迅速集中,击溃了柏高英的部队,并将5000英军包围在萨拉托加。柏高英多次企图突围,均未得逞,被迫于10月17日向美国的盖茨将军投降。这次战役,美国俘虏了6名英国将军、300名军官和5000名士兵,史称萨拉托加大捷。萨拉托加大捷扭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战局,从此美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萨拉托加,为何我的电脑屏幕会随着鼠标托动更改缩放级别

4,有没有什么好听的歌曲给大家推荐一下

1914年6月28日,当人们在萨拉热窝街头迎接来此视察的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时候,突然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塞尔维亚恐怖组织“黑手党”的波斯尼亚学生)掏出手枪对着大公夫妇连开数枪,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倒在了血泊之中。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附图,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28日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结束,历时整整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超过15亿人口被波及;战争期间,有1000万人死于战场,受伤约2000万人,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此外,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严重削弱,在欧洲之外的美国和日本实力大增,战后不平等的分赃和约更是导致了日后的二战。附图,1917年4月6日,美国与德国断交更重要的是,一场世界大战导致四个帝国终结:奥匈帝国彻底解体,形成了匈牙利、奥地利等民族国家;延续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就此终结,只剩下核心部分土耳其;德意志帝国消失,德国失去了1/8领土以及全部的海外殖民地;俄罗斯帝国被革命推翻,继而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场如此惨烈的战争呢?1.新兴列强与老牌列强之间的矛盾,这是根本原因。经过欧洲老牌列强几百年的瓜分,到20世纪初期的时候,这个世界的阳光下已经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了,那些新近崛起的德国、美国、日本也需要殖民地, 该则么办?美国有南美的后花园,日本有心心念念的亚洲大陆, 那么德国呢?处在强敌环伺下的欧洲的德国该则么办呢?德国也需要给未来的德国人留下一点阳光下的土地。附图,1898年的世界说到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是西方几百年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老牌的殖民国家占有庞大的殖民地,就比如大英帝国,在它极盛时期的殖民地约占全世界领土面积的1/4,人口也约占全球人口的1/4,法国在非洲也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就连弱小的荷兰、比利时等都拥有一片资源丰富的后花园。但后起的德国除了在非洲捡了一点贫瘠的烂地以及在亚洲舔了一些别人留下的汤汁,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你说这德国人能不眼红吗?附图,世界殖民地化的过程英国人凭借庞大的殖民地垄断了原材料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德国和日本的国内市场已经发展到极致,无论是利益需求还是争霸需要,他们都不得不走向扩张的道路。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后,罢免了持谨慎外交的老首相俾斯麦,雄心勃勃的德皇毫不掩饰自己的扩张政策,他公然宣称“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并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与“日不落帝国”之间的冲突加剧,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又给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德法关系加了一把火。2.民族主义的兴起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伴随着双方矛盾的加深的还有欧洲愈演愈烈的极端民族主义。自15世纪以来,波斯尼亚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但却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19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塞尔维亚逐渐取得独立;1875年,奥斯曼帝国的波斯尼亚省发生内乱,奥匈帝国则趁机占领波斯尼亚;1908年,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斯尼亚,这引起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就是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者所为,在泛斯拉夫主义和泛日耳曼主义的敌对结盟关系以及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的背景下,欧洲列强纷纷加入战争。虽然这只是战争的一个借口,但一战中这种民族主义大大加深了战争的惨烈程度,各国纷纷进入总体战。附图,德国(蓝色)和奥匈(红色)组成的德奥同盟德意志与法国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德意志地区仍是由十数个邦国组成的“日耳曼邦联”,逐渐强大起来的普鲁士为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与奥地利、法国等进行了常年的战争。1870年,德意志帝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法皇拿破仑三世也被俘,大获全胜的普鲁士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国。战败后的法国签下了异常苛刻的《法兰克福条约》,条约中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更让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是德帝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这大大羞辱了法国,因此战后的法国复仇主义盛行。附图,普鲁士的铁十字勋章奥匈帝国与沙皇俄国进入19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逐渐崩溃,以斯拉夫人老大哥自居的沙皇俄国积极介入巴尔干半岛事务。1878年的柏林会议使得巴尔干半岛上的多个民族取得独立,这些民族主义国家很快就大打出手;奥匈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也破裂,这是因为柏林会议中亲俄的保加利亚版图大大被削小,而奥匈帝国则取得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为了遏制奥匈的在巴尔干的扩张俄罗斯选择支持塞尔维亚,此后两国围绕巴尔干问题冲突加剧。附图,1878年,柏林会议3.军事同盟进入20世纪,国际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国实现统一,开始对外扩张;奥斯曼帝国衰退,巴尔干半岛各个民族独立;奥地利、匈牙利组成了一个极不稳定的二元制帝国;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目光重新转向巴尔干半岛;还有巴尔干半岛一系列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之间充满了火药味。飘忽不定的国际关系,使得各个国家通过军事结盟来保护自身利益,最终萨拉热窝的一点火星引爆了欧洲这个炸药桶。附图,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势力分布图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为防止法国报复,故而采取结盟政策孤立法国。1879年10月,德国与奥匈在维也纳秘密缔结德奥同盟条约。意大利在争夺北非突尼斯的过程中败给法国,因此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即三国同盟。老练的俾斯麦在签订三国同盟的同时,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来安抚沙俄,但是俾斯麦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德俄关系恶化。法国为打破外交孤立,趁机向俄罗斯提供资本以帮助其实现工业化,1894年,法俄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即法俄同盟。一直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人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也开始寻求欧陆同盟。1904年,英国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英国与俄罗斯签订《英俄协约》。法国、英国和俄国组成三国协约来面对德国人的扩张。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中立的比利时,英国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一场让空前惨烈的大战来临。附图,在战壕里作战的士兵欢迎交流与讨论!!!求赞加关注!!!!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其间交织着不可调和的种族宗教矛盾和大国在全球战略中的矛盾。(图:波黑地区)先说种族和宗教矛盾。同当前土耳其人在全球推行〝泛突厥主义〞一样,当时的沙俄,也在全球推行〝泛斯拉夫主义〞,以〝泛斯拉夫主义〞来统战全球斯拉夫人,如波兰人、捷克人、斯诺伐克人、乌克兰人、塞族人等等。萨拉热窝的居民,和俄罗斯人一样,都是斯拉夫人种。尤其是信仰东正教的塞族人,和俄人更亲切。由于奥斯曼的长期统治,部分南部斯拉夫人己经伊斯兰化,但当地的塞族人、黑山人、克罗地区人、马其顿人等始终保持东正教信仰,这些人都是沙俄争取的对象。因为塞族人一向强悍,在当地又人数众多,沙俄一直优先在塞族人中找代理人,把塞族作为沙俄在南斯拉夫地区推行〝泛斯拉夫主义〞的一个重要支点。而上述斯拉夫人地区,大多同德国和奥匈接壤,或为德奥势力范围,有的就是德奥的领土(如后来的波黑地区)。沙俄在这些地区推行〝泛斯拉夫主义〞,无疑严重威胁到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德奥两帝国的利益。所以在欧洲东线,德奥抱团对抗沙俄,本质是日尔曼人和斯拉夫人在争夺生存空间。所以奥匈帝国出事,德国不可能不管,这关系到所有日尔曼人的利益。(图:一战战场)在欧洲南线,由于沙俄以东正教领袖和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不断蚕食奥斯曼帝国的土地,鼓动希腊、罗马尼亚、巴尔干等地脱离奥斯曼统治。甚至叫嚣收复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保(现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土耳其人在沙俄人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其治下的许多突厥人地区(如土库曼、乌兹别克等)都被沙俄侵占。土耳其人对沙俄有不可调和的刻骨仇恨,既有种族的,也有宗教的。因此,土耳其人和德奥结盟,想夺回被沙俄瓦解的、奥斯曼帝国的南欧故土,当然也包括南部斯拉夫人的地区。在欧洲西线,法国人因为在普法战争中惨败,且北部工业区被迫割让给德国。法国上下一直处屈辱中,既想复仇,又想收复失地。所以借萨拉热窝事件,同沙俄土耳其结盟对抗德奥。意大利有点奇怪,一开始加入德奥同盟,后来又加入协约国,根本原因是和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的领土。所以,一个巴尔干地区,日尔曼人、斯拉夫人、突厥人、拉丁人都有所图,萨拉热窝事件决不是偶然的。(图:一战中的坦克)从全球战略角度。由于德奥是后崛起的工业国家,所以并没有抢到多少殖民地。在全球殖地民都悉数掌握在英法手中的情况下,德国和奥匈帝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要英国和法国让出一部分殖民地给它们。同时,德奥和土尔其人签约,准备修一条直达土耳其的铁路。这条铁路将经过斯拉夫人的地区,并威胁到英法在中东殖民地的安全。所以英国人从全球战略出发,从保护自己殖民地安全的前题出发,决定和法国结盟。这样,同盟国(德奥土)和协约国(英法俄)的分野和对立,就十分清晰了。一边争夺巴尔干,一边争夺世界,矛盾不可调和,只需要一个战争引信。列强窥伺的巴尔干地区,无疑是最合适的引信。(图:奥匈王储夫妇在波黑巡视)1878年,疲弱的沙俄被迫签订《柏林条约》,无奈地把波黑这个斯拉夫人的地区,交给奥匈帝国托管,作为日尔曼人和沙俄之间的一个缓冲区。1908年,奥匈帝国趁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以及沙俄国内爆发革命之机,宣布兼并波黑地区。沙俄自然不想咽下这枚苦果。遂决定在波黑人中加大推行〝泛斯拉夫主义〞的力度,武装斯拉夫人的地下抵抗组织。作为人口最多且最具战斗力的塞族人,也想把所有巴尔干地区斯拉夫人都团结起来,建立一个南斯拉夫人新国家。所以,塞族人对奥匈帝国悍然兼并波黑地区,充满愤怒之情。一直伺机寻找报复。1914年6月28日,奥匈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兴致勃勃地视察萨拉热窝这块新领土,并检阅军队。几个塞族民族主义者向王储夫妇扔了颗炸弹,但没有击中。王储夫妇看情况异常,决定驾车快速离开。当他们的车拐弯进入一个新路口时,埋伏在此的塞族青年普林西普突然冲出,冲王储夫妇连开两枪,皇储夫妇当场毙命。(图:奥匈皇储夫妇被刺图)德国立即站在奥匈帝国一边,鼓动奥匈帝国向斯拉夫人的地区进发。俄国宣布参战,来保护自己南部斯拉夫人兄弟。土耳其宣布加入德奥,以窥伺失去的巴尔干故土。接着法国英国相继加入。随着战争扩大,意大利、美国、中国、日本等全球所有大国都卷入,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这个地区,群强窥伺,宗教环境复杂,又处欧亚重要路口和地中海战略要地。现在回头看,它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引信,有它的必然性。《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曾经是一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影片,1977年在中国上映时曾引起巨大轰动。上点年纪的人几乎都看过或者听说过,央视的电影频道也放过好多次。大概的故事梗概是1944年的德国在西欧的战场上节节败退,贝尔格莱德失守。德军试图把占领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南部、希腊的A军团20个师撤回德国以做困兽之斗。由于路程还是比较遥远的,所以他们需要在途经萨拉热窝的时候顺便给军队的坦克进行补给,但是由于当时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反德军游击队等等因素,所以所有的行动都要秘密进行,于是派遣党卫军冯·迪特里施上校从挪威转到萨拉热窝,专门负责这次燃料的秘密运输,即“劳费尔行动”萨拉热窝地区当时有一个著名的游击队,领导游击队的是一个叫做“瓦尔特”的人,由于工作比较保密, 所以当时几乎没有人直到瓦尔特真是的身份还有样貌。于是德国人派党卫军上尉康德尔在游击队里的叛徒肖特的帮助下,假扮瓦尔特打入当地的抵抗组织内部,给当地的地下活动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甚至还差点抓到了真正的瓦尔特。最后,游击队中一个叫做皮劳特的在与其他战友的配合下不仅铲除了叛徒还有假的瓦尔特,还破坏了德军计划运输燃料的火车,最终才揭晓这个皮劳特就是瓦尔特。冯·迪特里施因为“劳费尔行动”失败被调走。临走时他对继任者说:“Sehen Sie diese Stadt? Das ist Walter!(你看到这座城市了吗?他就是瓦尔特!)”说的其实就是在萨拉热窝抵抗组织内部的团结。历史上瓦尔特真有人物原型,瓦尔特·佩里奇(1919-1945年),塞尔维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萨拉热窝的抵抗运动领导人。40年开始接触共产党,并开始从事地下工作,1943年奉命潜回萨拉热窝领导游击队。1945年4月6日,在解放萨拉热窝的战斗中被迫击炮击中牺牲,从此成了萨拉热窝的英雄象征。个人喜好。【兄弟想你了】,(DJ版)玲爷/虞姬/祁念/DJ小可
1914年6月28日,当人们在萨拉热窝街头迎接来此视察的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时候,突然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塞尔维亚恐怖组织“黑手党”的波斯尼亚学生)掏出手枪对着大公夫妇连开数枪,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倒在了血泊之中。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附图,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28日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结束,历时整整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超过15亿人口被波及;战争期间,有1000万人死于战场,受伤约2000万人,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此外,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严重削弱,在欧洲之外的美国和日本实力大增,战后不平等的分赃和约更是导致了日后的二战。附图,1917年4月6日,美国与德国断交更重要的是,一场世界大战导致四个帝国终结:奥匈帝国彻底解体,形成了匈牙利、奥地利等民族国家;延续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就此终结,只剩下核心部分土耳其;德意志帝国消失,德国失去了1/8领土以及全部的海外殖民地;俄罗斯帝国被革命推翻,继而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场如此惨烈的战争呢?1.新兴列强与老牌列强之间的矛盾,这是根本原因。经过欧洲老牌列强几百年的瓜分,到20世纪初期的时候,这个世界的阳光下已经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了,那些新近崛起的德国、美国、日本也需要殖民地, 该则么办?美国有南美的后花园,日本有心心念念的亚洲大陆, 那么德国呢?处在强敌环伺下的欧洲的德国该则么办呢?德国也需要给未来的德国人留下一点阳光下的土地。附图,1898年的世界说到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是西方几百年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老牌的殖民国家占有庞大的殖民地,就比如大英帝国,在它极盛时期的殖民地约占全世界领土面积的1/4,人口也约占全球人口的1/4,法国在非洲也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就连弱小的荷兰、比利时等都拥有一片资源丰富的后花园。但后起的德国除了在非洲捡了一点贫瘠的烂地以及在亚洲舔了一些别人留下的汤汁,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你说这德国人能不眼红吗?附图,世界殖民地化的过程英国人凭借庞大的殖民地垄断了原材料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德国和日本的国内市场已经发展到极致,无论是利益需求还是争霸需要,他们都不得不走向扩张的道路。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后,罢免了持谨慎外交的老首相俾斯麦,雄心勃勃的德皇毫不掩饰自己的扩张政策,他公然宣称“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并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与“日不落帝国”之间的冲突加剧,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又给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德法关系加了一把火。2.民族主义的兴起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伴随着双方矛盾的加深的还有欧洲愈演愈烈的极端民族主义。自15世纪以来,波斯尼亚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但却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19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塞尔维亚逐渐取得独立;1875年,奥斯曼帝国的波斯尼亚省发生内乱,奥匈帝国则趁机占领波斯尼亚;1908年,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斯尼亚,这引起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就是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者所为,在泛斯拉夫主义和泛日耳曼主义的敌对结盟关系以及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的背景下,欧洲列强纷纷加入战争。虽然这只是战争的一个借口,但一战中这种民族主义大大加深了战争的惨烈程度,各国纷纷进入总体战。附图,德国(蓝色)和奥匈(红色)组成的德奥同盟德意志与法国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德意志地区仍是由十数个邦国组成的“日耳曼邦联”,逐渐强大起来的普鲁士为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与奥地利、法国等进行了常年的战争。1870年,德意志帝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法皇拿破仑三世也被俘,大获全胜的普鲁士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国。战败后的法国签下了异常苛刻的《法兰克福条约》,条约中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更让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是德帝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这大大羞辱了法国,因此战后的法国复仇主义盛行。附图,普鲁士的铁十字勋章奥匈帝国与沙皇俄国进入19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逐渐崩溃,以斯拉夫人老大哥自居的沙皇俄国积极介入巴尔干半岛事务。1878年的柏林会议使得巴尔干半岛上的多个民族取得独立,这些民族主义国家很快就大打出手;奥匈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也破裂,这是因为柏林会议中亲俄的保加利亚版图大大被削小,而奥匈帝国则取得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为了遏制奥匈的在巴尔干的扩张俄罗斯选择支持塞尔维亚,此后两国围绕巴尔干问题冲突加剧。附图,1878年,柏林会议3.军事同盟进入20世纪,国际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国实现统一,开始对外扩张;奥斯曼帝国衰退,巴尔干半岛各个民族独立;奥地利、匈牙利组成了一个极不稳定的二元制帝国;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目光重新转向巴尔干半岛;还有巴尔干半岛一系列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之间充满了火药味。飘忽不定的国际关系,使得各个国家通过军事结盟来保护自身利益,最终萨拉热窝的一点火星引爆了欧洲这个炸药桶。附图,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势力分布图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为防止法国报复,故而采取结盟政策孤立法国。1879年10月,德国与奥匈在维也纳秘密缔结德奥同盟条约。意大利在争夺北非突尼斯的过程中败给法国,因此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即三国同盟。老练的俾斯麦在签订三国同盟的同时,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来安抚沙俄,但是俾斯麦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德俄关系恶化。法国为打破外交孤立,趁机向俄罗斯提供资本以帮助其实现工业化,1894年,法俄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即法俄同盟。一直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人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也开始寻求欧陆同盟。1904年,英国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英国与俄罗斯签订《英俄协约》。法国、英国和俄国组成三国协约来面对德国人的扩张。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中立的比利时,英国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一场让空前惨烈的大战来临。附图,在战壕里作战的士兵欢迎交流与讨论!!!求赞加关注!!!!
1914年6月28日,当人们在萨拉热窝街头迎接来此视察的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时候,突然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塞尔维亚恐怖组织“黑手党”的波斯尼亚学生)掏出手枪对着大公夫妇连开数枪,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倒在了血泊之中。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附图,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28日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结束,历时整整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超过15亿人口被波及;战争期间,有1000万人死于战场,受伤约2000万人,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此外,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严重削弱,在欧洲之外的美国和日本实力大增,战后不平等的分赃和约更是导致了日后的二战。附图,1917年4月6日,美国与德国断交更重要的是,一场世界大战导致四个帝国终结:奥匈帝国彻底解体,形成了匈牙利、奥地利等民族国家;延续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就此终结,只剩下核心部分土耳其;德意志帝国消失,德国失去了1/8领土以及全部的海外殖民地;俄罗斯帝国被革命推翻,继而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场如此惨烈的战争呢?1.新兴列强与老牌列强之间的矛盾,这是根本原因。经过欧洲老牌列强几百年的瓜分,到20世纪初期的时候,这个世界的阳光下已经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了,那些新近崛起的德国、美国、日本也需要殖民地, 该则么办?美国有南美的后花园,日本有心心念念的亚洲大陆, 那么德国呢?处在强敌环伺下的欧洲的德国该则么办呢?德国也需要给未来的德国人留下一点阳光下的土地。附图,1898年的世界说到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是西方几百年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老牌的殖民国家占有庞大的殖民地,就比如大英帝国,在它极盛时期的殖民地约占全世界领土面积的1/4,人口也约占全球人口的1/4,法国在非洲也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就连弱小的荷兰、比利时等都拥有一片资源丰富的后花园。但后起的德国除了在非洲捡了一点贫瘠的烂地以及在亚洲舔了一些别人留下的汤汁,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你说这德国人能不眼红吗?附图,世界殖民地化的过程英国人凭借庞大的殖民地垄断了原材料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德国和日本的国内市场已经发展到极致,无论是利益需求还是争霸需要,他们都不得不走向扩张的道路。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后,罢免了持谨慎外交的老首相俾斯麦,雄心勃勃的德皇毫不掩饰自己的扩张政策,他公然宣称“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并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与“日不落帝国”之间的冲突加剧,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又给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德法关系加了一把火。2.民族主义的兴起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伴随着双方矛盾的加深的还有欧洲愈演愈烈的极端民族主义。自15世纪以来,波斯尼亚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但却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19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塞尔维亚逐渐取得独立;1875年,奥斯曼帝国的波斯尼亚省发生内乱,奥匈帝国则趁机占领波斯尼亚;1908年,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斯尼亚,这引起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就是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者所为,在泛斯拉夫主义和泛日耳曼主义的敌对结盟关系以及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的背景下,欧洲列强纷纷加入战争。虽然这只是战争的一个借口,但一战中这种民族主义大大加深了战争的惨烈程度,各国纷纷进入总体战。附图,德国(蓝色)和奥匈(红色)组成的德奥同盟德意志与法国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德意志地区仍是由十数个邦国组成的“日耳曼邦联”,逐渐强大起来的普鲁士为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与奥地利、法国等进行了常年的战争。1870年,德意志帝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法皇拿破仑三世也被俘,大获全胜的普鲁士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国。战败后的法国签下了异常苛刻的《法兰克福条约》,条约中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更让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是德帝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这大大羞辱了法国,因此战后的法国复仇主义盛行。附图,普鲁士的铁十字勋章奥匈帝国与沙皇俄国进入19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逐渐崩溃,以斯拉夫人老大哥自居的沙皇俄国积极介入巴尔干半岛事务。1878年的柏林会议使得巴尔干半岛上的多个民族取得独立,这些民族主义国家很快就大打出手;奥匈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也破裂,这是因为柏林会议中亲俄的保加利亚版图大大被削小,而奥匈帝国则取得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为了遏制奥匈的在巴尔干的扩张俄罗斯选择支持塞尔维亚,此后两国围绕巴尔干问题冲突加剧。附图,1878年,柏林会议3.军事同盟进入20世纪,国际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国实现统一,开始对外扩张;奥斯曼帝国衰退,巴尔干半岛各个民族独立;奥地利、匈牙利组成了一个极不稳定的二元制帝国;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目光重新转向巴尔干半岛;还有巴尔干半岛一系列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之间充满了火药味。飘忽不定的国际关系,使得各个国家通过军事结盟来保护自身利益,最终萨拉热窝的一点火星引爆了欧洲这个炸药桶。附图,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势力分布图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为防止法国报复,故而采取结盟政策孤立法国。1879年10月,德国与奥匈在维也纳秘密缔结德奥同盟条约。意大利在争夺北非突尼斯的过程中败给法国,因此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即三国同盟。老练的俾斯麦在签订三国同盟的同时,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来安抚沙俄,但是俾斯麦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德俄关系恶化。法国为打破外交孤立,趁机向俄罗斯提供资本以帮助其实现工业化,1894年,法俄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即法俄同盟。一直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人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也开始寻求欧陆同盟。1904年,英国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英国与俄罗斯签订《英俄协约》。法国、英国和俄国组成三国协约来面对德国人的扩张。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中立的比利时,英国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一场让空前惨烈的大战来临。附图,在战壕里作战的士兵欢迎交流与讨论!!!求赞加关注!!!!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其间交织着不可调和的种族宗教矛盾和大国在全球战略中的矛盾。(图:波黑地区)先说种族和宗教矛盾。同当前土耳其人在全球推行〝泛突厥主义〞一样,当时的沙俄,也在全球推行〝泛斯拉夫主义〞,以〝泛斯拉夫主义〞来统战全球斯拉夫人,如波兰人、捷克人、斯诺伐克人、乌克兰人、塞族人等等。萨拉热窝的居民,和俄罗斯人一样,都是斯拉夫人种。尤其是信仰东正教的塞族人,和俄人更亲切。由于奥斯曼的长期统治,部分南部斯拉夫人己经伊斯兰化,但当地的塞族人、黑山人、克罗地区人、马其顿人等始终保持东正教信仰,这些人都是沙俄争取的对象。因为塞族人一向强悍,在当地又人数众多,沙俄一直优先在塞族人中找代理人,把塞族作为沙俄在南斯拉夫地区推行〝泛斯拉夫主义〞的一个重要支点。而上述斯拉夫人地区,大多同德国和奥匈接壤,或为德奥势力范围,有的就是德奥的领土(如后来的波黑地区)。沙俄在这些地区推行〝泛斯拉夫主义〞,无疑严重威胁到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德奥两帝国的利益。所以在欧洲东线,德奥抱团对抗沙俄,本质是日尔曼人和斯拉夫人在争夺生存空间。所以奥匈帝国出事,德国不可能不管,这关系到所有日尔曼人的利益。(图:一战战场)在欧洲南线,由于沙俄以东正教领袖和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不断蚕食奥斯曼帝国的土地,鼓动希腊、罗马尼亚、巴尔干等地脱离奥斯曼统治。甚至叫嚣收复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保(现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土耳其人在沙俄人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其治下的许多突厥人地区(如土库曼、乌兹别克等)都被沙俄侵占。土耳其人对沙俄有不可调和的刻骨仇恨,既有种族的,也有宗教的。因此,土耳其人和德奥结盟,想夺回被沙俄瓦解的、奥斯曼帝国的南欧故土,当然也包括南部斯拉夫人的地区。在欧洲西线,法国人因为在普法战争中惨败,且北部工业区被迫割让给德国。法国上下一直处屈辱中,既想复仇,又想收复失地。所以借萨拉热窝事件,同沙俄土耳其结盟对抗德奥。意大利有点奇怪,一开始加入德奥同盟,后来又加入协约国,根本原因是和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的领土。所以,一个巴尔干地区,日尔曼人、斯拉夫人、突厥人、拉丁人都有所图,萨拉热窝事件决不是偶然的。(图:一战中的坦克)从全球战略角度。由于德奥是后崛起的工业国家,所以并没有抢到多少殖民地。在全球殖地民都悉数掌握在英法手中的情况下,德国和奥匈帝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要英国和法国让出一部分殖民地给它们。同时,德奥和土尔其人签约,准备修一条直达土耳其的铁路。这条铁路将经过斯拉夫人的地区,并威胁到英法在中东殖民地的安全。所以英国人从全球战略出发,从保护自己殖民地安全的前题出发,决定和法国结盟。这样,同盟国(德奥土)和协约国(英法俄)的分野和对立,就十分清晰了。一边争夺巴尔干,一边争夺世界,矛盾不可调和,只需要一个战争引信。列强窥伺的巴尔干地区,无疑是最合适的引信。(图:奥匈王储夫妇在波黑巡视)1878年,疲弱的沙俄被迫签订《柏林条约》,无奈地把波黑这个斯拉夫人的地区,交给奥匈帝国托管,作为日尔曼人和沙俄之间的一个缓冲区。1908年,奥匈帝国趁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以及沙俄国内爆发革命之机,宣布兼并波黑地区。沙俄自然不想咽下这枚苦果。遂决定在波黑人中加大推行〝泛斯拉夫主义〞的力度,武装斯拉夫人的地下抵抗组织。作为人口最多且最具战斗力的塞族人,也想把所有巴尔干地区斯拉夫人都团结起来,建立一个南斯拉夫人新国家。所以,塞族人对奥匈帝国悍然兼并波黑地区,充满愤怒之情。一直伺机寻找报复。1914年6月28日,奥匈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兴致勃勃地视察萨拉热窝这块新领土,并检阅军队。几个塞族民族主义者向王储夫妇扔了颗炸弹,但没有击中。王储夫妇看情况异常,决定驾车快速离开。当他们的车拐弯进入一个新路口时,埋伏在此的塞族青年普林西普突然冲出,冲王储夫妇连开两枪,皇储夫妇当场毙命。(图:奥匈皇储夫妇被刺图)德国立即站在奥匈帝国一边,鼓动奥匈帝国向斯拉夫人的地区进发。俄国宣布参战,来保护自己南部斯拉夫人兄弟。土耳其宣布加入德奥,以窥伺失去的巴尔干故土。接着法国英国相继加入。随着战争扩大,意大利、美国、中国、日本等全球所有大国都卷入,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这个地区,群强窥伺,宗教环境复杂,又处欧亚重要路口和地中海战略要地。现在回头看,它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引信,有它的必然性。
1914年6月28日,当人们在萨拉热窝街头迎接来此视察的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时候,突然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塞尔维亚恐怖组织“黑手党”的波斯尼亚学生)掏出手枪对着大公夫妇连开数枪,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倒在了血泊之中。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附图,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28日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结束,历时整整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超过15亿人口被波及;战争期间,有1000万人死于战场,受伤约2000万人,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此外,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严重削弱,在欧洲之外的美国和日本实力大增,战后不平等的分赃和约更是导致了日后的二战。附图,1917年4月6日,美国与德国断交更重要的是,一场世界大战导致四个帝国终结:奥匈帝国彻底解体,形成了匈牙利、奥地利等民族国家;延续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就此终结,只剩下核心部分土耳其;德意志帝国消失,德国失去了1/8领土以及全部的海外殖民地;俄罗斯帝国被革命推翻,继而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场如此惨烈的战争呢?1.新兴列强与老牌列强之间的矛盾,这是根本原因。经过欧洲老牌列强几百年的瓜分,到20世纪初期的时候,这个世界的阳光下已经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了,那些新近崛起的德国、美国、日本也需要殖民地, 该则么办?美国有南美的后花园,日本有心心念念的亚洲大陆, 那么德国呢?处在强敌环伺下的欧洲的德国该则么办呢?德国也需要给未来的德国人留下一点阳光下的土地。附图,1898年的世界说到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是西方几百年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老牌的殖民国家占有庞大的殖民地,就比如大英帝国,在它极盛时期的殖民地约占全世界领土面积的1/4,人口也约占全球人口的1/4,法国在非洲也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就连弱小的荷兰、比利时等都拥有一片资源丰富的后花园。但后起的德国除了在非洲捡了一点贫瘠的烂地以及在亚洲舔了一些别人留下的汤汁,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你说这德国人能不眼红吗?附图,世界殖民地化的过程英国人凭借庞大的殖民地垄断了原材料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德国和日本的国内市场已经发展到极致,无论是利益需求还是争霸需要,他们都不得不走向扩张的道路。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后,罢免了持谨慎外交的老首相俾斯麦,雄心勃勃的德皇毫不掩饰自己的扩张政策,他公然宣称“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并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与“日不落帝国”之间的冲突加剧,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又给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德法关系加了一把火。2.民族主义的兴起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伴随着双方矛盾的加深的还有欧洲愈演愈烈的极端民族主义。自15世纪以来,波斯尼亚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但却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19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塞尔维亚逐渐取得独立;1875年,奥斯曼帝国的波斯尼亚省发生内乱,奥匈帝国则趁机占领波斯尼亚;1908年,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斯尼亚,这引起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就是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者所为,在泛斯拉夫主义和泛日耳曼主义的敌对结盟关系以及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的背景下,欧洲列强纷纷加入战争。虽然这只是战争的一个借口,但一战中这种民族主义大大加深了战争的惨烈程度,各国纷纷进入总体战。附图,德国(蓝色)和奥匈(红色)组成的德奥同盟德意志与法国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德意志地区仍是由十数个邦国组成的“日耳曼邦联”,逐渐强大起来的普鲁士为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与奥地利、法国等进行了常年的战争。1870年,德意志帝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法皇拿破仑三世也被俘,大获全胜的普鲁士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国。战败后的法国签下了异常苛刻的《法兰克福条约》,条约中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更让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是德帝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这大大羞辱了法国,因此战后的法国复仇主义盛行。附图,普鲁士的铁十字勋章奥匈帝国与沙皇俄国进入19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逐渐崩溃,以斯拉夫人老大哥自居的沙皇俄国积极介入巴尔干半岛事务。1878年的柏林会议使得巴尔干半岛上的多个民族取得独立,这些民族主义国家很快就大打出手;奥匈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也破裂,这是因为柏林会议中亲俄的保加利亚版图大大被削小,而奥匈帝国则取得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为了遏制奥匈的在巴尔干的扩张俄罗斯选择支持塞尔维亚,此后两国围绕巴尔干问题冲突加剧。附图,1878年,柏林会议3.军事同盟进入20世纪,国际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国实现统一,开始对外扩张;奥斯曼帝国衰退,巴尔干半岛各个民族独立;奥地利、匈牙利组成了一个极不稳定的二元制帝国;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目光重新转向巴尔干半岛;还有巴尔干半岛一系列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之间充满了火药味。飘忽不定的国际关系,使得各个国家通过军事结盟来保护自身利益,最终萨拉热窝的一点火星引爆了欧洲这个炸药桶。附图,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势力分布图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为防止法国报复,故而采取结盟政策孤立法国。1879年10月,德国与奥匈在维也纳秘密缔结德奥同盟条约。意大利在争夺北非突尼斯的过程中败给法国,因此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即三国同盟。老练的俾斯麦在签订三国同盟的同时,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来安抚沙俄,但是俾斯麦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德俄关系恶化。法国为打破外交孤立,趁机向俄罗斯提供资本以帮助其实现工业化,1894年,法俄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即法俄同盟。一直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人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也开始寻求欧陆同盟。1904年,英国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英国与俄罗斯签订《英俄协约》。法国、英国和俄国组成三国协约来面对德国人的扩张。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中立的比利时,英国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一场让空前惨烈的大战来临。附图,在战壕里作战的士兵欢迎交流与讨论!!!求赞加关注!!!!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其间交织着不可调和的种族宗教矛盾和大国在全球战略中的矛盾。(图:波黑地区)先说种族和宗教矛盾。同当前土耳其人在全球推行〝泛突厥主义〞一样,当时的沙俄,也在全球推行〝泛斯拉夫主义〞,以〝泛斯拉夫主义〞来统战全球斯拉夫人,如波兰人、捷克人、斯诺伐克人、乌克兰人、塞族人等等。萨拉热窝的居民,和俄罗斯人一样,都是斯拉夫人种。尤其是信仰东正教的塞族人,和俄人更亲切。由于奥斯曼的长期统治,部分南部斯拉夫人己经伊斯兰化,但当地的塞族人、黑山人、克罗地区人、马其顿人等始终保持东正教信仰,这些人都是沙俄争取的对象。因为塞族人一向强悍,在当地又人数众多,沙俄一直优先在塞族人中找代理人,把塞族作为沙俄在南斯拉夫地区推行〝泛斯拉夫主义〞的一个重要支点。而上述斯拉夫人地区,大多同德国和奥匈接壤,或为德奥势力范围,有的就是德奥的领土(如后来的波黑地区)。沙俄在这些地区推行〝泛斯拉夫主义〞,无疑严重威胁到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德奥两帝国的利益。所以在欧洲东线,德奥抱团对抗沙俄,本质是日尔曼人和斯拉夫人在争夺生存空间。所以奥匈帝国出事,德国不可能不管,这关系到所有日尔曼人的利益。(图:一战战场)在欧洲南线,由于沙俄以东正教领袖和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不断蚕食奥斯曼帝国的土地,鼓动希腊、罗马尼亚、巴尔干等地脱离奥斯曼统治。甚至叫嚣收复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保(现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土耳其人在沙俄人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其治下的许多突厥人地区(如土库曼、乌兹别克等)都被沙俄侵占。土耳其人对沙俄有不可调和的刻骨仇恨,既有种族的,也有宗教的。因此,土耳其人和德奥结盟,想夺回被沙俄瓦解的、奥斯曼帝国的南欧故土,当然也包括南部斯拉夫人的地区。在欧洲西线,法国人因为在普法战争中惨败,且北部工业区被迫割让给德国。法国上下一直处屈辱中,既想复仇,又想收复失地。所以借萨拉热窝事件,同沙俄土耳其结盟对抗德奥。意大利有点奇怪,一开始加入德奥同盟,后来又加入协约国,根本原因是和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的领土。所以,一个巴尔干地区,日尔曼人、斯拉夫人、突厥人、拉丁人都有所图,萨拉热窝事件决不是偶然的。(图:一战中的坦克)从全球战略角度。由于德奥是后崛起的工业国家,所以并没有抢到多少殖民地。在全球殖地民都悉数掌握在英法手中的情况下,德国和奥匈帝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要英国和法国让出一部分殖民地给它们。同时,德奥和土尔其人签约,准备修一条直达土耳其的铁路。这条铁路将经过斯拉夫人的地区,并威胁到英法在中东殖民地的安全。所以英国人从全球战略出发,从保护自己殖民地安全的前题出发,决定和法国结盟。这样,同盟国(德奥土)和协约国(英法俄)的分野和对立,就十分清晰了。一边争夺巴尔干,一边争夺世界,矛盾不可调和,只需要一个战争引信。列强窥伺的巴尔干地区,无疑是最合适的引信。(图:奥匈王储夫妇在波黑巡视)1878年,疲弱的沙俄被迫签订《柏林条约》,无奈地把波黑这个斯拉夫人的地区,交给奥匈帝国托管,作为日尔曼人和沙俄之间的一个缓冲区。1908年,奥匈帝国趁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以及沙俄国内爆发革命之机,宣布兼并波黑地区。沙俄自然不想咽下这枚苦果。遂决定在波黑人中加大推行〝泛斯拉夫主义〞的力度,武装斯拉夫人的地下抵抗组织。作为人口最多且最具战斗力的塞族人,也想把所有巴尔干地区斯拉夫人都团结起来,建立一个南斯拉夫人新国家。所以,塞族人对奥匈帝国悍然兼并波黑地区,充满愤怒之情。一直伺机寻找报复。1914年6月28日,奥匈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兴致勃勃地视察萨拉热窝这块新领土,并检阅军队。几个塞族民族主义者向王储夫妇扔了颗炸弹,但没有击中。王储夫妇看情况异常,决定驾车快速离开。当他们的车拐弯进入一个新路口时,埋伏在此的塞族青年普林西普突然冲出,冲王储夫妇连开两枪,皇储夫妇当场毙命。(图:奥匈皇储夫妇被刺图)德国立即站在奥匈帝国一边,鼓动奥匈帝国向斯拉夫人的地区进发。俄国宣布参战,来保护自己南部斯拉夫人兄弟。土耳其宣布加入德奥,以窥伺失去的巴尔干故土。接着法国英国相继加入。随着战争扩大,意大利、美国、中国、日本等全球所有大国都卷入,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这个地区,群强窥伺,宗教环境复杂,又处欧亚重要路口和地中海战略要地。现在回头看,它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引信,有它的必然性。《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曾经是一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影片,1977年在中国上映时曾引起巨大轰动。上点年纪的人几乎都看过或者听说过,央视的电影频道也放过好多次。大概的故事梗概是1944年的德国在西欧的战场上节节败退,贝尔格莱德失守。德军试图把占领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南部、希腊的A军团20个师撤回德国以做困兽之斗。由于路程还是比较遥远的,所以他们需要在途经萨拉热窝的时候顺便给军队的坦克进行补给,但是由于当时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反德军游击队等等因素,所以所有的行动都要秘密进行,于是派遣党卫军冯·迪特里施上校从挪威转到萨拉热窝,专门负责这次燃料的秘密运输,即“劳费尔行动”萨拉热窝地区当时有一个著名的游击队,领导游击队的是一个叫做“瓦尔特”的人,由于工作比较保密, 所以当时几乎没有人直到瓦尔特真是的身份还有样貌。于是德国人派党卫军上尉康德尔在游击队里的叛徒肖特的帮助下,假扮瓦尔特打入当地的抵抗组织内部,给当地的地下活动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甚至还差点抓到了真正的瓦尔特。最后,游击队中一个叫做皮劳特的在与其他战友的配合下不仅铲除了叛徒还有假的瓦尔特,还破坏了德军计划运输燃料的火车,最终才揭晓这个皮劳特就是瓦尔特。冯·迪特里施因为“劳费尔行动”失败被调走。临走时他对继任者说:“Sehen Sie diese Stadt? Das ist Walter!(你看到这座城市了吗?他就是瓦尔特!)”说的其实就是在萨拉热窝抵抗组织内部的团结。历史上瓦尔特真有人物原型,瓦尔特·佩里奇(1919-1945年),塞尔维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萨拉热窝的抵抗运动领导人。40年开始接触共产党,并开始从事地下工作,1943年奉命潜回萨拉热窝领导游击队。1945年4月6日,在解放萨拉热窝的战斗中被迫击炮击中牺牲,从此成了萨拉热窝的英雄象征。
1914年6月28日,当人们在萨拉热窝街头迎接来此视察的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时候,突然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塞尔维亚恐怖组织“黑手党”的波斯尼亚学生)掏出手枪对着大公夫妇连开数枪,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倒在了血泊之中。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附图,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28日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结束,历时整整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超过15亿人口被波及;战争期间,有1000万人死于战场,受伤约2000万人,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此外,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严重削弱,在欧洲之外的美国和日本实力大增,战后不平等的分赃和约更是导致了日后的二战。附图,1917年4月6日,美国与德国断交更重要的是,一场世界大战导致四个帝国终结:奥匈帝国彻底解体,形成了匈牙利、奥地利等民族国家;延续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就此终结,只剩下核心部分土耳其;德意志帝国消失,德国失去了1/8领土以及全部的海外殖民地;俄罗斯帝国被革命推翻,继而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场如此惨烈的战争呢?1.新兴列强与老牌列强之间的矛盾,这是根本原因。经过欧洲老牌列强几百年的瓜分,到20世纪初期的时候,这个世界的阳光下已经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了,那些新近崛起的德国、美国、日本也需要殖民地, 该则么办?美国有南美的后花园,日本有心心念念的亚洲大陆, 那么德国呢?处在强敌环伺下的欧洲的德国该则么办呢?德国也需要给未来的德国人留下一点阳光下的土地。附图,1898年的世界说到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是西方几百年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老牌的殖民国家占有庞大的殖民地,就比如大英帝国,在它极盛时期的殖民地约占全世界领土面积的1/4,人口也约占全球人口的1/4,法国在非洲也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就连弱小的荷兰、比利时等都拥有一片资源丰富的后花园。但后起的德国除了在非洲捡了一点贫瘠的烂地以及在亚洲舔了一些别人留下的汤汁,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你说这德国人能不眼红吗?附图,世界殖民地化的过程英国人凭借庞大的殖民地垄断了原材料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德国和日本的国内市场已经发展到极致,无论是利益需求还是争霸需要,他们都不得不走向扩张的道路。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后,罢免了持谨慎外交的老首相俾斯麦,雄心勃勃的德皇毫不掩饰自己的扩张政策,他公然宣称“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并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与“日不落帝国”之间的冲突加剧,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又给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德法关系加了一把火。2.民族主义的兴起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伴随着双方矛盾的加深的还有欧洲愈演愈烈的极端民族主义。自15世纪以来,波斯尼亚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但却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19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塞尔维亚逐渐取得独立;1875年,奥斯曼帝国的波斯尼亚省发生内乱,奥匈帝国则趁机占领波斯尼亚;1908年,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斯尼亚,这引起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就是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者所为,在泛斯拉夫主义和泛日耳曼主义的敌对结盟关系以及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的背景下,欧洲列强纷纷加入战争。虽然这只是战争的一个借口,但一战中这种民族主义大大加深了战争的惨烈程度,各国纷纷进入总体战。附图,德国(蓝色)和奥匈(红色)组成的德奥同盟德意志与法国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德意志地区仍是由十数个邦国组成的“日耳曼邦联”,逐渐强大起来的普鲁士为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与奥地利、法国等进行了常年的战争。1870年,德意志帝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法皇拿破仑三世也被俘,大获全胜的普鲁士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国。战败后的法国签下了异常苛刻的《法兰克福条约》,条约中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更让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是德帝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这大大羞辱了法国,因此战后的法国复仇主义盛行。附图,普鲁士的铁十字勋章奥匈帝国与沙皇俄国进入19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逐渐崩溃,以斯拉夫人老大哥自居的沙皇俄国积极介入巴尔干半岛事务。1878年的柏林会议使得巴尔干半岛上的多个民族取得独立,这些民族主义国家很快就大打出手;奥匈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也破裂,这是因为柏林会议中亲俄的保加利亚版图大大被削小,而奥匈帝国则取得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为了遏制奥匈的在巴尔干的扩张俄罗斯选择支持塞尔维亚,此后两国围绕巴尔干问题冲突加剧。附图,1878年,柏林会议3.军事同盟进入20世纪,国际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国实现统一,开始对外扩张;奥斯曼帝国衰退,巴尔干半岛各个民族独立;奥地利、匈牙利组成了一个极不稳定的二元制帝国;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目光重新转向巴尔干半岛;还有巴尔干半岛一系列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之间充满了火药味。飘忽不定的国际关系,使得各个国家通过军事结盟来保护自身利益,最终萨拉热窝的一点火星引爆了欧洲这个炸药桶。附图,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势力分布图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为防止法国报复,故而采取结盟政策孤立法国。1879年10月,德国与奥匈在维也纳秘密缔结德奥同盟条约。意大利在争夺北非突尼斯的过程中败给法国,因此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即三国同盟。老练的俾斯麦在签订三国同盟的同时,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来安抚沙俄,但是俾斯麦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德俄关系恶化。法国为打破外交孤立,趁机向俄罗斯提供资本以帮助其实现工业化,1894年,法俄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即法俄同盟。一直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人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也开始寻求欧陆同盟。1904年,英国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英国与俄罗斯签订《英俄协约》。法国、英国和俄国组成三国协约来面对德国人的扩张。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中立的比利时,英国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一场让空前惨烈的大战来临。附图,在战壕里作战的士兵欢迎交流与讨论!!!求赞加关注!!!!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其间交织着不可调和的种族宗教矛盾和大国在全球战略中的矛盾。(图:波黑地区)先说种族和宗教矛盾。同当前土耳其人在全球推行〝泛突厥主义〞一样,当时的沙俄,也在全球推行〝泛斯拉夫主义〞,以〝泛斯拉夫主义〞来统战全球斯拉夫人,如波兰人、捷克人、斯诺伐克人、乌克兰人、塞族人等等。萨拉热窝的居民,和俄罗斯人一样,都是斯拉夫人种。尤其是信仰东正教的塞族人,和俄人更亲切。由于奥斯曼的长期统治,部分南部斯拉夫人己经伊斯兰化,但当地的塞族人、黑山人、克罗地区人、马其顿人等始终保持东正教信仰,这些人都是沙俄争取的对象。因为塞族人一向强悍,在当地又人数众多,沙俄一直优先在塞族人中找代理人,把塞族作为沙俄在南斯拉夫地区推行〝泛斯拉夫主义〞的一个重要支点。而上述斯拉夫人地区,大多同德国和奥匈接壤,或为德奥势力范围,有的就是德奥的领土(如后来的波黑地区)。沙俄在这些地区推行〝泛斯拉夫主义〞,无疑严重威胁到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德奥两帝国的利益。所以在欧洲东线,德奥抱团对抗沙俄,本质是日尔曼人和斯拉夫人在争夺生存空间。所以奥匈帝国出事,德国不可能不管,这关系到所有日尔曼人的利益。(图:一战战场)在欧洲南线,由于沙俄以东正教领袖和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不断蚕食奥斯曼帝国的土地,鼓动希腊、罗马尼亚、巴尔干等地脱离奥斯曼统治。甚至叫嚣收复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保(现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土耳其人在沙俄人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其治下的许多突厥人地区(如土库曼、乌兹别克等)都被沙俄侵占。土耳其人对沙俄有不可调和的刻骨仇恨,既有种族的,也有宗教的。因此,土耳其人和德奥结盟,想夺回被沙俄瓦解的、奥斯曼帝国的南欧故土,当然也包括南部斯拉夫人的地区。在欧洲西线,法国人因为在普法战争中惨败,且北部工业区被迫割让给德国。法国上下一直处屈辱中,既想复仇,又想收复失地。所以借萨拉热窝事件,同沙俄土耳其结盟对抗德奥。意大利有点奇怪,一开始加入德奥同盟,后来又加入协约国,根本原因是和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的领土。所以,一个巴尔干地区,日尔曼人、斯拉夫人、突厥人、拉丁人都有所图,萨拉热窝事件决不是偶然的。(图:一战中的坦克)从全球战略角度。由于德奥是后崛起的工业国家,所以并没有抢到多少殖民地。在全球殖地民都悉数掌握在英法手中的情况下,德国和奥匈帝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要英国和法国让出一部分殖民地给它们。同时,德奥和土尔其人签约,准备修一条直达土耳其的铁路。这条铁路将经过斯拉夫人的地区,并威胁到英法在中东殖民地的安全。所以英国人从全球战略出发,从保护自己殖民地安全的前题出发,决定和法国结盟。这样,同盟国(德奥土)和协约国(英法俄)的分野和对立,就十分清晰了。一边争夺巴尔干,一边争夺世界,矛盾不可调和,只需要一个战争引信。列强窥伺的巴尔干地区,无疑是最合适的引信。(图:奥匈王储夫妇在波黑巡视)1878年,疲弱的沙俄被迫签订《柏林条约》,无奈地把波黑这个斯拉夫人的地区,交给奥匈帝国托管,作为日尔曼人和沙俄之间的一个缓冲区。1908年,奥匈帝国趁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以及沙俄国内爆发革命之机,宣布兼并波黑地区。沙俄自然不想咽下这枚苦果。遂决定在波黑人中加大推行〝泛斯拉夫主义〞的力度,武装斯拉夫人的地下抵抗组织。作为人口最多且最具战斗力的塞族人,也想把所有巴尔干地区斯拉夫人都团结起来,建立一个南斯拉夫人新国家。所以,塞族人对奥匈帝国悍然兼并波黑地区,充满愤怒之情。一直伺机寻找报复。1914年6月28日,奥匈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兴致勃勃地视察萨拉热窝这块新领土,并检阅军队。几个塞族民族主义者向王储夫妇扔了颗炸弹,但没有击中。王储夫妇看情况异常,决定驾车快速离开。当他们的车拐弯进入一个新路口时,埋伏在此的塞族青年普林西普突然冲出,冲王储夫妇连开两枪,皇储夫妇当场毙命。(图:奥匈皇储夫妇被刺图)德国立即站在奥匈帝国一边,鼓动奥匈帝国向斯拉夫人的地区进发。俄国宣布参战,来保护自己南部斯拉夫人兄弟。土耳其宣布加入德奥,以窥伺失去的巴尔干故土。接着法国英国相继加入。随着战争扩大,意大利、美国、中国、日本等全球所有大国都卷入,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这个地区,群强窥伺,宗教环境复杂,又处欧亚重要路口和地中海战略要地。现在回头看,它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引信,有它的必然性。《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曾经是一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影片,1977年在中国上映时曾引起巨大轰动。上点年纪的人几乎都看过或者听说过,央视的电影频道也放过好多次。大概的故事梗概是1944年的德国在西欧的战场上节节败退,贝尔格莱德失守。德军试图把占领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南部、希腊的A军团20个师撤回德国以做困兽之斗。由于路程还是比较遥远的,所以他们需要在途经萨拉热窝的时候顺便给军队的坦克进行补给,但是由于当时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反德军游击队等等因素,所以所有的行动都要秘密进行,于是派遣党卫军冯·迪特里施上校从挪威转到萨拉热窝,专门负责这次燃料的秘密运输,即“劳费尔行动”萨拉热窝地区当时有一个著名的游击队,领导游击队的是一个叫做“瓦尔特”的人,由于工作比较保密, 所以当时几乎没有人直到瓦尔特真是的身份还有样貌。于是德国人派党卫军上尉康德尔在游击队里的叛徒肖特的帮助下,假扮瓦尔特打入当地的抵抗组织内部,给当地的地下活动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甚至还差点抓到了真正的瓦尔特。最后,游击队中一个叫做皮劳特的在与其他战友的配合下不仅铲除了叛徒还有假的瓦尔特,还破坏了德军计划运输燃料的火车,最终才揭晓这个皮劳特就是瓦尔特。冯·迪特里施因为“劳费尔行动”失败被调走。临走时他对继任者说:“Sehen Sie diese Stadt? Das ist Walter!(你看到这座城市了吗?他就是瓦尔特!)”说的其实就是在萨拉热窝抵抗组织内部的团结。历史上瓦尔特真有人物原型,瓦尔特·佩里奇(1919-1945年),塞尔维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萨拉热窝的抵抗运动领导人。40年开始接触共产党,并开始从事地下工作,1943年奉命潜回萨拉热窝领导游击队。1945年4月6日,在解放萨拉热窝的战斗中被迫击炮击中牺牲,从此成了萨拉热窝的英雄象征。个人喜好。【兄弟想你了】,(DJ版)玲爷/虞姬/祁念/DJ小可

5,萨拉托加战役为什么被称为转折点

萨拉托加大捷的胜利使得英国的劲敌法国和荷兰看到了北美人民强大的力量,为了报复英国法国和荷兰在萨拉托加大捷之后给予北美民兵大力支援从派出海军对英属北美进行封锁到武器弹药支援,法国荷兰都尽了力.萨拉托加大捷之前北美是独立作战,大捷之后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援.因此萨拉托加战役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一、萨拉托加之战迫使英国将军柏高投降,增强了北美人民必胜的信念; 二,萨拉托加之战促使了国际形势向有利于北美人民的方向发展,英国的失败使得法、西、荷三国先后站在美国一边,反对大不列颠。从此美国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6,萨拉托加大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呢

萨拉托加的伟大胜利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北美的英国殖民地来说,这是13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同时,萨拉托加的伟大胜利也具有重要意义。它鼓舞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士气。这也给了殖民地人民希望,增加了他们的信心。同时,它也扭转了独立战争的整个局面。因此,萨拉托加的伟大胜利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1777年,英国从德国招募了一支高效的军队。英国人从加拿大南部开始。英国人想包围新英格兰,切断北美大陆军和新英格兰之间的联系。然而,英国军队显然高估了自己。在美军和人民对英军的强烈打击下,以博戈为首的英军根本得不到任何援助。英国军队被北美军队包围,无法前进。10月,由博戈因领导的英国军队陷入困境,被困在萨拉托加。当时,美国民兵的数量高于英国军队。随后,博戈因部队在弹药和食物耗尽时被迫向美军投降。这场战争被称为萨拉托加胜利。博戈因出发时,计划与驻纽约英军一起包围纽约大陆军,尽快结束战斗。结果袭击计划没有实现。相反,他落入了对方的陷阱,所以他一直在抱怨。大陆军下定决心要战斗,一定要消灭所有对手,所以很快就拒绝了博戈因的和谈。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只剩下5000多名英国士兵。在大陆军的强大攻势下,博戈因不得不宣布投降,剩下的官兵被解除武装并押送到马萨诸塞州。为了防范大陆军的反击,英国殖民官员不得不继续在国内寻求帮助。北美的局势发生了逆转,由于失去费城等城市而感到沮丧的大陆士兵的士气恢复了。萨拉托加围歼战胜利的消息也传到了大洋彼岸的法国。最初质疑北美大陆军战斗力的法国改变了之前的秘密援助,直接公开宣布承认北美独立。被英国击败的西班牙和荷兰看到法国站出来反对英国,纷纷效仿,表达对北美独立的同情。此时,无论是在干预北美政局还是国际局势方面,英国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7,巧格摩托车加油放炮提不起速是怎么了

巧格踏板摩托车放炮提不起速,有可能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混合气过浓或汽油不好引起的,如空滤堵塞,化油器混合比不当、油面过高或电控风门故障热车不能关闭,负压油箱开关故障造成混合气过浓,汽油有水或油质不好,点火器损坏或配气正时安装不对点火时间晚,排气门关闭不严等。
怠速高了,空气滤芯换得了。
冷车起动不着火的情况下,会使缸内吸入较多的混合气,造成混合气过浓并打湿火花塞,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出现放炮现象,这是比较正常的,不是有毛病。气温低时摩托车不好打火比较常见,可以分别检查保养一下化油器和火花塞,保持电瓶充足的电量,合适的混合比,检查化油器电控风门(加浓阀)是否正常,气门间隙是否过小,进气管等是否有漏气的现象等。
清洗化油器就可以了。

8,萨拉托加战役具体时间地点人物意义

萨拉托加战役 1777年10月 这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 英国将领康纳利率领2000名英军士兵投降意义: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结束
萨拉托加大捷1776年.l776年6月,英国殖民政府命令柏高英率领英军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出发,沿张普伦湖及哈得孙河南下,又命令圣内杰率领另一支武装,从安大略湖向东南进军,都以奥尔巴尼为进军目标;又命令纽约方面的英军溯哈得孙河北上支援,妄图切断华盛顿部队与新英格兰的联系,包围新英格兰。但后两支英军均未按时完成任务,只有柏高英的部队孤军深入,他们穿越森林、沼泽和陡峭的峡谷,粮草供应极为困难。美国人民这时砍伐树木,阻塞道路,使英军行进十分缓慢。新英格兰各州民兵两万余人迅速集中,击溃了柏高英的部队,并将5000英军包围在萨拉托加。柏高英多次企图突围,均未得逞,被迫于10月17日向美国的盖茨将军投降。这次战役,美国俘虏了6名英国将军、300名军官和5000名士兵,史称萨拉托加大捷。萨拉托加大捷扭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战局,从此美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9,电视剧扫黑风暴大结局是什么

《扫黑风暴》结局高明远被处以死刑立即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孙兴被执行死刑。黑恶势力犯罪集团被彻底捣毁,为高明远犯罪集团充当保护伞的王政、武双岭、贺芸被另案处理,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李成阳重回警察队伍,与林浩成为搭档,而林浩也和黄希组成了家庭,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八通大厦是绿藤市黑恶势力的代表和象征,骆山河决定毁掉这座烂尾楼,让老百姓看看他们这次扫黑除恶的决心。随着爆破按钮的摁下,八通楼轰然倒塌,盘踞在绿藤多年的毒刺、毒瘤,终于即将被连根拔起。很快,群众中支持扫黑除恶的声音和反响越来越大,举报信和举报材料纷至沓来,督导组对这些案件进行分类汇总,并以此摸清了高明远犯罪集团的组织脉络和成员关系。埋藏在绿藤市地下十四年的真相被缓缓道出,直接或间接参与麦自立案、马帅案和薛梅案的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督导组终于圆满完成工作,骆山河发表讲话,为这次中央下沉地方进行扫黑除恶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李成阳看着网上的新闻,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李成阳剃掉胡子,去到高明远等人的庭审现场。以高明远为组织者、领导者,以郑毅红、曹鹏等为骨干成员,以陈建波、曹晓峰、杨冬等21人为组织成员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彻底暴露在大众面前。法庭上,高明远犯各种罪,分别各判不同刑罚,这些刑罚加起来,被处以死刑立即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黑恶势力犯罪集团被彻底捣毁,为高明远犯罪集团充当保护伞的王政、武双岭、贺芸被另案处理,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其余的郑毅红、陈建波等人,亦被判处各种刑罚。正义可能会迟来,但终将不会缺席,坏人自己种下的恶果,迟早就要自食。贺芸在接受调查的时候,写了一封信,托人转交给林浩。贺芸在信中忏悔,林浩读罢,满腔心酸。孙兴即将被执行死刑,他脸上终于再也没有那种嚣张跋扈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悔恨、痛苦。他想见见贺芸,但何勇说她在服刑,他只转告了几句贺芸转达给孙兴的话。再过几个小时,孙兴即将要被执行死刑,他吓得忍不住尿裤子了。自扫黑除恶以来,一大批黑恶势力被捣毁,人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李成阳重回警察队伍,与林浩成为搭档,而林浩也和黄希组成了家庭,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李成阳和林浩去执行任务,他忽然看到了一家熟悉的小鱼馄饨店,走进去,果然看到了熟悉的京京,他问起让京京熟悉的问题,两人对视后相视一笑,或许这就是李成阳的情感归属吧。

10,扫黑风暴结局是什么

《扫黑风暴》结局高明远被处以死刑立即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孙兴被执行死刑。黑恶势力犯罪集团被彻底捣毁,为高明远犯罪集团充当保护伞的王政、武双岭、贺芸被另案处理,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李成阳重回警察队伍,与林浩成为搭档,而林浩也和黄希组成了家庭,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扫黑风暴》大结局:八通大厦是绿藤市黑恶势力的代表和象征,骆山河决定毁掉这座烂尾楼,让老百姓看看他们这次扫黑除恶的决心。随着爆破按钮的摁下,八通楼轰然倒塌,盘踞在绿藤多年的毒刺、毒瘤,终于即将被连根拔起。很快,群众中支持扫黑除恶的声音和反响越来越大,举报信和举报材料纷至沓来,督导组对这些案件进行分类汇总,并以此摸清了高明远犯罪集团的组织脉络和成员关系。埋藏在绿藤市地下十四年的真相被缓缓道出,直接或间接参与麦自立案、马帅案和薛梅案的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督导组终于圆满完成工作,骆山河发表讲话,为这次中央下沉地方进行扫黑除恶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李成阳看着网上的新闻,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李成阳剃掉胡子,去到高明远等人的庭审现场。以高明远为组织者、领导者,以郑毅红、曹鹏等为骨干成员,以陈建波、曹晓峰、杨冬等21人为组织成员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彻底暴露在大众面前。法庭上,高明远犯各种罪,分别各判不同刑罚,这些刑罚加起来,被处以死刑立即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黑恶势力犯罪集团被彻底捣毁,为高明远犯罪集团充当保护伞的王政、武双岭、贺芸被另案处理,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其余的郑毅红、陈建波等人,亦被判处各种刑罚。正义可能会迟来,但终将不会缺席,坏人自己种下的恶果,迟早就要自食。贺芸在接受调查的时候,写了一封信,托人转交给林浩。贺芸在信中忏悔,林浩读罢,满腔心酸。孙兴即将被执行死刑,他脸上终于再也没有那种嚣张跋扈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悔恨、痛苦。他想见见贺芸,但何勇说她在服刑,他只转告了几句贺芸转达给孙兴的话。再过几个小时,孙兴即将要被执行死刑,他吓得忍不住尿裤子了。自扫黑除恶以来,一大批黑恶势力被捣毁,人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李成阳重回警察队伍,与林浩成为搭档,而林浩也和黄希组成了家庭,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李成阳和林浩去执行任务,他忽然看到了一家熟悉的小鱼馄饨店,走进去,果然看到了熟悉的京京,他问起让京京熟悉的问题,两人对视后相视一笑,或许这就是李成阳的情感归属吧。

11,小提琴有几根弦

4根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红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小提琴由30多个零件组成。其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面板、侧板、音柱等。小提琴共有四根弦,分为:1弦(E弦)、2弦(A弦)、3弦(D弦)和4弦(G弦)。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小提琴有琴弦4根,原均为羊肠制的裸弦,约从18世纪起,低音G弦常包以银丝,使其反应灵敏。现代则将G、D、A3根弦用缠金属丝的羊肠弦或钢丝缠弦,晚近也用尼龙弦。E弦改用钢丝弦,使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更佳。小提琴制作成现代这种样式,并非完全从形态美观出发,而是有其音响上和演奏上的需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鸣良好,发音洪亮;琴的腰身狭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条,除防止木板开裂外,对琴的音质也起一定作用。面板与背板中间有音柱支撑,其位置变化对小提琴音色影响明显。面板左下方粘低音梁,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响作用。小提琴表面的油漆如太硬、太软,或漆得不匀,都会有损于音质。当琴弓与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动时,通过琴马引起面板振动,又通过音柱使背板振动,E弦振动较少,而G弦振动较大,从而使低音梁有更大的振动,并造成共鸣箱振动。能否使琴声得以充分发挥,取决于琴弦及其张力、琴马质量、运弓的压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种音质都表达出来,还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弹弦等演奏技巧。琴弓作为乐器的附加物,最早出现在拜占庭帝国时代,但其价值就如平民老百姓一般身份低下,究其原因是与弹拨方法所产生的声音相比,运弓生成的音质实在是太弱。到11世纪伊斯兰征服者入侵西班牙时,把琴弓带到了欧洲,不到100年的时间即为西欧社会所熟悉,并被广泛使用。
文章TAG:萨拉托加  为何我的电脑屏幕会随着鼠标托动更改缩放级别  萨拉  为何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